主题二 生物与环境 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二生物与环境

主题内容要求

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环境

组成生态系统

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Ⅰ

生态系统的组成Ⅱ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自我调节Ⅰ生物圈人对生物圈的影响Ⅰ

网络导图

考点扫描

1.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成分

2.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3.食物网和食物链的概念

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概念及特点

5.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稳定性及其维持稳定性的条件

考点梳理

一、生态系统概述

1.定义: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2.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3.举例:一片草原、一个池塘等。错误事例:一只蚂蚁、一群羊等

4.组成

组成成分作用

非生物环境阳光、温度、水分、

空气、土壤等因素

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生物生产者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为各种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

分解者细菌和真菌使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食物网: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构成的网状联系。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流动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2)能量流动特点:沿食物链逐级递减。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循环。

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定义: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了生物与非生物物质、能量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

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来干扰因素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失去自动调节能力,导致稳定状态被破坏。

四、人与环境

1.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过量的人口增长给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以及生物圈带来了巨大压力。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

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关注农村环境:农田生态系统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场所,发展生态农业,是治理农村环境的惟一策略。

3.关注城市环境: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主体,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是一个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

4.家居环境与健康:室内环境质量的恶化,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五、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1.环境对生物有一定的影响

阳光、空气、水、温度(四大主导因素)等影响生物的生活。

2.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能影响并改变环境。同时适应具有相对性,环境变化时,会由适应变为不适应、或不适应变为适应。

3.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种间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共生、寄生等。

核心要点

一、生态系统

1.组成:必须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

2.食物链和食物网

(1)写法:起点必须是生产者,终点为消费者,不包含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

图示: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高级消费者。(2)数法:从生产者一直数到最顶端的消费者才是一条食物链。

(3)数量:食物链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营养级,为下一个营养级提供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所以食物链中生产者数量最多,之后延食物链逐级数量递减。以“农作物→昆虫→青蛙→蛇”为例,农作物数量最多,蛇的数量最少。

(4)数量变化(以“农作物→昆虫→青蛙→蛇”为例)

①短时间:若青蛙减少,则蛇数量减少,昆虫的数量会增加。反之,数量变化情况相反。

②长时间:若青蛙减少,则蛇数量会先减少再增加,则昆虫数量会先增加后减少。反之,数量变化情况相反。

(5)有毒物质积累: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传递,越是食物链顶端的生物积累越多。以“农作物→昆虫→青蛙→蛇”为例,农作物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少,蛇含的有毒物质最多。

3.自我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生态平衡越容易维持,反之则容易被破坏。因此应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1.能量流动

(1)输入: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使能量输入生态系统。

(2)传递:沿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传递。

(3)散失:传递过程中生物进行呼吸作用散失部分能量(以呼吸热形式)。

(4)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物质循环

(1)途径:在无机环境和生物之间循环。

(2)特点:全球性、循环流动、周而复始。

(3)碳循环示意图:

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1)差别:能量在生态系统内是单向流动的,传递效率很低,每级都有大量的能量被消耗掉。因此,生态系统要从外界不断地获取能量(太阳能),只有这样,生

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才能持续下去。而物质循环则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进行着的,这些物质是可以被重复利用的。

(2)联系: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随着物质循环进行的。能量的固定、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与分解等过程,反之亦然。由此可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之间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实验专项

制作生态瓶

【实验分析】

1.图示过程

2.原理分析

封闭的生态瓶中,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为小鱼提供氧气和养料,小鱼进行呼吸作用为金鱼藻的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排出的废物被细沙中的分解者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被金鱼藻重新利用。

3.材料过程分析

(1)根据能量流动规律,放入金鱼藻的数量要多于小鱼的数量。

(2)在广口瓶内注入三分之二容积的自来水的目的是保证瓶内有足够的氧气。

(3)生态瓶制作完成后必须放在光下,但不能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因为水温太高容易造成生物死亡。

(4)制作生态瓶最好选用透明的广口瓶,保证瓶内的金鱼藻有足够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