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平衡专题
2023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多重平衡体系问题精选全文
![2023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多重平衡体系问题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8bac257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5.png)
催化剂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鲁科版选择性必修1 p73
鲁科版选择性必修1 p70
结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远远大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 影响(催化剂高效性),工业上提高生产效率首先“催化剂”
类型2:合作共赢
例3(2021顺义高三一模)在有氧条件下,新型催化剂M能催化 NH3与NOx反应生成N2。 ②将一定比例的O2、NH3和NOx的混合气体,匀速通入装有催化剂M 的反应器中反应(装置见题20图−1)。
3.影响反应速率往往催化剂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类型3:竞争优先
例4:CO2的资源化利用能有效减少CO2排放,充分利用碳资源。 (3)CO2催化加氢合成二甲醚是一种CO2转化方法,其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反应: 反应Ⅰ:CO2(g)+H2(g) = CO(g)+H2O(g) ΔH =+41.2 kJ·mol−1 反应Ⅱ:2CO2(g)+6H2(g) =CH3OCH3(g)+3H2O(g) ΔH =﹣122.5 kJ·mol−1 在恒压、CO2和H2的起始量一定的条件下,CO2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CH3OCH3的 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图。其中:
②温度高于300 ℃,CO2平衡转化率 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原因是_____。
反应I和反应II对CO2的转化率贡献存在竞 争关系。温度升高,反应I正移,CO2的转 化率增大;反应II逆移,使CO2转化率降低。
类型3:竞争优先
例4:CO2的资源化利用能有效减少CO2排放,充分利用碳资源。 (3)CO2催化加氢合成二甲醚是一种CO2转化方法,其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反应: 反应Ⅰ:CO2(g)+H2(g) = CO(g)+H2O(g) ΔH =+41.2 kJ·mol−1 反应Ⅱ:2CO2(g)+6H2(g) =CH3OCH3(g)+3H2O(g) ΔH =﹣122.5 kJ·mol−1 在恒压、CO2和H2的起始量一定的条件下,CO2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CH3OCH3的 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图。其中:
高三化学复习专题训练化学平衡
![高三化学复习专题训练化学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c2088beabb4cf7ec4afed06c.png)
化学平衡 练习一1、A 、B 、C 为三种的气体,把amolA 和bmolB 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A)+ n(B)= n(C),则A 的转化率为A 、 ×100%B 、 ×100%C 、 ×100%D 、 ×100%2、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mM(气) nN(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M 的浓度为原来的80%,则A 、平衡逆向移动;B 、物质M 的转化率增大;C 、n > mD 、物质N 的质量分数减少 3、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 B(g) + C(g),且达到平衡。
当升高温度时其内气体的密度增大,则A 、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A 为非气态;B 、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A 为气态;C 、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A 为气态;D 、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A 为非气态。
4、在3L 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 2和一定量O 2,反应生成SO 3气体,当进行到6min 时,测得n(SO 2)=0.4mol ,若反应只进行到3min 时,容器内n(SO 2)为:A 、小于1.2molB 、0.8molC 、大于0.8molD 、小于0.8mol 5、向一容积为5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5molA 与8molB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2A(g) + 3B(g) x C(g) + y D(g) (x 、y 为正整数)反应进行2min 后达到平衡,这2min 内平均反应速率v (C)=0.3mol./L ·min,D 的平衡浓度为0.3mol./L ,又知v(B) : v (C)=3 : 2,则下列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A 、x : y =2 : 1B 、v(A) : v (C)=2 : 1C 、A 的平衡浓度为0.4mol/LD 、A 与B 的平衡浓度之比为3 : 26、在一个V 升的密闭容器中放入2L A 气体和1L B 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 + B(g) nC(g) + 2D(g),达到平衡后,A 的浓度减小,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增大,则该反应方程式中n 值是A 、1B 、2C 、3D 、47、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mA(g) + nC(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容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 和C 的浓度均是原来的1.8倍,则 A 、平衡逆向移动了; B 、物质A 的转化率增加了; C 、物质C 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 、m < 2n8、温度相同,向甲、乙两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各通入2molSO 2和1molO 2合成SO 3气体,当反应达到平衡时,甲容器中SO 2的转化率大于乙容器中SO 2的转化率,下列判断正确是: A 、甲保持压强不变,乙保持体积不变; B 、甲保持体积不变,乙保持压强不变; C 、甲加入了催化剂,乙没有加催化剂; D 、甲没加入催化剂,乙加入了催化剂;2(a+b)5ba +b 5 2(a+b) 5 (a+b) 5a9、在可逆反应2C(g) ;⊿H<0中,为了有利于原料A 的利用,应采取的反应条件是A 、高温、高压B 、高温、低压C 、低温、低压D 、适当温度、高压 10、对于可逆反应:2C(g) + Q 的平衡体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增大压强,V 正、V 逆都增大,V 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 逆增大的倍数; B 、降低温度,V 正、V 逆都减小,V 正减小的倍数大于V 逆减小的倍数; C 、使用催化剂,V 正、V 逆都改变,变化的倍数相同D 、升高温度,V 正、V 逆都增大,V 正增大的倍数小于V 逆增大的倍数; 11、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 + 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 、C 的生成速率与C 的分解速率相等;B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A,同时生成3n molB ;C 、A 、B 、C 的浓度不再变化;D 、A 、B 、C 的浓度之比为1:3:212、在一密闭容器中通入A 、B 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A (气)+B (气) 2C (气);⊿H<0,当达到平衡后,改变一个条件(x ),下列量(y )一定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 ) 13、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 X(g) 达到平衡时,测得Y 的转化率为37.5%,X 的转化率为25%,则反应开始时充入容器中的X 和Y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3 B 、3:1 C 、3:2 D 、1:214、金属卤化物与卤素化合可生成多卤化物,如KI + KI 3,有关KI 3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I 2在KI 溶液中溶解度增大是由于生成了I 3-;B 、I 3-在溶液中存在平衡:I 3- I 2 + I -;C 、KI 3溶液遇淀粉不呈蓝色;D 、将氯气通入KI 3溶液中,I 3-浓度减小。
高三一轮复习-化学平衡ppt课件.ppt
![高三一轮复习-化学平衡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f004d77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1c.png)
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bd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判断:
(1)当条件改变时,平衡一定会发生移动
(2)当速率发生变化时,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 (3)当平衡发生移动时,速率一定发生变化
(4)当平衡正向移动时,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 增大
(二)化学平衡的移动: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且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过程
增大N2或H2的浓度
升高温度
减小压强
使用催化剂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பைடு நூலகம்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2.2HI(g) H2(g)+I2(g),平衡后再充入HI, HI转化率_不__变_
3.A(s)+ B(g)
C(g)+D(g)平衡后再充入B,
B的转化率__减__小
例1:向密闭容器中加入NO2,一段时间后形成平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且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过程
衡2NO2
N2O4; △H<0.
(1)恒温恒容充入少量Ne,气体颜色_不__变__
(2)恒温恒压充入少量Ne ,气体颜色先__变__浅__后__变_深_
(3) 恒温恒压充入少量NO2,在新的平衡状态混合 气体的颜色_不__变_,NO2的平衡转化率_不_变__ , NO2的体积分数__不__变___。 (4)恒温恒容再充入少量NO2,新的平衡状态混合气 体的颜色_加_深__,NO2的平衡转化率_增__大_ NO2的体积分数___减__小_____.
高三化学化学平衡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化学平衡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db896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a5.png)
高三化学化学平衡试题答案及解析1.可逆反应mA(g)+nB(s)rC(g)+qD(g)在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D的体积百分含量和温度T 或压强P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温度降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使用催化剂,D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加C.化学方程式系数m+n = r+qD.物质B的颗粒越小,反应越快,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答案】A【解析】A.由左图知,温度T2为先到达平衡,故T2>T1,升高温度,升高温度,D%减小,则平衡向逆反应移动,A正确;B.使用催化剂,缩短到达平衡时间,平衡不移动,D%的不变,B错误;C、由右图可知,压强为P2先到达平衡,故P2>P1,增大压强,D%不变,则平衡不移动,反应中B为固体,故m=r+q,C错误;D.B为固体,物质B的颗粒越小,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快,但对平衡移动没有影响,D错误.【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评横的图像等知识。
2.(14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数据显示,颗粒物(PM2.5等)为连续雾霾过程影响空气质量最显著的污染物,其主要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
因此,对PM2.5、SO2、NOx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
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NH SO NO-5-5-5根据表中数据计算PM2.5待测试样的pH =。
(2) NOx 是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O2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① N2(g)+O2(g)2NO(g)△H=。
②当尾气中空气不足时,NOx 在催化转化器中被还原成N2排出。
写出NO被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
③汽车汽油不完全燃烧时还产生CO,有人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2CO(g)=2C(s)+O2(g),已知该反应的△H>0,该设想能否实现?。
(3)碘循环工艺不仅能吸收SO2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又能制得氢气,具体流程如下: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
高三化学平衡必考知识点
![高三化学平衡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3ea345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9d.png)
高三化学平衡必考知识点在高三化学学习中,平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知识点。
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化学反应中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稳定,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下面,将详细介绍高三化学平衡的必考知识点。
一、化学平衡的条件化学平衡的条件主要有两个:动力学条件和热力学条件。
动力学条件要求反应物质的摩尔数比为化学方程式中的比例关系,而热力学条件则要求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的自由能变化为零。
二、平衡常数和平衡常量平衡常数是化学反应在平衡状态下,由反应物浓度与生成物浓度之比所确定的一个常数,用K表示。
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只有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确定。
平衡常数K越大,说明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趋势越强,反之,K越小,说明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趋势越弱。
三、平衡常数的计算在学习化学平衡时,计算反应物浓度与生成物浓度的比例是非常重要的。
平衡常数的计算需要根据给定的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来确定相应的比例关系。
通常使用化学平衡式和给定数值进行计算,得到平衡常数K的数值。
四、浓度与平衡常数的关系浓度与平衡常数的关系是化学平衡的一个重要内容。
当给定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发生变化时,平衡常数K的数值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浓度,会导致平衡常数K 的数值减小;相反,减少反应物浓度或增加生成物浓度,会导致平衡常数K的数值增大。
五、平衡的移动在化学反应中,平衡的移动是一个重要的现象。
当改变反应条件时,反应物质的浓度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平衡位置的移动。
常见的改变反应条件的方法有:改变系统的温度、压力、反应物质浓度和引入催化剂。
六、速率与平衡的关系在化学反应中,速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与平衡状态有一定的关系。
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稳定,速率为零。
只有在不断改变反应条件下,才能导致速率不为零,从而使平衡位置发生变化。
七、平衡的移动方向和反应焓变平衡移动的方向与反应焓变也有关系。
当反应焓变为正值时,平衡位置向右移动;反之,当反应焓变为负值时,平衡位置向左移动。
高三化学学科知识点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
![高三化学学科知识点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https://img.taocdn.com/s3/m/dd4d823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fa.png)
高三化学学科知识点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达到一种平衡状态的过程,反应物与生成物在一定条件下的浓度不再发生明显的变化。
化学平衡是化学动力学的重要内容,在化学学科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将重点介绍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的相关知识。
一、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容器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相互转化速率达到相等的状态。
这种状态下,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化学反应呈现动态平衡的特点。
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反应物不断转化为生成物,同样的生成物也会转化为反应物。
二、平衡常数的定义与计算方法平衡常数是衡量化学反应在平衡状态下的物质转化程度的指标。
它是用浓度或压力的比值表达的。
平衡常数与反应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有关。
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根据已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列出反应方程式;2. 根据反应式中的系数,写出平衡常数表达式;3.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或压力;4. 将实验数据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出平衡常数的数值。
平衡常数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或压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当平衡常数的数值大于1时,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程度较高;当平衡常数的数值小于1时,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程度较低;当平衡常数的数值等于1时,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转化程度相当。
三、平衡常数的应用平衡常数在化学学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是通过平衡常数来预测反应的方向。
根据平衡常数的大小,可以判断反应物向生成物的转化程度,进而预测反应的方向。
如果平衡常数大于1,则反应向生成物的方向进行;如果平衡常数小于1,则反应向反应物的方向进行。
平衡常数的数值越大或越小,反应的转化程度越高或越低。
此外,平衡常数还可以用来评估反应的强度。
平衡常数越大,表示反应的强度越大,反应转化程度越高。
反之,平衡常数越小,表示反应的强度越小,反应转化程度越低。
四、影响平衡常数的因素平衡常数受到温度、压力和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高三化学复习:化学平衡3(化学平衡常数)
![高三化学复习:化学平衡3(化学平衡常数)](https://img.taocdn.com/s3/m/47e98b45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6f.png)
学科:化学任课教师:授课日期:姓名年级性别教材版本人教版第课教学课题教学目标1.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及其表示的意义2.知道转化率的表达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课堂教学过程课前检查作业完成情况:优□良□中□差□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合需求:家长:学管师:督促作业完成备注:【复习旧知】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移动的结果增大反应物浓度向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浓度,但比原来减小反应物浓度向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浓度,但比原来增大生成物浓度向反应方向移动生成物浓度,但比原来减小生成物浓度向反应方向移动生成物浓度,但比原来增大体系压强向减小的方向移动体系压强,但比原来减小体系压强向增大的方向移动体积压强,但比原来升高温度向方向移动体系温度,但比原来降低温度向方向移动体系温度,但比原来一.化学平衡常数:1、化学平衡常数的表示方法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 n B p C + q D。
其中m、n、p、q分别表示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
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这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表示为:K=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反应物的浓度的关系依上述规律,其常数(用K表示)叫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2、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1)、平衡常数的大小不随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改变而改变,只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即,K=f (T)。
平衡常数表示的意义:可以推断反应进行的程度。
K很大,反应进行的程度很大,转化率大K的意义K居中,典型的可逆反应,改变条件反应的方向变化。
K 很小,反应进行的程度小,转化率小3、影响K的因素: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常数____________(“变大”、“变小”)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_(“变大”、“变小”)【例1】已知可逆反应2NO(g) N2(g)+02(g)。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专题复习讲义(12)-专题三第五讲 化学平衡(二)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专题复习讲义(12)-专题三第五讲 化学平衡(二)](https://img.taocdn.com/s3/m/28938663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ea.png)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专题复习讲义(12)专题三基本理论3-5 化学平衡(二)(1课时,共2课时)【复习目标】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K)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2.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3.了解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重点突破】1.能运用平衡移动原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讨论化学反应条件的选择和优化。
综合考虑化学反应速率、原料利用率、设备要求、催化剂的活性等,控制合适的反应条件。
2.联想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根据图像中表现的关系与所学规律相对比,做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判断。
能充分考查学生读图、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真题再现】例1.(2023·江苏卷)二氧化碳加氢制甲烷过程中的主要反应为CO2(g)+4H2(g)===CH4(g)+2H2O(g) △H=-164.7kJ·mol-1CO2(g)+H2(g) ===CO(g)+H2O(g) △H=41.2kJ·mol-l在密闭容器中,1.01×10-5Pa、n起始(CO2)︰n起始(H2)=1︰4时,CO2平衡转化率、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相同时间所测得的CO2实际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题13图所示。
CH4的选择性可表示为n生成(CH4)n反应(CO2)×10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2CO(g)+2H2(g)===CO2(g)+CH4(g)的熔变△H=-205.9kJ·mol-1B.CH4的平衡选择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C.用该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反应的最佳温度范围约为480~530℃D.450℃时,提高n起始(H2)n起始(CO2)的值或增大压强,均能使CO2平衡转化率达到X点的值解析:A项,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2CO(g)+2H2(g)===CO2(g)+CH4(g)的焓变△H=-2×41.2 kJ·mol-1-164.7 kJ·mol-1=-247.1 kJ·mol-1,错误;B项,CO2(g)+4H2(g)===CH4(g)+2H2O(g)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H4的含量降低,故CH4的平衡选择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错误;C项,由图可知,已知条件之下,该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反应温度范围约为380℃时二氧化碳转化率最大,此时为最适温度,温度继续增加,催化剂活性下降,错误;D项,450℃时,提高n起始(H2)n起始(CO2)的值可提高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压强反应I平衡正向移动,可提高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均能使CO2平衡转化率达到X点的值,D正确。
高三专题复习 化学平衡图像(带答案)
![高三专题复习 化学平衡图像(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7ee85dbe23482fb4da4ca8.png)
化学平衡图像一、选择题1.在A(g)+B(g)=C(g)+D(g)的反应体系中,C的百分含量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反应分别在400℃和100℃下进行,所得曲线分别为Q与P,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的图为()2.如图所示,反应2SO2(g)+O2(g)2SO3(g);△H<0,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中SO3的体积φ(SO3)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为()3.用来表示可逆反应:2A(g)+B(g)2C(g)(正反应放热)的正确图象是下图中的()4.对于可逆反应:A2(g)+3B2(g)2AB3(g)(正反应放热),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5.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
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在(t1+10)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t1+10)min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T℃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mol·L—1 A 0.1 mol·L—1 B和0.4 mol·L—1 C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0.4 mol·L—1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6.已知可逆反应aA+bB cC中,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B.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7.右图表示反应N2(g)+3H2(g)2NH3(g);ΔH=-92.2kJ/mol。
在某段时间t0~t6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图,则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A.t0~t1B.t2~t3C.t3~t4D.t5~t68.在一定条件下,将X和Y两种物质按不同的比例放入密闭容器中反应,平衡后测得X,Y的转化率与起始时两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n x/n y的关系如图所示,则X,Y的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A.2X+Y3Z B.3X+2Y2ZC.X+3Y Z D.3X+Y Z9.可逆反应aX(g)+bY(g)cZ(g)在一定温度下的一密闭容器内达到平衡后,t0时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化学反应速率(v)-时间(t)图象如右图。
[必刷题]2024高三化学上册化学平衡计算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必刷题]2024高三化学上册化学平衡计算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356998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1e.png)
[必刷题]2024高三化学上册化学平衡计算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A(g) ⇌ B(g) + C(g)达到平衡,若反应开始时A的浓度为1 mol/L,平衡时A的浓度为0.5 mol/L,则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A. K = [B][C]/[A]^2B. K = [A]^2/[B][C]C. K = [B][C]D. K = [A]^22. 对于反应N2(g) + 3H2(g) ⇌ 2NH3(g),下列哪种情况会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 增大压强B. 降低温度C. 增加N2的浓度D. 同时增大压强和降低温度3.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NO2(g) ⇌ N2O4(g)的平衡常数K为4,若反应开始时NO2和N2O4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和0.2 mol/L,则反应的平衡转化率为:A. 20%B. 40%D. 80%4. 对于反应H2(g) + I2(g) ⇌ 2HI(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增大H2的浓度,平衡会向左移动B. 降低温度,平衡会向左移动C. 增大I2的浓度,平衡会向右移动D. 增大HI的浓度,平衡会向左移动5.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SO2(g) + O2(g) ⇌ 2SO3(g)的平衡常数K为100,若反应开始时SO2、O2和SO3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0.1 mol/L和0.3 mol/L,则反应的平衡转化率为:A. 25%B. 50%C. 75%D. 100%6. 对于反应N2(g) + 3H2(g) ⇌ 2NH3(g),下列哪种操作可以使NH3的产率提高?A. 增大N2的浓度B. 降低温度C. 分离出NH3D. 增大压强7.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4NH3(g) + 5O2(g) ⇌ 4NO(g) + 6H2O(g)的平衡常数K为2×10^5,若反应开始时NH3、O2、NO和H2O的浓度分别为0.4 mol/L、0.5 mol/L、0.1 mol/L和0.3 mol/L,则反应的平衡转化率为:B. 90%C. 95%D. 99%8. 对于反应2H2(g) + S2(g) ⇌ 2H2S(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增大H2的浓度,平衡会向左移动B. 降低温度,平衡会向左移动C. 增大S2的浓度,平衡会向右移动D. 增大H2S的浓度,平衡会向左移动9.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CO(g) + O2(g) ⇌ 2CO2(g)的平衡常数K 为4,若反应开始时CO和O2的浓度分别为0.5 mol/L和0.2 mol/L,则反应的平衡转化率为:A. 50%B. 60%C. 70%D. 80%10. 对于反应Fe(s) + 2HCl(aq) ⇌ FeCl2(aq) + H2(g),下列哪种操作可以使FeCl2的产率提高?A. 增大Fe的浓度B. 降低温度C. 分离出H2D. 增大HCl的浓度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对于反应A(g) + B(g) ⇌ C(g),若平衡常数K值很大,说明反应物A和B的浓度远大于物C的浓度。
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高三网
![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高三网](https://img.taocdn.com/s3/m/cce73041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6c.png)
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高三网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达到一定比例的状态。
在高三学习中,化学平衡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三化学学习中的化学平衡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平衡常数(K)平衡常数是描述化学平衡状态的数值,用K表示。
它是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浓度与生成物浓度之间的比值的乘积。
平衡常数越大,表示生成物浓度较高,反应偏向生成物;平衡常数越小,表示反应物浓度较高,反应偏向反应物。
2. 反应商(Q)反应商是在任意时刻,反应物浓度与生成物浓度之间的比值的乘积,用Q表示。
与平衡常数K相比,反应商能够描述任意时刻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的比例关系。
当Q=K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当Q>K时,反应偏向反应物;当Q<K时,反应偏向生成物。
3.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浓度:增加或减少某个物质的浓度,会导致平衡位置的变化。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浓度增加,平衡位置会移到生成物一侧;浓度减少,平衡位置会移到反应物一侧。
(2)温度:温度改变会影响平衡常数K的数值。
对于吸热反应,加热会使平衡常数增大;对于放热反应,加热会使平衡常数减小。
(3)压力(气相反应):对于气相反应,改变压力会导致平衡位置的变化。
增加压力,平衡位置会移到摩尔数较小的那一侧;减少压力,平衡位置会移到摩尔数较大的那一侧。
4. 平衡常数的计算平衡常数的计算需要根据给定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平衡常数的数值与温度有关,因此计算平衡常数时需要确定温度。
5. 平衡常数的应用平衡常数在化学平衡反应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用来判断反应的偏向性、预测平衡位置的变化、设计反应工艺等。
6. 化学平衡的移动方法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浓度、压力等因素来移动化学平衡。
例如,对于气相反应,增加压力可以通过减小体积或增加摩尔数较多的气体来实现;对于溶液反应,可以通过加入或减少某个溶质来改变浓度。
高三化学平衡规律知识点
![高三化学平衡规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c4c8087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b.png)
高三化学平衡规律知识点平衡反应是化学中一种重要的现象,而平衡规律则是描述和解释平衡反应的关键概念。
在高三化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有关平衡规律的知识点,包括反应物浓度与产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平衡常数的计算以及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三化学平衡规律知识点。
一、浓度与平衡在平衡反应中,反应物浓度与产物浓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根据化学平衡规律,当反应物浓度增加时,反应向产物的方向移动以达到新的平衡;反之,当产物浓度增加时,反应向反应物的方向移动以达到新的平衡。
这一规律可以用化学方程式和平衡常数来描述。
二、平衡常数平衡常数是描述平衡反应中物质浓度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
对于一般的化学平衡反应,可以根据反应物的物质浓度建立平衡常数表达式。
平衡常数表达式的具体形式与反应物的化学方程式有关,其中各个物质的浓度可以由实验数据或者计算得到。
平衡常数可以用来预测平衡位置以及反应物与产物的浓度关系。
三、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平衡位置是指在化学平衡反应中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相对浓度关系。
高三化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影响平衡位置的多种因素,包括温度、压强、浓度以及催化剂等。
这些因素会改变平衡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平衡位置,从而影响反应的进行方向和速率。
温度是影响平衡位置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根据平衡常数公式,温度的改变会引起平衡常数的变化,进而影响平衡位置。
一般来说,对于吸热反应,温度升高会使平衡位置向产物的方向移动;而对于放热反应,温度升高会使平衡位置向反应物的方向移动。
压强和浓度也会影响平衡位置。
对于气体反应而言,增加压强或浓度会使平衡位置向物质分子数较少的方向移动,以减小系统的压强。
由于平衡常数与浓度和压强之间存在关系,我们可以推导出压力和浓度与平衡常数的关系。
催化剂是一种可以加速反应速率但不参与反应的物质。
催化剂可以改变平衡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影响平衡位置。
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催化剂可以使反应更容易进行,但不会改变平衡位置。
高三化学化学平衡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化学平衡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b6688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f.png)
高三化学化学平衡试题答案及解析1.已知:N2(g)+3H2(g)2NH3(g);△H="-92.4" 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N2(g)和3 molH2(g)充分反应放热92.4 kJB.N2(g)+3H2(g)2NH3(l);△H="-Q" kJ/mol,则Q>92.4C.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若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N2的转化率为20%,则H2的转化率一定为60%【答案】B【解析】A.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N2(g)和3 molH2(g),由于发生的N2(g)+3H2(g)2NH3(g)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充分反应放热小于92.4 kJ ,错误;B.N2(g)+3H2(g)2NH3(l);△H="-Q"kJ/mol,由于物质在气态时含有的能量比液态时高,所以当产物是液态时,放出的热量比气态时要高,因此则Q>92.4,正确;C.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动,但是由于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就不变,错误;D.当反应物是按照1:3混合时若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N2的转化率为20%,则H2的转化率一定为20%,错误。
【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物质的转化率平衡常数的影响的知识。
2.(14分)氢能是重要的新能源。
储氢作为氢能利用的关键技术,是当前关注的热点之一。
(1)氢气是清洁能源,其燃烧产物为__________。
(2)NaBH4是一种重要的储氢载体,能与水反应达到NaBO2,且反应前后B的化合价不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消耗1mol NaBH4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
(3)储氢还可借助有机物,如利用环己烷和苯之间的可逆反应来实现脱氢和加氢:。
某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环己烷,起始浓度为a mol/L,平衡时苯的浓度为bmol/L,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
高三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
![高三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d4cafcc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b4.png)
高三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理解和掌握平衡反应的原理、计算平衡常数以及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高三化学平衡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平衡反应的基本概念平衡反应是指在封闭容器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反应速率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浓度保持不变,但反应仍在进行。
二、平衡常数的计算平衡常数K是在特定温度下,平衡时反应物浓度的比值的平方根。
对于如下一般的平衡反应:aA + bB ↔ cC + dD,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 [C]^c [D]^d / [A]^a [B]^b三、平衡位置的影响因素1. 温度: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增加温度会偏移平衡位置至吸热反应方向,而降低温度会使平衡位置向放热反应方向偏移。
2. 压力(或浓度):增加压力(或浓度)会使平衡位置向物质量较小的一方偏移,而降低压力(或浓度)则使平衡位置向物质量较大的一方偏移。
3. 物质的添加或移除:向平衡反应体系中添加某种物质会使平衡位置向与该物质生成的反应物方向偏移,而移除某种物质则使平衡位置向该物质生成的反应物方向移动。
四、平衡常数的数值意义1. K > 1:表明生成物浓度较高,属于生成物偏向的平衡。
2. K < 1:表明反应物浓度较高,属于反应物偏向的平衡。
3. K ≈ 1: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相近,属于高度平衡的状态。
五、酸碱溶液的离子平衡在酸碱溶液中,水的离解会导致产生等量的氢氧根离子(OH-)和氢离子(H+)。
酸碱溶液的酸碱性质可以通过平衡常数(电离常数Kw)来描述,Kw = [H+][OH-],在25℃时,Kw的值为10^-14。
六、酸碱指示剂的选择酸碱指示剂是一种物质,它在酸碱溶液中具有不同的颜色。
不同颜色的酸碱指示剂适用于不同范围内pH的变化。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溴甲酚和甲基橙等。
七、平衡反应的应用平衡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专题——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专题——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https://img.taocdn.com/s3/m/5fcd26f0bb4cf7ec4bfed036.png)
1专题——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一、考点分析 化学平衡是高考的热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是化学平衡的考点之一,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屡有出现。
难度系数在0.50~0.55左右。
二、考查方向1、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2、主要从浓度、速率、压强、密度、颜色、温度、平均摩尔质量等角度考查。
三、解题指导思想1、细心审题,注意关键字词,留心陷阱。
2、运用公式并注意状态与系数。
四、判断方法(大部分资料都介绍以下方法)(一)、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1、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 :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的状态。
2、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 :直接判定: V 正=V 逆 >0①同一物质,该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它的消耗速率。
②不同的物质分两种情况:在方程式同一侧的不同物质,它们的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之比(或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之比,前后比较项必须相反)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方程式不同侧的物质,它们的生成速率与生成速率之比(或消耗速率与消耗速率之比,前后比较项必须相同)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③从微观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判断。
如N 2(g )+3H 2(g )== 2NH 3(g )化学键 N ≡N 3H-H 6 N-H同种物质,新键生成和旧键断裂数目相同同侧不同物质,生成与断裂(或断裂与生成)数目;不同侧物质,生成与生成(断裂与断裂)数目例1、N 2(g )+3H 2(g )== 2NH 3(g )的生成或消耗速度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 3V (N 2消耗)=V (H 2消耗)B. V (N 2生成)=V (N 2消耗)C. 2V (H 2消耗)=3V (NH 3消耗)D. 2V (N 2生成)=V (NH 3消耗)例2、可逆反应2NO 2(g)= 2NO(g) + O 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的( )A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 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2B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 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C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NO 2的同时消耗n mol NO 2D 用NO 2、NO 、O 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 : 2 : 1的状态例3、4NH 3(g) + 5O 2(g)==4NO(g) + 6H 2O(g)( ) A 4v 正(O 2)=5v 逆(NO) B x mol NO 的同时消耗x mol NH3 C ,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 2v 正(NH 3)=3v 正(H 2O)例3、下列方法中可以说明N 2+3H 2 = 2NH 3已达到平衡的是( ) A N ≡N 键断裂的同时有三个H-H 键形成 B N ≡N 键断裂的同时有三个H-H 键断裂 C N ≡N 键断裂的同时有六个N-H 键断裂 D N ≡N 键断裂的同时有六个N-H 键形成间接判定①组成成分的质量、物质的量、分子数、体积(气体)、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高三化学平衡知识点汇总
![高三化学平衡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b648a2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8.png)
高三化学平衡知识点汇总一、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在化学反应中,如果反应物转化成产物的速度与产物转化成反应物的速度相等,就说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与产物浓度保持恒定的状态。
二、平衡态和平衡常数平衡态是指反应物与产物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可以根据反应方程式写出平衡常数表达式,用于描述平衡系统中各种物质浓度的关系。
平衡常数K是一个恒定的值,与反应的速率无关。
三、热力学和化学平衡热力学原理对化学平衡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热力学原理,反应的熵增大于零时,反应趋向于向正向方向进行;而反应的熵增小于零时,反应趋向于向逆向方向进行。
四、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 温度:温度的升高会使反应速率增加,同时也会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
2. 压力(气相反应):改变气相反应的压强可以改变反应平衡的位置。
3. 浓度:改变反应物或产物的浓度会改变反应平衡的位置。
4. 催化剂:催化剂可以加速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
五、平衡常数的计算平衡常数的计算可以通过实验数据和反应方程式来确定。
通过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可以计算出平衡常数。
六、离子平衡离子平衡是指溶液中离子浓度达到稳定的状态。
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可以通过平衡常数和溶解度积来计算。
七、酸碱平衡酸碱平衡是指酸和碱在溶液中形成盐和水的反应。
酸碱平衡的平衡常数可以通过酸碱离子浓度比值来计算。
八、溶解度平衡溶解度平衡是指溶质在溶剂中形成饱和溶液达到动态平衡的过程。
溶解度平衡的平衡常数可以通过溶解度积来计算。
九、氧化还原平衡氧化还原平衡是指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转移和交换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通过电子传递系数和浓度比值来计算。
总结: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特殊状态,平衡态下反应物与产物浓度保持恒定。
平衡常数是描述平衡系统中物质浓度关系的值。
热力学原理对化学平衡有重要影响。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包括温度、压力、浓度和催化剂。
离子平衡、酸碱平衡、溶解度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是常见的平衡类型。
高三化学化学平衡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化学平衡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2021f1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1.png)
高三化学化学平衡试题答案及解析1.一定条件下,0.3 mol X(g)与0.3 mol Y(g)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2Z(g),下列示意图合理的是【答案】D【解析】 A.由于在该可逆反应中,X、Y、Z的物质的量的比是1:3:2,所以每反应消耗1mol 的X,就会产生2mol的Z,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但是X:Z改变的物质的量的量的比为1:2,而图1中则为1:1,因此选项A错误;B .因为反应是从正反应方向开始的,所以V正逐渐减小,V逆逐渐增大,经过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用同一物质表示的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相同,而用不同物质表示正逆反应速率时由于二者的方程式的系数不同,所以V正=V逆时反应没有达到不是平衡状态,错误;因为在方程式中Y、Z的系数是3:2,所以经过相同的时间达到平衡时二者改变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比是3:2,但是题图给出的是1:1,不符合题意,错误;【考点】考查2.“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面四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时,①上部汇聚了固体碘,说明碘的热稳定性较差B.加热时,②、③中的溶液均变红,冷却后又都变为无色C.④中,浸泡在热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浸泡在冰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浅D.四个“封管实验”中都有可逆反应发生【答案】C【解析】 A.加热时,①上部汇聚了固体碘,说明碘容易升华,错误;B.加热时,②、③中的溶液均都变为无色,冷却后又变红,错误;C.④由于反应2NO2N2O4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浸泡在热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浸泡在冰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浅,正确;D.第一个是碘的升华和凝华,不是可能反应,而且可逆反应必须是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发生的反应,错误。
【考点】考查“封管实验”的目的及反应原理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2HI(g)
H2(g) + I2(g) △H=+ 11 kJ·mol-1
t/min
0
20
40
60
80
120
X(HI)
1
0.91
0.85
0.815
0.795
0.784
X(HI)
0
0.60
0.73
0.773
0.780
0.784
③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v正~x(HI)和v逆~x(H2)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当升高到某一温
主讲人:田万福
【2018年高考考纲解读】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 法。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 作用。 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4.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 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5.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 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6.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 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四、课堂对点训练(附件2) 五、课后巩固限时训练(略)
①列式计算乙烯水合制乙醇反应在图中A点的平衡常数Kp= 0.07 (用平衡分压代
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②图中压强P1、P2、P3、P4的大小顺序为 P1< P2< P3< P4,理由是
。
反应分子数减少,相同温度下,压强升高,乙烯转化率提高
高考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2015年高考:28.碘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杀菌剂、药物等方面具有广泛图。回答下列问题:
所示。其中CO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____
____
______________反__应_ 放热,温度升高,平衡右移动___________。
高考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2014年高考28.乙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由乙烯气相直接水合法或间接水合法生 产。回答下列问题: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C2H4 (g)+H2O(g)=C2H5OH(g) △H= -45.5 kJ·mol-1。 (3)下图为气相直接水合法中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其中 n(H20):n(C2H4) = 1:1 )
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______A___E________(填字母)
高考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2CrO42- + 2H+ Cr2O72- + H2O
1014
增大
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解题技巧
• (1)紧扣特征。弄清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体 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有无固体、纯液体物质参与反应等。
• (2)先拐先平。在含量(转化率)—时间曲线中,先出现拐点的 则先达到平衡,说明该曲线反应速率快,表示温度较高、有催化 剂、压强较大等。
• (3)定一议二。当图像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 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有时还需要作辅助线。
• (4)三步分析法。一看反应速率是增大还是减小;二看v(正)、 v(逆)的相对大小;三看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高考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一、2013年—2017年全国1卷高考题有关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2013年高考28.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 + 4H2(g) = CH3OCH3(g) +
H2O在催化剂厂含(Cu一Zn一Al一O
和A12O3)、压强为5.OMPa的条件下,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结果如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