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南宁市江南区沙井中学2020届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单元综合测试(无答案)(新版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教案

初三化学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教案

初三化学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教案第一篇:初三化学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教案初三化学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教案考点一、燃烧和灭火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5、安全知识考点二、燃料和能量1、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甲烷的化学式: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点燃CO2+2H2O(发出蓝色火焰)(2)乙醇(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2点燃2CO2+3H2O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考点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2)吸热反应:如C+CO2高温2CO4、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1)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2020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案

2020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案

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本课题从几幅有关燃烧的图画引入,进一步研究燃烧
课题燃烧和灭火
3.
1.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导入]在人类发展的历
氧气的接触面积,罐内的温度达到了面粉的着火点,使面粉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并在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

[讲解]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
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练习与应用(P135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解析】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才能燃烧需要控制其他变量,即都通入空气,都是白磷。

布置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所选材料,都取自于我们身边看似不起眼不经意的东西。

通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烟花爆竹?燃放鞭炮不仅污染空气,飞扬的纸屑、
会影响清洁卫生。

炸声如雷贯耳,。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7.1燃烧和灭火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7.1燃烧和灭火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针对训练
1.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起火燃 烧,我国救援人员在灭火工作中作出了贡献,下列措施
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是( A )
A.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B.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 C.设法阻止石油喷出 D.设法降低油井的温度.
针对训练
2.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下列情况能发 生燃烧的是( C)
四 CO2 、
吸滤瓶



的 原
浓盐酸
碳酸钠 浓溶液

注意: 切勿让侧管对着别人或自己!
新课讲授 常用灭火器
Na2CO3+2HCl=2NaCl+H2O+CO2
泡 沫
可用来扑灭木材、棉

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新课讲授
2NaHCO3 = Na2CO3+H2O+CO2


扑灭一般的火灾外,还可

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
针对训练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 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清除可燃物
4.木材起火可以用水扑灭,油起火却不能用水 扑灭,这是为什么?
油的密度比水小,如果用水灭火,油浮在水 面上继续燃烧,火会向外蔓延,火势增大。
知识梳理
燃烧
1.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 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实验7-1
热水中的白磷在通 入氧气后燃烧了
新课讲授
【思考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 需要什么条件? 答: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无法改变。 白磷:40℃ 红磷: 240℃
【思考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 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 要什么条件? 答: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中考夺分 广西(新课标)】最新中考化学九年级基础复习: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共37张PPT)

【中考夺分 广西(新课标)】最新中考化学九年级基础复习: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共37张PPT)

第二部分
基础复习
(3)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措施(从汽车制造技术和 燃料使用方面入手): ①改变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以使汽油充分燃烧; ②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③使用无铅汽油或乙醇汽油; ④使用压缩天然气和压缩液化石油气作燃料。 4.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两种绿色能源:________、________,属于可再生能源。 (1)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________。乙醇具有可燃 性,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①节约石油资源;②减少汽车 尾气的污染;③促进农业发展;④乙醇可以再生。 第二部分 基础复习
第二部分
基础复习
(3)天然气:主要成分是________,是较清洁的能源。 ①甲烷的化学式:________,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 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②甲烷的物理性质: 无色、 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小, ________溶于水。 ③甲烷的化学性质: 具有可燃性, 燃烧时发出蓝色火焰, 放 出 大 量 的 热 。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有: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 度、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氧气的浓度越高、可燃物与 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第二部分 基础复习
┃考点互动┃
考点 1 联系实际, 考查对灭火原理的理解及对灭火措施的 选择 例 1 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下列事故处理 措施正确的是( A ) A.不小心将酒精洒在桌面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C.高层住房内着火,立即打开门窗 D.煤气泄漏,立即开启排气扇

【精品推荐】2020届九年级化学上册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同步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精品推荐】2020届九年级化学上册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同步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现象
思考并讨论: 1、观察到什么现象?
铜片上白磷燃烧,而水中白磷、铜片上红磷没有燃烧。
2、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
烧需要什么条件?
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思考如何使铜片上的红磷燃烧起来?
给铜片上的红磷继续加热。
4、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
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说明燃烧是需要有氧气的参与。
(2) 教学方程的意义,突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含有未知数”与“等式”是方程意义的两点最重要的内涵。“含有未知数”也是方程区别于其他等式的关键特征。在第1页的两道例题里,学生陆续写出了等式,也写出了不等式;写出了不含未知数的等式,也写出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这些都为教学方程的意义提供了鲜明的感知材料。教材首先告诉学生: 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让他们理解x+50=150、2x=200的共同特点是“含有未知数”,也是“等式”。这时,如果让学生对两道例题里写出的50+50=100、x+50>100和x+50<200不能称为方程的原因作出合理的解释,那么学生对方程是等式的理解会更深刻。教材接着安排讨论“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并通过“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先找出等式,再找出方
硫在氧气中的燃烧 蓝紫色火焰、放热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黄色火焰、放热
燃烧的特征
剧烈、发光、放热、化学变化
燃烧定义: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 的氧化反应。(不一定与氧气反应)
一、燃烧的条件:
【实验7-1】在500 mL的烧杯中注入 400 mL热水,并放 入用硬纸圈圈住的 一小块白磷。在烧 杯上盖一片薄铜片, 铜片上一端放一小 堆干燥的红磷,另 一端放一小块已用 滤纸吸去表面上水 的白磷(如图所示) ,观察现象。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案 (全国通用版)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案 (全国通用版)

火教案(全国通用版)(全国通用版)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初步学会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

3.知道爆炸的含义。

4.了解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认识探究问题的方法。

2.利用实验学习对比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

3.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4. 能合理运用燃烧的知识和灭火的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防火、防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燃烧实质及其对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

2.了解火灾危害与防护方法,了解逃生的一般方法。

3. 通过学习,逐步建立防火、防爆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爆炸的含义,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如何防火、防爆。

教学准备:多媒体、镊子、酒精灯、白磷、红磷、水、蜡烛、玻璃杯、火柴、木条、烧杯、薄铜片、金属罐、小塑料瓶、面粉、橡皮管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1.我们对物质的燃烧现象(如图1)并不陌生,那么什么叫燃烧?物质的燃烧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2.同学们见过“火三角”(如图2)吗?你知道它的意思吗?火教案(全国通用版)(全国通用版)3.同学们还能设计出其他探究燃烧条件的方案吗?4. 氢气在点燃前要验纯,是因为不纯的氢气燃烧容易爆炸,有可能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害。

二、推进新课(一)燃烧的条件师: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

猜想(1):要有可燃物。

猜想(2):要有氧气,氧气越多燃烧越旺。

猜想(3):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师:你能设计一些简单易行的实验证实你的猜想吗?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7-1)实验步骤:在500mL烧杯中加入3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

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单元燃烧及其利用
一、选择题
1.下列燃料属纯净物的是( )
A.甲烷 B.天然气 C.石油 D.煤
2.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甲烷 D.二氧化碳
3.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
A.到溶洞探险打灯火照明 B.掏空沼气池前进行灯火试验
C.到小煤窖挖煤用火把照明 D.厨房内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通风
4. 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 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 火柴梗着火点较高
C. 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 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5.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下列每组气体中,三种气
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SO2、N2、NO2 B.CO2、CO、N2
C.SO2、CO、NO2 D.CO、H2、CH4
6. 汽油属于易燃物,敞口放置一瓶汽油,虽然与空气接触,但并未燃烧,这是由于( )
A.汽油具有挥发性 B.汽油的着火点较低
C.与汽油接触的氧气少 D.周围环境温度低于汽油的着火点
7. 我国“神州三号”宇宙飞船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2H8N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偏二甲肼是由碳、氢、氮元素组成的
B.偏二甲肼中含有氮气
C. 偏二甲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7
D. 偏二甲肼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8. 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 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火图书档案等火灾
9. 当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烧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熄灭 B.燃烧得更旺 C.先燃烧得更旺后熄灭 D.无明显现象
10. 北京2020年奥运会的主题是“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

”为了办成绿色奥运会,下列
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关闭所有的化工企业 B.用天然气逐步取代民用燃煤
C.提高污水处理率 D.降低机动车辆的尾气污染
11. 下列化学反应中能产生吸热现象的是( )
A.镁条与稀盐酸反应 B.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C.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D.木炭与氧气反应
12. 机动车尾气排出的氮的氧化物,是城市空气污染源之一。

其中有一种含氮约为46.7% ,它是
( )
A. N2O B. NO C. NO2 D. N2O5
13.宇宙飞船内充满了人造空气,可是宇航员在舱内划燃火柴后,火焰会马上熄灭,
这是由于( )
A.舱内氧气不够
B.在失重情况下,空气不对流
C.舱内温度过低
D.没有达到着火点
14.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爆竹集中在一个市场出售以便于管理
B.面粉厂、纺纱厂、加油站均要严禁烟火
C.在实验室点燃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之前,均要验纯
D.控制助力车、摩托车的使用以减少空气的污染
15.下列成语所描述的过程,从化学的角度理解正确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炼: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B.釜底抽薪:木柴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
C.铁杵磨成针: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 D.百炼成钢: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16.优良的环境和充足的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科学发展的基本条件,下列连线前后关系不正确的是
A.限制生产含磷洗衣粉—减少水质污染B.过量排放CO2—形成酸雨
C.发展太阳能产业—开发持久、清洁能源D.回收各种废弃塑料—防止白色污染
二、填空题
17.有三瓶无色、无气味的气体A、B、C,它们分别是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


燃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在B、C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上有水珠出现,而
A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上没有水珠。

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荡,A
B杯内的石灰水变浑浊,C杯内没有变化。

则A是,B是
C是。

试写出实验中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19.我们曾做过盛放有一高一低两支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发现的现象是下层的蜡烛比上层的蜡烛先熄灭。

但如果将烧杯倒扣在两支燃着的蜡烛上(如图),情况将如何?
原因是:
18.由于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升,国家有关部门2020年10月作出决定,扩大“乙醇汽油”的
试点范围。

“乙醇汽油”中的乙醇(化学式为C2H5OH)可用高梁、玉米、薯类为原料,经过发酵蒸馏制得。

同时,由于能源价格的上涨,部分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受到影响,昔日常用的蜂窝煤因价格低廉又受到人们的育睐。

请回答:
(1)煤燃烧所产生的空气污染物有(任写一种) ;
(2)乙醇是一种绿色能源,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减缓日趋严重的能源危机,请你提出一条具体的合理化建议。

(4)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气体分子数与其体积成正比。

燃烧煤气的灶具如需改烧天然气,灶具的改进方法是进风口(填“增大”或“减小”),如不作改进可能产生的不良结果是。

20.将足量混有水蒸气的二氧化碳气体依次通过下列方框中所示物质。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A、C处所发生的实验现象:
A C
(2)写出A、B、C、D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
B ,
C ,
D 。

21.在一个铁制的坩埚里放入松节油,加热把它点燃,待燃烧正常以后,
如图,坩埚半浸入水槽的冰水里,不久,火焰慢慢熄灭。

取出坩埚再加热,
再点燃松节油让其燃烧,再把坩埚半浸入水槽的冰水里,火焰又熄灭。


成松节油熄灭的原因是:。

22.如图,在试管和小气球中分别先加入稀盐酸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然后将气球中的固体倒入试管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气球胀大。

请依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气球中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至少答出两种不同
..类型的物质)、。

(2)请用简单的实验方法,证明制得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

23.2020年3月7日起福州市民陆续使用天然气。

(1)福州市区家用燃料的更新历程如下:
①下列有关家用燃料更新的理由,正确的是。

A.天然气是可再生的能源 B.气体燃料的利用率更高 C.减少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②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约为75%和82.3%,通过该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用天然气作燃料比液化石油气更环保的理由。

③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从莆田输送到福州气门站的天然气需经过除杂、添加无毒臭味剂、减压等处理后才能输送到市民家中。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天然气减压后体积会膨胀的原因。

24.兴趣小组同学为了弄清即将维修的沼气池中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

请你与他们一起
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收集气体】将不加盖的矿泉水瓶装满水,用细绳吊入池中,
再用木棍拨动使瓶中的水全部倒出(见右图),然后迅速拉起矿
泉水瓶,盖上瓶盖。

这种方法属于集气法。

【对气体猜想】
猜想Ⅰ.全部是CH4;猜想Ⅱ.全部是CO;
猜想Ⅲ.全部是CO2;猜想Ⅳ.是CH4和CO2的混合气体。

【实验和推断】
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1)若“现象a”为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气体
中含有气体。

(2)步骤②的目的是;
步骤③“注水装置”应选右图中的(填序号)。

(3)若“现象b”为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
为“猜想Ⅰ或Ⅳ”成立,其反应方程式为:
;另有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理由是;要排除这种干扰可采取的措施是。

(4)采取(3)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若“现象a、b”无明显现象,“现象c”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猜想”成立;若“现象a、c”均为石灰水变浑浊,“现象b”为杯壁有水雾,则证明“猜想”成立。

25.区别酒精和水,最简单的物理方法是;最简便的化学方法是。

26.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它是一种“清洁能源”。

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燃烧32g甲烷,可释放多少克二氧化碳?
27. 某同学为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杂质不与酸反应),向6.0g石灰石样品中逐滴加入
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生成二氧化碳气体2.2克。

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结果精确至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