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习题
近十年考过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高考试题
![近十年考过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高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0729842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7f.png)
近十年考过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高考试题单选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0多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世居广西的12个民族心相连、手相牵,共同缔造了一个文明和谐的大家庭。
可见在我国( )A.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B.民族差异已经消除C.伴随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民族问题已经消除D.各民族逐渐走向大同我国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他们在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
这充分说明了( )A.我国宗教是信教群众自办的事业B.我国宗教团体是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C.我国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D.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2012年7月18日,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1周年文艺晚会在拉萨举行。
舞台背景处的大屏幕上,西藏61年来发生的重大事件一幕幕呈现:“十七条协议”签订、首次选举人大代表、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奥运火炬登顶珠峰……西藏61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充分说明,党和政府实行的民族政策有利于( )①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②消除民族差异,建立新型的民族关系③增强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④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在国家法律、政策的保护下,西藏目前有宗教活动场所1700多处,一年中约有150多个大小节日和吉日,大都与宗教文化有联系。
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1】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通过立法、司法、行政等手段,有效地保护了西藏文物古迹、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这有利于( )①保护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活动②引导教徒放弃有神论的思想③使宗教活动纳入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范围④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小题2】目前,到拉萨的大昭寺、布达拉宫等宗教场所观瞻朝拜成为世界屋脊上最大的旅游景观。
到宗教场所旅游的游客必须( )①做到文明旅游②及时宣传无神论③自觉反对民族分裂行为④团结教徒,信教爱国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e8dda6aaea998fcc220ebd.png)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知识点一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其特色表现为()①在少数民族地方实行②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③以维护国家统一为基础④自治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解析:选B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知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维护国家统一为基础,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①表述错误;②③表述正确;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但不是高度自治权,④表述错误,排除。
2.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党委、政府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它的核心内容是主权B.它的前提是“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C.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D.自治机关包括自治地方的党委和政府解析:选C A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自治权;B错误,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国家统一;D错误,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3.在我国实行民族自治有其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具体表现在()①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②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③“大聚居、小杂居”的民族分布特点④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互相依存的民族关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D①与题意无关,排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特点,②不符合题意,排除;“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③④符合题意。
知识点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4.2019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4周年。
过去50多年里西藏走完了人类社会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走完的历程,一个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人民幸福安康的新西藏日益呈现在世人面前。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课时练习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课时练习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d0d641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ac.png)
6.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2022·全国·高一专题练习)围绕“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这一主题,某班同学们搜集了以下材料。
①中华民族是我国所有民族凝聚形成的命运共同体②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③我国各民族的分布格局呈现“大散居、小聚居”的特点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详解】①②④:对少数民族的对口帮扶、众多民族的和睦相处、“多彩中华”的服饰表演,这些说明中华民族是我国所有民族凝聚形成的命运共同体,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①②④正确。
③:我国各民族的分布格局呈现“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而不是“大散居、小聚居”,而且材料中也没有体现,③不选。
故本题选B。
2.(2022·云南文山·高一期末)在云南贡山,独龙族百姓建起了公路,安居房,实现了“一步千年”的跨越;在云南文山州委州政府大力弘扬“西畴精神”,精准帮扶,壮乡苗岭气象一新……从雪域高原到三七之乡,云南各族人民群众全部实现整体脱贫,各族同胞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这体现了()①我国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我国已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③我国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利益具有一致性④我国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详解】②④:材料强调从雪域高原到三七之乡,云南各族人民群众全部实现整体脱贫,各族同胞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体现了我国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说明我国已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②④符合题意。
①:我国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表达错误。
③:我国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③排除。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习题与答案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f43b3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5e.png)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习题与答案第七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试题一、单项选择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于:A.1979年B.1952年C.1984年D.1956年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这体现了民族自治机关的①立法自治权②变通执行权③经济自治权④文化管理自治权A.①② B.①③C.①②③ D.①②④3.到目前为止,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数量是A.124个B.155个C.125个D.145个4.构成民族自治地方名称的顺序一般是A.族名、地名、行政级别名B.地名、族名、行政级别名C.族名、行政级别名、地名D.地名、行政级别名、族名5.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民族有A.44个B.45个C.46个D.47个6.下列行政建制中,属于国家法律明确界定的民族自治地方是A.民族乡B.民族镇C.自治县D.自治市7.我国成立最早的自治区是A.广西壮族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C.宁夏回族自治区D.西藏自治区8.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A.1947年B.1948年C.1949年D.1950年9.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第一个县级民族自治政权正式成立,它是A.张家川回族自治县B.豫海县回民自治政权C.木垒哈萨克族自治县D.陕甘宁边区定边县10.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A.联邦制B.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C.人民代表大会制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二、多项选择1.我国现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律体系,主要由下面几个部分组成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有关民族区域自治的各项法规C.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制定的有关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行政法规D.地方性的自治法规2.《民族区域自治法》调整的对象是A.统一与自治的关系B.一般与特殊的关系C.自治地方内部的民族关系D.各自治地方之间的关系3.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质和宗旨是A.在统一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内,聚居区的少数民族依法当家作主B.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权利,促进民族发展繁荣C.巩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D.普遍建立自治地方4.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单位的级别包括A.盟旗B.自治区C.自治州D.自治县5.确定各自治地方行政区域的主要根据是A.民族成份B.民族分布C.民族关系D.历史状况6.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有A.区域因素和民族因素的结合B.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结合C.文化因素与历史因素的结合D.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结合7.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A.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B.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协C.自治地方的统战部D.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8.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有A.理论依据B.实践依据C.国情依据D.民族特点9.中国在选择保证少数民族实现自我管理的制度上,没有走前苏联式的民族共和国道路,而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与苏联在下面哪些方面的国情不同?A.两国历史不同B.两国经济基础不同C.民族分布不同D.革命发展模式不同10.中国民族自治地方基于人口分布,主要有哪些类型A.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方B.在一个较大的自治区内辖有一个或几个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自治地方C.在民族自治区内辖有的民族乡D.以两个以上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联合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11.下面哪些权利属于自治机关的自治权?A.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管理自治民族事务的权利B.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C.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对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的,有民族自治地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报请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的权利。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练习题附答案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9facc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5.png)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练习题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练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2010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延边州或延边)成立60周年。
据此回答1~4题。
题。
1.国家在延边设立朝鲜族自治州,不能表明( ) A .我国的朝鲜族人民对祖国有着强烈的认同感.我国的朝鲜族人民对祖国有着强烈的认同感B .延边是我国朝鲜族群众聚居的地方.延边是我国朝鲜族群众聚居的地方C .我国的朝鲜族同汉族和其他民族已形成相互依存关系.我国的朝鲜族同汉族和其他民族已形成相互依存关系D .延边朝鲜族群众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延边朝鲜族群众享有高度的自治权解析:解析: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D 中“高度的自治权”的说法错误,入选。
中“高度的自治权”的说法错误,入选。
答案:答案: D 2.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朝鲜族人民通过自治州的________行使自治权。
( ) ①人民代表大会①人民代表大会 ②法院和检察院②法院和检察院 ③人民政府③人民政府 ④村委会和居委会④村委会和居委会A .①③.①③B .②④.②④C .②③.②③D .①④.①④解析: 根据教材知识可知,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①③正确,选A 。
答案:答案: A 3.为帮助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快速发展,吉林省在项目建设和财政支出上加大支持力度,落实国家“兴边富民”政策,重视发展朝鲜族的民族文化教育,延边州呈现出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发展的局面。
这说明( ) ①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①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 ②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我国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作为推动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本途径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提供了物质保证④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提供了物质保证A .①②.①②B .①④.①④C .②③.②③D .③④.③④解析: 题干材料强调国家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题干材料强调国家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文化和社会发展,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这说明只有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才能推动解决民族问题,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提供了物质保证,③④正确。
高中政治(新人教版)必修第三册同步习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政治(新人教版)必修第三册同步习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2eb64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5.png)
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六课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础过关练题组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费孝通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
“多元”是指中华各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一体”是指中华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
这一理论强调了( )A.中华各民族在历史上的发展是不平衡的B.民族凝聚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C.中华民族是具有历史性的多民族共同体D.民族平等奠定民族团结的政治经济基础2.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
下列关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①其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②要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法律赋予的自治权③其自治权是针对少数民族而设立的④是在中央政权统一领导下的特别行政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题组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3.在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生活的鄂温克族仅一万多人,但该旗自治机关可以在不违背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前提下,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民族自治条例或单行条例;如果国家有关决定不符合当地实际,可以报告上级部门批准,变通执行或不执行。
这表明( )①我国少数民族群众当家作主有可靠的法律制度保障②民族自治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③坚持国家统一领导和保障民族区域自治权是统一的④尊重民族差异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条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20北京人大附中高一月考,改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
该条例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而制定的。
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新疆只有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才能行使自治权②该条例的通过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内涵③该条例的制定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享有自主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20辽宁北票高级中学高一期中)“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课后练习 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课后练习 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1db2f2d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05.png)
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课后检测1.为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共代表团向广西壮族自治区送了10件纪念品,包括习近平总书记题词贺匾、《八桂飘香》珐琅瓶、《同心》瓶、《鼓舞》纪念章和《暖心》杯、《守望相助》茶具等,既有纪念意义,又简朴务实,送这些纪念是①彰显广西的特色和民族风貌,体现了中共中央对广西自治区的殷切关怀②饱含全国人民对广西人民的深情厚意,有利于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③体现民族团结原则,提高了少数民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④有利于消除历史遗留的民族差异问题,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这首名为《天路》的歌曲,生动地表达了青藏高原各族人民对青藏铁路开通的喜悦之情。
对青藏铁路的开通认识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进步和繁荣B.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C.有利于全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D.表明各民族实现完全平等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历久不衰,靠的是各民族团结一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要靠各民族团结一致。
对此,我们应①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消除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差异③民族自治地方行使高度自治权④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4.2019年9月3日,全国政协围绕“打赢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这一主题举行第七次通报会。
政协委员们与相关部委负责同志就发展民族地区特色产业,提高民族地区劳动力素质,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全国政协助力“打赢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A.有利于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B.是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表现C.发挥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 D.是贯彻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的体现5.自传入中国以来,佛教与中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佛教文化中的优秀价值取向已逐渐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发挥着凝聚力量的作用。
3.3 日宪法“民族区域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配套习题、答案和解析
![3.3 日宪法“民族区域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配套习题、答案和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95e8078ee06eff9aef807e2.png)
3.3日宪法“民族区域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配套习题、答案和解析1、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4/1/63)A民族自治地方法院的审判工作,受最高法院和上级法院监督B民族自治地方的政府首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实行首长负责制C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批准后生效D民族自治地方自主决定本地区人口政策,不实行计划生育答案:AB解析:上下级法院之间是监督关系,所有的下级法院都受其上级法院和最高法院的监督这一规定同样适用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法院。
因此,A项正确。
《宪法》第132条第2款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B项正确。
首先,民族自治地方的政府首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宪法》第114条规定:“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其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均实行首长负责制,《宪法》第105条第2款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省长、市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
实际上,我们会发现,讲求效率的国家机关都是首长负责制,比如各级政府、中央军委,讲求妥当的国家机关都是集体负责制,比如人大常委会、法院、检察院。
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而非全国人大)批准后生效。
因此,C项错误。
民族自治地方也实行计划生育,仅仅可以变通执行(注意“实行”与“执行”的区别)。
因此,D项错误。
这一点,正如《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18条第3款的规定,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2、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关于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2015/1/24)A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行使B自治州人民政府可以制定政府规章对国务院部门规章的规定进行变通C自治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变通D自治县制定的单行条例须报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答案:D解析: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不属于自治机关的范畴,因而不得行使自治权。
高中政治(新人教版)必修3课后习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政治(新人教版)必修3课后习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8a1cf17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e.png)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备知识基础练1.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西藏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创新发展,在经济结构调整、民主法治建设、文化教育发展、社会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这说明()①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贯彻落实促进了自治区的发展②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政策具有优越性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坚持党的领导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西藏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创新发展,在经济结构调整、民主法治建设、文化教育发展、社会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说明西藏坚持中央的领导,同时发挥西藏的积极性,反映了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贯彻落实促进了自治区的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①③符合题意;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②错误;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④错误。
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①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②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③有利于消除民族之间的差异性,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④必须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说法错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②符合题意,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③说法错误,各民族之间差异不能消除;④符合题意,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高中政治必修2课时作业3:7.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练习题
![高中政治必修2课时作业3:7.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fca2f3a0242a8956aece4af.png)
一、选择题1.中国共产党自成立的那一天起,就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在实践中逐步提出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这一制度认识正确的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C.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可以变通执行上级国家机关的所有决议『答案』 C『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A、B说法错误。
C正确,D说法绝对。
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A.国家统一B.保障民族自治权和一般地方行政权C.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D.坚持民族平等原则『答案』 A『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的制度,其前提和基础是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故选A项。
3.下列属于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是()①自治区②自治州③自治县④自治乡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 C『解析』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旗)三级,故选C项。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人民政府,按照各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从这里可以看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①是该地方的最高权力机关②可以依法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法规③有权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④其自治权即立法和文化管理自治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 B『解析』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包括该地方的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其自治权中无立法权,①④说法错误;②③符合题意,故应选B。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A.民族平等B.民族独立C.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D.各民族各自当家作主『答案』 C『解析』首先,民族独立和各民族各自当家作主的说法是错误的,故排除B、D两项;其次,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而不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核心就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故选C项,排除A项。
高中试卷-6.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同步练习)(含答案)
![高中试卷-6.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23058d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8.png)
6.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同步练习1.(2019·全国卷Ⅲ)2018年,西藏自治区开始实施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工程,将边民脱贫致富和守边固边相结合,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加快边境地区发展。
边疆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工程( )①是充分发挥民族地区资源优势的要求 ②保障了自治区少数民族人民的自治权 ③是保证边防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举措 ④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激发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③④对,边疆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工程,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加快边境地区发展,有利于保证边防安全、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激发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①排除,强调发挥民族地区资源优势,与材料主旨不符;②错,西藏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改编)《宁夏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牢固的基石是民族团结。
宁夏明天要创造更大辉煌,仍然要靠各族人民共同奋斗。
这是基于( )①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和发展进步的保证②中华民族一家亲,才能同心共筑中国梦③各民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④我国“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传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团结的相关知识。
材料主要强调的民族团结的重要性,①②强调了民族团结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作用,符合题目设问要求;③④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成就的取得不构成因果关系。
3.(改编)“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是维吾尔族人的著名谚语。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关乎大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民族关系始终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最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关系②民族工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认真解决的中心问题③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团结关系到国家统一和边疆巩固④加强和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D【解析】③④是对民族团结的正确认识;①中的“始终”说法太绝对;②表述错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典型例题
![3.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典型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ab9d3b44c850ad02de80414f.png)
6.(2013· 大纲全国卷)2012年国家宗教事务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 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提出,宗教团体、 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界人士可以为公益慈善事业捐款捐物,设立 公益慈善项目和公益慈善组织,宗教界依法从事上述公益慈善活 动可以享受相关扶持和优惠政策。这一规定的出台 ①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要求 ②表明政府具有组织宗教公益慈善活动的职能 ③促进了宗教公益慈善事业与正常宗教活动的统一 ④更好地保护了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的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12年海南卷13)某景区利用当地著名佛教庙宇 进行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 效益,同时也出现了商业开发过度、管理不规范以 及“僧人”摆地摊、占卦算命等问题,当地政府为 此制定景区游览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方案,进行整改。 规范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①能够拓宽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途径,发展文化生产力 ②能够消除封建迷信活动,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③有利于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④有利于消除信教群众与非信教群众信仰上的区别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2.[2010•重庆卷] 国家制定了许多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 政策和制度。例如:①优先在民族地区安排资源开发项 目;②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给予政策 倾斜;③保证各级各类少数民族干部的相应比例;④尊 重和照顾少数民族饮食、年节等方面的习俗。其中体现 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是(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12上海卷8)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自治机关可以: A.享有行政管理权、独立立法权和司法权 B.根据本地实际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C.同外国签订双边经济、文化、科技等协定 D.自行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习题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92167c4a2161479171128f0.png)
1. (多选题)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
A. 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B. 对上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C. 对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负责D. 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答案】ABD【解析】参考答案:A,B,D答案解释:ABD【解析】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2. (多选题)为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关部门决定在某省设立某民族自治县。
依照我国法律规定,以下哪些人员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A.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主任或副主任B. 自治县党委书记C. 自治县人民法院院长D. 自治县县长【答案】AD【解析】参考答案:A,D答案解释:AD。
解析:《宪法》第113条规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中,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族也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宪法》第114条规定:“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依此,上述选项中只有AD项的人员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3. (单选题)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应如何处理()。
A. 报经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B. 停止执行,并自行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决议案C. 提请该上级国家机关重新制定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决议D. 报请国务院决定【答案】A【解析】正确答案:A解析:《民族区域自治法》第20条规定:“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该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在收到报告之日起六十日内给予答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同步练习6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同步练习6](https://img.taocdn.com/s3/m/b7041a617c1cfad6185fa781.png)
7.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②其内容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③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与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④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A.①②③C.①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和把握。
①②③是正确的;④的说法错误,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从1949年就开始酝酿,并逐步建立起来的。
2.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下列关于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表述正确的是()A.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法院和检察院共同行使B.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行使C.少数民族都能享有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D.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其实质是高度自治答案:B解析: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大和政府,其自治权也由自治地方的人大和政府行使,所以B项正确,A项错误;C项认为只要是少数民族就能享有自治权的观点是错误的,必须是民族自治地方才能行使自治权;D项混淆了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的区别,在我国,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
3.西藏自治区历任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和区人民政府主席都是由藏族公民担任。
目前,在自治区四级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94%以上,在自治区各级国家机关组成人员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80%左右。
这表明()①我国少数民族依法享有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利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③我国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A.①④B.①②B.①②④D.②③④C.①③答案:CD.②③解析:②在材料中不体现,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④错误。
高中政治必修2课时作业4:7.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练习题
![高中政治必修2课时作业4:7.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347a4d514791711cd79171d.png)
基础自测知识点一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据此回答1~3题。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______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A.各民族聚居B.各少数民族聚居C.各民族居住D.各少数民族居住『答案』B2.下列属于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是()①自治区②自治州③自治县④自治乡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C3.在民族自治地方,要设立自治机关。
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A.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B.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C.人民法院和人民代表大会D.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答案』A『解析』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是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的国家机关,而不是自治机关,人民政协是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排除B、C、D三项;故应选A。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的那一天起,就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在实践中逐步提出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据此回答4~5题。
4.2015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8周年,这是一个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日子,它开创了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先河,建立了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A.坚持民族平等B.民族独立C.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D.各民族各自当家作主『答案』C『解析』A项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B项表述错误;D项认识错误,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C项为正确选项,因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强调在国家统一领导的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故应选之。
5.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正确的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C.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可以变通执行上级国家机关的所有决议『答案』C『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A、B说法错误。
普法教育考试《民族区域自治法》练习题
![普法教育考试《民族区域自治法》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572ca62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a.png)
普法教育考试民族区域自治法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实行原则;A民主集中制;B国务院直接领导;C完全自治;D民族统一A正确2、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根据当地民族关系、经济发展等条件,并参酌历史情况,可以建立以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自治地方;A二个以上;B一个;C一个或者几个;D三个C正确3、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照的顺序组成;A民族名称、地方名称、行政地位;B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C行政地位、地方名称、民族名称;D民族名称、行政地位、地方名称B正确4、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区域界线的划分、名称的组成,由会同有关地方的国家机关,和有关民族的代表充分协商拟定,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报请批准;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常务委员会;D上级国家机关D正确5、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对负责并报告工作;A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常务委员会;C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常务委员会;D国务院A正确6、我国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担任;A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B国务院从国家领导人员中选任;C国家副主席任命;D少数民族人数较多的公民A正确7、我国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A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B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C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B正确8我国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什么时候生效A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B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生效;C报国务院批准后生效;D一经成立便生效A正确9、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那么该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在收到报告之日起内给予答复;A十日;B三十日;C六十日;D九十日C正确10、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与外国接壤的民族自治地方经批准,开展边境贸易;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常务委员会;D上级国家机关A正确11、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受监督;A最高人民法院;B上级人民法院;C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C正确12、关于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符合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A国家财政体制下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收入,由自治机关自主地安排使用;B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预算支出,按国家规定设机动资金,但预备费在预算中不得高于一般地区;C自治机关对本地方的各项开支标准、定员、定额,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则,结合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可以制定补充规定和具体办法,并须分别报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 D民族自治地方在全国统一的财政体制下,通过国家实行的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享受上级财政的照顾D正确13、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发达地区的企业到民族自治地方投资,应采取原则;A无私援助;B互惠互利;C无偿投资;D盈利优先B正确14、民族区域自治法对国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开发资源、进行建设时对民族自治地方的照顾作了规定;A产品留成;B利润分成;C对自然资源输出的民族自治地方给予一定的利益补偿;D亏损由国家补助C正确15、下列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与一般地方性法规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一般地方性法规有一个前提,不得和国家法律、政策相抵触,而法律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没有预设这个前提条件;B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产生的前提是根据自治地方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一般地方性法规是根据法律法规规定或授权制定;C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与一般地方性法规产生的前提是一样的;D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与一般地方性法规的施行范围是一样的B正确16、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A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B当地民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C当地民族的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情况;D当地民族的人文环境A正确二、多项选择题1、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基本原则是 ;A祖国的统一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相结合的原则;B保证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充分实行自治权的原则;C保持民族团结的原则;D优待民族自治地方的原则ABC正确2、民族区域自治具有特征;A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的;B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C民族区域自治是通过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得以体现和实现的;D民族区域自治是区域自治与民族自治的正确结合ABCD正确3、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 ;A自治区;B自治州;C自治县;D自治乡ABC正确4、我国的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A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B自治州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C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D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BC正确5、我国对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用品生产的优惠政策主要有哪些A针对民族贸易网点和民族用品生产企业继续流动资金贷款的优惠利率;B技改贷款贴息;C税收优惠;D大量财政拨款ABC正确6、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这体现了民族自治机关的 ;A立法自治权;B变通执行权;C经济自治权;D文化管理自治权AB正确7我国现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律体系,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有关民族区域自治的各项法规;C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制定的有关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行政法规;D地方性的自治法规ABCD正确8、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是如何规定的A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是一级财政,是国家财政的组成部分;B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凡是依照国家财政体制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收入,都应当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安排使用;C民族自治地方在全国统一的财政体制下,通过国家实行的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享受上级财政的照顾;D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预算支出,按照国家规定,设机动资金,预备费在预算中所占比例高于一般地区ABCD正确9、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国家在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发展教育方面应当采取哪些措施A国家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教育投入,并采取特殊措施,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加速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发展其他教育事业,提高各民族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B国家举办民族高等学校,在高等学校举办民族班、民族预科,专门或者主要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并且可以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办法;C国家在发达地区举办民族中学或者在普通中学开设民族班,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实施中等教育;D国家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培养和培训各民族教师ABCD正确10、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职责是什么A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审理和检察案件,并合理配备通晓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人员;B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提供翻译;C法律文书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文字;D保障各民族公民都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ABCD正确11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得以实现;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ABCD正确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上级国家机关的职责包括哪些A上级国家机关有关民族自治地方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应当适合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情况;B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帮助、指导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制定和实施,从财政、金融、物资、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帮助各民族自治地方加速发展经济、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C国家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国内外资金投向民族自治地方;D上级国家机关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时候,应当照顾民族自治地方的特点和需要ABCD正确我国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规定,可以和国外进行教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交流;A自治区;B自治州;C自治县;D自治乡AB正确三、判断题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对2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对3我国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包括自治乡,实行区域自治;错4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国家的县级地方政权机关;错5我国自治区的自治机关行使下设区、县的市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行使自治权;错在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的情况,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有权采取特殊6政策和灵活措施,加速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对7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内其他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或者民族乡;对8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不包括汉族的居民区和城镇;错9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对10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区域界线确实需要撤销、合并或者变动的,由上级国家机关的11有关部门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充分协商拟定,按照法定程序报请批准;对12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服从国务院;对13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是居住在实行区域自治的地方的代表;错14根据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对15我国法律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实行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自治乡乡长负责制;错16我国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对17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招收人员时,优先招收少数民族人员,并且可以从农村和牧区少数民族人口中招收;对18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法律规定,确定本地方内草场和森林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对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国家规定,可以开展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并可以根据本地区的情况,自主开辟对外贸易口岸;错19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凡是依照国家财政体制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收入,都应当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安排使用;对20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预算支出,按照国家规定,设机动资金,预备费在预算中所占比例低于一般地区;错21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对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领导成员和工作人员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人员;对22国家设立各项专用资金,扶助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经济文化建设事业;对实施人口较少民族扶持发展规划后,我国在西部大开发政策上会减少对西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投入;错23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财政预算过程中,有权自行安排使用收入的超收和支出的节余资金;对24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国家根据统一规划和市场需求,优先在民族自治地方合理安排资源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25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对26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居住在民族自治地方以内的非自治少数民族,享受不了自治民族的平等权利和地位;错27凡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均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错28我国汉族公民可以担任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职务;错2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必须长期坚持,不容动摇;对30国家举办民族高等学校,在高等学校举办民族班、民族预科,专门或者主要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并31且可以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办法;对32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的军事制度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对33我国上级国家机关非经民族自治机关同意,可以改变民族自治地方所属企业的隶属关系;错34国家设立的各项民族专用资金和临时性的民族补助专款,任何部门不得扣减、截留、挪用,但可以45用以顶替民族自治地方的正常的预算收入;错36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对37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国家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国内外资金投向民族自治地方;对38我国根据统一规划和市场需求,优先在民族自治地方合理安排资源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39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对40在我国,国家统一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对41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处理涉及本地方各民族的特殊问题的时候,必须与他们的代表充分协商,尊重他们的意见;对42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本地方内各民族公民都享有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并且教育他们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对43民族自治地方为国家的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作出贡献的,国家给予一定的利益补偿;对我国法律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工作人员,能够熟练使用三种以上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应当44予以奖励;错45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汉族干部要学习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可以不用学习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文字;错4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管理隶属于本地方的企业、事业;对47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为提高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不受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约束;错48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无权自主地发展体育事业,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错49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权自主地决定本地方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发展现代医药和民族传统医药;对50组织、支持有关单位和部门收集、整理、翻译和出版民族历史文化书籍,保护民族的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继承和发展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得职责之一;对51我国各级人民政府要在财政方面扶持少数民族文字的教材和出版物的编译和出版工作;对52民族区域自治法仅次于宪法,同民法刑法等一样属基本法的范围;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习题A级:
2010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延边州或延边)成立60周年。
据此回答1~4题。
1.国家在延边设立朝鲜族自治州,不能表明( )
A.我国的朝鲜族人民对祖国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B.延边是我国朝鲜族群众聚居的地方
C.我国的朝鲜族同汉族和其他民族已形成相互依存关系
D.延边朝鲜族群众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2.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朝鲜族人民通过自治州的________行使自治权。
( ) ①人民代表大会②法院和检察院③人民政府④村委会和居委会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为帮助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快速发展,吉林省在项目建设和财政支出上加大支持力度,落实国家“兴边富民”政策,重视发展朝鲜族的民族文化教育,延边州呈现出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发展的局面。
这说明( )
①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②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③我国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作为推动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④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提供了物质保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以来,延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近几年,延边州GDP年均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4.8%,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6.6%,全州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安定、文化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良好局面。
这充分说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①为各民族共同繁荣提供了制度依据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③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④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10年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周年。
西部大开发十年来,西部地区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1.9%,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翻了一番。
西部大开发的十年,是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的时期,这表明西部大开发有利于( )
①实现民族地区的高度自治,促进和谐稳定②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繁荣,实现西部地区跨越发展③消除民族差别,实现政治平等④促进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B级
6. 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举行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民族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区域自治制度得到坚持和完善,反分裂斗争取得重大胜利,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这表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以国家的统一为前提,在政治上实行高度自治
B.以民族团结为前提,在经济上享有独立权
C.以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前提,在政治上赋予其特权
D.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具有极大优越性
7.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新疆工作。
在中央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支持下,新疆各级党委和政府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锐意进取,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新疆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物质基础、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不断巩固,各项事业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这表明( )
①新疆的发展和建设应当主要依靠国家支持②新疆地区的发展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③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④民族平等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障
A.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8.材料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新疆固定资产投资以年均18%的速度增长;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北疆铁路等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建成;自1954年起,新疆相继建立了5个民族自治州、6个民族自治县,并于1955年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截至2007年年底,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地方性法规207件,法规性决议决定119件,批准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78件,单行条例18件;自1982年起,自治区连续5次开展大规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全疆现有各级爱国宗教团体100个,信教群众l 000多万人,宗教活动场所24 400多座。
材料二2010年3月29日至30日,国家召开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确定19个发达省市承担为期10年的对口支援新疆任务。
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部署援疆新战略,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
5月17日至19日,中央举行新疆工作座谈会,研究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政策措施,并设立喀什经济特区。
(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新疆能够实现快速发展的原因。
(9分)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在新形势下加大援疆力度,做好新疆工作的政治意义。
(9分)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选择题答案:DADDBDB
解析:回答第(1)问,要注意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把握中共中央政治局、民族团结、民族自治、宗教等方面的信息,调用党的领导、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政策、公民政治义务等知识进行说明。
回答第(2)问,要注意“政治意义”这一设问指向,要从材料二中把握援疆新战略、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政策措施等关键信息,调用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大原则的关系、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知识,从对新疆、对整个国家的政治意义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1)新疆能够实现快速发展的原因在于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坚持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公民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政治义务。
(9分)
(2)在新形势下加大援疆力度,做好新疆工作,有利于促进新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繁荣,可以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提供更坚实的物质基础,保障和实现新疆人民的基本权益;有利于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进一步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确保边疆的长治久安;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推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