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能 导学案
13.2内能 导学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13.2内能 导学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6afb5648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61.png)
13.2 内能导学案 -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一、导学目标•了解内能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内能的计算方法和变化规律;•能够解释内能的转化过程。
二、导学内容1. 内能的概念和性质内能是指物体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在热学条件下所具有的能量。
它是物体微观粒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根据热学第一定律,内能可以发生转移和转化,但在一系列过程中总和保持不变。
内能的性质: - 内能是宏观热现象的微观基础; - 内能与物体的热量密切相关; - 内能与温度、物质量和物体状态密切相关。
2. 内能的计算方法和变化规律内能的计算方法:内能的变化等于物体所吸收热量与所做的功的代数和。
内能的变化规律: - 容器中的气体施加压力时,分子间相互作用减弱,内能减小; - 容器中的气体受到外界压强的增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增强,内能增大。
3. 内能的转化过程内能的转化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 热传导:物体间的热量通过直接接触传递;- 热辐射:物体通过辐射将热量传递给其他物体; - 热对流:通过流体的对流传递热量; - 功转化:物体通过做功的方式将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三、讨论与思考1.内能与温度有何关系?为什么?2.举一个内能转化的例子,并解释转化的过程。
3.内能的变化是否与物质量有关?为什么?四、拓展延伸1.进一步研究内能与热力学过程的关系;2.了解内能的实际应用领域,如能源储存和利用等。
五、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内能的概念和性质,掌握了内能的计算方法和变化规律,并学习了内能的转化过程。
内能是物体微观粒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与热量、温度、物质量和物体状态密切相关。
同时,我们也提出了一些问题供大家讨论与思考,拓展了内能的研究领域。
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内能有更深刻的理解,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
第十三章 《内能》导学案
![第十三章 《内能》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cfe188f111f18582d05a33.png)
课题分子热运动课型新授课班级姓名____第十三章热和能课时1:分子热运动(1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道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理解扩散现象2、了解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3、了解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二、自主预习1、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___构成,分子的直径大约是_______m.2、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1)分子间有;(2)分子在不停的做。
3、由于分子的运动跟__________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___________,温度越_________,分子运动越________.4、分子间存在_________和_________。
三、探究过程学习任务一:物质的构成(阅读教材第2页的内容,了解物质的构成)。
知识归纳一:1、物质是由_ ___ 组成的,分子是由________组成的;分子很小,人的肉眼_____2、原子由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原子核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其中______带正电,_________不带电,_________带负电。
点对点训练一: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是()A.地球是由物质组成的B.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中C.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D.分子是微观世界中的最小微粒学习任务二:分子热运动1、阅读教材,了解扩散现象知识归纳二:气体、液体、固体_____发生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______2、实验探究:在一个烧杯中装一些热水,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冷水,用滴管分别在凉水和热水中同时滴入红墨水,比较两杯中红墨水的扩散现象。
热水冷水知识归纳三: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__________,分子运动越___________。
点对点训练二:1、下面哪一个现象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春天柳枝摇曳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落叶纷飞D.冬天瑞雪飘飘2、把萝卜腌成咸菜通常需要几天,而把萝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A.萝卜分子间存在空隙,易扩散B.盐分子与萝卜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C.炒菜时萝卜是运动的,盐分子更容易进入萝卜中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更剧烈学习任务三:分子间的作用力1、实验演示:(1)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可以挂住一定质量的钩码而且不会分开;(2)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面,记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
内能 导学案
![内能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0c94cfbb4cf7ec4afed04f.png)
课题二、内能(一)[学习目标]1.了解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知识理解扩散现象,会解释日常现象。
2.通过课本三种物质状态模型形象地了解三种物态特征。
3.能知道课本的各个小实验说明或验证了什么。
4理解内能及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课前预习]1.物质是由____________组成的,分子的直径大约是_________.2.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__________________,分子的运动快慢与物体的______有关,______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_____现象.扩散现象表明:①分子在_______;②分子间有_______.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_4.固态物质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液态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态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导学]一、物质结构的基本图像自学课本9—12页内容,完成:物质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________运动,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___.二、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自学课本12页内容,完成:固体中,分子彼此靠得很近,有规律地紧挨在一起,所以固体即有一定的_____,又有一定的_____;液体中,分子只能在一定限度内运动,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_____,但占有一定的_____;气体中,分子离得较____,且能自由地沿各个方向运动,因而气体没有_____________,也没有_____________.[课堂导练]1.晚上在屋里点燃一支蚊香,很快整个房间都可以闻到它的气味,这是气体的______现象,温度越_____(高/低)这一过程越快.2.固体、液体、气体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强弱,由小到大排列的次序是_______________.3.两滴水银相互接近时,能自动地汇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表明水银分子间存在着___力4.“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______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_____. [课堂练习]1.下列事件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扫地时,灰尘四起B、花开时,花香满园C、下雪时,雪花飘飘D、刮风时,黄沙扑面2.把两块表面干净平整的铅压紧就能结合在一起,把打碎了的两块玻璃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它们拼合在一起,其原因是 ( )A、铅的分子间有引力,而无斥力B、玻璃分子间有斥力,而无引力C、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因两铅块分子之间的距离能靠近到引力大于斥力的程度.3.把磨得很光得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很难再将它们分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mm深,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固体由分子组成B、固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固体的分子间存在引力D、固体地分子间存在斥力4.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B、两瓶气体,抽掉中间的隔板后气体逐渐混合C、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扩散快慢不同D、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 [课堂小结]1.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组成的,分子的直径大约是_________.2.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的运动快慢与物体的______有关,______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_____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_______.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__4.固态物质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液态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态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反思]课题二、内能(二)[导学目标]知道分子动能的概念,理解分子动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知道分子势能的概念;知道内能的概念,理解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最新导学案--内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最新导学案--内能](https://img.taocdn.com/s3/m/da1598d1a58da0116c174940.png)
学科:物理(九上)编写:严军13.2《内能》导学案一、示标学习目标:1、了解内能的含义。
2、了解内能的改变。
知道热传递。
3、了解热量的概念及其单位。
学习重点: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
学习难点:内能与温度有关。
二、导学(一)、知识回顾、预习1、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咸味C.扫地时灰尘飞扬D.香水瓶盖打开后能闻到香味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分子具有_______能;又分子间存在着相互__________,所以分子间还具有_________能。
(二)、自主学习1、内能(1)、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的总和。
(2)、特点:一切物体都具有___________。
(3)、影响因素:①.物体内能的大小跟_________有关。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_________;温度降低,内能_________。
)②.物体内能的大小还跟物体的________有关。
(温度相同时,质量大的物体内能________。
)(4)、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与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__________和分子间的____________情况有关;而机械能是与整个物体的____________情况有关。
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实例剖析:(1)、将水加热后,分子动能__________,势能_________,内能________。
(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2)、下列有关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00C的物体没有内能B、一切物体都有内能C、内能是物体内部一部分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D、内能是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2、内能的改变(1)、热传递①.定义: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低温物体的温度________,高温物体的温度__________的过程,叫做热传递。
人教版九年级 13.2 《内能》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 13.2 《内能》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565a9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ce.png)
人教版九年级 13.2 《内能》导学案
一、基础知识回顾
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内容,能量是什么?举例说明能量的转化。
二、新知探究
1. 内能的概念
•定义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什么?
2. 内能与物质状态
•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内能的大小是否相同?
•解释为什么相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内能的大小不同?
3. 温度的概念
•温度的定义是什么?
•温度的单位是什么?
•什么是绝对零度?
4. 内能变化的计算
•系统从A状态变为B状态,内能的变化就是什么?
•内能变化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内能变化的计算公式中,质量的单位是什么?
三、学以致用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相关概念和计算。
请你从我们学到的知识中回答以下问题。
1.当你进入一个装有热水的房间时,房间内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
2.冰块在接触到空气之后会慢慢融化,这是因为什么?
3.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是100g,温度升高100°C,求内能变化量。
四、拓展思考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能量的转化是无处不在的。
请你思考以下问题。
1.提出一个现实生活中能量转化的例子,并解释其中的能量转化过程。
2.为什么在冬季我们会觉得穿多一点衣服就会更暖和?
五、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内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温度的定义和单位。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思考拓展问题,我们进一步理解了能量转化的过程和原理。
请同学们在课后复习时,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对内能的理解。
内能
![内能](https://img.taocdn.com/s3/m/de1286b0f121dd36a32d8240.png)
学生 疑惑
分子有动能和势能吗
二、探 究 案
探
一.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供思考:运动的汽车具有动能,这个能量从何而来?(汽车的能 量来自发动机中汽油燃烧所产生的能量) (引入) 提问: 分子运动有没有动能? 地球与地球上物体间有相互作用力, 物体有重力势能; 分子间也有相互作用力, 那么分子是否有势能?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 1.分子的动能、温度 物体内大量分子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对于每个分子来说都有无规则运动 的动能。由于物体内各个分子的速率大小不同,因此,各个分子的动能大小不 同。由于热现象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所以研究个别分子运动的动能 是没有意义的。 2.分子势能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因此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这 就是分子势能。 3.物体的内能 (1)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 切物体都是由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并且相互作用着的分子组成,因此任何物 体都是有内能的。 回忆分子运动论的三个 基本观点.
老师点评
卓尼县洮砚学区导学案
讲授、 实
课题
内能
课型
验
教具
多媒体
1、 了解内能的概念,通过类比的方法,知道任何一个物体都有内温度与内能之间的关系。 3、结合实例分析,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4、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能正确使用“热量” 这一术语。
二.物体的内能改变的两种方式 (1)热传递 (2)做功
课后 反馈
三、训 练 案
训 练 过 程 及 内 容
1.判断下面各结论是否正确? (1)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 (2)同样质量的水在 100℃时的内能比 60℃时的内能大。
训练方法
13.2《 内能》辅导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3.2《 内能》辅导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4bd4a3a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0a.png)
13.2《内能》辅导导学案一、知识概述1. 内能的概念物体由于分子、原子的运动和排列方式不同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内能。
2. 内能的转化内能可以通过传热方式进行转化,主要有三种方式:•热传导:热量通过物体内部的分子碰撞传递。
•热对流:热量通过流体的对流运动传递。
•热辐射: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不需要物质介质。
3. 内能与温度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直接关系,内能增大,温度也增大;内能减小,温度也减小。
这是因为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的平均动能的表征。
二、探究活动活动一:探究物体的内能变化实验材料:电热棒、温度计、烧杯、导线、电源。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并将电热棒放入烧杯中。
2.通过导线将电热棒与电源连接,调节电源的电压。
3.同时测量电热棒和烧杯内水的温度。
实验数据记录:电热棒电压(V)电热棒温度(℃)烧杯内水温度(℃)2.030254.045306.060358.0754010.09045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对于相同的电热棒电压,电热棒的温度越高,烧杯内水的温度也越高。
这表明电热棒的内能越大,传递给烧杯内水的热量也越多。
活动二:探究热传导对物体内能的影响实验材料:金属棒、绝缘支架、烧杯、温度计。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并将金属棒固定在绝缘支架上。
2.将金属棒的一端加热,同时测量金属棒沿长度方向的不同位置的温度。
实验数据记录:金属棒位置(cm)温度(℃)0100580106015402020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发现,金属棒的一端加热后,沿长度方向温度逐渐降低。
这说明热能从高温区域传导到低温区域,金属棒的内能由高到低逐渐减小。
活动三:探究热辐射对物体内能的影响实验材料:黑色纸片、白色纸片、阳光。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并将黑色纸片和白色纸片放置在阳光下。
2.分别观察黑色纸片和白色纸片的变化。
实验观察:在阳光下,黑色纸片很快变热,而白色纸片变热的速度较慢。
实验解析:在阳光下,黑色纸片吸收了较多的光能,使得纸片的内能增加,变得热。
认识内能导学案
![认识内能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2ac98951e79b8968022669.png)
A.一块铁由15℃升高到55℃内能是否发生变化?(1)热传递: 能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的过程。
条件:存在温度差;(2)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单位:焦耳符号:J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少,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则相反。
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 同一个物体温度高时含有的热量多,温度低时含有热量少B 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C 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D 搓手手变暖和,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手的热量增加[启示]: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
因此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多少热量,只能说“吸收”或者“放出”热量。
(3)热传递的实质。
另一类是:在石头上磨,来回弯折,用锤子砸等。
这种改变内能的方法叫。
A(右图)克服摩擦,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B(左图)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让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
并思考:该现象说明了什么?观察到:蘸了乙醚的棉花燃烧起来。
讨论、交流出:压缩空气,对空气做功,内能增加。
C既然压缩空气,对空气做功,内能增加,那么,反过来空气膨胀对外做功,会出现什么情况?右图当瓶塞跳出时,瓶内出现白雾。
原因是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发生液化。
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等效)。
不同点——热传递方式是内能转移;做功是能的形式发生转化。
⑦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内能是的。
不同的是做功是能量发生了,热传递是能量发生了。
1.物体的内能是指()A.物体中个别分子所具有的能 B.物体做机械运动所具有的能C.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D.物体做机械运动和热运动的能的总和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炽热的铁水有内能 B.抛在空中的篮球具有内能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D.水结成冰后,就不再有内能3.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温度高,则()A.甲的内能比乙大 B.甲物体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比乙剧烈C.甲物体的机械能比乙物体的大D.甲物体的分子动能的总和比乙大4、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下列实例中属于通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双手因摩擦而发热 B 用火烧水时水温升高C 锯木头时锯条发热 D 古人钻木取火5、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A.铁块放在炉火中烧红了 B.烧开水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来C.木工用锯锯木条时,锯条发烫D.冬天,人们在太阳光下取暖(一)内能的概念.如图,甲杯中水量较少,乙、丙、丁杯中的水量相同,比较内能:(1)_______杯中的水内能最大,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两杯中的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启示]:物体内能的大小跟、、等有关。
13.2 内能 导学案
![13.2 内能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87950f02020740be1e9bb1.png)
3)
3、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 _________________,分 子动能越_____,内能越________。
4)
4 、物体的温度低时,分子的热运动 ______ (停止吗?) ,所以一切物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3
)
(
)
马西中学
九年级
物理
备课人
师
时间
班级
姓名 教师复备栏或 学生笔记栏
C.物体的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D.当物体的温度为 0℃时,分子就停止运动了,内能就为零 4、在温度为 0℃时,静止在桌面上的铁块 A.只具有内能 C.既具有机械能又具有内能 B.只具有机械能 D.既没有机械能又没有内能 ( )
★学生活动二:改变内能的方法 1、小组讨论:怎样使一根铁丝的内能增大? 小结:⑴ 改 变 物 体 内 能 的 方 式 有 两 种 : 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 且 在 改 变 物 体 的 内 能 上 是 等 效 的 。 热 传 递 的 实 质 是 __________;做功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在热传递过程中, 高温物体 低温物体 件存在温差) 2、演示压缩空气引火仪的实验: 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硝化棉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 下去,观察发生的现象 说明: ,原因: , 。 热量,温度 热量, 温度 ,内能 , 内能 ;
5、两个物体紧靠在一起,而没有发生热传递,那么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 ( )A.热量 B.温度 C.比热 D.质量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3.2《内能》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3.2《内能》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da205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1.png)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3.2《内能》导学案1. 导入•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内能。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内能的概念和作用。
2. 学习目标•了解内能的概念。
•掌握内能的计算方法。
•理解内能在物理世界中的作用。
3. 知识讲解3.1 内能的概念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我们可以把内能看作是物体内微观粒子运动的总和。
3.2 内能的计算内能的计算涉及两个因素:温度和物质的质量。
•对于固体和液体,内能的变化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ΔE = mcΔT其中,ΔE表示内能的变化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c是物质的比热容,ΔT 表示温度的变化量。
•对于气体,内能的变化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ΔE = nCvΔT其中,ΔE表示内能的变化量,n表示物质的摩尔数,Cv是摩尔内能,ΔT 表示温度的变化量。
3.3 内能的作用内能在物理世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引起物体的温度变化、物态变化和化学反应。
内能的变化还可以用来计算热量的传递和工作的做功。
4. 实例分析问题一:一块质量为200g的铝块被加热,温度从20°C升高到80°C。
已知铝的比热容为0.9 J/g·°C,求内能的变化量。
解答:根据内能的计算公式:ΔE = mcΔT代入已知量:m = 200g,c = 0.9 J/g·°C,ΔT = 60°C计算得到:ΔE = 200g * 0.9 J/g·°C * 60°C = 10800 J所以,这块铝块的内能变化量为10800 J。
问题二:一定质量的气体被加热,温度从300K升高到600K。
已知气体的摩尔内能为12.5 J/mol·K,求气体的内能变化量。
解答:根据内能的计算公式:ΔE = nCvΔT代入已知量:n表示物质的摩尔数,Cv表示摩尔内能,ΔT表示温度的变化量。
假设气体的摩尔数为n mol,ΔT = 300K。
《A. 物体的内能》导学案
![《A. 物体的内能》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fb102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6c.png)
《A. 物体的内能》导学案班次:组号:姓名:【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能说出物体内能的概念,理解内能与温度、质量等因素的关系;能区别内能与机械能;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实例,学会探究内能影响因素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内能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和重要应用,激发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学法指导】观察生活、小组讨论、实验探究、总结归纳【重、难点】重点:1. 理解物体内能的概念。
2. 掌握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难点:1. 对内能概念的深入理解,区分内能与机械能。
2. 探究影响内能大小因素的实验设计与分析。
【课前检测】1. 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0℃的冰没有内能B. 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0℃的水比50℃的水内能小C.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 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2. 关于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机械能是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B.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机械能与温度无关C. 一个物体可以没有机械能,但一定有内能D. 内能和机械能都是能量,它们的单位不同3. 质量相同的0℃的水和0℃的冰比较,它们的内能哪个大?为什么?【知识链接】一、生活中的内能现象同学们,咱们先来说说生活中的一个事儿。
冬天的时候啊,我特别喜欢喝热水。
我有一个特别漂亮的保温杯,早上装满了热水,到中午的时候,水还是温温的。
我就想啊,这水的温度为什么会慢慢降低呢?其实这就和咱们今天要学的内能有关。
水有内能,它会和外界进行热量的交换,慢慢地就把热量传递出去了,温度也就降低了。
二、内能概念的初步理解内能这个概念啊,就像是一个大家庭。
这个大家庭里的成员呢,就是物体内部所有的分子。
分子们可不是老老实实地待着,它们在不停地做热运动,就像小朋友们在操场上跑来跑去一样。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3.2《内能》 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3.2《内能》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636030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ea.pn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3.2《内能》导学案一、引入1. 问题引入•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相同温度下的物体摸上去的感觉不一样?比如金属床和木床?•为什么撞击日常车祸容易引起车辆起火?•当你使用摩擦力挤压橡皮泥时,为什么它会升高温度?2. 知识点引入•这些现象都与物体内部的一种能量有关,那就是内能。
•内能是描述物体内部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的平均动能的大小。
•微观粒子处于无规则热运动中,故各粒子的平均动能相等。
•不同物体的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以及物质的种类有关。
二、学习过程1. 质量与内能•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通过实验验证:取两个相同温度的容器,一个放有100g水,另一个放有200g水。
我们可知质量为200g的容器内能大于质量为100g的容器。
2. 温度与内能•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取两个相同质量的容器,一个温度为20℃,另一个温度为40℃。
我们可知温度为40℃的容器内能大于温度为20℃的容器。
3. 物质种类与内能•同样质量和温度下,不同物质的内能是不同的。
•以相同质量和温度为例,对比金属床和木床的内能,我们可知金属床的内能大于木床的内能。
4. 其他因素对内能的影响•压力:对于气体而言,压力越大,内能越大;压力越小,内能越小。
•外界热量:如果外界有输入热量,物体内能会增加;如果外界有输出热量,物体内能会减少;如果外界的热量输入和输出相等,内能保持不变。
5. 内能变化的计算•内能变化计算公式:ΔE = m × c × ΔT•其中,ΔE为内能的变化量(单位:焦耳),m为物体的质量(单位:千克),c为物质的热容量(单位:焦耳/千克·摄氏度),ΔT为物体的温度变化量(单位:摄氏度)。
三、小结•在物理学中,内能是描述物体内部微观粒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概念。
•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以及物质的种类有关。
•质量越大、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内能。
•压力和外界热量也会对内能产生影响。
13.2内能导学案
![13.2内能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04b0788e9951e79b892780.png)
教学课题内能主备人訾刚课型新授课时安排 1 总课时数 2 上课日期二次备课审批人签字二次备课审批时间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知道内能的概念和决定因素,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2、知道一切物体都有内能3、4、理解改变内能的方式之一:热传递的条件和实质,并能举出生活简单的实例。
学习重点内能、热量的概念的建立和理解,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学习难点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教学准备学习过程一、温故互查:以二人小组叙述下列知识点(互相讲、听、检查)1、物质是由________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____________;温度越高,分子运动___________。
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力和_______力。
3、物体由于__________具有的能叫动能,物体由于__________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物体由于__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___________。
4、动能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重力势能大小与_______________有关;弹性势能大小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设计理由:本部分内容是上一节课的重点内容,起到复习的作用。
而与内能相关的机械能部分则放到了学习探究部分中,通过类比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内能的概念。
操作方法:学生自主独立完成。
二、新课导入:装着开水的热水瓶有时会把瓶盖弹出来,推动瓶盖的能量来自哪里?三、学习探究:设问导读问题1:内能的概念:阅读课本P7-8第一段完成下列问题1、运动的足球、篮球和乒乓球等物体都具有动能,而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无规则运动,所以运动的分子也具有__________能。
2、受到地球吸引的石块、杠铃、吊车等物体如果被举高了,他就储存了(重力)势能,被压缩的弹簧的各部分互相排斥而具有(弹性)势能。
而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间隙,也存在相互之间的引力和斥力,因此分子也具有________能。
物理:16.2《内能》导学案(人教版九年级)
![物理:16.2《内能》导学案(人教版九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8dc00dc9fc4ffe473268ab87.png)
物理:16.2《内能》导学案(人教版九年级)学习目标:1.理解什么是内能。
2. 知道内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3. 掌握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习重点: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学习难点:内能概念的建立学习过程:一、走进课堂思考:装着开水的热水瓶有时会把瓶盖弹起来,推动瓶盖的能量来自哪里?,我们怎么称呼这种能量?。
二、探究发现(一)内能阅读课本P127前三段内容,并回答下面所提出的问题。
比较1 :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而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运动的分子也具有能。
比较2:弹簧受到拉伸或压缩时发生形变,从而使弹簧具有弹性势能;而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也存在引力或斥力,因此分子间还存在能。
小结:⑴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能与分子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⑵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用字母表示。
练习1.0℃的冰块有没有内能?答: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固态的冰块是由分子按一定的稳定结构有规律地排列形成的晶体结构,由现象可知,一切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着的运动,运动着的分子具有,0℃的冰块也不例外。
由于水分子的晶体排列形成稳定结构,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因而水分子之间还具有势能。
而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和势能的。
所以0℃的冰也具有内能。
(二)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阅读课本P127最后一段,回答问题。
1.内能和物体质量的关系: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内部分子的个数就越多,所以物体内能也就越。
例如:温度相同的一大桶水比一小杯水内能。
2.内能和温度的关系:物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运动速度越大,分子动能就越,物体内能也就越。
例如: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
3.内能和物体状态的关系:物体的状态不同时,分子间的距离不同,分子间的作用力大小也就不同,从而会改变分子的势能大小,所以内能也不同。
例如:冰熔化过程中,温度虽然不变(即分子的动能不变),内能却在增加。
内能 导学案
![内能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cf7239580216fc700afd57.png)
第16章第2节内能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内能的概念,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知道热量的概念和单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与物体内能的变化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体验探究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并借此理解做功和内能的变化的关系。
课前预习一.预习要求:通过预习完成下列填空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的分子具有能,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它们的动能越。
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间还具有能。
3.物质内部分子热运动的能与分子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能。
4.铁水具有,冰块也具有,一切物体,不论都具有内能。
同一物体,在相同物态下,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内能越,物体温度越低时,内能越。
5.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多少叫做热量6.使的物体互相接触,低温物体温度,高温物体温度,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在热传递时,高温物体,低温物体;热量的单位是。
7.空气被压缩时,内能,空气推动塞子时,内能,因此,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
二.预习反思1、2、课堂探究三.课内研究,交流提升1.引入新课: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会把瓶盖弹起来,推动瓶盖的能量来自哪里?火箭点火后腾空而起,上升后具有的重力势能和运动具有的动能又来自哪里?在公路上飞驰的摩托车汽车,运动的动能有来自哪里?2.小组讨论:哪些物体具有内能?为什么?3.分析比较:内能和机械能有什么区别?4.探究:内能与温度的关系在冷水和热水中分别滴入一滴蓝墨水,观察的现象是。
结论:结论:内能是,机械能是,内能跟物体整体的运动关,机械能与物体的整体运动关。
一切物体都具有能。
“猜想假设”改变物体的温度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那么改变物体内能有哪些方法呢?1、实验探究:如何使手的内能增大?如何使一根铁丝烫手?如何点燃火柴头?如何使一块冰熔化?分类归纳,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哪些?2.举出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三个例子,小组交流。
最新-九年级物理162《内能》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精品
![最新-九年级物理162《内能》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bcdb9c47783e0912a3162a10.png)
第二节内能1.物体的内能,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由于物体由大量分子构成,而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因此每个分子既有分子动能又有分子势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就是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都有内能,但是一个物体不一定具有机械能.例如: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既没有动能,也没有势能,因此它没有机械能,但它有内能.由于物体的内能和物体内的分子有关,所以那些影响分子运动快慢和分子间作用强弱的因素(如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物质种类、物质状态等)会影响物体内能的大小.由于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比较复杂,在初中阶段不做较深的要求,同学们只需知道:同一物体在物态变化不变时,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而不同物体不能只以温度作为标准来衡量内能大小,还与其它因素有关,现不做研究,所以如果说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越大,这就错了.只能说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2.改变内能的方法.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对物体做功或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内能会增大;物体对外做功或向外界放热,内能会减小.例如:冬天如果感到手冷,可以有多种方法提高手的温度,如靠近火炉或暖气片、手捧一杯热水,双手相互摩擦或双手相互拍击等,这些方法都能使手的内能增大.其中手靠近火炉或暖气片、手捧一杯热水属于热传递,而双手互相摩擦和相互拍击属于做功的方法.3.做功和热传递的联系与区别.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它们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但是并不能说这两种方法完全相同,因为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1)做功的过程是物体的内能与其它形式的能量相互转化的过程;热传递的过程是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形式不变.(2)在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中,功的大小量度内能变化的大小;在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的过程中,热量大小量度内能变化的大小.4.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区别.温度、内能和热量是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物理量.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从分子运动的观点来看,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大,分子热运动就越激烈,因此可以说温度是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标志.这里还得说明一下单个分子的运动是无意义的,我们这里指的都是大量分子的运动情况.内能是一种能的形式,它是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它跟温度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但又有密切的联系,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或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高温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它的内能就减少了多少焦,低温物体吸收了多少焦的热量,它的内能就增加多少焦.因此只有转移过程中的这一部分内能才可称为热量,如果脱离热传递过程,热量就没有意义,所以,只能说物体“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而不能说“具有”多少热量.温度和热量是实质不同的物理量,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在不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可能)升高;物体放出了热量,它的内能减少,温度(可能)降低.1.下列事件中物体内能减少的是( )A 金属汤勺放进热汤中后会变得烫手B 放入电冰箱中的面包温度降低C 一块0℃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D 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表面升温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就一定升高B 只要物体的内能增加了,就一定吸收了热量C 只要物体的温度保持不变,就一定没有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D 物体的温度虽然没有变化,但它的内能有可能增加3.下列事例中,肯定属于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秧田中的水被晒热B 将牛奶放进冰箱冷冻制冰棒C 磨刀时刀刃发热D 热开水变凉4.关于温度、热传递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B 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C 温度的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少D 热量总是从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热量少的物体5.冬天双手对搓一会儿就会感到暖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________的方法使人体温度升高6.人造地球卫星穿越大气层飞向太空或者返回地面进入大气层的过程中,卫星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是属于用_________的方法改变内能的例子.7.烧开水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来,水蒸气的内能将_________,这是因为水蒸气______________消耗了内能.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A磨刀时刀刃发热 B 热水逐渐被晾凉C 电钻打孔时钻头会发热D 从高空落下的雨滴温度变高9.下面是某同学物理学习笔记的摘录,其中错误的是( )A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B 扩散现象表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 物体的内能的大小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D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10.两个物体相接触,热不再从一个物体向另一个物体传递的原因是两个物体具有相同的A 比热容B 热量C 质量D 温度11.关于做功、热传递和内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对物体做功一定能使物体的内能增加B 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C 0℃的物体也有内能D 物体吸热,那能增加,温度可能升高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 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 物体内能减少,温度不一定降低D 物体内能减少,一定是放出了热量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越快,它的动能越大,内能就越大B 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C 物体内能减少,一定是对外做了功D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热量14.小华把蚊香片放大电热驱蚊器的发热板上,蚊香片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的方法改变蚊香片的内能的;通电一段时间后,整个房间都能闻到蚊香片的气味,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三章第一节内能导学案
![第十三章第一节内能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db649fe518964bce847c0e.png)
因为内能是所有分子的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的总和,温度升高时,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平均势能都增以内能增大。
反之,温度降低时,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都减小,所以内能减小。
(2).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内能不一定大。
温度高只能说明分子平均动能大,但内能不仅仅与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有关,所以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内能不一定大。
(3).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不一定高。
温度高只能说明分子平均动能大,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内能大的物体不一定是平均动能大, 也有可能是分子势能大,还有可能是分子个数多。
3.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学案导学1物体的内能知识点一:内能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1.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 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能是分子动能。
分子平均动能的大小与物质的 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平均动能越大。
分子间由于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是分子势能。
分子势能与物质的 体积有关,体积越大,分子势能越大,当物质状态变化时体积变化较明显,一般气态>液态>固态。
内能=(分子平均动能+分子平均势能)X 分子数 •••内能与物质的质量、温度、体积等因素有关。
2.内能与温度的关系:(1).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因为同一物体,分子个数是一定的。
温度升高时,分子动能增大(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越剧烈);分子势能有两种可能:①如果物质的状态不变,由于热胀冷缩,物体的体积增大, 分子势能 ②如果物质的状态改变,那也只能是这三种情况:由固态变为液态、由液态变为气态、由固态变为气态, 增大; 这几种 情况下,物体的体积都是增大的,所以分子势能都是增大的。
大,所②物体的机械能可以为0,但一切物体都有内能;③内能和机械能可以相互转化。
【典型例题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B .内能大的物体比内能小的物体温度高C.温度为0C的物体没有内能 D .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g水内能相同【典型例题2】关于内能和机械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个物体有机械能,可能没有内能B .一个物体可能只有内能,没有机械能C .机械能的大小与物体的位置及运动状态有关D .内能的大小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针对训练1】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密度、内能、温度不变B .吸热、温度为0C,内能为0C.内能增加、密度不变 D .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针对训练2】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体内能比t 3时小知识点二:物体内能的改变1.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的温度升高, 内能增大,直到二者温度相等为止, 所以热传递实际上是内 的转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转移的那部分内能叫做热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 九年级 第十章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 导学案 学生姓名:________ 成绩等次:____
1
[知识回顾]
1.物体能够做功,我们说这个物体就具有______。
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物体的能量就______.
2.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______。
运动物体的______越大,______越大,动能就越大。
3.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____________。
物体______越大、____________,重力势能就越大。
4.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叫做____________。
同一物体,____________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5.动能和势能统称为_________.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______.在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即机械能______.
二、内 能
[学习目标]
1.了解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
2.了解三种物态特征;
3.能知道课本的各个小实验说明或验证了什么;
4.知道分子动能的概念,理解分子动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知道分子势能的概念;知道内能的概念,理解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5.理解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课堂导学]
一、物质结构的基本图像 自学课本8—10页内容,完成:
1.物质是由____________组成的, 分子的直径大约是______.
2.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_______________,分子的运动快慢与物体的______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_.我们称分子的这种与温度有关的运动为_________.
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______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__________.
3.分子间同时存在着_______________.引力和斥力的强弱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二、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 自学课本11页内容,完成:
固体中,分子彼此靠得______,有规律地紧挨在一起,所以固体即有一定的______,又有一定的______;液体中,分子只能在一定限度内______,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______,但占有一定的______;气体中,分子离得较___,且能自由地沿各个方向运动,因而气体没有_______________,也没有_______________.
三、物体的内能 自学课本11页内容,完成:
1、物体由大量分子构成,而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_______________,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____________.
2.分子间由于存在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叫做____________.
3.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______.
一切物体都有______,但是一个物体不一定具有机械能.例如: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既没有动能,也没有势能,因此它没有_________,但它有___能.
由于物体的内能和物体内的分子有关,所以那些影响分子运动快慢和分子间作用强弱的因素(如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物质种类、物质状态等)都会影响物体内能的大小.
四、改变内能的方法 自学课本11--13页内容,完成:
1.如图,向下猛压活塞,活塞压缩管内气体,活塞对____________做功,气体的内能______,
温度______,达到绵花的燃点,棉花就会______.
该现象说明: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______(增加/减少)。
2.如图,用酒精灯给试管内的水加热,水温升高并沸腾,这是通过_________的方法改变了
水的内能,使水的内能
______.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______.高温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它的内能
就______了多少;低温物体吸收了多少的热量,它的______就增加多少.
通过对上述实验的观察和思考,我们可以得出:
(1)______和_________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它们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______的.
(2)不同形式的的能量之间可以____________.例如:冬天如果感到手冷,可以有多种方法提高手的温
度,如靠近火炉或暖气片、手捧一杯热水、双手相互摩擦或双手相互拍击等,这些方法都能使手的内能增大.
其中手靠近火炉或暖气片、手捧一杯热水属于_________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而双手互相摩擦和相互拍击
属于______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课堂导练]
1.在屋里点燃一支蚊香,很快整个房间都可以闻到它的气味,这是气体的______现象,温度越____(高/
低)这一过程越快.
2.两滴水银相互接近时,能自动地汇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表明水银分子间存在着___力
3.固体、液体、气体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强弱,由小到大排列的次序是_______________.
4.分析下列事例,并回答:
A.金属汤勺放进热汤中后会变得烫手,金属汤勺内能______,这是通过_________改变物体内能的.
B.一块0℃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这是通过________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C.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表面升温,这是通过______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D.磨刀时刀刃发热, 这是通过______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课堂检测]
1.下列事件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
A.扫地时,灰尘四起
B.花开时,花香满园
C.下雪时,雪花飘飘
D.刮风时,黄沙扑面
2.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
A.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
B.两瓶气体,抽掉中间的隔板后气体逐渐混合
C.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扩散快慢不同
D.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 )
A.磨刀时刀刃发热
B.热水逐渐被晾凉
C.电钻打孔时钻头会发热
D.从高空落下的雨滴温度变高
[课堂小结]
1.物质是由______组成的;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______;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_.
2.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______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________.
3.固态物质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液态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态
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____________,分子之间由于存在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叫做
____________.把物体内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______.任何物体都有______.
5.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法______和_________.它们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______的.
吸收了热量的物体,内能会______(增加/减少),放出热量的物体,内能会______;外界对物体做功,物
体的内能会______,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会______.
[课后作业] 1.完成课本13页作业 2.完成配套练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