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暴利损害实体经济资料

合集下载

中国银监会关于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

中国银监会关于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

中国银监会关于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7.04.07•【文号】银监发〔2017〕4号•【施行日期】2017.04.0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中国银监会关于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7〕4号各银监局,机关各部门,各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邮储银行,外资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其他会管金融机构,各协会: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银行业要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改革、积极创新、回归本源、专注主业,进一步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现就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出以下具体指导意见。

一、围绕“三去一降一补”,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一)深入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和债权人委员会制度。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切实提升经营管理的精细化程度,进一步完善区别对待、有保有控的差别化信贷政策,细化分类名单制管理。

对于长期亏损、失去清偿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僵尸企业”,以及包括落后产能在内的所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能,坚决压缩退出相关贷款,稳妥有序实现市场出清。

对于产能过剩行业中技术设备先进、产品有竞争力、有市场、虽暂遇困难但经过深化改革和加强内部管理仍能恢复市场竞争力的优质骨干企业,继续给予信贷支持。

要继续推广债权人委员会制度,进一步完善债权银行信息共享、客户评价、联合授信等机制,确保一致行动,加强与企业、地方政府之间的沟通协作。

(二)多种渠道盘活信贷资源,加快处置不良资产。

在深入推进去产能过程中,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加强与地方政府协作,拓宽企业兼并重组融资渠道,积极运用重组、追偿、核销、转让等多种手段,加快处置不良资产。

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流转等业务盘活信贷资源,鼓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积极参与不良资产处置。

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平衡关系资料

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平衡关系资料

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平衡关系【关键词】信用金融业金融危机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向世界各地的人们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如何看待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分解这个大问题,人们还可以质疑诸如这些问题:在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金融部门可以长期超越其他部门快速膨胀吗?金融机构与实体部门中的企业相互关系究竟应该是什么?金融和投资业一定时期中出现的超高回报率能够长期持续下去吗?在金融部门异常“繁荣”的背景下,实体经济是否会出现日渐萎缩的趋势。

回顾经济学说发展的历程,实际上可以看到早已有学者们在思考和探讨这些问题。

19世纪中期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时,已经从多个方面对上述问题展开了论述。

联系今天所看到的空前规模的国际金融危机,我们可以继续从马克思的思想中汲取教益。

马克思对金融业发展的经典论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有关金融业发展的趋势、特点及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大量探讨,许多论断对今天的思考者也有着重要启示和指导意义。

金融业的发展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马克思指出,“信用制度发展了,以银行家为媒介,产业家和商人对社会各阶级一切货币储蓄的支配能力也跟着不断增大,并且这些储蓄也不断集中起来,达到能够起货币资本作用的数量,这些事实,都必然会起压低利息率的作用。

”①这段论述虽然围绕信用制度,实际上泛指金融业。

19世纪中,金融业在当时西欧主要经济体中主要表现为银行业的普及和发展,股票投资刚刚兴起,证券交易对象主要是政府债券,金融衍生工具也不普及。

以银行为代表的信用制度或者说信用体系在西欧许多经济体都得到了长足发展。

这种发展在马克思看来发挥了增加社会储蓄从而增加银行信贷资金供给并进一步促使利息率降低的作用。

而在利息率下降的过程中,更多的产业资本可以利用信贷资本并在社会资源允许的范围内加快生产发展。

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框架中,信贷资本本身虽然不创造价值,但可发挥其帮助价值和剩余价值创造的重要辅助作用。

他说,“信用的最大限度,等于产业资本的最充分的动用,也就是等于产业资本的再生产能力不顾消费界限的极度紧张。

经济新常态下银行如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银行如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摘要】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银行业需要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覆盖面更广、适配度更高、便捷度更强的金融服务支持。

但银行也面临着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实体企业生命周期缩短、大量中小企业信用风险频发等新的挑战,迫使银行需要在经济新形势下加强政策调整,强化服务力度,正视发展短板,不断追求创新,注重协同合作,促进长期稳定发展。

从授信政策优化、信贷产品创新、场景金融服务提升等多角度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银行;实体经济一、引言经济新常态,代表经济发展进入到结构相对平衡、发展相对稳定但增速放缓的状态。

在此背景下,银行应积极适应新的发展环境,克服自身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加强政策调整,协同多方力量,及时解决问题,补足现有短板,重点做好风险防控和支持实体企业融资的平衡问题,为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坚定保障。

二、经济新常态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当前的经济新常态,对银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需要银行更加精准明确自身定位,在追求经济利益和履行社会责任两方面做好平衡之道。

首先对实体经济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和信贷支持力度,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的良性互动,同时也要把握好增长速度指标,保持资产规模增长和利润增长的稳定性。

要着重避免信贷资金在央国企内部空转,不能直接下沉至实体企业的问题,切实推进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实体经济,实现协同发展的目标。

其次,在银行业的常规业务开展过程中,部分银行在经济发展的前期阶段,未能摆正自身位置,未能清晰地认知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与自身获取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在发展过程中,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将盈利规模、盈利增速作为银行发展的侧重点来抓。

力求通过快速做大理财业务、扩大经营发展规模,保持盈利高速增长。

这种发展状态都会给实体经济带来直接影响,引发实体企业融资困难、融资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后,银行应当及时适应经济新常态发展模式,注重风险管理,注重创新与服务。

浅谈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问题研究

浅谈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问题研究

浅谈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问题研究
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是指银行业的活动如何影响实体经济的综合研究。

一方面,银行业的服务和支持会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实体经济的发展也会影响银行业的发展。

因此,要深入研究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内涵和联系,改善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机制和质量,对构建国家经济格局和激发实体经济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应着重关注发展中小企业问题。

中小企业是实体经济关键的支柱,能够促进就业,创造优质的就业问题,对改善实体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的发展受到资金供给、政策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银行业的服务要重视为中小企业提供财务支持,改善资金供应结构,推进金融服务创新,缩短资金周转周期,扩大融资渠道。

其次,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应注重发挥金融科技的作用。

金融科技将有效改善实体经济的金融环境,从而加快实体经济发展。

例如,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改善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管理,提高审批效率,扩大服务覆盖面;可以利用智能合约技术,构建网络的债权转让机制,降低融资成本,使实体经济受益更多。

最后,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应注重业务形态创新。

目前,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着困难,客户需求多样化,市场高度竞争。

因此,银行应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深入挖掘民众金融需求,通过业务形态的创新和转型,加大金融服务对农村客户的便利性,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总之,要深入研究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内涵和联系,就需要重视中小企业问题,注重发挥金融科技的作用,加强业务形态创新。

最后,银行竭力改善服务质量,更好地助推实体经济发展,为企业搞特色活动,有助于丰富国家经济格局,激发实体经济活力。

浅谈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问题研究

浅谈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问题研究

浅谈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问题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业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向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角色。

然而,在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

本文将就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问题展开研究,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银行业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银行业与实体经济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银行业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向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支持,实现了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同时,实体经济的繁荣也为银行业提供了更好的市场机会。

因此,银行业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

二、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问题1. 资金投向不够精准:在一些情况下,银行业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支持并不够精准。

部分银行倾向于将大量资金投向相对成熟和风险较低的行业,而对创新型企业和新兴产业的支持不够。

2. 利率政策不合理:银行业的利率政策对实体经济也有一定的影响。

当前我国利率相对较高,这给实体经济带来了一定的融资成本压力,尤其是对中小企业而言。

这也导致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渠道有限,限制了其发展空间。

3. 风险管理不完善:银行业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风险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

一些银行在贷款审批过程中没有严格把控风险,导致一些不良贷款的产生。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1. 利益驱动:一些银行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选择将资金投向相对成熟和风险较低的行业,忽略了对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的支持。

这使得一些优质项目得不到资金的支持。

2. 管理机制不完善:银行业的风险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贷款审批过程中的风险把控欠缺,导致了不良贷款的增加。

同时,一些银行缺乏对实体经济的深度了解,在资金分配上缺乏精准性。

四、解决问题的建议1. 完善金融政策:政府应当进一步完善金融政策,降低融资成本,鼓励银行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提高信贷资金供给等方式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2. 加强风险管理:银行业要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和贷款审批机制,严格把控不良贷款的风险。

中国银行业是不是暴利行业?

中国银行业是不是暴利行业?
长 5 % 以 上 。 浦 发 银 行 、 光 大 银 行 和 第 一 的 赢 利 行 业 ,我 们 不 仅 无 话 可 说 , 0
竟是 不是暴利行 业?
兴 业 银 行 预 计 2 1 年 实 现 净 利 润 总 额 而且会为此鼓 掌。然而情况并非如此。 0 1 同比 增 幅 分 别达 4 .2 20中 国石 油 ,2 0 — O7
0 0年 企业实际利润率分别 为 89 % , .0 银 行 业 在 改 革 开 放 ,因 此 这 不 是 银 行 暴 2 1 .6 73 % .0 利 的理 由 。 至 于 中 间业 务 发 展 ,倒 的确 74 % ,一 .8 ,25 % , 不 足 最 差
3 4% 。 77
他 们 先 是 利 用 畸 高 的 存 贷 利 差 ,对
实体经济 进行掠夺 ,其 次是用低于通胀
不作 对 比,我 们 对 这样 的利 润 率 率 的畸低 利率 ,使 国民存 入银行的财 富
8 A r 02 p .2 7
是获 取 暴 利 的 原 因 之 一 。
的商业银行利润率 的零头。
在21 0 全 球 主 要 国 家 银 行 业 一 1年
我们一直认 为烟草业是 中国位列第
近 日, 中国银 行 业 协会 负责 人在 接 受媒体 采 访 时表示 , 银行暴 利说” “ 并 不成 立,不 能 简 单地 拿银 行 与烟 草 、石 油等 行 业作 对 比。 由于 欧 美 银行 尚未摆脱 严重危机 , 也 不 应 将 我 国 银 行 的 利 润 与 国外 银行 作横 向对 比。 除 利 差 因素 外 ,利 润增 长 还 归功于 实体 经 济发 展 、 国家 财 政 和 外 汇 资金 化解 历史包 袱 、 银 行 业 改 革 开 放 、 银 行 收 入 成本 比 降低 、资产 质 量持 续 改善 以及 中 间 业务发展 等 因素。那 么, 21 0 1年 的 中国银行 业 究

对银行暴利现象的看法

对银行暴利现象的看法

对银行暴利现象的看法【摘要】近几年来,我国银行业的发展蒸蒸日上,各大银行都日进斗金,即所谓的“银行暴利现象”。

“宏观很好,微观不好”,银行的利润率远高于实体经济的利润率,受到社会各界的一些质疑,关于银行的高利润是否合理,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本文将从客观的角度,梳理银行暴力的合理之处与不合理之处,并针对银行的暴利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与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银行暴利,合理,不合理,建议一、银行暴利现象银行的暴利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的持续关注,据银监会统计数据,2011年,我国银行业净利润1.04万亿元,比2010年增加2775亿元,同比增长36.3%,日均赚约28.5亿元,日进斗金; 2012年,银行业净利润接近1.24万亿,较2011年增加1974亿元,日均赚约33.97亿元,再次刷新了历史纪录。

银行巨额利润合理性问题引起了学界的积极讨论,一般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银行高利润的合理之处第一,银行盈利财政才能增收,几大银行的盈利都是通过汇金公司上缴财政,银行盈利才能补充资本,而在十几年前,国企刚改革时,作为金融市场的主要融资机构,商业银行为国企发放了大量贷款,当时的国企生存状况是三分之一盈利,三分之一亏损,另外三分之一明盈暗亏,导致银行出现大量的坏账,只能通过发放贷款这种形式实现虚假的利润上缴财政,严重的亏损,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产生了严重威胁,这严重制约了银行的发展。

所以现在银行盈利是好事,能促进银行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秩序的稳定。

第二,银行盈利是改革的成果,一是企业改革的成果,企业效益好,资金回笼快,银行才能盈利,二是银行改革的成果,银行经营管理效率居高,发展中间业务才能增加利润,所以这是改革的成果。

比如,在2002年南京爱立信公司著名的“倒戈”事件后,我国的银行也开始纷纷开始研究和发展保理业务,银行通过各种改革和创新为自己找到了新的赢利点。

第三,银行盈利是资产质量改善的结果,原来不能盈利,不良贷款率高是一个重要原因。

银行业的高利润伤害了谁

银行业的高利润伤害了谁
4 2
行 和企业 的“ 中介 ” 收取介绍费 , , 和担保公 司没有 区别 。
对 中国银 行业 的行业定 位和盈 利模式 ,嗅觉最 灵敏
“ 行 固然 重要 , 中国还需要其 他 的新金 融形式 。 的是 国外投资者 。就在 储户不得 不忍受 负利率之 苦 的时 银 但 ” 广 东金融 学 院代 院长 、中国金融 转型与发 展研究 中心 主 候 , 国银行 、 马锡 等国外投 资者早 已从 对 中国银行业 美 淡 任 陆磊分 析 , 中国的银行 过于强 大 。一方 面挤 占了信 托 、 的减持 中赚得 钵满盆盈 。0 9 至今 , 20 年 外资投行 共减持套 信 用合作社 等金融形式 的生存空 间 。 另一方 面 , 过分 庞大 现 2 3 港 元 , 20亿 仅美 银 一家 就套 现 13 亿 , 4 3 高盛 、 马 淡
系稳定 和 团结 。
“ 提款机 ”触发 了经济领域 的 民族情 绪 , 阴谋论 ” “ 的
界 , 有基 金经理都 明 白行业 选择 的两个基本 法则 : 是 所 一 “ 管” 二 是“ 好 , 难进 ” 中国银行业 两者兼得 。垄断 的表现 , 是 , 方面 , 一 利率 管 制让 银行 靠 3 以上 的息差 就 能 “ % 吃 肥 ”是 为 “ , 好管 ” 另 一方 面 , 融 业 一直 是 国有资 本 的 ; 金 “ 最后 堡 垒” 民间 资本无 法进 入 , 内添丁有 限 , , 业 对外 放
年末一 次公开 论坛上 的发 言是个 楔 子 , 开揭示 银 好 , 听到 行长 们拿 起 电话 , 描淡 写地 说 “ , 公 会 轻 哦 知
行业与实 体经济之 间矛盾 的另 一面 。
道 了。” 猎头来说 , 对 只要行长舍得跳 槽 ,0 到 3 2万 0

银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银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银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增长、支持企业和个人融资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尽管银行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重点探讨银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

二、对实体经济支持不足1. 信贷政策过于谨慎:由于对风险把控较为严格,银行普遍采取保守的信贷政策,导致中小企业等实体经济难以获得足够的融资支持。

2. 利率形成机制不完善:当前我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垄断地位较为明显,该情况导致利率形成机制不完善,市场竞争力有限,使得实体经济难以从低利率环境中受益。

改善建议:银监会应加强监管,在风险可控范围内鼓励创新,降低对实体经济的融资门槛;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促使银行竞争力提升,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加优惠的融资条件。

三、风控能力亟待提升1. 信用风险管理不完善:银行在贷款审批和风险防范方面存在瑕疵,未能全面准确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违约风险。

2. 内部控制制度薄弱:银行内部存在监管机制不健全、员工道德风险等问题,这些问题对银行风控带来了较大挑战。

改善建议:银行应加强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完善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同时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通过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培训等方式提高员工素质,确保内部运作规范化和透明化。

四、科技创新仍有欠缺1. 数字化转型滞后:与国外先进银行相比,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仍显滞后。

大多数中国银行在移动银行、在线支付等技术应用方面进展不够迅速,与客户需求的变化不太相符。

2. 金融科技发展缺乏规范:近年来,大量金融科技企业涌现,但监管规范尚未完善,存在数据安全、信息泄露等风险。

改善建议:银行应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提升服务质量;加强金融科技企业的监管和合规管理,确保金融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五、信任危机隐患1. 公众对银行信任度下滑:由于一些银行的经营丑闻以及金融危机等事件,公众对银行业的信任度有所下滑。

浅谈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问题研究

浅谈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问题研究

浅谈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问题研究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理财、支付、结算等服务,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所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一、存在信贷歧视和融资难的问题在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存在着信贷歧视和融资难的问题。

这是因为银行对小微企业和农村地区的信贷偏低,如果是中小企业获得贷款会面临比较严格的审查。

此外,银行在对企业进行融资时,往往会采用传统的资产负债表和经营指标等方法进行评估,忽略了许多非财务因素,如市场对企业未来发展的看好程度和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等,这会使得许多优质企业无法得到银行的融资支持。

二、存在风险管理困难的问题在银行的业务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客户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原因造成违约或是亏损的情况,给银行带来潜在的风险。

但是,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困难,如何在保证贷款利益和防范风险之间寻求平衡是银行需要重视的问题。

因为只有在合理的风险管理机制下,银行才能够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加长期、稳妥的融资服务。

三、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服务不足的问题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指的是银行在开展业务过程中,往往难以获得客户真实可靠的信息,而客户却可以获得银行足够的信息。

这就使得银行的服务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同时,由于银行的服务范围比较局限,有时候银行的服务内容也比较单一,不能充分适应实体经济需要的多种金融服务,这就存在服务不足的问题。

综上所述,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所存在问题是多方面的,但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不代表银行业不重视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而是需要寻求更加科学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银行要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必须以客户为中心,注重用户需求和客户体验,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银行需要在风险管理和信息透明等方面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和支持。

试论中国商业银行暴利成因及其应对策略

试论中国商业银行暴利成因及其应对策略

试论中国商业银行暴利成因及其应对策略【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国商业银行暴利的多方面原因,并在综述各类国内学者、专家及机构等的观点的基础上,分别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暴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改变当前商业银行暴利局面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商业银行暴利原因影响对策一、引言2012年2月17日银监会发布了一系列让人瞠目结舌、难以置信的数据。

数据显示,去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2011年总资产113.28万亿元,同比增长18.9%。

去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利润8173亿元,同比增长35.4%,按此计算,商业银行去年平均每天赚得约28.5亿元。

这个数字一经公布便吸引了各方关注并引发了多方争议。

分析2007年到2010年4年间各行业的利润总额可以发现,仅四大国有银行的总利润,就已接近两万亿,而被公众认为是“垄断楷模”的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家企业的利润总额仅为9927亿元,还不足四大国有银行的一半。

但是比较行业内的利润高低并不是单看其利润增长率或资产收益率,最科学的应当是比较当期净资产收益率(roe),即资本利得。

借用中国银行业协会杨再平副会长的数据,2004到2010年,中国银行业当期净资产收益率在15%到20%之间,远远高于石油、烟草等垄断行业。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银行业确实是暴利的。

中古商业银行暴利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由此产生的影响几何,该如何改变此局面,文章将具体分析这三个问题。

二、中国商业银行暴利的原因分析在一个资本自由流动的经济体内,行业利润率最终会趋向于社会平均利润率,而商业银行的roe在较长时间内远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基本原因是较大的存贷利差。

虽然我国银行目前没有直接的定价权,但央行管制利率为银行保留了足够的保护利差[1]。

我们国家的16家上市银行,去年前三个季度的净利差收入超过1.2万亿元,占营业总收入80%,这说明银行的营业收入的八成都是来自于存贷款利差。

但进一步探寻,就会发现垄断才是其暴利的根源。

由银行“暴利”看中国银行业发展

由银行“暴利”看中国银行业发展
第 三 ,一 家独 大 的垄 断地 位 。 中国商 业银行 资产 收益 率 和资
利” 暴利”是否会持续下去,并非问题实质性所在。“ ,“ 暴利”
背后 隐藏 的神 秘 才是我 们应 当认识 到 的。 二 、文 献综 述
本 收益 率 由 2 0 年底 的 01 03 .%和 30 ,上升到 2 1 . % 0 1年 底的
第 四 ,制 度 的越位 。银 行业暴 利 现象 的存 在 。从 制度 层面 上 说 是我 国金融 制度 和我 国货币 政策 调控形 成 的路径 依 赖。一 方面
以上观 点从银 行 的市场 结构 、业务 结构 、经营模 式等 分析 了 当前 中 国商业银 行 的发展 出路 。银 行业 的 高利润 由来 已久 ,也 并
三 、超 高利 润从何 而来 第一 。利 息 “ 刀差 ” 剪 。存 贷款 差 额是 银行 利 润 主要源 泉 。 我 国一 年定 期存款 利率 为 35 ,而 1 3年贷 款利 率 为 66 % , . % — . 5 商业银 行仅 经营 存贷 业务 , 可赚 31 %的收入 。发达 国家平 均 就 . 5
还 取 得 了一 个 漂 亮 的反 击 。 中国 商业 银 行成 为 中国 经济 领 域 的


业 的一 次 “ 丽转 身 ” 华 ,由此 银行 “ 创造 ” 出许 多增 收 新项 目 ,
如 “ 财 费用 ” 交 易手 续 费 ”等 “ 理 、“ 中间业 务 ” ,来 保 持饱 满 的
效 益。截 至 2 1 0 1年 ,中国银 行 业服务 项 目共计 1 7 0 6项 ,其 中
仅 有 2 6项免 费 , 2 而收 费项 目占 7 % , 9 收费项 目从 2 0 0 3年 的 3 0 0

浅谈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问题研究

浅谈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问题研究

浅谈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问题研究
银行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依托着各种金融工具为实体经济服务。

然而,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银行业的重要议题。

一方面,银行作为金融服务的承担者,过于追求高利润,存在服务实体经济不足的状况。

尤其是在资本市场繁荣、虚拟经济盛行的当下,银行更倾向于把资本放在高风险、高利润的金融市场上,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较小。

这会对实体经济的融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银行需要调整自身定位,维护金融服务的本质,更多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另一方面,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产品和服务有待改进。

当前,银行服务实体经济主要体现在银行贷款、融资、信用证等方面,这些服务模式已经成为银行的传统模式。

然而,这些传统模式没有完全考虑到实体经济的差异化需求,无法有效地为实体经济提供精准、优质的金融服务。

因此,银行需要创新产品和服务,推出符合实体经济特点的金融工具,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的各种融资需求。

综上所述,银行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主体之一,在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切实解决服务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

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大力拓展服务领域和不断完善服务质量,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金融服务。

只有这样,银行才能真正实现对实体经济的服务,为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耸人听闻的“银行暴利”之说

耸人听闻的“银行暴利”之说
比增 长 2 .%。尤 其 重 要 的数 据 是 , 54 2 1 年规 模 以上工 业 企业 中 ,集 体 企 01
6 常态 还是 短期 现象 ?其次 ,我 们需 要 i 24 。而与金砖 四国来 比 ,中国是金砖 .
间接 融资 依然 承担 了全部 社会 融资 的 7 %以上 ,其他 融资方式 ( 0 债券 融资 、 私募基金 、风险投资 、股票 上市等等) 占全 部社会融 资的 比例依 然不 到3 %。 0
够 大幅度提 高贷 款利பைடு நூலகம் ,因为与市 场
利 率水平 相 比 ,银 行利 率相 对而 言是 最低的。 我 以为根 本原 因有二 :一 是 我 国
尽 管 上述 四大 指标 非常 具有 说服 力 ,然而 ,假若 我们换 一个 角度 来 观
察 我 国银行 业 的 收入 和 利 润 ,那 么 , 断定 我 国银 行业 是一个 比石油 和烟 草 还要暴利 的行业 还是显得轻率 和夸张 , 起码 没有抓住 问题 的真正本质。
既然银行业继续 承担 了接 近8 %的社会 0
人类 历史 经验 一再 表 明 ,利 率 和
业实现利 润8 2 8 亿元 ,比上年增 长3 %; 4
股份制企业实 现利 润3 6 1 元 ,比上 15 亿
社 会融资 成本 大幅度下 降 的基本 条件
是 :金融 产品异 常丰 富 、融资渠 道非
某种 程度 上抑 制了社会 整 体融 资成本
上升 。
立起 来 ,信 息不对 称必 然严 重推 高利 率水平 。 对 于银行 业主 要收 入和利 润来 源 是 高额利 差之说 ,正 如农行 副行 长潘 功 胜所言 ,和 国际上 相 比 ,中 国的存
贷 利差并 不大 。2 1 年国 际上前 十大 00

银行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

银行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

银行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银行业与其紧密关联。

银行业作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传统经济的重要支撑,而且还进一步推动着经济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深入研究银行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以更好地了解如何发挥其作用,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第一部分:银行业的基本功能及作用银行业是金融服务领域的主力军。

银行业的基本功能是收/付款、存/贷款和金融中介服务。

银行在收/付款业务中起到的作用是将社会的流通零散资金整合起来,形成较为稳定、大量的流动资金,为客户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的支付手段。

银行的存/贷款业务是实现资金融通的重要方式。

通过储蓄业务吸收社会闲置资金,在风险控制的前提下,以贷款的方式向生产、消费、投资等领域输送资金。

银行的金融中介服务是指银行在金融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传递、风险评估、资金配置和流动性管理等各方面的中介服务。

这种服务使得金融体系更加健康高效。

总的来说,银行业在实现金融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部分:银行业对实体经济的贡献实体经济是指以生产和经营为主的实际经济领域。

银行业在实体经济中具有突出的贡献。

首先,在实现生产和经营活动的资金运作方面,银行为企业提供了广泛的融资渠道,为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等方面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

其次,在实现物流和商流发展方面,银行向流通领域输送流动资金,降低流通成本,促进商业协作,推动物流及商流发展。

最后,在实现贸易和服务贸易方面,银行在外汇业务、跨境融资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了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在全球化时代提高了对外经济合作的水平。

第三部分:银行业对金融稳定的贡献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主要支撑者,其稳定性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银行业对金融稳定的贡献也极为重要。

首先,银行传统的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机制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保证客户的资金安全。

其次,银行在财务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设计,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承受能力。

探讨“暴利”阴影下银行业如何发展

探讨“暴利”阴影下银行业如何发展

探讨“暴利”阴影下银行业如何发展摘要:在前我们要对银行业的发展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首先必须要对银行业的高利润原因进行分析。

文章对银行业“暴利”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未来银行业的如何健康发展提出看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暴利存贷利率垄断在前我们要对银行业的发展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首先必须要对银行业的高利润原因进行分析,因为银行业发展过程中高利润并不是由一个原因引起的,高利润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只有正确认识高利润的原因才能对当前的银行业发展有新的认识。

一、银行业“暴利”来源(一)利息剪刀差对于银行来说,其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就是利息的剪刀差,按照当前我国银行业的利率来计算,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之间的差额是3.06%,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存贷利差达到1%就可以使银行赚取很大的利润,而我国银行的存贷利差是他们的300%,可想而知,我国银行能赚取多少钱?目前我国银行中最赚钱的是中国工商业银行,在2011年,工商银行全年的净利润达到了2084亿元,而在这个当中存贷利息差占到了70%以上。

这个事实不仅是目前社会中企业和个人认同的,同时银行业本身的认同率也是非常高的。

(二)中间业务费用中间业务费用也是银行业利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间业务费用也就是各种手续费用。

当首次出现手续费的时候标志着我国银行业的华丽转身。

目前主要的手续费包括理财业务、银行卡费以及咨询顾问费用等,而且在当前这些费用的上涨速度是比较快的。

另外,随着银行业务的扩展,银行中的各种收费项目逐渐增多,以中国银行为例,截止到2011年年底,其总共的服务项目达到了一千多项,其中仅有20%的项目是免费的,其他80% 都是收费项目。

对于当前的银行业来说,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开发新的收费项目已经成为其增收的重要途径。

(三)垄断地位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得到快速的发展,从国际环境中来说,我国银行业总的利润占到全世界银行利润的20%,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主要是由于我国当前的银行业的垄断地位。

从银行“暴利”之争看金融改革

从银行“暴利”之争看金融改革

维持 整个实体 经济 的有 效运转 ,就像血 管对 于生命 的功能一样 。但如果银行业 对 内对外开放 ,多种供 给主体形成竞 争
性 的 市 场 ,单 个 供 给 主 体 对 国 民经 济 和
社会 发展 的作用和影响有 限。3 多年银 0 行 业 改革 发展 的实 践 已证 明 了这 ~点 。
各 类机构 已达 3 0 0 0多家 ,工 、衣、 中、 建 四大银行 的存款 、贷款 、资产等所 占 市场份额 已下降到 5 % 以下 ,在促进国 0
形成 ,在法 制国 『 制等等方面都 体 】 问题 ,根据前 几
J 经 验 ,这 些 改 的 j 利 益 或 者 是 意 得
'’ o
早 应来 自网 民。正 如周小 川行 长 所言 , 说 “ 暴利”有点过分。 什么 是 “ 利 ”? 2 % 的 R 暴 0 OE?
或 是 2 0 的 R E? 亦 或 是 R 0% O OE长 期
_ / _
自从有银行家坦言 “ 行利润高得不好意思说”开始 ,银行利 银 润 问题使 备受舆论拷 问
畏 “ 行 暴利"之争看金融改革
口 郭田勇
个 词 却 可 以理 解 , 因 为 这 里 面 包 含 着 更
多的是感情色彩 ,即公众对金 融改革不 到位、对 存款 负利率、对垄断 、对 服务 的不满 ,而非一个简单的数量 界定。
间资本都 千方百计 、哭天喊地 地想进 军 中国银 行业这一 现象 看 ,投资什么 最赚 钱 ,大家 已心知肚明。 为什么 2 1 年人们关注银行利润 ? 01 自20 年改革后银行业 R E就比较 03 O 高 ,一直是个大家向往的赚钱行业。但为 什么 2 1 年人们才开始诟病其暴利呢? 01 原 因有 二 : 一是 自2 0 0 2年到 2 0 08

浅谈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问题研究

浅谈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问题研究

浅谈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问题研究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银行业的服务实体经济的角色越发凸显。

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银行业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展开对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问题的研究。

一、信贷资源配置不合理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银行作为资金的主要融通者,对信贷资源的配置直接关系到实体经济的发展。

传统的信贷模式下,银行倾向于向大型国有企业或政府项目提供信贷资源,而对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足。

这导致中小微企业在资金上面临着困难,难以获取到足够的资金支持,制约了其发展空间。

二、服务品质不高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银行业的服务品质也是一个存在问题的方面。

传统的银行业服务模式还停留在柜台业务和传统信贷业务上,对于实体经济中的创新型企业、科技型企业等新兴产业缺乏专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这导致实体经济在获得金融服务上面临一些困难,也限制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潜力。

三、风险管理不到位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银行业面临的风险管理问题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方面。

在传统信贷模式下,银行对于风险的认知较为保守,往往倾向于提高贷款利率以规避风险,导致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

随着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增加,银行业在风险管理上也需要更加细致和全面的考量。

四、监管不力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银行业还面临着监管不力的问题。

在一些地方,银行业对于监管的态度较为消极,导致了一些违规操作或者不良贷款问题的发生。

而监管部门也需要在制定监管政策和加强监管力度上更加注重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推动银行业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以上所述只是对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问题的部分研究,然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也直接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

银行可以从制定金融产品和服务上下功夫,针对实体经济中的不同行业和企业制定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更专业、更贴近实际需求的金融服务。

银行业也需要提高自身的服务品质和风险管理水平,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客户需求,强化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营风险的把控能力。

4万亿投资对中国整体实体经济的影响

4万亿投资对中国整体实体经济的影响

4万亿投资对中国整体实体经济的影响作者:王彦林来源:《市场周刊》2009年第01期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导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对中国的实体经济造成了不小的损害。

银行联合信息网和开富网近日联合发布的《中国经济热点分析报告——次贷危机进入高潮,中国银行业敲响警钟》显示,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正在席卷全球,危机在2007年8月上旬达到高潮,迫使欧洲央行、美联储以及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央行多次注入资金以挽救金融市场。

到目前为止,次贷危机造成的影响还未见底,相反,由次贷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有进一步向金融市场蔓延、向实体经济辐射的趋势。

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出口加工业。

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最直接的冲击无疑是出口加工企业。

尤其是那些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

这次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的美、欧、日恰恰都是中国出口最多的国家和地区,据统计,美国和欧洲市场占中国总出口的40%。

美国、欧洲进入经济衰退期已是事实,这将极大影响中国的出口。

海关数据表明,今年来中国对美、欧和日本的出口同比增长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欧洲市场从今年4月以来,中国对欧洲的出口累计同比增长已连续5个月下滑,目前降至25.6%,而今年初该数据为33.4%。

这是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受到外部冲击最严重的一次。

房地产业。

今年来,从紧的货币政策让房地产行业吃尽苦头。

数据显示,从今年开始,房地产行业的国房景气指数始终处于负增长。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预计,未来两年全国平均房价下跌15%~20%,房地产投资增速也将大幅下滑,可能由今年的20%降至明年的5%,并直接拉低GDP增速1.3个百分点;而考虑建材投资和相关消费,总体影响更大。

纺织业。

纺织服装出口面临萎缩。

欧美市场一直是中国纺织成衣出口的重要市场,支撑着国内众多纺织企业的出口贸易,但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失业率创下了4年以来的新高,达到了5.7%,居民消费信心指数降到了51.9,为去年同期的一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是实体经济最为艰难的一年,关门、倒闭的企业数以千计、万计,浙江、广东、江苏等民营企业多的省份出现了多起企业主因还不起高利贷而“跑路”、“失踪”和“自杀”事件。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一方面,广大中小企业贷款难、贷款贵,实体工业企业利润率一再降低,生存和发展的步履维艰,很多中小企业挣扎在高原料成本、高劳动力成本、高资金成本的生死线上,嗷嗷待哺;另一方面,银行利润暴增。

去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利润8173亿元,同比增长35.4%,利润接近于2010年全年的税后净利润,平均资本利润率为22.1%,人均利润近40万元。

相比之下,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去年前三个季度实现利润3.68万亿元,人均利润不到4万元。

以此计算,银行的人均净利润是工业企业的12倍,已经超过烟草和石油勘探行业。

银行暴利是建立在实体经济痛苦之上的,2011年实体经济一片肃杀,实体行业从钢铁到基建都在赢亏线上挣扎,但从事与资金配置相关的行业,如担保、典当、银行等,均能大获其利,他们拥有了实质上的资金紧缺溢价与风险溢价。

银行利润来自于紧缺溢价与风险溢价,而非银行经营能力的提高。

资金越紧张,银行所获得的紧缺溢价越高,2011年,银行净息差显著反弹。

前三季度,净息差因素对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长的贡献从2010年的4.6%提升到8%左右。

与此同时,中国实体经济却显得“冷”了许多。

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盈利水平的巨大差异,诱使民间资金不断弃“实”投“虚”,一些地方出现了全民放贷现象。

社会资金紧张和银行业暴利也使得一些资金雄厚的垄断国企、某些“三高”超募发行的上市公司,通过企业—银行—企业的转贷方式或其它方式,向中小企业和个人放贷,坐吃高额息差,成为了食利集团。

常此下去,不仅严重伤害实体经济,而且蕴含着巨大的金融风险,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程度。

难怪民生银行行长洪崎不好意思的说:“中国银行业一枝独秀、利润很高,不良率很低,大家有一点为富不仁的感觉,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所以我们有时候利润太高了,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

”而此前,温家宝总理在江苏考察时,明确要求银行将利润建立在企业发展的基础上,不能把企业当唐僧肉。

建立在损害实体经济利益基础上的银行暴利是不可持续的。

未来,如果不从体制上、机制上解决银行暴利损害实体经济和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实体经济就持续衰退,如果实体经济对社
会资本的吸引力持续下降,大家都把钱投向虚拟经济,导致中国经济虚重实轻,中国经济就有可能出
现大问题,没有了实体经济支撑,银行利润从那里来?是到了坚决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打破金融垄断经营等彻底性的金融体制改革的时候了。

(作者石建勋为同济大学财经与证券市场研究所所长,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