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李渔《闲情偶寄》中的日常生活美学
闲情偶寄——从造物观看李渔的美学思想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for the Academic Degree of Masterof Engineering ArtsFrom Creation Research Li Yu’s AestheticIdeologyCandidate: Li SuyuSupervisor: Prof.Chen JiangfengMajor: Design Art studyingSchool of art design institute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Zhengzhou 450002, P.R.ChinaMay 2012摘要处于明末清初的李渔,是一位集小说、戏曲、美学等领域丰硕成果于一身的生活艺术大师,其理论著作《闲情偶寄》一书记录了其涉及的众多创作领域。
他笔下的美学以日常造物为基础,充满生活智慧。
可以说,李渔的生活就是一部造物美学史。
本文从分析《闲情偶寄》入手,对李渔的整个生活进行整理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之上分析李渔戏曲美学、园林美学、居室美学和服饰美学等。
绪论部分梳理了《闲情偶寄》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在肯定前人成果的同时,也提出了笔者的研究思路。
除绪论和结语外,正文由四个部分组成。
论文第一部分着重研究了李渔所处的社会、文化、和生活经历,这是形成李渔丰富而独特的造物美学思想的原因。
同时对中国传统造物思想和《闲情偶寄》的创作背景与内容进行了具体分析。
论文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主要研究李渔造物美学的具体内容。
在这一部分,本文依次阐述了李渔在实践中积累的戏曲创作理论,因地制宜、崇尚自然的园林设计,人居和谐、俭朴实用的居室美学,形式功能并重的家具造物,文化内涵丰富的服饰美学,情趣艺术的饮食美学、高层次生活态度的养生美学。
论文第三部分对李渔的三座著名造园活动———伊园、芥子园、层园,进行具体分析。
闲情偶寄读书笔记
闲情偶寄读书笔记
闲情偶寄》是明代文学家李渔的一部名著,分为《梨花梦》、《风月谱》、《楼台阁》、《花草虫》等部分,主要讲述了作者的闲情逸致和生活美学。
整体来说,我对《闲情偶寄》的读书感受是非常好的。
李渔通过细腻的笔触,把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描述得非常生动,让我感到非常温馨和舒适。
同时,我也深深地被李渔的生活态度所感染,他是一个非常有生活情趣的人,能够从生活中的细节中发现美,这种态度让我非常敬佩。
在读书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李渔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关注。
他对于植物、动物、音乐、美食等方面的描写,都非常生动、细腻,让人感到非常真实。
同时,他的生活态度也非常值得我学习,他能够从简单的生活中发现美,并且善于用美的眼光去欣赏生活,这种态度让我非常感动。
当然,在阅读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难以理解的地方,比如李渔对于一些古代礼仪的描述,我并不是很清楚,这可能需要一些背景知识。
但是,总体来说,这本书还是非常易于理解的,而且也能够给人带来很多启示。
总的来说,我非常喜欢《闲情偶寄》这本书,它不仅让我了解了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和美学,也让我更加欣赏生活中的美好。
同时,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关于生活和美的启示,这些启示对于我的日常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
《闲情偶寄》,跟李渔学生活
《闲情偶寄》,跟李渔学生活2014年底,随手买了一本李渔的《闲情偶寄》,非常喜欢,成天背在包里,每于睡前饭后,乃至工作闲暇,就读上几段,感觉很过瘾。
读完后,放手回翻,发现几乎每个段落都有被我用铅笔画出的美文妙句。
在我看来,李渔感悟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大有可圈可点之处,对我们所谓“当下的生活”,有着非常好的“现实指导意义”。
书里收录了很短的两则李渔传记。
大概是,居杭州湖上,自喜家与山水为邻,因号“湖上笠翁”。
曾题其室楹云:繁冗驱人,旧业尽抛尘市里;湖山招我,全家移入图画中。
抛开传记里的描述,我们可以从《闲情偶寄》中读出,李渔是这样一个人:他的职业,用现在的话说有点像个剧作家。
他很喜欢自己的职业,曾这样描述对自己工作的理解:“予生忧患之中,处落魄之境,自幼及长,自长及老,总无一刻舒眉。
惟于制曲填词之顷……尝僭作两间最乐之人……未有真境之为所欲为,能出幻境纵横之上者:我欲做官,则顷刻之间便臻荣贵;我欲致仕,则转盼之际又入山林;我欲作人间才子,即为李白、杜甫之后身;我欲娶绝代佳人,即作王嫱、西施之原配……”他说:“予生无他癖,惟好著书。
忧藉以消,怒藉以释,牢骚不平之气藉以铲除。
”他的工作,就是他的兴致所在。
当然,如前所述,他是一个落魄、潦倒之人,是一介穷书生。
他自娱自乐在他的琐碎生活之中,经常带着由他的姬妾家人组成的戏班外出表演,经常沉浸在他的创作中,他的著述也都在他南京的“芥子园书铺”出售。
虽说有戏班,有书铺,貌似也是小老板,但他的窘困,可以从几则小事中看出些许端倪。
他描写自己对蟹的嗜好时,说“予嗜此一生。
每岁于蟹之未出时,即储钱以待”。
或许,蟹算是高档消费,那我们再看看他在面对他所钟爱的水仙而囊中羞涩时的表现:“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
”计其家口,按书中透露,则当在五十余人。
此种持家,恐怕也不是我们现在的三五口之家所容易理解的。
那么,《闲情偶寄》中讲了些什么内容呢?我认为,这是一本关于一个穷书生奋其所能,随时随地想有点小资情调的书。
《闲情偶寄·颐养部》的美学思想探析
《闲情偶寄·颐养部》的美学思想探析摘要:在明末清初闲赏文化的大背景下,李渔寄情于《闲情偶寄》,向世人展示他的文艺修养和生活情趣,同时形成了李渔独特的审美观。
本文尝试运用自然审美与生活审美、内感外射的审美心理交流系统的相关原理,通过以下几个问题来解读李渔《闲情偶寄·颐养部》的美学思想——《颐养部》到底透视出李渔怎样的美学观?如果李渔的审美实践活动是指向生命个体,那么究竟如何才能使生命体趋于完美?又是什么促使李渔不断追求美?关键词:李渔审美审美心理交流系统在近些年的李渔研究中,《闲情偶寄》是个热门话题,但多集中于对他戏曲、小说理论的研究,且多是从文学理论和创作理论的角度,鲜有美学角度的分析。
综合学界中林语堂、黄强、杜书瀛、杨岚等学者对《闲情偶寄》的各种研究,发现似乎总有几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闲情偶寄》到底透视出李渔怎样的美学观?如果李渔的审美实践活动是指向生命个体,那么究竟如何才能使生命体趋于完美?又是什么促使李渔不断追求美?本文试图以《闲情偶寄·颐养部》作为切入点,结合相关的美学原理与方法,对以上问题进行整体性的分析。
李渔在晚明生活了25年,近他人生三分之一的时光。
在闲赏的晚明社会影响下,形成了李渔独特的审美观,加之他自己年轻时丰富的审美实践活动,以及之后随着他人生的种种悲剧的发生,使得他越来越参透生活的真谛,越来越关注自己作为审美主体应发挥的能量。
《闲情偶寄》就是他的主体性能量的爆发,道出了他几乎所有的人生体验。
特别是《颐养部》,由于他的家学渊源,对医药之道颇熟,但是在该部中他写的不仅仅是医药之方,而是以人文的观点来体察生活、体察生命,得出处世及生存之道。
一、“时”、“度”与“和”通观《颐养部》行乐、止忧等六篇,几乎都与“时”和“度”有关。
所谓“时”,即时机,“度”是限度。
李渔强调做人做事要讲时机、讲限度,进一步言之便是要顺应自然,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
在《行乐》篇中,李渔认为行乐要分季节,“随时行乐”,合时宜地行乐。
《闲情偶寄》把日常生活写出诗情画意
《闲情偶寄》把日常生活写出诗情画意总认为,生活就是一地鸡毛,没多少的快乐值得留住;日子就是简单的重复,发现不了什么要事可以描述;人生不过是奔赴终点的碌碌,找不到什么大事记录。
看了李渔写的《闲情偶寄》,发现平淡生活学会放慢脚步,会有很多的小美好被发现,会有很多的小确幸被体验,也有很多的小快乐被铭记。
平常事物,他写成了独具一格;日常生活,他写出了诗情画意。
他发现了他人所不顾之事;叙述了他人所不屑之状。
李渔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后改号笠翁,还常署名随庵主人。
他生活的时间跨越明清两代,一生也算是饱受战乱之苦,多次大难不死。
中年时候家道中落,只能带领家庭剧团到处演戏和依靠出售诗文维持生计。
他写的《闲情偶寄》非常近似于当时的白话,不过对于我们现代来说,部分内容还是显得有些晦涩难懂《闲情偶寄》共包括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分内容,覆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八个部分分别阐述了戏曲、歌舞、服饰、修容、园林、建筑、花卉、器玩、颐养、饮食等生活中娱乐、家居、装饰、食宿、养生等种种现象,并表达了自己的戏曲观点和生活主张,内容充实,风趣幽默。
平淡事情被描绘的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林语堂先生在自己的《吾国与吾民》这本著作中给了李渔的《闲情偶寄》相当高的评价,说《闲情偶寄》可以作为“中国人的生活艺术指南”。
李渔的一生著述颇丰,除了最有名的《闲情偶寄》,他还写了《笠翁十种曲》、《笠翁一家言全集》、《无声戏》、《十二楼》等。
总之,他的著作大都是关于中国人最闲适的情趣记录,他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从生活万物的细微处发现美感,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
阅读的过程中,有一种感悟:在我们现在这个更为丰富的时代里,为什么感受不到最简单、最纯粹的快乐。
我们的“笑点”被物欲横流的社会培养的太高,以至于很难感受到最纯粹、最简单的快乐和幸福。
记得小时候,在没有电的村庄里,村子里的孩子们,一到晚上就聚集在一起,玩捉迷藏;只有过年才能吃到肉的年代,白面馒头扣个坑,放点香油和盐,吃起来都很美味;泥巴、树种、叶子、柴草堆成的小空间还有地里的小虫子,都能成为快乐的源泉。
浅析李渔《闲情偶寄》中的休闲美学思想
性所原有 ,不能强之使无耳”。 在李渔 的思
想 中 ,他 对 主 体 性 的 强 调 ,指 涉 的是 每 一 独 立
存在 的个体 ,他认 为 ,个体 的创作活动始终使 自我 心 灵 处 于 一 种 极 其 自由的 状 态 ,所 以他 主 张 “ 自为一家 ,云所欲 云而止”。[ 5 】 他还把文 学活动 的意义定位于文学外在价值 的弃置和 自 我价值 的凸显 。在 《 词曲部 》中,李渔论及朝
明清 之 际 ,在 程 朱 理 学 的观 念 进 一 步 影 响 人 们
的价值 观的背景下 ,李贽 、李 渔等一批 进步的
以贯 之 的 审 美 文 化 观 念 ,从 艺术 和美 学 的 角
思想家积极 冲破程朱理 学的束缚 ,他们强调个
性 自由发展 , 抨击道学的伪善 , 批判礼教纲常 , 主张 “ 穿衣吃饭 ,即是人伦物理 ”,追求 物质
与 “ 闲”的结合 ,是 劳动与休憩 的结合 ,也是
文化传统观念 中的休闲美学有重要的启发。 李渔 的休 闲美学思想 的形成不仅仅是他 自 身 审美 文化追求 的表现 ,同时更有着重要 的文 化语 境方面的影响。首先 ,李渔休 闲美学思想 的形 成与明清时期 江南地 区的社会文化背景有 着深 刻的联系。在 中国明清 时期 ,江南地 区得 天独 厚 的地 理 优 势 和历 史 积 淀 促 进 了手 工 业 和
浅析李渔 闲情偶寄 中的休闲美学思想
王
卉
5 1 0 0 0 6)
广 东 广州 (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 :李渔的 《 闲情偶寄》突破 了传统 美学以诗词 曲赋 为正统研 究对 象的重道轻器厚 古薄今
的美学观念,在 日常生活的细致描绘 中孕 育着深刻 的休 闲美学思想。李渔休 闲美学具有 以人 为本 ,
李渔:精致的“闲”生活
李渔:精致的“闲”生活李渔(1611—1680)字矗山,号东篱,福建闽县(今福建福州)人,明末清初文学家,代表作为《闲情偶寄》。
他在《闲情偶寄》一书中提出了“闲”的生活观念,强调精致的“闲”生活,认为这种生活方式更能让人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李渔认为,闲的生活并不是颠沛流离、张弛有度,而是要能放下俗务,追求内心的宁静。
在他看来,人们应该学会享受“闲”的乐趣,拒绝“忙”和“累”的生活状态。
他主张通过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来陶冶情操、追求境界,从而达到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他在《闲情偶寄》中写道:“吾观其貌如不适、遇物淡然真适、或无懹于取词、或有无为之言,岂不是乎?识者眯然称庄古神人之耶?”在李渔看来,精致的“闲”生活需要有一定的修养和品位,需要懂得欣赏与享受。
他认为,人们应该具备对美的感知能力,懂得欣赏自然、艺术和人生的美好之处。
他也主张在欣赏美的要能够提升自己的品味和素养,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修炼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他在《闲情偶寄》中写道:“圣人之岭墙生以攒波赋,尤惜想来未、不夜天已昏。
严约虚素不经意,卧枕静听水声顺。
”为了追求精致的“闲”生活,李渔还主张要有适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节奏。
他提倡人们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生活态度,不被外界纷扰所妨碍。
在他看来,人们应该能够找到与自己内心需求相符的生活方式和节奏,追求“闲”的生活状态,拒绝被功利和虚荣所困扰。
他在《闲情偶寄》中写道:“吾家闲架横是藤缠籑,红墙白瓦甍,与我而一道,中夜上谁能道。
”李渔的“闲”生活观念对于当代人们也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
在当今社会,人们普遍面临着各种压力和焦虑,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工作和生活的忙碌令人感到疲惫不堪。
李渔提倡的精致“闲”生活观念为现代人们指明了一条追求内心平静和满足的生活道路。
通过适度的放松和休闲,通过欣赏艺术、品味生活,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活的真谛,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李渔提出的精致的“闲”生活观念,对于当代人们来说仍然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李渔生活审美研究综述——以《闲情偶寄》为考察对象
的三分 之一 , 单锦珩 的 《 如 李渔传 》、 为民 的《 渔 俞 李
评 传》 。对李 渔 作 品研 究 的论 文 约 有 五六 百 篇 , 等 包 括 :.从李 渔 的 文 学 创作 出发 , 要 是 戏剧 和小 1 主
说, 内容包 括有版 权争议 作 品的归属 问题 、 版本 及其
李渔 美学研 究论 文 及 两部 美 学专 著 中 , 剧 美 学 又 戏
几乎 占了一半 的分量 , 另还 有一些 立足 于 园林 、 女性 等方 面 的文章 , 以真 正 的纯 粹 的从 生活 出发 立足 所
其 他生活 审美 、 女性 审美 、 闲 、 休 设计 等 约有一 百篇 ,
占总数 的六分之 一 。其 他还 有谈 饮食 养 生保健 类约
的 内容 、 李 渔理论 的理解 、 对 用李渔 的理论去 解读一
目前可 以搜到 的有关李 渔 的各种 文章约 有八九 百篇 , 去掉一部 分对李 渔及其作 品简介类 的 , 约余 六 七百篇 , 出版 的专 著也 有 三 十多 部 。国 内李渔 研 究 顺序 大致 是这样 的 , 从其 戏 剧理 论 到李 渔 其人 到其
从宏 观上看 , 渔研究 对象可 以分为 两类 , 是 李 一 李 渔 的生平人 格 思想 , 是 李 渔 的作 品 。对李 渔 其 二 人 的研究 包括他 的生平 经 历 、 庭概 况 、 活方 式 、 家 生 思 想及 思 想变化 、 物 品格 及人 们对 他 的评 价甚 至 人 还有 一些奇 闻轶 事 。研 究 李 渔其 人 的文 章 约 有 8 0
三 四十篇 , 艺术 教育理 论及 实践 约 十篇 , 言学 修辞 语
于普通 人 的 H常 生 活 的 生 活 审美 论 文 就 微 乎 其 微
明末士大夫的生活美学《闲情偶寄》中富于情致的居住
明末士大夫的生活美学《闲情偶寄》中富于情致的居住李渔所撰写的《闲情偶寄》,共包括《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饮馔部》《种植部》《颐养部》等八个部分,除去《戏曲部》外,其他都于生活的情趣和美感有关,都可以称作生活美学。
今天是讲究美学的年代,所以对现代的设计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当然,当时的社会和现代有很大落差,也许文中的很多细节对我们没有实际用处,但我们可以接受他的理念:求新、求变、合理、合用。
把这种态度运营在当下,就可以设计出富于情致的居住空间。
厅壁装饰须简雅(出处:《居室部》厅壁)李渔认为厅堂墙壁虽然要挂名人书画,但将画裱装于墙上不如贴于墙上;将画贴于墙上,又不如直接画于墙上。
“裱轴不如实贴;轴虑风起动摇,损伤名迹,实贴则无是患。
且觉大小咸宜也。
实贴又不如实画:‘何年顾虎头,满壁画沧州。
’自是高人韵事。
窗户讲求简单(出处:《居室部》窗栏)园林内的窗格,重点应先放在坚固,“其首重者,此在一字之坚,坚而后论工拙”,在坚固之后,才讲求工艺技巧。
且窗格“宜简不宜雕”。
借景的技巧在室外(出处:《居室部》取景在借)对于借景,李渔不喜欢传统园林将盆景、鸟笼、案石置于室内,“其拘束不舒,令人作囚鸾絷凤之想”;认为应该将之放于户外,借由窗格形成画景。
“设此窗于室内,必先于墙外置板,以备成物之用。
一切花盆笼鸟、蟠松怪石皆可更换置之,更可日日更换景色。
设立藏污纳垢处(出处:《居室部》藏垢纳污)李渔主张房间内要保持干净,因此必须设一个“套房”,可将废弃或者琐碎之物丢弃或放置于此,到了打扫之时一并整理。
“故必于精舍左右,另设小屋一间,有如复道,俗名‘套房’是也。
凡有败笺弃纸,垢砚秃毫之类,卒急不能料理者,姑置其间,以俟暇时检点。
”桌上物品排列要有巧思(出处:《器玩部》忌排偶)李渔认为,当置玩物于桌上时要有排列方法,千万不可以并排,不可以八字形、四方形、梅花形。
“大约摆列之法忌作八字形,二物并列不分前后,不爽分寸者是也;忌作四方形,每角一物,细如小菜碟者是也;忌作梅花体,中置一大物,四周以小物是也;余类可推。
李渔:精致的“闲”生活
李渔:精致的“闲”生活李渔,字梦白,号闲生,明代文学家、艺术家。
他以其极具个性的“闲”生活而闻名于世,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非凡的成就,更在日常生活中追求精致的品味和自在的心境。
他的生活态度和创作理念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和生活哲学的典范之一。
李渔的闲生活,一方面源于他的身份和家世,另一方面也是他对于自由和品味的追求。
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精通经典文言文,同时还对绘画、诗词和戏曲有浓厚兴趣。
他在文学创作上偏爱自由闲逸的风格,对于生活品味也有着极高的追求。
在《闲情偶寄》中,李渔提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句话正是他闲生态度的真实写照。
他并不以物质成就和社会地位作为人生的归宿,而是把追求自我价值和内心享受放在第一位。
在他看来,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内心的自由和满足,而不是为了名利而奔波。
他积极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满足,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精神和情感上的“闲逸”,成为了精致闲生的典范。
李渔的“闲”生活不仅表现在他的创作上,更体现在他的日常生活中。
他钟情于园林建筑,喜欢临水而居,搭配琴棋书画,茶酒诗词,体现了他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
他的家里摆设着古董书画,随时可以读书、弹琴、欣赏艺术,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
他不关心物质的丰富,却追求精神的富足,对于精致品味有着过人的追求。
他在《闲情偶寄》中写到:“时乍破(折梅),数枝入花无俗饰。
直为我家琴上的,人传此后要素真。
”可见他对于质朴、纯粹的生活态度。
对于李渔来说,闲逸并不等同于懒散,而是追求内心丰盈和生活品味的表现。
他善于用文字和艺术来描绘内心的世界,通过品味生活的方方面面来体验内心的满足。
他在文学创作中追求精致的风格和自由的审美情感,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追求自由自在的品味和生活态度。
他所追求的闲逸生活,既是对于美学的追求,更是对于内心价值的追求。
李渔的闲生态度和精致品味,对于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当下,作为现代人,我们常常被繁忙的生活所累,追求物质的满足和社会的认可,而忽略了内心的满足和自由的追求。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出的主张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出的主张
李渔是清朝初时期的一位著名作家和文艺批评家,他的著作《闲情偶寄》被认为是中国文艺理论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这本书中,李渔提出了许多关于文艺创作和美学理论的主张,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
1. 调和性情:李渔认为,创作者应该让自己的性情得到充分的舒展和抒发,以此来达到创作的最高境界。
他认为,创作者的性情应该是天真、自然、纯粹的,而不能掺杂任何杂念。
2. 注重细节:李渔认为,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应该注重细节,以此来达到艺术创作的精益求精。
他提倡创作者应该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
3. 模仿与创新:李渔认为,创作者应该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此来达到艺术创作的最佳效果。
他认为,模仿是一种有益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创作者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和审美水平。
4. 注重形式:李渔认为,艺术作品的形式非常重要,应该成为艺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提倡创作者应该注重艺术作品的形式设计,以此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最大化。
5. 主张趣味性:李渔认为,艺术创作应该注重趣味性,以此来吸引观众和读者的注意力。
他提倡创作者应该将自己的创作意图融入到艺术作品中,以此来达到趣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这些主张反映了李渔在文艺创作和美学理论方面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对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闲情偶寄主要表达的意思
闲情偶寄主要表达的意思
《闲情偶寄》表达了李渔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全书分为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共有234个小题,涵盖了生活方方面面的细节和美学。
李渔在书中不仅关注戏曲、歌舞等艺术形式,还关注居室、器玩、饮食等日常生活中的琐碎问题,强调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李渔的闲情偶寄并非逃避现实的托词,而是对生活深度思考的结果。
他认为人生的乐趣在于发现生活中的小美好,享受当下的闲暇时光。
在李渔看来,想要超越庸常的生活,关键是要有一颗爱美的心,要在当下去发现领略生活的美好。
总之,《闲情偶寄》主要表达了李渔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精神生活的重视。
这本书既展示了中国古人生活意识中的精神热力,也体现了其对生活的思考和创造。
李渔生活美学思想研究
追 求 。
关键词 : 李渔 ; 生 活 美学 ; 行乐 ; 闲情 ; 雅 致 中 图分 类 号 : B 8 3 4 . 3 文 献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 号 : 2 0 9 5— 0 0 1 2 ( 2 0 1 5 ) 0 5— 0 0 9 9— 0 6
《 闲情偶 寄 》 是 李 渔积 几 十 年 之 功完 成 的 心 血 之作 , 记述 了他 对 生 活 的 体 验 与感 悟 。《 闲情
学 思 想 应 当从 此 部 开 始 。 李 渔 生 活 美 学 思 想 的 理 论 起 点 是 对 死 亡 问
偶 寄》 内容甚 为 驳 杂 , 但 所 谈 主 要 为 家 常 日用 之
发掘、 梳 理其 中 的生 活 美 学 思 想 , 以期 能 窥 探 李 渔 生活美 学 思想 的基 本面 貌 。
无死 , 而 日以死亡 相告 , 是恐 我 也 。恐 我者 , 欲 使
及 时行乐 ” ( 《 行 乐 第 一 ・小 序 》 ) 。造 物 以 死 亡
恐 吓人 , 其 意便 是 劝 人 及 时行 乐 。 也 就是 说 , 正 因人 生苦 短 , 终难免 一死 , 故要抓住 生之机 会 , 及 时 行 乐 。颐 养 性 命 之 法 首 要 便 是 以行 乐 为
之道 , 向世 人 介绍 了如 何在 日常 生 活 中颐 养性 命
之法 。其 事 迹虽微 , 却 意义 重 大 。生 活美 学 所关
注 的正是 如何 在 日常 生活 中实 现 审美 , 获 得 幸福
感, 从而 达到 养 生 、 乐 生 之 目的 。故 而 《 颐 养 部》 实乃 解读 《 闲情 偶 寄》 之关键 , 探 讨 李 渔 生 活 美
《闲情偶寄·居室部》美学思想探析
《闲情偶寄·居室部》美学思想探析核心是崇尚俭朴。
“创立新制,最忌导人以奢。
奢则贫者难行,而使富贵之家日流于侈,是败坏风俗之书,非扶持名教之书也。
是集惟《演习》、《声容》二种为显者陶情之事,欲俭不能,然亦节去靡费之半,其余如《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诸部,皆寓节俭于制度之中,黜奢靡于绳墨之外,富有天下者可行,贫无卓锥者亦可行。
”其中在《居室部》中,包括房舍、窗栏、墙壁、联匾、山石5个部分,集中论述了窗栏之制、房舍向背、墙壁装饰设计、窗栏设计的艺术原则及各种窗栏图样,等问题,反映了李渔完备成熟具有瞻仰性的家居美学思想。
李渔对窗栏的审美意义作了精彩阐述,其美学思想、文化意识和设计观念对当今的艺术设计大有裨益。
其《居室部》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苏州留园冠云楼借虎丘之山,北京颐和园借玉泉山之塔,通常,这所借之景多为“静景”;而李渔独辟蹊径,借“动景”。
他将一艘游船画舫的窗口“作便面之形”,行于水上,则两岸湖光山色、寺观浮屠、云烟竹树,以及往来之樵人牧竖、醉翁游女、连人带马尽人便面之中,作我天然图画。
千百万幅绝佳山水被扇面窗收取的同时,也没有抹杀园林的湖舫自身的审美属性,本身就是一景,舟中人物的举手投足,以内视外,是一幅扇面山水图;以外视内,是一幅舟中人物画。
审美主体的视角出发点是湖舫,审美对象是湖舫。
这种借景思想首先在空间上突破局限,以园内与园外相连,延展观赏者的视野,体现中国古典园林对曲径通幽之意境的追求。
其次是突破了时间的界限,随着游船的前行,扇面窗中的景物时时变换,小小的扇面窗的空间是有限的,通过它呈现的景物却随时间的流逝而形色各异。
于是画舫与潮水山岸一起构成完整的审美意象,不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物象。
李渔不仅拓宽了借景思想的内容,而且增加了借景的维度。
二、因势利导,雅趣实用李渔美学思想的基本观点是重实用。
李渔认为“制体宜坚”,“坚而后论工拙”在实用、坚固的前提下注重美观是设计的第一位。
李渔《闲情偶寄》:交有道之士,享清闲之福
李渔《闲情偶寄》:交有道之士,享清闲之福李渔的《闲情偶寄.颐养部》是一部专讲如何颐养身心的著作,他提出了“兹论养生之法,以行乐先之”的观点,并且又为不同处境的人们指出了不同的行乐方法。
在《随时即景就事行乐之法》中写道:“善养生者,不可不交有道之士。
”认为人在清闲时与“有道而善谈者”聊天对谈,也是消遣休闲时光、有益身心健康的一大乐事。
“读书,最乐之事,而懒人常以为苦;清闲,最乐之事,而有人病其寂寞。
”读书是最令人快乐的事,懒人却常常觉得辛苦;清闲是人生最难得的快乐,有人却嫌寂寞难耐。
所以,世间只有少数人能安享读书之乐,清闲之福。
所谓“清光不厌多,高人不厌闲。
”闲情逸致中蕴涵着人生的真快乐,大快乐。
所以,高人雅士认休闲为“清福”,明人华淑在《题闲情小品序》中说:“夫闲,清福也,上帝之所吝惜,而世俗之所避也。
一吝焉而一避焉,所以能闲者绝少。
仕宦能闲,可扑长安马头前数斛红尘;平等人闲,亦可了却樱桃篮内几番好梦。
面上寒暄,胸中冰炭,忙时有之,闲则无也;忙人有之,闲则无也。
”对“清闲”毫无保留的赞美,肯定了休闲的价值。
可见闲与忙是两种相反的生活态度,两种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
一般人不认为闲是幸福,“病其寂寞”,因而好避闲而趋忙,故“能闲者绝少”。
但爱闲之人不等于慵懒之人,只是不愿为功名富贵而忙碌罢了。
清初文人张潮说:“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
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
天下之乐,孰大于闲?”可见,文人雅士在闲暇时也“情有所寄”,并不肯浮泛虚度光景,而其中的乐事,即闲人所好的闲情逸致,无不有益于身心健康。
而对于那些懒于读书、苦于清闲的人来说,如何消遣清闲的时光而不觉得孤独寂寞?“就乐去苦,避寂寞而享安闲,莫若与高士盘桓,文人讲论。
”李渔认为,“与高士盘桓,与文人讲论”是打发休闲时光的获益最大、快乐最多的方法。
正如金圣叹在《水浒传序》中所说:“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快莫若谈……有时风寒,有时泥雨,有时卧病,有时不值,如是等时,真住牢狱矣…吾友来,不以酒为乐,以谈为乐也。
《闲情偶寄》名句
《闲情偶寄》名句《从〈闲情偶寄〉名句中领略生活的妙趣》李渔的《闲情偶寄》那可是蕴含了好多精妙绝伦的名句,读起来真让人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就好像是在平淡的生活中突然找到了一扇神奇的窗户,透过它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比如说那句“本性酷好之物,可以当药”,哎呀呀,这简直太对啦!想想看,当你心情糟糕透顶的时候,要是来上一份自己超级喜欢吃的美食,那感觉,瞬间就把烦恼给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就像我,遇到烦心事的时候,吃一块甜甜的巧克力,哇塞,感觉整个世界都美好了,那些不开心就像是被巧克力的甜蜜给融化掉了一样,可不就是药到病除嘛!还有“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
这话说得太在理了!有时候我们老是追求一些新的东西、新的潮流,却忘记了那些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
你看那些经典的老歌、老电影,虽然年代久远,但是每次回味起来都觉得韵味十足。
相反,现在有些新东西,火得快凉得也快,就像一阵风一样,呼呼吹过就没影了。
所以啊,咱们还是要多珍惜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好东西。
“善养生者,贫贱而寿;不善养生者,富贵而夭。
”这句话可真是给咱提了个醒啊!现在好多人仗着自己有点钱就拼命造,熬夜、胡吃海喝、不爱运动,结果身体垮了。
反而是有些生活条件不那么好的人,懂得珍惜自己的健康,早睡早起、饮食规律、适量运动,结果身体倍儿棒。
就像我认识的一个大爷,虽然不是很富裕,但是每天乐呵呵的,还坚持锻炼身体,那精神头比好多年轻人都好呢!看来,养生这事儿还真不能马虎,不管有钱没钱,都得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
《闲情偶寄》里的这些名句,就像是一个个智慧的小精灵,在我们的生活中蹦蹦跳跳,给我们带来启发和乐趣。
它们告诉我们要珍惜自己喜欢的东西,要尊重传统,更要重视自己的健康。
每次读到这些名句,我都忍不住感叹,古人这智慧真是高深啊!我觉得我们都应该好好读一读《闲情偶寄》,从中汲取那些宝贵的生活智慧,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充满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李渔《闲情偶寄》中的日常生活美学作者简介:涂靖章,女,1988,西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学
涂红艳,女,1969,垫江县城北小学,小学高级教师
摘要:李渔的《闲情偶寄》包含着丰富的生活美学思想,与现代语境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及生活美学等有相通之处。
全书八部,其《词曲部》和《演习部》历来是大家研究重点,但其中丰富的日常生活美学思想往往让人忽略,本文主要是对《闲情偶寄》中与日常生活审美思想想通的生活美学思想做一些阐述,以便丰富其文本的全面研究价值,为现代社会所用。
关键词:《闲情偶寄》日常生活审美化生活美学
一:西方现代语境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中国文本《闲情偶寄》日常生活审美,顾名思义就是立足于现实生活当中作审美的观照,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一是审美化的日常生活。
它导致的结果就是,正如费舍斯通在《消费社会和后现代主义》中所说的“如果我们来检讨后现代主义的定义,我们就会发现,它强调了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界限的消解、高雅文化与大众通俗文化之间明确分界的消失、总体性的风格混杂及戏谑式的符码混合”
①那样,在后现代社会,艺术与生活已经界限模糊。
现代社会在消费时代的背景下,日常生活越来越符号化、形式化和艺术化。
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可以作为美学研究的领域,橱窗或者衣着的研
究,美学的研究范围不再局限在艺术哲学的范围,美学得到了新的生长。
中国文本中有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思想,早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就出现了,李渔的《闲情偶寄》中将生活情趣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与现代消费文化下的日常生活审美相同的是都以日常生活为基础进行审美观照,不同的是在李渔更集中体现在生活情趣体验上,包括起居、饮食和器玩等的审美体验中,文笔通俗易懂、轻松活泼,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喜好,对其中的日常审美篇章进行研究以便服务于我们的现代生活。
二:《闲情偶寄》中的日常生活美学
任何时代,人都要生活,想生活得好就需要生活美学作支撑,可以说李渔的《闲情偶寄》方方面面都是日常生活的美化学说,本文以《闲情偶寄·饮馔篇》为契机,通过对生活美学观念的分析,来谈谈李渔作品中的日常生活美学思想。
(一)生活美学之美食文化
中国素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吃是非常重要的。
吃在生理层面看来只是一种本能需要,原始人对食物的需求只是填饱肚子,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食物不仅用来充饥,还包含着人与人的交流和沟通,饮食文化从物质文化发展成精神文化(如餐桌礼仪等),如今吃不仅讲究食材本身还讲究环境等的审美因素。
《闲情偶寄·饮馔篇》的《蔬菜第一》讲到“笋”时说:“蔬菜之美者,曰清,曰洁,曰芳馥,曰松脆而已矣。
不知其至美所在,能居肉食之上者,
只在一字之鲜”。
②可以看出,“鲜”字在李渔看来是笋的审美特点,在文中他还引用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③一句,可见作者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是笋在精神层面上作为饮食的重要性。
“无竹令人俗”,竹在古代被文人视作风骨的精神象征,笋能医俗亦能医瘦,在李渔看来,笋兼有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双重价值。
我们经常用美食来形容好吃的东西,用“美味”来传达对食物的感觉。
中国古典美学中“味”是一个重要的范畴,老子提出“淡乎其无味”,无味并不是没有味道,正如无为一样,无味正是最高的味,是通向宇宙本体和生命的一种平淡的趣味。
笋就符合这样的审美标准,笋呈白色,味甘、味淡、味鲜、吃起来清新自然,又有丰富的精神内涵。
尤其到了现代社会,日常生活美学中的饮食方面更讲究的是一种情调和品味,就餐环境成为大家的首选条件。
吃原来也可以是一门艺术,日常生活本身就是一门吃的艺术。
(二)烹调的生活艺术
饮食中烹调很重要,烹调的好坏直接影响食物的色香味及口感,虽然口感属于低级审美中的快感体验,但其是精神快感的基础,所以也同样重要,色香味中最重要的是味,我们前面说到味是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所以烹调需要作为一种艺术来处理食材。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烹饪的花样各式各样,各个地方各有特色,比如北京的烤鸭、云南的过桥米线、重庆的火锅等,都是地方特色的饮食
文化。
当然光实践是不行的,还需要理论来为后人留下饮食建议,李渔就干了这样的一件事,《闲情偶寄·饮馔篇》就是难得的理论作品,其中生动的讲述了古代人如何吃、如何烹的艺术。
在李渔看来,色香味中色是最奇的,有“菜有色相最奇”④之说。
可见对菜的外形要求是很高的,形式美是美学领域中不可回避的一个话题,烹饪也是一种美的创造,需要人的想象力和自由精神,精心烹调出的美食也可以是一种艺术品,其形式和内容缺一不可。
虽然烹饪在日常生活当中平淡无奇,但说它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却毫不夸张。
烹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一道菜最后的成型如同一件艺术作品的完成,当我们进行品尝的时候就是一种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过程。
早在古希腊各种技艺都属于艺术的范畴时,烹饪也是一种艺术,到了现代社会,温饱后我们需要吃的更是一种文化。
吃也纳入到美学这个广泛的领域,日常生活当中本来就含有丰富的美的因子,只是往往受到忽视,不当理论来研究。
《闲情偶寄》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系统的生活美学百科,这是其重要价值所在。
三:日常生活美学之饮食之道
美学的研究价值之一就是使人更像人一样的生活,既然最终目的是指向人这个主体,那么研究人怎样生活是美的自然符合美学的基本精神。
李渔的《闲情偶寄》就是符合这样的美学精神的,那作者尊崇的是哪种饮食之道呢?在《闲情偶寄·饮馔部·蔬菜第一》中提出了总的指导方针:“声音之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为其
渐近自然。
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
”⑤作者两次说到自然,认为声音从人体喉咙发出是最美的,最接近自然;饮食中蔬菜是最美味的,原因也是最自然。
可以看出作者认为依循自然就是养生之道。
日常生活审美在中国文本中独具特色,其重视的是一种身心的美感体验,是一种主动积极自由的创造中的美,前面我们提到饮食中烹调的美的创造就是其集中表现,相比之下,中国人在吃的方面还是很自由的,所以创造美食也是一件自由的活动,没有束缚的人总是能发挥重大潜力,所以在食中来讲美本身是一件享受的事,相比西方文论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的描述,中国人深入到生活基础显得更高一层。
所以西方文论中多是现象的大量描述,中国文本则更重视日常生活体验的表达。
杜书瀛先生给李渔的定位是“李渔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古代的热情提倡者和鼓吹者,尤其是它的理论阐发者和积极实践者,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古代日常生活美学大师”。
⑥杜先生的定位可以说是贴合实际的,李渔的确可以称作“古代日常生活美学大师”,其《闲情偶寄》的确是“古代日常美学的百科全书”,其现实意义显而易见,值得我们进一步的学习。
(作者单位:1. 西南大学;2. 垫江县城北小学)
参考文献:
[1]李渔著.《闲情偶寄》,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1月.
[2]杜书灜著.《李渔美学心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年12月.
[3]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消费文化和后现代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5月.
[4]叶朗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
注解
①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消费文化和后现代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5月,第94页.
②李渔著.《闲情偶寄》,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1月,第125-126页.
③李渔著.《闲情偶寄》,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1月,第126页.
④同上,第127页.
⑤同上,第125页.
⑥杜书灜著.《李渔美学心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