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绿色公路建设技术指南资料讲解
绿道规划及案例解析
一、 道者,自然之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道
人道 自然之道
地道
-《道德经》二十五章《象元》
人类最原始的自然观也是绿道规 划设计最基础的指导思想
天道
•人道:昼夜作息,农业劳作等 •地道:季节更替和气温变化、水文节律、动物生命周期、候鸟活动等 •天道:太阳、月亮、地球及其他星体的运行 •道道:自然而然,让万物自行其道
2.2 1940年代,大伦敦规划建设了环城绿带及与之相联系的绿色通道网络, 之后逐渐发展成为国外正在大规模建设的“绿道”。
绿道是社会经济文明到达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人与自然的 主动平衡方式。
原始的人与自然平衡是一种被平衡,在 原始生产力相对比较低下的时代,人类无法 改变自然。而当进入工业革命,社会意识相 对比较低下的时代,人类无法意识到保护自 然的重要性。因此,只有当进入现代文明, 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的 今天,人类才会主动意识到人与自然平衡的 重要性,是一种主动的平衡。而如今,当中 国社会进入高速发展,在某些城市已经达到 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绿道这种人与自然主 动平衡方式则顺势而生。
翠云廊是一条始于秦汉的古 蜀道,它既不“危乎高哉”,也不 “难于上青天”,但由于它两旁高 大参天、浓荫蔽日、绵延300里 的古柏,而被地理学家和史学家称 之为“比罗马大道还要壮美”的世 界奇观。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 老、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雏形绿道 。
翠云廊古柏
二、中国历史上的“绿道”雏形
岭南第一古道
日本北海道富良野绿道
3.5 台湾东丰绿道:改造废弃铁路,提升地方经济
• 东丰绿色走廊为台湾第一条由废 弃铁道改建为自行车道的脚踏车专 用道; • 沿途风景包含从起点至大甲溪花 梁钢桥间长约1.9公里的自行车道及 隧道及花梁钢桥,沿途风景绝佳; • 新社庄园位于台中大坑风景区圈 内的新社乡,相当于37个台北的大 安森林公园,海拔500公尺到860公 尺,四季气候宜人,年均温23度, 最适合人居的气候,且居台中市太 平乡与台中县北屯区的分隔山棱线。 台中新社风景区珍贵的绿色森林元 素,是中台湾的花园。
广东绿道建设技术规程
广东绿道建设技术规程一、前言为了促进城市绿化、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整体形象,广东省制定了本绿道建设技术规程。
该规程旨在规范广东省内绿道建设的技术规范及操作标准,以确保绿道建设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二、绿道的定义绿道是指以绿地、公园、河道、湖泊等为主体,配以步行、自行车、游憩等多功能道路系统,形成沿途自然风光和文化景观的线性公园。
绿道在城市中的作用主要是实现城市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三、绿道建设的设计原则1. 可持续性原则。
在绿道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可持续性,确保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2. 环境友好原则。
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确保在绿道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损害,同时也要做好绿道的维护管理工作,确保其长期使用。
3. 灵活多样原则。
绿道建设应充分考虑用户需求和使用情况,采用多样化的设计手法,创造出适合各个年龄层、各个群体的多样化绿道环境。
4. 自然与人工结合原则。
绿道建设要充分考虑自然与人工的结合,既要保护和强化原有的自然景观,又要充分利用人工景观的建设手段,让绿道更健康、更美丽、更舒适。
四、绿道建设的技术要求1. 绿地规划和设计1.1 绿地规划要尽可能的最大化利用可用绿地,同时保留足够的生物多样性。
1.2 设计绿道时,需要考虑交通的安全性、便利性和流畅性。
1.3 考虑到气候、环境和地形的要求,绿道设计师应该按照绿道的使用需求制定设计方案。
2. 绿化和美化2.1 实施植物丰富的绿化,包括各种乔木、灌木、草坪和花卉等。
2.2 合理安排景观区域和景点,以丰富游客的体验。
2.3 清理周围环境,保证整个绿化区域的卫生和清洁。
3. 绿道建设的分类3.1 计划和开发类。
这种类型的绿道是在城市开发中建设的,可以减轻城市交通压力、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并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3.2 自然景观类。
这种类型的绿道是在野外、公园和保护区中建设的,以自然景观为主要内容,旨在展示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绿色道路施工技术指南
绿色道路施工技术指南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绿色道路施工技术。
这可不是啥高深莫测的玩意儿,其实就跟咱过日子一样,得讲究个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呢!你想想看,要是修条路,又是大张旗鼓地破坏环境,又是浪费好多资源,那多不划算呀!绿色道路施工技术呢,就是要让修路这件事儿变得又好又环保。
比如说在材料选择上,咱就不能啥贵用啥,得挑那些既耐用又环保的呀。
就像咱买衣服,不一定要买最贵的,但一定要买穿着舒服又耐穿的,对吧?那些能循环利用的材料就再好不过啦,就像家里的旧物改造,变废为宝,多有意思!还有啊,施工过程中也得注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不能修路修得尘土飞扬的,让周围的居民天天吃灰。
这就好比你在自己家里打扫卫生,也得注意别扬起太多灰尘影响到邻居呀。
得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洒洒水呀,挡挡灰尘呀。
而且,咱修路也得考虑到以后的事儿。
不能修好没多久就这儿坏那儿坏的,那不是白折腾嘛。
这就跟咱盖房子一样,得根基牢固,才能住得长久安心呀。
所以施工质量可得把控好,不能马虎。
咱再说说能源利用这一块。
能省电就省电,能省水就省水呀。
施工现场的那些灯呀、机器呀,不用的时候就赶紧关掉,别白白浪费电。
水也是一样,能重复利用就重复利用,可别哗哗地浪费。
这就跟咱在家里节约用水用电一个道理,随手关灯关水,积少成多,那能省不少呢!另外呀,绿色道路施工还得考虑到生态保护呢。
要是修路的时候把那些小动物的家都给破坏了,它们多可怜呀。
咱得给它们留条活路,让它们也能在这片土地上好好生活。
就好像咱在自己小区里,也得爱护那些花花草草、小猫小狗不是?你看,绿色道路施工技术多重要呀!它不仅能让我们的路修得更好,还能让我们的环境更美好,让我们的生活更可持续。
这可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梦想,只要我们大家都重视起来,都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做到。
咱可别小瞧了这每一个小小的举动,就像一颗小水滴,汇聚起来也能成为汪洋大海呀。
让我们一起为绿色道路施工技术出一份力,让我们的道路不仅是通途,更是绿色的风景线!让我们的未来因为绿色道路施工技术而更加美好!难道不是吗?。
绿色公路建设通用技术指南
绿色公路建设通用技术指南《绿色公路建设通用技术指南》嗨,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绿色公路建设这码事。
我刚接触这行的时候呀,那真是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犯了不少错呢。
不过现在,我也算是有点经验了,下面就把这些分享给你们。
一、基本注意事项首先呢,咱们得搞清楚绿色公路的概念。
这绿色公路可不简单,它不是光种几棵树就行的。
你看,我当初就以为多种树就是绿色公路了,其实不是。
绿色公路是要在公路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整个生命周期里,都做到环保啊、资源节约啥的。
选址的时候就要小心了。
一定得避开那些敏感的区域,比如生态保护区之类的。
我当时参与的一个项目,差点就选在一个小湿地附近,好险最后发现了。
如果是在山区建设公路,要特别注意山体的稳定性。
可别像我当年,没多考虑这山稳不稳就想动工,后来做了好多调查工作才重新规划的。
二、实用建议在设计方面,尽量利用现有的地形地貌。
就好像我们搭建积木一样,要根据已有的地形去调整公路的走向,这样能少挖土方,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
说到土方啊,挖出来的土可别乱丢。
可以用于其他地方的填方,这就叫资源的循环利用。
我经手的一个公路项目,就把挖方合理利用起来,既省钱又环保。
还有材料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优先选用那些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材料。
比如使用再生骨料来做混凝土,这是个很不错的法子。
我一开始也有点不相信再生骨料能行,但用过之后发现效果真好。
照明设施咱们也得考虑到节能。
采用高效节能的灯具,还可以设置智能控制系统,让灯根据光线的强弱和交通流量的大小自动调整亮度。
这就像咱们家里的智能电器一样,省心又环保。
三、容易忽视的点排水系统大家往往容易忽略。
绿色公路的排水系统不能只是把水排走就完事儿了,还得考虑对水资源的保护呢。
要设计一些雨水收集设施,就像拿个大桶把雨水收集起来。
这些雨水收集起来后可以用于公路两侧的植被灌溉。
而且呀,排水系统要避免造成水土流失,我就见过有的公路排水没做好,一场雨过后路边的土都被冲走了不少,太浪费资源了。
广东绿道建设技术规程
广东绿道建设技术规程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健康生活的提出要求,绿道建设成为了近年来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热门话题。
而作为较早开始推行绿道建设的省份,广东省也陆续制定了一些技术规程。
本文将介绍广东绿道建设技术规程的相关内容。
一、绿道规划绿道建设的第一步是规划。
广东省的绿道规划必须根据区域自然地理特色和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原有的绿地、景点、文化遗产资源,体现生态、文化、旅游、运动等多样功能。
在规划时,还需要明确绿道贯穿区域居民的需求,将绿道与城市轨道交通、公交交通相结合,提高城市开放性和现代化水平。
二、绿道设计绿道的设计需要结合区域地形和特点,考虑交通、排水和防洪等工程问题。
同时,要注重景观、材料和环保原则。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将绿道设计分段,尤其是在自然地形发生变化的地方,如江河岸线、山丘、湿地等。
过程中还需要确定绿道制作标准,包括路面宽度、路面材料、绿化宽度、绿化种类、附属设施、照明系统等,确保绿道与周边环境协调。
三、绿道施工绿道的施工是关键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土地质量、地形地貌、水流方向、植被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等进行详细勘察和调查。
同时,需要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包括构造、绿化、道路和桥梁等建设方案。
施工时还要注重环境保护,如垃圾回收、建筑垃圾利用、突出文化的绿化和种植等。
四、绿道运营与管理绿道建设完成之后是运营和管理阶段。
运营中要注意绿道对环境的保护,给游客创造一个舒适、安全、整洁的旅游环境。
管理中需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清洁、草坪修剪、花木养护、功能维护等工作,保证绿道的美观和功能的正常。
综上所述,广东绿道建设技术规程是由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等几个环节依次进行的。
相应地,广东绿道的建设,需要有完整、科学、合理和管理制度的支持与保证。
广东省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指引(粤建规函[2011]460号)
广东省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指引PlanningGuideesloiUnfrbanGreenwayi nGuangdongProvince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1 年7 月目录1 总则 (1)2 涵义及构成 (2)3 目标和原则 (3)4 选线方法 (6)5 基本要求 (8)6 典型地段城市绿道规划指引 (12)7 城市绿道构成要素规划指引 (20)1 总则1.1 为明确城市绿道内涵、规划目标和原则、选线方法与基本要求,指导全省城市绿道规划编制工作,形成城市绿色生活网络,制定本指引。
1.2 广东省城市绿道的规划设计,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及各城市与绿道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等。
1.3 本指引适用于广东省内城市绿道规划编制工作。
1.4 本指引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
2 涵义及构成2.1 涵义广东省绿道网对应于是否穿越地级(以上)城市行政区域,由省立绿道和城市绿道两级网络构成。
城市绿道主要串联城市行政区域范围内(不限于城市建成区)的各类绿色开敞空间和重要的自然与人文节点,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自然节点,人文遗迹、历史村落、传统街区等人文节点,以及居住社区、中心商业区、大型文娱体育区、公共交通枢纽等人流量较大的区域。
建设城市绿道对于保护与优化城市生态系统、引导形成合理的城乡空间格局、提供休闲游憩和慢行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2.2 构成城市绿道由绿廊系统和人工系统两部分构成。
2.2.1 绿廊系统绿廊系统是城市绿道的绿色基底,主要由地带性植物群落、野生动物、水体、土壤等生态要素构成,包括自然本底环境与人工恢复的自然环境,具有生态维育、景观美化等功能。
2.2.2 人工系统人工系统由慢行系统、交通衔接系统、服务设施系统和标识系统等构成,具有休闲游憩、慢行交通等功能。
慢行系统: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综合慢行道。
交通衔接系统:包括绿道停车设施、绿道与城市其他交通系统的接驳设施等。
广东省绿色公路建设技术指南
省绿色公路建设技术指南(试行)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Construction of Green Highway (Trial)省交通运输厅2017年3月前言....................................................1 总则 (1)2 绿色公路设计 (3)3 绿色公路施工 (18)4 绿色公路运营与养护管理 (27)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实施绿色公路建设和推进公路钢结构桥梁建设相关工作的通知》(交公便字〔2016〕157号)、《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交办公路〔2016〕93号)及省交通运输厅发布的《省推进绿色公路建设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公路建设情况,特制定本技术指南。
本指南的主要容包括:1.总则;2.绿色公路设计;3.绿色公路施工;4.绿色公路运营及养护管理。
本指南主编单位:省交通运输厅。
本指南参编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本指南主要起草人员:贾绍明、钱松、明星、王璜、梅晓亮;爱民、毅、邵社刚、孟强、宁选杰、吴立坚、海峰、王随原、和海芳。
1 总则1.1 本指南所称的绿色公路是指在公路的全寿命周期,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最大限度地控制资源占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建设品质提升与运行效率提高,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美观的行车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公路。
1.2 本指南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的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其他等级公路可参照使用。
1.3 绿色公路的建设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
高度重视公路、环境、社会各方面、各要素的关系,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发挥公路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2)统筹协调原则。
统筹公路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服务全过程,强调均衡协调,突出建、管、养、运并重,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
(3)创新驱动原则。
广东省公路工程施工标准化指南+第一分册
广东省公路工程施工标准化指南+第一分册温馨提示:该文档是小主精心编写而成的,如果您对该文档有需求,可以对它进行下载,希望它能够帮助您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以对它进行修改,根据您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即可。
另外,本小店还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比如工作总结、文案摘抄、教育随笔、日记赏析、经典美文、话题作文等等。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不同的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后续更新。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written by the small master, if you have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ocument, you can download it, I hope it can help you solve your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document, it can be modified and adjustedaccording to your actual needs.In addition, the store also provides you with a variety of types of practical information, such as work summary, copy excerpts, education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and so on. 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to the following updates.广东省公路工程施工标准化指南+第一分册是广东省公路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文件,为规范和统一广东省的公路工程施工标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广东省省立绿道建设指引
⼴东省省⽴绿道建设指引⼴东省省⽴绿道建设指引Benchmark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Regional Greenways in Guangdong Province⼴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〇⼀⼀年五⽉⽬录1 总则 (1)2 建设要素和配置要求 (2)3 建设要求 (5)附录A 有关术语解释 (9)附录B 绿道基本配套设施分级设置要求 (12)附录C 绿道基本要素建设标准 (13)1 总则1.1为充分发挥省⽴绿道的基本使⽤功能,保障建设质量和建设效果,确保绿道建设符合⽣态、经济、安全、适⽤等要求,制定本指引。
1.2本指引为省⽴绿道建设提供基本参考标准,各地可根据实际予以深化或具体化。
城市绿道的建设可参照本指引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开展。
1.3省⽴绿道建设应遵循⽣态性、连通性、便利性、安全性、多样性、可⾏性的原则,充分体现地⽅⾃然和⼈⽂特⾊。
1.4省⽴绿道建设应充分依托和利⽤现有设施,与农林⽔利⼯程、环境治理⼯程、园林绿化⼯程等有效结合,节省投资,提⾼⼟地使⽤效率。
1.5省⽴绿道建设,除执⾏本指引外,还应符合现⾏⽣态、环保、⽂物保护、⽔利、防洪、防灾、建设等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6本指引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
2 建设要素和配置要求2.1建设要素省⽴绿道可分为三⼤类型(⽣态型、郊野型、都市型),由五⼤系统(绿廊系统、慢⾏系统、交通衔接系统、服务设施系统、标识系统)构成,涵盖⼗六个基本要素(表2-1)。
表2-1 省⽴绿道建设基本要素表2.2配置要求按照绿道⽹建设时序,将建设阶段分为基本建成、全部到位和成熟完善三个阶段。
各阶段配置要求如下:(1)基本建成按照表2-2中规定要素的配置要求,完成省⽴绿道慢⾏道路⾯铺装,建设必要附属配套设施和标识系统,使其满⾜基本的使⽤要求。
(2)全部到位按照表2-2中规定要素的配置要求,全⾯完成省⽴绿道的建设,包括划定绿道控制区并实施有效空间管制,全部建成各项配套设施,全⾯完善沿线绿化,保障城际交界⾯互联互通,打造不少于总长度10%的⽰范段,从⽽满⾜⼈民群众正常的使⽤要求。
广东省绿色公路建设技术指南资料讲解
广东省绿色公路建设技术指南广东省绿色公路建设技术指南(试行)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Construction of Green Highway (Trial)广东省交通运输厅2017年3月前言.........................................................................................................1 总则 (3)2 绿色公路设计 (5)3 绿色公路施工 (19)4 绿色公路运营与养护管理 (27)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实施绿色公路建设和推进公路钢结构桥梁建设相关工作的通知》(交公便字〔2016〕157号)、《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交办公路〔2016〕93号)及省交通运输厅发布的《广东省推进绿色公路建设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广东公路建设情况,特制定本技术指南。
本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绿色公路设计;3.绿色公路施工;4.绿色公路运营及养护管理。
本指南主编单位: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本指南参编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本指南主要起草人员:贾绍明、张钱松、陈明星、王璜、梅晓亮;李爱民、沈毅、邵社刚、孟强、宁选杰、吴立坚、蒋海峰、王随原、和海芳。
1 总则1.1 本指南所称的绿色公路是指在公路的全寿命周期内,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最大限度地控制资源占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建设品质提升与运行效率提高,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美观的行车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公路。
1.2 本指南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的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其他等级公路可参照使用。
1.3 绿色公路的建设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
高度重视公路、环境、社会各方面、各要素的关系,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发挥公路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广东省公路管理局关于发布《广东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建设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广东省公路管理局关于发布《广东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建设技术
指南(试行)》的通知
正文:
----------------------------------------------------------------------------------------------------------------------------------------------------
广东省公路管理局关于发布《广东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建设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广州、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潮州市交通运输局,各地级以上市公路局:
为规范我省普通干线公路服务区设施的规划、设计工作,体现“科学定位、保障功能、规模适宜、经济实用、生态环保、安全卫生”的原则,为普通公路新建、改建服务区设施提供技术依据,我局组织开展了《广东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建设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技术指南》)的专题研究、编制工作。
《技术指南》经广泛征求意见,多次修改完善,于近期通过专家审查。
经省厅同意,现予印发,并提出如下要求,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技术指南》是我省开展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设置规范化工作的技术管理依据,我省新、改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设置的设计文件应符合《技术指南》的要求。
各有关单位应认真学习和消化,做到透彻理解、全面掌握,确保科学合理应用。
二、《技术指南》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请各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以便修订时研用。
联系人:杨振星,电话:************
徐俊德,电话:************
广东省公路管理局
2017年11月22日——结束——。
广州市绿道规划建设技术指引
广州市绿道规划建设技术指引广州市绿道规划建设技术指引(试行)按照广东省的统一要求,广州市绿道规划、设计、建设原则上按《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设计指引(试行)》执行,建设主要依托青山绿地工程、迎亚运工程和水环境治理工程的相关项目开展。
结合广州市实际情况,在征求相关意见的基础上,现编制本指引。
一、绿道的定义和分类绿道(Greenway)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
绿道根据所处区位和目标功能不同分为三类:生态型、郊野型和都市型。
在绿道两边规定的控制范围内要控制新增与绿道功能不相容的项目。
生态型绿道主要是指连接景点、区域之间以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国道等路段以及河流、海岸沿线林带、绿化带为主体,贯通城乡的生态廊道,其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200m。
郊野型绿道主要是依托城市建成区、生态旅游景点周边的大块绿地、水体、连接道路和田野乡村所构建的绿色走廊,其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100m。
都市型绿道主要是指在城市建成区内,依托河道以及道路两侧的绿地构建形成供市民休闲活动的通道,其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20m。
二、绿道的组成要素绿道主要由绿廊系统和人工系统组成。
绿廊系统:是指在绿道控制范围区内的自然因素,包括由绿化、水体等组成的绿化缓冲区。
人工系统:是指在绿道的控制范围内,为满足绿道游憩功能而配建的设施,包括绿道游径、标识系统、服务系统及节点、基础设施等。
广州的绿道须主要包含四大要素:良好优美的绿化生态环境、标准合理的绿道游径(单车道、人行健步道)、统一清晰的标识系统、完善的综合服务设施。
三、绿道线路的选择广州市域范围内绿道分为三个层次:省规划的省级绿道,市规划的市级绿道,区(县级市)规划的区级绿道。
绿道的选线要结合现有的水道和道路系统,考虑其穿越区域的社会经济、自然气候、地形水文、植被、景观风貌等条件,并分析绿道穿越区域的基础设施、土地利用情况、用地权属等;绿道的选线要考虑资源的生态性,布局的整体性,交通的连通性,使用的安全便捷性,实施的可操作性和经济性;绿道的选线要尽量联系贯穿各风景区、名胜古迹、公园、院校、场馆、商务商业中心;省、市、区级绿道要相互连接贯通,并突出地方特色。
广州市绿道规划建设技术指引
广州市绿道规划建设技术指引(试行)按照广东省的统一要求,广州市绿道规划、设计、建设原则上按《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设计指引(试行)》执行,建设主要依托青山绿地工程、迎亚运工程和水环境治理工程的相关项目开展。
结合广州市实际情况,在征求相关意见的基础上,现编制本指引。
一、绿道的定义和分类绿道(Greenway)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
绿道根据所处区位和目标功能不同分为三类:生态型、郊野型和都市型。
在绿道两边规定的控制范围内要控制新增与绿道功能不相容的项目。
生态型绿道主要是指连接景点、区域之间以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国道等路段以及河流、海岸沿线林带、绿化带为主体,贯通城乡的生态廊道,其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200m。
郊野型绿道主要是依托城市建成区、生态旅游景点周边的大块绿地、水体、连接道路和田野乡村所构建的绿色走廊,其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100m。
都市型绿道主要是指在城市建成区内,依托河道以及道路两侧的绿地构建形成供市民休闲活动的通道,其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20m。
二、绿道的组成要素绿道主要由绿廊系统和人工系统组成。
绿廊系统:是指在绿道控制范围区内的自然因素,包括由绿化、水体等组成的绿化缓冲区。
人工系统:是指在绿道的控制范围内,为满足绿道游憩功能而配建的设施,包括绿道游径、标识系统、服务系统及节点、基础设施等。
广州的绿道须主要包含四大要素:良好优美的绿化生态环境、标准合理的绿道游径(单车道、人行健步道)、统一清晰的标识系统、完善的综合服务设施。
三、绿道线路的选择广州市域范围内绿道分为三个层次:省规划的省级绿道,市规划的市级绿道,区(县级市)规划的区级绿道。
绿道的选线要结合现有的水道和道路系统,考虑其穿越区域的社会经济、自然气候、地形水文、植被、景观风貌等条件,并分析绿道穿越区域的基础设施、土地利用情况、用地权属等;绿道的选线要考虑资源的生态性,布局的整体性,交通的连通性,使用的安全便捷性,实施的可操作性和经济性;绿道的选线要尽量联系贯穿各风景区、名胜古迹、公园、院校、场馆、商务商业中心;省、市、区级绿道要相互连接贯通,并突出地方特色。
广东省公路工程施工标准化指南第三册
广东省公路工程施工标准化指南第三册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广东省公路工程施工标准化指南第三册是关于广东省公路建设领域的重要技术规范和指导文件。
(完整版)广东省绿色公路建设技术指南
广东省绿色公路建设技术指南(试行)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Construction of Green Highway (Trial)广东省交通运输厅2017年3月前言.......................................................................................................1 总则 (3)2 绿色公路设计 (5)3 绿色公路施工 (18)4 绿色公路运营与养护管理 (26)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实施绿色公路建设和推进公路钢结构桥梁建设相关工作的通知》(交公便字〔2016〕157号)、《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交办公路〔2016〕93号)及省交通运输厅发布的《广东省推进绿色公路建设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广东公路建设情况,特制定本技术指南。
本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绿色公路设计;3.绿色公路施工;4.绿色公路运营及养护管理。
本指南主编单位: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本指南参编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本指南主要起草人员:贾绍明、张钱松、陈明星、王璜、梅晓亮;李爱民、沈毅、邵社刚、孟强、宁选杰、吴立坚、蒋海峰、王随原、和海芳。
1 总则1.1 本指南所称的绿色公路是指在公路的全寿命周期内,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最大限度地控制资源占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建设品质提升与运行效率提高,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美观的行车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公路。
1.2 本指南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的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其他等级公路可参照使用。
1.3 绿色公路的建设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
高度重视公路、环境、社会各方面、各要素的关系,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发挥公路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广东省绿色公路建设技术指南
广东省绿色公路建设技术指南一、引言绿色公路是指在公路建设和管理中,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公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公路建设形态。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不断增强,绿色公路建设已成为广东省公路建设的重要任务。
本技术指南旨在为广东省绿色公路建设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绿色公路建设原则1.生态优先: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破坏生态环境,保护植被、动物和水源等生态要素。
2.资源节约:合理利用土地、能源和水资源,降低公路建设和运营的资源消耗。
3.环境友好:减少噪音、震动和尘土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保护居民的生活质量。
4.社会共享:公路建设应积极融入当地社会,保障居民的出行需求,提高公路的社会效益。
三、绿色公路设计技术1.建立合理的公路线形:考虑地理条件、地貌特征和生态环境,合理选择公路的线形,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保护生态环境:在公路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植被保护、动物栖息地和水域保护等因素,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3.优化交通组织:通过合理设置交通设施和交叉口,优化交通组织,提高道路通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
4.采用低碳材料:在公路建设中,选择符合低碳标准的建筑材料,降低碳排放和能耗。
5.利用新能源:在公路运营中,鼓励使用新能源车辆,减少尾气排放和噪音。
四、绿色公路建设管理技术1.建立绿色公路管理制度:制定绿色公路建设管理规范和标准,确保公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2.定期检测和评估:定期对已建成的绿色公路进行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环境监测和治理:建立公路环境监测系统,全面监测公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及时治理污染问题。
4.垃圾处理和再利用:合理设置垃圾收集点和处理设施,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和再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5.定期维护和养护:定期对绿色公路进行维护和养护,保持公路的良好状态,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绿色公路建设技术指南广东省绿色公路建设技术指南(试行)Tech ni cal Guideli nes for Con structi on of Gree n Highway(Trial)广东省交通运输厅2017年3月、八—刖言.......................................................... 1总则. (3)2绿色公路设计 (5)3绿色公路施工 (19)4绿色公路运营与养护管理 (27)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实施绿色公路建设和推进公路钢结构桥梁建设相关工作的通知》(交公便字〔2016〕157 号)、《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交办公路〔2016〕93号)及省交通运输厅发布的《广东省推进绿色公路建设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广东公路建设情况,特制定本技术指南。
本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绿色公路设计;3•绿色公路施工;4•绿色公路运营及养护管理。
本指南主编单位: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本指南参编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本指南主要起草人员:贾绍明、张钱松、陈明星、王璜、梅晓亮;李爱民、沈毅、召B 社刚、孟强、宁选杰、吴立坚、蒋海峰、王随原、和海芳。
1总则1.1本指南所称的绿色公路是指在公路的全寿命周期内,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最大限度地控制资源占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建设品质提升与运行效率提高,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美观的行车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公路。
1.2本指南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的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其他等级公路可参照使用。
1.3绿色公路的建设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
高度重视公路、环境、社会各方面、各要素的关系,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发挥公路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2)统筹协调原则。
统筹公路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服务全过程,强调均衡协调,突出建、管、养、运并重,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
(3)创新驱动原则。
大力推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强化创新的驱动与支撑作用,为公路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4)因地制宜原则。
准确把握区域环境和工程特点,明确项目定位,确定突破方向,开展有特色、有亮点、有品位的工程设计,因地制宜建设绿色公路。
1.4公路建设项目应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节能评估、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与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评估等节能环保管理工作,贯彻落实环保景观专项设计、施工环境保护监理、施工期环境监测与水土保持监测及施工期节能监测等要求,鼓励开展环保管家服务、环境影响后评价及节能后评估工作。
1.5绿色公路的建设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与相关的标准规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绿色公路设计2.1总体要求2.1.1公路规划阶段,应深入调查、分析、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区域产业布局、交通运输需求的分布和发展、区域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出行需求及占用土地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路网布局。
2.1.2公路建设项目立项研究阶段,应根据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现有路网状况和交通发展需求,综合考虑环境、土地、资金等条件,科学论证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建设规模,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2.1.3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科学论证比选走廊带和主要控制点,合理确定技术标准和建设规模,尽量采用避绕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规划确定的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生态敏感与脆弱区及社会关注区的建设方案;因工程条件和自然因素限制,确需穿越自然保护区实验区、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以外范围、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或准保护区的,应当事先征得有关主管部门同意。
2.1.4公路建设项目的用地指标应符合《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定。
2.1.5公路设计应依靠科技进步,创新理念,积极推广应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保护、环境污染控制、节能降碳、安全智慧及提升服务等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
2.1.6公路建设项目应构建动态设计与多方联动机制。
(1)坚持动态设计制度。
以施工为重点,根据施工进展及发现的新问题,实施持续设计,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2)建立参建单位多方联动机制。
畅通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之间的沟通联系渠道,以联席会议为纽带,发挥各方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2.2设计新理念2.2.1综合最优化设计理念建立综合最优化设计评价系统,坚持设计创作、精益求精的原则,加强总体设计,全局性、统领性地进行路线、路基路面、桥涵、隧道、互通、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环保景观等专业设计。
通过最优化设计,达到路线平纵横断面的最优布置、路基防护及排水的集约与环保、桥梁及隧道结构的安全与耐久、互通立交的最优布局、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布局的以人为本、景观绿化的自然协调。
通过综合最优化设计,达到公路与沿线自然、人文、社会的和谐,并通过精细化设计提高设计质量、降低工程实施难度、节省工程造价。
2.2.2全寿命周期成本设计理念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既要注重项目初期的建设成本,也要注重后期的维修和养护成本。
遵循建管养一体化设计理念,注重建设质量和工程耐久性,并将严格控制工程投资贯穿到项目设计、建设的各个环节,精心设计、优化设计,有效的控制建设成本;汲取以往项目养护和运营管理中所取得的经验,尽可能减少后期维护费用,延长使用寿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提高工程技术含量,以达到最佳的技术经济效益。
2.2.3灵活性设计理念在充分掌握现有技术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确保安全与功能的同时,通过合理选用标准,灵活运用技术指标,最大限度维护公路与沿线自然、人文环境的协调。
可通过布置不同路基断面形式、选用适宜的防护形式、结合地形选择合理的桥梁墩台及隧道洞门形式、山区场地条件下的变异互通形式等灵活性设计措施,降低施工难度、节约工程造价,并有利于后期的管理养护。
224宽容性设计理念树立“以人为本、预防、容错、纠错”宽容性设计理念,系统提高公路行车安全性。
采用运行速度设计降低相邻路段容许速度差,达到线形的连续均衡,并按照运行速度设置合理的曲线要素、超高等,全面提高线形安全性;通过设置合理的路侧净空,如采用低路堤、宽平台、缓边坡等提高道路安全性;设置宽容性的路侧结构物,如路边震动带、护栏、缓冲垫、可解体消能的标志杆柱等,为侵入路侧车辆提供安全保护。
2.2.5标准化设计理念以推进模块化建设为方向,深入推广标准化设计,鼓励构件设计标准化和通用化,促进设计标准化和施工标准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推进预制拼装结构,尽量减少混凝土现浇结构,缩短建设工期,降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2.3路线设计2.3.1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约高效”原则,统筹利用运输通道资源,包括:(1)鼓励公路与铁路、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共用线位。
(2)改扩建公路要充分发挥原通道资源作用,安全利用原有设施。
2.3.2结合沿线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以及沿线主要城镇发展规划、路网布局等进行布线,充分应用安全选线、环保选线、地形选线、地质选线、人文选线等技术,综合考虑占地、拆迁、施工、运营安全及养护费用等因素,不遗漏任何有价值的方案,推荐综合最优方案。
233在保证线形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灵活运用技术指标,考虑土石方平衡、填挖高度、桥隧设置、互通设置及工程造价的控制等,从而确定最优线形。
2.3.4合理选用平、纵、横技术指标,尽量降低路线纵坡,减少路线长度。
2.3.5路线设计宜尽量保持区域自然水系的原有水文情势,适当提高桥隧比例和桥涵构造物的过洪能力。
2.3.6路线设计应充分考虑相关专业的设计要求,特别是路基断面方案确定、路基高边坡控制、桥隧位置布设、互通位置选择以及结合线形对安全设施的设置等,同时路线布设还应考虑尽量降低结构物施工难度,保证施工安全性。
2.4路基设计2.4.1宜从以下方面细化路基填挖设计,保护土地资源:(1)严格控制高填深挖路基,当挖方深度大于30m、填方高度大于20m时,应结合占用土地情况进行路桥(隧)方案技术经济比选。
(2)对必须通过耕地集中分布区域的路段,路基设计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采取以桥代路、设置路基挡土墙、采用节地型排水沟和压缩护坡道、碎落台宽度等可行措施,减少占地数量。
(3)路基挖方应认真勘察、精细计算、合理调配、力求自身利用平衡,减少设置取、弃土场;必须设置取、弃土场时,严禁占用基本农田,并应与改田、造地、复垦相结合。
(4)公路筑路材料宜尽量就地取材,最大限度地利用地方材料,在技术、经济可行的条件下,可考虑利用符合技术要求的工业废渣、建筑垃圾及其他建筑工程(如河道整治、水库开挖、鱼塘建设等)的废弃土石方。
242公路防护排水系统设计应将隔离栅-边坡-边(排水)沟作为一个整体系统,通过地形恢复整治、原生态设计,打造融入自然的公路防排水系统。
(1)在保证边坡稳定的前提下,路堑边坡开口线尽量采用圆弧形设计,坡面防护应因地制宜采用生态防护设计营造与周边原生植物群落一致的乔灌草复合群落,降低传统圬工防护对生态与景观的影响。
(2)结合路侧净区营造,边沟设计采取浅碟形植草土边沟等生态边沟形式,实现路基排水系统与坡面防护体系相互协调。
(3)人为活动较少的路段可米取种植多刺植物营造植物隔离栅替代传统隔离栅的设计方案,兼顾安全与生态保护功能。
(4)在满足道路交通安全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公路位于城镇规划区的路段应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充分利用公路自身及周边绿地空间落实低影响开发设施设计,建设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湿地、透水铺装、渗管/渠等低影响开发设施,通过渗透、调蓄、净化方式实现道路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
2.5路面设计2.5.1路面结构设计应基于公路服务功能与交通量组成特性,因地制宜确定路面总厚度及结构组成,避免照抄照搬其他项目路面结构设计。
(1)对交通流以小型车为主的旅游公路,可研究取消中面层设计;对以重载交通为主的交通主干线,可采用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
(2)倡导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一体化设计,使材料的性能与路面结构相匹配,提高路面的耐久性。
2.5.2推广应用低碳环保耐久性路面,有关要求如下:(1)在技术经济论证可行的前提下,公路路面设计宜加大能够提高长期使用性能、节约材料的新型路面材料及技术的应用,如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水泥混凝土、轻质混凝土、温拌沥青混合料、大空隙低噪音排水沥青、废旧橡胶粉沥青等路面技术。
(2)改扩建工程应积极推行废旧沥青路面、钢材、水泥等材料再生和循环利用,实现旧路面的全利用。
2.5.3做好隧道内外路面的衔接设计,隧道洞内路面的面层类型宜与洞外路段的路面类型一致,保证内外协调一致、有机衔接,提高行车的舒适性;有条件的项目隧道路段宜采用复合式路面结构设计,表面层采用温拌、阻燃、降噪沥青混合料,提高隧道路面安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