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西文化

合集下载

《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标准

《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标准

《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标准课程编码〔14060042 〕承担单位〔师范学院〕制定〔〕制定日期〔〕审核〔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日期〔〕批准〔二级学院(部)院长〕批准日期〔〕(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本门课程是师范类小学教育专业(文科方向)开设的一门的专业限选基础课。

(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小学教师开设,通过本课程学习,既可掌握中外传统文化的知识体系,又可加深从文化学层面上对各门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高中历史。

2.学习目标本课程上编《中国文化史》的教学任务主要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成机制、表现形式和基本精神,引导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传统文化的知识和理论,较为深入地掌握各种主要文化现象的特点,目的是为了提高对文化现象的综合分析能力,以便准确地认识我们民族的历史状况和当前的国情,并使这种能力和认识渗透于各门课程的进一步学习之中。

下编《西方文化史》的教学任务主要讲授西方文化2000多年来西方人文精神和制度方面的演变,以文化艺术和政治哲学、科技伦理为主,目的是通过讲述这些重要文化现象,使学生对西方文化史有较好的掌握和分析能力。

3.课程设计本课程教学过程以讲授为主,并辅以课外阅读和作业练习,重点在培养学生对中外文化历史感、相应的思辨能力以及对当前文化现象的实际分析判断能力。

通过学习中外文化,培养独立的对文化现象的分析与思辩能力和综合判断力。

4.教学设计上编:中国文化史绪论文化与中国文化教学内容:1.“文化”界说2.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3.目的、意义和方法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文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确立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重点: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文化”界说。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教学内容:1.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2.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历史地理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生成因素,并对历史地理环境的诸要素、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马可波罗游记中的中外文化交流

马可波罗游记中的中外文化交流

马可波罗游记中的中外文化交流前言:中外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我的认知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交流就是14世纪,欧洲旅行家马可波罗与蒙古可汗府的高官交往产生的中外文化融合了。

奉劝大家珍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褒扬马可波罗的努力,将中外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慢慢绘制出来。

第一章:马可波罗在中国13世纪和14世纪是中国世界地位的最鼎盛时期,先是元朝征服南宋,然后建立了蒙古王朝。

这时,蒙古王朝的扩张之火到达丝绸之路的西北端,领袖成吉思汗和他的族群征服了亚洲庞大的大片土地。

其中,朝思汗是蒙古族的皇帝,马可波罗亲自前往大都城,康熙皇帝收到了来自西方的访问,她很高兴,于是宣布与马可波罗谈判。

在杭州居住的马可波罗,领略了南宋的灵秀之景,泰山的庄严之美,洛阳的历史沉淀。

这些美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第二章:中外文化之间交流的影响因为蒙古王朝的崛起,欧洲和东方的物质贸易加强了十分之八。

这也促进了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并且使许多丝绸馆、艺术学校和文化组织得以建立,巨大地促进了中西合璧。

马可波罗的介入对中外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带回了很多留声机,这使得欧洲的艺术家们能够在家里听到东方音乐的精华,并且意识到了中西之间的巨大音乐文化差异。

同时,著名的中国瓷器、茶叶,如今也闻名于世界,并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中介。

第三章:中外文化的结合和创新中外文化之间复杂的关系形成了一种语言的混合,与时俱进的地保留了中西文化的精髓。

马可波罗的体验让他知道异国文化可以表达出不同于自己国家的价值,并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外文化的结合和创新是中西文化的巨大互补性。

而欣赏不同的文化和交流的能力则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素养,我希望,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能够利用好每个机会去体验和创新,收获更多独具一格的文化知识。

融通古今 荟萃中外

融通古今 荟萃中外

融通古今荟萃中外融通古今荟萃中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文明底蕴,包括了历史、语言、艺术、风俗等等不同方面。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历经千百年的时间和沧桑变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群体。

在这份继承和创新的进行中,融通古今荟萃中外的文化交流,成就了中西文化的传奇故事,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一章:古代的文化交流在非常早期的时候,中国就已经开始了与西方的文化交流。

早在汉朝时期,张骞率领使团出使西域,开启了丝绸之路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汉朝的马蹄金铸币也在时机成熟之后传播到了罗马帝国。

而这种古代时期的文化交流,并不仅仅是在贸易上,同时还有了语言、宗教和艺术等多个领域。

佛经传入中国,汉白玉石雕也在当时的国际贸易中远销至罗马。

此外,中国的科技和工艺也引起了西方的关注。

在汉朝时期,有许多文字记载,说明当时中国的科技、农业、医学、制瓷等领域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隋唐时期,长安城内便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商贾,如印度的商队、波斯的商人,以及西藏、中亚的人们,他们的到来不仅促进了贸易,也带来了一个叫做“新罗”的国家的文化、科技和艺术。

第二章:文化的融合与互补中西文化的融合和互补受到了很多人的热烈追捧和推崇。

唐朝时期,就出现了很多受到中西文化双重影响的作品,如《广陵散》、《晋楼春雨》等。

唐朝诗人王之涣所写的《登鹳雀楼》更是将唐代的中国文化与西方宗教文化完美结合起来。

此外,唐朝还出现了很多融合了中西文化的建筑,如洛阳白马寺等,这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体现。

而在近代的乱世中,也有不少文化的融合与互补。

清朝末期,许多中国年轻人去日本留学,带回了日本的文化和教育经验。

这种文化交流让学生们透过日本对现代化标准有了更深的了解。

同时,这些留学生也将中国文化带到了日本。

很多日本人开始对中国的文化和哲学产生了兴趣,他们翻译了很多中国著名的哲学经典,如《孙子兵法》、《道德经》等,使它们传播到了全世界。

中西文化比较-教学大纲

中西文化比较-教学大纲

《中西文化比较》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61282B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学科基础课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学分:2适用对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先修课程:中国文化概论、世界文化概论一、教学目标中西文化比较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通过对本课程学习,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文化,克服文化障碍,以减缓可能碰到的文化冲击,逐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实际能力,使学生能够用文化的眼光,认识自己,包容他人。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1.强调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研究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获取有关语言与文化的知识,并掌握其学习方法。

2.有计划地指导和组织学生的课外学习和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与文化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教学过程中除了充分利用教材外,还要注意开发新的教学资源,重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以及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等现代教育技术在更新教学内容、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自觉性、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一、中西方对“文化”的界定并理解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和联系二、大学生接受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三、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中中西文化比较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人类文明的曙光---中西文化寻根一、人类文化的起源--“轴心时代”二、中西文化形成的地理基础三、农业文明与工商业文明四、家国与城邦五、中西文化的源与流第三章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一、历来对中西文化精神的探讨二、人文传统与科学精神三、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四、中庸和平与崇力尚争第四章中西哲学比较一、哲学意识和宗教情怀二、主客二分与天人合一三、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四、中西哲学简介第五章中西宗教比较一、宗教与终极关怀二、天人之际与灵肉分离三、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第六章中西审美观比较一、审美意识人与世界融合的产物二、中西审美观的差异第七章建设面向未来的中国文化一、中国文化的自我保持与自我更新二、中国文化前景展望五、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本课程采用平时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开卷)成绩占70%。

中西方文化概说

中西方文化概说
• 根据中西方文化的具体形态的不同,可以把两者分别归结 为和谐型文化与抗争型文化。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侧重于主张“天人合一”,始终把谋求 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作为人生理想的主旋律,反对 人的独立意志和锐意进取,培养人的群体观念、顺从诚敬 意识等,寻觅的是一种中庸的、调和的处理途径。 • 西方人在天人相分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支配下,把自然 与人区分并对立起来,强调人的独立自主和积极进取,追 求自由意志和独立精神。西方更为崇尚个人的意志自由和 人格独立,强调个体的生命价值和尊严,重视私有财产的 获取和保护,整体意识和集体观念淡薄,从而形成率直、 豁达,具有刚硬的文化品格。
四、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一)内陆型文化和海洋型文化
• 以各自文化生成所依赖的地理环境基础的差异为依据, 可以把中西文化双方分别归结为内陆型文化和海洋型 文化,也即所谓的“黄色文明”与“蓝色文明”。 • 中国人在久远的传统中沉淀了一种封闭的惰性心理和 惯性思维方法,保守,缺乏开放的意识;眷恋家园故 土,提倡清静无为;安于现状,墨守成规,因循守旧, 风险意识和竞争精神不强,时间观念和进取意识淡漠。 • 古希腊古罗马的地理环境铸就了西方人灵活、开放、 勇敢、进取、协作的民族精神,倡导艰苦奋斗和自强 不息。
• 文化的西方曾经历了一个历史变迁过程,亦即文化 西方在不同历史时期里所指不同。 • 在远古的文化西方(公元前9世纪一公元5世纪),指 地中海沿岸地区和部分欧亚腹地、部分大西洋西岸 地区,以现今的希腊、意大利为主。 • 在中古或基督教中世纪(5世纪木一16世纪末)。文化 西方指南欧、西欧、中欧和西亚部分地区、北非部 分地区,主要包括现今的希腊、意大利、西班牙、 法兰西、荷兰、英格兰、德意志等国。
• 在我国的古代典籍中,“文化”较早见之于 战国末年的《易传》,“刚柔相济,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 后来南齐王融在《曲水诗序》中说:“设神 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其“文化”一 词为“文治教化”之意。

课程名称中西文化对比

课程名称中西文化对比

课程名称: 中西文化对比总学时:学分:适用专业: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外汉语教案专业先修课程:教案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从理论高度探究中西文化的核心领域,把握中西文化走势;以中西两种文化互为参照,用多角度,跨学科,跨文化的方法进行比较,了解世界上不同文化的特点和精神;了解其它国家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方向、状况及特点,以及由于文化差异所产生的对中国文学艺术的不同理解;掌握中国文化中一些抽象概念的英文翻译技巧;帮助学生了解文化研究中的价值判断并克服民族中心主义。

主要内容: 本课程从文化研究的两个方面——主体和客体(人与自然),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选取中西文化(有时也涉及世界其他文化)中具有可比性的文化价值观、哲学世界观、相似主题进行比较,既有关于文学艺术领域理论的探讨,又有对于它们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表现的欣赏。

主要章节:第一章:(文化比较研究中的主要概念)§. (课程介绍)§. (主要概念). (文化与文明)b.(民族中心主义)c.(文化建构)d.(现代性)第二章::() (中西文化传统对比:主客体关系体系)§. (中西方文化中关于“自然与文化”的理论与哲学框架)§. “” “” () , () (中国古代儒道审美和古希腊罗马艺术中“和谐”与“理想”的对比)§. “” . “” (中西文化中关于“荒野”与“自然”的理解)a.“” (西方文化中的“丛林”文化)b.“ ” (中国文化中的“山水”文化)c.(环境中的自然与意念中的自然)d.“” “” (“想象”的风景与“他者”)e.“” (中西文化对“崇高”的不同理解)§. (两个主题)a.“” . “” (西方文化中的“进取”与中国文化中的“退隐”)b.“” “” (中西文化中关于“田园”的不同理解)第三章::(中西文化传统对比: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体系)§. ( ) (世界不同宗教对比)§. , , (《论语》《道德经》和《庄子》中儒道思想的西方研究)§. (世界不同文化中建筑风格(尤其是园林)的比较)§. . (中国艺术中的山水主题与西方艺术中的人体主题)§. “”, “”, “” . “”, “”, “” (中国艺术对于“清微淡远”的欣赏与西方艺术对于“浓墨重彩”的欣赏)§. “” “” , (世界不同文化对于中国诗词音乐中“静寂”的不同理解)第四章:(中西文化现代转型对比)§. (中西文化中“现代主义”的社会背景)§. “” “” (中西文化意识形态从“和谐”到“冲突”的转变)§. (中西文化对于现代主义的表现)§. : (中西文化的后现代交融)教案方式:教师讲解,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口头报告“中西文化对比”是一门主要用英语讲授的课程。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三章 中外文化交流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三章 中外文化交流

12
二、与日本的文化交流
1.秦汉时期与日本的文化交流
(1)《史记》等史籍中有关徐福东渡日 本的传说; (2)日本考古出土文物 对公元前二、三 世纪中国移民到日本这一重要历史事实的反映;
‚汉委奴国王‛金印、汉代铜镜、铜剑
13
2. 唐朝与日本文化的交流 (1)日本遣唐使、留学生、学问僧学习唐朝
文化;
出使的经过:长安出发,过玉门关,经新疆 境内,越过葱岭,到达大月氏 结果—开辟丝绸之路
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安息——西亚——大秦
36
2、丝绸之路的全盛
——唐朝
概况 西域及大食(唐朝对阿拉伯帝国的称呼)、波斯、天竺等
亚洲诸国的商贾、僧侣和使节络绎不绝、往来于途。其中, 擅长经商的粟特人尤为活跃,他们成为沟通东西经济与文 化的重要媒体。
东亚文化圈的特征
东亚文化圈是一个多样统一、交相互动的文化有机体。 (1)在东亚文化圈居于优势地位的唐文化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 辐射力,吸取唐文化是其他东亚诸国的主流倾向。 (2)新罗、日本、越南等国对待中国文化也是有选择的,并且 通过消化,进而创新,最后实现本土化,并且反过来对中国文 化产生一定影响。 (3)中国不仅向外输出文化,而且也吸取外来文化中先进的部 分。
丝绸之路的作用 :
连接了中国与中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 陆路通道,对东西方商品贸易、政治往来、文化交流 起了重要作用。
42
唐都长安
城内外域人士众多
胡人俑
粟特人 居留长安的外国人 唐代长安文化兴盛,商业繁荣,吸引了不少外国来到长安。当 时在长安活动,甚至居留的外国人,最多达到4000多人,他们主 要来自于阗、疏勒、龟兹、昭武九姓、波斯、大食等西域诸国。长 安部分外国人,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已迁居中国,其他的或是东来经 商的西域商旅,或是东来传教的僧侣,或是到唐朝当人质的质子。 43

中西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第三章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第三章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第三章答案3.1交际的方式1、口头交际方式具有哪些特征?A、生动形象B、互动性强13C、反馈及时D、易于达成协议正确答案:ABCD2、书信是书面交际方式的一种。

历史上著名的《傅雷家书》就是傅雷夫妇写给谁的书信集?A、傅聪B、傅钦C、傅敏D、傅童正确答案:AC3、社交场所的选择应考虑交际者的哪些因素?A、文化背景B、身高C、年龄D、职业正确答案:ACD4、口头交际相比书面交际具有互动性强、更正式、易于达成协议等特征。

正确答案:X5、网络时代,虚拟交际日益普及。

东西方人运用几近相同的虚拟社交方式及社交软件与家人朋友进行着沟通和交流。

正确答案:X3.2人际交际1、下列关系中,哪种不属于姻亲关系?A、妯娌关系B、翁婿关系C、叔嫂关系D、叔侄关系正确答案:D2、下列谚语中,哪些反映了人际交往中的宽容原则?A、宰相肚里能撑船B、人非圣贤孰能无过?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退一步海阔天空正确答案:ABD3、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真诚的态度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根本。

正确答案:X3.3社交技巧1、在西方,当面拒绝别人借钱或借车的请求,会被认为是()。

A、不礼貌的B、自私的C、合理的D、冷漠的正确答案:C2、在交际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令人不愉快或者是尴尬的局面,()是化解矛盾的法宝。

A、机智B、幽默C、包容D、妥协正确答案:AB3、在交际过程中,适时的给予对方赞美和接受对方赞美能增进彼此关系。

在东方和西方,人们都喜欢当面赞美和接受赞美。

正确答案:X3.4跨文化交际礼仪1、在西方,什么时间打电话会被对方认为是不合时宜的,不礼貌的?A、清晨B、晚8点以后C、下午5点以后D、晚10点半以后正确答案:AD2、英语中有句习语:“英国人的家是一座城堡。

”意思是英国人()。

A、注重个人隐私B、把家视为私人的空间C、都有庄园梦D、崇尚骑士精神正确答案:AB3、不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求职面试时,求职者都应着正装来表示对面试官的尊重以及对工作机会的重视。

第三章 文化

第三章 文化


3、对文化的评价——种族 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在苏丹旅行的时候,我吃 了一些当我返回自己的社 会就不会再吃的有趣的东 西。和砍碎的草药一起生 吃小骆驼的肝脏也是很美 味的。在骆驼干燥的粪便 中加工过的骆驼奶酪馅饼 也是一种美味。 ——达斯蒂·弗里德曼
三、文化交流

1、文化传播 一种文化特质可能会从一 个群体传播到其邻近的群 体中去,被他们采纳或接 受,这就是文化传播。

对规范的遵从通过约制的压力 而得到强化。约制可以是正面 的,也可以是负面的,正面约 制是对那些行为正当的人的奖 励,负面约制是对违反重要规 范者的惩罚。 约制有正式的(这种约制由具 有权威地位的个人或群体实 施),也有非正式的(这种约 制由朋友或同辈人实施)
(4)物质文化

一个社会普遍存在的物质 形源及周围环境的限制所决定,并随 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2、文化差异与文化普遍性


关于文化普遍性,如烹饪、劳动、民俗、葬礼、音乐、法 律、婚姻、家庭等 所有的人种在生理上都是类似的(需要吃、住,照顾儿童, 处理疾病、衰老等问题,面对死亡) 其他一些文化普遍性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如社 会成员的继替,教育社会成员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生产, 分配,维持秩序 文化普遍性与一定的自然环境所允许或所限制的范围有关, 如火——照明、取暖,车轮——圆形 婚姻和家庭是两种重要的文化普遍性

(2)冲突论的视角


文化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它保护或促进了某一社会集团的利 益。这一视角的基本假设是,一个社会存在着,或者说也 许存在着许多相互冲突的文化要素,不同的文化要素代表 着不同利益群体或社会阶级的利益。通过这一视角,社会 学家试图发现哪个集团支持哪种观念和价值观,并试图弄 清原因。 这种冲突论视角的核心概念是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的文 化理论认为,意识形态的主要作用和目的就是维护(或挑 战)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阶级的权利。

中西文化交流史

中西文化交流史

第一章、神话人物,追本溯源一、开天辟地的盘古之“身份”1、南北对抗,东西交流。

2、尽管南北之间的交往方式被归纳为“对抗”,似乎与东西方之间的“交流”有区别,但是,广义地说,“对抗”甚或战争,也是一种交流,即人事方面的交流,乃至包括文化交流。

极而言之,大规模战争,相互的“入侵”虽然不免令社会经济遭到破坏,但是却在客观上造成人员的流动和迁徙,从而推进物质和精神文化的传播。

所以,就这个意义上说,军事冲突很可能导致更大的“交流”。

3、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源出中华民族以外的民族,从而表明“中国文明甚至中国人源出西方”。

例如,从某神的躯体上创造出世界的说法,早就见于印度的最古圣诗《梨俱吠陀》,它记载这类牺牲崩化神话道:“他的嘴为婆罗门,两臂为武士,两腿为平民,并从两足生奴隶。

”正因为“身体创造世界”的说法早见于雅利安民族,所以有人据此认为,中国的民族源自西方。

然而,在中国的三国时期形成的盘古神话融入了古印度的文化因素,这倒不无可能,但说它证明了象征中华民族先祖之一的“盘古”与其族人即是西方民族,却十分勉强。

理由是,类似《梨俱吠陀》的“身体创世”说神话不仅见于印度,也见于北欧、北美等地,说法大同小异。

故这类文化相似现象既可解释为递相传播而致,也可解释为由于各地区的社会形态和心理意识相似,各自独立形成,但是很难说是某族迁徙至异地后所致。

因此,我们或者可以认为,作为中华民族之少数民族的苗、瑶等族是“盘古开天地”神话的创造者;或者可以认为,印度的雅利安民族等曾经对中国的“盘古开天地”神话作出过“文化传播”的贡献。

显然,无论哪种说法,都表明了“交流”是中华文明的催化剂。

二、“西王母”是人,是神,还是国家?第二章、“进口”服装,事关重大一、裤子与国防1、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总而言之,在当代中国无人不穿的裤子,追根溯源,来自两千数百年前欧亚大陆北方地区的游牧的“胡人”,是赵武灵王为了军事实力而仿效的域外文化。

“胡服”是为了适应“骑射”的先进军事技术,赵国以及嗣后的中国诸政权,正是依靠了这样的“变服”改革,才有可能增强国势,雄霸一方。

中西方文化比较(1)

中西方文化比较(1)

第一章●第一位从文化人类学的高度对人类文化现象进行总结和概括的是英国学者泰勒,他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明确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比较方法强调以对象间的可比性为前提,它要求参与比较的材料应具有某种内在联系或在某一方面具有矛盾的同一性,例如相近的或历史背景,相同的学科范畴或近似的命题,相似的内容和倾向或同类型的历史人物等第二章中西方文化寻根●正如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在《自由与文化》中指出的那样:“在人类早期的历史中,文化条件简直就像生理条件一样,影响并决定人的意志。

文化条件被视为‘自然的现象,它们的变动反而被认为违反自然。

●中西方文化的自然环境基础的比较:一、中国文化的自然基础:1、幅员辽阔、腹地纵深。

在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上,曾经遭受过多次外族的入侵而终究能保持文化的延续与完整,未曾像其他古老文明那样遭致毁灭或中断,正是赖干这不可多得的广阔内陆基地。

2、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

正是这些千姿百志的自然景观滋养了中华文化众彩纷呈的特色,为华夏多民族、多源流、多侧面的亚文化系统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3、气候温暖湿润。

气候湿润,雨量充沛。

加上由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资源十分丰富,为各种植物的生长和农耕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优厚的自然条件。

4、半封闭的边缘地形。

一方面,它所面对的水域是浩渺无际的太平洋,海对于上古的中国人只意味着陆地的尽头,自然的天限,因而这些海洋就不能像地中海那样成为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

另一方面,在内陆地区的外缘,有西部的崇山峻岭和充满烟瘴的热带大林莽,它使中国与东南地区的文化交往与传递变得艰难。

积极影响:促使中国文化能够沿着自己的方向独立发展,创造与众不同的文化品格和文明成果,并能保持自成一体的延续性。

消极影响:给中国文化带来了自我封闭的保守意识和自诩世界中心,妄自尊大的大国心态,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华夏文明的不断进步。

第三章 中西文学的相互影响

第三章   中西文学的相互影响

第三章中西文学的相互影响中西文学关系的总体面貌:古代文学以中国文学影响西方文学为主,也有西方文学的影响。

近代以来,主要是西方文学影响中国文学,也有中国文学影响西方文学的情况。

中西文学的相互影响是以中西文化的交流为背景。

第一节中、西文化交流中西之间的交往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西关系就已经揭开序幕。

古代波斯、印度和希腊等称中国为CIN/CINA/SINA,表明秦国/秦朝的消息已经向西远播。

汉代是中西关系的开拓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历史上称为“凿空”,创辟了影响深远的“绿洲之路”。

中国人开始第一次注视西方,知道西域天地广阔、国家众多,物产新奇,民情殊异。

同时,西域各国也得到了中国的信息。

汉时,西域一些民族仍称中国为“秦”。

此外,在希腊和拉丁文献中,又有关于“赛里斯”(丝国或丝国人)的记载。

一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影响1.物质交流。

主要体现为“丝绸之路”的商贸活动;2.艺术交流。

主要体现为对中国瓷器、漆器、丝织品、风景画、园林建筑艺术趣味的推崇;3.思想交流。

由初期教士、游客的报道和介绍,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影响西方世界。

(一)汉朝“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指的是中国古代汉朝时期通向西方的商业通道,因为商品主要是中国的丝织品,所以叫做“丝绸之路”。

当时世界上只有中国种桑树、养蚕、制作丝织品。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派兵攻打匈奴,打通了和西域的联系,公元前77年,又一次攻打楼兰国,保证了通道的畅通,并在公元前60年设臵了西域督护府,保卫西域的商业通道的安全。

丝绸之路东边的起点是当时的首都长安,向西一直到达了地中海、欧洲。

丝绸之路还可以分成三段,东段从长安到玉门关或者阳关,中段从玉门关或者阳关到葱岭(现在的帕米尔),西段就是葱岭以西。

西段也可以分两条,一是通过伊朗、伊拉克、地中海到欧洲,一是从中亚往西北方向,经过咸海、里海和黑海到达欧洲。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内地和西方的交流长期存在,中国的纺织品、造纸技术和一些工艺技术也传到了西方。

中西文化概论

中西文化概论

第一章绪论一、文化的概念(一)古汉语“文化”的含义1. “文”的含义●原义:各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义:①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并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

②由伦理之说导出人为装饰,教化修养之义,与“质”、“实”对称。

③在前两层意义上,导出美、善、德行之义,以及通过某种改变使之更完善的意思。

2. “化”的含义●本义:变化,改动,生成●引申义:造化,大化等意思,并由自然万物的生成、变易引申出伦理德行的化成。

3. “文化”的含义●《周易•贲卦》:“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化”最初就具有明确的文明教化之义。

●《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不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这里“文化”是“以文化之”的意思。

(二)古西语“文化”的含义1. 源自拉丁语Cultura,原有耕种、掘垦、居住、动植物培育等与物质生活相关的多种含义。

2. 西赛罗:耕耘智慧;伏尔泰:训练和修炼心智或思想、趣味的结果和状态;《法语词典》(1878):文学、科学和美术的修养。

●两者的差异中国传统意义的“文化”,一开始就仅仅专注于精神领域,专指精神领域的各种现象;西方语言中的“culture”却是从人类的物质生产出发,继而引申到精神活动领域的,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内容。

(三)近代学者对“文化”概念的不同理解1. 文化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凡是整个人类环境中由人所创造的那些方面全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称为“大文化”或“广义文化”。

2. 文化指人类精神方面的创造及其成果,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财富,而不包括物质生长及其器物性、实体性成果,又称为“小文化”或“狭义文化”。

3. 沿袭了传统和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文化的直观理解,将文化理解为以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等为主的艺术化,是人类“更高雅、更令人心旷神怡的那一部分生活方式”。

(四)“文化”与“文明”的区别1. 从词源上看:“文化”早于“文明”2. 从词义上看:“文化”大于“文明”二、文化的特性(一)系统性从形态划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从意义划分:表层文化现象;深层文化要素。

中西文化比较 第三章

中西文化比较 第三章
一、诗歌源头不同——《诗经》与《荷马史诗》
(一)《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 叫《诗》,共有诗歌305首,又称《诗三 百》。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故称为 《诗经》。 《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辉煌的开端, 对我国后世诗歌的抒情特质,以至整个古代 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二节 中西诗歌比较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是以史诗和戏剧为对象的叙 事研究,可见叙事文学在西方文学中的地位。叙事诗强 调模仿,着重冲突、结构、情节与人物个性的描写,为 后世小说的兴起做了很重要的铺垫。
第三节
中西小说比较
第三节 中西小说比较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 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小说的容量较大,它可以细致 地展现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可以表现错综复杂的矛盾 冲突,还可以描述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
三、神族体系不同——纷繁复杂与谱系清晰
(二)谱系清晰的西方神话 古希腊神话虽也有众多神灵,但它以“卡奥斯—乌拉诺斯—克洛诺 斯—宙斯”的神界家族为主线,层层展开,不仅有丰富、完整的谱系, 而且有确定的主神和以他为核心的神际关系网。在这个神系中,诸神各 有其位,各司其职,分工十分明确。
第一节 中西神话比较
神话具有较高的哲学性和艺术性,千百年 来一直是文人墨客与民间艺人进行创作的不 朽源泉,对后世的诗歌、小说和戏剧等影响 深远。
第一节 中西神话比较
中西方神话虽然都涉及宇宙的起源、人类的 诞生、氏族的英雄,以及洪水、旱灾、猛兽等。 但在具体内容和表现方式等诸多方面却表现出了 较大差异。
第一节 中西神话比较
第三节 中西小说比较
三、人物塑造不同——言行刻画与独白自叙
明代白话小说名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中,当薄情的李甲将实情告诉杜十娘后,她 “放开两手,冷笑一声”,对李甲说:“为郎 君动作,包含了多么复 杂的感情,爱的深沉,恨的懊悔,去的决断的 心态和情绪一并写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价值的“利”与“力”

西方文化始终把“利”和“力看做是 健康的价值,它鼓励人们积极 追求现 实功利,并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竞争, 努力获取个人的最大利益和幸福。要 在竞争中成功,就必须击败对手,这 急需要有实力做后盾,还应当有敢拼 敢斗的冒险精神,由此便形成了西方 崇力好斗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

这种倾向从雅斯贝尔斯所说的已显露 端倪,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 文化那时即开始将关注的中心由神转 向人类社会,致力于讨论人格塑造、 人的社会活动、人际关系、人与自然 的关系等人文学的问题,并在此基础 上创造了一套迥异于西方科学文化的 独特的伦理文化。
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化

海洋的惊涛骇浪带来的生存忧患使古 代希腊人产生了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 这一方面引起他们对超自然神秘力量 的畏惧与膜拜,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征 服和驾驭自然的雄心,而要驾驭自然 的先决条件便是认识和掌握自然的规 律,知识就是力量,因而“爱智”成 了希腊人乃至

但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启蒙心态在20 世纪收到了质疑和挑战,因为他的后 果是被破坏的自然秩序对人无情的报 复。而我们说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 则是指中国全部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 都是围绕着人的社会存在而建立起来 的,它不刻意于宗教与神灵的寄托。 也不追求纯自然的知识体系,而是专 注于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与道德人格 的完成。
产生如此不同的民族性格和价值取向 的原因
both from oriental and western culture
中国精神的“中”与“和”


中国文化从自己的群体价值目标出发,必然 吧协调人际关系放在首位。所谓“礼之用, 和为贵”。何谓“中庸”?中庸的核心思想 便是思想行为的适度和守常。归结到对个体 人格的要求,则是要为人庄重,谨慎,节制 个人的情感、欲望,反对固执一端的偏激片 面,一达到处世通达圆融。道家的柔弱、守 雌、处下、不争、无为的中道观。儒家道家 影响了中国的民族性格:汉族性好和平,不 尚征伐,不喜穷兵黩武的扩张侵略。处理民 族关系使用怀柔政策。 渗透到文艺创造中便是中和之美。优雅宁静, 冲淡平和的审美境界
首先,中国文化较之世界其他文化更早地摆脱了神的权 威的控制。
人类精神文化以宗教为开端,这是当今一 般学者的共识,而宗教的基本功能是通过读 超自然的神灵的顶礼膜拜与狂热信仰助人们 解脱现实的痛苦和对世界的迷惑。但中国自 周代就出现了重民轻神的思想。孔子曰: “天地之性人为贵”《论语》“未知生,焉 知死”等等,儒家的鬼神观对于中国文化中 以人为中心的传统形成显然产生了重要的影 响,以致连中国原始文化中的神话也因此大 量散失或演绎成了历史。

不仅如此,以道家哲学为理论基础的 道教也具有明显的世俗化、人伦化色 彩。如其养生延年,肉体成仙的道规。 甚至,连从印度引进的佛教,为了在 中国这块土壤上获得生存发展,也不 得不改变其完全“出世”的面目,与 中国人的人文精神结合。可见正是对 神的淡漠滋长了中国文化对人的关怀, 并导致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君重神轻, 民重神轻的传统。
西方文化

西方文化统一的认同性是在十四世纪至十六 世纪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中形成的。这也是 西欧农牧,手工业社会历史变革在文化创新 上的反映。新兴文化在“复兴”古代希腊、 罗马的形式下,宣扬“人文主义”(人道主 义),对宗教神学进行批判,摆脱了教会对 于人们思想的束缚。提倡关怀人,尊重人的 人道主义和个性解放。这与中国文化之父— —儒学(世事人生)是不同的。中西方文化 中存在有“人情物理”的不同:中国儒家探 求“社会和人生的具体性情”,西方文化重 视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理性。
两种文化产生出两种处世原则
群体原则与个人本位原则
义务本位的群体原则

以家庭为基础单元的社会结构形式决 定了中国人的社会存在首先依附于以 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和宗族集团, 它在这一切初始亲属团中享有某种在 集团之外无法得到的安全、连续和持 久的地位,于是他被固定在这个关系 网上,在这里满足自己的一切社会性 需要,也履行各种必不可少的义务, 并以一种内外有别的标准去理解和处 理集团之内与外的不同事物。
“仁”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

孔子说:“仁者,人也。”其意显然 是把仁作为人立身之本。这一思想到 孟子时发展为“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即充分肯定 了人的价值,又确定了一整套处理人 伦关系的原则。这些思想由于后世儒 派学人的维护发挥及历代统治集团中 有识之士的提倡,对中国传统文化产 生了极大的影响。


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 方面: 理性精神, 客观态度 探求真理的执着。
理性精神是核心。
中西文化在民族精神上的第二个基本差异

中西文化在民族精神上的第二个基本差异源 于两种文化关于人的不同观念,尽管中西文 化的价值系统中都把人放在中心位臵,但对 人的理解却截然两样。西方文化强调人作为 有理智、尊严和自由意志的独立个体的地位, 要求人对自己的命运负责。而中国文化则主 要把人理解为类的存在物,重视人的社会价 值,仅把人看做群体的一份子,是他所属社 会关系的派生物,它的价值因群体而存在并 借此体现。因而只有无条件地将自己的命运 和利益都托付给所属的群体。这两种不同角 度的人论辩带来了中西文化不同的人格理想 以及相应的社会政治结构。
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
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文化精神的根 本不同,中国文化继承了传统的人文传统,而 西方文化则体现出科学精神。下面分别就人文 传统与科学精神作简单概述。
人文传统与科学精神



中国的人文传统的主要内容呈现在它 的道德价值上 作为中国人文传统代表的儒家人文精 神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是个人问题,也就是人的主体性 的问题; 第二个就是群体的问题,群体就是能 从家庭到国家所展开的各种公共领域; 第三个就是自然的问题; 第四个是天,天道的问题。
历来学者对中西这两种不同文化的精
神差异的探讨
维新思想的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即对此进行了认真的探讨, 其中严复认为中西文化的不同在于:
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 古;中之人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 行人事的自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 即盛不可复衰,即治不可复乱,为学 术政化之极则。……中国最重三纲, 而西人首明平等;社会是“礼仪之邦”,提倡仁义 道德,父母与子女是长辈和晚辈的关 系,子女说话稍不注意就训斥,甚至 动用家法。而西方家庭父母与子女既 是长辈和晚辈的关系,更是朋友与朋 友之间的关系,子女可以直呼父母的 名字。

中国父母把希望寄托在子女的身上。 “望子成龙”,从小灌输“学而优则 仕”的思想。应试教育向来是中国的 专利,用层层考试来选拔人才,培养 精英。为了孩子可以付出自己的一切 精力和财力,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培优 班和业余辅导班应运而生,接踵而至。 从选择小学到长大就业、交友、结婚、 抚育孙儿等,家长无所不问。
以中西文化的基础不同也引起家庭和对 子女教育的不同为例


中西文化的基础不同也引起家庭和对 子女教育的不同的主要原因 : 儒教文化对家庭的影响非常大。中国 人的姓名表示家族姓氏、辈分、名字、 地位等。而西方首先是个人的名字, 再是父名、姓氏。明显体现了西方文 化中尊重个人的文化思想。 西方中“uncle”和“aunt”两个词语代 表中国十余种称谓。这说明了西方社 会的社会关系比较简单,而中国人更 注重血缘、亲情,社会关系复杂,伦 理道德维系着社会。
个人主义的自由与权利

西方世界的商品经济促进了希腊人个 体意识的觉醒和成熟,由此孕育出西 方人个体本位的文化精神。西方肯定 人作为个体存在的价值,看做人类社 会结合的基础。
民族性格和价值取向
中庸和平与崇力尚争

民族性格和价值取向:中国人重节制、 追求和谐与平稳的文化性格与西方人 鼓励竞争、追求功利、崇尚力量和进 取的价值目标。这种方式不仅体现在 两大民族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也充 分表现在中西文学艺术的不同风格中, 从而为人类文明画廊创造出异彩纷呈 的景观。
第三章 两种不同文化的选择
——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

我们在考察了中西文化不同的自然与 经济背景和社会结构的差异之后,把 探讨中西民族的文化精神,以及两种 文化各自的核心价值及其在所追寻的 珍视的终归有所成就方面表现出的个 性作为比较的重点。
什么是文化精神?

所谓文化精神便是文化学者用以描述 价值系统整合性的一般模式和发展取 向的重要范畴,它将每一文化内部复 杂的价值体系减少为影响价值体系各 个方面的几个基本模式,并说明诸如 经济、道德、法律和审美价值之间的 一致性。

而西方的孩子从小就受到要有独立意 识,家庭和学校的教育都是为孩子将 来的独立生活做准备观念的影响。18 岁成年后原则上就要离开父母,独立 生活。

所以在教育方式上有所不同,中国父 母管教较严,“玉不琢,不成器”。 西方父母是超然性的包容和关爱,决 不强求子女按父母意愿行事,给孩子 以充分的发展空间。在行为规范上, 中国父母提倡仁、义、礼、智、仪。 而西方文化中法律、法规要高于传统 的道义,西方父母偏重于把“不要违 法”作为教育子女的准则。
摆脱了神的威慑与统治之后,靠什么来支撑人
们的精神信念、维系社会的统一与稳定呢?

这便是以礼乐教化为中心的道德理性,这无 疑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最根本的体现。作为一 种泛伦理性的文化,中国文化的道德色彩是 无所不在的。从家族中尊卑长幼的礼节到社 会秩序、国家管理的维系,从一般人的内省 修身到对统治者的人格要求,无不把人的道 德自觉——“堂堂做一个人”作为首要前提, 并将立德作为人生价值实现的最高境界。这 当中最能体现人本精神的便是孔子所代表的 儒家的仁学思想。
中国人文传统与西方人道主义的区别

西方的人道主义是在反抗中世纪神权 文化的过程中兴起的思潮,他的要义 是把长期处于“神权”统治之下的人 的地位提升到神与自然之上的中心位 臵,强调人性,人得主体价值和人权、 平等等个人价值。西方人道主义的另 一重要内容便是肯定人为万物的尺度, 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从而鼓励 人对自然的征服与驾驭,这就为西方 以认识和利用自然为宗旨的科学体系 的建立提供了原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