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可能性”教案

合集下载

可能性教案模板七篇

可能性教案模板七篇

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可能性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可能性教案篇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同学了解有些事情是必定发生的,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有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用分数表示。

2、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让同学体验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使同学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准备:白球1个、黄球3个、红绿两种颜色的铅笔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师述、情境:庆“庆六一”联欢会,教师要求每人都要扮演节目,节目的形式有:唱歌、跳舞、相声、小品等。

用抽签的方法决定。

小华在抽签之前想:我是金嗓子,最好让我抽到唱歌……2、讨论:小华肯定能如愿以偿吗?为什么?[点评]:给同学发明机会留有空间,让同学开动脑筋,捕获生活中的现象,将所学的知识和同学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这一情境,是同学经历过并且有体验,所以他们知道小华有可能抽不到唱歌,有可能抽得到,但抽到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在这些签中只有一张签是唱歌,这就自然引出课题:可能性大小。

3、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事情是必定发生的,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有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今天我们就学习(板书)可能性大小。

二、实验探究1、摸球活动。

活动规则:准备3个黄球,1个白球,球的大小一样,放进袋子里,搅拌一下。

《可能性》教学案例

《可能性》教学案例

二年级数学《可能性》教学案例福山区张格庄小学孙继娟背景:我所教的二年级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较广,对于课本知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已经有一定认识,因而在数学课上如何能够吸引各水平段学生,使他们都能得到提高是教学设计的重要问题。

所以这节课的目的我定在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发现“可能发生”、“不可能发生”、“一定会发生”。

通过学生活动,使学生学会能根据给定的环境确定具体的内容。

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积极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教材设计:兴趣是学生学好这门课的关键,我在上课之前,认真地设计了学前导入部分,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了,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想上这节课,然后再进入主题。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主体参与学习全过程,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

学生活动的成功与否,关键看亲历过程体验得深刻不深刻,是否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在这堂实践课中,我设计了两组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活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放小球的游戏,学生不仅能加深对“可能”“不可能”“一定”的认识,而且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之间互相合作的意识。

第二组活动是在前一次活动基础上,让学生想办法采用正确的方法去摘苹果。

动手操作活动的设置使学生兴趣浓厚,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充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请同学们瞪大眼睛,看!是谁来了?(播放课件)“一天,阿凡提牵着自己心爱的小毛驴,背着一袋金币往家赶。

刚到村口,就碰到那个贪财、吝啬的大财主。

他看到阿凡提手里的一袋金币就眼红。

眼珠转了转,对阿凡提说:“如果你能把口袋里的金币往空中一抛,落下后个个都是正面朝上,那么这些金币就是你的了。

如果不是,哼!哼!那它就是我的。

”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之后,你觉得大财主是怎样的一个人呢?生:是个贪财的人。

生:是个很坏的人。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可能性”教学设计与说明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可能性”教学设计与说明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可能性”教学设计与说明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8~99页。

教学目标1. 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初步学会用“一定” “可能” “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良好的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小朋友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玩游戏,高兴吗?老师希望小朋友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注意与小组内的小朋友合作,能做到吗?[说明:新课伊始,就抓住学生爱玩的心理,以游戏的方式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二、玩一玩1. 游戏一:抛硬币。

提问:这是什么?想知道用这枚硬币怎么玩游戏吗?介绍抛硬币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一名小朋友向上抛硬币,其他小朋友猜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教师在实物投影上说明硬币的正面和反面)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游戏活动。

交流:刚才在抛硬币时,出现了哪些情况?拿起一枚硬币,提问:如果老师把这枚硬币抛起,落下后结果会怎样?(学生猜结果)追问:一定是正面朝上或一定是背面朝上吗?(不一定)应该怎样说?(引导学生用“可能” “也可能”说说游戏的结果)(板书:可能)[说明: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到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并尝试用“可能”等词汇进行表达,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2. 游戏二:摸球。

出示3个红球3个黄球,谈话:(边说边演示)这里有3个红球和3个黄球,老师把它们放进袋子里,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从袋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结果会怎样?(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结果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可以摸一摸,看看是不是既有红球又有黄球。

谁愿意和老师一起玩?示范:老师摸,一学生记录摸出的球是什么颜色。

(摸3次)教师说明游戏规则,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玩游戏。

提问:你们摸出的球是既有红球,又有黄球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袋子里既有红球又有黄球,所以摸出的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说明: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小组内学生之间的摸球、猜球游戏,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二年级《可能性》教案

小学二年级《可能性》教案

小学二年级《可能性》教案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92—93页。

教学目标:1、通过摸球、抽奖等活动,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2、培养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准备:1、装有各色小球的双层袋十个。

2、学生分成6人小组。

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谈话引入教师出示一元硬币提问:“这是什么?用它可以干什么?”生:一元硬币,可以用它买东西。

生:还可以用它玩猜正反的游戏。

师:你会玩吗?能介绍游戏的玩法吗?生:把硬币往上抛,落下后用手遮住,让别人猜正反。

师:想不想现在玩?生(齐):想!师(抛出硬币后盖住):谁来猜?生:有的猜正面,有的猜反面。

师:能确定吗?生(摇头):不能。

师:那该怎样说?生: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反面。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生活中的“可能性”。

(板书课题)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活动一:摸球比赛师:老师这儿有两袋球,请两组小朋友进行摸球比赛,摸到黄球多的小组取胜。

两小组开始摸球。

其中一组全摸的是黄球,另一组一个黄球也没有摸到。

学生渐渐觉察到什么,纷纷说:“不公平,不公平!”师:为什么不公平?生:一只袋里全装的黄球,当然摸到的都是黄球。

师:真的吗?抽出来看看,果真全是。

在这只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生:任意摸一个,一定是黄球。

师;板书“一定”。

另一只袋子里呢?生:一个黄球也没有。

师(边抽出里面的网袋边提问):在这样的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会有什么结果?生: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摸到黄球。

师:板书“不可能”。

如果我想在这只袋中,可能摸到黄球,你有办法吗?生:放一个黄球进去。

师:照你说的,放一个黄球,现在袋中任意摸一个会有什么结果?生:可能是红球、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

师:板书“可能”。

活动二:小组摸球师:小朋友们都觉得刚才的比赛不公平、不合理,下面我们就举行一次公平合理的小组摸球比赛,比一比,哪一小组摸得最有秩序、收获最多?小组成员轮流摸球组长在表格内作好记录。

可能性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上册)

可能性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上册)

可能性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统计与可能性中的信息窗2。

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活动, 充分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 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初步形成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3.经历探索的过程, 形成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

重难点: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生答(喜欢)师:下面老师和大家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

二、创设情景、激发探究1、初步感受事情发生的确定性。

(摸球游戏)(1)用“一定”来描述事情发生的确定性。

出示两种颜色的球。

师:老师把这些球放在盒子里一些, 我现在从这里任意摸一个球, 你们猜一猜老师会摸到一个什么颜色的球?生:黄球。

生:白球。

师:到底什么颜色的球呢?(边说边摸出球, 吸引学生注意力集中的看, 师慢慢摸出球。

)师:什么颜色的球?生齐声答:黄球。

师:猜错的同学不要灰心, 还有机会, 我们继续猜, 谁想摸球?(点一名学生摸球)师:准备好摸球, 其他同学猜。

生:黄球。

生:白球。

学生摸出球。

结果还是黄球。

师:猜对了很高兴, 猜错了不要不高兴, 还有一次机会。

生准备摸球, 其他猜。

生猜。

全猜黄球。

师:这次都猜黄球, 没有不一样的意见了。

结果又是黄球。

学生高兴。

师:为什么这一次你们都能猜对了, 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觉得这里面放得全是黄球, 所以摸出的都是黄球。

师:还有谁想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我认为里面只有黄球, 所以拿出的都是黄球。

师: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呢?答案马上揭晓。

师打开盒子, 学生齐说猜对了。

师:现在你最想说什么。

生:盒子里放得全是黄球, 我们怎么摸摸出的都会是黄球。

师:他说的你赞成吗?生:赞成。

师:我们用数学语言规范的说是, 盒子里都是黄球, 我任意摸一个摸出的一定是黄球。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可能性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可能性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可能性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字的读写顺序和位置,学习数位的认识和表示方法。

2. 了解10以内、20以内的加减法。

3. 学习分解小数的方法。

4. 能够对简单问题进行分析、解决。

二、教学重难点:1. 数字的认识和表示方法。

2. 10以内、20以内的加减法。

3. 小数的分解方法。

三、教学过程:1. 认识数字(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唱出数字。

然后让学生用卡片拼成所要求的数字。

(2)让学生背诵数字的读写顺序和数字的位置。

2. 数字的表示方法(1)用单元格模型图示10以内的数字,让学生学习数位的认识和表示方法。

(2)用单元格模型图示20以内的数字,让学生学习数字的进位方法。

3. 10以内、20以内的加减法(1)教师出示算式卡片,让学生用单元格模型解决问题。

(2)让学生练习填写空缺算式。

(3)让学生自己出题并解答。

4. 小数的分解方法(1)教师将小数以单元格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学习小数的意义和分解方法。

(2)让学生练习填写小数的分解式。

(3)让学生独立解答小数相关问题。

5. 总结让学生总结所学的知识点和运算方法,强化记忆,明确不足的地方。

四、教学评价方法:1. 学生自测卷评测:让学生完成简单测试题,检查知识掌握情况。

2. 作业评测: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 课堂表现评测: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反应和学习情况。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我们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数字的基本认识和加减法、小数分解方法,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解答简单问题。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教师出示题目的数量不宜过多,以防止学生厌烦;要适度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可能性》教案(优秀6篇)

小学数学《可能性》教案(优秀6篇)

小学数学《可能性》教案(优秀6篇)可能性教案篇一一、谈话导入:出示扑克牌与筛子: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要玩什么游戏?想来一起玩一玩吗?我们要玩出数学味来。

二、开展活动:1、活动一、摸牌游戏。

(1)谈话并猜测:(电脑出示)老师这儿有四种不同花色的扑克牌各2张,混放在一起并叠整齐。

如果每次任意摸一张,摸40次。

你猜猜,每种花色的牌可能会摸到多少次?(指名猜测)请把你估计的数字写下来。

(2)会和你猜的情况一样吗?我们只要自己试试就可以知道了。

(3)师宣布活动规则,多媒体演示示范摸牌一次,说明活动顺序和要求:摸牌——画“正”字——放回——洗牌……,摸牌40次后,在记录表下面的方格图里涂色,用直条表示摸牌结果。

(4)学生同桌合作,一人摸牌,另一人在书上记录,然后将结果用条形图表示。

(5)学生汇报摸牌结果。

看看和你估计的是否差不多,并在小组内交流活动的发现和体会。

(可以让猜得很接近的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猜。

)(6)全班交流摸牌游戏中的体会。

(7)谈话:如果再放进4张红桃牌,任意摸40次,结果可能会怎样?先猜一猜,再合作实验。

(同桌合作,与刚才分工交换,一人摸牌、另一人记录在书上,并制成条形图)(8)全班交流各自的发现,分析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

(9)同桌合作活动,任意选择不同张数、不同花色的扑克牌,先估计像刚才一样摸40次,结果可能会怎么样,再实验。

并用自己最快的方法记录在自己本子上。

(10)谈话:如果摸到黑桃牌的可能性最大,你准备怎么样?(指名回答)根据老师的要求选取扑克牌的花色和张数。

2、活动二:下棋游戏。

(1)过渡:老师认为自己打牌的水平还可以,可是,有一次和别人下棋,输得很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2)电脑边演示边解说:那天,我们是这样下棋的,用一个小正方体,5面涂红色,1面涂黑色。

一人黑棋,一人拿红棋,都从“0”开始。

谁走棋用抛下正方体的办法确定。

两人轮流抛小正方体。

不管谁抛的,只要红色朝上,红棋就走一格;黑色朝上,黑棋就走两格。

小学数学教案可能性

小学数学教案可能性

小学数学教案可能性
年级:小学二年级
学习目标:
1. 能够正确使用加法和减法进行简单计算。

2. 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1. 认识加法和减法符号。

2. 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1. 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3. 加法和减法的应用。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或教学板书。

2. 数学练习册和练习题。

3. 计算器和物理实物道具。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入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 讲解:介绍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并进行简单的示范运算。

3.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

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2. 对学生课后的练习题进行批改和评分。

教学延伸:
1. 继续进行加法和减法的深入学习。

2. 引入进位和借位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教学反思:
1. 需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理解能力,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内容和难度的调整。

小学二年级数学“可能性”教案-word文档资料

小学二年级数学“可能性”教案-word文档资料

小学二年级数学“可能性”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通过猜球、摸球、装球等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

能力目标:尝试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培养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活动准备: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准备1号、2号袋(分里外2层)、一个小篮。

老师准备一个黑袋子、3个透明袋、得星榜、图片、转盘等。

活动过程:一、猜球游戏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刘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做游戏,好吗?我们还设立了得星榜,要比一比6个小组中,哪个小组得星最多,合人得最默契。

先来玩第一个游戏。

猜球在哪只手里。

学生有的猜左手,有的猜右手。

提问:一定在右手吗?(不一定)从游戏中,你们发现猜球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小结:也就是说,在老师摊开手之前,你们只能是猜测,球可能会在右手,也可能会在左手,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可能性。

(板书课题)[析:着眼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有悬念的猜球游戏,让学生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使他们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摸球游戏1.用一定来描述摸球的结果,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

谈话:刚才我们玩了猜球游戏,下面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拿出一个黑袋子,内有4个红球)猜一猜,这个袋子里的球是什么颜色呢?指导学习摸球:先搅几下,摸一个,拿出来。

放进去。

搅一搅,再摸一个,拿出来引导:为什么在这个口袋中,XXX摸到的都是红球呢?(生猜测)同意他的猜测吗?我们一起业验证一下吧!(请XXX把里袋拎出来)小结:对了,你们真聪明,一下就猜到了。

袋子里装的都是红球,(出示图)那任意摸一个球,会怎样呢?(板书:一定是红球)2.用不可能来描述摸球的结果,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

谈话:你们也想来玩这个游戏吗?好,请组长拿出1号袋子。

不过,在摸球之前先扣清楚摸球规则:由组长先摸,摸前手在口袋里搅几下,然后任意摸出一个,并告诉你们小组的同学摸到的是什么球,再把球放入袋中,依次传给其他组员摸,明白了吗?就让我们比哪组合作得最好?开始吧!(让学生分组摸球,教师巡视指导)汇报摸球情况:每组派代表说一说,你们一组摸到了什么球呢?(黄球和绿球)提问:那你们能在这个袋子里摸到红球吗?为什么?提问:请组长拿出里袋,看看是什么球?(黄球和绿球,随即出示图)提问:能摸到红球吗?为什么?(板书:不可能是红球)(请组长把黄球和绿球倒入小篮中,以供装球游戏中使用)3.用可能来描述摸球的结理想,体验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小学二年级数学“可能性”教案_00002-2019年教育文档

小学二年级数学“可能性”教案_00002-2019年教育文档

小学二年级数学——“可能性”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时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初步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解释生活中的事情。

课前游戏创设小猪超市开张的情景,从三大组同学里面各选出一名代表参加庆祝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抽签选队员活动,唤起孩子们关于随机的生活经验,为建构科学的一定、不可能、可能的认识作好准备)教学过程一、在摸球中自主建构(一)从不透明袋中摸球,推断袋子里装了什么颜色的球。

师:小猪邀请刚才幸运选定的三位小朋友分为三组,参加摸红球比赛,按照摸到红球的多少来排名次。

1.明确比赛规则。

(1)一个摸球,一个记录。

(2)任意摸,每人摸球后大声说出摸的结果。

教师示范怎样才是任意摸。

明确要求:学生在摸球的时候也要做到任意摸。

(3)记录的同学根据摸球结果用打勾的方法来记录。

2.组织比赛。

(1)进行摸球、记录结果。

①在第2次摸完后组织检查记录情况,此举既是检查记录对错,也是引导看懂复式的记录表。

②让学生感受到:虽然心里非常想摸到红球,但不见得就能摸到红球,体会随机事情的发生与主观的喜好无关。

(2)观察结果、提出想法。

①看统计表,小结摸球情况。

②问:看到这样的摸球结果,孩子们有没有什么想法?随孩子们的回答依次出示袋中的球。

(设计意图:从知识的科学性来说,可能性是对下次摸球结果的预测,不能根据已经摸出球的情况来判断下次摸球的结果,即不能根据前面已经摸出了6次红球,就断定第7次也能摸出红球,更不能下结论:一定能摸出红球。

所以,从透明袋子里摸球更好些。

但从学生的学习心理来说,学生看到袋子里装了什么颜色的球,他就能依据生活经验做出摸球结果的判断,对摸球活动也就倍感无趣。

而从不透明袋子里摸球,有悬念,学生对摸球也就有了向往。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八期末复习《可能性》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八期末复习《可能性》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八、期末复习《可能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可能性”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2. 使学生能够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的可能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2.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教学内容事件的可能性1. 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2. 学习和掌握事件的可能性大小,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推理。

可能性的应用1. 学习如何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可能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可能性”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2. 使学生能够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事件的可能性大小的判断和计算,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2. 如何引导学生将“可能性”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教学卡片。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事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事件的可能性。

2. 新课导入:讲解“可能性”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案例分析:通过教学视频,让学生了解“可能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可能性”的理解和应用。

5.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巩固他们对“可能性”的知识。

板书设计1. 八、期末复习《可能性》2. 内容:事件的可能性,可能性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

二年级数学《可能性》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可能性》教学设计

《可能性》教学设计新林小学叶芳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摸球、装球等游戏活动,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2、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摸球、装球等游戏活动,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学准备:球若干转盘等。

教学过程:口算练习:30道一、导入1、小朋友你们知道六月一日是什么节日吗?我们在那天会举行庆祝活动。

森林里的动物们啊,也有自己的节日,他们也想和我们一样,庆祝自己的节日,聪明的小猴,漂亮的小松鼠,可爱的小兔,他们都想争做主持人,但名额只有一个那该怎么办呢,小朋友想想办法呀?(请同学说)你们想的办法都不错,小动物们也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转转盘,指针指向谁就谁。

指针会指向谁呢?小朋友你们猜一猜会是谁呢?(引导学生说:可能是_--------)是啊三个动物都有可能性,认为指针指向小猴的请举手,小兔、小松鼠。

嗯你们有不同意见,这很正常。

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板书题目:可能性2、转转盘确定主持人。

那么指针会指向谁呢?老师先来转转看。

指针指向了谁呀?”可小动物们要请小朋友们来帮忙,谁愿意?谁当选了?二、游戏(一):摸球。

(一袋红球,一袋黄绿球)1、小兔组织的第一个活动是摸球的比赛。

小兔想请四名男生、四名女生组成男生队和女生队到前面来参加,小兔还想请下面的小朋友当裁判,愿意吗?听好比赛规则:每个小朋友只准到口袋里摸一个球,摸好了告诉大家你摸到了啥球,其他同学把情况汇报给组长,组长用喜欢的方法记录下来,那个队摸到红球的次数多就取胜。

摸到红球可得一颗幸运星。

明白了吗?准备好了吗?(男女生交替摸,)(摸之前可让学生猜,摸时让他们加油。

小学二年级数学可能性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可能性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可能性教案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98—99页教学目标:1、通过猜球、摸球、装球等一系列的游戏让学生体会到有些事情是确定的,有些事情是不确定的。

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学难点:正确使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里的事情教学准备:1、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准备:1号袋(分里外2层)、1个透明袋、转盘。

2、每组2个口袋,1个装6个红球,1个装3个绿的和3个蓝的。

3、每组一个小正方体,写上1、1、2、2、3、34、老师准备3个黑袋子、3个透明袋、得星榜、图片、转盘等。

教学过程:一、猜球游戏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玩游戏,你们高兴吗?老师还想看看咱们班那个小组的小朋友合作得最默契。

师:下面咱们先来玩第一个游戏。

(猜球)请小朋友们猜猜老师的哪只手里有球?(学生有的猜左手,有的猜右手。

)师:一定在右手吗?(不一定)从游戏中,你们发现“猜球”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小结:也就是说,在老师摊开手之前,你们只能是猜测,球可能会在右手,也可能会在左手,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可能性”。

(板书课题)【教学意图:着眼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有悬念的“猜球”游戏,让学生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使他们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1、摸球游戏师:今天老师想在我们的数学课上举行一次摸球比赛,你们有兴趣参加吗?师:老师选2名同学上前来参加摸球比赛(一男一女,站在讲台的两边)你们认为今天谁会获胜?师:看来啊,同学们的意见并不统一。

这样吧,我们请在座的男同学为这位男生加油,成为他的拉拉队队员;请在座的女生为这位女同学加油,成为她的拉拉队队员。

小学数学《可能性》教案优秀9篇

小学数学《可能性》教案优秀9篇

小学数学《可能性》教案优秀9篇可能性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猜测、游戏活动、生活体验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能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做出合理判断,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合作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能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确判断。

教学准备:1、学具:彩色笔1盒、学习答题卡等。

2、教具:课件、纸盒(3个)、乒乓球(白色和黄色各12个)。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课题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玩过“剪刀、石头、布”的猜拳游戏吗?1、先让学生以同桌的形式试一试,再请两名同学到台前玩猜拳游戏。

玩之前猜一猜:谁会赢呢?举手表决,你们支持谁呢?2、猜拳2-4次,出现不同的结果,问:你们猜对了吗?3、教师小结:刚才的猜拳游戏中,有可能是自己赢,也有可能是对方赢,这就是一种可能性。

(相机板书课题:可能性)[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猜拳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摸球游戏,探究新知师:(出示1号盒,教师摇一摇)听一听,猜到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让学生猜一猜,再开始摸球游戏)1、初步感知确定性事件。

认识“一定”、“不可能”(1)、出示装有8个白球的盒子,每人只能摸一次,你能猜猜你摸到的结果吗?用一句话来表示。

(学生猜测,板书:一定)(2)、出示装有8个黄球的盒子,每人只能摸一次,你能猜猜你摸到的结果吗?我们可能从这盒子里摸出白球吗?(板书:不可能)你们为什么那么肯定?(板书:确定)2、初步感知不确定性事件。

认识“可能”出示装有4个黄球和4个白球的盒子,每人只能摸一次。

用一句话猜猜你摸到的结果。

(板书:可能)当事情的结果是不确定的,我们用“可能”来描述。

(板书:不确定)[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摸球游戏活动,在猜一猜、摸一摸、说一说中,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做出合理的判断。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可能性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可能性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可能性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可能性的概念,知道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来探究事件可能性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来探究事件的可能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骰子、球、袋子、小卡片等。

2.学具准备:纸、笔、剪刀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老师出示一个骰子,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骰子吗?它有几个面?每个面上分别是什么数字?”2.学生回答后,老师继续提问:“那么,如果我现在掷一次骰子,你们猜猜我会掷到哪个数字?”(二)新课讲解1.老师通过PPT展示一系列可能性事件,如“明天会下雨”、“这次考试我能得满分”等,让学生初步感受可能性的概念。

2.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可能性。

例如,将一个球放入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让学生猜猜球的颜色,然后验证猜测的正确性。

(三)案例分析1.老师出示一个案例:“小明和小红玩抛硬币游戏,他们规定:正面朝上,小明赢;反面朝上,小红赢。

请问,小明和小红谁更有可能赢?”2.学生讨论后,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猜测。

例如,抛硬币100次,记录正反面出现的次数,分析小明和小红赢的概率。

(四)课堂练习1.老师出示一些可能性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2.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五)拓展延伸1.老师出示一个拓展问题:“如果一个袋子里有3个红球和2个蓝球,从中摸一个球,摸到红球和蓝球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2.学生讨论后,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猜测。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五、作业布置1.请同学们回家后,用今天学到的可能性知识,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一个你感兴趣的可能性问题。

2.下节课分享实验结果和感悟。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验,让学生初步理解了可能性的概念,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可能性》教案

《可能性》教案

《可能性》教案可能性教案篇一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材简析:在小学阶段,苏教版教材对“可能性”知识的教学共安排了四次(见下表)。

本节课是苏教版教材第一次安排有关“可能性”内容。

二年级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描述事件的可能性三年级用“经常”、“偶尔”、“差不多”描述一些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四年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六年级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本节课将可能性和摸球等活动相结合,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可能性,借助活动的素材用语言描述可能性。

“一定”和“不可能”是用来对确定事件发生结果的预测,“可能”则是对不确定事件发生结果的预测。

但无论是确定事件还是不确定事件,都存在事件发生的随机性,这是教学中的难点,难在无法用语言描述,难在无法在一节课中用事实证明,难在学习对象是二年级孩子——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很弱。

对随机思想渗透的时机和程度是教学设计时的重要和难点问题。

教学目标:1、通过摸球,经历事件发生的过程,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随机性。

2、会用不可能、可能和一定,描述摸球事件发生的结果。

3、能根据摸球的结果设计事件,并进行解释。

4、能用不可能、可能和一定描述抛硬币、转盘和掷骰子事件的结果。

5、尝试用不可能、可能和一定描述已经掌握的简单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学会用不可能、可能和一定,描述数学与生活。

教学难点:理解不确定事件,感受随机性。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定位起点出示故事——“乌鸦喝水”的三幅图,请学生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分别说一说这三幅图上的故事。

设计意图:“乌鸦喝水”是小学语文一年级课本中的一篇文章,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

借助这个故事,让孩子们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进行描述,可以充分了解他们对一定”“可能”和“不可能”这三个词的理解,定位孩子们对可能性知识的已有认知水平。

二、理解“一定”“可能”和“不可能”(一)理解“一定”1.小组操作活动在小组内开展摸球的活动(活动材料见图1),每人任意摸一个球,结果会怎样?指导学生学会用比较规范的语言描述:“从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红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数学“可能性”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猜球、摸球、装球等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

能力目标:尝试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培养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活动准备:
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准备1号、2号袋(分里外2层)、一个小篮。

老师准备一个黑袋子、3个透明袋、得星榜、图片、转盘等。

活动过程:
一、猜球游戏
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刘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做游戏,好吗?我们还设立了得星榜,要比一比6个小组中,哪个小组得星最多,合人得最默契。

先来玩第一个游戏。

猜球在哪只手里。

学生有的猜左手,有的猜右手。

提问:一定在右手吗?(不一定)从游戏中,你们发现猜球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小结:也就是说,在老师摊开手之前,你们只能是猜测,球可能会在右手,也可能会在左手,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可能性。

(板书课题)
[析:着眼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有悬念的猜球游戏,让学生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使他们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摸球游戏
1.用一定来描述摸球的结果,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

谈话:刚才我们玩了猜球游戏,下面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拿出一个黑袋子,内有4个红球)猜一猜,这个袋子里的球是什么颜色呢?
指导学习摸球:先搅几下,摸一个,拿出来。

放进去。

搅一搅,再摸一个,拿出来
引导:为什么在这个口袋中,XXX摸到的都是红球呢?(生猜测)同意他的猜测吗?我们一起业验证一下吧!(请XXX 把里袋拎出来)
小结:对了,你们真聪明,一下就猜到了。

袋子里装的都是红球,(出示图)那任意摸一个球,会怎样呢?(板书:一定是红球)
2.用不可能来描述摸球的结果,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

谈话:你们也想来玩这个游戏吗?好,请组长拿出1号袋子。

不过,在摸球之前先扣清楚摸球规则:由组长先摸,摸前手在口袋里搅几下,然后任意摸出一个,并告诉你们小组的同学摸到的是什么球,再把球放入袋中,依次传给其他组员摸,明白了吗?就让我们比哪组合作得最好?开始吧!
(让学生分组摸球,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摸球情况:每组派代表说一说,你们一组摸到了什么球呢?(黄球和绿球)
提问:那你们能在这个袋子里摸到红球吗?为什么?
提问:请组长拿出里袋,看看是什么球?(黄球和绿球,随即出示图)
提问:能摸到红球吗?为什么?(板书:不可能是红球)(请组长把黄球和绿球倒入小篮中,以供装球游戏中使用)3.用可能来描述摸球的结理想,体验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谈话:大家说得真棒!想不想继续摸球?请拿了2号口袋,试试你会摸出什么球呢?记住要按刚才的规则摸啊!
学生分组活动。

汇报摸球情况:你们摸到了什么颜色的球(黄球和红球)
提问:猜一猜,老师在袋子里装了什么颜色的球请拎出里袋验证一下。

小结:袋子里装有黄球和红球,(出示图)你能摸到红球吗?那一定是红球吗?那会怎样呢?(板书: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
小结:通过摸球游戏,我们发现如果袋子里都是红球,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球。

如果袋子里有黄球和绿球,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红球。

如果袋子里有红球和黄球,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

[分析:通过三次不同内容的摸球游戏,学生主动亲历了摸球、猜想、验证、归纳等整个游戏过程,从中真切地体验了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理解了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的含义。

]
三、练习巩固
1.练一练。

(1)(出示装有2个红球和3个黄球的袋子)瞧,在这个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一定黄球吗?那会怎样呢?
(2)(出示有2个绿球和3个红球的袋子)那从这个袋子里一定能摸出黄球吗?么?
(3)(出示装有5个黄球的袋子)这个袋子呢?为什么?
小结:让我们来看看现在各小组的得星情况,问:猜一猜哪组有可能夺得今天的最佳合作奖?那这一组一定会是今天
的冠军吗?对!在比赛还没有结束前,我们每个小组都有可能获胜,大家可要继续努力啊!
2.转盘游戏。

提问:在转盘转动之前,先猜一猜它会停在哪里呢?请你用
力转动转盘,让它自然地停下,看看最后的结果。

提问:通过这个转盘游戏你们发现了什么?
(发现指针可能指在蓝色区域,也可能指在黄色区域或红色区域。

3.装球游戏。

谈话:前面我们玩了摸球游戏,接下来我们要来装球,根据老师出示的要求,请先在小组内讨论,应该放什么球,不应该放什么球。

讨论好了请组长把小篮里的球装在透明袋里,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又好又快!
安排3次装球活动,依次出示要求:
(1)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绿球。

(2)任意摸一个球,不可能是绿球。

(3)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绿球。

每次装球后,请组长把透明袋举起,展示本组装球情况,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装球,老师相机引导、鼓励。

4.联系生活。

谈话:小朋友们,今天我们通过玩一玩、猜一猜、说一说,学会了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表述游戏中的各种情况,那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有些事情是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也有些事情可能会发生。

下面请小朋友们举例说说!
小结:我们来看看今天的冠军是哪一组?那下次他们也一定
是冠军吗?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评析:安排四个形式各样、有层次,有坡度的巩固练习,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够得到始料未及的自我体验,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总结
总评:
数学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阐述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的动词。

强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

这在可能性一课中得到了充分体同。

课堂上以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过程为主线,设计了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让他们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对知识的体验、感悟。

一、在活动中体验先从学生熟悉的、亲切的猜球游戏中自然引出具有数学意义的关系和特征,让他们兴致盎然地投入学习。

然后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摸球)、猜一猜(袋中装有什么颜色的球)、拎一拎(验证)、练一练(说说摸球的结果)、转一转(转转盘)、装一装(按要求装球)、说一说(生活中有关可能性的事件)等实际操作活动,以此强化学生的自我体验,达到知情合一;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
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获得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直观感受;从而能够用语言来描述事件发生的三种情况:一定可能不可能。

二、在活动中思考
赞科夫提倡: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在可能性的教学中;给予学生克分活动的同时,利用最近发展区的原则,设置一些跳一跳、摘果子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

在学生进行摸球游戏时,让他们猜一猜:口袋里放有什么颜色的球?然后拎出里袋来验证,再让他们说一说:那任意摸一个球,会怎样呢?让学生经历体验一猜想一验证一归纳的过程,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的空间,养他们探究的能力以及科学的态度。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三、在活动中应用
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这个观点充分表明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学以致用。

而且,学以致用不止于结尾或课后,只要运用得当、合适,同样能收到意想不
到的精彩效果。

在可能性的教学伊始,教师就设立得星榜,看哪组合作得最默契,为新知的应用埋下伏笔。

练一练后;教师小结各组得星情况;请学生猜一猜哪组有可能夺得最佳合作奖?这一组一定会是冠军吗?让学生主动尝试着从数
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策略,而且把所学的知识灵活服务于课堂常规教育,顺势鼓舞每组的士气,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挑战欲。

课尾时再次小结:今天的冠军是哪组?下次他们也一定是冠军吗?也是起到同样的效果。

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
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