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设计实验实验报告-脉搏

合集下载

脉搏测量实验报告

脉搏测量实验报告

脉搏测量实验报告脉搏测量实验报告引言:脉搏是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测量脉搏,我们可以了解人体的心率、血压以及一些疾病的病情。

本次实验旨在探索脉搏的测量方法,并分析不同因素对脉搏测量结果的影响。

实验设计:我们邀请了30名健康志愿者参与实验。

首先,我们使用传统的手动方法测量了每位志愿者的脉搏,并记录了测量结果。

然后,我们使用了一款智能手环设备,通过光电传感器测量脉搏,并将数据传输到手机APP上进行记录。

最后,我们对比了手动测量和智能手环测量的结果,并分析了两种方法的准确性和便利性。

实验结果:通过对比手动测量和智能手环测量的数据,我们发现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基本一致。

然而,智能手环的测量速度更快,且操作更简便。

此外,智能手环可以连续监测脉搏,提供更多的数据参考。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例如,脉搏的强度和情绪状态有关,当志愿者处于紧张或兴奋状态时,脉搏的强度会增加。

此外,脉搏的频率也会受到运动和饮食等因素的影响。

讨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智能手环作为一种新兴的脉搏测量设备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便利性。

它可以提供更多的数据参考,对于长期监测脉搏的需求具有明显优势。

然而,智能手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在特殊环境下的测量可能会受到干扰。

此外,由于智能手环的使用需要电池供电,长时间佩戴可能会对皮肤产生一定的刺激。

结论:脉搏测量是一项重要的生理指标监测方法。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智能手环作为一种新兴的脉搏测量设备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便利性。

然而,手动测量仍然是一种可靠的方法,尤其适用于特殊环境下或需要精确测量的情况。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脉搏测量的新方法,以提高准确性和便利性,并在医疗和健康管理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致谢:感谢参与本次实验的志愿者们,他们的配合使得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同时,感谢智能手环制造商提供的设备支持。

此外,还要感谢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们对我们实验的帮助和指导。

参考文献:[1] Smith, J. et al. (2018). The impact of wearable devices on human health. Journal of Health Technology, 5(2), 45-56.[2] Zhang, L. et al. (2019). A comparison of manual and smart bracelet pulse measurement methods. Journal of Medical Devices, 7(3), 112-125.。

脉搏传感器特性及应用实验

脉搏传感器特性及应用实验

脉搏传感器特性及应用实验1.了解脉搏传感器模块的电路组成及原理;2.掌握脉搏传感器的原理;3.掌握脉搏传感器的测量方法。

1.分析脉搏传感器测量电路的原理;2.连接脉搏传感器物理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电路;3.软件观测脉搏变化时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4.记录实验波形数据并进行分析。

1.开放式传感器电路实验主板;2.脉搏传感器测量模块;3.导线若干。

脉搏传感器,指的是用于检测脉搏相关信号的传感器。

脉搏指的是动脉搏动,脉搏传感器即是用来检测动脉搏动时产生的压力变化,将之转换成可以被更直观观察和检测的电信号。

脉搏传感器主要应用在医疗设备、教学设备,教学实训等领域,如血氧测量、心率监测、中医脉象诊断等等。

按照输出方式分类有模拟输出、数字输出两种。

按照采集信号的方式分类主要可以分为压电式、压阻式、光电式等三种。

其中压电式和压阻式通过微压力型的材料将脉搏跳动的压力过程转换为信号输出,一般采用微压力传感材料有压电片和电桥等。

将传感器的探头与动脉搏动较强的地方贴合,施加一定的压力,微压力材料可以将脉搏跳动的压力信号采集到并有电信号变化量产生,经过信号放大与调理电路处理后,可以得到脉搏跳动的完整波形,也可以进一步输出和动脉搏动同步的脉冲信号。

主要应用于临床上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类疾病的病理性分析。

而光电式脉搏传感器则通过反射或对射式的方式,将血管在脉搏跳动过程中透光率的变化转换为信号输出。

学习板上采用的是HKG-07B红外脉搏传感器。

红外脉搏传感器利用特定波长红外线(典型的有570、870um)对血管末端血液微循环产生的血液容积的变化的敏感特性,检测由于心脏的跳动,引起指尖的血液中血氧蛋白含量变化,经过信号放大、调整等电路处理后,可以输出同步于脉搏跳动的脉冲信号,从而计算出脉率,也可以输出反映指尖血容积变化的完整的脉搏波波形信号。

主要应用于临床上脉率的测量、监测和脉搏波的病理分析,还可计算血氧饱和度。

如图10-1所示。

图10-1 脉搏传感器(1)输出电压波形图图10-2 典型的脉搏波输出波形(2)注意事项1.使用时被测者保持安静。

数字脉搏计实验实训报告

数字脉搏计实验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数字脉搏计的原理和组成;2. 掌握数字脉搏计的测量方法;3. 熟悉数字脉搏计的调试与维护;4. 提高数字电路的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数字脉搏计是一种利用光电传感器检测人体脉搏的仪器,其原理是利用光电效应将脉搏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通过模数转换器(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最后由微处理器进行处理,得出脉搏频率。

实验原理图如下:光电传感器→光敏电阻→放大电路→滤波电路→A/D转换器→微处理器→显示屏三、实验器材1. 数字脉搏计实验装置;2. 信号发生器;3. 示波器;4. 电源;5. 线路连接线。

四、实验步骤1. 连接实验装置:将光电传感器、放大电路、滤波电路、A/D转换器、微处理器和显示屏按照实验原理图进行连接。

2. 信号测试: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一定频率的模拟信号,输入到放大电路中,观察放大电路输出信号的变化。

3. 滤波电路测试:观察滤波电路对输入信号的滤波效果,确保输出信号稳定。

4. A/D转换器测试:将模拟信号输入到A/D转换器中,观察数字信号的输出。

5. 微处理器测试:将A/D转换器输出的数字信号输入到微处理器中,观察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

6. 显示屏测试:观察显示屏是否能够正确显示脉搏频率。

7. 脉搏计调试:将光电传感器放置在人体脉搏部位,调整光电传感器与皮肤的距离,使信号输出稳定。

8. 脉搏计测量:将脉搏计佩戴在人体手腕上,观察显示屏上脉搏频率的实时变化。

9. 脉搏计维护:检查各电路连接是否牢固,确保脉搏计的正常工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放大电路输出信号稳定,滤波电路滤波效果良好。

2. A/D转换器输出数字信号准确,微处理器工作状态正常。

3. 显示屏能够正确显示脉搏频率。

4. 脉搏计佩戴舒适,测量结果准确。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数字脉搏计的原理和组成,掌握了数字脉搏计的测量方法,熟悉了数字脉搏计的调试与维护。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放大电路输出信号不稳定、滤波电路滤波效果不佳等,通过分析原因,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提高了实验技能。

测量脉搏的实验报告结果

测量脉搏的实验报告结果

测量脉搏的实验报告结果实验四脉搏测量实验四脉搏测量一.实验目的1.学会人体脉搏波的测量方法。

2.观察脉搏波与心电波的区别及相互关系。

3.观察运动对脉搏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1.传感器:是由无源的精密压力换能器和一个指套组成,通过绑在手指上可测量脉搏。

2.电路原理如图所示,因为该压力传感器是无源的,使用单向输入方式,即压力信号通过R61经U6A输入,U6B输入接地,当压力变化时通过差动放大电路(U7)进行放大,再经过U8后,在AI3端输出一个与压力成正比的线性电压波形。

三.实验步骤1.接线:将传感器通过JP01连接至测量电路,将AI3和GND 连接至labjack的接口AI3和GND处。

2.通过调节电位器RP6来改变差动放大倍数(顺时针大),在U8输出端得到放大信号。

3.最终结果是:在U8的输出端得到一个放大后的信号,该信号特点是:当有脉搏时(压力增大)时,该信号曲线显示增大的信息;当无脉搏时(压力减小)时,该信号曲线幅度也响应减小。

四.实验内容1.测量脉搏波的变化情况,同时计算脉搏频率。

2.与心电测量一起显示计算,观察两个波型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五、实验结果实验中通过将传感器绕着人体手指,开始测量并记录数据,用matlab程序处理过后,得到以下图像:根据图像,可以数出10秒内脉搏跳动次数约为14次,所以可计算得出人体脉搏约为84次/min。

六、实验总结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脉搏的测量实验相对简单。

在连接好电路图后,装上脉搏测量传感器,缠绕手指过后,开始测量。

然后设置好相应的参数,采样率及采样时间,保存好数据并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示波器上的波形显示不明显,可以通过改变横轴的时间长度,便可以清晰看到波形显示。

回来便是数据处理,程序同呼吸测量实验中对数据的处理,要进行滤波处理,呈现出较为清晰的波形。

篇二:数电实验报告--电子脉搏计题目:电子脉搏计设计一、设计任务与要求设计一个电子脉搏计,要求: 1.实现在15S内测量1min的脉搏数;2.用数码管将测得的脉搏数用数字的形式显示;3.测量误差小于±4次/min。

毕业设计193数字式脉搏传感器设计报告

毕业设计193数字式脉搏传感器设计报告

目录1 设计方案 (2)1.1 设计目的 (2)1.2 设计要求 (2)1.3 设计思路 (2)2 设计原理框图 (2)3 设计内容及各部分简介 (3)3.1单元电路简介 (3)3.11 定时控制器 (3)3.12 电压放大器 (4)3.13 计数译码显示电路 (4)3.2部分元器件功能简介 (5)3.21 压电传感器 (5)3.22 555定时器 (10)4 元器件清单及总原理图 (11)4.1元件清单 (11)4.2总原理图 (11)5 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12)6 功能简介 (13)7 心得体会 (13)8 参考文献 (13)9 致谢 (14)第一部分设计思路设计目的:1.加深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基本理论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的初步经验,掌握数字电路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步骤,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常用数字电路元器件的应用。

2.学习和练习在焊接上接线的方法、焊接的技术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3.学习数字电路实物制作、调试、测试、故障查找和排除的方法。

4.练习细致、认真的习惯。

5.培养实践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培养一种分工协作的团队精神。

7.学会熟练的查找相关资料。

8.加深对PROTEL、AUTOCAD等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

设计要求:设计出一种数字式脉搏传感器。

具体要求如下:1.使用灵敏度较高的脉搏传感器(能发出10MV的脉动信号)。

2.测量误差不大于%1。

3.具有二位数字显示功能。

4.设计一个脉宽T=1minute的产生电路。

5.具有复位、启动及锁寸功能的电路图。

6.撰写设计报告、调试报告及心得体会。

设计思路:电子脉搏仪的目的是检测人的心率。

我们采用压电陶瓷片作为脉搏传感器。

压电陶瓷片是一种声电转化元件,在受到外界压力或振动时会因压电效应而产生微弱的电流,利用电压放大器将其放大作为记数脉冲输入计数器,便可以用来测量人的脉搏。

第二部分:设计原理框图:原理框图如下页(图2-1),由脉搏传感器、电压放大器、定时控制电路和计数与显示电路组成。

测量脉搏的实验报告结果

测量脉搏的实验报告结果

测量脉搏的实验报告结果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测量脉搏,了解个体在不同状态下的心血管功能变化,掌握脉搏测量的方法和技巧,并分析影响脉搏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脉搏是由心脏收缩将血液泵入动脉所引起的动脉搏动。

正常情况下,脉搏的频率与心率一致,因此通过测量脉搏可以间接反映心率。

脉搏的频率、节律和强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运动、情绪、体位、疾病等。

三、实验对象与实验环境(一)实验对象本次实验选取了年龄在 18-25 岁之间的健康志愿者 30 名,其中男性15 名,女性 15 名。

(二)实验环境实验在安静、温度适宜(22-25℃)的室内进行,以减少环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四、实验仪器与材料(一)仪器1、电子脉搏计:用于测量脉搏的频率和节律。

2、秒表:用于记录测量时间。

(二)材料1、记录表格:用于记录实验数据。

五、实验步骤(一)实验前准备1、向志愿者详细介绍实验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其理解并愿意配合实验。

2、让志愿者休息 10 分钟,使其身体处于安静状态。

(二)安静状态下的脉搏测量1、志愿者取坐位,手臂放松,掌心向上,将电子脉搏计的传感器放置在手腕桡动脉搏动处。

2、测量 1 分钟的脉搏次数,记录结果。

3、重复测量 3 次,取平均值作为安静状态下的脉搏频率。

(三)运动后的脉搏测量1、志愿者进行 3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跳绳。

2、运动结束后立即测量脉搏,测量方法同安静状态下,记录结果。

3、每隔 1 分钟测量一次脉搏,共测量 5 次,观察脉搏的恢复情况。

(四)情绪紧张状态下的脉搏测量1、让志愿者观看一段紧张刺激的视频片段。

2、在观看视频结束后立即测量脉搏,测量方法同前,记录结果。

(五)体位改变时的脉搏测量1、志愿者先取平卧位,测量 1 分钟的脉搏次数。

2、然后让志愿者迅速站立,测量站立后 1 分钟的脉搏次数。

六、实验结果(一)安静状态下的脉搏30 名志愿者在安静状态下的脉搏频率平均值为 72 次/分钟,其中男性志愿者的平均值为 70 次/分钟,女性志愿者的平均值为 74 次/分钟。

医学传感脉搏实验

医学传感脉搏实验
评分
大理大学实验报告
2015—2016学年度第3学期
课程名称生物医学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实验名称脉搏实验
专业班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姓名
学号
实验日期
实验地点
一、实验目的
学会脉搏波测量的方法,波形的特征。
二、实验环境
1.硬件配置:处理器(Intel(R) Pentium(R) 4 cpu 2.80GHz)、CD-ROM驱动器、鼠标、内存1GB(1024MB)、32位操作系统,FP-100型压力传感器,BL-420S测量仪
b.按正常人脉搏数为60~80次/min,老人为100~150次/min,在运动后最高跳动次数为240次/ min。5Hz以上是病人与正常人脉搏波体现差异的地方。
2.实验内容
a.开BL-420S(仪器背后),开计算机,通道1作脉搏波测量用,连接压力传感器,采样频率100HZ。
b.压力传感器放食指端处。
U:起始点P:主波T:潮波V:切迹D重搏波
c.点击“示波开始”就可看到滚动的波形,若波形较好改用“记录示波”存储该测量结果。
3.实验要求
a.脉搏波形图和FFT频谱图;
b.所取得的脉搏波的幅度、周期的测量以及通过周期换算出来的心率;
c.你所测得的脉搏波在每个心动周期中是如何变化的?其波形有什么特点?其生理意义是什么?粘贴有测量值的图。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图1实际脉搏波图
图2脉搏波频谱图
幅度:26mv
周期:101ms
心率:77次/分
脉搏波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的变化情况:脉搏波在每个心动周期中首先U到P急速的上升,而后由P到V急速下降,而后V再到U缓慢下降。
波形特点:上升为指数增长速度较快,下降的时候速度有所减缓,主波波峰较高。

实验四脉搏测量

实验四脉搏测量

实验四脉搏测量一.实验目的1.学会人体脉搏波的测量方法。

2.观察脉搏波与心电波的区别及相互关系。

3.观察运动对脉搏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1.传感器:是由无源的精密压力换能器和一个指套组成,通过绑在手指上可测量脉搏。

2.电路原理如图所示,因为该压力传感器是无源的,使用单向输入方式,即压力信号通过R61经U6A输入,U6B输入接地,当压力变化时通过差动放大电路(U7)进行放大,再经过U8后,在AI3端输出一个与压力成正比的线性电压波形。

三.实验步骤1.接线:将传感器通过JP01连接至测量电路,将AI3和GND连接至labjack 的接口AI3和GND处。

2.通过调节电位器RP6来改变差动放大倍数(顺时针大),在U8输出端得到放大信号。

3.最终结果是:在U8的输出端得到一个放大后的信号,该信号特点是:当有脉搏时(压力增大)时,该信号曲线显示增大的信息;当无脉搏时(压力减小)时,该信号曲线幅度也响应减小。

四.实验内容1.测量脉搏波的变化情况,同时计算脉搏频率。

2.与心电测量一起显示计算,观察两个波型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五、实验结果实验中通过将传感器绕着人体手指,开始测量并记录数据,用matlab程序处理过后,得到以下图像:根据图像,可以数出10秒内脉搏跳动次数约为14次,所以可计算得出人体脉搏约为84次/min。

六、实验总结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脉搏的测量实验相对简单。

在连接好电路图后,装上脉搏测量传感器,缠绕手指过后,开始测量。

然后设置好相应的参数,采样率及采样时间,保存好数据并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示波器上的波形显示不明显,可以通过改变横轴的时间长度,便可以清晰看到波形显示。

回来便是数据处理,程序同呼吸测量实验中对数据的处理,要进行滤波处理,呈现出较为清晰的波形。

脉搏测量试验报告

脉搏测量试验报告

西安邮电学院光电传感实验报告系部名称:电子与信息工程学生姓名:苏东 (07) 专业名称:电子科学与技术班级:科技0804脉搏测量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查阅资料的方法(2)学习和掌握电路设计的基本过程(3)学习和掌握硬件电路的软件仿真方法(4)学会利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5)加深对理论课程的感性认识和深入理解二、试验分析脉搏测量属于检测有无脉博的测量,有脉搏时遮挡光线,无脉搏时透光强,所采用的传感器是红外接收二极管和红外发射二极管。

用于体育测量用的脉搏测量大致有指脉和耳脉二种方式。

这二种测量方式各有优缺点,指脉测量比较方便、简单,但因为手指上的汗腺较多,指夹常年使用,污染可能会使测量灵敏度下降;耳脉测量比较干净,传感器使用环境污染少,容易维护。

但因耳脉较弱,尤其是当季节变化时,所测信号受环境温度影响明显,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

三、试验原理1.脉搏信号的拾取:脉搏信号拾取电路如图1所示,IClA接为单位增益缓冲器以产生2.5V的基准电压。

红外接收二极管在红外光的照射下能产生电能,单个二极管能产生O.4 V电压,0.5 mA电流。

BPW83型红外接收二极管和IR333型红外发射二极管工作波长都是940 nm,在指夹中,红外接收二极管和红外发射二极管相对摆放以获得最佳的指向特性。

红外发射二极管中的电流越大,发射角度越小,产生的发射强度就越大。

在图l中,RO选100 Ω是基于红外接收二极管感应红外光灵敏度考虑的。

R0过大,通过红外发射二极管的电流偏小,BPW83型红外接收二极管无法区别有脉搏和无脉搏时的信号。

反之,R0过小,通过的电流偏大,红外接收二极管也不能准确地辨别有脉搏和无脉搏时的信号。

当红外发射二极管发射的红外光直接照射到红外接收二极管上时,IC1B的反相输入端电位大于同相输入端电位,Vi为“O”。

当手指处于测量位置时,会出现二种情况:一是无脉期。

虽然手指遮挡了红外发射二极管发射的红外光,但是,由于红外接收二极管中存在暗电流,仍有lμA 的暗电流会造成Vi电位略低于2.5 V。

医用传感器实验1

医用传感器实验1

实验一 MP100型脉搏换能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脉搏波的波形
2.初步学会脉搏波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
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的压力发生周期性变化。

这种周期性的压力变化可引起动脉血管发生搏动,称动脉脉搏。

用手指也可摸到身体浅表部位的动脉搏动。

本实验是用MP100型脉搏换能器来测定人体脉搏波。

该换能器采用压电晶体芯片组装而成,当压力作用在晶体上,它就会产生同压力成正比的电压信号。

三、实验步骤
1.接通实验仪器,预热3分钟
2.受检者肌肉放松
3.换能器套于食指上,观察脉搏波的波形并测量峰峰值和频率。

四、实验记录及结果
五、测量条件
放大倍数:20
上限频率:20Hz
时间常数:直流
50Hz陷波:开
低通滤波:50Hz
无创血压换能器
采样频率:1000Hz
六、心得体会。

脉搏识别技术实验报告

脉搏识别技术实验报告

脉搏识别技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脉搏识别技术在生物识别领域的应用及优势,通过实际操作数据采集和分析,深入了解脉搏识别技术的原理和实际效果。

二、实验材料1. 脉搏识别仪器: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等;2. 实验对象:多位参与者,用于数据采集和训练模型;3. 电脑及相关软件: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实验方法1. 数据采集:每位参与者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多次脉搏采集,以获取完整的脉搏数据;2. 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噪声去除、滤波等处理,确保数据清晰可靠;3. 特征提取: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提取脉搏数据中的关键特征,为后续的模型训练做准备;4. 模型训练:基于提取到的特征,建立脉搏识别模型,并通过多次训练调优,提高模型的准确率;5. 实验结果分析:对模型的识别准确率、响应速度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探究脉搏识别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

四、实验结果经过数据采集、处理及模型训练,我们得到了一个基于脉搏的生物识别系统。

在多次实验中,该系统的识别准确率高达95%,响应速度在毫秒级别。

同时,由于脉搏特征独特且稳定,该系统在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常见生物识别技术无法使用的场景下表现突出。

五、实验结论本实验证明了脉搏识别技术在生物识别领域的巨大潜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扩大,脉搏识别技术将成为生物识别领域的重要一员,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安全。

六、致谢在此,感谢所有参与实验的志愿者和研究人员,以及支持本实验的相关单位和资助机构。

他们的付出和支持为本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取得成功成就做出了重要贡献。

七、参考文献[1] Smith A, Brown B. Pulse-recognition threshold level [J]. Biometric Technology Today, 2009, 00(0): 1-5.[2] Wang C, Zhang D. A real-time wrist-type pulse signal detection and processing system for second verification [J]. IEEE Transactions on Consumer Electronics, 2009, 55(1): 144-150.[3] Li H, Wang L. A novel pulse ident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J]. 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 2019, 40(12): 17-23.。

单片机脉搏计实训报告

单片机脉搏计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1. 掌握单片机的应用方法和基本编程技巧。

2. 熟悉脉搏计的工作原理和硬件电路设计。

3. 学会使用单片机实现脉搏计的测量和显示功能。

4. 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实训环境1. 实训设备:51单片机开发板、脉搏传感器、LCD显示屏、电阻、电容等电子元件。

2. 软件环境:Keil C51软件、Proteus仿真软件。

三、实训原理1. 脉搏传感器原理:脉搏传感器是一种无创测量人体脉搏的传感器,它将脉搏的机械振动转化为电信号。

当脉搏通过传感器时,传感器内部的振动元件会产生相应的电信号,该信号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后,即可得到与脉搏相对应的电压信号。

2. 单片机原理:单片机是一种集成了CPU、RAM、ROM、I/O接口等功能的微型计算机。

在本实训中,我们使用51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单元,通过编写程序实现对脉搏信号的采集、处理和显示。

3. LCD显示屏原理:LCD显示屏是一种低功耗、高清晰度的显示设备。

在本实训中,我们使用LCD显示屏显示脉搏计的测量结果。

四、实训过程1. 硬件电路设计(1)设计脉搏传感器电路:将脉搏传感器与单片机连接,通过放大电路放大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

(2)设计单片机电路:将单片机与LCD显示屏、按键等外围电路连接。

2. 软件编程(1)编写脉搏信号采集程序:使用单片机的A/D转换功能,将脉搏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2)编写脉搏信号处理程序:对采集到的脉搏信号进行滤波、去噪等处理。

(3)编写LCD显示程序:将处理后的脉搏信号显示在LCD显示屏上。

(4)编写按键控制程序:实现按键控制LCD显示内容的功能。

3. 联调测试(1)连接电路:将设计的电路连接到单片机开发板上。

(2)软件编译:将编写的程序编译成hex文件。

(3)程序烧录:将编译好的hex文件烧录到单片机中。

(4)测试:观察LCD显示屏上显示的脉搏计测量结果,检查程序是否正常运行。

五、实训结果1. 成功实现了脉搏信号的采集、处理和显示。

实验六 脉搏测量

实验六 脉搏测量

实验六脉搏测量一.实验目的学会人体脉搏波的测量方法。

观察脉搏波与心电波的区别及相互关系。

观察运动对脉搏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传感器:是由无源的精密压力换能器和一个指套组成,通过绑在手指上可测量脉搏。

电路原理: 因为该压力传感器是无源的,使用单向输入方式,即压力信号通过R61经U6A输入,U6B输入接地,当压力变化时通过差动放大电路(U7)进行放大,再经过U8后,在AI3端输出一个与压力成正比的线性电压波形。

三.实验步骤接线:将传感器通过JP01(传感器输入)连接至测量电路,将AI3和GND连接至USB6008的接口AI3和GND处。

通过调节电位器RP61来改变差动放大倍数(顺时针大,慢慢旋),在U8输出端得到放大信号。

最终结果是:在U8的输出端得到一个放大后的信号,该信号特点是:当有脉搏时(压力增大)时,该信号曲线显示增大的信息;当无脉搏时(压力减小)时,该信号曲线幅度也响应减小。

四.实验内容测量脉搏波的变化情况,同时计算脉搏频率。

与心电测量一起显示计算,观察两个波型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实验图像(图片1)图片1是测量脉搏的图片,共显示5次脉搏波,占用了300Hz,即3s,因此脉搏波周期为0.6s,频率为1.667。

(图片2)(图片3)图片2为第一心音的图片,在200Hz内,即2s内,有3次波动,因此,第一心音的波动周期为0.667s,频率为1.5。

图片3为第二心音的图片,同样,在在200Hz内,即2s内,有3次波动,因此,第一心音的波动周期为0.667s,频率为1.5。

(图片4)图片4是心电图,心电图就是平面心电向量环在各导联轴上的投影(即空间向量环的第二次投影)。

额面向量环投影在六轴系统各导联轴上,形成肢体导联心电图,横面向量环投影在胸导联的各导联轴上就是导联的心电图。

图片中3次心跳用时2s,所以,可以算得到心跳周期为0.667s。

心率为90次/分。

与心音波动周期一致。

实验分析测量脉搏波的脉搏传感器是由无源的精密压力换能器和一个指套组成,通过绑在手指上可测量脉搏。

脉搏信号采集实验报告心得

脉搏信号采集实验报告心得

脉搏信号采集实验报告心得一、引言脉搏信号是反映人体心脏脉动情况的重要指标,对于评估心脏功能以及监测健康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脉搏信号的采集与信号处理是脉搏诊断与监测的基础,因此脉搏信号采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于后续的分析和应用具有决定性影响。

本次实验主要是通过采集脉搏信号,并进行信号处理和分析,以获得准确可靠的脉搏数据。

二、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了压电式脉搏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卡相结合的脉搏信号采集系统。

实验过程如下:1. 将压电式脉搏传感器正确安装在被测者手腕的手腕动脉处,并固定好。

2. 连接数据采集卡与电脑,并打开脉搏信号采集软件。

3. 在软件中设置采样频率、采样时间等参数。

4. 开始采集脉搏信号并记录数据。

5. 完成信号采集后,进行信号处理与分析。

三、实验结果经过多次实验,我们获得了一系列脉搏信号数据。

通过对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我们得出如下心得体会:1. 采样频率的选择对于信号采集的结果至关重要。

较高的采样频率可以更精确地捕捉到脉搏信号的细微变化,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信号滤波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脉搏信号采集过程中,由于环境干扰等因素的存在,信号中常常包含一些杂波和噪声。

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可以去除这些干扰,使得数据更加可靠。

3. 信号处理与分析的方法选择应根据实际需求来定。

不同的应用场景,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信号处理与分析方法,如峰值检测、频域分析等。

合适的方法选择可以更好地展现脉搏信号所包含的信息。

四、实验心得本次实验对于我了解脉搏信号的采集与处理方法具有很大帮助,也让我深入理解了这一实验的重要性和意义。

以下是我在实验中得到的几点心得体会:首先,数据采集的准确性需要保证。

在安装传感器的过程中,要注意确保传感器与被测者的接触良好,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

此外,合理设置采样频率,根据被测者的心率范围合理设定采样频率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其次,信号处理是提高数据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对于脉搏信号的滤波处理,我们可以选择数字滤波或者模拟滤波的方法。

脉搏传感器

脉搏传感器

目录脉搏监测系统任务 (2)引言 (3)设计方案和系统框图 (4)硬件选用 (5)电路设计 (11)测量软件的设计 (12)测试系统的测试 (17)实验小结和体会 (20)脉搏监测系统任务(一)内容基于单片机或PC机,设计一套测试系统,用于将外周血管搏动(即脉搏跳动)信号进行采集分析。

集体要求:1.测量脉搏显示波形图2.计算脉搏测量的结果,并进行报警判断,控制报警灯显示3.保存测量数据4.数据回放(二)要求1.提出设计方案(提出测量原理,选择传感器,构建测试系统)2.设计测量电路3.测试软件设计利用汇编语言、Labview或其他的开发程序(VB、VC等),设计测试软件进行数据是采集和分析。

4.调试5.撰写报告(三)报告要求1.综合实践的内容2.撰写总体的设计方案,并画出测试系统框图3.硬件选用(包括传感器、采集卡的选用和安装等)4.电路设计(包括测量电路的设计等电路,系统总电路)5.测量软件的设计利用Labview或其他的开发程序(VB、VC等),设计测试软件进行数据是采集和分析。

包括软件设计流程图,各功能实现的方法和代码(包括各主程序,子程序的描述以及相应的重要参数设置等描述)6.小结和体会(可以包含调试中遇到的问题)。

引言人体脉搏计的设计是基于传感器,放大电路,显示电路等基础电路的基础上,实现对人体脉搏的精确测量。

其设计初衷是适用于各年龄阶段的人群,方便快捷的测量脉搏次数,并用十进制数显示出来。

具体的各部分电路接下来将介绍。

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是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与信息处理,他们就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传统的脉搏测量用手工测量,通常将指尖轻压动脉向较坚实的面,以使脉搏的感觉传到指尖,如果将动脉压上软的组织,则脉动波会被吸收或抵消,使指尖不易触觉脉动;指尖压在动脉上的力量要适中,用力太重将阻断血流,反而无脉搏产生。

这种手工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容易产生误差,特别是临床住院病人常规的监测上,这种手工测脉搏的方法不仅影响工作效率,并且不能连续监测,无法实时观察。

脉搏测量实验报告结论(3篇)

脉搏测量实验报告结论(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ATmega8微控制器的脉搏测量与显示系统,验证脉搏测量技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并探索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在价值。

实验过程中,我们对脉搏信号的采集、处理、显示以及存储等环节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以下结论。

二、实验方法1. 硬件组成:实验中使用了ATmega8微控制器、LCD1602显示器、DS1302时钟芯片、AT24C02存储芯片、蜂鸣器、按键以及脉搏测量电路等。

2. 系统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将脉搏测量、显示、报警和数据存储等功能模块进行集成,形成一个完整的脉搏测量与显示系统。

3. 脉搏信号采集:利用脉搏测量电路将人体脉搏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ATmega8微控制器进行采样和处理。

4. 脉搏信号处理:对采集到的脉搏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去噪等处理,提取脉搏信号的频率和幅度信息。

5. 显示与报警:将处理后的脉搏信号在LCD1602显示器上实时显示,并根据设定的上下限值判断是否触发报警。

6. 数据存储:利用AT24C02存储芯片将测量数据、设定的上下限值以及报警状态等信息进行存储,实现数据的掉电保护。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脉搏信号采集:实验中成功采集到人体脉搏信号,并进行了有效处理,提取出脉搏信号的频率和幅度信息。

2. 显示与报警:系统实时显示脉搏测量结果,并根据设定的上下限值判断是否触发报警。

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对脉搏信号的检测和报警功能均达到了预期效果。

3. 数据存储:实验过程中,成功将测量数据、设定的上下限值以及报警状态等信息存储在AT24C02芯片中,实现了数据的掉电保护。

4. 实验误差分析:实验过程中,脉搏信号的采集和处理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脉搏信号采集误差:主要受脉搏测量电路性能和人体脉搏信号波动的影响,误差范围在±5%以内。

(2)脉搏信号处理误差:主要受滤波、放大、去噪等处理环节的影响,误差范围在±3%以内。

脉搏传感器设计报告

脉搏传感器设计报告

为提高运用电子技术基本知识进行理论设计、实践创新以及独立工作、团队合作的能力,通过实践制作一个数字频率计,学会合理的利用集成电子器件制作基于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课程设计与制作。

电子脉搏计是用来测量一个人心脏跳动次数的电子仪器,也是心电图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是用来测量频率较低的小信号。

要求:(1)实现在1min内测量脉搏数;(2)用数码管将测得的脉搏数用数字的形式显示;(3)测量误差小于±4次/min。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1.设计框图方案一1)信号发生与采集将脉搏跳动信号传感器转换为与此相对应的电脉冲信号。

2)放大电路把传感器的微弱电流放大,微弱电压放大。

可采用高输入阻抗的非门进行放大。

3)低通滤波滤除空气中的高频,只让低频脉冲信号通过。

对脉搏信号进行采集的时候,空气中交流工频干扰最大,根据有源滤波的原理,在接至非门的输入与输出之间作为直流偏置电阻上并联一个电容。

4)整形电路可用两个非门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对放大后的信号进行整形。

5)定时电路用555定时器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进行1分钟的精确定时。

6)计数、译码、显示用来读出脉搏数,并以十进制数的形式由数码管显示出来。

片CD4 0110有计数译码功能,数码管采用共阴数码管。

方案二与方案一相比,信号发生与采集、定时电路、计数译码显示电路不变。

其他有所改变。

2)放大电路用普通运放进行发大,为达到高输入阻抗的要求,采用同相比例放大。

3)低通滤波在运放的反馈电阻上并联一个电容,达到滤波的效果。

4)整形电路通过运放组成的单限比较器进行脉冲整形。

方案二的放大电路除了在阻抗匹配方面略显弱势之外,使用更为普遍,。

为了探索非门再放大方面的应用,选择了方案一。

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1.信号发生与采集脉搏传感器的作用是将脉搏信号转换为响应的电冲信号。

脉搏传感器是脉象检测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置电路的处理和结果的显示。

目前典型的脉搏传感器有以下三种:led/' target='_blank'>光电类、压阻类和压电类。

脉搏的实训报告

脉搏的实训报告

通过本次脉搏实训,使我对脉搏的生理机制、测量方法、正常值范围以及临床意义等方面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环境实训地点:临床技能实训室实训设备:血压计、听诊器、脉搏表、脉搏传感器等三、实训原理脉搏是指心脏搏动时,动脉血管壁产生的周期性波动。

脉搏的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

直接测量是通过触摸动脉血管壁来感知脉搏,间接测量是通过脉搏传感器等设备来感知脉搏。

四、实训过程1. 脉搏的生理机制脉搏的产生与心脏的搏动密切相关。

心脏的搏动是由心脏的起搏细胞产生的自律性兴奋引起的。

心脏的起搏细胞位于心脏的窦房结,产生兴奋后,通过心脏的传导系统传递至心室,引起心室收缩,从而产生脉搏。

2. 脉搏的测量方法(1)直接测量:用手指触摸动脉血管壁,感知脉搏的跳动。

(2)间接测量:使用脉搏传感器等设备,将脉搏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通过显示屏或记录仪显示脉搏数据。

3. 脉搏的正常值范围正常成人脉搏的频率为60-100次/分钟,平均为75次/分钟。

脉搏的强度、节律、波形等也可作为判断脉搏正常与否的依据。

4. 脉搏的临床意义脉搏是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测量脉搏,可以了解患者的循环系统状况,如心率、心律、脉搏的强度、节律等。

在临床工作中,脉搏的测量有助于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1. 掌握了脉搏的生理机制。

2. 熟悉了脉搏的测量方法,能够正确使用血压计、听诊器、脉搏传感器等设备。

3. 了解脉搏的正常值范围及临床意义。

4. 提高了自身的临床技能,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实训总结通过本次脉搏实训,我对脉搏的生理机制、测量方法、正常值范围以及临床意义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血压计、听诊器、脉搏传感器等设备,提高了自己的临床技能。

同时,我也认识到在临床工作中,脉搏的测量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有助于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

试验五压力传感器测量脉搏

试验五压力传感器测量脉搏

实验五压力传感器测量脉搏实验目的了解压力晶体的基本性能;了解计算机采样及处理过程;了解频谱分析的基本方法。

仪器用具压电晶体传感器,计算机及模拟/数字(A/D)转换卡,直流电源,直流信号放大器。

实验原理物理学力学参量——压力的测量是各种测量技术中最常见的一种测量。

常见的微小压力测量可使用张丝式压力计、应变式压力计或利用压电晶体的压电效应。

本实验采用压电晶体式压力传感器测量脉搏波的波形及脉搏频率。

一、压电效应及压电晶体某些晶体在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形变时,会在晶体的某个晶面上产生极化而带电,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

根据产生压电效应的晶面不同,压电效应可分为横向压电效应和纵向压电效应。

压电效应是可逆的,在能够产生压电效应的晶体极化面上加上适当电压可在对应的晶面上产生相应的形变。

由形变产生极化的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由给定电压产生形变的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也称为电致伸缩。

一般所称的压电效应指正压电效应。

利用正压电效应可将压力、振动、加速度等非电参量转换为电参量。

而利用逆压电效应可将低频电磁振荡转换为声波(超声波、次声波)。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压电效应会因为测量回路中电荷的运动而呈现出极化电压随测量过程减小的现象,所以用压电效应测量静态压力会受到很大限制,一般只用于动态信号测量。

压电效应有许多实际应用,本实验是利用正压电效应将人体脉搏的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压电晶体一面被固定在支撑架上,与其相对应的另一面覆盖一层可活动的隔离膜接收外部的压力信号,在产生压电效应的一对晶面上引出导线作为信号输出端。

当隔离膜上有机械压力出现时,我们将在信号输出端得到随所加机械压力的变化而改变的电压信号。

二、A/D转换压电晶体输出的电信号经电压放大器放大后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幅度一般控制在0~5V。

这种在时间和幅度连续变化的信号称为模拟信号。

计算机不能直接识别模拟信号,在用实验五 压力传感器测量脉搏 − 53 −计算机处理模拟信号时需要先将模拟信号转换成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这个过程称为A/D (模拟/数字)转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电阻
工作原理: 几乎所有物质的电阻率都随其本身温度变化而变化, 这一物理现象称为热电 阻效应。 温度升高, 金属内部原子晶格的振动加剧,从而使金属内部的自由电子通过
2
传感器设计实验
金属导体时的阻碍增大,宏观上表现出电阻率变大,电阻值增加,我们称其为正 温度系数,即电阻值与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同。 而热电阻就是利用了热电阻效应做成的温度传感器。 性能测试:
蛋白所占百分数。血氧探头就是应用 Lambert-Beer 定律制作成的。 图 3.6 为血氧探头的发光驱动电路,当 U red 为高电平时,U ired 为低电平,红 光发光二极管亮;当 U ired 高电平时, U red 为低电平,红外发光二极管亮。 血氧传感探头是将光信号通过硅光管转化为电流信号。但是,电流信号处理 起来不方便,所以需要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然后对电压信号进行处理。 可以采用反相放大电路来完成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如图 3.7 所示:[2]
(数据见附表) 采集数据时,采集了 3 组数据,就是为了减少随机误差,所以数据处理的时 候我把三组数据取了均值,做出了如上的折线图。 普通 Excel 折线图就能清楚的看出来,热电阻产生的电流值随温度是线性变 化的,变化率大概在 0.38mA/摄氏度。
热电偶
工作原理: 热电偶是一种感温元件,是一种仪表。它直接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 成热电动势信号, 通过电气仪表(二次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 热电偶测温基本原理: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 A 和 B 焊接起来,构 成一个闭合回路。当导体 A 和 B 的两个执着点 1 和 2 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
检验方法
容积脉搏血流是指存在于外周血管中的微动脉、 毛细血管和微静脉内流过的 血液。 该部分微血管的血液在心脏搏动下呈脉动性变化。当心脏收缩时血液容积 增大,而在心脏舒张时容积最小,它可以动态的反映脉搏的波动。如果把这样的 信号用电子产品测量出来可以为医生的诊断提供方便, 也可以为病人的自检提供
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感器设计实验
光电传感器
工作原理: 由光通量对光电元件的作用原理不同所制成的光学测控系统是多种多样的, 按光电元件(光学测控系统)输出量性质可分二类,即模拟式光电传感器和脉冲(开 关)式光电传感器. 模拟式光电传感器是将被测量转换成连续变化的光电流 ,它与
4
传感器设计实验
被测量间呈单值关系.模拟式光电传感器按被测量(检测目标物体)方法可分为透 射(吸收)式,漫反射式,遮光式(光束阻档)三大类.所谓透射式是指被测物体放在光 路中,恒光源发出的光能量穿过被测物 ,部份被吸收后,透射光投射到光电元件上 ; 所谓漫反射式是指恒光源发出的光投射到被测物上,再从被测物体表面反射后投 射到光电元件上;所谓遮光式是指当光源发出的光通量经被测物光遮其中一部份, 使投射到光电元件上的光通量改变,改变的程度与被测物体在光路位置有关。 性能测试:
SaO2 O2 Hb 100% 是呼吸循环的重要生理参数。而功能 O2 Hb Hb COHb MetHb
5
传感器设计实验
性氧饱和度为 HbO2(氧合血红蛋白)浓度与 HbO2(氧合血红蛋白)+Hb(还原 血红蛋白)浓度之比: Functional SaO2
O2 Hb 100% ,有别于氧合血红 O2 Hb Hb
传感器设计实验
目录
对传感器的认识....................................................................................................................... 2 选题意义................................................................................................................................... 8 检验方法................................................................................................................................... 8 实验内容................................................................................................................................... 9 设计方案................................................................................................................................... 9 电路调试及测试结果与分析 ................................................................................................. 18 总结与自我评价..................................................................................................................... 21 参考文献................................................................................................................................. 21
在没有东西遮挡的情况下, 发光二极管的红外线和发射光电三极管的红外线 接受都非常好,三极管基本没有产生什么分压,电流达到最大。在有东西阻挡的 时候,三极管产生的电流逐渐减小,而减小的多少,主要看遮挡物的厚薄与透光 程度。
血氧传感探头
工作原理: 动脉血氧饱和度指在全部动脉血容量中, 被血红蛋白结合的氧容量占全部可 结 合 氧 容 量 的 百 分 比 , 血 氧 饱 和 度 分 数 F r a c t i o n a l
3
传感器设计实验
间便产生电动势,因而在回路中形成一个大小的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温 差电现象或塞贝克效应) 。热电偶就是利用这一效应来工作的。 热电偶温度测量原理是看在了回路中所产生的电动势,叫热电势,热电势包 括两部分:接触电势和温差电势。 性能测试:
(数据见附表) 采集数据时,采集了 3 组数据,就是为了减少随机误差,所以数据处理的时 候我把三组数据取了均值,做出了如上的折线图。 普通 Excel 折线图就能清楚的看出来,热电偶两端产生的电压值随温度是线 性变化的,变化率大概在 0.04mV/摄氏度。
7
传感器设计实验
选题意义
脉搏是人体的一项重要的生理指标。 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的收缩和舒张, 可引起动脉扩张和回缩, 这种发生在主动脉根部的搏动波可沿着动脉壁依次向全 身各动脉传播,这种由节律的动脉搏动,称为脉搏。在手术室暴露动脉可以直接 看到这种搏动。用手指也能摸到身体浅表部位的脉搏。脉搏的强弱与心输出量、 动脉的可扩张性和外周阻力有密切关系。因此,脉搏是反映心血管功能的一项重 要指标。祖国医学历来十分重视通过切脉来诊断疾病。现代医学上,脉搏更是判 断病人是否休克、心力衰竭的重要依据。 临床意义: 医院的护士们每天要给住院的病人把脉记录病人每分钟的脉搏数, 这样的工 程十分浩大繁杂, 所以我们设计的脉搏的测量仪,如果应用在临床上将对目前的 状况十分有利,同时也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医学诊断方法。 目前脉搏测量仪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除了应用于医学领域,如无创心血管 功能检测、妊高症检测、中医脉象、脉率检测等等,商业应用也在不断拓展,如 运动、健身器材中的心率测试都用到了技术先进的脉搏测量仪。 应用前景: 近年来国内外致力于开发无创非接触式的传感器, 这类传感器的重要特征是 测量的探测部分不侵入机体, 不造成机体创伤,能够自动消除仪表自身系统的误 差,测量精度高,通常在体外,尤其在体表间接测量人体生理和生化参数。 其中光电式脉搏传感器是根据光电容积法制成的脉搏传感器, 通过手指末端 透光度的检测,间接检测出脉搏信号,具有结构简单、无损伤、精度高、可重复 使用等优点。
图 3.7 光电检测电路
图 3.6 血氧探头发光驱 动电路
性能测试:
6
传感器设计实验
酒精传感器
测人体呼气中的酒精含量: 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反射原理测量试纸条的颜色, 最终确定试纸条中酒精 含量的。仪器是主要是检测唾液试纸条的颜色,从而反映唾液中酒精的含量。唾 液试纸条是以滤纸为载体,将各种世纪成分浸泡后干燥,作为试剂层,再在其表 面覆盖一层纤维膜作为反射层。唾液浸入试剂带后,于试剂发生反应,产生颜色 变化。 后利用单色光对试纸块进行扫描,因单色光在不同颜色及颜色深浅不同的 情况下的反射率不同,通过反射率的大小进而确定唾液中酒精含量。[4] 测血液中酒精浓度: 气敏血液酒精浓度测定方法即利用气体传感器测定血液酒精浓度的方法。 气 体传感器即气体敏感元件 , 就是能感知环境中某种气体及其浓度的一种装置或 器件, 它能将与气体种类和浓度有关的信息转换成电信号, 从而可以进行检测。 把气体传感器技术引入血液酒精浓度的测试中,为血液酒精浓度的测试探索一种 全新的检测方法。 气体传感器属于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 由一种非接触型、经钝化改性处理的 气敏元件构成 , 利用挥发性酒精成份从溶液中单向简单扩散的特性及汽液平衡 关系, 测量气相浓度 , 进而推算出液相浓度。探头的输出信号在一定的精度下 , 反映了血液酒精浓度。[5]
1
传感器设计实验
对传感器的认识
国家标准(GB7665-87)对传感器下的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一 定规律将其转换成有用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装置,称为传感器(Sensors) 。 从传感器的作用来看,实质上就是代替人体的 5 种感觉(视、听、触、嗅、 味)器官的装置。人们把外界信息通过五官接收进来,传递给大脑,在大脑中处 理信息,作出一个“结果” ,发出指令。 在电子设备中完成这一过程时,电子计算机相当于大脑,传感器作为电脑的 五官,就象人的眼、耳、鼻、舌、皮肤那样可以收集各种信息,这些信息送入电 脑后,由电脑进行判断处理,并发出各种控制信号去控制执行机构,从而满足各 种社会需要。 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元件和传感元件组成。敏感元件是直接感受被测非电量, 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与被测量有确定关系的其他量(一般仍为非电量)的元件。传 感元件又称为变换器,是能将敏感元件输出的非电量直接转换成所需信号(一般 为电参量)的元件,例如应变式压力传感器中的弹性膜片就是敏感元件,而电阻 应变片就是传感元件。 敏感元件与传感元件也可两者合二为一,称为一次传感元件,它能直接输出 电量。如压电晶体、热电偶、热敏电阻、光学器件,它们直接感受被测量而输出 与之成确定关系的电量。 一些新型的集成电路传感器将敏感元件、传感元件以及 信号处理电路集成为一个器件。[1] 其中,我们主要了解了以下五种常见的传感器:热电阻、热电偶、光电传感 器、人体血氧含量的测量探头、酒精传感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