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工程地质考试知识点总结
工程地质复习总结
工程地质复习总结工程地质复习总结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工程地质复习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二章地壳及其物质组成一、地壳是固体地球的外部层圈1、地球包括外部层圈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固体地球两部分2、固体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地壳:大陆地壳(平均35KM,最高70~80KM)变质岩沉积岩,海洋地壳(平均7~8KM)玄武岩3、地质作用:塑造地壳面貌的自然作用4、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内热,太阳辐射热以及地球旋转力和重力5、只要引起地质作用的动力存在,地质作用就不会停止6、地质作用分为:物理地质作用(内力与外力地质作用)和工程地质作用(人为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岩浆作用(喷出和侵入),变质作用,地震外力地质作用: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二、矿物1、矿物是天然产出的均匀固体。
它是各种地质作用的产物,是岩石的基本组成部分。
2、矿物形态:单晶的晶体习性:绿柱石(柱状),石榴子(粒状),板钛矿聚形晶体(板状);集合体的特征形态:红柱石(放射状),方解石(钟乳状),玛瑙(晶腺);3、矿物的物理性质颜色:最直观的性质,自色和他色;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在无釉瓷板上刻画,对金属矿物鉴定有重要意义光泽:矿物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金属光泽(方铅矿、黄铁矿)半金属光泽(磁铁矿)金刚光泽(金刚石)玻璃光泽(玻璃表面)油脂光泽(石英端口处)树脂光泽(部分闪锌矿)丝绢光泽(石棉)珍珠光泽(云母)土状光泽(高岭土);硬度:矿物抵抗外力机械作用的强度。
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正长石7石英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解理:矿物受外力作用时,能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平面的性质。
(完整版)工程地质学考点要点重点
1.工程地质条件是一综合概念,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
2.矿物的光学性质有:颜色、条痕、光泽和透明度;力学性质有:硬度、解理、和断口。
3.岩石的工程性质包括: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
4.风化作用按照破坏岩石的方式可分为:①物理风化作用、②化学风化作用和③生物风化作用。
其中①包括气温变化、冰劈作用和盐类结晶作用三个主要作用因素;②则主要包括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氧化作用和碳酸化作用四种风化作用。
5.确定岩石风化程度主要依据的是矿物颜色变化、矿物成分改变、岩石破碎程度和岩石强度变化四个方面的特征变化情况;根据对上述4个方面的判断,可以将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为未风化、微风化、弱风化、强风化和全风化。
6.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压力、化学活泼性流体。
的含量分为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
7.岩浆岩按照SiO28.粘土矿物主要是指伊犁石、高岭石、蒙托石。
9.碎屑岩的胶结方式有孔隙式、基底式、接触式。
10.碎屑结构,特征为碎屑颗粒由胶结物黏结起来形成岩石。
碎屑粒度的形状有棱角状、次棱角状、次圆状和圆状四种11.构造运动按照其发生时间顺序可以分为:古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现代构造运动。
按照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其中前者又称为造山运动,后者又称为造陆运动。
12.地质作用依据其能源和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其中前者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在地表主要形成山系、裂谷、隆起、凹陷、火山、地震等现象;后者主要有风化作用、风的地质作用、流水的地质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冰水的地质作用、重力的地质作用等。
13.地表流水可以分为暂时流水和经常流水;其地质作用包括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地表流水的沉积物有残积层、坡积层、洪积层和冲积层四种主要类型。
14.河流的搬运方式可分为物理搬运和化学搬运两大类,其中前者主要搬运的物质是泥沙和石块,后者则是可溶解盐类和胶体物质;前者的搬运可有三种方式:悬浮式、跳跃式和滚动式。
工程地质期末复习简答题(归纳)
一1.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要点: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条件总和,它包括土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地质作用、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几个方面。
2.简叙各褶曲要素。
要点:核:组成褶皱中心部位的岩层。
翼:中心岩层动外的岩层。
转折端:从翼向另一翼过渡的弯曲部分。
枢纽:组成褶皱岩层的同一层面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轴面:由各岩层枢纽所连成的面。
3.地质平面图、剖面图及柱状图各自反映了哪些内容?答:一幅完整的地质图应包括平面图、剖面图和柱状图。
平面图是反映一表地质条件的图。
是最基本的图件。
地质剖面图是配合平面图,反映一些重要部位的地质条件,它对地层层序和地质构造现象的反映比平面图更清晰、更直观。
柱状图是综合反映一个地区各地质年代的地层特征、厚度和接触关系的图件。
4.何谓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要点: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所决定的。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种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
5.保障围岩稳定性的两种途径是什么?要点:保障围岩稳定性的途径有以下两种:一是保护围岩原有稳定性,使之不至于降低;二是提高岩体整体强度,使其稳定性有所提高。
前者主要是采用合理的施工和支护衬砌方案,后者主要是加固围。
论述题(10分)分析褶皱区如何布置工程建筑。
(工程地质评价)(1)褶皱核部岩层由于受水平挤压作用,产生许多裂隙,直接影响到岩体的完整性和强度,在石灰岩地区还往往使岩溶较为发育。
所以在核部布置各种建筑工程,如厂房、路桥、坝址、隧道等,必须注意岩层的坍落、漏水及涌水问题。
(2)在褶皱翼部布置建筑工程时,如果开挖边坡的走向近于平行岩层走向,且边坡倾向与岩层倾向一致,边坡坡角大于岩层倾角,则容易造成顺层滑动现象(3)对于隧道等深埋地下的工程,一般应布置在褶皱翼部。
因为隧道通过均一岩层有利稳定,而背斜顶部岩层受张力作用可能塌落,向斜核部则是储水较丰富的地段。
工程地质及土力学考核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岩石和地质构造第一节地球与岩石考核知识点:1.地球的圈层构造、地壳厚度P8第二节造岩矿物考核知识点:2.矿物的概念、分类P103.矿物的鉴别特征: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硬度、解理、断口(重点掌握6个物理性质并掌握常见矿物的鉴别特征)P10~13第三节岩石考核知识点:4.岩石的概念5.岩石按成因分类P136.岩浆岩:分类、定义、结构、构造(掌握常见的岩浆岩)(表1-3P17)7.沉积岩形成阶段、矿物组成、结构、构造(掌握常见的沉积岩)(表1-4P22)8.变质岩:变质作用及类型、变质矿物、结构、构造(掌握常见的沉积岩)(表1-5P26)第五节地质构造考核知识点:9.产状:定义、三要素(画图理解图1-10 P33)、10.褶皱:要素、基本形态(背斜褶曲、向斜褶曲)、形态类型P3411.节理:定义、类型、对工程建设的影响P3712.断层:定义、组成、类型(正断层、逆断层)、对工程的影响P3913.不整合接触:概念、类型(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P42第六节岩石与岩体的工程性质考核知识点:(定义)14.岩石的软化性P4715.弹性模量和泊松比P4816.岩石的强度:定义、分类P4917.岩石和岩体的区别P53第二章建筑工程地质问题考核知识点:1、风化作用:概念、类型(三种类型的区别)P642、岩石分化程度等级P653、河流地质作用:分类(侵蚀、搬运、堆积)4、河流侵蚀作用两种现象:蛇曲、牛轭湖P675、滑坡:定义、分类、发育过程、影响因素、治理措施P69~74(重点)6、崩塌:定义、影响因素、防治措施P75~767、泥石流:定义、形成条件、防治措施P76~778、岩溶:概念P77;岩溶与土洞地基的防治P809、地震:震源、震中、震中距(定义);分类(重点是构造地震);地震波分类(重点是体波);强度表示(震级、地震烈度)第三章土的渗透性与渗流考核知识点:1、两点间出现渗流的决定因素P902、水力梯度(公式)P903、达西定律(定义、表达式、适用条件)P914、渗透系数(定义、单位、测定方法------重点掌握常水头试验)P91~935、影响渗透性的因素P956、渗透力:定义、表达式P1027、临界水力梯度:(3-43)P1038、渗透变形(流砂和管涌产生条件和发生部位)P1049、有效应力原理:定义、表达式(利用此原理解释砂土液化)P106 计算-----是否会产生流砂、渗透系数、渗透速度(三方面)第四章土的压缩性与基础沉降考核知识点:1、引起土体压缩的主要原因P1132、利用压缩曲线(陡、平缓)评价土体压缩性P1163、评价土体压缩性的指标(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压缩指数、变形模量)4、计算---利用压缩系数评价地基土的压缩性P117必考5、先期固结压力P1196、按超固结比地基土的分类P1197、粘性土地基沉降组成P1228、分层总和法的基本原理、假设条件和步骤9、饱和土体的渗透固结过程P14110、固结度P145计算-----1、利用压缩系数评价地基土的压缩性P1172、最终沉降量的基本计算---分层总和法3、固结:沉降与时间的关系第五章土的抗剪强度考核知识点:1、抗剪强度:定义、表达式、强度指标、组成P1582、土体剪切破坏的破裂角P1613、计算-----利用土的极限平衡条件判断土体的状态P162必考4、抗剪强度指标。
工程地质复习资料最全知识点整理3
工程地质复习最全考点大纲Strive for excellence !!!填空题:一章1.工程地质学的基本任务:区域稳定性研究与评价、地基稳定性研究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2.工程地质条件所包含的因素有: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地质条件。
3.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地基稳定性问题、斜坡稳定性问题、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区域稳定性问题。
二章4.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地壳、地幔、地核。
5.地质作用的分类:物理地质作用和工程地质作用。
物理地质作用又可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
6.内力地质作用方式有: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
7.外力地质作用方式有: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8.矿物的物理性质有: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比重。
9.矿物的化学性质有:硬度、解理、断口、弹性、挠曲、延展性。
10.解理的分类: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
11.岩石的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12.岩浆岩产状的种类有:岩基、岩株、岩盘、岩床、岩脉。
13.按冷凝成岩浆岩的地质环境分类: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
14.岩浆岩按照sio2分类:酸性岩类(>65)、中性岩类(52-65)、基性岩类(45-52)、超基性岩类(<45)。
15.沉积岩的胶结物有:硅质胶结、铁质胶结、钙质胶结、泥质胶结。
16.沉积岩的物质组成:碎屑物质、粘土矿物、化学沉积矿物、有机质及生物残骸。
17.沉积岩的分类:碎屑岩类、粘土岩类、化学及生物化学岩类。
18.沉积岩的结构有: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结构、生物结构。
19.沉积岩最主要的构造——层理构造。
20.变质作用的主要类型: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
21.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岩石性质(成因、成分、结构、构造)、地质构造、气候、地形。
22.岩石吸水性指标:吸水率、饱水率、饱水系数。
23.岩石的饱水软化特性:软化性、可溶性、膨胀性、崩解性。
河海大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复习整合版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工程地质复习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自然(物理)地质现象、地质物理环境、天然建筑材料。
?活动性断裂:现今正在活动,或近期曾活动过、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的断层。
(1) ?活动性断裂:一般是指新生代第四纪以来有过活动的断裂构造。
(2)软弱夹层:岩层中厚度相对薄弱、力学强度较低的软弱层或带。
成因类型:①原生型:又分为沉积型、喷发沉积型、浅变质软弱矿物富集型。
②构造型:多为层间挤压错动形成的层见错动形成的层间剪切带,是最主要的软弱夹层类型。
③次生型:次生夹层分为风化型、充填型。
软弱夹层特征:①厚度薄②多层相互平行③结构松散④岩性、厚度、性状及延伸范围,常有很大的变化⑤力学强度低围岩压力(山岩压力):围岩的强度适应不了围岩应力而产生塑形变形或破坏时,作用在支护或衬砌上的力地热增温级:地热增温级又称地温深度,是地热梯度的倒数。
指在常温层以下,地下水温每升高1℃所增加的深度,以米/℃表示。
地热梯度:又称“地热增温率”。
指地球表面上的地温随深度增加而升高的数值。
地热增温率平均每深33米,温度约升高1℃。
这一增温率至地下深处(地幔)时,则不按此规律进行。
外水压力:外水压力是指地下硐室外地下水作用在硐室衬砌上的静水压力,单位为帕。
弹性抗力系数:岩石抗力系数又称弹性抗力系数,是指使围岩产生单位长度的径向位移(向围岩内方向)所需单位面积上的径向压力。
以k表示。
即k=p/u,式中,p为作用在单位面积衬砌上的压力。
初始地应力:工程施工前就存在于岩体中的地应力基本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指一个地区在今后100年内,在一般地场条件下可能遇到最大地震烈度。
内动力地质作用:内部地质作用是指主要由地球内部能量引起的地质作用。
它一般起源和发生于地球内部,但常常可以影响到地球的表层,如可以表现为: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等。
1、地球内圈层构造p10①莫霍界面:30---80KM②古登堡界面:2800KM③地核:铁、硅、镍④地幔:铁、硅、镍、二氧化硅2、地质年代单位与地层年代单位p13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期、时地层年代单位:宇、界、系、统、阶、带3、地质年代表p134、三大成因岩类的结构类型和构造特征及常见岩石名称p24 p28 p315、产状三要素p38走向:岩层的层面与水平面交线倾向:垂直于走向线并沿层面向下所引的直线倾角:层面与水平面所夹的最大锐角6、岩层接触关系的六种类型 p15 补充断层接触①整合:同一地区上、下两套沉积地层在沉积层序上是连续的,且产状一致。
河海大学水利工程地质考试小抄
工程地质条件六个内容:1.地形地貌 2.地层岩性3.地质构造4.水文地质条件5.物理地质条件6.天然建筑材料工程地质学在水利建设中的任务:1.选择工程地质条件最优良的建筑地址2.查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工程地质作用3.选定地址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枢纽布置、建筑物结构类型、施工方法及运营作用中应注意的事项什么是矿物和造岩矿物: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中所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
矿物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解理和断口、硬度、其他性质岩浆岩常见结构的名称:1.按岩石中矿物结晶程度划分:全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2.按岩石中颗粒的绝对大小划分:显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3.按岩石中颗粒相对大小来分: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及似斑状结构岩浆岩常见构造名称:1.块状构造 2.流纹构造3.气孔构造4.杏仁状构造岩浆岩的简易分类:1.根据化学成分: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2.根据形成条件:喷出岩、浅成岩、深成岩沉积岩的常见结构名称:1.碎屑结构 2.泥质结构3.化学结构4.生物结构沉积岩的胶结物种类及胶结类型:1.硅质 2.铁质3.钙质4.泥质5.其他(石膏)基地胶结、孔隙胶结、接触胶结沉积岩的构造名称:1.层理构造:水平层理、单斜层理、交错层理2.层面构造:波痕、泥裂3.结核4.生物成因构造主要的沉积岩有:1.碎屑岩类:砾岩角砾岩、砂岩、粉砂岩2.黏土岩类:泥岩、页岩3.化学岩生物化学岩: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变质岩的构造种类:1.片理构造: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2.块状构造3.变余构造主要的变质岩:片麻岩、片岩、千枚岩、板岩、石英岩、大理岩、混合岩什么是岩石的风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风化分带:分布在地表或地表附近的岩石,经受太阳辐射、大气、水溶液及生物等因素的侵袭,逐渐破碎。
工程地质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河海大学
第一章测试1.不属于工程地质条件的是()A:建筑物的类型;B:地形地貌;C:地层岩性;D:地质构造答案:A2.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之间存在矛盾就产生了工程地质问题。
()A:对B:错答案:A3.什么是工程地质学答案:4.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答案:第二章测试1.下面描述中属于年代地层单位的是 ( )A:石炭系;B:新生代;C:第四纪D:早白垩世;答案:A2.下列属于内动力地质作用的是()A:变质作用B:地震;C:风化作用;D:地壳运动;答案:ABD3.地壳与地幔之间的是,____答案:4.沉积接触能判断岩浆岩和沉积岩之间的新老关系。
()A:错B:对答案:B5.地球内圈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A:对B:错答案:A第三章测试1.某矿物呈乳白色粒状,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硬度约为7,则该矿物定名为()A:斜长石;B:白云石;C:石英;D:刚玉答案:C2.岩浆在地下缓慢冷凝结晶生成,矿物结晶良好,颗粒之间连接牢固的是()A:火山碎屑岩;B:侵入岩;C:喷出岩;D:火山岩答案:B3.下列结构中,属于沉积岩结构的是:()A:斑状结构;B:生物结构;C:碎屑结构;D:化学结构答案:BCD4.白云石是一种造岩矿物。
()A:对B:错答案:A5.板岩、千枚岩、片岩和片麻岩都属于变质岩。
()A:错B:对答案:B第四章测试1.某岩层走向NE40°,倾向NW,倾向多少度()A:310°;B:300°;C:50°D:130°;答案:A2.下列关于断盘的叙述,哪项正确:()A:当断层面倾斜时,位于断层面以上的断盘即上盘B:下盘即断层的下降盘;C:上盘即断层的上升盘;D:其余选项都正确答案:A3.下列有关褶皱的叙述正确的有: ( )A:褶皱核部为新地层,翼部为老地层;B:褶皱是岩层产生的一系列波状弯曲;C:褶皱构造中岩层的连续性未受到破坏;D:褶皱的基本类型有背斜和向斜答案:BCD4.下列关于岩层走向的叙述是正确的:()A:岩层的走向可由走向线的方位角表示B:岩层的走向有两个数值,且两数值相差180°C:岩层走向方位角与倾向方位角相差90°D:岩层的走向只有一个数值答案:ABC5.当洞室位于褶皱核部时,向斜核部比背斜核部的稳定条件好。
河海大学工程地质复习题(水工)
工程地质复习题1、工程地质条件包括那六方面内容?(绪论,P1页)2、工程地质学在水利水电建设中的任务有哪些?(绪论,P4页)3、什么是矿物和造岩矿物?(第一章,P7页)4、矿物的物理性质包括哪些?(第一章,P9页)5、岩浆岩常见结构的名称?(第一章,P17页)6、岩浆岩常见构造的名称?(第一章,P18页)7、岩浆岩的简易分类?(第一章,P19页:表1-3)8、沉积岩的常见结构的名称?(第一章,P23页-24页)9、沉积岩的胶结物种类及其胶结类型?(第一章,P23页-24页)10、沉积岩的构造种类名称?(第一章,P24-25页)11、主要的沉积岩有哪些(名称)?(第一章,P27-28页)12、变质岩的构造种类(名称)?(第一章,P30-31页)13、主要的变质岩有哪些(名称)?(第一章,P31-32页)14、什么是岩石的风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风化分带?(第一章,P37-40页)15、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的表现方面?(第二章,P44页)16、地层时代的划分和地质时代的划分的区别?(第二章,P47页)17、什么是标准化石?(第二章,P47页)18、如何确定地层的相对年代的方法?(第二章,P47-48页)19、岩层产状的表示方法?(第二章,P50页:读图题上要用)20、什么是背斜?什么是向斜?(第二章,P50页)21、褶皱的形态分类名称?(第二章,P51-52页)22、什么是构造节理?(第二章,P54页)23、节理按成因不同的分类?(第二章,P54页)24、节理统计图的种类?(第二章,P59页)25、断层的要素名称?(第二章,P60页)26、断层的形态分类以及野外如何识别断层?(第二章,P60-61页)27、地质条件在地质图上的表示方法种类?(第二章,P66-68页,读图题)28、综合地层柱状图的表示方法?(第二章,P69-70页)29、什么是活断层?(第二章,P73页)30、什么是震级与烈度?(第二章,P82-83页)31、什么是基本烈度、设防烈度?(第二章,P85页)32、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第二章,P92页)33、什么是河流下蚀作用、侧向侵蚀作用?(第三章,P98页)34、河谷地貌的类型名称?(第三章,P99-100页)35、什么是河漫滩?(第三章,P102页)36、什么是河流阶地和阶地的种类?(第三章,P103页)37、松散沉积物的类型有哪些(定义)?(第三章,104-107页)38、什么是地下水的硬度?什么是地下水的矿化度?(第三章,110页)39、地下水的分类?(第三章,P111页:表3-4)40、地下水中对混凝土产生腐蚀的类型?(第三章,P117-118页)41、常见的岩溶形态有哪些(名称)?(第三章,P118-119页)42、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及其发育规律?(第三章,P120页,P123-125页)43、水库蓄水后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第三章,P127)44、库区永久渗漏与哪些条件有关(名称)?(第三章,P130-132页)45、什么是坝区渗漏?地貌、地质条件对坝区渗漏的影响?(第三章,P132-135页)46、什么是结构面及其种类?(第四章,P143-144页)47、什么是软弱夹层?泥化夹层的形成及其特征?(第四章,P148-149页)48、岩体结构类型的划分?(第四章,P149页:表4-4)49、高地应力地区布置地下工程考虑的因素,研究地应力的工程意义?(因素:第七章,P226页;意义:第四章,P157-159页)50、什么是岩石质量指标RQD?(第四章,P160页)51、坝基岩体失稳的主要形式有哪两种?(第五章,P165页)52、坝基岩体滑动破坏的类型?(第五章,P168页)53、如何分析坝基岩体滑动的边界条件?(第五章,P169-172页)54、降低坝基岩体抗滑稳定性作用因素有哪些?(第五章,180页)55、什么是管涌?(第五章,P181页)56、坝基处理三种方法?(第五章,P186页:第一段)57、边坡岩体变形破坏的形式主要有哪四种?(第六章,P196页第一段)58、什么是滑坡?(第六章,P202页)59、滑坡的种类?(第六章,P204-205页)60、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地层岩性条件分析?(第六章,P206-207页)61、地质构造条件如何影响洞室围岩的稳定性?(第七章,P223-224页)62、围岩的应力重分布范围?(第七章,P227页)63、洞室围岩变形与破坏的主要形式有哪五种?(第七章,P228-229页)64、什么是山岩压力?(第七章,P230页)65、提高围岩稳定性的措施有哪些方法?(第七章,P237-238页)66、什么是新奥法?(第七章,P239页)67、如何对地质图进行分析?(参见P70-71页如何分析的?)68、如何分析潜水等水位图?(P112页图3-13)69、如何分析承压水等水压图应用?(P115页,图3-19)。
河海大学工程地质第三章
冲积物图
3.2地下水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地下水——赋存于地表以下各类空隙空间中的各种状态的水。
岩(土)体骨架颗粒间未被充填物完全占据的空间。 孔隙 描述指标:孔隙率=孔隙体积/岩(土)总体积
孔隙水—— 赋存其中的地下水即为孔隙水
⒈ 地下 赋存 空间
岩体中由于各种成因而形成的裂隙空间 裂隙 描述指标:裂隙率=裂隙体积/岩(土)总体积
3.冲积物成分、结构和构造
冲积物是指河流沉积的物质。河流的流速从上游到下游逐 渐减少。因此上游沉积物多是成分复杂的粗大颗粒(>2mm的 砾石),向中下游,随着流速的逐渐减少,沉积物大多为成分 比较简单的砂粒(2-0.05mm)逐渐过渡到粉粒(0.050.005mm)和黏粒(<0.005mm)。
冲积物按形成部位可分为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牛 轭湖冲积物等。
⑤深槽与浅滩——平原区河床中侵蚀较深的长条凹槽,称为 深槽。在相邻两个深槽间的过渡段内,水流速度较缓、携砂能 力弱,泥砂容易淤积,形成相对高起的淤积带,叫做浅滩。
⑶河漫滩——在 河床两侧,洪水 季节被淹没,枯 水季节露出地表 的一部分谷底, 山区河漫滩较少 出现,多在河曲 的凸岸或局部河 谷开阔地段才有, 范围也大。
①边滩——在河道拐弯处,由 横向环流作用,造成凹岸底层水 流中携带的泥砂至凸岸浅水流速 缓慢处沉积,形成水下沙滩,逐 渐发展,露出水面称为边滩。大 多发育分布在河湾地段的凸岸。
②滨河床砂坝河砂嘴——河流边滩的出现,反过来又增强横 向环流的强度,使凹岸强烈冲蚀后退,凸岸则进一步强烈堆积前 伸,结果在边滩上形成高出边滩呈堤状的泥砂堆积体,称为滨河 床砂坝。在边滩临河床一侧形成斜长的堆积体,称为砂嘴。
向斜、单斜中水, 裂隙岩层中的水,构
水利工程地质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理解领会1、解理和断口2、石英,长石,方解石,角闪石,辉石,黑云母的鉴定特征3、三大类岩石的结构构造4、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泥岩,页岩,千枚岩,板岩,片岩的鉴定特征5、如何对岩体风化进行风带?各带特征及主要区别6、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7、如何识别褶皱现象8、岩层产状9、褶曲的形态分类10、地质时代单位和地层时代单位11、活断层的定义和分类12、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13、何谓地震烈度,基本烈度,场地烈度,设防烈度14、坡积物,洪积物,冲积物的特征15、河流的地质作用与河谷地貌16、潜水,承压水的特征17、泉水有哪些类型18、承压水等水压线图的阅读19、坝基防渗措施20、泥化夹层的特征及形成条件21、结构面的成因类型,结构面的抗剪强度22、RQD值23、岩体的工程分类24、岩体天然应力的组成、分布规律及其对工程的影响25、坝基岩体承载力的确定方法26、坝基、坝肩岩体滑动边界条件的分析27、不利于坝基岩体抗滑稳定的地质作用28、提高坝基岩体稳定性的措施29、滑坡有几种分类方法?各种类型滑坡的特点30、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31、岩溶的常见形态有哪些32、岩溶发育和分布有何规律33、围岩变形破坏的类型34、山岩压力、弹性抗力的概念熟记1、何谓河流阶地?它是如何形成的?按成因可划分为哪几种类型?2、水库库区发生渗漏应具备哪些地质条件?3、坝基渗透水流对岩体稳定有哪些不良影响?4、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5、透水律(q)的定义及在水利工程中的主要应用6、坝基岩体滑动破坏时,有哪些阻滑因素可以考虑?7、哪些地质条件不利于隧洞围岩的稳定?8、普氏压力拱理论计算围岩压力的原理。
河海大学工程地质考试知识点总结
河海大学工程地质考试知识点总结河海大学工程地质考试知识点总结1.工程地质学主要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主要任务有:①勘察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选点、规划、设计及施工提供工程地质资料,作为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的依据;②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论证、评价并选定最优的建筑地点或线路方案;③预测在工程修建时及建成后的工程管理运行中,可能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防止不良工程地质条件的措施。
水文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学科。
主要任务是调查研究以下问题:①地下水的形成、埋藏、分布、运动以及循环转化的规律;②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成分,以及水质的变化规律;③解决合理的开发、利用、管理地下水资源,以及有效地消除地下水的危害等实际问题。
2.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
建筑场地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地质作用、地下水、建筑材料等都是工程地质条件所包含的因素工程地质问题包括建筑物基础的不均匀沉降问题、粘土层在基岩面上的稳定问题、沙页岩层向坡外倾角为30度小于基岩面的倾角而导致雨后向基岩面方向滑移造成基岩滑坡3.地质作用:内动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及火山作用,变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4.绝对地质年代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从形成到现在有多少“年”。
它能说明岩层形成的确切时间,但不能反映岩层形成的地质过程。
相对地质年代能说明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及其相对的新老关系宙、代、纪、世、期(早、中、晚);宇、界、系、统、阶(下、中、上)绝对年代:放射性元素如铀铅法相对年代:古生物法(标准化石,只在某个较短时代阶段出现并分布较广的生物化石);岩性对比法(相似形成环境岩性相似);标志层法;岩层接触关系(整合、假整合、不整合,不整合面下老上新);地层对比法,上新下老5.矿物是地壳中及地球内层的化学物质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元素或化合物,是构成地壳岩石的物质基础造岩矿物: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矿物(石英、方解石、正长石等)岩石是在各种不同地质作用下产生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地组成的矿物集合体(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岩体是指在天然产出条件下,含有诸如节理、裂隙、层理、断层等的原位岩石6.矿物的物理性质:形态(固态矿物单个晶体形成集合体的状态),颜色,条痕(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擦划而留下的颜色),光泽(矿物表面对光线的反射能力),解理(矿物晶体或晶粒在外力打击下能沿一定方向发生断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出现的破裂面呈各种凹凸不平的形状),硬度等矿物的力学性质指矿物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的各种性质。
-工程地质学复习重点(超强总结)
一、概念1.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的综合,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结构及地应力、水文地质条件、物理(自然)地质作用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要素。
2、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与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引起的,对建筑本身的顺利施工和正常运行以及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地质问题称为工程地质问题。
3、区域地壳稳定性:是指工程建设地区现今地壳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的稳定程度4、活断层:是指现今正在活动的断层,或近期曾活动过、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的断层。
5、地震:在地壳表层,因弹性波传播所引起的振动作用或现象,称为地震。
6、里氏震级:指距震中100km处的标准地震仪在地面所记录的微米表示的最大振幅A的对数值。
M=logA7、烈度:是指地面及各类建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8、基本烈度:一个地区今后一定时期(100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
9、诱发地震:由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而导致发生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
10、地震效应:在地震作用影响所及的范围内,在地面出现的各种震害或破坏,称为为地震效应。
11、场地和地基的破坏效应:是指造成建筑物破坏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场地和地基稳定性引起的,也就是说、地震时首先是场地和地基破坏从而产生建筑物和构筑物破损并引发其他灾害。
12、震动破坏作用地震时地震波在岩土体中传播,给建筑物施加一个附加荷载,即地震力。
当地震力达到某一限度时,建筑物即发生破坏。
这种由于地震力作用直接引起建筑物破坏的作用成为震动破坏作用。
13、斜坡变形:是指斜坡应力状态的变化,使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局部应力集中超过该部位岩土体的强度,引起局部剪切错动,拉裂并出现小位移但没有造成整体性的破坏。
14、斜坡破坏:当斜坡变形进一步发展,破裂面不断扩大并相互贯通,使斜坡岩土体的一部分分离开来,发生较大的位移,这就是斜坡的破坏。
15、滑坡:斜坡上的岩土体,沿贯通的剪切破坏面(带),产生以水平运动为主的现象。
工程地质复习整理(河海港航)
工程地质复习大纲
40 40.地震产生砂土液化的危害有哪些?
(1)基础沉降与不均匀沉降。
饱和松砂因振动而使土孔隙力减小、密度增加产生压缩,从而使基础沉降与不均匀沉降。
(2)大面积喷水冒砂。
由于地震波的往复剪切作用,砂土中的孔隙水压力急剧上升,从而将一部分砂粒喷出地表,造成地下塌空,发生地面塌陷。
(3)基础承载力丧失。
地震中砂土中的孔隙水压力上升,由太沙基有效应力原理可知,土粒间有效应力下降,颗粒处于悬浮状态,而丧失承载能力,引起地基整体失效。
(4)岩土体失稳。
当斜坡体中分布由液化土层时,地震导致液化土层抗剪强度的降低,并增加了下滑力,从而使河堤、公路路堑等斜坡发生滑动。
41
41.地基勘察中场地土的液化如何进行判别
液化土判别程序框图(此题不确定)
42 42.边坡岩体变形破坏形式
边坡可划分为边坡变形、边坡破坏及边坡岩体中已形成贯通性破坏面和破坏后的继续运动三大类型。
其中边坡变形卸荷回弹(松弛张裂)和蠕动等形式;边坡破坏的类型主要有崩塌和滑坡。
43 43.滑坡的分类。
滑坡产生的边界条件有哪些?
继续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海大学工程地质考试知识点总结1.工程地质学主要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主要任务有:①勘察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选点、规划、设计及施工提供工程地质资料,作为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的依据;②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论证、评价并选定最优的建筑地点或线路方案;③预测在工程修建时及建成后的工程管理运行中,可能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防止不良工程地质条件的措施。
水文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学科。
主要任务是调查研究以下问题:①地下水的形成、埋藏、分布、运动以及循环转化的规律;②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成分,以及水质的变化规律;③解决合理的开发、利用、管理地下水资源,以及有效地消除地下水的危害等实际问题。
2.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
建筑场地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地质作用、地下水、建筑材料等都是工程地质条件所包含的因素工程地质问题包括建筑物基础的不均匀沉降问题、粘土层在基岩面上的稳定问题、沙页岩层向坡外倾角为30度小于基岩面的倾角而导致雨后向基岩面方向滑移造成基岩滑坡3.地质作用:内动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及火山作用,变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4.绝对地质年代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从形成到现在有多少“年”。
它能说明岩层形成的确切时间,但不能反映岩层形成的地质过程。
相对地质年代能说明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及其相对的新老关系宙、代、纪、世、期(早、中、晚);宇、界、系、统、阶(下、中、上)绝对年代:放射性元素如铀铅法相对年代:古生物法(标准化石,只在某个较短时代阶段出现并分布较广的生物化石);岩性对比法(相似形成环境岩性相似);标志层法;岩层接触关系(整合、假整合、不整合,不整合面下老上新);地层对比法,上新下老5.矿物是地壳中及地球内层的化学物质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元素或化合物,是构成地壳岩石的物质基础造岩矿物: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矿物(石英、方解石、正长石等)岩石是在各种不同地质作用下产生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地组成的矿物集合体(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岩体是指在天然产出条件下,含有诸如节理、裂隙、层理、断层等的原位岩石6.矿物的物理性质:形态(固态矿物单个晶体形成集合体的状态),颜色,条痕(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擦划而留下的颜色),光泽(矿物表面对光线的反射能力),解理(矿物晶体或晶粒在外力打击下能沿一定方向发生断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出现的破裂面呈各种凹凸不平的形状),硬度等矿物的力学性质指矿物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的各种性质。
常用的有解理、裂开、断口、硬度、比重7.火成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即地下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却而成分类: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超基性岩;喷出岩,浅成岩,深成岩火成岩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结晶程度、结晶颗粒大小、形态及晶粒之间或晶粒与玻璃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特征。
(矿物之间)岩石的构造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集合体之间、岩石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征产状:火成岩体的大小、形状及其与周围岩石相接触的关系称为火成岩产状。
侵入岩体的产状(岩基、岩株、岩墙与岩脉、岩床、岩盆和岩盘);喷出岩的产状(熔岩流、熔岩锥、火山锥、熔岩被)结构:根据岩石中矿物结晶程度(全晶质结构(花岗岩),半晶质结构,非晶质结构即玻璃质结构);根据岩石中晶粒大小(显晶质结构(粗5mm 中1mm细),隐晶质结构);根据晶粒相对大小(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构造:流纹状构造,气孔状构造(玄武岩),杏仁状构造,块状构造8.沉积岩是指地表或近地表的岩石遭受风化剥蚀作用的破坏产物以及生物作用与火山作用的产物在原地或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沉积物,又经固结作用而形成的岩石(风化破坏阶段、搬运作用阶段、沉积作用阶段、成岩作用阶段)。
碎屑岩类(砾岩和角砾岩、砂岩、粉砂岩),黏土岩类(泥岩、页岩),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物质组成:碎屑物质,粘土矿物,化学沉积物,有机物质结构: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状结构,生物结构构造:层理构造(水平层理、斜交层理、交错层理),层面构造(波痕、雨痕、泥痕),结核,化石9.地壳中原已形成的岩石由于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一系列改变而形成的新岩石称为变质岩。
这种促使岩石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片麻岩、片岩、千枚岩、板岩、石英岩、大理岩)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热接触变质作用(重结晶,化学性质不变)、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结构:变晶结构,变余结构,碎裂结构构造:变余构造,变成构造(板状、千枚状、片状、片麻状、块状)10.地壳运动,也称构造运动或岩石圈运动,是指由于地球内部应力(或称内动力)而引起的地壳变形或变位。
垂直(升降)运动,水平运动11.地质构造是指地壳中的岩层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
地质构造因此可依其生成时间分为原生构造与次生构造。
水平构造,倾斜构造(单面山35猪背岭)12.岩层是指被上、下层面限制的同一岩性的层状岩石,包括沉积岩和一部分变质岩产状:岩层产状是指岩层在岩石圈中的空间方位和产出状态(水平、倾斜、直立)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和倾角13.岩层接触关系:指上下岩层之间在空间上的接触形态和时间上的发展概况。
直接从一个侧面记录了地壳运动发生和演化历史(整合接触、平行(假)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沉积接触、侵入接触)整合:上下地层在沉积层序上没有间断,岩性和所含化石基本一致或基本递变,他们的产状基本平行,是连续沉积的产物。
鉴别特征:地层连续,没有尖端,岩性和生物演化递变,产状基本一致不整合:与上述特征相反(平行不整合:上下两套底层近于平行,但之间存在地层缺失,代表地壳运动以上升和下隆为主。
角度不整合:地层上下岩层不平行,之间存在地层缺失)14.岩层在构造运动中受力产生一系列连续弯曲的永久变形称为褶皱构造。
基本类型:背斜(岩层向上弯曲,两侧岩石相背倾斜,核心岩层时代较老,两侧依次变新并对称分布);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两侧岩层相向倾斜,核心岩层时代较新,两侧较老,对称分布)基本形态:按轴面和两翼岩层的产状(直立褶皱、倾斜褶皱、倒转褶皱、平卧褶皱、翻卷褶皱),按褶皱在平面上的形态(线状褶皱10:1短轴褶皱3:1穹窿和构造盆地(纵向长度和宽度比)),按枢纽产状(水平褶皱、倾伏褶皱),按转折端形态(圆弧褶皱、尖棱褶皱、箱型褶皱、扇形褶皱)识别:根据岩层是否有对称重复的出露,可判断是否有褶皱存在;对比褶皱核部和两翼岩层的年代新老关系,判断褶皱是背斜还是向斜;根据两翼岩层的产状,判断褶皱是直立的、倾斜的,还是倒转的等。
(沿皱曲轴延伸方向进行平面分析)15.断裂构造是岩体受力超过其强度极限时发生破裂形成的地质构造节理:断裂两侧岩石仅因开裂而分离,并未发生明显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成因:原生(成岩)节理;表生(次生)节理;构造节理构造节理:由地壳运动产生的构造应力作用而形成的节理(剪节理、劈理和多数张节理)16.张节理可以使构造节理,也可以是表生节理、原生节理,是岩石所受张应力超过其抗张强度后破裂产生的。
多见于脆性岩石中。
①产状不稳定,延伸不远。
单条节理短而弯曲,节理常侧列出现;②张节理面粗糙不平,无擦痕;③在胶结不甚坚实的砾岩或砂岩中张节理常常绕砾石或粗砂粒而过,如果穿切砾石,破裂面也凹凸不平;④张节理多呈张开的裂口状,一般被矿脉或岩脉充填,脉宽变化较大,脉壁平直或粗糙不平,脉内矿物(如石英)常常呈梳状结构;⑤张节理常沿早起“X”型节理发育而成,故剁成锯齿状延伸,通常称为追踪张裂;⑥沿张节理面的内摩擦角值较剪节理高,但若有粘土等物质填充,则抗剪强度受填充物控制剪节理一般为构造节理,是岩石所受剪力超过其抗剪强度后破裂而产生的裂隙。
一般发生在与最大应力方向成45度左右夹角的平面上,成“X”型交叉。
①节理面平直光滑,有时可见到擦痕,产状稳定,可延伸较长,在砾岩中长平直切穿坚硬的砾岩;②成闭合状,裂隙本身的宽度很窄小(1~3mm),但受后期地质作用力的影响,也可裂开并充填粘性土或岩屑;③成组成对出现,即多条节理常相互交叉切割,并且其间距常大致相等,在同一作用力下形成的共轭“X”型节理,他们互相交叉切割,使岩层形成菱形或方形;④沿剪节理面抗剪强度往往很低,在边坡或坝基岩体中易形成滑动破坏面17.断层是岩石受力发生断裂,断裂面两侧岩石存在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基本要素:断层面和断层碎裂带,断层线,断盘(上盘、下盘),断距类型:形态分类(正断层(上盘下降下盘上升):梯式断层、地堑、地垒;逆断层:冲断层45逆掩断层25辗掩断层(断层面倾角);平移断层)。
力学成因性质分类(压性断层,张性断层,扭性断层,压扭性断层,张扭性断层)。
断层产状与岩层产状关系分类(走向断层,倾向断层,斜交断层(与岩层),纵断层,横断层,斜断层(与褶轴))18.断层识别:①沿岩层走向搜索,若发现岩层突然中断,而和另一岩层相接处,则说明有横穿岩层走向的断层或与岩层走向斜交的断层存在;②沿垂直岩层走向的方向进行观察,若岩层存在不对称的重复式缺失,则说明有平行于岩层走向的断层存在;③由于构造应力的作用,沿断层面或断层破碎带及其两侧,常常出现一些伴生的构造变动现象;④在地貌上,断层常形成断层崖、三角面山、山脉的中断或错开,以及山地突然与平原接触等现象;⑤沿断层带常形成沟谷、洼地,或出现线状分布的湖泊、泉水等;⑥某些喜湿性植物呈带状分布断裂构造对山体或岩体完整性、稳定性、渗透性影响极大,所以在水工建筑中特别重视19.活断层指现今正在活动,或近期曾活动过、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的断层(蠕动、错动)特征:活断层的长度和断距(长度可由几公里到几百公里,断距大多不超过10m);活断层的错动速率(突发型活断层在突然错动时速率很快可达0.5~1m/s,蠕变型活断层的错动速率大多在年平均几至几十毫米之间);活断层的分段(发震断裂带,断层的活动往往呈现明显的分段现象)判别标志:直接标志(①错断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者,②断裂带中的构造岩或被错动的脉体经绝对年龄测定其最后一次错动的年代距今100~150ka以内者,③根据仪器观测沿断层有位移和地形变者,④沿断层有历史和现代中、强震震中分布或有晚更新世以来的古地震遗迹或密集而频繁的近期弱地震活动者,⑤在地质构造上证实与已知活断层有共生或同生关系的断层);间接标志(沿所研究断层实际观测和测量到的地形地貌、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场、水文地质场等方面的异常形迹,不能单独使用);参考标志(小比例尺区域图件和遥感图像上解读的地貌、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场等方面的异常形迹,以及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求出的活动性强烈的断层段)20.风化作用:指由于温度、大气、水溶液及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使得分布在地表或地表附近的岩石,发生物理破碎、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的作用或过程类型:物理风化作用(指由于温度变化、水的物态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岩石在原地只能发生机械性破坏的作用,常见有温差风化、冰劈作用、盐类的结晶作用等);化学风化作用(指在大气、水和水溶液的作用下,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发生化学变化,改变或破坏岩石的性状并可形成次生矿物的作用,作用方式有氧化作用、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等);生物风化作用(指生物的生命活动引起地表岩石的分解破坏作用,生物物理风化作用指生物活动导致岩石机械破坏的作用,生物化学风化指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分泌物和生物死亡后的遗体腐烂形成腐殖质作用于岩石并使岩石分解破坏的作用)影响因素:岩石性质(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地质构造;气候(气温和降水量);地形;地下水的渗流条件和化学成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