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2.我的母亲(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我的母亲

峡山初级中学周映璇

【教学设想】

本文是胡适先生对母亲的回忆,文章展现了一位伟大的母亲形象。本课时主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对作者为人处世的影响,把握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之情,通过质疑解疑解决文中“为什么要写前三段”等难点问题。最后在拓展延伸中让学生联想到自己的母亲,激发起他们对母亲的热爱感激之情。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了解作者,揣摩语言,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来体会母爱,学会用截取法来表现人物。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式、研究式学习,整体感知课文,揣摩语言,体会母爱。

学会运用

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产生对妇女被旧社会压抑和埋没命运的深切同情,从而更加热爱新中国、热爱新生活。

【教学重点】

理解母亲对我的严格要求,感情“严”背后的“爱” 。

【教学难点】

1 、领会本文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的深厚感情。

2、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再次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教学安排】

三课时

【课前准备】

1 、查找资料,了解作者。

2 、自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请思考:本文回忆了母亲的哪几件事?表现了她怎样的品性?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积累词语,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

现在“中国妈妈” 这个词在美国高中成了贬义词。华裔家庭的高中生对这个

词的理解和感受是:“中国妈妈”特别爱攀比,永远是以别人为标杆,然后让子女去达成自己心中的目标;而白人家庭的高中生认为“中国母亲”像一只老母鸡,一直用翅膀保护着孩子,在家里什么事都要她说了算。

时至今日,伟大的中国母亲难道就变成了这幅模样,听起来就是一个虚荣心很强、又十分专制的女人。

那么,“中国妈妈”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这堂课就让我们通过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去认识一位典型的中国妈妈,来寻找你心目中的答案吧!现在,我要隆重请出这位“中国妈妈”,她就是冯顺弟。冯顺弟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农民家的女儿,与许多旧时代的女子一样,从没有机会接受正式的学堂教育。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妈妈,却能够培养出一个一生拥有30 多个荣誉博士学位的儿子,那个人就是胡适。

二、胡适简介

胡适(1891〜1962)现代诗人、文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胡适是安徽绩溪人, 1 891年出生于上海。原名嗣穈,字适之。幼时就读于家塾,习四书五经。1904 年赴上海,入梅溪学堂、中国公学等校。1910 年赴美国留学,1914 年在康奈尔大学获文学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读哲学。1916 年开始与在美同学讨沦白话文,最后写成《文学改良当议》,1917年 1 月发表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这是最早全面系统地提倡白话文的论文,在新文化运动初期产生重大影响。1917 年完成博士论文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新青年》编辑,1920 年出版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这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诗集。抗战期间一直担任驻美大使。1946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到美国,次年任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图书馆馆长。1958 年回台湾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2月24日中央研究院举行第五次院士会议,在迎新院士举行的酒会结束时,因猝发心脏病逝世。

他一生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香港大学法学名誉博士学位、哈佛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美国南加州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等三十五个博士学位,是中国取得学位最多的人。

师过渡:从刚才的介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胡适的确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那么,那个毫不起眼的中国妈妈冯顺弟是如何教育出这样一个优秀的儿子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心中的疑问,一起走进课文吧!

三、检查预习

1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文绉绉(zh o u)绰号(chu o )庶祖母(sh u )吹笙(sh e ng)

摹画(m o )眼翳(y i )舔去(ti a n)侮辱(w u)

2、解释下列词语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 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

四、探索新知

(一)整体感知

师:这篇文章作者主要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请同学们听录音阅读文章思考下列问题。

思考:

1 、请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2、勾画出文中揭示母亲品性的词句,用“母亲是一个_______ 的人”的形式组织语言,诵读相关内容,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把握文中的主要事件。

(二)学习课文内容,讨论交流

1、请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明确:“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追问: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 ? 明确:插入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教师可让学生从收集来的有关胡适生平材料来交流介绍)。

胡适:安徽省绩溪县上庄人,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其父胡铁花系

清末贡生,母亲冯顺弟(续弦)比其父小30岁,是一乡村良家女子。胡适三岁时,父亲即病故,23 岁的寡母做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对惟一的儿子悉心教育,遵夫嘱“令他读书”,终于把胡适培养成材。胡适三岁随母在上庄接受教育,13岁离开母亲赴上海求学。1917年,19 岁的他考取庚子赔款官费赴美留学,1917 年7 月学成回国,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教授。

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胡适的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从胡适一生的追求与奋斗来看,其母对他产生了巨大、深刻、无以替代的影响。胡适母亲对胡适既是慈母兼严父,又是“恩师”兼“严师”,她从不溺爱孩子。1910 年,即胡适19 岁时赴美,母亲对他的影响是功不可没的。

2、说一说母亲:勾画出文中揭示母亲品性的词句,用“母亲是一个 _____ —的人”的形式组织语言,诵读相关内容,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把握文中的主要事件。

如:母亲是一个管教子深细而严格的人。“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

任严父”。

母亲是一个温和仁慈的人。“我的母亲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

母亲是一个刚气十足的女中丈夫。“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学生讨论发言后,师生共同明确文中写的主要事件及母亲的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