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02.004 飞机顶升的规定【大东航放行考试】
飞机牵引培训A320【大东航放行考试】
![飞机牵引培训A320【大东航放行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21f8cd827f1922791788e83a.png)
与驾驶舱对话。
A320飞机牵引规定
G. 飞机维护构型 • 告诫: 在你牵引或后推飞机之前放PARKING BRK 控制电门在
确:3000 psi(206.8427 巴)。 • 指针必须是在绿色的范围内。 • - 如有必要, 增压黄液压系统(参见任务 29-24-00-863-001)。 • 注: 如你以发动机供电飞机电路, 不要增压黄色的液压系统。
A320飞机牵引规定
4. 程序 • 警告: 在牵引/滑行操作期间(包括低速操作), 飞机上的每
重量: • - 干燥水泥或柏油:0.80 • - 湿的柏油:0.75 • - 湿的水泥:0.57 • - 硬的雪:0.20 • - ICE:0.05
A320飞机牵引规定
(4) 限制载荷和角度 (a) 在所有牵引构型内, 保险销将机内通话盒上的控制杆锁在脱开位置。 (b) 飞机中线每侧的最大允许转弯角度为: • - 带拖杆时为+/- 95 度, • - 无拖杆时为+/- 85 度。 (c) 在牵引期间, 牵引角度必须不大于显示在FWD NLG 门的角度。 • 注: 步骤(c)适用于有标示在前起落架舱门上的机轮转弯角度的飞机。 (d) 牵引飞机(慢慢地和平稳地)以主起落架: • - 在垂直面的最大的牵引角度是11 度。 • - 前起落架给出有关在水平面的最大的牵引角度的限制。 (e) 使用带有下列的牵引杆: • - 牵引剪切销, 校正9425 daN(21188.2388 lbf)以防起落架载荷过高, • - 标定826 m.daN(6091.44 lbf.ft)的剪切安全销用于防止起落架扭矩过大。 (f) 使用: • - 2 个特别的叉型接头和钢索向前或向后牵引主起落架。将这些特别的
MS03.017 维修机坞【大东航放行考试】
![MS03.017 维修机坞【大东航放行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883be3edbe1e650e52ea99e2.png)
1范围1.1本部分规定了民用航空器(以下简称航空器)维修机坞及相关附属装置的技术、安全要求。
1.2本部分适用于航空器维修机坞(以下简称机坞)的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
2依据2.1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3012.17-2010《民用航空器维修:维修机坞》3术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MS03.017的本部分3.1维修机坞(maintenance dock):用于航空器维护、维修的大型工作平台。
示例:机头坞、机身坞、机尾坞、大翼坞。
3.2抽拉板(slide board):工作平台中可以活动延伸、用于安全接近航空器的活动踏板。
3.3点载荷(point work load):机坞工作平台、通道上任一点所能承受的载荷。
4规定14.1技术安全要求4.1.1机坞分类1)按照与航空器使用位置可分为:机头坞、机身坞、机尾坞、大翼坞。
2)按照用途可分为:维修机坞、喷漆机坞及和用途机坞。
3)按照结构形式可分为:悬挂式机坞、落地式机坞。
4)照活动形式可分为:固定式机坞和移动式机坞。
4.1.2基本要求1)机坞的设计、加工制造、材料选用、安装调试、验收等应符合国家、行业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2)机坞的设计应满足航空器几何尺寸、维修工艺要求,能够便捷、安全地就位、撤离。
3)机坞的安全设计应满足GB 5083的要求。
4)机坞设计应确保工作平台和抽拉板组合之后与航空器之间的间隙不大于50mm。
5)机坞设计应确保维修人员安全、方便地接近航空器相应部位进行维护及运输工作。
2。
MS01.022 航空器监护的规定【大东航放行考试】
![MS01.022 航空器监护的规定【大东航放行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f9e81517f7ec4afe04a1df8d.png)
1主题内容本规范规定了维修人员如何实施航空器监护工作。
2适用范围2.1岗位适用性本规范适用于如下岗位人员:1)飞机维修2)飞机整机放行2.2条款适用性通篇适用。
3依据无。
4术语4.1监护人员:对运行或定检期间的停场航空器实施现场监护,保持与机组和其他操作人员的联系,并对应急状况进行处置的人员。
5规定5.1航线监护的规定5.1.1通用监护要求1)航空器在航线维护和停场维修时,必须至少有一名监护人员对其进行监护。
注:当有维修人员对航空器进行维修工作时,即视为航空器处于有人监护状态,无需另行指定监护人员对航空器进行监护,否则必须指派监护人员对本架航空器进行监护。
在无维修工作时,监护人员不允许在航空器内实施监护。
12)监护人员至少具有工作单授权。
3)除非满足5.1.1-1)所注的例外的情况,监护人员应在机下实施监护工作,监护内容包括:(a)可随时保持与机组和其他操作人员的通信联络;(b)在机组和安检人员到达前阻止无关人员进入航空器;(c)监控防撞锥、轮挡、工作梯等地面设施设备的状态;(d)监控地面保障作业不危及航空器的安全;(e)及时处理和/或报告监护过程中出现的应急情况或突发故障;4)雷电天气按MS01.015《雷电天气工作规范》执行监护工作。
5)当监护工作需要交接时,交接双方应现场交接;若无法现场交接,则监护人员应当将航空器整机断电,关闭所有舱门及勤务口盖,撤除工作梯或客梯车后,方能离开。
5.1.2过夜航空器移交规定1)过夜航空器在完成航后维修工作后须向值勤武警或机场护卫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移交工作必须在维修现场完成。
2)航空器交给执勤武警或机场护卫人员监护前,监护人员需清理工作现场,清点工具,确认驾驶舱窗、航空器舱门及勤务口盖关闭,无关工作梯及车辆撤离航空器,航空器轮挡及防撞锥在位,航空器舱门贴上封条(视机场规定执行)。
3)航空器移交至执勤武警或机场护卫人员后须在航空器交接本上记录移交情况。
4)航空器因故无法移交时,监护人员须在航空器交接本上做好备注并向车间汇报。
MS01.011 民用航空器除冰防冰的规定【大东航放行考试】
![MS01.011 民用航空器除冰防冰的规定【大东航放行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facf9c78360cba1aa911da69.png)
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航空器除冰/防冰的准备和操作检查全过程。
2依据2.1委托方《除冰和防冰大纲》2.2东航技术ETMOP《飞机地面除冰和防冰》3术语3.1一步除冰/防冰法:用加热的除冰液除去飞机表面的冰,保持在飞机表面上的液体将提供有限的防冰能力。
应当根据需要的保持时间、外界大气温度和气象条件,正确地选择除冰液。
一步法除冰时,即使是只在机身的一侧有污染物,机身相对应的另一侧必须进行相同的除冰处理。
选择的I型混合除冰液的冰点应至少低于外界温度10°C。
3.2二步除冰/防冰法:二步除冰/防冰法由两个不同的步骤组成:第一步:使用热除冰液完成除冰工作,应当根据外界大气温度正确选择除冰液,第一步使用的I型混合除冰液冰点应至少低于外界温度10°C。
第二步:使用防冰液完成防冰工作,应当根据防冰液的保持时间、外界大气温度和气象条件正确选择防冰液,使用的II型防冰液为100%原液时,外界大气温度应高于厂家规定的该II型防冰液最低操作使用温度。
3.3预除冰为了避免航班因积冰雪原因造成航班延误,保证飞机出港前除防冰工作的顺利进行,而提前进行的除冰工作。
出现积雪的天气条件下,提前对航前飞机的关键部位进行冰冻污染物清除的工作。
3.4慢车除冰为了提高机场运行效率,避免航班因除防冰工作造成的延误,飞机滑出起飞前,在机场指定的除冰区域,发动机慢车情况下实施的除冰工作。
3.5零星飞机除/防冰需除/防冰飞机数量在5架(含)以下的情况。
3.6大规模除/防冰需除/防冰飞机数量在5架以上的情况。
4规定4.1除/防冰工作换季准备1)每年9月30日前,各维修地点应完成除/防冰车辆、设备的换季保养,确保车辆及设备工作正常。
2)每年9月30日前,各维修地点应完成除/防冰液的置换和储备,确保除/防冰液数量满足需求。
3)每年9月30日前,各维修地点完成机械除冰工具,如扫帚、塑料刮雪板、地面除雪板等的配备,确保数量满足要求。
4)运营人新版《除冰和防冰大纲》发布后,培训部应在股份规定时间内完成人员理论及设备操作培训,各单位在培训完成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人员授权。
飞机顶升程序快速参考
![飞机顶升程序快速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79db19c76137ee06eff918d0.png)
飞机顶升程序快速参考一.通用标准及注意事项:(参考MA-CRJ2-001(维修通告),MH3145.34(行业标准)及各机型的AMM07飞机顶升程序)(一)人员职责与资格要求:1.顶升飞机必须由持有维修人员执照的分队长以上干部在场统一指挥,指挥者至少有过1次该类机型的顶升工作经验。
2.顶升工作前,现场指挥者必须对所有参加顶升工作的人员进行具体分工,明确各位置职责,人员要足够,并应熟悉该机型航空器顶升的程序。
3.指挥者在顶升前应对人员、设备、顶升限制、安全措施进行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顶升。
4.指挥者应时刻掌握航空器的顶升姿态,与操作人员之间应具备有效的联络并适时发出指令。
扩音器(二)设备要求:1.飞机顶升用千斤顶必须是符合该机型型号的,不能随便替代。
2.所有千斤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伸缩试验并确保工作正常。
3.千斤顶的顶升高度不允许超值使用。
旋转高度不能超过厂家要求!4.顶升设备的压力表要纳入计量管理系统。
5.各顶点的用途、顶升次序、顶长高度限制、航空器重量及重心位置都应符合该型航空器维修手册的规定。
6.机身或机翼千斤顶与轮轴千斤顶不得同时使用,不能用轮轴千斤顶同时顶起两个起落架。
(三)地点及环境要求:1.如果晚上顶升飞机,必须确保工作现场的照明足够,仅凭工作手电照明属于工作条件不满足。
2.如果在机坪顶升飞机,必须确保所在机位附近没有其它飞机滑行,避免可能在其它飞机发动机排气危险区域。
3.如果在室外顶升飞机,确保顶升现场的各种噪音,在不使用通讯设备的情况下,指挥者在现场的任意位置,当指挥者发出指令时,要确保各参加顶升人员都能清楚听到。
4.如果在机库(hangar)顶升飞机,顶升飞机要迎风停放,且没有预知的大风或阵风。
有风的话,上限参照各机型的要求。
5.如果在室外顶升飞机,确认顶升地面必须平整,没有坡度。
6.只能在能承受所顶升航空器重量的水平地面上顶升航空器。
(四)安全措施:1.应确保起落架地面安全销安装好。
737NG放行人员试题
![737NG放行人员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90b3a385727a5e9856a614b.png)
737NG放行人员试题一、法律法规类1 适航性所指的对象是:AA. 民用航空器。
B. 民用航空人员。
C. 民用航空器有关的组织机构。
D. 军用航空器和民用航空器。
2 航空器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方能称其是适航的() AA. 航空器必须始满足符合其型号设计要求;B. 航空器及其部件要保证在飞行运行中必须始终处于无故障状态;C. 航空器必须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D. 航空器及其部件要保证在飞行前必须处于无故障状态;3 持续适航管理工作三要素是指:AA.维修机构、维修人员、民用航空器。
B.适航部门、设计部门、航空器营运人。
C.设计部门、生产制适部门、航空器营运人。
D.质量保证系统、工程技术系统、生产计划系统。
4 《航空法》是() AA.对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工作的内容、范围有原则的规定;B.对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的宗旨、性质、范围、权限、方法和处罚等作出明确规定;C.涉及民用航空活动的、专业性具有法律效力的管理规章;D.是各级适航部门的工作人员从事适航管理工作时应遵守的规则,也是民用航空器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的单位或个人应遵守的规则。
5 咨询通告(AC)是() AA.是适航部门向公众公开的对适航管理工作的政策以及某些具有普遍性的技术问题的解释性、说明性和推荐性文件或指导性文件;B.是各级适航部门就某一具体技术问题或工作与航空营运人、航空产品设计、制造人及有关部门进行工作联系时所使用的形式;C.是各级适航部门的工作人员从事适航管理工作时应遵守的规则,也是民用航空器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的单位或个人应遵守的规则。
D.对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的宗旨、性质、范围、权限、方法和处罚等作出明确规定。
6 《民用航空器国籍和登记的规定》是()AAR-45AR-121AAAR-145AR-1837 ()是对民用航空规章的某些条款作出解释,提出一些指导性的建议,以便正确理解顺利执行。
AA.ACB.ADC.APD.SB8 中国民用航空规章是根据()制定。
MS02.003 牵引飞机的规定【大东航放行考试】
![MS02.003 牵引飞机的规定【大东航放行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4764b956770bf78a652954eb.png)
1主题内容本规范阐述了维修人员如何实施飞机牵引工作。
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如下岗位人员:1)飞机维修2)飞机整机放行3)牵引车司机3依据3.1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3011.3-2006《民用飞机的牵引》3.2局方文件3.3机场使用手册3.4公司文件要求4术语4.1指挥员:指飞机牵引时,使用飞机内话系统耳机与机上人员和牵引车司机联络的维修人员,并为飞机牵引工作的项目负责人。
4.2监护员:指飞机牵引时,负责监视观察飞机有关部位与路线上障碍物的距离,保证是否有足够的安全空间供飞机牵引,随时与指挥员保持联络,有危险接近时应立即告知指挥员和牵引车司机,保证飞机安全通过障碍物。
4.3牵引小组:指负责根据指令实施飞机牵引的维修小组,一般由1名指挥员、2名监护员、机上人员(维修人员或机组成员)、牵引车司机组成,复杂区域等特殊情况下可在机尾等区域增加监护员。
14.4净距:指两物体最近两点间的距离。
4.5复杂区域:指无滑行线、小于安全距离(安全距离定义详见MS02.002)、进出机库和机库内、带坡度的滑行道和停机位、恶劣天气和环境以及其它严重影响航空器安全滑行、移动及牵引的区域。
4.6牵引飞机:指在地面使用牵引车将飞机从一个地点移动到另一个地点。
4.7飞机后推:利用牵引车以推行方式将飞机从停放位置移到滑行位。
4.8滑行道:从跑道到停机坪间航空器滑行的通道(不包括跑道、停机坪)。
4.9机坪滑行道:位于机坪上供航空器滑行穿过机坪的通道。
4.10机位滑行道:机坪上只作为供航空器进入机位用的滑行道。
4.11长距离牵引:飞机牵引距离超过400米以上。
4.12机上人员:牵引飞机时,在飞机驾驶舱进行操作的机组人员或维修人员。
4.13机下人员:牵引飞机时,在地面实施飞机监护的人员,包括牵引指挥员和监护人员等。
4.14停止手势:单手高举指挥棒过头顶上方并快速左右来回晃动。
(注:无论白天或夜间均应使用指挥棒给出警报信号)。
(见MS01.009《民用航空器进出港地面指挥的规定》附录4.2.3.6)。
放行考试机型部分东航
![放行考试机型部分东航](https://img.taocdn.com/s3/m/7b9a40ca08a1284ac850435f.png)
中国东方航空武汉有限责任公司飞机放行考试题737NG飞机机型部分朱金华2009年11月7日第21章1.B737NG21CH0001驾驶舱的空调气来自于:答案:AA、左组件B、右组件C、主分配总管D、以上都对2.B737NG21CH0002管道过热灯亮时(DUCT OVERHEAT),哪个过热电门闭合:答案:AA、190℉/88℃B、210℉/99℃C、250℉/121℃D、 3 90℉/199℃3.B737NG21CH0003下面哪个过热电门感受到超温时,不会引起组件关断灯(PACK TRIP OFF)亮: 答案:AA、190℉/88℃B、210℉/99℃C、D、250℉/121℃ D、390℉/199℃4.B737NG21CH0004哪个传感器感受到超温时,发动机引气关断灯(BLEED TRIP OFF)亮:答案:CA、390℉/199℃B、450℉/ 232℃C、490℉/254℃D、250℉/121℃5.B737NG21CH0005如果再循环风扇在工作状态时,前放气活门将:答案:BA、打开B、关闭C、仅由后放气活门控制D、仅由自动流量控制活门控制6.B737NG21CH0006设备冷却系统有几个低流量探测器:答案:BA、1B、2C、3D、47.B737NG21CH0007下列哪种状态是最适合检查水分离器上的布袋状态指示器:答案:DA、由地面勤务车提供空调气源B、设备冷却供气和排气均用备用风扇C、组件电门”ON”,混合活门全热位D、组件电门”ON”,混合活门全冷位8.B737NG21CH0008冲压活门在哪种情况下不应全开:答案:CA、在地面B、在空中襟翼未收上C、在空中襟翼全收上D、以上都不对9.B737NG21CH0009空调系统的作用是:DA,控制新鲜空气流给飞机增压和通风。
B,控制驾驶舱和客舱的温度C,用于通风的客舱空气再循环。
D,以上都对10.B737NG21CH0010飞机的通风量与什么有关:DA,飞机的渗漏量。
MS01.009 航空器进出港接送机【大东航放行考试】
![MS01.009 航空器进出港接送机【大东航放行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bc1b08b2856a561252d36f9d.png)
1主题内容本规范规定了维修人员如何实施进出港航空器的接送机工作。
2适用范围2.1岗位适用性本规范适用于如下岗位人员:1)飞机维修2)飞机整机放行2.2条款适用性通篇适用。
3依据3.1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3010.9-2012《地面指挥民用航空器的信号》4术语4.1三接:由一名指挥员、一名信号员和一名监护员组成接机工作小组实施航空器进港接机工作。
4.2两接(仅限于波音737系列(含)以下、空客320系列(含)以下机型):由一名指挥员、一名信号员共同组成的接机工作小组,指挥航空器进港作业的工作,并由指挥员和信号员共同完成监护员工作。
(需由具有该机型维修授权的维修人员担任指挥员,来执行“两接”工作。
)注:航空器在特殊机位和复杂区域进港时,不适用。
4.3三送:由一名指挥员和两名监护员组成送机工作小组实施航空器出港送机工作。
4.4两送(仅限于波音737系列(含)以下、空客320系列(含)以下机型):由一名指挥员和一名监护员组成送机工作小组实施航空器出港送机工作。
4.5指挥员:航空器进出港接送机工作项目负责人。
航空器进港时负责监视航空器接近停机线的距离以及航空器滑行速度,并适时向信号员发出的停止信号。
航空器出港时负责使用航空器内话系统耳机与机组联络,并保持与牵引车司机的联络。
在实施“两接”时,必须由具有该机型维修授权的维修人员担任指挥员执行“两接”工作。
)4.6信号员:航空器进港时负责操作泊位系统或者人工指挥航空器进港的人员。
当人工指挥航空器进港时,信号员应当是信号指挥操作培训合格的人员。
信号员兼有监护员的职责。
“两接”时信号员需听从指挥员安排与其共同完成监护员的职责。
4.7监护员:航空器进出港时负责监视观察机位滑行道和停机位上障碍物的变化,确定是否有足够的空间供航空器滑行,并告示信号员(进港时)和指挥员(出港时)。
4.8特殊机位:因操作不当可能导致航空器与障碍物危险接近的高风险机位。
此类机位具有但不限于以下特点:1)机位划线复杂;2)航空器进出港时无法满足最小净距要求;3)机场部门有特殊要求及限制;特殊机位应当由各维修单位根据当地机场进出港接送机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后纳入本规范“7差异化内容”章节。
MS02.018民用航空器的风害防护【大东航放行考试】
![MS02.018民用航空器的风害防护【大东航放行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eb4fa11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d5.png)
MS02.018民用航空器的风害防护【大东航放行考试】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航空器大风天气下的风害防护。
2依据2.1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3011.18-2006《民用航空器的风害防护》2.2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3011.1-2006《民用航空器轮挡》2.3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3011.2-2006《民用航空器停放与系留》3术语无。
4规定4.1航空器的防风安全要求和措施4.1.1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保持警惕,防止风害天气特别是阵风、台风对航空器可能造成的危害。
4.1.2航空器维修人员接收风害天气通报,落实防风措施。
4.1.3航空器地面停留时应按照MH/T3011.1及MS02.001的要求挡放轮挡。
4.1.4航空器应按MH/T3011.2及MS02.002的要求停放和系留。
14.1.5风害天气应做好防风设备、器具的检查工作。
4.1.6露天进行航空器维修,当开启或关闭相应的口盖、包皮及顶升航空器时,风速应符合该型航空器维修手册的规定。
维修现场应有人监护。
4.2防“大风”级(含)以上风害的要求与措施。
4.2.1航空器的风害防护措施应遵循飞离大风区、进入或靠近机库停放、露天安全系留的优先次序。
4.2.2维修人员一旦接到通知有大风及以上程度风害天气情况,必须立即对停放的航空器建立停留刹车。
对于机组在位的航空器,由维修人员立即通知机组建立停留刹车。
此外,日常维修工作中,当飞机所有维修工作已完成,机上人员已经全部离开航空器,维修人员在封飞机前必须再次检查确保航空器停留刹车已经建立。
4.2.3对短时达到大风风速(17.2m/s~20.7m/s)的阵风,也应按大风情况进行准备。
4.2.4防风期间:1)夜间应安排足够数量的工作人员值班;2)航空器应拖到安全的地方迎风停放,有充足的液压油量和压力,刹好停留刹车,挡好轮挡并将轮挡成对缚牢;2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增加航空器的停放间距,并确认邻近的航空器也已系留。
二次放行考试【民用航空器 维修人员精品资料】
![二次放行考试【民用航空器 维修人员精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00ca7d9bb68a98270fefac1.png)
二次放行理论培训考试姓名成绩1)二次放行是否只能用于国际运行A)是B)否2)初始目的地机场在放行时的天气标准需满足A)落地标准B)备降标准3)初始目的地备降场在放行时天气标准需满足A)落地标准B)备降标准4)实际目的地机场在放行时天气标准需满足A)落地标准B)备降标准5)实际目的地备降场在放行时天气标准需满足A)落地标准B)备降标准5)二次放行不得早于二放点前A)1小时B)2小时6)二次放行不得晚于二放点前1A)半小时B)1小时7)签派员将油量信息以什么单位提供给平衡部门A)公斤B)磅8)签派员将油量信息以什么单位提供给飞行员A)公斤B)磅9)根据平衡人员通报的实际业载,如发现实际业载已超过计划业载-----公斤以上,应当重新制作计算机飞行计划,并通知机长业载变化和最新耗油数据。
A)2000 B)50009)二次放行时是否要考虑MELA)要B)不要10)初始放行时卫星电话双向主动不可用时,是否可以实施二次放行运行A)可以B)不可以11)二放点是否必须是起飞机场到初始目的地机场的航路与起飞机场到实际目的地机场的共同航路点。
A)是B)不是12)燃油分析包括如下结论:(多选)A)起飞机场到实际目的地机场的总燃油量(基于二次放行技术);B)起飞机场到初始目的地机场的总燃油量;2C)从二放点到实际目的地机场的总燃油量。
13)由机长在预计到达二放点前两小时向运行控制中心发出二次放行请求报告。
明确报告如下内容:(多选)A)飞行高度及预计二放点后航段的高度;B)预达二放点的时间;C)预达二放点的剩余燃油量;D)其它机长认为要报告的情况。
14)二次放行可通过哪种方式完成:(多选)A)语音B)ACARS C)地面预先放行15)在二放点飞机预计所载燃油量少于计划二次放行燃油量,允许更改以下条件,以满足二次放行所需油量:(多选)A)更改公司备份油量B)重新选择备降机场C)取消目的地备降场D)更改航路16)机长、签派员任意一方不同意或者双方无法继续沟通信息,是否可以进行二次放行A)可以B)不可以17)我公司目前巴厘岛航线去程使用的二放点为18)我公司目前巴厘岛航线去程可以使用的二放机场为3旗开得胜19)我公司目前巴厘岛航线回程使用的二放点为20)我公司目前巴厘岛航线回程可以使用的二放机场为4。
MS02.004飞机顶升的规定【大东航放行考试】
![MS02.004飞机顶升的规定【大东航放行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383a23c3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10.png)
MS02.004飞机顶升的规定【大东航放行考试】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各型飞机顶升的安全规定。
2依据
2.1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3011.4-2006《民用航空器的顶升》
3术语
无。
4规定
4.1顶升人员资格
1)顶升航空器工作现场指挥者应持有维修人员执照并获得相应机型签
署。
2)参加顶升工作的维修人员应具有上岗资格。
4.2顶升的现场指挥
1)顶升航空器的工作应由现场指挥者统一指挥。
2)参加顶升工作的维修人员应有明确分工,并应熟悉该型航空器顶升的
程序。
1
3)在顶升前,现场指挥者应对人员、设备、顶升限制、安全措施进行检
查,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顶升。
4)指挥者应时刻掌握航空器的顶升姿态,应具备与操作人员之间的有效
联络并适时发出指令。
4.3顶升的设备
1)航空器顶升应使用该型航空器专用设备或满足该型航空器要求的代
用设备。
2)千斤顶的顶升高度不应超值使用。
3)顶升设备的压力表应纳入计量管理系统。
4)顶升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伸缩试验并确保其工作正常。
5)用气或电作为操纵千斤顶升降的动力源时,应设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4.4顶升要求
1)各顶点的用途、顶升秩序、顶升高度限制、航空器质量及重心位置都
应符合该型航空器维修手册的规定。
2)应在能承受所顶升航空器质量的水平地面上顶升航空器。
3)不应同时使用机身或机翼千斤顶与轮轴千斤顶,不应用轮轴千斤顶同
2。
MS02.024 勤务车辆停靠航空器规则【大东航放行考试】
![MS02.024 勤务车辆停靠航空器规则【大东航放行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37d2aafab0717fd5360cdc8d.png)
1 范围本规范适用勤务车辆停靠航空器规则。
2 依据2.1 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3011.24-2006《勤务车辆停靠航空器规则》3 术语3.1 机坪ramp:在陆地机场上划定的一块供航空器上、下旅客,装卸货物或邮件,加油,停放,维修之用的场地。
3.2 勤务车辆service vehicle:为航空器提供各种勤务保障的所有机动车辆。
如:电源车、客梯车、空调车、气源车、除冰车、充氧车、高空作业车、升降平台车、吊车等。
4 规定4.1 一般规则4.1.1勤务车辆进入机坪应明示经机场管理机构批准、由机场公安机关核发的机场限制区通行证。
勤务车辆的行驶、停放应按相关规定执行。
4.1.2勤务车辆的机场行驶时应遵守以下规定:1a)按规定的交通标志、标线行驶;b)按规定的通行道口进入航空器活动区并自觉接受值勤人员的查验、指挥;c)行驶到客机坪、滑行道交叉路口时,在STOP线前应停止前行,观察机坪航空器动态,在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行;d)遇有航空器滑行或拖行时,应在航空器一侧50米以外避让,不应在滑行的航空器前200米内穿行或50米内尾随,不应从机翼下穿行;e)没有得到空中交通管理部门同意,不应进入跑道、滑行道;f)在机场内专用车道区域行驶时的速度不超过25km/h,在机坪内设有专用车道的区域行驶速度不超过15km/h。
4.1.3勤务车辆停靠航空器的安全规定如下:a)勤务车辆停靠航空器时,应有专人指挥,驾驶员需注意指挥人员手势及其人身安全。
b)勤务车辆按照各机型航空器的舱门、口盖的分布和勤务要求停放在规定位置。
c)除需停靠作业的车辆,其他勤务车辆不应在航空器的任何部位下停放。
d)使用高空车、除冰车、吊车进行停靠作业、客梯车在非登机门区域使用及牵引飞机进出机库时,车间值班干部必须到达现场参与风险评估和实施监督检查。
2e)所有勤务车辆在接近航空器约15米处应点试刹车,随后以不超过3km/h的速度缓慢接近航空器。
f)勤务车辆应在航空器停稳后有序地接近航空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各型飞机顶升的安全规定。
2依据
2.1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3011.4-2006《民用航空器的顶升》
3术语
无。
4规定
4.1顶升人员资格
1)顶升航空器工作现场指挥者应持有维修人员执照并获得相应机型签
署。
2)参加顶升工作的维修人员应具有上岗资格。
4.2顶升的现场指挥
1)顶升航空器的工作应由现场指挥者统一指挥。
2)参加顶升工作的维修人员应有明确分工,并应熟悉该型航空器顶升的
程序。
1
3)在顶升前,现场指挥者应对人员、设备、顶升限制、安全措施进行检
查,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顶升。
4)指挥者应时刻掌握航空器的顶升姿态,应具备与操作人员之间的有效
联络并适时发出指令。
4.3顶升的设备
1)航空器顶升应使用该型航空器专用设备或满足该型航空器要求的代
用设备。
2)千斤顶的顶升高度不应超值使用。
3)顶升设备的压力表应纳入计量管理系统。
4)顶升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伸缩试验并确保其工作正常。
5)用气或电作为操纵千斤顶升降的动力源时,应设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4.4顶升要求
1)各顶点的用途、顶升秩序、顶升高度限制、航空器质量及重心位置都
应符合该型航空器维修手册的规定。
2)应在能承受所顶升航空器质量的水平地面上顶升航空器。
3)不应同时使用机身或机翼千斤顶与轮轴千斤顶,不应用轮轴千斤顶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