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工法
3、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工法之欧阳引擎创编
![3、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工法之欧阳引擎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973566ff915f804d2a16c1cb.png)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工法欧阳引擎(2021.01.01)QB/ZTYJGYGF-SD-0103-2011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李阳刚1.前言1.1 工艺工法概况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可以有效地避免洞身开挖造成较大的收敛和下沉,为近早突破软弱围岩地段加快了进度。
该工法在我国郑西客专秦东隧道、浙赣复线新羊石大跨软岩隧道、深圳盐坝高速公路B段溪涌隧道、宁夏沙坡头水利枢纽北干渠输水隧洞等工程中都得到广泛应用。
1.2 工艺原理按照“新奥法”原理,遵循“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原则,着眼于“如何开挖,才能更有利于洞室的稳定和便于支护”:一方面,“环形开挖”将“面”拓展到“点”,减少软弱围岩大范围开挖而引起的扰动,加之利用“预留核心土”来支顶工作面,从而达到充分保护岩体的目的;另一方面,按照洞室开挖后岩体受力特点,利用环形开挖预留的作业空间及时进行支护,充分利用支护结构来限制岩体的变形,保证岩体不致过度松弛而丧失或降低岩体的承载能力。
2 工艺工法特点2.1施工难度小。
由于“化面到点”,工序简单,各部位开挖及初支较容易控制,施工难度降低。
2.2降低施工成本。
与双侧壁导坑、CRD工法相比,大大节省了临时钢架和临时喷射混凝土,省工省料。
2.3施工安全有保障。
核心土支顶工作面,稳定性好;开挖均在支护的保护下进行;短进尺及设备的利用缩短了围岩的暴露时间;工序少、工序之间距离短,能尽早使初期支护封闭成环,发挥支护效应。
2.4加快了施工进度,容易转换工序。
与双侧壁导坑、CRD 工法相比,无临时支护,节省了拆除临时支护的时间,所以当围岩变化时候,容易转换工序。
2.5本工法可灵活应用。
单独使用时,错台的高度可根据实际围岩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其工法核心内容之一“预留核心土”亦可广泛应用在台阶法、双侧壁导坑法、CRD法等工法的分部施工中。
3 适用范围本工艺工法适用于黄土隧道、隧道洞口、具“浅埋、富水、偏压、大跨”特征和典型的Ⅳ、Ⅴ级围岩软弱地段,对其他类似地下工程亦有借鉴意义。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的施工流程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的施工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2d9a45d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91.png)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的施工流程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可是一种超有趣的施工方法呢!今天就来唠唠它的施工流程。
一、施工前的准备。
施工前啊,就像我们出门旅行前要做规划一样。
施工人员得先熟悉施工图纸,这图纸就像是旅行的地图,得知道哪里该挖,哪里是重点区域。
然后呢,各种施工设备得准备好,挖掘机啊,装载机啥的,这些设备就像是战士的武器,没它们可不行。
材料方面,像支护用的材料,必须要质量合格,就像我们买东西要挑好的一样,不然在施工过程中出问题可就麻烦大了。
场地也要清理干净,不能乱糟糟的,就像我们的房间要打扫整洁才能开始做其他事。
二、环形开挖。
这环形开挖可是个技术活。
开挖的时候,要根据设计的尺寸来挖,不能随心所欲。
一般是先从隧道的一侧开始挖,就像我们吃蛋糕从一个角开始切一样。
挖的时候速度也不能太快,要小心翼翼的,因为挖得不好就可能影响整个工程的稳定性。
挖出来的土呢,得及时运走,不能堆在那里碍事,就像我们家里的垃圾要及时倒掉一样。
而且在开挖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测量,看看是不是按照设计的要求在挖,要是偏了可就不好玩了。
三、预留核心土。
预留核心土是这个施工方法很重要的一环。
核心土要留得恰到好处,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太大了会影响施工空间,太小了又起不到支撑的作用。
就像我们做菜放盐,多了咸少了淡。
这核心土就像一个小卫士,在开挖的过程中保护着周围的土体,防止它们坍塌。
而且在施工过程中,也要对核心土进行适当的修整,让它一直保持一个比较好的状态。
四、初期支护。
开挖和预留核心土之后呢,就要做初期支护啦。
这就像是给隧道穿上一层保护衣。
可以用喷射混凝土的方法,把混凝土喷到隧道的壁上,让壁面变得牢固。
钢筋网也要安装好,就像给混凝土加上骨架一样,这样它会更结实。
还有锚杆,要把锚杆打入土体中,进一步增强支护的效果。
在做这些的时候,施工人员要配合默契,就像一个团队在玩游戏,大家各司其职才能把事情做好。
五、后续监测。
工程可不是做完就不管了,后续的监测很重要。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工法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工法](https://img.taocdn.com/s3/m/ae814368453610661ed9f4ef.png)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工法QB/ZTYJGYGF-SD-0103-2011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李阳刚1.前言工艺工法概况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可以有效地避免洞身开挖造成较大的收敛和下沉,为近早突破软弱围岩地段加快了进度。
该工法在我国郑西客专秦东隧道、浙赣复线新羊石大跨软岩隧道、深圳盐坝高速公路B段溪涌隧道、宁夏沙坡头水利枢纽北干渠输水隧洞等工程中都得到广泛应用。
工艺原理按照“新奥法”原理,遵循“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原则,着眼于“如何开挖,才能更有利于洞室的稳定和便于支护”:一方面,“环形开挖”将“面”拓展到“点”,减少软弱围岩大范围开挖而引起的扰动,加之利用“预留核心土”来支顶工作面,从而达到充分保护岩体的目的;另一方面,按照洞室开挖后岩体受力特点,利用环形开挖预留的作业空间及时进行支护,充分利用支护结构来限制岩体的变形,保证岩体不致过度松弛而丧失或降低岩体的承载能力。
2工艺工法特点施工难度小。
由于“化面到点”,工序简单,各部位开挖及初支较容易控制,施工难度降低。
降低施工成本。
与双侧壁导坑、CRD工法相比,大大节省了临时钢架和临时喷射混凝土,省工省料。
施工安全有保障。
核心土支顶工作面,稳定性好;开挖均在支护的保护下进行;短进尺及设备的利用缩短了围岩的暴露时间;工序少、工序之间距离短,能尽早使初期支护封闭成环,发挥支护效应。
加快了施工进度,容易转换工序。
与双侧壁导坑、CRD工法相比,无临时支护,节省了拆除临时支护的时间,所以当围岩变化时候,容易转换工序。
本工法可灵活应用。
单独使用时,错台的高度可根据实际围岩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其工法核心内容之一“预留核心土”亦可广泛应用在台阶法、双侧壁导坑法、CRD 法等工法的分部施工中。
3适用范围本工艺工法适用于黄土隧道、隧道洞口、具“浅埋、富水、偏压、大跨”特征和典型的Ⅳ、Ⅴ级围岩软弱地段,对其他类似地下工程亦有借鉴意义。
4主要引用标准《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顺序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顺序](https://img.taocdn.com/s3/m/3a86554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7d.png)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顺序一、背景介绍环形开挖是城市建设中常见的一种地下结构施工方式。
在进行环形开挖时,为了保证地下结构的稳定性,需要进行预留核心土的施工。
本文将介绍预留核心土的施工顺序及其注意事项。
二、预留核心土的施工顺序1. 首先,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情况确定预留核心土的尺寸和深度。
2. 在进行环形开挖时,先挖掉环形区域外侧的土方,留下环形区域内侧的土方,形成环形土坑。
3. 开始挖掘环形区域内侧的土方,直至挖到预留核心土的位置。
4. 挖掘预留核心土时,需要注意避免对周围土体的影响,可采用分层开挖或隔离带等方式进行。
5. 挖掘完预留核心土后,需要及时对挖掘面进行支护,以保证其稳定性。
6. 在进行环形开挖的后续工作时,需要考虑预留核心土的影响,如在进行地下结构施工时,需要避开预留核心土的位置。
三、预留核心土施工注意事项1. 预留核心土的施工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分析,以保证施工质量。
2. 在进行预留核心土挖掘时,需要注意避免对周围土体造成影响,如对建筑物基础的稳定性造成影响等。
3. 预留核心土的挖掘需要遵循安全、环保、节能的原则,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式。
4. 在进行预留核心土的挖掘时,需要对挖掘面进行支护,以保证其稳定性。
5. 预留核心土的施工需要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和处理,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四、总结预留核心土的施工是环形开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施工顺序和注意事项对于保证地下结构的稳定性和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预留核心土的施工时,需要严格遵循施工规范和安全要求,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式,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c6f0db6d9b89680203d825f6.png)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是先开挖上部导坑成环形,并进行支护,再分部开挖中部核心土、两侧边墙的施工方法。
⑴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3
图3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⑵工艺主要说明及要求
适用范围:常适用于Ⅵ级围岩单线和Ⅴ~Ⅵ级围岩双线隧道。
在本标段的Ⅴ级围岩地段曾采用此方法开挖,在每一开挖循环中,人工结合挖掘机开挖环形拱部,架立钢支撑,挂钢筋网,喷射混凝土。
在拱部初期支护保护下,开挖核心土和下半部,随即接长边墙钢支撑,
挂网喷射混凝土,并进行封底。
喷混凝土采用湿喷技术;
初期支护完毕,进入下一开挖循环。
环形开挖每循环开挖长度宜为0.5m~1.0m;开挖后应及时施做喷锚支护、安设钢架支撑,每两榀钢架间宜采用连接钢筋连接,并应加锁脚锚杆;
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开挖时,核心土面积不应小于整个开挖断面的50%;当围岩条件较差,自稳时间较短时,开挖前应在拱部设计开挖轮廓线以外,进行超前支护。
⑶施工特点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具有施工开挖工作面稳定性好,施工较安全,但施工干扰大、工效低。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https://img.taocdn.com/s3/m/85ef070e1eb91a37f0115c0a.png)
日期
郭家岭隧道
编号
交底内容: V级围岩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开挖方法、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
一、试用条件及范围 双线隧道 V 级围岩(浅埋,软弱围岩)开挖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 二、施工工艺及方法 (一)施工工艺流程
交底 人
审核
复核
接底 人
三、施工注意事项: A:隧道施工应坚持“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及时衬
砌”的原则。 B:超前支护等辅助措施,应首先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完毕,再开
挖。 C:开挖方式均采用弱爆破、爆破时严格控制炮眼深度及装药量。
D:导坑开挖宽度及台阶高度可根据施工机具,人员安排等进行适当调整。 E:钢架之间纵向连接钢筋及时施作并连接牢固。 F:施工中,应按照相关规范及标准图的要求,进行监控量测,及时反馈结 果,分析洞身结构的稳定,为支护参数的调整、灌筑二衬的时机提供依据 G:掌子面开挖距离仰拱闭合面必须不大于 35m。
超前支护
上部弧形导坑开挖
施
每循环进尺
工 4 米 至 6
弧形导坑初0期.支6m护
二
左右边墙交错开挖
次
每循环进尺 边墙初期1与.支2护拱m 墙钢支撑
衬 砌
米
核心土开连挖接
仰拱施工
(二)施工工艺及方法
全断面砼衬砌
说明:Ⅰ-----上环形导坑开挖 Ⅱ-----上环形导坑初期支护 Ⅲ、Ⅴ----边墙交错开挖 Ⅳ、Ⅵ----边墙初期支护 Ⅶ-----核心土开挖 Ⅷ-----仰拱开挖衬砌施工 Ⅸ-----隧底填充 Ⅹ-----全断面衬砌
1、施工方法 上部环形导坑及边墙导坑以人工风镐或挖掘机开挖为主,辅以弱爆破,开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的适用条件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的适用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88d25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f.png)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的适用条件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是一种常用的地下结构施工方法,主要适用于地下结构的基坑开挖过程中,为了保证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和周边土层的稳定,需要在基坑开挖前预留一定厚度的核心土。
本文将从该方法的定义、原理、适用条件、施工步骤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的定义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是指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为了避免周边地基沉降和裂缝的产生,采用预留核心土的方法。
其原理是在基坑开挖之前,先在地面上按照基坑的形状和尺寸挖出一个环形的土壕,然后再将其中心部分的土壕留下,作为开挖基坑时周边地基的支撑。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小地基的变形和沉降,提高周边建筑物和土层的稳定性。
二、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的原理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的原理主要是通过预留核心土来提供基坑开挖时周边地基的支撑,并减小地基的变形和沉降,以保证基坑施工的安全。
具体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支撑:通过在基坑开挖前预留核心土,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撑作用,减轻基坑边坡的土压力,降低土壕的变形和沉降,以保证周边地基的稳定。
2.减小土壕变形:通过预留核心土的方法,可以减小基坑边坡土层的变形范围,降低地基的沉降和变形,使得周边建筑物和土层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3.控制地下水位:通过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可以较好地控制地下水位,减少地基受水位变化的影响,确保基坑开挖时周边地基不会出现严重的变形和沉降。
三、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的适用条件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基坑周边有稳定土层:基坑周边地基的土质应该为较为稳定的土层,不宜有较大的土体变形和荷载变化,以确保预留核心土可以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
2.基坑边坡相对平缓:基坑开挖的边坡应该相对平缓,不宜有过于陡峭的边坡,以避免地基的严重变形和破坏。
3.地下水位较为稳定:基坑周边地下水位应该较为稳定,不宜有较大的水位变化,以确保预留核心土的支撑作用不受到水位变化的影响。
4.周边建筑物结构稳定:周边建筑物应该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不宜有严重的裂缝和变形,以确保基坑开挖时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隧道工程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及台阶法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精品文档7页
![隧道工程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及台阶法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精品文档7页](https://img.taocdn.com/s3/m/325449259b6648d7c1c746c0.png)
隧道工程开挖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应范围适用于新建铁路隧道正洞及其辅助坑道、附属洞室的开挖施工。
2. 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修建生活生产房屋、混凝土搅拌站及施工便道,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生产、办公需要。
3. 技术要求隧道开挖前,首先完成洞口截水沟、洞口土方及边仰坡防护施工。
洞口土方采用挖掘机配合装载机自上而下分层施工,大型自卸汽车运输,并及时做好坡面防护,开挖一段(台阶)防护一段(台阶)。
洞口明洞采用明挖法施工,开挖至明暗分界线后,先施做护拱混凝土,然后施做暗洞超前大管棚,随后立即做好明洞衬砌,随后进入暗洞施工,待明洞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后及时进行明洞洞顶回填。
Ⅴ级地段采用短台阶法施工,Ⅳ级采用台阶法施工,Ⅱ、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施工。
土质隧道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出碴采用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无轨运输。
石质隧道采用钻爆法开挖,出碴采用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无轨运输。
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工艺。
加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加强围岩监控量测管理。
根据量测结果,及时调整预留变形量及支护参数,适时施作二次衬砌,确保隧道安全。
开挖方法的改变,要严格按程序申请设计变更。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根据不同的围岩选应合理的开挖方法及程序,提高模筑混凝土衬砌刚度等都对控制围岩变形有效。
4.1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4.1.1 工艺流程见图1,施工工序见图2。
施工工序说明:(一)(1)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侧壁。
(2)机械开挖①部,人工配合整修。
(3)施作①部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即初喷4cm厚混凝土,架立钢架和Ⅰ18临时竖撑。
3、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工法
![3、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工法](https://img.taocdn.com/s3/m/6cf2bbfbad02de80d5d84066.png)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工法QB/ZTYJGYGF-SD-0103-2011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李阳刚1.前言工艺工法概况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可以有效地避免洞身开挖造成较大的收敛和下沉,为近早突破软弱围岩地段加快了进度。
该工法在我国郑西客专秦东隧道、浙赣复线新羊石大跨软岩隧道、深圳盐坝高速公路B段溪涌隧道、宁夏沙坡头水利枢纽北干渠输水隧洞等工程中都得到广泛应用。
工艺原理按照“新奥法”原理,遵循“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原则,着眼于“如何开挖,才能更有利于洞室的稳定和便于支护”:一方面,“环形开挖”将“面”拓展到“点”,减少软弱围岩大范围开挖而引起的扰动,加之利用“预留核心土”来支顶工作面,从而达到充分保护岩体的目的;另一方面,按照洞室开挖后岩体受力特点,利用环形开挖预留的作业空间及时进行支护,充分利用支护结构来限制岩体的变形,保证岩体不致过度松弛而丧失或降低岩体的承载能力。
2 工艺工法特点施工难度小。
由于“化面到点”,工序简单,各部位开挖及初支较容易控制,施工难度降低。
降低施工成本。
与双侧壁导坑、CRD工法相比,大大节省了临时钢架和临时喷射混凝土,省工省料。
施工安全有保障。
核心土支顶工作面,稳定性好;开挖均在支护的保护下进行;短进尺及设备的利用缩短了围岩的暴露时间;工序少、工序之间距离短,能尽早使初期支护封闭成环,发挥支护效应。
加快了施工进度,容易转换工序。
与双侧壁导坑、CRD工法相比,无临时支护,节省了拆除临时支护的时间,所以当围岩变化时候,容易转换工序。
本工法可灵活应用。
单独使用时,错台的高度可根据实际围岩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其工法核心内容之一“预留核心土”亦可广泛应用在台阶法、双侧壁导坑法、CRD法等工法的分部施工中。
3 适用范围本工艺工法适用于黄土隧道、隧道洞口、具“浅埋、富水、偏压、大跨”特征和典型的Ⅳ、Ⅴ级围岩软弱地段,对其他类似地下工程亦有借鉴意义。
4 主要引用标准《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
15、元山隧道两台阶预留核心土环形开挖施工工法(冯锡良)
![15、元山隧道两台阶预留核心土环形开挖施工工法(冯锡良)](https://img.taocdn.com/s3/m/8849fee2aeaad1f346933fa3.png)
元山隧道两台阶预留核心土环形开挖施工工法冯锡良(工程部副总工程师)1 前言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加大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高速铁路、公路等建设已从沿海地区向西南、西北山岭区延伸,在这些地区修建高速铁路、公路等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隧道建设较多,而且受自然环境、气候、地形、地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目前隧道的主要开挖方法有全断面法、台阶法、三台阶七步开挖法、中隔壁法(CD 法)、交叉中隔壁法(CRD法)、双侧壁导坑法等,对于软弱围岩、土质围岩等主要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中隔壁法(CD法)、交叉中隔壁法(CRD法)、双侧壁导坑法,但这些开挖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在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将会对围岩造成七次扰动,严重破坏围岩的自稳能力,特别是在施工中台阶和下台阶时,通过监控量测资料可反映隧道初期支护会出现两次大的沉降,严重威胁隧道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
两台阶预留核心土环形开挖法在软弱围岩施工过程中相比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将减少围岩扰动次数4次,且初期支护封闭成环时间断,隧道二次衬砌能及时跟进,能很好的缩短初期支护变形时间,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
结合元山隧道设计开挖方法及现施工开挖方法比选,最终确定两台阶预留核心土环形开挖法比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对软弱围岩施工更具有明显的优势。
元山隧道采用设计的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的段落先后出现了5段初期支护大变形侵限;而采用两台阶预留核心土环形开挖的段落未出现一处初期支护变形侵限情况,直至元山隧道顺利贯通,该开挖工法成功运用于中铁二局兰新铁路甘青段项目经理部元山隧道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保证了业主工期及架梁通道的畅通。
2 工法特点2.1 有效控制初期支护变形采用两台阶预留核心土环形开挖,减少了对围岩的扰动次数,通过监控量测资料反映初期支护在施工完成后只发生一次突变,隧道初期支护变形时间减短,初期支护封闭成环时间明显减短,二衬紧跟掌子面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暗挖隧道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流程
![暗挖隧道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ba63c1e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a.png)
暗挖隧道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暗挖隧道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流程1. 引言在隧道工程中,环形开挖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施工方法。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的施工流程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的施工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93c687b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0.png)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的施工流程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的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阶段:
①现场勘查与测量:确定开挖位置,进行地质勘探,评估围岩稳定性。
开挖与初期支护阶段:
②开挖环形拱部:使用人工或单臂掘进机开挖环形拱顶部分。
③架立钢支撑:在拱部开挖后立即架设钢支撑,以维持开挖面的稳定。
④挂钢筋网:在钢支撑后挂设钢筋网,增加支护强度。
⑤喷射混凝土: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形成初步的支护结构。
核心土与下台阶开挖阶段:
⑥开挖核心土与下台阶:在初步支护保护下,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开挖中央核心土和下部台阶。
进一步支护与监测阶段:
⑦接长钢支撑:根据需要接长钢支撑,确保整个开挖面的稳定性。
⑧喷射混凝土与封底:再次喷射混凝土,对底部进行封底加固。
⑨监测与调整:持续监测围岩变形情况,依据监测数据调整支护参数,确保施工安全。
最终衬砌阶段:
⑩防水隔离层铺设:当初衬稳定后,铺设防水隔离层,防止地下水渗透。
⑪二次衬砌:最后进行二次衬砌,形成永久性的隧道结构。
完成与验收:
⑫清理与验收:清理施工现场,准备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此流程为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的基本步骤,具体操作可能因工程条件、地质情况和设计要求而有所调整。
3、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工法
![3、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工法](https://img.taocdn.com/s3/m/d127940f69dc5022abea0099.png)
封面作者:PanHongliang仅供个人学习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工法QB/ZTYJGYGF-SD-0103-2011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李阳刚1.前言1. 1工艺工法简况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可以有效地避免洞身开挖造成较大的收敛和下沉,为近早突破软弱圉岩地段加快了进度。
该工法在我国郑西客专秦东隧道、浙赣复线新羊石大跨软岩隧道、深圳盐坝高速公路B段溪涌隧道、亍夏沙坡头水利枢纽北干渠输水隧洞等工程中都得到广泛应用。
1. 2工艺原理按照“新奥法”原理,遵循“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原则,着眼于“如何开挖,才能更有利于洞室的稳定和便于支护”:一方面,“环形开挖” 将“面”拓展到“点”,减少软弱围岩大范圉开挖而引起的扰动,加之利用“预留核心土”来支顶工作面,从而达到充分保护岩体的LI的;另一方面,按照洞室开挖后岩体受力特点,利用环形开挖预留的作业空间及时进行支护,充分利用支护结构来限制岩体的变形,保证岩体不致过度松弛而丧失或降低岩体的承载能力。
2工艺工法特点2.1施工难度小。
由于“化面到点”,工序简单,各部位开挖及初支较容易控制,施工难度降低。
2. 2降低施工成本。
与双侧壁导坑、CRD工法相比,大大节省了临时钢架和临时喷射混凝土,省工省料。
2. 3施工安全有保障。
核心土支顶工作面,稳定性好;开挖均在支护的保护下进行;短进尺及设备的利用缩短了围岩的暴露时间;工序少、工序之间距离短, 能尽早使初期支护封闭成环,发挥支护效应。
2. 4加快了施工进度,容易转换工序。
与双侧壁导坑、CRD工法相比,无临时支护,节省了拆除临时支护的时间,所以当圉岩变化时候,容易转换工序。
2. 5本工法可灵活应用。
单独使用时,错台的高度可根据实际围岩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其工法核心内容之一“预留核心土”亦可广泛应用在台阶法、双侧壁导坑法、CRD法等工法的分部施工中。
3适用范围本工艺工法适用于黃土隧道、隧道洞口、具“浅埋、富水、偏压、大跨”特征和典型的IV、V级围岩软弱地段,对其他类似地下工程亦有借鉴意义。
3、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实用工艺工法
![3、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实用工艺工法](https://img.taocdn.com/s3/m/7cdf6a29804d2b160a4ec06b.png)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工法QB/ZTYJGYGF-SD-0103-2011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李阳刚1.前言1.1 工艺工法概况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可以有效地避免洞身开挖造成较大的收敛和下沉,为近早突破软弱围岩地段加快了进度。
该工法在我国郑西客专秦东隧道、浙赣复线新羊石大跨软岩隧道、深圳盐坝高速公路B段溪涌隧道、宁夏沙坡头水利枢纽北干渠输水隧洞等工程中都得到广泛应用。
1.2 工艺原理按照“新奥法”原理,遵循“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原则,着眼于“如何开挖,才能更有利于洞室的稳定和便于支护”:一方面,“环形开挖”将“面”拓展到“点”,减少软弱围岩大范围开挖而引起的扰动,加之利用“预留核心土”来支顶工作面,从而达到充分保护岩体的目的;另一方面,按照洞室开挖后岩体受力特点,利用环形开挖预留的作业空间及时进行支护,充分利用支护结构来限制岩体的变形,保证岩体不致过度松弛而丧失或降低岩体的承载能力。
2 工艺工法特点2.1施工难度小。
由于“化面到点”,工序简单,各部位开挖及初支较容易控制,施工难度降低。
2.2降低施工成本。
与双侧壁导坑、CRD工法相比,大大节省了临时钢架和临时喷射混凝土,省工省料。
2.3施工安全有保障。
核心土支顶工作面,稳定性好;开挖均在支护的保护下进行;短进尺及设备的利用缩短了围岩的暴露时间;工序少、工序之间距离短,能尽早使初期支护封闭成环,发挥支护效应。
2.4加快了施工进度,容易转换工序。
与双侧壁导坑、CRD工法相比,无临时支护,节省了拆除临时支护的时间,所以当围岩变化时候,容易转换工序。
2.5本工法可灵活应用。
单独使用时,错台的高度可根据实际围岩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其工法核心内容之一“预留核心土”亦可广泛应用在台阶法、双侧壁导坑法、CRD法等工法的分部施工中。
3 适用范围本工艺工法适用于黄土隧道、隧道洞口、具“浅埋、富水、偏压、大跨”特征和典型的Ⅳ、Ⅴ级围岩软弱地段,对其他类似地下工程亦有借鉴意义。
隧道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流程图
![隧道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d9d7157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3.png)
隧道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流程图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隧道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流程详解隧道工程是现代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其中,隧道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施工方法。
隧道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怎么施工?看这篇就懂了
![隧道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怎么施工?看这篇就懂了](https://img.taocdn.com/s3/m/53c355d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e6.png)
隧道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怎么施工?看这篇就懂了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一般是将开挖面分成环形拱部、上部核心及下部台阶三部分。
根据地质好坏将环形拱部断面分成一块或几块。
先开挖上部导坑弧形断面留核心土平台,再开挖下部两侧边墙、中部核心土的隧道开挖方法。
适用条件:单线隧道Ⅳ~Ⅴ级围岩,也可用在双线隧道Ⅲ~Ⅳ级围岩地段。
施工特点:
1、环形开挖进尺宜为0.5-1.0m,核心土面积应不小于整个断面面积的50%。
2、开挖后应及时施工喷锚支护、安装钢架支撑,相邻钢架必须用钢筋连接,并应按施工要求设计施工锁角锚杆。
3、围岩地质条件差,自稳时间短时,开挖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超前支护。
4、核心土与下台阶开挖应再上台阶支护完成后、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
施工工序流程图:
施工工序流程图
施工要点:
(1)开挖前应在拱部进行超前支护、环形开挖每循环长度0.5~1m 不宜过长,开挖后及时施作喷锚支护、安装钢架支撑。
(2)每两榀钢架之间采用钢筋连接,并设置锁脚锚杆、全断面初期支护封闭距拱部开挖面不超过15m。
(3)预留核心土面积大小根据围岩地质情况,便于施工和满足开挖面的稳定。
(4)上部弧形、左、右侧墙部,中部核心土开挖各错开3~5m进行平行作业。
(5)仰拱及填充超前二次衬砌且分别全副浇筑,距离掌子面≤70m。
全断面衬砌时间根据监控量测稳定情况及时施作。
施工图片: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实例。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流程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644ef28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e8.png)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流程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呀,这可有点意思呢。
咱先来说说这方法大概是个啥情况吧。
这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呢,就像是在土里挖一个圈儿,但是中间要留下一块核心的土。
为啥要这么干呢?这就跟盖房子打地基似的,得有个稳当的做法。
这中间留的土就像是一个小支柱一样,能让周围的土不会一下子就塌下来。
那开始干活的时候呀,第一步得先确定开挖的范围。
这个范围可不是随便定的,得根据好多东西来考虑呢。
比如说这一片土的质地是松是紧,周围有没有什么别的建筑或者东西不能被影响到。
就像我们在自己家院子里挖个小坑种东西,还得看看会不会挖到水管电线呢,这是一个道理。
确定好了范围,就可以动手挖那个环形啦。
这个环形的形状也有讲究,要挖得规规矩矩的,不能歪歪扭扭的,不然就不好看啦,更重要的是不安全呀。
挖环形的时候呢,工具也要选对。
要是用个不合适的工具,那可就费劲啦。
就好比你用筷子去挖土,那得挖到什么时候去呀。
所以呢,要根据土的硬度之类的来选择合适的铲子呀,挖土机呀之类的。
挖的时候要小心翼翼的,一点一点地把土挖出来。
这时候可不能太心急,一着急就容易挖错或者把土挖得乱七八糟的。
等环形挖得差不多了,中间留的那块核心土就显得特别重要啦。
这块土可不能乱动哦。
它就像一个小卫士一样,守护着周围的土。
而且在整个工程进行的过程中,还要时不时地去看看这块核心土有没有什么变化。
要是它开始有点歪或者有土块掉下来,那可就得小心啦,说不定周围的土也要跟着出问题呢。
在这个过程中,安全问题可是重中之重啊。
工人们得戴着安全帽,就像给脑袋穿了个小盔甲一样。
万一有土块掉下来,也能保护一下。
而且施工现场要保持干净整齐,不能把工具什么的到处乱扔,不然不小心绊倒了可就不好啦。
接着呢,挖好环形和留好核心土之后,就要开始考虑下一步的支撑工作啦。
这个支撑就像是给挖好的洞洞穿上一件小衣服,让它能够稳稳当当的。
支撑的材料也要选好,要结实耐用的,就像我们选衣服要选质量好的一样。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工法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工法](https://img.taocdn.com/s3/m/20bff927ba1aa8114431d993.png)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工法QB/ZTYJGYGF-SD-0103-2011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李阳刚1.前言1.1 工艺工法简况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可以有效地避免洞身开挖造成较大的收敛和下沉,为近早突破软弱围岩地段加快了进度。
该工法在我国郑西客专秦东隧道、浙赣复线新羊石大跨软岩隧道、深圳盐坝高速公路B段溪涌隧道、宁夏沙坡头水利枢纽北干渠输水隧洞等工程中都得到广泛应用。
1.2 工艺原理按照“新奥法”原理,遵循“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原则,着眼于“如何开挖,才能更有利于洞室的稳定和便于支护”:一方面,“环形开挖”将“面”拓展到“点”,减少软弱围岩大范围开挖而引起的扰动,加之利用“预留核心土”来支顶工作面,从而达到充分保护岩体的目的;另一方面,按照洞室开挖后岩体受力特点,利用环形开挖预留的作业空间及时进行支护,充分利用支护结构来限制岩体的变形,保证岩体不致过度松弛而丧失或降低岩体的承载能力。
2 工艺工法特点2.1施工难度小。
由于“化面到点”,工序简单,各部位开挖及初支较容易控制,施工难度降低。
2.2降低施工成本。
与双侧壁导坑、CRD工法相比,大大节省了临时钢架和临时喷射混凝土,省工省料。
2.3施工安全有保障。
核心土支顶工作面,稳定性好;开挖均在支护的保护下进行;短进尺及设备的利用缩短了围岩的暴露时间;工序少、工序之间距离短,能尽早使初期支护封闭成环,发挥支护效应。
2.4加快了施工进度,容易转换工序。
与双侧壁导坑、CRD工法相比,无临时支护,节省了拆除临时支护的时间,所以当围岩变化时候,容易转换工序。
2.5本工法可灵活应用。
单独使用时,错台的高度可根据实际围岩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其工法核心内容之一“预留核心土”亦可广泛应用在台阶法、双侧壁导坑法、CRD法等工法的分部施工中。
3 适用范围本工艺工法适用于黄土隧道、隧道洞口、具“浅埋、富水、偏压、大跨”特征和典型的Ⅳ、Ⅴ级围岩软弱地段,对其他类似地下工程亦有借鉴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工法QB/ZTYJGYGF-SD-0103-2011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李阳刚1.前言1.1 工艺工法概况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可以有效地避免洞身开挖造成较大的收敛和下沉,为近早突破软弱围岩地段加快了进度。
该工法在我国郑西客专秦东隧道、浙赣复线新羊石大跨软岩隧道、深圳盐坝高速公路B段溪涌隧道、宁夏沙坡头水利枢纽北干渠输水隧洞等工程中都得到广泛应用。
1.2 工艺原理按照“新奥法”原理,遵循“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原则,着眼于“如何开挖,才能更有利于洞室的稳定和便于支护”:一方面,“环形开挖”将“面”拓展到“点”,减少软弱围岩大范围开挖而引起的扰动,加之利用“预留核心土”来支顶工作面,从而达到充分保护岩体的目的;另一方面,按照洞室开挖后岩体受力特点,利用环形开挖预留的作业空间及时进行支护,充分利用支护结构来限制岩体的变形,保证岩体不致过度松弛而丧失或降低岩体的承载能力。
2 工艺工法特点2.1施工难度小。
由于“化面到点”,工序简单,各部位开挖及初支较容易控制,施工难度降低。
2.2降低施工成本。
与双侧壁导坑、CRD工法相比,大大节省了临时钢架和临时喷射混凝土,省工省料。
2.3施工安全有保障。
核心土支顶工作面,稳定性好;开挖均在支护的保护下进行;短进尺及设备的利用缩短了围岩的暴露时间;工序少、工序之间距离短,能尽早使初期支护封闭成环,发挥支护效应。
2.4加快了施工进度,容易转换工序。
与双侧壁导坑、CRD工法相比,无临时支护,节省了拆除临时支护的时间,所以当围岩变化时候,容易转换工序。
2.5本工法可灵活应用。
单独使用时,错台的高度可根据实际围岩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其工法核心内容之一“预留核心土”亦可广泛应用在台阶法、双侧壁导坑法、CRD法等工法的分部施工中。
3 适用范围本工艺工法适用于黄土隧道、隧道洞口、具“浅埋、富水、偏压、大跨”特征和典型的Ⅳ、Ⅴ级围岩软弱地段,对其他类似地下工程亦有借鉴意义。
4 主要引用标准4.1《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
4.2设计图纸、合同文件。
5 施工方法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是在上部断面以弧形导坑领先,并进行支护,其次开挖下半部两侧,再开挖中部核心土的方法。
为方便采用机械化作业,提高开挖进度,施工中应尽量采用大断面分部。
本工法的实质,可以认为是在“微台阶法”的基础上增加“预留核心土”内容。
在施工时,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每循环开挖进尺宜为0.5~1m,预留核心土面积的大小应满足开挖面稳定的要求,不宜低于开挖断面面积的50%;开挖完成后及时施作喷、锚支护,安装钢支撑,每两榀钢架之间应采用钢筋连接,并应加锁脚锚杆(管);上部弧形,左右侧墙部,中部核心土开挖各错开3~5m平行作业;仰拱施工紧跟下台阶,全断面初期支护完成距离拱部开挖面不宜超过30m。
当地质条件差,围岩自稳时间较短时,开挖面在拱部设计开挖轮廓线外,进行超前支护。
6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6.1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1、施工顺序图见图2图1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流程图1 超前支护2 弧形开挖7 拉槽分部开挖核心土8 仰拱开挖5侧墙开挖4 核心土开挖3 上拱部初期支护6侧墙支护9 仰拱初期支护10 仰拱灌注及回填10 仰拱灌注及回填循环进尺4 上部弧形核心土7 分部核心土7 分部核心土 5 侧墙开挖6 侧墙支护5'侧墙开挖6'侧墙支护1 超前支护全断面初期支护图2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顺序图6.2 操作要点6.2.1施工准备1 风水管、电线敷设,施工便道、施工场地布置,机械设备、人员配置,材料准备,修建环保、水保、防排水设施。
2 根据设计资料,详细分析、了解工程地质、当地水文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制定施工监控量测方案及沉降观测计划。
3 按照设计或规范要求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指导现场施工。
6.2.2 超前支护采用的超前支护方式有超前大管棚、超前小导管(预注浆)、超前锚杆等,超前大管棚多用在洞口段施工,洞内因受操作空间的限制,非必需情况下一般不提倡采用。
洞内一般采用超前小导管或超前锚杆。
施工时,应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布眼,掌握好超前外插角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外插角度。
相邻段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支护尾部必须与钢支撑焊接牢固,注浆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施工,并控制好注浆压力。
6.2.3开挖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主要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及风镐或解小炮配合修整开挖面。
1拱部环形开挖。
核心土顶面距离开挖拱顶高度宜控制在1.5m 左右,核心土断面宜按照环形开挖断面积50%、方便人员操作进行控制;环形开挖高度根据实际围岩情况,结合钢支撑加工尺寸自行拟订,应方便人员操作,宜控制在3.5~4.0m ;开挖循环进尺宜按照2榀钢支撑间距进行控制,一般0.5~1m 。
2 开挖拱部核心土。
3 侧墙开挖,左右错开,错开距离宜为3~5m;单侧一次开挖进尺不大于1.5 m,宜按照2榀钢支撑间距控制;开挖作业宽度1.5~2.0m,中间暂留核心土。
4 开挖中间核心土。
5 开挖仰拱。
全幅开挖,采用栈桥保持通行。
仰拱钢支撑和边墙下部钢支撑通过焊接连接牢固。
6.2.4初期支护每次开挖后都应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做到“早喷锚”。
初期支护施工顺序为:初喷混凝土→打设系统锚杆→挂网→架立钢支撑→打设锁脚锚杆(管)→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初喷混凝土厚度4~5cm,用于找平、封闭岩面,防止围岩应力集中及松弛变形。
喷射混凝土进行时,应连续进行,并掌握好风、水压,以确保喷射混凝土强度及整体性。
锚杆施工时,应通过测量定位,保证其纵向间距与钢支撑间距一致,并处于同一法线,以便锚杆安装好后与钢支撑焊接在一起,形成整体受力结构。
锁脚锚杆的作用是防止拱墙脚初期支护受力后下沉及内移,在施工中不能减少,应加强。
网片按照设计要求加工,挂设牢固。
钢支撑架立,应按照设计尺寸架立,接头用螺栓连接固定,必要时候进行焊接连接。
纵向连接钢筋的间距、焊接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以保证初支的整体性,在特别松软地层,拱墙脚可设置型钢托梁,以增强整体性及避免不均匀沉降引起初期支护开裂或变形过大。
6.2.5仰拱灌注及回填隧道拱部压力大,初期支护成环后,拱部压力通过初期支护向下传递,仰拱中部受力最大,仰拱开挖后,及时进行仰拱灌注及回填是改变仰拱受力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保证洞内运输的需要,因此仰拱二衬应紧跟开挖进行。
6.2.6监控量测监控量测,可掌握围岩变化规律及支护结构的力学状态和稳定程度,判断支护参数设置是否合理,因此必须加强监控量测,切实做到“勤量测”。
主要施工监测项目见下表1:表1 监控量测项目表序号量测项目量测方法和仪器测点布置测量频率测量精度1 水平收敛量测收敛计、反射膜片配合全站仪每10~30m一个断面,上下2条基线4个点υ≥5mm(0~1B)2次/d;1≤υ<5(1~2B)1次/d;0.5≤υ<1 (1~2B)1次0.1mm2 拱顶下沉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仪、钢尺等每10~30m一个断面,1个点/2~3d;0.2≤υ<0.5 (2~5B)1次/3d;υ<0.2 (>5B)1次/7d。
1mm注:B—隧道开挖宽度,υ—变形速速7 劳动力组织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由于循环进尺短,工序衔接紧凑,合理地配置人员可以起到减少资源、加快工序施工的作用。
某单个工作面劳动力单班作业配置见表2,供参考。
表2 某单工作面作业劳动组织表(单班)序号工作项目作业内容人数1 开挖风镐手 6 矿用电钻手2 挖掘机司机 2 自卸车司机 62 初期支护型钢加工 6 钢筋网片加工 2 钢架安装8 喷射混凝土15 混凝土搅拌运输罐车司机 43 混凝土生产混凝土搅拌机司机 3 装载机司机 2 机械修理工 14 测量及其他技术员 2 测工 45 其他队长 1 技术负责人 1 质检工程师 1 专职安全员 1 试验员 2 电工 3 修理工 2 空压机司机 3 调度 3 辅助人员 58 主要机具设备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合理安排机械不但可以加快施工进度同时还可以节约施工成本。
根据机械工作能力和实际工作量,某单个工作面单班作业主要机械配备如表3,供参考。
表3 单个开挖面机械设备配备表序号作业机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 施工通风轴流式通风机SDF(c)-NO110 台 1 通风2 施工照明低压变压器24v,10kw 台 2 掌子面及二衬施工平台3 施工用电发电机250kw 台 1 备用变压器500kw 台 1 施工及生活用电4 开挖挖掘机PC-300-6 台 1 开挖自卸车15t 辆 3 出碴空压机LWJ-20/7-1 台 3 高压供风风镐台10矿用电钻φ50 台 5 掘进打锚管、锚杆5 初期支护工字钢弯曲机GW1-200 台 1 型钢加工钢筋弯曲机GW 台 1 钢筋加工钢筋切断调直机GQ 台 1 钢筋加工等离子切割机GW 台 1 钢板切割交流电焊机BX1-500 台 6 钢架、网片加工及安装台式钻床24025 台 1 钢板加工压浆机台 1 锚杆注浆混凝土湿喷机TK-500 台 3 喷浆6 量测及测量仪器全站仪莱卡402 台 1 方向控制水准仪莱卡N2 台 1 标高控制塔尺5m 个 2 标高控制精密水准仪莱卡N2 台 1沉降观测铟瓦尺个 2收敛仪JSS30A 个 2 量测锚杆拉拔仪BL—150B 个 1 锚杆拉拔应力测试仪套 1 应力测试9 质量控制9.1易出现的质量问题9.1.1富水等地段容易发生坍塌掉块,变形大。
9.1.2钢支撑安装,连接质量不牢靠、锁脚质量差、设计净空尺寸不能保证。
分部施工,增加了对支护的扰动频率,钢支撑易产生下沉。
9.1.3开挖步距过大,闭环时间过长,钢架发生变形。
9.1.4超前注浆效果较差造成局部坍塌;超前支护搭接长度不足造成局部坍塌;管棚(导管)角度控制不好造成局部坍塌。
9.2 保证措施9.2.1施工中对有缝隙水出露地段,应加强引排,绝不允许浸泡基底。
9.2.2视情况通过采用放大拱脚、墙脚,增加沉降预留量等来保证净空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9.2.3钢架连接必要时采用焊接连接,锁脚锚杆(管)采用加设、增长、尽量径向打设,尾部与钢架焊接,钢架脚板必要时设置混凝土基础。
9.2.4错台开挖时,钢架脚板位置,尽量采用人工处理,避免机械碰撞扰动。
9.2.5严格控制错台长度和工序循环开挖进尺。
9.2.6严格施工技术交底制,对作业人员定期进行质量教育和考核, 教育作业队人员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确保施工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