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陈仓高级中学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19讲陆地自然资源
高中地理“陆地资源”复习指南学法指导

高中地理“陆地资源”复习指南一、陆地资源的类型陆地资源(包括能源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按照自然资源与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的关系,一般把陆地资源分为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四种。
按照其属性,矿产资源由于形成时间非常漫长,一般需要几百万年、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对于短暂的人类历史来说,用完了短时间内是不会再生的,所以为非可再生资源或非可更新资源。
而其他三种为可再生或可更新资源,可重复、永续利用,但要注意遵循其自然规律,合理利用和保护。
二、陆地资源的特点1. 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一是某些资源总量巨大,但可以利用的部分是有限的;二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X围内,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是因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总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进行的,自然资源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都只有一定的数量;三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条件下,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X围和种类是有限的。
正因如此,才要求我们对各种自然资源都要合理利用和保护,否则,无论是非可再生资源,还是可再生资源,都会面临枯竭的危险。
2. 陆地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由于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自然资源的X围将会不断扩大。
许多过去不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现在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
同样,许多现在人类还无法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在将来也有可能成为被利用的资源。
再者,某些自然资源虽然属于非可再生资源,但从它本身蕴藏的能量看,还是存在供人类长期使用的可能的,还有某些稀缺的资源,也已找到了合适的替代材料或替代用品。
因此,自然资源的潜力和X围是可以不断提高和扩大的。
3. 陆地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
由于构成自然环境的各种要素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而各种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分布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各种可再生资源的形成主要受地表水热条件的影响,它们的分布一般具有明显的地带性规律(地理规律),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直接与地质时期中的岩浆活动或古地理环境的特点有关,从而具有地质规律性(成矿规律)。
高中地理陆地资源和地质灾害课件

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类型 活 火 山 死 火 山
概念 在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 性喷发的火山
举例
台湾和新疆境内, 他们在人类历史 时期作周期性喷 发;
山西的死火山群, 人类历史前喷发过, 在人类历史以来 迄今为止没有重新喷发 没有重新喷发过。 过的火山 长白山、黑龙江的 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 五大连池是休眠火 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 山,他长期熄灭, 有时又突然喷发;
定义: 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 滑坡 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危害 泥 定义: 是山区爆发的饱含泥砂、石块以至巨大 石 的砾石,破坏力极强的特殊洪流。 危害 流 降水: 降水多且集中,多暴雨。 地形: 地势起伏大,坡度谷深。 自然 地质: 地质构造不稳定,地表组成物 质疏松(板块交界处)。 成 植被: 植被稀少 因 人为: 破坏植被(毁林开荒)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休眠 火山
中国大地震
1555年陕西华县8级大地震死亡人数83万。
1920年宁夏海原8.5级大地震死亡人数20万。
1976年7月28日凌晨发生在唐山的7.8级 大地震,使这个有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顷 刻之间成为一片废墟,死亡人数24.4万之多。 重伤16.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亿人民币。 四百多年来,三次大的地震中国就损 失一百三十多万人。
概念: 是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 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 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 地 构造: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 大小:震级 里氏震级 地震 分类:微震;弱震或小震;破坏性地震 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分布 东部沿海和西南地区 危害 灾 火山喷发是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 概念: 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 害火 山 构造:火山口、火山锥、火山通道 喷 分类 发 危害 质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章自然灾害第19讲气象灾害及防治课件

1.台风的结构及天气
提示:云墙气流上升,台风眼气流下沉,水平方向由外围流向台风眼。
组成 外围大风区 旋涡风雨区
台风眼
天气 风速由外向内增加 产生最强烈的降水 无风、少云和干暖
天气特征
常伴随着狂风、暴雨、风暴潮等,来势 凶猛,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天气现象
2.西北太平洋台风移动的主要路径
3.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关联性
(2)洪水应急。
(3)洪水中的救助。
(2022·江苏泰州模拟预测)随着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干旱、洪涝事件发 生的强度和频率不断增大,并且干旱、洪涝常连续发生,形成旱涝急转现象。我 国西南地区是旱涝急转的多发区域。图1为我国西南部分气象站点分布及生态分区, 图2为我国西南地区部分站点旱涝急转发生次数年内分布。据此,完成1~2题。
续上表 防御措施
加强灾害监测与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合理规划,减少 沿海地区土地利用强度,控制经济发展规模;建设沿海防护 林体系和海岸防护(或堤防)工程;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 御设施;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等
[特别提醒] 台风的有利之处 台风带来的充沛降水极大地丰富了所影响地区的淡水资源,能有效缓解旱情,补 充水分,利于农业生产;可缓解酷暑天气。例如,台风能够缓解我国长江中下游 地区的伏旱。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七章 自然灾害
第19讲 气象灾害及防治
课标要求
素养解读
1.人地协调观:掌握洪涝、干旱、台
风和寒潮等灾害的发生原因和规律,做
好灾害的预报、防御等工作,保护生命
运用资料,说 财产安全。
明常见气象灾 2.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洪
害的成因,了 涝、干旱、台风、寒潮等灾害多发的原
解气象灾害的 因、危害及防御措施。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五单元第19讲(大纲版)

(3) 主要区位因素: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
必需的所有因素,要求分析主要因素,即要求完
整列出某地农业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
然因素如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社会经济因
素如政策、科技、劳动力、市场、交通等。
方法突破
如何判断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很多,但其影响程度不同,往 往有一种或几种占主导地位。判断某地主导区位因 素,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看农业生产的类型 如城郊农业、观光农业、乳畜业等是面向市场的农 业生产,主导因素为市场。 (2)看作物种类及生长特性 不同的作物适宜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生长。例如, 橡胶为热带作物,苹果为暖温带作物,甜菜为中温 带作物,它们的主导因素为气候(热量);茶树适宜 在红壤地区生长,主导因素为土壤。
(3)看农业生产特色 如绿洲农业主导因素为水源,河谷农业主导因素 为热量,立体农业主导因素为地形等。 (4)看优势条件或制约因素 如海南地区地处热带,热量资源丰富,热量是其 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主导区位因素。再如我国西 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分是农业发展的制约因 素,水源也就成为灌溉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考能联动提升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区 绝对区位 农业生产所处的地理位置 位 含 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 义 相对区位 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区 自然环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位 境因素 因 社会经 市场、科技、交通运输、政策、劳 素 济因素 动力、机械、生产习惯等
2.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与主要区位 因素 (1)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 素,也就是说,因为该因素对该农业的影响最大, 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可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区 域分布的可能。 (2)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 行,如果某一地区其他条件都能满足,唯有某一 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条件就成为该地农业发 展的限制性因素。若这个条件(限制性因素)得到满 足,该因素即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而不 是限制性因素。
(全国版)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九单元世界地理课件

欧 洲
地理第十九单元 世界地理
[续表]
大洲 非 洲
区域定位
地形特征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纬度的对称分布与起伏和缓的 地形以高原为主;东 地形,使非洲气候呈南北对称分 部有世界著名的“ 布;东非高原地势较高,虽在赤道 东非裂谷带”。 附近,却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 中部平原贯通南北,气候大陆性 三大地形区:西部高 显著;西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气流 山区、中部平原区、 深入,使西岸气候呈狭长分布;降 东部山地高原区。 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第十九单元
世界地理
CONTENTS
目录
A考点帮•知识全通关 考点1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考点2 世界气候分布
考点3 亚洲主要地理分区的地理特征 考点4 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理特征 考点5 两极地区、美洲地区的主要地理特征 考点6 主要国家地理特征 B方法帮•素养大提升 方法 世界区域识别的方法
中亚 多内流河,以高 山冰雪融水补给 为主,主要有锡 尔河、阿姆河、 乌拉尔河;外流 河有额尔齐斯河。 荒漠畜牧业,灌 溉农业;矿产资 源丰富。
地理第十九单元 世界地理
规律总结
南亚地区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南亚地区受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及河流状况的影响,水旱灾
位置来看 极洲。 四大洋 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海陆变迁 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地壳变动、海平面升降。
地理第十九单元 世界地理
2.大洲分界线
(1)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
海峡。
(2)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3)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
考点1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高一地理知识点-陆地资源.doc

高一地理知识点-陆地资源高一地理学习的知识点众多,这些知识点也是考试经常考察的内容,因此有必要掌握好这些知识点,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地理成绩,下面为大家带来高一地理知识点-陆地资源,希望能够加深大家对地理知识点的记忆。
陆地(一)陆地的组成物质及物质循环岩石圈的范围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岩石圈地壳中主要化学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矿物的概念单质或天然化合物。
岩石的概念由一种矿物或几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
矿产的概念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地表富集起来,达到工农业利用的要求。
主要造岩矿物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
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变质岩。
常见岩石玄武岩、花岗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大理岩、板岩。
地壳物质循环规律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二)地质作用、板块构造学说地质作用的概念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
地质作用的分类内力作用(地球内部热能)、外力作用(太阳辐射能)。
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运动的两种类型及其影响水平运动(褶皱、裂谷海洋)为主、升降运动(海陆变迁、地形起伏)。
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
板块交界地壳活动。
板块运动形成地貌。
六大板块的名称亚欧、非洲、美洲、太平洋、印度洋和南极洲板块。
板块相对移动形成的地貌生长-张裂(裂谷、海洋),消亡-挤压(海沟、岛弧链、褶皱山脉)生长边界与消亡边界海岭和断层(大多在洋底)、海沟(海洋)和造山带(大多在陆地边缘)(三)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外力作用和外力地貌地质构造的概念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
地质构造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下降岩块)背斜成谷和向斜成山的成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因槽部物质坚实,成为山岭。
断层构造分布的实例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华山、庐山、泰山。
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背斜(储油)、向斜(储水)、断层(不利于隧道、水库等工程)。
宝鸡市陈仓高级中学高考第一轮复习-区域地理区域地理专题之欧洲西部

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英国畜牧业发展的 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气候温和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分布密集,城市化水平高, 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经济和科技发达,畜牧 业集约化程度高,产品质量优,交通便利,机械化 水平高。 自然条件:气候温和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分析英国发展种植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推理 英国种植业最可能分布在哪里,并说明理由。
波河(Po,River),意大利最大河流。发源于意大利与法国交界处科蒂 安山脉海拔3841m的维索山,注入亚得里亚海。河流全长652km,流域面 积约为7.5万平方千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735立方米/秒,年均径流量 231.8亿立方米。
简述波河流域的水系特征。 干流较长,自西向东流;支流众多,基本呈南北 对称分布;流域面积较大;干、支流河床比降大。
试评价莱茵河的航运价值, 并分析其原因。 该河流的航运价值较高 原因是该河流流域内降水量 较大,河流流量大;河流流 量的季节变化小;最冷月月 均温在0℃以上,河流无结 冰期;地形以平原为主,河 流水流平稳;沿途国家经济 发达,人口稠密,客货流量 大。
• 塞纳河是法国北部大河,全 长780公里,包括支流在内 的流域总面积为78,700平方 公里;它是欧洲有历史意义 的大河之一,其排水网络的 运输量占法国内河航运量的 大部分。自中世纪初期以来 ,它就一直是巴黎之河;巴 黎是在该河一些主要渡口上 建立起来的,河流与城市的 相互依存关系是紧密而不可 分离的。
阿尔卑斯山脉及勃朗峰
阿尔卑斯山系地区原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由于非洲 板块和亚欧板块相碰撞,使古地中海的海底受到挤压、 产生强烈的褶皱,形成了许多高大的山脉。
(2) 冰川地形广布
挪 威 西 海 岸 的 峡 湾
宝鸡市陈仓高级中学高考第一轮复习-(加强班)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巴拿马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人工河道,
位于南北美洲分界线处巴拿马共和国中部的巴拿马地峡,全长82千米。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各大洲大致的经纬度范围
洲 名 亚 洲 欧 洲 非 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州 南极洲 南北范围 100S----800N 360N----710N 350S----370N 70N----720N 120N----540S 300N----550S 620S以南 东西范围 260E----1690W 100W----660E 170W----510E 1700W----200W 790W----350W 1130E----1200W 所有经线交会于 南极洲
600W 1350E. 1600E.1800 跨经度3600
三、四大洋
北冰洋 4
大
3
1
太平洋
洋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印度洋
2
西
9300 7500 18000 1300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四大洋面积的比较
(单位:万平方千米)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太平洋:面积最大,表层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世界第二大洋,世界跨纬度最多的洋, “S” 型。 印度洋:世界第三大洋,海底有呈“人”字形的海岭 北冰洋:最小最浅也是跨经度最多的洋,大部分海域被冰雪覆盖。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S” 型的大西洋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1、各大洋的分界线
大西洋、太平洋: 南美洲南端合恩角西经67度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世界主要海峡
地理高考一轮复习陆地资源和地质灾害知识点

地理高考一轮复习陆地资源和地质灾害知识点
地理高考一轮复习陆地资源和地质灾害知识点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
以下是陆地资源和地质灾害知识点,请考生学习。
陆地自然资源的分类矿产资源(非可再生)、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
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和规律①总量有限②潜力无限③分布的规律性④组成的整体性
能源资源的分类常规能源、新能源(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
陆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能源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①柴草时代②煤炭时代③石油时代
地震的构造震源、震中、震中距、等震线
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地震震级的大小三级以下为微震、五级以上为破坏性地震。
每增一级能量增大30多倍
火山的分类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滑坡的成因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
泥石流的成因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饱含泥沙、石块、砾。
宝鸡市陈仓高级中学高考第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位置: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波斯湾—阿拉伯海 国家:伊朗—阿曼 沿岸气候:北岸—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岸—热带沙漠 气候 重要性:石油海峡 洋流:密度流
位置:黑海—地中海 (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 达达尼尔海峡的总称) 国家:土耳其 沿岸气候:地中海气候 重要性:黑海出地中海的门户, 亚欧分界线 洋流:密度流
四周高,
中间低
刚果盆地、
塔里木盆地
(2)七大洲地形特征。
大洲 地形特征 地形复杂, 起伏很大, 亚洲 中部高、 沿北纬 40°附近 主要剖面线
四周低,
高原、山 地面积广大
沿东经 80°附近
大洲
地形特征 “高原大
主要剖面线
沿赤道
附近
陆”,以
非洲 高原为 主,地势 起伏较小
沿东经
20°附
近
大洲
地形特征 沿北纬
主要剖面线
三大地形,
北美 纵列分布; 西部山地, 中部平原, 东部高原
40°附
近
沿西经 80°附 近
洲
大洲
地形特征 沿南纬
西部山地, 20°附 近
主要剖面线
南美 东部平原、 洲
高原相间排 沿西经
列
60°附 近
大洲
地形特征 沿北纬 以平原为
50°附 近 沿东经 10°附 近
主要剖面线
陆地39%
海洋61%
陆地19%
海洋81%
洲界
直布罗陀海峡
苏伊士运河 红海、曼德海峡
白令海峡
巴拿马运河 德雷克海峡
南、北美洲分界:巴拿马运河
亚欧分界: 乌拉尔山脉、乌拉 尔河、里海、 大高加索山脉、 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苏伊士运河 红海、曼德海峡
宝鸡市陈仓高级中学高考第一轮复习-(加强班)世界地理

3. (2013·四川卷·6) 图3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 (1)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发 月累计曲线图。加 B.甘蔗制
工 答案:C; 命题立意:此题考查气候对农业的 影响及工业的区位选择。难度中等 解析:从题设材料可知该区域为亚 热带冬雨区,即地中海气候区,该 气候区典型的农产品有葡萄、橄榄 等。 易错警示:注意审清题设中“典型 ”二字,棉花在该地区也能生长, 但不是典型的农产品。
7. (2012·上海·18~20,6分)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 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 (1)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①地广人稀 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 ④矿产丰富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西伯利亚地区 地理特征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读图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小。 解题思路:据图分析可知,该地区有丰富 的天然气、石油等矿产资源;人口方面, 只有部分城市稍微多些,整体上来看,地 广人稀,故D项正确。
(2)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 ①气温较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经济相对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读图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西伯利亚南部地区由于纬度相对较低,气候较适宜资源丰富,开发历史 较早,经济相对发达,导致人口密度相对较高,故C项正确。 (3)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 部( ) A.人口密度低 B.开发了新资源 C.交通条件改善 D.市场广阔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读图文材料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解题思路:20世纪后期以来,世界消费 能源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该地区北部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因开发北部资源引 起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故B项正确。人口密度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从 图中无法看出交通条件的变化;北部地广人稀,市场狭小。
高中地理知识点:陆地自然资源

高中地理:陆地自然资源1.自然资源概念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2.陆地自然资源特点数量──有限性,开发潜力──无限性,分布──规律性(可再生资源──地带性规律、矿产资源──地质规律),自然资源组合──整体性。
3.陆地自然资源类型及分布陆地自然资源按自然属性分为: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按照自我再生的性质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我国自然资源的绝对数量多,相对数量少,人均资源少,质量不高,破坏和浪费严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资源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尖锐,资源不足和生态恶化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硬约束”。
因此,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依靠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发展生态农业和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高效回收为主要特征的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体系。
典型例题读下面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约90%的煤炭资源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华北地区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的6%。
材料二我国是人口大国,经济发展迅速。
但在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有十几种探明储量不能满足需要。
材料三我国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为25-40%,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为20~30%。
(1)材料一说明我国的资源问题是,其结果不仅造成运输紧张,同时使增高。
(2)材料二说明我国矿产资源的问题是,因而无论从现实还是长远看,都对我国经济的造成很大压力。
(3)材料三说明我国水资源利用的问题是,其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的和相对落后。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等能力。
《高一地理陆地资源》PPT课件

读 候了。虽然全球已探明的主要金属与非金属
一
矿产储量是1450亿吨,①但仅美国、加拿大、 澳大利亚、南非就占世界80%以上,其他国
家均相形见绌,全球结构性短缺不言自明。
假设全球济经以目前速度发展,②人们预测
了一些已探明的矿产量的保证使用年限如下:
矿产名称 保证时间(年)
镍
51
锌 20
铜
33
汞 43
铅
人类几千年的矿业史,可以发现,每次采矿
二 和冶炼技术的重大革新,都伴随着社会生产
力的大幅度提高,新矿产资源重大发现资源
宝库的极大丰富,许多曾经不被当时人们看
作矿石的岩石,后来却成了重要的矿产。例
如:①在6000年前,人类最初利用的铜矿
石是含铜很高的孔雀石,当时采矿主要是在
地表挖孔雀石,然后直接烧炼出一些铜的合
类: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
来自天体引潮力
(2)按照能源资源的性质分类:
可再生能源 非可再生能源
(3)按照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
分类:常规能源
新能源
判断:煤、太阳能、风能、生物
能、水能、沼气、地热、核能潮
汐等能源分别属于精选PP哪T 一类能源? 6
资源前景,令人堪忧
阅
作为今天制造业的主要原料的非可再生 矿产资源的供需情况,已到了敲响警钟的时
能源和能源资源
能源:凡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
的物质和物质的运动,统称为能源,
即能量的来源。据此可分为机械能、
热能、电能、光能和核能等;既有
天然能源又有人造能源;既有物质
资源又有物质的运动。 能源资源:可以为人类社会生产
和生活提供动力的自然资源,即天然能源Fra bibliotek它有以下几种分类形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未经人类加工的资源,如土地、水、生物、能量和矿物等,下面是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供参考。
1、自然资源分类:自然资源是指人类能够直截了当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1)依照自然资源按利用分为:①土地资源、②水资源、生③物资源、④气候资源、⑤矿产资源。
(2)依照自然资源的性质可分为:①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②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
(3)依照自然资源空间分布可分为:①气候资源、②海洋资源、③陆地自然资源。
2、气候资源及利用(1)气候资源的特点①气候资源是可再生资源;②气候资源的普遍存在性;③气候资源的数值;④气候资源有较大变率。
(2)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①气候资源与农业:A、气候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B、一地气候资源往往决定该地区的作物种类和种植制度。
②气候资源与建筑A、日照与街道方位:城镇街道宜采取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中间方位,即街道与子午线成3 0°—60°的夹角,以使街道两侧较好地、公平地获得光照。
B、风与都市规划。
盛行一种主导风向:工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
盛行季风区:工业布局在垂直于季风风向的市郊。
已知最小风频:工业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③气候资源与交通A、公路、铁路设计要考虑暴雨及其引发的泥石流、大风显现的频率及冻土积雪的深度;B、桥涵、路基高低要考虑暴雨强度;C、机场选址,宜选少云雾和暴雨频率较少、风速较小、距城较远的地点。
④气候资源与旅行不同气候区域的气候景观的专门专门性,如冰雕、雾凇、日光等。
3、海洋资源及利用(1)海洋资源的要紧类型①化学资源:海水中已发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开发达到工业规模的有食盐、镁、溴、淡水等。
我国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
②生物资源:鱼、虾、贝、藻等,捕捞活动从近海扩展到世界各个海域。
【地理】高三一轮复习第19讲陆地自然资源(教案).doc

第19讲陆地自然资源[考纲要求]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
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资源问题。
屮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
[知识讲解]一、陆地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1)概念:人类直接从口然环境中获取,并用于牛产、牛活的物质和能量,在协调系统平衡中起核心作川0(2)分类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工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为人类社会牛产和牛活提供动力的口然资源常规能源:大规模广泛应川技术比较成熟的能源资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牛物能等)口然环境、口然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能源相互关系图(3)总体特征①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②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无限;③陆地自然资源有-•定的分布规律。
可再生资源受水热条件的影响具有地带性规律;非可再牛倂濟--- +ib质抑律©—爪地域的£然资祈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4)陆地口然资源•人类活动关系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人类进行牛产活动的对彖陆地能源资源是人类牛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二、我国的自然资源(一)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1)自然资源人国:土地而积.矿产世界第三、耕地世界第四、河流径流、森林而积世界第六(2)人均资源不足:人均土地、耕地占世界人均量的1/3.径流量占1/4.森林占1/5、矿产占3/5(二)水资源和水能资源(1)水资源特点①总量丰富(年江河径流量世界第六)②水资源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的变率大)(2)水能资源特点①蕴藏量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②地区分布不均。
实际开发水能从多到少:西南、屮南、西北、华东、东北、华北。
70%分布在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口治区,其中长江水系最多,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水系。
忖前,已开发的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
(3)水资源短缺问题及措施紧张原因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季节、年际变化大人口剧增,经济发展,牛产生活用水量大,浪费严水污染鑿跨流域调水(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引黄入晋、南水北兴修水库,植树造林,控制人口增长,节约和合理用水、合理调整水价防治和治理水污染分类(如太阳能、地热能、核能、风能、潮汐能等)矿产资源能源资源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地下水问题前面已讲,这里省略。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之陆地自然资源ppt

大气污染、 水污染、工 业、生活固 体废弃物堆 放,农业使 用化肥、农 药、除草剂
间接污染水 土壤酸 耕地退化、农 源、食品, 度增大、 业减产 危害人体健 板结 康 增施有 完善排灌系统, 机肥、 利用水利和生 补充熟 物等配套技术 石灰
植树种草、 因地制宜发 对策 退耕还林、 展生态农业 退耕还牧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
陆地自然资源
考点导读:
1、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进 口铁矿的主要来源国; 2、结合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考查相关成因及 对策; 3、我国能源的分布、生产和消费; 4、中国的能源问题。
一、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
1、概念: 人类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 质和能量。 2、陆地自然资源的分类: 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 3、特点:
预防为主, 治理污染源
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失败。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14、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15、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16、你若坚持,定会发光,时间是所向披靡的武器,它能集腋成裘,也能聚沙成塔,将人生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 17、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5、别着急要结果,先问自己够不够格,付出要配得上结果,工夫到位了,结果自然就出来了。 6、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7、别人对你好,你要争气,图日后有能力有所报答,别人对你不好,你更要争气望有朝一日,能够扬眉吐气。 8、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时间来定夺。 9、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10、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失败。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列夫· 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翰· 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别林斯基、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谢觉哉、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 13、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伤害。这个世界很公平,想要最好,就一定会给你最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鸡市陈仓高级中学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
( 第19讲 陆地自然资源)
[考纲要求]
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
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资源问题。
中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
[知识讲解]
一、陆地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
(1)概念:人类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并用于生产、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在协调系统平衡中起核心作用。
(2
)分类 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
能源资源: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动力的自然资源
常规能源:大规模广泛应用技术比较成熟的能源资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等)
新能源:未被广泛应用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核能、风能、潮汐能等)
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能源相互关系图
(3)总体特征
①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②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无限; ③陆地自然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可再生资源受水热条件的影响具有地带性规律;非可再生资源——地质规律。
④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4)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关系 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
陆地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 二、我国的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
(1)自然资源大国:土地面积、矿产世界第三、耕地世界第四、河流径流、森林面积世界第六
(2)人均资源不足:人均土地、耕地占世界人均量的1/3、径流量占1/4、森林占1/5、矿产占3/5
(二)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1)水资源特点
①总量丰富(年江河径流量世界第六)
②水资源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的变率大)
(2)水能资源特点
①蕴藏量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②地区分布不均。
实际开发水能从多到少:西南、中南、西北、华东、东北、华北。
70%分布在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自治区,其中长江水系最多,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水系。
目前,已开发的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
矿产资源 能源资源 自然资源 自然环境 自然资源 能源 分类
(4)水资源短缺区:
①西北内陆:水资源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要节约和合理用水,保护地表水、地下水。
知道塔里木河、黑河的调水。
②华北地区:降水少,工农业迅速发展、人口增加,水污染、浪费严重。
南水北调。
1、森林资源
(1)特点
①宜林地区广,树种丰富②森林覆盖率低,林木蓄积量少③森林资源分布不均
三大林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最大天然林区
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
武夷山、台湾山脉、南岭等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为主,我国人工造林面积世界首位。
④森林资源破坏严重:重采伐,轻抚育;滥伐森林、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和虫害。
(2)主要林业生态工程
①“三北”防护林体系——“世界生态工程之最”: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旱涝灾害发生频率,改善生态环境,改变社会经济状况。
②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③沿海防护林体系:缓解台风、海啸、暴雨的侵袭。
④太行山绿化工程: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缓解华北水资源短缺。
⑤平原绿化工程:保护农田。
2、草场资源——我国陆地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面积3亿公顷为耕地的3倍。
主要牧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宁夏牧区、南方草山草坡。
3、我国珍稀水生动物:白鳍豚、扬子鳄、文昌鱼等。
4、自然保护区
目的:保护生物多样化和各种生态系统。
13个加入全球人与生物圈计划:长白山、锡林郭勒、博格达峰、盐城、神农架、卧龙、九寨沟、天目山、武夷山、梵净山、茂兰、鼎湖山、西双版纳。
(四)土地资源
(1)特点
①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②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印度耕地面积超过国土30%,我国10%多一点 (0.08公顷/人),加拿大耕地1.69公顷/人。
③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较少;
④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
耕地: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
北方以旱地、南方以水田为主(2)分布草地:非季风区的高原和山地,南方的山坡。
林地: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西南山区(横断山、雅鲁藏布江
谷地)及东南部山地。
(3)问题:
①土地退化:水土流失量居世界之首;沙漠化面积增加快;草场超载、草质下降、森林减少;土地利用中的次生盐碱化。
②耕地资源减少:建筑用地占用,耕地退化荒芜。
(4)保护措施开源节流,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5)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五)矿产资源
(1)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煤、铁、石油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磷矿南方居多。
有利于在资源集中地区大规模开采,但加重运输负担。
煤:华北、西北、东北、西南石油:东北、华北、西北
天然气:西南、西北铁矿:辽宁、河北、四川
磷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
(2)能源矿产,煤居首位,煤炭产量世界第一位,石油产量和发电量居世界第四位。
分布
(3)铁矿:钢铁工业的“粮食”钢铁工业又是衡量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我国铁矿物质资源丰富,其中以河北、辽宁、四川三省最多。
主要铁矿分布产地如下表:
(6)发挥地区优势,建设区域基地。
有色金属矿产基地—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稀土工业基地—内蒙古;磷矿基地——湖北、云南、贵州。
三、世界的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
分布大势:耕地分布在温带湿润平原地区;林地分布在热带和亚寒带地区;草原在热带、温带半干旱地区。
2、生物资源
(1)森林:(两大林带)
热带雨林、季雨林: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与几内亚湾沿岸及东南亚;
亚寒带针叶林:亚欧大陆北部、北美大陆北部。
(2)草原:
温带草原: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中部热带草原:非洲、拉丁美洲、大洋州高山草甸、河漫滩草甸
3、水资源(径流总量由大到小)
大洲: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州
国家: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中国
4、矿产资源
(1)分布
铁矿:俄罗斯、巴西、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
煤: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中国、美国、俄罗斯等
石油:中东地区储量占一半,也是世界最大生产和输出地区,此外,俄、美、中、墨、英
等国产量也较大
(2)铁矿运输:矿产资源与钢铁工业分布的不平衡是铁矿运输的根本原因。
出口集中于发展中国家,进口主要在发达国家。
印度、澳大利亚、巴西、
加拿大 日本 澳大利亚、巴西、北欧 西欧
加拿大、委内瑞拉 美国
5、能源资源的特点及其分布
[能力训练]
1.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现存的天然森林主要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亚寒带针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
2.我国山区自然资源的优势在于:()A.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90% B.降水丰富,土层深厚,土质肥沃
C.可开垦的耕地资源丰富D.矿产、森林、水能资源较为丰富
3.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A.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巨大财富
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
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D.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
4.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海洋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B.地面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C.能源资源都属于非再生资源D.地下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5、下列物质中,属于陆地自然资源的有( )。
A、钢铁 B.柴油 C.棉花 D、天然气
6、关于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可再生资源分布有规律性,非可再生资源分布无规律性
B、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大,而非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小
C.可再生资源数量无限,非可再生资源数量有限
D.自然资源利用潜力的无限性与科技发展水平有关系
7.阅读分析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7.4%。
防治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
(1)将下列正确的代号填入图6中对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
a. 风力作用为主
b. 流水作用为主
c. 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d. 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
(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能力训练答案]
1、C
2、D
3、D
4、B
5、D
6、D
7.(1)答案见下图
(2)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工矿城镇建设造成植被破坏等导致土地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