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讲计算综合一-高思数学_5年级下第一讲计算综合一

合集下载

高思教育数学课本第1讲加减法巧算讲义

高思教育数学课本第1讲加减法巧算讲义

在进行加减法计算时,“先计算括号中的部分,再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是基本的运算法则.但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运算技巧,熟练掌握各种运算技巧可以使你算得更快更准.“凑整法”是最常用的巧算方法,就是在计算时优先计算可以得到整十、整百、整千的部分,从而达到巧算的目的.要想凑出整十,两个数的末位相加应该得0,这样的情况除了00+,55+,46+.同学们在做题时要注意观察各+,28+,37+外,还有19加数的个位,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凑法.除了加法可以凑整以外,减法同样可以凑整,个位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后便能得到整十的数.在进行加减法混合运算时,经常会遇到能够巧算的数不在一起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通过调整运算顺序,把能巧算的放在一起先算.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调整的过程中,每个数都必须带着自己左边的符号一起移动,这种调整可以形象地称作“带符号搬家”.如果搬家的是算式中的第一个数,前面没有符号,在这个数之前添上一个加号即可.分析 (1)通过个位凑十来配对,但其中以1和9结尾的都分别有2个,应该如何配对呢?(2)加法配对看末位,减法应该如何配对?练习1.(1)计算:36973264168103+++++;(2)计算:24681925323922241234−++−+.除了“带符号搬家”可以调整运算次序外,“脱括号”与“添括号”也是改变运算顺序的常用手段.加减法算式中“脱括号”要遵循下面的规则:括号前面是加号,脱去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减号,脱去括号变符号.分析 去掉括号会变成什么样?练习2.(1)计算:()()12323454567−−−−;(2)(2(2)计算:()()437200836353−−+−. 小笑话从前,山东省有个大军阀,他横行霸道,却不学无术,经常闹笑话.一次会议开始时,他想点点名,了解一下哪些人来了,哪些人没来.可是,他一看到会的人数比较多,点名很费事.于是这个不学无术的军阀就想了一个“办法”.他认为没有来的人总是少数,只要知道哪些人没来,来的人不用一一点名,也会清楚了.于是他便大声地叫道:“没有来的人举手!”他这么喊过之后,到会的人面面相觑,都感到莫名其妙.上面只是一个小笑话,但是其实这个军阀运用了数学中“补数”的思想,只要知道了没到的人数,再用总人数减去没到的人数就可以了,只是他脱离了实际,结果闹了笑话.其实补数是速算和心算时一个重要的概念.比如,在计算45798−时,可以把98看成1002−来计算,()4579845710024571002359−=−−=−+=.在运用补数进行巧算的时候要注意补数前的符号到底是加还是减.分析 把题目中接近整百整十的数都变成补数的形式,应该怎么变?练习3.(1)计算:999999999++;(2)计算:23452993981198−−−.前面学习了“脱括号”的巧算方法,其实“添括号”也是一个重要的技巧,“添括号”与“脱括号”类似,同样要注意:括号前面是加号,添上括号不变号;(2)当然,这里所说的“括号前面”是指要添上的括号之前,而要改变的符号是新括号里的那些符号.分析 题(1)中全都是减号,在什么位置添上括号可以简化计算?题(2)中有加有减,有哪些数之间是可以凑整的?练习4.(1)计算:379131588742−−−−;(2)计算:9811451813235577+−−+−.最后我们来看两个与数字特点有关的计算:分析 仔细观察每一问里的数字都有什么特点?试着利用这些特点进行巧算.练习5. 计算:(1)714147471555++−;(2)1827364554637281+−+−+−+.(2(2)例题5本讲知识点汇总一、通过末位找到凑整的关系:加法末位和为10,减法末位相同.二、脱括号、添括号的原则:括号前面是加号,脱去/添上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减号,脱去/添上括号变符号.三、巧用补数:对于靠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可以先用那些整的进行计算,再计算它们的补数.四、把每个数位分开计算.作业1. 计算:2589127175373289−++++.2. 计算:()()62235778600457−−−−.−−−.3.计算:100197396298−−−+.4.计算:3579862138734234++−.5.计算:334343433111。

高思数学_4年级下第一讲小数的运算技巧

高思数学_4年级下第一讲小数的运算技巧
小数的运算技巧
课 本
1
小数的运算技巧
1
四 年 级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下册第 1 讲
计算小数加减法,首先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然后按照 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注意在小数的末尾添上 0 或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不变. 例如:
3 + 2
5 3
6 5
3 2
5 3
6 5
1
6
3 5
2 5
6 5 5
7 7 0 5 1 2 1 5 9 1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加减法是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如果有小
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另外,整数加减法运算中常用的加法 交换律、结合律等方法都可以应用到小数的加减法运算中,使计算简便. 例如: 28.59 + 15.63 + 4.37 = 28.59 + (15.63 + 4.37 ) = 28.59 + 20 = 48.59 ;
作 业
1. 计算:0.2 + 0.4 + 0.6 + 0.8 + 0.12 + 0.14 + 0.16 + 0.18 .
2. 计算:13.64 × 0.25 ÷ 1.1 .
3. 计算:65.3 × 32.2 − 65.4 × 32.1 .
4. 计算:4.12 × 35.7 + 3.57 × 47.6 + 8.88 × 64.3 . 5. 在下面算式的两个方框中填入相同的数,使得等式成立.所填的数应是多少? 3.4 7+ = 20.8 1.6 +×(□) ×÷ 5.8 +14.8 3.2 × (□ × 6.2 − )× 2.6 = 25

高思学校竞赛数学导引(四年级)

高思学校竞赛数学导引(四年级)
第!$讲!!平均数问题
$应用题第#*讲% !!!!!!!!!! &)
第!%讲!!复杂竖式
$数字谜问题第(讲%!!!!!!!!! &$
第!&讲!!横式问题
$数字谜问题第%讲%!!!!!!!!! $(
第!’讲!!格点与割补
$几何问题第’讲% !!!!!!!!! #"#
第!(讲!!行程问题二
$应用题第#)讲%!!!!!!!!!! #"&
)!012"’#(3!" ##/""+!##"#.!#!4!"! "!#&#!)$!!!!!!!!!!!!""#!)#&!
!*!012"’ (3!" #/"##.""+##!4!"! "!#( &$!!!""#& ($!!!"$#"* (# ’$!!!"’#* "( ’#!
$%#
!!!"!"!#-"#"-#&&%",#!!#!"#$!!""#$!#!"!.&&#!"(%"!)))%!"!#!
目 录
!目!录
第 ! 讲!!整数计算综合
$计算问题第(讲% !!!!!!!!!! #
第 " 讲!!数阵图初步
$数字谜问题第)讲% !!!!!!!!! %
第 # 讲!!竖式问题
$数字谜问题第’讲%!!!!!!!!! #’
第 $ 讲!!几何图形剪拼
$几何问题第*讲%!!!!!!!!!! !!

六年级数学竞赛上册奥数高思第1讲:计算综合二(20200403194556)

六年级数学竞赛上册奥数高思第1讲:计算综合二(20200403194556)

1
1+ 21 1
8 =
. 11
+ 1
4 x+
分析 第( 1 )题就是一个简单连分数的计算, 从下往上一层层算即可.但第( 2 )
题则是一个连分数方程,而且未
数在最底层,不可能把左侧的分数先算出来.
此时,为了将分数线减少,我
以采取方程左右两侧同时取倒数的想法,这
样一来,就容易求解了.
练习
5.( 1 )计算:
12 4. ( 1)计算:

7
9
+
3 84
+
5 1+
4
(2)已知
a ?b = a - b + 1 ,求:
5. 规定运算
a ×b
1
66 ,求 x .
=
1
1
1 107
+
+
6
1
1
1
1
+
+
5
2
1
1
+ x+
4
3
(1) (2 ?1)?(4 ?3) ;
(2) (99?97 ) + (97 ?95 ) (95 ?93 ) + + (3 ?1) ;
b
++
531 579 753 579 753 135 357 975
531
357 975
++
-
+++
753 135 531 579 753 135 579
357 975 531
135 357 975
a
+
3
身体健康

高思数学-各级别全年教材大纲

高思数学-各级别全年教材大纲

⾼思数学-各级别全年教材⼤纲三年级上第1讲加减法巧算第2讲基本应⽤题第3讲间隔问题第4讲简单枚举第5讲字典排列法与树形图法第6讲找规律第7讲和倍问题与差倍问题第8讲和差问题与多个对象的和差倍第9讲简单加减法竖式第10讲周期问题初步第11讲周期问题进阶第12讲妙⽤假设法第13讲分组与画图第14讲等差数列初步第15讲等差数列进阶第16讲平⾯图形认知第17讲⽴体图形认知第18讲基本盈亏问题第19讲智巧趣题⼀第20讲旅⾏中的数学三年级下第⼀讲乘除法巧算第⼆讲归⼀问题第三讲分类计数第四讲和差倍问题中的隐藏条件第五讲线段图解复杂和差倍关系第六讲简单乘法竖式第七讲简单除法竖式第⼋讲假设法综合提⾼第九讲分组法综合提⾼第⼗讲四则混合运算第⼗⼀讲阵列问题第⼗⼆讲巧填算符第⼗三讲算符与数字第⼗四讲盈亏条件的转化第⼗五讲复杂盈亏问题第⼗六讲长度计算第⼗七讲⾓度的计算第⼗⼋讲找位置第⼗九讲⽕柴棍算式与⽣活趣题第⼆⼗讲三年级期末复习与检测四年级上第1讲整数计算综合第2讲还原问题第3讲数阵图初步第4讲竖式问题第5讲⼏何图形剪拼第6讲路程、时间、速度第7讲⾏程中的线段图第8讲简单抽屉原理第9讲基本直线形⾯积公式第10讲底、⾼的选取与组合第11讲变倍问题第12讲和差倍中的分组⽐较第13讲年龄问题第14讲数列数表规律第15讲复杂数表估算第16讲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第17讲乘法原理进阶第18讲⽕车⾏程第19讲统筹规划第20讲游戏对策四年级下第1讲⼩数的运算技巧第2讲多位数巧算第3讲简单平均数第4讲多组对象的平均数第5讲复杂竖式第6讲横式问题第7讲格点图形的计算第8讲割补法巧算⾯积第9讲多⼈多次的相遇与追及第10讲排列组合公式第11讲排列组合应⽤第12讲分段计算的⾏程问题第13讲多次往返相遇与追及第14讲从洛书到幻⽅第15讲复杂数阵图第16讲有特殊要求的挑选第17讲捆绑法与插空法第18讲最值问题第19讲逻辑推理第20讲四年级期末复习与检测五年级上第1讲分数计算与⽐较⼤⼩第2讲整除问题初步第3讲整除问题进阶第4讲质数与合数第5讲容斥原理第6讲流⽔⾏船问题第7讲环形路线问题第8讲⽜吃草问题第9讲⼏何计数第10讲约数、倍数初步第11讲约数与倍数进阶第12讲分数与循环⼩数第13讲⽐较与估算第14讲数论巧解数字谜第15讲包含分数、⼩数的数字谜第16讲分数应⽤题之量率对应第17讲分数应⽤题之单位“1”的转化第18讲巧解不确定性问题第19讲倍数关系求解直线形第20讲巧连辅助线解直线形五年级下第1讲计算综合第2讲分数裂项第3讲圆与扇形初步第4讲圆与扇形中的重叠与旋转第5讲余数的性质与计算第6讲物不知数与同余第7讲复杂抽屉原理第8讲⼯程问题初步第9讲⼯程问题进阶第10讲钟表问题第11讲⽐例关系求解直线形第12讲平⾏线相关⽐例与勾股定理第13讲构造论证第14讲⾏程问题中的变速问题第15讲⾏程问题中分段与⽐较第16讲位值原理第17讲数字问题第18讲数论相关的计数第19讲数字谜中的计数第20讲五年级期末复习与检测六年级上第1讲计算综合⼆第2讲⽐例计算与列表分析第3讲正反⽐例的概念与应⽤第4讲⽅程解应⽤题第5讲浓度问题第6讲经济问题第7讲逻辑推理⼆第8讲最值问题⼆第9讲不定⽅程第10讲⽴体⼏何第11讲复杂直线形计算第12讲⼏何综合问题第13讲递推计数第14讲对应计数第15讲⾏程问题中的⽐例关系第16讲复杂⾏程问题选讲第17讲数论综合与简单代数式第18讲数字谜综合⼆第19讲应⽤题综合⼀第20讲应⽤题综合⼆六年级下第1讲构造论证⼆第2讲进位制与取整符号第3讲计数综合提⾼第4讲数论与⽅程第5讲计算综合练习第6讲⼏何综合练习第7讲应⽤题综合练习第8讲数字谜综合练习第9讲数论综合练习第10讲计数综合练习第11讲组合综合练习第12讲⼩升初总复习模拟测试第13讲⼩升初总复习模拟测试⼆第14讲⼩升初总复习模拟测试三第15讲⼩升初总复习模拟测试四第16讲⼩升初总复习模拟测试五第17讲⼩升初总复习模拟测试六第18讲⼩升初总复习模拟测试七第19讲⼩升初总复习模拟测试⼋第20讲⼩升初总复习模拟测试九。

第1讲:整数计算综合

第1讲:整数计算综合

第一讲整数计算综合知识点回顾一、交换律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

二、结合律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

三、分配律乘法分配律;除法分配律。

四、去(添)括号加减法去(添)括号;乘除法去(添)括号。

五、带符号搬家同级运算可以带符号搬家;加减法为第一级运算;乘除法为第二级运算。

知识点回顾四则混合计算规则:1,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2,有括号先算括号里。

部分巧算方法:1,分组法;2,凑整法;3,提公因数法;4,提公除数法;1,计算(高思学校竞赛数学导引P 2)(1)72×27×88÷(9×11×12);原式=72×27×88÷(9×11×12)=(72÷12)×(27÷9)×(88÷11)=6×3×8=144=72×27×88÷9÷11÷12去括号带符号搬家1,计算(高思学校竞赛数学导引P2)(2) 31×121-88×125÷(1000÷121).原式=31×121-88×125÷(1000÷121)=31×121-88×125÷1000×121=31×121-11×(8×125)÷1000×121=31×121-11×(1000÷1000)×121=31×121-11×121=(31-11)×121=20×121=24202,计算(高思学校竞赛数学导引P3)(1) 555×445-556×444;原式=555×445-556×444=555×445-(555+1)×444=555×445-(555×444+444)=555×445-555×444-444=555×(445-444)-444=555-444=1112,计算(高思学校竞赛数学导引P3)(2) 42×137-80÷15+58×138-70÷15原式=42×137-80÷15+58×138-70÷15=(42×137+58×138)-(80÷15+70÷15)=42×137+58×(137+1)-(80+70)÷15=(42+58)×137+58-150÷15=100×137+58-10=137483,计算(高思学校竞赛数学导引P3)20092009×2009-20092008×2008-20092008原式=20092009×2009-20092008×2008-20092008=(20092008+1)×2009-20092008×2008-20092008=20092008×2009+2009-20092008×(2008+1)=20092008×2009-20092008×2009+2009=20094,计算(高思学校竞赛数学导引P3)(1) 37×47+36×53原式=37×47+36×53=(36+1)×47+36×53=36×47+36×53+47=36×(47+53)+47=36×100+47=3647(2) 123×76-124×75原式=123×76-124×75=124×76-124×75-76=124×(76-75)-76=124-76=(124-1)×76-124×75=48原式=123×76-124×75=123×76-123×75-75=123×(76-75)-75=123-75=123×76-(123+1)×75=484,计算(高思学校竞赛数学导引P 3)1+2-3+4+5-6+7+8-9+…+97+98-99原式=(1+4+7+…+97)+(2+5+8+…98)-(3+6+9+…+99)=(98+100-102)×33÷2=96×33÷2=1584=(1+97)×33÷2+(2+98)×33÷2-(3+99)×33÷2=(1+2-3)+(4+5-6)+(7+8-9)+…+(97+98-99)=(0+96)×33÷2=0+3+6+…+96=15485,计算(高思学校竞赛数学导引P 3)100×99-99×98+98×97-97×96+96×95-95×94+…+4×3-3×2+2×1原式=99×(100-98)+97×(98-96)+95×(96-94)+…+3×(4-2)+2×1=(99+97+95+…+3+1)×2=(1+99)×50÷2×2=5000=99×2+97×2+95×2+…+3×2+1×2分组提公因数6,计算(高思学校竞赛数学导引P 3)7,计算(高思学校竞赛数学导引P3)在不大于1000的自然数中,A为所有个位数字为8的数之和,B为所有个位数字为3的数之和. A与B的差是多少?解:由题意可以知道,A为数列8,18,28,38,…,998的和,B为数列3,13,23,33,…,993的和。

小学五年级奥数高斯课本(完整资料).doc

小学五年级奥数高斯课本(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位值原理一、知识引领在十进制中,每个数都是由0~9这十个数字中的若干个组成的,而每个数字在数中都占一个数位,数的大小是由数字和数字所处的数位两方面共同决定的。

比如一个数由1、2、3三个数字组成,我们并不能确定这个数是多少,因为1、2、3能组成很多数,例如213、321、123……但如果说1在百位,2在十位,3在个位这样去组成一个数,就能很清楚地知道这个数应该是123。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不同的大小:个位上的数字代表几个1;十位上的数字代表几个10;百位上的数字代表几个100;……那么可以利用这种办法将一个多位数拆开,例如123=1×100+2×10+3×1,这个结论被称为位值原理。

有的时候,为了分析问题方便,我们并不能将多位数逐位展开,而是采用整体展开的办法,如23456=23×1000+45×10+6,我们将在后面的例题中看到这些方法的具体应用。

二、精讲精练例题1:一个两位数等于它的数字和的6倍,求这个两位数。

练习一:一个两位数等于它的数字和的7倍,这个两位数可能是多少?例题2:在一个两位数的两个数字中间加一个0,所得的三位数比原数大8倍,求这两个数。

练习2:在一个两位数的两个数字之间加一个0,所得的三位数是原数的6倍,求这个两位数。

例题3:一个三位数,把它的个位和百位调换位置之后,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这个新三位数和原三位数的差的个位数字是7。

试求两个数的差。

练习3:把一个三位数颠倒顺序后得到一个新数,这个数比原数大792,那么原来的三位数最大可以是多少?例题4:若用相同汉字表示相同数字,不同汉字表示不同数字,则在等式“学习爱̅̅̅̅̅̅̅̅̅×2=爱学习̅̅̅̅̅̅̅̅̅×5”中,“学习爱”所表示的三位数最小是多少?练习4:若用相同汉字表示相同数字,不同汉字表示不同数字,则在等式“用微信交作业̅̅̅̅̅̅̅̅̅̅̅̅̅̅̅̅̅̅×2=交作业用微信̅̅̅̅̅̅̅̅̅̅̅̅̅̅̅̅̅̅×5”中,“用微信交作业”所表示的六位数最小是多少?三、奥赛传真1、(1)851= ×100+ ×10+ ×1;(2)55984= ×1000+ ×10+ ×1.2、(1)nba̅̅̅̅̅= ×100+ ×10+ ×1; (2)3下5除2̅̅̅̅̅̅̅̅̅̅̅̅̅̅= ×10000 ×100+ ×1.3、在一个两位数的两个数字中间加一个0,所得到的三位数是原数的7倍,这个两位数是 .4、将一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交换位置,得到一个新的两位数。

E4届高思杯+大复习·知识点串讲+5年级(1)

E4届高思杯+大复习·知识点串讲+5年级(1)
第五届高思杯 大复习
5年级
知识点串讲
第五届高思杯 大复习 知识点串讲(计算)
一、送分题
【知识内容】往往比较简单,就是一些基本的整数与分数的四则运算,不过在这种考试压力下,很有可能 会犯粗心的毛病,所以一定要细心,有时间一定要验算。
【典型例题】 356 452 ______ ; 1 1 1 ______ . 345
【教师评点】这类题目的不难,但是正确率要比我们想象的低很多,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小马虎出现;对于 这些错误,想避免只有认真加检查。
二、巧算
【知识内容】包括凑整、分组、提取公因数、整体约分等等……有时候,不用巧算也能得到最后的答案, 但是巧算可以使计算更简便、更准确,孩子只有把巧算技巧练熟了,考试的时候才能运用自如。
三、基本结论
【知识内容】比如 20 以内的平方,10 以内的立方,π 的乘法口诀,100 以内的分解质因数,2 的 1~10 次 方等等……
【典型例题】三个不同的两位数的和是完全平方数,这三个数的和最大是________.
【教师评点】三个不同的两位数的和最大是 97+98+99=294,如果你能熟记完全平方数,你就能立马知道, 294 以内最大的完全平方数是 289,否则,就要一个一个去试了,既浪费时间,又可能算错。
【典型例题】 22 1 42 1 62 1 20122 1 ______ .
13 35 5 7
2011 2013
【教师评点】我们可以先计算出几项的结果,然后寻找一下规律,不难发现,每一项的分子都比分母多2,
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对题目进行求解:
七、解方程与定义新运算
【知识内容】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会解所有的一元一次方程和系数为整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详解与评析】第一届高思杯 五年级综合素质测评_数学部分

【详解与评析】第一届高思杯 五年级综合素质测评_数学部分

第一届高思杯 五年级综合素质测评试卷答案、解答与评析 思维部分第一试一、 计算题(每小题 4分,共16分)1. 比较大小:27___821. 「答案」 <.2. 2010982010102×+×=_______. 「答案」 402000.3. 2010201.020.10 2.0100.2010++++=_______. 「答案」 2233.311.4. 991139577⎛⎞×−−⎜⎟⎝⎠=_______.「答案」 60.5. 21110.2415%3153⎛⎞×+÷÷=⎜⎟⎝⎠_______.「答案」 4.本题的5道计算题难度并不大,只要掌握了基本的分数、小数计算就会做.如果本题答错两题甚至更多,那真得好好练习计算了!二、 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30分)6. 爸爸今年36岁,是儿子年龄的4倍.妈妈年龄比儿子的3倍多3岁,那么妈妈今年______岁. 「答案」 30.7. 如图所示,学校”四个字,其中两组“高思学校”已经填好.那么表中☺所在格应填入的汉字是_______. 「答案」 高.8. 两位质数N 除以7的余数是3,除以9的余数是1,那么N 是_______. 「答案」 73.9. 阿呆参加高思杯考试,数学得分占三科总得分的59,而语文和英语得分相同.如果他语文得了40分,那么他数学得了_______分. 「答案」 100.「简答」 易知语文占了总分的29为40分,那么数学得分为254010099⎛⎞÷×=⎜⎟⎝⎠分.10. 如图所示,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那么图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_______平方厘米.「答案」 34.高学 思校 高校☺思S 1「简答」 边长为3的正方形有1个,总面积为9;边长为2的正方形有4个,总面积为16;边长为1的正方形有9个,总面积为9.本部分试题包含的知识点较多,其中第6题为基本应用题,第7题为数阵图,第8题为数论问题,第9题为和差倍分问题,第10题为几何计数.题目的种类较多,但难度并不大,注重的是对基础知识的考察.第二试一、 选择题1. 右图是一个梯形,被它的两条对角线分成了四块三角形.这四块三角形的面积分别记为S 1,S 2,S 3,S 4.下面四个选项分别给出了这四块图形的面积,其中有三个是正确的,一个是错误的.那么那个错误的选项是_______.A. S 1=1B. S 2=2C. S 3=3D. S 4=4 「答案」 C .「简答」 梯形两腰三角形面积相等,所以S 2与S 3的面积必须相等,因此B 、C 两个选项一定有一个错.然后利用直线形比例知识立即可得答案.「评析」 本题既考察几何图形的比例知识,也考察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点逻辑推理的味道. 「编外」 这道题是我们出的题目中最自鸣得意的一道题之一,呵呵!2. 邋遢大王的袜子筐中有12只脏袜子和20只干净袜子.这天他刚起床,就迷迷糊糊地从筐中拿袜子,每次拿两只.如果其中有脏袜子就会把两只都.扔到地上,然后从筐中重新拿.那么他至少拿_______次,才能保证一定拿到两只干净袜子.A. 7B. 9C. 11D. 13 「答案」 D .「简答」 最坏的情况是每次都拿一只脏袜子和一只干净袜子,都扔掉.12次之后,脏袜子被扔完了,第13次拿到的就一定是干净袜子.「评析」 这是一个关于抽屉原理(最不利原则)的简单题.3. 阿呆和阿瓜看同一本书,阿呆从2010年5月1日开始看,每天看20页,阿瓜则从2010年5月9日开始看,每天看36页.过了若干天后,两人恰好同时把书看完.那么这本书共有_____页.A. 240B. 360C. 480D.上述答案都不对 「答案」 B .「简答」 5月9日之前,阿呆已经看了160页,而阿瓜每天比阿呆多看16页,需要10天能赶上阿瓜的页数,这时共看了360页.「评析」 这是一个“追及问题”.4. 7个18连乘,乘积等于_______.A. 612220002B. 612220012C. 612220022D. 612220032 「答案」 D .「简答」 注意到18是9的倍数,利用数字和从4个答案中选出一个9的倍数即可.「评析」 这是一个数论题,而不是计算题.如果硬算那只能“佩服”你的勇气了.选择题与填空题不同的地方就在于,答案已经在选项中了,所以我们完全可以从选项入手去解决问题,找到选项之间的区别,判断哪些一定是错的,就知道哪个是对的了. 每道选择题都可以看做是一道逻辑推理题!S 2 S 3 S 45. 3对新婚夫妇参加集体婚礼,需要站成一排照相,如果要求丈夫与自己的妻子必须紧挨着站在一起,那么共有_______种不同的站位顺序. A. 120 B. 96 C. 48 D. 24 「答案」 C .「简答」 用捆绑法,把3对夫妇各自捆起来排队即可.共有3322248A ×××=种.6. 右图是一个乘法竖式,每个字母代表一个数字,相同字母代表相同数字,不同字母代表不同数字.那么w 代表的数字为_______. A. 2 B. 5 C. 6 D. 8 「答案」 C .「简答」 从末尾入手,可知w 、n 中有一个是5,另一个是偶数,而g w×个位是2,那么w 一定是偶数,则n 为5,排除B 答案;注意到最后的乘积不是4的倍数,可知www 一定不是4的倍数,排除D答案;如果w 为2,不能使乘积的结尾是010,可排除A ;则答案是C .「评析」 做选择题时,排除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这也是做选择题的一种常用技巧.二、 填空题I7. 计算:1167020102010670⎛⎞⎛⎞+÷+=⎜⎟⎜⎟⎝⎠⎝⎠_______.「答案」 13.「简答」 方法一:2010是670的3倍,1670是12010的3倍,则相加之后还是3倍的关系. 方法二:原式6702010167020101111201067020106703×+×+=÷=÷=.「评析」 哥考的不是计算,而是眼力^_^.巧算考的不仅仅是算功,更多的是对算式结构的观察力,这种能力到了中学就会进一步演化为代数式的处理能力.8. 上午9点整五年级高思杯开始考试,一位同学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做完试卷,而且做完时,时针与分针恰好张开成一条直线,那么他做完试卷的时间是10点_______分.(答案写成带分数) 「答案」 92111. 「简答」 从10点钟算起,分针和时针的路程差为20格,那么需要1920(1)211211÷−=分. 「评析」 五年级的时钟问题是小学学习阶段的一个难点,需要将时针的转动看做是行程中的环形路线追及问题,解题关键是选择好起点,并准确地找出分针与时针的路程差.9. 在44×的方格表中画一条直线,将该直线所经过..的方格中的数相加,所得的和就称为该直线的“特征值”.例如右图中的直线,其特征值就是841101134++++=.如果在表格中另画一条直线,那么这条直线的特征值最大是_______.(注:直线经过一个方格,必须和这个方格的四条边恰.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w w w × g s c n □ □□□□ □ □□ □ □ □ □□ □ □ 2 □ □ □ □ 0 1「答案」85.如图所示.「评析」在构造论证问题中有这样一题:在一个n n×的表格中,任意画一条直线最多能经过多少个方格?答案是沿着对角线偏一点的位置画线,将会经过21n−个方格.虽然本题并不是要求经过的方格足够多,但想要总和最大,首先考虑经过方格最多的直线也是很自然的.10.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25,最小公倍数是125125,那么这两个数的差最小是_______.「答案」8000.「简答」125125125100112571113=×=×××.这两个自然数都是125的倍数,因此只要想办法把7、11、13分配到两个自然数之中即可.要想两个数差最小,分配7、11、13的时候就必须尽可能均匀,所以一个分配7和11,另一个分配13,即一个自然数为:12577×,另一个为12513×.「评析」本题的答案看着有些吓人,最小值居然是8000,相信很多同学即便做出了正确答案也还是会觉得有些不放心.11.每一年草莓成熟的时候,三个小女孩都把采到的草莓按她们的年龄之比来分配.已知过去有一年,当莉莉每拿4粒草莓的时候,芳芳拿3粒,也有一年,当莉莉每拿7粒草莓的时候,美美拿9粒.今年,三个小女孩的年龄之和还不到30岁,并且刚好将采到的150粒草莓分完,那么莉莉今年分到了_______粒草莓.「答案」48.「详解」第一步,确定今年的年龄和:三个人的年龄比就是草莓数量比,因此要把150粒草莓恰好分完,就需要三个人的年龄和是150的约数;另外已经有一年莉莉拿7粒,美美拿9粒,那么莉莉和美美此时的年龄总和一定超过16岁;而三个人现在的年龄和不超过30岁,因此必须在16和30之间找一个150的约数——符合条件的只有25,因此三人年龄和为25.第二步,确定年龄差:过去有一年,莉莉和美美的年龄比为7:9,如果不是恰好7岁、9岁,那么至少是14岁和18岁,但141832+=超过30岁,不符合题意,因此两人当年恰好就是7岁和9岁,年龄差必然是2,而且美美大于莉莉.另外过去有一年,莉莉和芳芳的年龄比为4:3,因此她们的年龄差有可能是1、2或者3,简单分情况讨论一下,即可得到答案.「评析」这类综合性强的题目,考察知识的综合运用——数论问题、年龄问题、不定问题等等内容综合在一起,没有想到任何一个方面就会有麻烦.所以说,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全面,丢西瓜、捡芝麻的事情是不能做的.三、填空题II12.一个半径为1的圆绕着一个半径为2的半圆滚动一周又回到原来的位置时,扫过的面积是_______.(π取近似值3.14)「答案」33.12.「简答」扫过的区域如阴影所示,由一个半圆环、两个直角扇形以及一之前的几何问题,大多处理的都是静态的图形,而本题却是一个动态的问题.它重点考察的是同学们对于运动过程的精确把握.对于这类问题比较有感觉的同学,将来到了中学之13. 右图的方格表中已经填入了11个自然数,其余30个方格内的数都等于它左侧方格中的数乘以它上面方格中的数.比如5210a =×=,410440b a =×=×=.那么 方格内所填自然数的末尾有_______个连续的0. 「答案」 216.「详解」 本题只要考虑最后的乘积里有几个质因数2和质因数5即可.5的数量在相乘的过程中是不断累加的,因此可以列出如下方左侧所示.2的数量也用类似的方法累加得到,如上方右图所示.由于2比5多,所以应该看5的个数,也就是说 方格内的数末尾有216个连续的0.「评析」 其实明眼的同学一眼就可以看出这道题目中2的个数比5多,所以右侧的那张表格不写也行.本题的原型是计数问题中数路线条数的标数法,是尖子班四年级加法原理那一讲的教学内容.14. 如图所示,一片均匀的草地(草不生长)被分为A 、B 、C 、D 四块,它们的面积分别为1公顷、2公顷、3公顷、4公顷.现有甲、乙、丙三群牛,开始的时候,甲牛群在A 草地吃,乙牛群在B 草地吃,丙牛群在C 草地吃.若干天后,甲牛群吃完了A 草地,就去B 草地吃草.又过了几天,丙吃完了C 草地的草,就开始到D 草地吃草.当丙在D 草地吃了36天后,B 草地恰好被吃完.如果此时剩下的草由甲、乙两群牛来吃,将比丙牛群单独吃多吃40天.如果是甲、乙、丙三群牛共同吃剩下的草,那么还能吃_______天. 「答案」 99.「详解」 因为A B +的面积和C 的面积是相等的,说明吃3公顷的草地,丙牛群单独吃要比甲、乙两牛群一起吃少用36天;而此时剩下的草,丙牛群单独吃比甲、乙两牛群一起吃少用40天.两者时间差的比等于草量比,因此“3公顷:现在剩下的草量36:409:10==”,所以剩下的草量为1010393×=公顷. 由此可得,丙牛群已经吃掉了D 草地上102433−=公顷草.而这些草是丙36天内吃的,所以丙牛群吃草的效率是每天2136354÷=公顷.可知C 草地丙牛群吃了1316254÷=天,那么甲、乙两牛群一起吃A 、B 两部分就用了16236198+=天,可知甲、乙两牛群的效率和为1319866÷=.三个牛群一起吃剩下的草,就需要10119935466⎛⎞÷+=⎜⎟⎝⎠天.12131 2 0134781012591616260271632487424112759107181 0415421012083890 00 0 1 01 1 1 1 1 2 21 2 3 4 5 7 91 3 610 15 22 311 4 1020 35 57 882 6 1636 71 128 2162 4 6 810125 a b10 15 20 25A B CD填空题II之前的题目考察的是大家掌握知识点的全面程度,而填空题II这部分题目侧重于考察大家对知识点深度的把握及解题技巧.知识还是学过的知识,只是被藏了起来,需要仔细寻找,抽丝剥茧,一层一层地还原问题的本来面目.。

北京市小学生第五届高思杯

北京市小学生第五届高思杯

高思学校 2014年北京市小学生第五届高思杯•360°学习体检综合解答及评析五年级·思维部分1、2、3、4、本题评析:本题可以通过凑整进行巧算.5、 答案:6、 答案:2本题评析: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计算的基本功,需要同学们多多练习.29高思学校 2014年7、 答案:40详解:8、9、10本题评析:本题考查的是等比数列求和,对于公比是2的等比数列可以采用大数乘以2再减去小数的方法计算.765=111820++-11910++-()288120.452288125528812540=⨯+⨯=⨯+⨯=+⨯=原式高思学校 2014年本大题评析:本大题主要是考查同学们基本的运算能力,重点是考查同学们五年级才接触的分数加减乘除运算,以及分数巧算、分数裂项等内容,希望同学们在平时勤加练习.计算能力提高了,解题速度和正确率也就会大幅提高.二、选择题11、 答案:C1.从312应13“1”份,男生为“7”份,女生比男生少“1”份,少的“1”份占男生的,因此女生比男生少. 本题评析:对于分数应用题,分清楚单位“1”是谁非常重要,在本题中“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是以男生为单位“1”,因此要看少的“1”份占男生的几分之几.1717 521=高思学校 2014年三、填空题I14、 答案:24知识点:数论,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详解:120个苹果和72个桔子恰好分完,说明同学的数量既是120的约数,又是72的约数,即为120和72的公约数,最大为24.15161718种不同的方法;选2名女生有种不同的方法,共计35种不同的方法.本题评析:本题也可以从反面考虑问题,用总数减去不满足条件的方法数.即种不同的方法.779735C C -=252721C C ⨯= 62714C =高思学校 2014年19、 答案:20知识点:应用题,工程问题详解:由题目知,甲工效为,甲做了3天,做了总工程的,乙又接着独做了4天,两人完成整个工程的,说明乙4天完成总工程的,乙的效率为,单独完成需要20天. 20211星或22详解:本题要注意题目中两个分数所对应的单位“1”是不一样的,不能直接对它们进行相加减.可以采用倒推法.15题占剩下题目的,因此完成全部题目的后,还剩下道,全部题目有道.本题评析:本题也可以通过统一单位“1”的方法来解决,剩下题目的占全部题目的,因此15道题占全部题目的,一共有105道. 4211777--= 4221737⎛⎫-⨯= ⎪⎝⎭2344511057⎛⎫÷-= ⎪⎝⎭ 115453÷= 47 21133-= 120 1312105-=12310110高思学校 2014年23、 答案:15知识点:应用题,工程问题详解:甲、乙的合作效率为,看到合作的效率我们要找合作的天数,可以将条件“甲单独做了3天,乙接着独做了4天”转化为“甲、乙合作3天,乙又单独做了1天”,甲、乙合作3天完成全部的,乙1天完成,由此可求出甲的效率为,甲单独完成整2425.26,27详解:本题可以用重叠法来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边上三个圆的面积减去中间一个圆的面积,即等于两个圆的面积,为.本大题评析:本大题难度要高于前面的题目,考查内容涉及到应用题,数论,数字谜,几何等,主要是2星或3星难度的题目,做这部分题目时要胆大心细.2210628π⨯= 56= 319= 111103015-= 13131030-=310 110高思学校 2014年五、改错题28、 答案:(1)第一行,;(2)第一行,.知识点:计算,解方程详解:(1)第一次出现错误是在第一行,移项过程中要注意改变符号,第一行改正后为.(2)第一次出现错误是在第一行,去括号的时候,如果括号前面有数,括号里每一项都要乘以这个数,第一行改正后为.本大题评析:方程对于高年级的同学来说是非常有力的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应用题,几何问题,行程问题等许多问题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同学们在解方程过程中常常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例如在解分数方程过程中,去分母,去括号,移项都很容易出错.希望同学们在平时做题的过程中就要注意总结.六、文字材料题29、 答案:10知识点:几何详解: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度分别为6和8,则斜边的平方为,斜边长为10.30、 答案:1334知识点:几何详解:两条直角边长度分别为7和24,则斜边的平方为,斜边长为25.直角三角形面积为,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为,整个图形的面积为.31、 答案:500知识点:几何详解:通过第30题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如果三个正方形的边长恰好为一组勾股数,则它们的面积和为最大正方形面积的2倍.在图中的“勾股树”中,我们可以反复应用这个结论,最终可以发现,图中所有正方形面积之和恰好为最大正方形面积的5倍,即500.8412501334+=222724251250++=724284⨯÷= 2227244957662525+=+== 2226810010+==13467x x -+=-101152x x +=+13467x x -+=-101152x x +=+高思学校 2014年本大题评析:对于文字材料题,一定要认真读题,读懂题,并且要注意不同问题之间的联系.七、解答题32、 答案:星期五知识点:数论,余数问题详解:利用7的整除特性,可以很容易求出2014除以7的余数为5,因此再过2014天是星期五.33、 答案:星期四知识点:数论,余数问题详解:利用特性求余法和替换求余法,可知除以7的余数等于除以7的余数,余数为4,因此再过天是星期四.34、 答案:星期二知识点:数论,余数问题详解:仍然利用特性求余法和替换求余法,可知除以7的余数等于除以7的余数,然后我们利用周期求余法,除以7余5,除以7余4,除以7余6,除以7余2,除以7余3,除以7余1,因此是6个一周期,2014除以6余4,即周期中的第4个,余数为2,因此再过天是星期二.本大题评析:对于解答题,由于要求书写过程,因此难度并不是很大,尤其是前两个小问,历年的高思杯都是比较容易的,同学们只要认真解答都会得一些分.二试八、填空题III35、 答案:3420142014 65 55 45 35 25 1520145555⨯⨯⨯个20142014201420142014⨯⨯⨯个20142014⨯55⨯20142014⨯高思学校 2014年知识点:数字谜详解:首先分析的首位,可以确定代表的数只能为1,再看,可以确定或应为7的倍数,则或.若,则,,分36 (3)解得:,由于各班人数均少于40人,因此不满足条件. (4)解得:,由于A 班人数最多,因此不满足条件. 综合上述,A 班有38人.37333638a b c d =⎧⎪=⎪⎨=⎪⎪=⎩364432a b c d a b c b d c +++=⨯⎧⎪-=⎪⎨-=⎪⎪-=⎩ 3335c d ⎨=⎪⎪=⎩32b c d c ⎨-=⎪⎪-=⎩ 2 思2=数41思14=高好14=高思14=高好高思高好 7=数好高好高思高⨯=数好高思数学好高思学校 2014年37、 答案:6930知识点:几何详解:如右图1所示,连接AC ,BE :AE =3:2,设三角形BCE 的面积为“3”份,则三角形ACE 的面积为“2”份,三角形BCE 、四边形AECF 和三角形CDF 面积相等,因此均为“3”38而考虑到,百位所填的0、1、8除以3的余数恰好分别为0、1、2.当万位、千位、十位和个位确定后,百位所填的0、1、8有且只有一个数满足条件,因此全部满足条件的种数有种.本题评析:本题也可以进行分类求解,但利用对应的这一想法,能够很好地化简问题.60320÷=ABD EF“3”“2”“1” “3”C解析 高思学校2014年 5年级39、 答案:180知识点:应用题,行程问题 详解:如图,相同时间用相同线来表示,设甲、乙、丙第一次相遇于D 点,比较甲与丙,当甲从A 走到D 时,丙从C 走到D .当甲从D 走回A 时,丙从D 走到E ,甲的速度变为原来的4倍,走相同的路程,因此时间变为原来的,丙的速度始终不变,因此所走的路程为原来的,CFDA 12:5,“1”份为1414学校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校工作在全体师生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学校工作计划及行事历工作安排,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思路,不断强化学校内部管理,着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高斯小学奥数五年级下册含答案第04讲_计算综合一

高斯小学奥数五年级下册含答案第04讲_计算综合一

第四讲计算综合一看完前面的故事,同学们可能有些疑问,真的需要那么多麦子吗?同学们可以试着算一算:从第一个棋盘开始,需要的麦子数分别为:1粒、2粒、4粒、8粒、16粒、32粒、64粒、128粒、256粒、512粒、1024粒、2048粒、……写到这里,同学们可以看出,开始的时候麦粒数量并不大,但越到后面数量越多,最终会达到全世界都无法承受的程度.我们的直觉往往是正确的,但有的时候我们也会被直觉所欺骗.麦粒数量形成的这串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等比数列就是按照相同的倍数增加(或减少)的数列,例如“麦粒数列”就是按照2倍的速度增加的,这个相同的倍数就是公比,“麦粒数列”的公比就是2.同等差数列一样,等比数列同样有首项,末项及项数,同学们可以想一想如何通过首项和公比将等比数列的每一项都表示出来.等差数列求和是利用“倒序相加”或“配对求和”的方法,那么等比数列如何求和呢?我们来看一个例题.例题1.计算:(1)1248163264128256++++++++;(2)2618541624861458++++++.分析:这是一个等比数列求和的问题.如果一个一个的计算会有点复杂,那么该如何简便地算出数列的和呢?练习1.(1)3456789++++++;2222222(2)2373333++++.(836561=)有关等比数列的知识,同学们到中学以后还会继续学习,在这里只需掌握简单的等比数列求和即可.下面我们看一些技巧性比较强的分数计算的题目,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个整体约分的题目.例题2.计算:123246481271421 13526104122072135⨯⨯+⨯⨯+⨯⨯+⨯⨯⨯⨯+⨯⨯+⨯⨯+⨯⨯.分析:注意到246⨯⨯是123⨯⨯的32倍,4812⨯⨯是123⨯⨯的34倍,71421⨯⨯是123⨯⨯的37倍,那么可以把123⨯⨯都提出来.分母也可以同样处理.练习2.计算:234468691281216 345681091215121620⨯⨯+⨯⨯+⨯⨯+⨯⨯⨯⨯+⨯⨯+⨯⨯+⨯⨯.除了整体约分,有时候我们也可以对计算中的某些数进行适当的拆分,从而避免很多冗繁的计算.使得计算过程呈现出“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例题3.计算:113114115 151617 131414151516⨯+⨯+⨯.分析:把算式里的某些数适当拆分,可以简化计算的过程.练习3.计算:115116117 333537 151616171718⨯+⨯+⨯.例题4.计算:201111 20112011227201262013÷+÷+.分析:利用前面两道题目用过的技巧,就可以解决这道题目了.练习4.计算:19811 19819864919917200÷+÷+.例题5.定义新运算a bΩ为a与b之间(包含a,b)所有与a奇偶性相同的自然数的平均数,例如:()714791113410Ω=+++÷=,()18101816141210514Ω=++++÷=.(1)计算:1019Ω;(2)在算式()199980ΩΩ=的方框中填入恰当的自然数后可使等式成立,请问:所填的数是什么?分析:根据题意,可知a bΩ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的平均数.想一下,等差数列的平均数有什么简便算法吗?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数列数表的问题,数列数表的问题一般难度比较大,需要我们仔细观察,寻找规律.例题6.观察数列11212312341223334444,,,,,,,,,,的规律,求:(1)150是数列中第几项?(2)数列中第100个分数是多少?分析:观察数列,你找到什么规律了吗?又如何来利用这些规律呢?心算能力超强的数学家“欧拉进行计算看起来毫不费劲儿,就像人进行呼吸,像鹰在风中盘旋一样.”(数学家阿拉戈语)欧拉是历史上最多产的数学家,写下了浩如烟海的书籍和论文.他心算能力极强,如果你问他前一百个质数中任何一个数的六次方,他都可以瞬间告诉你结果.有一次欧拉的两个学生算无穷级数求和,算到第17项时两人在小数点后第50位数字上发生争执,欧拉这时进行心算,迅速给出了正确答案.莱昂哈德·欧拉(Leonhard Euler)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1707年4月15日~1783年9月18日)(1903年12月28日~1957年2月8日)约翰·冯·诺依曼,被誉为“现代电子计算机之父”,也是公认的数学天才.据说:六岁时他能心算八位数乘除法,八岁时掌握微积分,十二岁就读懂领会了波莱尔的大作《函数论》要义.有一次,美国物理学家塞格雷(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同事(也是个诺贝尔奖牛人)为一个积分问题奋斗了一个下午,却毫无进展.这时他们从开着的门缝中看到冯·诺依曼正沿着走廊朝他们的办公室走来,于是他们问冯·诺依曼:“您能帮我们解决这个积分问题吗?”困扰他们的积分问题就写在移动黑板上,冯·诺依曼走到门口,看了一眼黑板,立即给出了答案(大概花了3秒钟).1. 计算:212222++2. 计算:361224384+++++.3. 计算:111112252711121213⨯+⨯. 4. 计算:12324651015125241051025⨯⨯+⨯⨯+⨯⨯⨯⨯+⨯⨯+⨯⨯. 5. 数列23、25、45、27、47、67、29、…中,第100项是多少?100105是数列的第几项?第四讲 计算综合一例题1. 答案:(1)511;(2)2186详解:(1)设1248163264128256S =++++++++,2248163264128256512S =++++++++,二式相减得5121511S =-=.(2)设261458S =+++,36184374S =+++,两式相减得2437424372S =-=,2186S =.例题2. 答案:25 详解:整体约分,原式333333123123212341237135135212341237⨯⨯+⨯⨯⨯+⨯⨯⨯+⨯⨯⨯=⨯⨯+⨯⨯⨯+⨯⨯⨯+⨯⨯⨯ 33333312312471351247⨯⨯⨯+++=⨯⨯⨯+++()()25=.例题3. 答案:45 详解:11311411514+115+116+1131414151516=⨯+⨯+⨯原式()()()131413141514151615=14++15++16+141314151415161516⨯⨯⨯⨯⨯⨯=13+1+14+1+15+1=45例题4. 答案:146详解:171=11+(21+)7+201262013÷÷原式201217=++217+7201320136÷÷1=46.例题5. 答案:(1)14;(2)101或100详解:(1)10191018214Ω=+÷=();(2)199********Ω=+÷=();方框里有两种填法,80259101⨯-=或者80260=100⨯-.例题6. 答案:(1)1226;(2)914详解:(1)150是()1494921=1226+⨯÷+项.(2)因为()11313291+⨯÷=,114是第92个数.那么第100个数就是从114开始数的第9个,是914.练习1. 答案:(1)1016;(2)3279简答:(1)原式932221016=⨯-=;(2)原式83332792-==.练习2. 答案:25简答:原式23423455⨯⨯==⨯⨯.练习3. 答案:99 简答:原式115116117321341361151616171718⎛⎫⎛⎫⎛⎫=+⨯++⨯++⨯ ⎪ ⎪ ⎪⎝⎭⎝⎭⎝⎭ 30132134199=+++++=.练习4. 答案:2817简答:原式11119921211631978199172002001720017⎛⎫=÷++÷+=+++= ⎪⎝⎭.作业1. 答案:8190 简答:原式.作业2. 答案:765简答:原式38423765=⨯-=.作业3. 答案:48 简答:原式1111122412612212414811121213⎛⎫⎛⎫=+⨯++⨯=+++= ⎪ ⎪⎝⎭⎝⎭. 作业4. 答案:35 简答:原式12331255⨯⨯==⨯⨯. 作业5. 答案:1829,第1376项 简答:把数列改写成一个三角形的数表,然后再做就可以了.122228190=⨯-=。

高思奥数导引小学五年级含详解答案第17讲:计算综合一

高思奥数导引小学五年级含详解答案第17讲:计算综合一

第17讲计算综合一内容概述了解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学会利用错位相减的方法进行求和;灵活使用各种方法简化比较复杂的分数算式;具有一定综合性的“定义新运算”问题;较复杂的数列与数表问题。

典型问题兴趣篇1.计算:(1)1248163264128256++++++++;(2)111111111248163264128256 ++++++++。

2.计算:23456333333+++++。

3.计算:199519951995199519951995 200920092009200920092009 ++++。

4.计算:131435 415263 342556⨯+⨯+⨯。

5.计算:1111111111 123456789100 2342342342+-++-++-++。

6.规定新运算“*”为:*32a b a b=⨯-⨯。

(1)计算:456**345⎛⎫⎪⎝⎭;(2)已知456**345x⎛⎫=⎪⎝⎭,求x。

7.图17-1中除了每行两端的数之外,其余每个数都是与它相连的上一行的两个数的平均数,例如:2.75是2.5和3的平均数。

请问:第100行中的各数之和是多少?8.有这样一列数,前两个数分别是0和1,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一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0,1,1,2,3,5,8,13,21,34,…。

请问:这个数列的第1000个数除以8所得的余数是多少?9.观察下面的数阵:根据前五行数所表达的规律,求(1)3367这个数在由上至下的第几行?在这一行中,它是由左向右第几个?(2)第28行第19个数是什么?10.观察数列11,12,22,12,13,23,33,13,14,24,34,44,34,24,14,…,求:(1)数列中第150项;(2)数列中前300项的和。

拓展篇1.如图17-2,有一个边长为81厘米的等边三角形,将它每条边三等分,以中间那一份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得到图17-3。

由图17-3通过同样方法又得到图17-4。

00.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五年级)--高斯求和

00.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五年级)--高斯求和

肖老师讲奥数(五年级基础教程)-高斯求和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幼年时代聪明过人,上学时,有一天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同学们计算:1+2+3+4+…+99+100=?老师出完题后,全班同学都在埋头计算,小高斯却很快算出答案等于5050。

高斯为什么算得又快又准呢?原来小高斯通过细心观察发现:1+100=2+99=3+98=…=49+52=50+51。

1~100正好可以分成这样的50对数,每对数的和都相等。

于是,小高斯把这道题巧算为(1+100)×100÷2=5050。

小高斯使用的这种求和方法,真是聪明极了,简单快捷,并且广泛地适用于“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

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

后项与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之差称为公差。

例如:(1)1,2,3,4,5, (100)(2)1,3,5,7,9, (99)(3)8,15,22,29,36, (71)其中(1)是首项为1,末项为100,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2)是首项为1,末项为99,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3)是首项为8,末项为71,公差为7的等差数列。

由高斯的巧算方法,得到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和=(首项+末项)×项数÷2。

例1. 1+2+3+…+1999=?分析与解:这串加数1,2,3,…,1999是等差数列,首项是1,末项是1999,共有1999个数。

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得原式=(1+1999)×1999÷2=1999000。

注意: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之前,一定要判断题目中的各个加数是否构成等差数列。

例2. 11+12+13+…+31=?分析与解:这串加数11,12,13,…,31是等差数列,首项是11,末项是31,共有31-11+1=21(项)。

原式=(11+31)×21÷2=441。

在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有时项数并不是一目了然的,这时就需要先求出项数。

高斯小学奥数五年级下册含答案第05讲_计数综合

高斯小学奥数五年级下册含答案第05讲_计数综合

第五讲计数综合从三年级开始到现在,我们已经学了很多有关计数的讲次,其中包括枚举法、加乘原理、排列组合、容斥原理等.我们先来做一个简单的小结和复习.枚举法是万能的方法,只要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往往在一些复杂棘手的题目中,别的方法都不能适用,此时就能体会到枚举法的“威力”.使用枚举法时一定要注意有序思考..... 加法原理强调的是分类,计数时我们只需选择其中的某一类即可以满足要求,类与类之间可以相互替代.乘法原理强调的是分步,每一步只是整个事情的一部分,必须全部完成才能满足结论,缺一不可.在乘法原理中,步骤顺序的安排往往非常重要.排列与组合:排列的计算公式由乘法原理推导而来,组合的计算公式由排列公式推导而来.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 个(m n ≤),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其方法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的排列数,记作mn A .()()()()!121!mn n A n n n n m n m ==⨯-⨯-⨯⨯-+-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m n ≤)作为一组(不计顺序),可选择的方法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的组合数,记作mn C .()()()()()121!121mmnnn n n n m A C m m m m ⨯-⨯-⨯⨯-+==⨯-⨯-⨯⨯在运用排列组合时,有特殊要求的我们往往优先考虑,有时还会用到“捆绑法”和“插空法”.我们今天主要来学习计数中的分类思想,以及正面分类和反面排除的合理选择. 分类讨论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当问题所给对象不能进行统一研究时,就需要对研究的对象进行分类,将整体问题划分为局部问题,把复杂问题转化为单一问题,然后分而治之、各个击破,最后综合各类的结果得到整个问题的解答.例题1.五张卡片上分别写有0、1、2、3、5,每张卡片各用一次可以组成一些五位数.其中5的倍数有多少个?4的倍数有多少个?分析:一个数是5的倍数,它要满足什么条件?4的倍数呢?练习1.五张卡片上分别写有0、1、2、3、5,每张卡片只能用一次可以组成多少个三位偶数?例题2.(1)用2个1、2个2和1个3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五位数?(2)用1个0、2个1和2个2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五位数?(3)用1个0、2个1和2个2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四位数?分析:先选好1的位置,再选好2的位置,最后选好3的位置,就可以组成五位数.那么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练习2.(1)用1个1、1个2、2个3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四位数?(2)用1个0、1个2、2个3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四位数?(3)用1个0、1个2、2个3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例题3.数1447、1225、1031有某些相同的特点,每一个数都是以1为首的四位数,且每个数恰好只有两个数字相同(1112,1222,1122这样的数不算),这样的数共有多少个?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这样的四位数由三种数字组成,其中有一种数字出现了2次.那么可以根据这个数字所在的数位来分类.练习3.用1、2、3、4这4个数字组成四位数,至多允许有1个数字重复一次.例如1234、1233和2434是满足条件的,而1212、3331和4444就是不满足条件的.那么,所有这样的四位数共有多少个?例题4和2468相加至少会发生一次进位的四位数有多少个?分析:和2486相加发生进位有好多种情况,比如发生一次进位、发生两次进位、发生三次进位等等,不同的类型太多了.这时不妨考虑下反面.练习4.和250相加至少会发生一次进位的三位数有多少个?例题5.有10名外语翻译,其中5名是英语翻译,4名日语翻译,另外1名英语和日语都很精通,从中找出7人,使他们可以组成两个翻译小组,其中4人翻译英语,另3人翻译日语,这两个小组能同时工作,则不同的分配方案共有多少种?分析:这个英语和日语都很精通的人很麻烦,应该优先考虑他.例题6.将右图中的“○”分别用四种颜色染色,只要求有实线段连接的两个相邻的“○”都涂成不同的颜色,共有多少种涂法?如果还要求虚线段连接的两个“○”也涂成不同的颜色,共有多少种涂法?分析:染色时顺序很重要,要遵循“前不影响后”的原则.四色定理四色定理指出每个可以画出来的无飞地地图(飞地是指与本土不相连的土地)都可以至多用4种颜色来上色,而且没有两个相邻的区域会是相同的颜色.被称为相邻的两个区域是指它们共有一段边界,而不是一个点.这一定理最初是由Francis Guthrie在1853年提出的猜想.很明显,3种颜色不会满足条件,而且也不难证明5种颜色满足条件且绰绰有余.但是,直到1977年四色猜想才最终由Kenneth Appel 和Wolfgang Haken证明.他们得到了J. Koch在算法工作上的支持.证明方法将地图上的无限种可能情况减少为1,936种状态(稍后减少为1,476种),这些状态由计算机一个挨一个的进行检查.这一工作由不同的程序和计算机独立的进行了复检.在1996年,Neil Robertson、Daniel Sanders、Paul Seymour和Robin Thomas使用了一种类似的证明方法,检查了633种特殊的情况.这一新证明也使用了计算机,如果由人工来检查的话是不切实际的.四色定理是第一个主要由计算机证明的理论,这一证明并不被所有的数学家接受,因为它不能由人工直接验证.最终,人们必须对计算机编译的正确性以及运行这一程序的硬件设备充分信任.参见实验数学.缺乏数学应有的规范成为了另一个方面;以至于有人这样评论“一个好的数学证明应当像一首诗——而这纯粹是一本电话簿!”虽然四色定理证明了任何地图可以只用四种颜色着色,但是这个结论对于现实中的应用却相当有限.现实中的地图常会出现飞地,即两个不相连的土地属于同一个国家的情况(例如美国的阿拉斯加州),而制作地图时我们仍会要求这两个区域被涂上同样的颜色,在这种情况下,四个颜色将会是不够用的.作业1. 计算:(1) 38C =_________; (2) 48A =_________; (3) 810C =_________; (4) 012345555555C C C C C C +++++=_________. 作业2. 王老师家装修新房,需要2个木匠和2个电工.现有木匠3人、电工4人,另有1人既能做木匠也能做电工.要从这8人中挑选出4人完成这项工作,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作业3. 用2个3、3个1和1个0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六位数? 作业4. 用2个5、1个2和1个0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作业5. 与1357相加会发生进位的四位数有多少个?第五讲计数综合例题1.答案:42,18详解:5的倍数分为两类,末位是5的有332118⨯⨯⨯=个,末位是0的有432124⨯⨯⨯=个,共42个.4的倍数:末两位是20的有6个,末两位是12的有4个,末两位是32的有4个,末两位是52的有4个,共有18个.例题2.答案:(1)30;(2)24;(3)24详解:(1)先给1选位置,再给2选位置,再给3选位置,共可组成22153130C C C⨯⨯=个不同的五位数.(2)先给0选位置,再给1选位置,再给2选位置,共可组成12244224C C C⨯⨯=个不同的五位数.(3)注意这个地方是要组成四位数,所以有一个数字不会用到.如果有1个1没用,可以组成1213319C C C⨯⨯=个不同的四位数;如果有1个2没用,可以组成1213319C C C⨯⨯=个不同的四位数;如果0没有用,可以组成6个不同的四位数.一共可以组成24个不同的四位数.例题3.答案:432详解:按重复的数字是不是1可以分成两类,若重复的数字是1,则有1239216C A⨯=个,若重复的数字不是1,则有121938216C C C⨯⨯=个,一共是432个.例题4.答案:8661详解:一共有9000个四位数.考虑与2468相加不会进位的四位数,个位可以是0~1,有2种可能;十位可以是0~3,有4种可能;百位可以是0~5,有6种可能;千位可以是1.~7,有7种可能.那么这样的四位数有2467336⨯⨯⨯=个.那么至少会发生一次进位的四位数有90003368664-=个.例题5.答案:90详解:按“自由人”的归属来分类:不选这个“自由人”,有435420C C⨯=种;让“自由人”翻译英语,有335440C C⨯=种;让“自由人”翻译日语,有425430C C⨯=种;一共是90种.例题6.答案:432,336详解:如果不考虑虚线,有432332432⨯⨯⨯⨯⨯=种涂法.如果考虑虚线,先染四边形顶点上的四个“○”,有84种染法,然后再染剩下的2个“○”,有8422336⨯⨯=种染法.练习1.答案:21简答:末尾数字可以是0或2.末尾数字是0的三位偶数有43112⨯⨯=个,末尾数字是2的三位偶数有3319⨯⨯=个,一共有21个.练习2.答案:(1)12;(2)9;(3)9简答:(1)11243212C C C⨯⨯=;(2)1123329C C C⨯⨯=;(3)4个数字中有一个没有被选.如果没有选0,有12323C C⨯=个.如果没有选2,有12222C C⨯=个.如果没有选的是3,有1112214C C C⨯⨯=个.一共有9个.练习3.答案:168简答:根据相同数字所在的位置来分类即可.练习4.答案:550简答:所有的三位数有900个,其中与250相加不会发生进位的有7510350⨯⨯=个,那么会发生进位的有900350550-=个. 作业1.答案:(1)56;(2)1680;(3)45;(4)32简答:略. 作业2.答案:48简答:根据既能做木匠又能做电工那个人的挑选情况分类讨论,可以分三类:没有选,做电工和做木匠. 作业3.答案:50简答:123553C C C 50⨯⨯=. 作业4.答案:9简答:如果三位数中不含有0,有23C 3=个;如果含有0,剩下的两个数字可能是2个5,也有可能是1个5和1个2,共有246+=个.一共可以组成9个不同的三位数. 作业5.答案:8160简答:利用反面排除的方法,900087538160-⨯⨯⨯=.。

高思奥数导引小学五年级含详解答案第01讲:分数计算与比较大小

高思奥数导引小学五年级含详解答案第01讲:分数计算与比较大小

第1讲:分数计算与比较大小内容概述:理解分数的概念,熟练掌握分数四则运算中的通分、约分等技巧,了解分数运算中的一些速算方法;学会比较分数大小的各种方法,包括通分母、通分子、交叉相乘、倒数比较法、间接比较法等等。

典型问题:兴趣篇1.计算:(1)220200373737++;(2)1111220200---。

2.计算:8153 1332114114⎛⎫-+-⎪⎝⎭。

3.计算:1151411 451312⎛⎫-÷⨯+÷⎪⎝⎭。

4.计算:43615416273 7575⨯-⨯+⨯+⨯。

5.计算:8888888888 9999999999 9999999999+++。

6.计算:(1)123403124⨯;(2)113155156⨯。

7.计算:567891234556789⨯⨯⨯⨯-⨯⨯⨯⨯⨯⨯⨯⨯。

8.将下列分数由小到大排列起来:1419,1324,1423,1519,1323。

9.比较下列分数的大小:(1)313与940;(2)79320与2079。

10.比较下列分数的大小:(1)9899与19941995;(2)1111022221与4444388887。

拓展篇:1.计算:12317 36182434320⎛⎫⎛⎫+++⨯-⎪ ⎪⎝⎭⎝⎭。

2.计算:2121 215315353⎛⎫+⨯÷-⎪⎝⎭。

3.要使算式1512(0.7)2467--⨯=成立,方框内应填入的数是多少?4.计算:724 124182525⨯+⨯。

5.计算:111111111111 133557799111113 363636363636⎛⎫⎛⎫⎛⎫⎛⎫⎛⎫⎛⎫-⨯+-⨯+-⨯+-⨯+-⨯+-⨯⎪ ⎪ ⎪ ⎪ ⎪ ⎪⎝⎭⎝⎭⎝⎭⎝⎭⎝⎭⎝⎭。

6.计算:111111 762353235353762376⎛⎫⎛⎫⎛⎫⨯-+⨯+-⨯-⎪ ⎪ ⎪⎝⎭⎝⎭⎝⎭。

7.比较:200420062005⨯与200320052004⨯的大小,并计算它们的差。

高思全能卷五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RJ一卷

高思全能卷五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RJ一卷

高思全能卷五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RJ一卷一. 计算题。

(22分)1、直接写出得数(5分)76-32= 0.1×88+0.2= 2-1.63= 0.5×30= 1-1/4=63= 7π= 9.25×1×7= 3.6×30%= 9/6×4/1×2.1=2、求比值。

(3分)25:100= 5/6:1/2= 0.8:0.04=3、巧计算。

(能简便的要简算)(8分)(1/8+3/4)×(1-1/3) 75×1/4+25×25% 4×0.8×2.5×12.5 0.25×19+3/4×274、解方程。

(6分)4:x=3:24 3/8x-3/16x=3/8 x+20%x=24二、填空题。

(20分,每题2分)1、我市新建的火车站系统工程的项目总投资是2932500000元,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元,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亿元。

2、4小时25分=( )小时 8.02吨=( )吨( )千克3、36的因数有很多,其中互质数的两个合数是( ),选出其中的四个因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

4、2.4米:60厘米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比值是( )。

5、在0.521,9/16,56%,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6、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和是36立方厘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7、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城相对开出,一列火车从甲城开到乙城需要4小时,另一列火车从乙城开到甲城需要6小时,两车同时开出后( )小时相遇。

8、现有100千克的物品,增加它的1/10后,再减少1/10,结果重( )。

9、一条绳子折成相等的3段后;再折成相等的两折,然后从中间剪开,一共可以剪成( )段。

10、左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占整个长方形的( )。

优胜教育五年级数学讲义计算综合

优胜教育五年级数学讲义计算综合

计算综合知识梳理教学重、难点作业完成情况典题探究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136717138⨯+÷ )—(12110121120+⨯例2:严重的水土流失致使每年大约有16亿吨的泥沙流入黄河,期中41的泥沙沉积在河道中,其余被带到入海口,有多少亿吨泥沙被带到入海口?例3:一条裤子的价格是200元,一件上衣的价格比裤子贵52。

李大兵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一共花多少钱? 例4:一件羽绒服,按进价提高21标价。

后来因为天气变暖,按标价打五折出售,这件羽绒服卖出后是赚还是赔? 演练方阵 A 档(巩固专练) 1、强化训练(能简算的要简算) 12317()23469+⨯-÷ 6621()7739-⨯+ 5121()6436-⨯÷7354[()]2485÷-⨯ 15553()161288÷÷+ 227[1(1)]3318--÷⨯64417979⨯+⨯ 775()24836+-⨯77110()889--⨯111110100100010÷÷⨯ 63551()5886÷⨯+÷ 56131()773-÷+⨯2319342⨯-÷ 1612515[()]55884÷-+÷ 1211[()]53513÷+⨯7552()()81693-⨯+ 9537()146424÷-⨯ 0000500 2.25(120)⨯⨯-2、五年一班和五年二班在学校操场上,打扫卫生,每班负责打扫操场的一半,五年一班,完成了任务的34 ,五年二班完成了任务的45,两个班分别打扫了操场的几分之几?3、五一班,有学生45人,其中男生占49 ,男生有多少人?(2)男生中近视眼的人数占110,近视的男生有多少人?B 档(提升精练)1、计算下列个式4518584⨯⨯⨯ 0035.13 4.63605⨯-⨯53124()684⨯--54163511675716⨯+÷+⨯ 740258497-⨯- 3511()()4823-÷-43720()5415⨯-⨯ 4352.9(3.8)()588⨯-÷+ 11(1009)()713-⨯-4221()5353÷-+ 11314444⨯+⨯ 572()4824123+-⨯239271051059⨯+÷ 8172()()93183-÷⨯ 112()63793-⨯-8371[()]154164⨯+- 3311(33)774466+÷+-⨯÷⨯ 75(2)514+⨯25()9175118+⨯⨯ 5121()6436-⨯÷33(111999)[56()]78+÷⨯-4221[()]9392÷-⨯ 326.03518⨯÷ 941825852413⨯÷—)(43816435+÷ )()—(8376522011⨯÷2、五年级师生向希望小学捐书150本,六年级比五年级多捐152,六年级师生捐书多少本?C 档(跨越导练)1、能力提升(能简算的要简算)57.8[32(1) 3.6]8÷⨯-+11110.42(25)2234⨯⨯⨯+ 3323[(1)]4558÷+⨯-1211[()]53513÷+⨯ 1321[()]7432⨯÷+ 4113[()]9364÷+⨯253749517191334455÷+÷+÷ 1139[1()2]()12151025-+⨯÷+125[5 1.04(1)] 2.9236-⨯+÷2、解方程1)716 -X=234 2)X+156 =625 3)1314 -X=5716 +2124) X -(2120 +5.75)=715 5) 237 +X+425 =12 6)X -(412+0.75)=27)(211 +12 )-X -211 =14 8) 378 -(X+318 )=3169) 5x - 3x= 3.2成长足迹课后检测学习(课程)顾问签字: 负责人签字:教学主管签字: 主管签字时间:。

高思奥数五年级下册公式

高思奥数五年级下册公式

高思奥数五年级下册公式以下是我整理的有关于高思奥数五年级下册公式,仅供参考:一、数学计算公式: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二、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体积=长×宽×高 V=abh5、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 s=ah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8、圆形 S面积 C周长∏ d=直径 r=半径周长=直径×∏=2×∏×半径C=∏d=2∏r 面积=半径×半径×∏9、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侧面积=底面周长×高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体积=底面积×高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
2.
计算:10
3 4
÷

4
3 8
+
20092
20092 − 2009 + 1 − 2009 × 2008 + 20082


3
五年级
下册第 1 讲
在计算中,常用的巧算方法有:凑整、提取公因数、分组求和、倒序相加、找规律 等.有些题目用一种办法就能解决,有的题目可能几种办法都适用.同学们在做题的过 程中要注意多积累,多思考,多去寻找不同的方法解题.下面一个例题,看看你能想到 几种解决方法.
练习
4. 数列 1,1,2,3,5,…中第 100 个数除以 3 的余数为多少?
4
计算综合一
课本
在数列的计算中,找到数列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但有些数列的规律不容易被发现, 这就需要我们认真观察,仔细比对,从而找到那些隐藏的规律.
例题 5
观 察 数 列 1 , 1 , 3 , 1 , 3 , 5 , 1 , …, 2007 ,
例题 1
计算:(1)1 + 2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1 +
1 3
+
1 32
+
1 33
+
1 34
+
1 35
+
1 36
+
1 37

分析 这是一个等比数列求和的问题 . 如果一个一个地计算会有点复杂,那么 该如何简便地算出数列的和呢?
练习
1.
计算:(1) 23
2446668
2010
2009 的规律,求: 2010
(1)数列中第 2008 项是什么?
(2)数列中前 2008 项的和是多少?
分析 观察数列,你找到什么规律了吗?如何利用这些规律呢?
练习
5.
数列
1 1
,1 2

3 2
,1 3

3 3
,5 3
,1 4
,…中,第
100
项是什么?前
100
项的和是多少?
有七个老妇人同去罗马,每人有七只骡子,每只骡子背着七个袋子,每个袋子放有 七个面包,每个面包有七小刀随之,每把小刀配有七鞘,问列举之物全数共有几何? 显 然这是一个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
由此也基本解开了阿默斯之谜.原来阿默斯问题的意思是:今有七人,每人有七猫, 每猫食七鼠,每鼠食七只大麦穗,每穗可长成大麦七量器,由此可得之数列如何?当然 这仅仅是推测.
麦粒数量形成的这串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等比数列就是按照相同的倍数增加(或 减少)的数列,例如“麦粒数列”就是按照 2 倍的速度变大的,这个相同的倍数就是公比, “麦粒数列”的公比就是 2.
同等差数列一样,等比数列同样有首项、末项及项数.同学们可以想一想如何通过 首项和公比将等比数列的每一项都表示出来.等差数列求和是利用“倒序相加”或“配 对求和”的方法,那么等比数列如何求和呢?我们来看一个例题.
我国古代数学家也早就研究过等比数列的问题.《孙子算经》中有一个有趣的题目“出 门望九堤”:今有出门重九堤,堤有九木,木有九枝,枝有九巢,巢有九禽,禽有九雏, 雏有九毛,毛有九色,问各几何?
有关等比数列的知识,同学们在初中高中还会继续学习,在这里只需掌握简单的等 比数列求和即可.下面我们来看一道复杂的分数计算的题目.
思考题
将从 1 开始的自然数按照如下图所示的规律排成数阵,数 1000 所在的行与 列中分别有一个最小的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和是多少?
1 2 9 10 ⋅⋅⋅
4 3 8 11 ⋅⋅⋅
5 6 7 12 ⋅⋅⋅
16 15 14 13 ⋅⋅⋅
17 ⋅⋅⋅
⋅⋅⋅
⋅⋅⋅
⋅⋅⋅
5
五年级
下册第 1 讲
本讲知识点汇总
例题 3
从 1 到 2008 这 2008 个自然数的所有数字之和是多少?
分析 发现这个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如果是求数列和,那很自然地想到配对 求和,那么求数字之和能不能用配对求和呢?
练习
3. 从 10 到 100 所有数的数字之和为多少?
例题 4
70 个数排成一行,除了两头的两个数以外,每个数的 3 倍都恰好等于它两边两个数的和.这一行最左边的几个数是这样的:0,1,3, 8,21,….那么这 70 个数中,除以 6 余 1 的数有多少个? 分析 很明显我们不能将所有除以 6 余 1 的数一个一个地列出来,不过我们可以 尝试着去计算一下,看看有没有规律可以利用.找到了规律,问题就好解决了.
计算综合一
课本
1 计算综合一
1
五年级
下册第 1 讲
看完前面的故事,同学们可能有些疑问,真的需要那么多麦子吗?同学们可以试着 算一算:
从第一个棋盘开始,需要的麦子数分别为:1 粒、2 粒、4 粒、8 粒、16 粒、32 粒、64 粒、 128 粒、256 粒、512 粒、1024 粒、2048 粒、……,写到这里,同学们可以看出:开始的 时候麦粒数量并不大,但越到后面数量越多,最终会达到全世界都无法承受的程度.
一、等比数列及等比数列“错位相减”法求和. 二、提取公因数,整体约分. 三、分类讨论,分组求和. 四、数列找规律.
作业
1. 有一块正方形的披萨,现在横一刀、竖一刀把披萨切成 4 块,接着对每一块小披 萨也进行同样的操作,然后再次对每一小块披萨进行同样的操作,最终有多少块小披萨?
例题 2
计算:9
7 8
÷

9
7 8
+
19992 − 1999 + 1 19992 − 1999 ×1998 + 19982


分析 本题中最复杂的部分是
19992 −1999 + 1
,看上去很难算,但同
19992 −1999 ×1998 + 19982
学们不要被表象吓倒,认真想一想分子和分母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
24
++
210 ;(2)
1 4
+
1 42
++
1 45
Hale Waihona Puke .等比数列求和,最常用的是“错位相减”法 . 其基本步骤是: 1. 设等比数列的和为 S; 2. 等式两边同时乘以公比(或者公比的倒数); 3. 两式对应的项相减,消去同样的项,求出结果.
2
计算综合一
课本
古代的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源于古代的一些实际问题.古埃及国王拉阿乌斯有位能干 的文书阿默斯.他用象形文字写了一部《算书》,记录了公元前 2000 年 ~ 公元前 1700 年间数学研究的一些成果.其中有这样一题,题中画了 一个阶梯,阶梯旁边标着数:7,49,343,2401,16807.并在数旁依 次画了人、猫、鼠、大麦和量器.原书上并无任何说明,这成为数学史 上的一个难解之谜,2000 多年中无人能解释. 直到中世纪,意大利数 学家斐波那契在 1202 年发表了《算盘全书》,书中有这样一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