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选择的基本原则教学内容
专业选择的基本原则
![专业选择的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420fd189ff00bed5b8f31d62.png)
[转载自雨田书斋]细说专业选择的基本原则所谓专业选择,实质上是对孩子未来之路的一种设计,也是对孩子人生舞台的初步打造。
古人云: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
虽然现代社会选择的多样性和可变性已经非常盛行,但对普通人群而言,无论是改嫁还是改行都是需要决心和本钱的。
另外我还想说明的是:人生未来的道路也不完全能预测或者被自己所左右,以后的机会还很多,现在的选择也未必一定合适。
但本文的宗旨是提倡我们对人生的重大选择,应该严肃认真地思考,从这个角度说,本人属于理性主义的推崇者。
所以,对于把专业作为自己人生玩偶者,就请绕行。
同样,信奉人生是一种自然选择的,也敬请勿需阅读。
其实专业选择本身无所谓对错,其结果也谈不上好坏,只有合理与否的考量。
另外,不同人的选择结果之间也不能简单比较,因为各人情况不同。
所以,我们与其盲目地羡慕他人选择的结果,不如花时间思考自己作出选择的理由和路径。
一般而言,我们思维的地图可以这样打开:专业选择三原则项目内容1符合自身特点1-1学科偏好1-2个性特征1-3兴趣爱好1-4家庭资源2符合职业期望2-1收入预期2-2职业声誉2-3工作性质2-4行业倾向3符合人生规划3-1成长路径3-2工作区域3-3职位发展3-4职业迁移专业选择的原则之一:应符合自身的特点所谓专业选择应符合自身特点,这不仅仅是指符合孩子的特点。
建议从以下四个要素出发来思考。
1-1.孩子的学科偏好由于不同孩子的学习经历、学习习惯和思维倾向的不同,会对学科产生偏好。
这种偏好对专业选择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在孩子对专业的接受程度、开展学习的难易程度和从事该专业活动的持久性等方面。
因此,家长要先了解孩子的学科偏好,仔细研究报考专业的学科特点和课程内容,避免选择最不愿意或最不擅长的学科。
比如,孩子化学不擅长,那就应该避免选择化学化工、生物制药和材料类等专业;物理不太擅长,应该避免机械类、电气类等专业;数学不擅长,应该避免电子信息类、力学类、自动控制类等专业。
四原则教你如何选专业
![四原则教你如何选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2fe66937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0e.png)
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高考填报志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在很短的时间内,考生和家长要综合高考的成绩,考虑院校、专业、地域等情况。
那么在填报志愿时怎样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呢?笔者就多年的招生工作实践经验,谈谈考生专业选择时的四大原则,希望能解答考生及家长的疑惑。
一、兴趣原则:凭借兴趣,形成良性循环所选的专业应该是考生感兴趣的。
匹配的性格,能够助力专业的学习,使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效率更高,还能获得乐趣,形成良性循环。
相反,缺乏一定兴趣就会在学习和竞争中丧失主动性。
所读专业是否是自己感兴趣的,这对大学学业发展有很大影响。
在高考志愿填报中,有的考生为了上一所更好的院校,而放弃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在日后的专业学习中毫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这就是典型的专业兴趣影响。
二、优势原则:知己知彼,选适合自己的所选的专业最能体现考生的优势。
重点院校好单纯参考院校录取当年的最低分和位次)进行对应筛选,从而选出合适的院校和专业组合。
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科学定位,志愿方案才能有效落地。
对于高分段考生,用位次法更准确,低分段考生线差法更适用,其余大部分考生则建议采用位次与线差法综合参考的办法来保证定位的准确性。
3.巧用但不盲信院校的往年录取数据目标院校和专业的往年录取数据是考生和家长志愿选择和选报的重要参考资料。
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考生和家长一般只用学校上年度的最低投档分数做参考对应,既没有考虑学校不同专业的录取线差异,也缺乏对该校三年以上最低分线差和平均位次的考虑,这样参考之后的结果经常会出现线上落榜或压线进入、录取专业不理想或专业不服从调剂又被退档的情况,从而造成遗憾。
考生和家长获取院校往年录取信息的渠道是多样化的且较容易的,难的是要具备和提高分析运用这些信息的能力。
志愿方案制定时,除了参考院校及专业往年的录取信息外,还要充分考虑报考院校和专业当年招生计划的变化及院校所在城市经济发展态势、专业冷热门程度等诸多因素,从而作出更好的抉择。
大学专业选择中的专业课程设置与学习内容
![大学专业选择中的专业课程设置与学习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63d814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b.png)
大学专业选择中的专业课程设置与学习内容在大学专业选择中,专业课程设置与学习内容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学生们在选择专业时,需要考虑到专业课程设置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规划。
本文将从专业课程设置和学习内容两个方面来探讨大学专业选择中的相关问题。
一、专业课程设置大学专业课程设置是指在某个专业领域内,为学生提供系统化的学习内容和知识结构。
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大学通常会依据当地社会的需求、专业的发展趋势、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设计。
1.基础课程在大学专业课程设置中,一般都会包含一些基础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所选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基础。
比如,在计算机科学专业中,学生需要学习数学、物理、逻辑学等基础课程,以便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是指学生在所选专业中必须学习的课程。
这些课程涵盖了专业的核心理论和实践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能力。
例如,在经济学专业中,学生需要学习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统计学等专业核心课程。
3.选修课程除了必修的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外,大学专业课程设置还会提供一些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
这些选修课程旨在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选修课程,以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二、学习内容除了专业课程设置外,学习内容也是大学专业选择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学习内容包括教材、实验、实习和科研等方面。
1.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载体,也是获取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大学教材通常由专业教师编写,内容丰富、系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专业知识。
2.实验实验是大学专业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实验内容可以是模拟实验、实物实验或虚拟实验等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习实习是大学专业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通过实习,学生可以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了解专业领域的实际运作和需求。
高考专业选择的三大原则
![高考专业选择的三大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d611d8b490c69ec3d4bb7558.png)
高考专业选择的三大原则原则之一:应符合自身的特点所谓专业选择应符合自身特点,这不仅仅是指符合孩子的特点。
建议从以下四个要素出发来思考。
1、学科偏好由于不同的学习经历、学习习惯和思维倾向的不同,会对学科产生偏好。
这种偏好对专业选择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在孩子对专业的接受程度、开展学习的难易程度和从事该专业活动的持久性等方面。
因此,家长要先了解孩子的学科偏好,仔细研究报考专业的学科特点和课程内容,避免选择最不愿意或最不擅长的学科。
比如,孩子化学不擅长,那就应该避免选择化学化工、生物制药和材料类等专业;物理不太擅长,应该避免机械类、电气类等专业;数学不擅长,应该避免电子信息类、力学类、自动控制类等专业。
如果没有什么弱项学科,那就优先考虑强势学科。
另外,学科偏好还不能直接用孩子的学科成绩高低来判别,关键是尊重孩子的学科兴趣。
因为,有的课程由于其重要性或教师影响等因素,虽然当前孩子的成绩是不错的,但这并不代表孩子喜欢或愿意学习与此有关的专业。
需要提醒的是,高中的学科真的无法涵盖大学的专业领域,只能从大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分析可能的学科倾向。
2、个性特征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我意识的提高和人生实践的丰富,孩子的个性特征会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变化,但其基调仍基本稳定。
讨论孩子的个性特征和专业选择的关系,主要是考虑是否与专业所面向的职业素养要求基本一致。
一般个性活跃的孩子不适宜选择需要长时间做比较枯燥事情的专业(职业),如:会计、图书管理、生物技术等;做事相对比较宏观,不注重细节的,不宜选择土木工程、临床医学、考古等专业(职业)等;不愿意与人打交道的,不适宜选择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师范教育和管理类专业等。
应该说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个性特征是有全面了解的,如果不清楚也可以通过专业的测试工具来了解,如:卡特尔十六种个性因素测试 16PF、SDS 职业适应性自我测试等。
但这些测试工具比较复杂,不建议高三家长过分使用。
选择专业四项基本原则
![选择专业四项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f275370f19e8b8f67d1cb9dd.png)
选择专业四项基本原则选择专业四项基本原则/梁挺福专业课程选择选择符合时代发展和个人兴趣爱是可以合理结合起来的,无论做出哪种选择,了解专业特质才是我们选择的依据。
下面我列出选择专业领域的四项基本原则:原则:了解专业内涵和自我能力新版专业标准规范发布后,很多专业名称特别新颖,比如本人络与新媒体、会展艺术与技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
很多学生看到专业的名字新颖时髦想当然盲目名号报考。
其实,考生和家长应该多了解专业领域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等,同时也要考虑本人的志趣、能力和爱。
原则二:考察师资力量和学科实力在面对些较“偏”和“专”的新专业时,本校同学们应该要重点了解院校师资力量、软硬件条件、实验室配备、行业背景、培养目标等综合因,这与全体师生同学们将来的深造以及就业率有密切关系。
也有些高校因专业重点高校名称不听见而采用“新瓶装旧酒”的手法把它变为新专业,其实是“换汤不换药”。
原则三:分析就业前景,理性看冷热门专业现在很多同学喜欢报考经济管理类、通讯信息类、土建类等“热门”专业。
事实上,热门与爆冷是相对而言的,随着社会资金需求的变化,冷门与热门也会出现交替,而且热门专业竞争猛烈。
因此,同学们报考专业人才时要考取根据自己成绩、爱、能力做出综合评价判断,不必味追求热门。
原则四:讨价还价院校传统优势专业同个专业因不同的院校开设而专业实力相差巨大。
比如,中央民族大学开设的专业技能通信工程专业,相比电子科技大学的通信工程专业实力就相差甚远。
()因此,面对这些简言之的新专业,同学们需谨慎报考。
综上所述,同学们在选择专业时定要多渠道收集自己心仪专业的相关信息,最终指明自己的报考方向。
另方面,同学们也大可不必为选择专业过于焦虑,因为与其预估未来,不如立足现在、做强自己。
“行行出状元”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专业选择的依据与原则
![专业选择的依据与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bef4919b83d049649a665806.png)
专业选择的依据与原则1.理想与志向有的学生有梦想有抱负,立志将来在某个领域或行业有所建树、有所作为,比如想当建筑设计师,法官、检察官、律师等等。
那么,就选择与此相关的专业,如建筑学、法学等等。
2、兴趣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只有感兴趣的东西,才能有动力有毅力学好。
所谓兴趣就是喜欢,向往,可以接受。
怎么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就是在你了解熟悉的基础上,对它执着的程度。
比如喜欢小动物,不单单指喜欢观赏,而是能心甘情愿的每天为它忙里忙外,乐此不疲。
没有兴趣的专业或不感兴趣的专业,学起来是一种痛苦。
有好多例子,读完大一甚至大二就退学了。
3、学科特长所谓学科特长,就是语数外史地政理化生九门学科任意一门学有所长,成绩显著好于其他学科。
一般来讲,某一学科成绩突出者,一是说明比较喜欢有兴趣,二是说明具有一定的天赋,是比较适合学习的学科。
那么,我们就要选择与这学科相对应的专业。
这个选择应该说没有错。
比如物理学得好,成绩优于其他学科,我们就可以选择物理学、理论力学、工程力学、机械类、电子类、计算机类相关专业。
4、性格特点所谓性格特点,就是人稳定的、持久的个性特征,比如有人内向,不喜欢言谈,不喜欢交际;有人比较外向,开朗活泼,喜欢交际,能说会道;有人理性,善于思想,感情细腻;有人感性,大大咧咧,不拘细节等等。
不同的性格,适合不同的职业。
5、家庭状况原生态家庭的背景,比如父母的职业和价值观,对孩子产生一定的影响。
比如经济状况如果收入高不差钱,可以选择中外合作办学,能够承担高收费的负担;经济困难的家庭,可以选择免费师范生、免费医学生。
选择余地很大,各需所取。
6、性别差异在生理上、心理上、体能上甚至智力上,男女有别,所以选择专业不能不考虑性别的差异,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比如女生,比较适合语言学、教育学、管理学、财经类专业或者偏文的专业和理学类专业7、就业状况我们选择专业,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好找工作,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专业选择的基本原则
![专业选择的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23d13d1d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c.png)
专业选择的基本原则专业选择是指在进入大学阶段,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优势和职业发展目标,选择合适的专业进行学习和发展的过程。
专业选择的基本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兴趣是选择专业的基本原则之一、个人对一些领域有浓厚的兴趣,往往能够更加专注和投入,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不仅能够增加学习的动力,也能够提高学习的效果。
兴趣是激发内驱力的源泉,能够帮助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持续进步。
因此,在选择专业时,学生应该认真思考自己的兴趣和喜好,避免被他人的期望或利益驱使而选择不感兴趣的专业。
其次,个人优势也是选择专业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擅长的领域,在选择专业时应该以自己的优势作为衡量的标准之一、学生可以通过对自己的能力和技能进行分析,了解自己的优势所在,并结合专业的要求和发展趋势,选择与自己优势匹配的专业。
选择与自己优势相符的专业,不仅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更能够在学习和职业发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和竞争优势。
此外,职业发展目标也是选择专业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应该结合自身的职业规划和发展目标,选择与之相符的专业。
学生可以通过了解不同专业的就业前景、行业发展趋势等信息,对比自己的职业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最能够实现自己职业目标的专业。
选择与自己职业发展目标相符的专业,不仅能够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发展,还能够为将来的就业带来更多的机会和选择权。
此外,选择专业还应该结合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会影响到对学习和职业的追求和选择。
学生应该认真思考自己对社会、人类和个人发展的理解和看法,选择具有一定社会价值和意义的专业。
选择与自身价值观相符的专业,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还能够对社会和人类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专业选择的基本原则应该包括兴趣、个人优势、职业发展目标和价值观。
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应该全面考虑自己的兴趣和优势,结合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和价值观,选择与之相符的专业。
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可以把握以下这三个原则
![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可以把握以下这三个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f49dfbf6fab069dc502201fa.png)
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可以把握以下这三个原则:原则一:了解专业内涵和自我能力。
首先要对专业有大致的了解,如培养目标、主干课程、就业领域等等。
特别要注意的是,相同名称的专业也会因学校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在选择专业时还要考虑学校的专业背景。
比如很多学校都有化学专业,成都理工大学的化学专业,由于具有油田化学的专业背景,设有油田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两个方向,学生就业出口宽,能在油田、化学化工、医药、材料、生物技术等领域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
另如,我校的法学专业就与本校的主体学科和优势学科很好结合起来,在矿产资源法学和环境资源法学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原则二:了解师资力量和学科实力。
考生可以重点了解院校的师资力量、软硬件条件、实验室配备、行业背景等综合因素,这与同学们将来的深造以及就业有密切关系。
成都理工大学是全国唯一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二本院校,分别是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校还建有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这些都将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优越的实验室条件。
原则三:理性看冷热门专业。
事实上,热门与冷门是相对而言的,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冷门与热门也会出现交替。
因此,同学们报考专业时要根据自己成绩、爱好、能力做出综合判断,不必一味追求热门。
陈国华:我校2013年招生总计划为7496名,其中本科为6799名,专科697名,招生范围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
今年我校还是沿用“成都理工大学”和“成都理工大学(中英合作办学)”两个代码招生。
其中以“成都理工大学”代码招收本专科生6899人,以“成都理工大学(中英合作办学)”代码招收597人。
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土木工程、地质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物理学、核工程与核技术、机械工程、地球化学、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文理兼招的会计学专业等20个专业纳入一本批次招生,一本批次共计招生2205人。
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
![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b5f93da2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19.png)
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一、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因此,在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制定课程的依据,也是评价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依据。
因此,在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时,应该充分考虑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确保所选内容符合标准。
2.适应学生发展水平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时,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确定适合他们发展水平的内容。
如果所选内容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都会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
3.具有代表性在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时,应该尽可能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或实例来进行讲解。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还可以丰富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4.贴近实际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时应该尽可能地选取与实际问题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5.注重启发思维教学内容应该具有启发性,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选择的方法1.分析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制定课程的依据,也是评价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依据。
因此,在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时,首先需要认真分析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并根据这些要求确定所选内容。
2.了解学生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时,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确定适合他们发展水平的内容。
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观察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特点。
3.参考相关资料在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时,可以参考相关资料来确定所选内容。
例如,在教授某个知识点时,可以查阅相关的教材、专业书籍、学术论文等资料,了解该知识点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
4.借鉴先进经验在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时,可以借鉴其他教师或学校的先进经验。
高职课程选择的基本原则(一)
![高职课程选择的基本原则(一)](https://img.taocdn.com/s3/m/4a23290c915f804d2a16c103.png)
高职课程选择的基本原则(一)摘要:课程选择即课程内容选择,它是课程开发的基本问题之一。
高职课程选择有这样一些基本的原则:职业定向原则、多元互补原则、动态生成原则和人文渗透原则。
关键词:高职课程选择原则课程选择就是课程内容的选择,即课程开发的主体根据课程目标,从客观的文化财富中提取一定的教育财富,以形成具体的可操作课程,它是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基本环节之一。
从1859年斯宾塞提出著名的命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开始,课程选择问题一直是课程论的基本问题之一。
高职课程选择的原则体系的构建是高职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它是一种规范性的话语体系,具体解决高职课程选择“该怎么办”的问题。
一、职业定向原则职业是个体进入社会生活、实现自身价值的一个重要条件,职业本身就是人生活的一部分。
因此,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就是培养职业者,高职教育则更是把培养职业者作为其中心任务。
高职教育要培养社会经济生活中适应性职业者,这主要是通过具有一定职业走向性的课程内容来实现的。
所谓高职课程内容的职业定向性,就是说高职课程必须为学生进入未来职业世界提供某一工作岗位或岗位群所要求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情感态度结构等,以使学生能得到职业世界的认可。
相对普通教育课程来说,职业定向性可以说是高职课程内容的一个显著特点。
现在的高职教育正逐渐转变为一种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并且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与管理正逐步公司化,即一些专门从事此类业务的公司开始出现。
职业资格证书代表着学生进入职业世界的教育资本,这种资本是有形的、实在的。
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是一种典型的职业定向教育,职业的需要是教育的出发点,行业所制定的某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标准,是课程内容选择的一个重要依据。
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有一种颇具影响力的模式,如北美的CBE模式,即“能力本位教育”。
在这一模式中,职业工作能力分析是其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由行业专家做出的职业工作能力分析的结果,也就成了课程选择的现实依据。
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58e8dfe1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a.png)
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在学习任何一门课程时,我们都需要考虑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我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下面将介绍一些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1. 确定学习目标在选择课程内容时,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指我们希望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获得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
只有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才能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内容。
2. 考虑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还需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内容能够提高我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容易获得好的学习效果。
3. 考虑课程的难易程度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还需要考虑课程的难易程度。
如果我们选择的课程内容过于难,会导致我们学习困难;如果选择的课程内容过于简单,会导致我们学习效果不佳。
因此,在选择课程内容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难易程度。
4. 考虑课程的实用性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还需要考虑课程的实用性。
选择具有实用性的课程内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和生活素养。
5. 考虑课程的教学质量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还需要考虑课程的教学质量。
选择教学质量好的课程内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效果。
6. 考虑课程的价值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还需要考虑课程的价值。
选择具有价值的课程内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内容,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
![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2e6eb6c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9.png)
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一、引言教学内容的选择对于教育教学工作至关重要。
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以期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二、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教学内容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符合以下原则:2.1 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要求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有层次、有序。
教师应当按照学科的知识结构、主题的发展脉络等,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使其有机地相互关联、互为要素,形成完整、有机的整体。
通过有系统的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提升对学科的整体把握能力。
2.2 学科知识的前后置关联学科知识的前后置关联是指教学内容的安排不仅要有系统性,还要有循序渐进的逻辑顺序。
教学内容应当以易于理解的、基础性的知识为基础,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扩展知识。
教师应当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出发,有选择地引入新知识,保证学生在掌握新知识时能够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知识的连贯性。
2.3 学科知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学科知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要求教学内容与学科的最新进展紧密结合,能够反映学科的前沿动态,引导学生关注学科的最新研究、发展方向和应用成果。
教师应当关注学科的科学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追求学科知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
2.4 学科知识的实用性学科知识的实用性是指教学内容要能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未来就业需求相结合。
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差异,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教学内容。
同时,教学内容还应该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三、教学内容选择的方法为了符合上述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3.1 根据教材和课标要求教材和课标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和指导,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和课标要求,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专业选择的基本原则
![专业选择的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05b0748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2.png)
专业选择的基本原则专业选择是大学生涯中最重要的决策之一,它将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未来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
无论是在进入大学之前还是在大学期间,我们都应该根据一些基本原则来进行选择。
首先,一个人应该选择与自己的兴趣和激情相关的专业。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花费数年的时间学习一个自己不感兴趣的领域是难以坚持的,毕竟,一个人在兴趣和激情的驱动下才能够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因此,在选择专业时,我们应该认真思考自己的兴趣,并寻找与之相符的专业。
其次,一个人应该根据自身的个性和能力来选择专业。
不同的专业要求不同的技能和特质,例如,压力承受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
一位内向的人可能更适合选择与独立工作相关的专业,而一位外向的人可能更适合选择与团队合作相关的专业。
此外,我们还应该慎重考虑自己的天赋和潜力,以便在未来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和职业机会。
另外,一个人应该选择当前和未来有市场需求的专业。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一些专业可能会失去就业机会,而另一些专业可能会成为热门行业。
在选择专业时,我们应该关注一些当前和未来有市场需求的领域,以便能够更容易地找到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调研行业动态、就业前景等方面的信息来辅助决策。
最后,一个人应该选择能够与自己的长期目标和理想相契合的专业。
大学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纸文凭,更是为了培养整体素质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准备。
因此,我们应该思考自己的长期目标和理想,并寻找一个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些目标和理想的专业。
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加有动力地学习和投入。
总之,选择一个合适的专业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决策。
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个性、能力以及市场需求来进行选择,同时也要兼顾自己的长期目标和理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大学阶段获得真正的发展和成长,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
专业选择的基本原则
![专业选择的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e0cc748131126edb6e1a1072.png)
[转载自雨田书斋]细说专业选择的基本原则分析可能的学科倾向。
1-2.孩子的个性特征不同的孩子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我意识的提高和人生实践的丰富,孩子的个性特征会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变化,但其基调仍基本稳定。
讨论孩子的个性特征和专业选择的关系,主要是考虑是否与专业所面向的职业素养要求基本一致。
一般个性活跃的孩子不适宜选择需要长时间做比较枯燥事情的专业(职业),如:会计、图书管理、生物技术等;做事相对比较宏观,不注重细节的,不宜选择土木工程、临床医学、考古等专业(职业)等;不愿意与人打交道的,不适宜选择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师范教育和管理类专业等。
应该说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个性特征是有全面了解的,如果不清楚也可以通过专业的测试工具来了解,如:卡特尔十六种个性因素测试16PF、SDS职业适应性自我测试等。
但这些测试工具比较复杂,不建议高三家长过分使用。
另外,这些测试结果也要用参考的态度来对待,不要过度迷信。
1-3.孩子的兴趣爱好专业选择还需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
此项关键是让孩子喜欢学、愿意学,从而激发持久地所事本专业领域活动的动力。
关于从孩子的兴趣出发选择专业的说法,很多家长是赞成的,但我想提醒的是需要仔细考虑三个内容:一是,有的孩子貌似有明确的兴趣爱好,喜欢某类专业。
这时家长需要仔细考虑这种兴趣是否真实持久。
一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衡量:孩子能否主动、自觉地从事该方面的活动?在这些方面是否已经具有超出其他孩子的基础?是否已经获得过,能说明孩子具有这方面才能的成果等。
如某孩子能自觉主动的学习计算机语言,并已经坚持学习了3-4年,且获得过信息技术方面学科竞赛省级以上奖项。
那么,这个孩子如果喜欢计算机或软件方面的专业,那才是真正的喜欢,否则家长就要冷静对待了。
二是,孩子好像有某方面的特长,也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但未出现以上所说的情况。
或者孩子只是现在才开始感兴趣。
那么建议家长在考虑选择这方面的专业时,可以给以一定的权重,但不要给以较大的权重。
大学选择专业要遵循哪些原则
![大学选择专业要遵循哪些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c37cc30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e8.png)
大学选择专业要遵循哪些原则大学选择专业要遵循哪些原则很多学生在进行志愿填报的时候,往往会陷入一个误区,并且这个误区并不是个例,反而非常普遍。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大学选择专业要遵循哪些原则相关内容,文章希望大家喜欢!1、遵循分数优先的原则。
作为一名参加过高考的大学生,我有非常深刻的亲身经历,所以这篇文章干货满满,值得大家关注。
我认为在选择大学或者专业的时候,一定是遵循分数优先的原则,因为高考分数决定着你能够进入什么层次的大学。
到底可以进入985大学还是211大学?到底是就读重点本科大学还是普通二本大学?这些都不是依据我们的想象来的,一定是根据你的高考分数来的。
如果你的高考分数在670分以上,那么全国大多数985大学都可以报考。
如果你的高考分数只有500分左右,那么还是老老实实的选择二本大学就读吧。
2、在分数优先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定。
如果你的高考分数还不错,那么可以选择的大学将会变得很多,你的选择范围也会变得更广。
不过,在你所能报考的`大学里面,对于专业的选择,我个人还是建议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选择的标准之一。
这就跟我们谈恋爱一样,选择什么长相、什么性格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都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只要符合自己的眼缘,自己觉得不错就行了。
在你眼中所谓的“美女”,可能别人并不觉得好看,甚至觉得很丑。
所以,大学专业的选择还是得根据你的兴趣爱好而定,喜欢什么专业就去报考什么专业。
3、分数优先,兴趣使然,最终还得看社会就业情况。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段话,我先打一个比方。
假如你是一名厨子,并且你自以为是一位名厨,当你选好了想做的菜品之后,并且准备了丰富的配料、配菜、佐料等等,经过你的精心烹调之后,并且上盘也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摆盘,但是端给客户的时候,客户觉得这道菜非常难吃,太咸了,那么你也不能称得上是一位合格的厨子。
所以,在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还是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应该以社会的就业趋势和发展方向为导向,尽量选择社会上比较流利的专业,避免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
如何选专业的课程设计
![如何选专业的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6a70d3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13.png)
如何选专业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XX 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培养学生运用XX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XX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了解XX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3.熟悉XX学科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XX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2.能够运用XX学科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3.能够撰写学术论文和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对XX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3.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XX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3.XX学科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
4.XX学科知识和方法的实践应用。
教学大纲如下:第一章:XX学科的基本概念1.1 XX学科的定义1.2 XX学科的发展历程1.3 XX学科的基本原理第二章:XX学科的方法2.1 XX学科的研究方法2.2 XX学科的实证分析2.3 XX学科的案例研究第三章:XX学科的应用领域3.1 XX学科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3.2 XX学科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3.3 XX学科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第四章:XX学科的重要人物和事件4.1 XX学科的重要人物4.2 XX学科的重要事件4.3 XX学科的展望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XX学科的应用领域和实践经验。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XX学科的实证研究方法和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利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理论知识。
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原则
![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07219b31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63.png)
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原则随着教育的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好的教学内容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时,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 目标导向:教学内容设计应该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导向。
首先,明确教学目标,确定学生应该达到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然后,根据这些目标来设计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目标相一致。
2. 系统性:教学内容设计应该具有系统性,能够将知识点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通过将各个知识点相互关联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渐进性:教学内容设计应该具有渐进性,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
先从简单的知识点开始,逐步深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
4. 问题导向:教学内容设计应该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通过解决问题,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学习,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5. 实践性:教学内容设计应该具有实践性,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6. 多样化:教学内容设计应该具有多样性,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通过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7. 灵活性:教学内容设计应该具有灵活性,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8. 贴近实际:教学内容设计应该贴近实际,与实际工作和生活紧密结合。
通过实际案例和实际项目的引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9. 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内容设计应该基于问题的学习,通过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通过解决问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专业的教学原则
![专业的教学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fd96b12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0.png)
专业的教学原则教学是一项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对于教师而言,遵循专业的教学原则是确保学生获得优质教育的关键。
专业的教学原则不仅强调教学方法和技巧的运用,更注重教学理念和价值观的引导,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本文将就专业的教学原则展开论述,并为教师提供实践指导。
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兴趣、能力和学习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个性化教学是尊重学生差异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应创设积极、和谐、互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安全和被尊重的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表达意见、鼓励学生合作、提供丰富的资源等方式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三、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和发现,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通过提问、讨论、分析等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四、多样化的评价方法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旨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发展。
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如考试、作业、小组活动评分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反馈和建设性评价来指导学生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五、持续的专业发展教学是一项不断变化和进步的工作。
教师应保持专业教育的持续发展,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参加教育培训、阅读教育书籍、与同行交流等方式都可以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
通过专业发展,教师可以拓展教学视野,提高教学水平,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
总结:专业的教学原则强调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启发式教学、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以及持续的专业发展。
专业开设原则
![专业开设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8cc4954165ce0508773213b6.png)
三个原则:规范性、科学性、市场性
通识教育课
最低的,语文60,数学和英语40,体育80,政治80。
根据专业特点、起点、学制等具体开设对应的课程。
语文:语文、国学、应用文写作、沟通与表达以及其它在大语文范畴的课程。
数学:高等数学、专业数学以及其它。
英语:基础英语、新模式英语、专业英语以及其它。
政治(德育):《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课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课时、《劳动教育》(3年制第三学期40课时,5年制第3、5、7学期,总计120课时)以及其它。
历史:20-40课时。
职业生涯:职业规划、就业指导,2门课含职业道德与法律、职场礼仪与技能模块,不单独为课程。
体育与健康,80课时,3年制第一学年开设,5年制第1-2学年开设。
所有选修课自第二学期开设,3年制总数不超过3门(2、3学期),2+1或1+1,5年制总数不超过5门(2-7学期),3+2或2+2。
用于调剂课时、课程和迎合学生兴趣。
《心理健康》,20课时
毕业验证课5+1、核心专业课(3年制≥4 5年制≥8)
总课时(含顶岗实习20周,1120课时)3年制≤3000,5年制≤5000。
通识课课时不超过总课时的30%,含选修课总课时、军事理论40课时、社会实践40课时。
3000-1120=1880*0.3=564
5000-1120=3880*0.3=1164
5年制第3-4学年,适当开设通识课,没必要强行凑课时。
可以在选修课里体现。
学分制学分,一定要有选修课,3年制课程总学分150,5年制240.
四个系先自行安排时间研讨,然后学校分4天终审。
【精品】如何选择适合的专业教学设计
![【精品】如何选择适合的专业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14500eb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ca.png)
如何选择适合的专业?教学目标:1.了解专业对人生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2.形成对选择专业有初步的认识,发现自我的兴趣与爱好,激励学生为理想专业而努力。
3.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知道成功的人生要从规划开始,为自己的将来做好合理的规划。
教学重点:强调合理选择专业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确选择专业的标准,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能够科学合理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教学难点:进而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
让学生明确职业选择的标准,能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授课时间:2021.11.14教学过程我们常听说:报个好专业,端个好饭碗。
对于学生及家长来说,专业选择是一个学生,甚至是一个家庭的大事。
截至2019年,全国大学共计开设506个本科专业,覆盖了13个学科,61个大学专业类别。
在如此众多的专业中,要想挑选出心仪的目标专业,其难度可想而知。
在新高考选课走班的背景下,对于即将闯关高考的学生,如何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理想专业,可以参考以下六个方面。
一、知晓报考专业(一)知晓报考专业的基本内容搜集和整理有关报考专业的基本资料,清楚所报专业的用途、功能与特点。
从学科门类可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3个学科门类。
同时,清楚这些学科门类的社会实践价值,所匹配的工作岗位、就业领域、单位性质等。
(二)知晓报考专业的培养模式了解报考专业的培养方案,所报学校是否具备连贯的“本硕博”的学历培养层次,是否属于国家重点建设学科、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是否为王牌专业,专业全国排名情况、专业毕业就业前景等基本信息。
要清楚勉励自己,大学里想要学到什么,通过专业学到什么,希望自己成为具备何种职业能力与素质的人才。
(三)提高相似专业的辨识度学生及家长要注意辨别一些专业名称十分相同的专业,例如:工商管理和物流管理。
要从专业的基本信息和培养模式进行区分,必要时要咨询老师、专业人员,提高辨别的能力和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载自雨田书斋]细说专业选择的基本原则分析可能的学科倾向。
1-2.孩子的个性特征不同的孩子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我意识的提高和人生实践的丰富,孩子的个性特征会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变化,但其基调仍基本稳定。
讨论孩子的个性特征和专业选择的关系,主要是考虑是否与专业所面向的职业素养要求基本一致。
一般个性活跃的孩子不适宜选择需要长时间做比较枯燥事情的专业(职业),如:会计、图书管理、生物技术等;做事相对比较宏观,不注重细节的,不宜选择土木工程、临床医学、考古等专业(职业)等;不愿意与人打交道的,不适宜选择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师范教育和管理类专业等。
应该说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个性特征是有全面了解的,如果不清楚也可以通过专业的测试工具来了解,如:卡特尔十六种个性因素测试16PF、SDS职业适应性自我测试等。
但这些测试工具比较复杂,不建议高三家长过分使用。
另外,这些测试结果也要用参考的态度来对待,不要过度迷信。
1-3.孩子的兴趣爱好专业选择还需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
此项关键是让孩子喜欢学、愿意学,从而激发持久地所事本专业领域活动的动力。
关于从孩子的兴趣出发选择专业的说法,很多家长是赞成的,但我想提醒的是需要仔细考虑三个内容:一是,有的孩子貌似有明确的兴趣爱好,喜欢某类专业。
这时家长需要仔细考虑这种兴趣是否真实持久。
一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衡量:孩子能否主动、自觉地从事该方面的活动?在这些方面是否已经具有超出其他孩子的基础?是否已经获得过,能说明孩子具有这方面才能的成果等。
如某孩子能自觉主动的学习计算机语言,并已经坚持学习了3-4年,且获得过信息技术方面学科竞赛省级以上奖项。
那么,这个孩子如果喜欢计算机或软件方面的专业,那才是真正的喜欢,否则家长就要冷静对待了。
二是,孩子好像有某方面的特长,也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但未出现以上所说的情况。
或者孩子只是现在才开始感兴趣。
那么建议家长在考虑选择这方面的专业时,可以给以一定的权重,但不要给以较大的权重。
三是,孩子没有什么明确的兴趣,说不清自己的想法,这是90%以上孩子的表现,应该说是非常正常的情况。
这时,家长可以采用分类排除法,即根据孩子不喜欢的程度,排除某类专业。
注意,孩子对专业内涵是不了解的,家长应该从该专业面向的行业和职业入手,让孩子排除。
比如:医生、教师、警察、秘书、工程师等。
在职业描述时尽量具体一些,这样孩子便于选择。
只要孩子不强烈反对,这类专业在本项权重上是等值的。
1-4.拥有并能利用的家庭资源尽管大学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并非一定,同时在人生的过程中工作会发生变化,但如果在选择专业时,基本不考虑以后所面对的行业和职业那是非常盲目的选择。
本子项设置的意图是,如果家长有某些方面的资源有助于孩子的工作选择和人生发展,那么可以向这方面考虑来选专业。
比如:如果家长拥有部队和警察等方面的资源,可以考虑选择军警类专业;如果家长拥有银行、保险等金融业资源,可以考虑选择金融类、统计类、经济类专业;如果家长拥有行政资源,可以选择中文类、管理类、法律类专业;如果家长拥有某种特殊行业资源,可以选择地矿类、石油类、气象类等专业。
总之,专业选择可以充分发挥家长拥有的现有资源。
当然还应该考虑这种资源是可以利用的才行。
如果家长没有什么资源可以利用,那么,就应该避免选择就业比较面窄的行业性专业。
专业选择的原则之二:应符合对职业的期望对绝大部分考生而言,所学专业基本决定未来的职业走向。
因此,总是有很多家长会问:“孩子以后做什么工作”或者“学了某专业以后做什么”等问题。
这里,首先需要澄清二种说法:一是“学什么”和“干什么”没有联系。
的确在现实社会中这一说法是能找到例证的。
但仔细想一想总觉得不对劲。
其实这里有些误解,因为大学有很多专业设置是从学科体系出发的,并非直接对应行业、职业和岗位,所以会出现学了某专业的学生,会从事许多不同的工作。
但这并不能说明专业选择与未来职业无关,我个人的认识是:有的专业其行业指向非常明确,如师范、金融、法律、医学、化工、地质、建筑、土木等。
有的专业是属于具有某种技术属性,适合于运用这种技术的各个行业,那么它们所对应的行业和职业就非常广泛,如计算机、电子信息、自动控制、机械电气、材料科学、工商管理等。
还有的专业是属于基础科学性质,其和行业与职业的联系就不那么直接,这些专业看起来各行业都需要,但实际上主要面向的是科学研究或人才培养的专门领域。
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教育、心理、中文、历史等。
二是从目前从业人员所学专业和发展现状,推断该专业的职业面向与现实价值,这是很常见的一种认识误区。
如某人现在从事金融产品设计领域的工作,但其专业是法律;或某人从事机械加工领域工作,其专业是材料科学。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但我们不能由此推断法律专业可以面对金融领域,材料专业可以面对机械加工领域。
当前职业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高收入高要求的专门化岗位。
从单位招聘的角度看,大部分职位对专业领域是有明确要求的。
另外,还有一种误区,就是从某人当前的职位推断某专业预期的岗位和收入。
比如,某人学习的是审计专业,现在在上海某外资审计事务所担任主任审计,月薪过万,那么我们是否就可以推断审计专业的岗位薪资都能如此?我以为不能过于盲目推断,具体原因我想大家都很清楚。
因此,影响人生发展的因素非常复杂,其中个人的境遇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这些因素都不是我们当前能主动选择和控制的。
既然专业选择能基本规定未来行业和职业的大致范围,那么我们就应该抱着慎重的态度进行。
2-1:对未来的收入预期。
收入问题应该是影响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并且不同的个体对于收入预期值就着不同的定位。
本质上,专业与收入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说A专业毕业一定比B专业毕业的收入高。
但由于专业与行业、职业相关,所以,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就形成了不同专业毕业的收入差别。
近年来金融、经济、建筑、土木、通信、信息等专业持续火爆,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些专业所服务的行业收入较高。
所以,在开展收入预期思考时,建议关注以下内容:一是关注相同区域的不同行业、职业、岗位之间的收入差异,以及这些与专业之间的联系度。
二是动态辩证地看待不同行业、职业、岗位之间收入的变化趋势。
一般至少需要预测5-8年后的情况。
比如某些垄断性行业的开放竞争所引发的利润下降趋势、公务员与事业单位工资和养老改革趋势、某行业人才相对剩余所引发的起始收入下降趋势、某行业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收入红利上升趋势等。
三是关注起始收入与增长幅度之间的关系。
总体上个人收入是不断增长的,但不同行业、职业和岗位收入增长的幅度还是有差异。
四是注意比较投入与收入的比例关系,注重收益率。
比如有的专业面向艰苦岗位,虽然收入较高,但付出也较大。
有的工作收入是浮动收益的,那就需要观察引起收入浮动的因素是否可控等。
总之,以上信息的收集、鉴别、比较和判断需要做一个有心人才行。
2-2:对职业声誉的追求。
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除了收入外,还有就是职业的社会声誉,就是所谓职业的社会地位和人们的追逐程度。
中国历史上是个官本位的社会,改革开放以来又形成了逐利金钱的社会潮流。
所以,社会上对公务员、白领阶层、金融商业、文艺范角等十分热捧。
当然,具体到个体对职业声誉的看法肯定存在不同的观点,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好恶的标准。
建议思考这一问题时,注意以下要点:一是防止“干一行、怨一行”的心理,总感觉自己的工作没干头,但其他人却非常羡慕,如会计、教师、医生、律师等;二是防止“晕轮效应”,就是所谓爱屋及乌的作用,感情用事,看不到某职业的不足。
三是防止“雾里看花”、似知非清的道听途说,不明就里,随潮跟风。
总之,要客观、辩证、理性地看待。
2-3:对工作性质的选择。
不同的工作具有基本稳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压力,这就勾勒出了工作的基本性质。
比如从工作对象看,有数据、设备、资料、文本、人员等不同的区别,从工作环境看,有车间、现场、办公室、本地和外地之分;从工作的节奏看,有稳定无变化、波动且随机、紧张有压力、无趣而枯燥之别。
当然,这里说的是工作的常态和基调,不排除短期的变化。
显然,如果2-1、2-2的问题已经解决,那么也许就有可能需要考虑本选项了。
比如:有的家长不希望孩子学软件工程,原因是技术变化快,工作后不断学习的要求高,呈现出后浪总比前浪高的态势。
有的家长不希望孩子学医,原因是工作压力大,责任重,成才周期长,投入产出率低。
有女孩的家长希望孩子做老师,因为工作稳定假期长等等,这些说的都是工作性质的选择范畴。
(说明:以上家长的认识是否正确,本人不可置否)2-4:对行业倾向的喜好。
无容置疑,每个家长都身处某一行业,丰富的社会经验形成了对某些行业的特殊偏好,只要这种偏好有足够充分而合理的理由,孩子也能乐意接受,选择与该行业相关的专业应该是合适的。
如果家长没有明确的行业倾向,建议可以研究目标就业区域的产业发展规划,寻求未来有发展前景的朝阳行业。
当然,也不能过于相信有关规划的预期,还需要考察该目标区域重点发展的产业基础状况,如果两者相符,那么这个预期实现的可能就比较大。
例如苏州园区未来重点发展纳米产业,由于其拥有强大的信息产业和精密加工产业基础,以及中科院纳米所、南京大学研究院、中科大研究院、东南大学研究院、四川大学研究院、武汉大学研究院、苏州大学等人才培养与科研机构,所以,这样的预期就相对比较可信。
同时,与纳米技术相关的专业在园区未来将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专业选择的原则之三:应符合人生规划其实,专业选择最能和孩子的人生规划相一致,这样就有利于提高成才效率,控制系统风险。
其中,需要关注的内容有以下4个方面。
3-1:符合孩子的成长路径:孩子的成长路径目前虽然也只能大致规划,但其中有些内容还是可以比较明确设想的,比如:孩子是否考研?考研目标的选择?是否考虑出国学习?等等。
这些目标的设定和职业选择的方向,对孩子专业选择是有不同取向的。
如果倾向本科毕业就工作的,最好避免选择基础性专业和技术含量高且复杂的专业,并重点选择需求量大的专业。
因为本科主要面向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