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家访工作管理制度
学校老师家访管理制度

学校老师家访管理制度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个人情况以及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许多学校实行了老师家访制度。
这一制度通过老师定期走访学生家庭,增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然而,老师家访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学校老师家访管理制度。
一、家访目的及意义老师家访是学校与家庭的桥梁,旨在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通过家访,老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家庭的环境、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家庭对学生的期望,为学生提供更精准的教育服务。
同时,家访也可以帮助学校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需求,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二、家访实施形式老师家访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如个别家访、集中家访和家庭教育讲座等。
个别家访是指老师单独拜访学生家庭,与家长进行交流,关注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和学习情况。
集中家访是指学校组织老师一同走访学生家庭,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家庭教育讲座则是为家长提供一些教育方法和理念,帮助他们更好地教育孩子。
三、家访时间和频率家访时间和频率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家庭的需求来确定。
学校可以在学期开始和结束时进行一次全校范围的家访,同时根据学生的情况,定期开展个别家访或集中家访。
家访频率不宜过高,以免给家庭带来困扰,同时也要确保家访的效果和目的。
四、家访任务和内容老师家访的任务是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个人情况,并与家长进行交流。
在家访中,老师可以询问学生在家中的学习与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学习动力。
同时,家访也可以帮助老师发现学生的问题和需求,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
五、家访中的困难和挑战老师家访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可能导致家访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有些家长可能对家访持怀疑态度或不配合,造成沟通困难。
其次,有些家庭可能存在一些隐私问题,不愿意与外人分享。
此外,家访给老师和学生的家庭都带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负担,需要协调双方的时间安排。
六、加强家访管理的必要性为了更好地发挥家访的作用和效果,学校需要加强家访管理。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及要求大全(10篇)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及要求大全(10篇)教师家访工作制度及要求大全(精选10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人们运用到制度的场合不断增多,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教师家访工作制度及要求的内容,欢迎阅读借鉴!教师家访工作制度及要求【篇1】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为有计划地进行,学校特制定以下制度:一、家访工作责任人:家访工作主要由班主任负责,任课教师全员参与,每班组成若干个家访小组。
学校行政人员家访主要处理学生突发情况或典型事件。
二、家访的次数:一学年内家访小组必须普访学生一次,一学期内至少家访一半以上学生。
对特殊群体学生必须访两次以上。
三、家访的原则:发生下列几种情况,班主任必须及时家访,副班主任应积极配合。
1、学生患病,缺席三天以上,班主任要登门或上医院探望。
2、学生家庭发生重大或不幸事件,要及时做好安抚工作。
3、学生在学校里发生伤害事故,必须第一时间通知家长或亲自把孩子送回家,说明情况,提出解决办法。
4、学生无故迟到、缺席,及时向家长了解原因,通报情况,共同进行教育。
5、学生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或品行不端,及时与家长联系,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教育。
6、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有进步时要及时家访,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作恰如其分的汇报,给学生和家长以热情的鼓励。
四、家访的内容:1、学生在校实际情况汇报。
2、学生在家实际情况询问。
3、了解学生家庭的结构、经济状况、环境、教育等情况。
4、与家长协商共同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手段。
5、协调学生与家长的关系。
6、增进与学生、学生家长的情感交流。
五、家访的注意事项:1、每次家访要确定家访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要对被家访的学生有较充分的了解。
2、家访前要提前预约,告知家长家访的时间,以提高家访效率。
3、家访过程中,学生、学生家长都应在场,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忌片面孤立地看问题,个别问题可要求学生回避。
4、家访时要虚心听取学生和家长的意见,要实事求是汇报学生在校表现,要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学校教师家访管理制度

学校教师家访管理制度一、引言学校教师家访是加强学校与家庭合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环节。
为了更好地规范和管理教师家访活动,学校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师家访管理制度。
二、家访目的教师家访的目的在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家庭关系,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和家庭教育情况,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综合发展。
三、学校教师家访计划学校应根据学年计划和教师个人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和分配教师家访任务。
家访计划可以包括家访时间、家访对象和家访目的等内容。
四、家访方式选择家访方式可以根据家庭的具体情况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例如电话、上门拜访或线上视频等方式。
灵活选择家访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家庭的需求。
五、教师家访准备工作在进行家访之前,教师应提前做好准备。
例如,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收集学生家庭作业和成绩等资料,以便能够更好地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
六、家访过程教师在家访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态度和举止,展示教师的亲和力和专业素养。
与家长进行真诚的交谈,倾听家长对学生的观点和意见,共同探讨学生的发展方向。
七、信息记录和反馈教师在进行家访时应及时记录家庭的情况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便于后续跟进。
同时,教师也应向学校报告家访情况,以便学校能够及时了解教师家访工作的进展。
八、教师家访成果评估学校可以根据教师家访情况,通过家长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对教师家访的实施成果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有助于改进和调整教师家访工作,提高效果。
九、学校对教师家访的支持学校应提供相应的支持措施,例如组织教师家访培训、为教师提供家访必要的工作条件和资源等。
学校的支持措施能够增强教师家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十、家访保密与个人隐私学校和教师应严格遵守家访保密原则,妥善保管家庭信息,保护家长和学生的个人隐私。
在家访过程中,应确保所获取的信息仅用于教育教学目的。
十一、家访后的跟进工作家访结束后,教师应根据家访情况和家长提出的问题,及时跟进解决。
通过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学校家访管理制度

学校家访管理制度学校家访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校家访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学生家访工作的指导性文件,适用于学校各年级的所有学生家访工作。
第三条家访工作是学校与学生家庭之间的有效沟通方式,旨在加深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充分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第四条家访工作由学校负责,各班级教师和学校领导共同参与。
第五条家访工作应遵循科学、合理、公平、公正、保密的原则。
第二章家访的目的和任务第六条家访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促进学生的个性化、终身发展。
第七条家访的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家庭教育情况,判断学生的成长环境和生活条件是否适宜。
(二)了解学生在家的习惯和行为,判断学生是否存在不良习惯和行为问题。
(三)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判断学生是否存在学习困难和需要帮助的问题。
(四)了解学生在家的个性和兴趣爱好,为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提供依据。
(五)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变故和突发事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第三章家访的组织和实施第八条学校应明确家访的组织机构和责任人,设立家访工作专职组织部门,并明确各级领导的职责和任务。
第九条家访由学校统一组织,采取分层次、分类别、分批次进行。
家访对象为全校学生。
第十条家访的实施应保证学生家庭的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家访时间应与学生家长协商确定。
第十一条家访由学校领导、班级教师和家访员共同参与,家访员应接受学校的培训和考核。
第十二条家访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与家长亲切交谈,了解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情况。
(二)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家的习惯和行为。
(三)检查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需求。
(四)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培养。
(五)记录家访情况,填写家访报告并及时归档。
第十三条学校应建立家访档案,保存家访记录和报告,便于学校长期跟踪学生的发展情况。
学校家访回访工作制度

学校家访回访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生活习惯和家庭教育情况,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根据我国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教学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家访回访的目的1. 了解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包括家庭背景、家庭氛围、家长教育观念和方式等。
2. 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 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表现,包括学习成绩、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
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促进家校共育,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5. 搜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学校工作。
三、家访回访的对象和时间1. 家访回访的对象包括全体学生家长。
2. 家访回访时间安排在每学期期中、期末考试后一周内完成。
四、家访回访的内容1. 学生在本学期的学习成绩和进步情况。
2. 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表现。
3. 学生在校参加的各项活动及表现。
4. 学生家庭环境、家庭教育状况及家长对学生的期望。
5. 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五、家访回访的方式1. 面对面家访:教师直接到学生家中进行访问,与家长面对面交流。
2. 电话家访:教师通过电话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情况,反馈学生在校表现。
3. 网络家访:教师利用微信、QQ等网络平台与家长交流,分享学生成长点滴。
4. 书信家访:教师以书信形式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情况,表达关心和期望。
六、家访回访的流程1. 制定家访计划:学校家访工作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每学期的家访回访计划。
2. 通知家长:提前通知家长家访时间、地点和方式,确保家长能够参与。
3. 进行家访:教师按照计划进行家访,认真记录家长反馈的情况。
4. 汇总反馈:教师将家访回访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 制定改进措施:针对家访回访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6. 跟踪落实:教师对家访回访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确保改进措施的落实。
七、家访回访的评估与激励1. 学校家访工作小组对教师的家访回访工作进行评估,内容包括家访计划、家访记录、家长反馈等。
学校家访工作管理制度

学校家访工作管理制度1. 简介家访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学校家访工作是指学校老师定期对学生家庭进行走访和交流的一种方式。
这项工作的目的在于建立师生家长之间的互信关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提供一个有效的反馈渠道,以便及时解决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遇到的问题。
2. 家访工作的重要性家访工作对于学校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与学生家长的面对面交流,学校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和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综合化的教育服务。
其次,家访工作有助于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和支持,提高学校形象和声誉,进一步促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
3. 家访工作的程序和要点家访工作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确定家访对象、与家长预约、前期准备、家访实施以及后期跟进。
在家访过程中,老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与家长进行友好而真诚的交流、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对学生的状况进行细致观察和评估、为家长提供教育指导和支持、及时记录和整理家访情况等。
4. 家访工作中的问题和挑战在进行家访工作时,老师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包括家长不配合、家庭隐私和安全问题、时间和人力资源的限制等。
针对这些问题,学校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家访工作的目标和程序,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帮助教师有效应对这些挑战。
5. 家访工作的管理制度为了确保家访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
这个制度应包括家访工作的组织架构、工作程序、评估和反馈机制等内容。
同时,制度还应涉及到教师的培训和考核等方面,以提高家访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6. 家访工作的管理流程家访工作的管理流程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制定家访计划、组织实施、及时记录和归档、评估反馈以及持续改进。
各个环节都需要有相应的文件和表格支持,以确保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7. 家访工作管理中的沟通与合作家访工作需要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紧密合作和良好沟通。
学校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家庭情况和学生需求,并与家长共同制定学生的教育目标和个性化发展计划。
家访任务管理制度

家访任务管理制度一、背景家访任务作为学校管理与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加强学校与家庭沟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家访任务的高效有序执行,制定家访任务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二、目的制定本管理制度旨在明确家访任务的组织、分配和执行要求,提高家访任务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校家庭合作共育,推动学生成长发展。
三、管理职责1. 学校领导:负责制定家访任务的计划和安排,并对家访任务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学校领导:负责制定家访任务的计划和安排,并对家访任务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2. 班主任:负责协调和组织班级家访任务的执行,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
班主任:负责协调和组织班级家访任务的执行,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
3. 家访队员:由教师组成,具有一定的家访经验和沟通能力,负责具体家访任务的执行和记录。
家访队员:由教师组成,具有一定的家访经验和沟通能力,负责具体家访任务的执行和记录。
四、任务分配1. 学校领导:根据班级情况和教师资源,确定家访任务的分配情况。
学校领导:根据班级情况和教师资源,确定家访任务的分配情况。
2. 班主任:根据学校领导的任务分配,将家访任务合理分配给各班级,确保公平公正。
班主任:根据学校领导的任务分配,将家访任务合理分配给各班级,确保公平公正。
3. 家访队员:根据班主任的分配,承担相应的家访任务,并按要求完成。
家访队员:根据班主任的分配,承担相应的家访任务,并按要求完成。
五、执行流程1. 任务安排:学校领导根据学校年度计划,定期确定家访任务的安排,并通知班主任和家访队员。
任务安排:学校领导根据学校年度计划,定期确定家访任务的安排,并通知班主任和家访队员。
2. 任务分配:班主任根据学校领导的安排,将家访任务分配给各班级,并通知家访队员。
任务分配:班主任根据学校领导的安排,将家访任务分配给各班级,并通知家访队员。
3. 任务执行:家访队员按照班主任的安排,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并记录相关信息。
学校家访工作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教师、学生及家长。
第三条家访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尊重家长,平等交流;2. 真诚关爱,关注学生;3. 实事求是,解决问题;4. 规范程序,提高效率。
第二章家访对象及内容第四条家访对象:1. 学生家长;2. 家庭困难学生;3. 学习成绩优异或进步显著的学生;4. 学习成绩下滑或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5. 行为习惯较差、有不良行为的学生。
第五条家访内容:1. 了解学生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及家庭教育状况;2. 交流学生在校表现,包括学习成绩、品德行为、身心健康等方面;3. 指导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开展教育工作;4. 反馈学生在校期间遇到的问题,寻求家长支持与帮助;5. 介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及学校发展规划。
第三章家访时间及方式第六条家访时间:1. 学期初: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做好新学期教育工作;2. 学期中:关注学生成长,调整教育策略;3. 学期末:总结一学期工作,规划新学期目标。
第七条家访方式:1. 面对面家访:教师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学生情况;2. 电话沟通:教师通过电话与家长联系,传达学校工作及学生情况;3. 网络沟通:教师通过微信、QQ等网络平台与家长保持联系,分享学生在校动态。
第四章家访要求第八条教师家访应做好以下工作:1. 提前制定家访计划,明确家访对象、内容、时间;2. 家访前,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做好充分准备;3. 家访时,保持礼貌,尊重家长,认真倾听家长意见;4. 家访后,整理家访记录,分析学生问题,制定改进措施;5. 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共同关注学生成长。
第九条家长配合家访工作应做到:1. 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家访工作,提供真实信息;2. 参与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活动;3. 关注学生在校表现,与教师保持密切联系;4. 支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家访工作管理制度

教师家访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家访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和家庭之间密切联系的纽带。
学校制定家访工作管理制度,对教师进行规范管理,确保家访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条家访工作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促进学生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第四条家访工作应依法依规开展,确保家访对象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家访工作的内容和对象第五条家访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情况、家庭教育环境等;2.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动态、学习习惯、学习困难等;3.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包括态度、行为举止、与家庭成员关系等;4.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心理情况,包括情绪状态、心理压力、心理问题等。
第六条家访的对象主要是学生的家长,也可以包括其他家庭成员。
第三章家访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第七条学校应组织专门的家访工作小组,明确家访工作的责任分工和流程。
第八条家访工作小组应包括教务处、学工处、心理咨询室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并指定一名负责人统一协调。
第九条家访工作小组应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定期制定家访计划,明确家访对象、家访时间和家访内容。
第十条家访工作小组应及时收集家访反馈信息,对家访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
第十一条家访工作小组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解答家长的疑问和困惑,促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互信互动。
第四章家访工作的实施第十二条家访工作应在学校家长会、开学第一周等适宜的时间开展,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
第十三条家访工作小组应提前通知家长,安排好家访时间和地点,确保家访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四条家访工作小组应制定家访问卷,详细记录家访的内容、发现的问题和建议等信息。
第十五条家访工作小组应保护家访对象的隐私权,对家访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外泄。
第五章家访工作的效果评估第十六条学校应定期对家访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家访工作的成绩和不足,及时调整家访工作的方向和方式。
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制度

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制度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制度(精选7篇)如何写好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制度?看看吧。
一个组织的管理制度,必须包含所有执行事项,不能有所遗漏,如发现或新的执行事项产生,应相应的制定管理制度,确保所有事项“有法可依”。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制度,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制度(篇1)家访是维系教师、家长、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家校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
为密切家校联系,强化家庭教育指导,提升家校共育水平,切实发挥家校育人合力,现就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制度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_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双减”工作和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健康、考试管理落实落地,在全省中小学开展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教师家访工作,形成教师全员参与、形式灵活多样、覆盖全体学生、关注特殊群体和个体的家访工作新格局,切实激活家访的育人效能,不断凝聚育人合力,提升育人成效。
二、工作原则(一)全面发展,育人为本。
以教育性、整体性、激励性、客观性为评价准则,实事求是反馈学生信息,全面了解学生在家情况,共商育人对策,助推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二)面向全体,关注个体。
树立服务学生和家长的工作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全员普访;以特殊群体和个别学生为重点,进行针对性家访,切实增进家校沟通,深入细致做好家访工作。
(三)形式灵活,突出实效。
在传统家访形式的基础上,创新方式方法,开展电话、微信、视频等线上家访与家长会、学校开放日等线下家校交流活动。
以解决问题、取得成效为导向,形成策划、准备、访问、反思、改进等环节不断循环完备的家访流程,保障家访实效。
(四)着眼长远,立足常态。
强化一线学生工作,科学统筹安排家访工作,加强督导检查,建立家访工作长效机制和评价考核制度,激发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家访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
学校家访工作规范与管理制度

学校家访工作规范与管理制度一、引言学校家访工作是教育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和合作,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然而,如果家访工作不规范、管理制度不健全,可能会导致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探讨学校家访工作的规范与管理制度。
二、确立家访目的学校家访的目的是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下的情况,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望,并共同制定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计划。
三、明确家访流程家访工作需要有明确的流程和顺序。
首先,学校应提前通知家长安排家访时间,并与家长沟通确认。
其次,指派专人进行家访,负责与家长交流和记录相关信息。
最后,及时总结和反馈家访情况,对学生进行跟进。
四、制定家访准则学校应制定家访准则,明确家访的目标、范围和方式。
在家访中,教师应尊重家长的意愿和隐私,遵循专业道德规范,保护学生的个人信息。
五、培训家访人员学校应定期组织家访人员培训,包括家访技巧、沟通技巧、情感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内容。
通过培训,提升家访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沟通能力,为家访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六、建立家访档案学校应建立家访档案,对每次家访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和归档。
档案包括家访时间、参与人员、问题反馈、家长意见等内容。
通过家访档案,学校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
七、建立家长联络机制学校可以建立家长联络机制,包括家长会、家委会等形式。
通过这些机制,鼓励家长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参与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决策过程,共同为学生的成长贡献力量。
八、加强家访与课堂教学的对接家访和课堂教学是相互关联的。
学校应加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需求,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
九、关注特殊学生学校在家访中要特别关注特殊学生,如学习困难、身体残疾等。
通过与家长的深入沟通,了解学生的特殊需求,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
十、加强家访成果评估学校应定期对家访工作进行评估,了解家访的成效和问题,并进行改进和调整。
教师家访规范管理制度

教师家访规范管理制度家访是教师与学生家庭之间的重要沟通方式,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家庭教育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保障教师家访的有效性和规范性,学校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师家访规范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拟定制度目的、制度内容、拟定流程以及完善制度等方面展开回答写作。
一、拟定制度目的教师家访规范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教师家访的目标明确,家访过程规范,家访结果有效,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制度内容1. 家访目标:明确家访的目的,如了解学生家庭背景、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促进师生家庭三方的沟通交流等。
2. 家访对象:确定家访的对象范围,如初中生、特殊学生、困难学生等。
3. 家访时间:规定家访的时间安排,尽量避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家庭生活。
4. 家访方式:明确家访的方式,可以是面访、电话访、电子邮件等,鼓励多种沟通方式,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式。
5. 家访内容:约定家访的具体内容,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个性特点、家庭背景等,并及时记录反馈。
6. 家访记录:规定家访记录的格式和要求,记录家访的详细情况,确保信息准确、完整。
7. 家访反馈:规定教师需要向学校反馈家访的情况,包括家访目的、方式、内容、结果等,供学校做好教育管理工作。
三、拟定流程1. 通知家访对象:学校通过书面通知或口头告知的方式,向家访对象(学生的家长)传达家访的目的、时间、方式等信息。
2. 家访报备:教师必须事先向学校报备家访计划,包括家访目的、对象、时间、方式等,以备备案及时掌握进展情况。
3. 准备工作:教师在进行家访前需要做好充分准备,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收集相关资料,制定家访提纲等。
4. 家访实施:教师按照预定时间和方式进行家访,与家长进行有效交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环境,避免扩大教育差距。
5. 家访记录:教师在家访过程中要认真记录家访情况,如学生表现、家长反馈等,记录必要的信息以备后续分析和使用。
6. 家访反馈:教师需将家访情况及时向学校进行汇报,包括家访目的、方式、内容、结果,供学校做好教育管理工作。
小学校家访工作管理制度

小学校家访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家访工作是学校与家庭沟通的重要方式,是加强家校合作的重要手段,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家访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全校教职工进行的家访工作。
第四条学校注重家访工作的科学管理和规范化操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鼓励教职工积极参与,协力推进家访工作。
第五条家访工作的目标是了解学生家庭基本情况,促进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第六条学校建立健全家访工作档案,完善家访工作记录,为学校管理和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和支撑。
第二章家访对象和范围第七条家访对象是学生的家庭,包括父母、监护人等家庭成员。
第八条家访工作的范围包括学生的家庭住址及其周边环境、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等。
第九条学校对学生的家庭实行分类管理,重点关注重点学生、困难学生、问题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家庭。
第三章家访工作流程第十条家访工作应制定详细的计划和安排,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十一条家访工作要由学校领导统一安排和部署,确定责任人和工作队伍,明确任务分工和工作要求。
第十二条家访工作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了解家庭基本情况,提前与家长预约家访时间。
第十三条家访工作要注意保护学生隐私和家庭隐私,不得违背家长意愿进行家访。
第十四条家访工作要全面了解家庭情况,包括家庭成员、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教育方式、家庭关系等。
第十五条家访工作要及时记录所见所闻,做好家访工作记录,上交学校管理部门。
第十六条家访工作后要及时与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交流家访情况,及时提出建议和意见。
第十七条家访工作要做好后续跟进,并及时向家长反馈家访情况,促进家校合作,解决学生问题。
第四章家访工作的管理与督导第十八条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家访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安排,制定年度家访计划,指导和督促家访工作的开展。
第十九条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要给予家访工作必要的支持和协助,加强对家访工作的管理和督导。
家访机制方案及措施

家访机制方案及措施引言家访是学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与家长面对面交流,了解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和解决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家访机制方案及相应的措施,以帮助学校建立高效的家访制度。
家访机制方案1. 制定家访计划学校应该制定每个学期的家访计划,明确每次家访的目的和内容。
计划应该涵盖全体学生,每个班级都应该被安排到,确保公平公正。
2. 分配家访任务学校应该安排专门的教师或家长委员会成员负责家访任务的分配。
根据每个教师的工作量和家长的意愿,合理分配家访任务,保证每个教师和家长都有参与家访的机会。
3. 建立家访档案学校应该建立家访档案,记录每次家访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和讨论的内容等详细信息。
通过建立档案,可以追踪学生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提供家校沟通的有效参考依据。
4. 提供培训和指导学校应该为参与家访的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确保他们能够妥善处理家访中的各种情况和问题。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沟通技巧、家庭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敏感问题的处理等。
5. 制定家校合作协议学校可以与家长签订家校合作协议,明确双方在教育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
协议可以包括学校的家访安排和家长对学校提供支持的承诺等内容,以增强家校合作的积极性。
6. 定期反馈家访结果学校应该定期向家长反馈家访结果。
反馈可以通过家长会、公告栏、学校网站等途径进行,及时告知家长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问题,以加强家庭对学生学习的关注和支持。
措施为了更好地落实上述家访机制方案,学校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家长沟通学校应该定期举办家长会,与家长面对面交流,了解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渠道与家长沟通,提高家长参与度和学校形象。
2. 提供家长培训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培训,包括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帮助孩子规划学习时间等内容。
培训可以由学校教师、教育专家或心理辅导师来进行,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
家访工作管理制度

家访工作管理制度XXX初中制定了家访工作制度,旨在加强家校联系,实现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互相沟通,以及促进家长和教师之间的配合施教。
以下是该制度的具体内容:一、家访工作责任人班主任是家访工作的主要责任人,而任课教师则全员参与。
二、家访的量化指标1.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每学期至少要家访10-15名学生。
2.新班主任必须在一学年内对所有学生进行家访,第一学期至少家访2/3以上学生,第二学期至少家访1/3以上学生。
3.XXX教师应积极配合班主任的家访工作,班主任会根据本班情况确定科任教师的家访次数,并负责考核其家访工作。
4.家访时,教师应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情况,特别是孩子的优点和品德等方面的情况。
同时,教师还应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并与家长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必要时可让孩子在场,但不应向家长“告状”或施压。
5.教师在家访前应确定家访目的,并根据学生家长的特点制定谈话提纲和谈话方式,以确保家访的效果。
6.家访时,教师应重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对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应诚恳接受,并必要时向校领导反映,以便尽快采纳并改进学校工作。
对于不正确或过高要求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应耐心解释,宣传有关政策,以争取家长的理解。
三、家访的内容1.了解学生在家的实际情况,并提供学生在校的全面表现情况。
2.了解学生家庭的结构、经济状况、环境和教育等情况。
3.与家长协商共同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和手段。
4.协调学生与家长的关系。
5.增进与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情感交流。
四、家访的注意事项1.每次家访要确定家访的目的,并注意往返途中的安全。
2.家访前可以通过电话预约,以提高家访的实效性。
3.家访过程中,学生和学生家长都应在场。
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切忌片面孤立地看问题。
对于个别问题,可以要求学生回避。
4.家访后,教师应认真记录,并及时总结。
五、家访工作的考核办法1.通过学生座谈会、学生问卷或家长问卷,了解有关教师的家访情况,并将其作为考核教师家访工作的重要依据。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三篇)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是一种学校管理措施,旨在加强学生、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增进学生和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和支持。
家访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教育环境和家庭教育情况,同时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政策和教育要求,共同协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计划,解决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的问题。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1. 家访计划:学校要制定家访计划,明确每个学期或学年内要进行的家访次数,确定家访的对象和范围。
2. 家访内容:教师在家访中应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环境、家庭背景以及家长对学校的期望和关注点,同时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家访内容要真实、客观,并且要注意保护学生和家长的隐私。
3. 家访方式:家访可以采取面对面交流、电话交流或在线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
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确保有效沟通和良好效果。
4. 家访记录:教师在家访时要做好记录,包括家访的日期、时间、内容和结果等。
记录可以用于学校的统计和评估,也可以用于后续的跟进和记录。
5. 教师培训: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家访能力和沟通技巧,使其能够更好地与家长进行交流和合作。
6. 家访反馈机制:学校应建立家访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家访效果和问题,以便对教师的家访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的实施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加强学生的学习支持和家庭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发展潜力。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二)一、引言面对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和教育发展的不断推进,教师家访工作作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家访,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状况,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支持和帮助。
因此,建立和完善教师家访工作制度显得至关重要。
二、教师家访的意义1.增进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 家访是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联系的重要途径,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教师能够更好地听取家长的意见、了解家庭环境和教育期望,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方案。
家访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目的为加强我校家访工作的安全管理,确保家访活动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及流程。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教师、行政人员及参加家访活动的其他工作人员。
三、安全管理制度1. 家访前准备(1)家访教师需提前了解受访家庭的基本情况,包括家庭成员、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
(2)家访教师应提前与受访家庭取得联系,预约家访时间,并告知家访的目的和内容。
(3)家访教师应提前了解受访家庭的地理位置,确保交通、住宿等条件适宜。
2. 家访过程(1)家访教师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自身安全。
(2)家访教师应穿着整洁,佩戴工作证,以示尊重。
(3)家访教师应与受访家庭保持良好沟通,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家庭情况等。
(4)家访教师应关注受访家庭的安全状况,如有安全隐患,应立即告知学校。
(5)家访教师应遵守受访家庭的规定,尊重家庭成员的隐私。
3. 家访结束(1)家访教师应向受访家庭表示感谢,并告知后续关注事项。
(2)家访教师应向学校反馈家访情况,包括学生表现、家庭情况等。
四、安全流程1. 家访申请(1)家访教师填写《家访申请表》,经所在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报学校。
(2)学校审批通过后,家访教师领取《家访任务单》。
2. 家访前准备(1)家访教师根据《家访任务单》提前了解受访家庭情况。
(2)家访教师与受访家庭预约家访时间,并告知家访目的和内容。
3. 家访实施(1)家访教师按预约时间到达受访家庭,出示工作证。
(2)家访教师与受访家庭进行交流,了解学生表现、家庭情况等。
(3)家访教师关注受访家庭安全状况,如有安全隐患,及时上报。
4. 家访结束(1)家访教师向受访家庭表示感谢,并告知后续关注事项。
(2)家访教师填写《家访反馈表》,向学校反馈家访情况。
五、监督检查1. 学校将定期对家访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家访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2. 家访教师如有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将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六、附则本制度由学校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小学家访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增进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了解和参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家访目的1. 了解学生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及家庭教育状况;2. 交流学生在校表现,反馈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行为等情况;3. 倾听家长意见和建议,增进家校沟通;4. 寻求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三、家访对象1. 新生家庭;2. 家庭困难学生家庭;3. 学习成绩较差学生家庭;4. 行为习惯不良学生家庭;5. 家长反映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家庭;6. 学校认为有必要进行家访的其他家庭。
四、家访人员1. 家访人员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学校领导组成;2. 家访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沟通能力;3. 家访人员需经过培训,熟悉家访程序和注意事项。
五、家访时间1. 学期初、学期末进行集中家访;2. 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家访;3. 家访时间应避开家长工作高峰期,尽量选择合适的时间。
六、家访内容1. 了解学生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及家庭教育状况;2. 交流学生在校表现,包括学习成绩、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3. 反馈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行为等情况,包括优点和不足;4. 倾听家长意见和建议,收集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5. 寻求家校合作,共同制定学生成长计划。
七、家访程序1. 确定家访对象,制定家访计划;2. 家访人员提前与家长预约家访时间;3. 家访时,携带相关材料,如学生成绩单、家校联系册等;4. 家访过程中,尊重家长,注意沟通技巧,认真倾听家长意见和建议;5. 家访结束后,填写家访记录表,总结家访情况,形成家访报告。
八、家访注意事项1. 家访人员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尊重家长,不得泄露学生隐私;2. 家访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确保自身和学生的安全;3. 家访结束后,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反馈家访情况,共同促进学生成长;4. 家访记录表要真实、准确,妥善保管。
九、家访效果评价1. 家访覆盖率:按年级、班级进行统计,确保家访覆盖率达到规定比例;2. 家访满意度:通过家长满意度调查,了解家长对家访工作的满意程度;3. 家访成效:通过观察学生变化、家长反馈等,评价家访工作成效。
教师家访管理制度规定

教师家访管理制度规定教师家访是学校与家庭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旨在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规范和管理教师家访工作,提高其效果和质量,特制定本教师家访管理制度。
一、家访目的及原则1. 家访目的:通过家访,建立良好的师生家庭联系,了解学生家庭环境和特点,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 家访原则:自愿参与、信任沟通、互相尊重、服务至上。
二、家访管理机构1. 学校成立家访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具体的家访计划,并组织实施。
2. 家访工作由班主任或年级组长负责,定期向家访管理小组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3. 家访记录由班主任或年级组长负责,并及时上报。
三、家访实施要求1. 家访对象:家长可以根据自愿原则申请接受家访,在班级名单中选择是否接受家访,学校将严守保密原则,保护家庭隐私。
2. 家访时机:家访时间由家访管理小组制定,通常在学期中进行,每次家访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避免过多干扰学生正常作息。
3. 家访预约:班主任或年级组长提前与家长约定家访时间,确保双方都能安排好时间进行交流。
4. 家访内容:家访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下的学习、生活情况,探讨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问题,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就教育问题进行指导。
5. 家访记录:班主任或年级组长需在家访后及时记录家访的主要事项,包括学生表现、家长关注点、教育建议等,并将记录上报家访管理小组。
四、家访的服务与指导1. 家访服务:家长有提供服务的需求,学校应积极响应,为家长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解决他们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困惑和问题。
2. 家访指导:在家访过程中,班主任或年级组长需要向家长提供教育指导,帮助他们理解和适应学校的教育方式,培养正确的教育观念。
五、家访的保密与隐私保护1. 家访过程中,班主任或年级组长应保守家长和学生的个人信息,并不得将其泄露给其他人。
2. 家访记录的保管应遵循学校管理相关规定,确保其安全和保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湾镇混子小学
教师家访工作管理制度
一、深入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认真听取学生家长意见,树立好学校形象。
二、构建教育与社会、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学生和谐共进的良好教育局面,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氛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以实地走访为主要形式,学校领导班子、全体任课教师都要参加。
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
四、增进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增强学生家长育人意识、责任意识,共促教育和谐发展。
五、家访内容。
了解学生家庭基本状况和在家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采取恰当方式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及表现,与家长共同探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宣传有关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知识;宣讲“防溺水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卫生安全、消防安全、防疫安全、防震防灾安全、取暖用电安全”等安全知识;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教师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六、家访要做到“八必访”;“六必进”;“六不准”。
1、“八必访”。
一是生活上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家庭必访;二是思想上有待进步学生家庭必访;三是留守儿童家庭必访,四是单亲家庭必访;五是存在安全隐患线路的学生必访;六是成绩下降严重的学生必访;七是多次不完成作业的学生必访;八是心理及行为有异常的学生必访。
2、“六必进”。
一是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进家庭;二是“两免一补”政策
进家庭;三是学困生转化方法进家庭;四是家庭德育教育指导进家庭;五是心理生理健康辅导进家庭;六是学生安全教育进家庭。
3、“六不准”。
一是不准要求家长安排车辆接送;二是不准借家访名义向家长提出任何私人要求;三是不准收受家长馈赠的钱、物;四是不准接受家长的吃请和报销开支;五是不准参与家长组织的娱乐活动;六是不准以家访名义进行有偿家教。
七、家访前,教师要精心准备家访内容,切实增强家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对学生要以正面肯定、积极鼓励为主。
家访后,教师要对家访中发现和掌握的情况加以梳理,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使教育教学更具针对性。
八、学校每学年开展二次以上的“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家访活动覆盖服务的四个行政村;教师每学年采取电话、网络、信条等方式对所任班级学生普访一次以上,家访记录做到一人一表。
九、建立健全学校家访工作档案资料。
主要资料有教师安排表、调研走访活动记录表(家长签字)、图片、简报等。
十、学校将教师家访工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和综合量化考核。
严格对照《学校教师绩效考核方案》、《学校教师综合量化考核方案》执行。
沙湾镇混子小学
201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