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5《纪念白求恩》优选习题(语文)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纪念白求恩》练习鄂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纪念白求恩》练习鄂教版(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8601157680203d8cf2f2460.png)
纪念白求恩一、基础知识。
1。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狭隘.( ) 纯粹.( ) 拈.轻怕重( ) 派qi ǎn ( ) 热chén( ) xùn( )职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派遣 殉职 拈轻怕重 不远万里B .狭隘 极端 麻木不仁 精益求精C .热忱 纯粹 漠不关心 微不足道D .鄙薄 植民地 冷冷清清 见异思迁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5月30日,火星抵达11年来离地球最近的位置,人们几乎凭肉眼就能看到它。
B .屠呦呦成为获得首个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人.C .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D .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
4.下面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B. 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副狂妄..自大..的表情.C. 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
D 。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5.对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那生动地站在黑板上的圆和等边三角形又标准,又好看,于是全班同学都呆呆地想:用圆规和三角板画,恐怕也不过如此吧?(拟人、反问)B 。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比喻)C. 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比喻)D 。
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拟人、夸张)二、阅读理解。
[精品]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5《纪念白求恩》优选习题 鄂教版
![[精品]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5《纪念白求恩》优选习题 鄂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b633a4452d380eb62946d5a.png)
纪念白求恩01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A.慈善并不是简单地捐款了事,而是投入爱心、细心和用心的过程,是一个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过程。
B.有了乐于吃苦耐劳的理念和心态,就不会在工作中拈轻怕重....。
C.“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人对扑面而来的发展态势漫不经心....。
D.白求恩同志支持中国反法西斯斗争的事迹在中国家喻户晓....。
(解析:C.“漫不经心”指做事情随随便便,一点也不认真。
此处应改为“漠不关心”。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白求恩故居的房屋,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
淡绿色的二层小楼,掩映在树木中。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这就是孕育了白求恩的地方,一个地杰人灵的小镇。
①我拾起几片红叶——是白求恩家枫树上的红叶呵②弯下腰来,火红满眼③将红叶随手夹在《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作品集》中④楼前是绿色的草坪,红叶层层散落其上,看上去分外美丽⑤直起身来,蓦然回首,那座小楼所有的玻璃窗,竟都是燃烧的火A.④②①③⑤ B.④②③①⑤C.①③④②⑤ D.④①③②⑤4.说说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句式,并分析其作用。
(1)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运用了两个双重否定句,表达的语气更强烈,表现力更强,强调了白求恩的精神感人至深。
(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运用了排比句式,增强了语言气势,突出了纪念白求恩的重要意义,给人以鼓舞。
5.学习这篇文章后,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领会白求恩精神的实质,老师建议同学们办一期黑板报,请完成下面的准备工作。
(1)为这次黑板报确定一个鲜明的主题。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2)请设置几个栏目,并简要介绍一下每个栏目的名称及栏目内容。
《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及答案
![《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4afdfab9f3f90f76c61b7c.png)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5.对上段文字的要点归纳正确的是()A.从前线回来的人都被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
B.指出不少自私自利的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真正的共产党员。
C.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D.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6.对下面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A.“这种人”是指前文表述的“不少的人”。
B.“其实不是”、“至少不能算”、“纯粹”等词语的运用,使表达更严密。
C.前文列举了“不少的人”的四种表现,从而得出了这个结论。
D.严肃批评了“不少的人”,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
7.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在叙述白求恩的情况时,有正面介绍,也有侧面介绍。
B.选文共分三个层次,正确的划分方法应是: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选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
D.文中用了三个双重否定句,其作用是:强调白求恩的精神感人之深。
8.选文中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同志”和“白求恩医生”三种称呼,如果改用同一种称呼好不好?下列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好。
这样可以使行文简洁、明了。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5《纪念白求恩》优选习题 鄂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5《纪念白求恩》优选习题 鄂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57192cfad6195f312ba6d7.png)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纪念白求恩01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A.慈善并不是简单地捐款了事,而是投入爱心、细心和用心的过程,是一个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过程。
B.有了乐于吃苦耐劳的理念和心态,就不会在工作中拈轻怕重....。
C.“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人对扑面而来的发展态势漫不经心....。
D.白求恩同志支持中国反法西斯斗争的事迹在中国家喻户晓....。
(解析:C.“漫不经心”指做事情随随便便,一点也不认真。
此处应改为“漠不关心”。
)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白求恩故居的房屋,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
淡绿色的二层小楼,掩映在树木中。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这就是孕育了白求恩的地方,一个地杰人灵的小镇。
①我拾起几片红叶——是白求恩家枫树上的红叶呵②弯下腰来,火红满眼③将红叶随手夹在《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作品集》中④楼前是绿色的草坪,红叶层层散落其上,看上去分外美丽⑤直起身来,蓦然回首,那座小楼所有的玻璃窗,竟都是燃烧的火A.④②①③⑤ B.④②③①⑤C.①③④②⑤ D.④①③②⑤4.说说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句式,并分析其作用。
(1)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运用了两个双重否定句,表达的语气更强烈,表现力更强,强调了白求恩的精神感人至深。
(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运用了排比句式,增强了语言气势,突出了纪念白求恩的重要意义,给人以鼓舞。
5.学习这篇文章后,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领会白求恩精神的实质,老师建议同学们办一期黑板报,请完成下面的准备工作。
(1)为这次黑板报确定一个鲜明的主题。
《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及答案
![《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4afdfab9f3f90f76c61b7c.png)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5.对上段文字的要点归纳正确的是()A.从前线回来的人都被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
B.指出不少自私自利的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真正的共产党员。
C.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D.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6.对下面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A.“这种人”是指前文表述的“不少的人”。
B.“其实不是”、“至少不能算”、“纯粹”等词语的运用,使表达更严密。
C.前文列举了“不少的人”的四种表现,从而得出了这个结论。
D.严肃批评了“不少的人”,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
7.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在叙述白求恩的情况时,有正面介绍,也有侧面介绍。
B.选文共分三个层次,正确的划分方法应是: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选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
D.文中用了三个双重否定句,其作用是:强调白求恩的精神感人之深。
8.选文中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同志”和“白求恩医生”三种称呼,如果改用同一种称呼好不好?下列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好。
这样可以使行文简洁、明了。
《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及答案
![《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4afdfab9f3f90f76c61b7c.png)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5.对上段文字的要点归纳正确的是()A.从前线回来的人都被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
B.指出不少自私自利的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真正的共产党员。
C.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D.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6.对下面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A.“这种人”是指前文表述的“不少的人”。
B.“其实不是”、“至少不能算”、“纯粹”等词语的运用,使表达更严密。
C.前文列举了“不少的人”的四种表现,从而得出了这个结论。
D.严肃批评了“不少的人”,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
7.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在叙述白求恩的情况时,有正面介绍,也有侧面介绍。
B.选文共分三个层次,正确的划分方法应是: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选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
D.文中用了三个双重否定句,其作用是:强调白求恩的精神感人之深。
8.选文中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同志”和“白求恩医生”三种称呼,如果改用同一种称呼好不好?下列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好。
这样可以使行文简洁、明了。
《纪念白求恩》精编习题及答案
![《纪念白求恩》精编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71e038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22.png)
《纪念白求恩》精编习题及答案《纪念白求恩》习题及答案1、下面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B、热忱:热情。
忱:真实的意思。
C、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
益,利益。
D、见异思迁:看见好的就想要。
2、“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这句话从表面上看,似乎有些重复,实际上作者这样说是为了更突出,强调我们提倡国际主义,反对“ ”。
3、把下列句子改为肯定句,比较一下,两种句式在表达的语意上有何区别?无不为之感动。
4、“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这句话共包括两层意思,分号前是,分号后是。
这句话与“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一句相比较,其语言表达的方式是否相同,为什么?5、本文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四种精神,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A、文章主要赞扬的是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B、文章主要赞扬的是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其他精神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C、文章赞扬白求恩的四种精神都是极其重要的,它们没有主次之分。
D、文章主要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一个人具有国际主义精神,才算是具有共产主义精神。
6、课文第一段“列宁主义认为”一段话的中心意思是。
]7、(2006年仙桃试题)4.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看谁填得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留住一株小草,你却给了我整个绿地;我原想拥有一朵莲花,你却给了我整个荷塘,;我原想亲吻一瓣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雪原。
白求恩同成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及答案
![《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f61672804d2b160a4ec009.png)
纪念白求恩练习题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5.对上段文字的要点归纳正确的是()A.从前线回来的人都被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
B.指出不少自私自利的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真正的共产党员。
C.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D.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6.对下面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A.“这种人”是指前文表述的“不少的人”。
B.“其实不是”、“至少不能算”、“纯粹”等词语的运用,使表达更严密。
C.前文列举了“不少的人”的四种表现,从而得出了这个结论。
D.严肃批评了“不少的人”,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
7.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在叙述白求恩的情况时,有正面介绍,也有侧面介绍。
B.选文共分三个层次,正确的划分方法应是: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选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
D.文中用了三个双重否定句,其作用是:强调白求恩的精神感人之深。
8.选文中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同志”和“白求恩医生”三种称呼,如果改用同一种称呼好不好?下列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好。
这样可以使行文简洁、明了。
B.好。
《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完整练习及答案
![《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完整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daa2ff195f312b3169a5f5.png)
<白求恩>专项一、基础练习文学常识填空(共4分)本文作者,(1893-1976)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伟大的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他的讲话稿收在(共5卷)里。
一.填空(共24分)1.给加点字注音(9分)热忱.()鄙薄...()()()..()()晋察冀派遣.()漠.()不关心拈.轻怕重()2.根据拼音写汉字,注意形近字的比较(11分)xùn 职狭ài jì实纯cuì八guà阵xùn 私洋yì牢jì憔cuì大guàxún 问3.解释下列成语的含义(4分)精益求精:见异思迁:三.给文章分层,并概括层意。
(6分)1.概括文章第一部分(1~3)内容。
2.概括文章第二部分(4)内容。
四.分析原文,回答问题(9分)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
2.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课文内容分析: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军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3.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人物?作用是?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的,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4.写出这段文字表现人物的手法?并说明其作用。
《白求恩》综合练习一、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派遣(qiǎn)拈轻怕重(niān)热忱(chén)B.担子(dān)狭隘(yì)纯粹(cùi)C.殉职(xùn)教训(xùn)延安(yán)D.殖民(zhí)鄙薄(bǐ)见异思迁(qiān)二、请选出每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将序号填在括号里,并在横线上将其改正过来1.A.殖民B.不足到C.趣味误:____________ 正:____________2.A.晋察冀B.拥护C.姿本误:____________ 正:____________3.A.精溢求精B.解放C.悲痛误:____________ 正:____________4.A.付责B.医疗C.佩服误:____________ 正:____________三、判断下列对各句的分析是否正确1.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鄂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5《纪念白求恩》练习精题(语文)
![(鄂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5《纪念白求恩》练习精题(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1706e8bb524de518974b7d33.png)
1.文题解读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胸外科医师,国际主义战士。
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接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一支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
1938年3月到延安,不久转到晋察冀边区工作,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后因抢救伤员感染病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
《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为悼念白求恩逝世而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
2.主题解说作者对白求恩的逝世表示沉痛悼念,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共产主义精神。
3.难点突破本文的写作思路可概括为“叙——论——颂”,请具体说说文章是怎样展开叙述的。
提示:一开始叙述白求恩不远万里支援中国的抗战,由此引出对其国际主义精神的论述;接着专门论述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处处结合正反两面展开论述;最后先叙述与白求恩的交往,暗含未能多多交流的遗憾,接着抒情,表达个人的痛惜之情,最后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精神,用一个排比句高度赞扬其品格而收尾。
4.考点链接对比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既是一种修辞手法,也是一种表现手法。
【主要作用】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习题链接】见“课内精读”T7。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殉.职(xùn) 狭隘.(ài) 热chén(忱)鄙薄.(bó) 纯cuì(粹) 拈.(niān)轻怕重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A.白求恩同志支持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事迹在中国家喻户...晓.。
B.医学属于经验科学,务必凭借累积的经验,精益求精....,才能让医疗技术有更新的突破。
C.有了乐于吃苦的理念和心态,才不会在工作中拈轻怕重....。
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及答案
![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25a8cbcfc789eb162dc803.png)
纪念白求恩练习题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5.对上段文字的要点归纳正确的是()A.从前线回来的人都被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
B.指出不少自私自利的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真正的共产党员。
C.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D.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6.对下面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A.“这种人”是指前文表述的“不少的人”。
B.“其实不是”、“至少不能算”、“纯粹”等词语的运用,使表达更严密。
C.前文列举了“不少的人”的四种表现,从而得出了这个结论。
D.严肃批评了“不少的人”,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
7.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在叙述白求恩的情况时,有正面介绍,也有侧面介绍。
B.选文共分三个层次,正确的划分方法应是: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选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
D.文中用了三个双重否定句,其作用是:强调白求恩的精神感人之深。
8.选文中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同志”和“白求恩医生”三种称呼,如果改用同一种称呼好不好?下列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好。
这样可以使行文简洁、明了。
B.好。
《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及答案
![《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4afdfab9f3f90f76c61b7c.png)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5.对上段文字的要点归纳正确的是()A.从前线回来的人都被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
B.指出不少自私自利的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真正的共产党员。
C.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D.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6.对下面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A.“这种人”是指前文表述的“不少的人”。
B.“其实不是”、“至少不能算”、“纯粹”等词语的运用,使表达更严密。
C.前文列举了“不少的人”的四种表现,从而得出了这个结论。
D.严肃批评了“不少的人”,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
7.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在叙述白求恩的情况时,有正面介绍,也有侧面介绍。
B.选文共分三个层次,正确的划分方法应是: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选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
D.文中用了三个双重否定句,其作用是:强调白求恩的精神感人之深。
8.选文中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同志”和“白求恩医生”三种称呼,如果改用同一种称呼好不好?下列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好。
这样可以使行文简洁、明了。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纪念白求恩优选习题鄂教版word格式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纪念白求恩优选习题鄂教版word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a025c7099b6648d7c0c74667.png)
纪念白求恩01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A.慈善并不是简单地捐款了事,而是投入爱心、细心和用心的过程,是一个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过程。
B.有了乐于吃苦耐劳的理念和心态,就不会在工作中拈轻怕重....。
C.“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人对扑面而来的发展态势漫不经心....。
D.白求恩同志支持中国反法西斯斗争的事迹在中国家喻户晓....。
(解析:C.“漫不经心”指做事情随随便便,一点也不认真。
此处应改为“漠不关心”。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白求恩故居的房屋,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
淡绿色的二层小楼,掩映在树木中。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这就是孕育了白求恩的地方,一个地杰人灵的小镇。
①我拾起几片红叶——是白求恩家枫树上的红叶呵②弯下腰来,火红满眼③将红叶随手夹在《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作品集》中④楼前是绿色的草坪,红叶层层散落其上,看上去分外美丽⑤直起身来,蓦然回首,那座小楼所有的玻璃窗,竟都是燃烧的火A.④②①③⑤ B.④②③①⑤C.①③④②⑤ D.④①③②⑤4.说说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句式,并分析其作用。
(1)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运用了两个双重否定句,表达的语气更强烈,表现力更强,强调了白求恩的精神感人至深。
(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运用了排比句式,增强了语言气势,突出了纪念白求恩的重要意义,给人以鼓舞。
5.学习这篇文章后,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领会白求恩精神的实质,老师建议同学们办一期黑板报,请完成下面的准备工作。
(1)为这次黑板报确定一个鲜明的主题。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2)请设置几个栏目,并简要介绍一下每个栏目的名称及栏目内容。
(鄂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5《纪念白求恩》随堂达标练习(语文)
![(鄂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5《纪念白求恩》随堂达标练习(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5a93461e33687e21ae45a933.png)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
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代表作有哲学著作《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诗词《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等。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其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观点,是议论文的中心;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证是用严密的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
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3月底到达延安,不久又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
在一次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被细菌感染,1939年1l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本文是白求恩逝世一周年之际,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会上的一次演讲。
当时抗日战争已经两年多,我晋察冀部队在粉碎日军冬季大“扫荡”中取得了胜利,国民党顽固派在日本诱降和英美劝降之下发动了抗战期间的第一次反共高潮。
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献精神和对医术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并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的伟大共产主义精神。
阅读时,要注意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联系;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并理解其作用;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作方法。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A.派遣.(qiǎn)拈.轻怕重(niān) 佩服家谕户晓B.鄙薄.(bó) 以身殉.职(xùn) 教训见异思迁C.狭隘.(ài) 满腔热忱.(chéng) 极端漠不关心D.纯粹.(cuì) 麻木不仁.(rén) 殖民精亦求精【解析】A项,家喻户晓;C项,满腔热忱.(chén);D项,精益求精。
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e7f16d9e2af90242a995e5b6.png)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5.对上段文字的要点归纳正确的是()A.从前线回来的人都被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
B.指出不少自私自利的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真正的共产党员。
C.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D.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6.对下面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A.“这种人”是指前文表述的“不少的人”。
B.“其实不是”、“至少不能算”、“纯粹”等词语的运用,使表达更严密。
C.前文列举了“不少的人”的四种表现,从而得出了这个结论。
D.严肃批评了“不少的人”,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
7.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在叙述白求恩的情况时,有正面介绍,也有侧面介绍。
B.选文共分三个层次,正确的划分方法应是: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选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
D.文中用了三个双重否定句,其作用是:强调白求恩的精神感人之深。
8.选文中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同志”和“白求恩医生”三种称呼,如果改用同一种称呼好不好下列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好。
这样可以使行文简洁、明了。
B.好。
纪念白求恩 - 含答案
![纪念白求恩 -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620f3e0722192e4536f68a.png)
阅读《纪念白求恩》完成下列问题。
⑴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
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
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
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
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⑶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附答案
![《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c4c74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8a.png)
《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附答案《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附答案在学习、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练习题,学习需要做题,是因为这样一方面可以了解你对知识点的掌握,熟练掌握知识点!同时做题还可以巩固你对知识点的运用!一份好的习题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附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附答案 1(1)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2)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3)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
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题目:1.联系选段,说说纯粹的共产党员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1)(2)两节突出运用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文中的.第一段和第二段都谈到了白求恩同志的工作,是否重复,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毛泽东为什么说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请结合选文,简单说明理由。
《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及答案
![《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f61672804d2b160a4ec009.png)
纪念白求恩练习题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5.对上段文字的要点归纳正确的是()A.从前线回来的人都被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
B.指出不少自私自利的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真正的共产党员。
C.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D.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6.对下面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A.“这种人”是指前文表述的“不少的人”。
B.“其实不是”、“至少不能算”、“纯粹”等词语的运用,使表达更严密。
C.前文列举了“不少的人”的四种表现,从而得出了这个结论。
D.严肃批评了“不少的人”,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
7.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在叙述白求恩的情况时,有正面介绍,也有侧面介绍。
B.选文共分三个层次,正确的划分方法应是: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选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
D.文中用了三个双重否定句,其作用是:强调白求恩的精神感人之深。
8.选文中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同志”和“白求恩医生”三种称呼,如果改用同一种称呼好不好?下列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好。
这样可以使行文简洁、明了。
B.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 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慈善并不是简单地捐款了事,而是投入爱心、细心和用心的过程,是一个持之以恒、精益求精
....的过程。
B.有了乐于吃苦耐劳的理念和心态,就不会在工作中拈轻怕重
....。
C.“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人对扑面而来的发展态势漫不经心
....。
D.白求恩同志支持中国反法西斯斗争的事迹在中国家喻户晓
....。
(解析:C.“漫不经心”指做事情随随便便,一点也不认真。
此处应改为“漠不关心”。
)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白求恩故居的房屋,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
淡绿色的二层小楼,掩映在树木中。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这就是孕育了白求恩的地方,一个地杰人灵的小镇。
①我拾起几片红叶——是白求恩家枫树上的红叶呵
②弯下腰来,火红满眼
③将红叶随手夹在《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作品集》中
④楼前是绿色的草坪,红叶层层散落其上,看上去分外美丽
⑤直起身来,蓦然回首,那座小楼所有的玻璃窗,竟都是燃烧的火
A.④②①③⑤ B.④②③①⑤
C.①③④②⑤ D.④①③②⑤
4.说说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句式,并分析其作用。
(1)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运用了两个双重否定句,表达的语气更强烈,表现力更强,强调了白求恩的精神感人至深。
(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运用了排比句式,增强了语言气势,突出了纪念白求恩的重要意义,给人以鼓舞。
5.学习这篇文章后,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领会白求恩精神的实质,老师建议同学们办一期黑板报,请完成下面的准备工作。
(1)为这次黑板报确定一个鲜明的主题。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
(2)请设置几个栏目,并简要介绍一下每个栏目的名称及栏目内容。
(至少三个)
①生平简介:介绍白求恩的生平事迹。
②名人风采:着重介绍白求恩的精神品质。
③代代相传:介绍我们今天该如何继承和发扬白求恩的精神。
(3)小明同学为班级黑板报摘录了一段关于白求恩精神的文字,但其中有两处错误,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
【A】白求恩精神就是伟大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精神;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是对工作极端热忱、精益求精的精神。
白求恩精神中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白求恩尊重科学、坚持真理,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追求,与当下中国弘扬的“工匠精神”的内涵是一致的。
【B】因此,我们一定要弘扬和学习白求恩精神。
①【A】处画线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应将“分号(;)”改为“逗号(,)”。
②【B】处画线句有语病,应改为: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习和弘扬白求恩精神。
02课内精读
阅读“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完成后面的题目。
6.请结合选文内容填写下表。
7.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
..的热忱。
..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两个“极端”从程度上深刻地体现了白求恩同志对工作、对同志对人民的态度,与下文“不少的人”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赞扬了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8.文中对白求恩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医生”“白求恩同志”三种称呼,请从表达对象的角度说说这样称呼的原因。
“白求恩”:转述前线回来的人说的话;“白求恩医生”:从病人和医务工作者的角度来说;“白求恩同志”:从共产党员的角度来说。
03拓展阅读
学者的态度与精神
宗白华
①我向来最佩服的,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最景仰的,是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
②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怎么样?他们的态度就是:绝对地服从真理,猛烈地牺牲成见。
③古印度学说的派别将近百种,他们互相争辩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但他们争辩的态度,却很可注意。
当未辩论以前,那辩论者往往宣言:“若辩论败了,就自杀以报,或归依做弟子。
”辩论之后,那辩论败的不是立刻自杀,就是立刻归依对方做弟子,决不作狡辩,决不作遁词①,更没有无理的谩骂,话出题外,另生枝词的现象,像我们中国学者的常态。
这种态度,你佩服不佩服?这才真是“只晓得有真理,不晓得有成见”呢!这就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我希望中国的新学者也有这种态度。
④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又怎么样呢?他们的精神就是:宁愿牺牲性命,不愿牺牲真理。
⑤欧洲中古时的学者,因发明真理,拥护真理,以致焚身或入狱的,很不鲜见。
他们那为真理而牺牲生命时所受的痛苦,若给中国学者看了,觉得很不值得。
但真理却因此昌明了!人类却因此进化了!那学者一时的生命与痛苦又算得什么,那学者的心中只晓得真理的价值,不晓得自己生命的价值,这才真正是“学者的精神”!
⑥总之,学者的责任本是探求真理,真理是学者的第一生命。
小我的成见与外界的势力,都是真理的大敌。
抵抗这种大敌的器械,莫过于古印度学者服从真理、牺牲成见的态度;欧洲中古学者拥护真理,牺牲生命的精神。
这种态度,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国学者应具有的态度,应抱的精神!
【注释】①遁词: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
9.请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
(2分)
(中国)学者应该具有服从真理,牺牲成见的态度(1分)和拥护真理,牺牲生命的精神(1分)。
首先表明观点:最佩服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最景仰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1分);然后分析古印度学者的态度和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是怎样的(1分);最后总结上文,得出结论:我们中国学者应学习这种态度和精神(1分)。
11.从第③段画线句子看,如果辩论失败,中国学者会有哪些“常态”?(3分)
如果辩论失败,中国学者的“常态”主要有:在失败后常“作狡辩”(1分),常“作遁词”(1分),甚至出现“无理的谩骂,话出题外,另生枝词”等现象(1分)。
12.第⑤段谈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时,提到“中国学者”有什么作用?请加以分析。
(4分)【详见本课“学法点津”】
通过对比(1分),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学者的精神”,也说明了中国学者缺乏“真正的学者精神”(1分);鲜明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倡导什么,反对什么)(1分);为文末中心论点的提出提供了论据(1分)。
对比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修辞手法。
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典型例题】课文第2.3两段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白求恩同志的高贵品质。
默读这两段,体会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本文不仅是为了颂扬白求恩,而且是为了教育全党,向白求恩学习,所以既评述白求恩,又批评党内的不良倾向。
通过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难能可贵;通过对比,显出差距,更加有力地证明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
【技法点睛】对比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
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答题格式: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通过对比,将……和……对比,强调/突出(表达/表现、赞扬/讽刺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