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海原大地震调查回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20年海原大地震调查回顾
作者:暂无
来源:《城市与减灾》 2020年第6期
刘百篪,兰州地震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在地质部华北地质研究所、昆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兰州地震研究所工作。曾任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震
学会理事、中国地震局活断层专家组成员、兰州地震研究所科技委副主任以及多个学术刊物编委、副主编等。1992 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地震地质专业的研究工作,“ 七
五”“八五”“九五”期间,担任中国地震局重点合同项目在兰州地震研究所的项目负责人。1985 年赴美国旧金山参加“中美第一次地震预报科学讨论会”。1995—2000 年作为中方负责
人参与中法地震科学合作项目,曾两次赴法国、意大利开展野外工作。出版和合作出版专著4 部,发表论文数十篇,获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甘肃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一项,高教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以及甘肃省先进工作者,甘肃省优秀党员称号。
刘百篪
海原大地震的早期研究
1920 年12 月16 日20 时许,在我国大陆内部甘肃宁夏交界的地区发生了一次8.5 级特
大地震。强烈的震动持续了十几分钟,世界上有96 个地震台记录到了这次地震。在日本东京,即便是放大倍数仅12 倍的地震仪,也记录到了该地震的面波。因此,兰州市白塔寺的庙碑上
用“寰球大震”四个字来形容这次大地震,是很恰当的(郭增建,1989)。
1921 年4 月15 日,翁文灏、谢家荣等离京赴灾区考察,沿途陆续发放预先制好的灾情调查表,至8 月6 日向北洋政府提交了正式报告。翁文灏、谢家荣1921 年8 月6 日呈国务院
内务部的正式官方文件中称“共计甘肃全省地震死亡人口廿四万六千另四名”;1922 年谢家荣在《地学杂志》正式发表的《民国九年十二月甘肃地震报告》和《民国九年十二月十六日甘肃
及其他各省之地震情形》中说“据各县报告共死人二十三万四千一百十七丁口”。但两份报告
因提供的时间不同,数据也存在有差异。以后多年来,多数文献中所采用的死亡人口为“23 万多人”和“23 万~ 24 万人”可能都来源于这两份报告。2003 年,我们对海原大地震的死亡
人口进行了再评估,补充了他们遗漏的部分县的统计资料,得到死亡人口为273465±9700 人,较为可靠。后经宁夏地震局张思源研究,认同死亡27 万人左右,较为合适(刘百篪,2003)。此外,谢家荣在调查中,第一次按照Rossi-Forel 烈度表绘出了等震线图。从而开创了我国用
现代地震学方法研究大地震先河。1922 年在比利时召开的世界地质大会上,中国学者第一次站在世界讲坛上,宣读了与海原大地震有关的论文,引起轰动。
此后,国内动乱不休,对于海原地震的研究基本停滞下来。直到解放以后,我国第一个五
年计划开始,在李四光和竺可桢的倡导下,地震工作才逐渐复苏。对于海原地震较早的研究是
北京地球物理所谢毓寿等1957 年的宏观调查;1960 年前后北京地球物理所曾融生、阚荣举、
滕吉文等在甘肃景泰进行了人工地震深部勘探;1958 年,兰州地震研究所郭增建、谢原定、冯学才、李梦銮等对海原大地震进行了野外调查,在宁夏干盐池发现断层破裂将田埂错断;在甘
肃景泰三塘发现了地震形成的山脊错断。重要的是郭增建等发现,在三塘村一家的中堂字画上
明确记载了,这些山脊错断和地震破裂就是1920 年海原大地震造成的。这是地震破裂形成时
间重要的文字记载证据。
我们的考察回顾
20 世纪60 年代末70 年代初,随着美国卫星遥测遥感技术、年代学技术的发展,美国提
出了活断层和史前地震的概念及其微构造地貌研究和探槽研究方法,实现了地震地质学理论和
方法上突破,其特点是将以前描述地质现象的几十万年几百万年的新构造运动时间尺度,缩减
到十年、百年、千年级的与历史地震相适应的人文时间尺度,使地震地质工作上到一个新的台阶。活断层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 断层的全新世和晚第四纪运动性质和滑动速率;2. 断层
上历史大地震和全新世古地震的地震参数及重复间隔的确定;3. 断层的几何结构,提供了从构造物理角度直接预报大地震的可能性。
1980 年国家地震局在丁国瑜先生的主持下,在宁夏中卫市召开了我国第一次活断层研讨会,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活断层和古地震的研究。
为了登上这个新的台阶,我们在前两三年就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是大量查阅、翻译
新的资料,希望吃透这些新理论和新方法,在兰州地震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的支持下,研究所内
部出版了一期“活断层研究专辑”,然后开始了野外考察的室内准备工作。当时我们虽然得不
到卫星图像的资料,但是我们找到了沿海原活断层的三万八千分之一的航空照片。这样的航片
确实详尽地反映了1920 年海原大地震的地震破裂带的细节。我们参考地形图的交通条件,制
订了详细的野外考察计划,主要是沿破裂带逐步追索。主要成果如下:
(一)断层几何特点与地震位移量
通过我们一步一步的追索和测量,初步查清了海原地震断层带是一条左旋走滑活断层,是
古老断层复活的结果。该断层带可分为马厂山(米家山北麓段),哈思山,黄家洼山,南、西
华山等7 条长度不等的不连续断层段。不连续断层段之间分成左阶和右阶两种形式。左阶构成
菱形拉分盆地(膨胀区)。例如喜集水盆地、邵家水盆地、干盐池盆地等。右阶形成挤压性的
挤压山(压缩区),例如黄家洼山。在拉分盆地内,断层的走滑分量转换为正断层分量为主,
在挤压山则转换为逆断分量为主(图1)。
(二)1920 年海原大地震的位移分布
根据调查结果1920 年海原大地震的地震断层共由7 条断层段组成,由西往东分别为景泰
段(米家山段)、哈思山段、邵家水盆地段,黄家洼山段、干盐池盆地段、西华山段和南华山段。这些断层段通常出现在雁列山体的一侧,在以走滑为主的情况下,还具有逆断层分量。在
拉分盆地段往往具有较大的垂直分量(图1)。
由于甘肃、宁夏在20 世纪80 年代,相对地广人稀,地震破裂带一般保存的很新鲜。通过访问,当地居民通常都可以指认出来(图2、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