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
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
• 后遗效应
– 由过去的高失业导致的对充分就业水平的偏离。 – 自然失业率会上升,产出的自然率水平降至充分就业水平
之下。
– 需要采取扩张性的政策以使需求曲线右移。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23-5
导致总需求曲线位移的因素
• 货币供给的增加会使总需求曲线右移: 在货币流通 速度不变的条件下,货币供给的增加提高了每个价 格水平上的总需求的数量。
• 总支出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 C、I、G、NX的增加,
23-3
图1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23-4
总需求 (续)
• 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结论也可以从货币数量论的 分析中推导得出。
• 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保持不变,确定的货币供给量意 味着名义总支出也是确定的,这种情况下价格水平 的下降对应着总需求的增加。
23-8
图 2 长期总供给曲线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23-9
图 3 短期总供给曲线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23-16
图 7 短期总供给曲线位移对总产出和价格水平 的影响
总供给和总需求
总需求的决定因素
居民消费
企业投资
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习惯和预期等因素 影响其消费需求,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 分。
企业对未来的经济前景预期、生产扩张计 划以及设备更新等因素影响其投资需求, 也是总需求的重要来源。
政府购买
出口
政府支出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如基础设 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等,也是总需求的 一部分。
就业
总需求的变化会影响就业水平。当总需求增加时,企业可能会扩大生产,从而 增加雇佣;反之,总需求减少时,企业可能会减少生产,导致裁员。
通货膨胀和价格水平
通货膨胀
当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物价水平可能会上升,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可能会 导致购买力下降和生活成本增加。
价格水平
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会影响一般价格水平和特定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如果总供 给不足,特定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可能会上涨;如果总供给过剩,价格可能会下降 。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来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例如,增加 政府支出和减税可以刺激总需求;减少政府支出和增税可以 抑制总需求。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来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例如, 降低利率可以刺激投资和消费,增加总需求;提高利率可以 践应用
2
当总需求不足时,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增加政府 支出、降低税率等方式来刺激需求。
3
当总供给过剩时,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提高利率、 减少货币供应等方式来抑制供给。
经济发展战略
01
经济发展战略需要运用总供给 和总需求理论,制定符合国家 发展阶段和特点的经济发展战 略。
02
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需要 考虑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避免出现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 的情况。
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成新均衡,利率升高, P
收入增加。
P1
E2 E1
LM(P1)
IS2 IS1
y1
y2
y
D2 D1
相同价格下,收入 增加后AD曲线右 移。
y1 y2
y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及其变动
一、总供给曲线的含义
1、总供给:经济社会的收入总量,它描述了经 济社会的基本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达到的产量。
总供给=总收入=GDP。
若价格水平上升,人们的名义收入增加, 名义收入增加会使人们进入更高的纳税档次, 从而使人们的税负增加,可支配收入下降, 进而使人们的消费水平下降。 价格水平P()税负() 可支配 收入() 消费C () 总需求量 AD()。
二、总需求AD曲线的推导
1、方程推导
IS:r=(a+e)/d - (1-b)y/d
2.宏观生产函数:整个国民经济中,总量生产要
素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注:四大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 才能 既定技术水平,使用总量意义的劳动和资本两种 要素: y=f(N,K)
3、短期宏观生产函数
一个国家的资本存量很大,新的投资流量在短 期内对于资本存量的影响很有限。可把资本存 量作为外生变量处理,将K作为常数处理。
B
B
E点:充分就业水平。但并
E
不意味着整个社会的全部
资源都已经就业。
C2点:如果产出继续增加, 价格水平上升的就会很快。
曲线的斜率越来越大。
C1 A
yf
y
常规总供给曲线
第三节AD-AS模型及其对外来冲击的反应
1.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
P
AS
短期的宏观经济目
标:充分就业和物 P0 价稳定。
总供给与总需求
结构性改革
部分国家推行结构性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提高生产 效率,以增强经济内生增 长动力。
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测
经济复苏乏力
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贸易战影响持续
贸易战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持续存在,对贸易、投资和产业链造成 冲击。
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
随着技术创新加速,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将为经济增长 注入新动力。
产出与价格水平的关系
价格水平
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商品和劳务的平均 价格水平。
价格水平与产出的关系
当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价格水平会上升;反之, 当总供给超过总需求时,价格水平会下降。
价格水平对产出的影响
价格水平的变化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和投资决策,进 而影响产出水平。
政策干预与市场调整
政策干预
预期收益
生产者对未来市场的预期收益会影响其供给 决策,预期收益越高,供给意愿越强。
总供给曲线
定义
总供给曲线表示在某一价格水平 下,生产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商 品和服务的数量。
移动
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受多种因素影 响,包括生产要素投入、技术进 步、政策调整等。
斜率
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反映了价格变 动对供给量的影响程度,斜率越 大,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越 大。
短期分析:凯恩斯主义观点
凯恩斯主义认为,在短期内,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总需求曲线向右 下方倾斜。
当总需求增加时,会导致物价水平上升和产出增加;当总需求减少时,会 导致物价水平下降和产出减少。
凯恩斯主义主张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总需求,以实现经济的稳 定增长。
长期分析:古典主义观点
古典主义认为,在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一条 垂直线,表示生产能力已经充分利用,物价水 平不会因为总需求的变动而变动。
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例题和知识点总结一、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概念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AD)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外国部门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总量。
总需求由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和净出口(NX)构成,用公式表示为:AD = C + I + G + NX 。
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AS)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企业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总供给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和技术水平等因素。
二、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与总需求之间的关系。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这意味着物价水平下降会导致总需求增加,物价水平上升会导致总需求减少。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财富效应:当物价水平下降时,货币的实际价值增加,消费者感到更富有,从而增加消费支出,导致总需求增加。
2、利率效应:物价水平下降会导致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投资和消费增加,总需求增加。
3、汇率效应:物价水平下降会使本国利率下降,汇率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净出口增加,总需求增加。
三、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与总供给之间的关系。
总供给曲线可以分为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
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原因在于粘性工资、粘性价格和错觉。
在短期内,工人的工资和企业的产品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当物价水平上升时,企业的利润增加,会增加产出,导致总供给增加。
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表示在长期中,经济的潜在产出水平是固定的,不受物价水平的影响。
长期总供给取决于劳动、资本、技术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
四、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是指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相交的点,此时的物价水平和产出水平称为均衡物价水平和均衡产出水平。
当总需求增加时,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会导致物价水平上升和产出增加;当总需求减少时,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会导致物价水平下降和产出减少。
第二章 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统计分析
第二章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统计分析一、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两种统计模式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统计有两种模式。
一种模式以西方经济学中“总供给=总需求”的理论模型为框架,运用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并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物概念出发,就一定时期内实际发生的,即已经实现的供给总量和需求总量进行统计。
由于这种模式是对同一问题从两种不同角度进行反映,已实现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必然是恒等的。
这种模式的计算结果不能直接判断社会总供求的均衡与失衡。
如要分析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与失衡,必须借助于其他指标来间接进行分析,如通过就业率或失业率、物价指数以及汇率的波动等来观察。
所以,这种模式对社会总供需均衡与失衡的测度与分析,采用的是间接反映的方法。
这种模式通常被称为“间接法”。
另一种模式是从社会总供求运行的客观过程,即实物运动和价值运动过程出发,从流量和存量两个方面统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反映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运行过程的数量特征。
它不仅包括实际发生的供给总量和需求总量统计,而且还包括未实现平衡的供给和需求总量的统计。
在这种模式下,总供给和总需求可以不相等,经常存在供求缺口。
这一缺口的绝对总量和相对量大小及其评判,正是宏观经济运行平均与否的分析依据。
所以这种模式可以直接用来判断和分析社会总供求的均衡与失衡,故而这种模式被称为“直接法”。
二、运用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对中国1997年总供求的实际测算在测算社会总供求的第一种模式下,供给和需求统计核算是从市场交换的销售方和购买方分别统计的,尽管统计反映的方面不同,但它们都是来自同一实物流量,所以供给和需求的统计核算结果是相等的。
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统计核算包括一定时期的国民经济生产最终成果的全部,也包括对外贸易经济活动发生的进口、出口以及劳务输入和输出形成的供给和需求。
一般分别从总供给和总需求进行统计核算。
表9-1中列出的是中国1997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实际测算结果。
经济学基础(第11章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本章小结】 1、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AD)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 2、总需求函数表示产品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总需求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描述这一函数关系的曲线称为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可以用财产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来说明。 3、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可以利用IS-LM模型来推导。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现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惟一变动的是价格水平,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会影响产品市场的均衡,即不会影响IS曲线,但会影响到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曲线会发生移动。这是因为,IS曲线的变量被假定是实际变量而不是随价格变化而变动的名义变量,但LM曲线中的货币供给量则有名义货币供给量和实际货币供给量之分。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了既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总需求与国民收入的不同变动情况。 4、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 AS)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总量。一般而言,总供给主要由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及技术决定。
Q
四、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总需求曲线是由IS-LM模型推导出来的,因此,IS曲线、LM曲线的移动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发生移动。而财政政策的变动会引起IS曲线的移动,货币政策的变动则会引起LM曲线的移动,因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动会引起总需求曲线的变动。
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PP1 P0
0 Y0 Y1 Y2 GDP
(2)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同一条短期总供给曲线说明物价水平与总供给之间同方向变动的关系。物价上升,总供给增加,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方移动;物价下降,总供给减少,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下方移动。
总供给与总需求理论
目录
• 总供给理论 • 总需求理论 •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 • 政策应用与建议 • 案例分析
01
总供给理论
总供给的定义
总供给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 利用现有的生产要素所能够生产的全 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总供给是经济社会的总产出,它反映 了一个经济社会的生产能力。
全球需求。
当前案例:中国的经济政策与实践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中国应对经济下行的措施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企 业融资成本。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近年来,中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总供给与总需求关系出 现变化。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平衡供需关系。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曲线表示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它反映了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能够提供的 总产出。
总供给曲线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正常、向上倾斜和垂直型。在正常型总供给曲线中,当价格水平上升 时,总供给会增加;在向上倾斜的总供给曲线中,价格水平上升时,总供给增加的幅度会逐渐减小; 在垂直型总供给曲线中,无论价格水平如何变化,总供给都不会发生变化。
当物价水平上升时,总需求减少;当 物价水平下降时,总需求增加。
总需求理论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 念,它描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 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上,居民、企 业、政府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和。 总需求的决定因素包括消费、投资、 政府购买和净出口,这些因素的变化 会影响总需求的变化。总需求曲线反 映了总需求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 是宏观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总供给的决定因素
01
02
03
生产要素的供给
总供给与总需求分析模型研究
总供给与总需求分析模型研究经济学中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分析模型是衡量国民经济治理和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工具。
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的原理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体系中,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关系会影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制定。
本文将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定义、特点、模型构建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定义总供给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体系中可以提供的所有物品和服务的总量。
它通常由货币总值表示。
总需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体系中所有物品和服务的总需求。
总需求同样由货币总值表示。
2. 特点总供给与总需求对经济体系和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具有以下重要特点:(1) 相互依存:总供给和总需求是相互依存的。
通过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进出口等渠道,它们不断地影响和改变对方。
(2) 动态变化:总供给与总需求在不断地变化。
原因可能是因为经济环境、技术进步、政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3) 平衡关系: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存在一个平衡关系。
当一个国家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出现失衡时,经济体系就会陷入经济危机或通货膨胀。
3. 模型构建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是一个鲍威尔模型,它包括四个关键变量:总消费、总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这些变量合起来对 GDP(国内生产总值)和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具体而言,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对于GDP来说,总供给是常量,总需求是变量,因此GDP与总需求正相关;对于价格来说,总供给是变量,总需求是常量,因此价格与总供给正相关。
4. 实际应用总供给与总需求分析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目的是为了统计和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运行状况,以便政府和决策者能够运用货币和财政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失衡。
同时,它也可以为公司和投资者提供参考,以协助他们做出投资决策和经济预测。
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在中国的应用也很广泛,比如它是中国制定宏观政策的重要基础。
中国正处于转型经济增长阶段,因此对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的分析更为重要。
例如,在应对国际经济危机时,中国政府通过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有力地维护并发展了国家经济。
第7章总供给与总需求ppt课件
1.由于我国制造业比重过大,使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着较高的进口 倾向,我国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较低,货币贬值后,我国 货币购买力的更大一部分将转向这些进口商品(如高新技术 和设备),从而导致对本国产品的需求下降。这实际上是货 币贬值后加在社会总需求上的一种赋税,这是贬值税效应。
2、从金融资产的角度,货币贬值使本国货币购买金融资产尤其是 外币资本的能力下降,把较多的本国购买力转移到相同数量 的外币资产上,从而也会导致总需求的萎缩,这是货币资产 效应。
P
LAS
P
SAS
A
LAS
SAS A
0
Y
Y
(a)向上倾斜的短期总供给曲线
0
Y
Y
(b)水平的短期总供给曲线
图7.5 短期总供给曲线
值得指出的是,与任意一条 长期总供给曲线相对应,都 P 存在一条短期总供给曲线。 也就是说,在任一时期,一 个社会都存在着两种产量: 现实产量和潜在产量,短期 总供给曲线代表现实产量, 而长期总供给曲线代表潜在 0 产量。
▪我们可以用总需求曲线AD来 表示总价格水平和总需求量之 间的关系,如图7.1。
P
AD 0
Y
图7.1 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人 们愿意购买的商品总量不断下降,而随着价格水平的下降, 人们愿意购买的商品总量则不断上升,这一性质和我们在 微观经济学中讨论的需求规律相同。但在微观经济学中, 我们分析是单个市场的情况。例如,当羊肉的价格上涨时, 牛肉变得相对便宜,消费者就会用牛肉来替代羊肉,从而 减少对羊肉的需求量,因而对羊肉的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 的。
汇率上升 : 间接标价 1人民币=0.12美元 → 1人民币=0.15美元 直接标价: 1美元=8.28人民币 1美元=7人民币
第23章 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西财金融学院 货币金融学 米什金版)
本章小结
1. 总需求曲线反映的是每一物价水平下的总需 求量,它是向下倾斜的。导致总需求曲线发 生位移的主要因素有:货币供给量、财政政 策(政府支出和税收)、净出口以及消费者 和企业支出意愿(“动物精神”)的变动。
2. 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位于产出的自然率水平的 垂直线。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这 是因为物价水平的上升会使每单位产出的利 润升高,进而导致总供给量增加。
• 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货币数量论分析: • 交易方程式,MV=PY,表明如果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常数,
确定的货币供给量(M)意味着名义总支出(PY)也是确定 的。当价格水平下降(P )时,为将总支出保持在原有的水 平上,总需求必然上升(Yad )。
• 23.1.2 导致总需求曲线位移的因素
• 货币数量论的分析表明,货币供给量的增加(M )会使总需 求曲线右移。如图23-1所示,货币数量的增加会提高每个价 格水平上总需求的数量,并使总需求曲线从AD1右移至AD2 。
23-5
图23-1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23-6
• 对总需求各组成部分的分析指出其他一些因素也是导致需求 曲线位移的重要原因。例如,如果政府支出增加(G )或净 出口增加(NX ),每个价格水平上的总需求量都会增加, 导致总需求曲线右移。政府税收的减少(T ),使消费者和 企业的乐观情绪增加,消费支出和计划投资支出会增加(C ,I ),也会导致总需求曲线右移。
• 原因: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如果利润增加,总产出增 加,产出供给量也会增加。每一单位产出的利润等于单位产 出的价格减去生产一单位产出的成本。短期内,生产成本是 固定的,当总体价格水平升高时,每单位产出的价格相对于 它的生产成本会上升,单位产出的利润也随之增加,企业扩 大生产,总产出的供给量增加,所以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向右 上方倾斜的。
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
这种情况也称为凯恩斯主义供给曲线。
1、总供给的第一种情况
2
1
第二种情况(b — c),斜率大于0,小于无穷大。
是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总供给与一般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资源逐渐接近充分利用,产量增加导致生产要素的价格也不断提高,成本不断提高。
2、总供给的第二种情况
第三种情况(c以上部分),斜率无穷大,古典情况。
短期的收入和价格决定。
萧条状态:价格水平和产量都比较低。
高涨状态:价格水平和产量都比较高。
一、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短期内的滞胀状态
长期总供给曲线和潜在产量线完全重合。
1
在长期中,总需求的变化只会提高或降低价格水平,而不会改变产量和收入。
2
3、长期内的情况
第七节 总需求和总供给曲 线的数学小结 {P639}
增加政府支出或减少税收,IS曲线右移。 在原来的价格水平下,形成新的均衡,利率升高,收入增加。 相同的价格下,收入增加后的AD曲线右移。
扩张性财政政策对AD的影响
(2)扩张性货币政策对AD的影响
’
’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使AD曲线右移。
反之亦然。
变化
AD曲线
变化
AD曲线
右 移
B
A
新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
新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推导见课本690页
1)利用劳动供求曲线图。求得充分就业的实际工资水平和就业量。 实际工资 w = W/P, w = f( P )( w’﹤0 ) 就业量 N = f( w ) ( N’ ﹤0 ) 2)利用生产函数图,就业量和国民收入的关系。 总产出 y = f (N) ( y’﹥0 ) 3)利用450线,将国民收入由横轴变为纵轴。 4)找到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总产出 y = f ( P,w,N ) ( dY/dP﹥0 ).如图所示。
总供给与总需求原理的理解
总供给与总需求原理的理解总供给与总需求原理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种基本理论,用于解释经济运行中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简单来说,总供给是指所有生产者和企业愿意在一定时间内提供的全部货物和服务的总量,而总需求是指所有消费者和企业在同一时间内愿意购买的全部货物和服务的总量。
总供给与总需求原理认为,经济体中的供给和需求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供给的增加会导致总供给的增加,而需求的增加也会导致总需求的增加。
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总供给的决定因素包括生产者预期、生产成本、技术进步等。
当生产者对市场的预期变好,他们会增加投资,提高生产能力,从而增加供给。
此外,生产成本的变化也会影响总供给。
例如,如果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供给会减少。
技术进步也可以提高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生产力,从而增加总供给。
总需求的决定因素包括消费者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净出口等。
消费者支出是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总额,它受到收入、财富、利率等因素的影响。
当收入增加,消费者支出增加,总需求也会增加。
投资支出是企业在一定时间内购买资本货物和增加生产能力的总额,它受到信心和利率等因素的影响。
政府支出是政府在一定时间内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总额,它是由政府的预算决定的。
净出口是指出口减去进口的差额,它受到国际贸易、汇率等因素的影响。
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当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时,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如果总供给超过总需求,则市场供过于求,商品价格下降,企业利润下降,部分企业可能会减少生产,导致总供给减少。
相反,如果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则市场需求过于旺盛,商品价格上涨,企业利润增加,部分企业可能会增加生产,导致总供给增加。
总供给与总需求原理的应用不仅体现在宏观经济层面,也可以应用到微观经济层面。
在微观经济学中,供求关系也是解释价格和数量关系的基本原理。
供需平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通过供给与需求的调节,市场能够自我调整,实现价格和数量的均衡。
总供给总需求分析
消费者预期
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期会影响其当 前的消费决策。
消费者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进而 影响总需求。
利率水平
利率水平的高低影响消费者的借贷成本和 企业的投资成本,进而影响总需求。
政策对平衡的影响
财政政策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支出、减税或增税等手段来调节总需求, 从而影响供求平衡。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来调 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
产业政策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来促进某些产业的发展,从而影响总 供给的结构和数量。
05 总供给总需求分析的应用
02 总供给分析
短期总供给分析
短期总供给是指短期内一个国家 或地区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
影响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生产要素的效率以及生产技术水
平等。
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表示随着价格的上升,短期总供
给量增加。
长期总供给分析
01
长期总供给是指长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
总供给总需求分析
contents
目录
• 总供给与总需求理论 • 总供给分析 • 总需求分析 •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分析 • 总供给总需求分析的应用
01 总供给与总需求理论
总供给的定义与影响因素
总供给的定义
总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 或地区生产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商品 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预期收益
通过分析总供给总需求的变化趋势, 可以预测物价、就业、经济增长等宏 观经济指标的未来走势,为决策提供 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4、潜在(充分)就业量(P629)
潜在(充分)就业量:(P629)一个社会在现 有激励机制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参加生 产时所达到的就业量。
潜在产量,即充分就业时的产量,是现有资 本和技术水平下,经济社会的潜在就业量所 能生产的产量。
可编辑ppt
26
三、劳动市场(P629)
1、劳动需求。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函数。 设名义工资是W,实际工资是W/P。劳动需求 函数是:
升高,收入增加。 相同的价格下,收入增加后的AD曲线右移。
可编辑ppt
13
r
r2
E2
r1
E1
IS1 IS2
y1
y2
yPP0 E2E1y1y2y
扩 张 性 财 政可编政辑p策pt 对 A D 的 影 响
14
AD
i
( 2 ) 扩 张 性 货 币 政
P
策 对 的 影 响
LM
LM’
A B
IS QD
QD’
Nd
Nd
(W) P
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图示:
可编辑ppt
27
IS2 IS2 r W/P
(W/P)0 r( W0 / P ) 1
LM1 LM2
Nd= f(W/P)
y0
y1 N0
N1
N y
劳动需求曲线
凯 恩 斯 极 端 可的编财辑pp政t 政 策 情 况
28
2、劳动供给(P630)
劳动供给也是工资的函数。
Ns
W Ns( P )
劳动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
可编辑ppt
29
IS2 IS2
r W/P
LM1
Ns= f(W/P)
LM2
(W/P)1
可编辑ppt
10
5、总需求曲线的变动
1)总需求量的变动: 沿着总需求曲线的变动。价格变动导
致GDP沿着总需求曲线移动;
... P
P2
P0 P1
AD
O
Y
可编辑ppt
11
2)总需求的变动:
AD曲线的水平移动。价格水平不变,由其他原因导致总 产出水平的变化。 影响AD曲线移动的因素:
政策变量(经济因素)
总需
通货膨
求的
总需求
各种
因素
胀
宏
观
失业
经
宏观经济均衡
与充 分就
济 政
影响
总供
给的
总供给
各种
业
策
与
经济
管
增长
理
因素
与经
济周
期
可编辑ppt
4
二、总需求曲线的定义及其推导(P623)
1、总需求:指一定时期内国内与国外对本国 产品与劳务的需求总量,它包括国内消费需求、 投资需求、政府购买需求和国外需求。
本存量。
可编辑ppt
23
3、短期生产函数(P628) 短期生产函数:
y=f(N,K)
该函数表明:总产出是劳动的总就业量 的函数,随着总就业量的变化而变化。
可编辑ppt
24
IS2 IS2 ry
y0 r0
LM1 LM2
y= f(N,K)
y0
Ny 01
Ny
宏观生产函数
凯恩斯极端的财政政策情况
可编辑ppt
P2
D2
y1
y2
y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可编辑ppt
9
4、AD曲线的经济含义
1)AD曲线是一条描述总需求达到宏观均衡即 IS=LM时,一个国家总产出水平与价格水平之 间关系的曲线。
2)AD曲线表明总产出y与价格水平P之间存在 着反向变化关系。
3)AD曲线反映了价格水平影响实际货币供给, 实际货币供给影响利率水平,利率水平影响 投资水平,投资水平影响产出水平或收入水 平这样一个复杂而迂回的传导机制。
可编辑ppt
6
P
可编辑ppt
Y=AD=GNP 7
3、总需求曲线的推导(P624)
1)IS曲线:i=s r=(a+e)/d - (1-b)y/d
2)LM曲线:L=M/P r=ky/h - m/h
可编辑ppt
8
r
E1
L M ( P 1)
r1 r2
E2
L M ( P 2)
IS
y1
y2
y
P
P1
D1
第五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
(P623)
可编辑ppt
1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可编辑ppt
2
一、鸟瞰宏观总量分析
宏观经济学解决的根本问题是要保证总 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因而总需求与总 供给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问题。总需求 与总供给分析的基本框架或宏观经济学 分析的基本框架如下:
可编辑ppt
3
影响
货币与
财政政策:自发投资(I0)、政府购买支出(G0)、政 府转移支出(TR0)、税收(TX0)
货币政策:实际或名义货币供应量(MS/P)
外生变量(非经济因素) 技术进步、国外产出增加、其 他因素(如,战争与革命)
可编辑ppt
12
扩张性财政政策对AD的影响
增加政府支出或减少税收,IS曲线右移。 在原来的价格水平下,形成新的均衡,利率
QD
可编辑ppt
15
QD
(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 政策,会使AD曲线右移。
(2)反之亦然。
可编辑ppt
16
AD曲线移动小结
变化
AD曲线
变化
自发投资
右
自发投资
政府支出
政府支出
政府税收
移
政府税收
名义货币
名义货币
可编辑ppt
AD曲线 左 移
17
3)AD曲线的旋转移动。 涉及AD曲线的斜率,表示总产出对价格水 平变动的敏感程度。
可编辑ppt
19
第二节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P627)
可编辑ppt
20
一、总供给
1、总供给含义(P627)
一般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 者和政府向国内和国外提供的最终消费 用的产品和劳务的总和。总供给也就是 总收入,也就是GDP。 主要由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 术决定。
可编辑ppt
21
斜率(绝对值)越大,总产出对价格水 平变动的反应越迟钝。反之,则越敏感。
可编辑ppt
18
为什么AD曲线的斜率为负,即向右下方倾斜?
利率效应 货币的传导机制决定的,其传导过程是: 价格水平()货币市场非均衡利率()总支 出()总需求量()
实际货币余额效应(庇古财富效应) 外贸效应(蒙代尔--弗莱明汇率效应) 跨时期替代效应
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即:
AD=C+I+G+(X-M) 这里总需求就是GDP;总需求也是总支出。
可编辑ppt
5
2、总需求曲线(简称AD曲线)是表示价格水 平和总需求量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
总需求曲线与微观意义的需求曲线基本相同。 总需求与一般物价水平反方向变动。曲线形
状如下:
2、总供给函数(P627):表示总产量与
价格水平的关系。
可编辑ppt
22
二、宏观生产函数(P628)
1、宏观生产函数是指(P628)总量生产函数,是
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表示总量投入和总产出之 间的关系。 2、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使用总量意义的劳动和资 本两种生产要素:
y=f(N,K) N为整个经济的就业水平,就业量。K为整个社会的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