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学自考笔记
文书学自考重点
![文书学自考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1068d66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f.png)
文书学自考重点文书学作为一门学科,涉及到文书的制作、处理和管理等方面,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掌握文书学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对于提高个人工作效率和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文书学自考的相关内容。
一、文书的定义和分类文书是以书面形式表达思想、交流信息的工具。
按照用途和内容的不同,文书可以分为公文、商文、私文等多个类别。
公文是用于国家机关、组织机构、企事业单位之间传递信息、下达命令、做出决策的书面文件。
商文是商业活动中使用的文书,包括合同、报价单、发票等。
私文是个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文书,例如请假条、借条等。
不同类别的文书在格式、内容和表达方式上都有一定的区别,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学习和应用。
二、文书的基本要素和格式文书作为一种特殊的书面表达形式,具有一定的基本要素和格式要求。
首先,文书应包括标题、发文单位、收文单位、主送、抄送等基本要素,以确保文书的准确传达和归属;其次,文书的格式要求包括字体、字号、行间距、页边距等方面,不同类别的文书有不同的格式标准,需要按照规定进行排版;第三,文书的语言要求简明扼要、准确清晰,避免使用太多的修辞手法和生僻词汇,力求表达的内容简洁明了。
三、文书的处理和管理文书的处理和管理是文书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处理文书时,应注意文书的准确性、规范性和时效性,确保文书的内容和形式符合要求。
文书的管理包括文书的分类、归档和检索等环节,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文书管理系统,提高文书的利用效率和保管安全性。
四、文书学的实践应用文书学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通过学习文书学,可以提高文书的撰写能力和处理能力,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专业水平。
实践应用是检验文书学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锤炼和提升。
综上所述,文书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掌握文书学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够让读者对文书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文书能力。
自考公文写作与处理笔记(3)
![自考公文写作与处理笔记(3)](https://img.taocdn.com/s3/m/29346021dd36a32d73758189.png)
自考《公文写作与处理》笔记(3)第二章学习建议公文写作不同于一般文书的写作,有其自己的写作特点和写作方法。
本章从总体上介绍了公文写作的重要性,公文写作的特点和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明确了公文写作的一般步骤、方法以及公文写作人员应具有的素质修养。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员应识记:1、公文写作的含义及写作过程;2、公文写作的主要特点和群体性的含义;3、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4、公文写作的一般步骤及公文主旨、结构和材料的收集;5、公文写作人员应具有的素质修养。
领会:1、公文写作的重要意义;2、公文写作独特性;3、遵循公文的要求写作公文的意义;4、遵循公文的写作步骤和方法的必要性;5、提高公文写作人员修养的必要性。
应用:1、举例说明领导机关的公文方针政策性强的特点;2、分析公文写作中不尊重事实违反客观规律的事例及其危害,比较公文写作与文学写作在文字表述上的不同要求;3、例析在公文写作中收集材料、调查研究的必要性。
本章出现选择题和问答题的可能性较大。
在复习时重点掌握公文写作人员的修养。
此外,对公文写作的特点、要求、步骤与方法,也要予以重视。
案例分析举例说明如何理解公文写作的时限性公文是为解决现实问题而写作的,往往是对重大事情作出决策,对即将出现或已经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处理意见。
因而公文是急迫之作,时限性很强。
有些公文由于情况紧急,时间要求相当严格,如关于部署抗洪救灾的指示或通知,应该快写快发,如果灾害发生再行文,那后果就不堪设想。
遇到紧急情况需向上级报告或向下级传达的,更应争分夺秒,及时将文件制发出去。
在当前经济建设中,信息的传递,决策的贯彻,都有极强的时间要求,错过时机就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编写会议简报,整理会议纪要,往往是立时就要。
因此,公文的交拟、拟议、撰稿乃至发文,都要在限时之内完成。
如果起草急件,则需加班加点,夜以继日。
公文写作往往是对制定和执行决策及处置措施进行快速反映的活动,要求撰写者才思敏捷、下笔迅速,写得既快又好,力求解决问题及时,处理工作迅速,注重时效,提高工作效率。
自考00262《法律文书写作》串讲笔记1
![自考00262《法律文书写作》串讲笔记1](https://img.taocdn.com/s3/m/834e70b23c1ec5da51e2702d.png)
自考00262《法律文书写作》串讲笔记1第一章绪论一、法律文书的类别法律文书的类别可依不同的分类规范而划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别:依制造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公安机关的刑事法律文书——侦查文书〔原称预审文书〕、人民检察院的检察文书、法院的诉讼文书、公证文书、仲裁文书和律师实务文书;依写作和表达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文字表达式文书、填空式文书、表格式文书和笔录式文书;依文种的不同,可分为报告类文书、通知类文书、判决类文书、裁定类文书、决议类文书等。
二、法律文书的基本特点〔一〕制造的合法性各种法律文书都必需依法制造,这是法律文书制造的前提,也可以说是文书立意的法律依据。
有关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首先必需依据相关的顺序法制造,如触及实体内容那么还要依据相关的实体法。
〔二〕方式的程式性法律文书属于程式特点十分清楚的文书。
其严厉的程式虽然是一种内在的方式,但因它对内容也构成一种固定的规则性,所以也不容无视。
法律文书的程式性特点主要表如今以下两方面。
1. 结构固定化法律文书大都有固定的结构,包括首部、主体〔注释〕、尾部三局部。
每局部的内容固定,层次清楚。
2. 用语成文明这是法律文书程式化特点的又一方面的特征。
不少文书的用语都是规范的一致文字。
有的采取一致印制在格式之中的方式,只需文书制造者在运用时填入适当的局部文字即可。
〔三〕内容的法定性在确立法律文书的写作目的并依法选定规则的格式之后,就要思索文书的写作内容。
任何一种法律文书都有其明白的法定内容。
处置实体效果的文书,应以相关的实体法为依据;处置顺序效果的文书,应以相关的顺序法为依据。
以文字表达类的法律文书为例,普通均应写明当事人的基本状况、案道理想、处置或许央求的理由、处置或央求的意见等几局部外容。
而这几部的内容都有法定的要求写明的要素。
〔四〕言语的准确性法律文书对言语有很高的要求——这是由于法律文书都是触及国度、团体、团体基本利益的有理想法律意义的文书,言语运用必需高度准确。
最新自考法律文书写作与处理复习重点笔记资料整理
![最新自考法律文书写作与处理复习重点笔记资料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abfff5a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2.png)
最新自考法律文书写作与处理复习重点笔记资料整理一、法律文书的特点- 法律文书是以母法为准绳,通过文字来规范和调整社会关系的书面表达。
- 法律文书具有法律约束力和强制执行力的特点,要求准确无误地表达法律意思。
- 法律文书的语言应正式、规范,使用术语要准确。
- 法律文书应当具备逻辑性和条理性,清晰明了地陈述事实、理由和结果。
二、法律文书的结构1. 首部- 文书名称:用以明确文书的种类,如《呈请起诉书》。
- 文书名称下方为一行字:写明公诉机关的基本信息,如名称、地点。
- 在基本信息下方,署名全称,如公诉律师的姓名、职务。
2. 上部- 案件信息:写明案件的基本情况,如案号、被告人、审理法院等。
- 被告人基本信息:写明被告人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等。
- 审理程序:写明审理的过程、日期等。
- 公诉机关意见:公诉律师对案件的观点和请求。
3. 中部- 案件事实:陈述案件的事实经过,包括公诉机关认为的罪名和证据。
- 被告人抗辩意见:写明被告人对指控的抗辩意见。
- 协助审理的材料:包括被害人、证人的证言、鉴定书、勘验笔录等。
4. 尾部- 公诉机关的意见和请求:公诉律师对案件的定性、量刑建议等。
- 辩护意见:辩护律师对案件的观点和请求。
- 法官意见:法官对案件的初步评议。
- 判决:法庭作出的最终裁决。
三、法律文书写作的要点1. 简明扼要:用简练的语言表达,避免冗长和啰嗦。
2. 准确无误:文书中的事实、法律条文和法律意见必须准确无误。
3. 条理清晰:文书内容要有层次,结构清晰,便于阅读和理解。
4. 逻辑严密:论述过程要有严密的逻辑推理,让读者能够一目了然。
5. 语言得体:使用规范的法律术语和法律用语,把握好语言的正式性。
6. 知人善用:对于案件中的证人、被害人等相关人员要正确称呼。
以上是最新自考法律文书写作与处理的重点笔记资料整理,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自考应用文写作学笔记一
![自考应用文写作学笔记一](https://img.taocdn.com/s3/m/58fef8fcc77da26925c5b078.png)
基础理论篇识记1.应用文是机关单位,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办理公务以及个人事务而是用的具有特定形式或惯用格式的文字。
2.应用写作是运用文字,图,表,符号等表述信息行为过程。
3.文书是所有文件材料的总称,包括公务文书和私人文书。
4.公文有大公文说和小公文说。
公文必须有法定作者制定和发布,具有法定的权威和行政约束力,有特定的体式和一定的形成和处理程序,必须有关公务并具有现行效用。
5.文件文件也有大文件和小文件的概念。
大文件指机关单位制发的,体现发文机关单位意图,用于处理机关单位事物的文字材料。
小文件指公文文书中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字材料。
6.代言作者即以代替别人撰写的撰稿人的身份从事写作活动的人。
7.群体作者是指两个以上的写作者形成一个群体,从事某一“特殊需要”的写作活动。
群体作者一般从事较为复杂的应用文写作。
8.法定作者写作形式上的主体是那些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形式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单位和个人。
9.文本指用某种语言写成的一片完整的应用文,即应用文作者在推动实际事务活动的过程中拟定成文的文本。
10.应用文主旨的类型1)思想型:主旨具有明确的倾向性,对现实的反映,对公务或私务活动的处理提出了明确的观点和意见。
2)信息型:应用文的写作只对写作对象作客观的说明,不需要表明观点或态度。
11.审核主要是对文稿的审查。
包括部门领导或只能部门业务审核和发文机关办公厅(室)审核两个环节,发文机关办公厅(室)审核是文稿审核的主体。
12.签发是机关负责人从法律上对文稿的最后认定。
13.复核发文机关办公厅(室)在文稿正式印制前对文稿的再次审核。
认知1.应用文写作者的类型及种类1)代言作者①职业性代言作者,如秘书人员②独立型代言作者,如律师2)群体作者①并列型作者群体:每人承担一部分写作任务,最后拼凑,如大学年终工作总结。
②偏正型作者群体:由写作者共同研究写作意图,讨论写作内容,设计大纲,最后一人执笔完成的写作。
自考应用文写作学笔记二
![自考应用文写作学笔记二](https://img.taocdn.com/s3/m/590aa69fdd88d0d233d46ae8.png)
公文写作篇识记1.文种的概念文种,是指对具体的公文按其性质和用途的不同要求划分为若干种,并为每种公文规定固定的名称,即公文的名称。
2.党政公文的主要类别1)按使用范围分: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
2)按功能分:分为指挥类公文,部署类公文,报请类公文,答批类公文,商洽类公文,奖惩类公文,知照类公文等。
3)按照密级分:普通件和密件4)按照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来划分,分为平件和急件。
5)按行文方向来划分: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6)稿本形式分:正本,副本,定本,稿本,定稿本3.行文规则的概念行文规则,是指行文时必须遵守的规矩,制度。
是维持行文关系,保证机关正常开展的重要条件。
4.批转,转发和印发的性质批转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公文审批,转发的一种特有的文书处理形式。
转发时上级机关,平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文书的处理形式。
印发是机关单位对本单位文书的办理形式。
5.公文格式的性质公文格式,指的是公文外在的表现形式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在文本中的各自位置,包括公文的用纸,留白等。
6.公文格式的组成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书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
版心内公文格式各要素划分为,班头,主题,版记三部分。
从份号至签发人各要素为班头部分,从标题至附件各要素为主题部分,从抄送机关至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为版记部分。
页码不在其中。
7.指示是指发文者要求受文者不折不扣执行有关内容的公文。
8.命令命令多使用于国家行政机关,军队机关,尤其子纪律性机关或在约束性非常强的事项中。
命令具有严格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并且在某种情况下具有法律效力。
9.决议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对某些特别重大的时间和问题,经过会议讨论研究,代表们民主表决通过,形成书面文件,以会议的名义发布,要求贯彻执行。
10.命令的分类命令常用可以分为颁布性命令,事项性命令(用以对重大或紧急事项作出强调性的行政规定);任免性命令,嘉奖命令,批准或授予衔级的批准授予令11.决议的分类1)指挥性决议:这是决议的主体,主要用于发布经法定会议通过的要求贯彻执行的重要决策事项。
自考应用文写作学笔记三
![自考应用文写作学笔记三](https://img.taocdn.com/s3/m/c2c98f78f242336c1eb95ee8.png)
事务文书篇识记1.事务文书也称机关常用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日常事务时用以沟通信息,知道工作,总结得失,探讨问题的公务文书。
2.事务文书的特点1)使用频繁:凡发布规约,制定章程,制定计划,总结工作,记录事项,发布信息等,各种大大小小的事务均需要事务文书的参与,使用频繁高,范围广2)种类繁多:使用频繁,范围广必然使得使用种类繁多,经常使用的事务文书种类达三四十种。
3)格式相对灵活:事务文书介于一般应用文和“法定公文”之间,其格式要求较法定公文相对灵活,但比一般应用文要严格4)一般内部使用:大多数种类的事务文书一般用于处理机关内部事务。
这些文书的作用多局限于本机关或本系统,一般不需或不能对外发布。
用于处理内部事务。
5)传播方式多样:事务文书的传播方式多样化,除了可以像法定文书的传递外,还常常作为法定公文的附件行文,必要时可以张贴,或通过大众传媒公布。
3.事务文书的分类类别文种规范类条例,规定,办法,细则,章程,公约,守则,规则,准则,通则,制度等计划类计划,规划,纲要,安排,方案,策划书,工作要点等总结类总结,述职报告信息类调研报告,简报,行业信息,典型材料,汇报材料等讲话类开幕词,闭幕词,会议报告,讲话,演讲词,欢迎词,答谢词等记录类会议记录,电话记录,备忘录,大事记,年鉴4.规约类文书也称规章制度类文书,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各类组织机构用以规范工作,知道言行的具有法规性,约束力的公文。
5.办法办法是行政机关为贯彻某一法令或者做好某方面工作而制定的具有指导性,指挥性的法规性文书。
6.章程章程是一个党派,团体为保证其组织活动正常运行,系统阐明组织性质,总之,成员权利义务,准则及组织构成,活动规则,要求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纲领性文件。
7.细则或称实施细则,施行细则,是有关机关为实施某一法规而制定的详细具体的法规性公文。
8.准则准则是各党派,团体或某些单位制定的内部成员言论和行动所依据的标准或原则。
自考《法律文书写作》学习笔记
![自考《法律文书写作》学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4d90b0db71fe910ef02df857.png)
第一章绪论◆[识记]法律文书的概念是什么?[201001单选]法律文书是指我国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检察院、法院、监狱以及公证机构、仲裁组织依法制作的处理各类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和案件当事人、律师及律师事务所自书或代书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的总称。
◆[识记]规范性法律文书是指什么?[201101单选]规范性法律文书是指国家立法机关颁布的各种法律。
[领会]法律文书依制作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哪几类?(1)公安机关的刑事法律文书——侦查文书(2)人民检察院的检察文书(3)法院的诉讼文书(4)公证文书(5)仲裁文书(6)律师实务文书◆[领会]法律文书依写作和表达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哪几类?[200810简答,200901单选](1)文字叙述式文书(2)填空式文书(3)表格式文书(4)笔录式文书◆[领会]法律文书依文种的不同可分为哪几类?[201010简答](1)报告类文书(2)通知类文书(3)判决类文书(4)裁定类文书(5)决定类文书◆[领会]法律文书的产生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答案:(1)一定社会中的法律必须达到相当完备的程度,因为法律文书是伴随着法律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为实施法律而服务的。
(2)必须具有较为系统的文字工具,因为文书是要用文字来书写的。
题:◆[识记]我国法律文书历史源远流长,在“秦墓竹简”中出现了哪些笔录的模式?[201010单选]“秦墓竹简”这些竹简多是与该法官从事的法律工作有直接关系的。
其中的一部分名为“封诊式”的竹简,有不少内容为各种笔录的模式,诸如查封笔录(“封守”),勘验笔录(“经死”、“贼死”、“穴监”)。
◆[领会]清人王以槐在其所著《办案要领》中,对法律文书的写作提出了哪些要求?答案:“八不可”的要求,分别是:(1)供不可文(不通俗)(2)供不可野(粗俗)(3)供不可混(模糊不清)(4)供不可多(不精要)(5)供不可偏(偏颇)(6)供不可奇(玄虚)(7)供不可假(虚假)(8)供不可忽(疏漏)[识记]法律文书的基本特点有哪些?[201001简答](1)制作的合法性。
自考笔记 自考小抄 自考串讲 00524 文书学 (自考课件 自考讲义)
![自考笔记 自考小抄 自考串讲 00524 文书学 (自考课件 自考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60a436020740be1e650e9aa0.png)
样本与笔记说明1、本文档仅为样本,完整版共15页半如需完整版请QQ:67460666 手机:137****6366联系◆最新免费提供部分自考科目音频讲座,请联系站长索取!详见:官方网址:2、样本和完整版笔记均严格按最新制定教材目录顺序整理,样本和完整版笔记分单选,多选,简答,论述等相关题型,按教材目录顺序整理,样本每部分中间是省略的部分,利于全面把握知识点或者考试时临时翻阅。
◆关于站长:本站长目前于西南政法大学攻读研究生,参与了西政开办的各类考试辅导班(自考、司考、公务员、考研、成教、专升本等)。
本站所有笔记均为最新自考核心班内部权威资料,经过细心整理成了WORD版本,便于打印、携带和查找。
◆关于笔记:我们的每一份资料都凝结着开班八年专业授课老师辛勤的心血,每一份资料都是他们智慧的结晶,每一份资料都是有生命的知识系统,我们求抓使笔记覆盖到每个知识点,抓住最核心的题目,尽我们最大之力保证通过率。
◆笔记特点:本站所有自考成考笔记是我们辅导班经验丰富的老师的授课笔记精心整理而成,是一套完整复习资料,内容全面,或按不同题型分类整理,或按章节顺序整理,便于打印、携带和查找。
◆郑重承诺:(1)每部笔记的整理严格依据最新教材和考纲;(2)力求涵盖到每个知识点;(3)知识点覆盖率80%,轻松过关。
◆省钱省力:(1)省时:A4纸分栏,排版精美,无需再整理;(2)省力:可直接看笔记,无需再看教材;(3)省钱:省下购买教材的费用,也免去了补考费◆联系方式:QQ:67460666 旺旺:fsweetie官方网址:四钻信誉自考笔记淘宝店:/00524 文书学(样本,完整版15页半)笔记依据教材年版]王健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笔记依据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文书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文书学的产生的发展第三节文书学的学习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公务文书第一节公务文书的特点与功能第二节公务文书的效用第三节公务文书的类别第四节公务文书的文种第三章文书工作概述第一节文书工作的范畴、特性与作用第二节文书工作要则第三节文书工作的机构与组织形式第四节文书工作人员第五节文书工作的标准化与现代化写作篇第四章公文的体式第一节公文文体第二节公文格式第五章公务文书撰拟通则第一节公文撰拟的要求与步骤第二节公文的主旨第三节公文的结构第四节公文语言的运用第六章公文撰写举要第一节规范类文书的撰写第二节领导指导类文书的撰写第三节报请类文书的撰写第四节知照类文书的撰写第五节会议文书的撰写处理篇第七章公文处理第一节公文处理程序第二节公文处理制度第三节公文处理的领导与业务指导第八章公文处理的要求与方法第一节收文处理第二节发文处理第三节办毕公文的处置第四节网络环境中的公文运载归档篇第九章文件归档整理概述第一节文件归档整理的组织第二节文件归档整理的原则第三节归档文件的分类与组合第四节归档制度第十章文件归档整理方法第一节案卷级整理第二节文件级整理第三节电子文件整理归档一、单项选择题1.1.文书产生的充分条件是(C)A.文字的形成B.记录载体的更新C.社会组织的出现D.社会管理活动的产生1.2.我国的文书学研究,处于发展期间,指(C)A.商朝B.汉朝C.新中国成立以后D.中华民国成立到新中国成立期间1.3.文书的凭证作用主要取决于(C)A.文书的形成数量B.文书的表达方式C.文书的内容的权威性.文书的形成主体1.4.文书学的酝酿阶段指(A)A.自从文书及文书工作的形成到20世纪初漫长历史过程中B.从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末C.20世纪50年代后D.21世纪1.5.文书的定义包括了下面哪一项基本内容(D)A.文书和文件是两个十分相近的概念B.公文是文书的一种类型C.反映了文书的制成材料D.附着于一定载体的信息记录1.6.下列关于文书、公文和文件三者的关系的表示正确的是(B)A.文书>公文>广义文件>狭义文件B广义文件>文书>公文>狭义文件C.广义文件>公文>文书>狭义文件D.文书>广义文件>公文>狭义文件1.7.文书学的研究对象是(C)A.文书B.文书工作G.文书和文书工作D.文书的发展规律1.8.文书学的形成阶段是指(B)A.自文书及文书工作的形成到20世纪初B.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末C.20世纪50年代后D.21世纪1.9.文书与文书工作的初创期是(A)A.先秦B.秦汉C.魏晋南北朝D.隋唐1.10.文书与文书工作的成熟期是(D)A.先秦B.秦汉C.魏晋南北朝D.隋唐1.11.首创照刷、磨勘制度是(C)A.唐朝B.宋朝C.元朝D.清朝1.12.在文书工作的演化历史上,首次出现了公文写作理论总结是在(C)A.先秦B.秦汉C.魏晋南北朝D.隋唐1.13.纸张成为唯一的文书书写材料是在(D)A.西汉B.东汉C.唐朝D.东晋1.14.文书学产生的必要条件是(A)A.文字的形成B.记录载体的更新C.社会组织的出现D.社会管理活动的产生1.15.文书的发展和进化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文书的制成材料,其二是(A)A.文书用途、种类和制度的变迁B.文字的产生C.社会组织的形成D.阶级的出现2.1.党内法规的制定主体是(B)A.党的中央组织B.省级以上党组织C.省级党组织D.各级党组织2.2.以下不具备正式公文法定效力的稿本是(A)A.草稿B.试行本C.暂行本D.修订本2.3.按照现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应用(D)文种。
00524《文书学》自考笔记小抄题库串讲
![00524《文书学》自考笔记小抄题库串讲](https://img.taocdn.com/s3/m/804bd140b84ae45c3b358c8e.png)
00524《文书学》自考笔记小抄题库串讲配套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文书基础理论一、填空题1.文书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为了凭证、记载、公布、传递的需要,在一定载体材料上表达思想意图的一种(信息记录)。
2.公务文书简称为(公文)。
3.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变体)。
4.文件的本质属性是(现实执行性)。
5.法定的作者即指依法成立的,并能以自己名义行使职权和负担义务的组织和(组织的代表人)。
6.从文件的来源上可将其分为收来文件和(本机关制成文件)。
7.机关之间文件往来所构成的关系称为(行文关系)。
8.文件的作用,概括地说就是管理政务的工具和(手段)。
9.个人、家庭或宗族在与他人交往和处理私人事务中形成和使用的信息记录称为(私人文书)。
10.文件是国家管理政务的(工具)。
11.档案是是经过系统化整理的文件(集合体)。
12.文书工作的终结程序是(立卷归档工作)。
13.档案工作的起始环节是(收集工作)。
14.文件是由(法定的作者)制成和发布的。
二、单选题1.文件是档案的(A)。
A前身B归宿C变体D集合体2.文书工作的终结程序是(D)。
A注办B注发C传递D立卷归档3.档案工作的起始环节是(C)。
A整理B立卷C收集D鉴定4.下列属于私人文书的是(A)。
A日记B报告C指示D请示5.下列属于公务文书的是(D)。
A日记B手稿C遗嘱D请示6.文件的本质属性是(C)。
A政治性B机密性C现实执行性 D 原始记录性7.文件是国家管理政务的工具和(B)。
A目的B手段C方法D措施8.下列属于内部文件的是(C)。
A指示B决定C会议记录D请示9.下列文件中属于上行文的是(B)。
A指示B请示C批示D决定10.下列文件中属于上行文的是(B)。
A指示B报告C批示D决定11.下列文件中不属于下行文的是(B)。
A指示B请示C批示D决定12.下列文件中不属于下行文的是(B)。
A指示B报告C批示D决定13.下列文件中属于下行文的是(A)。
A指示B报告C请示D函14.下列文件中属于下行文的是(D)。
法律文书写作自考笔记
![法律文书写作自考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4a581a3b79563c1ec4da7110.png)
法律文书写作自考笔记篇一:自考法律文书写作笔记法律文书写作第一章绪论一、法律文书是指我国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法院、监狱或劳改机关以及公证机关、仲裁机关依法制作的处理各类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和案件当事人、律师及律师事务所自书或代书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的总称。
二、依制作主体的不同,分为公安机关的侦查文书、人民检察院的检察文书、法院的诉讼文书、公证文书、仲裁文书和律师实务文书;依写作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分为文字叙述式文书、填空式文书、表格式文书和笔录式文书;依文种的不同,分为报告类文书、通知类文书、判决类文书、裁定类文书、决定类文书等。
三、法律文书的基本特点:制作的合法性、形式的程式性(结构固定化、用语成文化)、内容的法定性、语言的精确性、使用的实效性。
四、法律文书的作用:具体实施法律的重要手段、进行法制宣传的生动教材、有关法律活动的忠实记录、综合考核干部的重要尺度。
五、从文书体例上划分:信函式、致送式、宣告式、表格式和实录式。
律师实务文书多用致送式;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公安局的拘留证和逮捕证用宣告式。
第二章公安机关的法律文书---侦查文书一、侦查文书是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依法制作或认可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
侦查文书时侦查活动的产物,是公安机关刑事诉讼活动中行使侦查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对侦查活动的真实记载。
侦查程序是否合法、有效,案件事实、证据是否确实、充分,法律手续是否完备,都要通过侦查文书反应出来。
二、侦查文书分类:立案、破案类;律师介入类;强制措施类;讯问犯罪嫌疑人类;调查取证类;延长羁押期限类;侦查终结类;补充侦查、复议复核类。
三、侦查文书内容真实大致包括:1、侦查文书涉及的有关人员基本情况要真实;2、侦查文书所列举的事实必须真实;3、侦查文书中列举的证据必须真实。
◆立案、破案文书四、受理刑事案件登记表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在接受公民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自首时制作的法律文书。
自考应用文写作学笔记四
![自考应用文写作学笔记四](https://img.taocdn.com/s3/m/dbab0c5bad02de80d4d840e8.png)
私务文书写作篇识记1.私务文书私务文书是指满足人们日常生活, 工作,学习或业余精神生活需要,处理各种事物时使用的有习惯格式的应用文体。
也叫做“日常应用文”。
2.合同合同是机关,团体,社会组织及个人之间,就某项事务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后,对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详细记载,以便共同信守的实用文书。
3.协议协议时指有关国家,政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定力的一种具有政治 ,经济或其他关系的契约。
4.意向书是国家,单位,企业以及经济实体与个人之间,对某项事务在正式签订条约,达成协议之前,由一方向另一方表明基本态度或提出初步设想的一种具有协商性的文书。
5.经济合同经济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协议。
6.要约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7.承诺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的意思表示8.标的是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事物,目标。
8.法律文书广义上讲是指由国家机关,社会团体, 企事业单位或者公民个人撰写的记载法律行为或事实,具有法律意义或法律效力的一切书面文字材料,狭义上讲,则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其他机关为了处理刑事,民事案件或执行其他法律行为,以及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或公民个人为进行诉讼或进行其他有法律意义的活动,根据法律的规定而制作,撰写的具有法律额效力的各种文书。
9.起诉书起诉书是民事案件的原告或刑事案件的自诉人在自己的权益收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时,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分法院追究有关人员和组织的法律责任而向法院提交的书面请求。
10.答辩状是在诉讼活动中,被告或者被上诉人针对原告或者上诉人的诉讼内容进行答复和辩解的文书。
11.信电文书是指以传统纸质媒介或现代电子媒介书写,印刷,承载,传播的书信类应用文。
12.贺信是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向举办重要活动,取得显著成就,由喜庆事件的单位或个人表达祝贺的书信。
自考法律文书写作学习笔记
![自考法律文书写作学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c38f8b5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8a.png)
自考法律文书写作学习笔记一、前言自学法律文书写作是本人作为自考法律专业学习的一项必修课程,也是将来作为一名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士必备的基本能力。
为此,本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并在此记录下自己的学习笔记,与大家分享交流。
二、学习目标通过自学法律文书写作,目标如下:1.熟悉法律文书的基本结构、格式和书写要求;2.掌握各类法律文书的写作方法和技巧;3.能够独立撰写各类常见法律文书;4.提高文书书写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三、学习内容1.法律文书的基本结构1.1 标题标题应简明、准确、符合格式要求,并能大体反映出文书的性质和内容。
1.2 编号编号应有序、连贯、规范,同时与文书性质相符。
1.3 正文正文应当言简意赅、确切表达,力求简明扼要。
1.4 结尾结尾应简洁明了、恰当得体,但不可以带有情绪和主观色彩。
2.各类法律文书的写作方法2.1 倡议书倡议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倡议目的、倡议活动时间、地点、范围及组织方式。
2.2 公告公告是向公众传达一定信息的一种宣传工具。
其主要内容包括发布公告的单位、公告内容、发布时间、发布地点及联系人。
2.3 建议书建议书是向有关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的一种文书。
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建议对象的称呼、建议内容、建议原因、建议事项等。
2.4 决定书决定书是在某一特定的场合对所处理事项作出的决定。
其主要内容包括决定内容、决定理由、决定方式、决定日期等。
2.5 合同书合同书是规定买卖、租赁、服务等交易内容和双方权利、义务的一种文书。
其主要内容包括合同双方的名称、合同签订日期、交易内容、价格、支付方式、违约责任等。
3.法律文书的写作技巧3.1 确定文书的性质根据写作的场合和对象,确定文书的性质,包括它的名称、立场、职能和内容。
3.2 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在写作中,要注重突出重点,重点应突出、明确,对次要内容要适度穿插而不失主次。
3.3 适当运用引证在撰写法律文书时,要适当使用引证,既可以增强文书的权威性,也可以加强对证据的支持。
自考《法律文书写作》串讲笔记(4)
![自考《法律文书写作》串讲笔记(4)](https://img.taocdn.com/s3/m/b4a9ffc84b73f242326c5fb0.png)
自考《法律文书写作》串讲笔记(4)法律文书写作的基本要求如下:(1)遵循格式,写全事项;(2)主旨鲜明,阐述精当;(3)叙事清楚,材料真实;(4)依法说理,折服有力;(5)语言精确,朴实庄重。
三、法律文书叙述事实主要应当写明哪些要素?法律文书在叙写事实时,要求写明的事实要素,具体说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关刑事案件的案情叙述;另一类是有关民事、行政类案件的案情叙述(包罗大量的非诉讼案件的事实叙述)。
前者要求写明作案(指构成的犯罪事实)的时间、地点、作案人和被告人,作案的目的、动机、情节、手段,造成的后果、作案人的态度以及证据等。
后者围绕着当事人各方的纠纷事实来记叙,包罗纠纷的内容及其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人物,纠纷的发展过程(起因、过程、结局),各方的争执意见以及证据。
四、法律文书叙写事实主要应当注意哪些问题?事实的案件的基本依据,多数重要的法律文书都要求写明案情事实。
法律文书在叙写案情事实时,主要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写清事实的基本要素;(2)关键情节具体叙述;(3)因果关系交待清楚;(4)争执焦点抓准记清;(5)财物数量记叙确切;(6)叙述事实平实有序;(7)材料选择真实典型。
五、法律文书阐述理由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理由是法律文书的灵魂,也是主旨的集中表现。
叙写法律文书阐述理由时,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具体要求:(1)列举事实证据确凿;(2)分析事理以法为据;(3)据案引法,依法论理;(4)前后照应统领全文。
第二章公安机关的法律文书——侦查文书一、什么是公安机关的侦查文书?是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依法制作或者认可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它是法律文书的一类。
二、侦查文书的功用是什么?侦查文书是整个刑事诉讼文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民检察院的刑事检察文书和人民法院的刑事裁判文书有着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刑事诉讼文书的有机体系,充分表现了公检法三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
法律文书写作自考笔记
![法律文书写作自考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ea1aa41daef5ef7bb0d3c20.png)
法律文书写作第一章绪论1、通用的法律文书概念是指我国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监狱以及公证机关、仲裁组织依法制作的处理各类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和案件当事人、律师及律师事务所自书或代书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的总称。
2、法律文书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一定社会中的法律必须到达相当完备的程度,因为法律文书是伴随着法律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为实施法律而服务的;二是必须具有较为系统的文字工具,因为文书是要用文字来书写的。
3、法律文书的特点:(1)制作的合法性;(2)形式的程式性;(3)内容的法定性;(4)语言的精确性;(5)使用的有效性。
4、法律文书不是孤立的发挥着作用,而是伴随着诉讼活动和部分非诉讼活动的进行而发挥着作用,表现在:(1)具体实施法律的重要手段;(2)进行法制宣传的生动教材;(3)有关法律活动的忠实记录;(4)综合考核干部的重要尺度。
5、法律文书写作的基本要求:(1)遵循格式,写全事项;(2)主旨鲜明,阐述得当;(3)叙述清楚,材料真实:写清事实基本要素、关键情节具体叙述、因果关系交代清楚、争执焦点抓准记清、财务数量记叙确切、叙述事实平实有序、材料选择真实典型;(4)依法说理,折服有力:列举事实证据确凿、分析事理依法为主、据案引法依法论理、前后照应统领全文;(5)说明情况,简洁明晰;(6)综合表达,叙议为主;(7)行文章法,因文而异;(8)语言精确,朴实庄重;第二章公安机关的法律文书--- 侦查文书一、侦查文书1、侦查文书是公安机关和其他依法具有侦查职能的检查机关、海关缉私机关、监狱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依法制作或者认可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
2、侦查文书按照侦查办案程序分为:立案、破案文书;律师介入文书、强制措施文书、询问犯罪嫌疑人文书、调查取证文书、延长羁押期限文书、侦查终结文书、补充侦查、复议复核文书。
3、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是公安机关在接受公民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自首时制作的法律文书。
自考文书学笔记
![自考文书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4206199bdd36a32d72758171.png)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书学自考复习资料目录第一章绪论 (3)第二章公务文书 (3)第三章文书工作概述 (5)第四章公文体式 (8)第五章公务文书撰拟通则 (8)第六章公文撰写举要 (9)第七章公文处理 (10)第八章公文处理的要求与方法 (11)第九章文件归档整理概述 (14)第十章文件归档整理方法 (15)务文书的特点与功能由法定作者制发★★法定作者(名词解释)法定作者,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力和承担义务的国家机构与其他社会组织或其法定代表人。
主要包括: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及其负责人。
具有法定权威和现实执行效用★★公文现实效用(名词解释)公文的现行效用又称现实执行效用或时效,是其法定权威性的作用形式,指直接形成于其内容所针对的现行公务活动中并直接发挥实际效用。
在发挥现行效用期间,公文传递了发文机关的意图,是收文机关办事的依据。
公文的基本功能★★★试述公文的基本功能。
(论述题)(1)公文功能的最大优势在于突破了管理活动的地域、层次和时间的限制,有效记录、传递和存储具有权威性、凭证性的公务信息。
这也是公文的基本功能。
(2)公文的基本功能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①公务管理的工具。
公文的首要功能是作为一种公务管理的工具。
②社会沟通的手段。
公文在上传下达、左右沟通、实现公务管理工具效用的同时在客观上成为社会组织之间、社会组织与民众之间相互沟通的手段。
公文作为信息载体的本原性,决定了它成为沟通手段的必然性。
公文的具体作用★★★论述公文的具体作用。
(论述题)(1)行为规范作用。
我国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及其他的规范性文件本身就属于公文的一类,这些公文一经制定发布生效,就成为社会生活中具有法律规范或行为规范的体现形式。
(2)书面领导与指导作用。
各级具有领导及管理职能的社会组织,经常通过制发公文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把系统、行业或机构的决策意图和要求,传递给受文者。
(3)联系与处理公务作用。
公文是各级机关组织处理公务的工具和沟通的纽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书学自考笔记第一章文书学绪论1、文书: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为处理各种事务而形成的、具有特定效用的信息记录2、公文生命周期:制作、发挥时效、暂时保存、永久保存。
2、文书的形成条件(1)文字的形成是文书产生的必要条件(2)社会组织的形成是文书产生的充分条件3、文书发展和进化的表现形式:(1)文书的制成材料(2)文书的用途和格式4、公文:公务文书的简称,现代公文是指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凭证性信息记录。
现代公文是文件管理的主要对象。
5、狭义的文件:又称为专指型的定义,通常有两种限定角度,一种专指公务文件,另一种专指现行文件。
6、广义型的文件定义:泛指型的定义,涵盖了所有的公私机构、组织和个人,文件外延覆盖了文件的整个生命周期,既包括现行文件也包括已转化为档案的历史文件。
4、文书同公文、文件的区别与联系:(1)文书和文件是两个十分相近的概念,它们的形成主要源于历史和习惯两个因素。
但文书还可指从事此项工作的职业和人,而文件则不具备。
(2)公文是文书的一种类型。
公文是指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文书或文件。
5、文书的特点:(1)文书的记录性:是文书内容对社会现象的反映状态,它是由文书的形成过程及其结果决定的(2)文书的传递性:是文书实体作为信息形式的运行状态,它是由文书的制作目的决定的6、文书的作用:(1)传播信息作用(2)凭证依据作用7、文书与文书工作的演化历史:初创期—先秦。
夏朝公务文书由太史令负责拟和管理。
最早的公文汇编《尚书》中关于商汤讨伐夏《汤誓》。
确立期—秦汉,文书种类:上行文有:制,如《史记秦皇本纪》中的《除谥法制》;诏;策书;戒,也称赦;教。
下行文有:上书,奏,章,表,议,状。
专用文:效,露布,封事。
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
出现了明显的“文“”笔“之分,出现了一批专门写作公文的人,首次出现了公文写作理论总结,如曹丕《典论论文》;刘的《文心雕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研究公文起源、发展议程变迁和写作规律的学术著作。
文种的变化:下行文,令,下行文,启;平行文,移;专用文书,谱牒。
东晋初年,纸张、毛笔成为唯一的书写材料,字体由隶书形成楷书。
成熟时期——隋唐。
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开始分离,文书机构在中央政府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
文书种类:正式公文十五种。
《唐六典》进一步发展时期——宋元明清文书工作制度特点: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全面分离,明确提出一文一事制度,赋予贴黄制度新的含义,形成了引黄制度,健全了公文的保密制度,元代制度了严格的文书工作官吏选拔制度,首创照刷、磨勘制度,完善公文传递制度。
8、驿站:一词始于元代,紧急重要公文分为最速、次速、平常三个等级。
分别要求日行450、350、300里。
8、文书制度的演变:卷轴制度——用印制度——骑缝、押缝制度——连署制度。
7、文书工作的形成与确立的时期:(1)形成时期的主要标志:A、有了专门负责文书工作的人员B、出现了文书工作的制度(2)确立时期的主要标志:A、文书工作的组织逐步完备B、形成了一套文书处理制度8、文书工作的变革与发展的时期变革时期主要表现:A、颁布和修订了公文程式条例B、对文书工作进行改革发展时期主要表现A、完善文书管理制度,1951年政务院《公文处理暂行办法》B、组建文书工作体系C、研究文书工作规律9、文书工作演化发展规律表现在两方面:文书制成材料的改进,文书种类、用途和制度的变迁。
9、文书学的酝酿阶段:自文书及文书工作的形成到20世纪初,体现三个方面:(1)汇集文书的资料(2)研究文书的撰制(3)制定文书工作规则10、文书学的形成阶段:从20世纪初至40年代末11、文书学的发展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主要标志:(1)设立专门的文书学研究机构(2)出版大量的文书学学术专著。
有《文书学纲要》1961、松《文书学基础》1984。
11、文书学科体系的形成标志文书学的成熟。
12、目前我国文书学的学科体系发展为:文书工作发展史、古文书学、机关文书处理、专门文书处理四个学科。
12、文书学的基本特征:(1)应用性与理论性的统一(2)综合性与独立性的统一13、学习文书学的意义:(1)有利于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2)有利于总结管理活动的经验(3)有利于提高公务人员的技能14、文书学的研究方法有: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模拟法。
第二章1、公务文书:简称公文,是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信息记录2、公务文书的特点:(1)是由法定作者制发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及其负责人)(2)具有法定的权威性(3)具有现行效用(4)具有规范的体式(5)具有特定的处理程序3、法定作者:是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利、承担义务的社会组织及其领导人3、公文的基本功能:公务管理的工具,社会沟通的手段。
4、公文的具体作用:行为规范作用、书面领导与指导作用、联系与处理公务作用、宣传教育作用、凭证依据作用。
4、公文现行效用:是公文在其内容所针对的现行公务活动中直接发挥实际效力,具有依据和凭证功能5、公文的历史效用:指其对印证历史事实、反映历史发展过程所产生的权威性影响。
5、公文不同于图书、情报、档案等其他文献形式的主要特征:公文的特点,是公文区别其他文书,乃至图书、情报、档案等其他文献形式的基本属性公文的具体特点如题2。
公文现行效用的范围界定(时间、空间范围)6、公文的生效时间有几种情况:公文自形成之日起生效、公文自通过或批准之日起生产、公文自公布日起生效、以公文自身规定的时间为生效时间、以其他公文规定的时间为生效时间、以公文送达规定受文者的时间为生效时间。
7、公文的失效时间有几种情况:公文本身规定了停止生效的日期、由其他合法公文规定公文现行效用的终止日期、效力等级高的有效公文生效后,低等公文一律失效、被明令废止撤销而失效、有相应新公文依法生效、公文针对的事物本身具有明确的时效期限、公文针对的社会事实已完全消灭、任务完成、公文制发机关不存在、不具备反复适用性、不同作者就。
第三节公务文书的类别1、按应用领域分类:正式通用公文、内部通用公文、专用公文2、从物质载体的角度分类:纸质文书、感光介质文件、磁介质文件、电子文件。
3、电子文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编码形式和载体特征两方面。
非人工识读性、对系统的依赖性、多媒体集成性、信息的集散性、信息的易改性;信息的可转载性、载体的不稳定性。
4、电子文件三要素:内容信息、结构信息、背景信息。
5、电子文件的主要种类:文本文件(Text)、图形文件(Graphic)、图像文件(Image)、影像文件(Video)、声音文件(Audio)、多媒体文件(Multimedia)、超文本协议(Hypertext)、程序文件(Program)、数据文件(Data)、数据库文件(Database)。
3、从公文内容性质的角度分类:规范类文书、领导指导类文书、报请类文书、知照类文书、契约类文书、会议文书4、从公文涉密程度分类:绝密级文书、机密级文书、秘密级文书、内部文书、限国内公开的文书、对外公开的文书5、从公文办理时限分类:特急件、急件、平件6、从行文方向分类:上行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领导、指导机关报送的公文平行文: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往来的公文下行文:上级领导、指导机关向所属下级机关发送的公文7、从机关授受公文的角度分类:发文:本机关制发的公文收文:本机关收到的其他机关制发的公文8、从公文稿本的角度分类:1草稿:又称草案、征求意见稿、送审稿、初稿,是公文撰拟过程中最初期的原始稿件,供讨论、修改、审批之用;2定稿:又称原稿,是经领导人审阅签发或经会议讨论通过的最后完成稿,是缮印正本的依据草稿经领导人签发便成为定稿;3正本:根据定稿缮印的、用于向外发出的正式文本(试行本:指发文机关认为规范类文书的内容尚不成熟,日后需根据实践的检验情况予以修订时,先行发暂行本:指发文机关一时来不及制定供长期执行的内容完善的规范类文书时,暂且制发的文本,暂行期内,具有法定效力。
修订本:指对已发布生效的规范类文书,经实践检验重新予以修改补充后再行发布的文本);4副本:指正本的复份或复制本,在形式上与正本完全或部分相同,供抄送、传阅、存档备查之用;5不同文字的稿本。
9、判定公文密级的标准:绝密级文书:涉及党和国家最核心的机密的文书,一旦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点严重的损害机密级文书:涉及党和国家重要机密的文书,一旦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较大的损害秘密级文书:涉及党和国家一般机密的文书,一旦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一定的损害内部文书:限于党和国家机关内部或专业系统范围内使用的文书,内容虽不涉密但不宜或不必对社会公开限国内公开的文书:内容虽不涉密,但不宜向国外公布而仅在国内公布的文书对外公开的文书:内容不涉及任何秘密,可直接对国内外公开发布的文书11、特急件、急件与平件的时限要求:特急件:必须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优选传递急件:要求打破工作常规迅速传递、处理或在规定的时限内输完毕的文书平件:按工作常规传递、处理的公文12、公文各稿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同题8(7)第四节公务文书的文种1、建国后行政公文文种的发展六个阶段:(60页)一1951年9月29日,我国政务院颁布了《公文处理暂行办法》,规定7类12种,包括:报告、签报;命令;指示;批复;通报、通知;布告、公告、通告;公函、便函。
二1957年10月,国务院秘书厅印发了《关于对公文名称和体式问题的几点意见(稿)》,规定7类12种,包括:命令、令;指示;报告、请求;批复、指示;通知、通报;布告、通告;函。
三是1981年2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四是1987年2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10类15种。
五是1993年11月21日修订并重新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修订本)》12类13种,六是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重新发布《》2、文种:为便于人们识别和使用每一种文书而赋予它们的固定名称3、通用文种: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普遍使用的文种4专用文种:指特定的、具有专门职能的社会组织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根据专业的特殊需要而使用的具有特定内容和格式的文种区别:通用文种是伴随着所有社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为各行各业在日常工作中共同使用,使用范围较为普遍。
专用文种只限用于特定的组织机构及其特定的业务范围之内,不具备通用性5、文种选用规则的具体内容:(1)根据发文目的选择文种(2)根据行文关系选择文种(3)根据发文机关的权限选择文种(4)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选择文种6、正确选用文种的意义:(1)不同的文种具有不同的写作特点和写作要求,正确地选择文种,有助于促进公文写作的规范化(2)不同的文种揭示了不同的发文意图和不同的处理方式,正确地选择文种,有助于使文件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3)不同的文种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功效,正确选择文种,有利于维护公文的严肃性、权威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