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名解简答
社会医学名词解释

社会医学名词解释社会医学是一门研究医疗与社会关系的学科,旨在探讨社会因素对个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社会医学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社会学、心理学、公共卫生学等,以揭示社会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并提供改善公众健康水平的相关政策建议。
首先,社会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健康不平等。
健康不平等指的是不同社会经济阶层、种族、性别和地理位置的人群之间在健康水平上存在的差异。
社会医学通过研究和分析这些差异的原因以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有助于制定公共卫生政策和社会干预措施,以减少健康不平等,提高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
其次,社会医学关注社会环境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社会环境包括个体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居住环境等。
社会医学研究发现,这些环境因素与个体的健康水平密切相关。
例如,低社会经济地位与贫穷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病毒感染和心理健康问题。
而良好的社会环境则有利于个体的健康发展。
通过了解社会环境因素,社会医学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推广和干预策略,以提升社会的整体健康水平。
此外,社会医学还研究社会支持对个体健康的重要性。
社会支持指的是个体通过社会关系获得的情感、信息和物质方面的支持。
社会医学研究表明,积极的社会支持对个体的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社交支持能够减轻压力、增强心理健康及免疫力,从而降低患病风险。
社会医学呼吁加强社会支持网络,提高个体的社会互动和交往,以改善健康状况。
总结起来,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对个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学科,重点关注健康不平等、社会环境和社会支持等因素。
通过揭示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机制,社会医学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社会健康水平的提高。
社会医学

第一章概论一、名词解释1、医学:是研究预防与治疗疾病、维护与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科学。
2、社会医学:是从社会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3、社会属性:是人群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本质特征。
4、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
即身体无病、心理健康、生理健康、适应社会的能力。
5、社会病:是一组疾病的统称,如意外伤害、精神障碍、酗酒、吸毒、青少年妊娠、性传播疾病及艾滋病等。
二、填空1、医学的基本任务: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
2、医学研究的对象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人群。
3、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有倡导积极的健康观、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改善社会卫生状。
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制定卫生策略和措施和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
4、社会医学的核心内容有社会医学诊断、社会病因分析和社会医学处方。
5、社会医学分为社会生理学、社会病理学、社会卫生学及社会治疗学四个部分。
6、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的是法国医生儒勒.盖林,社会医学的发源地是德国。
7、社会医学研究内容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
三、简答题1、医疗卫生服务需要向哪四个方面扩大。
答:(1)从单纯治疗扩大到预防保健(2)从生理扩大到心理(3)从医院扩大到家庭和社区(4)从单纯的医疗技术措施扩大到综合性的社会服务。
2、简述三次卫生革命。
答: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第二次卫生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主要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精神系统疾病和意外伤害;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进一步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我国目前处于卫生革命的交叉阶段,即第一次卫生革命任务尚未完成,第二次卫生革命任务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主要威胁。
3、简述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社会医学名词解释

社会医学名词解释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社会因素)与医学(健康或疾病)的联系与规律的一门交叉性边缘学科。
积极健康观: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
大卫生观:卫生事业本质上是一种“人人需要,共同受益”的社会公益事业,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积极行动和参与。
医学模式:人们对于健康和疾病现象的总的看法、基本观点和实践原则,亦称医学观。
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认为疾病是鬼神作怪,天遣神罚,健康与生命乃神灵赐与,总之归之于某种无所不在的神灵。
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把健康、疾病与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观察与思考的朴素、辩证、整体的医学观念,称为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机械论的医学模式:把人体当成是“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疾病是机器某部分故障失灵,需修补完善”,人和动物不同在于“多几个弹簧和齿轮”,这就是机械论的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是建立在生物科学基础上,反映病因、宿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变化规律的医学观和方法论。
认为每种疾病都必然并且可以在器官、细胞或分子上找到可以测量的形态学或化学改变,都可以确定出生物的或理化的特定原因,都应该能够找到治疗的手段。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健康是躯体、心理和社会的完美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亚健康状态:指机体虽然无明确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
亚临床疾病:无症状疾病,无临床症状体征,但有临床检测证据。
整体病因论:疾病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生物、心理、社会综合作用结果的复合体。
健康投资:人们为了获得良好的健康而消费的食品、闲暇时间和卫生服务等资源。
人口流动:人口在地理空间位置上的变动和阶层职业上的变动。
社会制度: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是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文化制度的总和。
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极其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表现为亲密,也可以是疏远和敌对。
社会医学名词解释

社会医学名词解释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社会因素)与医学(健康或疾病)的联系与规律的一门交叉性边缘学科。
积极健康观: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
大卫生观:卫生事业本质上是一种“人人需要,共同受益”的社会公益事业,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积极行动和参与。
医学模式:人们对于健康和疾病现象的总的看法、基本观点和实践原则,亦称医学观。
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认为疾病是鬼神作怪,天遣神罚,健康与生命乃神灵赐与,总之归之于某种无所不在的神灵。
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把健康、疾病与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观察与思考的朴素、辩证、整体的医学观念,称为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机械论的医学模式:把人体当成是“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疾病是机器某部分故障失灵,需修补完善”,人和动物不同在于“多几个弹簧和齿轮”,这就是机械论的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是建立在生物科学基础上,反映病因、宿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变化规律的医学观和方法论。
认为每种疾病都必然并且可以在器官、细胞或分子上找到可以测量的形态学或化学改变,都可以确定出生物的或理化的特定原因,都应该能够找到治疗的手段。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健康是躯体、心理和社会的完美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亚健康状态:指机体虽然无明确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
亚临床疾病:无症状疾病,无临床症状体征,但有临床检测证据。
整体病因论:疾病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生物、心理、社会综合作用结果的复合体。
健康投资:人们为了获得良好的健康而消费的食品、闲暇时间和卫生服务等资源。
人口流动:人口在地理空间位置上的变动和阶层职业上的变动。
社会制度: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是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文化制度的总和。
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极其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表现为亲密,也可以是疏远和敌对。
社会医学

社会医学一、名词解释:1.社会医学: 是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医学问题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疾病的作用及其规律,制定各种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形成的观察和处理医学领域中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息而设计的一系列问题4.卫生服务需求:指疾病者、病患者和患病者实际接受卫生服务的程度,即患者不仅愿意,并且有能力(如经济能力)接受卫生服务5.处理医学领域中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6.健康危险因素:是人们在认识疾病病因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些急性病、传染病和外伤等的危险因素多为单因单果,有很大的防治价值7.健康危险因素:是指能使疾病或死亡发生的了能性增加或者能使健康不良后果发生概率增加的因素。
8.健康相关行为:是科学的一个分支,只个体或团体的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
9. 社会因素:是公卫执业助理医师社会医学中需要掌握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10.社会卫生状况:是指社会人群的健康状况,以及影响人群健康状况的社会环境状况。
二、简答题(一). 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1.以健康为中心。
健康与疾病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许多互相关联的因素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社区卫生服务必须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走进社区和家庭,动员每个人主动地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和残疾,促进健康。
2.以人群为对象。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人群为对象,以社区的所有人群的利益和健康为出发点的。
以维护社区内所有人群的健康,如改善社区的卫生环境、居住条件、消除不安全因素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例如,如果发现社区儿童营养不良的发病率高,就要考虑是否需要在社区内开展婴儿合理喂养的健康教育。
这就是以人群为服务对象的特点。
3.以家庭为单位。
家庭是社区组成的基本单元。
一个家庭内的每个成员之间有密切的血缘和经济关系,以及相似的行为、生活方式、居住环境、卫生习惯等。
因此,在健康问题上存在着相同的危险因素。
sdh社会医学名词解释

sdh社会医学名词解释
SDH(社会医学):
1、健康:健康是一种全面的状态,既包括身体,情感,社会和心理感
受的健康,也包括社会资源的利用和参与的可能性等。
2、健康资源:健康资源是社会主义者依照社会主义的理念和目的收集
的所有信息,技术和服务资源,这些资源用于促进和改善人类的健康
和福利。
3、社会治理:社会治理是指一类可以有效地从社会化地管理社会问题
的行为或制度。
它通常采用两种模式:政府模式和社会模式,以改善
社会利益。
4、社会参与:社会参与是指参与者可以在其中拥有参与度,负有责任,追求社会意义的社会环境,以及社会目标的行为和活动的过程。
5、责任的来源:责任的来源包括个人,组织,公共部门,和社会环境,而且也可以来自于政府,企业和其它社会组织。
6、社会服务:社会服务是指专业服务团体在社会医学上领域中采取的
一类行动,用来解决影响健康的社会问题。
7、社会健康:社会健康是指一个社会的总体的健康水平,它受到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也被当前社会发展的政策和行动所影响。
8、社会功能:社会功能是指人类的健康和福祉,以及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职位有关的一类行为活动,也是社会医学中研究的重要和基本主题之一。
9、社区发展:社区发展是指以社区(居民)为中心,由社会医学专家支持,以有效地打破社会病毒性问题背景,实现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一种探究型工作模式。
10、社会政策:社会政策是政府在法律法规的支持下,衡量改善社会环境的一类政策,它的内容涵盖了决策,监督,规范,财政,数据,服务和其它协调应用的活动。
社会医学名解

社会医学1、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主要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订相应的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2、医学模式:是指人类与疾病相互抗争和认识生命自身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属于自然辩证法的研究领域,其核心是科学的医学观。
3、消极健康观:人患了疾病便失去了健康,疾病的治愈使人们又重新恢复了健康。
这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的观点称~积极健康观:健康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
可以理解为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三维健康观。
4、亚健康状态: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导致,是介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亚临床状态:亦称无症状疾病。
亚临床疾病虽然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但存在系统某一部位、系统或功能的受损,出现功能紊乱或病理改变,而且还有防御、适应和生理代偿能力的反应。
存在着生理性代偿或病理性反应的临床检测证据,这是与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区别。
5、社会生理学:主要是研究人群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及其与社会制度、法律及风俗习惯的关系,即研究社会卫生状况。
6、体质指数(BMI):国际通用的筛查肥胖和营养不良的指标。
标准公式: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身高(m2)7、社会支持:作为个人在其社会网络中获得的支持和帮助的数量和质量。
8、婴儿死亡率:指某年平均每千名活产中不满一周岁(婴儿)的死亡数。
该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社会卫生状况和评价妇幼卫生工作的综合和敏感指标之一。
孕产妇死亡率:指某年中由于怀孕和分娩及并发症造成的孕产妇死亡人数与同年出生活产数之比,该指标反映妇女怀孕和分娩期的危险性,它的高低与社会经济状况、妇幼卫生保健密切相关。
社会医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社会医学名词解释 16041.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订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个体及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
(1)2.医学模式:人们按照唯物论和辨证法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的健康、疾病和死亡问题,是对健康和疾病现象的科学观。
(14)3.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
(24)4.亚健康状态: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导致,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降低的状态,亦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25)5社会阶层:由财富、权利和威望不同造成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等方面不同的基本层次。
6.老年型社会: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7%。
(53)7.家庭:婚姻、血缘和法律为基础同定下来的社会基本单位(58)8.亚文化: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的成员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生活的习惯,它是非全社会性的思想文化的泛称。
(69)9.调查研究:在某一特定现场的人群中,采用一定的工具和手段收集研究资料的过程。
(96)10.定量研究:通过调查收集人群发生某种事件的数量指标,或者探讨各种因素与疾病和健康的数量依存关系的研究。
其收集资料的过程称为定量调查(问卷调查)(105)11.信度:所得结果的可靠程度,通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及一致性来判断结果的信度,通常用信度系数来评价。
(112)12.效度:测量结果与试图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接近程度。
(113)13. 卫生服务研究:是从卫生服务的供方、需方和第三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出发,研究卫生系统为一定的目的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向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卫生服务的过程。
(114)14. 卫生服务需要:主要取决于居民的自身健康状况,是依据人们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保健、康复等卫生服务的客观需要,包括个人觉察到的需要和由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判定的需要。
社会医学名解

社会医学名解第二章1.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2.亚健康状态(the situation of subhealth):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衰老、神经衰弱等)3.亚临床状态(Subclinical disease):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但存在着生理性代偿或病理性反应的临床检测证据。
第三章4.社会因素(social factors):指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一系列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因素,即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的经济状况、社会保障、环境、人口、教育以及科学技术等,和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制度、法律体系、社会关系、卫生保健以及社会文明。
5.社会制度(social system):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是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文化制度的总和,包括观念,规范,组织,设备等。
观念是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制度产生及实施的合理性理论根据;规范是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成文的和不成文的规范;组织是保证社会制度实施的实体;设备是保证制度实施的条件。
6.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是指一个人从社会网络所获得的情感,物质和生活上的帮助。
7.人的社会化是指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能够适应一定的社会环境,参与一定的社会生活,履行一定的角色职能的社会人的过程。
社会化的内容非常广泛,凡是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乃至社会的各种思想,观念等包括在内,而教育是人类社会化的主要手段。
8.社会阶层(social class):主要是指由财富、权利和威望不同造成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等方面不同的基本层次,主要是指社会经济阶层,反映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9.亚文化(subculture):指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的成员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惯,是非全社会性的思想文化的泛称10.反文化(counter culture):指那些对现存社会思想文化持敌对态度的人的某些思想行为,常常是一定数量对现实不满的人的心理爆发第四章1 心理压力(psychological stress):是指人们生活中的各种刺激事件和内在要求在心理上所构成的困惑或威胁,表现为心身紧张或不适2 健康相关行为(health related behavior):指个体或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3 个人控制信念是指个体对自己所面对的问题或情景所持的控制信念。
社会医学名词解释

社会医学:第一章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及疾病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医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发展起来的,它综合了生物医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成就,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区域卫生规划:是政府对卫生事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它以满足区域内所有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标,对卫生资源实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
第二章模式:在科学研究中是指研究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理论图式或解释方式,也可以指一种思想体系或思维方式。
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理论发展和医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它实质上是一种医学观。
是对医学的本质、发展和实践操作等方面,做出的高度理论概括。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类疾病的不只是生物因素,而且还有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因而治疗方法除了传统的生物学方法以外,还应当包括社会科学法和心理学方法。
亚健康: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
亚临床状态:指虽然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但存在着生理性代偿或病理性反应的临床测验证据。
第三章社会因素:指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亦可称为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阶层:指由财富、权力和威望不同造成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等方面不同的基本层次。
核心家庭:指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社会支持:指一个人从社会网络所获得的情感、物质和生活上帮助。
亚文化:指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的成员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惯,是非全社会的思想文化的泛称。
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价值的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在国内和国外所生产的最终成果和提供的劳务价值。
健康投资:指为了防止疾病,恢复和发展人群健康而消耗的经济投资。
第四章健康相关行为:指个体或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
自我效能:指人们对完成某个行为目标或应对某种困难情景能力的信念。
生活事件:指日常生活中引起人的心理平衡失调的事件。
社会医学

社会医学考试内容一、名词解释1、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和个人及人群健康及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个体及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2、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医学发展的基本观点、概念框架、思维方式、发展规范的总和,也是人类对健康及疾病观察和处理方法的宏观概括。
3、疾病:可看作是整个生物体或其他系统在生长、发育、功能及调整中的失败或失调。
4、亚临床疾病(sub-clinical disease) :又称无症状疾病,认为疾病是改变了条件的生命现象的过程。
疾病过程中不仅有机体受损害,发生紊乱的病理表现,而且还有防御、适应、代偿生理性反应。
5、亚健康状态(sub-health state):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导致,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降低的状态,亦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6、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通常可以使用一系列的指标进行测量。
通常使用收入、教育、职业三个指标来测量社会经济地位。
7、食品安全(food safety):是指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储藏。
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人体健康、导致消费者死亡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危机消费者或后代的隐患。
8、职业压力(occupational stress):多是指职业过程中的多种因素对工作者造成心理、生理、社会的健康状态改变及损害的压力。
9、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是指一个人从社会网络所获得的情感、物质和生活上的帮助。
社会医学名解与问答汇总

社会医学名解与问答汇总一1. 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应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一门医学学科。
社会医学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因素和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制订社会卫生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生命质量。
1. 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主要有如下6方面:①倡导积极的健康观。
②弘扬正确的医学模式。
③发现社会卫生问题。
④制定卫生政策和措施。
⑤促进人群健康。
⑥加强社会医学教育。
2. 社会医学在发展过程中的特点融合医学与社会学等多学科的思想,从社会宏观水平分析、解决人群健康问题。
二、1. 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科学的发展过程和医疗服务的实践过程中,在某一时期形成的健康观和疾病观,是对医学重要观念的总体概括,是人们对待或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态度或方式。
2.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就是指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和思考,并且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四、问答题1 生物医学模式过时了吗?为什么?随着人类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健康新概念深入人们的观念以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长、医学与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健康影响因素的多元化,以单因单果的疾病与病因关系模式为基础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医学的发展和人群的需要。
注重人的社会属性、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分析健康与疾病问题,而不单纯关注其生物属性是当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最终的解决途径。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现代医学的贡献是什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现代医学的贡献:①解放医学思维模式,以综合思维方式处理问题;②扩大了医学研究的思路;③疾病预防从单纯的生物预防扩大到社会、心理预防的新层次;④医药卫生人才的知识结构发生巨大变化;⑤为中国医学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三三、名词解释1.定性研究2.问卷3.封闭式问题4.信度5.德尔菲法6.专题组讨论四、简答题1.简述社会医学调查研究的基本程序;2.简述问卷设计的步骤;3.简述专题组讨论和选题组讨论的异同点。
社会医学名解简答

-- -- 初级卫生保健:是指最基本的、人人都能得到的、体现社会平等权利的人民群众和政府都能负担起的卫生保健服务大卫生观:卫生事业本质上是一种“人人需要共同受益”的社会公益事业,提高人群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积极行动与参与,强调卫生系统必须由封闭转为开放恩格尔模式:基于系统的原则,在这个框架里可以把健康或疾病理解为从原子、分子、细胞、组织到人,以及由个人、家庭、社区、国家构成从微观到宏观,生物科学和社会科学相融合高危险性分析:以高危险性观点来找出卫生工作的主要问题,采取重点防治的措施,改善人群健康水平高危人群:之容易受疾病侵扰的人群,包括处于高危险环境的人群,对环境有高位反应的人群,以及有高危行为的人群高危环境:包括存在危险因素的自然、社会和心理环境高位反应:指机体对刺激缺乏适应和耐受,当身体和社会刺激达到一定程度和持续时间发生的一些疾病,与个体的生物遗传、健康状态、生活经历有关还原论:是将人体分解为奇观、细胞、分子、复杂的生命现象必须用武力的、化学的方法来解释功能改变的因果关系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身体社会的完好状态健康行为:指个人或群体表现出的在看客观上促进有利于健康的一组行为群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是指在那些直接导致疾病的因素之外,由人们居住和工作环境中社会分层的基本结构和社会决定性条件产生的影响健康的因素,反映人们在社会结构中阶层、权力、财富的不同地位健康公平:从社会的、经济的、人口统计的和地理角度定义人群健康和无差异的状态健康能力增长:指那些健康状况较差的人群可以自己掌握自己的健康的决策权。
包括物质能力增长、社会心理能力增长、政治能力增长全科医学:又称家庭医学,它是在西方国家通过长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综合了现代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用以指导全科医生从事基层医疗保健第一线服务的知识技能体系。
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像个人、家庭、社区提供连续、综合、便捷的基本卫生服务的新型医学学科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
社会医学名解

第一章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医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科学。
第二章医学模式:是人们对于健康和疾病现象的总的看法、基本观点和实践原则,亦称医学观。
生物医学模式:是建立在生物科学基础上,反映病因、宿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变化规律的医学观和方法论。
第三章“ 大卫生观” :卫生系统必需由封闭转为开放,必须与其他部门配合协作,动员和规定全社会参与,使卫生工作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健康公平:是指一个社会的所有成员均有机会获得尽可能高的健康水平,即不同收入、种族、年龄、性别的人群应当具有同样或类似的健康水平。
高危人群:是指易受疾病侵扰的人群,包括处于高危环境中的人群,对环境有高危反应的人群,以及有高危行为的人群。
高危因素:是指对健康构成威胁的因素。
社会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而言的,是指社会结构的某些特征,主要包括社会信任、社会规范和社会组织网络三个基本方面。
第四章文献研究:是根据一定目的,通过搜集和分析文献资料而进行的研究。
非概率抽样:方便抽样、定额抽样、意图抽样、雪球抽样、空间抽样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是指通过调查收集人群发生某种事件的数量指标,或者探讨各种因素与疾病和健康的数量依存关系,并对数据进行量化处理、检验和分析,从而获得有意义的研究结论。
效度:指测量结果与试图达到的目标之间的接近程度。
准确性。
表面效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准则效度信度:对同一事物的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一致性的程度。
稳定性、可靠性。
相关系数作为信度系数。
复测信度、复本信度、折半信度定性研究:是在一种自然的情景下,通过对少量样本深入、细致的分析,从整体的角度深入探讨和阐述被研究事物的特点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的一类研究方法。
第五章社会卫生状况:指人群健康状况,以及影响人群健康状况的各种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
第六章社会因素:是指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一系列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因素,即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的经济状况、社会保障、环境、人口、教育以及科学技术等,和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制度、法律体系、社会关系、卫生保健以及社会文明等。
社会医学名词

1.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共和社会活动能力。
2.医学模式:指在医学科学的发展过程和医疗服务的实践过程中,在某一时期形成的健康观和疾病观,是对医学重要观念的总体概括,是人们对待或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态度或方式。
3.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包括身体、心理、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
4.社会因素: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环境、人口和文明程度(政治、经济、文化等).我们也可将社会因素分为两个方面,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5.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是指在病伤、医疗干预、老化和社会环境改变的影响下个人的健康状态,以及与其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相联系的主观满意度。
6.健康管理: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
7.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研究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技术方法。
8.健康危险因素:是指能使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的因素,或者是能使健康不良后果发生概率增加的因素。
9.卫生政策:是指卫生发展的战略与策略,政策,目地与指标,对策与措施。
10.社会卫生状况:人群的健康,以及影响人群健康的社会因素的状况。
11.平均期望寿命:是指同时出生的一代人平均每人能活到的平均年数。
根据寿命表计算。
12.初级卫生保健:是最基本的、人人都能得到的、体现社会平等权利的、人民群众和政府都能负担得起的卫生保健。
13.社区卫生服务: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14.卫生服务需求:主要取决于居民的自身健康状况,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卫生服务的客观需要。
社会医学知识整理

第一章概论一、名字解释1、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个体及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2、健康(health):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里、和社会的完好状态。
二、简答1、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①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②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
③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2、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1)通过社会卫生状况调查,掌握社会卫生状况及人群健康状况,分析人群健康水平及其变动规律;2)发现主要的社会卫生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尤其是重视社会印务对健康的作用;3)提出改善措施为卫生改革发展提供依据;4)确定卫生工作重点,科学组织卫生服务,加强卫生监督和评价。
3、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①倡导积极的健康观,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人群的生活质量。
②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
③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④制订卫生策略和措施。
⑤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
⑥加强社会医学教育4、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①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观点。
②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的观点。
③生理、心理、社会积极健康的观点。
④卫生服务重点是关注高危险性的观点。
(高危人群、高危环境、高危因素)⑤疾病发生和防治中社会因素的决定作用。
⑥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的观点。
三、填空题1、医学研究的对象是具有()和()的人,而()是人类的本质特征。
2、WHO提出了(),概括论述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决定性影响。
3、社会医学的基础知识来源于()和(),前者包括了()、()、()、()等,后者包括()、()、()、()等,产生了具有()和()双重性质的交叉学科。
同济医学院社会医学名解及答案

09 级临床八年1、social medicine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应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一门医学学科。
社会医学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因素和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制订社会卫生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生命质量。
2、medical mode 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科学的发展过程和医疗服务的实践过程中,在某一时期形成的健康观和疾病观,是对医学重要观念的总体概括,是人们对待或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态度或方式。
3、sociopath社会病主要由社会本身的原因造成的,与社会发展和进步方向相违背的、危害人群健康的社会性现象。
4、health management健康管理学健康管理是对人群或个人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预测、评估,制订预防保健措施,维护健康。
5、responsiveness反应性反应性是指卫生系统或某个机构在运行中能认识并设法适当满足个人的普遍、合理期望时所获得的结果。
6、SWOT analysisSWOT分析SWOT分析就是把组织内外影响成功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了解组织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
08 级八年制1、social medicine社会医学2、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是指在病伤、医疗干预、老化和社会环境改变的影响下人们的健康状态,以及与其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等相联系的主观体验。
3、patient satisfaction病人满意度病人满意度是指人们由于健康、疾病、生命质量等方面的要求而对医疗保健服务卫生产生某种预期期望,然后对所经历的医疗保健服务进行比较后形成的情感状态的反映。
4、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卫生技术评估是指应用循证医学(EBM)的原理和方法,对卫生技术的技术特性、临床安全性、有效性、经济学特性和社会适应性进行的系统评价,提出对被评估的卫生技术的采用、推广或淘汰的建议的过程。
社会医学

概论一名词解释1 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订相应的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2 大卫生:“大卫生观” 强调卫生系统由封闭转为开放,必须与其他部门协作,动员全社会参与,使卫生工作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卫生事业本质上是一种“人人需要、共同受益”的社会公益事业,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积极行动和参与。
二简答1 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a 倡导积极的健康观(身体、心理、社会的完好状态)b 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心里-社会医学模式)c改善社会卫生状况 d 制定卫生策略和措施 e 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2 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具有社会属性的人群或群体。
3 社会医学的内容:社会卫生状况、影响人群健康的社会因素、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4 社会医学创立与发展的要点1848年法国医生盖林首次提出把医学监督、公共卫生和法医学等构成一门整体的学科,统称为“社会医学“。
他把社会医学分为四部分:社会生理、病理、卫生、治疗学。
德国的格罗蒂安提出了社会卫生学一整套理论和概念,提出了用社会科学的观点研究疾病的原则,指出了社会状况和疾病的关系。
5高危险性的内容高危人群:高危环境人群、高危反应人群、高危行为人群高位环境:高危自然环境、高危心理环境、高危社会环境高危反映:个人遗传素质、生活经历、健康状况医学模式一名词解释1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人们按照唯物观和方法论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问题,决定着人们对生理、病理、心理等问题的基本看法,是对健康和疾病现象的科学观。
2 医学社会化是指医学作为一种社会事业,有特定的社会功能。
国家、社会和群众要承担更多的卫生保健责任,要把卫生事业当作全社会的公共事业,而不只是卫生部门的事情。
社会医学名词解释(部分)

社会医学(二)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主要是从社会的角度,应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一门医学学科。
社会医学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因素和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制订社会卫生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生命质量。
1. 社会病:是指社会因素起着决定作用,并与现代生活方式与行为密切相关的疾病或社会病理现象,这类病一般需采用社会性防治措施才能加以控制。
如艾滋病/性病、自杀、吸毒、酗酒、青少年妊娠、离婚、车祸、精神障碍、遵义行为不良等。
1. 性传播性疾病(STD)是一类主要通过性行为或类似性行为而传播的传染病。
社会因素起决定作用,采取社会性措施才能加以控制的现代社会病。
2. 意外伤害:是指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造成的人体损伤。
意外伤害除了引起人体损伤外,也可能造成精神创伤或心理障碍。
1.策略指为实现既定目标采取的手段与方法,是执行政策所要采取的行动要点与选择合适的行动路线.社会卫生策略是指根据社会卫生状况,针对卫生和健康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综合干预措施,通常包括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科学组织卫生服务和突发性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研究和保护人群相适应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策略与措施。
3、初级卫生保健是一种基本的卫生保健,它技术上适宜、学术上可靠又为社会所接受的方式和技术,是社区的个人与家庭通过积极参与普遍能够享受的,费用也是社区或国家在发展的各个时期本着自力更生及自决精神能够负担得起的。
它既是国家卫生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功能中心和活动的焦点,也是社会整个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是个人、家庭、群众与国家卫生系统接触的第一环,能使卫生保健尽可能接近于人民居住及工作的场所,它还是卫生保健持续进程的起始一级。
第十五章弱势群体的社会医学1.专业康复(institute based rehabilitation,IBR) IBR 是指集中专门的康复专业人才和利用较复杂、先进的设备,通过临床治疗和康复功能评估及各种康复方法,在康复医学研究所、康复医学中心、综合医院中的康复医学科、大型职业康复中心、特殊教育部门等地进行的康复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级卫生保健:是指最基本的、人人都能得到的、体现社会平等权利的人民群众和政府都能负担起的卫生保健服务大卫生观:卫生事业本质上是一种“人人需要共同受益”的社会公益事业,提高人群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积极行动与参与,强调卫生系统必须由封闭转为开放恩格尔模式:基于系统的原则,在这个框架里可以把健康或疾病理解为从原子、分子、细胞、组织到人,以及由个人、家庭、社区、国家构成从微观到宏观,生物科学和社会科学相融合高危险性分析:以高危险性观点来找出卫生工作的主要问题,采取重点防治的措施,改善人群健康水平高危人群:之容易受疾病侵扰的人群,包括处于高危险环境的人群,对环境有高位反应的人群,以及有高危行为的人群高危环境:包括存在危险因素的自然、社会和心理环境高位反应:指机体对刺激缺乏适应和耐受,当身体和社会刺激达到一定程度和持续时间发生的一些疾病,与个体的生物遗传、健康状态、生活经历有关还原论:是将人体分解为奇观、细胞、分子、复杂的生命现象必须用武力的、化学的方法来解释功能改变的因果关系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身体社会的完好状态健康行为:指个人或群体表现出的在看客观上促进有利于健康的一组行为群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是指在那些直接导致疾病的因素之外,由人们居住和工作环境中社会分层的基本结构和社会决定性条件产生的影响健康的因素,反映人们在社会结构中阶层、权力、财富的不同地位健康公平:从社会的、经济的、人口统计的和地理角度定义人群健康和无差异的状态健康能力增长:指那些健康状况较差的人群可以自己掌握自己的健康的决策权。
包括物质能力增长、社会心理能力增长、政治能力增长全科医学:又称家庭医学,它是在西方国家通过长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综合了现代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用以指导全科医生从事基层医疗保健第一线服务的知识技能体系。
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像个人、家庭、社区提供连续、综合、便捷的基本卫生服务的新型医学学科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
制定相应的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社会病:社会因素起主导作用,并与个人行为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或社会病理现象社会排斥:指个体所处的一种相对贫困的状态,是个体在社会和社区生活的各个方面被边缘化的状态,包括过度剥削和相对剥削社会支持:作为个人在其社会网络中所获得的支持和帮助的数量和质量,它有四个维度:物质支持、情感支持、信息支持、评价性支持社会心理应激:个体在察觉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的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
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社会卫生状况:系指人群健康状况以及影响人群健康状况的各种因素,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社区:是以地理和行政管理为依据划分的局部区域,在功能上社区是一群具有强雷归属感、认同感、能举例和分划分为的居民组成的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需求为导向,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贫困居民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于一体,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生活事件:指生活中遭遇重大变故可以扰乱人们生理和心理稳定的实践四个扩大: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保健服务,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从医学内服务扩大到社区服务,从医疗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生物医学模式:是建立在生物科学成就的基础上,反映病因、宿主和自然环境变化规律的一种医学观和方法论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科学的发展过程和医学实践中形成的健康观,是人类在疾病抗争和认识生命自身规律的过程中得出的对医学总体的认识,是以医学为对象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核心是科学发展的医学观,研究医学的属性、功能、结构和发展规律亚健康:指人的机体虽无明显患病症状和体征,但呈现出活动力降低适应能力减退的异常生理状态亚临床:疾病过程中不仅有机体受损害、功能发生紊乱的病理表现还有防御反应、代偿反应的一面。
这类病理反应和生理适应性往往是疾病在不同过程中相互作用,在早期表现为生理反应的适应应激:躯体对所施加的任何刺激做出的非特异性反应,导致这种非特异性反应的刺激是应激源心理社会因素:其一是通过心理过程作用于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心身疾病:应急过强或持续存在,生理反应趋于激烈或持续时间过长,合并存在其他致病因素,则可以形成并能够理解剖变化,出现器质性病变心理量表:某人在工作中的LCU积累大于300,可认为有重大生活危机,第二年患病可能为80%;某人在工作中的LCU 积累在200—299之间,可认为有中等生活危机,第二年患病可能为50%,某人在工作中LCU积累在150—199之间,可认为有轻度生活危机,第二年患病可能为33%,某人在工作中LCU积累小于150,可认为是正常社会医学学科交叉性?社会医学是医学与社会科学相互融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的知识基础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方面是医学科学,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另一方面是社会医学。
包括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和管理学等。
因此社会医学是从医学的角度研究医学的社会问题。
它连接着生物医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将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社会医学主要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现象,研究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探讨人群健康水平的社会策略。
因此社会医学是从医学领域中分化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但是,在社会医学研究中次啊用的理论的方法有时一致了许多社会科学的学科成就,提出的研究结果和改善健康采取的策略,又需要通过社会突破的途径。
即公众参与和社会发动来实现,因此具有社会科学特征,署管理学范畴社会医学基本理论?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健康与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生理、心理、社会积极健康的观点;关注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主导作用;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生物医学模式局限性?轻视人的整体,只重视躯体、生物反应,不重视精神作用;忽视人的社会性;影响医学教育发展与改革简述四体液学说?认为自然界万物之源的水、火、土、气元素和人体的黏液、血液、黑胆汁、黄胆汁相对应。
人的健康、疾病和性格是由四种体液的数量和比例变化决定的。
意义:第一次将纯粹的哲学与疾病观察结合起来,标志着西医与希腊自然哲学的结合,疾病的发展机理不再是神秘无法解释的超自然现象,标志理性病理生理学真正开端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核心观点?背景:疾病谱的转变,健康需求提高和多样化,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医学科学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健康危险因素的多样性。
观点:整体的医学观、身体与精神的整合、多因多果的病因链、个体与社会的联系、从预防医学到健康维护现代医学模式内涵、意义及影响?内涵:恢复心理、社会因素在医学研究系统中应有的位置;更加准确肯定了生物因素的含义和生物医学的价值;全方位探求影响人类健康的因果关系。
意义:肯定了生物医学模式的价值、解释了医学观的发展性、确立了社会心理因素的重要位置。
影响:对医疗工作的影响:要求医生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同时,从患者的社会背景和心理状态出发对疾病进行全面分析诊断、从而制定有效全面的治疗方案;对预防工作的影响:要深入了解社会大系统对预防工作的作用;对卫生服务的影响:四个扩大;对医学教育的影响:提供弥合裂痕和改革医学教育的依据全科医学特点?(内涵、对象、目的)全科医学是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连续、综合、便捷的基本卫生服务的新型医学学科。
全科医学的主要内涵是(1)以新的医学模式为指导,以系统整体论为方法论(2)研究对象覆盖所有人群,关注人多层面健康问题(3)既注意总结通科医疗的成功经验,更注重综合利用当今相关学科的成果来研究与发展全科医学独特的理论、技术和方法(4)其目的是提高基层卫生服务的品质,维护与促进民众的健康。
特点:人格化服务、综合性服务、连续性服务、协调性服务、可及性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对象?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高危人群、重点保护人群、患者社区卫生服务任务?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延长寿命,改善生活质量;创建健康社区;促进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保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实施三次卫生革命:第一次: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对象,免疫接种计划,消、杀虫及灭鼠计划为措施;第二次: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对象,发展早期诊断技术,提高治疗效果,加强疾病监测,关注社会因素与健康的关系为措施;第三次:以提高生活质量为对象,综合保健为措施身心疾病的特点?由情绪和人格因素引起;躯体变化与正常伴发于情绪状态时的生理变化相同,但更为强烈和持久;以躯体症状为主;不同于精神病和神经症社会病的特点?公共性、产生根源的复杂性、对社会严重危害性、社会病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包括改变不合适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建立健康的社会文化等人的社会病例产生机制?个人心理不能释去刺激源而引起心理病理表现;个人的生活行为准则违背自身机体健康需求引起行为病理表现;个人违背现实生活的社会道德准则而引起社会病理表现影响应激反应的因素?外部刺激性质、强度、持续时间;个体内部评估;应对应急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社会心理应激的主要来源?重大的群集性事件;日常生活中的变故和刺激:恋爱、婚姻与家庭内部问题,与工作和学习有关的问题,个人特殊遭遇心理社会因素特点?社会心理因素的概念非常复杂,其内涵和外延常常会因研究者的认识不同而有所区别;社会心理因素之间存在广泛的交互作用,很难分离出相对独立的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具有不稳定性;由于社会心理因素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测量比较困难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从性质上看,既有直接的联系,又有间接的作用:社会心理因素是影响健康状况的原因;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之间互为因果;社会心理因素在其他因素的致病过程中起着一个中介作用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内容?优先发展公共卫生;食品与营养、劳动力市场雇佣工作条件、性别问题、城市化、儿童早期发展、社会排斥、环境变化生活事件与健康的关系?(1)对健康影响较大的是消极的生活变故,越是消极地、不可预测的、不可控制的生活变故所致的心理应激作用越强烈(2)一般伴有心理上丧失感的心理刺激,对于健康的危害最大。
这种丧失感可以是具体的事或物(3)有三类事件对疾病发生的影响最大(a)过度紧张的学习或工作且伴不愉快情绪(b)人际关系不协调(c)亲人意外死亡或事故健康行为与不良生活方式特点?健康行为:有利性、规律性、和谐性、一致性、适宜性;不良生活方式:潜伏期长、特异性差、协同作用强、个体差异大、广泛存在社会卫生状况内容?人群健康状况、卫生政策、与卫生有关的社会经济状况、卫生服务、卫生资源、卫生行为一些社会卫生状况评价指标内容?(1)人口数量和结构:性别比例:是评价人口性别结构是否平衡的指标,人口性别比例=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100,一般国家的人口性比例为103-107 年龄结构:是一定地区、一定时点的各年龄人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