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损伤的MRI分级
膝关节解剖及半月板损伤的MRI影像诊断
![膝关节解剖及半月板损伤的MRI影像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fd1ca459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c0.png)
膝关节主要韧带
• 腘斜韧带(oblique popliteal ligament): • 膝关节后方最大的韧带结构。 • 起自胫骨内侧髁,由半膜肌的肌腱延伸而来,与
起自内侧关节和关节囊的部分纤维融合,斜向外 上方走行,止于股骨外上髁,部分纤维与关节囊 和腓肠肌的肌腱相融合。 • 功能:防止膝关节过度前伸。
• 双后交叉韧带征:撕裂的半月板向内移至髁间,位于 后交叉韧带下方,类似于两根后交叉韧带,只发生于 内侧半月板。
半月板撕裂
复合撕裂
撕裂伴移位
谢谢
后交叉韧带损伤
间接征象: • 内侧胫骨平台撕脱性骨折。 • 关节屈曲时,外力作用于胫骨
近端前方导致水肿。 直接征象: • 韧带连续性中断,残余交叉韧
带退缩、扭曲。 • 韧带缺如多见于慢性损伤后吸
收。
膝关节主要韧带
内侧的韧带结构分为三层: • 外层:缝匠肌及其筋膜,止于胫
骨上端的内侧面。 • 中层:胫侧副韧带,股骨内上髁、
窄处内外径>15mm;矢状位(层厚5mm) :连续3个层面及以上显示半月板前后角相连 形成“领结样”改变。
盘状半月板
半月板撕裂
• 纵向撕裂:垂直于胫骨平台,平行于半月板长轴,将半月板分成 外周瓣及中央瓣,常累及后角,不累及半月板游离缘。
半月板撕裂-桶柄样撕裂
• 纵形撕裂特殊形式。 • 撕裂线内侧的碎片向内移位。 • 发生在内侧半月板是外侧的7倍。
膝关节主要韧带
Wrisberg韧带(36.5%)。
膝关节主要韧带
• 外侧副韧带(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 LCL):
• 起自股骨外上髁,止于腓骨头,经 过关节间隙时有腘肌腱将其与外侧 半月板隔开。
膝-半月板损伤的MRI表现
![膝-半月板损伤的MRI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fb895fb5783e0912a3162a77.png)
编辑ppt
10
3. Ⅲ级损伤即撕裂,在MRI的T2WI上表现为半月板 内的高信号影达到关节面缘。半月板撕裂表现复杂,正确 判断半月板撕裂的部位、形态、类型对于临床手术方案的 制定非常重要。根据MRI信号及半月板形态改变半月板 撕裂又可以分为6个类型: 3.1水平撕裂:MRI上表现为与胫骨平台平行的条状高信 号影,此种类型比较少见。 3.2垂直撕裂:MRI上表现为半月板内条状高信号影与胫 骨平台垂直。 3.3斜行撕裂:MRI上半月板内条状高信号影的方向与胫 骨平台成一定的角度,矢状面上条状高信号影达到关节面 的上缘或下缘,有时不易与纵形撕裂区别,需要结合冠状 面或三维图像。此型是最常见的类型。
编辑ppt
3
MRI表现和技术
1.半月板因其为纤维软骨结构而在所有MRI脉冲序列上均 呈弥漫性低信号强度。 2.半月板的病理改变通常在短回波时间(TE<20ms)如T1、 质子密度和梯度回波图像上显示清楚。 3.如使用快速自旋回波(FSE)时,为防止这种技术本身 引起的模糊效应误诊为半月板撕裂,需将回波链长度降低 到4-5个以下,尽可能缩小回波间距离。 4.常规检查技术: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 5.常规扫描技术:FSE质子密度像、T1WI、FSE抑脂T2WI。 6.注意灰阶调整观察图像的重要性。
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传统的X 线平片及CT扫描不能显示半月板,X线关节造影及CT 关节造影虽能显示半月板,但因属于微创伤检查,所以临 床上很少应用。磁共振成像因具有高的组织分辨率,可以 多方位、任意面成像,是目前检查半月板最好和首选的检 查方法。
半月板损伤外侧多于内侧,内外侧约为1:2,其中以 青年居多,成人男女发病率为1.15:1,左右侧为0.88:1。
重的类型,多来源于纵形撕裂,是半月板后角发生纵行撕
80张珍藏版超清动图,全面掌握半月板损伤MRI诊断!
![80张珍藏版超清动图,全面掌握半月板损伤MRI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0794899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06.png)
80张珍藏版超清动图,全⾯掌握半⽉板损伤MRI诊断!临床⼯作中,半⽉板损伤的患者⾮常多,⽽MRI是诊断半⽉板损伤的重要⼿段,但很多⾻科医⽣对半⽉板的MRI阅⽚还不够熟悉,总感觉似是⽽⾮,难以肯定。
今天结合超⾼清动图给⼤家详细讲解半⽉板损伤的MRI诊断要点及技巧,值得学习借鉴!膝关节MRI的扫描截⾯任何MRI检查都应该进⾏⽮状位、冠状位和轴位的扫描,三者结合才能使得诊断的准确性较⾼。
⼀般扫描截⾯间距5mm,但并⾮所有医院都这样。
1.⽮状位:扫描层⾯垂直于股⾻髁后缘连线,可以同时观看到半⽉板的前后⾓,但这个扫描位置对前交叉韧带显⽰不够清晰。
⼀般选择斜⽮状位,既可以清楚的显⽰半⽉板,也可以同层显⽰前交叉韧带。
2.冠状位:扫描层⾯平⾏于膝关节长轴,可以同时看到内外侧半⽉板。
3.轴位:扫描层⾯平⾏于半⽉板,很多医⽣不重视轴位,其实这个位置对于半⽉板损伤的诊断也极为重要。
1.信号:正常半⽉板由于含有I型胶原组织,因此不管MRI如何扫描,所有序列半⽉板成像都呈现均匀的低信号。
2.形态:半⽉板为外周较厚、内侧菲薄的半⽉形结构,因此,根据MRI切⾯不同,半⽉板的成像表现为类矩形、蝴蝶结形、三⾓形,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可能感觉很难,但⽆论如何也要把解剖形态与MRI表现联系起来。
病变半⽉板的MRI表现半⽉板出现退变(变性)和撕裂时,关节液渗透⾄板内的变性和撕裂部位,局部质⼦浓度增⾼, T1、T2值降低,使低信号的半⽉板内出现局部⾼信号,但⾼信号不等同于损伤(撕裂)。
半板的MRI分级根据MRI所出现的信号不同,Stoller将半⽉板损伤分为4级,有些医⽣喜欢称为Ⅰ度损伤、Ⅱ度损伤和Ⅲ度损伤,这给病⼈造成很⼤的疑惑及恐慌,因此我个⼈认为称为Ⅰ级信号、Ⅱ级信号和Ⅲ级信号更为合适。
0级:正常的半⽉板,形态规则,表现为均匀⼀致的低信号。
Ⅰ级:半⽉板内部出现⼩灶性的类圆形信号增⾼影,未达半⽉板表⾯。
组织学表现为半⽉板内局限性早期黏液样变性,软⾻细胞缺乏或出现少细胞区,代表退变性改变。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MRI诊断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MRI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4ee80ec976c66137ee0619e7.png)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MRI诊断摘要】目的研究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磁共振成像(MRI)的表现。
方法分析135例无骨折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分析其 MRI征象的特征级分级。
结果135例患者168个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Ⅰ级损伤19个(11.3%),表现为不与半月板关节面接触的点状或圆形高信号;Ⅱ级损伤78个(46.4%),表现为半月板内出现水平或斜行的线样或条状高信号影,但未达到半月板关节面缘;Ⅲ级损伤71个(42.3%),表现为半月板内线条样或复杂形态高信号影延伸至半月板的关节面。
结论 MRI是一种无创的检查,能清楚的显示半月板,正确的做出定位级分级诊断,是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最佳检查方法。
【关键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MRI 分级【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4-0191-01自MRI问世以来,以其对软组织具有高分辨力,被临床所公认为一种无创伤、无痛苦、方法简单易行的诊断方法。
如果使用得当,序列选择合适,均能取得满意的结果。
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检查无骨折膝关节损伤患者135例,168个关节MRI成像。
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135例无骨折膝关节损伤:其中男性79例,女性56例,最大年龄66岁,最小年龄17岁,平均年龄32.4岁,所有病例均行X线普通摄片无明显骨折后行MRI检查,发现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1.2 使用设备采用美国GE公司SIGNA/EXCITE Ⅱ 1.5 T超导MR扫描仪,GPLEX线圈,常规矢状位与冠状位扫描。
扫描参数:FSE T1WI TR 450 ms,TE 15 ms,4 mm层厚,0.5 mm间距;FRFSE T2WI TR 3000 ms,TE 90 ms,4 mm层厚,0.5 mm间距;PDWI TR 3000 ms,TE 15 ms,4 mm层厚,0.5 mm间距。
2 结果135例患者168个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内侧半月板53个,外侧半月板115个,其中Ⅰ级损伤19个(11.3%),表现为不与半月板关节面接触的点状或圆形高信号;Ⅱ级损伤78个(46.4%),表现为半月板内出现水平或斜行的线样或条状高信号影,但未达到半月板关节面缘;Ⅲ级损伤71个(42.3%),表现为半月板内线条样或复杂形态高信号影延伸至半月板的关节面,可伴有半月板形态的改变。
半月板损伤的MRI表现ppt课件
![半月板损伤的MRI表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1c281208a1284ac95043a4.png)
西南医院关节外科
精品课件
1
精品课件
2
精品课件
3
精品课件
4
半月板撕裂分类
精品课件
5
半月板损伤病理
➢ 慢性退变性撕裂 :
➢ 与老龄化和反复慢性损伤有关,组织学表现为粘液 样变性,包括糖胺聚糖基质增加、软骨细胞坏死、 原纤维分离和微小囊肿形成等
➢ 随着病程进展,纤维软骨分离断裂,沿胶原纤维的 方向形成水平状的离断层,当其延伸到关节面时即 形成半月板撕裂
精品课件
13
半月板内Ⅲ级信号,后角内稍高信号达及关节 囊和关节面
精品课件
14
半月板MRI表现
➢ Crues补充关于半月板损伤的MRI形态学特征 :
1. 在矢状面上,内侧半月板后角大于前角,外侧半 月板的前后角接近一致 (图片6)
2. 在矢状面上,内侧半月板后角的关节囊缘距胫骨 后方关节软骨边缘应小干5mm ;在冠状面上,半 月板的体部显示最清楚,直径<15mm
➢ Ⅲ级:半月板内高信号达一个或两个关节面。 Ⅲ级A型:线形高信号达关节面。Ⅲ级B型:不 规则高信号达关节面。病理上可见纤维软骨断 裂伴或不伴肉眼可见的表面蔓延 (图片4、图 片5)
精品课件
11
内侧半月板后角内稍高信号未及关节面(II级
)
精品课件
12
半月板内Ⅲ级信号,后角内稍高信号达及关节 面未及关节囊
➢ 退变的发生顺序是:内侧半月板的后角和体部、外 侧半月板的前角、体部和后角、内侧半月板的前角 。内侧半月板后角的下关节面比其他部位更容易发 生退变和退变性撕裂
精品课件
6
半月板损伤病理
➢ 急性外伤性撕裂 :
➢ 运动损伤所致,多见于青年人
一文读懂膝关节半月板病变的MRI诊断与鉴别
![一文读懂膝关节半月板病变的MRI诊断与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74536e3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06.png)
一文读懂膝关节半月板病变的MRI诊断与鉴别半月板病变——MRI 检查优势关节检查:以X线为基础,MRI 可提供较好的组织对比,现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一、MRI检查的优势可提供多序列、多参数及多方位对比成像,对骨与软组织的病变及精细解剖结构显示较好。
膝关节1.5TMRI常规扫描序列及参数:Sag:TSE T1WI TR 800ms TE 10msTSE PDW fs TR 3300ms TE 32msTra:TSE PDW fs TR 3800ms TE 32msCor:TSE PDW fs TR 3500ms TE 32ms常见组织的信号特点,有利于组织定性T1WI PDW脂肪抑制可准确判断T1WI上高信号区是否为脂肪组织T2WI/PDW 脂肪抑制突出富水病变(高信号)任意方位扫描有助于全面评价:完整显示髌上囊滑膜病变情况二、半月板结构半月板为胫骨与股骨关节面之间的两片纤维软骨结构,前后两端借韧带附着于胫骨的髁间隆突。
外侧半月板(LM)较小而厚,近“O”字形,宽度较均匀;内侧半月板(MM)较大,呈“C”字形,前窄后宽,周缘附着于关节囊且与内侧副韧带紧密相连。
半月板周缘厚,内缘变薄,下面平坦,上面凹陷,切面呈楔形。
按照“1/3规则”,将半月板分为前角、体部、后角。
MRI矢状位形态:领结状(经体部)或锐利三角形(经前后角);信号:各序列均为低信号。
MRI冠状位形态:锐利三角形(经体部)或领结状(经前后角);信号:各序列均为低信号。
MR测量值宽度:LM:前角、体部、后角基本等宽MM:后角>体部>前角高度:3-6mm;前后角高度差、内外侧高度差<2mm。
半月板撕裂半月板撕裂的主要病因是外伤和退变,外伤性好发于年轻、爱好体育运动的人群,退变型与骨关节病密切相关,多见于老年人,常双膝关节同时发病。
1、定性诊断——只要出现下列之一,即可诊断半月板撕裂信号异常:半月板内出现3级高信号形态异常:丧失正常的领结状或三角形形态、或半月板各部大小明显异常2、半月板信号分级Grade 0: 正常Grade 1: 内部球形高信号,未达关节面Grade 2: 内部线形高信号,未达关节面,可达关节囊缘Grade 3: 内部高信号达到上、下关节面或游离缘半月板内出现3级高信号提示有撕裂,此3级信号必须确切,最好在连续两层上都能显示。
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基础
![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0777267fcaaedd3382c4d30a.png)
MRI是诊断半月板损伤的重要手段,但很多临床骨科医生对半月板的MRI阅片还不够熟悉,总感觉似是而非,难以肯定,因此只能依赖于MRI报告来诊断,但MRl报告的诊断准确率并不高。
为此我们将从基础说起,发布一系列文章,系统讲述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
一首先了解膝关节MRI的扫描截面任何MRI检查都应该进行矢状位、冠状位和轴位的扫描,三者结合才能够诊断的准确性较高。
一般扫描截面间距5mm,但并非所有医院都这样。
矢状位:扫描层面垂直于股骨髁后缘连线,可以同时观看到半月板的前后角,但这个扫描位置对前交叉韧带显示不够清晰。
所以,一般选择斜矢状位,既可以清楚的显示半月板,也可以同层显示前交叉韧带。
冠状位:扫描层面平行于膝关节长轴,可以同时看到内外侧半月板。
轴位:扫描层面平行于半月板,很多医生不重视轴位,其实这个位置对于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也极为重要。
二了解正常半月板的MRI表现1、信号正常半月板由于含有I型胶原组织,因此不管MRI如何扫描,所有序列半月板成像都呈现均匀的低信号。
2、形态半月板为外周较厚、内侧菲薄的半月形结构,因此,根据MRI切面不同半月板的成像表现为类矩形、蝴蝶结形、三角形,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可能感觉很难,但无论如何也要把解剖形态与MRI表现联系起来。
三了解病变半月板的MRI表现半月板出现退变(变性)和撕裂时,关节液渗透至板内的变性和撕裂部位,局部质子浓度增高,T1、T2值降低,使低信号的半月板内出现局部高信号,但高信号不等同于损伤(撕裂)。
四切记半月板的MRI分级根据MRI所出现的信号不同,Stoller将半月板损伤分为4级,有些医生喜欢称为Ⅰ度损伤、Ⅱ度损伤和Ⅲ度损伤,这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疑惑及恐慌,因此我个人认为称为Ⅰ级信号、Ⅱ级信号和Ⅲ级信号更为合适。
0级:正常的半月板形态规则,表现为均匀一致的低信号。
Ⅰ级:半月板内部出现小灶性的类圆形信号增高影,未达半月板表面。
组织学表现为半月板内局限性早期黏液样变性,软骨细胞缺乏或出现少细胞区,代表退变性改变。
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及分析
![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8ba3c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fd.png)
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及分析李奎生;胡冬平【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磁共振成像(MRI)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经临床及MRI证实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MRI 的特征.结果 65例患者半月板损伤数为106个(每个膝关节包括内、外侧半月板,以下均同),其中Ⅰ级23个(21.7%),Ⅱ级51个(48.1%),Ⅲ级32个(30.2%).Ⅰ级T2WI表现为半月板内点片状或类圆形高信号影,高信号影未达到关节面缘,关节镜下半月板形态改变;Ⅱ级T2WI上表现为半月板内出现水平或斜行的线样或条状高信号影,但未达到半月板关节面缘;Ⅲ级T2WI上半月板内的高信号影均达到半月板的关节面边缘,可伴有半月板形态的改变.结论 MRI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手段,能准确地诊断半月板损伤的部位、形态及严重程度,是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最佳检查方法.【期刊名称】《江西医药》【年(卷),期】2012(047)010【总页数】3页(P931-933)【关键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分级;磁共振成像【作者】李奎生;胡冬平【作者单位】363000漳州,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363000漳州,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6.8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在临床非常常见,但半月板在常规X线下不显影,故平片对其诊断价值有限;关节腔造影是有创伤性检查,不仅给患者增加痛苦,还容易带来一定的并发症,而CT在一个平面上只能显示半月板的一部分,不能正确诊断和分级,临床应用价值有限[1]。
磁共振成像(MRI)是近年应用于半月板损伤的一种先进的、无创伤的检查方法,可多方位、多参数成像,软组织分辨率高,图像清晰,能很好地显示半月板的结构和损伤程度,还可显示周围韧带损伤、肌肉损伤及骨挫伤。
现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2年6月经MRI诊断的65例半月板损伤的病例,探讨MRI对其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2年6月65例半月板损伤患者MRI图像和临床症状,男37例,女28例,其中左侧为31例,右侧为34例,年龄12-80岁,平均47岁。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损伤MRI诊断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损伤MRI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df5c4de433d4b14e8424680f.png)
后角桶柄状撕裂,双PCL征
BHT——“双前角征”及“翻转半月征”
Haramati等认为半 月板前角异常增大, 高度≥6mm即“翻 转半月征” (flipped meniscus sign), 也是诊断BHT的一 个可靠征象,形成 原因与“双前角征” 相同。
BHT——“碎块内移征”及“外周残半月板征”
• 与半月板撕裂有关:创伤、退变 • 半月板撕裂导致滑膜组织发生破裂,关节
液外渗 • 相关的撕裂:水平、放射状和瓣状,外侧
常见。 • Baker囊肿可能与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有
关
半月板囊肿
PD
SPIR+C
后交叉韧带损伤伴囊肿
内侧副韧带损伤
二、关节面软骨
结构与组成: • 软骨细胞
• 细胞外基质 水
• 不需要静脉内注射对比剂,也不需要进行 关节运动和长时间等待,因此可部分替代 dGEMRIC
Na谱成像
• 与dGEMRIC的原理相同,23Na带有正电荷,因 此局部23Na浓度与FCD有直接的关系,钠分布 图可以显示蛋白多糖崩解区域
• 研究显示OA软骨的GAG降解区域 23Na 谱信号 强度下降50%以上
• 原理
• 带负电荷的GAG是软骨内固定电荷密度 (fixedchargedensity,FCD)的主要来源, 软骨退变时逐渐丢失,此时若软骨周围存在 对比剂GD-DTPA2-负电荷,则GD-DTPA2-进入 退变软骨内,使局部软骨T1弛豫值下降
• 技术与方法
较为常用的方案是在双倍剂量 GD-DTPA2-
LM
–冠状纫带,内侧半月板的胫
骨附着部,附着于关节面外 冠状纫带
约几mm的胫骨边缘形成滑囊 关节囊
窝
–内侧半月板与关节囊连续附 丽,而外侧半月板的附丽被 腘肌腱的腘裂缝阻断,外侧 半月板与副纫带不直接相连, 故活动度更大,外侧半月板 的活动受腘肌腱和半月板股 骨纫带的限制,故损伤较少
半月板损伤的磁共振表现ppt课件
![半月板损伤的磁共振表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49c2175a8102d276a22f56.png)
半月板损伤的磁共振表现
1
2
3
4
5
24
25
16
•内侧半月板后角大于前角,外侧半月板前后 角大致相当
17
•冠状位见外侧半月板移向髁间窝
18
半月板MRI表现
Crues补充关于半月板损伤的MRI形态学特 征:
4.对半月板关节囊分离型损伤的诊断较困难。提 示半月板关节囊分离的唯一标志:可能是半月 板的移位,即当内侧半月板后角和胫骨后缘关 节软骨距离> 5mm时,提示该型损伤 5.对于盘状半月板的诊断MRI最有价值,表现为 冠状面上半月板体部超过15mm,在矢状面上 连续3个或3个以上层面出现半月板体部(图片 8)
半月板撕裂分类
6
半月板损伤病理
慢性退变性撕裂 :
与老龄化和反复慢性损伤有关,组织学表现为粘液样 变性,包括糖胺聚糖基质增加、软骨细胞坏死、原纤 维分离和微小囊肿形成等 随着病程进展,纤维软骨分离断裂,沿胶原纤维的方 向形成水平状的离断层,当其延伸到关节面时即形成 半月板撕裂 退变的发生顺序是:内侧半月板的后角和体部、外侧 半月板的前角、体部和后角、内侧半月板的前角。内 侧半月板后角的下关节面比其他部位更容易发生退变 和退变性撕裂
8
半月板MRI表现
半月板损伤的MRI分级(o-III级)和形态学特 征 О级:为正常半月板,表现为均匀低信号且 形态规则 (图片1) Ⅰ级:不与半月板关节面相接触的灶性的 椭圆或球形高信号。病理:半月板粘液样 变性、软骨细胞缺乏或出现少细胞区 (图 片2)
半月板损伤的MRI表现课堂课件
![半月板损伤的MRI表现课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bf0f60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2.png)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知识回顾KnowledgRvi
2
2
3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4
半月板撕裂分类
5半月板撕裂分类
5
半月板损伤病理
? 慢性退变性撕裂 :
? 与老龄化和反复慢性损伤有关,组织学表现为粘液 样变性,包括糖胺聚糖基质增加、软骨细胞坏死、 原纤维分离和微小囊肿形成等
? 随着病程进展,纤维软骨分离断裂,沿胶原纤维的 方向形成水平状的离断层,当其延伸到关节面时即 形成半月板撕裂
? О级:为正常半月板,表现为均匀低信号 且形态规则 (图片1)
? Ⅰ级:不与半月板关节面相接触的灶性 的椭圆或球形高信号。病理:半月板粘 oI8半月板MR表现?损伤的分级(-)和 液样变性、软骨细胞缺乏或出现少细胞 区 (图片2)
8
?9正常外侧半月板形态、信号均匀(0级)
? 正常外侧半月板形态、信号均匀( 0级)
19
?02冠状位见外侧半月板移向髁间窝
? 冠状位见外侧半月板移向髁间窝
20
?12冠状位见外侧半月板移向髁间窝
? 冠状位见外侧半月板移向髁间窝
21
?2冠状位见外侧半月板移向髁间窝
? 冠状位见外侧半月板移向髁间窝
22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32谢!放映结束感各位批评指导让我们共同进步
9
?01内侧半月板前后角灶性椭圆形信号(I级)
? 内侧半月板前后角内灶性椭圆形信号( I级)
10
半月板MRI表现
? Ⅱ级:表现为水平的、线形的半月板内高信号 ,可延伸至半月板的关节囊缘,但未达到半月 板的关节面缘。病理:粘液变性范围较 Ⅰ级大 ,显微镜下软骨基质的的多细胞区内可见裂隙 和胶原碎片 (图片3)
关于半月板损伤的磁共振表现课件
![关于半月板损伤的磁共振表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ad091f168884868662d61e.png)
•内侧半月板后角大于前角,外侧半月板前后 角大致相当
•冠状位见外侧半月板移向髁间窝
半月板MRI表现
➢Crues补充关于半月板损伤的MRI形态学特 征:
4.对半月板关节囊分离型损伤的诊断较困难。提 示半月板关节囊分离的唯一标志:可能是半月 板的移位,即当内侧半月板后角和胫骨后缘关 节软骨距离> 5mm时,提示该型损伤
➢ 退变的发生顺序是:内侧半月板的后角和体部、外侧 半月板的前角、体部和后角、内侧半月板的前角。内 侧半月板后角的下关节面比其他部位更容易发生退变 和退变性撕裂
半月板损伤病理
➢急性外伤性撕裂 :
➢运动损伤所致,多见于青年人 ➢损伤机理与关节突然旋转和屈伸运动密切相关 ➢股骨骤然旋转使半月板移向中心造成边缘撕裂,
•右膝外侧半月板前角II-III级信号;关节镜下 见半月板边缘毛刷样退变改变
➢ Ⅲ级:半月板内高信号达一个或两个关节面。Ⅲ 级A型:线形高信号达关节面。Ⅲ级B型:不规则 高信号达关节面。病理上可见纤维软骨断裂伴或 不伴肉眼可见的表面蔓延 (图片4、图片5)
•内侧半月板后角内稍高信号未及关节面(II 级)
•半月板内Ⅲ级信号,后角内稍高信号达及关 节面未及关节囊
•半月板内Ⅲ级信号,后角内稍高信号达 及关节囊和关节面
关于半月板损伤的 磁共振表现
半月板撕裂分类
半月板损伤病理
➢ 慢性退变性撕裂 :
➢ 与老龄化和反复慢性损伤有关,组织学表现为粘液样 变性,包括糖胺聚糖基质增加、软骨细胞坏死、原纤 维分离和微小囊肿形成等
➢ 随着病程进展,纤维软骨分离断裂,沿胶原纤维的方 向形成水平状的离断层,当其延伸到关节面时即形成 半月板撕裂
猛烈屈伸使半月板后角及体部挤压于胫股关节 面间而导致撕裂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I分级诊断价值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I分级诊断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3f9650731711cc7931b7168f.png)
窦社 伟
黄 遂柱
史 大鹏
磁 共振 成 像 临 床 研 究
半 }极 内高信号达半 月板的关节 面。本组 l 损伤 9个半 月 j 级
板 ,i l 个 , 级 2 i 级 4 I Ⅱ 3个 。
膝 关 节 半 月 板 损 伤 是 引 起 膝 关 节 疼 痛 和 功 能 障 碍 的 常 见
原因之一 , 常因外 伤或运 动不当而引起 , 其诊断 除依据于临床 症状 和体征外 , 还可依 据于关节 腔造 影和关节镜检 查 , 但后者
在外侧半 月板前 脚 可见 横 韧带 的 低信 号 影 , 出现 率约 为 其
5 0% { 所 2 J
,
26 5 ,O 6 l, 5 X26 F V 10il激励 次数 2 。 nl 次
13 膝 关 节 半 月 板 损 伤 的  ̄ u分 级 标 准 【 I : 月 板 内 . Ⅱ 3 级 半 有 灶 性 球 状 或 椭 圆状 信 号 增 高 影 , 达 关 节 面 ;I : 月 板 未 l级 半
似“ ” , O 形 其前后 角大小几乎 相等 , 外缘与关 节囊相 连。在冠
状面上 , 半月板呈锐角三 角形 , 内侧半 月板 横径较 宽 , 一般不
超 过 2 l J 0il 。 nl H
3 2 正 常 半 月 板 的  ̄ u信 号 特 点 因 半 月 板 主 要 是 由纤 维 . Ⅱ
的检 查 都 属 于创 伤 性 检 查 共 振 成 像 ( l) 、磁 Mi 具有 多 方 位 成 1
2 结
果
本组 3 8例 4 个 半 月 板 中 , R 显 示 I 损 伤 9个 , 现 6 M I 级 表 为不 与 关 节 面 接 触 的 球 状 或 椭 圆 状 高 信 号 影 ;I 损 伤 1 i级 4
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
![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dc93980e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40.png)
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本文原载于《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4年第6期半月板是位于胫骨平台和股骨内外髁透明软骨之间的纤维软骨盘,MRI因其多平面、多序列、无创性、软组织分辨率高等特点,为目前评价半月板损伤的首选和最佳方法,其检测半月板撕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超过90%[1]。
半月板的解剖与功能半月板为位于胫骨平台和股骨髁之间半月形、楔状(周缘厚、内缘薄)的纤维软骨结构,分为'三面一缘',即平坦的下表面(附着于胫骨平台)、凹形的上表面(附着于股骨髁)、周围面(通过冠状韧带与关节囊和胫骨平台相连)、游离缘(位于关节腔中央呈弧形)。
半月板内由三层不同排列方向的胶原束组成,包括环形排列的胶原束、由周围面到游离缘的放射状胶原束和位于其间连接上下面纵向排列的胶原束,这些网格状的胶原束支持半月板的稳定性,有利于将垂直压力负荷转化为横向环形张力负荷,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2]。
成人半月板内部大部分是相对无血供的(白区),周边5%~30%的半月板由半月板周围毛细血管丛供血(红区),因此,发生在半月板周围的撕裂相对容易愈合。
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在形态、附着点和移动性方面不同。
内侧半月板较大,呈开放的'C'形,宽度从前到后逐渐增大,外缘与关节囊及内侧副韧带紧密相连;外侧半月板较小,近似'O'形,比内侧半月板覆盖更多的胫骨关节面,外缘与关节囊疏松附着,后下部关节囊和外侧副韧带之间隔有腘肌腱,故外侧半月板较内侧的移动性大。
半月板的形态和位置随关节运动而改变,屈膝时,半月板滑向后方;伸膝时,半月板移向前方;旋转时,则一侧向前,一侧向后。
在强力骤然运动时,易造成损伤及撕裂。
当膝关节屈伸时,股骨远端由于外力骤然内旋、伸直,可导致内侧半月板撕裂;若此时股骨远端外旋、伸直,则导致外侧半月板撕裂。
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各自特点1.X线平片:是膝关节创伤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但其软组织分辨率较低,对半月板损伤的显示仅有间接骨质形态改变提示,主要用于排除其他膝关节损伤及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月板损伤的MRI分级(0-III级)
0级:为正常半月板,表现为均匀低信号且形态规则。
下图为正常外侧半月板,形态信号正
常(0级)
Ⅰ级:不与半月板关节面相接触的灶性的椭圆或球形高信号。
病理:半月板粘液样变性、软骨细胞缺乏或出现少细胞区
下图为内侧半月板前后角内灶性椭圆形信号(I级)
Ⅱ级:表现为水平的、线形的半月板内高信号,可延伸至半月板的关节囊缘,但未达到半月板的关节面缘。
病理:粘液变性范围较Ⅰ级大,显微镜下软骨基质的的多细胞区内可见裂隙和胶原碎片。
下图为内侧半月板后角内稍高信号未及关节面(II级)
Ⅲ级:半月板内高信号达一个或两个关节面。
Ⅲ级A型:线形高信号达关节面。
Ⅲ级B型:不规则高信号达关节面。
病理上可见纤维软骨断裂伴或不伴肉眼可见的表面蔓延。
下图为后角内稍高信号达及关节面未及关节囊(Ⅲ级)
下图为后角内稍高信号达及关节囊和关节面(Ⅲ级)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