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模拟题
大学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
![大学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6aa5b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d.png)
大学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微生物是()。
A. 细菌B. 酵母C. 霉菌D. 以上都是答案:D2. 下列哪种不是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培养基类型?()A. 液体培养基B. 固体培养基C. 半固体培养基D. 气体培养基答案:D3. 发酵过程中,控制pH值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微生物的生长速度B. 增加产物的稳定性C.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D. 促进产物的生成答案:D4. 在发酵罐中,通入无菌空气的目的是()。
A. 增加罐内压力B. 调节温度C. 提供氧气D. 调节pH值5.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灭菌方法不包括()。
A. 干热灭菌B. 湿热灭菌C. 化学灭菌D. 辐射灭菌答案:C6.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发酵产物?()A. 酒精B. 乳酸C. 抗生素D. 维生素答案:D7. 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的重要性在于()。
A. 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速率B. 影响产物的稳定性C. 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速度D. 以上都是答案:D8. 发酵工程中,接种量的大小对发酵过程的影响是()。
A. 无影响B. 影响发酵速度C. 影响产物产量D. 影响发酵周期答案:D9.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发酵罐类型包括()。
B. 静态罐C. 气升式罐D. 以上都是答案:D10.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包括()。
A. 厌氧代谢B. 好氧代谢C. 兼性代谢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发酵工程中,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包括()。
A. 温度B. pH值C. 氧气供应D. 营养物质答案:ABCD2. 发酵过程中,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
A. 光学显微镜检测B. 电子显微镜检测C.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D. 气相色谱分析答案:ABCD3.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控制策略包括()。
A. 温度控制B. pH值控制C. 氧气供应控制D. 营养物质供应控制答案:ABCD4. 发酵工程中,产物的提取方法包括()。
发酵工程期末试题及答案
![发酵工程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7f7a84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88.png)
发酵工程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发酵工程是指通过什么技术手段促使微生物发酵?A. 高温加热B. 低温冷藏C. 化学合成D. 手工搅拌答案:C. 化学合成2. 下面哪个条件对于发酵过程是必需的?A. 光照条件B. 高氧浓度C. 适宜温度D. 高湿度答案:C. 适宜温度3. 发酵酵母菌在酵母发酵过程中主要产生什么?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水D. 氮气答案:A. 二氧化碳4. 下面哪个因素对酵母发酵效果影响最大?A. 初始菌种浓度B. 发酵温度C. 发酵pH值D. 发酵时间答案:B. 发酵温度5. 发酵工程中的底物指的是什么?A. 微生物种类B. 发酵槽C. 发酵产物D. 发酵过程中的原料答案:D. 发酵过程中的原料二、填空题1. 发酵是一种通过微生物代谢作用,将底物转化为产物的过程。
2. 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主要产物包括二氧化碳、酒精、醋酸等。
3. 发酵过程中,适宜的温度范围能够提高微生物代谢速度。
4. 发酵工程中,控制pH值是为了保持适宜的微生物活性。
5. 发酵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是微生物进行呼吸代谢所必需的。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范围。
答: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代谢活动来生产有用物质的过程。
它通过控制底物、温度、酸碱度、氧气供应等因素,促使微生物正常生长和代谢,在其代谢过程中产生所需的产品。
发酵工程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化工工业等领域,生产出的产品包括酒精、乳酸、抗生素等。
2. 发酵工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其作用。
答:发酵工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温度、pH值、氧气供应等。
适宜的温度可以提高微生物代谢速度,促进产物的生成;控制适宜的pH值有利于维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代谢;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可以满足微生物的呼吸代谢需求,提高发酵效率。
3. 发酵过程中的菌种选择对发酵效果有何影响?答:菌种选择是发酵工程中一个关键的因素,不同的菌种对底物的利用能力不同,产物的种类和产量也会有所差异。
专题32 发酵工程(解析版)
![专题32 发酵工程(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06cfa9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2.png)
专题32 发酵工程1.(2022·湖北·高考真题)关于白酒、啤酒和果酒的生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白酒、啤酒和果酒的发酵初期需要提供一定的氧气B.白酒、啤酒和果酒酿制的过程也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过程C.葡萄糖转化为乙醇所需的酶既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也存在于线粒体D.生产白酒、啤酒和果酒的原材料不同,但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都是酵母菌【答案】C【解析】A、酒精发酵利用的是酵母菌,发酵初期在有氧条件下该菌大量增殖,发酵后期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A正确;B、白酒、啤酒和果酒酿制的过程中酒精发酵利用的都是酵母菌,发酵初期在有氧条件下该菌大量增殖,B 正确;C、酒精发酵是无氧呼吸过程,无氧呼吸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C错误;D、白酒、啤酒和果酒酿制的过程中酒精发酵利用的都是酵母菌,但是不同的品种利用的发酵的原料不同,D正确。
故答案为:C。
2.(2022·湖北·高考真题)灭菌、消毒、无菌操作是生物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动、植物细胞DNA的提取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B.微生物、动物细胞培养基中需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止污染C.为防止蛋白质变性,不能用湿热灭菌法对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进行灭菌D.可用湿热灭菌法对实验中所使用的微量离心管、细胞培养瓶等进行灭菌【答案】D【解析】A、动、植物细胞DNA的提取过程不需要在无菌环境,A错误;B、动物细胞培养基中需要无菌无毒的环境,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微生物的培养不能加入抗生素,抗生素抑制细菌生长,B错误;C、培养基一般用湿热灭菌法进行灭菌,以防止杂菌污染,C错误;D、湿热灭菌法和干热灭菌法都可用来对实验中所使用的微量离心管、细胞培养瓶等进行灭菌,D正确。
故答案为:D。
3.(2022·湖北·高考真题)废水、废料经加工可变废为宝。
某工厂利用果糖生产废水和沼气池废料生产蛋白质的技术路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产过程中,一定有气体生成B.微生物生长所需碳源主要来源于沼气池废料C.该生产工艺利用微生物厌氧发酵技术生产蛋白质D.沼气池废料和果糖生产废水在加入反应器之前需要灭菌处理【答案】A【解析】A、由图可知,该生产过程中利用酿酒酵母进行发酵,酵母菌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故该生产过程中,一定有气体生成,A正确;B、由图可知,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碳源主要来源于果糖生产废水,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B错误;C、由图可知,该生产过程中需要连续搅拌反应器,该操作的作用除了可以增加微生物与营养物质的接触面积,也可增大溶解氧含量,故该生产工艺利用微生物有氧发酵技术生产蛋白质,C错误;D、酿酒酵母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酒精,pH和氧气条件,会抑制厌氧微生物的生存,因此沼气池废料无需灭菌,D错误。
食品科学技术:发酵工程考试题(题库版)
![食品科学技术:发酵工程考试题(题库版)](https://img.taocdn.com/s3/m/0aa29287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87.png)
食品科学技术:发酵工程考试题(题库版)1、单选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OA、发酵工程的产品是指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和菌体本身B、通过人工诱变选育新品种C、培养基、发酵设备和菌种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D、环境(江南博哥)条件的变化,不仅会影响菌种的生长繁殖,而且会影响菌体代谢产物的形成正确答案:C2、名词解释液体发酵正确答案:液体发酵是相对于固体和半固体发酵而言,是从培养基的状态对发酵的一个分类。
当然,由于培养基状态不同也影响了发酵过程的很多因素,如发酵的条件,发酵设备等。
3、问答题优良酿造大麦的特点.正确答案:大麦便于发芽,并产生大量的水解酶类;大麦种植遍及全球;参考解析:试题答案大麦便于发芽,并产生大量的水解酶类;大麦种植遍及全球;大麦的化学成分适合酿造啤酒;大麦是非人类食用主粮。
(1)色泽:良好大麦有光泽,淡黄;受潮大麦发暗,胚部呈深褐色;受霉菌侵蚀的大麦则呈灰色或微兰色。
(2)气味:良好大麦具有新鲜稻草香味。
(3)谷皮:优良大麦皮薄,有细密纹道。
(4)麦粒形态:以短胖者为佳。
(5)夹杂物:杂谷粒和沙土等应在2%以下。
4、名词解释基因克隆正确答案:经无性繁殖获得基因许多相同拷贝的过程。
通常是将单个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复制而成5、名词解释半连续发酵正确答案:(在补料分批培养的基础上间歇放掉部分发酵液(带放)称为半连续培养。
某些品种采取这种方式,如四环素发酵)6、单选下列营养物质中,不同时含有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的是OA.牛肉膏B.蛋白陈C.生物素D.酵母粉正确答案:C7、名词解释诱导多能干细胞正确答案:通过向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基中添加几种胚胎干细胞表达的转录因子基因,诱导成纤维细胞转化成的类多能胚胎干细胞。
8、名词解释Strainbreeding(菌种选育)正确答案:从分离筛选获得的有价值菌种中经过人工选育出各种突变体以大幅提高了菌种产生有价值的代谢产物的水平,改进产品质量,去除不需要的代谢产物或产生新代谢产物9、名词解释末端代谢产物阻遏正确答案:由于某些代谢途径中的末端产物过量积累而引起酶合成的阻遏称为、10、名词解释酵母双杂交系统正确答案:是将待研究的两种蛋白质的基因分别克隆到酵母表达质粒的转录激活因子(如GA1.4等)的DNA结合结构域基因和GA1.4激活结构域基因,构建成融合表达载体,从表达产物分析两种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系统。
(完整版)发酵工程_题库及答案
![(完整版)发酵工程_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6bb75c84254b35eefd34f6.png)
发酵工程部分题库及答案1、举出几例微生物大规模表达的产品, 及其产生菌的特点?A.蛋白酶表达产物一般分泌至胞外,能利用廉价的氮源,生长温度较高,生长速度快,纯化、分离及分析快速;安全性高,得到FDA的批准的菌种。
B.单细胞蛋白生长迅速,营养要求不高,易培养,能利用廉价的培养基或生产废物。
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产量高,质量好。
安全性高,得到FDA的批准的菌种。
C. 不饱和脂肪酸生长温度较低,安全性高,能利用廉价的碳源,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D.抗生素生产性能稳定,产量高,不产色素,,能利用廉价原料F. 氨基酸代谢途径比较清楚,代谢途径比较简单2、工业化菌种的要求?A能够利用廉价的原料,简单的培养基,大量高效地合成产物B有关合成产物的途径尽可能地简单,或者说菌种改造的可操作性要强C. 遗传性能要相对稳定D. 不易感染它种微生物或噬菌体E. 产生菌及其产物的毒性必须考虑(在分类学上最好与致病菌无关)F. 生产特性要符合工艺要求4、讨论:微生物(包括动、植物)可以生产我们所需的一切产品,但是涉及到工业化生产,对于某一种特定的产品,为何只有特定的微生物才具有大量表达的潜力?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微生物细胞对遗传信息作选择性的表达,实现代谢的自动调节。
代谢的协调能保证在任何特定时刻、特定的细胞空间,只合成必要的酶系(参与代谢的多种酶)和刚够用的酶量。
一旦特定物质的合成达到足够的量,与这些物质合成有关的酶就不再合成了。
并且,已合成的酶的活力受到许多调节机制的控制,以确保新陈代谢全面协调,、为细胞的经济运行提供保证。
因此,细胞固有的生产关系支持细胞自身的增殖(生产细胞),不支持(人的)目的产物的过量生产(生产特定的初级代谢产物)。
而工业化生产要求特定表达某种或某类物质,只有正常代谢被打破,代谢协调失常的微生物才能达到要求5、自然界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操作步骤?样品的采取→预处理→培养→菌落的选择→初筛→复筛→性能的鉴定→菌种保藏6、从环境中分离目的微生物时,为何一定要进行富集培养?自然界中目的微生物含量很少,非目的微生物种类繁多,进行富集培养,使目的微生物在最适的环境下迅速地生长繁殖,数量增加,由原来自然条件下的劣势种变成人工环境下的优势种,使筛选变得可能。
发酵工程题库及试题
![发酵工程题库及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ae8577551e79b896902268e.png)
发酵工程部分题库及答案一、名称解释1、前体指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能直接彼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中合成到产物物分子中去,而其自身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加入前体而有较大的提高。
2、发酵生长因子从广义上讲,凡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的有机物质,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维生素等均称生长因子3、菌浓度的测定是衡量产生菌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菌体量的变化,一般前期菌浓增长很快,中期菌浓基本恒定。
补料会引起菌浓的波动,这也是衡量补料量适合与否的一个参数。
4、搅拌热:在机械搅拌通气发酵罐中,由于机械搅拌带动发酵液作机械运动,造成液体之间,液体与搅拌器等设备之间的摩擦,产生可观的热量。
搅拌热与搅拌轴功率有关5、分批培养:简单的过程,培养基中接入菌种以后,没有物料的加入和取出,除了空气的通入和排气。
整个过程中菌的浓度、营养成分的浓度和产物浓度等参数都随时间变化。
6、接种量:移入种子的体积接种量=—————————接种后培养液的体积7、比耗氧速度或呼吸强度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重量的细胞所消耗的氧气,mmol O2?g菌-1?h-18、次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在一定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物质,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过程,这一过程的产物,即为次级代谢产物。
9、实罐灭菌实罐灭菌(即分批灭菌)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放入发酵罐或其他装置中,通入蒸汽将培养基和所用设备加热至灭菌温度后维持一定时间,在冷却到接种温度,这一工艺过程称为实罐灭菌,也叫间歇灭菌。
10、种子扩大培养:指将保存在砂土管、冷冻干燥管中处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再经过扁瓶或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最终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过程。
这些纯种培养物称为种子。
11、初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从外界吸收各种营养物质,通过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生成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产物即为初级代谢产物。
12、倒种:一部分种子来源于种子罐,一部分来源于发酵罐。
发酵工程专业事编考试
![发酵工程专业事编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9d4654b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9e.png)
1、在发酵过程中,哪种微生物是乳酸发酵的主要菌种?
A. 酵母菌
B. 乳酸菌
C. 醋酸菌
D. 大肠杆菌(答案:B)
2、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发酵产物积累的关键因素?
A. 发酵温度
B. pH值
C. 搅拌速度
D. 光照强度(答案:D)
3、在酒精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哪种气体?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氢气(答案:C)
4、下列哪种设备常用于发酵液的灭菌处理?
A. 离心机
B. 蒸馏塔
C. 灭菌锅
D. 发酵罐(答案:C)
5、发酵工程中,接种量的大小对发酵过程有何影响?
A. 接种量越大,发酵周期越短,产物产量越高
B. 接种量越小,发酵周期越长,产物纯度越高
C. 接种量适中,有利于发酵稳定进行和产物积累
D. 接种量对发酵过程无显著影响(答案:C)
6、下列哪项不是发酵培养基中常包含的营养成分?
A. 碳源
B. 氮源
C. 无机盐
D. 维生素C(特指作为非必需营养成分)(答案:D)
7、在发酵过程中,溶氧浓度的调节对哪类微生物的发酵至关重要?
A. 厌氧菌
B. 好氧菌
C. 兼性厌氧菌
D. 所有微生物(答案:B)
8、下列哪项技术不属于发酵工程中的下游处理技术?
A. 产物分离
B. 产物纯化
C. 菌种筛选
D. 产物干燥与包装(答案:C)。
发酵工程试题
![发酵工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a32e002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5.png)
发酵工程试题
一、选择题
1. 受体物质被微生物通过代谢转化为产物的过程称为:
A. 发酵
B. 糖酵解
C. 微生物生长
D. 呼吸作用
2. 以下哪个因素对发酵过程影响最大?
A. 温度
B. pH值
C. 氧气浓度
D. 湿度
3. 酵母是常见的发酵微生物,它主要代谢产物是:
A. 乙醇和二氧化碳
B. 乳酸和乙醇
C. 丙酮和乳酸
D. 醋酸和乙醇
4. 以下哪个过程不属于发酵过程?
A. 乳酸发酵
B. 无氧呼吸
C. 丙酮发酵
D. 乙醇发酵
5. 下列哪种微生物不会参与发酵过程?
A. 大肠杆菌
B. 酵母菌
C. 乳酸菌
D. 革兰氏阳性菌
二、填空题
1. 乳酸菌发酵产物为 ______ 和 ___________。
2. 发酵是一种__________的代谢过程。
3. 产酸菌的最适pH为_____________。
4. 微生物在________条件下进行发酵效果最好。
5. 发酵过程中,利用的主要能源是________。
三、简答题
1. 请简要介绍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
2. 选择合适的发酵条件可以为发酵过程提供更好的效果,请列举至少三个方面的条件。
3. 发酵过程主要有哪些应用领域?请举例说明。
四、论述题
请根据你对发酵工程的理解和研究,对发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注意:文章中不可出现网页链接,回答问题时请尽量使用科学术语和专业知识。
《发酵工程》练习题题集
![《发酵工程》练习题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c545122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3b.png)
《发酵工程》练习题题集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是发酵工程的基本过程?A. 培养基的制备B. 菌种的扩大培养C. 发酵产物的分离与纯化D. 发酵产物的市场销售答案:D。
发酵工程的基本过程包括培养基的制备、菌种的扩大培养、发酵产物的形成以及发酵产物的分离与纯化,市场销售不属于其基本过程。
2.以下哪种微生物常用于啤酒发酵?A. 乳酸菌B. 酵母菌C. 醋酸菌D. 大肠杆菌答案:B。
酵母菌是啤酒发酵中的关键微生物,通过其代谢作用将糖类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3.发酵过程中,pH值对微生物生长和产物形成有何影响?A. 无显著影响B. 影响微生物酶的活性C. 只影响产物形成D. 只影响微生物生长答案:B。
pH值是发酵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它影响微生物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产物的形成。
4.下列哪种技术常用于提高发酵产物的产量?A. 降低温度B. 减少氧气供应C. 优化培养基组成D. 增加污染物答案:C。
优化培养基组成是提高发酵产物产量的常用技术,通过调整营养成分的比例和种类,可以为微生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5.在发酵工业中,哪种设备常用于大规模的液体发酵?A. 摇床B. 发酵罐C. 培养皿D. 试管答案:B。
发酵罐是发酵工业中常用的设备,特别适用于大规模的液体发酵,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混合效果。
6.下列哪种因素不是影响发酵产物纯度的主要原因?A. 发酵时间B. 提取方法C. 发酵温度D. 发酵液的pH值答案:A。
发酵时间主要影响产物的产量,而不是纯度。
纯度受提取方法、发酵温度和发酵液pH值等因素的影响更大。
7.在发酵过程中,为了维持无菌环境,常采用哪种技术?A. 高温灭菌B. 低温保存C. 紫外线消毒D. 化学消毒答案:A。
高温灭菌是发酵过程中常用的技术,通过高温处理杀死或去除培养基和发酵设备中的微生物,以维持无菌环境。
8.下列哪种发酵产物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应用?A. 青霉素B. 乙醇C. 柠檬酸D. 胰岛素答案:C。
食品发酵考试模拟题与答案
![食品发酵考试模拟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58d20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19.png)
食品发酵考试模拟题与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下列原核微生物经革兰氏染色后呈现蓝紫色的是()A、立克次氏体B、衣原体C、大肠杆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正确答案:D2、常用的生理酸性物质()不仅可以调节发酵液pH值,还可以补充氮源。
A、(NH4)2SO4B、尿素C、氨水D、NaOH正确答案:A3、()为缓慢利用的碳源。
A、麦芽糖B、蔗糖C、乳糖D、A+B+C正确答案:D4、下列诱变菌种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X-射线B、高温法C、紫外线D、化学诱变剂正确答案:B5、下列关于乙醛酸循环的论述哪个不正确?A、乙醛酸循环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从乙酰-CoA 合成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B、对以乙酸为唯一碳源的微生物是必要的C、还存在于油料种子萌发时的乙醛酸体中D、动物体内也存在乙醛酸循环正确答案:D6、营养缺陷型菌株是指()A、丧失了合成某种营养成分能力的菌株B、培养基中营养成分缺少时获得的菌株C、有营养不良症的菌株D、在完全培养基上也不能生长良好的菌株正确答案:A7、在发酵过程中添加CaCO3能起到()作用。
A、消泡B、缓冲C、碳源D、微量元素正确答案:B8、下述那种物质专一的抑制F0因子?A、鱼藤酮B、抗霉素AC、寡霉素D、苍术苷正确答案:C9、革兰氏染色结果中,革兰氏阳性菌应为()A、紫色B、无色C、黄色D、红色正确答案:A10、谷氨酸是食品、化工、制药等工业的重要原料,它的前体是:()A、延胡索酸B、α—酮戊二酸C、柠檬酸D、琥珀酸正确答案:B11、三羧酸循环中催化琥珀酸形成延胡羧酸的琥珀酸脱氢酶的辅助因子是A、NAD+B、CoA-SHC、FADD、PPT正确答案:C12、指出错误的回答,青霉菌的无性结构有()A、分生孢子梗B、足细胞C、副枝D、梗基正确答案:B13、谷氨酸甘氨酸可共同参与下列物质合成的是()A、辅酶AB、嘌呤碱C、嘧啶碱D、叶绿素正确答案:B14、真核细胞细胞壁上特有的成分是()A、磷壁酸B、肽聚糖C、几丁质D、脂多糖正确答案:C15、下面关于单链结合蛋白(SSB)的描述哪个是不正确的?A、与单链DNA结合,防止碱基重新配对B、在复制中保护单链DNA不被核酸酶降解C、与单链区结合增加双链DNA的稳定性D、SSB与DNA解离后可重复利用正确答案:C16、()常用于皮肤和器具表面杀菌。
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
![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b71b3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a0.png)
一、名词解释1、分批发酵:在发酵中,营养物和菌种一次参加进行培养,直到结束放出,中间除了空气进入和尾气排出外,与外部没有物料交换.2、补料分批发酵:又称半连续发酵,是指在微生物分批发酵中,以某种方式向培养系统不加一定物料的培养技术.3、絮凝: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的作用下,溶液中的较小胶粒聚合形成较大絮凝团的过程.二、填空1、生物发酵工艺多种多样,但根本上包括菌种制备、种子培养、发酵和提取精制等下游处理几个过程.2、根据过滤介质截留的物质颗粒大小的不同,过滤可分为粗滤、微滤、超滤和反渗透四大类.3、微生物的育种方法主要有三类:诱变法,细胞融合法,基因工程法.4、发酵培养基主要由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组成.5、青霉素发酵生产中,发酵后的处理包括:过滤、提炼,脱色,结晶.6、利用专门的灭菌设备进行连续灭菌称为连消,用高压蒸汽进行空罐灭菌称为空消.7、可用于生产酶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酵母菌.常用的发酵液的预处理方法有酸化、加热、加絮凝剂.8、根据搅拌方式的不同,好氧发酵设备可分为机械搅拌式发酵罐和通风搅拌式发酵罐两种.9、依据培养基在生产中的用途,可将其分成孢子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三种.10、现代发酵工程不仅包括菌体生产和代谢产物的发酵生产,还包括微生物机能的利用.11、发酵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菌种的选育、发酵条件的优化与限制、反响器的设计及产物的别离、提取与精制.12、发酵类型有微生物菌体的发酵、微生物酶的发酵、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发酵、微生物转化发酵、生物工程细胞的发酵.13、发酵工业生产上常用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14、当前发酵工业所用的菌种总趋势是从野生菌转向变异菌,从自然选育转向代谢调控育种,从诱发基因突变转向基因重组的定向育种.15、根据操作方式的不同,液体深层发酵主要有分批发酵、连续发酵、补料分批发酵.16、分批发酵全过程包括空罐灭菌、参加灭过菌的培养基、接种、发酵过程、放罐和洗罐,所需的时间总和为一个发酵周期.17、分批发酵中微生物处于限制性的条件下生长,其生长周期分为延滞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衰亡期.18、根据搅拌的方式不同,好氧发酵设备又可分为机械搅拌式发酵罐、通风搅拌式发酵罐.19、下流加工过程由许多化工单元操作组成,通常可以分为发酵液预处理和固液别离、提取、精制及成品加工四个阶段.20、当前发酵工业所用的菌种总趋势是从野生菌转向变异菌,从自然选育转向代谢调控育种,从诱发基因突变转向基因重组的定向直独.21、微生物发酵产酶步骤为先选择适宜的产酶菌株、后采用适当的培养基和培养方式进行发酵、微生物发酵产酶、酶的别离纯化、制成酶制剂.三、判断1、微生物发酵的最适氧浓度与临界氧浓度的概念是完全一样的〔X〕2、从微生物中发现的抗生素,有约90%是由放线菌产生的.〔X〕3、在微生物杀虫剂中,引用最广泛的是苏云金芽抱杆菌,他用来毒杀鳞翅目和双翅目的害虫.〔V〕4、分批发酵又称为半连续发酵.〔X〕5、青霉素是由放线菌产生的.〔X〕6、培养基的连续灭菌称为空消〔X〕7、在微生物杀虫剂中,引用最广泛的是苏云金芽抱杆菌,他用来毒杀鳞翅目和双翅目的害虫.〔V〕8、在分批发酵中,最好的收获期是指数生长期.〔X〕9、奶制品的发酵主要是一种叫大肠杆菌的微生物的作用.〔X〕10、固体垃圾进行填埋处理时,必须留有排气孔.〔V〕11、目前,人们把利用微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或其代谢产物的过程称为发酵.〔V〕12、在微生物菌体的对数生长期所产生的产物如氨基酸、核甘酸等是菌体生长繁殖所必须的,这些产物叫初级代谢产物.〔V〕13、微生物转化是利用微生物细胞的一种或多种酶,把一种化合物转变成结构相关的更有经济价值的产物.〔V〕14、发酵过程中需要预防杂菌污染,大多数情况下设备需要进行严格的冲洗、灭菌,但空气不需要过滤.〔X〕15、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它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厌氧性发酵积累酒精,在有氧天津下进行好氧发酵,大量产生菌体细胞.〔V〕16、发酵工业中常用的细菌有:枯草芽抱杆菌、乳酸杆菌、醋酸杆菌、棒状杆菌、短杆菌等. 〔V〕17、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和配比由于菌种不同、设备和工艺不同等有所差异,但都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类、生长因子等几类.〔V〕18、发酵产物的产量与成品的质量,与菌种性能及抱子和种子的制备情况密切相关.〔V〕19、在发酵过程中要限制温度和pH,对于需氧微生物还要进行搅拌和通气.〔V〕20、通用式发酵罐和自吸式发酵罐是机械搅拌式发酵罐.〔V〕四.简答1、工业上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①斜面冰箱保藏法;②沙土管保藏法;③石蜡油封保藏法;④真空枯燥冷冻保藏法;⑤液氮超低温保藏法2、发酵培养基由哪些成份组成?〔1〕碳源构成菌体和产物的碳架及能量来源〔2〕氮源构成微生物细胞物质或代谢产物中氮素来源的营养物质〔3〕无机盐和微量元素〔4〕生长因子〔5〕水、产物形成的诱导物、前体和促进剂3、根据操作方式的不同,发酵类型主要分成哪几种?〔1〕分批发酵〔2〕连续发酵〔3〕补料分批发酵〔4〕固体发酵4、简述发酵工程的类型〔1〕微生物菌体发酵:以获得具有某种用途的菌体为目的的发酵.〔2〕微生物酶发酵:微生物具有种类多、产酶品种多、生产容易和本钱低等特点.〔3〕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初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4〕微生物的转化发酵微生物转化是利用微生物细胞的一种或多种酶,把一种化合物转变成结构相关的更有经济价值的产物.〔5〕生物工程细胞的发酵:这是指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所获得的细胞,如DNA重组的“工程菌〞以及细胞融合所得的“杂交〞细胞等进行培养的新型发酵,其产物多种多样.5、简述发酵技术特点①发酵过程以生命体的自动调节方式进行,数十个反响过程能够在发酵设备中一次完成;②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条件温和,能耗少,设备较简单;③原料通常以糖蜜、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为主,可以是农副产品、工业废水或可再生资源,微生物本身能有选择地摄取所需物质;④容易生产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能高度选择地在复杂化合物的特定部位进行氧化、复原、官能团引入或去除等反响;⑤发酵过程中需要预防杂菌污染,大多情况下设备需要进行严格的冲洗、灭菌,空气需要过滤等.五、论述1.论述液体深层发酵有哪些优点?发酵方式分为几类?优点:①是很多微生物的最适生长环境;②菌体及营养物、产物易于扩散,使在均质或拟均质条件下进行,便于限制,易于扩大生产规模;③液体输送方便,易于机械化操作;④厂房面积小,生产效率高,易自动化限制,产品质量稳定;⑤产品易于提取、精制等.方式:〔1〕分批发酵:营养物和菌种一次参加进行培养,直到结束放罐,中间除了空气进入和尾气排出,与外部没有物料交换.〔2〕连续发酵是指以一定的速度向发酵罐内添加新鲜培养基,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流出培养液,从而使发酵罐内的液量维持恒定,微生物在稳定状态下生长.可以有效地延长分批培养中的对数期. 〔3〕补料分批发酵又称半连续发酵,是介于分批发酵和连续发酵之间的一种发酵技术,是指在微生物分批发酵中,以某种方式向培养系统补加一定物料的培养技术.可以使培养液中的营养物浓度较长时间地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既保证微生物的生长需要,又不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到达提升产率的目的.2、论述发酵下游加工过程〔1〕预处理方法:加热:适当加热之后,发酵液中的蛋白由于变性而凝聚,形成较大的颗粒,发酵液的粘度就会降低.此法仅适用于对非热敏感性产品发酵液的预处理.调节PH值:适当的PH值可以提升产物的稳定性,减少其在随后的别离纯化过程中的损失.此外, 发酵液PH值的改变会影响发酵液中某些成分的电离程度,从而降低发酵液的粘度.注意选择比拟温和的酸和碱,以预防局部过酸或过碱.草酸较常用.参加絮凝剂:通常情况下,细菌的外表都带有负电荷,可以在发酵液中参加带正电荷的絮凝剂, 从而使菌体细胞与絮凝剂结合形成絮状沉淀,降低发酵液的上粘度,利于菌体的收获.〔2〕固液别离方法:常用到过滤、离心等方法.如果欲提取的产物存在于细胞内,还需先对细胞进行破碎.沉淀提取法、色谱别离法、萃取法、膜别离技术〔3〕精制:初步纯化中的某些操作,如沉淀、超滤等也可应用于精制.大分子〔蛋白质〕精制依赖于层析别离,小分子物质的精制那么可利用结晶操作〔4〕成品加工:经提取和精制后,根据产品应用要求,有时还需要浓缩、无菌过滤和去热原、干燥、加稳定剂等加工步骤.第二套一、名称解释1、前体指某些化合物参加到发酵培养基中,能直接彼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中合成到产物物分子中去,而其自身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参加前体而有较大的提升.2、发酵生长因子从广义上讲,但凡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的有机物质,如氨基酸、嘌吟、嘧啶、维生素等均称生长因子3、菌浓度的测定是衡量产生菌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菌体量的变化,一般前期菌浓增长很快,中期菌浓根本恒定.补料会引起菌浓的波动,这也是衡量补料量适合与否的一个参数.4、搅拌热:在机械搅拌通气发酵罐中,由于机械搅拌带动发酵液作机械运动,造成液体之间, 液体与搅拌器等设备之间的摩擦,产生可观的热量.搅拌热与搅拌轴功率有关5、分批培养:简单的过程,培养基中接入菌种以后,没有物料的参加和取出,除了空气的通入和排气.整个过程中菌的浓度、营养成分的浓度和产物浓度等参数都随时间变化.6、接种量:移入种子的体积接种量=接种后培养液的体积7、比耗氧速度或呼吸强度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重量的细胞所消耗的氧气,mmol O2?g菌-1?h-1 8、次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在一定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物质,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过程,这一过程的产物,即为次级代谢产物.9、实罐灭菌实罐灭菌〔即分批灭菌〕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放入发酵罐或其他装置中,通入蒸汽将培养基和所用设备加热至灭菌温度后维持一定时间,在冷却到接种温度,这一工艺过程称为实罐灭菌,也叫间歇灭菌.10、种子扩大培养:指将保存在砂土管、冷冻枯燥管中处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再经过扁瓶或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最终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过程.这些纯种培养物称为种子.11、初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从外界吸收各种营养物质,通过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生成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产物即为初级代谢产物.12、倒种:一局部种子来源于种子罐,一局部来源于发酵罐.13、维持消耗〔m〕指维持细胞最低活性所需消耗的能量,一般来讲,单位重量的细胞在单位时间内用于维持消耗所需的基质的量是一个常数.14、产物促进剂是指那些非细胞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又非前体,但参加后却能提升产量的添加剂15、补料分批培养:在分批培养过程中补入新鲜的料液,以克服营养缺乏而导致的发酵过早结束的缺点.在此过程中只有料液的参加没有料液的取出,所以发酵结束时发酵液体积比发酵开始时有所增加.在工厂的实际生产中采用这种方法很多.16、发酵热:所谓发酵热就是发酵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净热量.什么叫净热量呢?在发酵过程中产生菌分解基质产生热量,机械搅拌产生热量,而罐壁散热、水分蒸发、空气排气带走热量.这各种产生的热量和各种散失的热量的代数和就叫做净热量.发酵热引起发酵液的温度上升.发酵热大,温度上升快,发酵热小,温度上升慢.17、染菌率总染菌率指一年发酵染菌的批〔次〕数与总投料批〔次〕数之比的百分率.染菌批次数应包括染菌后培养基经重新灭菌,又再次染菌的批次数在内18、连续培养:发酵过程中一边补入新鲜料液一边放出等量的发酵液,使发酵罐内的体积维持恒定. 到达稳态后,整个过程中菌的浓度,产物浓度,限制性基质浓度都是恒定的.19、临界溶氧浓度指不影响呼吸所允许的最低溶氧浓度20、回复突变由突变型回到野生型的基因突变21、种子见种子扩大培养22、培养基广义上讲培养基是指一切可供微生物细胞生长繁殖所需的一组营养物质和原料.同时培养基也为微生物培养提供除营养外的其它所必须的条件.23、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特定性状和功能,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生产有用物质或直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体系,是将传统发酵于现代的DNA重组、细胞融合、分子修饰和改造等新技术集合并开展起来的发酵技术.二、填空题1、微生物发酵培养〔过程〕方法主要有分批培养、补料分批培养、连续培养、半连续培养四种.2、微生物生长一般可以分为: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3、发酵过程工艺限制的只要化学参数溶解氧、PH、核酸量等.4、发酵过程限制的目的就是得到最大的比生产率和最大的得率.5、菌种别离的一般过程采样、富集、别离、目的菌的筛选.6、富集培养目的就是让目的菌在种群中占优势,使筛选变得可能.7、根据工业微生物对氧气的需求不同,培养法可分为好氧培养和厌氧培养两种.8、微生物的培养基根据生产用途只要分为抱子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9、常用灭菌方法:化学灭菌、射线灭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10、常用工业微生物可分为:细菌、酵母菌、霉菌、放线菌四大类.11、发酵过程工艺限制的代谢参数中物理参数温度、压力、搅拌转速、功率输入、流加数率和质量等12、环境无菌的检测方法有:显微镜检查法、肉汤培养法、平板培养法、发酵过程的异常观察法13、染菌原因:发酵工艺流程中的各环节漏洞和发酵过程治理不善两个方面.14、实验室中进行的发酵菌液体发酵方式主要有四种:试管液体培养、浅层液体培养、摇瓶培养、台式发酵罐15、发酵高产菌种选育方法包括〔自然选育〕、〔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原生质体融合〕.16、发酵产物整个别离提取路线可分为:预处理、固液别离、初步纯化、精细纯化和成品加工加工等五个主要过程.17、发酵过程主要分析工程如下:pH、排气氧、排气CO2和呼吸熵、糖含量、氨基氮和氨氮、磷含量、菌浓度和菌形态.18、微生物调节其代谢采用酶活性、酶合成量、细胞膜的透性.19、工业微生物菌种可以来自自然别离,也可以来自从微生物菌种保藏机构单位获取.20、发酵工业上常用的糖类主要有葡萄糖、糖蜜.21、工业发酵方式根据所用菌种是单一或是多种可以分为单一纯种发酵和混合发酵.22、种子及发酵液进行无菌状况限制常用的方法显微镜检测法、酚红肉汤培养基法、平板画线培养法、发酵过程的异常观察法.23、菌种的别离和筛选一般分为采样、富集、别离、目的菌的筛选步骤.24、菌种的别离和筛选一般可分为.25、常用灭菌方法有:化学灭菌、射线灭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三、问做题1、发酵工程的概念是什么?发酵工程根本可分为那两个大局部,包括哪些内容?答: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特定性状好功能,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生产有用物质或其直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体系,是将传统发酵与现代的DNA重组、细胞融合、分子修饰和改造等新技术结合并开展起来的发酵技术.也可以说是渗透有工程学的微生物学,是发酵技术工程化的开展, 由于主要利用的是微生物发酵过程来生产产品,因此也称为微生物工程.一.发酵局部:1.菌种的特征和选育 2.培养基的特性,选择及其灭菌理论3.发酵液的特性4.发酵机理.5.发酵过程动力学6.空气中悬浮细菌微粒的过滤机理7.氧的传递.溶解.吸收.理论.8.连续培养和连续发酵的限制二.提纯局部1.细胞破碎,别离2.液输送,过滤.除杂 3.离子交换渗析,逆渗透,超滤4.凝胶过滤,沉淀别离5溶媒萃取,蒸发蒸馏结晶,枯燥,包装等过程和单元操作2、现代发酵工程所用的发酵罐应具备那些特征?答:〔1〕、发酵罐应有适宜的径高比.罐身较长,氧的利用率较高;〔2〕、发酵罐应能承受一定的压力.由于发酵罐在灭菌和正常工作时,要承受一定的压力〔气压和液压〕和温度;〔3〕、发酵罐的搅拌通风装置能使气液充分混合,实现传质传热作用,保证微生物发酵过程中所需的溶解氧;〔4〕、发酵罐内应尽量减少死角,预防藏污纳垢,保证灭菌彻底,预防染菌;〔5〕、发酵罐应具有足够的冷却面积;〔6〕、搅拌器的轴封要严密,以减少泄露.3、微生物发酵的种子应具备那几方面条件?答:〔1〕、菌种细胞的生长活力强,移种至发酵罐后能迅速生长,缓慢期短.〔2〕、生理性状稳定.〔3〕、菌体总量及浓度能满足大量发酵罐的要就.〔4〕、无杂菌污染.〔5〕、保持稳定的生产水平.4、发酵工业上常用的氮源有那些,起何作用?答:氮源主要用于构成菌体细胞物质〔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等〕和含氮代谢物.常用的氮源可分为两大类: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1、无机氮源种类:氨盐、硝酸盐和氨水特点:微生物对它们的吸收快,所以也称之谓迅速利用的氮源.但无机氮源的迅速利用常会引起pH的变化如:〔NH4〕2SO4 ― 2NH3 + 2H2SO4NaNO3 + 4H2 ― NH3 + 2H2O + NaOH无机氮源被菌体作为氮源利用后,培养液中就留下了酸性或碱性物质,这种经微生物生理作用〔代谢〕后能形成酸性物质的无机氮源叫生理酸性物质,如硫酸胺,假设菌体代谢后能产生碱性物质的那么此种无机氮源称为生理碱性物质,如硝酸钠.正确使用生理酸碱性物质,对稳定和调节发酵过程的pH有积极作用.所以选择适宜的无机氮源有两层意义:满足菌体生长;稳定和调节发酵过程中的pH2、有机氮源来源:工业上常用的有机氮源都是一些廉价的原料,花生饼粉、黄豆饼粉、棉子饼粉、玉米浆、玉米蛋白粉、蛋白胨、酵母粉、鱼粉、蚕蛹粉、尿素、废菌丝体和酒糟.成分复杂:除提供氮源外,有些有机氮源还提供大量的无机盐及生长因子.有机氮源成分复杂可以从多个方面对发酵过程进行影响,而另一方面有机氮源的来源具有不稳定性.所以在有机氮源选取时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考虑原料的波动对发酵的影响5、发酵产品的生产特点是什么,什么是种子扩大培养,其任务是什么?答:〔2〕、种子扩大培养是指将保存在砂土管、冷冻枯燥管中处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再经过扁瓶或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最终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过程.这些纯种培养物称为种子.〔3〕、种子扩大培养的任务:现代的发酵工业生产规模越来越大,每只发酵罐的容积有几十立方米甚至几百立方米,?要使小小的微生物在几十小时的较短时间内,完成如此巨大的发酵转化任务,那就必须具备数量巨大的微生物细胞才行.〔1〕发酵和其他化学工业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生物体所进行的化学反响.其主要特点如下:1,发酵过程一般来说都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响,反响平安,要求条件也比拟简单.2,发酵所用的原料通常以淀粉、糖蜜或其他农副产品为主,只要参加少量的有机和无机氮源就可进行反响.微生物因不同的类别可以有选择地去利用它所需要的营养.基于这一特性,可以利用废水和废物等作为发酵的原料进行生物资源的改造和更新.3,发酵过程是通过生物体的自动调节方式来完成的,反响的专一性强,因而可以得到较为单一的代谢产物.4,由于生物体本身所具有的反响机制,能够专一性地和高度选择性地对某些较为复杂的化合物进行特定部位地氧化、复原等化学转化反响,也可以产生比拟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5,发酵过程中对杂菌污染的防治至关重要.除了必须对设备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和空气过滤外,反应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如果污染了杂菌,生产上就要遭到巨大的经济损失,要是感染了噬菌体,对发酵就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因而维持无菌条件是发酵成败的关键.6,微生物菌种是进行发酵的根本因素,通过变异和菌种筛选,可以获得高产的优良菌株并使生产设备得到充分利用,也可以因此获得按常规方法难以生产的产品.7,工业发酵与其他工业相比,投资少,见效快,开可以取得显着的经济效益.基于以上特点,工业发酵日益引起人们重视.和传统的发酵工艺相比,现代发酵工程除了上述的发酵特征之外更有其优越性.除了使用微生物外,还可以用动植物细胞和酶,也可以用人工构建的“工程菌’来进行反响;反响设备也不只是常规的发酵罐,而是以各种各样的生物反响器而代之, 自动化连续化程度高,使发酵水平在原有根底上有所提升和和创新.发酵产品的生产特点:①一般操作条件比拟温和;②以淀粉、糖蜜等为主,辅以少量有机、无机氮源为原料;③过程反响以生命体的自动调节方式进行;④能合成复杂的化合物如酶、光学活性体等;⑤能进行一些特殊反响,如官能团导入;⑥生产产品的生物体本身也是产物,含有多种物质;⑦生产过程中,需要预防杂菌污染;⑧菌种性能被改变,从而获得新的反响性能或提升生产率.6、培养成分用量确实定有什么规律?答:〔1〕、参照微生物细胞内元素的比例确定.培养基的成分配比虽然千差万别,但都是用来培养某种微生物的,而不同类型的微生物细胞的成分比例其实是有一定规律的.这些规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知道培养基的根本成分配比的选择.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内某种成分的含量其实是比拟稳定的.培养基最终会被微生物吸收利用,因此其成分比例可以参考该种微生物的成分比例,至少可以作为一个重要依据.另外,尽管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的成分比例有一定的差异,但还是有一定共性的.所以培养基中这集中营养成分不管由什么具体物质提供,其用量根本上也符合这种关系.〔2〕参照碳氮比确定.如果培养基中碳源过多,不利产物的合成.同样碳源过少或氮源过少对发酵的影响也是不利的.不同种微生物碳氮比差异很大,既是同种微生物在其不同生理时期对碳氮比要求也有不同,所以最适碳氮比要通过试验确定,一般在100:〔1—20〕之间.〔3〕、其他因素.培养基中一些用量极少的物质一般要严格限制,不能过量.例如,维生素、微量元素、某些生长因子、前体等.具体用量要通过试验确定.培养基中的一些成分的比例会影响培养基的某些理化性质,这时要引起重视.7、表达预防发酵菌种退化的具体条件举措有那些?答:〔1〕限制传代次数:尽量预防不必要的移种和传代,并将必要的传代降低到最低限度,以减少细胞分裂过程中所产生的自发突变几率.〔2〕创造良好的培养条件:如在赤霉素生产菌的培养基中,参加糖蜜、天冬酰胺、谷氨酰胺、5'- 核甘酸或甘露醇等丰富营养物时,有预防衰退效果.〔3〕利用不易衰退的细胞传代:对于放线菌和霉菌,菌丝细胞常含有几个细胞核,因此用菌丝接种就易出现衰退,而抱子一般是单核的,用于接种就可预防这种现象.〔4〕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5〕合理的育种:选育菌种是所处理的细胞应使用单核的,预防使用多核细胞合理选择诱变剂种类或增加突变位点,以减少别离回复突变;在诱变处理后及别离提纯化,从而保证保藏菌种的纯度. 〔6〕、选用适宜的培养基在培养基中添加某种化学物质可以预防菌种退化.或者选取营养相对贫乏的培养基在菌种保藏培养基,限制菌株的生长代谢减少变异反而发生从而预防菌种的退化. 8、如何选择最适发酵温度?。
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
![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bb807c0740be1e640e9a3c.png)
发酵工程一、名词解释1、分批发酵:在发酵中,营养物和菌种一次加入进行培养,直到结束放出,中间除了空气进入和尾气排出外,与外部没有物料交换。
2、补料分批发酵:又称半连续发酵,是指在微生物分批发酵中,以某种方式向培养系统不加一定物料的培养技术。
3、絮凝: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的作用下,溶液中的较小胶粒聚合形成较大絮凝团的过程。
二、填空1、生物发酵工艺多种多样,但基本上包括菌种制备、种子培养、发酵和提取精制等下游处理几个过程。
2、根据过滤介质截留的物质颗粒大小的不同,过滤可分为粗滤、微滤、超滤和反渗透四大类。
3、微生物的育种方法主要有三类:诱变法,细胞融合法,基因工程法。
4、发酵培养基主要由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组成。
5、青霉素发酵生产中,发酵后的处理包括:过滤、提炼,脱色,结晶。
6、利用专门的灭菌设备进行连续灭菌称为连消,用高压蒸汽进行空罐灭菌称为空消。
7、可用于生产酶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酵母菌。
常用的发酵液的预处理方法有酸化、加热、加絮凝剂。
8、根据搅拌方式的不同,好氧发酵设备可分为机械搅拌式发酵罐和通风搅拌式发酵罐两种。
9、依据培养基在生产中的用途,可将其分成孢子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三种。
10、现代发酵工程不仅包括菌体生产和代谢产物的发酵生产,还包括微生物机能的利用。
11、发酵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菌种的选育、发酵条件的优化与控制、反应器的设计及产物的分离、提取与精制。
12、发酵类型有微生物菌体的发酵、微生物酶的发酵、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发酵、微生物转化发酵、生物工程细胞的发酵。
13、发酵工业生产上常用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
14、当前发酵工业所用的菌种总趋势是从野生菌转向变异菌,从自然选育转向代谢调控育种,从诱发基因突变转向基因重组的定向育种。
15、根据操作方式的不同,液体深层发酵主要有分批发酵、连续发酵、补料分批发酵。
16、分批发酵全过程包括空罐灭菌、加入灭过菌的培养基、接种、发酵过程、放罐和洗罐,所需的时间总和为一个发酵周期。
食品科学技术:发酵工程考试题(强化练习)
![食品科学技术:发酵工程考试题(强化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bb91e22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7.png)
食品科学技术:发酵工程考试题(强化练习)1、名词解释旋风分离正确答案:空气除菌的装置之一,空气从切线方向进入容器,在容器内形成旋转运动产生的离心力分离较大的微粒。
2、名词解释二级种子正确答案:将一级种子再次扩大培养,使(江南博哥)种子达到发酵罐的接种量3、名词解释代谢控制发酵正确答案:人为地改变微生物代谢调控机制,使用中间代谢产物过量积累。
4、判断题双水相萃取中,除高聚物一高聚物能形成双水相外,聚合物一无机盐也能形成双水相正确答案:错5、名词解释啤酒生物稳定性破坏正确答案:在啤酒保存期内,微生物繁殖到104~105个∕m1.以上,啤酒发生口味的恶化,变成混浊和有沉淀物,此时啤酒就称“生物稳定性破坏”。
6、填空题按发酵形式来区分可将发酵分为:固态发酵和Oo正确答案:深层液体发酵7、判断题单细胞蛋白是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出来的。
正确答案:错8、名词解释细胞破裂正确答案:使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使细胞的细胞膜破裂9、名词解释葡萄糖效应正确答案:葡萄糖的分解代谢产物阻遏了分解利用乳糖等其他糖类的有关酶的合成这种阻遏”10、名词解释深层固体发酵正确答案:是浅盘固体发酵的一种发展,如厚层通气床,固体发酵罐等,用于工业生产。
11、判断题发酵产物的提取和精制过程也就是产物浓缩和纯化过程正确答案:对12、单选诱变处理时所用的出发菌细胞应处于OA.延迟期B.对数生长期C.稳定期D.衰亡期正确答案:B13、单选加热灭菌时,一般营养细胞的致死温度是多少度()A.32℃B.60℃C.1000CD.120o C正确答案:B14、名词解释开放阅读框架正确答案:是指在给定的阅读框架中,不包含终止密码子的一串序列。
这段序列是生物个体的基因组中,可能作为蛋白质编码序列的部分。
15、问答题发酵工程的概念是什么?发酵工程基本可分为那两个大部分,包括哪些内容?正确答案: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特定性状好功能,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生产有用物质或其直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体系,是将传统发酵与现代的DNA重组、细胞融合、分子修饰和改造等新技术结合并发展起来的发酵技术。
发酵工程的期末试题及答案
![发酵工程的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eb592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8b.png)
发酵工程的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发酵工程的主要目标?a) 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b) 降低生产成本c) 防止发酵过程产生有害物质d) 提高生产效率答案:c) 防止发酵过程产生有害物质2. 发酵过程中最常见的有机酸是:a) 乙酸b) 乳酸c) 柠檬酸d) 苹果酸答案:b) 乳酸3.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微生物有:a) 大肠杆菌b) 枯草芽孢杆菌c) 酵母菌d) 病毒菌株答案:c) 酵母菌4. 发酵工程中,最常用的培养基是:a) 葡萄糖培养基b) 酵母粉培养基c) 玉米粉培养基d) 大豆粉培养基答案:a) 葡萄糖培养基5. 以下哪项不是发酵过程的主要参数?a) pH值b) 温度c) 发酵时间d) 氧浓度答案:c) 发酵时间二、问答题1. 请简要描述发酵过程的基本原理。
答:发酵是指利用微生物(比如酵母菌、乳酸菌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代谢活动,通过产生能量、生成有机物质,实现物质的转化和变质。
发酵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增殖阶段、生长阶段和稳定阶段。
在增殖阶段,微生物通过吸收培养基中的养分进行快速繁殖,细胞数量大幅增加;在生长阶段,微生物继续繁殖,同时开始产生产物,并对培养基中的养分进行代谢和转化;在稳定阶段,微生物数量趋于平衡,产物的生成速率和消耗速率达到动态平衡。
发酵过程往往受到温度、pH值、氧浓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需要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控制和调节。
2.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发酵产品及其应用领域。
答:常见的发酵产品及其应用领域有:- 发酵食品:比如酸奶、酱油、豆豉等,在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
- 抗生素:比如青霉素、链霉素等,用于临床医学中的抗菌治疗。
- 生物燃料:比如乙醇,作为可替代石化燃料的一种新型能源。
3. 发酵工程中如何控制发酵过程的温度?答:控制发酵过程的温度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有以下方法:- 使用恒温培养箱或恒温槽,通过设定恒定的温度来控制发酵系统的温度。
- 在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热源,比如加热夹子或加热棒,通过调节加热源的功率来控制发酵系统的温度。
高中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
![高中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ef686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d.png)
高中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微生物是()。
A. 细菌B. 酵母菌C. 霉菌D. 所有选项答案:D2.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发酵工程的产物?()A. 酒精B. 抗生素C. 维生素D. 化肥答案:D3.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是()。
A. 厌氧代谢B. 需氧代谢C. 兼性厌氧代谢D. 以上都有可能答案:D4. 发酵工程中,下列哪种条件对微生物生长影响最大?()A. 温度B. pH值C. 氧气供应D. 营养物质答案:D5. 发酵工程中,下列哪种微生物是用于生产青霉素的?()A. 酵母菌B. 乳酸菌C. 曲霉菌D. 链霉菌答案:D6. 发酵工程中,下列哪种物质是用于调节pH值的?()A. 葡萄糖B. 氯化钠C. 碳酸钙D. 硫酸镁答案:C7. 发酵工程中,下列哪种设备用于提供氧气?()A. 搅拌器B. 过滤器C. 氧气泵D. 温度计答案:C8. 发酵工程中,下列哪种物质是用于控制微生物生长的?()A. 抗生素B. 防腐剂C. 营养物质D. 消毒剂答案:A9. 发酵工程中,下列哪种微生物是用于生产胰岛素的?()A. 细菌B. 酵母菌C. 霉菌D. 基因工程菌答案:D10. 发酵工程中,下列哪种物质是用于增加发酵液的粘度?()A. 淀粉B. 纤维素C. 明胶D. 蛋白质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发酵工程中,微生物的培养过程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两个阶段。
答案:种子培养、发酵培养2. 发酵工程中,______是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重要条件之一。
答案:温度3. 发酵工程中,______是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重要条件之一。
答案:pH值4. 发酵工程中,______是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重要条件之一。
答案:氧气供应5. 发酵工程中,______是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重要条件之一。
答案:营养物质6. 发酵工程中,______是用于控制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重要物质。
发酵工程实验复习题答案
![发酵工程实验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85835b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a0.png)
发酵工程实验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微生物包括:A. 细菌B. 真菌C. 酵母菌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发酵类型?A. 好氧发酵B. 厌氧发酵C. 光合作用发酵D. 固态发酵答案:C3. 发酵过程中,pH值的控制对于微生物的生长和产物的形成至关重要,以下哪个pH值范围不适合大多数微生物生长?A. pH 4-6B. pH 6-8C. pH 8-10D. pH 2-4答案:D4. 以下哪种设备常用于发酵工程中?A. 蒸馏塔B. 离心机C. 发酵罐D. 蒸发器答案:C5. 发酵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产物的形成同样重要,以下哪个温度范围不适合大多数微生物生长?A. 20-30°CB. 30-40°CC. 40-50°CD. 60-70°C答案:D二、填空题6. 发酵工程是一种利用_________进行生物转化的技术。
答案:微生物7.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次级代谢产物。
答案:初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8. 发酵罐的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机械搅拌罐,气升式罐,静态罐9.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是影响发酵效果的关键因素。
答案:生长速率,代谢途径10. 发酵产品的后处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产品纯化。
答案:固液分离,浓缩,干燥三、简答题11. 简述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答案: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生产酒类、酱油、酸奶、面包等。
通过控制发酵条件,可以生产出不同风味和特性的食品。
12. 阐述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的重要性。
答案:温度控制对于发酵过程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的微生物有其最适生长温度。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和代谢活性,进而影响产物的产量和质量。
食品科学技术: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题库版)
![食品科学技术: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题库版)](https://img.taocdn.com/s3/m/1cbe972a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a.png)
食品科学技术: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题库版)1、名词解释双水相体系运营正确答案:两种不同的高聚物或者一种高聚物和一种无机盐在水中以适当的浓度溶解而形成的互不相溶的两相2、名词解释好氧发酵正确答案:利用微生物在有氧气存在(江南博哥)的情况下生成并积累微生物菌体或代谢产物。
3、名词解释生物热正确答案:任何一个化学反应过程,都因为参加反应的物质中,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伴随有温度的变化4、名词解释诱导多能干细胞正确答案:通过向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基中添加几种胚胎干细胞表达的转录因子基因,诱导成纤维细胞转化成的类多能胚胎干细胞。
5、判断题能异养菌以有机物作为呼吸底物,以O2作为最终电子受体进行有氧呼吸作用产生能量。
正确答案:对6、名词解释Protoplast fusion(原生质体融合)正确答案:用酶分别酶解两个两个出发菌株的细胞壁,在高渗环境中释放出原生质,将他们混合,在助溶剂或电场作用下使他们互相凝聚,发生细胞融合,实现遗传重组7、名词解释啤酒生物稳定性破坏正确答案:在啤酒保存期内,微生物繁殖到104~105个/mL以上,啤酒发生口味的恶化,变成混浊和有沉淀物,此时啤酒就称“生物稳定性破坏”。
8、问答题腐乳生产过程中,一般会污染什么杂菌?防止杂菌污染的措施有哪些?正确答案:易染菌种:沙雷氏菌和嗜温性芽胞杆菌;防治措施:(1)保持发酵室和木格的卫生:有效的杀菌方法是甲醛熏蒸法和硫磺熏蒸法;(2)发酵容器消毒:2%漂白粉消毒;(3)前期发酵要专人管理,定期翻笼、调温,为毛霉的生长创造良好环境;(4)入发酵室前,豆腐坯的温度降至30℃以下,接种时,豆腐坯的五个面应均匀接种,不留空白;(5)菌种要纯且新鲜,生长旺盛。
9、问答题分批发酵、补料分批发酵、连续发酵的操作形式以及优缺点。
正确答案:分批培养在发酵开始是将微生物接种如一灭菌的新鲜培养基中,在适宜的调教下培养,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除了氧气的供给、发酵为其的排出、消泡剂的添加和控制PH需要加入碱或酸外,整个培养系统与外界没有其他物质交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简答1、工业上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①斜面冰箱保藏法;②沙土管保藏法;③石蜡油封保藏法;④真空干燥冷冻保藏法;⑤液氮超低温保藏法2、发酵培养基由哪些成份组成?(1)碳源构成菌体和产物的碳架及能量来源(2)氮源构成微生物细胞物质或代谢产物中氮素来源的营养物质(3)无机盐和微量元素(4)生长因子(5)水、产物形成的诱导物、前体和促进剂3、根据操作方式的不同,发酵类型主要分成哪几种?(1)分批发酵(2)连续发酵(3)补料分批发酵(4)固体发酵4、简述发酵工程的类型(1)微生物菌体发酵:以获得具有某种用途的菌体为目的的发酵。
(2)微生物酶发酵:微生物具有种类多、产酶品种多、生产容易和成本低等特点。
(3)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初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
(4)微生物的转化发酵微生物转化是利用微生物细胞的一种或多种酶,把一种化合物转变成结构相关的更有经济价值的产物。
(5)生物工程细胞的发酵:这是指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所获得的细胞,如DNA重组的“工程菌”以及细胞融合所得的“杂交”细胞等进行培养的新型发酵,其产物多种多样。
5、简述发酵技术特点①发酵过程以生命体的自动调节方式进行,数十个反应过程能够在发酵设备中一次完成;②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条件温和,能耗少,设备较简单;③原料通常以糖蜜、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为主,可以是农副产品、工业废水或可再生资源,微生物本身能有选择地摄取所需物质;④容易生产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能高度选择地在复杂化合物的特定部位进行氧化、还原、官能团引入或去除等反应;⑤发酵过程中需要防止杂菌污染,大多情况下设备需要进行严格的冲洗、灭菌,空气需要过滤等。
五、论述1.论述液体深层发酵有哪些优点?发酵方式分为几类?优点:①是很多微生物的最适生长环境;②菌体及营养物、产物易于扩散,使在均质或拟均质条件下进行,便于控制,易于扩大生产规模;③液体输送方便,易于机械化操作;④厂房面积小,生产效率高,易自动化控制,产品质量稳定;⑤产品易于提取、精制等。
方式:(1)分批发酵:营养物和菌种一次加入进行培养,直到结束放罐,中间除了空气进入和尾气排出,与外部没有物料交换。
(2)连续发酵是指以一定的速度向发酵罐内添加新鲜培养基,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流出培养液,从而使发酵罐内的液量维持恒定,微生物在稳定状态下生长。
可以有效地延长分批培养中的对数期。
(3)补料分批发酵又称半连续发酵,是介于分批发酵和连续发酵之间的一种发酵技术,是指在微生物分批发酵中,以某种方式向培养系统补加一定物料的培养技术。
可以使培养液中的营养物浓度较长时间地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既保证微生物的生长需要,又不造成不利影响,从而达到提高产率的目的。
2、论述发酵下游加工过程(1)预处理方法:加热:适当加热之后,发酵液中的蛋白由于变性而凝聚,形成较大的颗粒,发酵液的粘度就会降低。
此法仅适用于对非热敏感性产品发酵液的预处理。
调节PH值:适当的PH值可以提高产物的稳定性,减少其在随后的分离纯化过程中的损失。
此外,发酵液PH值的改变会影响发酵液中某些成分的电离程度,从而降低发酵液的粘度。
注意选择比较温和的酸和碱,以防止局部过酸或过碱。
草酸较常用。
加入絮凝剂:通常情况下,细菌的表面都带有负电荷,可以在发酵液中加入带正电荷的絮凝剂,从而使菌体细胞与絮凝剂结合形成絮状沉淀,降低发酵液的上粘度,利于菌体的收获。
(2)固液分离方法:常用到过滤、离心等方法。
如果欲提取的产物存在于细胞内,还需先对细胞进行破碎。
沉淀提取法、色谱分离法、萃取法、膜分离技术(3)精制:初步纯化中的某些操作,如沉淀、超滤等也可应用于精制。
大分子(蛋白质)精制依赖于层析分离,小分子物质的精制则可利用结晶操作(4)成品加工:经提取和精制后,根据产品应用要求,有时还需要浓缩、无菌过滤和去热原、干燥、加稳定剂等加工步骤。
第二套一、名称解释1、前体指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能直接彼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中合成到产物物分子中去,而其自身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加入前体而有较大的提高。
2、发酵生长因子从广义上讲,凡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的有机物质,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维生素等均称生长因子3、菌浓度的测定是衡量产生菌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菌体量的变化,一般前期菌浓增长很快,中期菌浓基本恒定。
补料会引起菌浓的波动,这也是衡量补料量适合与否的一个参数。
4、搅拌热:在机械搅拌通气发酵罐中,由于机械搅拌带动发酵液作机械运动,造成液体之间,液体与搅拌器等设备之间的摩擦,产生可观的热量。
搅拌热与搅拌轴功率有关5、分批培养:简单的过程,培养基中接入菌种以后,没有物料的加入和取出,除了空气的通入和排气。
整个过程中菌的浓度、营养成分的浓度和产物浓度等参数都随时间变化。
6、接种量:移入种子的体积接种量=—————————接种后培养液的体积7、比耗氧速度或呼吸强度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重量的细胞所消耗的氧气,mmol O2•g菌-1•h-18、次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在一定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物质,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过程,这一过程的产物,即为次级代谢产物。
9、实罐灭菌实罐灭菌(即分批灭菌)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放入发酵罐或其他装置中,通入蒸汽将培养基和所用设备加热至灭菌温度后维持一定时间,在冷却到接种温度,这一工艺过程称为实罐灭菌,也叫间歇灭菌。
10、种子扩大培养:指将保存在砂土管、冷冻干燥管中处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再经过扁瓶或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最终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过程。
这些纯种培养物称为种子。
11、初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从外界吸收各种营养物质,通过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生成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产物即为初级代谢产物。
12、倒种:一部分种子来源于种子罐,一部分来源于发酵罐。
P 14713、维持消耗(m)指维持细胞最低活性所需消耗的能量,一般来讲,单位重量的细胞在单位时间内用于维持消耗所需的基质的量是一个常数。
14、产物促进剂是指那些非细胞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又非前体,但加入后却能提高产量的添加剂15、补料分批培养:在分批培养过程中补入新鲜的料液,以克服营养不足而导致的发酵过早结束的缺点。
在此过程中只有料液的加入没有料液的取出,所以发酵结束时发酵液体积比发酵开始时有所增加。
在工厂的实际生产中采用这种方法很多。
16、发酵热:所谓发酵热就是发酵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净热量。
什么叫净热量呢?在发酵过程中产生菌分解基质产生热量,机械搅拌产生热量,而罐壁散热、水分蒸发、空气排气带走热量。
这各种产生的热量和各种散失的热量的代数和就叫做净热量。
发酵热引起发酵液的温度上升。
发酵热大,温度上升快,发酵热小,温度上升慢。
17、染菌率总染菌率指一年发酵染菌的批(次)数与总投料批(次)数之比的百分率。
染菌批次数应包括染菌后培养基经重新灭菌,又再次染菌的批次数在内18、连续培养:发酵过程中一边补入新鲜料液一边放出等量的发酵液,使发酵罐内的体积维持恒定。
达到稳态后,整个过程中菌的浓度,产物浓度,限制性基质浓度都是恒定的。
19、临界溶氧浓度指不影响呼吸所允许的最低溶氧浓度20、回复突变由突变型回到野生型的基因突变21、种子见种子扩大培养22、培养基广义上讲培养基是指一切可供微生物细胞生长繁殖所需的一组营养物质和原料。
同时培养基也为微生物培养提供除营养外的其它所必须的条件。
23、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特定性状和功能,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生产有用物质或直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体系,是将传统发酵于现代的DNA重组、细胞融合、分子修饰和改造等新技术集合并发展起来的发酵技术。
二、填空题1、微生物发酵培养(过程)方法主要有分批培养、补料分批培养、连续培养、半连续培养四种。
2、微生物生长一般可以分为: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3、发酵过程工艺控制的只要化学参数溶解氧、PH、核酸量等.4、发酵过程控制的目的就是得到最大的比生产率和最大的得率。
5、菌种分离的一般过程采样、富集、分离、目的菌的筛选。
6、富集培养目的就是让目的菌在种群中占优势,使筛选变得可能。
7、根据工业微生物对氧气的需求不同,培养法可分为好氧培养和厌氧培养两种。
8、微生物的培养基根据生产用途只要分为孢子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
9、常用灭菌方法:化学灭菌、射线灭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10、常用工业微生物可分为:细菌、酵母菌、霉菌、放线菌四大类。
11、发酵过程工艺控制的代谢参数中物理参数温度、压力、搅拌转速、功率输入、流加数率和质量等12、环境无菌的检测方法有:显微镜检查法、肉汤培养法、平板培养法、发酵过程的异常观察法等13、染菌原因:发酵工艺流程中的各环节漏洞和发酵过程管理不善两个方面。
14、实验室中进行的发酵菌液体发酵方式主要有四种:试管液体培养、浅层液体培养、摇瓶培养、台式发酵罐15、发酵高产菌种选育方法包括(自然选育)、(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原生质体融合)。
16、发酵产物整个分离提取路线可分为:预处理、固液分离、初步纯化、精细纯化和成品加工加工等五个主要过程。
17、发酵过程主要分析项目如下:pH、排气氧、排气CO2和呼吸熵、糖含量、氨基氮和氨氮、磷含量、菌浓度和菌形态。
18、微生物调节其代谢采用酶活性、酶合成量、细胞膜的透性。
19、工业微生物菌种可以来自自然分离,也可以来自从微生物菌种保藏机构单位获取。
20、发酵工业上常用的糖类主要有葡萄糖、糖蜜。
21、工业发酵方式根据所用菌种是单一或是多种可以分为单一纯种发酵和混合发酵。
22、种子及发酵液进行无菌状况控制常用的方法显微镜检测法、酚红肉汤培养基法、平板画线培养法、发酵过程的异常观察法。
23、菌种的分离和筛选一般分为采样、富集、分离、目的菌的筛选步骤。
24、菌种的分离和筛选一般可分为________。
25、常用灭菌方法有:化学灭菌、射线灭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三、问答题1、发酵工程的概念是什么?发酵工程基本可分为那两个大部分,包括哪些内容?答: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特定性状好功能,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生产有用物质或其直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体系,是将传统发酵与现代的DNA重组、细胞融合、分子修饰和改造等新技术结合并发展起来的发酵技术。
也可以说是渗透有工程学的微生物学,是发酵技术工程化的发展,由于主要利用的是微生物发酵过程来生产产品,因此也称为微生物工程。
一.发酵部分:♣ 1.菌种的特征和选育♣ 2.培养基的特性,选择及其灭菌理论♣3.发酵液的特性♣ 4.发酵机理。
♣ 5.发酵过程动力学♣ 6.空气中悬浮细菌微粒的过滤机理♣7.氧的传递。
溶解。
吸收。
理论。
♣8.连续培养和连续发酵的控制二.提纯部分♣♣ 1.细胞破碎,分离♣ 2.液输送,过滤. 除杂♣ 3.离子交换渗析,逆渗透,超滤♣ 4.凝胶过滤,沉淀分离♣5溶媒萃取,蒸发蒸馏结晶,干燥,包装等过程和单元操作2、现代发酵工程所用的发酵罐应具备那些特征?答:(1)、发酵罐应有适宜的径高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