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中国各阶层的抗争与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中国各阶层的抗争与探索鸦片战争后,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决定了中国人民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既要反对列强侵略,又要反对本国封建统治,以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

一、旧民主主义阶段各阶层的探索

(一)地主阶级

结论:不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不动摇封建统治基础的“自救”运动,不能救中国。(二)农民阶级结

论: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不可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双重革命

任务。

1、地主阶级知识分子

(地主阶级抵抗派)

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海国图志》

龚自珍:“不拘一格降人才”,强调社会改革

2、洋务派——

洋务运动

间:19世纪60—90年代

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代表人物:中央:奕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性质:洋务运动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资本主义国家打交道的过程

中出现的,以“自强”新政为名,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

护清朝统治。

经过

前期

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

译人才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

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后期:开办一些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创办海军

评价

(1)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2)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

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失败原因: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封建统治。

1、太平天

国运动

(1851—1864)

原因

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灾难;

自然灾害严重;

洪秀全的早期革命活动;

经过

前期

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1月,广西桂平金田村

永安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了政权

进军南京:1853年春攻占南京,作为都城,改称北京

颁布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北伐和西征:1853年林凤祥、李开芳北伐,石达开主持西征军务。

转折:1857年天京事变,太平天国从此由强盛转为衰弱

后期

斗争

洪秀全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年轻将领

李秀成大破“洋枪队”,取得了青浦大捷

安庆保卫战:1840年在安庆陈玉成率军抵抗,安庆失陷后慷慨就义

上海战役:1862年,李秀成打死法军总头目,活捉“洋枪队”副领

队,在浙江打死洋枪队头目华尔。

天京保卫战:1864年天京被攻陷。

失败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主观)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客观)

历史意义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达到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特点

既反封建又反侵略;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2、义和团

运动

(1899—1900)

背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兴起

原名义和拳

冠县起义;1898年赵三多

口号:扶清灭洋

发展

1900年夏,发展到京津地区

廊坊的战斗

天津的战斗

北京的战斗

失败原因

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4、顽固派

—新政

时间:1901年

实质:维护旧的封建统治,抵制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

3、光绪帝—

支持百日维新

目的:挽救危机、巩固统治。

时间:1898年6月—9月。

1

2

(三)资产阶级的斗争

1、 维新派—

戊戌变法(1898) 。

目的:救亡图存,建立君主立宪和发展资本主义

背 景

①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②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扩大。

③资产阶级革命 思想的传播 中 心:日本东京和上海 代表人物:章炳麟著《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著

《革命军》;陈天华著《猛回头》、《警世钟》

命团体的建立年,孙中山创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

年留日学生黄兴、陈天华、宋教仁等

年,一些留日学生在上海组织。

1905

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

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中山把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命政党。

⑤各地武装起义 1895年孙中山组织广州起义失败

1907年孙中山等领导广西镇南关起义。 1907年由徐锡麟、秋瑾领导了安庆、绍兴起义。

1910年由孙中山、黄兴等领导了广州黄花岗起义。

⑥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提供了有利时机。

辛 亥 革 命 及 余 波

爆 发

时间:1911年10月10日;地点:武昌;主力:新军; 经过:武昌起义 武汉三镇 湖北军政府成立

中华民

国成立

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下诏退位。1912年3月,《临时约法》颁布 失 败: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912年3月就任临时大总统。

性 质:近代史上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成 就: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余 波

二次革命

背景:宋教仁案和“善后大借款”。

经过:1913。

结果:因国民党力量涣散,北洋军阀强大而失败。

护国运动

背景:袁世凯复辟帝制 经过:1915—1916 结果:取得反袁斗争的胜利,民主共和的最终目标未实现。

护法运动 背景:段祺瑞操纵北京政府实权,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经过:1917—1918

结果:因西南军阀的破坏而失败

失败原因

主观: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群众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启 示: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不通,资产阶级共和国的

道路行不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