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军的详细编制

合集下载

二战时日本军队的编制(精编版)

二战时日本军队的编制(精编版)

二战时期日本军队的编制(精编版)日本自明治天皇维新以后逐步发展为帝国主义国家,出于强化国家机器,对外侵略扩张的需要,在其科学技术和军火工业逐步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建立了一支比较强大的现代化军队。

1884年日本在旧式军队的基础上首次组建了6个正规陆军师团,即第一至第六师团。

甲午战争以后,日本又组建了6个正规师团,即第七至第十二师团。

1907年,日本在日俄战争后,再次扩充6个正规师团,即第十三至第十八师团。

1915年,日本又在被其侵占了朝鲜组建了两个陆军师团,即第十九第二十师团。

这样,加上守卫日本东京皇宫地区的日军近卫师团及4个驻扎在各地的独立混成旅团,就构成了日本帝国主义陆军平时的基本框架。

{注:日军师团按建立时间可分五个档次自明治维新起日本大力学习西方,对体现民主人权的事物多不屑一顾,对军国主义的货色却是如蝇逐臭。

在建军方面,普鲁士模式成为日军的楷模,师团制也是仿照德式建立。

从二战至今天,日本依然对陆军基本战术单位编制称“师团”(全世界各国军队的基本战术单位编制均以“师”为名称)。

至二战投降时日本共有海陆空各类师团约260多个,兵力约有600万。

日军师团在二战时分为四等一等甲类师团;从近卫师团(近卫一师团、近卫二师团、近卫三师团)、第一师团至第十一师团第十三师团、第十四师团、第十六师团、第十八师团、第二十师团均为一等甲种17个装备最精良师团。

每个师团人数量均超过2.7万人(二战中中国一个军编制的兵力人数才3万人,中国一个甲等师的兵力不到1.1万人。

二战中中国军队编制与美国、德国编制一样)二等乙类师团;第十二师团、十五师团,第19师团至110师团全为二等作战师团,为战争新增支援师团。

(二等师团人数上不足2.5万人)三等丙类师团:第110师团至300以内的师团番号(此时日本已不按完整顺序排列大约共计169个至230个左右的番号)。

每个师团人数不到2万人,这类师团均在是1944年底新增后备师团,战斗力完全不能与当时中国国军相比(1945年起中国国军大量换上美式装备)。

侵华日军陆军编制(大队)

侵华日军陆军编制(大队)

侵华日军陆军编制(大队)
1.今天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鬼子陆军编制中的大队,也是鬼子陆军高级战术分队,大队长军衔为中佐或少佐。

日军佐官军衔
2.日军的大队相当于同期中国军队的营,但比营的规模大,人数在800-1500人之间。

作战中的鬼子
3.鬼子一个标准步兵大队包括一个30人的大队部、3或4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一个110人运输中队和一个55人炮小队。

鬼子运输队
4.二战后期独立步兵大队由4个步兵中队、1个机枪中队和1个步兵炮中队组成,人数为1274人。

5.除了步兵大队,鬼子陆军编制还有独立机关炮大队、野(山)炮兵大队和独立迫击炮大队。

6.独立机关炮大队下辖3个中队,每个中队96人,九八式机关炮6门。

加上司令部人员,全大队共有340人。

日军机关炮
野(山)炮大队包括1个小型司令部、观测队,大队运输队、3个野(山)炮中队,装备12门75毫米野(山)炮,共有688人。

鬼子山炮
独立迫击炮大队辖3个迫击炮中队,每个迫击炮中队辖3个迫击炮小队,每个迫击炮小队有4门迫击炮,全大队共有36门炮,约有2000人。

鬼子迫击炮
鬼子大队的装备比同等编制的中国军队要强的多,甚至比大多数师级装备还要强,因此可见抗战的艰难。

原创:二战日军装甲部队编制

原创:二战日军装甲部队编制

原创:二战日军装甲部队编制日军装甲部队的组织编制二战日军装甲部队的基干部队是战车联队,相当于装甲团或坦克团。

在战车联队之上,日军装甲部队的编制有战车集群(“战车团”)、战车师团、战车旅团。

战车集群日军的战车集群,日文写作“战车团”。

这既是一种很“特殊”的编制,又是一种很普遍的编制。

长久以来,很多相关的中文文献,对日军的“战车团”都缺乏准确的认识和解释,更有诸多混淆和谬误。

这些文献对日军“战车团”的称呼就有好几种,而且各不相同,简直可以当笑话来看。

有的资料将“战车团”不加任何标注或解释地写为战车团,其他的称谓还有战车师团、战车旅团、战车支队、战车群等。

如此以来,日军“战车团”的最高指挥官,就既可能是“师团长”,又是“旅团长”,还是“支队长”。

这种由不恰当的翻译带来的误解,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准确来说,日军的“战车团”是一种暂编部队,类似当时欧美的“战斗群”或“装甲战斗群”。

与“战斗群”一样,日军的“战车团”并不是永久性编制,但是其存在的时间可能很长,有的可能长达2年。

日军“战车团”的成立,是为了有效地指挥战车联队。

该种部队一般下辖3个战车联队,有独立的后勤支援部队,以及有限的维修支援部队,但是缺乏战术指挥和控制能力。

有些配属了步兵、炮兵、工兵,有些则没有。

总体来看,这种部队就是以装甲部队为主力、诸兵种联合作战的战斗群。

如果从规模上来看,日军的“战车团”近似于战车旅团,但是显然二者不是同一种部队。

战车旅团是战车师团下属的部队,也不是暂编性的。

称“战车团”为战车师团,则是更为错误的说法。

1938年就已经存在“战车团”了,而战车师团则要1942年才有。

同样,“战车支队”也是一个不准确的说法,“支队”是一种战时的临时性编制。

以日军“安岗支队”为例,“战车团”是其基干部队,除此之外还有其他配属部队。

这些部队合起来才能成为“支队”,而不是单单“战车团”自己就是“支队”。

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称谓,就是将“战车团”直接称为战车团。

二战日军编制

二战日军编制
第二帝国的陆军以师作为战略单位,每师1.8万人,其中步兵1.2万人,其他兵种约6千人。而袁世凯创立的北洋陆军,为了节省军费,把其他兵种的兵额也放在步兵人数的编制之内,所以一个满师才1.2万,小于西方一个师的编制。
日军的一个师团,最初完全仿制德国一个师的编制,约1.8万人。但是后来随着战事的变化,作了多次改动,有的扩大,有的缩小,分为很多等级。
抗战中期,随着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的展开,日军为适应不同战斗规模的需要,把师团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等级:
(1)甲种师团:又称挽马师团,辖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工、骑、炮、镏各一联队,共8个联队,加上一师团部、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共28200人。
(2)乙种师团:又称驮马师团,由于后期马匹不足,在甲种师团的标准上压缩了骑兵联队,改为大队(个别不设骑兵)。辖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工、炮、镏各一联队,共7个联队,加上一师团部、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共24400人。
骑兵108大队:后藤甲子郎中佐
野炮兵108大队:今井藤吉郎中佐
步兵第1联队:十川次郎大佐
步兵第3联队:汤浅正雄大佐
日军与7月27、28日占领北平和天津后,又先后大规模增兵,8月31日,日军参谋本部下令组成华北方面军,下辖第1、2两军。序列如下:
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参谋长冈部直三郎少将,副参谋长河边正三少将,司令部驻北平。下辖:
第1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中将,参谋长桥本群少将(1938年1月18日调任日军参谋本部第1部部长,由饭田祥二郎少将担任)
1937年以前,日本全国只有20个师团,1-20师团的是老部队,后来多数成为甲种师团,每师团番号的数字加100,即101-120的师团分别是他们的预备役师团,编制与老师团完全相同,但是由于后期马匹不足,多数建成乙种师团,也是战斗力很强的部队。

抗日战争期间日伪军编制

抗日战争期间日伪军编制

抗日战争期间日伪军编制▲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华陆军序列表○注:1、本表不包括关东军,2、上海派遣军于1937年8月组成,陆续增加兵力,至11月上旬,以上海派遣军司令部改为华中派遣军司令部。

▲华北方面军(1937年8月31日)▲司令官:寺内寿一,参谋长:冈部直三郎△第一军:司令官香月清司,参谋长桥本群作战地域:平汉路正面及以西方面兵力:谷寿夫第六师团、土肥原贤二第十四师团、川岸文三郎第二十师团及野战重炮兵二个旅团、战车一个联队、轻装甲车四个中队等特种部队。

△第二军:司令官西尾寿造,参谋长铃木率道作战地域:津浦路正面兵力:矶谷廉介第十师团、中岛今朝吾第十六师团、下元熊祢第一○八师团及野战重炮兵一个旅团、战车、轻装甲车等特种部队。

△方面军直辖:坂垣征四郎第五师团、山冈重厚第一○九师团、河边正三中国驻屯混成旅团及航空兵团和特种部队。

▲华中派遣军(1937年11月上旬)▲司令官:松井石根△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兼)作战地域:淞沪一带兵力:疼田进第三师团、吉住良辅第九师团、山室宗武第十一师团、荻洲立兵第十三师团、伊东政喜第一○一师团、中岛今朝吾第十六师团(从华北调来)、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及特种部队。

△第十军:司令官柳川平助作战地域:杭州湾北岸、松江、青浦、嘉兴等地兵力:谷寿夫第六师团(从华北调来)、牛岛真雄第十八师团、末松茂治第一一四师团、国崎支队及特种兵部队。

△华中派遣军直辖:第一○五、一○七、一一○师团、安井旅团、高桥旅团、重藤支队及伪满军于芷山旅、李春山旅等。

▲1941年夏日本侵华陆军序列表○注:1、日本的中国派遣军司令部于1939年9月中旬在南京设立,同时撤销设在南京的华中派遣军司令部,原华中派遣军所辖的第十一军、第十三军等部队即由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直辖。

2、日本关东军、台湾军有十余个师团驻扎在中国领土,因不属于中国派遣军,故未列入。

▲中国派遣军:总司令(火田)俊六下辖:华北方面军、第十一、十三、二十三军及第三飞行集团▲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下辖:△第一军:司令官岩松义雄作战地域:山西兵力:第三十六、三十七、四十一师团,独立混成第三、第四、第九、第十六旅团等。

侵华日军陆军编制(中队)

侵华日军陆军编制(中队)

侵华日军陆军编制(中队)
1.鬼子陆军步兵中队相当于连,但比中国军队的步兵连要大,步兵中队人数为180-200人,也可以看做一个加强连。

2.步兵中队分为甲种中队和乙种中队。

3.甲种中队有205人,步枪105支,轻机枪9挺,掷弹筒12具,重机枪2挺或反坦克枪2挺。

4.乙种中队181人,步枪139支,轻机枪9挺,掷弹筒9具,1个中队部以及3个54人的小队。

大正十一式就是歪把子
5.中队长为大尉(上尉),副中队长为中尉、少尉以及多名准尉、曹长和军曹等。

6.除了步兵中队,还有机枪中队,炮兵中队。

7.一个机枪中队有174人,包括一个14人中队部和3个机枪小队,1个弹药小队。

每个小队有4挺重机枪。

92式重机枪李云龙最爱
8.一个炮兵中队122人,包括1个25人中队部,一个观察班,1个31人弹药小队,3个31人的炮小队。

(装备1门92式步兵炮)
92式步兵炮李云龙最爱
鬼子的装备在亚洲确实很先进又实用,装备落后的我军付出了很大的伤亡,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二战日军步兵战术(六)

二战日军步兵战术(六)

二战日军步兵战术(六)这一节讨论连营及以上编制的战术。

日军连级编制是中队,前面有网友跟贴中提及日军编制,很详尽。

这里就只补充几点。

日军中队编制比较稳定,是最小战役任执行单元。

有两种编制,甲种中队有205人,步枪105,轻机9,掷弹筒12。

可加强一个重装小队,重机2,20mm,反坦枪2及辎重小队(步枪30);乙种中队181人,步枪139,轻机9,掷弹筒9,单独执行战役任务的中队还会得到进一步火力加强,这个加强通常是1至2门90重迫,或92式步炮(射程2700m)。

日军大队(营)而其大队(营),联队(团)及以上编制很乱。

标准大队应有1100人,辖4个中队,又一个重机枪中队(8~12重机)及一个炮排(92步炮2),可加强一个重装中队,配反坦枪8,37mm,20mm反坦炮4,步炮2。

加强大队有1600多人,但有的大队可以仅辖3个步兵中队及一个重机中队,仅670人。

日军标准联队(团)应有3800多人,三个大队(营),一个通讯连,团属炮连,及装甲或反坦连。

除上述营火力外,另有4门75mm 山炮(射程8000m)及辎重大队,运输马600多匹。

日军师团编制就更多了。

标准师团应编有三或四个团(联队),师直,通讯营,运输连(卡车32),卫生连,师属炮营(远程火炮4~8门,射程18km)等。

这就需要论及日人军事思想的本源——武士道。

讲武士道的文献太多了,这里只提及武士道对日人战法的影响:(1)崇尚进攻。

任何一支军队都应该崇尚进攻。

美、英、苏、德的任何一位名将都喜欢进攻,这个没有错。

日本人认识到其国小物贫,如果任由其敌人积攒力量,日本将是最终的失败者。

进攻,出奇制胜,是日本从上到下秉承的宗旨。

问题是不应盲目崇尚进攻,日本人在这点上偏执到认为在进攻中阵亡比防守中被打死要光荣得多;在战术上,缺乏对防衘打法的总结发展。

(2)崇尚光荣地死。

这个就是日军的特色了。

日人认为杀死几名敌人后战死就算尽忠国家与天皇了,相形之下连滚带爬地逃生,再继续战斗就不够cool。

二战日本的华北方面军拥有十分庞大的编制,其兵力有多少?

二战日本的华北方面军拥有十分庞大的编制,其兵力有多少?

二战日本的华北方面军拥有十分庞大的编制,其兵力有多少?日本为了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征召了大量的兵员,其中可以大致分为中国派遣军、关东军和南洋军。

而中国派遣军中的华北派遣军实力最强,那它到底多强大呢?日军华北方面军组建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起初,日本侵略者的气焰十分嚣张,叫嚣着“三个月灭亡中国”。

但在中国军民的拼死抵抗下,日寇的嚣张气焰渐渐消散日军高层逐渐明白过来,对中国的战争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结束,日军不得不与中国军队拼消耗,拼耐力。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原本常设的17个甲种师团渐渐跟不上战争的规模,因此,日军在原有的基础上建设大量新的师团,这就是乙种师团、丙种师团、丁种师团的来历。

随着日军的推进,日军占领了华北、华东和华南的大片地区,由于占领的地区过于广大,因此日军为了便于管理,在华北地区组建了华北方面军,用来对付层出不穷的我军游击战,而南方则组建了第11、13和23军。

华北方面军的实力日本华北方面军一直是日军中国派遣军中编制最大的方面军。

华北方面军下辖第一和第二两个军,此外,还有数个直属的师团和独立旅团,在巅峰时期的兵力达到30多万人。

同时,华北方面军控制的土地面积和人口也十分庞大,控制着华北平原约80万平方公里和上亿人口。

华北方面军的衰落虽然华北方面军的兵力十分庞大,实力也很雄厚,但这些都是纸面实力,也只是单纯的军事实力,在中国全民族抗战的背景下,华北方面军也只有被逐步蚕食的下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日军的最大对手已经转为了美国,此时日军的太平洋防线岌岌可危,为了拱卫日本本土的安全,日军撤出了在中国战场的大量部队。

同时,为了对抗共产党在华北建立的抗日根据地,日军招募了很多伪军。

这些伪军走狗的行径有些甚至比日本人还要残忍,他们是民族的败类,也终将遗臭万年。

在1943年10月后,日军在中国的兵力严重不足,不得不收缩防线,龟缩在炮楼和城里。

而反观中国军队,经过多年的战斗,士兵的作战经验丰富,而且有美军的援助和缴获的日军装备,甚至部分部队可以和日军一较高下。

日本二战坦克部队

日本二战坦克部队

1942年6月24日,日军大本营下令组成坦克军(机甲军),由吉田德任司令官,所属为坦克第1、第2、第3师团,坦克教导旅团。

1944年7月6日又组成坦克第4师团。

日军这些坦克部队的编组序列与部署情况为:(一)关东军坦克部队坦克军司令官吉田德中将四平参谋长寺田雅雄少将战车第1师团师团长星野利元中将牡丹江战车第1旅团:辖战车第1、第5联队战车第2旅团:辖战车第3、第9联队机械化步兵第1联队师团速射炮队师团搜索队机械化炮兵第1联队防空队、工兵队、整备(维修)队、辎重队战车第2师团师团长冈田资中将勃利(黑龙江省)战车第3旅团:辖战车第6、第7联队战车第4旅团:辖战车第10、第11联队机械化步兵第2联队师团速射炮队师团搜索队机械化炮兵第2联队防空队、工兵队、整备队、辎重队战车教导旅团辖战车第23、第24联队四平战车第15联队孙昊(黑龙江边)战车第16联队海拉尔(二)中国派遣军坦克部队战车第3师团师团长西原一策中将包头战车第5旅团:辖战车第8、第12联队战车第6旅团:辖战车第13、第17联队机械化步兵第3联队师团速射炮队师团搜索队机械化炮兵第3联队防空队、工兵队、整备队、辎重队(三)南方军坦克部队战车第4联队爪哇岛(印尼)战车第14联队缅甸(四)日本国内坦克部队战车第4师团师团长名仓刊中将千叶县战车第7旅团:辖战车第2、第22联队战车第8旅团:辖战车第18、第19联队以上敌3个在华的战车师团,全部署于中苏、中蒙边境的附近,作对苏进攻的准备。

六)日军坦克部队之编制日军之战车师团,其编制之总人数约为13820人(这时其步兵师团,总人数已达24440人)。

其情况为:(一)战车联队为1070人左右,编有中战车3个中队,轻战车1个中队,炮战车(自行火炮)1个中队,1个维修中队。

(二)机械化步兵联队,约为3030人,编有3个大队。

每大队为3个步兵中队,1个重机枪中队;联队直属1个山炮中队。

(三)搜索队约为700人,有轻战车2到3个中队,步兵1个中队,自行火炮1个中队。

二战日军步兵战术

二战日军步兵战术

二战日军步兵战术日军常规战术中较少以班(日人叫作分队)为独立单元作战,其最小战役执行建排小队(就是排).所以,日军步兵班战术是其小队战术一个组成部分.而且与其装备密切相关.既然不好分,索兴一勺烩了,结果整体结构有点乱.日本步兵小队(排)也有甲乙丙三种常见编制.甲种为加强编制,辖三个步兵班及一个掷弹步兵班,小队长及其助理;步兵班配轻机枪一挺,其余均为步枪手,其中一人常会加配一具10式掷弹筒,共十五人; 掷弹班有三具89式掷弹筒,每具掷弹筒应有正付射手各一名,其余皆为步枪兵. 甲种小队应有62人. 乙种为标准编制,与甲种编制的唯一区别在于其每班只有十三人,故乙种小队应有54人.日军步兵班战法源于西方步兵班战法.本来这个战法的特点是发挥机枪火力.简单讲来就是先用机枪压制,用步兵将敌人从掩体中赶出来,再用机枪把敌人放倒.到了日本人这里就变了味道. 打法的前两步不变,但在第三步上,日军则强调用步机枪共同杀伤敌人,而且偏重步枪. 这里面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就是节省彈藥及减小对机枪的依赖.另一个就是发挥步枪的优势.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就是日本国资源及后勤能力有限,再就是日军班用机枪有性能缺陷.二战中日本陆军的制式机枪主要有三种: 11型,96型和99型. 11(即歪把子)机枪是改进法国的Hotchkiss M1909而来的.射速550发/分,射程1500m, 用6.5x50mm日军步枪制式弹.这个枪的原设计有个致命的缺点-遇泥土灰尘必定卡壳. 也就是说遇上这种机枪, 只须胡乱用小型爆炸物在其周围引爆,不必伤及人枪,只须把泥沙尘土掀到枪上, 敌机枪十有八九会哑火片刻. 没有爆炸物时,机步枪集火射击打出的沙尘也成. 也幸亏如此,我K戰军民避免了多次灭顶之灾. 96和99型都是在11型基础上改的.96型改进主因之一就是为解决沙尘卡壳问题.却又引来了其它问题-此枪采用枪弹润滑,火药燃烬及灰尘易在枪机处积累,从而卡壳. 也就是说,这个枪虽不大容易立即被掀来的沙土卡住,却常常打上几百发自已就卡住了. 99型改进是将弹径加大为7.7x58mm,这个原本是92重机枪弹,不能用于日军的制式步枪. 在一个步兵班中,机步枪弹口径不合,是个很大的缺点. 99式与96式除弹径外几乎完全一样,优缺点也就完全相同.不过这个99型机枪出现的很晚,影响有限,不必另论.总体说来,日军班用机枪的主要缺陷有:1)容易卡膛,不甚可靠2)枪弹口径偏小,侵彻力低下. 6.5mm口径弹打人可以,打掩护物就不够劲. 一百多米的距离上一千发子弹打不烂一个普通沙垒. 作为压制火器,这个机枪威力偏低.3)后座力大,非训练有素的射手很难打得好4)11式机枪弹鼓在一侧,整枪重心不正.即使是训练有素的射手,长时间射击也会非常疲劳.日本的制式步枪,也就是三八式,却很有几个长处. 最主要的就是其弹道非常稳定,这个是源于其原型德国毛瑟枪的优点. 三八枪 6.5x50mm弹比德造G98的7.92x57mm子弹小,但其膛速比毛瑟要高.这就使38枪在射击精度及射程上都不输于G98. 同时由于子弹小,大大地增加了日军单兵携弹量. 这个是鬼子兵连续作战能很强悍的一个重要基础.既然机枪不够可靠,而且还要消费大量的资源去制.造及供给,发挥步枪上的优势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日军基础训练科目. 日本人步枪射击训练很有其民族特点. 虽然其基础训练有统一纲目,但其时日本盛行"下克上",新兵转入连排级协同战术训练时,大都加入该部队老兵们的"私货". 这些私货练起来都很苦,但非常实用. 例如立姿加重物持枪长瞄,打夜间100公尺外香火头,避弹奔跑及针对避弹奔跑的射击方法,狙击与反狙击术,突发情况下防守与反击等.经过这些训练,二战前期的鬼子兵多数人都有现代狙击兵射击水平,当然这是在同等装备条件下的比较.为进一步加强步枪兵的远程压制能力,日军从1937年开始,列装97式狙击步枪.这个枪就是从批量的38枪优选后,改装97枪栓及一个2.5倍光学瞄准镜,没有消声器. 由于优选及配制枪栓,97枪在二战中前期的精度好过普通38枪.到了二战后期,日本因为资源限制而普遍粗制滥造,质量上就没了保证.这种枪在中国战区上常常装备到中队一级的,但从未听说装备给任何伪军部队.在太平洋及东南亚战区,则装备到了小队一级.同时,针对38枪弱点,主要就是常说的38枪侵彻力差,经常是清洁的贯穿伤的问题,也做了弥补.许多活下来的二战老兵都有38枪杀伤力差的说法. 大家似乎很少主动提及一种38枪的凶弹:炸子儿.日本军队二战中大量使用炸子以加强标准38枪弹杀伤力.38枪有两种制式炸子:燃爆弹及汞爆弹. 前者与普通弹一样,只是在弹头根部有个红环,这里简称红弹. 汞爆弹不同,其弹头无尖,是平台形状,根部有个紫环,简称紫弹. 美国人曾做过实验,紫弹在任何距离上打中1/8"高强度铝合金板,可炸出一个3"直径的大洞.红弹打中后炸出的洞稍小,但有很强的燃烧力. 战斗中被这样的子弹打中后,死状极惨.活下来也是100%致残.不愿想起战友牺牲时的惨烈,或许是老人们不愿提及炸子的原因吧. 这个炸子是有违国际公约的, 盟军方面的记载印证了老人们的叙述,但末见过日本文献. 或许日文好的河友可以帮忙查查.日军同时考虑到了反压制火力:在步兵班内配10式掷弹筒,可精确打击200公尺以内敌压制火力点.一般日军小队配置的三具掷弹筒中至少有一具是89式,可打击700公尺内目标.日人掷弹筒使用可谓训练有素,虽没有赵顺章式奇才,但多数老鬼子二发夹叉后都能于第三发直接命中目标.武士道崇尚进攻.其步兵班排的战术是以攻击为根本的,很强调部队在行进间展开接敌的速度和方法.日军步兵班级战术多是从600--400米之间某点(LOD: Line Of Departue)开始的.步兵班在LOD集结分组,补充弹箹,明确攻击方向及可利用之地形地物,确定各组阶段性掩蔽点等战术要领.然后分组展开,待机枪组进入第一射击阵地后,各组即向第一个掩蔽点机动.到达第一点后,展开火力杀伤敌人,同时掩护机枪组机动.机枪组到位后,再压制敌人,同时掩护其它组向前机动.如此循环.全班应于200米处略停,展开全班火力,清除已爆露的敌人火力点,及兵力密集的阵地.同时利用烟幕弹,曵光弹(夜间战斗)为日军直瞄重火力指引目标.在这里,一般应有两轮打击,第一轮是面打击,消除全部当面火力.然后集中打击一侧以造成守军配置不均而被迫机动,从而最大限度地消灭机动中的守军力量,为最后攻击做准备.在炮火准备尾声,步兵上刺刀匍匐前进,炮火停止后,展开全部压制火力掩护攻击中步兵. 步兵应于100米左右转为全速冲击.这是教科书版但很全面的战斗方式.实际战斗中会有许多走样版本.但却是鬼子在明确对面有坚决防衘之后,屡屡采用的攻击术. 一个优秀的日军基层指挥官可以让成百上千人倒在他这几十个鬼子的攻击中. 在这个战术中,鬼子在面对坚强防衘逐步逼近,利用机动能力及火力上的优势大量杀伤守军. 许多久经沙场国共老兵都自已有效射程外被鬼子射杀.当鬼子推进到200米左右时,其火力精度强均迟到顶峰,守军将承受炮火,伤亡,心理等多方面冲击. 这就是K戰初期,一小队鬼子依托其配置的优势火力,屡屡击溃我营团级防衔的一个主因.鬼子打仗鬼得很!现在电视剧那样,一开始就端着枪,扎着堆儿直挺挺地冲过来. 那个就不叫鬼子,充其量一群野猪. 杀鬼子之所以是英雄,就因为鬼子的凶狠和难杀.把鬼子弄得象猪一样,岂不是说我们前辈英烈只是一群屠户吗?老A百般不解,为什么那么多聪明人对此无动于衷. 我们总呼珍视那一段不堪的历史,怎么就没人关心我们为什么会不堪,我们面对的是个什么样的敌人? 为颜面或其它原因而掩盖历史真相,受害最深的就是我们自已及下一代.关于6.5x50mm子弹这是美国人对这种弹的标称. 英美习惯上用弹头直径加装药长度标定子弹口径.而不用子弹全长. 这个是有道理的. 从这两个数据可算出装药量,若知枪膛长度,就可以估算出膛压,膛速及射程等重要数据.关于G98这个又是美国人搞的.德国造出的Mauser 1898步枪为G98,这个G是Gewehr(德语中的步枪)的缩写.这是德国一战时的制式步枪.二战中德国步枪被称为K98,比G98短一点.德国人好像不太区分这二者,都叫M98.但美国人工作态度好,将其认真区分开来.实际上G98的改进型好像就是德国人二战时的狙击步枪.关于炸子红弹、紫弹都是老A自已为偷懒而提出的,都是机步枪射出的子弹.不是用弹头涂色区分的日本化学弹,那些都是炮弹或航弹.而涂色部位及面积不同.老A手头仅有7.7及7.92,(日92重机及99步枪用弹)资料. 老A不会发图,只好描述.红弹弹头中空,以白磷装药,药尾有个活铅块,弹头尾部用铅封口,不会曵光. 击中目标后,活铅块压缩装药引发爆炸.爆炸后残余白磷继续燃烧.由于装药量太少,其烧灼力远逊其爆破杀伤力,否则这个弹就应称为是RS弹.紫弹内装压敏髙爆炸药(含汞),装药下面用铜帽顶上,弹头底部铅封.击中目标后,铜帽压发爆炸.关于日本的"下克上":这个可以概括为道统之争,但涉及范围既广且深.日本陆军是其主要根源之一,受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极其深远.想弄明白这三个字的一切,并不是个简单的事.如果一定要概括的话,这"下克上"影响可以一个双面刃:一方面造成了战略思想混乱,髙层指挥权威不足,中髙级指挥员应变学习能力低下等等间题;另一方面却达成了很大程度的军事民Z,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日军中低级指挥官的能动性及其实战经验优势. 文中提及的诸多技战术都不见于日军步兵操典,却在实战中发挥出极大效能.这些技战术得以在呆板的日军训练中大范围推广,是源于某高人教唆,日军中下层军官及军士发起的所谓"武士道精神训练"(这个是老A自创的,真名记不得了,大致上是这个意思).这其实是个由中下级军官指定的多元化训练,而这个"武士道精神训练"奠就了日本陆军"下克上"现象的物质及精神基础.这其中故事多多,老A这算是抛砖引玉了.关于常德会战:常德会战中,中方是掌握有限制空权的,这个其实是日军最终放弃常德的主因. 这一仗国军认为杀伤日军60000. 日军认为国军伤亡十万,自称伤亡8000,实应为2--3万. 此役,国军以伤亡90000代价,守住了常德、石门一线的战略要地. 国军余程万部8000多官兵,表现出色.技战术得法.全体将士前仆后继,奋勇杀敌,堪为K戰中最出色防衘战例之一.这个战例说明,只要我国军队纪律严明,应对得法,鬼子不是不可战胜的.只是不会象扛猎枪打野猪那样简单轻松,这个才是老A想说的.然而历史没有这个"只要",事实上是,K戰中数万兵力以上的会战数百例,我国军打得这么好的不超过二十.而且多数此类出色战例的结果,总是中流砥住的优秀守军损失惨重,甚至全灭之局.这个从表面上看,人数不多,似乎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而且很多外行会认是创造战机所做的必要的牺牲.实则不然,而且其危害是很深远的.最后,作为后人对经验的鸡蛋里挑骨头似的检讨,老A以为国军此役在其它方面作战有失紧凑,对常德守军增援、协助不力.虽然阻住一部分日军合击部队,却未能对常德守军施以有效的增援或协助;虽然在其它方向上杀伤了一些敌人,却导致常德8000精锐全没,不够合算.在常德失守后,中美空军轰炸了常德日军及其物资补给点,造成深入我纵深之日军彈藥奇缺,虚弱之极,狠狈后撤时,国军各部作战松驰,竟然让这股深入我纵深的疲兵全身而退,实为一大憾事.美军也犯过类似错,但逃敌已全无再战之力. 与此间逃脱日军主力有本质区别.此战逃脱的日军经过补充,迅速恢复对我军正面的压力,而且又参与了长衡会战等.若非常德守军异乎寻常地顽强且有效地抗击强势日军,极大消耗了日军彈藥及兵力,使日军在攻下常德后无再战之力,我们这个大捷就又是腹背受敌的溃败之局.然而战后论功行赏之时,此战最大的功臣却锒铛入狱,其挥下8000儿郎功绩几乎被人春秋掉. 国军中有些人,自已吃肉,还不愿拉啃骨头的兄弟一把, 殊不厚道.长此以往,怎能不令将士寒心.但不管怎样,常德会战是个胜仗. 国军官兵在恶劣指挥系统条件下的浴血奋战,始终维持着正面战场的存在,功在千秋.再回到日军班排战术问题上来. 上一文大致介绍了日军甲乙两种小队编制. 这次讲丙类小队编制.这类编制的小队是应中国游击战特点而生的,是个反游击战术的编制. 这种小队设六个步兵班,每班有8人,但只有三个班配有机枪,其他三个班全是轻装步枪兵.有时配一至两具10式掷弹筒,全小队50人.这个编制有个特别狠辣的战术,交替追击术,专门对付分散脱离战场的撤退之敌. 具体做法是将全小队分成三个战斗群,每个群有一个(配了)机枪(的)班及一个纯步枪班.追击时先以反三角队列,二群在前,一群在后,追击敌人并压制其左右机动意图,迫使被追者走追击者预想的路线.这样的追击常常能把被追击者一路赶到绝路上去.尤其在被追者地形不熟,或缺乏游击战经验,一上来几乎注定要吃亏.好在许多时候,这个绝路并不存在,这时候就拚体力和意志了.对此,这个编制真正狠辣之处就显露出来了. 这三个追击群中通常总有一个群处于正常行军状态,轮番上来狠追死打. 这里要提醒的是,被追者的跑法要比追击者复杂,因为你必须避弹, 所以必须跑小曲线而不能是直线. 记得前文中提过难以置信的鬼子机动能力吧, 在那个基础加上交替追击,就是TG军游击战术面对的敌人. 而游击战中跑不过敌人的两条腿,是要出大问题的. TG军初时并不适应敌人这等死缠烂打,不死不休的追击(好像这个战术是从1940以后出现的),很是吃了几个亏. 许多老文学著作中描述被敌人缠住追斗时,提及体弱者或是女战士跑吐血的场景.实战中比这个残酷,许多人被敌人追上杀害了,有些人跑着跑着,倒在地上就再没起来."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我们的先辈们并没有被凶狠的敌人难住或吓倒,他们中活下来的人,拾起牺牲战友的老套筒和边区造,唱着那歌,想出了各种对策,机智顽强地与敌人战斗周旋,并在战火中成长壮大,直至胜利. 那是何等日军中队编制比较稳定,是最小战役任执行单元.有两种编制.甲种中队有205人,步枪105,轻机9,掷弹筒12.可加强一个重装小队,重机2,20mm反坦枪2,及辎重小队(步枪30). 乙种中队181人,步枪139,轻机9,掷弹筒9.单独执行战役任务的中队还会得到进一步火力加强.这个加强通常是1至2门90重迫,或92式步炮(射程2700m).日军大队(营)而其大队(营),联队(团)及以上编制很乱.标准大队应有1100人,辖4个中队,又一个重机枪中队(8--12重机)及一个炮排(92步炮2). 可加强一个重装中队,配20mm反坦枪8,37mm反坦炮4,步炮2.加强大队有1600多人.但有的大队可以仅辖3个步兵中队及一个重机中队,仅670人.日军标准联队(团)应有3800多人, 三个大队(营),一个通讯连,团属炮连,及装甲或反坦连.除上述营火力外,另有4门75mm山炮(射程8000m).及辎重大队,运输马600多匹.日军师团编制就更多了.标准师团应编有三或四个团(联队),师直,通讯营,运输连(卡车32),卫生连,师属炮营(远程火炮4-8门,射程18km)等.这就需要论及日人军事思想的本源--武士道. 讲武士道的文献太多了,这里只提及武士道對日人战法的影响:1)崇尚进攻.任何一支军队都应该崇尚进攻.美英苏德的任何一位名将都喜欢进攻,这个没有错. 日本人认识到其国小物贫,如果任由其敌人积攒力量,日本将是最终的失败者. 进攻,出奇制胜,是日本从上到下秉承的宗旨. 问题是不应盲目崇尚进攻. 日本人在这点上偏执到认为在进攻中阵亡比防守中被打死要光荣得多. 在战术上,缺乏对防衘打法的总结发展.2)崇尚光荣地死:这个就是日军的特色了.日人认为杀死几名敌人后战死就算尽忠国家与天皇了.相形之下连滚带爬地逃生,再继续战斗就不够cool. 这种愚昧的思维让日本弄出神风队,自殺鱼雷,自殺反坦克雷等诸多疯狂战法. 这个看上去是英勇无畏,实则愚不可及.大量优秀官兵的损失使日军战力迅速消亡.K戰初期,三个老红军拚刺刀,未必干得过一个鬼子.1941时加上耍赖打枪,可以2个拚一个. 到了1945年,老八路一个排可拚下鬼子一个小队,而且自已损失很小.这里面八路军固然是发展壮大了,鬼子战力衰退也是重要原因. 太平洋战争后期,许多人会发现顽强好战的日本兵,在持续打击下,竟会失却战斗下去的信念及韧力.以死为荣的军队虽然能欺压弱者,却不可能在残酷的逆境中生存.攻击作战:这是日军的根本战法.分遭遇作战及主动攻击两类.遭遇战指在行进间对敌作战的战术. 正常行军时,多组日军斥侯在行军队列前方350m外进行三角形侦察机动.为确保日军所偏好的迂回侧击战术顺利实施,其斥候在联队以上编制兵锋两翼活动范围可达三千米. 发现敌情后应迅速接敌. 炮兵应首先展开,压制敌方炮火,掩护部队主力完成攻击部置.步兵发起攻击后,炮兵应全力压制敌人支援炮火及前沿火力支撑点;若攻击成功,则应以炮火封锁敌人可能机动或撤退之路.步兵攻击要旨为穿插渗透,分割包抄.主动攻击这是对有坚固工事的守军的攻击.多数情况下日军会在夜间发起攻击. 日人崇信夜暮掩护的效果.而且实战中证明也确实有效.夜袭是八路对付鬼子,鬼子对付国军及盟军的常见打法. 在白天强攻时,日军多采用持续的试探性进攻. 与中国军队作战日军会在四百米左右处停顿,等待作战指令,补充彈藥,协调火力. 在这个距离上,日军前钱步兵会以曵光弹,烟幕弹为日军直瞄火炮指示目标.待已方完成炮火准备之后,发起梯次性攻击.此类攻击多以步枪小组机动为主,旨在寻找守军火力配置及死角,并利用已方炮火,及远程火力大量杀伤守军有生力量,为随后的攻击做准备.但鬼子也经常虚实结合,一旦发现守军防线弱点,则立即突破渗透.日军在开始攻击后,会以分散为大大小小的多股部队实施多点渗透进攻,强调利用非正面火力,打击守军.力求打乱守军通讯指挥及火力支撑体系. 这种乱战的打法非常凶狠,常常给守军造成全线崩溃的错觉,屡屡造成严重后果.实际上,一直到瓜岛,美陆战队精锐在一位杰出的将领统率下,依托有效的工事,强有力的空中打击,及优势火力及兵力,在日军战术战役指挥失调的情况,才真正挫败了鬼子这一战法中各种伎俩. 从此全面掌握了对付这种战术有效方法.防衘战法日本人防衘作战鲜有成功约. 这个与日人看不起战略防衘有关.日军较好的防衘战大都是给予攻击者以一定的杀伤,最终是被各个击破.日防线设计基本上是一线多点的格局.即一条主防线,多层多个火力支撑点.火力点设置要旨是交叉火力,互相掩护.主防线前出2000m有外围据点,后退2000m左右是炮兵阵地, 5000m是预备队及装甲兵基地.日军防衘一大通病就耐不住进攻及杀敌的性子.这个以后可以用战例说明.当前有许多热播的影视节目描述战争故事,穿插了许多战斗场面。

二战时期军队编制

二战时期军队编制

二战时期共‎军,国军,美,日,德军队建制‎共军的建制‎以八路军为‎例,1936年‎八路军改编‎时共有3个‎师9个旅,加后勤共有‎4.5万人。

其中,115师最‎多有1.5万人,120师和‎129师各‎约1.3万人。

国军的建制‎1936年‎,由于日寇谋‎我日甚,国民党不得‎不进行抗战‎的准备工作‎,便开始整军‎,整军的编制‎分为两种:1935年‎整理师编制‎与1936‎年调整师编‎制,打算在3-4年时间内‎整编60个甲‎种调整师,与60个乙‎种整理师。

甲种调整师‎编制为师辖‎二个旅四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一个炮兵团‎,工兵、辎重各一营,特务、卫生、通讯各一连‎,计有138‎54人,马3508‎匹,步枪612‎7支,轻机枪25‎4挺,重机枪75‎挺,迫击炮24‎门,步兵炮24‎门,野战炮36‎门,但到抗战爆‎发为止,只有20个‎师被编制为‎调整师,其中仅教导‎总队达到了‎该编制,其余部队为‎每师1万1‎千人,步骑枪3800支‎,轻重机枪3‎28挺,各种火炮与‎迫击炮共计‎46门,掷弹筒43‎个。

乙种整理师‎编制为两旅‎四团制。

师有山炮营‎,装备卜福斯‎75毫米山‎炮12门;战防炮连,装备奥地利‎百禄式47‎毫米战防炮‎4门;及工兵营、特务营、通讯连、骑兵连、野战医院各‎一个。

旅直辖部队‎为迫击炮连‎、(120毫米‎炮4门)、工兵连、特务连、通讯排、卫生队等等‎各一个。

团有4~6门81迫‎击炮,营有6挺重‎机枪,每连一个掷‎弹筒。

每班一挺轻‎机枪,每师约1万‎多人。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的编制进行‎过改编,一个整编师‎相当于军一‎级的建制。

鬼子的建制‎鬼子的小队‎=排,中队=连,大队=营,联队=团,旅团=师,师团=军日军常规四‎单位挽马师‎团人员,装备情况:师团司令部‎:人员330‎,马:165,各种枪95‎,非机动车6‎3旅团司令部‎:人员75,马20,各种枪36‎,非机动车4‎步兵联队:人员374‎7,马526,各种枪25‎90,各种炮14‎,掷弹筒76‎,非机动车2‎56步兵大队:人员109‎1,马118步兵中队:人员194‎,各种枪17‎4,掷弹筒6野炮兵联队‎:人员289‎4,马2269‎,各种炮48‎,各种枪54‎1野炮兵大队‎:人员634‎,马499,野炮12野炮兵中队‎:人员128‎,马184,野炮4骑兵联队:人员452‎,马429,各种枪32‎0骑兵中队:人员144‎,马134工兵联队:人员672‎,马99工兵中队:人员286‎,马19师团通信队‎:人员255‎,马47辎重兵联队‎:人员346‎1,马2612‎辎重兵中队‎:人员562‎,马376师团卫生队‎:人员110‎1,马128兵器勤务队‎:人员121‎野战医院:人员240‎总计:每师团约2‎5000人‎,每旅团约7‎800人。

二战中日军的编制

二战中日军的编制

二战中日军的编制1.班:日军每班13人,包括班长、4名机枪射手和8名步枪兵。

有一挺轻机枪,编制四人(指挥官、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这四人是配备自卫手枪的, 在战斗中有时也携带步枪(机枪射手除外);其余八名步枪兵,每人一支单发步枪。

特别加强的部队中,加强班会多配置一个两人携带的50毫米掷弹筒。

2.小队:日军的一个小队有前述编制的三个班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掷弹筒班。

共54人.3.中队:日军的一个标准的180人的步兵中队包括:一个19人的中队部: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3个前述54人的小队。

4.大队:日军一个标准的1100人编制的大队包括:30人的大队部,一个110人的运输中队(大车和骡马),有的大队将所属的运输中队合并到联队里。

四个前述的步兵中队(一些只有3个);一个174人的机枪中队(14人的连部和3个机枪排,1个弹药排),每排4挺重机枪,总数12挺(有的连只有8挺);一个55人的炮排(1个10人的排部,1个15人的弹药班,两个15人的炮班各装备1门70mm九二式步兵炮),极少的部队配备一个122人的炮连(包括一个27人的弹药排,两个31人的炮排各装备2门步兵炮)。

在这些少量的炮连中,极幸运的一些可以分到20MM反坦克枪的部队,可以编成4个24人的装备2挺反坦克枪的排,这种情况下,弹药排要扩充为39人。

5.联队:日军的一个标准的3800人的联队包括一个54人的指挥部;一个121人的运输队(大车和骡马),携带团部和直属各连一日份的给养以及可能配属师的野战厨房;一个81人的弹药排携带一日份的弹药。

三个步兵大队;一个122人的炮兵中队,包括一个25人的连部, 1个观察班,一个31人的弹药排,三个31人的炮排(各有2个15人的炮班,装备1门70mm九二步兵炮)。

极少数联队有一个364人的炮兵大队,编两个170人的中队,各4门炮。

联队属反坦克中队有122人:20人的连部,21人的弹药排,3个33人的炮排(各有两门37mm反坦克炮)。

二战时期,一个日军旅团配置了什么样兵力?

二战时期,一个日军旅团配置了什么样兵力?

二战时期,一个日军旅团配置了什么样兵力?在二战中,日本作为亚洲战场的主要发起国,疯狂入侵了十几个国家。

其综合实力无疑是十分强大的。

二战前的日本,凭借明治维新,学习西方发展模式和先进技术,各方面得到快速发展。

最终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及军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下,率先对中国发起侵略战争,一打就是14年。

日本的目的很明确,一是掠夺资源建设自己,二是扩大领土,三是称霸世界。

在中国战场初期连战连捷之时,日本不满足,又开辟多条战线,入侵亚洲众多国家。

当初的中国,整体实力十分薄弱,为了捍卫领土主权,我们3500多万同胞惨死。

由于抗日战争的惨烈,让国人永世不敢忘。

战争过去70多年,如今我们只能从历史资料和影视作品中,了解到了有关当初战争的信息。

说到这里,很多人好奇了,日本不过是一个小岛国,为何能入侵我们14年,日军为啥那么难打呢?我们来聊聊当时日军的军队编制就懂了。

师团和旅团作为二战日军最常见的军队编制,是学习德国而来。

相关人士表示,日本军队总人数在二战爆发之前仅几十万人。

当初日本一共划分了17个师团。

打着打着又陆续组建了156个,总兵力也超过300万。

而8个联队能组成一个师团,而旅团则是由两个步兵联队组成。

其一个步兵联队通常配置3000-4000人,所以一个旅团基本保持在6000-8千人左右。

一个师团的兵力也保持在2-3万左右。

如此庞大的人数就足以体现一个日本旅团的威慑力。

在当初日军武器装备本就十分精良的情况下,军事素质较高的日军士兵也能爆发出相当强大的战斗力。

有了先进武器的加持,日军的一个旅团便能在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冲击。

不过随着二战陷入长期消耗的状态,日军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人员伤亡,由于日本人口本就十分有限,扩招而来的士兵人数,就很难满足前线兵力需求。

其中很多训练时间段,有的还是未成年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导致师团和旅团的总人数,相较于最初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而这些日军士兵的军事素质,和当初相比也存在明显的差距。

侵华日军编制

侵华日军编制

二战初始日军师团下有旅团。

下辖4至9个联队(团)到了后期采用三联队(团)。

二战初的师团长一般是中将衔。

后期大部分是少将了。

此外,日军的师团也分等级的。

1.班:日军每班13人,包括班长、4名机枪射手和8名步枪兵。

有一挺轻机枪,编制四人(指挥官、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这四人是配备自卫手枪的,在战斗中有时也携带步枪(机枪射手除外);其余八名步枪兵,每人一支单发步枪。

特别加强的部队中,加强班会多配置一个两人携带的50毫米掷弹筒。

2.小队:日军的一个小队有前述编制的三个班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掷弹筒班。

共54人。

3.中队:日军的一个标准的180人的步兵中队包括:一个19人的中队部: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3个前述54人的小队。

4.大队:日军一个标准的1100人编制的大队包括:30人的大队部,一个110人的运输中队(大车和骡马),有的大队将所属的运输中队合并到联队里。

四个前述的步兵中队(一些只有3个);一个174人的机枪中队(14人的连部和3个机枪排,1个弹药排),每排4挺重机枪,总数12挺(有的连只有8挺);一个55人的炮排(1个10人的排部,1个15人的弹药班,两个15人的炮班各装备1门70mm九二式步兵炮),极少的部队配备一个122人的炮连(包括一个27人的弹药排,两个31人的炮排各装备2门步兵炮)。

在这些少量的炮连中,极幸运的一些可以分到20MM反坦克枪的部队,可以编成4个24人的装备2挺反坦克枪的排,这种情况下,弹药排要扩充为39人。

5.联队:约25000-30000人左右.日军的一个标准的3800人的联队包括一个54人的指挥部;一个121人的运输队(大车和骡马),携带团部和直属各连一日份的给养以及可能配属师的野战厨房;一个81人的弹药排携带一日份的弹药。

三个步兵大队;一个122人的炮兵中队,包括一个25人的连部,一个观察班,一个31人的弹药排,三个31人的炮排(各有2个15人的炮班,装备1门70mm九二步兵炮)。

CD抗战时期日军编制

CD抗战时期日军编制
VS
帐面上看,师属炮兵火炮的管数与美德这样的陆军超强也差得不很多。
二战日军编成的170多个师团中,其中有几个师能维持48门山野炮的标准?把150重榴弹炮编制到师团炮兵联队(不是临时配属)应该是极少数特例.早期17个常设师团编有36门37MM速射炮(反坦克炮),而战时新编成的野战师团里反坦克炮就少得可怜(9门).
到关特演以后,随着96式15榴逐步列装,日本陆军才有些老掉牙的大正4年式15榴从独立重炮兵联队下放到少数师团所属野炮兵联队。帐面上看,师属炮兵火炮的管数与美德这样的陆军超强也差得不很多。不过实际上,第1重炮很难配齐,日军师团所属野炮兵联队经常存在缺编现象,第2骡马挽曳的38改75野、4年式15榴质量上远逊于美军的全摩托化105榴、155榴。所以就算是关东军所属的精锐如1、8师团,到菲律宾也就是挨揍的份。至于当时日军最先进的96式15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曾经将第一批8门紧急运送到华北战场试用,炮击正定县城显示了不错的威力。诺门罕战役后,日军将重建的23师团改编为机械化师团,日本的大口径榴弹炮,像96式、4年式和38式都是150口径的。另外,到诺门坎战役的时候,堂堂关东军都只有2个150重炮团(联队),你还要让别人一个师团装备1个,呵呵。日本要提前破产了
如果是日寇侵华战争的1937年,日师团指1师团2旅团4联队制的常备师团,不考虑实际战斗力情况下对应国军:
除了人数和轻武器之外,二战日军的步兵师在火力上和德/苏/美相比都有很大差距。
日军师团步兵编制大体相当于国军的师,但有炮兵联队、骑兵和坦克联队或大队、后勤辎重和通信保障部队等等,这相当于国军的炮兵团、骑兵团,但我们几乎美元哪个师甚至哪个军有这样规模和技术水平的炮兵、骑兵和后勤等部队。
双方的军官、士兵训练水平也差距巨大,固战斗力往往是国军3个相对较好的三个师才能比得上一个日军甲种师团。

日军师团编制

日军师团编制

日军师团编制本文的编制表只代表理想的满员数,不代表实际的装备或人员数目.(1)4联队制常设师团编制表:师团司令部:第1~4步兵联队:每联队3个步兵大队挽马联队每大队4个步兵中队1个机关枪中队(8挺3年式/92式重机枪) 1个大队炮小队(2门92步兵炮)驮马联队每大队4个步兵中队1个机关枪中队(8挺3年式/92式重机枪) 1个大队炮小队(2门11年式曲射步兵炮)每联队直辖: 挽马联队1个联队炮中队(41式75山炮4门) 1个速射炮中队(94式37速射炮4门)驮马联队1个步兵炮中队(11年式平射步兵炮4门) 无速射炮中队野炮兵联队(挽马师团):4个大队改38式75野炮36门91式105野炮12门.(近卫第2~5 第20师团除外,这几个师团只有3个大队36门改38式野炮)山炮兵联队(驮马师团):3个大队41式/94式75山炮36门*参见注2.骑兵联队:3个骑兵中队1个机关枪中队1个速射炮小队(94式37速射炮2门)搜索联队:2个轻装甲车中队(共94式轻装甲车10辆) 2个步兵中队(乘卡车) * 参见注3.工兵联队:3个工兵中队辎重兵联队:2个辎重兵大队其他辅助部队注:1.本表包括近卫师团第1到第12 第14 第16 第19到第20师团.2.驮马(第9 第11)师团编成山炮兵联队.其他挽马师团编成野炮兵联队.3.只有第3 第6 第11 第20师团到终战时还保留了骑兵联队,其他师团均逐渐改为搜索联队.4.诺门坎事变后第7师团由挽马制改为驮马制,担任北海道防御任务.例:第7师团(旭川挽马)装备1937年状态:步枪11700支轻机432挺重机106挺89式掷弹筒432具92式70步兵炮24门41式75山炮16门94式37速射炮(反坦克炮)16门改38式75野炮36门91式105野炮12门.人员约2万.(2)4联队制特设师团编制表:师团司令部:第1~4步兵联队:每联队3个步兵大队每步兵大队4个步兵中队1个机关枪中队1个大队炮小队每联队直辖:1个联队炮中队1个速射炮中队野炮兵联队:3个大队38式75野炮36门.山炮兵联队:3个大队41式75山炮36门. (二选一)骑兵联队:2个骑兵中队1个机关枪中队1个速射炮小队搜索联队:2个轻装甲车中队2个步兵中队(乘卡车)工兵联队:2个工兵中队辎重兵联队:4个辎重兵中队其他辅助部队注:1.本表包括第13 第18 第101 第104 第106 第108(第1次) 第109(第1次) 第110 第114 第116师团2. 第15 第17师团虽然是特设师团,但是其从一开始就是3联队编制,所以不在此列.3.第101 106 108(第一次) 109(第一次) 114师团的番号在1939~1940年陆续撤消.3)3联队制常/特设师团编制表(1938年4月后)师团司令部:第1~3步兵联队:每联队3个步兵大队每步兵大队4个步兵中队1个机关枪中队1个大队炮小队每联队直辖:1个联队炮中队1个速射炮中队野炮兵联队:3个大队改38式75野炮24门91式105野炮12门(有的是改38式野炮36门).山炮兵联队:3个大队41式/94式75山炮24门99式105山炮12门. 注9 (二选一) 骑兵联队:2个骑兵中队1个机关枪中队.搜索联队:2个轻装甲车中队2个步兵中队(乘卡车)师团搜索队:1个骑兵中队1个轻装甲车中队(轻装甲车5辆) (三选一)工兵联队:2~3个工兵中队辎重兵联队:1个辎重兵中队(挽马) 1个辎重兵中队(卡车)其他辅助部队注:1.本种编制包括1938.4编成的第15 第17特设师团,第21 22 23常设师团.原为4联队制的17个常设师团.原为4联队制的第13 15 17 18 104 110 116共7个特设师团.其中第13 18师团为驮马(装备山炮)编成,第15 17 104 116为挽马(装备野炮)编成,第110师团没有炮兵联队,只有师团炮兵队.2. 包括4联队师团抽出的1个联队和剩余的步兵联队编成的第24 25 26 27 28师团(编成时间:1937.9~1940.7).其中第24师团为挽马编成,第27 28师团为驮马编成,其他师团无法确认.3. 包括以台湾旅团加上第47联队为基干编成的第48师团(编成时间:1940.11) 和以桦太混成旅团(南千岛群岛)为基干编成的第88师团(编成时间1945.12).4.包括以解散的5个特设师团所剩余联队编成的, 担负中国大陆治安任务的第32~第41师团(编成时间:1939.2~1939.6).其中第33 37 38 41师团为驮马编成、第32 39师团为挽马编成、其他师团只有师团炮兵队. 这些师团在1940年后逐渐解散了炮兵联队与师团炮兵队,后期各师团又重新编成了师团炮兵队,规模大约是一个大队9门各种火炮.5. 包括留守师团编成的常设师团(永驻满洲)第51~第57师团(编成时间:1940.7~1941.9),这7个师团本来是作为轻装师团编成的,实际上重武器逐渐得到了补充,达到了和普通3联队制常设师团一样的状态.其中第51 52 55师团为驮马编成,其他师团是挽马编成.6.包括以剩余的步兵联队为基干编成的第42 43 44 46 47 49师团(编成时间:1943.5~1944.4),第44师团为步兵第44步兵团为基干编成.其中第49师团为驮马编成,第42 44 47师团为挽马编成,第43 46师团无法确认.7.包括第31 第61师团(编成时间:1943.3).第31师团以步兵第26旅团加上第124联队为基干编成,第61师团以第61独立步兵旅团为基干编成.其中第31师团为挽马编成,第61师团只有师团迫击炮队.8.包括南方军各部队升级而来的第50 66师团(编成时间:1944.5~1944.7).第66师团由独混第46旅团改编.其中第50师团为驮马编成,第66师团只有师团迫击炮队.9. 由于99式105山炮产量不足,有的师团分配不到,只得用41式75山炮代替.例:第23师团(熊本1939年状态)步枪约9000 轻机324 重机78 89式掷弹筒324 41式75山12 92式70步兵炮18 94式37速射炮12 轻装甲车5 38式75野炮24 38式120榴弹炮12 人员约1.8万23师团后改为机械化师团,所有军马全部调拨到菲律宾去了.3 联队师团编制表:(绝对国防圈计划)师团司令部:第1~3步兵联队:每联队3个步兵大队每步兵大队3个步兵中队1个机关枪中队1个大队炮小队每联队直辖:1个联队炮中队1个速射炮中队1个通信中队1个作业中队1个乘马小队野炮兵联队:2个大队95式75野炮9门91式105野炮9门.山炮兵联队:2个大队41式75山炮18门. (二选一)工兵联队:3个工兵中队辎重兵联队:1个辎重兵中队(挽马) 2个辎重兵中队(卡车)其他辅助部队注1.本编制表包括近卫第3师团第44 71 72 73 77 79 81 84 86 93 94 96共13个师团.(编成时间:1942.6~1944.10)2.大部分师团由留守师团改编而来,部分师团由独立步兵旅团或步兵联队为基干改编而来.3.此种师团没有搜索/骑兵联队,由步兵联队中的乘马小队担任侦察任务.4.其中第71 79师团为驮马编成.96师团没有炮兵联队,只有师团迫击炮队.其余师团为挽马编成.第81 93师团由各教导学校与留守师团人员组成,人员素质较高.5.第71师团在满洲编成,担任台湾防卫任务.第94师团由第256 257 258联队为基干在马来半岛编成.6.第86师团在1945年编制得到了强化2旅团制师团编制表:(警备任务)第1~2步兵旅团: 每步兵旅团含4个独立步兵大队每独立步兵大队含4~5个步兵中队1个机关枪中队1个大队炮中队(3~4门各式火炮)师团工兵队:2~3个工兵中队师团辎重队:2~3个辎重兵中队师团炮兵队:1945年才设立,大队规模(9门左右).师团通信队其他辅助部队注1.此编制师团主要由独立混成旅团、独立步兵团、野战补充队为基干重新编成而来.2.番号为:第58 59 60 62 63 64 65 68 69 70 115 117 118 129 130 131 132 133 161师团共19个,为担负中国大陆的警备治安任务的师团.3.番号为:第100 102 103 105师团为驻菲律宾的第30 31 32 33独立混成旅团升级而来,担任菲律宾的警备任务.4.此种师团的炮兵部队(含部分大队炮)都是从其他部队接受过来的换装武器,牵引炮、迫击炮都有,型号复杂,无法找到规律.5.由于此种师团严重缺乏炮兵,出现了将2个师团的炮兵合并使用的现象,1945年第44军下的第63 117师团就合并使用了它们的共18门山炮.2 旅团制师团编制表:(日本离岛防御任务)第1~2步兵旅团: 每步兵旅团含6个独立步兵大队师团工兵队:2个工兵中队师团辎重队:2个辎重兵中队师团防空队师团通信队其他辅助部队注:1. 此编制师团包括第89 91 109(第2次)师团.2.其中第89 91师团负责北海道与千岛群岛的防御任务,第109师团负责小笠原群岛的防御任务.3.此编制师团的任务相似,部队都分散在各个海岛上,所以强调总体自我生存能力与海上运输能力.4.这3个师团虽然步兵旅团编制相同但辅助兵种有区别.第89师团由独混第43 69旅团升级而来,2个旅团的炮兵队没有合并为师团炮兵队而是保持原来分开的状态.5.第91师团则把炮兵改为师团直接隶属,成立了师团第1 第2炮兵队.终战前第91师团还配属(不是隶属)了战车第11联队和独立战车第2中队,目的是和库叶岛上的苏军作战.3联队制师团编制表:(战争末期的关东军新编成师团)师团司令部:第1~3步兵联队:每联队3个步兵大队每步兵大队3个步兵中队1个机关枪中队1个大队炮小队每联队直辖:1个联队炮中队(41式75山炮2门94式/1式速射炮2门) 野炮兵联队:3个大队各式野炮27门.工兵联队:3个工兵中队1个器材小队(装备喷火器6具)辎重兵联队:2个辎重兵中队(挽马) 2个辎重兵中队(卡车)挺进大队: 3个挺进中队其他辅助部队注1.以关东军残留的独立步兵部队为基干编成的师团(1944年5月~1945年1月) 番号为第107 108(第2次) 111 112 119(由第8国境守备队改编)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师团共14个.2.以动员兵力为主编成的师团(1945年7月),番号为第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8 149师团共8个.其中第134师团终战时还没有完成编成.3.以关东军干部候补队、下士官候补队为基干编成第158师团(1945.8.10).终战时还没有完成编成.4.此类师团(除158师团外)只有第111 120师团为师团炮兵队编制,其余的20个全为野炮兵联队编制.各师团炮兵部队均为山炮、野炮、迫击炮混编,没有规律.5.此类师团无论人员还是装备都严重缺编,特别是45年7月的动员部队,每个师团平均有4000多人是才入伍没有接受任何训练的新兵.6.1945年的关东军缺乏50%的轻武器刺刀10万把野炮400门第1方面军基本上缺编速射炮.例1:第107 师团(满洲1944.5.编成) 定员约2.3万实际1.6万步枪6900 轻机270 重机72 89式掷弹筒255 92式70步兵炮18 41式/94式75山炮10(6门作为联队炮4门属于野炮兵联队编制内) 1式47速射炮6 轻装甲车7 4年式150野炮9 改38式野炮9.例2:第134师团(满洲1945.7.10编成) 定员约1.6万实际不到1.2万步枪不到5000 机枪掷弹筒不到编制数的50%,炮兵只有改38式75野炮和91式105野炮共10门,迫击炮11门.人员缺编4000多人还有4000多人是新兵.。

二战日军的编制序列

二战日军的编制序列

二战日军的编制序列1937年底总共24个师团朝鲜1个(19师团)国内2个(近卫,8师团)21个在中国东北5个(1,2,4,7,12师团)华中9个(3,6,9,11,13,16,18,101,114师团)华北7个(5,10,14,20,26,108,109师团)1938年底总共34个师团国内1个(近卫师团)朝鲜1个(19师团)中国32个师团东北8个(1,2,4,7,8,12,23,104师团)华中10个(3,6,13,15,16,17,22,101,106,116师团)华北12个(9,10,11,14,20,21,26,27,108,109,110,114师团)华南2个(5,18师团)其中11师团的去向最值得考究.因为有些正统资料显示11师团没有在华北呆过,11师团到华南去过.由于所引用资料中华北有12个师团,排完其他师团后发现华北还缺一个师团,于是11师团就推测放在这里的.没有实际证据.所以需要再考证.1939年底总共40个师团朝鲜1个(19师团)国内5个(近卫师团,另外9,10,14,16,20师团中有1个复员,未知) 中国34个师团东北9个(1,2,4,7,8,11,12,23,24师团)华中11个(3,6,13,15,17,22,33,34,39,40,116师团)华北9个(21,26,27,32,35,36,37,41,110师团)华南5个(5,18,38,104,106师团)1940年底总共49个师团中国38个东北11个(1,8,9,10,11,12,14,23,23,25,28师团)华中13个(3,4,5,6,13,15,17,22,33,34,39,40,116师团)华北9个(21,26,27,32,35,36,37,41,110师团)华南5个(近卫,18,38,48,104师团)朝鲜2个(19,?师团)国内9个1941年底总共51个师团中国35个东北13个(1,8,9,10,11,12,14,23,24,25,28,29,57师团)华北9个(21,26,27,32,35,36,37,41,110师团)华中10个(3,6,13,15,17,22,34,39,40,116师团)华南3个(38,51,104师团)朝鲜2个(19,20师团)国内4个(4,7,53,54师团)太平洋10个(近卫,2,5,16,18,21,33,48,55,56师团)1942年底总共58个师团中国37个东北14个(1,8,9,10,11,12,14,23,24,25,28,29,57,71师团)华北9个(26,27,32,35,36,37,59,69,110师团)华中13个(3,13,15,17,22,34,39,40,58,60,68,70,116师团)华南1个(104师团)朝鲜1个(19师团)国内5个太平洋15个(2,4,5,6,16,18,20,21,33,38,41,48,51,55,56师团)(关于太平洋战场之4师团为推测存在.实际根据有些资料说他已经复员,待查)1943年底总共70个师团中国38个东北15个(1,8,9,10,11,12,14,23,24,25,27,28,29,57,71师团)华北8个(26,35,37,59,62,63,69,110师团)华中14个(3,13,22,34,39,40,58,60,61,64,65,68,70,116师团)华南1个(104师团)朝鲜2个国内7个太平洋23个1944年总共99个师团中国38个华北8个(59,63,69,110,114,115,117,118师团)华中15个(3,13,27,34,39,40,47,58,60,61,64,65,68,70,116师团)华南2个(22,104师团)东北10个(11,25,57,71,107,108,111,112,119,120师团)台湾3个(12,50,66师团)10师团?太平洋37个冲绳4个(9,24,28,62师团)朝鲜2个国内18个10师团已经从东北调出,调往台湾军,但是资料这里没有注明。

日军侵华时军队编制

日军侵华时军队编制

日军侵华时,一个联队有多少人?联队长相当于什么军衔?扯淡!日本的师团才相当于我们的师一级部队,依次是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

至于规模,给你点参考资料:日军各师团人数常设四单位挽马师团人员,装备情况:师团司令部:人员330,马:165,各种枪95,非机动车63旅团司令部:人员75,马20,各种枪36,非机动车4步兵联队:人员3747,马526,各种枪2590,各种炮14,掷弹筒76,非机动车256步兵大队:人员1091,马118步兵中队:人员194,各种枪174,掷弹筒6野炮兵联队:人员2894,马2269,各种炮48,各种枪541野炮兵大队:人员634,马499,野炮12野炮兵中队:人员128,马184,野炮4骑兵联队:人员452,马429,各种枪320骑兵中队:人员144,马134工兵联队:人员672,马99工兵中队:人员286,马19师团通信队:人员255,马47辎重兵联队:人员3461,马2612辎重兵中队:人员562,马376师团卫生队:人员1101,马128兵器勤务队:人员121野战医院:人员240总计:每师团约25000人,每旅团约7800人。

[西西河中关村88楼]常设四单位制驮马师团人员装备情况:师团司令部:人员391,马239旅团司令部:人员80,马25步兵联队:人员3818,马约720步兵大队:人员1150,马180步兵中队:人员194骑兵联队:人员508,马约321炮兵联队:人员3699,马3600,炮48山炮兵大队:人员999,马720,炮12山炮兵中队:人员195,马138,炮4工兵联队:人员719,马150工兵中队:人员约300辎重兵联队:人员4890,马4260,辎重驮马具3882辎重兵中队:人员684,马598师团通信队:人员289,马84师团卫生队:人员1328,马163兵器勤务队:人员121野战医院:人员300左右总计:每师团28500人,每旅团约7900人。

二战日军编制

二战日军编制

二战日军编制日本一、步兵轻武器二战时日本军队的单兵装备远低于美国和德国,主要步兵轻武器还是三八式步枪,而美军、德军和苏军都是冲锋枪和突击步枪。

这主要是因为日本穷,虽然和当时的中国比,小日本可能够强大了,可和其他欧美列强比,实在就差远了。

日本军工并不发达,尤其是陆军装备十分落后,轻武器甚至不如国军嫡系部队的欧洲货。

日本落后的装备使日军在张鼓峰和哈勒欣河战役中面对苏联机械化部队的打击占尽劣势,参战部队损失率超过50%,一些部队的损失超过80%。

日本直到战争后期才有一支海军陆战队装备了百式冲锋枪,还是实验性质的。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日本不适合装备冲锋枪,所以一直没有将冲锋枪列为步兵标准武器。

其原因有二:1)日军战术严重落后,还认为步枪打的准,所以宁可保证步枪和弹药的质量(其实连这个也没有做到),也不浪费资源造冲锋枪(冲锋枪对弹药的需求量远远超过步枪,而且不及步枪准)。

2)日本工业生产力有限,无法大量的制造冲锋枪和弹药。

和日军正好相反的是苏军,苏军二战时的冲锋枪产量最高,使用最广泛,前线的步兵几乎都放弃了步枪而改用冲锋枪。

原因也很简单,苏军对德作战是靠人海战术和武器数量优势,需要不间断的用新兵补充战场损失。

所以苏军士兵接受的训练很短,不可能去花时间练习枪法。

冲锋枪要比步枪好用多了,也不讲究标准设计,非常适合苏联人的战术。

日军二战时陆军单兵装备大至如下:士兵:6.5毫米38式步枪,30式刺刀,94甲水壶,前后盒弹匣(120发子弹),钢盔等。

将校:94式手枪,望远镜,军刀,地图囊,将校水壶。

日军还有一种特殊装备—89式掷弹筒,这是一种类似微型迫击炮的东西,其结构是一节底部封闭的圆筒后接一段钢管用于握持,钢管底部再铰接一底座,类似迫击炮的座钣,发射微型榴弹,无支架及瞄准具。

可以用来填补迫击炮与手榴弹之间的支援火力空白,威力不比手榴弹强多少。

与枪榴弹相比不占据步枪枪口,但相对枪挂榴弹发射器并无任何优势,作为一种单兵面杀伤武器,曾普遍装备一线部队。

二战日本陆军的方面军和总军

二战日本陆军的方面军和总军

二战日本陆军的方面军和总军一、方面军第1方面军:1942年7月编成于牡丹江,远东战役时与苏联远东第1方面军交战,后退往敦化,历任司令山下奉文、喜多诚一(1944.10)。

第2方面军:1942年7月在齐齐哈尔编成,于1943年11月中旬调往棉兰老岛达沃,直属大本营。

第2方面军辖第2军(第36师团,后调入第32、35师团)、第19军(第5师团、第46师团、第48师团)与第7飞行师团,担任作战的地区是:东经140度以西,望加锡、龙目海峡以东,北纬5度以南包括阿鲁群岛、塔宁尔群岛、帝汶岛、小巽他群岛。

1944年3月增加统辖第18军,隶属南方军。

新几内亚作战失败后1945年5月在西里伯斯岛撤销。

司令阿南惟几、饭村穰(1944.12)。

[ 转自铁血社区/post_11198536_1.html/ ]第3方面军:1943年10月编成,驻奉天,担任满州西部、南部防御,1945年6月从关内调入第39军、第63军、第117师团。

远东战役与苏联外贝加尔方面军交战。

历任司令冈部直三郎、后宫淳(1944.8)。

第5方面军:1943年2月原隶属本土防卫总司令部的北部司令部改编为北方军司令部,纳入外战体制直属大本营,以加强在北方对美军防御,司令部驻札幌。

1944年2月再改编为第5方面军,次年2月兼任北部军管区,司令樋口季一郎。

指挥1943年阿留申群岛作战、1945年8月南库页岛千岛群岛作战。

日本战败时辖5个师团、2个独立混成旅团。

第6方面军:1944年8月编成于汉口,指挥湖北、湖南、江西、广西地区日军,历任司令冈村宁次、冈部直三郎(1944.11)。

第7方面军:1944年3月编成于新加坡,历任司令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1945.4)。

1944年10月南方军军政总监部改编为第7方面军军政总监部。

第8方面军:1942年11月编成于拉包尔,司令今村均,初辖第17、第18军。

东部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方面曾是主战场,日军失败是二战转折点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小队
步兵小队辖一个机枪组(二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组(二个掷弹筒)和二个步枪组。

每挺轻机枪编制四人(指挥官、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每具掷弹筒编制两人。

小队人数在50到70之间。

到1945年,步兵小队仅有一挺轻机枪与一个掷弹筒。

步兵炮小队,两门70mm步兵炮。

二、中队
步兵中队辖三个步兵小队,人数在194到250人之间。

日军的一个标准的步兵中队(181人)包括:一个19人的中队部: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3个前述54人的小队。

三、大队:
日军一个标准的1100人编制的大队包括:30人的大队部,一个110人的运输中队(大车和骡马),有的大队将所属的运输中队合并到联队里。

四个前述的步兵中队(一些只有3个);
一个174人的机枪中队(14人的中队部和3个机枪小队,1个弹药小队),每排4挺重机枪,总数12挺(有的连只有8挺);
一个55人的炮小队(1个10人的小队部,1个15人的弹药班,两个15人的炮班各装备1门70mm九二式步兵炮),极少的部队配备一个122人的炮中队(包括一个27人的弹药小队,两个31人的炮小队各装备2门步兵炮)。

在这些少量的炮中队中,极幸运的一些可以分到20MM反坦克枪的部队,可以编成4个24人的装备2挺反坦克枪的小队,这种情况下,弹药小队要扩充为39人。

四、联队:
日军的一个标准的3800人的联队包括一个54人的指挥部;一个121人的运输队(大车和骡马),携带联队部和直属各中队一日份的给养以及可能配属师的野战厨房;一个81人的弹药排携带一日份的弹药。

三个步兵大队;
一个122人的炮兵中队,包括一个25人的中队部,1个观察班,一个31人的弹药小队,三个31人的炮小队(各有2个15人的炮班,装备1门70mm 九二步兵炮)。

极少数联队有一个364人的炮兵大队,编两个170人的中队,各4门炮。

联队属反坦克中队有122人:20人的中队部,21人的弹药小队,3个33人的炮小队(各有两门37mm反坦克炮)。

通信中队有一个电话小队(4到6个电话班,每班3部电话,一个交换机),一个无线电小队(5到8台电台),在战斗中电话和电台配属到各大队和各直属队。

联队的卫生系统配备很薄弱,联队只有2名医生和2名卫生员,大队有3名医生和四个卫生员,中队有四个卫生员。

五、师团:
日军的师属单位主要有:3个步兵联队,一个野战炮兵联队,一个侦察联队,一个工兵联队,野战炮兵联队编制2322人,有3个688人的炮兵大队,各装备12门75mm野炮或山炮,只侦察联队编制730人,包括一个130人的联队部,一个130人的骑兵中队(4个30人的排),少在纸面上可以运输那两个摩托化中队)。

这个侦察联队也可以被一个950人的骑兵联队代替。

工兵联队编制900-1000人,几乎没有机械装备,只能承担极少的任务,更专业的任务主要运输联队的规模大体上取决于可用的卡车数量,从理论上来说,由一个卡车大队和一个骡马大50辆载重1.5吨的卡车,许多师团都缺少卡车,一些根本就没有。

综合日军一个师团,有54门75MM的野炮或山炮,少数师团用12门105MM炮替换了75MM炮,
抗战中期,随着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的展开,日军为适应不同战斗规模的需要,把师团分为甲、兵及补充人员等,可使一个师团指挥的人马达四万人以上。

1、四单位制师团:又称挽/驮马师团,甲种师团。

辖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工、骑、炮军常备主力陆军师团兵力往往可达24000-28000人,拥有战马7630匹、步骑枪14900枝、掷弹筒门等武器装备。

是具有多兵种配合的有强大战斗力的作战单位,故这种师团又被称为甲种师团。

日师团、战车第一、第二、第三师团和一度由常备主力师团的预备役部队编成的8个师团,均属于甲(1)单位挽马师团人员,装备情况:
师团司令部:人员330,马:165,各种枪95,非机动车63。

旅团司令部:人员75,马20,各种枪36,非机动车4。

步兵联队:人员3747,马526,各种枪2590,各种炮14,掷弹筒76,非机动车256。

步兵大队:人员1091,马118。

步兵中队:人员194,各种枪174,掷弹筒6。

野炮兵联队:人员2894,马2269,各种炮48,各种枪541。

野炮兵大队:人员634,马499,野炮12。

野炮兵中队:人员128,马184,野炮4。

骑兵联队:人员452,马429,各种枪320。

骑兵中队:人员144,马134。

工兵联队:人员672,马99。

工兵中队:人员286,马19。

师团通信队:人员255,马47。

辎重兵联队:人员3461,马2612。

辎重兵中队:人员562,马376。

师团卫生队:人员1101,马128。

兵器勤务队:人员121。

野战医院:人员240。

总计:每师团约25000人,每旅团约7800人。

(2)常设四单位制驮马师团人员装备情况:
师团司令部:人员391,马239。

旅团司令部:人员80,马25。

步兵联队:人员3818,马约720。

步兵大队:人员1150,马180。

步兵中队:人员194。

骑兵联队:人员508,马约321。

炮兵联队:人员3699,马3600,炮48。

山炮兵大队:人员999,马720,炮12。

山炮兵中队:人员195,马138,炮4。

工兵联队:人员719,马150。

工兵中队:人员约300。

辎重兵联队:人员4890,马4260,辎重驮马具3882。

辎重兵中队:人员684,马598。

师团通信队:人员289,马84。

师团卫生队:人员1328,马163。

兵器勤务队:人员121。

野战医院:人员300左右
总计:每师团28500人,每旅团约7900人。

(3)临时编成三单位制挽马师团人员装备情况:
师团下辖一个步兵团,步兵团下辖三个步兵联队,师团还有师团搜索队,野炮兵联队,工兵联队,信队,卫生队,兵器勤务队,病马厂一个,野战医院2个。

师团司令部:人员91,马22,马车8。

步兵团司令部:人员7,马3。

步兵联队:人员2909,马179。

师团搜索队:人员319,马185。

野炮兵联队:人员1745,马1259。

工兵联队:人员402,马15,车2。

师团通信队:人员178,马30。

辎重兵联队:人员370,马113,马车50。

师团卫生队:人员376,马47。

野战医院:人员239,马87。

病马厂:人员48,马11。

兵器勤务队:人员132。

总计全师团约12800人,步兵团约8700人。

(4)丙种师团情况:丙种师团下编两个步兵旅团,每旅团下编四个独立步兵大队,以及工兵队,野战医院,病马厂。

人员:丙种师团的编制人员在不同时期变动极大,一般情况下,步兵旅团约步兵大队为1270人,总计全师团约为11980人。

2、37制标准师团:辖2个旅团,每个旅团辖2个联队,每个联队装备41式山炮4门,37炮4门重机枪24挺。

1个炮兵联队,48门炮,其中36门38式75毫米山炮,12门100毫米炮。

共计2
3、37制特设师团:辖2个旅团,每个旅团辖2个联队,每个联队装备41式山炮3门,92步炮6 1个野炮联队,36门38式75毫米野炮。

计21902人。

4、三单位制师团,又称乙丙丁种师团。

辖步兵团,步兵团下辖三个步兵联队,联队下辖三个步兵炮中队(四门步兵炮)。

步兵大队无炮兵小队,炮兵联队为24-36门山炮或野炮,骑兵联队改为如辎重、工兵等后勤部队也大为减少,编制人数为13000-18000人。

到了武汉战役结束之后、由于战场的扩大与战争消耗,日军越来越多将三单位制师团与独立混成旅因此、日军进行了编制上的调整,将三单位制师团的后勤部队予以补充,使总人数达到了1.5-1成旅团的步兵大队改为辖四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总人数达6000-7000人。

该编制仅限于一队仍为原编制。

另外又开始将四单位制师团改为三单位制。

1938年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兵力消耗极大,其后组建的第二十一师团至第四十九团级建制,由师团直辖三个步兵联队,每个联队下辖三个步兵大队,同时指挥炮、工、骑、辎重兵师团定员减至1.8万人,配备军马2065匹,步骑枪8940枝、掷弹筒216个、轻机枪216挺、重炮18门、山炮12门等武器装备,这种类型的日军师团被称为乙种师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