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园林生态复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Chap.1.
1.环境因子:构成环境的各个因素称为环境因子
2.生态因子:在环境因子中,能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用的因子称为生态因子
3.生境:是指植物体或植物群落所居住的地方,是具体的特定地段上对植物起作用的生态因子的总和
4.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在自然生态结构和正常功能不受损害、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5. 体内环境: 是指植物体内部的环境。
6.生态幅:每个物种对生态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称为生态幅
Chap.2
7. 街道狭窄指数:即建筑物高度H与街道宽度D之比,即N=H/D 。
8. 光污染:是指环境中光辐射超过各种生物正常生命活动所能承受的指数,从而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9. 光周期现象:植物的生长发育对日照长度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称为植物的光周期现象。
Chap.3
10.冷害:是指0℃以上的低温对植物造成的伤害。
11.冻害:是指0℃以下低温使植物体内引起的伤害。
Chap.4
12. 中生植物:指生长在水分条件适中生境中的植物
Chap.6
13. 根际:是土壤中根系作用最为强烈的土壤范围,即植物根系与土壤的交界面。
14. 根际效应:由于根向根际土壤中分泌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一定量的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加之根细胞的死亡脱落,使根际土壤中微生物大量繁殖,.这种现象称为根际效应。
Chap.7
15. 植物种群:在一定空间中同种植物个体的组合,即植物种群。
16.生态位:概念不仅包括生物占有的物理空间,还包括了它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角色(如营养位置等)以及它们在生态因子变化梯度中的位置。
Chap.8
17. 植物群落:为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植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具有一定的植物种类组成,物种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执行一定的功能。
18. 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植物称为优势种
19. 建群种:优势层的优势种起着构建群落的作用,常称为建群种
20. 群落季相:随着气候季节性交替,群落呈现不同外貌的现象就是季相。
21. 裸地:没有植物生长的地面称裸地。
22原生裸地:是指不存在植被和任何植物繁殖体的裸露地段。
23.次生裸地:具备一定土壤条件或存在一定的植物繁殖体,群落形成较快。
Chap.11
24. 食物链:不同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索式单向联系称为食物链
二.填空
Chap.1.
1.生态学经典的定义,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 根据生态学研究的性质划分为理论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
园林生态学也属于应用生态学的范畴。
4.从园林的发展历史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造园阶段(又称传统园林阶段)、城市绿化阶段以及大地景观规划阶段。
5. 地球环境(globalenvironment)指大气圈的对流层、水圈、土壤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又称为全球环境。
6. 城市的物理环境,其组成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个部分。
城市生态环境也可分为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两部分
7.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是以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为主要污染物的煤烟型污染。
Chap.2
8. 根据人眼所能感受到的光谱段,光可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两部分。
可见光谱依据波长从长到短可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
9.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可以把植物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耐阴植物三大生态类型。
Chap.4
10.根据植物对水分的需求量和依赖程度,可把植物划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两大类
11. 水生植物类型很多,根据生长环境中水的深浅不同,可划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三类。
12. 陆生植物指生长在陆地上的植物,可进一步划分为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三种类型。
13. 生态系统营养成分的循环分成三个主要类型:1.生物个体层次上的物质循环2.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3.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
Chap.5
14.在大气组成成分中,对生物关系最密切的是氧气和二氧化碳。
15.大气污染可分为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两种。
16. 大气中的污染物主要通过气孔进入植物体内对植物产生毒害。
22. 粗略地可将土壤有机质分为非腐殖物质和腐殖物质两大类。
Chap.6
17.根据土壤质地,土壤可划分为三个类型:沙土类、壤土类、黏土类
Chap.7
Chap8
18. 一般讲,生物多样性可以从三个层次上去描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
19. 森林群落,随着光照强度渐减,依次发展为林冠层、下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等层次。
Chap.9
20 引起群落演替的原因可概括为内因和外因两大方面。
Chap.10-2
21. 蒋高明(1993)认为自然植被、半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是城市植被的主要类型。
22.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根据性质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四. 简答题
Chap.1.
1.城市环境的特征
答:
1)城市环境的高度人工化特征
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作用最强烈、自然环境变化最大的地方。
2)城市环境的空间特征
城市环境呈现出一定的平面和立面特征,这是城市环境各组成要素在城市平面和高度上有形的表现。
3)城市环境的地域层次特征
4)城市环境污染特征
城市环境的自我调节净化能力下降,容易出现环境污染,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健康带危害。
2.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答:
1)综合作用
生态环境是由许多生态因子组合起来的综合体,对植物起着综合的生态作用。
2)非等价性
对植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是非等价的,其中必有一个或几个因子起决定性作用,
3)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
生存因子对植物的作用各具其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
但某一因子的数量不足,可由另一个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调剂和补偿。
4)阶段性
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往往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
5)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
区分生态因子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对分析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及分布的原因是很重要的。
3. 主导因子的含义是什么
答:
主导因子有两方面的含义:
第一,从因子本身来说,某一个因子的变化常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发生明显改变,这个因子就是主导因子;
第二,对植物而言,某一生态因子的存在与否或数量上的变化会使植物的生长发育发生明显变化。
4.简述耐受性定律的内容
答:
生物不仅受生态因子最低量的限制,而且也受生态因子最高量的限制。
也就是说,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
Chap.2
5.根据住屋对光照程度的要求,描述植物不同类型的特点,以及园林植物配置上的注意点答:
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可以把植物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耐阴植物三大生态类型。
1)阳性植物
喜光而不能忍受荫蔽的植物,在弱光条件下生长发育不良,对树木而言,在林冠下不能完成更新。
这类植物的使用注意点:用于光照良好的环境,不适用于内庭、树冠下、室内环境。
2)阴性植物
具有较强的耐阴能力,常不能忍受过强光照的植物,
这类植物的使用注意点:用于光照强度弱的环境,适用于内庭、树冠下、室内环境。
3)耐阴植物
在充足光照下生长最好,但稍受荫蔽时亦不受损害,其耐阴的程度因树种而异。
这类植物的使用注意点:根据植株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观赏形态的变化来确定摆放位置
Chap.4
Chap.5
6. 园林植物对空气的净化作用
答:
1、降尘,通过降低风速,吸滞粉尘的作用达到
2、吸收有毒气体
3、减少细菌,通过降尘作用,植物的杀菌作用达到
4、减弱噪声
5、增加空气负离子
6、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7、吸收放射性物质
7.菌根的作用特点
答:
1)菌根的作用主要是互利共生
表现在菌根从园林植物获得光合产物和生长促进物质,而高等植物通过菌根获得矿质元素。
2)菌根对植物养分供给、土壤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菌根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提高微生物的活性,促进土壤的发育。
Chap.7
8.请用竞争排斥原理和生态位简述自然生物群落的特点
答:
(1)如果两个种在同一个稳定的生物群落中占据了完全相同的生态位,一个种最终会消灭。
(2)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导致生态位分化,能避免种间的直接竞争,从而保证了群落的稳定性。
(3)群落是由多个相互作用、生态位分化的种群系统组成。
9. 简述宫胁法植被恢复的方法和步骤
答:
利用宫胁法在城市进行植被恢复,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如下
(1)潜在植被类型的调查
根据这些残存的植被以及气候、地形等条件,可判断出潜在植被类型。
(2)优势种的选择和群落的重建
潜在自然植被确定后,即可选择待建群落优势种,然后准备足够的种苗用于重建。
制定种苗的培育计划,在苗床上用营养钵育苗,移栽到重建地点培植。
(3)养护阶段
Chap.11
10.简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个组成的特点
答:
1)生态系统的两大部分即为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指环境的生态因子。
生物部分按其功能作用可进一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生产者
主要为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也包括能进行光能和化能自养的某些细菌。
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代谢的基础,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类群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物质和能源的直接或间接提供者。
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决定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高低。
3)消费者
消费者是异养生物,主要是各种动物,它们不能利用太阳能生产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取食植物获得营养元素和能量。
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对初级生产物起着加工再生产的作用,而且许多消费者对其他生物种群数量起着调控作用。
4)分解者
分解者(decomposer)又称还原者,主要是细菌、真菌、放线菌及土壤原生动物和一些小型无脊椎动物。
它们能把动植物尸体的复杂有机物逐步分解为简单化合物和无机元素,并
归还到环境中去,供生产者再利用。
如果没有分解者的作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会停止。
11.判断一个生态系统是否平衡,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答:
(1)生态系统的生物与其生存环境是协调的
(2)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两者间的平衡。
(3)生态系统内部结构的稳定性。
(4)生态系统的平衡应是混乱度降低,有序化不断增加的过程。
-
(转自“/thread-2053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