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试论大学在高新技术发展和创新中的作用
大学的一般功能和作用文/曹绪亮对于大学功能的定位,我国《高教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大学具有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在西方,通常将大学的功能分为三大项:第一是知识产生的功能;第二是知识传播的功能;第三是知识的应用功能。
对于大学的这三项基本功能,笔者认为无所谓先后之分,这三项功能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
当前大学的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也不是从大学的产生就有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发展的。
如图:类型时期代表功能古典大学公元前一11世纪修辞学校(罗马)文化知识传授中世纪大学12—17世纪马黎大学(法国)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教育18—20世纪柏林大学(德国)教育与科学研究现代大学20世纪20年代斯坦福大学(美国)教育、科研与技术辐射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全球化的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发展高新技术成为各国抢占经济制高点的战略重点。
大学技术创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大学在高新技术发展和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1、大学是高新技术发展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以来,各国都在研究如何促进高新技术发展和创新,研究创新体系。
其结果都把大学作为高新技术发展和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0ECD)的国家创新系统的结构主要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部门和政府部门四个YUANQU型一型堕垦鋈塑-_要素组成,大学科研机构是国家创新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大学是高新技术发展和创新的源头没有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迟早会枯竭。
因此,在强调技术创新的同时,绝不能忽视知识创新。
如果说,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那么,知识创新的主体则是高水平的科研院所和高水平的大学。
其中,尤其是以理工为主的综合性重点大学,为知识创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培养和输送大量技术人才斯坦福大学的1300名教师中有89名国家科学院院士、167名文理科学院院士、65名国家工程科学院院士,有21名诺贝尔奖获得者;MIT的1700名教师中,有科学院院士76人、工程科学院院士53人,有8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大学现有两院院士3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4人。
浅谈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要:科技创新活动的宗旨就是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
就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整体还处在较低层面,情况可谓参差不齐,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本文在阐述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科技创新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大学生科技创新是指大学生通过对科学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应用与创新,以提升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的教育实践为目的,主要为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应用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
但多年来,中国大学教育还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几乎没有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领域的尝试。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是高校素质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1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现实意义1.1科技创新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平台。
素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其重要内容及重要实践环节正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坚持知行统一,把实践创新融入理论学习中,积极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学生通过参加科技活动,一方面可以提高观察问题、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运用课本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科技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2];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健全的人格。
因为学生要参加一项科技活动,不但要完成科技作品本身,还需要书写制作报告,就必须具备思维清晰、文笔流畅等,而且有些活动还需要接受专家提问,进行现场答辩。
所以,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求实作风、协作公关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也是大学生克服挫折,调整心态,不断进取的过程。
1.2科技创新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一方面,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科技活动激发自身的创新意识。
科技领域的很多悬而未解决的问题容易吸引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
我国高校新工科建设与教育模式创新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99计算机教育Computer Education第 2 期2021 年 2 月 10 日文章编号:1672-5913(2021)02-0099-05中图分类号:G642新工科与课程建设0 引 言近年来,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引发了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的变革,也引发了全球高等工程教育的变革。
为了应对这种变化和对卓越创新人才的需求,我国不失时机地推动了新工科建设与工程教育改革行动。
2017年,教育部提出了“新工科”发展战略[1-2],推动了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三部曲。
国务院发文明确提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及新经济发展,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加快推进新工科建设”[3]。
“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进一步推动了新工科建设,“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 等计划政策相继出台,各高校纷纷响应并迅速行动起来,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跨学科的研究院与新工科专业等新形态不断推出,一场“新工科运动”在中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正在形成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4]。
我国高校新工科建设与教育模式创新实践的探索与思考徐晓飞1, 2,沈 毅1,钟诗胜2(1.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2.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 威海 264209)摘 要:分析与总结我国高校开展新工科建设的新理念与新模式及其经验,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介绍新工科建设方案与实践经验,并对我国深化新工科建设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问题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新工科;教育模式;产学研融合;多学科交叉;创新创业;新工科“Π型”方案第一作者简介:徐晓飞,男,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兼威海校区校长,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校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新工科建设工作组成员,研究方向为软件服务工程、服务计算、企业智能计算、软件工程等,***************.cn。
浅谈大学科技工作在我国科技体系中的地位
展这 方面的研 究. 第 三,基础性 研究是探 索性很强 的 工作 ,结果很 难预期,且 成果往往不 能 直接 带来经济 效益,因此 ,既不宜通 过 追 求利 益最 大化 的市 场机 制来 推进 , 又 不宜 国家采取 计划性很强 的模式开展 研 究, 而大学恰 能为这种研 究提供良好 的 场所 .因为大 学的研究人 员一般都还 承 担着 相应的教 学工作,即 使相当一段 时 间 不能 出科 研成 果, 总还 有工 作业 绩. 另 一 方 面, 我 国 大 学科 研 的 效 益 比 较 高, 即国家对 大学的投入 比较少,而 产 出比 较高.这 是因为高校 的很多教师 在 没有 科研经费 ,或很少科 研经费的条 件 下, 为了提高 科研水平和 学术水平仍 坚 持 进行科学 研究;还 由于很多 研究生 , 特 别是 博士研究 生为了获得 学位,往往 在 很少 科研经费 的情况下, 仍争分夺秒 地 拼搏 攻关.这 种情况在大 学以外的专 职 研究 机构一般 很难长期坚 持下去,因 为 这些 科研机构 若没有科研 经费或科研 经 费很 少时, 机构就难 以维持. 当 然,把大学 作为基础 性研究的 主 要基 地时,并 不是要让大 学以外的基 础 性研 究机构和 研究人员转 行,而是要 通 过一 系列的政 策和措施让 他们进人大 学 继续 从事基础 性研究.我 国几十年来 形 成的 大学以外 的基础性研 究机构和研 究 人 员是 我国 基础 性研 究的 重要 力量 , 是 我国 的宝贵财 富.让基础 性研究机构 和 研究 人员进入 大学,恰恰 是要保护这 支 难得 的基础性 研究力量, 让他们更好 地 发挥 作用,因 为基础性研 究如果不与 大 学的 教育结合 ,即使有国 家科学基金 的
���
管 理 教育
MA N A G E ME N T
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氛围营造保障论文
试论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氛围的营造与保障【摘要】无论在国家、学校还是学生个人发展的角度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都具有重要作用。
要使科技创新活动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发挥实效性,就要通过学校宣传、教师的教育引导、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学校内部统一的认识来营造良好的氛围。
同时,需要建立一系列的保障机制使形成的科技创新氛围得到延续和稳固,主要包括:建立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健全和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制度、发挥好大学生科技社团作用和搭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台等四种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高校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作用与意义1.国家层面。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文明发达的不竭动力。
科技的生命在于创新。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再次明确指出要增强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科技发展的后续力量,他们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是关系到科技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锻炼和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相关能力的有效方法,对培养科技人才、繁荣科技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2.学校层面。
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高等教育在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基础性和生力军的作用。
大力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是高校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也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科技活动开展的程度能反映出一个学校对科技创新认识的层次,从而也会影响未来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的理解和潜质。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高校管理和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促进学风建设。
大学生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就必须在学好开设课程的基础上涉猎相关课外知识,因此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二,推动就业增长。
在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具备一定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学生,由于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在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上明显高于其他学生。
试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与推进
内企 业产 品或产业的持久竞争力, 才能从根本上解 决 资源、环境、人 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 。 ( 二)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原则。 发达 国家 的 创 新体系均是 以企业为主体 , 以市场机制为资源配
置基础 ,而我国长期 以来则是 以研究机构为主体 、 以政府财政投入为 主导的计 划机制为 资源配置基 础。 目前这种科技体制的弊端 已被人们所认识并在 逐渐克服。但 它的作用和影响在短期内无法消除。
。 。1。。 ‘ — ————r _rnnn - _11T r _ _-_~ …
约, 区域因个性而存在 , 个性成为 区域价值的依据 。
硅谷 的信 息技术研 究开发与制造、 加利福尼亚 的多 媒体产业、新加坡 的国际商务、中关村的高新技术 产业、浦东的国际金融和 国际外贸 区、珠江 三角洲 的制造 中心与外包中心、 陕西杨凌的高新农 业示范 区等, 区域特色鲜 明。因此, 各 各地 区要充分考虑
关键词 :区域科技创新体 系,组织结构 ,区域发展 对策
中图分类号:C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6 1(0 6 50 7—3 O 0 94 0 2 0 )0 .0 50
区域科技创 新体 系是指在 特定 的经济区域 内 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主体 要素( 创新机构和组织) 、 非主体要素 ( 刨新所 需的物质条件)以及协调各要 素之 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网络。 一个 良好的区域科 技创 新体 系应该 是一个 高效率的适应 当地实际的 区域性创新动力源 , 是一个 以创 新应用为核心 , 以 促进技术进步 与经济增长、 高区域竞争力和可持 提 续发展 能力为 目的 , 以市场机制为基础、 企业为主 体 、政府为引导的高效率的开放型系统 。
试论区域科技创新体 系的构建与推进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CATALOGUE目录•高校科技创新概述•高校科技创新的体系与能力•高校科技创新的实践与成果•高校科技创新的挑战与对策•高校科技创新的前沿与趋势•高校科技创新对社会的影响与贡献定义特点高校科技创新的定义与特点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推动经济发展01提升社会进步02培养创新人才03历史沿革自20世纪初以来,高校科技创新经历了从注重基础研究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再到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高校逐渐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趋势未来,高校科技创新将更加注重跨学科交叉融合、国际化合作交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的发展。
同时,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科技创新将更加注重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高校科技创新的历史与发展高校科技创新的体系030201高校科技创新的能力高校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技术上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具备自主创新的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人才培养能力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高校能够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高校具备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条件和实力,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高校具备与国际接轨的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能够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和竞争。
高校科技创新的评估指标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包括国际合作项目数量、国际会议和交流次数等。
包括博士生培养质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等。
包括技术转让收入、科技成果转化率等。
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包括论文发表数量、专利申请数量、专利授权数量、高被引科研项目层次和经费包括国家级重大项目数量、省部级项目数量、科研经费总额等。
高校科技创新的实践组织科技竞赛高校定期组织各类科技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施产学研合作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开展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建立创新实验室个实践和探索的空间,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试论高校创新能力的建设与教育行政改革
2 9 第7 0年 期 0
文化教 育
试论高校创新能力的建设 与教育行政改革
张 丽
( 西安财经学院政治与行政 学院 , 西 西校创新 能力建设 的主要 因素 , 出提 高我 国高校的创 新能力越须结合教 育行政改革 , 范教育行政管理 ; 探 指 规 建立现代 大学制度 , 改革 学校 内部管理模 式; 逐步 实现教授 治校, 建立良好的学术环境和保障机 制。 关键词 : 高校 ; 创新能力建设 ; 教育行政改革 好的基础教育是国家整体 国民素质提 高的基础 ,而高水平 的高等 教育则是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 。高 等教育承担 了大量 的基础研究 工作 ,在 国家 自主创新体系 中担负着知识 生产 、知识传播 和知识应 用 的重 要 职 能 。 我国高校原始创新能力 不足在 以下几个方 面表现明显 :在 《c si — ec n 、 ( a r 上发表 的论 文数量有限 ,与 发达 国家差距 巨大 ;高 ( te N u) 校 的 S I 文数量和论 文被引频次均远低 于世 界一流大学 ;建 国将 近 C论 6 周年 ,科研人员数量居世界各 国之 首,却没 有获得 过诺 贝尔奖 ;高 o 校获得 的国家 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 明奖数量很少 ;我 国高校 的重 大技 术 和方法发 明专利不但在欧洲专 利局、美国专利商标 局等 申请授 权的 发 明专利数寥寥无几 ,就是在 国内也较 少。这些问题 的出现 固然 与传 统 、科学文化 、科学积累 、经济基础等 软实力 因素有关 ,也 与科技 教 育体制 、人才、经费、体制 、机制 和学 术环境等有关 。从深 层次 上分 析 ,造成我国高校原始创新 能力不足的原 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高校行政化 阻碍了创新能力 的形成和持续提高 我国的高校根据管理层级都有规定 了相应 的行政级别 ,行政化 管 理模 式不利于科研人才 的成长 ,阻碍 了创新 能力 的形成 和持 续提高 。 高校 的各级领导主要有两个来源 ,一是 “ 学而优则仕” ,先做教授 后做 领导 ;还有是 “ 仕而优则学” ,领导做 到一定程度 ,学衔 自 然送 上来 , 先做领导后做教授 。不仅院系负责人 如此 ,连学校 的党政 行政领 导也 如此 。在行政权力 占主导 的情况下 ,高校行政领 导的好处非 常明显 : 因为手里的权利加上头顶 的学术光环 ,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经费 、课题 , 出席各种 国内、国际学术会议 ,抛头 露面的机会更 多。如 此形成 一个 循 环 :做 官—搞经 费一 出成果一更高 的学术光环一更大 的官 ,如 此循 环往 复。在某种程度上高校 的行政 系统 ,尤其是各级 领导 ,逐步垄断 了高校学术资源的绝大部分 ,掌握 了最 大的学术发言权 。这 种看似 正 常 的现象实际上严重阻碍 了创新能力 的形成和持续提 高 , 符合人 才 不 的发展规律 。首先 “ 学而优则仕 ”使得 很多在学术方 面有 较高建树 的 优 秀人才过早脱离 了其优势领域 ,这 些学有专长 的教授 、学者被安上 了行政头衔 ,整天忙于政务和 陷于会 海之中 ,被迫脱 离了教学、科研 的第 一线 。 “ 仕而优则学 ”产生 的问题 和对 于科 研工作 的冲击更大 , 种情况的蔓延 ,削弱 了高校 的创新能力 。高校 “ 近亲繁殖” ,并非近年 才有 ,也并非国 内才有 ,但国 内这种现 象的普遍和严重程度却是最厉 害 的。有调查显示 ,我 国高校有六成教 师毕业于本校 ,而且越是知名 度高 的高校 ,其 “ 近亲 繁殖”现象越是 严重。在一些高校里 , “ 近亲 繁殖 ”导致的一个突 出问题是 “ 门利益” 师 。在这个 “ 门”里 ,大家 师 往往相互提携 、共 同进退 。结果便是各个 “ 师门”之间形成各 自 “ 山 头” ,明里暗里的 “ 系”斗争严重 ,侵害了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学术发 派 展 。而 “ 近亲繁殖 ”导致 由导师和其 弟子组成 的教学 和学术研究链 , 在学术观点和学术研究 探讨方法上 ,常常一脉相承 。这样的研究 , 很 难有超越现有学术水平 的创新成果 出现。同时 ,由这个链条而维系着 的学术 “ 方阵” 会对他们的学术观点极力维护 , 而使学术争鸣销声 , 进 匿迹 ,形成一家独大 。如此则必然导致 学术 上的封闭和创新能力 的丧 失。 提高我 国高 校的创新能力 ,必须 从根本上人手 ,立足长远 ,彻底 改变形成这种现象 的体 制性 因素 ,培育 良好 的学术环境 ,逐步形成可 持续提高的创新能力 。 31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规范教育行政管理 . 我 国要建立真 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 制度 ,法治是根本 ,高校是 基 础, 政府是关键 。高校与政府关 系必须 予以准确的法律定位 , 明确 要 高校 的法律地位 ,使 高校与政府 的关 系构筑在法律的基础之上 ,这是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的前提 。在西方 国家的大学制度中 ,高校与政府关 系法 律化的核心则 是从法律 上确立高 校 的 自治地位 。我 国 19 年 的 98 缡 等教育法》 赋予了高等学校办学 自主权 ,其外延 可概括招生权、专 业设 置权 、科学研究权 、教学权 、校 内人事权、资产权和对外交往权 等, 但这些法定 的高校办学 自主权在 实践中并没有完全真正地得 到落 实 。我 国高校与政府 的关系虽具有法律 文本意义上的界定 , 但现实 中 其行政色彩仍然 占主要 方面 。淡化高 校与政府间的行政关系 , 高校 将 与政 府的关 系置 于法律 的基 础之上 ,实现高校 与政府关 系的法律化 , 确保学校 和政府 的行 为都在法律规定 的框架 内才能保证现代大学制度 的建立 。 3 改革学校内部管理模式 ,逐步实现教授治 校 . 2 我国 目前 的高 校管 理模式 ,主要是 政府行政管理模式在教育 系统 的延 伸 ,不适合 高校 。教授 治校 。在 西方大学是 一种传 统 ,在 中国。 也不是新生事物 。新 中国建 国后 的很 长一段时期 ,我国基本不谈 教授 治校 , 只是近年来 , 们对教授治校 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了。这种呼声 人 实质上是人们在寻求经典 的大学精神 回归 过程中发出的一种 自 的声 然 音 。现在 的大学在人们 的眼中 ,越来越像 官场 ,而越来越 不像 “ 研究 高深学问” 的地方 。我 国的教育管理体 制和法规制定和实施 过程 的行 政倾 向使得大部分一线 教师很难参与其 中 ,进而这些管理 制度逐渐符 合 了行政规律而远 离了学术研 究和学科 建设的规律 。实 现教授治校 , 实质上是对大学精神 的呼唤 ,是对学术 自治的呼唤 。 目前时期 ,在教授 治校暂时不能彻底 实现的情况下 ,主管高校 的 行政部门应多做一些把高校引 向尊重学术 、 视教育 、尊重学术规律 、 重 尊重大学教育精神 的方 向。在发展 中逐 步探索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教授
我国的技术创新体系
我国的技术创新体系1、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其核心内涵是实现国家对提高全社会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有效调控和推动、扶持与激励,以取得竞争优势。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基础成为企业、区域乃至国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平台,因此国家创新体系既包括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与效率,也包括提升全社会的知识基础等重要内涵。
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
中国科学院借鉴国外对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成果和实际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中,提出了关于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和高技术企业为主)、科研机构(包括国立科研机构、地方科研机构和非赢利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广义的国家创新体系还包括政府部门、其他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等。
”这表明中国创新体系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并举的系统。
2、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构筑主要有以下几点:(1)创新是具有经济和社会目标导向的行为,创新的实质是发展经济。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必须体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提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提高国家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2)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必须从中国自己的国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既要有在世界最前沿领域开拓进取,也要有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战略与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
(3)在中国,创新的核心是要从体制上、机制上解决好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创新的关键是提高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实力。
(4)创新不仅表现为知识和技术的转移,而且表现在创新系统多元化的要素有效地使用与协同,构成知识与技术的创造、获取、转移和应用的网络。
3、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四个系统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包括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
科技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河南省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和资源相对缺乏的省份,其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的支撑,改革开放30年来,河南省地方高校不仅在学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上占了绝大多数,而且为河南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是推进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地,是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是建设河南创新体系的骨干和支撑力量。
“十一五”以来,河南省认真实施科教兴豫、人才强省和自主创新跨越发展战略,加快创新河南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
然而机遇总是与挑战同在,发展也总是与矛盾共存,应该客观地看到,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制约河南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问题,急需寻找对策加以解决。
1 河南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河南省是一个高等教育大省,但绝不是强省。
河南的部属院校相对较少,在项目扶持和资金支持上主要靠本省的力量。
但是无论从本科院校数量还是博士点数量,无论从三大检索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还是项目和科研奖项数量上,河南高校明显落后于北京、江苏、山东等地区,河南高校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和层次都还比较低,科技创新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高校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如下:1.1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优势学科不突出河南大多数地方高校都是在改革开放后成立的,由于建校时间相对较短,多以传统专业为主体,在专业结构与学科结构上都较为单一。
经过近几十年的建设在学科的纵向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扩展,但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对于新兴交叉的边缘学科的建设却显得举步维艰。
近年来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原有的专业和学科难以适应这些新的变化,致使其成为提升河南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瓶颈与核心问题。
1.2 科研与教学的定位不准确、科研方向不明确高校的发展定位不是“空中楼阁”,河南不少高校不顾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盲目确定自身的发展定位现象突出。
片面追求论文、项目和成果,导致缺乏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难以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科研方向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河南有些地方高校缺乏科研发展的整体规划,校级重点科研方向不明确,科学研究处于一种自发的、分散的状态,缺乏长期的目标导向。
科技创新教育论文范文3篇
科技创新教育论⽂范⽂3篇学校科技创新教育论⽂1创建良好的校园科技创新教育环境1.1建设⾼素质科技教师队伍1..1.1配备专职科技教师学校应选择热爱科学、年富⼒强、奉献精神强、责任⼼强的教师来担任科技教师。
1..1.2培训学科教师可通过⾯向全体教师的知识培训、专家讲座、制度建设、激励机制等⼿段与措施,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科学素养,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教育教学活动的探索和指导⼯作。
1..1.3提⾼科技教师综合素质定期召开科技教师座谈会,及时沟通、相互了解教学实施中的问题和经验;实⾏青蓝⼯程的管理激励制度,培养发掘有科技创新教育教学潜⼒的科技教师。
1.2开展科普推⼴宣传活动(1)举办校科技周活动、组织学⽣参加全国、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
做到早部署、早安排,围绕科技活动主题,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系列科普活动。
(2)组织学⽣观看科技⽚。
可收看中央电视台《科技博览》、《⼈与⾃然》、《科技之光》、《⾛进科学》等科技节⽬;组织学⽣征订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如《科学⼤众》、《少年科学》、《少年智⼒开发报》等;介绍科学家故事,如⽜顿、爱迪⽣、富兰克林、贝尔等众多科学家热爱科学、献⾝科学的故事。
(3)定期组织学⽣精⼼策划,张贴科普墙报、办科普专刊,展⽰科技创新优秀活动项⽬,展⽰学⽣⾃制的标本、教具、学具;开设科普讲座;举办“科技在腾飞”的⼿抄报等形式新颖、富有特⾊的⽐赛;组织部分学⽣写⼼得体会,利⽤校园⼴播选播优秀作品。
(4)⼤⼒宣传热爱科学、具有创新思想的青少年先进事迹,不断激励学⽣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科技创新潜能。
只有让学⽣积极参与、⼴泛参与,才能真正在校园内营造⼀个爱科学、学科学、⽤科学的氛围,让科技意识深⼊⼈⼼,取得良好的科技宣传和普及效果。
2整合基础学科课程和科技活动开发科技创新教育资源把学校科技创新教育与教育整体改⾰相结合,并⼊教育主渠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和主渠道。
试论我国现代化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实现路径
尊敬的读者: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国现代化体系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现代化建设也变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我将在本文中从多个方面对我国现代化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实现路径进行深入探讨。
一、我国现代化体系建设的现状1. 经济领域我国经济正在经历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现代化体系建设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仍面临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2. 社会领域社会领域的现代化建设也是我国现代化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领域,我们面临着城乡差距、社会福利不健全等挑战。
3. 科技领域科技是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我国已经在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需要解决创新机制不完善、科技与产业融合不深等问题。
二、实现路径1. 推动高质量发展在经济领域,我国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2. 促进社会公平在社会领域,我们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扶持力度,推动社会公平,实现现代化社会体系建设。
3. 加强科技创新在科技领域,我国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现代化科技体系建设。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我国现代化体系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体系建设。
总结与回顾通过对我国现代化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实现路径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化建设涵盖了经济、社会、科技等多个领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不断推进社会公平,加强科技创新,才能最终实现我国现代化体系建设的目标。
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文章完。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然而,随着世界的变化和发展,我国也必须不断开拓前行,适应当今世界的现代化要求。
现代化体系建设是我国的战略性目标,它不仅涉及国家的经济繁荣与社会稳定,更是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中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海量免费资料尽在此中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一)概况国家创新体系是社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和基础,是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的摇篮,是综合国力竞争的灵魂和焦点,其主要功能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运用。
“十五”计划《纲要》首次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立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促进知识创新工程”;实施“跨越式发展”的宏伟战略。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同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
随后,政府部门的科研机构、企业的科研机构、大学的科研机构、地方科研机构都相继建立。
可以说,中国国家的创新发展是和新中国的成长同步的。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创新系统在不断发展演化着。
从总体上看,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和加强。
(二)中国的国家创新战略阶段中国的国家创新战略的演化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张凤等,1999)。
1. 形成阶段(1949—1977年)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建立各类科研机构,制定国家科技发展计划,逐步形成国家创新体系。
这个时期的科技计划主要有“12年科技发展规划”等。
这—阶段主要是为了国防安全的需要,中国的高新技术发展倾向于军事方面,在高能物理、化学物理、近地空间海洋科学等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其重要的标志。
这些科技的成就,不但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而且促进了此后中国高新技术的建立和发展。
此时的国家创新模式主要是“政府主导型”,由政府直接控制,相应的组织系统按照功能和行政隶属关系严格分工;创新动机来源于政府认为的国家经济的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需要,等等;创新各级政府制定;政府是资源的投入主体,资源严格按计划配置,创新的执行者或组织者进行创新是为了完成政府任务,其利益不直接取决于它们的现实成果,同时也不承担创新失败的风险和责任。
2. 发展阶段(1978—1995年)这一阶段的主要表现是探索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模式和创新政策,出台了改革政策和措施。
试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b i i ihlvl nv ri .I h o reo o srci cet c t h oo i l n o a o ytm ,weso l a ul n hg — e ies y n t ecus fc ntu t si i & e n l c dg e u t g n nf i c g a i v t n sse i h ud ly
高校科 技创 新体 系 建设 的概 念 源 自国家创 新体
[ 摘 要 ]加快我国高校 ,特别是重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既是推进国家创新体 系建设 的迫切需要 ,也是
提升高校竞争力、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要求 。我 国高校在科技创 新体 系建设 中,应重点 建设 好两个平台和一个
试论高校教育创新与科技创新
科技 创新 未 有 ” 即新 颖性 , 是创造 性 之所指 。 育创新 是 性 就 教
2 纪末 信 息技 术 的出现 , 然 改变 了世 界 , 0世 蓦 迅速发 展 到信 息化 社会 ,出现 了全 新 的信息 文 明 。
2 世 纪是 科 学技 术 突飞 猛进 的世 纪 ,科 学技 术 的 1
面, 也可 能带来 因循守 旧 、 随波 逐 流 、 炎 附势 的 趋
阴暗的另一面, 不能一概而论 。 但有一点应该肯定
适 应性 教育 强调 的是 客 观 , 主观要 服从 客 观存 在 的 现 实 , 带来 的教 育效 应 是稳定 和 保存 现状 。而西 它 方在 创造性 教 育上则 不 同 。 它强 调 的是 以主观 能动
标 。以往 , 闫 的科 技 工作 普遍 存 在 自主创 新 能力 我 不足 的 问题 , 教育 、 科研 工 作 大 多 处 于跟 踪 和 模 仿
阶段 , 这种 状况 难 以适应 知 识经 济发 展 和新 世纪 严
峻挑占l 戈与民族 复 兴 的形 势要 求 。2 1世 纪要 使 我 国
教 育科 技水平 跻 身世 界 先进 行列 , 要着 力 推进 教 需
没 有个 性 就不 可能 有创 造性 。一个 知 识 丰富 , 能力 强 的人 , 一定 就 具有 较 高素 质 。所 以高 校人 才培 不 养 应在 传授 科 学知 识 、培养 创 新能 力 的基 础上 , 更 应 注重 提 高人 才培 养 的素 质 ,即思 想 道德 素质 , 文 化 素 质 、 务 素质 、 心素 质 。其 中思想 素质 是 根 业 身 本, 文化 素 质是 基础 , 务素 质 是本 领 , 业 身心 素质 是 本钱 。为培 养高 质量 的人 才 , 个高 等 院校应 根 据 每 学校 的学科 特色 和 优势 , 素质 教育 贯 穿人 才培 养 把 的全 过 程 , 以提 高 高 校大 学 生 的 文 化 素质 , 高 高 提
高等学校实施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与策略建议
高等学校实施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与策略建议◎董鹏胡咏君[摘要]科技创新已经是当前高等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正确的科技创新政策能够有效促进高校的科技创新工作。
但是,目前高校在科技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导致科技创新工作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政策实施问题的研究,试图找出改善此项工作的办法和策略,为高等学校和政府今后制订科技创新政策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政策;实施中图分类号:G4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82(2019)01-0069-04Title:The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of implemen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uthor:Dong peng(Planning Dept of Carlstar Group,Meizhou Guangdong,514759);Hu Yongjun(Research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Hubei,430070)Abstract: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as been an important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present.The correct polic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However,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which result in that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work cannot get maximum development.This paper tries to find out the methods and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is work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olic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o as to provide a reliable theoretical basis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government to formul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olicies in the future.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echnological innovation;policy;implementation[作者简介]董鹏,卡莱(梅州)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计划部战略研究员,主管,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胡咏君,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教授,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创新教育。
试论高校科研发展的新思路
科学 研究互 相促 进 、联 动 发展 已成 为共 识 。学 科 建 设是 高等 教 育 中一项 极 其 复 杂 的基 础工 程 ,其 内涵
丰富,包括了学科规划、师资队伍建设 、高层次人才培养、学术研究 、教材建设 、实验室建设 、信息 平 台建 设 和图书 馆信 息 建 设 等 。学 科 建 设 所 强 调 的 凝 练 学科 方 向 、汇 聚学 术 队伍 、构 建 学 科 基 地 等 , 都是 以科 学研究 为基 础和 纽带 。科 研 项 目是 学 科建 设 的载 体 ,并带 动着 学 科 的 发展 ,为支 撑 学科 的建 设起 到 了坚实 的支撑作 用 ,科学 研究 的水 平 和科技 成果 已经 成为学 科建设 水平 的重 要标 志 。 依托 重点学 科建 设科 研基地 ,使 科 研基 地 成 为 科 技 发展 、人 才 培 养 和 创新 团 队建 设 的大 舞 台。学
科建设 是 内容 ,基地建 设 是平 台 。科 研 基 地 的技 术 优势 、人才 优 势 为 学科 建 设 提 供 了有 力 的支撑 和 保 障 。凭 借科 研基 地优 良的资源 和环 境 ,发挥 优 秀 人 才 和创 新 团 队 的作 用 ,使 科 研 基地 有 更 多 的机 会 承
担国家重大科研项 目,同时也创造出许多代表先进技术和高水平的优秀成果 ,为提高学科建设质量做
第 1 卷 第 5期 1 2 0 年 1 月 09 0
北京 邮电大学学 报 ( 社会科学版 ) Junl f U T ( oi c n e E io ) o ra o B P Sc l i cs dt n aSe i
Vo. 1.No 5 11 . 0c. 2 0 t 09
试 论 高 校科 研 发 展 的新 思 路
贡献 。 2 .科 学研 究与科 研基 地 、人 才培养 的关 系
试论如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践报告
试论如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践报告(中英文版)Report on How to Achieve High-level Self-reliance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一步。
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面临一系列挑战。
本报告旨在探讨如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期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Firstly, strengthening basic research is crucial for achieving high-level self-reliance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We need to increase investment in basic research, foster a culture of innovation, and encourage collaboration between researchers.其次,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也是关键。
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Secondly, improving the innovation ecosystem is essential.We should further refine innovation policies, strengthen innovation platforms, optimize the innovation environment, and enhance our innovation capabilities.此外,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也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举措。
我们要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质量,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我国创新创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概念源自国家创新体系。
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加快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1998年,我国提出了大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任务。
近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奋斗目标,这为高校,特别是国家重点建设高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就是指高校将各种资源通过重新调整、组合、优化配置而形成的一个有利于高校科技创新的有机体系。
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强大生力军,加快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既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高校竞争力、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要求。
针对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中存在的科研力量分散,科研整合程度不高,现有科技创新平台的综合性、交叉性、集成性普遍较低的状况,我们认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应着重建设好两个平台和一个基地,即建设好基础研究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和工程化研发平台以及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同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相结合。
一、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建设基础研究创新平台是高校优势的体现,也是国家科技创新平台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创新平台的建设要克服现有院系管理组织的弊端,打破各部门和单位之间影响团队形成和发展的制度壁垒,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创新团队,探索建立一批多学科集成基地的有效机制。
1.凝炼学科方向选择、调整、凝炼学科方向,凝炼出重大科学问题和目标,是创新平台的生命线,是产生重大、可集成成果的保障。
高校要彻底改变当前学科建设中“一片高原、没有高峰”甚至是“一片平原”的状况。
在选择学科方向时要考虑三个方面:一要抓制高点,从战略和优势领域人手争得发展先机,准确预测学科发展趋势,瞄准科学发展前沿和重大生产及社会实践问题,体现前瞻性。
二要通过抓重点,发挥重点学科的先导和示范作用,切实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体现可能性。
突出重点,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要根据国内外学科发展状况、自身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教师队伍的结构和发展趋势,选准自己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学科。
一旦选准,就要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建设。
对于这些领域,学校应积极申请国家或省部级重点学科或重点实验室等,争取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通过深化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分流调整人员,强化对优势学科和高水平学科的支持,集中有限的资金和人力,发展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且是本校优势的基础研究领域,力争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使重点研究方向与重要研究领域上新台阶。
例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经费上,给重点建设的学科增加3%~5%的经费,其他学科则减少3%~5%的经费。
三要突破原有学科界限,通过大力推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体现创新性。
要切实发挥重点学科尤其是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带头作用,创造条件,以一个或几个重点学科为核心,在相同或相近的学科领域中建立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支持、相互依托的学科群体,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促进新兴、交叉学科的产生,增加学科建设的活力。
2.培育“学术大师+团队”的科技创新队伍拔尖人才及其领衔的创新团队是创新平台的灵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都不是依靠单一学科所能解决的,更不是科技人员单枪匹马独立工作所能完成的,而需要科技人员组成团体进行协作攻关。
据统计,从1901年到1972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286人中,有185人的研究成果是合作完成而取得的,占总人数的64.7%。
(1)遴选一流的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
一流的学术带头人在创新团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帅才更难求。
一个将才,一个帅才,往往决定了一个集体在国际国内的地位”。
对学科带头人的遴选应以学术研究能力和组织能力为第一评价指标,培养和选拔学科带头人必须遵循科学性和创新性原则。
学科带头人首先必须具有很强的学术研究能力,有深厚的学术底蕴,有前沿的研究成果,是本学科领域中非常有造诣的学术权威,能以学术服人;其次,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学术组织和领导能力,能知人善任,充分调动团队中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能组织团队成员共同承担重大课题,推动学科向前发展;第三,要有深邃的学术眼光,能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研究领域的学术前沿问题,能准确地判断和确定学科未来发展的趋势。
除此以外,还应该有良好的学术道德,高尚的人品以及深广的学术气度,能推进不同学术观点和学术流派的发展。
(2)打造优秀创新团队。
首先,要消除“近亲繁殖”现象,重视创新团队的学缘结构。
“近亲繁殖”容易导致狭隘的学术派系,影响知识创新和育人质量。
因此,外国高校一般不在本校毕业生中选留教师。
例如,哈佛、耶鲁和斯坦福等著名大学,即使教师队伍中有本校毕业生,也是他们毕业后先到其它大学任教几年,等他们在学术上有了一定名望,掌握了不同学术研究方法和教学风格时,再高薪聘任回来。
我国高校在人才引进上,可借鉴国外大学的做法,实行公开的教师聘任制度,严格限定本校毕业生在教师队伍中的最高比例。
只有这样,“近亲繁殖”的现象才能得到控制,才能选聘到不同学派的最优秀的人才。
其次,要从政策和制度上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促进创新团队的成长。
我国高校教师评价制度中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严重制约着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团队的建设。
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和完善适合高校高层次人才特点的考核评价体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对团队整体效益和成果的考核办法,使评价工作与科技创新的规律相适应。
在评价过程中,既要考核结果,也要强调考核过程;既要重视当前的产出,也要重视潜在的创新能力。
学术评价体系应该强化对学术原创力的尊重,把创新而不是把发表论文或者出版专著的数量作为衡量学术研究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标尺。
对优秀拔尖人才应适当延长评价周期,简化评价环节,为他们营造自由宽松、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
对探索性强、风险性高的项目和创新性强的“非共识”项目的研究,如果失败,应当给予宽容。
一旦成功,应当给予奖励。
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教师不必要的压力,消除浮躁和短期行为,使他们潜心进行科技创新活动。
为克服片面追求论文发表数量带来的弊端,近年来北京大学一直致力于推行论文代表作制度,这对全国高校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3.构筑创新基地创新基地是人才成长和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
强化创新基地建设,首先要提高硬件环境的现代化水平。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能否取得一流的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流的研究手段,光靠小米加步枪不可能打赢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
高校必须改善技术装备,建设一流的实验室、工程中心,包括一流的仪器、设备、制剂、信息、工作空间以及工作氛围,努力为科研人员提供一流的研究平台,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一方面要整合现有的研究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网络研究中心,创造更为优化的科研环境;另一方面要适当增建一批研究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网络研究中心,为优秀拔尖人才提供“用武之地”。
高校创新基地建设中更为重要的方面是加强软件环境建设,建立“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新型运行机制。
应根据学科发展的趋势,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建设和培养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国家未来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和作用的领域以及突出中国特色的新兴领域进行规划布局,通过竞争或评估,择优支持一批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创新基地,设立运行和开放基金,真正实现高水平创新基地的开放、流动和竞争,实行面向国内外招聘研究人员的制度和访问学者制度,不断吸纳高水平研究人员和客座研究人员,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在部分世界科学前沿和对国家未来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和作用的领域取得突破,使其成为国家创新工作和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
二、成果转化和工程化研发平台建设这类平台属于应用研究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的平台,主要包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技成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我国高校科技工作的老大难问题,这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为此,高校应当积极探索建设若干具有广泛适应性和持续创新能力,能广泛吸纳高校最新科研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经营管理人才的高校国家技术中心。
1.加强高等学校与社会的联合高等学校实现开发创新的重要途径就是与社会各界开展广泛和直接的联合,形成将研究成果顺利转让社会并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机制。
高等学校通过成果转让,向社会有关部门提供知识和人力上的支持,社会有关部门特别是企业可以向高等学校提供所需要的科研经费,使双方形成良性互动,优势互补。
近年来,高校和企业经过探索,已形成多种产学合作模式,例如高校通过技术市场向企业转让科技成果、开展项目合作、在高校建立“开发研究中心”、高校与企业签订长期全面合作协议等。
在此基础上,高校要继续扩大与企业的合作领域和合作渠道,把学校的人才、技术、智力要素与企业的资金、设备要素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机制。
在合作过程中,不管是企业还是高校均应鼓励人员流动和信息交流,高校教师与科研人员要经常向企业流动并兼职,企业界技术人员应到高校学习和从事研究工作,这既有利于双方互相学习和信息沟通,又可以帮助高校了解企业所需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确定选题方向,减少高校科研资源的浪费,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2.鼓励高等学校创办高新科技产业如果说高校通过与社会联合实现开发创新还是间接性的,需要有一个双方磨合的过程,那么,高等学校直接利用自身的科技成果创办高新科技产业,则是实现直接开放性创新的重要途径。
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学校创办科技型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
大学科技园就是高校创办科技型企业的模式。
大学创办科技园区,可以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一个良好的软硬件环境与发展空间,它既是科技成果的孵化器,又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器。
我国的高校一方面必须依靠知识创新或科技优势创办高新科技产业;另一方面,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与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准建设高等学校的科技园区和各类科技产业,提高经济效益与开发创新的能力。
三、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建设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中,必须围绕国家、区域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建设一批具有创新性、交叉性、开放性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1.不断增强实践意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社会科学只有面向国家和社会需求,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研究方法和学风上力戒“形而上学”、“闭门造车”、“书斋里面做学问,安乐椅上搞研究”的传统陋习,而应大力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深入社会、深入实践、深人群众,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
通过国家社科创新基地的建设,加强对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重大课题的研究,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应用对策研究,以应用对策研究促进基础研究,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对策研究,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优秀成果应用于党和政府决策,应用于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在研究和解决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全面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