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肿病多血管炎的临床及影像特点
老年肺肉芽肿性血管炎的诊治(一)
首 先 界 定 ,主 要 包 括 韦 格 内 肉 芽 肿 ( gn1 wee eI . s
gan l t i WG) rn ln o s o as , 、变 应 性 管 炎 和 肉 芽 肿 病
( l r i n i i a d g a n mn i s ̄ h ‘ S r u s a l g c a g i s n J n l a o i ,C i g la s e l ‘ n —
1病网与发病机制 具 体病 冈尚不 明确 , . 由于病 变组织免疫复合物沉积 少见 , 但常有补体增 高 , 故可 能与细胞 免疫有关 。当致敏的淋巴细胞 次接触抗原 后, 可激活单 核细胞 , 使之转化 为臣噬细胞 或组织细 胞与多核巨细胞 , 参与 肉芽肿的形成 。 2病理 改变 本 组疾病 的病理 特点除 B G为支 . C 气管巾心性病 变外 , 其他均显示 m管中心性 f管炎和 仃 L 肉芽肿 , 包括 血管壁的炎症 ̄  ̄ 胞浸润 、 I1 1t l 肉芽肿形成 和肺 实质坏死 1 1肺 血管 炎的炎症细 胞包括 中性粒 2 - 3 细胞 、 正常或异 常淋 巴细胞 、 嗜酸性粒 细胞 、 核细 单 胞、 组织 细胞 、 细胞 等 , 浆 炎症 累及 血管 壁的 全层 。 肉芽肿为上皮样细胞 及多核巨细胞 、 巴细胞 、 淋 嗜酸
sn r e C S 、淋 巴瘤 样 肉 芽 肿 病 (y p o a i ydo , S ) m 1 hm td m o gau l t i L G) rn ln o s Y 、坏 死 性 结 节 性 肉 芽 肿 病 o as ,
(l' ii r igau m t i N G) If in s c d r l a s , S 及支气管 中心 er z g a o n o o s o 性肉芽肿病 ( ̄ nlcn・ ・ u m t i B G)-c 1o coe ic l l a s , C l3 r l l ga o o s i n 1 J,
Wegener肉芽肿
Wegener肉芽肿Wegner肉芽肿(Wegner’s granulomatosi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血管性系统性炎症性疾病,具有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
1931年Klinger首先描述了此病。
5年后,Wegner全面地描述了这一疾病,并将其与结节性多动脉炎区别开来。
就其完整的形式而言,此病以上、下呼吸道的坏死性肉芽肿性炎症、血管炎和肾小球肾炎为特征。
通常将无肾病者称为此病的“非完全”形式但是人们已经对这种非完全型Wegner肉芽肿在疾病分类学中是否可作为一独立的病疾病概述Wegener肉芽肿病因不明,发病率每年为0.4/10万人,见于各年龄组,30-5 0岁为高峰,男性略多。
组织学改变为小动脉、小静脉及毛细血管的肉芽肿性炎症及坏死。
常有发热、关节肌痛等。
同时有以下特点:鼻炎,鼻旁窦炎常是首发症状;继之出现咳嗽、咯血、肺炎或胸膜炎,X线示肺内结节,薄壁Wegener肉芽肿空洞,多发性较单发性更常见,肺浸润可为弥散性或分叶性;局灶性坏死性肾小球炎常较晚些出现。
以上特点被称为Wegener肉芽肿三联征。
如无局灶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则称二联征。
血管炎是造成本病多系统损害的基础,病变波及鼻软骨,造成马鞍鼻。
有表现为巩膜炎、皮疹、皮肤溃疡、神经炎、关节痛、关节炎、甚至心肌缺血者。
血C—ANCA阳性是一特征。
早期病例阳性率为50%,三联征活动期病例可达1 00%,静止期常为阴性,大多病例的滴度与病情活动程度呈平行关系。
过去死亡率很高,自从联合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缓解率在90%以上,4年存活率为88%。
病变局限在呼吸道者,有人主张用复方新诺明(磺胺甲基异恶唑加甲氧苄氨嘧啶)治疗。
流行病学Wegner肉芽肿属于非常见病,且易误诊,其流行病学还不十分清楚据估计美国Wegner肉芽肿的发病率接近3×10-5。
来自英国的四项研究显示该病的年发病率为0.5×10-6~8.5×10-6。
过敏性血管炎和肉芽肿病的症状有哪些?
过敏性血管炎和肉芽肿病的症状有哪些?常见症状:鼻塞、带血粘脓鼻涕、喘证本病是一种少见的系统性风湿病,常为发作性,可两三个月至数年发作1次。
急性发作期患者可有发热、贫血、消瘦、全身不适和食欲不振,有时发热可呈稽留热或弛张热。
部分患者伴有关节炎或关节痛,但几乎所有的患者均以肺部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Churg-Strauss 综合征的主要表现。
1.疾病的分期Lanham等将Churg-Strauss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分为3个阶段:①第一阶段为前驱期,可持续数年(一般都在10年以上,有时可长达30年),主要表现为过敏性鼻炎和鼻息肉,常伴有哮喘。
②第二阶段以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受累组织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
临床上常表现为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或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病变可持续数年,缓解和复发常交替出现。
③第三阶段为系统性血管炎期。
临床上并非每个病例的发展都符合这种分期顺序。
一般而言,系统性血管炎在哮喘发作数年(平均约3年)后出现。
哮喘出现后很快就出现血管炎者预后较差。
2.呼吸系统表现(1)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见于大多数患者,是Churg-Strauss 综合征最常见的初发症状。
另外,常同时伴有反复发作的鼻窦炎、副鼻窦炎和鼻息肉。
主要症状为鼻塞,排出脓性或血性分泌物,息肉严重时可阻碍呼吸,鼻黏膜可呈颗粒状易碎的结痂。
鼻黏膜活检常见肉芽肿,常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但血管炎少见。
(2)哮喘:哮喘是Churg-Strauss综合征最主要和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之一,几乎见于所有患者。
与普通的哮喘相比,一般发病年龄较大,常在35岁以后开始出现。
在血管炎出现以前,哮喘一般症状较重且发作频繁。
但血管炎出现以后哮喘反而可得到缓解。
哮喘发作的严重程度与系统性血管炎的损害程度无明显的相关性。
(3)肺部浸润:肺部的浸润性病变一般出现在疾病的第二阶段,可同时伴有哮喘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很相似。
肺内浸润在放射学上的表现是多样性的,常较为短暂,可迅速消失。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的护理课件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的预后通常较差,病情可反复发作并逐渐恶化,最终累及 全身多器官。死亡原因多为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预后也与 是否得到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有关。
转归
部分患者在经过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后,病情可得到缓解或控制,但仍有复 发的可能。部分患者可逐渐发展为系统性的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累及全身多 器官,甚至危及生命。
诊断标准:满足以下3 条中的至少2条可诊断 为GPA
1. 鼻或口腔炎症
04
2. 肺受累表现
05
3. 肾脏受累表现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的病因
1 2
感染
部分患者发病前有感染病史,如细菌、病毒等 。
自身免疫异常
患者体内可能存在自身抗体,攻击自身组织导 致炎症反应。
3
环境因素
如吸入有害物质、药物等也可能与疾病发生有 关。
自我保健和家庭护理建议
自我保健
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 动、均衡的饮食等。同时,避免接触诱发复发的因素,如感 染、药物等。在病情缓解期,可适当进行轻度的运动和活动 ,以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力。
家庭护理
家庭成员需要给予患者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增 强信心。同时,注意患者的饮食和营养摄入,保持室内空气 流通和环境卫生。在病情活动期或恶化时,需要协助患者做 好生活护理和心理疏导。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的症状
上呼吸道症状
鼻塞、流涕、鼻出血、鼻窦炎等。
下呼吸道症状
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
肾脏受累症状
血尿、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等。
其他症状
发热、乏力、关节痛、皮肤损害等 。
02
疾病管理
饮食护理
保持均衡饮食
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新视野
外周血及局部Eos
重症哮喘及健康人胸部影像学征象
Severe asthma
Healthy people
XF Lin, QS Zeng,QL Zhang, et al. 2017 Gird
常见EGPA胸部影像学征象
centrilobular nodules(小叶中心结节) tree in bud(树芽征)
63
2017年国际查房:EGPA局限型存在的可能性
EGPA 基础研究: 寻找不同的生物标记物
发现25个血清生物标记物的差异
局限型EGPA VS. 重症哮喘
内容提要
1 EGPA:定义及其流行病学
--- 2
哮喘与EGPA
3 如何从难治性哮喘人群中 鉴别EGPA
EGPA治疗与展望 4
重症难治性哮人群中的EGPA
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新视野
如何从难治性哮喘人群中鉴别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启蒙病例(哮喘到诊断EGPA)
女,40岁,支气管哮喘6年,使用“舒利迭”吸入、间断口服强 的松,但仍反复发作;间断发热、四肢乏力半年。
外周血: EOS 58%、诱导痰:EOS 37%,灌洗液:EOS 32.5% 骨髓:嗜酸粒细胞增多。 总IgE: 1484 kU/L
①呼吸道过敏:有过敏性鼻炎、鼻息肉和哮喘等. EGPA发病高峰年 龄为30~40岁,男女均可患病。其病因不明,但与过敏及变态反应 性疾病相关性很强,几乎每个病人在病程中都有哮喘的出现。 ②血Eos增多 ③组织内Eos浸润:表现为一过性肺浸润及胃肠炎
病理特点——小动脉活检是诊断的“金标准”
坏死性血管炎、组织中有Eos浸润、血管外肉芽肿形成
多发磨玻璃影
XF Lin, QS Zeng,QL Zhang, et al. 2017 Gird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并发大动脉病变诊疗一例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ranulomatosiswithpolyan giitis,GPA)属于系统性血管炎分类的小血管炎中抗 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n tibody,ANCA)相关血管炎中的一种[1],其病变主要 累及小血管,包括毛细血管、微静脉、微动脉、中 /小 静脉、中 /小动脉等。GPA并发大动脉病变在临床 上少见,迄今仅有国外少数关于 GPA可并发主动脉 及其一级分支受累的个案报道,表现为血管周围炎、 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夹层等,血管病变严重者需外 科或介入手术治疗。目前国内尚未见到 GPA并发 大动脉病变的病例报道。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8年 2月第 12卷第 1期 ChinJAllergyClinImmunol,February2018,Vol.12.No1
31
·病例报告·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并发大动脉病变诊疗一例
杨华夏,பைடு நூலகம்茹萱,陈 洋,冯瑞娥,蒋 颖,张奉春 作者单位:100730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风湿免疫病学教育 部重点实验室 (杨华夏、陈茹萱、陈洋、蒋颖、张奉春),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 (冯瑞娥) 第一、二作者对本文贡献一致 通信作者:张奉春,Email:zhangfccra@aliyun.com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27岁,因 胸 痛 1年、眼 红 3个 月 于 2017年 2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患者 2016年 1 月无诱因出现胸痛,伴胸闷、乏力感,无发热、盗汗等 症状,行胸部 CT平扫检查发现右肺下叶空洞,其内 未见液平(图 1);升主动脉、无名动脉起始部管壁增 厚,呈环形高密度影。主动脉 CT血管成像显示升 主动脉及主动脉弓前部管壁增厚(图 2),考虑为主 动脉夹层,故行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置换术。术中 见主动脉外膜水肿,主动脉管壁明显变硬变厚,弹性 差。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检查提示病变累及主动脉 壁及其周围组织,可见较多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 粒细胞浸润,可见小血管炎,散在多核巨细胞聚集形 成肉芽肿,并见坏死及微脓肿形成(图 2)。术后患 者胸痛症状缓解。2016年 11月患者无诱因出现左 眼球结膜红肿、眼痒、异物感、烧灼感及胀痛,伴少许 脓血性分泌物,当地医院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 眼,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2016年 12月患者无 诱因发热,伴胸痛、咳嗽、咳少量白痰,偶有暗红色血
肉芽肿的诊断与治疗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未来需要更加重视 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工作,帮助患者更好 地管理自己的健康和生活。
THANKS.
局部治疗
如热敷、理疗等,可缓解 疼痛、促进炎症消退。
适应症
适用于早期、小型肉芽肿 ,以及无法耐受手术或拒 绝手术的患者。
手术治疗方法及适应症
切除术
将肉芽肿完整切除,适用于较大或有 症状的肉芽肿。
适应症
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肉芽肿较大或 影响美观、功能的患者。
刮除术
用刮匙将肉芽肿刮除,适用于浅表、 小型的肉芽肿。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精准医疗的应用
新型治疗方法的探索
随着基因测序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的发展 ,未来有望实现肉芽肿的精准诊断和治疗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目前,针对肉芽肿的治疗方法有限,未来 需要继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如细胞治疗 、基因治疗等。
跨学科合作研究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肉芽肿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未 来需要加强跨学科合作研究,以全面深入 地了解肉芽肿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肉芽肿的诊断与治疗
汇报人:XX 2024-01-26
目录
• 肉芽肿概述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原则与策略 • 药物选择与使用注意事项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总结与展望
肉芽肿概述
01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肉芽肿是一种由巨噬细胞及其演 化的细胞局限性浸润和增生所形 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大环内酯类等。
使用方法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病原体类型 ,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口服、 静脉注射等)和剂量。治疗过程 中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
在使用抗生素时,需遵循医嘱, 按时按量服药。同时,注意观察 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 肝肾功能损害等。如有异常,应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关节肌肉症状
关节疼痛、肌肉疼 痛和无力等。
体征
皮肤表现
呼吸系统体征
消化系统体征
关节表现
皮疹、皮下结节或肿胀 等。
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湿啰 音等。
腹部压痛、肝脾肿大等 。
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等 。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出现上述症状和体征,尤其是呼吸道 和皮肤受累表现。
病理学诊断
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的组织病理学检 查,显示中小血管及小动脉坏死性肉 芽肿和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03
指导患者及家属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
临床试验进展
早期临床试验
对新药进行初步的临床试验,评 估其在人体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
扩展临床试验
在早期临床试验取得积极结果后 ,进一步开展扩展临床试验,以 验证新药的治疗效果和长期安全
性。
注册临床试验
在扩展临床试验取得成功后,进 行注册临床试验,为新药的上市
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
研究展望与挑战
疾病机制研究
实验室检查
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免疫学指标如 抗内皮细胞抗体阳性等。
鉴别诊断
其他血管炎性疾病
如韦格纳肉芽肿、结节性 多动脉炎等,需要通过临 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 理学诊断进行鉴别。
感染性疾病
如结核病、真菌感染等, 可根据相关病原学检查结 果进行鉴别。
其他肺部疾病
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 性肺疾病等,可根据临床 表现和相关检查结果进行 鉴别。
康复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休息,遵医 嘱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 心理状态,以便尽快康复。
04
研究进展与展望
新药研发
靶点筛选
针对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的 发病机制,筛选出关键的靶点,
嗜酸细胞肉芽肿性血管炎
嗜酸细胞肉芽肿性血管炎嗜酸细胞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或称Churg-Strauss综合征(CSS),是一主要累及中、小动脉和静脉,以哮喘、血和组织中嗜酸细胞增多、嗜酸细胞性坏死性血管炎伴有坏死性肉芽肿为特征的系统性血管炎。
1939年Rackemann Greene首先注意到一组诊断结节性多动脉炎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以及肺内浸润灶,当时考虑其可能是结节性多动脉炎的一种特殊类型。
1951年Churg和Strauss报道了13例具有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肉芽肿炎症、坏死性系统性血管炎和坏死性肾小球肾炎的病例,提出其是有别于结节性多动脉炎的另一类型的血管炎,命名为Churg-Strauss综合征。
2012年CHCC按照其临床病理特征,将CSS命名为嗜酸细胞肉芽肿性血管炎。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CSS病因不明。
推测由于嗜酸性粒细胞组织浸润、脱颗粒,释放的阳离子蛋白和主要碱基蛋白具有细胞毒性,破坏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从而引起全身血管炎。
也有人认为CSS与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的MPO刺激机体产生ANCA引起的III型变态反应有关。
少数个例报道接触变应原(如放线菌、抗惊厥制剂、别嘌呤醇等)也可诱发CSS。
文献报道63.8%的患者既往有变态反应史,说明CSS患者对多种抗原抗体反应性增高以及IgE介导血管活性物质增多,导致血管炎发生。
近几年陆续有报告有哮喘患者应用白三烯拮抗剂后发生CSS,考虑CSS和白三烯拮抗剂有关。
目前有2种不同的假设:1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应用可以使严重哮喘患者的口服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减少,从而暴露出先前没有被认识到的CSS;2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促进了严重哮喘向CSS的生物转换。
近期的研究并未提供更多的证据证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CSS中的作用,而是更支持第一种假设。
二、病理CSS主要累及小动脉和小静脉,但中等血管如冠状动脉也可受累。
典型病理改变为:1组织及血管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2血管周围肉芽肿形成,典型者表现为巨细胞周围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围绕,外被上皮样细胞;3节段性纤维素样坏死性血管炎。
肉芽肿病多血管炎的临床及影像特点
左图GPA典型的碎石路征,混杂 的磨玻璃影与间质影(黑直箭 头),代表肺出血。左肺上叶可 见结节(黑曲箭头) 右图结节与碎石路征相混杂(黑 曲箭头)
左图双肺不对称性中央磨玻璃 影(白开箭头) 右图双肺磨玻璃影的范围(白 开箭头),胸膜下区未累及 (黑曲箭头)
左图出血引起的弥漫性实 变影(白直箭头)及左肺 上叶肿块影,并伴有中央 透亮区,代表空洞早期。 (白曲箭头) 右图肺出血的不同表现, 双肺弥漫的蝶翼状实变影 (白直箭头)及左肺上叶 碎石路征(白开箭头)
血清学检查 c-ANCA(+):90%以上病情活动的患者及40%病情静止的患者。 c-ANCA是对GPA有特异性的抗体,且与GPA的活动性有关。同时还 要有PR3阳性 没有定量检测,可以是半定量,但要抗原,抗体都阳性,意义更大。 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在GPA的阳性率为 55% -80%。 AECA 滴度的消长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故可借此将疾病本身的活动与并发 的感染、肾功能不全、或药物的副作用等情况相区别。
鉴别诊断
1、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MPA) 是一种主要累及小血管的系统性坏死性血 管炎,可侵犯肾脏、皮肤和肺的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 常表现为坏死性肾小球肾炎和肺毛细血管炎。累及肾脏时出现蛋白尿、 镜下血尿和红细胞管型。
GPA和MPA相似点:肺、肾损害基本一致,也可有全身损害 不同点:上呼吸道损伤少、肺部空洞少、P-ANCA或MPO-ANCA阳 性常见 2、嗜酸性肉芽肿病多血管炎(EGPA)(Churg-Strauss综合征,CSS) 典型表现为重度哮喘、肺与肺外脏器中、小动静脉炎,以及坏死性肉 芽肿、外周血EOS增高的三联征 相似点:ANCA阳性 不同点:几乎100%的患者有哮喘,无上呼吸道坏死,E%增高; 最重要的鉴别要点,是支气管哮喘! 3、淋巴瘤样肉芽肿病:是多形细胞浸润性血管炎和血管中心性坏死性肉 芽肿病,浸润细胞为小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及非典型淋巴细胞; 相似点:肺多发空洞性结节,也可有全身损害; 不同点:主要累及肺、皮肤、神经系统及肾间质,但不侵犯上呼吸道。 血管周围多形细胞浸润;
嗜酸性肉芽肿伴多血管炎疾病治疗原则、疾病分期、诊断治疗及注意事项
嗜酸性肉芽肿伴多血管炎疾病治疗原则、疾病分期、诊断治疗及注意事项嗜酸性肉芽肿伴多血管炎是罕见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血管炎。
EGPA的诊断评估具有挑战性,需多学科评估才能确诊。
目前的诊断仍然依赖AAV的建议和指南。
总体原则EGPA患者应在专业医院或与专业医院联合进行治疗管理,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医护条件。
对EGPA患者进行专科门诊及其他多学科联合疾病管理指导,同时应考虑经济负担及安全性,通过医患来共同决策。
应该对患者进行宣教,了解该疾病相关的风险。
改善EGPA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个重要目标,同时需要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长期改善器官功能和预防炎症等。
EGPA患者应接受并发症和心血管合并症的相关检查,并接受预防并发症和生活方式的建议。
临床该如何诊断EGPA?共识一。
对于患有哮喘、慢性鼻窦炎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患者,应考虑诊断EGPA,这些患者会发展出末端器官受累,特别是周围神经病变、肺浸润、心肌病或其他并发症(例如,皮肤、胃肠道或肾脏受累)。
>90%的EGPA患者都会出现哮喘症状,通常在成年后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恶化。
哮喘通常伴有耳鼻喉症状,包括慢性鼻窦炎伴息肉或中耳炎等。
40%-50%的EGPA患者会出现肺浸润,通常是多重和迁移性的,并对全身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有反应。
50%-70%的患者会发生周围神经病变,例如可能引起运动障碍的多发性单神经炎或轴突性周围神经炎。
皮肤病变常见,临床表现特别,明显的紫癜是血管炎特异性病变。
声明2:EGPA没有诊断标准。
分类标准已经确立敏感性和特异性,但不应用作诊断标准,因为不是为此目的而开发的。
其他标准基于专家意见,需要验证。
EGPA诊断应基于高度提示性的临床特征、血管炎的客观证据和ANCA。
表1 2022年ACR/EULAR关于EGPA分类标准如果累计得分达到6分或以上,确诊为中小型血管炎的患者可以分类诊断为EGPA,敏感性为85%,特异性为99%。
EGPA患者通常缺乏诊断性活检,因此在诊断时应考虑高度提示性的临床症状。
多发性血管炎性肉芽肿病累及肺的护理查房
护理措施:保 持呼吸道通畅, 吸氧,使用支 气管扩张剂等
预防措施:避 免接触刺激性 气体,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惯,
定期体检等
发热
原因:感染、 炎症反应、肿
瘤等
症状:体温升 高、寒战、出
汗等
护理措施:物 理降温、药物 降温、监测体
温等
预防措施:保 持室内温度适 宜、注意个人 卫生、避免感
染等
多发性血管炎性肉芽 肿病累及肺的护理查 房
汇报人:刀客特万
疾病相关知识 护理诊断 健康宣教
病例汇报 护理措施
疾病相关知识
定义和诊断
添加项标题
定义:多发性血管炎性肉芽肿病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 病,主要表现为血管炎和肉芽肿形成。
添加项标题
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关节痛、肌肉痛、皮疹、乏力等。
添加项标题
疾病预防和控制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 合理饮食等
定期进行体检,早期发现疾病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化学品、辐射 等
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 和焦虑
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饮食和营养建议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 生素C、维生素E、钙、铁等
增加蛋白质摄入,如瘦肉、 鸡蛋、牛奶等
临床表现:患者可出现发热、乏力、关节痛、 皮疹、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02
03
诊断方法:主要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和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
治疗方法: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 生物制剂等药物治疗,以及支持治疗、康复
治疗等。
04
05
转归:疾病预后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治疗 是否及时、是否出现并发症等因素有关。多 数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可以得到控制,但部 分患者可能出现复发或并发症。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5.2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hurg—Strass syndrome):
本病是累及小、中犁血管的系统性血管炎, 有血管外肉芽肿形成及高嗜酸细胞血症,患 者常表现为变应性鼻炎、鼻息肉及哮喘,可 侵犯肺及肾脏,出现相应症状,可有ANCA 阳性,但以核周型一ANCA阳性为多。
5.3 WG:
本病为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病变累及小 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偶口r累及大动脉, 临床表现为上、下呼吸道的坏死性肉芽肿、 全身坏死性血管炎和肾小球肾炎,严重者发 生肺出血一肾炎综合征,胞质型一ANCA阳 性(活动期阳性率达88%-96%)。
6.1.3硫哗嘌呤:
由于环磷酰胺长期使用不良反应多.诱导治 疗一旦达到缓解(通常4。6个月后)也可以改 用硫唑嘌呤,1-2 mg/kg/d一-口服,维持 至少1年。应注意不良反应。
6.1-4霉酚酸酯:
1.0-1.5g/d,用于维持缓解期和治疗复发 的MPA,有一定疗效,但资料较少,且停 药町能引起复发。
6.1.5甲氨蝶呤:
有报告甲氨蝶呤5.25 mg,每周1次,口 服或静脉注射治疗有效,应注意不良反应。
6.1.6丙种球蛋白:
采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0.4g/k g/d,3—5 d为1个疗程,部分患者有效。 在合并感染、体弱、病重等原因导致无法使 用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时可单用或合用。
2.临床表现
任何年龄均町患病,但以40。50岁最常见。发病 率为(1-3/10万人,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男: 女为1.1.8:1,发病急缓不一。MPA可呈急性 起病,表现为快速进展性肾小球肾炎和肺出血, 有些也可非常隐匿起病数年,以间断紫癜、轻度 肾脏损害、间歇的咯血等为表现。典型病例多具 有皮肤一肺一肾的临床表现。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诊治规范多学科专家共识(下)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诊治规范多学科专家共识(下)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osinophilic 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EGPA)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外周血及组织中嗜酸粒细胞增多、浸润及中小血管的坏死性肉芽肿性炎症,属于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相关性系统性血管炎。
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及病情评估1.EGPA的诊断:目前EGPA的诊断标准主要参考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提出的分类标准(表1),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活检等。
6条分类标准包括:(1)哮喘样症状(或喘息发作);(2)嗜酸粒细胞增多(≥10%或绝对值≥1.5×109/L);(3)单发或多发性神经病变;(4)非固定性肺浸润;(5)鼻窦炎;(6)血管外嗜酸粒细胞浸润,符合4条或以上者可诊断EGPA。
本共识特别提出,该标准中的第1条'哮喘'的真正含义是指哮喘样表现,包括喘息、咳嗽、胸闷及呼吸困难等。
EGPA一旦确诊,需详细评估呼吸系统、肾、心脏、胃肠道和(或)外周神经等多器官受累情况。
表1 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EGPA分类标准标准定义哮喘样表现喘息病史或呼气相弥漫性高调啰音>10%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单发或多发性神经病变由系统血管炎引发的单神经或多发性单神经病变或多神经病变(手套或袖套样分布)肺非固定性浸润影影像学检查提示游走性或短暂性肺部浸润影(不包括固定性浸润影)鼻窦病变鼻窦疼痛或压痛,鼻窦影像学提示鼻窦透亮度下降活检提示血管外嗜酸粒细胞浸润活检结果(包括动脉、小动脉、小静脉)示血管外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注:本标准中第1条指哮喘样表现,包括喘息及呼气相弥漫性高调啰音等EGPA可分为局限型和全身型两种。
满足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6条标准中的至少4条,且仅有肺部和呼吸系统受累(包括耳鼻喉)的EGPA患者,称为局限型EGPA。
以分泌性中耳炎为首发症状的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的临床分析
•研究报告•以分泌性中耳炎为首发症状的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的临床分析郝香月1郑茵2易英1龙孝斌1【摘要】目的分析以分泌性中耳炎为首发症状的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探讨其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以分泌性中耳炎为首发症状的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疾病的迁延、诊治经过及预后。
结果2例患者均以分泌性中耳炎为首发症状,首次就诊时仅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鸣及耳闷;查体见鼓膜完整,充血、增厚;纯音测听示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下降;患耳鼓室导抗图为B型;颖骨CT可见中耳及乳突内低密度影,无明确骨质破坏。
按分泌性中耳炎治疗后,患者症状无明显缓解,且逐渐出现其它系统及全身症状。
通过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og toplasinic antibodies,ANCA)检测及组织病理学检查,2例患者均确诊为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给予糖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联合治疗。
病例1患者治疗后存活14个月,病例2患者确诊并治疗9个月,目前仍于当地医院规律治疗中。
结论以分泌性中耳炎为首发症状的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症状缺乏特异性,故易误诊、漏诊;ANCA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依据;规范化的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有显著疗效,可改善该病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率。
【关键词】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特征;治疗DOI:10.3969/j.issn.1006—7299.2019.04.022网络出版时间"019/1/3016:37【中图分类号】R764.21【文献标识码】A肿性!granulomatosiswithpolyan-giitis,GPA)既往称为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主要累及上、下呼吸道和肾脏。
该病临床表现多样,典型的GPA常以头颈部症状为首诊表现。
以耳部为首发症状者约占33%.1/,且症状缺乏特异性,故易被耳鼻喉科医生误诊、漏诊而延误治疗。
韦格氏肉芽肿课件ppt课件
影像学检查
肺Wegener肉芽肿影像表现: 胸部CT检查有阳性发现者占97%,包括多发性
肺结节、肿块、楔形病灶、片状浸润阴影、空 洞、气道狭窄或溃疡、肺出血等。
肺部Wegener肉芽肿CT征象多样
典型的肺部CT特点是“三多一洞”,即多发性 、多样性Fra bibliotek多变性,空洞形成。
多发性指肺内多处病变,散在双侧肺野,尤以双 下肺好发。
本病病因未明,目前主要认为是在遗传易感的基 础上由环境因素引发的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率为 每年0.4/10万人,任何年龄均可发病,30~50岁多 见,男女比例1.6:1,早期病变有时局限上呼吸 道某一部位,常易误诊。
临床表现:
表现多样性,典型三联征:上呼吸道,肺,肾 (身体中轴部位“鼻、肺、肾”三联征) 一般症状:发热最多见 上呼吸道:鼻窦炎(流涕)-中耳炎(耳聋)-咽 喉病变(声嘶) 下呼吸道:气管粘膜受累,空洞(咳,咯血), 胸膜炎(胸痛) 肾脏:异常尿,肾衰竭 眼(视力),皮肤(紫癜红斑),神经炎,关节 痛,心包炎,胃肠炎 淋巴结无肿大(指南未提及)
2.肺部 肺病变见于70%~80%的患者,可致咳嗽、 咯血、胸痛和呼吸困难,约34%的患者出现迁移性 或多发性肺病变,X线检查可见中下肺野结节和浸 润,有的呈空洞,亦可见胸腔积液,肺功能检查 示肺活量和弥散功能下降。
3.肾脏 约70%~80%的患者在病程中出现不同程 度的肾小球肾炎,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细胞管 型,重者可因进行性肾病导致衰竭。
4.其它 眼病变:眼眶部血管炎表现为结膜炎、 角膜溃疡、巩膜炎、葡萄膜炎及视神经病变, 15%~20%的患者眼球突出;可因咽鼓管阻塞导致 中耳炎,可见脓性分泌物,神经性耳聋和传导障 碍;皮肤病变:可见紫癜、溃疡、疱疹和皮下 结节等;心脏受累:可见心包炎、心肌炎和冠 状动脉炎;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单神经炎、 末梢神经炎、癫痫发作或精神异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图片
GPA的典型病理表现包括坏死、肉芽肿、血管炎, 病变累及小动静脉及毛细血管,偶尔累及大动脉。 主要表现在上下呼吸道坏死性肉芽肿、肾小球肾炎 和累及其他器官的血管炎。 坏死性肉芽肿:中心为坏死性病灶,形状不规则, 坏死灶中可有白细胞聚集,其中有坏死细胞核碎片, 周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多核巨细胞 浸润,若坏死灶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则形成微 脓肿。
2、 在结节影的基础上出现空洞,厚壁>薄壁(薄壁通常为慢 性),内壁不规则且毛糙,外缘常有毛刺 气液平少见,但是空洞内可含有坏死碎屑;当空洞迅速增大或 出现气液平提示为出血或合并感染 3、实变影或磨玻璃影代表着肉芽肿早期和肺炎性改变。导致 磨玻璃样改变和实变的原因是肺泡的出血, 根据肺活检发现这 与毛细血管炎和微循环坏死有关。 其大致分四种类型, (1)接近胸膜的楔形影和肺梗死相似。楔形病灶是韦格肉芽 肿另一较常见的CT征象,其病理基础为坏死性血管炎累及小动 脉及小静脉引起出血性肺梗死。 (2)局灶性实变影伴有或无空洞。 (3)沿支气管血管动脉分布的实变影。 (4)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可呈蝶翼状),不累及胸膜下。 实变中很少出现钙化可有反晕征、碎石路征,可呈游走性改变
E诊断APP:帮助医学影像医生和临床医生各取所需
医学影像 1000余种医学影像疑难病例诊断 详细注解及影像原始图像 人体各部位解剖图谱大全 医生文秘 独创功能,医院各临床及医疗技术科室完整文书模版 包括出入院记录模板、病程记录模板、手术记录及手术同意书模板
眼受累的比例最高可 至 50%以上,其中约 15%的患者为首发症 状之一。 可累及眼的 任何区域,可表现为 眼球突出、视神经及 眼肌损伤、结膜炎、 角膜溃疡、巩膜表层 炎、虹膜炎、 视网膜 血管炎、视力障碍等。 眼部病变多缺乏特异 性,但因眶内肿物引 起的眼球突出有助于 诊断。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
空洞结节(白箭头)空洞内伴 有碎屑,表明坏死的肺组织。 右图大小不等的空洞结节,其 内含有坏死的碎屑及坏死的肺 组织,空洞病变的壁薄、厚均 有
左图显示薄壁空洞结节,其 中一个病灶内含有坏死的碎 屑。 右图肺外周可见薄壁空洞结 节,其内壁毛糙。
左图双肺弥漫磨玻璃影(黑 直箭头)及散在的结节(黑 曲箭头),胸膜下区肺相对 无病灶(黑开箭头),右图 弥漫出血,胸膜下不累及 (黑直箭头)
下呼吸道常见的症状:肺受累是GPA的基本特征之一。 咳嗽、咯血、呼吸困难。少数患者可出现慢性支气管 狭窄,可导致远端肺不张。有1/3的患者有肺部影像改 变而无临床症状。 肺功能:可出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气道的狭窄)、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以及弥散功能障碍(肺泡出血) GPA患者中有40%的严重感染源自肺部感染,并成为 GPA主要的死亡原因。 肾脏病变:肾脏受累初期少见,但最终见于57%以上的患 者。表现:蛋白尿、红、白细胞及管型尿,病情严重时伴 有高血压和肾病综合征,最终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肉芽肿病多血管炎的临床及影像特点
哈医大陈铭新 长春中医院孟庆娟
肉芽肿病多血管炎 概述 GPA是一种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病变 累及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偶尔累及 大动脉。
病因:具体不明,可能与环境因素和遗传易感性有关
病毒感染:如EB病毒、细小病毒B19、疱疹病毒及巨细 胞病毒感染。 细菌感染:60-70%的GPA患者鼻腔慢性携带金黄色葡 萄球菌,球菌阳性的GPA患者复发率是阴性患者的8倍, 而治疗金葡菌感染可减少GPA的复发。金葡菌感染可激 活免疫系统,使单核细胞释放促炎因子,如IL-1,TNF, 导致中性粒细胞表面的粘附分子和蛋白酶3(PR3)的表达 增加,中性粒细胞粘附到血管内皮。 一些化学物质如硅的吸入,可能与GPA有关,但具体尚 不明确。
胸腔积液,可能由于急 性肾衰竭引起的血容量 相对过度负荷。 右图肺门淋巴结肿大 (白开箭头) GPA发作前可见肺动脉 高压。(白曲箭头) 胸腔积液边缘不规整 ——膨胀不全的肺
GPA的诊断
国外的数据显示,GPA的平均诊断时间为5-15个月,其 中40%是在3个月左右的时间明确诊断的,而10%的患 者,可长达5-15年才被诊断。 无症状者可通过血液ANCA检测及鼻窦、胸部CT辅助诊 断, 有临床症状者,早期反复的病理活检,对疾病的诊断有 重要意义。
肺纤维化是典型的限制、弥散障碍
长箭头气管狭窄,管壁环形增厚,短箭头为钡剂
双侧筛窦内不规则软组 织密度影,双侧眼眶内 侧壁局部骨质破坏
双肺类圆形肿块,边界欠清,增强环形强化,内见坏死无强化区
HRCT显示多发不规则结节影
厚壁空洞 这就提示大家,特别是影像 科的老师们,看到气管壁的 弥漫改变的时候需要进行鉴 别,复发性多软骨炎,GPA, 气道淀粉样变性,骨软骨沉 着性气管支气管病 气道淀粉样变性可以累及后 壁膜部,有钙化,GPA没有
鉴别诊断
1、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MPA) 是一种主要累及小血管的系统性坏死性血 管炎,可侵犯肾脏、皮肤和肺的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 常表现为坏死性肾小球肾炎和肺毛细血管炎。累及肾脏时出现蛋白尿、 镜下血尿和红细胞管型。 GPA和MPA相似点:肺、肾损害基本一致,也可有全身损害 不同点:上呼吸道损伤少、肺部空洞少、P-ANCA或MPO-ANCA阳 性常见 2、嗜酸性肉芽肿病多血管炎(EGPA)(Churg-Strauss综合征,CSS) 典型表现为重度哮喘、肺与肺外脏器中、小动静脉炎,以及坏死性肉 芽肿、外周血EOS增高的三联征 相似点:ANCA阳性 不同点:几乎100%的患者有哮喘,无上呼吸道坏死,E%增高; 最重要的鉴别要点,是支气管哮喘! 3、淋巴瘤样肉芽肿病:是多形细胞浸润性血管炎和血管中心性坏死性肉 芽肿病,浸润细胞为小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及非典型淋巴细胞; 相似点:肺多发空洞性结节,也可有全身损害; 不同点:主要累及肺、皮肤、神经系统及肾间质,但不侵犯上呼吸道。 血管周围多形细胞浸润;
GPA的影像学 GPA影像具有:多形性、多变性、多发性、多分布特点。而结 节、肿块、空洞、实变、间质变是其常见的肺部表现 1、结节影的特点为双侧、多发、分布广泛,结节可大可小, 随病情进展结节可增多、增大,通常在10个结节以内,可以融 合成较大的团块 通常结节2-4cm,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晰或模糊(周围出血 所致)。可伴实变或磨玻璃影。 结节可见滋养血管:CT增强扫描可显示结节或肿块呈边缘性强 化, 中心坏死无强化, 并见强化血管影进入结节或肿块内, 即 “供养血管征”,提示病变是以血管为中心生长。多数学者认 为边缘性强化和“供养血管征”是本病重要特征之一。
左图GPA典型的碎石路征,混杂 的磨玻璃影与间质影(黑直箭 头),代表肺出血。左肺上叶可 见结节(黑曲箭头) 右图结节与碎石路征相混杂(黑 曲箭头)
左图双肺不对称性中央磨玻璃 影(白开箭头) 右图双肺磨玻璃影的范围(白 开箭头),胸膜下区未累及 (黑曲箭头)
左图出血引起的弥漫性实 变影(白直箭头)及左肺 上叶肿块影,并伴有中央 透亮区,代表空洞早期。 (白曲箭头) 右图肺出血的不同表现, 双肺弥漫的蝶翼状实变影 (白直箭头)及左肺上叶 碎石路征(白开箭头)
皮肤粘膜:37%的患者会出现皮肤损害。紫癜、多形红斑、 斑疹、丘疹、皮下结节、坏死性溃疡形成以及浅表皮肤糜烂 等。其中皮肤紫癜最为常见。病理类型为白细胞破碎性血管 炎,常与肾脏受累同时出现。 关节病变:发病时约30%,总计约70%。关节疼痛、肌痛及 关节炎。关节炎 (30%):单关节或多关节的肿胀和疼痛; 可为对称性、非对称性以及游走性约有半数类风湿因子检测 阳性。与RA的区别:无关节破坏以及关节畸形。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受累发病初期少见,但病程中14.6%的 患者会出现。以外周神经病变最常见,多发性单神经炎是主 要的病变类 型,临床表现为对称性的末梢神经病变。肌电图 以及神经传导检查有助于诊断。 颅神经受累 、中枢神经系 统受累
GPA的临床表现
1、发热常见,有时是由鼻窦的细菌感染引起。大约 90%的患者以感冒、鼻窦炎或过敏样症状开始,且 对通常的治疗措施无效 2、多系统受累 头颈部: 耳、鼻、眼、口腔、喉和气管,通常表现是持续 地流鼻涕或其他感冒样的症状但对基本的治疗无 效,而且不断加重。严重者鼻中隔穿孔,鼻骨破 坏,出现鞍鼻。咽鼓管的阻塞能引发中耳炎,导 致听力丧失。
GPA结节的典型表现:左 肺结节为实性、边缘不规 则。右肺结节呈偏心性空 洞。
同一患者结节大小不等,其中 最大的伴空洞,通常结节总数 少于10个
多发大小不等的薄壁空洞结 节及实性结节
医学社区 医学专业社区 为医学影像相关科室医生及临床医生提供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平台 云pacs 移动端医学影像通讯存储系统 影像报告书写系统,在线书写影像报告 轻量级移动Pacs/Ris
沿支气管动脉分布的实变影
磨玻璃影、间隔和非间隔线、牵张 性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壁增厚
纵隔淋巴结增大、楔形实变影、胸 腔积液
冠状位增强CT显示右肺尖实变影 (黑曲箭头)及双侧弥漫性磨玻 璃密度影与间质混杂影(黑直箭 头),这是由于坏死性肉芽肿性 血管炎及出血所致。
同一患者两周后,CT显示肺出 血完全吸收,右肺上叶实变影 已演变为空洞结节(白曲箭头) 诊断为GPA
4、少部分患者可以出现沿胸膜下和双肺下部分布的网格或 蜂窝状影,和肺间质纤维化相似。 5、可见胸腔积液,双侧为主,可能由于急性肾衰竭引起的 血容量相对过度负荷导致 6、纵隔淋巴结可以增大,少见,常和其它影像异常同时存 在 7、气管、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和对称性环形增厚
心脏 :心包炎、心肌炎 。 胃肠道:腹痛、腹泻、出血等。可有脾脏受损 泌尿生殖系统(肾除外):较少见,如膀胱炎、睾丸炎、附 睾炎等。 深静脉血栓形成 报道较少,原因不清。GPA患者抗心磷脂 抗体增加,但和谁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无相关性。血栓的原 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实验室检查
一般检查 血常规: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血小板计数增多、正细胞正色素贫血。 ESR和CRP水平增高。RF阳性、血清免疫球蛋白增高,但这些均没有 特异性。 尿常规:监测是否有肾脏受累,镜下血尿 (RBC>5/高倍视野)或出现 红细胞管型,后者对肾小球肾炎有诊断意义。 血清学检查 c-ANCA(+):90%以上病情活动的患者及40%病情静止的患者。 c-ANCA是对GPA有特异性的抗体,且与GPA的活动性有关。同时还 要有PR3阳性 没有定量检测,可以是半定量,但要抗原,抗体都阳性,意义更大。 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在GPA的阳性率为 55% -80%。 AECA 滴度的消长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故可借此将疾病本身的活动与并发 的感染、肾功能不全、或药物的副作用等情况相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