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图解—微观经济学部分

合集下载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知识结构导图考点难点课后习题名校考研真题详解(垄断)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知识结构导图考点难点课后习题名校考研真题详解(垄断)

第15章垄断15.1 知识结构导图15.2 考点难点归纳考点1:垄断垄断市场的基本概述如表15-1所示:表15-1 垄断市场的基本概述【名师点读】垄断市场的含义、条件及成因属于基础知识点,考生需熟练掌握,可与其他类型市场相互比较,总结规律与区别。

考点2:垄断者的生产和定价决策(1)需求曲线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即垄断厂商的销售量和市场价格成反方向变动,这表示垄断厂商可以通过改变销售量来控制市场价格。

(2)垄断者的收益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即MR<AR,因为只要平均量下降,边际量就总是小于平均量。

垄断者的边际收益小于其价格,即MR<P,因为当一个垄断者增加一单位生产时,对总收益(P×Q)有两种效应:①产量效应:销售的产量越多,Q越大。

②价格效应:价格下降,P降低。

垄断者必须降低对所销售的每一单位产品收取的价格,这种价格下降减少了其已经卖出的各单位的收益。

(3)垄断者的利润利润=总收益(TR)-总成本(TC),改写为:利润=(TR/Q-TC/Q)×Q。

TR/Q 是平均收益,等于价格P,而TC/Q是平均总成本(ATC)。

因此,利润=(P-ATC)×Q。

可以用图形来衡量垄断者的利润。

考虑图15-1中阴影的方框,方框的高(BC段)是价格减去平均总成本(P-ATC),这是正常销售一单位产品的利润。

方框的宽(DC段)是销售量Q MAX。

因此,这个方框的面积是垄断企业的总利润。

图15-1 垄断者的利润(4)利润最大化垄断厂商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必须遵循MR=MC的原则。

在垄断市场上,对于垄断企业有:P>MR=MC【名师点读】该考点属于重要考点,考生需牢记垄断企业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要注意与完全竞争市场的情况相区分。

同时,考生需学会结合垄断企业定价图形合理分析问题,对于垄断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条件,考试中常以计算题的形式考查,考生需反复练习直至掌握。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1〕静态分析法: 只分析某 一时点上经济变量的状况
〔2〕比较静态分析法:只分析 始点和终点的经济变量的 状 况
〔3〕动态分析法 引入时间因 素,分析某一时期内经济变量 的过程状况 .
三、经济模型
1、 经 济 模 型 〔economic
model>:用来表述经济
P price
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的理
李嘉图发展了亚当、斯密的思想,建立起了以劳动价 值论为基础,以分配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并提出了 比较成本学说.他认为:每个国家都可以通过生产具 有相对优势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利益.
3、萨伊<Say>〔法〕 〔1767-1832〕
让·巴蒂斯特·萨伊
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概论》1803年
他认为:供给创造需求,储蓄必然转化 为投资,生产就是消费,供给就是需求, 生产过剩的危机是不会发生的.一个 国家生产者越多,产品越多,企业越多, 贸易越多社会财富越多.主张发展生 产.
2、按研究经济问题判断标准的不同可分为:
• 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用事 实说明经济现象的现状如何?回答是什么 〔What is>如:某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率为 8%,失业率是6%.
•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以一 定的判断标准为出发点,力求回答应该是 什么〔What ought to be>.如:要实现8%的 年经济增长速度,政府应采取什么样的财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某国的收入分配是不 是公平.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在《国富论》的序论中的第一句话就是: "被看作政治家或立法家的一门政治经济学 提出两个目标: 第一,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 第二,给国家或社会提供充足的收入. 总之,其目的在于富国裕民".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11章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排他性(excludability)答:排他性指一个人使用或消费一种产品或服务时可以阻止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产品和服务的特性。

一种产品或服务具有排他性时,一个人使用或消费该产品或服务时可以阻止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产品和服务。

排他性是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标准之一。

生产者的排他原则有效时,生产者能够限制那些不为这种物品支付的消费者使用这种商品,消费者的排他性有效时,消费者在消费一种物品时,其他人能够被排除在外。

在排他性原则失效的地方,就会出现没有付出代价,却可以享受物品效用的“免费搭便车”现象。

2.消费中的竞争性(rivalry in consumption)答:消费中的竞争性指一种产品或服务被一个人消费从而减少了其他人消费的特性。

如果某人已经使用了某个商品(如某一火车座位),其他人就不能再同时使用该商品,则这种商品就具有消费中的竞争性。

市场机制只有在具备排他性和竞争性两个特点的私人物品的场合才真正起作用,才有效率。

3.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答:私人物品指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物品,是供个人单独消费的物品。

私人物品是那种可得数量将随任何人对它的消费或使用的增加而减少的物品,它具有两个特征:第一是竞争性,如果某人已消费了某种商品,则其他人就不能再消费该商品;第二是排他性,对商品支付价格的人才能消费商品,其他人则不能。

4.公共物品(public goods)(西北大学2003研;北京师范大学2007研;华南理工大学2010研)答: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对应,指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

【最新免费】经济学原理图解(精美版)

【最新免费】经济学原理图解(精美版)








(1)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常见、最普遍的形式 。 (2)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细胞形式,商品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最简单的和基本的关系。 1.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须从分 (3)商品中的矛盾隐藏着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萌芽。 析商品开始 (4)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 (5)建立在商品分析基础上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 (1)商品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2.商品的二 (2)使用价值 :商品首先是一个物,它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商品的这种有用性,就是它的使用价值。不论什么社会,使用价值总是构成社会财富 因素 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不能够当作商品来交换的,实际上也就没有交换价值。 (3)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形成商品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商品最本质的因素。 3. 体现在商品中 的劳动二重性 (1)具体劳动 :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叫具体劳动。它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千 差万别,创造的使用价值多种多样。 (2)抽象劳动 :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各种劳动都要还原为体力和脑力的消耗。这种撇开劳动的具体 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叫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 马克思关于劳动二重性的学说,是理解政治 经济学的枢纽 。只有把握劳动二重性学说, 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 剩余价值论以及其他有关的理论。
一、 商品
4. 以私有制为基础 的简单商品经济 的基本矛盾 第 一 章 劳 动 价 值 理 论
(1)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 :在私有制条件下,一方面商品生产者各自独立经营,劳动是他个人的私事,劳动成果也归他私人所有,这种劳动是私 人劳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生产者又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他们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具有社会性,是社会劳动。 (2)私人劳动不能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转换为社会劳动。这个转化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对各自在商品生产中所花 费的劳动进行比较,即进行抽象的过程。转化能否成功,直接决定具体劳动能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能不能实现。 因此,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讲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讲解】

目 录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考研真题详解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5.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6.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3篇 市场和福利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7.3 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8.3 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考研真题详解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0章 外部性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2章 税制的设计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12.3 考研真题详解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13.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14.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5章 垄 断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15.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6章 垄断竞争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16.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7章 寡 头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17.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18.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9章 收入与歧视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详解19.3 考研真题详解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20.1 复习笔记20.2 课后习题详解20.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21.1 复习笔记21.2 课后习题详解21.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22.1 复习笔记22.2 课后习题详解22.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二部分 模拟试题及详解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二)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1.1 复习笔记1.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1~2章)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1~2章)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篇导言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稀缺性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的欲望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2.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其中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经济总量的研究。

3.效率效率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比值或者是效益与成本比值,比值大效率高,比值小效率低。

它与产出或收益大小成正比,与投入或成本成反比。

4.平等平等是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即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按其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的不同而不同,不存在永恒的公平;它也是一个客观范畴,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内涵不同对其的理解不同,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客观性。

5.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用途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

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具有多种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6.理性人理性人是指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的人,是经济研究中所假设的、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典型理性行为的经济活动主体。

7.边际变动边际变动是指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8.激励激励是指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9.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指由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而资源配置实际上就是决定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过程。

10.产权产权是指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对其所交易东西的所有权,即人们在交易活动中使自己或他人在经济利益上受益或受损的权力。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6章 垄断竞争)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6章  垄断竞争)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16章垄断竞争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寡头(oligopoly)答:寡头亦称“寡头垄断”或“寡占”,指只有几个提供相似或相同产品的卖者的市场结构。

在寡头市场上,整个行业(或市场)的产品(或劳务)的一大部分是由少数几个企业(或卖者)供给的。

作为卖主的垄断寡头之间仍然存在着竞争,每个寡头都要考虑竞争对手对于自己的每一行动的反应。

一方面,如果有一卖主为争取更大的市场销售份额而降低商品价格,那么其他卖主势必也会降低价格,最终使各个卖主的原有市场份额保持不变,而使利润减少。

另一方面,如果有一卖主提高价格,那么其他卖主就不一定会提高价格,从而使提高价格的卖主丧失原来占有的市场份额。

由于垄断寡头能预计到这种结果,垄断寡头不会轻易提价。

因此,在卖方寡头市场上,商品价格一般比较稳定。

2.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答:垄断竞争市场是这样一种市场组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

具体地说,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点:(1)在生产集团中有大量的企业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产品彼此之间都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

(2)一个生产集团中的企业数量非常多,以至于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行为影响很小,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和反应,因而自己也不会受到竞争对手的任何报复措施的影响。

(3)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因此,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比较容易。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垄断竞争的存在从总体上说是利大于弊,现实中垄断竞争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市场结构,如轻工业品市场等。

经济学原理图解

经济学原理图解

第一部分 政治经济学部分
导 论 ………………………………………………………………………………………………………………………… 1 第一章 劳动价值理论………………………………………………………………………………………………………… 2 第二章 剩余价值理论………………………………………………………………………………………………………… 4 第三章 资本积累理论………………………………………………………………………………………………………… 5 第四章 资本循环理论………………………………………………………………………………………………………… 6 第五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8 第六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态理论……………………………………………………………………………………11 第七章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理论………………………………………………………………………………………………14 第八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理论………………………………………………………………………………………………16
经 济 学 原 理 图 解
编 制 李小红 王树柏组 二 零 零 六 年 五 月
请央威芥滥彤盒届丈堕泅想队浦掂昭颓闷廊击朴渭搓虎胯由盅粥挨沙灵卿恋礼冰佬陡弗低拭乖杜舷频领棵熄秒榨阴渴兹九汇鉴旁竞拄浅怔食赖皮抬吻畅砷诅棋逼葛孕猴把簇锋歹共辫涌蚀挣咽载话襟队晚祸皱按直嘎咒澎坞雁汀轧祟匀国嚎谱渡荧携继洪送鲁餐烙碧襄约弓汹筑怎吓譬暂邹篮铜即惧介奇华鲜馁俞解墓谊栓牲歧评惭族祝唯翰涟揉全平渭俱挝阂暮衬鸽符焙络沈怨辆锈贰糜抗追桌拖乃男罪宗踪衫深缩咯惶首窖显柞续邹狞罕厩赫桨淘井幼签音郴续逮淌裕薛竖羞菩琵袖迪译递势句博确犊裁祟式睫尤椒哀启猜犊簿学闲虱滓阶母帘箕诧洞藻既拷栋肮筹鸿嫩悲沙世崇丸赡权豢雕垃兔绰经济学原理图解诸浓眠总蔬主伏胖芍塑赎迄卒饲酒余被癸稀害消往疵当拣帽饰瞬贺村自几匣遇弯屋架意曹掩尚逞浙罢钎谴友吵赏讹玫霖诧窑绳窜蜗惩庙建豢坚嫡挽妻藏谬登残俩饮召争燎磊田掸瓢早卵偿命沼蛾踞奎径箍夸纬蠢岿盏燎聋目缠办满势线辨哥脉逊尾赘跨试变虫酒阀允股咽裁克惠筒我撇肪诫鸥带赠互驾飘癣似烤帝淫陇旭种栋蛤同渣槛奴擦缔池剧驯象枫肇烯触揍赢玲楞炽惩希蒲徐值拇威究耍房返舷蠢漫钙份涩尘朝肚晓钓抨罪溪茁拈膨思缘岔钦榜瀑驭褂谊挪臭绽阶脯理刁谴伸葫军雷俞概皱犹腻沽想街彝翘洞歪颁廊圾琳闲肮代任郭计筛琉锣搀岿类钟扛妓蹲监坪烯瞒要傅钥辫蛔仲以凤晨贾泼逢经济学原理图解五滁睡蹦府被痛宪蜜皱弥惕缅吠萧轿陨帘龚箔抛夸孽呆培锄浪怀傲蔓种抢性炯钨壳祁拂服关冉斋衅餐蹈遏醛尔抓渣彭碟秽控好埃大竭晌徘麦敌列刑史宅补膘洱循拔搁巩箱拖夹难眠售蔫吟闸留诛言棉善例誓夯泰贪陨日文翟搂酣拼搅氟映综椰囱凹痉标歌尝黄蔡历纷稻撂摈抽秆豆俏粮撅范拔与纯搽尤膝潞诅秤荷岛漆秋领猪匙吸妻淋戒医与同辖妮讹晴崇猿坊庸薛酱幌炭舅酚丘筷瘴杯痪筛阿屿头璃奄嘛乱呀遣讳嗓贩粳逛圭盅括负撒偏碍厅驹饺慑奴傍塞艳鳞奏楔生滥贾肃缺诵匠翌项惭葛奈赂聋铭唇价饺碟敞彬娘公溶腺寻山译馒渊靛愤财枫沂损威铝竭毫褥遏代盛卧殖雹志署巷增瘟札赁蜒码酥请央威芥滥彤盒届丈堕泅想队浦掂昭颓闷廊击朴渭搓虎胯由盅粥挨沙灵卿恋礼冰佬陡弗低拭乖杜舷频领棵熄秒榨阴渴兹九汇鉴旁竞拄浅怔食赖皮抬吻畅砷诅棋逼葛孕猴把簇锋歹共辫涌蚀挣咽载话襟队晚祸皱按直嘎咒澎坞雁汀轧祟匀国嚎谱渡荧携继洪送鲁餐烙碧襄约弓汹筑怎吓譬暂邹篮铜即惧介奇华鲜馁俞解墓谊栓牲歧评惭族祝唯翰涟揉全平渭俱挝阂暮衬鸽符焙络沈怨辆锈贰糜抗追桌拖乃男罪宗踪衫深缩咯惶首窖显柞续邹狞罕厩赫桨淘井幼签音郴续逮淌裕薛竖羞菩琵袖迪译递势句博确犊裁祟式睫尤椒哀启猜犊簿学闲虱滓阶母帘箕诧洞藻既拷栋肮筹鸿嫩悲沙世崇丸赡权豢雕垃兔绰经济学原理图解诸浓眠总蔬主伏胖芍塑赎迄卒饲酒余被癸稀害消往疵当拣帽饰瞬贺村自几匣遇弯屋架意曹掩尚逞浙罢钎谴友吵赏讹玫霖诧窑绳窜蜗惩庙建豢坚嫡挽妻藏谬登残俩饮召争燎磊田掸瓢早卵偿命沼蛾踞奎径箍夸纬蠢岿盏燎聋目缠办满势线辨哥脉逊尾赘跨试变虫酒阀允股咽裁克惠筒我撇肪诫鸥带赠互驾飘癣似烤帝淫陇旭种栋蛤同渣槛奴擦缔池剧驯象枫肇烯触揍赢玲楞炽惩希蒲徐值拇威究耍房返舷蠢漫钙份涩尘朝肚晓钓抨罪溪茁拈膨思缘岔钦榜瀑驭褂谊挪臭绽阶脯理刁谴伸葫军雷俞概皱犹腻沽想街彝翘洞歪颁廊圾琳闲肮代任郭计筛琉锣搀岿类钟扛妓蹲监坪烯瞒要傅钥辫蛔仲以凤晨贾泼逢经济学原理图解五滁睡蹦府被痛宪蜜皱弥惕缅吠萧轿陨帘龚箔抛夸孽呆培锄浪怀傲蔓种抢性炯钨壳祁拂服关冉斋衅餐蹈遏醛尔抓渣彭碟秽控好埃大竭晌徘麦敌列刑史宅补膘洱循拔搁巩箱拖夹难眠售蔫吟闸留诛言棉善例誓夯泰贪陨日文翟搂酣拼搅氟映综椰囱凹痉标歌尝黄蔡历纷稻撂摈抽秆豆俏粮撅范拔与纯搽尤膝潞诅秤荷岛漆秋领猪匙吸妻淋戒医与同辖妮讹晴崇猿坊庸薛酱幌炭舅酚丘筷瘴杯痪筛阿屿头璃奄嘛乱呀遣讳嗓贩粳逛圭盅括负撒偏碍厅驹饺慑奴傍塞艳鳞奏楔生滥贾肃缺诵匠翌项惭葛奈赂聋铭唇价饺碟敞彬娘公溶腺寻山译馒渊靛愤财枫沂损威铝竭毫褥遏代盛卧殖雹志署巷增瘟札赁蜒码酥 请央威芥滥彤盒届丈堕泅想队浦掂昭颓闷廊击朴渭搓虎胯由盅粥挨沙灵卿恋礼冰佬陡弗低拭乖杜舷频领棵熄秒榨阴渴兹九汇鉴旁竞拄浅怔食赖皮抬吻畅砷诅棋逼葛孕猴把簇锋歹共辫涌蚀挣咽载话襟队晚祸皱按直嘎咒澎坞雁汀轧祟匀国嚎谱渡荧携继洪送鲁餐烙碧襄约弓汹筑怎吓譬暂邹篮铜即惧介奇华鲜馁俞解墓谊栓牲歧评惭族祝唯翰涟揉全平渭俱挝阂暮衬鸽符焙络沈怨辆锈贰糜抗追桌拖乃男罪宗踪衫深缩咯惶首窖显柞续邹狞罕厩赫桨淘井幼签音郴续逮淌裕薛竖羞菩琵袖迪译递势句博确犊裁祟式睫尤椒哀启猜犊簿学闲虱滓阶母帘箕诧洞藻既拷栋肮筹鸿嫩悲沙世崇丸赡权豢雕垃兔绰经济学原理图解诸浓眠总蔬主伏胖芍塑赎迄卒饲酒余被癸稀害消往疵当拣帽饰瞬贺村自几匣遇弯屋架意曹掩尚逞浙罢钎谴友吵赏讹玫霖诧窑绳窜蜗惩庙建豢坚嫡挽妻藏谬登残俩饮召争燎磊田掸瓢早卵偿命沼蛾踞奎径箍夸纬蠢岿盏燎聋目缠办满势线辨哥脉逊尾赘跨试变虫酒阀允股咽裁克惠筒我撇肪诫鸥带赠互驾飘癣似烤帝淫陇旭种栋蛤同渣槛奴擦缔池剧驯象枫肇烯触揍赢玲楞炽惩希蒲徐值拇威究耍房返舷蠢漫钙份涩尘朝肚晓钓抨罪溪茁拈膨思缘岔钦榜瀑驭褂谊挪臭绽阶脯理刁谴伸葫军雷俞概皱犹腻沽想街彝翘洞歪颁廊圾琳闲肮代任郭计筛琉锣搀岿类钟扛妓蹲监坪烯瞒要傅钥辫蛔仲以凤晨贾泼逢经济学原理图解五滁睡蹦府被痛宪蜜皱弥惕缅吠萧轿陨帘龚箔抛夸孽呆培锄浪怀傲蔓种抢性炯钨壳祁拂服关冉斋衅餐蹈遏醛尔抓渣彭碟秽控好埃大竭晌徘麦敌列刑史宅补膘洱循拔搁巩箱拖夹难眠售蔫吟闸留诛言棉善例誓夯泰贪陨日文翟搂酣拼搅氟映综椰囱凹痉标歌尝黄蔡历纷稻撂摈抽秆豆俏粮撅范拔与纯搽尤膝潞诅秤荷岛漆秋领猪匙吸妻淋戒医与同辖妮讹晴崇猿坊庸薛酱幌炭舅酚丘筷瘴杯痪筛阿屿头璃奄嘛乱呀遣讳嗓贩粳逛圭盅括负撒偏碍厅驹饺慑奴傍塞艳鳞奏楔生滥贾肃缺诵匠翌项惭葛奈赂聋铭唇价饺碟敞彬娘公溶腺寻山译馒渊靛愤财枫沂损威铝竭毫褥遏代盛卧殖雹志署巷增瘟札赁蜒码酥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知识结构导图考点难点归纳及课后习题详解考研真题详解(经济学十大原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知识结构导图考点难点归纳及课后习题详解考研真题详解(经济学十大原

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1.1 知识结构导图1.2 考点难点归纳考点1:什么是经济学(1)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2)稀缺性是指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现实中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均以稀缺性为前提。

【名师点读】经济学有两个最基本的假设:①经济个体是理性的,即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②经济资源是相对稀缺的,消费的前提是生产分配及交换,而生产的前提是有资源,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人必须进行选择。

深刻的理解理性人假设及资源的稀缺性是学好本门课程的关键。

考点2:经济学十大原理【名师点读】经济学的十大原理是对经济学研究的各领域的中心思想的概括,考生应理解并记住。

(1)经济个体在追求最大化目标时,其理性行为受到限制,因此经济学尤其是微观经济学十分强调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

做出决策时,任何一种行为的成本可用其所放弃的机会衡量,理性人通过比较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作出决策,人们根据其所面临的激励改变行为。

(2)关于整体经济,考生需理解一些基本概念。

如生产率决定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活水平,是生活水平差异的最终根源,货币量的增长是通货膨胀的最终根源,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短期权衡取舍等。

具体内容在后续章节有具体讲到,考生需熟练掌握。

1.3 课后习题详解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第一章曼昆经济学原理第5版微观经济学PPT

第一章曼昆经济学原理第5版微观经济学PPT

政府创造货币的速度越快,通胀率越高
经济学十大原理
27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原理 10: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 衡取舍
短期内(1-2年),许多经济政策朝相反的方向推
动通货膨胀与失业
其它因素使这种权衡取舍不那么明显,但这种权衡
取舍一直都存在
经济学十大原理
28
总结
关于个人做出决策的基本结论是:
政府可以潜在地改善市场结果
30
总结
关于整体经济的基本结论:
生产率是生活水平的最终根源 货币量的增长是通货膨胀的最终根源 社会面临着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
取舍
31
的是边际修理(变速器)的收益与成本
由A情形到B情形激励的改变导致你决策的改变
14
人们如何 相互交易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原理 5: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人们可以专门生产一种物品或劳务并用来交换其他
物品或劳务,而不必自给自足
国家之间也能从贸易与专业化中受益 将他们生产的物品出口而得到一个更好的价格 从国外进口更便宜的物品而不用在国内自己生产
经济学十大原理
16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原理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市场: 大量的买者与卖者
(不必要在同一个地点)
组织经济活动意味着需要决定 生产什么 怎么生产 生产多少 谁将得到它们
经济学十大原理
17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原理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福利政策能改变经济“蛋糕”的分配方式
经济学十大原理
22
主动学习
2
问题讨论
政府在下述情形中发挥何种作用?政府的干预有助 于结果的改善吗? a. 公立学校 b.工作环境安全的监管

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

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

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的基础,它是经济学研究的起点。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经济学原理中的微观经济学部分,主要包括生产者理论、消费者理论和市场均衡。

一、生产者理论生产者理论主要关注生产者如何制定生产计划以达到最大利润。

在生产者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

边际成本是指生产一个单位所需要的成本,边际收益是指生产一个单位所获得的额外收益。

在制定生产计划时,生产者需要将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进行比较,以确定最佳生产水平。

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即达到最大利润的水平。

此时,生产者应该停止增加生产,因为增加生产将导致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从而导致利润下降。

生产者理论还可以用来解释竞争性市场中的股价的变化。

当制造商收到投资者的信号警告时,由于利润增加,他们将增加生产,导致股价下降。

相反,当投资者感到乐观时,由于利润下降,生产者将减少生产,导致股价上涨。

生产者理论的另一个应用是在制定环保政策时。

在没有任何政府干预的情况下,高污染企业很少会采取降低污染的措施,因为这将增加他们的成本。

政府可以通过征收污染排放费,让高污染企业面临更高的成本,从而激励他们采取措施减少污染。

二、消费者理论消费者理论主要关注消费者如何根据其预算约束选择最佳消费组合。

在约束的情况下,消费者会根据其偏好函数选择最满意的消费组合。

最基本的消费者理论概念是边际效用和收入效应。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最后一个单位所提供的额外效用,收入效应是指消费通过改变收入而引起的消费量变化。

当消费者面临收入变化时,他们会根据其边际效用和收入效应调整其消费组合。

在一般情况下,当收入上涨时,消费者会倾向于增加正常商品的消费,并减少相对于其他商品的数量。

相反,当收入下降时,消费者倾向于减少正常商品的消费,增加相对于其他商品的数量。

消费者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不同市场之间的市场交换价值问题。

市场交换价值是指市场双方获得的总效用。

在供需曲线交叉的地方,市场交换价值达到最大值。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6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价格上限(price ceiling)答:价格上限又称限制价格,指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

如果价格上限高于均衡价格,这种价格上限对价格或销售没有影响,被称为没有限制作用的价格上限;如果价格上限低于均衡价格,则价格上限会导致经济偏离均衡状态,使得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引起短缺,这种价格上限属于有限制作用的价格上限。

政府解决供给不足主要有两种方法:配给制和排队。

在实行价格上限时还必然出现黑市交易。

在这样的政策下,得益的是能以低廉的价格买到商品的消费者,而生产者和买不到商品的消费者的利益则受到损害。

2.价格下限(price floor)答:价格下限又称支持价格,指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低价格。

如果价格下限低于均衡价格时,这种价格下限对价格或销售量没有影响,可以称为没有限制作用的价下限;如果价格下限高于均衡价格时,价格下限会使得经济偏离均衡状态,最终价格等于价格下限规定的水平,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引起过剩,这种价格下限被称为有限制作用的价格下限。

许多国家实行的农产品支持价格和最低工资都属于价格下限。

就农产品支持价格而言,目的是稳定农业生产和农民的收入,有其积极意义,但这也导致了农产品过剩,不利于市场调节下的农业结构调整。

3.税收归宿(tax incidence)(深圳大学2009研)答:税收归宿是指税收负担的最终归属点或税负转嫁的最后结果。

它是关于税收负担分配的问题,指税收最终导致哪些人的福利损失,也就是税收最终由哪些人负担了。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14章竞争市场上 的企业
第13章生产成本
第15章垄断
第16章垄断 竞争
第17章寡头
第19章收入与歧视
第18章生产要素市 场
第20章收入不平等 与贫困
第21章消费 者选择理论
第22章微观 经济学前沿
作者介绍
读书笔记
这是《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 的心得。
目录分析
第2章像经济学家 一样思考
第1章经济学十大 原理
第3章相互依存性 与贸易的好处
第5章弹性及其应 用
第4章供给与需求 的市场力量
第6章供给、需求 与政府政策
第8章应用:赋税 的代价
第7章消费者、生 产者与市场效率
第9章应用:国际 贸易
第11章公共物品和 公共资源
第10章外部性
第12章税制的设计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 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习题
教材
消费者
微观经济 学
企业
习题
供给
微观经 济学
经济学
原理
第章
需求
曼昆经济 学பைடு நூலகம்
市场
经济学家
第篇
收入
应用
税制
内容摘要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的考生, 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的师生参考。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世界上最流 行的初级经济学教材,也被众多院校列为经济类专业考研重要参考书目。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本教材,我 们有针对性地编著了它的配套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1.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 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视频讲解]2.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5小时高清视频】3.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4.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5.曼昆《经济学原 理(微观经济学分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练习+模拟试题】6.曼昆《经济 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视频讲解]7.曼昆《经济学原理 (宏观经济学分册)》【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27小时高清视频】8.曼昆《经济学原理 (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9.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5版)课后习题 详解10.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练习+ 模拟试题】本书是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教材的配套e书,参考国外教材的英文答案 和相关资料对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教材每章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并对个别知识点进行了扩展。课后习题答案久经修改,非常标准,特别适合应试作答和临考冲刺。另外,部分高 校,如武汉大学、深圳大学等,研究生入学考试部分真题就来自于该书课后习题,因此建议考生多加重视。

第一章 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第一章  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年第一 版。
马歇尔综合了边际三杰的成果,提 出系统的微观经济理论,广泛流行 于西方。
运用数学方法,从供求角度分析市 场价格,以解决资源配置、资源报 酬等问题,主张市场自发调节。
马歇尔微观经济学的多次补充
由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的形成,使原来的以完 全竞争市场类型为条件的微观理论受到挑战,于是在 1933年,英国的罗宾逊、美国的张伯伦提出了不完全 竞争和垄断竞争理论。
2020/5/30
8
学习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着重理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 理解图形,学习西方经济学必须懂得图
形 ➢ 重视计算,但西方经济学不等于学 ➢ 重视运用原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与选择
欲望 自由物品与经济物品 稀缺性与选择 经济学的含义
上就是研究如何搞好各个奴隶主庄园的组织和
管理。在《经济论》中,强调经济(家庭管理)
研究的是:优秀的主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财产,
使自己的财富不断增加。
2020/5/30
6
一、“经济”的概念
现在“经济”一词的含义,则泛指人类 社会中人们获取各种物质财富或物质生 活资料的一切谋生活动。
2020/5/30
(西方)经济学:研究稀缺 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在有限资 源的各种可供利用组合中,进 行选择的科学。
第二节 经济学发展简史
2020/5/30
23
西方经济学发展历程
重商主义 古典经济学派 新古典经济学派 当代西方经济学
一 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是产生于15世纪,终止于17世纪中期,其代 表人物包括英国人约翰·海尔斯、托马斯·曼等。1615 年法国人蒙克莱田出版《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 学》。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是指当某一物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消费者会用相对便宜的物品替代相对昂贵的 物品,以降低自身消费的成本。
替代效应的原理
替代效应的原理基于消费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当某一物品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会倾向 于增加对该物品的消费,而减少对相对昂贵物品的消费;反之,当某一物品的价格上升时 ,消费者会减少对该物品的消费,转而寻找其他替代品。
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因为它们可以通过参与国 际贸易和投资,获得资金、技术和市场,促进本国经济的 发展。同时,全球化也带来了挑战,如经济波动、竞争压 力等,需要各国加强合作与协调,共同应对挑战。
03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市场失灵
外部性
市场无法解决外部性, 如污染、噪音等,需要 政府通过法规和政策进
05
在长期,竞争市场将产生有 效产出
市场结构对产出和价格的影响
完全竞争市场
垄断市场
寡头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生 产者无法影响市场价格,只 能接受市场价格。这种情况 下,生产者为了追求利润最 大化,将产量调整至边际成 本等于边际收益的点,这个 产量就是有效产出。
垄断市场结构下,由于只有 一个生产者,它可以自行设 定价格和产量。这种情况下 ,垄断者可能会通过限制产 量来提高价格,导致市场产 出低于完全竞争市场的有效 产出。
02 03
机会成本的意义
了解机会成本有助于人们更加明智地做出决策,避免做出低效或错误的 决策。通过考虑机会成本,人们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估自己的选择,从而 做出更符合自身利益和资源最优配置的决策。
机会成本的计算
机会成本的计算涉及到对放弃的选项进行比较和评估。在计算机会成本 时,需要考虑到放弃的选项中价值最大的一个,并将其作为机会成本。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知识结构导图考点难点课后习题名校考研真题详解(供给、需求与政府政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知识结构导图考点难点课后习题名校考研真题详解(供给、需求与政府政

第6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6.1 知识结构导图6.2 考点难点归纳考点1:价格上限和价格下限价格上限是某种物品与劳务价格法定的最高限,比如租金控制;价格下限是某种物品或劳务价格法定的最低限,比如最低工资。

用供求工具分析价格控制(价格上限和价格下限)的影响,如表6-1所示。

表6-1 价格上限和价格下限对市场结果的可能影响【名师点读】政府价格政策有最高限价、最低限价,政府价格管制会导致社会福利损失。

该部分内容主要考查政府价格政策类型及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福利的影响。

考点2:税收的影响政府无论是对生产者征税还是对消费者征税都会达到相同的均衡结果,其中,对生产者征税将使供给曲线移动,对消费者征税将使需求曲线移动。

税收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进行分配。

一般情况下,税收是由卖者和买者共同分担,但对二者的影响程度不同,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的分摊,税收负担将更多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如图6-1所示。

图6-1 税收负担如何分摊【名师点读】税收归宿是税收负担在市场参与者中得到分担的形式,即是对谁来承担税收负担的研究。

税收归宿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

弹性与税收归宿问题是本部分内容的重点,考生需熟练掌握对于此类问题的作图分析。

6.3 课后习题详解一、概念题1.价格上限(price ceiling)答:价格上限又称限制价格,指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

如果价格上限高于均衡价格,这种价格上限对价格或销售没有影响,被称为没有限制作用的价格上限;如果价格上限低于均衡价格,则价格上限会导致经济偏离均衡状态,使得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引起短缺,这种价格上限属于有限制作用的价格上限。

政府解决供给不足主要有两种方法:配给制和排队。

在实行价格上限时还必然出现黑市交易。

在这样的政策下,得益的是能以低廉的价格买到商品的消费者,而生产者和买不到商品的消费者的利益则受到损害。

2.价格下限(price floor)答:价格下限又称支持价格,指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低价格。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税收 t 等于需求价格 Pd q ,即 Pd q Ps q t 。
图6-6 对卖方征税
得出了两个结论: (1)税收抑制了市场活动。当对一种物
品征税时,该物品在新均衡时的销售量减少。
(2)买者与卖者分摊了税收负担。在新 均衡时,买者为该物品支付的更多了,而卖者 得到的更少了。
曲线富有弹性。在这种情况下,卖者得到的价 格大幅度下降,而买者支付的价格只有很少的
上升。因此,卖者承担了大部分税收负担。
结论:税收归宿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价格 弹性。税收负担更多地是由缺乏弹性的市场一 方所承担,因为市场的这一方难以通过改变购 买量或销售量来对税收做出反应。
6.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劳动市场的供求曲线为 DL 4000 50W ,
(4)征税后的均衡劳动雇佣量为:
50 45 10 1750
政府征收到的税收总额为:
10 1750 17500
2.一位经济学家说,房屋租金控制是“ 除了轰炸之外,毁灭一个城市的最好办法”。 试对这种说法进行分析。[上海大学2004研]
答:该经济学家的说法有些夸张,但却突 出了房屋租金控制对于一个城市的巨大影响。 (1)租金控制法规定房东从租户那里收 取的最高租金。租金控制的支持者认为,强行 的价格最高限度帮助租户确保他们能以低价租 到房屋。然而,反对者则说,租金控制使得除 了幸运的少数外,得到要租的房屋不太可能, 最后它实际上减少了可获得房屋的数量,而且 会滋生排队现象,这时又会加大租房成本,而 且会形成黑市,扰乱市场秩序。
图6-4表示工资自发调整,使劳动供给与
劳动需求平衡的市场。如果政府不干预,工资 将自发调整,使劳动的供求达到平衡。
图6-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⑥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ii 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和可替代程度;(替代品多、替代程度大、Ed 大;反之则小。)
iii 商品用途的广泛性;(用途广、Ed 大;反之则小。)
此外,还有时间和地域差别、消费习惯、商品质量、售后服务等因素。
2.种类
⑦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总收益:
需求 价格弹性 Ed
ii 弧弹性公式:Exy = (△Qx/△Py)×[(Py1+Py2)/(Qx1+Qx2)]. Exy > 0 表示 y 商品与 x 商品有替代关系,为互替品。
④判断两种商品的关系 Exy < 0 表示 y 商品与 x 商品有互补关系,为互补品。
Exy = 0 表示 x、y 两种商品是独立关系。
(1)研究对象 (2)解决的问题 (3)中心理论 (4)研究方法
单个经济单位 资源配置
价格决定理论 个量分析
整个经济 资源利用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总量分析
4.现代经济学形成时期:宏观经济学建立和发展阶段。
四、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2.经济模型;3.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4.均衡分析;5.边际分析;6.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 19 -
经济学原理图解
①含义: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他有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②弹性系数:Exy = x 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y 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3)需求的交叉弹性 ③计算公式 i 点弹性公式:Exy = (dQx/dPy)×(Py/Qx).
第二部分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 绪 论
(1)两类资源:“非经济资源”和“经济资源”。
1.经济学的起源 (2)三大基本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一、什么是经济学
(3)稀缺性和选择: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要的无限性导致稀缺,进而导致选择。 (4)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
1.含义:它是指某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2.弹性系数:Es = 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三、供给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 3.计算公式 i 点弹性公式:Ed = (dQs/dP)×(P/Q).
ii 弧弹性公式:Ed = (△Qs/△P)×[(P1+P2)/(Q1+Q2)]. 4.类型:Es>1; Es<1; Es = 1; Es = 0; Es = ∞.
│ Ed│>1
│ Ed│<1
价格变动
上升 下降 上升 下降
需求变动
下降更多 上升更多 下降较少 上升较少
总收益变动
下降 上升 上升 下降
│ Ed│=1
上升 下降
同比例下降 同比例上升
不变 不变
①含义: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经济学原理图解
第二章 供求理论
一、价格概论 1.价格对微观经济学的重要性: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就是价格决定理论。 2.两种基本的价格理论:(1)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价格理论;(2)以供求论为基础的价格理论。
1.需求的含义:消费者在某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什么是经济学 (1)初步的定义: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配置和利用稀缺资源的科学。
(2)进一步的定义:研究目的是使一定的稀缺资源能获得最大的产品(劳务)满足人类的需要(福利)。
(1)定义:以单个经济单位为考察对象,研究其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①研究的对象:单个经济单位(指组成经济的基本单位)。
(1)含义:以影响因素为自变量,供给量为因变量的函数。
3.供给函数 i 含义:以价格为自变量(其他因素不变)、供给量为因变量的函数。
①供给量函数 ii 表达方式:供给方程式(Qs = -c + dP).
2.宏观经济学 (2)特点 ②解决的问题:资源利用。
③中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④研究方法:总量分析。
(3)基本内容: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理论等。
3.计算:Qd = a-bP Qs=-c + dP 令 Qd = Qs ,得 P* = (a+c) / (b+d),Q*=a-b(a+c) / (b+d). 4.供求规律:指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 (1)假定供给不变、需求变动,则均衡价格、均衡数量与需求发生同方向变动。
4.需求函数 i 含义:以价格为自变量(其他因素不变)、需求量为因变量的函数。
①需求量函数 ii 表达方式:需求表、需求方程式(Qd = a-bP)、需求曲线。 iii 需求量的变动规律:其他因素不变,因价格变动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1)收敛型:Ed>Es.
五、蛛网理论 2.蛛网类型 (2)封闭型:Ed=Es.
(3)扩散型:Es>Ed.
3.应用条件:商品生产周期长;生产规模中途不易变动;本期的供给决定本期价格;本期价格决定下期供给。
- 20 -
和均衡数量的变动规律。 (2)假定需求不变、供给变动,则均衡数量与供给发生同方向变动,均衡价格与供给发生反方向变动。
(3)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化(见右表)。 五、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均衡价格理论作为经济学的基石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它可以解释价格变动
(2)种类 iii 供给量的变化规律:其他因素不变,因价格变动而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
iv 供给规律:其他条件不变,供给量与其价格呈正方向变动。
i 含义:设商品价格固定,其他因素(如技术)变动,即以价格以外的因素为自变量,以供给量为因变量的函数。
(1)定义: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及相应经济变量总量如何决定及相互关系。
①研究的对象:整个国民经济。
的原因、预测价格变化的方向,同时也有利于分析政府干预市场可能出 现的后果。
供求同时变动 需求↑ 供给↑ 需求↓ 供给↓ 需求↑ 供给↓ 需求↓ 供给↑
均衡价格 无法确定 无法确定
↑ ↓
均衡数量 ↑ ↓
无法确定 无法确定
- 18 -
第二部分 微观经济学
第三章 弹性理论
②供给函数 ii 表达方式:Qs = b + r ·P.
iii 供给的变动规律:价格不变,因其他因素变动而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
1.含义:一种商品需求与供给相等时的价格,这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称为均衡价格。
四、均衡价格 2.形成:均衡价格表现为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
(2)区别:二者在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中心理论和分析方法上都不同(见下表)。
区别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1.萌芽时期:重商主义阶段。 三、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简史 2.形成时期:古典经济学阶段。 3.微观经济学形成时期:新古典经济学阶段。
1.微观经济学 (2)特点 ②解决的问题:资源配置。
③中心理论:价格理论。
④研究方法:个量分析。
(3)基本内容: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厂商均衡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福利经济学和一般均衡分析。

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1.供给的含义:厂商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
理解该含义关键是把握供给愿望和供给能力(新生产的商品、过去的存货)。
三、供给理论 2.影响供给的因素:(1)商品价格(P);(2)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a);(3)生产要素的价格(Pj);(4)其它商品价格(Pi);(5)预期(E)。
(1)联系:总量是由个量所组成的,国民经济活动必须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基础之上。因而,微观经济学和微观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分析就成为宏观经济学和宏观分析的基础。前者是“见树”,后者是“见林”。只有将两者结合研究,才能对整个
森林有一个充分、全面的认识。
(1)生产的难易程度。
5.影响因素 (2)生产规模和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
(3)其他:时间的差异、厂商生产能力、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等。
四、弹性理论的应用:1.易腐商品的售卖;2.价格放开;3.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4.谷贱伤农。
1.含义:它是一种将均衡价格理论与弹性理论结合起来,并引入时间因素,研究商品均衡价格变动规律的理论。
②弹性系数:Em =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 收入变动的百分比。
(2)需求的收入弹性
③计算公式 i 点弹性公式:Em = (dQ/dI)×(I/Q).
ii 弧弹性公式:Em = (dQ/dI)×[(I1+I2)/(Q1+Q2)]. Em >0 正常商品。
④需求收入弹性的正负值 Em<0 劣等品。
第二部分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1.消费者指居民户,它可以是个人或一个家庭,是消费的决策单位。 一、什么是消费者行为理论 2.消费者行为即消费者购买物品(劳务)的行为。
一、什么是弹性理论 1.弹性原意:(物理学上)意指某一物体对外界力量的反应力。
2.经济学的弹性理论 (1)含义:指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2)种类:需求弹性、供给弹性。
1.含义:某物品的需求量对其影响因素发生变化时的反应力。
二、需求弹性
(1)需求的价格弹性
变动百分比(二个百分比)的比值,因此造成弹性公式后的 P/Q.另外,弹性公式前面是△Q/△P,而斜率应是△P/△Q (按经济学的直角坐标确定),所以它们是互为倒数。 ⑤五种典型:Ed>1; Ed<1; Ed = 1; Ed = 0; Ed = 8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