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林分标准地调查

合集下载

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系列之林分蓄积测定、标准林地

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系列之林分蓄积测定、标准林地

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系列之林分蓄积测定、标准林地林分蓄积量测定(⼀)概念在⼀定⾯积上⽣长着的林⽊总材积叫蓄积量,或简称蓄积。

蓄积的含义包括储蓄、积累和⽣长变化的情况。

(⼆)⽅法林业调查中,为节省⼈⼒和时间,常采⽤局部调查法,以局部⾯积的实测结果推断全林。

这种调查法我们称为“抽样”的⽅法但以局部估计总体的会有⼀定的误差,它的⼤⼩决定于局部⾯积调查的⼤⼩和局部地区反映或代表总体的程度。

因此,抽样调查度有精度要求。

抽样的⽅法有典型抽样⽅法和随机抽样⽅法(⼆)典型抽样⽅法在林分中选择最能代表林分特征的地段或林⽊进⾏调查,测定蓄积量。

这些地段称为“标准地”、林⽊称为“标准⽊”(三)随机抽样⽅法按照统计学原理,在林分中随机选择若⼲地段或林⽊进⾏调查,估测林分蓄积量。

这些地段称为“样地”、林⽊称为“样⽊”或“计算⽊”(四)蓄积量计算⽅法平均标准⽊法材积直线法材积表法形数法(形⾼法)1、⼆元材积表法以胸径和树⾼两个因⼦为材积的函数⽽编制的材积表,叫⼆元材积表。

⼆元材积表法使⽤的⽅法是:在被测林分中,先测定各径级的株数、平均⾼,查⼆元材积表得出各径级单株材积,乘以各径级株数,得出相应的各径级材积,合计各径级材积得出某树种材积,各树种材积之和就是林分的蓄积量2、形数法(形⾼法)单株材积:V= G1.3 ·H · f1.3林分蓄积:M= G ·H · f1.3M林分或径阶蓄积,G林分或径阶总断⾯积,·H · f1.32、形数法(形⾼法)H林分或径阶平均⾼, f1.3 形数。

习惯上,我们把形数与树⾼的乘积叫形⾼(H · f1.3 ),并把不同径阶对应的形⾼展开成形⾼表,便于查阅使⽤。

蓄积量计算⽅法标准地调查(⼀)标准地的概念标准地是⼀块能反映待测林分的平均标志的地段,它应该是整个林分的缩影,严格说,标准地与整个林分只有⾯积上的差别,没有质量上的不同。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

h

9
(1)乔木林:由乔木(含因人工栽培而矮化)树种组成的片 林或林带,包括郁闭度达不到0.20但生长稳定(人工造林 3~5年后或飞播5~7年后),保存率达到80%以上人工起
源的林分。其中,乔木林带行数应在2行以上且行距≤4m 或林冠冠幅水平投影宽度在10m以上,当林带的 缺损长度超过林带宽度3倍时,应视为两条林带; 两平行林带的带距≤ 8m进可以按片林调查。 乔木林分为纯林和混交林:
h
12
• 2、疏林地:附着有乔木树种,郁闭度在 0.10~0.19之间的林地。
• 3、灌木林地:附着有灌木树种,或因生境
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 于2cm的小杂竹丛,以经营灌木林为主要目 的或专为防护用途,覆盖度在30%以上的 林地。其中灌木林带行数应在2行以上且行 距≤2m;当灌木林带的缺损长度超过林带宽 度3倍时,应视为两条灌木林带;两平行灌 木林带的带距≤4m时,可按片状灌木林调查。
• 5、苗圃地:经过有关部门规划、设施配套、固定 的林木、木本花卉育苗用地,不包括母树林、种 子园、采穗园、种质基地等种子、种条生产用地 以及种子加工、储藏等设施用地。
• 6、无林木林地:
• (1)采伐迹地:采伐后3年内活立木达不到疏林 地标准,尚末人工更新或天然更新达不到中等竺 级的林地。
h
16
• (2)火烧迹地:火灾后3年内活立木达不到疏林 地标准,尚末人工更新或天然更新达不到中等竺 级的林地。
• (1)培育、生产种子、苗木的设施用地;
• (2)贮存种子、苗木、木材和其它生产资料的设 施用地;
h
19
• (3)集材道、运材道; • (4)林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
• (5)野生动植物保护、护林、森林病虫害 防治、森林防火、木材检疫设施用地;

【课程大纲】《测树学》

【课程大纲】《测树学》

《测树学》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测树学(英文):Forest Mensuration课程编号:14241017课程学分:3.0课程总学时:48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二、课程内容简介测树学是论述树木、林分、大面积森林及其原木产品的数量测算、质量评定和生长动态分析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的一门学科,它为森林资源调查及其它林学相关学科提供研究、分析森林的测算理论、技术和方法,是林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单株木及林分的4大量(材积或蓄积、出材量、生长量、生物量)的调查测算,林木及林分各因子的调查测算,林分结构调查,林分密度及林地质量评价,角规测树原理及其应用,林分生长收获预估等。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本课程是林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森林资源调查、评价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能熟练开展森林的外业调查以及内业分析处理工作,理解林业数表编制的一般方法和程序,了解新技术(3S技术等)、新方法在林业中的发展前景及应用,为开展森林资源调查与评价及林学的其它相关学科的研究、分析服务,并进而为林学专业学生适应林业生产、成为合格的林业技术人员及研究人员奠定坚实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论(1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测树学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内容;理解测树学的主要任务及其对林学学科的重要意义;了解测树学的发展概况及其先验知识。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测树学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内容;难点:测树学先验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一、测树学的概念和内容二、测树学的目的、任务三、测树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及其在林业中的地位四、测树学发展简史五、测树学中的误差、精确度及准确度六、测树学中的有效数字七、本书调查因子使用的计量单位及符号第一章单株树木材积测定(6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常见树木树高、直径测量仪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伐倒木及立木材积的常规测定方法;理解树干干形及其研究方法,枝条、树皮及薪材材积的测定方法;了解测树新仪器、新方法,立木材积测定的其它方法。

实验二标准地调查

实验二标准地调查

测树学教學實習報告专业林学(水土保持与生态工程)班级 1301015 学号 130101524 姓名项颖指导教师周春国实验二标准地调查1、定义:在林分,按照平均状态的要求所确定的能够充分代表林分总体特征平均水平的地块,称作典型样地,简称标准地。

通过设置标准地进行实测调查,可获得林分各调查因子的数量和质量指标值。

根据标准地调查结果按面积比例推算全林分结果的调查方法称作标准地调查法。

标准地调查是林分调查的主要途径、手段或方法。

按设置目的与用途,标准地分临时标准地和固定标准地两类。

临时标准地是为临时满足需要能迅速提供资料而设置的,只进行一次调查。

固定标准地是在较长时间进行科学研究试验,有系统地连续收集资料而设置的,要进行多次调查,测设要求更为严格。

2、标准地设置(一)选择标准地基本要求1)必须反映待测林分的特征,对所预定林分要求有充分代表性,是林分的“缩影”;2)必须设置在同一林分,不能跨越林分;3)不能跨越小河、道路或隔离带,且应远离林缘(至少应距林缘为一倍林分平均高的距离);4)设在混交林中时,其树种、林分密度分布应均匀。

(二)标准地形状为便于设置及面积计算,一般为正方形或矩形(带状),林分密度低、通视良好、地势较平坦时可为圆形。

(三)标准地面积(即大小)为了能够反映林分的结构规律和保证一定的精度,标准地必须要有足够数量的林木株数,本次实习,要求设置正方形标准地,其林木株数不少于50株。

(四)标准地境界测量传统的方法是用罗盘仪测角,皮尺量距,在坡地上量矩要做水平改算。

测线闭合差不超过1/200。

为使标准地在调查作业时保持有明显的边界,测量境界线时应代开灌木,清除蒿草对测线外树木,在面向标准地一面标出明显记号。

根据需要,标准低四角可埋设临时或固定树桩。

3、标准地林分因子调查与测定(一)标准地每木调查在标准地进行的每株树木的实测称为每木调查,也称每木检尺。

这是标准地调查的最基本工作,有时简化记载和计算,树木直径可按整化径阶记载在每木调查表上,我国常用划“正”字格式进行记录。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标准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标准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标准
(来自《云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标准》)
第二章技术标准
第九条地类分类系统与划分标准
一、地类分类系统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要将调查范围内的所有土地进行地类划分,首先区分林业用地(林地)和非林业用地(非林地)两大类。

分类系统如下:
纯林
乔木林混交林
有林地乔木经济林
竹林
疏林地灌木经济林
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
灌木林地其它特别灌木林
其它灌木林
人工造林未成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
林地封育未成林地
苗圃地
采伐迹地
无立木林地火烧迹地
其它无立木林地
宜林荒山荒地
土地总面积宜林地宜林沙荒地
其它宜林地
辅助生产林地
农地
牧地
非林地水域
未利用地
其它非林地
二、技术标准
(一)林地:以培育森林、发展林业为目的的土地。

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辅助生产林地。

1、有林地:连续面积≥0.067 hm
2、郁闭度≥0.20、附着有森林植被的林地,包括乔木。

林学概论第二章 森林的概念与特征

林学概论第二章 森林的概念与特征

(三)森林的植物成分
3、幼苗幼树
林内一年生幼龄树木(慢生树种2~3年生者)总称幼苗。 超过这个年龄以上的,但其高度未达到乔木林冠层一半则称为幼树。
4、地被物层
(活地被物层和死地被物层) 这是林内的草本植物和半灌木、小灌木、苔 藓、地衣、真菌等组成的植物层次,居林内最下层,往往又可分两个层次: 草本层和苔藓层。
第二章 森林的概念与特征
一、森林的概念与特点 二、林分的特征及调查
一、森林的概念与特点
(一)森林的概念 (二)森林的特点 (三)森林的植物成分
(一)森林的概念
森林丛或森林群落:一起生活在一个共同环境中的植物和动物的集合体。
森林:以乔木树种为主体,包括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生物在内,占有 相当空间,密集生长,并能显著影响周围环境的生物群落。
5、平均直径
(1)算数平均直径,一般用d表示
d 其中, di------第i株林木胸径
N-------林分内林木总株数 (2)林分平均胸径(林分平均胸高断面积g是反应林分粗度的指标,常以 林分平均胸高断面积g所对应的直径Dg代替)
1、林分起源
林分起源是指森林发生形成特点,一般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 天然林:由于自然媒介的作用,树木种子落在林地上发芽生根长成树木,发生 形成的森林; 人工林是用人工直播造林、植苗或插条造林方式形成的森林。
林分的起源也指森林的形成方式,一般指林分的繁殖方式。 实生林:凡是由种子起源的林分称为实生林。 特点:主干通直,生长高大,根系良好,寿命较高,不易感染病虫害。 萌生林:用根上萌生或由根孽萌芽形成的林分。 特点:发生快、衰老早、易感病虫害,不宜培育大径材。
概念重点: (1)乔木树种为主 (2)具有一定面积 (3)具有一定密度 (4)生态系统整体。

东北林业大学测树学习题

东北林业大学测树学习题

第二章林分调查一、填空题1. 根据林分起源,林分可分为和,又根据组成林分的树木的年龄,可把林分划分为和。

2.地位指数是根据和而确定的。

3.森林调查的最小测定单位是。

4. 标准地的种类分为、。

5. 评定立地质量的方法和指标很多,通常有依据、、或等划分立地质量的指标。

二、概念题1. 疏密度2. 郁闭度3. 立地质量4. 地位级5. 标准地6. 林分平均高三、简述题1.林分平均胸径2. 选择标准地的基本要求四、论述题1. 在标准地内进行每木检尺时的注意事项主要有那些?五、计算题1. 测得落叶松林分平均高为11m,每公顷胸高断面积为21.6 m2,标准林分每公顷断面积和蓄积量分别为36m2和212m3,则林分每公顷蓄积量是多少立方米?2. 每木检尺的记录情况如下:4径阶3株,6径阶39株,8径阶50株,10径阶69株,12径阶81株,14径阶57株,16径阶28株,18径阶10株,20径阶2株,计算林分的平均直径是多少?标准答案一、填空题1. 根据林分起源,林分可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又根据组成林分的树木的年龄,可把林分划分为同龄林和异龄林。

2. 地位指数是根据林分年龄和优势木平均高而确定的。

3.森林调查的最小测定单位是林分。

4. 标准地的种类分为临时标准地、固定标准地。

5. 评定立地质量的方法和指标很多,通常有依据土壤因子、指示植物、林木材积或树高等划分立地质量的指标。

二、概念题1. 疏密度: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与相同立地条件下标准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之比,称为疏密度。

2. 郁闭度:林分中树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称为郁闭度。

3. 立地质量:(又称地位质量)是对影响森林生产能力的所有生境因子(包括气候、土壤和生物)的综合评价的一种量化指标。

4. 地位级:地位级(site class)是依据既定树种的林分条件平均高(D H )及林分年龄(A)由该树种的地位级表中查定的表示林地质量或林分生产力相对高低的等级。

第2章--林分调查

第2章--林分调查

幻灯片1第二章林分调查●内容提要●林分调查因子的基本概念及测算方法●标准地调查内容、方法及工作步骤幻灯片2第一节林分调查因子●为了揭示森林生成演替规律及科学经营、管理、利用森林,有必要将大片森林按其本身的特征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区划成若干个内部特征相同且与四周相邻部分有显著区别的小块森林,这小块森林称作林分(stand)。

因此,林分是区划森林的最小地域单位。

通过对林分特征的研究,掌握森林的特征,才能正确认识和经营管理好森林。

●林分调查是测树学的任务之一。

就是将广大而复杂多样的森林按其本身的特征和森林经营的需要把森林区划成林分,并研究林分数量和质量特征的变化规律及其调查方法。

●林分调查因子(stand attributes) —客观反映林分数量和质量的一些特征标志。

●只有通过林分调查,才能掌握其调查因子的质量和数量特征幻灯片3第一节林分调查因子●划分林分的目的:●不同林分所采取的经营措施不同。

如:林分树种、年龄不同,所采取的经营措施不同;立地条件不同,虽然树种相同,培育出的木材材种也不同,经济价格也各异。

●提高林分调查精度,提高森林经营强度。

幻灯片4第一节林分调查因子●林分调查和森林经营中最常用的林分调查因子主要有以下10种:●林分起源●林相(林层)●树种组成●林分年龄●平均直径●平均树高●林分密度●立地质量●蓄积量●材种出材量幻灯片51、林分起源(stand origin)●天然林(natural stand)-由自然媒介的作用,树木种子落在林地上发芽生根长成树木,而由这些树木所形成的森林.●人工林(plantation)-由人工直播造林、植苗或插条等造林方式生成树木,这些树木所形成的森林.●无论天然林或人工林,凡是由种子起源的林分称为实生林;当原有林木被采伐或自然灾害(火烧、病虫害、风害等)破坏后,有些树种可以由根株上萌发或根蘖形成的林分,称作萌生林或萌芽林。

萌生林大多数为阔叶树种,如山杨、白桦、栎类等;但少数针叶树种,如杉木,也能形成萌生林。

标准地调查及林分调查因子的测定(外业)

标准地调查及林分调查因子的测定(外业)

低山 海拔为《1000m 的山地
丘陵
没有明显的脉络,坡度较缓和,且相对高差小于 100m
平原
平台开阔,起伏很小
2、坡向 3、坡位 表 2-19 4、坡度 坡向
坡向划分标准 划分标准
北坡 方位角 338º ~22º
东北坡 方位角 23º ~67º
东坡 方位角 68º ~112º
东南坡 方位角 113º ~157º
3.实测树高(精度0.1米)、树冠长度、树高1/4、 1/2、3/4处的带皮、去皮直径。测胸径和1/2处直径,最 近10年(或5年)的直径生长量及胸径最近10年(或5年) 的直径生长量及胸径最后1厘米的年轮数。
4.以二米(或一米)为区分段,进行区分求积,如作 树干解析木时,应在伐根、胸径、各区分段中央直径及梢 端处截取圆盘。如不作树干解析,则在胸径和各区分段中 央直径测定最近十年(或五年)直径生长量。
我国境内分布的森林,处于原始状态的已经十分少 见,由于不断地开发利用等干扰,形成了许多过伐林、 次生林和人工林类型。这些森林类型,不同程度地保留 着或已经失去地带性顶级群落的特征,处于演替过程中 的某一阶段。这些森林发挥的各种效益差异很大,需要 采取的经营措施各不相同。因此调查时,按照现实森林 类型与地带性原始顶极森林类型的差异程度,或次生森 林类型位于演替中的阶段,将现存森林划分为不同的自 然度等级,以便于制定合理的经营措施,促进森林群落 向地带性顶级群落发展。自然度划分为5级,具体划分 标准见表2-22。
Dg
5.计算平均直径:
1 N
d
2 i
Dg
1 N
k
ni
d
2 i
上式中:k——径阶个数;ni——第i径阶 株数
(三)测树高

林分调查—标准地调查(森林调查课件)

林分调查—标准地调查(森林调查课件)

标准地的实测方法
每木检尺的步骤 5)注意事项 ①测定者从标准地的一端开始,由坡上方沿着等高线按“S”形路线向坡下方对 每棵树先进行标号,然后进行检尺; ②正好位于标准地境界线上的树木,本着一边取另一边舍(北要南不要,舍东 取西)的原则,确定检尺树木; ③要防止重测或漏测:一般每木检尺时,测者每测定一株树,应高声报出该 树的树种、林木质量等级和直径大小,等记录者复诵后再取下测尺。记录者 及时在每木调查记录表的相应栏中记入。 6)计算林分平均直径。
林分与标准地
标准地定义 样地----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所设置的实测调 查地块 。(概率抽样) 抽样调查法----根据全部样地实测调查的结果, 推算林分总体,这种调查方法称作。 标准地----在林分内,按照典型选取的原则在 现场根据人为判断确定的能够充分代表整个 林分平均水平的调查地块 。(非概率抽样) 标准地调查法 ----根据标准地调查结果按面积 比例推算整个林分结果的调查方法
标准地的实测方法
每木检尺的步骤 3)起测径阶 :起测径阶是指每木检尺的最小径阶。 在森林资源调查中,一般起测径阶定为6㎝(起测 胸径为5.0㎝)。 4)划分材质等级 : (1)商品用材树 :用材部分占全树高的40%以上 (2)半商品用材树 :用材部分长度在2m(针叶 树)或1m(阔叶树)以上,但不足全树高的40% (3)薪材树:用材部分长度在2m(针叶树)或 1m(阔叶树)以下
02 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测定
标准地的实测方法
树高测定 测高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林分条件平均 高或各径阶平均高 。 1)求林分平均高:在标准地内,随 机选取25~30株林木测定胸径和树高, 一般每个径阶内应量测3~5株林木, 满足正态分布,并记入测高记录表中 。 用图解法或数式法建立树高曲线,确 定林分平均高和径阶平均高。

第二章林分标准地调查

第二章林分标准地调查

七、立地质量
立地质量是影响森林生产能力的所有因子(气 候、土壤等)的综合评价。立地条件不同,其生长 不同,所采取的林学经营技术措施也不一样。为了 对森林科学的管理,既不能浪费土地(如在立地好 的地方培育小径木),也别小马拉大车(在立地差 的地方培育大径材),就必须了解立地质量。因地 因林制宜研究立地质量的学科包括生态、造林、经 理。我们通常是以林分平均高来评价立地质量。因 为多年实践分析证明,林分生产力的高低与林分平 均高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同样年龄时,平均高越高, 表明立地条件越好,林分生产力越高。
N
式中:D—林分平均直径 di —各径阶的径阶中值 ni—各径阶株数 N—林分总株数
为了分析林木粗度的变化或作胸径生 长对比,有时也用胸径的算术平均数作 为林分平均直径,称为算术平均直径(d). 就D与d的关系,我们来考察一下总体 方差 2
∵ 2
1 N 1 N 1 N xi x N i 1 1 x 2 x N i 1
标准地---是一块反映待测林分平 均标志的地段,它应该是整个林 分的缩影。通过它可以获得林分 的各种数量及质量的指标。严格 来说标准地与整个林分只有面积 上的差别,而没有质量上的差别。 标准地的调查结果按面积比例扩 大,即得整个林分的调查结果。
由于林分平均高反映立地条件较灵 敏,也较容易测定,与平均直径与蓄积 量相比,受密度影响较小。所以,以既 定年龄时的林分平均高作为评定立地质 量好坏的依据,就为各国所普遍采用。 常用的评定立地质量的指标有二: 1 、 地位级:同一树种、同一年龄的多 个林分,其林分的平均高不尽相同,将 这些林分的平均高的变动幅度划分五级, 罗马数字 Ⅰ、Ⅱ…Ⅴ ,表示林分生产力 高低的相对指标。
郁闭度与疏密度存在着粗略的经验数字关系,即在幼龄林 中郁闭度 减去0.1-0.2,在近、成过熟林中郁闭度 加上0.10.2就与疏密度大体相当,中龄林则二者相近。

测树学(2750)自学考试教学大纲

测树学(2750)自学考试教学大纲

测树学(2750)自学考试教学大纲一、本课程性质与设置的目的(一)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测树学是研究树木材积、林分蓄积、树木和林分生长量、收获量的测定、预估和计算的科学。

是林学专业的必修课。

测树学是森林经理学、森林生态学、森林经营学的基础课程。

同时,也是整个林业科学的一门专业基础学科。

(二)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任务与作用本课程是林木专业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

测树学的任务是:一是为森林调查中的木材数量和质量、林分结构和生长规律、质量评定、森林资源经济价值评价、森林资源动态及其发展趋势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

二是为各林业学科提供研究森林、分析森林的测算理论、方法和技术。

对自学者要按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课程的要求进行水平合格考试。

目的是检测课程应试者是否达到课程合格水平,是否掌握了解森林资源经济价值评价、森林资源动态及其发展趋势。

是否掌握测树学的理论和技术,是否学会树木材积、林分蓄积、树木和林分生长量、收获量的测定方法、步骤和关键技术要点。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理论知识方面重点掌握树木测定、林分调查、生长和收获预测的基本理论。

即测树因子、树干形状与求积式、材积三要素、林分调查、林分结构规律、树木材积和林分蓄积、立地质量评价、树木和林分生长量测定与预估的基本理论。

2.实验技能方面掌握树木材积、林分蓄积、树木和林分生长量、林分调查的基本方法,掌握林分生长量和收获量预估方法。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测树学是森林经理学、森林经营学的基础课程。

同时,也是整个林业科学的一门专业基础学科。

测树学内容涉及树木、林分及森林的测定理论、方法和技术,需要对大量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同时还要建立许多数学模型,因此,测量学、数学、数理统计学、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以及森林生态学都是本学科的基础。

在自学考试中应突出本课程的特点,特别是基本实践技能的掌握,以保证本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本课程的基础知识是:1.基本概念;2.基本理论;3.基本技能- 1 -重点:测树因子;树干形状与求积式;材积三要素;林分调查;树木材积和林分蓄积测定;难点:林分结构规律;立地质量与林分密度;角规测树原理;林分生长量和收获量预估模型。

第二章森林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章森林的概念与特征

(一)林木:立木、乔木
4.伴生树种:又称辅佐树种。它是陪伴主要 树种生长的树种,一般比主要树种耐荫, 生长速度同步而终生高度略低。伴生树种 的作用主要是促使主要树种干材通直,抑 制其萌条和侧枝发育。在防风为主的防守 林带中,伴生树种可增加树冠层的厚度和 紧密度,提高防护效益。
(一)林木:立木、乔木
三、森林的植物成分
(三)幼苗幼树:林内或采伐迹地上更新起 来的将来能够长成大树的乔木树种。 幼苗:1-2年生以下的阔叶树和3-5年生以下 的针叶树; 幼树:2年以上的阔叶树,3-5年生以上的针 叶树,胸径未超过8厘米,树高未达到主林层 一半高度的称为幼树。(速生人工林和林下 小老树不在此列)。
三、森林的植物成分
(一)林木:立木、乔木
立木层中的树种因其经济价值、作用和特点 不同,分为以下几类:
1.优势树种:又称建群树种。它是群落中数 量最多的树种,它决定着群落特点(如其他 植物的种类、数量、功物区系、更新演替 等),支配环境。(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 大、生物量高、体积较大、生活能力较强, 总之优势度较大的种)。
下节预习:
1。植物界有哪些类群?各类群有哪些 作用?
3.郁闭度:即林冠相互衔接的程度。以林冠在林地 投影所占面积与林地总面积之比的十分法表示。 1.0最高郁闭,0.1-0.2郁闭度为疏林地。
一、林分特征指标
(九)林分蓄积量 指林分中一定面积森林 的各种活立木的材积的总和,简称蓄积。
(十)材种出材量和出材级 用材树;
一、林分特征指标
(十一)林型 林分是一些具体森林地段,有自身的特征,
三、森林的植物成分
森林中的植物根据所处的地位可以分成林木 下木、幼苗幼树、活地被物和层外植物。
三、森林的林木:立木、乔木 林木:树高大、通直,冠小集中顶部,枝下 高甚高(约3/4),树干尖削度小; 孤立木:树低矮、弯曲,冠大几乎布满树 干,枝下高甚低约1/4,树干尖削度大。 枯立木:林木中常常由于自然枯死或感染病 虫害而枯死的称为枯立木。

林业专业知识

林业专业知识

《林业专业知识》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林业及林学的概念与内涵;中国林业的发展与现状。

第二章森林的概念与特征:森林的概念、特点与组成;林分特征指标及林分标准地调查与要求。

第三章森林植物:植物界的基本类群和植物分类方法与系统;生物多样性及其评价指标。

第四章森林与环境:森林环境因子及森林与环境相互作用;森林的分布规律。

第五章森林的功能与效益:我国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森林的功能、效益与评价。

第六章林木种子与苗木培育:林木种子的采集、调制与贮藏的理论与技术;苗木质量的评价与表示方法;主要育苗方式及方法。

第七章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理论:森林类型及其划分;森林立地的基本概念及立地因子;适地适树的途径、原则与方法;造林密度的作用规律及确定造林密度的方法;树种种间关系的表现形式与作用方式。

第八章人工植被调控技术:引种的意义、依据及注意事项与成功标准;育种方式与方法;造林地的选择和整地与林地管理;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与方法;混交林的营造技术。

第九章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经营的概念及森林可持续经营内涵与任务;森林结构调控技术;森林采伐更新技术及次生林经营。

第十章城镇园林绿化:城镇园林绿化及其功能;城镇园林绿化地规划设计的原则和基本理论;城镇园林绿化地规划设计方法。

第十一章森林健康与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及评价指标;林木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森林火灾的预防与控制。

第十二章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理论与技术:林业生态工程及其管理与评价。

第十三章林业政策:林业政策及特点;林业政策实施的方法和步骤;林业政策与林业法规的区别与联系;我国现阶段林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第十四章森林法律制度:森林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森林、林木、林地登记发证制度的主要规定;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流转的对象及范围;解决林权争议的方法和工作步骤;占用或者重用林地的审批程序;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主要规定;违反森林法规的几种主要行为。

云南林情:云南的森林资源现状;云南的林产业现状;实现绿色经济强省建设中的云南林业特点。

第二章 林分调查

第二章 林分调查

林分调查(stand survey)和森林经营中最常用的
林分调查因子主要有:
林分起源、林相、树种组成、林分年龄、林分密度、立地 质量、林木的大小(直径和树高)、数量(蓄积量)和质量等。这些因子的Biblioteka 别达到一定程度时就视为不同的林分。
划分林分的具体标准,根据森林经营的集约程度不同和林
分调查的具体要求,常有不同的规定。
这只是人为划分林层的一般标准,实际中要因不同情况 而异,如热带雨林不需要划分林层。
4、林层的表示
林层序号以罗马数字Ⅰ、Ⅱ、Ⅲ、……等表示,最上层为
第Ⅰ层,其次依次为第Ⅱ层、第Ⅲ层……。 同龄的或由阳性树种构成的纯林、立地条件很差的林分多 为单层林。异龄混交林、阴性树种组成的林分,尤其是经过择 伐以后,易形成复层林。土壤气候条件优越的地方常形成多层 的复层林,如热带雨林的林层可达4—5层。复层林可充分利用 生长空间和光、热、水、养分条件,防护作用和抵抗力都较强。 而单层林对雪压、雪折等对自然灾害的抵抗力较小,对光照和 生长空间的利用不够充分,其防护作用也较复层林为弱。
2、确定林分起源的方法
确定林分起源可靠的方法主要有考查已有 的资料、现地调查或者访问等方式。
3、确定林分起源的意义
起源不同的林木其生长过程也不同。对 于同一树种而起源不同的林分,不仅采取的经营措 施不同,而且在营林中所使用的数表也不相同。所 以,林分起源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不可缺少的调查 因子。
4、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树种组成
组成林分树种的成分称作树种组成(species composition)。由一个树种组成的、或混有其他树种但材积都 分别占不到一成的林分称作纯林(pure stand),而由两个或 更多个树种组成,其中每种树木在林分内所占成数均不少于一 成的林分称作混交林(mixed stand)。 在混交林中,常以树种组成系数表达各树种在林分中所占 的数量比例。所谓树种组成系数是某树种的蓄积量(或断面积) 占林分总蓄积量(或总断面积)的比重,树种组成系数通常用 十分法表示,即各树种组成系数之和等于“10”。由树种名称及 相应的组成系数写成组成式,就可以将林分的树种组成明确表 达出来。 在组成式中,各树种的顺序按组成系数大小依次排列,即 组成系数大的写在前面;如果某一树种的蓄积量不足林分总蓄 积的5%,但大于2%时,则在组成式中用“+”号表示;若某一 树种的蓄积少于林分总蓄积的2%时,则在组成式中用“-”号表 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00
10000
2×1.5
1×1
2500
2×2
2.疏密度
林分每公顷胸高总断面积与相同条件下的标准林分 胸高总断面积之比。
所谓标准林分应理解为“某一树种在一定年龄、一 定立地条件下最完善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所占空间的 林分”。
这样的林分疏密度等于“1.0”。载有标准林分每公顷总 断面积、总蓄积量的数表称为断面积、蓄积量标准表, 简称标准表。 例, 某云杉每公顷的断面积( G测 )为34.1㎡。平均 高为16.2m ,(优势树种云杉的树高),从疏密度为 1.0的标准表中查得:树高16.2m(16m)云杉每公顷断 面积40.4㎡,因此所求疏密度:P=34.1/40.4=0.84
例:某复层混交林, Ⅰ层:总蓄积量为360m3,其中落叶松250m3,年 龄120年,云松110m3,年龄100年, 组成系数: 落=250÷360=69%; 云=110÷360=31% Ⅱ层:总蓄积量为115m3,云松110m3,80年;红 松5m3,50年。云松=110÷115=95.5%;红松 =5÷115=4.5% 组成式:Ⅰ: 7落(120)3云(100) Ⅱ :10云(80)+红(50) 组成是指蓄积而言,有时断面积与蓄积呈 正相关,也可用断面积,在直径大小相近的人 工林中,有时也用株数。
由于林分平均高反映立地条件较灵 敏,也较容易测定,与平均直径与蓄积 量相比,受密度影响较小。所以,以既 定年龄时的林分平均高作为评定立地质 量好坏的依据,就为各国所普遍采用。 常用的评定立地质量的指标有二: 1 、 地位级:同一树种、同一年龄的多 个林分,其林分的平均高不尽相同,将 这些林分的平均高的变动幅度划分五级, 罗马数字 Ⅰ、Ⅱ…Ⅴ ,表示林分生产力 高低的相对指标。
2 i N i 1 2 i 2 N


2
1 N

x
N i 1 2
2 i
2 xi x x
N
2

1 x x i N i 1
2
N
1
i 1 2
x 2x x
1 N
xi2 x
i 1
N

D2 d 2 或D 2 d 2 2
平方平均直径永远大于算术平均直径。P50表2-2.
N
式中:D—林分平均直径 di —各径阶的径阶中值 ni—各径阶株数 N—林分总株数
为了分析林木粗度的变化或作胸径生 长对比,有时也用胸径的算术平均数作 为林分平均直径,称为算术平均直径(d). 就D与d的关系,我们来考察一下总体 方差 2
∵ 2
1 N 1 N 1 N xi x N i 1 1 x 2 x N i 1
(1)林分平均高 从树高曲线上按照林分平均直径确定的树 高,称林分平均高。 (2)径阶平均高 按径阶中值从树高曲线上查出的树高为径 阶平均高,它是计算蓄积量、生长量时常用的 树高指标。 为了测出条件平均高,在林分中分别径阶 测出20—25株样木的胸径和树高(中央径阶3— 5株,其它径阶2—3株),绘成匀滑的树高曲线, 依据林分平均直径在曲线上求出相应的的平均 高。
标准表是根据单层、同龄、纯林编制的,遇到复层混交 林时,应分别林层按优势树种选定标准表,然后按林层 求出疏密度。 3.郁闭度 林冠的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树冠的闭 锁程度和树木利用生活空间的程度。 测定比较困难 目前多采用目测估计。
①在样地内机械设置100个样点,在每个样点上抬头仰视 树冠,判断样点是否为树冠遮盖,统计被遮盖的点数计 算郁闭度:
郁闭度与疏密度存在着粗略的经验数字关系,即在幼龄林 中郁闭度 减去0.1-0.2,在近、成过熟林中郁闭度 加上0.10.2就与疏密度大体相当,中龄林则二者相近。
九、出材级 说明林木质量的指标,林分内实际有用的用材蓄积量与 总蓄积量的百分比为出材率,将出材率划分为几个等级 (一般分三级)称出材级。 (表3-5) p25 国有林森林经理规程中规定:
地位指数有以下优点:
a. 以林分优势高作为评定立地的依据,受抚育措施 影响小,能较确切地反映林地生产力的差别。 b. 直接用一定年龄的树高值表示,对林木生长状况 有一个具体的数量概念,便于不同树种的比较。
八、林分密度 林分密度是说明林木对其所占空间的利用程度,是 影响林木生长和木材产量的极重要因子。 1.株数密度 单位面积上的林木株数为株数密度(有时简称密 度),它是造林和森林抚育工作中常用的指标。 株数的多少直接反映出每株树占有面积的大小, 如 每公顷 6600株 4400 则 1×1.5 1.5×1.5
单层林:乔木树冠由一个林层构成。 复层林:乔木树冠由两个以上的林层构 成。 复层林中占蓄积量最大的林层为主林 层,其余为次林层。用Ⅰ、Ⅱ表示林 层序号,最上层为Ⅰ,其余依次为Ⅱ、 Ⅲ…。 划分林层的目的在于提高调查精 度,简化调查方法。
划分林层的条件:
1.凡次林层与主林层平均高相差20%以上 (以主林层为100%) 2.各林层每公顷蓄积量不小于30立方米。 3.各林层的平均直径在8㎝以上。 4.主林层的疏密度不小于0.3。次林层的 疏密度不小于0.2。
必须全部满足以上四个条件才能划分林层。
三、树种组成
指同一林层中各树种的蓄积量与林层 总蓄积量之比,用10分法的组成式表示。 纯 林:由一个树种组成的林分。 混交林:由2个或2个以上的树种组成 的林分。 混交林中,蓄积量最大的树种为优势 树种,最符合经营目的树种为主要树种。 2%<成数<5% + 成数≤2% - 有时在组成式中要括上年龄。
n
i
G
i 1
n
i
a i 第i径阶林木的算术平均年 龄 G i 第i径阶林木的断面积合计 n 该林分中划分的径阶个 数
同一树种在年龄相差2个龄级以上, 直径大于4㎝且第二代蓄积不少于整个 林层蓄积的20%时,应划分世代,以组 成式方式表示。 如冷杉纯林110年生的第1世代占总 蓄积量的69%,70年生的第2世代占总蓄 积量的31%,则可写成 7冷(110)+3冷(70)
六、平均高
反映林分高度水平的调查因子统称平 均高。因目的和对象要求不同,而有各种 平均高,最常用的有林分平均高和优势木 平均高。 1、条件平均高 根据平均直径(或径阶组中值)在树高 曲线上确定的平均高,称条件平均高。 在森林调查中,把树高依胸径的回归曲 线叫做树高—直径曲线,简称树高曲线。 一般用随手曲线法绘制。
标准地---是一块反映待测林分平 均标志的地段,它应该是整个林 分的缩影。通过它可以获得林分 的各种数量及质量的指标。严格 来说标准地与整个林分只有面积 上的差别,而没有质量上的差别。 标准地的调查结果按面积比例扩 大,即得整个林分的调查结果。
五、平均胸径
平均胸径是反映林木粗度的基 本指标。严格地说,它并不是林木 胸径的平均水平,而是林木胸高断 面积的平均水平,其准确计算方法 是根据每木调查的结果,计算出林 分或标准地内全部林木断面积的总 和与平均断面积( g ),再求出与 g 相对应的直径作为林分平均直径(D)。
g

4
D2
2 g d i i 4 i 1 i 1 g N N
用材树:经济材树,凡用材部分长度占树高40%以上者
半用材树:亦称半经济材树,凡用材部分长度2米(针) 或1m(阔)以上,但不足全树高40%者。
薪材树:凡用材部分长度在2m (针)或1m(阔)以下者。
有时,野外也用株数之比确定出材率。
第二节 标准地调查法 Method of Purposive Sample Plot
四、林分年龄
通常指林分内林木的平均年龄。 树木的年龄往往不是以一年为单位,而是以 龄级表示。针叶树和硬阔叶树20年一个龄级, 软阔叶树和萌生林以10年为一个龄级。速生树 种以5年(或2年)为一个龄级。龄级按小大依 次由Ⅰ、Ⅱ、Ⅲ、Ⅳ…罗马数字表示。 根据年龄划分: 同龄林指树木年龄相差不超过1个龄级; 异龄林指林分内树木的年龄相差超过1个龄级
第二章 林分调查因子 Stand Description Factors
第一节 林分及林分调查因子 Stand and Stand Description Factors
林分---内部结构特征相同,并与四 周邻接部分有显著区别的森林地区 (块)。 林分调查因子---林分内部结构特征的 标志。
一、林分起源 天然—实生、萌生 人工—萌生(插条)、实生(植苗; 直播) 确定林分起源的方法是通过访问、 考查。看株行距规则否。萌生林衰老快, 病腐率大,但生长快。萌生柞、杨等, 柳主要为薪炭林 二、林相(林层) 指林分中乔木树冠构成的层次而言。是 说明林分垂直结构的标志。
横轴示直径, 纵轴示树高。将计 算出的各径阶的平 均高,在方格纸上 点出,并注明各点 的株数,连接之并 修成匀滑曲线。 P63,Fig.2-3
H m
D cm
2、算术平均高 在标准地内,随机抽取若干株样木,测 定树高后,计算其平均值。
H
h
i 1
n
i
n
3、优势木平均高 优势木(或称上层木)的概念不一致, 目前我国通用的优势木大致有两种。
2、地位指数
是将林分基准年龄时优势木所能达 到的平均高度作为评定立地质量的指标。

依据林分优势木年龄和优势木平均高的 关系编制的表叫地位指数。用此表绘制 的曲线叫地位指数曲线。
地位指数表的使用一例: 例一片杉木林,优势木平均年龄15年时的平均高为 9.0米,从表3-4可查出地位指数是“10”。如果规定 (实生)地位指数表的基准年龄是20年,这意味着此 林分在20年时,优势木达10米。属于低生产力的林地。
N N
D
d
i 1
N
2 i
N
式中:di -第i株树的直径, i=1,2, …,N N -林分内林木总株数 D -林分平均直径
∴林分平均直径实际是林分内各株树木胸径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