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林分标准地调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立地质量
立地质量是影响森林生产能力的所有因子(气 候、土壤等)的综合评价。立地条件不同,其生长 不同,所采取的林学经营技术措施也不一样。为了 对森林科学的管理,既不能浪费土地(如在立地好 的地方培育小径木),也别小马拉大车(在立地差 的地方培育大径材),就必须了解立地质量。因地 因林制宜研究立地质量的学科包括生态、造林、经 理。我们通常是以林分平均高来评价立地质量。因 为多年实践分析证明,林分生产力的高低与林分平 均高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同样年龄时,平均高越高, 表明立地条件越好,林分生产力越高。
地位指数有以下优点:
a. 以林分优势高作为评定立地的依据,受抚育措施 影响小,能较确切地反映林地生产力的差别。 b. 直接用一定年龄的树高值表示,对林木生长状况 有一个具体的数量概念,便于不同树种的比较。
八、林分密度 林分密度是说明林木对其所占空间的利用程度,是 影响林木生长和木材产量的极重要因子。 1.株数密度 单位面积上的林木株数为株数密度(有时简称密 度),它是造林和森林抚育工作中常用的指标。 株数的多少直接反映出每株树占有面积的大小, 如 每公顷 6600株 4400 则 1×1.5 1.5×1.5
五、平均胸径
平均胸径是反映林木粗度的基 本指标。严格地说,它并不是林木 胸径的平均水平,而是林木胸高断 面积的平均水平,其准确计算方法 是根据每木调查的结果,计算出林 分或标准地内全部林木断面积的总 和与平均断面积( g ),再求出与 g 相对应的直径作为林分平均直径(D)。
g

4
D2
2 g d i i 4 i 1 i 1 g N N
2、地位指数
是将林分基准年龄时优势木所能达 到的平均高度作为评定立地质量的指标。

依据林分优势木年龄和优势木平均高的 关系编制的表叫地位指数。用此表绘制 的曲线叫地位指数曲线。
地位指数表的使用一例: 例一片杉木林,优势木平均年龄15年时的平均高为 9.0米,从表3-4可查出地位指数是“10”。如果规定 (实生)地位指数表的基准年龄是20年,这意味着此 林分在20年时,优势木达10米。属于低生产力的林地。
标准地---是一块反映待测林分平 均标志的地段,它应该是整个林 分的缩影。通过它可以获得林分 的各种数量及质量的指标。严格 来说标准地与整个林分只有面积 上的差别,而没有质量上的差别。 标准地的调查结果按面积比例扩 大,即得整个林分的调查结果。
用材树:经济材树,凡用材部分长度占树高40%以上者
半用材树:亦称半经济材树,凡用材部分长度2米(针) 或1m(阔)以上,但不足全树高40%者。
薪材树:凡用材部分长度在2m (针)或1m(阔)以下者。
有时,野外也用株数之比确定出材率。
第二节 标准地调查法 Method of Purposive Sample Plot
由于林分平均高反映立地条件较灵 敏,也较容易测定,与平均直径与蓄积 量相比,受密度影响较小。所以,以既 定年龄时的林分平均高作为评定立地质 量好坏的依据,就为各国所普遍采用。 常用的评定立地质量的指标有二: 1 、 地位级:同一树种、同一年龄的多 个林分,其林分的平均高不尽相同,将 这些林分的平均高的变动幅度划分五级, 罗马数字 Ⅰ、Ⅱ…Ⅴ ,表示林分生产力 高低的相对指标。
n
i
G
i 1
n
i
a i 第i径阶林木的算术平均年 龄 G i 第i径阶林木的断面积合计 n 该林分中划分的径阶个 数
同一树种在年龄相差2个龄级以上, 直径大于4㎝且第二代蓄积不少于整个 林层蓄积的20%时,应划分世代,以组 成式方式表示。 如冷杉纯林110年生的第1世代占总 蓄积量的69%,70年生的第2世代占总蓄 积量的31%,则可写成 7冷(110)+3冷(70)
四、林分年龄
通常指林分内林木的平均年龄。 树木的年龄往往不是以一年为单位,而是以 龄级表示。针叶树和硬阔叶树20年一个龄级, 软阔叶树和萌生林以10年为一个龄级。速生树 种以5年(或2年)为一个龄级。龄级按小大依 次由Ⅰ、Ⅱ、Ⅲ、Ⅳ…罗马数字表示。 根据年龄划分: 同龄林指树木年龄相差不超过1个龄级; 异龄林指林分内树木的年龄相差超过1个龄级
2 i N i 1 2 i 2 N


2
1 N
x
N i 1 2
2 i
2 xi x x
N
2

1 x x i N i 1
2
N
1
i 1 2
x 2x x
1 N
xi2 x
i 1
N

D2 d 2 或D 2 d 2 2
平方平均直径永远大于算术平均直径。P50表2-2.
郁闭度与疏密度存在着粗略的经验数字关系,即在幼龄林 中郁闭度 减去0.1-0.2,在近、成过熟林中郁闭度 加上0.10.2就与疏密度大体相当,中龄林则二者相近。
九、出材级 说明林木质量的指标,林分内实际有用的用材蓄积量与 总蓄积量的百分比为出材率,将出材率划分为几个等级 (一般分三级)称出材级。 (表3-5) p25 国有林森林经理规程中规定:
3300
10000
2×1.5
1×1
2500
2×2
2.疏密度
林分每公顷胸高总断面积与相同条件下的标准林分 胸高总断面积之比。
所谓标准林分应理解为“某一树种在一定年龄、一 定立地条件下最完善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所占空间的 林分”。
这样的林分疏密度等于“1.0”。载有标准林分每公顷总 断面积、总蓄积量的数表称为断面积、蓄积量标准表, 简称标准表。 例, 某云杉每公顷的断面积( G测 )为34.1㎡。平均 高为16.2m ,(优势树种云杉的树高),从疏密度为 1.0的标准表中查得:树高16.2m(16m)云杉每公顷断 面积40.4㎡,因此所求疏密度:P=34.1/40.4=0.84
横轴示直径, 纵轴示树高。将计 算出的各径阶的平 均高,在方格纸上 点出,并注明各点 的株数,连接之并 修成匀滑曲线。 P63,Fig.2-3
H m
百度文库
D cm
2、算术平均高 在标准地内,随机抽取若干株样木,测 定树高后,计算其平均值。
H
h
i 1
n
i
n
3、优势木平均高 优势木(或称上层木)的概念不一致, 目前我国通用的优势木大致有两种。
p 被树冠遮盖的样点数 80 (个) 0.8 样点总数 100 (个)
②在样地内测两对角线上的树冠冠幅总长,被对角线总长 除之。
树冠冠幅总长( m) 80 p 0.8 对角线总长( m) 100
在森林调查中往往把郁闭度分为三级 疏---0.1-0.3

0.4-0.6

0.7-1.0
H

Ⅰ Ⅱ · · · · · · · · · Ⅲ · · ·· · · · Ⅳ · · · · · · Ⅴ · · · · · ·
地位级
A

依据林分平均年龄和平均高的关系编制 成的表叫做地位级表。表上将同树种的林 地生产力,按平均高的变动幅度划分成 5—7级,以罗马数字Ⅰ、Ⅱ…编号顺序依 次表示林地生产力的高低。 P53, Table 2-4. 使用时,先测定林分的平均年龄和平均 高,由地位级表上即可查出所属的地位级。 如果是复层混交林,则应根据主林层和优 势树种确定地位级。
第二章 林分调查因子 Stand Description Factors
第一节 林分及林分调查因子 Stand and Stand Description Factors
林分---内部结构特征相同,并与四 周邻接部分有显著区别的森林地区 (块)。 林分调查因子---林分内部结构特征的 标志。
一、林分起源 天然—实生、萌生 人工—萌生(插条)、实生(植苗; 直播) 确定林分起源的方法是通过访问、 考查。看株行距规则否。萌生林衰老快, 病腐率大,但生长快。萌生柞、杨等, 柳主要为薪炭林 二、林相(林层) 指林分中乔木树冠构成的层次而言。是 说明林分垂直结构的标志。
N
式中:D—林分平均直径 di —各径阶的径阶中值 ni—各径阶株数 N—林分总株数
为了分析林木粗度的变化或作胸径生 长对比,有时也用胸径的算术平均数作 为林分平均直径,称为算术平均直径(d). 就D与d的关系,我们来考察一下总体 方差 2
∵ 2
1 N 1 N 1 N xi x N i 1 1 x 2 x N i 1
标准表是根据单层、同龄、纯林编制的,遇到复层混交 林时,应分别林层按优势树种选定标准表,然后按林层 求出疏密度。 3.郁闭度 林冠的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树冠的闭 锁程度和树木利用生活空间的程度。 测定比较困难 目前多采用目测估计。
①在样地内机械设置100个样点,在每个样点上抬头仰视 树冠,判断样点是否为树冠遮盖,统计被遮盖的点数计 算郁闭度:
六、平均高
反映林分高度水平的调查因子统称平 均高。因目的和对象要求不同,而有各种 平均高,最常用的有林分平均高和优势木 平均高。 1、条件平均高 根据平均直径(或径阶组中值)在树高 曲线上确定的平均高,称条件平均高。 在森林调查中,把树高依胸径的回归曲 线叫做树高—直径曲线,简称树高曲线。 一般用随手曲线法绘制。
1、算术平均年龄: n ai 查定若干株树木的年龄, a i 1 n 求算术平均值 2、断面积加权平均年龄: 为了得到较高的精度,查定年龄的树木 株数多.
a G a2 G2 an Gn A 1 1 G1 G2 Gn 式中
a G
i 1 i
单层林:乔木树冠由一个林层构成。 复层林:乔木树冠由两个以上的林层构 成。 复层林中占蓄积量最大的林层为主林 层,其余为次林层。用Ⅰ、Ⅱ表示林 层序号,最上层为Ⅰ,其余依次为Ⅱ、 Ⅲ…。 划分林层的目的在于提高调查精 度,简化调查方法。
划分林层的条件:
1.凡次林层与主林层平均高相差20%以上 (以主林层为100%) 2.各林层每公顷蓄积量不小于30立方米。 3.各林层的平均直径在8㎝以上。 4.主林层的疏密度不小于0.3。次林层的 疏密度不小于0.2。
N N
D
d
i 1
N
2 i
N
式中:di -第i株树的直径, i=1,2, …,N N -林分内林木总株数 D -林分平均直径
∴林分平均直径实际是林分内各株树木胸径的
平方平均数。通常每木调查时树木的胸径是 按整化径阶记载的,这时平均胸径计算公式 可表示为:
D
2 d i ni i 1 k
例:某复层混交林, Ⅰ层:总蓄积量为360m3,其中落叶松250m3,年 龄120年,云松110m3,年龄100年, 组成系数: 落=250÷360=69%; 云=110÷360=31% Ⅱ层:总蓄积量为115m3,云松110m3,80年;红 松5m3,50年。云松=110÷115=95.5%;红松 =5÷115=4.5% 组成式:Ⅰ: 7落(120)3云(100) Ⅱ :10云(80)+红(50) 组成是指蓄积而言,有时断面积与蓄积呈 正相关,也可用断面积,在直径大小相近的人 工林中,有时也用株数。
必须全部满足以上四个条件才能划分林层。
三、树种组成
指同一林层中各树种的蓄积量与林层 总蓄积量之比,用10分法的组成式表示。 纯 林:由一个树种组成的林分。 混交林:由2个或2个以上的树种组成 的林分。 混交林中,蓄积量最大的树种为优势 树种,最符合经营目的树种为主要树种。 2%<成数<5% + 成数≤2% - 有时在组成式中要括上年龄。
(1)林分平均高 从树高曲线上按照林分平均直径确定的树 高,称林分平均高。 (2)径阶平均高 按径阶中值从树高曲线上查出的树高为径 阶平均高,它是计算蓄积量、生长量时常用的 树高指标。 为了测出条件平均高,在林分中分别径阶 测出20—25株样木的胸径和树高(中央径阶3— 5株,其它径阶2—3株),绘成匀滑的树高曲线, 依据林分平均直径在曲线上求出相应的的平均 高。
(1) 将林分中的优势木和亚优势木视为上 层木,这些树木高度的算术平均数作为优 势木的平均高。通常在一个样地(0.1hm2) 找3—5株。 (2)在林分中每100m2的面积上,选择1株最 粗或最高的树木作为优势木,这些树木高 度的算术平均数为优势木(上层木)平均 高。 在编制立地指数表,鉴定立地质量时, 常用此概念,因为它们可以避免象林分平 均高由于抚育所带来的“非生长性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