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汽车白车身数据发放规范模板

合集下载

车身数据检查规范(参考模板)

车身数据检查规范(参考模板)

车身数据检查规范2015-05-23制订2015-06-15发布汽车工程研究院车身部车身数据检查规范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类汽车的白车身数据检查。

2.白车身设计流程图3.适用流程阶段此规范用于数据冻结前的工程化设计阶段。

即上图刷红阶段。

4.检查内容:4.1干涉,搭接及孔的检查:4.1.1 干涉检查在CATIA装配里,打开要检查的总成,进行干涉检查:对检查的结果进行筛选:只选出干涩的部分进行校验,注意不包括凸焊标件的干涉。

对筛选出的干涉结果检查时,一般干涉值≦0.02mm时,不认为是干涉。

对干涉值大于0.02mm的做好记录(可CATIA直接导出)。

4.1.2 搭接检查:4.1.2.1 件与件的边缘处搭接:以避免焊装时件与件干涉。

4.1.2.2 件与件的R处搭接:间隙1.5mm只作参考,不能做到的地方适当放宽。

内外板R值大小错开2mm以上4.1.2.3 件与件无焊点不贴合处搭接:不贴合处间隙不小于2mm。

4.1.3 孔的检查:4.1.3.1:孔尽量做在凸台上(特别是定位孔)4.1.3.2 标件开孔4.1.3.3 定位孔及过孔定位孔垂直于车体线,最好大于φ10,过孔一般R取值大2mm 4.1.3.4 孔边距孔到边缘的距离增加到5mm或3t以上。

4.2焊装分析4.2.1 焊接边宽度⑴悬挂式点焊机:Φ13、Φ16 ------焊接边宽度:14~17mm⑵固定式点焊机:Φ20 -----焊接边宽度:21mm以上局部地方在焊钳活动不受影响的情况下,焊接边宽度最小10mm,需工艺部门确认。

4.2.2 焊钳通过孔W ≤ 130 mm ΦX ≥Φ50 mm ; W > 130 mm ΦX ≥Φ80 mmL ≤ 90 mm ΦX ≥Φ26 mm; L > 90 mm ΦX ≥Φ40 mmΦX ≥Φ(Y+48) mm对于看不到的焊点,可以冲指示凸点:⑴焊点数N<8,在首、尾;⑵焊点数N≥8,在首、中、尾。

凸点Φ3mm,高1mm。

汽车设计-汽车白车身数模验收规范模板

汽车设计-汽车白车身数模验收规范模板

XX公司企业规范编号xxxx-xxxx汽车设计-汽车白车身数模验收规范模板XXXX发布白车身数模验收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本公司白车身各部件数模验收的一般要求。

本规范规定了本公司白车身各部件的冲压工艺性、焊接工艺性、涂装工艺性、装配工艺性的要求。

本规范规定了本公司白车身结构强度、各部件之间的密封、间隙及干涉的要求。

本规范规定了本公司白车身运动件运动分析的要求。

本规范规定了本公司白车身安全及法规要求。

本规范规定了本公司白车身车身轻量化设计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566-2009 乘用车外部凸出物3定义3.1 白车身总成:是指包含车身骨架总成、左/右前门总成、左/右后门总成、发动机罩盖总成、后背门总成或行李箱盖总成、所有黑漆件在内的涂装之前的车身总成。

3.2 RPS定位点:含定位面、定位孔及所有定位点系统。

4规范4.1数模通用要求4.1.1零件编号规则要按照《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及研究院关于零件编号的规范执行;数模名称、编号与BOM表名称、代号一致;整车坐标系统一;结构设计数模外表面与A面数模完全符合。

4.1.23D数据按要求分层存放;交付数据不允许有未倒角的棱边和未倒圆的,除A 面外不可见的结构件型面及切边线要保证G1以上连续。

4.1.3 同一零件必须包含完整空间集合形态描述的无缝曲面、料厚指示线、圆孔法向指示线;型面不得有重叠、不允许有碎面及多余面线,同一型面一种颜色;料厚线起点要在零件数据型面上,数模可以沿料厚线偏移料厚;零件数据中要有实体数据.。

4.1.4任何两个相邻钣金零件,如果其料厚指示方向相反,则该两零件间的搭接边距离应该恒为零。

如果其料厚指示方向相同,两零件间的搭接边距离为其中一个零件的料厚;4.1.53D数据树状结构要采用研究院规定的标准形式。

汽车设计-汽车车身关键控制点设计规范模板

汽车设计-汽车车身关键控制点设计规范模板

XX公司企业规范编号xxxx-xxxx汽车设计-汽车车身关键控制点设计规范模板XXXX发布汽车车身关键控制点设计规范模板前言本规范是根据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设计和生产的需要而制定的。

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白车身关键控制点设计定义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车型白车身开发。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ZTB 05.008-2010车身漏液孔及定位孔的设计Q/ZTB 05.001-2010 CATIA车身建模标准3 定义和术语3.1 车身统一基准系统RPS(Reference point System)在车身设计、制造和检测过程中,为避免设计基准、冲压基准、焊接基准和检测基准等基准之间的变换,保证车身在设计过程中零件之间、分总成及其组成零件之间、总成及其组成分总成之间、总成之间、车身及其组成总成之间的设计基准的一致性;保证生产过程中对应于不同的焊装工位,其焊装加工基准具有统一性;保证检测过程中检测对象的检测状态与生产过程中的生产状态的相似性和检测数据与设计基准的可比性,而采用的一种统一基准,也即车身统一基准系统,简称RPS。

3.2 车身总成关键控制点在车身总成设计、制造和检测过程中,能直接影响整车质量,必须在各个环节中均要求得到保证的点(RPS点)。

采用这些点的意义有两点:一、通过测点,来验证其坐标值能否满足设计要求;二、将相关控制点按功能组织在一起,测量其功能尺寸,从而有效地验证功能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4 技术要求4.1.1 与关键控制点对应的标准件根据不同车型有所不同,列表中只是列出范例,实际应用时必须如实填写;装配卡扣的控制点要填写卡扣的型号;4.1.2 表中总成列出的控制点数量与实际需要控制点不一致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4.1.3同一个总成,由于选用材料或制造方法不同,控制项目会在内外饰或车身分别重复列出,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时须经各系统设计人员确认;。

HOFF汽车设计(上海)有限公司白车身设计规范

HOFF汽车设计(上海)有限公司白车身设计规范

点焊尺寸要求: 1、“a”不得小于11毫米 2、“b”不得小于5毫米 3、“c”不得小于30毫米;
30<c<50mm时,有特殊焊钳; c>50mm时,就可用普通焊钳 4、 “D”为直径5毫米的焊头,焊点 为6mm 5、 “e”暂缺 6、钣金件层数及厚度要求: (1)、层数最多为3层(超过3层要 得到厂家确认.) (2)、厚度在3毫米以内为宜, 但3---5毫米也能焊接 7、两焊点之间的间距不得小于20毫米
SHEET_M ETRAL
89
未倒角片体
不可见(Invisible) 原车未倒角数模
TITLE
151
图框(标题栏、 反图框)
不可见(Invisible)
2D_DIM 152 2D尺寸
不可见(Invisible) 孔和尺寸的相关标识
2
HOFF汽车设计(上海)有限公司白车身设计规范
白车身数模图层设置
目录
一)实体建模标准: 1、建模的距离公差设定为0.001mm。 2、弯曲件的圆角半径不宜小于最小弯曲半径,以免产生裂纹。但也不宜过大, 因为过大时,受回弹的影响,弯曲角度与圆角半径的精度不易达到要求,以 实测为准。
4
HOFF汽车设计(上海)有限公司白车身设计规范
3、 倒角处让位:当两个件零贴时,倒角处需注意让位,倒角大小以零件 实测为准(最小相差2mm)如下图:
注意:周圈翻边不 是该件成型后切出 来的,此种翻边尺 寸要求不高
27
5
HOFF汽车设计(上海)有限公司白车身设计规范
4、弯曲件的弯边长度不宜过小,其值h>R+2t。当h较小时,弯边在模具上 支持的长度过小,不容易形成足够的弯距。
6
HOFF汽车设计(上海)有限公司白车身设计规范

白车身数模审核规范20160817

白车身数模审核规范20160817

装焊白车身数模审核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焊装白车身数模定位、安装与配合、焊接性、涂胶工艺、门盖、制件结构的审核方法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焊装白车身数模审核。

2 定位审核2.1 车身定位孔要求具体要求如下:a)定位孔轴线与所在面保持垂直;b)定位孔直径应形成标准,一般采用φ8 mm、φ10 mm、φ12 mm、φ15 mm、φ18 mm、φ20 mm、φ25 mm,特殊可采用φ6 mm,使孔的尺寸保持一致;c)孔间距 [a] /零件长度[L]≥0.6;d)同一制件定位孔轴线方向保持一致,所在平面与车身坐标系平行。

特殊情况下,所有定位孔方向要进行坐标旋转,方向尽量保持一致,以提高车身精度;e)一个制件原则上应有两个定位孔,特殊情况如采用一个定位孔需增加定位面以保证完全控制6 个自由度;f)关键定位孔应采用凸台形式,保证定位孔强度,防止定位孔变形。

(板厚≤1mm必须增加凸台)2.2 定位孔与钣金件间隙要求定位孔与钣金件间隙要求如下(见图2):a)优先选取:a≥4+1/2×d×tan(60°);b)特殊为:a≥4+1/2×d×tan(45°)。

a——钣金件和定位孔之间距离;d——定位孔直径。

图1 定位孔与钣金件间隙要求2.3 定位面要求(见图4)定位面间距[x,y]/总长度[X,Y]≥0.6。

图2 定位面要求定位基准面要在充分考虑零件的形状特征后确定,即考虑零件的成形性、零件贴合面的长度、零件的上料顺序及方便性,确定夹具的主定位基准面;考虑组合件的特征,确定焊接辅助用的副定位基准面。

定位面尽量不设置在零件形状发生变化的位置上,一般设计在强度好,不易回弹的部位;且定位面应设计在比较空旷的部位,要让开焊钳通道。

3 安装与配合审核保证零部件相互配合及安装时无干涉现象。

3.1 R圆角配合要求为了避免制件成型问题造成R角干涉、制件不贴合,采用以下要求(见图6):a)R1<15 mm时:R2≥R1+2 mm;b)15 mm≤R1≤30 mm时:R2≥R1+3 mm;c)R1>30 mm时:R2≥R1+5 mm。

汽车设计-汽车车身制图设计规范模板

汽车设计-汽车车身制图设计规范模板

XX公司企业规范编号xxxx-xxxx汽车设计-汽车车身制图设计规范模板汽车车身制图设计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汽车车身制图的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汽车白车身产品图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C/T 490-2000 汽车车身制图3 术语和定义3.1 总成图表达产品中零部件间连接关系及反映其全部组成情况的图样,且包括装配(加工)与检验必需的数据和技术要求等内容。

表达两件或多件焊接(螺接)在一起的总成图,简称总成图。

3.2 零件图用于表达单个冲压件的图样。

3.3 A面本规范中所述A面系指:车身外部零件所形成的面,即车身外侧表面(含侧围、前后车门、后背门外表面、顶盖、发动机罩外表面、翼子板、加油口盖外表面)。

3.4 RPS定位点系统本规范中的RPS定位系统是指:零部件或总成的定位基准。

4 2D制图总要求(详细要求见第5~11)4.1 车身钣金零件按车身制图国家标准表达,应做到:a)按零件选择正确的基准(孔中心、面或线),将零件放置在车身坐标系内;b)对一般孔要求标注其孔径、孔中心坐标;c)装配孔要求标注孔径及孔径公差、孔中心坐标、孔中心距及公差要求并标注“XXX 装配孔”字样;d)基准孔要求标注孔径及孔径公差、孔中心坐标、孔位置度公差;e)过孔要求标注孔径、孔中心坐标、过孔功能(如线束过孔)、位置度公差;f)零件的必要几何尺寸需标注;g)零件的技术条件(要求);h)比较复杂的曲面允许在数模测量,简单曲线应按车身制图表达;i)为使图面清晰,零件投影图中弯折部位的圆角与两侧面的切线不予表示,仅表示倒圆前的理论交线。

4.2 钣金总成图纸应做到:a)所表达的总成必须表达组成部件的基准(孔中心、面、线),然后放置在车身坐标系里;b)组成焊装部件的各零件的图号;c)焊装总成各零部件之间相对位置的控制尺寸;d)焊装总成焊点大小、位置的描述;e)总成内部件之间相对孔位及边界控制尺寸及公差表达;f)不允许有不必要的零件尺寸。

乘用车白车身设计规范

乘用车白车身设计规范

Q/TJ-JS02032-2009
4.1.3白车身通常采用整体钣金结构形式(部分零 件采用分段式焊接以提高材料利用率,局部用轻 质材料替代),骨架加外覆盖件。使用钣金件的 综合成本低(生产效率高),适合大批量生产, 具有良好的外观质量。
Q/TJ-JS02032-2009
4.1.4白车身结构可按三层板的设计思想去构思结构设 计,即最外层是外板,最内层是内板,中间是加强板, 在车身附件安装连接部位应考虑设计加强板(结构的 强度、刚度与横截面积有关系)。
Q/TJ-JS02032-2009
4.1.5所设计的白车身结构在满足整车性能、结构上、 四大工艺(冲压工艺、焊接工艺、涂装工艺、总装工 艺)是否比参考样车或其他车型更优越,是否符合国 内(尤其是客户)的实际生产状况,以便预先确定结 构及工艺的改良方案。
Q/TJ-JS02032-2009
4.1.6白车身在结构与性能上应提供车身所需的承载能 力,即强度和刚度要求。 4.1.7在竞标车的基础上进行全新造型设计,外观符合 批准的效果图;造型须满足结构尺寸设计要求。 4.1.8对白车身结构调整优化。 4.1.9完成主断面的初始二维图,按照主断面图进行三 维数模的详细设计,在设计中不断地完善优化主断面。
Q/TJ-JS02032-2009
3.3 结构设计工艺性(结构工艺性) 贯穿于机械设计的全过程,并与之同步的综合考虑制 造、装配工艺及维修等方面的各种技术问题,称之为 机械设计工艺性。而这种工艺性体现在结构设计之中, 故又称为结构设计工艺性。
Q/TJ-JS02032-2009
4 白车身设计原则和输入条件 4.1 白车身设计原则 4.1.1白车身设计原则上按照项目车型产品设计任务书进 行设计。 4.1.2白车身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并行设计过程,要彻 底地摒弃孤立地单个零件设计方法,任何一个零件只是其 所处在的分总成的一个零件,设计时均应考虑其与周边相 关零部件的相互关系。设计要点:周边造型匹配(面差、 分缝影响外观);周边安装匹配(焊接装配、安装件的连 接、安装空间)。

HOFF汽车设计(上海)有限公司白车身设计规范

HOFF汽车设计(上海)有限公司白车身设计规范
12、一次拉伸工序可成型条件: 1)无凸缘的圆筒形件:可按拉伸高度h≤(0.5-0.7)d(d为拉伸件直径, 按厚度中心线计算)初略估算。极限高度见下表:
2)、矩形件:当矩形件四周的圆角半径R3=(0.05-0.20)B,拉伸高度 h≤(0.3-0.5)B(式中B为矩形件的短边宽度)。 3)、有凸缘件一次拉伸工序可制成的条件d/D≥0.4(式中d为圆筒形部分直 径,D为毛坯直径)。 13、安装面应为平面;同时有几个安装点的零部件,安装点最好在一个平 面上,当不能满足此要求时,各安装面也最好保持平行;当零件安装点所 在面不能保持平行时,安装面也应分别与零件接触面保持平行。 14、零部件在车身上左右都有安装点时,安装平面应与车身坐标系平行。 15、运动部件要根据运动分析,留出相应余量:①.运动件之间不允许有干 涉;②运动件之间的间隙要有一段安全系数,以保证零件功能的实现。如: 前门有一定的开启角度,其在开合运动时,不允许和翼子板、侧围等相关 部件有干涉。 Nhomakorabea88
89
倒角片体
未倒角片体
原车倒角数模
SHEET_M ETRAL
TITLE 2D_DIM
不可见(Invisible) 原车未倒角数模
151 图框(标题栏、 不可见(Invisible) 反图框) 152 2D尺寸 不可见(Invisible) 孔和尺寸的相关标识
2
HOFF汽车设计(上海)有限公司白车身设计规范
3、 倒角处让位:当两个件零贴时,倒角处需注意让位,倒角大小以零件 实测为准(最小相差2mm)如下图:
5
HOFF汽车设计(上海)有限公司白车身设计规范
4、弯曲件的弯边长度不宜过小,其值h>R+2t。当h较小时,弯边在模具上 支持的长度过小,不容易形成足够的弯距。

白车身三维设计规范

白车身三维设计规范

XXXXX有限公司白车身三维设计规范编制:校对:审核:批准:2015-01-15发布 2015-01-15实施XXXXX有限公司发布1 基本要求a) 模型一律采用整车坐标系,适用右手定则。

b) 模型一律采用毫米作长度单位。

c) 左右对称零件,只设计左件;否则,左右均设计。

2 命名要求见《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

Start model 模板要求结构树要条理化,对不同的特征要分类操作,归类管理。

2.2 实体(#Part Body)用于存放实体数据,所有部件都将显示在零件树状结构里。

2.3 外部几何(#External geometry)存储外部几何形状及A级表面等。

需要复制外部结果时,按照被复制表面的类型,必须以“设计表面”、“断面信息”、或“输入几何”几种模式存储。

所有存储的几何形状是不带任何关联属性被拷贝到相应的存储模式中。

a)设计表面(A Class Surface):存储支持建立该部件3D模型的相关A级面b)截面信息(Sections):此处存放与此零件相关的其他零件全部或部分区域的截面信息,这些截面仅用于设计分析,不用于3 D模型设计。

它的子结构也必须用英文名称命名,以便区别。

c)输入几何(Other Geometry):其它零件的几何形状参数,也就是边界输入条件。

2.4 参考(Conceptual Geometry)a)参考点(Part Reference Point):统一以车身坐标原点作为零件设计的参考点,此点为以后建立其它点时的参考点。

b)料厚方向及信息(Pulling Direction and Informations):用0.7mm宽的粗直线指示出材料的厚度方向、材料厚度(材料实际厚度为粗直线长度除以100),标注在零件需加料厚一侧,应位于靠近零件中部或其它易于辨识的位置。

c)对称平面(Symmetry Panle):对称用的平面。

d)参考平面(Part_Reference_Sample);建模过程中使用的参考平面e)参考结构(Part Reference Structure);参考结构与参考平面内容相似,使用时选其一即可。

汽车设计-汽车白车身数据发放规范模板

汽车设计-汽车白车身数据发放规范模板

汽车设计-汽车白车身数据发放规范模板XX公司企业规范编号xxxx-xxxx汽车设计-汽车白车身数据发放规范模板汽车白车身数据发放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白车身数据发放内容、数据质量及技术资料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汽车白车身产品数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无3 术语和定义3.1 QS数据:最初版数据,包含CAS数据、截面定义、整车参数以及竞争车型信息等;用作工艺厂房规划、平台通过性、CAS工艺可行性分析,车身性能初步判断分析等校核。

3.2 TG0数据:粗略的三维数据,表达零部件在整车位置上的基本外形尺寸,车身主要结构,用作零部件采购定点,工艺分序分析,制造工装设计及成本初步预算,白车身性能CAE分析验证等。

3.3 SE数据:即工艺分析数据,用作详细的工艺分析数据。

3.4 TG1数据:工艺分析确认,CAE方案验证等,可以用于软模设计。

3.5 TG2数据:CAE最终验证,工艺可行性分析最终验证数据,经产品设计开发部门完成设计、审核、批准,工艺技术部门完成审查、确认,产品、工艺信息表达较为完全,达到白车身数据基本要求,可用于软模加工,并可用于进行工艺实施、模、夹、检具设计开发的白车身数据,主要包括3D数据及其它产品说明性技术文件。

3.6 NC数据:可用作正式模具制造加工用数据。

4 数据内容及质量要求4.1 QS数据4.1.1 数据内容a)包含白车身主断面(3D),截面须包含料厚信息与初始材料信息。

b)CAS数据。

c)整车参数定义。

d)竞争车型信息,含逆向数据,EBOM。

4.1.2 数据质量及技术资料要求a)主断面数据满足QZTB 05.005《车身主断面设计规范》要求;b)3D数据需达到SE数据要求;c)EBOM满足公司《BOM、数据管理规定》;d)CAS数据包含轮胎及后视镜,含有车身外观分缝信息。

4.2 TG0数据4.2.1 数据内容a)车身所有外覆盖件数据(车身主要外覆盖件包括侧围外板、翼子板、顶盖;门、前后盖内、外板);主要内板数据(前/中/后地板、侧围内板、前挡板、前轮罩本体后轮罩内/外板、前/后纵梁本体、座椅横梁本体);b)整车外观间隙图(含内表面和外表面)指示;c)主断面数据;d)EBOM清单4.2.2 数据质量及技术资料要求a)数据中需显示材料厚度和料厚方向;b)所有外覆盖件数据应包括带有分型线的一级表面(面数据公差达到±0.5)和二级表面,主要内板数据应包括一级表面;数据中只允许保留必要的线和面,不允许存放过程数据;c)不存在锋利尖角,缝合一级表面,曲面之间的曲率连续;d)所有外覆盖件数据中需显示今后开孔的大致区域、焊接作业的区域,需包含重要的主定位孔及重要的安装孔;e)数据需含有焊点信息,且焊点完整,焊接关系可以不体现;f)零件不存在严重干涉现象,接合面需贴合;g)数据格式为CATIA V5格式,版本采用公司最新通用版本。

白车身设计规范

白车身设计规范

白车身设计规范一、冲压件设计规范1. 孔1.1 钣金上的冲孔设计要与钣金冲压方向一致。

1.2 孔的公差表示方法1.3 过线孔1.3.1 过线孔翻边1.3.1.1过线孔翻边至少要3mm高。

此翻边对钣金起加强作用,防止在安装过程中产生变形,从而影响此孔的密封性。

1.3.1.2如果通过过线孔的零件是面积≤6的固体,或者钣金足够厚,使其在不借助翻边时也能够承受住过线孔安装时的压力,那末此过线孔可以不翻边。

1.3.2过线孔所在平面尺寸1.3.2.1过线孔为圆孔(半径设为Rmm)时,孔周圈的平面半径应为(R+6)mm1.3.2.2过线孔为方孔时,孔周边的平面尺寸应比孔各边尺寸大6mm。

1.4法兰孔1.4.11.5排水孔1.5.1排水孔设计在车身内部空腔的最低处,其直径普通为6.5mm。

1.5.2对于车身内部加固的防撞梁,应同样在其空腔的最低处布置排水孔。

1.5.3在车身结构件的空腔及凹陷处必须布置排水孔。

1.6空调管路过孔1.7螺栓过孔1.8管道贯通孔2.圆角2.1对于在同一个件上喷涂两种不同颜色的零件,要设计分界特征,并且最小特征圆角为1.5mm。

3.边3.1密封边3.1.1行李箱下端3.1.1.1.为了使水排出止口,如图所示需要留出3.0mm的间隙。

3.1.1.2安装用止口应该具备恒定的高度和厚度(用于弯角的凸缘除外)。

3.1.1.3车门开口周围的止口厚度变化,包括创造变差的范围通常在1.8mm至6.0mm之间。

厚度的极端值会产生较高的插入作用力和密封条稳定性等问题。

3.1.1.4止口厚度的变化在任何位置不得超过一个金属板的厚度。

如果可能,仅可以使垂直的止口产生厚度变化,绝对不要使弯角半径产生厚度变化。

止口厚度的阶段变化会使密封条托架中的水渗漏。

3.1.1.5应该避免带有焊点的止口浮现燃油和其它润滑油,这些物质会降低稳定性。

3.1.1.6止口结构类型及其优缺点3.1.2行李箱上端为了防止水从密封条止口泄漏并且进入行李舱,可按下面结构进行设计:3.1.2.1支架内的胶黏料或者可发泡的热熔胶需符合漏水防止设计手册。

汽车白车身设计规范

汽车白车身设计规范

汽车白车身设计规范1. 范围本标准归纳了[BIW]白车身结构设计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本标准适用于长春宇创公司白车身结构设计及检查。

2.基本原则2.1 白车身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并行设计过程,要彻底地摒弃孤立地单个零件设计方法,任何一个零件只是其所处在的分总成的一个零件,设计时均应考虑其与周边相关零部件的相互关系。

评注:周边造型匹配[面差、分缝影响外观];周边安装匹配[焊接装配、安装件的连接、安装空间]2.2 任何一种车型的白车身结构均可按三层板的设计思想去构思结构设计,即最外层是外板,最内层是内板,中间是加强板,在车身附件安装连接部位应考虑设计加强板。

评注:结构的强度、刚度与横截面积有关系,与周边的展开的周长也有关系,“红旗3”轿车的一个宣传点就是其前防撞横梁为六边型。

2.3 所设计的白车身结构在满足整车性能上、结构上、四大工艺[冲压工艺、焊接工艺、涂装工艺、总装工艺]是否比参考样车或其他车型更优越,是否符合国内(尤其是客户)的实际生产状况,以便预先确定结构及工艺的改良方案。

2.4 白车身在结构与性能上应提供车身所需的承载能力,即强度和刚度要求。

3.冲压工艺要求3.1 在设计钣金件时,对于影响拉延成型的圆角要尽可能放大,原则上内角R≥5,以利于拉延成型;对于折弯成型的圆角可以适当放小,原则上R≈3即可,以减小折弯后的回弹。

1)板件最小弯曲半径2) 弯曲的直边高度不宜过小,其值h ≥R+2t 。

见上表。

3)弯曲边冲孔时,孔边到弯曲半径R 中心的距离L 不得过小 ,其值L ≥2t 。

见上表。

4)圆角弯曲处预留切口。

5)凸部的弯曲避免如a 图情形的弯曲,使弯曲线让开阶梯线如图b ,或设计切口如c 、d 。

r ≥2t n=r m ≥2t k ≥1.5t L ≥t+R+k/23.2在设计钣金件时,考虑防止成型时起皱,应在适当的地方(如材料聚集处)布置工艺缺口,或布置工艺凸台、筋。

3.3 孔与孔,孔与边界距离应大于2t ,若在圆角处冲孔,孔与翻边的距离应大于R+2t 。

汽车白车身设计规范doc

汽车白车身设计规范doc

汽车白车身设计规范吉利汽车研究院车身设计科二00八年五月1目的规范车身科关于乘用车车身设计和研发的工作程序与方法。

2范围适用于乘用车车身的设计和开发。

3 职责3.1 车身科科长负责车身科内一切任务及事务的下发、审核、批准(有特殊规定除外)3.2 车身科科内组长负责本组内有关任务的分解、下发、与审核。

3.3 车身科科内审核员负责对本岗位相关设计的校对。

3.4 车身科设计员负责对本岗位相关总成及零部件的设计、修改、验证及技术文件输出。

4. 程序4.1 设计输入4.1.1根据有关领导的指示或经相关程序批准下发的《XX车型设计任务书》或《XX车型整车定义描述》或《XX车型总布置方案》和下发的工作计划进行设计输入。

4.1.2 车身科科长对即将下发的车身设计计划(设计任务书),组织人员收集相关资料。

4.1.3车身科科长将研究院下达的工作计划或工作任务分解到各设计组,并由组长分解到各设计人员。

4.1.4 针对产品的开发策划表,编制车身设计开发计划表(计划表在必要时可作修改)4.2 方案设计4.2.1 按《XX车型设计任务书》或《XX车型整车定义描述》或《XX车型总布置方案》对车身部分的规定与要求确定初步设计方案,广泛调研同类车型的相关结构,在消化、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确定初步设计方案,列出主要新开发件清单。

4.2.1.1 依据测量科提供的外曲面点云,设计外曲面数据。

4.2.1.2绘制车身间隙面差图。

共5页第1页4.2.1.3设计人初选车身零部件,按车身外曲面做工程分析,要求出工程分析图,分析图中应包括:a)重要结构、尺寸,和主要断面图b)运动分析图c)车身首次系统图4.2.2 方案设计评审4.2.2.1 时机在完成总体方案设计,尤其在确定具体技术设计方案前进行。

4.2.2.2 评审内容a)是否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b)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工艺性、经济性、可靠性以及与国内外同类车型的对比分析;c)产品布局、结构合理性、安全性和维修方便性;d)产品特性对强制性标准、法规的符合性;f)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采用的必要性,和实际生产的可行性;g)对实现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要求的可能性;h)是否具有恰如其分的性价比;i)在评审过程中,项目负责人要对评审时提出的各种问题作好详细记录,评审后写出评审会议纪要,以便作为下次评审的重点检查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公司企业规范编号xxxx-xxxx汽车设计-汽车白车身数据发放规范模板汽车白车身数据发放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白车身数据发放内容、数据质量及技术资料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汽车白车身产品数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无3 术语和定义3.1 QS数据:最初版数据,包含CAS数据、截面定义、整车参数以及竞争车型信息等;用作工艺厂房规划、平台通过性、CAS工艺可行性分析,车身性能初步判断分析等校核。

3.2 TG0数据:粗略的三维数据,表达零部件在整车位置上的基本外形尺寸,车身主要结构,用作零部件采购定点,工艺分序分析,制造工装设计及成本初步预算,白车身性能CAE分析验证等。

3.3 SE数据:即工艺分析数据,用作详细的工艺分析数据。

3.4 TG1数据:工艺分析确认,CAE方案验证等,可以用于软模设计。

3.5 TG2数据:CAE最终验证,工艺可行性分析最终验证数据,经产品设计开发部门完成设计、审核、批准,工艺技术部门完成审查、确认,产品、工艺信息表达较为完全,达到白车身数据基本要求,可用于软模加工,并可用于进行工艺实施、模、夹、检具设计开发的白车身数据,主要包括3D数据及其它产品说明性技术文件。

3.6 NC数据:可用作正式模具制造加工用数据。

4 数据内容及质量要求4.1 QS数据4.1.1 数据内容a)包含白车身主断面(3D),截面须包含料厚信息与初始材料信息。

b)CAS数据。

c)整车参数定义。

d)竞争车型信息,含逆向数据,EBOM。

4.1.2 数据质量及技术资料要求a)主断面数据满足QZTB 05.005《车身主断面设计规范》要求;b)3D数据需达到SE数据要求;c)EBOM满足公司《BOM、数据管理规定》;d)CAS数据包含轮胎及后视镜,含有车身外观分缝信息。

4.2 TG0数据4.2.1 数据内容a)车身所有外覆盖件数据(车身主要外覆盖件包括侧围外板、翼子板、顶盖;门、前后盖内、外板);主要内板数据(前/中/后地板、侧围内板、前挡板、前轮罩本体后轮罩内/外板、前/后纵梁本体、座椅横梁本体);b)整车外观间隙图(含内表面和外表面)指示;c)主断面数据;d)EBOM清单4.2.2 数据质量及技术资料要求a)数据中需显示材料厚度和料厚方向;b)所有外覆盖件数据应包括带有分型线的一级表面(面数据公差达到±0.5)和二级表面,主要内板数据应包括一级表面;数据中只允许保留必要的线和面,不允许存放过程数据;c)不存在锋利尖角,缝合一级表面,曲面之间的曲率连续;d)所有外覆盖件数据中需显示今后开孔的大致区域、焊接作业的区域,需包含重要的主定位孔及重要的安装孔;e)数据需含有焊点信息,且焊点完整,焊接关系可以不体现;f)零件不存在严重干涉现象,接合面需贴合;g)数据格式为CATIA V5格式,版本采用公司最新通用版本。

4.3 SE数据(工艺数据)4.3.1 数据内容a)车身所有钣金件数据;b)3D状态的焊点图;c)白车身零件EBOM清单;4.3.2 数据质量及技术资料要求a)数据中需显示材料厚度和料厚方向;b)所有外覆盖件数据应包括带有分型线的一级表面(面数据公差达到±0.5)和二级表面,主要内板数据应包括一级表面;数据中只允许保留必要的线和面,不允许存放过程数据;c)不存在锋利尖角,缝合一级表面,曲面之间的曲率连续;d)所有外覆盖件数据中需显示今后开孔的大致区域、焊接作业的区域,需包含重要的主定位孔及重要的安装孔;e)主要的结构件和承载件及外覆盖件各阶倒角完成;f)数据应包含大的加强筋和尺寸大于15mm的工艺孔、减重孔、线束孔等孔信息;g)数据需含有三维焊点信息,且焊点完整;h)数据需按照设计的装配关系装配;i)零件不存在严重干涉现象,接合面需贴合;j)数据格式为CATIA V5格式,版本采用公司最新通用版本。

4.4 TG1数据4.4.1 数据内容a)车身所有钣金件数据;b)3D状态的焊点图;c)白车身零件明细表;d)车身主要功能尺寸定义说明。

4.4.2 数据质量及技术资料要求a)至少经过一轮整车CAE校核;b)车身数据中体现装配关系;c)数据中需显示材料牌号、厚度和料厚方向;d)外覆盖件数据和内板数据应包括有用的二级和三级表面数据;e)数据(除钢板模)各阶倒角完成;f)不存在锋利尖角,缝合一级表面,一级曲面倒角,曲面之间的曲率连续,对称面曲率连续;零件不存在严重干涉;g)外覆盖件数据完成开孔,其它数据显示今后开孔的准确区域,今后焊接作业区域均需显示;h)所有冲压件数据完成定位孔和车身工艺孔设计;i)数据格式为CATIA V5 R14格式。

j)TG1其它说明TG1数据之后不允许有颠覆性重大设计变更发生。

4.5 TG2数据4.5.1数据内容a)车身3D数据(电子文档)b)涂胶位置示意图(电子文档或纸面文本)c)白车身零件明细表(电子文档)d)白车身装配调整说明书4.5.2 TG2数据质量及技术资料要求4.5.2.13D数据质量要求:a)数据中需含有料厚方向、料厚信息;b)包括构成车身的所有单件、各级总成、分总成数据,即含有装配树的3D数据;c)所有装配的零件(除沿用件、通用件)的坐标要以车身坐标为基准,不能采用尺寸约束的形式;d)沿用件、通用件不允许增加编号区分成多个零件装配,需用装配约束进行装配;e)数据中不得有缺面现象,不得有多余的点、线、面存在;f)数据中所有曲面需倒角,曲面间过渡曲率连续、相切连接;g)数据中不得有零件干涉现象(包括需避让的R角重叠);h)零件明细表中装配关系及零件数量等信息与3D图数据一致;i)要包含各级总成焊点位置信息;j)定位孔、装配孔等孔中心位置坐标要求90%以上为整数,少量可为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k)数据中需体现定位孔、装配孔位信息描述;l)数据格式为CATIA V5 R14格式;m)数据名称应包含零件号、零件名称(英文)、零件版次信息,并符合公司数据文件名要求。

4.5.2.2涂胶位置示意图要求:a)需包含所有涂胶部位(不含总装装配)的涂胶示意图;b)要注明涂胶种类、涂胶位置、涂胶长度、涂胶截面尺寸;c)需有涂胶位置重要度分级信息(包括重要防水、重要隔音等);d)结构胶涂敷需用截面说明涂胶位置始末状态。

4.5.2.3白车身零件明细表要求:a)须含有零件号、零件名称、单车数量、材料、料厚、重量等信息;b)构成白车身的非金属零件需要特别注明;c)需包含所有构成白车身的单件、分总成、总成;d)标准件必须分布于各级总成目录下,标准件种类、数量可单独统计列清单;e)要求零件名称栏要有中英文对照;f)要有零件附图(即爆炸图)。

4.5.2.4白车身装配调整说明书体现所有白车身装配件的装配顺序及装调方法,含装配扭矩范围要求。

4.5.3 正式数据说明:a)3D数据、2D数据及各清单中内容必须表述一致,不得冲突;b)工艺生产部门工艺开发时,产品尺寸公差信息以2D数据为主,3D数据为辅;c)当产品部门无法及时提供2D数据以支持工艺工程部门进行工艺分析时,需在3D 数据中体现相关孔径及功能信息;d)白车身正式数据发放时需有设计部门签发的白车身数据评审冻结报告,此报告作为白车身正式数据发放的依据;e)工艺生产部门向产品设计部门反馈的各专业的更改提案,采纳或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比率须达到85%以上,此条件作为否决条件,未达到85%,工艺生产部门可以拒绝作为正式数据接收;同时对于重大工艺问题,列为排查项目,如未解决,拒绝作为正式数据接收;f)外部设计公司所设计的产品的自制件清单、外协件清单,由接口的公司汽车设计、开发部门提供;g)国外设计公司部分文件可以是英文,一些标注方法可以按合同、协议进行;h)本规范内容,对于外部设计公司与公司汽车设计部门要求基本相同,所提供内容不能缺漏。

4.6 NC数据4.6.1 数据内容a)车身3D数据(电子文档)b)车身2D数据(电子文档)c)涂胶位置示意图(电子文档或纸面文本)d)白车身零件明细表(电子文档)e)白车身装配调整说明书4.6.2 NC数据质量及技术资料要求4.6.2.1 车身3D数据、涂胶图、EBOM、白车身装配调整说明书要求与正式数据质量要求(4.5.2.2条)相同。

4.6.2.2 2D数据要求:a)2D数据满足《车身制图规范》要求;b)需含所有单件及各级总成的2D图;c)应包含主要型面、主要R角、孔径尺寸,要能反映出各定位孔、功能孔重要匹配孔的中心坐标,有功能要求、特殊要求、易引发歧义的尺寸必须标注;d)应包含每个孔的孔径公差、位置度公差,并提供未注公差表,公差标注方式可采用GD&T方式或国标方式;e)应包含各孔洞、缺口具体的用途说明;f)包含孔的信息(主、辅定位孔要特别说明),体现翻边孔的信息;g)当视图不足以说明主要的型面、孔位尺寸时,必须有相应的截面图或剖视图;h)2D图中的工艺缝、特殊工艺空间需要说明、容差分配要求需要特别注明;i)法规件、安全件、重要件要在2D图中注明;j)装配件要注明适用扭矩范围,装配的重要度信息;k)活动件要注明开合角度、闭合力等;l)应包含其它技术要求;m)所应用格式为CATIA V5(CAT Drawing)、CAD或UG文件;n)数据名称要求与3D同;o)标注时定位孔要严格区分出是焊装工艺定位孔还是内外饰部件安装定位孔,而不是一律用定位孔概括之,工艺孔与过孔也需要明确表达其过孔用途;p)要有体现2个或2个以上装配孔的相对位置(即孔距)的尺寸信息;q)腰形孔如果是起调节作用需要注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