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为什么需要制度(新制度经济学-华南农业大学,罗必良)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https://img.taocdn.com/s3/m/1bf2700abb68a98271fefa0b.png)
为了保证改革不断深化 袁 健康发展袁 必须有一个强有力 的超脱部门利益的综合改革机 构来当好党委尧 政府的参谋遥
推进综合改革:建立起协调机构机制
黄挺表示,当下的改革,已经 不 是单 一的 某个领 域 的 改革 , 而 是 包含 了社会 、 经济、行政、 文 化 等 内 容 的 综 合 体 制 改 革。他强调,综合体制改革是一项开 创性 的 社会系统 工 程 , 牵涉 面 广,政策性 强 , 难度极大。为此,必须加强领导,继续解 放思想 ,重 建 体 改 机 构 ,重 组改革 队伍 , 重新制定规划,重鼓改革动力。 首先 ,必 须 加 强 党 对 改 革 的 组 织 领 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议成立 由省委 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挂帅的广东省改革协 调 领 导小 组 , 下 设 办 事 机 构 。 实 践证 明 , 为了保证改革不断深化,健康发展,必 须 有一个强有力的超脱部门利益的综合改革 机 构来 当 好 党 委 、政府 的 参 谋 。 黄挺 认 为,可以发改委、国资委负责改革的 机构 为 基础 , 组 建 与 发 改 委 相 平 行的 改革 机 构,由省委或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兼任 一 把手,加强力量配备,全面负责统筹 、指 导和协调省 ( 市 ) 综合体制改革 工作 ,审 议省 ( 市 ) 综合体制改革的中长期规 划 和 年度计划,审议或审定重大综合体制 改革 方 案 ,审 定 重 大 综合 体 制 改革 试 点 范围, 定期分析综合体制改革形势,听取有关重 大综合体制改革工作汇报,监督检查 综合 体制改革目标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评 估 改 革效果,研究体制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和 重 大政策,向省 ( 市 ) 委、政府提出重 大改 革建议。 同时,要强化各级政府部门的配合 与 协调。综合体制改革关系到改革、发展和 稳定的大局,也牵涉到相关部门的切 身利 益,各级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到这项改革 的 重要性和艰巨性,切实加强领导,各级人 事( 编 制) 、 体 改 、 劳 动 保 障 、财 政、国 资、税务、工商等部门要密切配 合,搞好 指导与协调,为综合体制提供良好的 组织 保证。各级监察、审计部门要加 强监督检 查,对违法违纪行为,要严肃追究有关人 员责任,切实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在全面推进广东综合体制改革的 新时 期,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排 除障碍,实 事求是,敢于创新。认真贯彻落实 科学 发 展观,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从突破旧 体制 向完善新体制的新阶段转变;从解决 表面 矛盾向解决深层次矛盾的新阶段转变;从 粗放型增长方式向效益型经济增长方式的 新阶段转变,以人为本,使改革和 发展的 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构建发达广东的 同 时,努力构建和谐广东。
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bdb86ace0975f46527d3e14a.png)
易,管理的交易和限额的交易)合在一起成为经济 研究上的一个较大的单位,根据英美的惯例,这叫 做‘运行中的机构’。这种运行中的机构,有业务 规则使得它们运转不停;这种组织,从家庭、公司、 工会、同业协会、直到国家本身,我们称为制度。
拉坦:制度概念包括组织的含义。
否认组织是制度的观点
诺思:要将制度与组织区分开来。组织是在基础规 则即制度约束下,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创立的个人团 体。制度类似于运动员的比赛规则,而组织则是运 动员在该规则下为赢得比赛胜利,把其策略和技能 加以组织或模型化的方式。 柯武刚与史漫飞:普通英语的习惯用法经常将这里 所定义的制度与‘组织’混为一谈。组织是对资源 的系统安排,其目的在于实现一个共同目标或目标 集。因此,公司、银行、政府机构是有目的的组织, 而基督教的‘十诫’和交通规则却是制度。
制度=博弈的均衡解吗?
如果把制度定义为一般博弈的均衡解,就意味 着先有博弈,后有制度,那么形成制度的博弈 的策略集和得分情况是不是制度,它们从何而 来?
并非任何博弈的均衡解都是制度。
制度博弈与行为博弈的区分
从给制度下定义的目的出发,可把博弈分为 两类:一类博弈的解是给博弈的 参与者划定 行为的可行范围或可行空间,这类博弈的均 衡解才是制度或行为规则,可称为制度博弈。 另一类博弈的策略集是参与者的可行范围或 可行空间,它们由制度或行为规则所规定, 其均衡解是博弈的参与者在既定制度下的最 优行为,而不是制度或行为规则,可称为行 为博弈。
(三)制度可以定义为博弈的均衡解吗?
肖特:重复进行的策略博弈的解的部分。 青木昌彦:制度的本质是对均衡博弈路径显 著和固定特征的一种浓缩性表征,该表征被 相关域几乎所有参与人所感知,认为是与他 们策略决策相关的。这样,制度就以一种自 我实施的方式制约着参与人的策略互动,并 反过来又被他们在连续变化的环境下的实际 决策不断再生产出来。
01为什么需要制度--罗必良
![01为什么需要制度--罗必良](https://img.taocdn.com/s3/m/d44b3707a6c30c2259019e5a.png)
《秋思》教案《秋思》教案1教学目标:1.反复吟咏,熟读成诵。
2.细细品味,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3.学会探究,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难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析法,研讨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课堂图片导入。
请大家欣赏一幅图画,说说,可以给这幅图画配一首什么诗。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诗的国度,唐有唐诗,宋有宋词,元有——元曲。
我们今天要欣赏的这首《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元曲。
二.介绍体裁1.我们来读一遍注释⑨:选自《全元散曲》。
天净沙,曲牌名。
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元大都(现在北京)人,著名戏曲作家。
2.读过注释,我们可以来猜一猜,元曲具有什么特点?预设:可以唱。
这个“曲”字告诉我们,这首秋思在古代是可以唱的。
因为是元代的作品,我们把它叫做元曲。
简单地说,元曲就是元代的可以唱的一(转载于: 书业网)种文学作品体裁。
3.那么,“天净沙”是什么意思呢?跟这首元曲的内容有关系吗?(可引导:注释里是怎么说的?)曲牌名。
那也就是说,“天净沙”与这首曲的内容没有关系,而与它的——曲调有关系。
它是表明一首曲的曲调的。
4.而与内容有关的是哪个部分?“秋思”。
那么“秋思”就是这首曲的题目了。
三.诵读感知1.从秋思二字,我们可以猜猜,这首曲可能会写哪些内容?预设:秋天里的想法。
引导:也可能会写一些秋天里看到的——景物。
2.那么我们来读一读这首曲。
老师先来读一遍。
(范读,读出感情,读出“断肠/人在天涯”的断句,但不点明此处断句。
)同学们也来读读看。
(生齐读)3.我们刚才猜了,马致远可能写了一些秋天里的景物,写了一些秋天里的想法。
我们猜对了吗?哪几句写了秋天里的景物,哪几句写了秋天里的想法?预设:可能有学生把“夕阳西下”划分到后一部分,明确前四句为写景,最后一句抒情。
4.前四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我们在这些表示景物的字下面加点,把形容这些景物的字用括号括起来。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 (12)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 (12)](https://img.taocdn.com/s3/m/071c621d4b73f242336c5f93.png)
¨ 4、一体化及公共政策是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 保障。
¨ 禀赋在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德姆塞茨分析了初始禀赋、禀赋、制度 变迁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 首先,一个普遍规律是,制度变迁与它 预期能产生的回报相关,资源禀赋中是 影响预期回报的一个因素。
续性
¨ 制度差异与经济发展
¨ 1、经济绩效 ¨ 2、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经济
绩效差异研究
¨ 政治文化制度与经济发展 ¨ (一)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 ¨ (二)文化制度与经济发展
讲义结构
¨ 学习目的和要求 ¨ 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因素 ¨ 经济发展中的非制度因素与制度因素
的关系 ¨ 制度移植与经济发展
¨ 建立产权体系的意义在于:
¨ (1)在一些产权尚不明确的领域,重新分配 所有权产生新的权利的方式简化了交易,节 省了人力和社会资源,有利于提高社会财富;
¨ (2)通过强制人们遵守履行共同的准则,以 简化交换和谈判的交往,节省了交易费用。
¨ 诺思的产权演进理论可归结为降低交易费用 的制度变迁。
¨ 有效率的制度与无效率的制度
¨ 根据对制度因素在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 作用,经济增长理论可分为三种:
¨ 1)制度因素被忽略不计。如哈罗德——多马经济增 长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剑桥学派经济增长 模型等就是将制度视为“自然状态”的一部分,因 而制度被剔除掉了。
¨ 2)制度被视为外生的变量,但很重要。在经济分析 中,一些经济学家视制度结构与制度变迁为给定的。 认为制度变迁可能是重要的,且在社会经济发展过 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但其关键的基本假定是这些制 度变迁与经济增长无关。
¨ 有四类属于要素投入量,即就业人数和他的 年龄——性别构成;包括非全日工作的工人 在内的工时数;就业人员的教育年限;资本 存量的大小。
制度为什么需要制度(共19张PPT)
![制度为什么需要制度(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076413e0c22590103029d71.png)
•思考铅笔
铅笔的所有相关生产者,大部分互相不认识, 也不知道各自产品的最终目的,又没有统一 的指挥,怎样就源源不断地制造出铅笔来?
铅笔使用者对铅笔的知识为什么可以如此之 少?凭借如此之少的知识,花费如此之低的 代价,就可以得到铅笔,道理何在?
(“理性的无知”)
如何协调“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 产”?
问题:这三种制度各自隐含怎样的经济含义? 要种植大麻,经过复杂的工序将其加工成粗壮的绳子;
——这是在一般情形下讨论的
16
第16页,共19页。
一种制度安排是否有效,还必须考虑其所处 具体的环境。一项制度在某种环境中有效, 在另一环境条件下可能低效率。
继续以“分成制”为例——美国学者认为它 低效率:因为他的国情是地多人少。中国的 学者(张五常)则认为其是有效的:因为中 国人多地少——分成制在封建社会存在了上 千年。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铅笔在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没有一个人坐 在一个中央办公机构对这成千上万的人发布命令。也没有军警来执 行这些无人发布的命令。这些人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讲着不同的语 言,信奉着不同的宗教,甚至可能彼此憎恶,——然而,所有这些 差异,并没有妨碍他们合作生产一支铅笔。这是如何发生的?”
7
分工与资本 2、同一制度的不同绩效:以家庭承包制为例
分粥的制度:人、技术、制度
分工与国民财富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铅笔在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要种植大麻,经过复杂的工序将其加工成粗壮的绳子; 市场的波动以及由此带来的“浪费”和痛苦
价格理论 从“解释行为”到“解释制度——行为约束”
分粥的制度:人、技术、制度 石墨:开采、提炼、加工、包装、运输
度——有何制度含义?
部或俄勒冈州的挺拔的雪松。现在,你可以想象一下, 没有一个人坐在一个中央办公机构对这成千上万的人发布命令。
关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读书笔记
![关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4a55c2d2af90242a895e5a9.png)
新制度经济学读书笔记(一)顾自安(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361005)提示:仅供交流参考,请勿转载或引用。
制度与转型: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题记:任何党派的政客都深信,制度转型是经济发展的源泉,这并不令人感到奇怪,因为正是合理的制度安排才引起了经济的发展。
——Matthews (1986,p917)1、概述引言:制度经济学共识:制度是重要的分歧:什么是制度,及其理解。
主流经济学:既有的经济理论和发展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无涉与制度。
新制度经济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首先必须用制度因素来解释。
(奥尔森1996,诺斯1998)东欧巨变和转轨10年的结果:华盛顿共识逐渐失去吸引力,经济发展中出现新的变数。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这些变数应该用各国的制度质量的差异来解释。
2、理论内容:2.1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新的意义在于区别与传统的制度主义(范伯仑、康芒斯)旧制度主义的缺陷:非理性和描述性,对德国李斯特历史学派的偏爱导致其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裂。
新制度经济学的两种理论思路:1。
侧重于特定制度下私人部门的治理结构不同选择。
试图解决的问题:何时市场交易成本最低?何时企业内部交易会替代市场。
(内涵了市场企业的二分法)2.制度是可变的,不同制度安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效果,以及制度变动的内部因素。
新制度经济学的问题:是继承了主流的范式,还是只是在研究主流所忽视的问题,并采用了全新的范式?前者观点的主张者:假设制度既定,以及在此基础上分析人的理性行为,把制度作为经济学的主题。
后者的主张者:新制度经济学必须完全否定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2.2基本假设共同的假设:个人主义假设(个人主义的方法意味着所有的经济绩效最后都必须由个人行为来解释,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可观测的社会经济继续都是个人行为的可预期结果。
法经济学认为:经济绩效的产生不仅来源于个人行为,而且来源于那些人们行为之间的相互互动所形成的共识【如果存在的话】以及被合法化的制度。
制度经济学课件
![制度经济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0b0f6eddccda38376baf33.png)
导论一、制度何以重要二、制度分析的渊源三、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一、制度何以重要?►…我明白,我为自己所启动的是一个商务诚实方面的巨大信托网。
它使我忐忑不安地意识到,那么多被我们在商务交流中视为理所当然的事竟然是悬垂在一副如此脆弱的网上。
——雅各布斯《生存的系统》人类的相互交往,包括经济生活中的相互交往,都依赖于某种信任。
信任以一种秩序为基础。
而要维护这种秩序,就要依靠各种禁止不可预见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的规则。
我们称这些规则为制度。
►在正常情况下为防止各类源于人的投机主义本性的混乱、失序和不确定出现的制度就构成了我们的生活水平、我们的安全感和共同体的真正基础。
►―如果产权使人们值得从事社会生产活动,就会出现经济增长…‖(诺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制度是解释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之一。
至少诺斯是这样认为的。
►关于制度与经济增长的例子,当属―李约瑟之谜‖: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源于中国?为什么学习制度经济学?►——增加理解真实世界的兴趣。
►——了解制度约束的基本概念。
►——增加经济解释的能力。
►——中国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制度是至关重要的二、制度分析的渊源►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家们利用科学和逻辑工具,对古典经济理论进行了形式化和精确化的改造,使经济学成为社会科学中最具科学外观的学科。
►马克思、恩格斯。
►诺斯(1981)明确指出:―在详细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现存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
‖►美国制度学派(Institution School)包括以凡勃伦、康芝斯及米契尔为代表的新制度主义和以加尔布雷斯为代表的新制度主义(Neoinstitutionalism),他们强调制度因素(如法律、社会文化、历史传统、习惯和伦理因素等)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着重对现实世界的各类问题进行理论和经验分析。
其中,凡勃伦的影响最大。
►在凡勃伦看来,制度不是组织结构,而是大多数人所共有的一些―固定的思维习惯‖,即―广泛存在的社会习惯‖。
01理解“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生)
![01理解“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生)](https://img.taocdn.com/s3/m/7c45c254be23482fb4da4cae.png)
补充——凡勃伦效应(炫耀性消费)
凡勃伦效应: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受消费者的青睐。它反 映了一种挥霍性消费的心理意愿 所谓炫耀性消费(Conspicuous Consumption),指的是富 裕的上层阶级通过对物品的超出实用和生存所必需的浪费 性、奢侈性和铺张浪费,向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钱财 力和社会地位,以及这种地位所带来的荣耀、声望和名誉 炫耀性消费又可俗称为“显眼的消费”、“装门面的消费 ”、“摆阔气的消费”,富裕者总是要通过购买一些昂贵 的奢侈品或大讲排场疯狂消费来显示自己的地位,要满足 这些富有者的消费欲望,就需要生产昂贵的奢侈品,就要 创造可供他们疯狂消费的条件和环境 正是对“凡勃伦效应”的研究,使得凡勃伦对“拐杖”有 了新奇的认识,并得出了与马克思不同的“革命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专题》
第一讲
理解“新制度经济学”
罗必良 教授 长江学者、珠江学者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研究 制度的经济学 以科斯、诺思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强调运用 正统经济学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去发现 制度在社会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 研究重点:
凡勃伦的2x2x2分析模型
虚荣本能
作业本能 两种本能
满足虚荣 本能的财产或金钱 关系制度 满足物质需求 的生产技术制度
有闲阶级
劳动阶级
反对
鼓励
5
两种制度
两个阶级 价值取向
• 补充:凡勃伦简介 • 托尔斯坦· 凡勃仑1857年生于威斯康星州的一个 挪威移民的农业社区 • 在卡尔顿学院,凡勃仑从师于约翰· 贝茨· 克拉克(John Bates Clark)。作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个研究生,师从著名的 哲学家查理斯· 桑德斯· 皮尔斯(Cahrles Sanders Peirce,实用 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在耶鲁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1884) o 作为小农场主11个子女中唯一读书人,凡勃伦十七岁时进入卡 尔顿学院师从克拉克——得到莫诺纳学院一个职位,但一年后 停办——霍普金斯大学,未获得奖学金——转至耶鲁大学 o 1891年毛遂自荐进入康奈尔大学任教。第二年,转向优质教育 芝加哥大学,未被器重。1906年转任斯坦福大学副教授。1909 年受排挤而辞职。1911年,走上密苏里大学讲台。1918年,也 就是他61岁时步入仕途
第三讲:交易费用理论(根据罗必良主编的《制度经济学》教材)
![第三讲:交易费用理论(根据罗必良主编的《制度经济学》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ea817ee9856a561252d36fa2.png)
(4)由于事件的概率性以及不确定性的存在, 对于任意一项经济活动,人们只能在事前根 据不完备的知识和经验对交易费用的种类和 数量进行估计,准确的计量只有在事后才能 进行。由于人们难以在事前就对生产的制度 结构和生产的技术条件的各种可能的搭配进 行详细的比较,交易费用的机会成本性质将 变得令人难以捉摸。正因为如此,在现实经 济生活中,人们的经验、意识形态、习惯等 会左右其决策并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
16
二是人的因素,主要是指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 为倾向。这是交易费用产生的根本原因。由此产生 的交易费用主要依靠各种制度提供的激励约束机制 来降低。市场的不确定性意味着有关价格、质量、 品种、交易对手及供求双方的搭配等方面的情况是 难以预料的,这使得交易的难度增大。交易双方为 使自己免受或少受未来市场变化的不利影响,会尽 可能完善地了解合同的一切细节,将未来价格的变 动因素考虑在内,从而就必须预测价格的变动趋势。 这自然会增加谈判和达成合约的费用。另外,为了 避免因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带来的消极影响, 人们不得不依赖于长短期不同的各类合约,进行组 织制度安排,这也必然导致交易费用的上升。
17
3.5 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一些应用
1)纵向联合理论 纵向联合理论探讨的是导致企业纵向扩张的原 因。纵向联合是指企业将许多纵向生产阶段 (如原料、加工、组装成品到市场销售的各 个阶段)之一内化为企业的一部分,是企业 在“买”或“做”之间选择“做”。“买” 就是依赖市场,就有市场上的买卖双方关系; “做”就是纵向扩大生产范围,包括企业内 部关系。在交易费用理论问世之前,纵向联 合理论可以归为两大类:“技术决定论”和 18 “市场缺陷论”。
15
威廉姆森将资产专用性(asset specificity) 划分为五类:地理区位的专用性(site specificity)、人力资产的专用性(human asset specificity)、物理资产专用性 (physical asset specificity)、完全为特 定协约服务的资产(devoted assets specificity)以及名牌商标资产的专用性 (brand asset specificity) 交易的不确定性是指与交易特性有关的各种 内外部条件的不确定性质。 交易频率是指同类交易的重复发生的次数。
罗必良等:产权与分工的制度逻辑
![罗必良等:产权与分工的制度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43bd0fd9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70.png)
罗必良等:产权与分工的制度逻辑从古典经济学兴起之初,分工专业化思想始终是关于“经济增长驱动”争论的精髓所在。
毋容置疑的是,分工深化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受制于市场规模大小的约束,只有市场规模越大,分工才能越精细。
分工,在某种程度上,又受制于产权制度的地位;从科斯(Coase)到威廉姆森(Williamson)都相继强调了产权对市场有效运转的基础性作用,只有产权的边界、权能和交易越规范可靠有效,市场生产中更有利于卷进分工,生产使用价值多样、具有交换价值又能让人民生活有了“质”的改善的产品。
准确地说,分工是当前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本真所在,而产权的明确能通过资本要素流动配置来增加生产劳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使得人民财富增长。
只有找准产权与分工的制度逻辑,才能更有效地稳定经济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建立现代经济体系。
该文通过梳理分工经济学的变迁史和从交易费用的视野切入阐述了产权与分工的制度逻辑,采用全国9省2704个农户调研数据基于tobit和ologit模型进行实证阐释其两者关系。
结果表明,产权细分有利于劳动分工卷入深化,产权知觉则会显著阻碍纵向分工的深入,对横向分工的深化却是促进作用。
纵观产权实施过程中的产权强度,法定赋权与纵向分工呈显著正相关,而社会规范仅在地域组间差异被控制后显著地约束着横向分工,但行为能力对劳动分工是不存在显著的影响。
考虑了产权实施过程的交易费用约束,发现法定赋权在专用性资产约束下有利于分工经济的卷入,产权知觉只是显著促地进横向分工的深化;但在风险性约束下,横向分工和纵向分工均显著受到法定赋权和产权知觉的牵制。
产权细分是劳动分工的前提条件,因此,劳动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必定是产权的清晰界定与进一步分割并分配给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为主体。
这样,产权主体就有动力和能力把真正属于自己的资源配置到能实现其最大价值的用途上。
与此同时,资源的产权界定清晰就能有效排斥他人进入公共领域攫取租金并滥用该资源,从而缓解租金耗散并节约内生性交易费用,最终提高经济效率。
广东改革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广东改革的制度经济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4fb470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c2.png)
广东改革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温思美;罗必良
【期刊名称】《学术研究》
【年(卷),期】1999(000)006
【总页数】7页(P5-11)
【作者】温思美;罗必良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9
【相关文献】
1.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对中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J], 张新萍
2.改革的主体与改革的深化——深化国企改革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J], 罗能生
3.制度变迁成本的特征、影响因素和降低成本的路径选择 --对中国渐进改革下制度变迁成本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J], 黄新华
4.渐进改革中利率制度滞后改革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J], 高晓红
5.物权制度改革提升了无政治关联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吗?——基于制度质量视角的法经济学分析 [J], 李建伟;孙光林;黄晓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业经济组织的效率决定--一个理论模型及其实证研究
![农业经济组织的效率决定--一个理论模型及其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f859436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db.png)
农业经济组织的效率决定--一个理论模型及其实证研究
罗必良
【期刊名称】《学术研究》
【年(卷),期】2004(000)008
【摘要】本文试图从理论与实证结合的角度说明,一个经济组织的经济绩效,既取决于组织内部的产权制度安排,也取决于制度安排与交易环境的相容性.文章构建了一个"产权结构-计量能力-环境特性-经济绩效"的解释模型,通过案例分析,目的在于解释两类现象:一是相同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采用不同的制度安排,其隐含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却不同,从而影响作为理性参与者的行为努力,进而导致经济组织的不同绩效;二是同样的制度安排,因置于不同的环境背景,使得其内含的考核能力不同,从而也决定着不同的组织绩效.文章认为,一个经济组织的产权结构与之匹配的交易环境的相容程度,是决定其效率高低的关键.
【总页数】9页(P49-57)
【作者】罗必良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06
【相关文献】
1.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决定因素——金融发展论及一个理论模型 [J], 刘飞鸣;李杰
2.补偿性转移隐性失业、企业效率与社会福利——一个关于中国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及再就业空间的存在性的理论模型 [J], 曾云;李元
3.我国价格总水平决定的一个理论模型 [J], 石森昌;杨宝臣
4.劳动要素份额决定--一个综合理论模型 [J], 杜玖月
5.人民币对美元月平均汇率决定理论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J], 胡再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制度何以重要?(二)
![制度何以重要?(二)](https://img.taocdn.com/s3/m/a0d20100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0.png)
制度何以重要?(二)制度何以重要?读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二、本书的基本框架和体系第一章引论:制度何以重要?1、制度何以重要?2、经济增长的记录;3、解释经济增长人际交往需要一定程度的可预见性,在一定规则约束下,人们的行为便具可预见性。
同时人们也需要制度来促进经济生活。
通过对20世纪后半期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人均收入水平增长、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差异,尤其是东亚的高速增长和非洲、前社会主义国家的低增长甚至衰退的差异上,可以得出:在经济增长速度和共同体成员满足其经济目标的程度上,制度的类型和质量造成了巨大的差异。
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各学派缝隙中,新古典经济学只能考量最基本的增长条件,如资本、技术、劳动力供给等。
而忽视了促进资本、技术、劳动力结合的动因,以及人们投资、科研技术创新、学习收集知识的背后动力机制。
另外,也无法解释蜚誉世界的“李约瑟之谜”。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这一切差异的背后在于制度,在于制度差异。
换言之,正如诺斯结论:“对经济增长的历史研究就是对制度创新的研究,这种制度创新能减少交换活动的交易成本,从而实现日益复杂的交换活动。
”第一部分:基本原理第二章定义:经济学、制度、秩序与政策1、基本定义2、当代制度经济学的先驱本章介绍什么是制度,它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它是如何促进秩序(一种鼓励信任、课预见的行为模式)的形成的。
制度的关键作用在于形成秩序,同时制度以及秩序是如何帮组人们解决经济问题,即如何克服稀缺性并发现新需求和新资源。
制度对于秩序形成的机理在于制度增加社会生活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较少人们行为的机会主义和权力(权利)滥用。
以下一组基本概念:经济学是一门科学。
它关心的是人们如何用资源满足其多种需要的方式,因为资源已被证明是稀缺的;经济学也关心人们努力发现和试验有用知识以克服稀缺性的方式。
人的需求增长一般快于满足需要的人类知识和其他资源的增长,所以稀缺性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基本特征。
为什么要有制度
![为什么要有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c8b0c77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69.png)
为什么要有制度1. 引言制度是一种规范行为和指导社会发展的规则体系,它在社会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我们要有制度?本文将从社会稳定、行为规范、公平正义、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阐述。
2. 社会稳定制度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
社会稳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长期追求的目标,制度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国家法律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公正和可靠的框架,为人们行为的预测和评价提供了基础。
在有制度的社会中,各种利益关系都在法律和规则的约束下得到平衡,从而减少了社会冲突和矛盾,增强了社会的稳定性。
3. 行为规范制度能够规范人们的行为。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们的良好行为习惯和规范。
制度可以强化人们对社会规则的认同和遵守,促使人们意识到个体行为的影响和社会责任。
例如,交通制度规范了人们在道路上的行为,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教育制度规范了学校教育的质量和内容,提高了整体的教育水平。
4. 公平正义制度可以保障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也是人们对于公共事务的基本要求。
制度确保了公正和平等的机会分配,保护了弱势群体的利益,防止了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在一个有制度的社会中,人们能够依靠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公平公正的法律和司法系统能够为每个人提供一个公正的司法环境。
5. 经济发展制度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经济活动需要一个稳定、公平、有效的环境来推动发展。
制度可以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保护产权,规范合同履行和交易行为,同时也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保障。
有制度保障的经济活动更具可预测性和稳定性,有利于吸引投资和推动社会经济进步。
6. 合理管控制度的存在可以帮助社会实现合理的管控。
通过制度,社会可以监管和约束人们的行为,防范各种风险和危害。
例如,食品安全制度可以确保食品质量达到安全标准;环境保护制度可以规范企业排放和环境治理行为,保护生态环境。
制度的合理管控可以使整个社会更加安全、有序、可持续发展。
7. 结论综上所述,为什么要有制度?制度在社会稳定、行为规范、公平正义、经济发展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最新文档】为什么要制度建设-实用word文档 (16页)
![【最新文档】为什么要制度建设-实用word文档 (16页)](https://img.taocdn.com/s3/m/c259fa1f7375a417866f8fa4.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为什么要制度建设篇一:制度建设六要素制度建设六要素(转载千彩华镇宇经理在线培训课程)1、要素一:按那几步做?这个要素是将要管理的某项事务或工作细分道每个环节、步骤、方面。
主要是促进管理的条理性、制度的逻辑性、分工的细致性。
我们很多公司的制度要么很简单,无任何价值;要么是杂乱无章,让人摸不着头脑;要么是很空洞,抓不住实质;导致在制度的落实和执行上有章难循,无法操作。
最主要的原因是对制度要管理的事务或工作没有深入的理解、掌握和感悟,写出的制度自然难以切合实际,操作性差是不可避免的。
制定制度前应该在书写制度前进行深入地了解和分析,把制度所要管理的事务或工作分环节、步骤、方面进行层层细分,细分到不能再细的地步,自然会抓住管理的主线,纲领清晰,写起来就会顺理成章,管理的条理性、分工的细致性、制度的逻辑性也在其中得以体现,为建立一个好的制度打下基础。
2、要素二:每步如何做?每个环节、步骤、方面如何去做、如何配合下一个环节环节、步骤、方面。
主要是促进工作的具体化、可操作性及工作的衔接性。
如果在建立制度时,按那几不做分析透了,第二要素就很容易做到,因为在做第一要素时,我们已经对制度所要管理的事务或工作有了深入地了解和分析,甚至已与当事人进行了沟通和讨论,对制度要管理的事务或工作的整个过程具有深度的掌握和感悟,只需要我们用朴素、准确的语言和文字对每步如何做,做什么内容进行祥细描述就可以了,关键是要把握好各个环节、步骤、方面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上下之间的衔接与配合。
一个事务和工作的本身是一个独立的主体,但它内含的各个环节、步骤、方面之间不是孤立的,是互相糅合在一起的3、要素三:每步谁来做?每个环节、步骤、方面由谁来做,职责与权限是什么。
主要是促进职责明确、分工到人、权限清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给自足方案 看不见的手与感受到的制度
10
•制度约束是重点
“看不见的手”:亚当.斯密究竟说了什么? –自利行为产生不知觉的后果; –形成自发的秩序; –社会从其成员的利己中受益 制度:作为规则对行为的约束 “价格”从来只是“合约结构”中的一部分 从“解释行为”到“解释制度——行为约束”
——《铅笔传奇》
6
•米尔顿· 弗里德曼为《铅笔传奇》写的导语
“成千上万的人卷入了生产铅笔的过程中,没有一个是因为自己 想要一支铅笔而去干自己的活儿的,他们中有些人从来没有 见过铅笔,也从来不管铅笔是干什么用的。每个人都把自己 的工作仅仅看作是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一种办 法……每次我们到商店购买一支铅笔,我们都是用我们的一 丁点劳务,来换取投入到铅笔生产过程中的成千上万人中的 每个人提供的极小量的一些劳务。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铅笔在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没有一 个人坐在一个中央办公机构对这成千上万的人发布命令。也 没有军警来执行这些无人发布的命令。这些人生活在不同的 地方,讲着不同的语言,信奉着不同的宗教,甚至可能彼此 憎恶,——然而,所有这些差异,并没有妨碍他们合作生产 一支铅笔。这是如何发生的?”
《新制度经济学》
第二讲 为什么需要制度:故事与例子
1
1.1 从一支铅笔开始
铅笔的来历:铅? 1566年,德国-瑞士博物学家最先描述一种将“铅” (当时以为石墨是铅)插在木柄里的书写工具 1779年,瑞典化学家谢勒指出,“铅”原来是“石 墨”(graphien, 希腊字,意思是“书写”),是 碳的一种形态 石墨矿主要分布在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墨西哥、 加拿大安大略、西西伯利亚、美国纽约州和朝鲜 1896年首次偶然合成了石墨,取得专利权 1897年开始石墨的商业性生产 1918年后,主要用石油焦生产高纯度石墨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铅 2 笔”“石墨”
7
•思考铅笔 铅笔的所有相关生产者,大部分互相不认识, 也不知道各自产品的最终目的,又没有统一 的指挥,怎样就源源不断地制造出铅笔来? 铅笔使用者对铅笔的知识为什么可以如此之 少?凭借如此之少的知识,花费如此之低的 代价,就可以得到铅笔,道理何在? (“理性的无知”) 如何协调“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 产”? 以上生产秩序的基础是什么?
–雪松木杆上涂了六层漆:蓖麻子的种植者
和蓖麻油的加工者,油漆调制; –标签:炭黑跟树脂加热混合而形成的一张 薄膜(制造树脂和炭黑); –金属箍:开采锌矿石和铜矿石,制作成闪 闪发光的薄铜片,加上黑圈(黑镍); –橡皮头:硫化油胶(由荷兰东印度群岛出 产的菜籽油跟氯化硫进行化学反应制造 出),橡胶仅仅起粘合的作用,各种各样 的硫化剂和催化剂,上色的颜料则是硫化 铬。
•“前身”数之不尽
《铅笔传奇》伦纳德· 里德(1958): “我的家谱得从一棵树算起,一棵生长在加利福尼 亚北部或俄勒冈州的挺拔的雪松。现在,你可以想 象一下,锯子、卡车、绳子,以及无数用于砍伐和 把雪松圆木搬运到铁道旁的各种设备。再想想制造 砍伐和运输工具的形形色色的人和数不胜数的技能: 开采矿石,冶炼钢铁,再将其加工成锯子,轴,发 动机;要种植大麻,经过复杂的工序将其加工成粗 壮的绳子;伐木场要有床铺,有帐篷,要做饭,要 消耗各种食物。哎呀,忘了说了,在伐木工喝的每 杯咖啡背后,也有成千上万的人的劳作!”
11
1.2 故事:制度设计
在以色列,流传着所罗门国王许多充满智慧的传说。 其中一例是说所罗门如何设计激励机制来解决两个 妇女争夺小孩的故事:有两个妇女到国王所罗门那 里打官司,都争辩说一个男孩是自己的儿子。尽管 两个妇女自己知道谁是真正母亲,但国王不知谁在 说谎(信息不对称)。为了把小孩判给他的真正母 亲,国王只好当众吩咐:给我拿一把剑来,把这孩 子分成两半,一人一半好了。听到国王的命令,甲 妇女同意这个判决,乙妇女则赶忙说:“把孩子给 他吧,千万不要杀了他。”于是国王将孩子判给了 孩子的亲妈乙妇女。 中国的故事:黑包公判案 分蛋糕的制度:人、技术、制度
5
•一个奇迹
“我,铅笔,是种种奇迹的复杂的结合:树, 锌,铜,石墨,等等。然而,在这些大 自然所显现的种种奇迹之外,还有一个 更为非凡的奇迹:人的种种创造精神的 聚合——成百上千万微不足道的实际知 识,自然地、自发地整合到一起,从而 对人的需求和欲望作出反应,在这个过 程中,竟然没有任何人来主宰!”8来自•理论:猜测可能的答案
分工、专业化的理论
–分工与生产效率 –分工水平与市场规模 –分工与资本 –分工与国民财富
价格理论
–协调分工、专业化 –经济人按照自利原则实现“合作”
9
除了市场协调分工,还能不能设计更好的办法 产生铅笔? 市场的波动以及由此带来的“浪费”和痛苦 理性主义改造方案
3
圆木运输:平板大卡车、铁轨、火车头、整个交通 体系; 木材加工厂:切割、板条上蜡,烘干需要的热量, 照明,电力,传动带,电动机,一家工厂所需要的 一切设备,甚至工厂里的清洁工,还有天然气与电 力公司; 铅笔制造厂: –石墨:开采、提炼、加工、包装、运输 –添加黏土:精炼工艺过程,用到氢氧化铵,添加 增湿剂,比如经过磺酸盐处理的油脂,经过一道 又一道机器,这些混合物最后源源不断地挤出来, 按尺寸切断,晾干,再在华氏1850度的温度下烘 烤数个小时,还要用一种滚热的混合物处理铅笔 芯,其中包括固体石蜡、经过氢化处理的天然脂 肪和产自墨西哥的石蜡; 4
12
1.3 需要什么样的制度
1、不同制度的不同绩效 考试及格制度:60分/20分/90分三种及格制 度——有何制度含义? 2、同一制度的不同绩效:以家庭承包制为例 详细的分析在“产权经济学”部分
13
欧洲人是如何移民到澳洲的——坐船——大部分是 罪犯。在18-19世纪英国派人用轮船运送罪犯—— 起初的办法是政府对私人船长按运送的人头付费, 费用足以保证每个罪犯的食物和医疗保障——但贪 心的船长提供的条件简陋,并囤积食物(到澳洲后 将集余的食物卖掉)——平均死亡率30%。 如何减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