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带答案)
17—18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
修远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初二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影”的形成,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在阳光照射下,大树底下出现的“阴影” B.皮影戏中的“手影”C.立竿见“影” D.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2、如图所示,小叶用激光笔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出现了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B.墙壁发生了漫反射,地面发生了镜面反射C.地面发生了漫反射,墙壁发生了镜面反射D.墙壁发生了镜面反射,地面发生了折射3、清澈平静的湖面上空,有只小燕子正向下俯冲捕食。
小燕子向下俯冲过程中,通过湖面所成像的虚实、及其与像之间距离的变化是()A.虚像、距离变小B.虚像、距离变大C.实像、距离不变D.实像、距离变小4、下图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5、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看见岸上树梢位置变高了。
如下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哪一幅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6、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的( )A、焦点之内B、焦点上C、焦点以外,2倍焦距以内D、2倍焦距以外7、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D、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8、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5cm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当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5cm时,成像的规律与下列哪种光学元件成像规律相同()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近视眼镜9、烛焰通过凸透镜后恰好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 )A、光屏上仍能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B、光屏上没有像,需调节光屏的位置才能成像C、透过透镜可以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D、光屏上能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10、如下图容器水中有一个空气泡,则其对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线有何作用( )A、会聚作用B、发散作用C、既不会聚也不发散D、无法判断11、北京奥运会全面运用了人脸识别系统,如上图,人们进入场馆距门口0.5~1.2m处时,安装在门上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
八年级运动,光学,声音检测卷2(解析版)
华安一中、长泰一中 2017--2018 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八年级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每题 2 分,共 32 分)1. 下面关于控制噪声措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中考期间,居民区附近的建筑物夜间停止施工,这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B. 城市道路旁放置隔音板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C. 道路旁植树可以阻止噪声传播D. 工厂用隔音罩防止噪声进入人耳2. 下列关于光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A. 光是一种电磁波,传播的速度大约为3.0×108m/sB. 太阳、蜡烛、电灯、火星等都属于光源C. 我们平时所见的太阳光是一种复合色光,它由可见光和不可见光组成D. 光在均匀的介质中一定是沿直线传播3. 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 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B. . 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C. 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音调变高D. . 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减小4. 阳光下观察一棵树的影子,从早到晚的变化情况是()。
A. 逐渐变短B. 逐渐变长C. 先变长后变短D. 先变短后变长5. 一凸透镜的焦距是8cm,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5cm处,则所成的像是()A. 倒立、缩小的虚像B. 正立、缩小的虚像C. 倒立、缩小的实像D. 倒立、放大的实像6. 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 海市蜃楼﹣﹣光的色散B. 水中倒影﹣﹣光的折射C. 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D. 雨后彩虹﹣﹣光的反射7. 小明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室,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A. 光屏上有倒立、缩小的实像B. 光屏上有倒立、放大的实像C. 光屏上有倒立、等大的实像D. 光屏上没有像8. 如图所示是透镜对光的作用,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9. 如右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 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 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 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10. 图中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下列哪一项操作可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A. 透镜不动,蜡烛、光屏靠近透镜B. 透镜不动,蜡烛、光屏向右移动C. 透镜、光屏都不动,蜡烛向右移动D. 蜡烛、光屏都不动,透镜靠近光屏11. 夜间,灯光照在窗帘上,如果我们看到的窗帘是红色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灯光是白色的,窗帘是红色的灯光是红色的,窗帘是红色的灯光是红色的,窗帘是白色的灯光是蓝色的,窗帘是红色的12. 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 虚像是人的幻觉,其实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B. 实像能成在光屏上,而虚像则不能C. 实像都是由光线的折射形成的,虚像都是由光线的反射形成的D. 实像有放大的有缩小的,虚像都是与物等大的13. 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 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 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 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14. 若右上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 )A. 都不能成像B. 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C. 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D. 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15. 某凸透镜的焦距是8cm,物体距凸透镜20cm,则物体经该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 倒立的实像B. 正立的虚像C. 缩小的虚像D. 缩小的实像16. 当烛焰离凸透镜30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 40cmB. 30cmC. 20cmD. 10cm二、填空题(共9题,每空1分,共27分)17. 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及其答案
第一页(共两页)密学校 班级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合适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下面的答题卡上,每小题3分,共30分)。
1、以下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4kmB .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6.9dmC .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cmD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m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星光闪闪B .旭日东升C .海水奔腾D .春风拂面 3、“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遨游太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 B .“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地球是静止的 C .“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D .“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4、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4s 内通过的路程是20m ,那么它前2s 内的速度是( ) A .20m/s B .10m/s C .2m/s D .5m/s5、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频率6、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在图中用来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 .7、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
清晨,人们有时会看到路边的草或者树叶上结有露珠。
这些都是 A.汽化现象 B.液化现象 C.升华现象 D.凝华现象 8、晚上小明在房间里学习,客厅里传来讨厌的电视声音,他关上自己的房门后,安静了许多,他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 )A .在声源处控制噪声B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C .阻断噪声的传播D .以上三种方法都有9、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B .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C .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D .改进实验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10、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2,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A .2:3 B .4:9 C .1:1 D .9:4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11、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约8.2µm,合 m .一节课的时间是45min ,即 h . 12、72km/h=_______m/s ,6min=_____ s.13、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 内振动了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Hz ,人类 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14、北方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结“冰花”,“冰花”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生成的,出现在玻璃窗的 表面(选填“内”或“外”),此时小芳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玻璃上,这是因为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15、在学校的“元旦”晚会上,优美的琴声是由于琴弦的 产生的。
【月考试卷】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试题新人教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八年级物理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后的括号里。
本题共15小题,第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C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 A.潜水员在水中看到鱼儿在游动 B.阳光下人的影子C.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了D.用镜子“晃”同学的脸3.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小雪、霜冻、雾和冰雹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4.国庆节阅兵式上,我们经常在电视里看到从高空飞机上拍摄到的画面,若用一个镜头焦距为60mm的相机在高空拍照,此时胶片到镜头的距离()A.大于120mmB.恰好60mmC.小于60mD.略大于60mm5.如图所示的现象可以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 )A.树叶缝隙穿过缕缕阳光B.有灯罩的台灯C.吊桥在水中倒影D.水面冰山一角6.青年歌手大赛中有一道辨听题,“先听音乐,后判断该音乐是哪一种乐器演奏的”。
选手回答此问题的依据是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7.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8.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B.6.25m/sC.6.75m/sD.7.5m/s9.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 t图象所示,由图像可知()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10.如图所示,从平面镜中可以看到的电子钟的示数,那么这个时间是()A.02:15B.15:02C.20:51D.12:0511.若岸边的人能看到水中的鱼,它看到的鱼其实是()A.鱼下方的虚像B.鱼上方的的虚像C.鱼下方的的实像D.鱼上方的的实像12.下列哪个光学仪器可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A、投影仪B、放大镜C、照相机D、汽车后视镜13.一个焦距为30cm的凸透镜,在它的主光轴上离凸透镜20cm处,放置一个物体,则该物体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缩小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14.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图中描述折射的四幅光路图正确的是()A. B. C. D.15.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30cm处时,在屏上成一倒立放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为 ( )A. 15cm < f < 30cmB. f > 15cmC. f < 15cmD. f > 30cm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0分)16.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下面的实验仪器:(1)图1中测得物体的长度是cm.(2)图2所示的体温计的最小刻度为℃,此时它的示数为℃;17.常见的摩托车排气管制得较长,并且在尾部还安装了消声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填“增强”或“减弱”).18.淮安2010年冬季大雾天气比往年频繁,而霜却比较少,雾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霜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19.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现象,“池水照明月”说的就是光的现象.20.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方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选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小鸟 m.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21. 小丽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
上海市黄埔三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
上海市黄埔江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科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陈义忠审核:沈秀萍2018.6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
友情提示本卷g=10N/kg第I卷(选择题,共32分)(请将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看好了,别看错,看漏)1、下列各种生活现象与其涉及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中,正确的说法是A.矿泉水瓶盖上有竖纹,可以减小拧瓶盖时的摩擦力B.桌面对字典的支持力和课桌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旗杆顶部安装的滑轮是一个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D.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把饮料压入口中2、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甲容器内盛有适量的A液体,乙容器内盛有适量的B液体。
将同一个苹果先后放入甲、乙两个容器中,苹果静止后的浮沉状况及液体的深度如图所示。
下列对图中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A.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B.苹果排开A液体的重力小于苹果排开B液体的重力C.A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D.苹果在A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苹果在B液体中受到的浮力3、晶晶帮妈妈洗碗时发现,同一只瓷碗既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也可以沉入水底(如图ZX2-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ZX2-1A.瓷碗能漂浮在水面上,说明陶瓷的密度比水小B.瓷碗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浮力等于其受到的重力C.当漂浮的瓷碗沉入水底后,水对盆底的压力变大D.当漂浮的瓷碗沉入水底后,水对盆底的压强不变4、下列事例说明的道理错误的是A.沿纸条上方吹气,纸条会向上升起,说明气体在流速大处压强大B.下端带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在水中越深,膜向上凸起程度越大,说明水静止时,水内部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C.钢笔能把墨水吸上来,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D.沙漠中的越野汽车装有非常宽大的轮子,说明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防止轮子陷入泥沙中5、用图中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当物块浸入溢水杯时,水会流入空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B.物块浸入水中越深,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越大C.物块浸入水中越深,左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D.通过计算可知实验所用物块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6、如图所示,将重为G 的金属小球用细线系好,浸入盛水的烧杯中(烧杯中的水没有溢出),金属小球受到的浮力为F浮,杯底增加的压力为△F1;如将此金属小球直接投入水中,杯底增加的压力为△F2,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F2﹣△F1=F浮 B.△F2+△F1=GC.△F2:△F1=G:F浮 D.△F2:△F1=F浮:G7、苏通大桥施工时,要向江中沉放大量的施工构件,假设一正方体构件被缓缓吊入江水中(如图甲),在沉入过程中,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逐渐增大,随着h的增大,正方体构件所受浮力F1、钢绳拉力F2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浮力F1随h变化的图线是图乙中的①图线B.构件的边长为4 mC.构件所受的最大浮力为1.2×105 ND.构件的密度为2.5×103kg/m38、如图所示,一名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铅球在b点离手,c点是铅球运动的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在a 到d的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K]A、只有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B、在b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少C、在c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减少D、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的变化9、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4时刻物体内能为零B.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C.t2时刻物体内能比 t3小D.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时大10、如图所示,小球在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向右侧摆动,B点是小球摆动的最低点,C点是小球摆动到右侧的最高点,且A、C两点到B点的竖直距离h A>h C.在小球从B点摆动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B.小球的机械能总量逐渐减小C.绳的拉力对小球做了功D.小球的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11、如图所示,是体能测试中掷出的实心球运动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心球离开手后继续前进,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B.实心球在b点时,处于平衡状态C.实心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做了功D.实心球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12、如图所示,下列简单机械中,属于省距离的是( )13、“蹦极”就是跳跃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等处,从几十米高处跳下的一种极限运动.某运动员做蹦极运动,所受绳子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将蹦极过程近似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据图可知运动员()A.重力大小为F0B.t0时刻重力势能最小C.t0时刻动能最大D.所受拉力F对其始终不做功14、(2015•山西模拟)如图所示,小球从斜面上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与静止于水平木板上的木块撞击(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从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如果以木板为参照物,小球是静止的B.若木板的表面光滑且足够长,木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D.小球从斜面开始下滑到撞击木块后静止的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15、有甲、乙两个溢水杯,甲溢水杯盛满酒精,乙溢水杯盛满某种液体.将一不吸水的小球轻轻放入甲溢水杯中,小球下沉到杯底,溢出酒精的质量是40g;将小球从甲溢水杯中取出擦干,轻轻放入乙溢水杯中,小球漂浮且有的体积露出液面,溢出液体的质量是50g,已知ρ酒精=0.8×103kg/m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①小球的质量是40g②小球的体积是50cm3③液体的密度是1.1×103kg/m3④小球的密度是0.9×103kg/m3.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②④正确 D.只有①③正确16、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一漂浮在水面不开口的饮料罐缓慢按入水中,当饮料罐全部浸入在水中后,继续向下压一段距离,共用时t0 ,此过程中饮料罐所受的浮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下列图中的()cA. B. C. D.i二、简答题(每空4分,共4 分)17、如图17是一则公益广告:现如今随着入住高楼的人们越来越多,高空抛物的现象也是屡屡发生。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word版解析)
2017-2018学年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一、你能用你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共20分,每空1分)1.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认识自然规律的重要途径.2.测量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减小误差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是.3.“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又没有阻止声音的.4.小辉同学测量了一些数据,但是忘了写单位.请你给他补上合适的单位:A.一本书的长度为25;B.半场足球赛时间45;C.某同学的身高为17.5;D.一间教室高约3000.5.科学探究的过程6.如图所示的量筒是以为单位标度的,最小分度值是;测量时如果如图那样读数,则读出的液体体积与真实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相等”).7.医院常用到紫外线灭菌灯和B型超声波检测仪,假设紫外线和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1、v2,则v1v2(选填“>”、“<”或“=”).8.如图所示,使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方法正确的是,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72cm、2.71cm、2.62cm、2.73.m、2.72cm,其中错误的数值是cm,这个物体的长度应记作cm.二、你能选择出正确答案吗?(共26分,第10-16小题为单选,每小题3分,第16,17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3分,选对但没选全得1分;不选、错选得0分)9.用嘴吹笔帽能够发出鸣叫声,这个声音的声源是()A.嘴B.笔帽C.空气D.手10.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高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刻度尺最合适()A.量程3m,分度值1mm B.量程10m,分度值1dmC.量程30cm,分度值1mm D.量程15cm,分度值0.5mm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而产生的B.有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一切物质都能传播声音,且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D.声源振动时,空气中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向远处传播12.小妍家新买了型号为20cm的台州产“苏泊尔”压力锅(俗称高压锅).妈妈说,家用压力锅有18cm、20cm和22cm等型号.“型号20cm”指()A.锅身的直径是20cm B.锅身的周长是20cmC.锅身的截面积是20cm D.锅的容积是20cm13.采用密绕法测铜丝的直径时,把铜丝在木棍上绕50匝,然后用毫米刻度尺量出50匝铜丝的总宽度L,则可得出一根铜丝的直径d=.用此法先后测量三次,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置于刻度尺上不同位置,结果三次测得的铜丝直径不同,则误差产生的原因是()A.只是由于铜丝间绕得紧密程度不同B.只是由于铜丝的粗细不均匀C.只是由于刻度尺的刻度不均匀D.以上三种因素都有可能14.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具有轻抚、多孔、保温、隔热、隔音、减震等优点,同学们对此很好奇,围绕其保温隔热的性能,提出了以下的问题,你认为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A.“厚度的变化对保温、隔热性能有什么影响?”B.“它的轻抚特点对减震有什么影响?”C.“它为什么能防火、保温?”D.“多孔结构对隔音性能有什么影响?”15.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有()A.普通中学生使用的课桌高度是0.8mB.初一同学一手乍(张开的拇指和中指指端之间的距离)的距离约为20厘米C.按照国家规定,夏天公共建筑内的空调温度应不低于37℃D.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50升1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C.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三、你能完成下列简答与计算吗?(共16分,第17题4分,第18题2分,第19题4分,第20题6分)17.看了如图所示的漫画,你觉得“机灵鬼”是不是真的在骗“物理迷”?请说出你的理由.18.小王看见闪电后2秒听到雷声,则打雷处距离人有多远?19.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约1.5s后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米?20.某兵工厂生产了一批新式步枪.为测试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一士兵手持步枪在空旷的靶场瞄准510m外的靶子射击,枪筒傍边的声波探测器先后探测到两次较强声波,并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如图).已知:第一次是枪响的声波,第二次是子弹击中靶的声波,示波器上每一大格时间相差1s.求:(1)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2)子弹飞行的时间?(3)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四、你能完成下面的探究吗?(共38分,每空2分)21.(1)图(a)中,物体A长度为cm.(2)图(b)中,物体长度为cm.(3)秒表的读数为s.22.从南昌到上海,并非只有一条路和一种交通方式,小明提出A、B、C三种方案.A.可以乘飞机直达B.可以乘汽车到达C.可以先坐汽车到九江,再乘轮船沿长江至上海(1)根据生活经验,请你再为他补充一条:.(2)综合小明的三种方案和你的一条补充,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从南昌到上海所通过的路程是的(选填“相等”或“不相等”).②从南昌到上海的位置的变化是的(选填“一样”或“不一样”).③南昌到上海两地间的位置和方向的变化(选填“能”或“不能”)用一条有向线段表示.23.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张老师在物理课上让同学们做了两个实验:①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②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通过对上面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1)同学们初步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2)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是否正确,有些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尽管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但是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于是有些同学认为这个结论是错误的.为了纠正这部分同学的错误认识,你能将实验进行改进使看到的现象更明显吗?你的改进方法是:.(3)小明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吗?小明与同学一起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向外不断抽气,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填“大”或“小”).由此可以推理:真空.(4)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A、猜想假设;B、得出结论;C、分析归纳;D、实验搜集证据;E、发现并提出问题.你认为小明他们的第二个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填字母序号).24.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相对物体的重力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地看作自由落体运动.(1)为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天健物理学习研究小组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猜想三: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天健小组同学用6个金属球做了一系列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序号材料质量(g)下落高度(m)下落时间(s)1铁球5010 1.432铝球5010 1.433铜球5010 1.434铝球5015 1.755铜球8020 2.026铁球8010 1.43①为了验证猜想一,应比较实验序号为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选填“有关”或“无关”).②为了验证猜想二,应比较实验序号为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质量(选填“有关”或“无关”).③为了验证猜想三,应比较实验序号为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下落的高度(选填“有关”或“无关”).勇为物理学习研究小组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让质量相等的铁球和纸团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他们发现两者下落时间不相等,原因是:.2017-2018学年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你能用你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共20分,每空1分)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认识自然规律的重要途径.【考点】2R:物理常识.【分析】物理学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是观察和实验.观察法是实验法的基础,实验法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解答】解:观察法和实验法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认识自然规律的重要途径.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实验当然也离不开观察,但与单纯的观察不同的是,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故答案为:观察;实验.2.测量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减小误差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考点】67: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分析】在测量过程中,测量的数值和被测量物体真实值之间一定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个差异我们称之为误差,误差不同于错误,错误可以避免,而误差永远不能被消除,但能够无限的被减小,减小误差的方法一般有: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利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等.【解答】解:误差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能消除的,它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这个差异不能消除,但是能无限的减小,因为误差的大小与测量的人和所使用的测量工具有关,所以人们一般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减小误差;故答案为:多次测量求平均值.3.“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产生,又没有阻止声音的传播.【考点】9L: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防治噪声的途径包括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入耳三个方面.【解答】解:“掩耳盗铃”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产生,又没有阻止声音的传播,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故答案为:产生;传播.4.小辉同学测量了一些数据,但是忘了写单位.请你给他补上合适的单位:A.一本书的长度为25cm;B.半场足球赛时间45min;C.某同学的身高为17.5dm;D.一间教室高约3000mm.【考点】2S: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首先要对题目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结合对生活实际的认识,填入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一本书的长度为25cm,符合实际;B、半场足球赛时间45min,符合实际;C、某同学的身高为17.5dm,符合实际;D、一间教室高约3m,即3000mm,符合实际;故答案为:cm;min;dm;mm.5.科学探究的过程【考点】2R:物理常识.【分析】根据对科学探究基本环节的掌握作答.【解答】解:在物理学中,科学探究一般包括七个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及评估.故答案如下:.6.如图所示的量筒是以ml为单位标度的,最小分度值是2ml;测量时如果如图那样读数,则读出的液体体积与真实值相比偏大(填“偏大”、“偏小”或“相等”).【考点】2D:量筒的使用.【分析】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读数时,先要明确量程和分度值,视线与液面最凹处保持相平.【解答】解:(1)如图所示的量筒是以ml为单位标度的;一大格表示10ml,中间有5个小格,即量筒的分度值为2ml;(2)读数时如果视线不能与量筒的刻线垂直,眼睛向下俯视时,会以液面最高处为准,测量结果会偏大.故答案为:ml;2ml;偏大7.医院常用到紫外线灭菌灯和B型超声波检测仪,假设紫外线和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1、v2,则v1>v2(选填“>”、“<”或“=”).【考点】A4: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93:声速.【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紫外线是光,而超声波是声音;然后根据光的速度3×108 m/s,声的速度是340m/s.即可判定其大小.【解答】解: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差不多,约为3×108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由此可见,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v1>v2;故答案为:>.8.如图所示,使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方法正确的是甲,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72cm、2.71cm、2.62cm、2.73.m、2.72cm,其中错误的数值是 2.62cm,这个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2.72 cm.【考点】66:刻度尺的使用;64:长度的测量.【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不能倾斜;(2)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测量误差;多次测量时,每次的测量值相差不大,如果所测某一数据与其它数据偏差较大,则该数据是错误的,应舍去;然后求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所测物体的长度.【解答】解:(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不能倾斜,测量方法正确的是甲;(2)比较五个长度测量结果2.72cm、2.71cm、2.62cm、2.73cm、2.72cm利用看出:2.62cm与其它测量值差别最大,准确值不同,所以此结果是错误的;最后记录结果应取几组数据的平均值,即L==2.72cm.故答案为:甲;2.62;2.72.二、你能选择出正确答案吗?(共26分,第10-16小题为单选,每小题3分,第16,17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3分,选对但没选全得1分;不选、错选得0分)9.用嘴吹笔帽能够发出鸣叫声,这个声音的声源是()A.嘴B.笔帽C.空气D.手【考点】91:声音的产生.【分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解答】解:用嘴吹笔帽能够使笔帽中的空气振动发出鸣叫声,所以这个声音的声源是空气.故选C.10.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高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刻度尺最合适()A.量程3m,分度值1mm B.量程10m,分度值1dmC.量程30cm,分度值1mm D.量程15cm,分度值0.5mm【考点】66:刻度尺的使用.【分析】(1)首先估计物体的长度和物体对准确程度的要求;(2)刻度尺的选取要根据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来选取;(3)为了减小误差,测量时要尽量进行一次测量,即刻度尺的量程要大于物体的长度.【解答】解:人的高度大约在2m左右,躺着和站着的长度相差不大,准确到毫米就可以了;所以根据题中的选项,要用量程是3m,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即选项A准确.故选A.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而产生的B.有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一切物质都能传播声音,且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D.声源振动时,空气中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向远处传播【考点】91:声音的产生;92:声音的传播条件;94: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分析】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声音是由于物质的振动而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而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进行分析.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通常在20Hz~20000Hz之间.【解答】解:A、敲鼓时,鼓面振动,因此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而产生的;说法正确;B、人的听觉频率是有一定的范围,当物体振动频率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时,是无法听到声音的,故B说法错误;C、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因此一切物质都能传播声音,且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说法正确;D、声波像水波一样,声源振动时,空气中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向远处传播;说法正确.故选B.12.小妍家新买了型号为20cm的台州产“苏泊尔”压力锅(俗称高压锅).妈妈说,家用压力锅有18cm、20cm和22cm等型号.“型号20cm”指()A.锅身的直径是20cm B.锅身的周长是20cmC.锅身的截面积是20cm D.锅的容积是20cm【考点】63:长度的估测.【分析】根据家用压力锅的普遍尺寸,18cm、20cm、22cm都应是锅身的直径.【解答】解:本题各个选项分析如下:A、正确.B、此锅太小.错误.C、面积单位不应该是cm.错误.D、容积单位不应该是cm.错误.故选A.13.采用密绕法测铜丝的直径时,把铜丝在木棍上绕50匝,然后用毫米刻度尺量出50匝铜丝的总宽度L,则可得出一根铜丝的直径d=.用此法先后测量三次,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置于刻度尺上不同位置,结果三次测得的铜丝直径不同,则误差产生的原因是()A.只是由于铜丝间绕得紧密程度不同B.只是由于铜丝的粗细不均匀C.只是由于刻度尺的刻度不均匀D.以上三种因素都有可能【考点】67: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分析】测量过程中,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与测量工具和测量的人有关.【解答】解:在测量原理和方法一样的情况下,误差是由于测量者的人为客观原因及测量工具本身的准确程度引起的.例如:人在绕线的时候,可能用力的大小不同,造成松紧程度不同;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不同,刻度尺刻度不均匀;另外铜丝自身可能粗细不够均匀;每次读数的人不同,读得的数值不同;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客观因素.故选D.14.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具有轻抚、多孔、保温、隔热、隔音、减震等优点,同学们对此很好奇,围绕其保温隔热的性能,提出了以下的问题,你认为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A.“厚度的变化对保温、隔热性能有什么影响?”B.“它的轻抚特点对减震有什么影响?”C.“它为什么能防火、保温?”D.“多孔结构对隔音性能有什么影响?”【考点】2R:物理常识.【分析】本题中提出的问题较多,且围绕不同的物理特性,因此,认真分析每一选项中描述的内容,把握题意“围绕其保温隔热的性能,提出了以下的问题”,最后做出判断.【解答】解:A、“厚度的变化对保温、隔热性能有什么影响?”,紧紧围绕题意的要求,且提出了具体的探究内容﹣﹣厚度,具有较大的探究价值;B、本选项的问题是“它的轻便特点对减震有什么影响?”,不是围绕题意要求的保温隔热的性能,因此,探究价值不大;C、本选项的问题是“它为什么能防火、保温?”,没有具体的探究对象,且防火与隔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探究价值不大;D、本选项的问题是“多孔结构对隔音性能有什么影响?”,不是围绕题意要求的保温隔热的性能,因此,探究价值不大.故选A.15.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有()A.普通中学生使用的课桌高度是0.8mB.初一同学一手乍(张开的拇指和中指指端之间的距离)的距离约为20厘米C.按照国家规定,夏天公共建筑内的空调温度应不低于37℃D.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50升【考点】63:长度的估测;13:温度.【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 左右.故A符合实际;B、一支铅笔的长度在17cm左右,初一学生一手乍的距离略小于此数值,约为15厘米.故B不符合实际;C、按照国家规定,夏天公共建筑内的空调温度应不低于26℃.故C不符合实际;D、一瓶矿泉水的质量在500g左右,其体积在V===500cm3=500mL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1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C.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考点】92:声音的传播条件;91:声音的产生;93:声速.【分析】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而真空不能传声.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解答】解:A、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故A正确;B、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故B错误;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C错误;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是声音产生的条件,故D正确;故选:AD.三、你能完成下列简答与计算吗?(共16分,第17题4分,第18题2分,第19题4分,第20题6分)17.看了如图所示的漫画,你觉得“机灵鬼”是不是真的在骗“物理迷”?请说出你的理由.【考点】92: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而真空不能传声.【解答】答:“机灵鬼”真的在骗“物理迷”,因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在地球上人不可能听到陨石与月球撞击产生的声音.18.小王看见闪电后2秒听到雷声,则打雷处距离人有多远?【考点】93:声速;69: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雷声和闪电同时发生,闪电传播速度快(传播时间忽略不计),雷声传播的时间为4s,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根据公式s=vt可求人距雷电产生的地方的距离.【解答】解:因为v=,且光的传播时间忽略不计,所以打雷处人的距离:s=vt=340m/s×2s=680m.答:打雷处距离人有680m.19.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约1.5s后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米?【考点】97: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分析】先求出声音从人井口地方传到井底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v=的变形式计算出井的深度即可.【解答】解:∵声音传播到井底的时间为总的时间的一半,∴t=×1.5s=0.75s,∵v=,∴s=vt=340m/s×0.75s=255m.答: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255米.20.某兵工厂生产了一批新式步枪.为测试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一士兵手持步枪在空旷的靶场瞄准510m外的靶子射击,枪筒傍边的声波探测器先后探测到两次较强声波,并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如图).已知:第一次是枪响的声波,第二次是子弹击中靶的声波,示波器上每一大格时间相差1s.求:(1)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2)子弹飞行的时间?(3)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考点】69: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知道示波器上每一大格时间相差1s,可以读出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2)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等于子弹的飞行时间加上中靶声的传播时间,求出中靶声的传播时间,可求子弹的飞行时间;(3)利用速度公式求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解答】解:(1)示波器上每一大格时间相差1s,每一小格为0.1s,则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t=2.1s;(2)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等于子弹的飞行时间加上中靶声的传播时间,即:t子弹+t声=2.1s,∵v=,∴t子弹+=2.1s,即:t子弹+=2.1s,解得:t子弹=0.6s,(3)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v子弹===850m/s.答:(1)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2.1s;(2)子弹飞行的时间为0.6s;(3)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为850m/s.四、你能完成下面的探究吗?(共38分,每空2分)21.(1)图(a)中,物体A长度为 2.4cm.(2)图(b)中,物体长度为 2.50cm.(3)秒表的读数为337.5s.【考点】64:长度的测量;62:时间的测量.【分析】刻度尺测量长度时的数据记录是有规定的,要有准确值和估读值两部分组成.估读值要估读到刻度尺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解答】解:(1)图a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因此估读到厘米的下一位,为2.4cm;(2)图b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因此要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左侧示数为1.00cm,右侧示数为3.50cm,物体长度为:3.50cm﹣1.00cm=2.50cm;(3)由图c知: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所指时间在5min与6min之间(且超过5.5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即停表的读数为5min37.5s=337.5s.故答案为:2.4;2.50;337.51.22.从南昌到上海,并非只有一条路和一种交通方式,小明提出A、B、C三种方案.。
【物理八年级上】初二物理第一学期2017-2018学年第二次月考
第1页共4页
9左右高的板墙,安装
这些板墙的主要目的是( )
A. 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B. 保护车辆行驶安全
C. 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 阻止车辆废气外泄
10. 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第3页共4页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
20. 如图所示,请你完成图中两条光线的光路图.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
22.如图小明同学面对悬崖大叫一声:我爱物理,经过 2.4s 听到回声,小明与悬崖间的距离大约是多少米?
第4页共4页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
19. 如图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芳她们小组用蜡烛,玻璃板,刻 度尺等器材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能______ ,便于确定像的______ . (2)实验中她发现当沿桌面移动未点燃的蜡烛 B 时,始终不能使蜡烛 B 与已点燃 的蜡烛 A 的像重合,他在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 (3)实验中,仔细观察像的位置,会看到平面镜中有两个像,请分析产生两个像 的原因______ .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共 24 分)
1. 发现光的色散现象的科学家是( )
A. 艾萨克·牛顿 B. 尼古拉·特斯拉 C. 物理老师·罗 D. 史蒂芬·霍金
2. 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小误差的是( )
A.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B. 测量时正确使用测量工具
C. 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D. 改进测量方法
3.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
A. 毫米
B. 分米
2017—2018八年级物理上学月考考试卷
八年级物理试题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请在答题卷上作答)命题人: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不选、错选和多选均不给分,每小题3分,12小题,共36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下列四个选项中哪个不是光源()A.太阳B.月亮 C.恒星 D.萤火虫2.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船 B.山 C.流水D.河岸3、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B.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液化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4、如图2所示,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下列四个选项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6.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干扰,下面四个方法中既有效又合理的是() 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B.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C.在教室周围植树 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的耳罩7.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B.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C.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D.入射角大于反射角8.下列光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日食 B.小孔成像 C.月食 D.湖边小凉亭在水中的倒影9.下列四个选项中使用温度计的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10.下列四个选项,表示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的是 ( )11、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B.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C.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12.下面说法不符合光的反射规律的是 ( ) A.入射角减小10°,反射角也减小10°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C.垂直照射到平面上的光线的反射角为90°D.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规律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3.指出图中所示的各仪器的读数:图甲所示的温度计的读数是 ℃;图乙中铅笔的长度为 cm .14.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1m= cm= nm 。
—18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八年级物理试卷(分值90分,考试时间80分钟)一、选择题:(15×2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入表格中)A.利用激光给隧道准直B.看到了不发光的物体C. 阳光下物体有影子D. 晚上看到大街上五颜六色的霓虹灯2.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人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2了(如图乙)。
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A.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C.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3.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在凸透镜前放一燃着的蜡烛,移动光屏并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
然后将蜡烛远离透镜,调节光屏再次找到一个清晰的像,比较两像A. 像距减小,像减小B. 像距减小,像增大C. 像距增大,像增大D. 像距增大,像减小4.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20cm B.16cm C.10cm D.6cm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岸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电影幕布选用粗糙布料,目的是让光发生漫反射C.雨后彩虹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D.电影幕布选用粗糙布料,目的是让光发生镜面反射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7. 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若入射角为45°,则折射角约为A 0°B 32°C 45°D 58°8. 小李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并向平面镜靠近,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A.远离平面镜,且大小不变 B. 靠近平面镜,且大小不变C.远离平面镜,且越来越小 D. 靠近平面镜,且越来越大9.为了在雨后晴朗的夜晚不会踩到地面上的水,以下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C.无论迎着月光走,还是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都应是水D.无论迎着月光走,还是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都应是水10. 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如果入射角逐渐增大,折射角将A.逐渐减小,且总小于入射角B.逐渐增大,且总大于入射角C.逐渐减小,且总大于入射角D.逐渐增大,且总小于入射角11. 如图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柱子在镜子前欣赏自己的像,它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应该是12. 某凸透镜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cm的地方,所成的像A.一定是实像B.一定是虚像C.一定是放大的像D.一定是缩小的像13.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30cm处逐渐移到离透镜20cm处,则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B.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增大C.像先小后大,像距逐渐增大D.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变小14.以下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A.潜望镜B.平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15.在做“凸透镜成像”实现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物理试卷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3页,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号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得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1-12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前12题为单选,13题以为多选,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共39分)
1. 关于小孔成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像的形状决定于小孔的形状
B. 蜡烛离小孔越远,像越大
C. 像的亮度和清晰程度与小孔的大小有关
D. 像和物上下颠倒,左右不颠倒
2. 如图所示,某市民正站在平面玻璃制的地铁安全门外候车。
地铁到站后,安全门向两侧打开,该市民在左右两侧安全门中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的位置与原来像的位置重合
B.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两个像的距离
等于两侧安全门之间的间距
C.在两侧安全门中成的像越来越小,直至不成像
D.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3. 用普通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突然有一只小飞虫飞到物镜上,则()
A、视野中出现了一只大飞虫
B、视野中出现了一只小飞虫
C、视野中出现了一个大黑点
D、视野中不会出现飞虫或黑
点
4. 一种手电筒上所用的聚光小电珠如图,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成的凸透镜,灯丝(可看作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它出射时,出射光束(图中实线所示)比无此透镜时的光束(图中虚线所示)要窄,即它可减小光束的发散,有聚光功能.在这种小电珠中,灯丝应位于()
A.凸透镜的焦点以内
B.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
C.凸透镜的焦点处
D.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处
5. 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
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 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B. 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
C. 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实像
D. 若使屏幕上清晰的像变大,只需使镜头靠近投影片
6. 如图所示的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光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30cm刻度线处,则()
A.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 不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7.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
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
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A.幻灯机 B.照相机 C.放大镜 D.潜望镜9. 有四个容量都为500ml的瓶子,分别装满海水、纯水、酒精和汽油,那么装
的质量最多的是(ρ
海水
>ρ
纯水
>ρ
酒精
>ρ
汽油
)()
A、海水
B、纯水
C、酒精
D、汽油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场
考号
1
2
10. 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 A .将它熔化成铁水 B. 从地球运到月球 C .把它轧成薄铁片 D .磨掉铁块一个角
11. 分别由不同物质a 、b 、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物质的密度最大
B.b 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 3,一定是水
C.c 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D.c 物质的密度是b 的两倍
12. 某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如图的图线。
根据这个图象,可说明水的温度从6℃降到2℃的过程中( )
A 、水的密度先变小后变大
B 、水的密度保持不变
C 、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
D 、水的密度一直变大 13. 一瓶氧气用掉一半后,氧气的( ) A .质量减半 B .体积减半 C .密度减半 D .条件不足
第二部分 填空题(13-21题) 二、填空题(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4. 舞台上用的一种追光灯,是由凸透镜和点光源组成的。
如果要产生平行的绿光,光源应放在凸透镜的 处,凸透镜上应贴有 色的滤光片。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当中,凸透镜、烛焰和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A 、B 、C 三个位置时,光屏上呈现一个缩小的像,则在A 点位置放的是 ,在B 点位置放的是 ,在C 点位置放的是 。
16.人眼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__________的(“正立”或“倒立”) 像(“实”或“虚”)。
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致近视。
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__________些(选填“强”或“弱”)。
17.水是生命之源,普通人每天大约需要摄入2L 水,这些水相当于 m 3,质量为 kg.
18. 如图所示,一个瓶子里有不多的水,乌鸦喝不到水,聪明的乌鸦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水面上升了,乌鸦喝到了水。
若瓶子的容积为450mL ,内有0.2kg 的水,乌鸦投入其中的石块的体积是 ,石块的质量是 。
(石块密度为2.6×103kg/m 3)
19. 把一铁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烧杯中,从杯中溢出8g 酒精;现把它浸没在盛满水的烧杯中,则从杯中溢出水是 g ,这铁块的质量是 Kg 。
(ρ铁
=7.9×103Kg/m 3,ρ酒精=0.8×103Kg/m 3
)
20.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 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 (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21.右图所示,东东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
东东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
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东东 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 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呢? 请写出你的推断: 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 。
第三部分实验与作图题(22-24题)
22.(3分)小军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
石块的密度。
他先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的
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的右侧,如图甲所示。
为使天平横梁
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端调。
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
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
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
示,则小石块的质量是 g,用
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小石块的体积是 cm3,则小石块的密度是 kg/m3。
23.(8分)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操作如下: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a所示,矿石的质量
是 g.
(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了一只烧杯,按图b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 cm3.(3)矿石的密度是 kg/m3,从图b中A到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它的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24.(8分)作图:按要求完成光路图或填入光学元件。
(1)如图甲是一块较厚的平板玻璃,在玻璃前有一发光点s,请画出其一条光线经过后表面反射后再返回空气的光路。
(2)如图乙,要使光的传播方向变成水平方向,请分别利用凸透镜和凹透镜满足题设要求。
第四部分(24-25题)
25. (10分)有一质量为5.4kg的铝球,体积是3000cm3,试求这个铝球是实心还是空心?如果是空心,则空心部分体积多大?如果给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大?(铝的密度为 2.7×103kg/m3)
26.(10分)一个空瓶的质量是0.1千克,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是0.4千克.用些瓶装金属颗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8千克,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总质量为0.9千克,求:
(1)瓶的容积;(2)金属的质量;(3)金属的密度.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场
考号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