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100个提醒(1)
2019年高考数学--最后一课

该方法可用于第19,21题的解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④辅助解答 一道题目的完整解答,既有主要的实质性的步 骤,也有次要的辅助性的步骤。实质性的步骤 未找到之前,找辅助性的步骤是明智之举,既 必不可少而又不困难。如:准确作图,把题目 中的条件翻译成数学表达式,设应用题的未知 数等。 书写也是辅助解答。“书写要工整、卷面能得 分”是说第一印象好会在阅卷老师的心理上产 生光环效应:书写认真—学习认真—成绩优 良—给分偏高。
该方法可用于第20,22题的解答
提倡有效得分
高考数学试卷共有22个题,考试时间为两个小 时,平均每题约为5.7分钟。为了给解答题的中 高档题留下较充裕的时间,每道选择题、填空题 应在二至三分钟之内解决。若这些题目用时太长, 即使做对了也是“潜在丢分”,或“隐含失分”。 I、立足中下题目,力争高水平
祝各位同学
2012年高考成功!
高考数学取得自己满意 的成绩!
下午出发前,做好—查、看、忆、愿:
查 1、 看两证、数学文具(包括三
笔、直尺或多用板、圆规、橡皮等)、 是否带齐?且必须带齐!!
看 2、 数学高考常用重要结论及其常
考思想方法等!!(可利用考前自习时间完成错
题集的再排查及其它相关内容)
忆 3、 近期数学学习过程中,
自己印象最深的一道题、自身最欣 赏的一种解题方法等等!!(让自已进
该方法可用于第17,19题的解答
②跳步答题 解题过程卡在某一环节上是常见的。这时, 我们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如 果不能,说明这个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如果能得出 预期结论,就回过头来,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 由于考试时间的限制,“卡壳处”的攻克来不及了,那 么可以把前面的写下来,再写出“证实某步之后,继续 有……”一直做到底,这就是跳步解答。也许,后来中间 步骤又想出来,这时不要乱七八糟插上去,可补在后面, “事实上,某步可证明或演算如下”,以保持卷面的工整 若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想不出来,可把第一问作“已知” “先做第二问”,也是跳步解答。
高考数学考前100个温馨提醒

高考数学考前100个温馨提醒(知识、方法与易错题)一、集合与逻辑1、区分集合中元素的形式:如:{}x y x lg |=—函数的定义域;{}x y y lg |=—函数的值域;{}x y y x lg |),(=—函数图象上的点集(1)设集合{|3}M x y x ==+,集合N ={}2|1,y y x x M =+∈,则MN =___;(答:[1,)+∞)(2)设集合{|(1,2)(3,4),}M a a R λλ==+∈,{|(2,3)(4,5)N a a λ==+,}R λ∈,则=N M _(答:)}2,2{(--)2、条件为B A ⊆,在讨论的时候不要遗忘了A =∅的情况如:}012|{2=--=x ax x A ,如果φ=+R A ,求a 的取值。
(答:a≤0)3、含n 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个数为2n ,真子集个数为21n -;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为22n-; 如:满足{1,2}{1,2,3,4,5}M ⊂⊆≠集合M 有______个.(答:7)4、()()()()card A B card A card A card A B =+-;5、A∩B=A ⇔A ∪B=B ⇔A ⊆B ⇔CUB ⊆CUA ⇔A∩CUB=∅⇔CUA ∪B=U ;6、补集思想常运用于解决否定型或正面较复杂的有关问题.如:已知函数12)2(24)(22+----=p p x p x x f 在区间]1,1[-上至少存在一个实数c ,使0)(>c f ,求实数p 的取值范围.(答:3(3,)2-)7、原命题:p q ⇒;逆命题:q p ⇒;否命题:p q ⌝⇒⌝;逆否命题:q p ⌝⇒⌝; 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是等价的.注意:命题p q ⇒的否定与它的否命题的区别: 命题p q ⇒的否定是p q ⇒⌝;否命题是p q ⌝⇒⌝ 如:“若a 和b 都是偶数,则b a +是偶数”的 否命题是“若a 和b 不都是偶数,则b a +是奇数”; 否定是“若a 和b 都是偶数,则b a +是奇数”;命题“p 或q”的否定是“┐P 且┐Q”,“p 且q”的否定是“┐P 或┐Q” 熟悉逻辑推理,条件关系,集合关系的互相转化.如:“βαsin sin ≠”是“βα≠”的 条件(答:充分非必要条件)8、若p q ⇒且q p ≠;则p 是q 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或q 是p 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二、函数与导数9、指数式、对数式:m na =1m nmn aa -=,01a =,log (0,1,0)b a a N N b a a N =⇔=>≠>log 10a =,log 1a a =,log a N a N =,lg 2lg51+= 如:2log1()2的值为________. (答:164)10、二次函数①解析式三种形式:一般式f(x)=ax2+bx+c (a≠0)(对称轴?顶点?当b=0时为偶函数);顶点式f(x)=2()a x h k -+;零点式12()()()f x a x x x x =--(轴?); ②区间最值:配方后一看开口方向,二讨论对称轴与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如:若函数42212+-=x x y 的定义域、值域都是闭区间]2,2[b ,则b = (答:2)③实根分布:先画图再研究△>0、轴与区间关系、区间端点函数值符号;11、反比例函数:(0)cy c x =≠平移⇒b x ca y -+=(中心为(b,a));12、双勾函数x ax y +=是奇函数:当上为增函数,,在区间时)0(),0(,0∞+-∞<a ;当递减,在时)0,[],0(,0a a a ->,()-∞+∞在,递增 13、单调性①定义法;②导数法;如:已知函数3()f x x ax =-在区间[1,)+∞上是增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 (答:(,3]-∞));注意ⅰ:0)(>'x f 能推出)(x f 3)(x x f =在),(+∞-∞上单调递增,但0)(≥'x f ,∴0)(>'x f 是)(x f 为增函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注意ⅱ:函数单调性与奇偶性的逆用了吗?(①比较大小;②解不等式;③求参数范围).如:已知奇函数)(x f 是定义在)2,2(-上的减函数,若0)12()1(>-+-m f m f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高考数学必考点《数学文化》精选100题

第 1 页 共 75 页高考数学必考点《数学文化》精选100题1.密位制是度量角的一种方法.把一周角等分为6000份,每一份叫做1密位的角.以密位作为角的度量单位,这种度量角的单位制,叫做角的密位制.在角的密位制中,采用四个数码表示角的大小,单位名称密位二字可以省去不写.密位的写法是在百位数与十位数字之间画一条短线,如密位7写成“007-”,478密位写成“478-”,1周角等于6000密位,记作1周角6000=-,1直角1500=-.如果一个半径为2的扇形,它的面积为76π,则其圆心角用密位制表示为( ) A .1250-B .1750-C .2100-D .3500-2.天干地支纪年法源于中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纪年法是按顺序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例如,第一年为“甲子”,第二年为“乙丑”,第三年为“丙寅”,以此类推,排列到“癸酉”后,天干回到“甲”重新开始,即“甲戌”,“乙亥”,然后地支回到“子”重新开始,即“丙子”,以此类推.今年是辛丑年,也是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则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那一年是( )A .辛酉年B .辛戊年C .壬酉年D .壬戊年3.九连环是我国从古至今广泛流传的一种益智游戏,它用九个圆环相连成串,以解开为胜.据明代杨慎《丹铅总录》记载:“两环互相贯为一,得其关捩,解之为二,又合面为一”.在某种玩法中,用n a 表示解下()9,n n n *≤∈N个圆环所需的移动最少次数,若11a =,且1121,22,n n n a n a a n ---⎧=⎨+⎩为偶数为奇数,则解下5个环所需的最少移动次数为( ) A .7B .13C .16D .224.《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成就的杰出代表作,其中《方田》章给出计算弧田面积所用的经验公式为:弧田面积12=(弦+矢)⨯矢,弧田(如图)由圆弧和其所对弦所围成,公式中“弦”指圆弧所对弦长,“矢”等于半径长与圆心到弦的距离之差,现有圆心高中数学资料共享群(734924357) 第 2 页 共 75 页角为 23π,半径等于20米的弧田,按照上述经验公式计算所得弧田面积约是( )(参考数据: 3.14π≈1.73≈)A .220平方米B .246平方米C .223平方米D .250平方米5.我国南北朝数学家何承天发明的“调日法”是程序化寻求精确分数来表示数值的算法,其理论依据是:设实数x 的不足近似值和过剩近似值分别为b a 和dc (,,,a b cd N +∈),则b d a c++是x 的更为精确的不足近似值或过剩近似值.我们知道 2.71828e =⋅⋅⋅,若令2714105e <<,则第一次用“调日法”后得4115是e 的更为精确的过剩近似值,即27411015e <<,若每次都取最简分数,那么第二次用“调日法”后可得e 的近似分数为( )A .6825 B .4115 C .2710 D .1456.如图,洛书(古称龟书),是阴阳五行术数之源.在古代传说中有神龟出于洛水,其甲壳上有此图像,结构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阳数,四角黑点为阴数.若从四个阴数和五个阳数中随机选取3个数,则选取的3个数之和为奇数的方法数为( )A .30B .40C .44D .707.《掷铁饼者》取材于希腊的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刻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现在把掷铁饼者张开的双臂近似看成一张拉满弦的第 3 页 共 75 页 “弓”,掷铁饼者的手臂长约4π米,肩宽约为8π米,“弓”所在圆的半径约为1.25米,你估测一下掷铁饼者双手之间的距离约为(参考数据1.414≈,1.732≈)( )A .1.012米B .2.043米C .1.768米D .2.945米8.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随时间周而复始不断变化,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一个周期就是一个回归年.某科研小组以某年春分(太阳直射赤道且随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的时间)为初始时间,统计了连续400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取正值,直射南半球时取负值).设第x 天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为,y 该科研小组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得到y 与x 近似满足23.43929110.01720279y sin x =.则每400年中,要使这400年与400个回归年所含的天数最为接近.应设定闰年的个数为(精确到1)( ) 参考数据182.62110.01720279π≈ A .95B .96C .97D .989.“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讲的是关于整除的问题.现有这样一个整除问题:将1到2021这2021个正整数中能被3除余1且被5除余1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n a ,则数列{}n a 各项的和为( )A .137835B .137836C .135809D .13581010.我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相连叫天干,地和支相连叫地支,合起来叫天干地支.天干有十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把它们按照甲子、乙丑、丙寅……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对,叫做一甲子.我国古人用这六十对干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序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这就是干支纪年法(即农历).干支纪年历法,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科学历法之一.今年(2020高中数学资料共享群(734924357) 第 4 页 共 75 页年)是庚子年,小华的爸爸今年6月6日是56周岁生日,小华爸爸出生那年的农历是( )A .庚子B .甲辰C .癸卯D .丙申11.《周髀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书中提到: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这十二个节气的日影子长依次成等差数列.若冬至、大寒、雨水的日影子长的和是40.5尺,芒种的日影子长为4.5尺,则冬至的日影子长为( )A .6.5尺B .13.5尺C .14.5尺D .15.5尺12.英国数学家泰勒(B . Taylor ,1685-1731)以发现泰勒公式和泰勒级数闻名于世。由泰勒公式,我们能得到111111!2!3!!(1)!e e n n θ=+++++++(其中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01,!12...21n n n n θ<<=⨯-⨯-⨯⨯⨯),其拉格朗日余项是.(1)!n e R n θ=+可以看出,右边的项用得越多,计算得到的e 的近似值也就越精确。若3(1)!n +近似地表示e 的泰勒公式的拉格朗日余项,n R n R 不超过11000时,正整数n 的最小值是( ) A .5B .6C .7D .813.攒尖是古代中国建筑中屋顶的一种结构形式依其平面有圆形攒尖、三角攒尖、四角攒尖、六角攒尖等,多见于亭阁式建筑如图所示,某园林建筑为六角攒尖,它的主要部分的轮廓可近似看作一个正六棱锥,设正六棱锥的侧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2θ,则侧棱与底面内切圆半径的比为( )第 5 页 共 75 页A.3sin θ B.3cos θ C .12sin θ D .12cos θ14.“瓦当”是中国古建筑装饰檐头的附件,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为探究下面“瓦当”图案的面积,向半径为10的圆内投入1000粒芝麻,落入阴影部分的有400粒.则估计“瓦当”图案的面积是( )A .40B .40πC .4D .4π15.明朝早期,郑和在七下西洋的过程中,将中国古代天体测量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创造性应用于航海,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且行之有效的先进航海技术——“过洋牵星术”.简单地说,就是通过观测不同季节、时辰的日月星辰在天空运行的位置和测量星辰在海面以上的高度来判断方位,其采用的主要工具为牵星板,由12块正方形木板组成,最小的一块边长约为2厘米(称一指).观测时,将木板立起,一手拿着木板,手臂垂直,眼睛到木板的距离大约为72厘米,使牵星板与海平面垂直,让板的下边缘与海平面重合,上边缘对着所观测的星辰,与其相切,依高低不同替换、调整木板,木板上边缘与被观测星辰重合时所用的是几指板,观测的星辰离海平面的高度就是几指,然后就可以推算出船在海中的地理纬度.如图所示,若在一次观测中,所用的牵星板为九指板,则sin 2α=( )A .1235 B.17 C .817 D .81516.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女子善织,日自倍,五日织五尺,高中数学资料共享群(734924357) 第 6 页 共 75 页问日织几何?”意思是:“一女子善于织布,每天织的布都是前一天的2倍,已知她5天共织布5尺,问这女子每天分别织布多少?”根据上题的已知条件,可求得该女子第2天所织布的尺数为( )A .2031 B .531 C .1031 D .403117.筒车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水利灌溉工具,既经济又环保,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用图1描绘了筒车的工作原理.假定在水流稳定的情况下,筒车上的每一个盛水筒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将筒车抽象为一个几何图形(圆),筒车的半径为2m ,筒车的轴心O 到水面的距离为1m ,筒车每分钟按逆时针转动2圈.规定:盛水筒M 对应的点P 从水中浮现(即0P 时的位置)时开始计算时间,设盛水筒M 从0P 运动到点P 时所用时间为t (单位:s ),且此时点P 距离水面的高度为h (单位:m ).若以筒车的轴心O 为坐标原点,过点O 的水平直线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如图2),则h 与t 的函数关系式为( )A .2sin 1156h t ππ⎛⎫=-+ ⎪⎝⎭,[)0,t ∈+∞B .2sin 1156h t ππ⎛⎫=++ ⎪⎝⎭,[)0,t ∈+∞ C .2sin 16h t ππ⎛⎫=-+ ⎪⎝⎭,[)0,t ∈+∞ D .2sin 16h t ππ⎛⎫=++ ⎪⎝⎭,[)0,t ∈+∞ 18.我国古代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记述了“三斜求积术”,即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则ABC的面积S =根据此公式,若cos (2)cos 0a B b c A +-=,且2224b c a ,则ABC的面积为()AB.CD.19.我国古代数学论著中有如下问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二百五十四,请问底层几盏灯?意思是:一座7层塔共挂了254盏灯,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2倍,则塔的底层共有灯()A.32盏B.64盏C.128盏D.196盏20.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有如下“两鼠穿墙”问题:有两只老鼠同时从墙的两面相对着打洞穿墙.大老鼠第一天打进11尺,以后每天进度是前一天的2倍.小老鼠第一天也打进1尺,以后每天进度是前一天的一半.如果墙的厚度为10尺,则两鼠穿透此墙至少在第()A.3天B.4天C.5天D.6天21.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下卷有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现有如下表示:已知{}32,A x x n n N*==+∈,{}53,B x x n n N*==+∈,{}72,C x x n n N*==+∈,若x A B C∈⋂⋂,则下列选项中符合题意的整数x为()A.8B.127C.37D.2322.刘徽(约公元225年-295年),魏晋期间伟大的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割圆术中提出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这可视为中国古代极限观念的佳作.割圆术的核心思想是将一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等分成n个等腰三角形(如图所示),当n变得很大时,这n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之和近似等于圆的面积,运用割圆术的思想得到6sin的近似值为()第7页共75页高中数学资料共享群(734924357) 第 8 页 共 75 页A .30πB .60πC .90π D .180π 23.电影《刘三姐》中有一个“舟妹分狗”的片段.其中,罗秀才唱道:三百条狗交给你,一少三多四下分,不要双数要单数,看你怎样分得匀舟妹唱道;九十九条圩上卖,九十九条腊起来,九十九条赶羊走,剩下三条,财主请来当奴才(讽刺财主请来对歌的三个奴才).事实上,电影中罗秀才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把300条狗分成4群,每群都是单数,1群少,3群多,数量多的三群必须都是一样的,否则就不是一少三多,问你怎样分?舟妹已唱出其中一种分法,即{}3,99,99,99,那么,所有分法的种数为( ) A .6B .9C .10D .1224.我国古代数学家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人持金出五关,前关二而税一,次关三而税一,次关四而税一,次关五而税一,次关六而税一,并五关所税,适重一斤.问本持金几何.”,其意思是“今有人持金出五关,第一关收税金为持金的12,第2关收税金为剩余的13,第3关收税金为剩余税金的14,第4关收税金为剩余税金的15,第5关收税金为剩余税金的16”5关所税金之和,恰好重1斤.则在此问题中,第3关收税金为( )斤A .110 B .310 C .13 D .91025.朱世杰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所著的《四元玉鉴》卷中“如像招数”五问第 9 页 共 75 页 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官司差夫一千八百六十四人筑堤,只云初日差六十四人,次日转多七人,每人日支米三升.”其大意为“官府陆续派遣1864人前往修筑堤坝,第一天派出64人,从第二天开始每天派出的人数比前一天多7人,修筑堤坝的每人每天分发大米3升.”在该问题中前5天共分发多少升大米?( )A .1170B .1440C .1512D .177226.中国的少数民族有不少具有鲜明特色的建筑,如图①所示的建筑为坐落于广西三江林溪河上的程阳永济桥,是典型的侗族建筑,该类建筑由桥、塔、亭组成,其中塔、亭建在石桥上,具有多层结构,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桥梁之一,因为行人过往能够躲避风雨,故名“风雨桥”.已知程阳永济桥上的塔从上往下看,其边界构成的曲线可以看作正六边形结构,如图①所示,且各层的六边形的边长均为整数,从内往外依次成等差数列.若这四层六边形的周长之和为156,且图①,则最外层六边形的周长为( )A .54B .48C .42D .3027.如图是隋唐天坛,古叫圜丘,它位于唐长安城明德门遗址东约950米,即今西安市雁塔区陕西师范大学以南.天坛初建于隋而废弃于唐末,比北京明清天坛早1000多年,是隋唐王朝近三百年里的皇家祭天之处.某数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得天坛的直径,在天坛外围测得60AB =米,60BC =米,40CD =米,60ABC ∠=︒,120BCD ∠=︒,据此可以估计天坛的最下面一层的直径AD 大约为( ).(结果精确到1米)1.414≈1.732≈2.236≈2.646≈)A .39米B .43米C .49米D .53米高中数学资料共享群(734924357) 第 10 页 共 75 页28.《孙子算经》记载,中国古代诸侯的等级从低到高分为:男、子、伯、侯、公,一共五级.现每个级别的诸侯分别有1,2,3,4,5人,按照如下规则给他们分发一批苹果:同一等级的诸侯所得苹果数依次为1a ,2a ,3a ,…,且满足()*1k k a a k k N +=+∈;任一等级诸侯所得苹果数量最多的比高一级的诸侯所得苹果数最少的少一个.现已知等级为男的诸侯所得苹果数为1,则这批苹果共有( )个.A .158B .159C .160D .16129.祖暅(公元5-6世纪,祖冲之之子,是我国齐梁时代的数学家.他提出了一条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这句话的意思是:两个等高的几何体若在所有等高处的水平截面的面积相等,则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该原理在西方直到十七世纪才由意大利数学家卡瓦列利发现,比祖暅晚一千一百多年.椭球体是椭圆绕其轴旋转所成的旋转体.如图将底面直径皆为2b ,高皆为a 的椭半球体及已被挖去了圆锥体的圆柱体放置于同一平面β上.以平行于平面β的平面于距平面β任意高d 处可横截得到S 圆及S 环两截面,可以证明S S =环圆总成立.据此,短轴长为6cm ,长轴为8cm 的椭球体的体积是( )3cmA .24πB .48πC .192πD .384π30.蹴鞠,又名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有用脚蹴、踢、蹋的含义,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2006年5月20日,蹴鞠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D打印属于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堆叠累积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即“积层造型法”).过去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现正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特别是一些高价值应用(比如髋关节、牙齿或一些飞机零部件等).已知某鞠的表面上有四个点A 、B 、C 、D ,满足任意两点间的直线距离为,现在利用3D 打印技术制作模型,该模型是由鞠的内部挖去由ABCD 组成的几何体后剩余的部分,打印所用原料密度为31g/cm ,不考虑打印损耗,制作该模型所需原料的质量约为( )(参考数据:取 3.14π= 1.41= 1.73=,精确到0.1) A .113.0gB .267.9gC .99.2gD .13.8g31.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里有一段叙述:今有良马和驽马发长安至齐,良马初日行一百零三里,日增十三里;驽马初日行九十七里,日减半里;良马先至齐,复还迎驽马,九日后二马相逢.问:齐去长安多少里?( )A .1125B .1250C .2250D .250032.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除以3余2),五五数之剩三(除以5余3),问物几何?”现将1到2020共2020个整数中,同时满足“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n a 则该数列共有( )A .132项B .133项C .134项D .135项33.1750年,欧拉在给哥德巴赫的一封信中列举了多面体的一些性质,其中一条是:如果用V 、E 和F 表示闭的凸多面体的顶点数、棱数和面数,则有如下关系:2V E F -+=.已知正十二面体有20个顶点,则正十二面体有( )条棱 A .30B .14C .20D .2634.龙马负图、神龟载书图像如图甲所示,数千年来被认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其中洛书有云,神龟出于洛水,甲壳上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其结构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u ,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阳数,四角黑点为阴数;若从阳数和阴数中分别随机抽出2个和1个,则被抽到的3个数的数字之和超过16的概率为( )A.1340B.720C.14D.31035.降雨量是气象部门观测的重要数据,日降雨量是指一天内降落在地面单位面积雨水层的深度(单位:毫米)。我国古代就有关于降雨量测量方法的记载,古代数学名著《数书九章》中有“天池盆测雨”题:天池盆(圆台形状)盆口直径二尺八寸,盆底直径为一尺二寸,盆深一尺八寸。若盆中积水深九寸,则平地降雨量是几寸(注:一尺等于十寸,一寸等于10厘米)?已知某隧道的积水程度与日降水量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如果某天该隧道的日降水量按照“天池盆测雨”题中数据计算,则该隧道的积水程度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36.攒尖是古代中国建筑中屋顶的一种结构形式.宋代称为撮尖,清代称攒尖.依其平面有圆形攒尖、三角攒尖、四角攒尖、六角攒尖等,也有单檐和重檐之分,多见于亭阁式建筑.如图所示,某园林建筑为六角攒尖,它的主要部分的轮廓可近似看作一个正六棱锥,若此正六棱锥的侧面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 ,则侧棱与底面外接圆半径的比为()A .12cos αB .12sin αC .sin 3πsin 8αD .cos 3πcos 8α37.描金又称泥金画漆,是一种传统工艺美术技艺.起源于战国时期,在漆器表面,用金色描绘花纹的装饰方法,常以黑漆作底,也有少数以朱漆为底.描金工作分为两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是上漆,第二道工序是描绘花纹.现甲,乙两位工匠要完成A ,B ,C 三件原料的描金工作,每件原料先由甲上漆,再由乙描绘花纹.每道工序所需的时间(单位:h )如下:则完成这三件原料的描金工作最少需要( )A .43hB.46h C .47h D .49h38.德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开普勒说过:“几何学里有两件宝,一个是勾股定理,另一个是黄金分割.如果把勾股定理比作黄金矿的话,那么可以把黄金分割比作钻石矿.”黄金三角形有两种,其中底与腰之比为黄金分割比的黄金三角形被认为是最美的三角形,它是一个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另一种是顶角为108的等腰三角形).例如,五角星由五个黄金三角形与一个正五边形组成,如图所示,在其中一个黄金ABC 中,12BC AC =.根据这些信息,可得sin126=( )A B C D39.“九天揽月”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我国探月工程的进展与实力举世瞩目.近期,“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历史上的首次月背着陆,月球上“嫦娥四号”的着陆点,被命名为天河基地,如图是“嫦娥四号”运行轨道示意图.圆形轨道距月球表面100千米,椭圆形轨道的一个焦点是月球球心,一个长轴顶点位于两轨道相切的变轨处,另一个长轴顶点距月球表面15千米,则椭圆形轨道的焦距为()A.85km B.42.5km C.50km D.100km40.《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四尺. 高三尺.何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 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米堆底部的弧长为4尺.米堆的高为3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斛的米约有()A.7斛B.3斛C.9斛D.12斛41.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就给出了著名的杨辉三角,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是非常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以下关于杨辉三角的猜想中错误的是()A .由“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个二项式系数相等”猜想:C n m =C n n -mB .由“在相邻的两行中,除1以外的每一个数都等于它‘肩上’两个数的和”猜想:11r r r n nn C C C -+=+ C .由“第n 行所有数之和为2n ”猜想:C n 0+C n 1+C n 2+…+C n n =2nD .由“111=11,112=121,113=1331”猜想:115=1510105142.阿波罗尼斯(约公元前262-190年)证明过这样一个命题:平面内到两定点距离之比为常数(0,1)k k k >≠的点的轨迹是圆,后人将这个圆称为阿氏圆.若平面内两定点A B 、间的距离为4,动点P 满足PA PB=P A B 、、不共线时,PAB △面积的最大值是( )A .3 B C .D .343.古希腊时期,的矩形称为黄金矩形,称为黄金分割比例.下图为希腊的一古建筑.其中部分廊、檐、顶的连接点为图中所示相关对应点,图中的矩形ABCD ,EBCF ,FGHC ,FGJI ,LGJK ,MNJK 均近似为黄金矩形.若A 与D 间的距离大于18.7m ,C 与F 间的距离小于12m .则该古建筑中A 与B 间的距离可能是( )(参考数据:10.6182≈,70.6180.38≈,30.6180.236≈)A .29mB .29.8mC .30.8mD .32.8m44.《几何原本》第二卷中的几何代数法(以几何方法研究代数问题)成了后世西方数学家处理问题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一原理,很多代数的定理都能够通过图形实现证明,并称之为无字证明.现有如图所示的图形,点F 在半圆O 上,且OF AB ⊥,点C 在直径AB 上运动.设AC a =,BC b =,则由FC OF ≥可以直接证明的不等式为( )A .)0,02a b a b +≥>>B .()2220,0a b ab a b +≥>>C .)20,0ab a b a b≤>>+ D .)0,02a b a b +≤>> 45.我国明代著名乐律学家、明宗室王子朱载堉在《律学新说》中提出的十二平均律,即是现代在钢琴的键盘上,一个八度音程从一个c 键到下一个1c 键的8个白键与5个黑键(如图)的音频恰成一个公比为1c 的频率正好是中音c 的2倍.已知标准音1a 的频率为440Hz ,那么频率为的音名是( )A .dB .fC .eD .#d46.刘徽是中国魏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他提出“割圆求周”方法:当n很大时,用圆内接正n边形的周长近似等于圆周长,并计算出精确度很高的圆周率π31416≈..在《九章算术注》中总结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的极限思想.运用此思想,当π取3.1416时可得sin1︒的近似值为()A.0.00873B.0.01745C.0.02618D.0.03491 47.3D打印属于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堆叠累积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即“积层造型法”).过去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现正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特别是一些高价值应用(比如髋关节、牙齿或一些飞机零部件等).已知利用3D 打印技术制作如图所示的模型.该模型为在圆锥底内挖去一个正方体后的剩余部分(正方体四个顶点在圆锥母线上,四个顶点在圆锥底面上),圆锥底面直径为,母.打印所用原料密度为31 g/cm,不考虑打印损耗,制作该模型所需原料的质量约为()(取π 3.14=,精确到0.1)A.609.4g B.447.3g C.398.3g D.357.3g 48.《九章算术》中《方田》章有弧田面积计算问题,术日:以弦乘矢,矢又自乘,并之,二而一.其大意是弧田面积计算公式为:弧田面积=12(弦×矢+矢×矢),弧田是由圆弧(弧田弧)和以圆弧的端点为端点的线段(弧田弦)围成的平面图形,公式中的“弦”指的是弧田弦的长,“矢”指的是弧田所在圆的半径与圆心到弧田弧的距离之差,现有一弧田,其弧田弦AB等于6米,其弧田弧所在圆为圆O,若用上述弧田面积计算公式算得该弧田的面积为72平方米,则cos①AOB=()A.125B.325C.15D.72549.我国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记载: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的晷。
100所高考模拟金典卷(一)理科数学-含答案]
![100所高考模拟金典卷(一)理科数学-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0606d7ec3a87c24028c45b.png)
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一)理科数学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复数232ii --等于A .4755i -B .7455i -C .7455i +D .4755i +2.已知集合{}22|log (32)A x y x x ==-+,2{|0}3x B x x +=<-,则A B I 等于A .{|21x x -<<或23}x <<B .{}|23x x -<<C .{}|3x x >D .{}|2x x <-3.向量a b ⋅=-r r ||a =rb r 在向量a r 方向上的投影为 A .6B .3C .-3D .-64.下列函数()f x 中,满足:对任意的12,(,0)x x ∈-∞,当12x x <时,总有12()()f x f x >,且其图像关于原点中心对称的是A .2()f x x =B .3()f x x =C .1()f x x=D .()xf x e =5.已知{}n a 为等比数列,472a a +=,568a a =-,则110a a +等于A .7B .5C .-5D .-7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体积为A B C D .7.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该程序运行后输出a 的值为A .-1B .0C .1D .28.已知n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与其各项二项式系数的和之比为64,则展开式中的常数项等于A .135B .270C .10809.设函数2()sin()2cos 1(0)62f x x x πωωω=--+>,直线y =()y f x =图像相邻两交点的距离为π,则函数()y f x =在区间[]0,π上的单调增区间为A .50,12π⎡⎤⎢⎥⎣⎦B .511,1212ππ⎡⎤⎢⎥⎣⎦C .11,12ππ⎡⎤⎢⎥⎣⎦D .50,12π⎡⎤⎢⎥⎣⎦,11,12ππ⎡⎤⎢⎥⎣⎦10.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设P 是双曲线右支上一点,12F F u u u u r 在1F P u u u r 方向上的投影的大小恰好为1||F P u u u r ,且它们的夹角为6π,则双曲线的离心率e 是 ABC1D111.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360,20,0,0,x y x y x y --≤⎧⎪-+≥⎨⎪≥≥⎩若目标函数(0,0)z ax by a b =+>>的最大值是12,则2294a b +的最小值为 A .12B .1C .2D .5212.已知集合{}1,2,3M =,{}1,2,3,4N =,定义函数:f M N →.若点(1,(1))A f ,(2,(2))B f ,(3,(3))C f ,△ABC 的外接圆圆心为D ,且()DA DC DB R λλ+=∈u u u r u u u r u u u r,则满足条件的函数()f x 有A .6个B .10个C .12个D .16个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注意事项: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正视图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边长为2的正方体内切球的表面积为 .14.假设关于某设备的使用年限x 和所支出的维修费用y (万元),有如下的统计资料:若由资料可知:y 对x 呈线性相关关系,且线性回归方 程为$y bx a =+,其中已知 1.23b =,请估计使用年限 为20年时,维修费用约为 万元.15.如图是一个长为4、宽为2的长方形,图中阴影部分是由曲线y =1(1)3y x =-,4x =及x 轴围成的图形.随机的向长方形内投入一点,则该点落入阴影部分的概率为: . 16.(20XX 年·福建)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cos12n n a n π=+,前n 项和为n S ,则2012S =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向量3(sin ,)4a x =r ,(cos ,1)b x =-r.(1)当a r ∥b r 时,求2cos sin 2x x -的值;(2)设函数()2()f x a b b =+⋅r r r,已知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 =2b =,sin 3B =,求()4cos(2)(0,)63f x A x ππ⎡⎤++∈⎢⎥⎣⎦的取值范围. 18.(本小题满分12分)为缓解某路段交通压力,计划将该路段实施“交通限行”.在该路段随机抽查了50人,了解公众对“该路段限行”的态度,将调查情况进行整理,制成下表:(1(2)若从年龄在[)15,25,[)25,35的被调查者中各随机选取两人进行追踪调查,记选中的4人中不赞成“交通限行”的人数为X ,求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已知1BC =,12BB =,190BCC ∠=o ,AB ⊥平面11BB C C .(1)在棱1CC (不包含端点1,C C )上确定一点E ,使得1EA EB ⊥(要求说明理由);(2)在(1)的条件下,若AB =求二面角11A EB A --的大小.20.(本小题满分12分)设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上顶点为A ,离心率12e =,在x 轴负半轴上有一点B 且212BF BF =u u u u r u u u r .(1)若过A 、B 、2F三点的圆恰好与直线:30l x --=相切,求椭圆C 的方程; (2)在(1)的条件下,过右焦点2F 作斜率为k 的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M 、N 两点,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0)P m ,使得以PM ,PN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求出m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ln f x x x =. (1)求()f x 的最小值;(2)当0,0a b >>,求证:()()()()ln 2f a f b f a b a b +≥+-+.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作答时请写清题号.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选讲】如图,△ABC 内接于圆O ,AB AC =,直线MN 切圆O 于点C ,BD∥MN ,AC 与BD 相交于点E . (1)求证:AE AD =;(2)若6,4AB BC ==,求AE 的长.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已知极坐标系的极点在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处,极轴与x 轴正半轴重合.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AA 1B 1C 1B CE1,1,2x y t ⎧=-+⎪⎪⎨⎪=⎪⎩(t 为参数),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4cos ρθ=. (1)写出C 的直角坐标方程,并指出C 是什么曲线; (2)设直线l 与曲线C 相交于点P 、Q 两点,求||PQ 的值. 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1|2f x x =-+,()|2|3g x x =-++. (1)解不等式()2g x ≥-;(2)当x R ∈时,()()2f x g x m -≥+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数学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能力二、填空题.本题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技巧 13.4π 14.24.6815.234816.3018三、解答题 17.。
高考数学100热点题型精讲: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简单互换

【变式实践 3】
将下列点的极坐标与直角坐标进行互化,并判断在第几现象
4π
2
(1)(2, 3 ); (2)(2,3π) (3)(-2,2 3); (4)( 6,- 2
知识运用 3
将直线的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换
【例 4】
(1)(2015 春•会宁县校级期中)化极坐标方程 ρ2cosθ﹣ρ=0 为直角坐标方程
A.2
B.
2 4+
9
C.
2 4+
9
D. 3
5.直线 = 和直线 sin( − ) = 1的位置关系(
) A. 垂直
B. 平行
C. 相交但不垂直 D.
重合
6.在极坐标系中,定点 A(2,0),点 B 在直线 ρcosθ+ρsinθ=0 上运动,当线段 AB 最短时,点 B 的极坐标为 . 7.在极坐标系中,曲线 C1 和 C2 的方程分别为 2 cos2 = sin 和 cos = 1,以极点 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极轴为 x 轴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曲线 C1 和
【知识运用】
知识运用 1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
类型一 根据变换 φ:xy′′==λμ··xy((λμ>>00))求出变化前或后的点或曲线方程
【例 1】(1).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伸缩变换 φ:x2′y′==3xy,. 求点
A13,-2经过 φ 变换所得的点 A′的坐标.
(2)(2015 秋•南关区校级月考)曲线 x2+y2=1 经过 φ: 新曲线的方程为 .
【圆与圆相交弦】(5) (2015·湖南长沙一模,12)在极坐标系中,已知两圆 C1: ρ=2cos θ和 C2:ρ=2sin θ,则过两圆圆心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是________. 【解题知识提醒】 1、两点间距离公式:
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100讲(含同步练习及答案)_g31030数列与函数的极限(1).

g3.1030数列与函数的极限(1)一、知识回顾1、 数列极限定义(1)定义:设{a n }是一个无穷数列,a 是一个常数,如果对于预先给定的任意小的正数ε,总存在正整数N ,使得只要正整数n>N ,就有|a n -a|<ε,那么就称数列{a n }以a 为极限,记作lim ∞→n a n =a 。
对前任何有限项情况无关。
*(2)几何解释:设ε>0,我们把区间(a-ε,a+ε)叫做数轴上点a 的ε邻域;极限定义中的不等式|a n -a|<ε也可以写成a-ε<a n <a+ε,即a n ∈(a-ε,a+ε);因此,借助数轴可以直观地理解数列极限定义:不论a 点的ε邻域怎么小,数列{a n }从某一项以后的所有项都要进入这个邻域中,也可以说点a 的任意小的ε邻域(a-ε,a+ε)中含有无穷数列{a n }的几乎所有的项,而在这个邻域之外至多存在有限个项,由此可以想像无穷数列{a n }的项是多么稠密地分布在点a 的附近。
2、几个常用极限①lim ∞→n C=C (常数列的极限就是这个常数) ②设a>0,则特别地 01lim=∞→nn ③设q ∈(-1,1),则lim ∞→n q n=0;;1lim ,1==∞→n n q q ,1-=q 或nn q q ∞→>lim ,1不存在。
若无穷等比数列1,,,,11<-q aq aq a n 叫无穷递缩等比数列,其所有项的和(各项的和)为:qa s s n n -==∞→1lim 13、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 如果lim∞→n a n =A ,lim ∞→n b n =B ,那么(1)lim ∞→n (a n ±b n )=A ±B (2)lim ∞→n (a n ·b n )=A ·B(3)lim ∞→n n n b a =BA(B ≠0) 极限不存在的情况是1、±∞=∞→n n a lim ;2、极限值不唯一,跳跃,如1,-1,1,-1…. 注意:数列极限运算法则运用的前提: (1)参与运算的各个数列均有极限;(2)运用法则,只适用于有限个数列参与运算,当无限个数列参与运算时不能首先套用. 二.基本训练1、n n n n 2312lim 22++∞→= ;22322lim n n n n n→∞+++=2、135(21)lim 2462n n n→∞+++⋅⋅⋅+-+++⋅⋅⋅+=_________________3.已知a 、b 、c 是实常数,且acn can b cn c bn c bn c an n n n ++=--=-+∞→∞→∞→2222lim ,3lim ,2lim 则的值是………( )A.121B.61C.23 D.6 4.已知a 、b 都是实数,且a>0,如果0)(lim =+∞→nn ba b ,那么a 与b 的关系是………………( )A.a<2bB.-a<2bC.-a<bD.-a<b<2a5.在等比数列中,a 1>1,前项和S n 满足11lim n n S a →∞=,那么a 1的取值范围是……………………( )(A )(1,+∞) (B )(1,4) (C )(1,2) (D )(16.等比数列{a n }中,a 1=-1,前n 项和为S n ,若10531,32S S =则lim n n S →∞=………………………( ) (A )23 (B )-23(C )2 (D)-2 三、例题分析例1求下列极限(1)lim ∞→n (1223-n n -122+n n ) (2)lim∞→n [n (1+n -n )] (3)lim ∞→n (21n +24n +27n +…+223n n -) (4)lim∞→n )1()1()1()1(11n n n n a a a a a a -+--+--+(a ≠1)例2:已知)413(22limn bnan cn n n -+++∞→=5,求常数a 、b 、c 的值。
1mjt-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100讲(含同步练习)-g3.1091组合-360

g3.1091 组合一、知识梳理1.组合的概念: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组合的个数叫组合数,用C m n 表示.2.组合数公式C m n =!)!(!m m n n -.3.组合数的两个性质:(1)C m n =C m n n-;(2)C m n 1+=C m n +C 1-m n . 二、基础训练1.从4台甲型电脑和5台乙型电脑中任取3台,其中两种电脑都要取,则不同的取法种数是A.140B.84C.70D.35特别提示先从甲型、乙型中各抽1台,有C 14·C 15种,再从余下的中选1台,有C 17种, 故有C 14·C 15·C 17=140(种).解法不正确.2.(04北京,理17)从长度分别为1、2、3、4、5的五条线段中,任取三条的不同取法共有n 种.在这些取法中,以取出的三条线段为边可组成的钝角三角形的个数为m ,则nm等于 A.101B.51C.103D.523.已知{1,2}⊆X ⊆{1,2,3,4,5},满足这个关系式的集合X 共有_____________个. A.2B.6C.4D.84.(05北京卷)北京《财富》全球论坛期间,某高校有14名志愿者参加接待工作.若每天排早、中、晚三班,每班4人,每人每天最多值一班,则开幕式当天不同的排班种数为( )(A )124414128C C C (B )124414128C A A (C )12441412833C C C A (D )12443141283C C C A 5.(05福建卷)从6人中选出4人分别到巴黎、伦敦、悉尼、莫斯科四个城市游览,要求每个城市有一人游览,每人只游览一个城市,且这6人中甲、乙两人不去巴黎游览,则不同的选择方案共有 ( ) A .300种 B .240种 C .144种 D .96种6.(2003年东北三校模拟题)将一个四棱锥的每个顶点染上一种颜色,并使同一条棱的两端异色.若只有五种颜色可供使用,则不同的染色方法种数为_____________.7.某校准备参加2004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把10个名额分配给高三年级8个班,每班至少1人,不同的分配方案有_____________种.三、例题分析例1. 某外语组有9人,每人至少会英语和日语中的一门,其中7人会英语,3人会日语,从中选取会英语和日语的各一人,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例2. 设集合A ={1,2,3,…,10},(1)设A 的3个元素的子集的个数为n ,求n 的值;(2)设A 的3个元素的子集中,3个元素的和分别为a 1,a 2,…,a n ,求a 1+a 2+a 3+…+a n 的值.例3. 从1,2,…,30这30个自然数中,每次取不同的三个数,使这三个数的和是3的倍数的取法有多少种?思考讨论讨论下面的问题:用0,1,2,3,4,5这六个数字可以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能被25整除的四位数多少个?提示:能被25整除的数的后两位是25或50,后两位是50的数有A 24个,后两位是25的数有3×3=9个,所以能被25整除的四位数的个数为A 24+9=21.例4. 如图,从一个3×4的方格中的一个顶点A 到对顶顶点B 的最短路线有几条?AB深化拓展1.某城市由n 条东西方向的街道和m 条南北方向的街道组成一个矩形街道网,如下图所示.要从A 处走到B 处,使所走的路程最短,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BA解:将相邻两个交点之间的街道称为一段,那么从A 到B 需要走(n +m -2)段,而这些段中,必须有东西方向的(n -1)段,其余的为南北方向的(m -1)段,所以共有C 12--+m n m =C 12--+n n m 种走法.2.从一楼到二楼楼梯一共10级,上楼可以一步上一级,也可以一步上两级,规定用8步走完楼梯的方法种数是_____________.解:设一步一级x 步,一步两级y 步,则⎩⎨⎧==⇒⎩⎨⎧=+=+.2,61028y x y x y x 故走完楼梯的方法有C 28=28种.例5. 某篮球队共7名老队员,5名新队员,根据下列情况分别求出有多少种不同的出场阵容.(1)某老队员必须上场,某2新队员不能出场;(2)有6名打前锋位,4名打后卫位,甲、乙两名既能打前锋又能打后卫位.四、同步练习 g3.1091 组合1.从6双不同颜色的手套中任取4只,其中恰好有一双同色的取法有A.240种B.180种C.120种D.60种2.(04江苏)从4名男生和3名女生中选出4人参加某个座谈会,若这4人中必须既有男生又有女生,则不同的选法共有A.140种B.120种C.35种D.34种3.(05江西卷)将9个人(含甲、乙)平均分成三组,甲、乙分在同一组,则不同分组方法的种数为( ) A .70 B .140 C .280 D .8404.六个人分乘两辆不同的车,每辆车最多坐4人,则不同的乘车方法为 A .40 B .50 C .60 D .705.(05全国卷Ⅰ)从6名男生和4名女生中,选出3名代表,要求至少包含1名女生,则不同的选法有 种。
高考数学压轴题100题汇总(含答案)

高考数学压轴题100题汇总(含答案)1. 设函数f(x) = x^3 3x + 1,求f(x)的极值点和极值。
答案:f(x)的极值点为x = 1和x = 1,极值分别为f(1) = 1和f(1) = 3。
2. 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 n^2 + n,求该数列的通项公式。
答案:an = 2n + 1。
3. 已知三角形ABC中,AB = AC = 5,BC = 8,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答案:三角形ABC的面积为12。
4. 设直线y = kx + b与圆x^2 + y^2 = 1相切,求k和b的值。
答案:k = ±√3/3,b = ±√6/3。
5. 已知函数f(x) = log2(x^2 + 1),求f(x)的导数。
答案:f'(x) = 2x/(x^2 + 1)ln2。
6. 已知向量a = (2, 3),向量b = (1, 4),求向量a和向量b的夹角。
答案:向量a和向量b的夹角为arccos(1/√5)。
7. 已知矩阵A = [1 2; 3 4],求矩阵A的逆矩阵。
答案:矩阵A的逆矩阵为[4 2; 3 1]。
8. 已知函数f(x) = x^3 6x^2 + 9x + 1,求f(x)的零点。
答案:f(x)的零点为x = 1和x = 3。
9. 已知函数f(x) = sin(x) cos(x),求f(x)在区间[0, π/2]上的最大值。
答案:f(x)在区间[0, π/2]上的最大值为√2。
10. 已知函数f(x) = x^2 + 4x + 4,求f(x)的顶点坐标。
答案:f(x)的顶点坐标为(2, 0)。
高考数学压轴题100题汇总(含答案)11. 已知函数f(x) = e^x 2x,求f(x)的导数。
答案:f'(x) = e^x 2。
12. 已知函数f(x) = x^2 4x + 4,求f(x)的极值点和极值。
答案:f(x)的极值点为x = 2,极值为f(2) = 0。
高考数学考前100个提醒

高考数学考前100个提醒一、集合与简易逻辑1、区分集合中元素的形式,如 x y x lg | , |ln y y x , (,)|x y y kx b .解题时要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尽可能地借助数轴、直角坐标系或韦恩图等工具;2、已知集合A、B,当A B 时,切记要注意到“极端”情况: A 或 B ;求集合的子集时别忘记 ; 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3、含n 个元素的有限集合的子集个数为0122n nn n n nC C C C ,真子集为,12 n 其非空子集、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依次为,12 n.22 n 4、反演律(摩根律):(),()u u u u u u C A B C A C B C A B C A C B .容斥原理:card(A B )=card(A)+ card(B)- card(A B ).5、A∩B=A A∪B=B A B C U B C U A A∩C U B= C U A∪B=U. 6、补集思想常运用于解决否定型或正面较复杂的有关问题(正难则反)。
7、原命题: p q ; 逆命题: q p ; 否命题: p q ;逆否命题: q p ;要注意利用“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是等价的”来解题.8、若p q 且q p ,则p 是q 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或q 是p 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9、注意命题p q 的否定与它的否命题的区别:命题的否定只否定结论;否命题是条件和结论都否定. 命题p q 的否定是p q ;否命题是p q .10、要熟记真值表噢!常见结论的否定形式如下:二、函数与导数11、 函数f : A B 是特殊的对应关系.特殊在定义域A 和值域B 都是非空数集!据此可知函数图像与x 轴的垂线至多有一个公共点,但与y 轴垂线的公共点可能没有,也可能有任意个.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研究函数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定义域优先的原则.12、一次函数: 0 0 R .y kx b k R k ,,;,(k≠0), b=0时是奇函数;依据单调性,利用一次函数在区间上的保号性可解决求一类参数的范围问题.二次函数:①三种形式:一般式2()(0)f x ax bx c a (轴-b/2a,顶点?); b=0为偶函数;顶点式2()()(0)f x a x h k a (轴?);零点式12()()()(0)f x a x x x x a ;②区间最值:配方后一看开口方向,二讨论对称轴与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③实根分布:先画图再研究△>0、轴与区间关系、区间端点函数值符号;反比例函数:)0x (x cy平移 c y b x a的对称中心为(a, b) . 13、指数式、对数式:m na ,1mnmnaa ,01a ,log 10a ,log 1a a ,lg 2lg 51 ,log ln e x x ,log (0,1,0)b a a N N b a a N ,log a N a N (对数恒等式).要特别注意真数大于零,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字母底数还需讨论的呀. 对数的换底公式及它的变形,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n m n n c a a a a a c b nb b b b b a m. 14、你知道函数 0,0b a xba x y吗?该函数在(,或) 上单调递增;在[或上单调递减,求导易证,这可是一个应用广泛的函数! 对号函数ay x x0,(0),(0)a 时在区间,,上为增函数;0,(0a 时在递减,() 在,递增.要熟悉其图像噢.15、确定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有定义法、导数法、图像法和特值法(用于小题)等.注意:①. 0)( x f 能推出)(x f 为增函数,但反之不一定。
千锤百炼-高考数学100个热点问题——第90炼 取球问题

第90炼 取球问题一、基础知识:在很多随机变量的题目中,常以“取球”作为故事背景,通过对“取球”提出不同的要求,来考察不同的模型,常见的模型及处理方式如下:1、独立重复试验模型:关键词“可放回的抽取”,即下一次的取球试验与上一次的相同。
2、超几何分布模型:关键词“不放回的抽取”3、与条件概率相关:此类问题通常包含一个抽球的规则,并一次次的抽取,要注意前一次的结果对后一步抽球的影响4、古典概型:要注意虽然题目中会说明“相同的”小球,但是为了能使用古典概型(保证基本事件为等可能事件),通常要将“相同的”小球视为“不同的”元素,在利用排列组合知识进行分子分母的计数。
5、数字问题:在小球上标注数字,所涉及的问题与数字相关(奇,偶,最大,最小等),在解决此类问题时,要将数字模型转化为“怎样取球”的问题,从而转化为前几个类型进行求解。
二、典型例题:例1:一袋中有6个黑球,4个白球(1)不放回地依次取出3个球,已知第一次取出的是白球,求第三次取到黑球的概率 (2)有放回地依次取出3个球,已知第一次取出的是白球,求第三次取到黑球的概率 (3)有放回的依次取出3个球,求取到白球个数X 的分布列,期望和方差(1)思路:因为是不放回的取球,所以后面取球的情况受到前面的影响,要使用条件概率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第一次已经取到白球,所以剩下6个黑球,3个白球;若第二次取到黑球,则第三次取到黑球的概率为6598⋅,若第二次取到白球,则第三次取到黑球的概率为3698⋅,从而能够得到第三次取到黑球的概率解:设事件A 为“不放回取球,第一次取出白球时,第三次取到黑球”()65364829898723P A ∴=⋅+⋅== (2)思路:因为是有放回的取球,所以每次取球的结果互不影响,属于独立重复试验模型,所以第三次取球时依然是6个黑球,3个白球,取得黑球的概率为69解:设事件B 为“有放回取球,第一次取出白球时,第三次取到黑球”()23P B ∴=(3)思路:本问依然属于独立重复试验模型,X 的取值为0,1,2,3,则X 符合二项分布,即23,5XB ⎛⎫⎪⎝⎭,所以可通过二项分布的概率计算公式求得概率,得到分布列 解:X 的取值为0,1,2,3,依题意可得:23,5XB ⎛⎫ ⎪⎝⎭()30332705125P X C ⎛⎫∴=== ⎪⎝⎭ ()2133254155125P X C ⎛⎫⎛⎫=== ⎪ ⎪⎝⎭⎝⎭ ()12233236255125P X C ⎛⎫⎛⎫=== ⎪⎪⎝⎭⎝⎭ ()3332835125P X C ⎛⎫=== ⎪⎝⎭23,5XB ⎛⎫ ⎪⎝⎭26355EX ∴=⋅= 231835525DX =⋅⋅= 例2:已知甲盒内有大小相同的1个红球和3个黑球,乙盒内有大小相同的3个红球和3个黑球,现从甲,乙两个盒内各任取2个球 (1)求取出的4个球中没有红球的概率 (2)求取出的4个球中恰有1个红球的概率(3)设ξ为取出的4个球中红球的个数,求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思路:本题这三问的关键在于所取球中红球的个数,考虑红球个数来自于两个盒内拿出红球个数的总和,所以可将红球总数进行分配,从而得到每个盒中出红球的情况,进而计算出概率(1)设事件i A 为“甲盒中取出i 个红球”,事件j B 为“乙盒中取出j 个红球”则()()2213332246,i i j ji j C C C C P A P B C C --== 设事件A 为“4个球中没有红球”则()()()0202133300224633161510C C C C P A P A P B C C =⋅=⋅=⋅= (2)设事件B 为“4个球中恰有1个红球”()()()0211110213331333011022224646393326156155C C C C C C C C P B P A B P A B C C C C ∴=+=⋅+⋅=⋅+⋅= (3)ξ可取的值为0,1,2,3()()1010P P A ξ∴===()()215P P B ξ===()()()0220111113331333021122224646225C C C C C C C C P P A B P A B C C C C ξ==+=⋅+⋅= ()()11021333122246331361510C C C C P P A B C C ξ===⋅=⋅=ξ∴的分布列为:01231055102E ξ∴=⨯+⨯+⨯+⨯=例3:甲、乙两袋中各装有大小相同的小球9个,其中甲袋中红色、黑色、白色小球的个数分别为2、3、4,乙袋中红色、黑色、白色小球的个数均为3,某人用左右手分别从甲、乙两袋中取球.(1)若左右手各取一球,求两只手中所取的球颜色不同的概率;(2)若左右手依次各取两球,称同一手中两球颜色相同的取法为成功取法,记成功取法次数为随机变量X ,求X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解:(1)设事件A 为“两只手中所取的球颜色不同”,则A 为“两只手中所取的球颜色相同”()()2333432119999993P A P A ⎛⎫=-=-⋅+⋅+⋅= ⎪⎝⎭(2)X 可取的值为0,1,2左手取球成功的概率222234129518C C C P C ++==右手取球成功的概率22233322914C C C P C ++== ()511301118424P X ⎛⎫⎛⎫∴==-⋅-=⎪ ⎪⎝⎭⎝⎭ ()5151711118418418P X ⎛⎫⎛⎫==-⋅+⋅-= ⎪ ⎪⎝⎭⎝⎭()515218472P X ==⋅= X ∴的分布列为01224187236EX ∴=⨯+⨯+⨯= 例4:袋中装有若干个质地均匀大小相同的红球和白球,白球数量是红球数量的两倍,每次从袋中摸出一个球,然后放回,若累计3次摸到红球则停止摸球,否则继续摸球直到第5次摸球后结束(1)求摸球四次就停止的事件发生的概率(2)记摸到红球的次数为ξ,求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及其期望(1)思路:本题为有放回摸球,可理解为独立重复试验,如果摸球四次就停止,说明在这四次中一共摸到3次红球,且前三次有两次摸到红球,第四次又摸到红球。
高考数学100个提醒(精编版)

高考数学100个提醒—— 知识、方法与例题一、集合与逻辑1、区分集合中元素的形式:如:{}x y x lg |=—函数的定义域;{}x y y lg |=—函数的值域;{}x y y x lg |),(=—函数图象上的点集,如(1)设集合{|3}M x y x ==+,集合N ={}2|1,y y x x M =+∈,则MN =___(答:[1,)+∞);(2)设集合{|(1,2)(3,4),}M a a R λλ==+∈,{|(2,3)(4,5)N a a λ==+,}R λ∈,则=N M _____(答:)}2,2{(--)2、条件为B A ⊆,在讨论的时候不要遗忘了φ=A 的情况如:}012|{2=--=x ax x A ,如果φ=+R A ,求a 的取值。
(答:a ≤0) 3、}|{B x A x x B A ∈∈=且 ;}|{B x A x x B A ∈∈=或C U A={x|x ∈U 但x ∉A};B x A x B A ∈∈⇔⊆则;真子集怎定义?含n 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个数为2n ,真子集个数为2n -1;如满足{1,2}{1,2,3,4M ⊂⊆≠集合M 有______个。
(答:7)4、C U (A ∩B)=C U A ∪C U B; C U (A ∪B)=C U A ∩C U B;card(A ∪B)=?5、A ∩B=A ⇔A ∪B=B ⇔A ⊆B ⇔C U B ⊆C U A ⇔A ∩C U B=∅⇔C U A ∪B=U6、补集思想常运用于解决否定型或正面较复杂的有关问题。
如已知函数12)2(24)(22+----=p p x p x x f 在区间]1,1[-上至少存在一个实数c ,使0)(>c f ,求实数p 的取值范围。
(答:3(3,)2-) 7、原命题: p q ⇒;逆命题: q p ⇒;否命题: p q ⌝⇒⌝;逆否命题: q p ⌝⇒⌝;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是等价的.如:“βαsin sin ≠”是“βα≠”的 条件。
高考数学公式100组一级核心公式

高考数学核心公式100组一级核心公式高考数学·一级核心公式100组一、集合、复数与常用逻辑用语1.复数的四则运算设z1=a+b i,z2=c+d i,a,b,c,d∈R;加法:a+b i+c+d i=(a+c)+(b+d)i;减法:a+b i−(c+d i)=(a−c)+(b−d)i;乘法:+⋅(+p=(−p+(+p;=;2.复数的模长设复数z=a+b i;模长|z|=|a+b i|=a2+b2(a,b∈R),其中2=−1。
3.全称命题与存在命题的否定全称命题:∀x∈M,p(x)的否定为:∃x∈M,非p(x)。
存在性命题:∃x∈M,q(x)的否定为:∀x∈M,非q(x)。
二、不等式4.均值不等式公式均值不等式公式为:ab≤a+b2,均值不等式成立的使用条件为:(1)一正:a>0,b>0.(2)二定:当ab或a+b为定值时,可以使用,即ab为常数时,可求得a+b的最小值;a+b为常数时,可求得ab的最大值。
(3)三相等:当且仅当a=b时,等号可以取到。
5.均值不等式的重要推导公式(1)a2+b2≥2ab(a,b∈R).(2)ba+ab≥2(a,b同号).(3)ab≤(a+b2)2(a,b∈R).(4)将平方和与和的平方联系起来的不等式公式是:(a+b)2≤2(a2+b2)22ln ln 112222b a ba b a b a ab ba b a ab +≤+≤--≤≤+=+≤≤≤≤平方平均数算数平均数对数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不等式串是指:6.不等式串/链公式7.分式型不等式的解法()()0()()0()()00()0()()f xg x f x f x f x g x g x g x g x ≥⎧>⇔>≥⇔⎨≠⎩;()()0()()0()()0;0()0()()f xg x f x f x f x g x g x g x g x ≤⎧<⇔<≤⇔⎨≠⎩三、函数与导数8.常见5类函数定义域的要求类型x 满足的条件2nf (x ),n ∈N +f (x )≥01f (x )与[f (x )]0f (x )≠0log a f (x )(a >0,a ≠1)f (x )>0log f (x )g (x )f (x )>0,且f (x )≠1,g (x )>0tan f (x )f (x )≠k π+π2,k ∈Z9.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形式①一般式:f (x )=ax 2+bx +c (a ≠0).②顶点式:f (x )=a (x -m )2+n(a ≠0).③零点式:f (x )=a (x -x 1)(x -x 2)(a ≠0).10.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表达式为:y =a x (a >0,a ≠1),当a >1时,单调递增,当0<a <1时,单调递减,横过定点(0,1)。
高考数学压轴题精选100题汇总(含答案)

7. 已知动圆过定点 P(1,0),且与定直线 L:x=-1 相切,点 C 在 l 上. (1)求动圆圆心的轨迹 M 的方 程; (2)设过点 P,且斜率为 3 的直线与曲线 M 相交于 A, B 两点. (i)问:△ABC 能否为正三角形?若能,求点 C 的坐标;若不能,说明理由 (ii)当△ABC 为钝角三角形时,求这种点 C 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
1
1
n 1 1
(Ⅱ)已知各项不为零的数列an 满足 4Sn f ( ) 1 ,求证: ln
;
an
an1
n
an
(Ⅲ)设 bn 1 , Tn 为数列bn 的前 n 项和,求证: T2008 1 ln 2008 T2007 .
ba b a
2
(1)求椭圆的方程;
(2)若直线 AB 过椭圆的焦点 F(0,c),(c 为半焦距),求直线 AB 的斜率 k 的值;
(3)试问:△AOB 的面积是否为定值?如果是,请给予证明;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5.已知数列{an}中各项为: 12、1122、111222、……、111 22 2 ……
n
T 2n 1 .
n
3
26. 对于函数 f (x) ,若存在 x0 R ,使 f (x0 ) x0 成立,则称 x0 为 f (x) 的不动点.如果函数
f (x) x2 a (b, c N*) 有且仅有两个不动点 0 、 2 ,且 f (2) 1 .
bx c
2
(Ⅰ)试求函数 f (x) 的单调区间;
a2 a3
an1 3
14.已知函数gx a2 x3 a x 2 cxa 0,
32
(I)当a 1 时,若函数 gx在区间1,1上是增函数,求实数c的取值范围;
千题百炼——高考数学100个热点问题

千题百炼——高考数学100个热点问题第四章第26炼求未知角的三角函数值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第26炼求未知角的三角函数值在三角函数的解答题中,经常要解决求未知角的三角函数值,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大体上有两个,一是从角本身出发,利用三角函数关系列出方程求解,二是向已知角(即三角函数值已知)靠拢,利用已知角将所求角表示出来,再利用三角函数运算公式展开并整体代换求解,本周着力介绍第二种方法的使用和技巧一、基础知识:1、与三角函数计算相关的公式:(1)两角和差的正余弦,正切公式:① sin sin cos sin cos② sin sin cos sin cos③ cos cos cos sin sin④ cos cos cos sin sin⑤ tan tan tan tan tan⑥ tan1tan tan1tan tan(2)倍半角公式:① sin22sin cos② cos2cos sin2cos112sin③ tan222222tan 1tan2,其中tan(3)辅助角公式:asin bcos2、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步骤: b a(1)考虑用已知角表示未知角,如需要可利用常用角进行搭配(2)等号两边同取所求三角函数,并用三角函数和差公式展开(3)利用已知角所在象限和三角函数值求出此角的其他函数值(4)将结果整体代入到运算式即可3、确定所涉及角的范围:当已知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值求其他三角函数值时,角的范围将决定其他三角函数值的正负,所以要先判断角的范围,再进行三角函数值的求解。
确定角的范围有以下几个层次:(1)通过不等式的性质解出该角的范围(例如:5,则) 612243(2)通过该角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确定其所在象限。
高考数学重要技巧定理100个【打印版】

■[定理 27]:等比数列爆强公式:S(n+m)=S(m)+(q^m) S(n) [作用:可以迅速求 q.记忆 方法:中间三个都是 m,头尾保持为 n]
■[定理 32]:关于三次函数:[三次函数曲线是中心对称图形],它有一个对称中心,求法 为二阶导后导数为 0,根 x 即为中心横坐标,纵坐标可以用 x 带入原函数界定。另外,图 像中必有唯一一条过该中心的直线与两旁相切。
■[定理 33]:关于复合函数:1、复合函数奇偶性:内偶则偶,内奇同外 2,复合函数单 调性:同增异减。[说明:对于复合函数,不要畏惧它有几重复合,关键理解在于每个函 数总是基函数得来的]
■[定理 20]:直观图的面积是原图面积的√2/4 倍.[斜二测画法是一个冷门,但不要忘记 掌握它的画法]
■[定理 21]正四面体的棱长为 a,则必有以下结论:它的高为 h=(√6)a/3,它的外接球的 半径 R=3h/4,它的内切球的半径 r=h/4,它的体积 V=[(√2)a^3]/12,它的任意两对棱间的 距离 d=(√2)a/2。[同学们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推导:外接构造直角三角形,内切利用等体 积。公式写在笔记本上会整洁哦,这里为了不引起歧义以及编辑工具的问题所以有点繁琐, 敬请谅解]
■[定理 13]:射影公式:向量 a 在向量 b 上的射影=(向量 a×向量 b)[即数量积]/(向量 b 的模)。[记忆方法:在哪里射影除哪个的模,分子都是数量积] 说明:射影有正负。
■[定理 14]:椭圆焦点在 x 轴的表达形式:x^2/a^2+y^2/b^2=1(a>b>0)(a^2=b^2+c^2), 焦点在 y 轴,y^2/a^2+x^2/b^2=1(a>b>0)(a^2=b^2+c)^2;◆◆双曲线焦点在 x 轴: x^2/a^2-y^2/b^2=1(a>0,b>0)(c^2=a^2+b^2),焦点在 y 轴:y^2/a^2-x^2/b^2=1(a>0, b>0)(c^2=a^2+b^2)。[别看这个很基础,有些人只要一把焦点转到 y 轴就开始糊涂了, 等式和方程无法对应起来,现在整理出来,请务必搞懂]
高考数学概率与统计部分知识点梳理

高考复习专题之:概率与统计一、概率:随机事件A 的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反之,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P (A )=O ;注:求随机概率的三种方法: (-)枚举法例1如图1所示,有一电路A3是由图示的开关控制,闭合a ,b, c,d, e 五个开关中的任意两个开关,使电路形成通路.则使电路形成通路的概率是 ________ .分析:要计算使电路形成通路的概率,列举出闭合五个开关中的任意两个可能出现的结果总数,从中找出能使电路形成通路的结果数,根据概率的意义计算即可。
解:闭合五个开关中的两个,可能出现的结果数有10种,分别是ab. ac 、ad 、ae 、be. bd. be. cd 、ce 、de, 英中能形成通路的有6种,所以p (通路)=—=-10 5评注:枚举法是求概率的一种重要方法,这种方法一般应用于可能出现 的结果比较少的事件的概率计算. (-)树形图法例2小刚和小明两位同学玩一种游戏•游戏规则为:两人各执“象、虎、鼠”三张牌,同时0出一张牌龙胜负, 英中象胜虎.虎胜鼠、鼠胜象,若两人所出牌相同,则为平局.例如,小刚岀象牌,小明出虎牌,则小刚胜:又 如,两人同时出象牌,则两人平局.如果用A 、B 、C 分别表示小刚的象、虎、鼠三张牌,用B,、G 分别表示小明 的象、虎、鼠三张牌,那么一次出牌小刚胜小明的概率是多少?分析:为了淸楚地看出小亮胜小刚的概率,可用树状图列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 果,并从中找出小刚胜小明可能出现的结果数。
解:画树状图如图树状图。
由树状图(树形图)或列表可知,可能出现的结果 有9种,而且每种结果岀现的可能性相同,苴中小刚胜小明的结果有3种.所 以P (—次出牌小刚胜小明)二13点评:当一事件要涉及两个或更多的因素时,为了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 果,通过画树形图的方法来计算概率 (三)列表法例3将图中的三张扑克牌背面朝上放在桌而上,从中随机摸岀两张,并用这两张扑克牌上的数字组成一个两位 数.请你用画树形(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1)组成的两位数是偶数的概率;(2)组成的两位数是6的倍数 的槪率. 分析:本题可通过列表的方法,列出所有可能组成的两位数的可能情况,然后再找岀组成的两位数是偶数的可能 情况和组成两位数小刚 小明小刚 小明开始图1ABC虫 1 5i Ci是6的倍数的可能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数学100个提醒——知识、方法与例题一、集合与逻辑1、区分集合中元素的形式:如:{}xyx lg|=—函数的定义域;{}xyy lg|=—函数的值域;{}xyyx lg|),(=—函数图象上的点集,如(1)设集合{|3}M x y x==+,集合N={}2|1,y y x x M=+∈,则M N=___(答:[1,)+∞);(2)设集合{|(1,2)(3,4),}M a a Rλλ==+∈,{|(2,3)(4,5)N a aλ==+,}Rλ∈,则=NM _____(答:)}2,2{(--)2、条件为BA⊆,在讨论的时候不要遗忘了φ=A的情况如:}012|{2=--=xaxxA,如果φ=+RA ,求a的取值。
(答:a≤0)3、}|{BxAxxBA∈∈=且;}|{BxAxxBA∈∈=或C U A={x|x∈U但x∉A};BxAxBA∈∈⇔⊆则;真子集怎定义?含n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个数为2n,真子集个数为2n-1;如满足{1,2}{1,2,3,4M⊂⊆≠集合M有______个。
(答:7)4、C U(A∩B)=C U A∪C U B; C U(A∪B)=C U A∩C U B;card(A∪B)=?5、A∩B=A⇔A∪B=B⇔A⊆B⇔C U B⊆C U A⇔A∩C U B=∅⇔C U A∪B=U6、补集思想常运用于解决否定型或正面较复杂的有关问题。
如已知函数12)2(24)(22+----=ppxpxxf在区间]1,1[-上至少存在一个实数c,使0)(>cf,求实数p的取值范围。
(答:3(3,)2-)7、原命题: p q⇒;逆命题: q p⇒;否命题: p q⌝⇒⌝;逆否命题:q p⌝⇒⌝;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是等价的.如:“βαsinsin≠”是“βα≠”的条件。
(答:充分非必要条件)8、若p q⇒且q p≠;则p是q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或q是p的必要非充分条件);9、注意命题p q⇒的否定与它的否命题的区别:命题p q⇒的否定是p q⇒⌝;否命题是p q⌝⇒⌝命题“p或q”的否定是“┐P且┐Q”,“p且q”的否定是“┐P或┐Q”注意:如“若a和b都是偶数,则ba+是偶数”的否命题是“若a和b不都是偶数,则ba+是奇数”否定是“若a和b都是偶数,则ba+是奇数”二、函数与导数10、指数式、对数式:mna=1mnmnaa-=,,01a=,log10a=,log1aa=,lg2lg51+=,log ln e x x =,log (0,1,0)b a a N N b a a N =⇔=>≠>,log a N a N =。
如2log 1()2的值为________(答:164) 11、一次函数:y=ax+b(a ≠0) b=0时奇函数;12、二次函数①三种形式:一般式f(x)=ax 2+bx+c(轴-b/2a,a ≠0,顶点?);顶点式f(x)=a(x-h)2+k;零点式f(x)=a(x-x 1)(x-x 2)(轴?);b=0偶函数; ③区间最值:配方后一看开口方向,二讨论对称轴与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如:若函数42212+-=x x y 的定义域、值域都是闭区间]2,2[b ,则b = (答:2) ④实根分布:先画图再研究△>0、轴与区间关系、区间端点函数值符号; 13、反比例函数:)0x (xc y ≠=平移⇒b x c a y -+=(中心为(b,a)) 14、对勾函数x a x y +=是奇函数,上为增函数,,在区间时)0(),0(,0∞+-∞<a 递减,在时)0,[],0(,0a a a -> 递增,在),a [],a (+∞--∞15、单调性①定义法;②导数法. 如:已知函数3()f x x ax =-在区间[1,)+∞上是增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答:(,3]-∞));注意①:0)(>'x f 能推出)(x f 为增函数,但反之不一定。
如函数3)(x x f =在),(+∞-∞上单调递增,但0)(≥'x f ,∴0)(>'x f 是)(x f 为增函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注意②:函数单调性与奇偶性的逆用了吗?(①比较大小;②解不等式;③求参数范围).如已知奇函数)(x f 是定义在)2,2(-上的减函数,若0)12()1(>-+-m f m f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答:1223m -<<) ③复合函数由同增异减判定④图像判定.⑤作用:比大小,解证不等式. 如函数()212log 2y x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___(答:(1,2))。
16、奇偶性:f(x)是偶函数⇔f(-x)=f(x)=f(|x|);f(x)是奇函数⇔f(-x)=-f(x);定义域含零的奇函数过原点(f(0)=0);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为奇函数或偶函数的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
17、周期性。
(1)类比“三角函数图像”得:①若()y f x =图像有两条对称轴,()x a x b a b ==≠,则()y f x =必是周期函数,且一周期为2||T a b =-;②若()y f x =图像有两个对称中心(,0),(,0)()A a B b a b ≠,则()y f x =是周期函数,且一周期为2||T a b =-;③如果函数()y f x =的图像有一个对称中心(,0)A a 和一条对称轴()x b a b =≠,则函数()y f x =必是周期函数,且一周期为4||T a b =-;如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是以2为周期的奇函数,则方程()0f x =在[2,2]-上至少有__________个实数根(答:5)(2)由周期函数的定义“函数()f x 满足()()x a f x f +=(0)a >,则()f x 是周期为a 的周期函数”得:①函数()f x 满足()()x a f x f +=-,则()f x 是周期为2a 的周期函数;②若1()(0)()f x a a f x +=≠恒成立,则2T a =;③若1()(0)()f x a a f x +=-≠恒成立,则2T a =. 如(1) 设)(x f 是),(+∞-∞上的奇函数,)()2(x f x f -=+,当10≤≤x 时,x x f =)(,则)5.47(f 等于_____(答:5.0-);(2)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 满足(2)()f x f x +=,且在[3,2]--上是减函数,若,αβ是锐角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则(sin ),(cos )f f αβ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答:(sin )(cos )f f αβ>);18、常见的图象变换①函数()a x f y +=的图象是把函数()x f y =的图象沿x 轴向左)0(>a 或向右)0(<a 平移a 个单位得到的。
如要得到)3lg(x y -=的图像,只需作x y lg =关于_____轴对称的图像,再向____平移3个单位而得到(答:y ;右);(3)函数()lg(2)1f x x x =⋅+-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个数有____个(答:2)②函数()x f y =+a 的图象是把函数()x f y =助图象沿y 轴向上)0(>a 或向下)0(<a 平移a 个单位得到的;如将函数a ax b y ++=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又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图象如果与原图象关于直线x y =对称,那么0,1)(≠-=b a A R b a B ∈-=,1)( 0,1)(≠=b a C R b a D ∈=,0)( (答:C)③函数()ax f y =)0(>a 的图象是把函数()x f y =的图象沿x 轴伸缩为原来的a 1得到的。
如(1)将函数()y f x =的图像上所有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13(纵坐标不变),再将此图像沿x 轴方向向左平移2个单位,所得图像对应的函数为_____(答:(36)f x +);(2)如若函数(21)y f x =-是偶函数,则函数(2)y f x =的对称轴方程是_______(答:12x =-). ④函数()x af y =)0(>a 的图象是把函数()x f y =的图象沿y 轴伸缩为原来的a 倍得到的.19、函数的对称性。
①满足条件()()f x a f b x +=-的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2a b x +=对称。
如已知二次函数)0()(2≠+=a bx ax x f 满足条件)3()5(-=-x f x f 且方程x x f =)(有等根,则)(x f =_____(答:212x x -+); ②点(,)x y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x y -;函数()x f y =关于y 轴的对称曲线方程为()x f y -=;③点(,)x y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x y -;函数()x f y =关于x 轴的对称曲线方程为()x f y -=;④点(,)x y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x y --;函数()x f y =关于原点的对称曲线方程为()x f y --=;⑤点(,)x y 关于直线y x a =±+的对称点为((),)y a x a ±-±+;曲线(,)0f x y =关于直线y x a =±+的对称曲线的方程为((),)0f y a x a ±-±+=。
特别地,点(,)x y 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点为(,)y x ;曲线(,)0f x y =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曲线的方程为(,)0f y x =;点(,)x y 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点为(,)y x --;曲线(,)0f x y =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曲线的方程为(,)0f y x --=。
如己知函数33(),()232x f x x x -=≠-,若)1(+=x f y 的图像是1C ,它关于直线y x =对称图像是22,C C 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像为33,C C 则对应的函数解析式是___________(答:221x y x +=-+); 若f(a -x)=f(b+x),则f(x)图像关于直线x=2b a +对称;两函数y=f(a+x)与y=f(b-x)图像关于直线x=2a b -对称。
提醒:证明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即证明图像上任一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图像上;如(1)已知函数)(1)(R a xa a x x f ∈--+=。
求证:函数)(x f 的图像关于点(,1)M a -成中心对称图形。
⑥曲线(,)0f x y =关于点(,)a b 的对称曲线的方程为(2,2)0f a x b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