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最新师德师风优秀案例 师德师风案例分析
2024年师德师风案例通报
![2024年师德师风案例通报](https://img.taocdn.com/s3/m/49636d0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6.png)
2024年师德师风案例通报各位教育界的同仁们,还有关心教育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唠唠2024年那些有关师德师风的事儿。
一、正面案例。
1. 张老师的温暖陪伴。
在[具体学校名字]有一位张老师,那可真是学生们心中的小太阳。
有个学生小明,家庭出现了一些变故,整个人变得特别消沉,成绩也一落千丈。
张老师呢,那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没有丝毫的不耐烦,也没有把小明当作麻烦,而是像个超级英雄一样出现了。
每天放学后,张老师都会陪着小明聊天,从天文地理聊到人生理想,还会给他额外辅导功课。
张老师的耐心就像那无尽的泉水,怎么也流不干。
而且他不仅仅关心小明的学习和心理,还主动联系了小明的家长,帮助家长调整教育方式,给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重新注入了温暖。
在张老师的陪伴和帮助下,小明慢慢地走出了阴影,成绩也稳步上升。
张老师用他的爱和责任诠释了什么是师德,就像一阵春风,吹暖了学生和家长的心。
2. 李老师的创新教学与公平对待。
再说说[另一所学校]的李老师。
这李老师可不得了,在教学上那是个创新小能手。
他教的班级里,学生们的基础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就像一群高矮不一的小树苗。
但李老师可不会偏爱那些长得高的“树苗”。
他设计了一套分层教学的方法,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和目标。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他就像一个耐心的园丁,一点点地浇水施肥,从最基本的知识开始巩固;对于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他又像一个智慧的领航员,引导他们探索更深奥的知识海洋。
而且李老师在课堂上特别有趣,他总能把那些枯燥的知识变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
就拿历史课来说,他讲唐朝的历史,就像在讲一部精彩的武侠小说,什么唐太宗李世民就像武林盟主,带着各路英雄豪杰把唐朝治理得繁荣昌盛。
学生们都特别喜欢上他的课,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李老师用他的创新和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态度,展现了优秀的师德师风。
二、负面案例。
1. 王老师的言语暴力。
不是所有的老师都像张老师和李老师那么优秀。
在[某学校]就有一位王老师,这事儿可真让人揪心。
2024师德师风违规典型案例
![2024师德师风违规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1759151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b.png)
2024师德师风违规典型案例案例一:“分数至上”的张老师。
在某中学,张老师是个出了名的“严师”,可这严却有点过了头。
他教数学,眼里就只有分数。
每次考试完,他不是想着怎么帮成绩差的学生分析问题、提升能力,而是搞起了“分数歧视”。
有个叫小李的学生,数学一直不太好。
一次单元测试后,张老师在课堂上公开说:“小李啊,你看看你这分数,简直是拉低了咱们班的平均分。
你是不是就没在数学上用过心?”这一番话,让小李的脸涨得通红,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而且,张老师为了让班级的平均分好看点,还搞起了“特殊座位”。
他把成绩好的学生都安排在前面,说是方便教学互动,其实就是想营造一种“好学生优先”的氛围。
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呢,被赶到了教室的角落里,仿佛他们就是被遗忘的一群人。
这事儿被家长知道了,家长们纷纷表示,张老师这种做法违背了师德师风,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只看重分数,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案例二:“爱占小便宜”的王老师。
小学里的王老师啊,有个不太好的习惯——爱占小便宜。
学校每年都会给学生们订很多学习资料和课外读物,这些东西都是由学校统一采购,然后分发到各个班级的。
可王老师呢,每次都会多拿几本资料和读物,然后放到自己家里。
有一次,学校给每个学生订了一套很精美的作文选集,要求老师尽快发到学生手中。
王老师却偷偷地留了好几本在办公室的抽屉里。
后来被其他老师发现了,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还满不在乎地说:“这几本就当是备用的嘛,说不定以后有学生丢了还能补上呢。
”但实际上呢,大家都知道他就是想拿回家给自己的孩子看。
这种行为可就违背了教师应有的廉洁奉公的师德要求啦。
这事儿在学校里传开后,很多老师和家长都对他有了看法,觉得他这样的行为给学生们树立了很不好的榜样。
案例三:“言语暴力”的赵老师。
幼儿园里的赵老师,平时看起来还挺和蔼的,可一发起火来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有一天,小朋友们在午睡的时候,有个叫阳阳的小朋友总是睡不着,还在床上翻来覆去。
师德教育案例分析(3篇)
![师德教育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a23752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8.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职业道德素养和师德水平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我国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师德教育,要求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本文以某中学教师张老师为例,分析其在师德教育中的实践与反思,旨在为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提供借鉴。
二、案例描述张老师是一位拥有多年教龄的中学校长。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张老师始终坚持以德为先,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
以下为张老师在师德教育中的几个典型案例:案例一:关爱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在一次数学课上,张老师发现一个名叫小明的学生总是低头不语,注意力不集中。
课后,张老师主动与小明交流,了解到小明因家庭原因导致学习压力大,对数学产生了抵触情绪。
张老师没有责备小明,而是耐心倾听他的心声,鼓励他勇敢面对困难。
同时,张老师针对小明的特点,制定了一套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帮助他逐步提高数学成绩。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成绩有了明显提升,他也逐渐恢复了自信。
案例二: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张老师深知身教重于言传,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他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有一次,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师德师风培训,张老师认真聆听,积极参与讨论,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他还主动承担起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组织教师开展师德师风自查自纠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案例三:关爱同事,营造和谐氛围张老师关心每一位同事,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
在同事遇到困难时,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
有一次,一位同事家中突发意外,张老师主动承担起同事的教学任务,确保学生的正常学习。
此外,张老师还积极组织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进同事之间的感情,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三、案例分析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张老师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师德素养:1. 关爱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张老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2. 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张老师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和同事,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形象。
师德师风建设的案例分析与总结
![师德师风建设的案例分析与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c89955c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76.png)
师德师风建设的案例分析与总结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关乎学生的成长成才,关乎教育改革发展的成败。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师德师风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总结师德师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案例分析案例一:体罚学生在某小学,一位教师因为学生多次未完成作业,对其进行了体罚。
该教师用尺子抽打学生的手掌,导致学生手掌红肿。
此事被家长发现后,引起了轩然大波。
家长向学校投诉,要求严肃处理该教师。
学校经过调查核实,对该教师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并给予了相应的处分。
分析:体罚学生是严重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未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采用了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处理学生的问题,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身体,也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了创伤。
这反映出该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师德师风的认识不足。
案例二:有偿补课某中学教师在课余时间组织本班学生进行有偿补课,收取高额费用。
这一行为被学生家长举报到教育主管部门。
经查实,该教师受到了严肃处理,退还了所收费用,并被取消了当年的评优评先资格。
分析:有偿补课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的职责是在课堂上认真教学,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有偿补课,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性。
这种行为反映出该教师的功利心过重,忽视了教育的本质和宗旨。
案例三:收受家长礼品在某幼儿园,一位教师多次收受家长送来的礼品和红包。
家长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教师对自己的孩子多加照顾。
此事被其他家长发现后,引起了家长们的不满和质疑。
幼儿园得知情况后,对该教师进行了诫勉谈话,并要求其退回礼品和红包。
分析:收受家长礼品是一种不正之风,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形象。
教师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因为家长的送礼而对学生区别对待。
教师师德师风案例六篇
![教师师德师风案例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7c36c91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81.png)
教师师德师风案例六篇1. 违规使用手机案例描述:某高中数学老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手机收发短信和浏览社交媒体,影响了教学秩序和学生专注度。
多次被学生举报后,学校进行了调查并采取了相应措施。
解决方案:学校约谈了该老师,提醒其要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和学校规章制度,禁止在课堂上使用手机。
同时,学校加强了对教师的管理和监督,建立了监察机制,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2. 对学生不尊重案例描述:一位初中语文老师对学生态度恶劣,经常嘲笑和羞辱学生,导致学生自尊心受损,研究积极性下降。
这种行为引起了家长和学校的关注。
解决方案:学校成立了调查组,对该老师进行了调查,并与其进行了一对一谈话。
学校强调了对学生的尊重和公平待遇的重要性,警告该老师不得再对学生进行恶劣的行为。
同时,学校还组织了师德师风培训,加强了对教师的教育和引导。
3. 违规补课收费案例描述:某小学一位数学老师私下与学生家长约定进行额外的补课,并收取高额费用。
这种行为引起了其他教师和家长的质疑,并涉及了学校的声誉问题。
解决方案:学校立即进行了调查,并发现该老师确实存在违规行为。
学校对其进行了严肃批评,并向学生家长退还了违规收取的费用。
为了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学校加强了对教师依法授课和遵守课时安排的监管,建立了相应的制度和流程。
4. 忽视学生安全案例描述:在一所中学,体育老师没有严格遵守体育教学安全规定,导致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发生了意外伤害事件。
学生受伤后,学校立即展开了调查。
解决方案:学校追究了体育老师的责任,并对其进行了相应处罚。
学校还加强了对教师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教师对学生安全的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学校还改进了体育设施和教学安排,确保时的安全性。
5. 学术不端行为案例描述:一位大学教授因在科研项目中存在数据造假和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的行为,引起了学术界和学校的关注。
这种学术不端行为严重损害了教师的专业声誉和学校的声誉。
解决方案:学校立即组织了专门的学术委员会进行调查,并将此事向有关部门进行了报告。
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案例分析
![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af8a49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76.png)
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案例分析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其师德师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未来。
良好的师德师风不仅能够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还能够为社会培养出具有高尚品德和扎实学识的人才。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具体案例的分析,探讨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案例一:关爱学生,因材施教李老师是一位初中班主任,她所带的班级中有一位学生小明,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也不太理想。
李老师通过观察和与小明交流,发现他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
于是,李老师鼓励小明参加学校的绘画社团,并在课余时间给予他指导。
在李老师的关心和支持下,小明的绘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他也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朗。
在学习上,李老师针对小明的情况,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帮助他逐步提高学习成绩。
最终,小明在中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考上了理想的高中。
在这个案例中,李老师展现了关爱学生、因材施教的良好师德师风。
她没有因为小明的学习成绩不好而忽视他,而是关注他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通过鼓励和引导,帮助小明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自信。
同时,李老师能够根据小明的学习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体现了她对学生的认真负责和专业素养。
案例二:坚守职业道德,拒绝有偿家教王老师是一位高中数学老师,教学水平很高,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
有一次,一位家长找到王老师,希望他能够在周末为自己的孩子进行有偿家教。
王老师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家长的请求,并向家长解释了学校关于禁止有偿家教的规定。
王老师说:“作为一名教师,我的职责是在课堂上认真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到知识。
我不能为了个人的利益而违反职业道德。
”王老师的行为体现了他坚守职业道德的高尚品质。
有偿家教不仅违反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也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育公平。
王老师能够拒绝诱惑,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案例三: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张老师是一位小学老师,在她的班级里,有一位来自农村的学生小花,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穿着也比较朴素。
师德师风案例分析
![师德师风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af35f87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16.png)
师德师风案例分析师德师风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它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人的形象,更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教育质量。
以下是几个师德师风的案例分析,旨在通过具体事例来探讨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案例一: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在某中学,一位数学老师在课堂上对待学生的态度存在明显差异。
对于那些成绩好的学生,他总是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而对于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常常表现出不耐烦和轻视。
这种行为引起了学生的不满和家长的投诉。
学校在接到投诉后,对该教师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要求其改正。
该教师最终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课堂氛围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案例二:公正无私,拒绝贿赂一位小学班主任在学生分班时,收到了一位家长的红包,希望老师能将他的孩子分到一个“好班”。
这位老师坚决拒绝了家长的红包,并表示会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需要进行公平的分班。
该老师的行为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展现了教师应有的廉洁自律。
案例三:关爱学生,保护隐私一位初中英语老师在批改作业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名学生在作业本中写下的个人烦恼和家庭问题。
这位老师没有将此事公之于众,而是私下找到该学生,耐心倾听并给予适当的心理辅导。
同时,老师还联系了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为学生提供进一步的帮助。
这位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对学生隐私的尊重和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心。
案例四:诚实守信,遵守承诺一位高中物理老师在期末考试前向学生承诺,如果全班学生的平均分达到80分以上,他将自费为全班学生购买学习资料。
考试结果出来后,学生们的平均分达到了85分。
尽管这意味着老师需要支付一笔不小的费用,但他仍然信守承诺,为学生们购买了学习资料。
这位老师的行为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也树立了诚实守信的榜样。
案例五:终身学习,不断进步一位资深的语文老师,尽管已经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他仍然坚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他经常参加各种教育研讨会,阅读教育理论书籍,并尝试将新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师风师德正反案例
![师风师德正反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dac002f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3.png)
师风师德正反案例一、正面案例。
1. 张老师:因材施教,关爱每一个学生。
张老师班上有个叫小辉的学生,特别调皮捣蛋。
在课堂上总是坐不住,还影响其他同学学习。
但张老师没有一味地批评他,而是细心观察。
发现小辉对画画很感兴趣,于是张老师就和美术老师商量,让小辉负责班级的黑板报绘画部分。
小辉一下子就来了精神,为了把黑板报画好,他开始认真听讲,想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用到黑板报内容里。
而且在课间休息的时候,他也不再到处乱跑打闹了,而是安静地在黑板前画画。
张老师还经常鼓励小辉,说他画画很有天赋,如果能在学习上也这么用心就更好了。
慢慢地,小辉的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不少。
张老师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能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且用这个闪光点去照亮他们学习和成长的道路。
2. 李老师:无私奉献,舍己为人。
有一次学校组织学生去郊外爬山。
在爬山过程中,一个学生不小心踩空了,眼看就要摔倒滚下山去。
李老师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去,一把拉住了那个学生。
可是由于惯性,李老师自己却摔倒了,膝盖和手臂都擦破了皮,鲜血直流。
但李老师第一时间关心的不是自己的伤势,而是问那个学生有没有受伤。
在确认学生没事后,他强忍着疼痛,带着学生们继续完成了爬山活动。
回到学校后,李老师也没有休息,又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工作中去了。
他的这种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让学生们都非常感动和敬佩,也成为了全校老师学习的榜样。
3. 王老师:尊重学生的想法,民主教学。
在王老师的课堂上,氛围总是非常活跃。
他在讲解一篇课文的时候,不会直接告诉学生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而是让学生们先自己阅读,然后分组讨论。
每个小组的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有一次,学生们对一篇课文的解读和传统的观点不太一样。
王老师没有立刻否定学生,而是认真地听他们阐述理由。
王老师觉得学生们的解读很有创意,还在课堂上表扬了他们。
王老师说:“你们的想法就像一颗颗闪亮的星星,让这篇课文有了新的生命力。
师德法律案例分析(3篇)
![师德法律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e5ac8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77.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2019年3月,某小学教师张某在课堂上因学生李某未完成作业而对其进行了体罚。
张某用教鞭打了李某的手臂和背部,导致李某受伤。
事后,李某的父母将张某及所在学校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医疗费用和精神损害赔偿。
二、案例分析1. 师德规范违反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规定,教师应当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在本案中,张某因学生未完成作业而对其进行体罚,违反了师德规范,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2. 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二)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三)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五)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3. 法律责任根据以上法律依据,张某的行为已构成体罚学生,违反了师德规范和法律规定。
因此,张某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行政责任学校应对张某进行行政处分,如警告、记过、降级等。
(2)民事责任李某父母有权要求张某赔偿医疗费用和精神损害赔偿。
(3)刑事责任若张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如故意伤害罪,则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启示与建议1. 加强师德教育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使其充分认识到师德规范的重要性。
2. 完善法律法规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教师体罚学生的处罚力度,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教学实践师德案例(3篇)
![教学实践师德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24d8db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35.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
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关系到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和国家民族的未来。
本案例以一位普通教师的教学实践为背景,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教师如何在实践中践行师德,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案例描述1. 案例人物张老师,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张老师为人正直、关爱学生,深受学生喜爱。
2. 案例经过(1)关爱学生,关心学生成长张老师注重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课堂上,张老师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问,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学生感受到关爱。
课下,张老师与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兴趣爱好等,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2)严谨治学,提高教学质量张老师严谨治学,注重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她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3)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师德张老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师德榜样。
她严于律己,遵守职业道德,关心同事,团结协作。
在班级管理中,张老师公平公正,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4)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张老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师德。
她带领学生参加植树节、环保日等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她还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志愿者服务,为社会贡献力量。
三、案例启示1. 关爱学生,关心学生成长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基本职责。
教师要以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关心学生的成长。
2. 严谨治学,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3. 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师德教师是学生的楷模,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师德榜样。
优秀师德教育案例分析(3篇)
![优秀师德教育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bf97b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6f.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承载着培养下一代、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
师德教育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一位优秀教师张老师的师德教育案例为切入点,探讨如何通过师德教育培养教师的爱心与责任,从而铸就教师灵魂。
二、案例描述张老师是一位在基层学校工作了多年的优秀教师。
她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尊敬和爱戴。
以下是张老师在师德教育方面的几个典型案例:1. 关爱学生,无私奉献张老师深知教师肩负着育人的重任,她始终把学生的成长放在首位。
在课堂上,她耐心细致地讲解知识点,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她总是耐心辅导,从不厌烦。
在课下,她关心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有一次,班上的一位学生家庭遭遇变故,张老师得知后,不仅给予了物质上的帮助,还经常与学生谈心,鼓励他勇敢面对困难。
2. 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张老师认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她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努力成为学生的榜样。
在课堂上,她严谨治学,认真备课,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征服学生。
在生活中,她热心公益,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用自己的行动传递正能量。
3. 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张老师深知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
她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与同事们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在遇到困难时,她主动向同事请教,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在她的带领下,所在班级的教学成绩逐年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三、案例分析1. 爱心是教师灵魂的基石张老师的案例充分体现了教师应有的爱心。
她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教师的责任。
爱心是教师灵魂的基石,只有具备爱心,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2. 责任是教师灵魂的支柱张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秉持着高度的责任感。
她认真备课,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教师的责任。
教师的师德教育案例分析(3篇)
![教师的师德教育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0df1c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2b.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师德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师德失范问题。
为了加强师德教育,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本文选取了以下案例进行分析。
二、案例描述案例一:某中学教师张某,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体罚,导致学生身心受到严重伤害。
事件发生后,张某被学校解聘,并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
案例二:某小学教师李某,利用职务之便,向学生推销辅导书籍,从中谋取私利。
事件被家长举报后,李某被学校通报批评,并调离原岗位。
案例三:某幼儿园教师王某,在工作中对幼儿进行言语侮辱,导致幼儿心理受到创伤。
事件被家长发现后,王某被幼儿园解聘,并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
三、案例分析1. 案例一:教师体罚学生分析:张某作为教师,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等要求。
体罚学生不仅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此案例反映了部分教师在师德方面存在严重缺失,需要加强师德教育。
2. 案例二:教师推销辅导书籍分析:李某作为教师,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要求。
此案例揭示了部分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3. 案例三:教师侮辱幼儿分析:王某作为教师,在工作中对幼儿进行言语侮辱,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等要求。
此案例表明,部分教师在师德方面存在严重问题,需要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四、启示与建议1. 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学校要定期开展师德教育活动,通过讲座、培训等形式,使教师深刻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性,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 完善师德考核评价体系。
将师德表现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对师德失范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形成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3.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成长。
师德师风警示典型案例
![师德师风警示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1ace67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78.png)
师德师风警示典型案例案例一:“分数至上”的张老师。
张老师是一位教数学的骨干教师,他特别看重学生的成绩。
每次考试后,他会按照成绩给学生排座位,成绩好的学生坐在前面,成绩差的就被赶到后面。
有一次,班上的小李同学因为生病缺课了几天,考试成绩不理想。
张老师不仅当众批评小李,还说:“你看看你,就因为这几天没上课,就差成这样,拖班级后腿,你是不是不想学了?”小李本来就因为生病身体不舒服,又被老师这么一骂,心里委屈极了,自信心大受打击。
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师德师风。
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能仅仅以成绩来评判学生。
每个学生都可能遇到特殊情况,老师应该给予理解和鼓励,而不是冷嘲热讽。
案例二:“爱收礼”的王老师。
王老师是一位语文老师,在学校里小有名气。
可是,他却有个不好的习惯——爱收礼。
每到教师节或者过年过节的时候,他就会有意无意地暗示学生家长。
比如说在课堂上,他会说:“最近有些同学进步很大啊,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也很上心呢。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在班上得到更多的关照,就会给王老师送各种礼品,从高档的茶叶到昂贵的购物卡。
有一次,班上的小赵同学的家长没有给王老师送礼。
结果在评选优秀学生的时候,小赵明明各方面表现都不错,却被王老师以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排除在外。
这种收礼并区别对待学生的行为,完全违背了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
教师应该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对待每一个学生,而不是把利益和对学生的态度挂钩。
案例三:“言语暴力”的孙老师。
孙老师是一位年轻的英语老师,脾气比较火爆。
在课堂上,如果有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或者违反纪律,他就会大发雷霆。
有一回,小周同学在课堂上和同桌小声讨论问题,其实是在讨论关于英语语法的疑惑。
孙老师看到后,大声呵斥:“你们两个是不是不想上课了?在下面叽叽喳喳的,像两只麻雀一样,就你们这样还想学好英语?简直是做梦!”小周和同桌被吓得不敢说话,从此在英语课上都战战兢兢的。
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应该用积极正面的方式去教育学生,而不是使用言语暴力。
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案例分析(3篇)
![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50eb33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8.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教师队伍建设也日益受到重视。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师德师风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案例以某小学教师师德师风问题为切入点,分析师德师风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案例描述某小学教师李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 对待学生态度恶劣。
李某对学生缺乏关爱,经常因为学生犯错而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导致学生心理受到伤害。
2. 违规补课。
李某利用课后时间进行有偿补课,收取学生家长的费用,严重违背了教育公平原则。
3. 学术不端。
李某在撰写论文时,存在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现象,损害了学术道德。
4. 与家长关系紧张。
李某在处理学生与家长的关系时,缺乏沟通与理解,导致家长对学校失去信任。
三、案例分析1. 师德师风对教育教学的影响(1)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李某的恶劣态度和体罚行为,使学生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2)破坏教育公平。
李某的有偿补课行为,使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能够获得更多教育资源,而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则无法享受到同等的教育机会。
(3)损害学术道德。
李某的学术不端行为,破坏了学术界的公平竞争,影响了学术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4)影响家校关系。
李某与家长的关系紧张,导致家长对学校失去信任,不利于家校合作,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师德师风问题的成因(1)教师自身素质不高。
部分教师缺乏职业道德修养,对教育事业缺乏责任心。
(2)教育评价体系不合理。
现行教育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忽视了教师的师德表现。
(3)社会风气影响。
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如金钱至上、功利主义等,对教师产生负面影响。
四、对策建议1. 加强师德师风教育。
学校应将师德师风教育纳入教师培训体系,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2. 完善教育评价体系。
将师德师风纳入教师评价体系,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强化监督机制。
2023年师风师德方面案例分析(5篇)
![2023年师风师德方面案例分析(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56809fd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90.png)
2023年师风师德方面案例分析(5篇)师风师德方面案例分析篇一———题记古语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转眼间,踏上讲台身为人师已经有六个多月了,一路走来,有泪水,也有欢笑;有迷茫,也有收获。
刚刚踏上讲台之时,战战兢兢,教书育人,事关国计,马虎不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于是乎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习,学习他们教书之法,秉承他们的育人之德。
半年下来,长进甚大,成熟不少。
这次市里组织学习《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细细读来,收获不少,迷茫的心里点起里亮堂的明灯,曾经的困惑在次释然,找到了明确的答案。
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了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以“三个代表”精神要求自己,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师德、优良的师风。
师德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教师素质的高低又直接决定着培养人材素质的高低;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决定着教育事业发展的成败。
教育部长周济指出:“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说的都是为师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
优良的师德、高尚的师风是搞好教育的灵魂。
科技兴国、科技强国、科技富国是我们党在近期以来的发展战略。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国际间高科技、高水平的多样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多种人才的竞争。
传统型的、简单的手工、高体力支出低收获的劳动方式已经落后,祖国的建设需要各方面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
教师是振兴教育、培养人才的关键;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事业兴衰的关键。
要办好教育,就必须造就一支事业心强、工作作风扎实、师德优、业务精、让党和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师德师风的学习,我认为很有必要,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给我们老师上了生动的一课。
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甚至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起典范作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师德法律法规案例分析(3篇)
![师德法律法规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57f2c6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ce.png)
第1篇一、引言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其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和社会风气。
我国历来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
本文将通过对一起师德失范案件的案例分析,探讨师德法律法规在实践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二、案例背景某市一所重点中学教师李某,因涉嫌性侵一名女学生被学校调查。
经查,李某在任职期间,多次以辅导功课为由,将女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教师宿舍,进行不当的身体接触。
该事件被女学生的家长发现后,向学校举报。
学校高度重视,立即展开调查,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三、案例分析1. 法律法规适用在此案例中,涉及到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教师应当遵守职业道德,不得有品行不端、侮辱学生等行为。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八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性侵害。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 案件处理- 学校调查发现,李某的行为严重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决定将其解聘,并通报相关教育行政部门。
- 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对李某进行行政处罚,吊销其教师资格证,并将其列入教师不良记录名单。
- 检察机关对李某进行审查,认为其行为构成犯罪,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3. 案例启示- 师德法律法规是规范教师行为的基石,任何违反师德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 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 社会各界应共同关注师德师风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四、结论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师德法律法规在维护教育秩序、保障学生权益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教师,应时刻牢记自己的职业道德,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2024年幼儿教师师德师风优秀实践案例解析
![2024年幼儿教师师德师风优秀实践案例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e00382c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c7.png)
2024年幼儿教师师德师风优秀实践案例解析一、关爱每一个孩子,用心呵护成长案例一:小班教师张老师解析:关爱每一个孩子,是幼儿教师的基本职责。
张老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师德的真谛,她用爱心和耐心呵护着孩子的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二、严谨治学,专业素养过硬案例二:中班教师李老师李老师是一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幼儿教师,她对待教学工作严谨认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一次公开课活动中,李老师精心准备了课程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课后,家长们纷纷点赞,表示孩子们的进步非常大。
解析:严谨治学,是幼儿教师必备的品质。
李老师以自己的专业素养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和孩子们的喜爱,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师德的力量。
三、尊重孩子个性,挖掘潜能案例三:大班教师王老师王老师班上有一个名叫小华的孩子,他非常活泼好动,但学习成绩一般。
王老师发现小华在体育方面有天赋,于是鼓励他参加学校的体育训练。
在王老师的指导下,小华的体育成绩不断提高,最终在全区运动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
解析:尊重孩子个性,挖掘潜能,是幼儿教师的重要任务。
王老师善于发现孩子的特长,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使孩子们在自信中不断成长。
四、传递正能量,引领孩子成长案例四:幼儿园园长赵老师赵老师是一位富有教育情怀的园长,她注重在幼儿园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每天早晨,赵老师都会站在幼儿园门口,用微笑迎接每一个孩子。
在她的带领下,幼儿园的老师们也纷纷传递正能量,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五、家园共育,携手共进案例五:小班教师刘老师刘老师非常重视家园共育,她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
在一次家长会上,刘老师与家长分享了孩子们在园的点点滴滴,家长们纷纷表示感谢。
在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中,孩子们健康成长。
解析:家园共育,携手共进,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老师充分发挥家园合作的作用,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师德教育案例(优秀范文5篇)
![师德教育案例(优秀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52bc3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3.png)
师德教育案例(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师德教育案例师德教育案例我在教育战线工作20多年了,我认为教师的师德是学生的榜样,教学中的“爱”教育成功前提。
教学中的师德修养确是非常重要的,以怎样的师德去感染学生,学生就会怎样去学习。
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教师要模范履行师德规范,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成为一个有公民意识的人,一个具有良好品行的人,一个真善美的人。
高尚的师德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
“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陶冶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无任何个性特色”。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
”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
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要“为人师表”,首先就要特别强调教师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
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
教师要成为追求真才实学的榜样。
在这一点上,我不但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学生。
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引导,指导学生“学会做事”,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在与人合作中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指导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导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会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和技能的迁移。
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依法执教、爱岗敬业,认真贯彻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工作中要为人师表、艰苦奋斗、开拓创新,通过不懈努力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爱心”是教育前提。
教育部师德师风七项案例(3篇)
![教育部师德师风七项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e2a1f6e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7.png)
第1篇一、案例一:教师关爱学生,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案例背景:某中学教师王老师,长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案例经过:某班学生小李因家庭变故,情绪低落,成绩下滑。
王老师发现后,主动与小李谈心,了解其家庭情况,并多次找其谈心,鼓励他积极面对生活。
同时,王老师还组织班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小李和其他同学学会调整心态,共同成长。
案例结果:经过王老师的关心和帮助,小李逐渐走出阴影,成绩也逐渐提高。
全班同学也学会了关爱他人,班级氛围变得更加和谐。
二、案例二:教师严谨治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案例背景:某小学教师张老师,注重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
案例经过:张老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她采用小组合作、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张老师还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与其他教师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案例结果:在张老师的带领下,该班学生的成绩逐年提高,多次获得校级奖项。
张老师本人也获得了“优秀教师”称号。
三、案例三:教师关爱学生,助力学生成长案例背景:某中学教师李老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经过:李老师关心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团活动。
她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在李老师的帮助下,许多学生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并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案例结果:在李老师的关爱下,该班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班级氛围更加融洽。
李老师本人也获得了“优秀班主任”称号。
四、案例四:教师廉洁从教,树立良好师德形象案例背景:某中学教师赵老师,严于律己,廉洁从教,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形象。
案例经过:赵老师在工作中,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拒绝家长送礼、请客等不当行为。
她关心学生,关爱同事,赢得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好评。
案例结果:赵老师的事迹在学校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了广大教师的楷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
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哪?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
”教师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通过师德师风的学习,让我深深的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
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
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
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也做到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无类”,“同在一片蓝天下,孩子们应该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我们班就有一位这样的同学.在他的学习生活中我对他是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心中的坚冰”,让他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虽然我无法象太阳一样,将自己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我却可以象母鸡爱护小鸡一样,关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
但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老师们对学生如此关爱,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可?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那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
”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最重要特征。
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更喜爱前者。
青少年学生特别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
让我们时常想想教育家们的谆谆告诫:“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有一句名言:“教育必须从了解人心入手。
”只有了解人,才能教育人。
而教师要想了解学生,就须真诚地做学生的朋友,要让学生信赖,这样他们才会向你敞开心扉。
所以,要想成为良师,首先应该做学生的益友。
“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自尊。
我们教师绝不能以领导者自居,一味地发号施令,搞强权和专制,而应该多一些民主作风,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多进行换位思考,多替学生着想,多倾听他们的心声,真诚地做他们的朋友。
一位新教师在课堂上课时,正听到一位上课经常讲话的学生正在和同桌大声的讲话,于是很生气的对该学生讲“不听的也不要讲话,影响上课的纪律”。
学生嘀咕到“讲的超难听,谁想听氨。
教师听了就更生气了,“你还接话,真是一点家庭教养也没有”。
学生语言更加激动:“老师,我的家庭有没有教养,关你屁事”。
于是,这节课的主题成为了一节师生的冲突课。
显然,教师的本意是为了维持上课的秩序,但面对一位“刺头”学生,不经意间的语言过失,造成了师生之间的不愉快。
他认为学生公然在课堂上的“超难听”,对他的课的评价,是他无法接受的,这样不仅让教师丧失了威信,也是对教师一种轻慢与冒犯,很自然教师冲出职业的底线,开始训斥学生,没想到学生更为激动,教师肯定没有想到,该生是没有双亲的,父亲过早去世,母亲改嫁,自己和年迈的奶奶生活一起,教师的不经意的确刺痛了学生的内心。
教师应该正确对待每位学生,尤其是要正确对待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在处理这类学生事情时,教师应该采取课后说服教育的方式,不应该在课堂上直接处理,要三思而后行。
首先要“望”,要看、观察,找出原因,弄清为什么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其次是把握时机,及时“闻”,听学生倾诉,让他发泄,并缓解学生的急躁情绪,找到根源,找到教育契机,接着是“问”,通过询问他人,了解学生的一些个人情况,促进问题的彻底解决;最后是“切”,找到症结,双方认错,主动承担责任,这样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有位著名的教育学家曾说过:难以教育好的学生,是没有了自尊心的学生;能教育好的学生,是有着强烈自尊心的学生。
这句话将会永远影响我的德育工作,我想只有爱,才能真正教育好学生,而我们必须保护孩子们最珍贵的东西——自尊。
对待那些不良学生,如果我们不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消除不良行为的苗头,任其发展下去,必然导致从小到大,形成恶习,但是大张其鼓地批评教育,如果处理不当,也会损害他们的自尊心,造成事以愿违的效果。
下面,我通过几个案例来说明一下如何让学生拥有自尊心。
一、案例描述有一天,一名同学向老师反映自己丢了5元钱。
老师得知消息后,并没有大肆宣扬,而是来到班上,扫视着全班同学,在师生之间目光的交流中,老师发现了一束躲避的目光。
于是,他不慌不忙地说:“我已经知道钱是怎么丢的了。
”这时,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就等着骂那个偷钱的同学“小偷”呢。
老师猜到了大家的心思,故做神秘的说:“告诉你们,是讲桌拿了,你们拿出张纸,写上你对讲桌说的话,把纸包好,交给讲桌,谁写的能提醒它改正错误,能感动它,它或许就会把钱交出来的1孩子们都惊愕地瞪大了双眼。
老师又笑眯眯地说:“你们不信是吗?那我们就来试试1同学们都好奇的看着老师,聪明的孩子立刻就明白了老师的意思,接着都齐刷刷的撕本子纸,认真的写着。
老师悄悄的转悠着,发现,有的写道:“讲桌呀,拿别人东西是不对的,我们应当从小养成好品质。
”有的写:“我相信你是一时糊涂,你改了就还是我们的好朋友1同学们几乎都写完了,这时,老师说:“给讲桌写信,要用讲桌家族的方式传递,那就是必须放在自己的桌洞里叠好才行哦。
”学生们都悄悄地把这张纸放到桌洞里叠好,这时,他又发话了:“现在以最快的速度亲自传递这封信到讲桌下的桌洞里,邮件就发送成功啦1同学们一个个小跑着送自己的信,接着都回座位上坐好了。
全班顿时静悄悄的,等待老师来揭晓答案,等待讲桌把钱交出来。
老师在讲桌洞里慢慢的把信打开,还念着同学们写的那些劝诫的话,在突然打开一个叠的有些不整齐但却很严实的信封后,老师发现,有5元钱在里面!他不动声色的把它放在桌洞稍里边,继续打开其他的念着当念完最后一个,全班同学都目不转睛的盯着老师,盯着讲桌0好了,同学们,讲桌会把钱交出来,做一个诚实的讲桌吗?我们一起来看看1老师把桌洞里的那5元钱捧到讲桌上,全班高呼:“老师,钱真回来了。
您真神了1教室里响起一片欢呼声。
我弯下腰,轻轻拍了拍讲桌。
看了看那束羞愧的目光,伸出了大拇指,大声说:“知错能改就是好样的,老师相信你,我们大家还是朋友。
”看到那闪动的明亮的双眼,我从心底泛起了笑容。
二、分析与反思1、措施分析:偷窃行为往往与家庭不良的教育方式及个人缺乏自制力有关。
对于像上述偶发性偷窃行为的教育,教师应首先弄清学生偷窃行为的动机,然后,针对他的动机对症下药。
而对待中小学生的错误,当以正面教育为主。
既要解决问题,又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人不自爱,无所不为。
而自爱必须建立在自尊的基础上。
教师任何时候都应尊重孩子的人格,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坚持正面教育为主,挖掘其积极因素,切不可进行心理打击、变相体罚,说不该说的话,挖苦讽刺训斥都不可龋因此,在处理这件事上,老师首先采用了为学生保密的原则,以保护他的自尊心为前提,引导他的情绪和行为向好的方向发展。
在此基础上,又从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多处入手,改变他的不良习性。
特别是当时的集体教育行为,在为他保有自尊的情况下让他感受集体的温暖,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把一个学生的缺点和毛病公诸于集体,是一种非常细致的事情,要很有分寸,讲究方法,要有很高的技巧。
集体对于个人施加的影响应当是使学生认识自己,对自己负责。
”老师正是巧利用讲桌将事件简单化,人性化,起到了借他山之石的作用。
2、效果分析:偷窃事情发生后,当老师发现犯错人时幸亏没有不分青红皂白就劈头盖脑教训他,没有带着有色眼镜处理这件事。
是啊,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人无完人,孰能无过?作为一名老师,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我们应该指出他的错误,让其改正。
也许批评是免不了的,但如何让孩子愉快的接受批评,认识错误?这是我们每个老师需要思考的,也许劈头盖脑的批评,严厉的指责也能使孩子认识错误,但这是以践踏孩子的自尊为代价的。
只有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错误刻骨铭心,才能起到应有的教化作用。
这次事件正是由于老师冷静、巧妙的处理,使学生以正常的心态及时改正了错误,为他今后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矗3、存在问题:通过这次事件,笔者认为孩子造成错误的一定原因是平时和人缺乏心灵的沟通。
他拿别人的钱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朋友,说明他也渴望获得集体的温暖,本质并不坏。
同时说明现在的家庭教育方式还存在一定问题,造成孩子任性、孤独、自私、说谎、情感不稳定等性格特征。
如果学校教育也缺少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那很容易造成各种问题。
三、今后设想自尊心人皆有之,渴望得到尊重是人们的内心需求。
尊重学生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钥匙。
即便是批评学生的错误和缺点,也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
这样有利于学生认识错误,改正缺点。
因此,教师要设身处地地走近学生,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剖璞见玉,长其善救其失,多发掘其身上的“闪光点”,利用这种条件及时加温。
比如通过一次坦诚亲切的交谈,一次家访和一个亲昵的动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促使学生内心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师生彼此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才会缩小心灵的距离。
现代教育的民主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只有尊重才有平等,只有平等才有信任,有了信任,教师才可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最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教师在处理问题时,一定要消除急躁情绪,保持冷静态度,用自己的诚心和耐心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要有足够的真诚宽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抵触情绪消失,不再产生对抗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