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和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和对策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国家、社会、学生、家长所共同关注的焦点。求职择业不仅是学生能力的比拼,还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因专业选择、职业选择而引发的心理障碍,已跃居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第四位。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能否得到良好疏导和处理,不仅是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的关键因素,而且关乎到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

要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首先要了解其心理困扰。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就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急功近利。这是大学生择业时最为常见、最难避免的一个心理误区。大学生,尤其是优秀大学生,往往是过高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认为自己在大学都是最优秀的,在找工作的问题上也要胜过别人,把就业的期望值定得非常高,过分挑剔,非沿海发达地区不去,非大城市不去,工资待遇低的单位不去,奖金福利少的单位不去,在择业的过程中常常表现出自负心理和急功近利的心理,过分看重眼前利益,结果是挑来挑去,错失许多良机。

其次,是自卑,缺乏自信心。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特别是学历层次稍低、在学校表现一般、各方面能力不是很突出的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常常流露出自卑情绪。这使部分大学生对就业悲观失望,同时阻碍其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正常发挥。存在这种心理问题的学生,同样是不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一味自我否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只要有用人单位相中自己,就会非常高兴,不管自己是不是满意,专业对口不对口,就会立即签约,同样会失去一些机会。

再者,是依赖和攀比心理。大学生择业的过程中,存在依赖心理和攀比心理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一方面缺乏主动性,不是主动走出去找单位、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而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学校和父母身上,坐等用人单位来找自己;另外一方面不能正确客观的看待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差别,不能客观、全面、公正的评价自己与他人,看到别人找到了“好单位”,就会心理不平衡,不考虑这些单位是否适合自己,而是盲目攀比。不仅使自己心理失衡,还会在攀比中错过适合自己的机会。

最后,是焦虑和急躁。焦虑是大学生最常出现的心理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诱惑,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直面有限的供求岗位、多样的工作环境,选择、竞争直接困扰着大学生,直接导致焦虑。大学生的就业焦虑是在没有确定工作单位之前,表现出焦躁不安的一种心理情绪。焦虑心理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普遍性,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心理承受力、心理适应力较弱的大学生表现的更加突出。这种焦虑使大学生背负沉重的精神枷锁,使大学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心理紧张,烦躁不安,无所适从。尤其是毕业前夕,很多大学生表现为过度焦虑,在择业时精神负担沉重,紧张烦躁。

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仅影响学生的顺利就业和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还会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妨害。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需要政府、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就短期而言,首先,大学生要自我反省。大学生面对择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应明确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自己的性格特点怎样,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在哪里,最适合干什么等。只有通过理智、冷静的自我思考,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处于主动、有利的地位;

其次要学会适度地宣泄。择业时遇到挫折而产生焦虑和紧张时,不能一味地把不良情绪藏在心底,应进行适度的宣泄忧虑隐瞒得越久,受到的伤害就越大宜泄情绪比较好的办法,是向知心朋友、老师倾诉,以及参加于球类、爬山等运动员大的活动;最后要自我转化。当就业不良情绪不易控制时,可以采取迁回的方式,把情感和精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去,如参加有兴趣的活动,使自己减轻或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以求得心理平衡。

就长期而言,首先,学校应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教育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充分运用自身的优势,为社会多做贡献;根据社会的需要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同时,学校要进行择业技巧的指导,开展健康的择业心理教育。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与毕业生的社会阅历、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心理承受能力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系部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其次,政府应在就业政策上应给予倾斜,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和公平竞争的平台;如对于到基层、艰苦地区、西部的大学毕业生应给予大力支持、鼓励、资金奖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