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
新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
新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新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提供指导。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可以创建一个宜居、美观且可持续发展的居住区环境。
本导则将涉及以下方面的细化内容:设计原则、植被规划、景观元素、公共空间设计和可持续性要求。
2. 设计原则2.1 自然与人文结合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是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应充分考虑区域特色和人文历史,融入当地文化元素,使居住区与周边环境相互融合。
2.2 空间层次与组织居住区应具备合理的空间组织和层次感。
通过设置景观廊道、绿化带和公共广场等空间节点,打造流畅有序的居住环境。
2.3 色彩与材质搭配色彩和材质的选择可以为居住区增添更多层次感。
设计师应合理运用色调搭配和材料质地,使居住区整体呈现出协调和谐的视觉效果。
2.4 布局与功能结合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考虑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通过设置公共休闲区、儿童游乐区和健身设施等功能区域,提升居住区的居住品质。
3. 植被规划3.1 植物选择与配置根据居住区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合理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
通过植物的组合和配置,打造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增加居住区的生态价值。
3.2 植物样式与规模植物的样式和规模应与居住区整体规划相协调。
选择不同高度、叶片形状和花卉开花季节的植物,以营造层次感和季节变化的美感。
3.3 绿化带和景观廊道在居住区内设置绿化带和景观廊道,提供居民日常休闲和散步的场所。
通过合理设计,形成通风、遮阳和景观视线的功能。
4. 景观元素4.1 水景设计水景可以为居住区增添凉爽感和美感。
设计时应考虑水体的形式、大小和位置,同时合理规划水源和水循环系统,以保持水体的水质。
4.2 艺术装置艺术装置可以为居住区增加艺术氛围和趣味性。
设计中应合理选取艺术品材质和形式,使其与居住区的整体风貌相协调。
4.3 照明设计照明设计在夜晚时可以为居住区创造温馨的氛围。
设计师应考虑照明设备的位置、照明强度和光线分布,以达到舒适且安全的效果。
成都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
成都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成都市的居住区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景观设计问题。
为了创造更加宜居、舒适、人性化的居住环境,本文提出了成都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
一、区域文化元素的融合
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当地的历史、建筑、自然、民俗等元素。
例如,在成都市的居住区设计中,可以融入当地的川剧、蜀绣等文化元素,在公共空间中设置相关的文化展示、艺术品展示等。
二、生态环保设计理念
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应该注重生态环保理念,尽可能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例如,在设计中可以采用绿色植被、雨水收集、太阳能利用等技术,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三、人性化空间设计
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应该注重人性化空间设计,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便利、安全的生活环境。
例如,在公共空间中设置休闲娱乐设施、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等,为居民提供更多元化的社交和娱乐空间。
四、安全设计
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应该注重安全设计,保证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例如,在设计中应该考虑到交通安全、防盗防火、应急疏散等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居民的生命财产得到有效保护。
五、可持续发展设计
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设计,为未来提供更加稳定、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例如,在设计中应该考虑到节能减排、资源利用等问题,采用可再生能源、回收利用等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总之,通过上述五个方面的导则,可以为成都市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设计思路,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加宜居、舒适、人性化的生活环境。
居住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导则
色彩──居住建筑宜以淡雅、明快为主。在景观单 调处,可通过建筑外墙面的色彩变化或适 宜的壁画来丰富外部环境。
室外管线及建材设施──住宅建筑外立面设计应考虑并 预留室外风机、管线等室外设施的位置,保持住区景观 的整体效果。应严格控制和引导居民入住后对建筑外立 面的“二次施工”。
4.户外活动场地布置时,其朝向需考虑减少眩光;
5.在满足基本照度要求的前提下,住区室外灯光设计 应强调舒适、温和、安静、优雅的生活气氛,不宜盲目强调 灯光亮度;
6.住区的道路照明宜在15~20LX;
7.光线充足的住区宜利用日光产生的光影变化来形成外部空间 的独特景观。
1.住区内部住宅建筑的排列应有利于通风,如点条结合、 高低错落、底层架空等; 2.为调节住区内部通风排浊,宜构建绿化带、水道、花廊 等景观通道; 3.户外活动场地的设置应根据当地不同季节的主导风向, 并有意识地通过建筑、植物、景观设计来迎/挡风; 4.住区内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宜达到二级。
1.2 适用性
本导则适用于我国二十一世纪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它基于现行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及住宅设计规范等,也对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及住宅设计等具有一定引导作用。
1.3 社会性原则
住区的景观设计应具有亲切宜人的尺度感,并体现社区文化,促进社区人际交往,引导人(群)的交互行为及社区休闲健身活动。提倡公共参与景观设计、建设和管理。
3.总体布局
3.1 规划结构与环境景观规划设计
3.1.1 重视景观规划的整体布局
住区规划时,应对住区的整体结构进行一体化 考虑,使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环境达到最优化。 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应考虑环境空间的整体效果, 采用合宜的用地配置方式(如硬、软质景观的结 合及比重),并通过合理的配套设施布局(水、电 管网设施,变电站、垃圾房、车库等辅助设施的布 局及美化等)来达到住区整体意境及风格塑造的 和谐。
城市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
城市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摘要:随着生活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环境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总结了在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对居住区景观设计组成部分的逐点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设计建议。
关键词: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居住区环境景观是城市生态绿地系统中一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境域对居民的生活很重要,要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服务居民的日常生活,居住区环境景观是基础, 所以,对居住区环境景观的塑造对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的建立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原则1自然生态原则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要在尊重、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的前提下,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充分利用基地的原生态山水地形、树木花草、动物、土壤及大自然中的阳光、空气气候因素等,合理布局、精心设计,创造出接近自然的居住区绿色景观环境。
2“以人为本”原则作为居住区的主体,人对居住区环境有着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要求,具体有生理的、安全的、交往的、休闲的和审美的要求。
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确立是环境设计理念的一次重要转变,使居住区环境设计由单纯的绿化及设施配置,向营造能够全面满足人的各层次需求的生活环境转变。
居住区环境的设计的以居者的使用为最终目的,居住环境是人们亲近自然、接触自然的场所,提倡大众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让居住区环境成为人与自然交融的空间。
3经济性原则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环保、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
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
4地域性原则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要突出其地域性特征,充分表现基地所在地的自然景观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使景观设计根植于地方土壤。
二、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指引在设计居住区公共空间景观的时,必须要注意景观的整体性,要使设计的风格一致,而且设计的方案富有生态和自然的乐趣,让居民在其中感受到轻松快乐,而且在对这一区域的设计时,要将各种可能的因素都考虑在一起,对居住地和公共地之间的交替部分也要做合理的处理。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46页)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1总则1.1本导则是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满足21世纪居住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促进我国环境景观设计尽早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编制的。
旨在指导设计单位和开发单位的技术人员正确掌握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理念、原则和方法。
通过导则的实施让广大城乡居民在更舒适、更优美、更健康的环境中安居乐业,并为我国的相关规范的制定创造条件。
1.2本导则遵循国内现行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住宅设计规范和其他法规,并参考国外相关文献资料编制的,具有适用性和指导性。
1.3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1.3.1坚持社会性原则。
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美化生活环境,体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倡公共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
1.3.2坚持经济性原则。
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
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
1.3.3坚持生态原则。
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
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1.3.4坚持地域性原则。
应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避免盲目移植。
1.3.5坚持历史性原则。
要尊重历史,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对于历史保护地区的住区景观设计,更要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
2住区环境的综合营造2.1总体环境2.1.1环境景观规划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详细规划的要求。
要从场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土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和市政配套设施等方面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2.1.2依据住区的规模和建筑形态,从平面和空间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合理的用地配置,适宜的景观层次安排,必备的设施配套,达到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优化,达到住区整体意境及风格塑造的和谐。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_康巴什区建设项目环境景观工程
康巴什区建设项目环境景观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康巴什区建设项目环境景观工程设计技术指导和施工质量监督,营造更加优美、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居民幸福指数,根据国家、自治区和市级有关标准、规范,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康巴什区新建、改建、扩建的住宅小区、公共建筑以及企事业单位等项目的环境景观工程规划设计及施工管理。
第三条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公园设计规范》、《城市绿地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垂直绿化工程技术规程》、《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内蒙古自治区城镇绿化管理办法》、《鄂尔多斯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
第四条审批验收建设项目的环境景观工程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规划、同时设计。
环境景观工程的设计,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格证书的设计单位承担。
在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前,建设单位必须将环境景观工程深化设计方案报区自然资源部门,区自然资源部门组织相关专家及住建、园林部门论证审查设计方案,并报区人民政府审核通过后转自然资源、住建、园林部门备案。
同时将景观验收纳入规划核实和竣工验收内容中。
第二章环境景观工程设计要求第五条设计原则1.坚持和谐统一的原则。
要根据项目内外的环境特征、立地条件及市政设施设置,结合景观规划、防护功能等,确定项目用地内不同景观的功能和使用性质。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要通过景观美化项目室外环境,满足其景观功能,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和谐美丽人居环境创造条件。
3.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
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
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项目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4.坚持地域特色的原则。
要体现康巴什的自然环境特征,充分保护和利用绿地内现状树木,因地制宜地打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项目室外环境景观。
新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浅析(1)
新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浅析日前世界各国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居住区绿化原则。
1.美国的居住区绿化原则:20世纪末,美国凯特。
奥利维亚。
塞申斯提出的“绿道网络”的概念,在环居住区绿化境保护、经济利益、美学上有巨大的价值,将对我们有很好借鉴作用。
使居住区的绿地也成为这个巨大的循环系统的成员[1]2.法国居住区绿化原则:1994年法国出台了新的居住区绿地标准。
其中明确规定住宅组公园、小区公园、居住区公园的绿地定额、服务半径、绿地面积和平均每人绿地面积。
3.中国旧的绿地规划标准:(一)统一规划原则。
(二)因地制宜原则。
(三)环境美化原则。
(四)布局协调原则。
4.新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出台背景中国传统的住宅院落似乎从来就不缺少风景园林,文化的积淀使造园技艺在历史上曾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苏州园林艺术也已经成为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保护。
但景观一词却又似乎是一个“舶来品”,它在国内开发商及消费者中的兴起不过只有短短几年的历史。
从先造住宅,然后将空白土地种树、植草加以点缀;到有计划地规划景观环境,以此吸引消费者,制造楼盘销售中的卖点;再到先做景观环境,后建住宅,从而制造更大的轰动效应,取悦消费者,中国的景观设计行业在引进与模仿中,走过了一条快速成长的道路。
然而在这种囫囵吞枣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消化不良带来的严重后果。
为求新、奇、特,北方开发商常常重金迁移了南方的名贵树木,却没有考虑其生长所必要的气候条件;为美化居住区所规划设计的景观环境,有时却成为束缚业主的藩篱,使之难以亲近;为体现水景而建造的湖泊,却因未考虑安全防范措施,成为吞噬幼童的杀手。
据多已建成的居住区景观不仅投资大,而且只具有观赏性,没有实用功能性,人性化的设计更少,缺少交往空间。
当开发商以每平方米四五百元的代价投资居住区景观环境建设时,有人开始反思,规划设计景观环境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好与坏如何来评价?与业主又具有怎样的关系?在日前召开的“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和住宅产业化技术创新大会”上,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正式推出了历时两年多编制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
公共绿地指标公共绿地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级不少于0.5㎡/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人;居住区(含小区和组团)不少于1.5㎡/人。
绿化植物栽植间距绿化植物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间距绿化植物与管线的最小间距种植土控制厚度(平台)道路及绿地最大坡度儿童游乐设施设计要点自行车(摩托车)停车车架尺寸座椅(具)室外座椅(具)的设计应满足人体舒适度要求,普通座面高38~40cm,座面宽40~45cm,标准长度:单人椅60cm左右,双人椅120cm 左右,3人椅180cm左右,靠背座椅的靠背倾角为100°~110°为宜。
栏杆大致分为以下3种:(1)矮栏杆,高度为30~40cm,不妨碍视线,多用于绿地边缘。
也用于场地空间领域的划分。
(2)高栏杆,高度在90cm左右,有较强的分隔与拦阻作用。
(3)防护栏杆,高度在100~120cm以上,超过人的重心,以起防护围挡作用。
一般设置在高台的边缘,可使人产生安全感。
扶手,设置在坡道、台阶两侧,高度为90cm左右,室外踏步级数超过了3级时必须设置扶手,以方便老人和残障人使用。
供轮椅使用的坡道应设高度0.65m与0.85m两道扶手。
围栏、栅栏设计高度表坡道坡道是交通和绿化系统中重要的设计元素之一,直接影响到使用和感观效果。
居住区道路最大纵坡不应大于8%;园路不应大于4%;自行车专用道路最大纵坡控制在5%以内;轮椅坡道一般为6%;最大不超过8.5%,并采用防滑路面;人行道纵坡不宜大于2.5%。
坡度的视觉感受与适用场所园路、人行道坡道宽一般为1.2m,但考虑到轮椅的通行,可设定为1.5m以上,有轮椅交错的地方其宽度应达到1.8m.台阶的踏步高度(h)和宽度(b)是决定台阶舒适性的主要参数,两者的关系如下:2h+b=60±6cm为宜,一般室外踏步高度设计为12~16cm,踏步宽度30~35cm,低于10cm的高差,不易设置台阶,可以考虑做成坡道。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一、平台上种植土厚度必须满足植物生长的要求,一般参考控制厚度见下表,对于较高大的树木,可在平台上设置树池栽植。
、屋顶绿化1、建筑屋顶自然环境与地面有所不同,日照、温度、风力和空气成份等随建筑物高度而变化。
(1)屋顶接受太阳辐射强,光照时间长,对植物生长有利。
(2)温差变化大,夏季白天温度比地面高3-5 C,夜间又比地面低2-3 C ;冬季屋面温度比地面高,有利植物生长。
(3)屋顶风力比地面大1-2级,对植物发育不利。
(4)相对湿度比地面低10-20 %植物蒸腾作用强,更需保水。
2、屋顶绿地分为坡屋面和平屋面绿化两种,应根据上述生态条件种植耐旱、耐移栽、生命力强、抗风力强、外形较低矮的植物。
坡屋面多选择贴伏状藤本或攀缘植物。
平屋顶以种植观赏性较强的花木为主,并适当配置水池、花架等小品,形成周边式和庭园式绿化。
3、屋顶绿化数量和建筑小品放置位置,需经过荷载计算确定。
考虑绿化的平屋顶荷载为500-1000kg/m2,为了减轻屋顶的荷载,栽培介质常用轻质材料按需要比例混合而成(如营养土、土屑、蛭石等)。
4、屋顶绿化可用人工浇灌,也可采用小型喷灌系统和低压滴灌系统。
屋顶多采用屋面找坡,设排水沟和排水管的方式解决排水问题,避免积水造成植物根系腐烂。
5、停车场绿化车场的绿化景观可分为:周界绿化、车位间绿化和地面绿化及铺装。
(见下表)6、古树名木保护1)古树,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指国内外稀有的以及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等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
古树名木分为一级和二级。
凡是树龄在300年以上,或特别珍贵稀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重要科研价值的古树名木为一级;其余为二级。
古树名木是人类的财富,也是国家的活文物,一级古树名木要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二级古树名木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建设单位必须提出避让和保护措施。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pdf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是住宅区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的品质。
以下是一些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导则,供您参考:
1.整体规划: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需要与整个住宅区的规划和建筑风格相协调,保持整体的一致性。
同时,需要考虑用地、交通、绿化等方面的因素,合理规划景观空间。
2.绿化设计:绿化是居住区环境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增强居住环境的优美度和舒适度。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植物的种类、色彩、高度和季节变化等因素,营造出丰富多彩的绿化景观。
3.景观设施:景观设施包括公园、广场、水景、雕塑、座椅等,这些设施可以提供居民休息、娱乐和交流的场所,也是居住区环境景观的重要元素。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设施的实用性、美观性和安全性,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
4.自然环境保护:在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需要保护和利用好自然环境,如树木、湖泊、山丘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使自然环境与住宅建筑和景观相互融合,提高居住环境的品质和生态性。
5.人文关怀: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需要关注人文关怀,体现对居民的需求和利益的尊重。
设计应考虑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如儿童、老人、残疾人等,为他们提供安全、舒适、方便的活动空间。
6.可持续性发展: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注重可持续性发展原则,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同时,设计应考虑到居住环境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确保居住区环境的长期健康发展。
这些导则可以帮助设计师和开发者更好地进行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的品质。
【2019年整理】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1总则1.1本导则是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满足21世纪居住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促进我国环境景观设计尽早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编制的。
旨在指导设计单位和开发单位的技术人员正确掌握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理念、原则和方法。
通过导则的实施让广大城乡居民在更舒适、更优美、更健康的环境中安居乐业,并为我国的相关规范的制定创造条件。
1.2本导则遵循国内现行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住宅设计规范和其他法规,并参考国外相关文献资料编制的,具有适用性和指导性。
1.3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1.3.1坚持社会性原则。
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美化生活环境,体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倡公共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
1.3.2坚持经济性原则。
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
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
1.3.3坚持生态原则。
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
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1.3.4坚持地域性原则。
应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避免盲目移植。
1.3.5坚持历史性原则。
要尊重历史,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对于历史保护地区的住区景观设计,更要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
2住区环境的综合营造2.1总体环境2.1.1环境景观规划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详细规划的要求。
要从场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土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和市政配套设施等方面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2.1.2依据住区的规模和建筑形态,从平面和空间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合理的用地配置,适宜的景观层次安排,必备的设施配套,达到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优化,达到住区整体意境及风格塑造的和谐。
居住区景观设计导则
居住区景观设计导则一、引言居住区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对城市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本篇文章将探讨居住区景观设计导则,旨在为设计师和规划师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景观设计的原则1.人性化原则: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行为习惯,创造舒适、便捷、安全的居住环境。
2.生态可持续原则: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3.文化传承原则:景观设计应体现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
4.艺术审美原则:景观设计应遵循美学原则,创造具有艺术美感的居住环境。
5.经济适用原则:景观设计应考虑经济成本和后期维护,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三、景观设计要素1.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居住区空间布局,划分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2.绿化种植:运用植物进行绿化,营造绿色生态的居住环境。
合理搭配乔木、灌木、花卉等多种植物类型,丰富绿化层次。
3.道路交通:合理规划道路交通系统,保证居民出行安全便捷。
设置人行道、车行道、停车场等设施,满足不同交通需求。
4.水景设计:运用水景元素,如喷泉、水池、溪流等,增强居住区的景观效果。
同时,合理规划排水系统,确保水景的正常运行。
5.设施小品:设置座椅、照明、垃圾桶等设施小品,提高居住区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设施小品的设计应与整体景观风格相协调。
6.标识系统:设置导视牌、路标等标识系统,为居民提供明确的方位和指示信息。
标识系统的设计应简洁明了、易于识别。
四、景观设计的程序1.前期调研:对居住区进行实地勘察,了解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居民需求等情况,为后续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2.方案设计:根据前期调研结果,制定景观设计方案。
明确设计目标、原则和要素,进行初步的空间布局和元素配置。
3.初步设计:对方案进行细化设计,确定具体的景观元素和设施小品的类型、尺寸、材料等。
初步设计应充分考虑可行性和实用性。
4.施工图设计:根据初步设计成果,绘制详细的施工图纸。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pdf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pdf1:1. 引言1.1 背景介绍: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2 目的和目标:制定本文档的目的和预期目标。
2. 环境分析2.1 自然环境:地理条件、气候特点、植被分布等分析。
2.2 人文环境:社区文化、历史背景、居民需求等分析。
3. 设计原则3.1 可持续性原则:注重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
3.2 人性化原则:关注居民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3.3 美学原则:追求艺术性和美感。
4. 空间规划4.1 公共空间:划分主要公共区域(花园、广场、公园等)。
4.2 私人空间:私人花园、露台等规划。
5. 植被设计5.1 植物选择:根据气候、土壤和景观风格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
5.2 植物布局:考虑景观层次和整体效果进行布局。
6. 水体设计6.1 水池和喷泉:设计水池和喷泉,增加视觉效果和触感。
6.2 水系规划:考虑自然条件,合理规划河流和湖泊。
7. 公共设施7.1 儿童设施:设置游乐设施、儿童乐园等。
7.2 健身设施:布置健身房、篮球场等。
8. 照明设计8.1 规划照明路线:照明沿街路灯、景观灯等布置规划。
8.2 照明效果:打造夜晚的独特景观效果。
9. 材料选择9.1 地面材料:选择耐磨、易清洁的地面材料。
9.2 建筑材料:选用环保、耐候性好的材料。
10. 规划实施10.1 施工方案:详细规划施工步骤和时间节点。
10.2 资金预算:估计项目所需资金和费用。
附件:设计效果图、施工图纸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 环境保护法: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和利益的法律法规。
2. 建筑法:指对建筑行为和建筑工程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的法律法规。
3. 规划法:指对城市和乡村整体发展进行规划和管理的法律法规。
-------------------------------------------------------------------2:1. 引言1.1 背景介绍: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和目标。
成都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
成都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住区的建设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良好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还能塑造城市形象,增加城市的吸引力。
因此,制定一份《成都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显得尤为必要。
1. 自然与人工景观的结合
在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自然与人工景观的结合至关重要。
人工景观可以通过植树、布置花坛、雕塑等手段营造出良好的人文氛围,而自然景观则可以为居民提供空气清新、景色宜人的居住环境。
2. 绿化率的提高
绿化率是衡量居住区环境景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居民的休闲需求和自然生态的保护,适当增加绿地面积和植被覆盖率,打造出一片绿意盎然的居住环境。
3. 道路与交通的规划
设计中还应考虑到道路交通的规划。
应该合理规划道路布局,尽可能减少车辆对居民生活的干扰。
同时,对于步行系统和自行车道的规划也应该予以充分关注,为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方式。
4. 公共设施的配置
公共设施的配置也是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应该充分考虑到居民的各种需求,适当配置公园、游泳池、健身房等设施,为居民提供健康、便捷的生活方式。
5. 建筑风格的统一
在设计中应注重建筑风格的统一性。
应该充分考虑到建筑的形态、色彩、材质等方面,打造出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居住区。
总之,《成都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应该以人为本,充分考
虑到居民的需求和自然生态的保护,打造出一片宜居的居住环境。
(完整版)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2006)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2006正式版)1 总则1.1本导则是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满足21世纪居住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要求,迅速提升我国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尽及建造水平而编制的。
旨在指导设计单位和开发单位的技术人员正确掌握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理念、原则和方法。
通过导则的实施让广大城乡居民在更舒适、更优美、更健康的环境中安居乐业,并为我国的相关规范的制定创造条件。
1.2本导则遵循国内现行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住宅设计规范和其他法规,并参考国外相关文献资料编制的,具有适用性和指导性。
1.3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1.3.1坚持社会性原则。
通过美化居住生活环境,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体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和谐住区创造条件。
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倡公共参与,调动社会资源,取得良好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1.3.2坚持经济性原则。
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节水、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
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
1.3.3坚持生态原则。
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
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1.3.4坚持地域性原则。
应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避免盲目移植。
1.3.5坚持历史性原则。
要尊重历史,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对于历史保护地区的住区景观设计,更要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
2 住区环境的综合营造2.1总体环境2.1.1环境景观规划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详细规划的要求。
要从场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土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和市政配套设施等方面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2.1.2依据住区的规模和建筑形态,从平面和空间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合理的用地配置,适宜的景观层次安排,必备的设施配套,达到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优化,达到住区整体意境及风格塑造的和谐。
上海市新建住宅环境绿化建设导则
上海市新建住宅环境绿化建设导则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建住宅的环境绿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
良好的住宅环境绿化不仅能够美化居住环境,还能改善空气质量、调节小气候、降低噪音,为居民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空间。
为了规范上海市新建住宅环境绿化建设,提高绿化质量和水平,特制定本导则。
一、绿化规划原则1、生态优先绿化规划应充分考虑生态效益,优先选择本地植物品种,构建稳定的生态群落。
合理配置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形成多层次、多物种的植物群落结构,提高绿地的生态功能。
2、以人为本从居民的需求出发,设置休闲、健身、交流等功能空间,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的活动需求。
注重绿化景观与居民活动的融合,创造宜人的居住环境。
3、因地制宜根据住宅项目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土壤条件等因素,合理规划绿化布局和植物品种。
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和植被,减少土方工程和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
4、整体性与多样性绿化规划应与住宅建筑风格、周边环境相协调,形成整体统一的景观效果。
同时,注重植物品种的多样性,丰富绿化景观的色彩和季相变化。
二、绿化设计要求1、绿地率新建住宅项目的绿地率应符合上海市相关规定,一般不低于 35%。
其中集中绿地面积不应少于绿地总面积的 15%。
2、植物配置(1)乔木应选择树冠较大、树形优美、生长健壮的乔木品种,如香樟、银杏、广玉兰等。
乔木的种植间距应合理,避免过于密集或稀疏,保证其生长空间和景观效果。
(2)灌木选择花色鲜艳、花期长、适应性强的灌木品种,如月季、紫薇、杜鹃等。
灌木的配置应注重层次和色彩搭配,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
(3)草本植物选用耐践踏、易养护的草本植物,如麦冬、草坪草等。
草本植物可用于覆盖地面,增加绿地的绿量。
3、景观小品合理设置景观小品,如亭台楼阁、雕塑、花坛等,增强绿化景观的艺术感染力。
景观小品的风格应与住宅建筑和整体环境相协调。
4、道路绿化住宅区内道路两侧应种植行道树,形成林荫道。
行道树的选择应考虑树干挺直、分枝点高、冠幅大等因素,保证行车和行人的安全与舒适。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2006正式版)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2006正式版)1 总则1.1 本导则是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满足21世纪居住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要求,迅速提升我国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尽及建造水平而编制的。
旨在指导设计单位和开发单位的技术人员正确掌握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理念、原则和方法。
通过导则的实施让广大城乡居民在更舒适、更优美、更健康的环境中安居乐业,并为我国的相关规范的制定创造条件。
1。
2 本导则遵循国内现行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住宅设计规范和其他法规,并参考国外相关文献资料编制的,具有适用性和指导性.1。
3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1。
3.1 坚持社会性原则。
通过美化居住生活环境,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体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和谐住区创造条件。
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倡公共参与,调动社会资源,取得良好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1.3.2 坚持经济性原则。
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节水、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
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
1。
3.3 坚持生态原则。
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
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1.3.4 坚持地域性原则。
应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避免盲目移植.1.3。
5 坚持历史性原则。
要尊重历史,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对于历史保护地区的住区景观设计,更要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
2 住区环境的综合营造2。
1 总体环境2。
1.1 环境景观规划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详细规划的要求。
要从场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土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和市政配套设施等方面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2.1.2 依据住区的规模和建筑形态,从平面和空间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合理的用地配置,适宜的景观层次安排,必备的设施配套,达到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优化,达到住区整体意境及风格塑造的和谐.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日前世界各国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居住区绿化原则。
1. 美国的居住区绿化原则:20世纪末,美国凯特。
奥利维亚。
塞申斯提出的“绿道网络”的概念,在环居住区绿化境保护、经济利益、美学上有巨大的价值,将对我们有很好借鉴作用。
使居住区的绿地也成为这个巨大的循环系统的成员[1]2. 法国居住区绿化原则:1994年法国出台了新的居住区绿地标准。
其中明确规定住宅组公园、小区公园、居住区公园的绿地定额、服务半径、绿地面积和平均每人绿地面积。
3.中国旧的绿地规划标准:(一)统一规划原则。
(二)因地制宜原则。
(三)环境美化原则。
(四)布局协调原则。
4.新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出台背景中国传统的住宅院落似乎从来就不缺少风景园林,文化的积淀使造园技艺在历史上曾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苏州园林艺术也已经成为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保护。
但景观一词却又似乎是一个“舶来品”,它在国内开发商及消费者中的兴起不过只有短短几年的历史。
从先造住宅,然后将空白土地种树、植草加以点缀;到有计划地规划景观环境,以此吸引消费者,制造楼盘销售中的卖点;再到先做景观环境,后建住宅,从而制造更大的轰动效应,取悦消费者,中国的景观设计行业在引进与模仿中,走过了一条快速成长的道路。
然而在这种囫囵吞枣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消化不良带来的严重后果。
为求新、奇、特,北方开发商常常重金迁移了南方的名贵树木,却没有考虑其生长所必要的气候条件;为美化居住区所规划设计的景观环境,有时却成为束缚业主的藩篱,使之难以亲近;为体现水景而建造的湖泊,却因未考虑安全防范措施,成为吞噬幼童的杀手。
据多已建成的居住区景观不仅投资大,而且只具有观赏性,没有实用功能性,人性化的设计更少,缺少交往空间。
当开发商以每平方米四五百元的代价投资居住区景观环境建设时,有人开始反思,规划设计景观环境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好与坏如何来评价?与业主又具有怎样的关系?在日前召开的“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和住宅产业化技术创新大会”上,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正式推出了历时两年多编制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
导则提出了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五项基本原则:美化生活环境是为了体现社区文化的社会性原则,注重节能节材合理用地的经济性原则、生态原则、地域性原则和历史性原则。
这部国内首次推出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指导性文件,没有拘泥于狭义的“园林绿化”概念,而是以景观来塑造人的交往空间形态,突出了“场所+景观”的设计原则,具有概念明确、简练实用的特点,有助于工程技术人员对居住区环境景观的总体把握和判断。
1. 依此导论指导下的昌福花园景观设计1.1 概述1.2 设计指导思想巴南区昌福花园详细规划以环境,景观,人的和谐为原则来组织空间,以人的舒适要求为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 、“尊重自然” 、“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建设生态型,人性化居住空间环境为规划目标,创造一个富有人情味,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交通便捷,绿色环绕的、安全、舒适方便的人性化居住环境!1.3 设计指导原则1.3.1 因地制宜:不同的气候条件,环境景观要与之相适应,重庆有炎热的夏季,大型的广场在夏季根本无法使用,居住区的广场应“小型化” 、“隐性化” ,让居民一年四季都可以流连其中。
1.3.2 空间的营造应适合人的尺度在居住区中,居民需要的是一种舒适安全、停留休息的生活空间,能减轻一天的工作疲劳。
1.3.3 注重形式和功能的结合形式是为功能服务的,功能是形式的基础,在考虑景观时,先做功能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做出的景观就会失去它的意义和价值。
1.3.4 种植设计原则(1)易长易管原则:居住区普遍的绿化宜选择易于管理、易于生长、少修剪、少虫害、适宜当地气候的植物品种,并以速生植物为主导。
(2)功能性原则:植物应与环境的功能相适应,如考虑遮阳。
根据重庆市的气候特点,树大荫浓的落叶植物是居民的最爱,它既得遮挡夏季炎炎烈日,又能让冬日阳光透过来。
(3)艺术效果原则要考虑四季的绿化效果,并注重其层次感以及乔、灌、草的立体搭配和种植群落的形成。
1.3.5 充分利用地形处理景观处理地形时应当注重自然,不应为了地形而去做地形,人工造作很强的地形处理,缺少自然气息及亲和性。
1.3.6 适当增加休息设施和运动设施为满足居民的普遍需求,设施位置的选择也要考虑安全性和视觉景观,使居民有“看”与“被看”的东西,得到视觉和心理上的愉悦感。
1.4 景点介绍整个景观序列层次分明,由三个景观区段组成:1.4.1入口中心广场设计时考虑到该区域与主入口紧密相连,便采用广场的形式,因此铺装面积相对较大,在中心位置,布置一个下沉式旱喷广场与弧形叠水池相连,水池一方面和背景林很好地结合起来。
另一方面也和旱喷广场以及弧形图案的广场铺装有机地融合起来,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广场的绿化布置以姿态优美的棕榈类植物和色彩丰富、对比强烈的开花地被和色叶植物为主,烘托了小区气氛,强调主入口广场的气势与重要性。
整个广场对外要求用植物群落丰富的林冠线遮挡其后的挡土墙,对内则强调空间的相对开阔性。
在有限的空间内为游人提供一个相对开阔丰富的室外休闲空间。
因此在绿化设计时,绿带外围种植了冠大荫浓树干挺拔的常绿树种。
绿带靠内部分则大乔木与中小乔木,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勾画出了自然的林缘线,林下则以缀花的缓坡草坪为主。
这样一方面满足对外遮挡造景的需要,另外一方面也创造了一个具有现代气息的开阔的室外空间。
1.4.2小区中心绿地主入口广场过后,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中部狭长的中心绿地,是一个既生态又有变化的中心景区,形成全区的景观高潮。
结合休闲步行场所和中心绿地的开敞性,把人流有意识地引向小区最精彩的地方,形成小区的主要景观轴,水景是营造社区休闲氛围的重要手段,甚至可以使房地产的价值得以提开,中心绿地以水来联系整个小区,自然式与规则式的构图在水的流动中完美结合,各展风韵!其中的三个小空间更以植物栽植的熟密程度有机划分:(1)前区小广场广场采用与圆形的规划造型,两侧植物紧密栽植将广场紧密围合,很有空间感。
圆心区域为系列水景的起源,其中的水幕墙、吐水设施更让人们在此停留小憩的过程中领略到水的多重质感。
而广场周围数个同心圆弧造型的石凳和绿篱,不仅满足了平视的个体设计,也考虑了由高空向下眺望的平面构图,为了广场增加了活力与视觉享受!(2)活动游戏区这是一块较大的集中活动场地,起到了联系前区小广场和后面大面积水景的纽带作用。
植物栽植由前面的密林式栽植逐渐过渡到稀疏式栽植。
使人们在活动时可以充分沐浴到阳光,场地上配置了老人活动的健身器械、足底按摩以及儿童游戏的植物迷宫、涂鸦墙等小品。
这些小品设施是环境景观中的点缀,是景观特色的细部表现,对广大居民也有极大的吸引力,特别是现代居民很注意身体素质的提高。
从儿童游戏设施到全民健康设施都将受到广大居民的欢迎!!(3)主水景区进入该区域,植物再次密集栽植,加上微地形的利用与蜿蜒的小路相结合,让人有回归自然的感觉。
水面局部扩大,形成湖面造景,使环境更加优美、自然!在这里你可以倾听到潺潺的溪流声,哗哗的跌泉,可以看到水中大大小小的石头,岸边葱葱绿绿的植物,还有在巨石上的独木桥。
入坐水中景亭,茂密的植物,更使你如沐浴山涧春风!1.4.3 尾声区域该区域住宅片区、住宅院落分别布置大小不同的绿地,其中每个住宅区都设置了一块儿较大的集中绿地,每块绿地配以草坪花木、建筑小品、座椅、简易活动场地,创造出能供居民最直接享受的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优美宜人的景色!1.5 规划小节:将清新的空气、阳光、水、植物、鸟儿、蝴蝶等大自然美好的事物带入小区,使休闲活动,如欣赏景观、聚会交流、儿童嬉戏等,走进居民每日生活,理想的环境设计使枯燥的日常变得丰富多彩!创作手法上,将人们在大自然游赏过程中的有趣体验以抽象手法再现出来。
利用精心设计的地面竖向变化以地形、矮墙、廊架、平台、水体、住宅建筑、植物等元素,创造出丰富有趣、舒适宜人的生活空间!2. 正文2.1 结合所做设计对新导论的看法和理解该导则的独创性在于景观设计的重新分类,它是依据居住区的居住功能特点和环境景观的组成元素而划分的。
其中设计元素根据其不同特征分为功能类元素、园艺类元素和表象类元素,这三大类元素与绿化种植景观、道路景观、场所景观、硬质景观、水景景观、庇护性景观、模拟化景观、高视点景观、照明景观等九类设计共同组成了居住区的景观环境。
这种分类尽管依然存在争议,但也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实用,仍不乏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而且,主编单位仍在收集资料,不断丰富内容,希望在试行中检验导则的准确实用性,更好地为开发企业服务。
就导则的具体内容而言他们在注重景观环境功能性的同时,也十分注重景观的安全性与长久性。
导则中具体规定了水池的高度、木栈道的物理处理方式、涉水池与泳池的深度、可能通过轮椅的道路的宽度,以及沙坑距离窗户的远近距离、适合不同年龄儿童的大小尺度等。
这些规定是在以往景观设计中不曾被重视的地方。
对原有土地条件的合理利用,改变“三通一平”破坏性的开发建设局面,保护原来的地形,地貌,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少动土方,这样不仅减少了资金投入,而且尽量保护了原生态系统的平衡,显得朴实无华,自然野趣。
2.2 设计需经济实用我在昌福小区设计当中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尽量减少土方工程。
适地适树,建筑周围的土壤由于建筑施工经常有建筑垃圾等阻碍植物生长的环境,我采用耐瘠薄、抗性强的树种如黄葛树、小叶榕等。
为提高小区的生活质量,绿化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在整个小区内以自然植物景观且多以绿色植物为主,增加整个空间的绿量[11].在居住区内多种植高大的乔木,因为成片的高大的乔木不仅可以改善居住区的环境而且还为低层植物的生长创造了较好的生态条件,在高大的乔木下面还可以作为活动、娱乐的休闲场地[3].并实现绿化的多样性,建立乔、灌、草多层次的复合结构的植物群落,增加开放性空间的绿化,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最好的绿化效果。
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让居民能真正感觉到大自然的亲切美好。
2.3 因地制宜,巧于因借昌福居住小区绿化是以满足居民生活、为生活在喧闹都市的人们营造接近自然、生态良好的温馨家园为宗旨,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用最少的投入、最简单的维护、达到设计与巴南区风土人情及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3].2.4合理的组织空间居住区绿化同居民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更具有功能性和实用性。
我在设计中主要采取分割与渗透的手法来组织空间。
2.4.1空间的分割绿化空间的分割要满足居民在绿地中话动时的感受和需求。
当人处于静止状态时,空间中封闭部分给人以隐蔽、宁静、安全的感受,便于休憩;开敞部分能增加人们交往的生活气息,比如我在方案中设计的花架和景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