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练习(含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同步训练(含答案)
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棱.角(léng)骨骼.(gé)黧.黑(lí)秋高气爽.(shāng)B.隆.冬(lóng)驻.防(zhù)明媚.(méi)风云变幻.(huàn)C.倒霉.(méi)砾.石(shuò)冻疮.(chuāng)云散.天晴(sàn)D.尊.容(zūn)虔.诚(qián)诅咒.(zhòu)气喘吁.吁(xū)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裸露腈纶雕塑浩浩苍苍B.恭顺懈怠衰竭穿流不息C.磅礴蜿蜒蜷卧大煞风景D.蠕动演绎虔诚安营扎寨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置身于冰窟,远比想象的要温暖,穿着件腈纶棉衣,外罩一件皮夹克, (居然果然必然)感觉不到冷。
(2)施工中, (接踵而至争先恐后摩肩接踵)的一个个困难、一只只“拦路虎”摆在工人面前。
4.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
②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 的冰峰、的冰河历历在目。
③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
④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
⑤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1)请提取第①句的宾语部分,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②句的横线上。
(只填序号)A.晶莹连绵B.平坦辽阔(3)第⑤句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5.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
看它, ,或一茎枯枝;看它,渐渐变青,渐渐变老。
①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②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③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③②①6.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它还不喜欢人们过于恭顺,在等待云散天晴的日子里,面对大家的恳求它不为所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课堂练习(含答案解析)
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裸.露(luǒ)砾.石(lì)气喘吁.吁(yū)B.棱.角(lèng) 虔.诚(qián) 接踵.而至(zhǒng)C.磅礴.(bó) 诅.咒(zǔ) 大煞.风景(shà)D.酝酿.(niàng) 蠕.动(rú) 鲜.有人迹(xiǎn)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海拔接近六千米,力大如牛的安托师傅做起活来也不免气喘吁吁....。
(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B.这样的身体状况真是大煞风景....。
(指破坏景观的种种行为)C.此刻倒霉迹象接踵而至....,频繁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震……(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
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D.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
(这里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3.下面文段横线上所填词语正确的一项是()此刻除了风声,还有一种声音轻易便可出来。
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开始长江的故事。
A.辨别渗出讲述B.辨别流出演绎C.区别流出讲述D.区别渗出演绎4.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2)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空步”。
()(3)各拉丹冬有阴阳二坡,西北阴坡尽是冰雪,景色单调,东南阳坡才好看。
()(4)等到导演用粗话诅咒的那一天,它可就在蔚蓝的天幕下十分情愿地露了面。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这样的身体状况真是大煞风景。
但愿它不要影响我的心态,各拉丹冬值得你历尽艰辛去走上一遭。
我们把车停在冰河上,踏进这块鲜有人迹的冰雪世界,在坚冰丛莽间的一个砾石堆上竖起三脚架。
我双手合十,面向各拉丹冬威严的雪峰行了跪拜大礼,虔诚而愚蠢——各拉丹冬是男性神,据说这方圣地并不欢迎女人,不久它便让我领教了一番。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时练《18 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1)试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课时练一、精挑细选。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面对各种污蔑和诽谤,他进行了坚决地还击,并振振有词....地说:“身正不怕影子歪。
”B.每到隆冬,各地游人络绎不绝....,兴致勃勃地云集于“巨伞”之下。
C.朱总理的话高屋建瓴....,对中美谈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D.市场上各种营养品良莠不齐....,一些含有激素的产品,会引起人体不适,危害健康。
2.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科学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新奇美好的世界,使人类对未来充满_______。
②家家户户门楣上挂着艾草,植物的草香_______着艾叶的芬芳,萦绕在五月乡村的上空。
③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我们竹山有着_______的资源优势。
④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凭借_______的故事情节和细腻深刻的人性描摹赢得观众一致好评。
A.憧憬融合独一无二扣人心弦B.幻想融合得天独厚触目惊心C.憧憬混合得天独厚扣人心弦D.幻想混合独一无二触目惊心3.关于下面这幅书法作品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这幅书法作品题的是“颂江长”。
B.图中书法的字体是隶书,稳重大气。
C.该作品落笔轻重有序,整体美观协调。
D.作品中“颂”字的写法错误。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呼啸.(xiào)裸.露(luǒ)雕塑.(sù)B.驻.防(zhù)倒霉.(méi)酝.酿(yún)C.愚蠢.(chǔn)诅咒.(zhòu)恶.心(ě)D.砾.石(lì)蠕.动(rú)棱.角(léng)5.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读书不仅是一种享受知识的生活方式,还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
修改:把“享受知识的生活方式”和“获取知识的手段”互换。
B.各地展开多种措施,保证中考顺利进行修改:将“保证”改为“保障”C.教师的使命,不仅仅是建构学生健全的人格,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知识。
部编(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课练含答案-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黧.黑(lí)腈.纶(qīng)气势磅.礴(páng)B.恭.顺(gōng) 懈怠.(tài) 鲜.有人迹(xiǎn)C.虔.诚(qiǎn) 演绎.(yì) 接踵.而至(zhǒng)D.豁.然(huò) 凄.凉(qī) 安营扎寨.(zhài)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棱角烁石蜿蜒漫不经心穿流不息改为改为3.选词填空。
(1)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严寒还将在此(防守驻防守护)三两个月。
(2)(他们)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走动移动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
(3)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显示显现)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说不见又出现了一个,老远喊我:“都到这地方了,不到处转一转,多亏呀”!B.“我要死了。
”我少气无力地说,声音空空荡荡,随即散失在冰原上。
C.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
D.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5.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的确,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
()(2)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
()(3)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1987年3月上旬,我随电影摄制组走向各拉丹冬,就近安营扎寨。
寒冷季节里汽车可以驶过冰河,直接进到山脚冰塔林中。
熟悉地貌的向导布擦达讲,各拉丹冬有阴阳二坡,西北阴坡尽是冰雪,景色单调,东南阳坡才好看。
的确,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部编八下语文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本文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
理清文章的脉络,复述作者在各拉丹冬的所见所感。
参考答案:作者循行程写了两天的活动,其中以第一天的见闻为主。
第一天,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写了一行人从安营在各拉丹冬雪山脚下,到驶过冰河,最后进入冰塔林的经过。
随着立足点和观察视角的变化,作者笔下的景物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营地远眺各拉丹冬雪山,作者看到了它的高峻雄壮、变幻莫测;在砾石堆上四顾,作者看到了冰峰的晶莹、冰河的辽阔和整个冰雪天地的浩茫;靠近冰山,作者发现其图案的难以名状;进入冰塔林,特别是身处冰窟,细看千姿百态的冰体和冰山的裂纹、皱褶,发现其晶莹纯美,闪闪生光。
第二天,作者重返冰河,听到阳光下冰河融化的流水声。
随着行踪和景物的变化,作者“所感”也发生着变化。
远眺雪山时,感到雄伟和神秘;张望冰峰和冰河,感叹造物主的创造力;身处冰窟,感慨自然永恒的存在和漫长的变化;倾听水声,想象即将演绎出的长江的故事。
二、作者是怎样描写各拉丹冬的冰塔林的?试结合课文内容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作者对冰塔林的描写有详有略,略写时一笔带过,详写时细致刻画。
作者从描写自己身处冰窟的感受开始,写到冰风的呼啸与川流不息,然后详细描写冰体形态的千奇百怪、美不胜收。
作者在描写冰塔林时非常注意把主观的感受、想象与客观的描写融在一起,往往从眼前的景物出发,做时间维度上的延展。
如对冰窟和冰风的描写,突出异样的“温暖”感受,既写风的“扫荡”,更把思绪放飞到洪荒之始,感叹于自然的永恒。
又如描写冰塔林和冰川,虽然以“写形”为主,却很少对其形态做过细的描写,而是用精短、准确、形象性强的词语连续带过,很好地表现了冰体形状多得令人目不暇接,同时又畅想眼前奇景的形成过程,主客观融为一体。
这样的写法既增加了文章的厚度,也赋予文章独特的韵味。
三、作者多次写到自己在高原上的疼痛、恶心,甚至觉得“要死了”,这些内容与文中的写景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作者反复叙写自己在各拉丹冬糟糕的身体状况,从侧面写出了各拉丹冬自然环境的艰险,突出了本文“所至”和“所见”的独特性。
部编八下语文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
课文知识点一、作者简介马丽华,山东济南人。
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报告文学《青藏苍茫》,散文集《终极风景》《追你到高原》,诗集《我的太阳》,长篇小说《如意高地》等。
被誉为“西藏的歌者和行者”。
二、故事背景1996年,马丽华从遥远的山东来到西藏,正如三毛痴迷于撒哈拉大沙漠一样,马丽华深情地眷恋着藏北高原的雪山草地。
西藏这种自然和人文“秘境”,让马丽华产生了“审美眩晕”。
马丽华的足迹几乎走遍了西藏的每一个角落。
她曾自豪地写道:我所能谈及的西藏已被自己的目光注视过,已被自己的双脚接触过,已被自己的心灵感知过。
多年的西藏游历,让马丽华有机会对自己的所到之处进行观察、欣赏、体验、记录,这段经历不经意间构成了她个人生命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马丽华说:从中提取的关键词,全都响亮而光彩。
三、理解词义1.酝酿:比喻做准备工作,如事先考虑、商量、相互协调等。
2.恭顺:恭敬顺从。
3.豁然:形容开阔或通达。
4.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5.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
6.历历在目:(物体或景象)一个一个清清楚楚的在眼前。
四、课文分段第一部分(①):总写各拉丹冬的特点,交代时代背景。
第二部分(②—⑬):描写“我”在各拉丹冬的所见所感。
第三部分(⑭):发现流水,抒发情感。
五、问题归纳1.“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富有雕塑感。
”一句运用什么修辞?这句话有何作用?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各拉丹冬雪山棱角多、层次分明,富有雕塑感的特点。
2.第①段的结尾句,有什么必要?交代长江考察热及有探险者牺牲在这项事业里,说明“认识长江”是一项既危险又伟大的事业。
这次“我”随摄制组接近各拉丹东也是一件危险而又伟大的事情,为下文描写各拉丹东作铺垫,引起读者的关注。
3.第②段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准确生动地刻画出了各拉丹冬严寒气候停留的时间之久。
增强了各拉丹冬的神秘感。
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八年级下册
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同步练习(后附答案)作业分层一:语言运用与积累1.根据拼音写汉字(重点词语积累)(1)gōng shùn(2)qīliáng(3)xièdài(4)dūn shí(5)wān yán(6)xiāo zhǎng (7)shuāi jié(8)màn yì(9)yǎn yì(10)fēng yún biàn huàn(11)jiēzhǒngér zhì(12)lìlìzài mù(13)chuān liúbùxī(14)màn bùjīng xīn情境化:我们在各拉丹冬ān yíng zhāzhài,看着这儿的景色是那么秋高气爽时节,每个人一脸qián chéng。
2.根据意思写词语(重点词语积累)(1):来的很突然,一下子就发生了,没给任何准备。
(2):指事情逐渐成熟的准备过程。
(3):指恭敬而有诚意的态度。
(4):指恭敬并服从。
(5):指(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6):泛指军队或其他团体建立临时驻地。
(7):形容秋天晴空万里,天气凉爽。
(8):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
比喻时局变化迅速,难以预料。
(9):形容气势极其宏壮雄伟。
(10):指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或事情持续发生。
(11):损伤美好的景致。
比喻败坏兴致。
(12):很少有人的踪迹出现。
(13):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14):没有什么不会不能做的,指智慧与力量,样样能做。
(15):指事物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16):指仙宫。
(17):比喻人做事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18):指高低,增减,盛衰的程度。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时练《18 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试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课时练一、选择题1.下列对《在长江源头格拉丹冬》这篇课文内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写各拉丹冬常年严寒,气候变化多端,从侧面突出了登山的困难。
B.文中按照由内到外的顺序写冰塔林,先写了冰洞内部景色;然后写冰山山壁上的图案。
C.文中“我”对雪峰行“跪拜大礼”,是因为“我”感受到了冰雪世界的神秘气氛和大自然的深不可测,心中虔诚之意油然而生。
D.本文赞美了雪山高原的壮美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伟力的赞叹和对人生的感悟。
2.下列加点词语的拼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棱.角(léng)骨骼.(gé)黧.黑(lí)秋高气爽.(shāng)B.隆.冬(lóng)驻.防(zhù)明媚.(méi)风云变幻.(huàn)C.倒霉.(méi)砾.石(shuò)冻疮.(chuāng)云散.天晴(sàn)D.尊.容(zūn)虔.诚(qián)诅咒.(zhòu)气喘吁.吁(xū)3.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帐蓬器材鲜有人迹B.考查锯痛精雕细刻C.蜷卧辩别熠熠烁烁D.山崖懈怠奇形怪状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每次施工的时候,我们都要反复考虑和讨论到底要不要把这棵树移走?B.家园—这一饱含深情的温暖词汇,其基础全在于良好的人际关系。
C.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D.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你出海远行。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阵阵疾风吹过,松林翻动起伏,涛声滚滚入云霄。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实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文学体裁。
C.“报君黄金台上意”一句运用典故。
“黄金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同步练习(解析版)
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同步练习(解析版)一.积累与运用1.选出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A.棱.角(líng)瞭.望(liào )接踵.而至(zhǒng )B. 骤.然(zhòu )蛮横.( hèng)怒不可遏.(è)C. 恭.顺(gōng )沙砾.( lì)相辅.相成(pǔ)D.懈怠.( dài)缄默.( mò)强.词夺理(qiáng )【答案】B【解析】A棱角(léng) C相辅相成(fǔ) D 强词夺理(qiǎng )2.下列每组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A. 虔诚演译安营扎寨B. 蠕动瞄准风云变换C. 敦实褶皱穿流不息D. 蜿蜒冗杂漫不经心【答案】D【解析】A 演绎 B 风云变幻 C川流不息3.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省要全面加强江河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江河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范围。
(去掉“和范围”)B.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在“名著”后加“的习惯”)C.广受好评的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但提高了大众对经典诗词的鉴赏水平,而且唤起了人们对经典诗词的记忆。
(把“提高了大众对经典诗词的鉴赏水平”和“唤起了人们对经典诗词的记忆”调换位置)D.经过宣传教育,让群众对“新冠肺炎”有了正确的认识,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
(“有了正确的认识”和“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互换位置)【答案】D【解析】D句成分残缺,去掉“让”。
4.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情境】市文明办身全社会发出“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希望市民在清明节缅怀英烈、悼念先人的时候,能够以“文明健康、环保低碳、节约俭朴”的方式祭祀。
你作为一名小市民,希望自己的父母也能响应号召,采取文明祭祀方式。
你该怎样劝说父母?A.爸爸妈妈,先人已逝,祭奠既没必要还污染环境,所以应停止不文明祭祀,保护环境。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同步练习(含答案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练习一、基础知识1.请把下列词语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中。
衰竭懈怠虔诚变幻演绎漫不经心接踵而至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A.恭顺蠕动萋凉棱角4.B.敦厚肖长蜿蜒缓慢5.C.曼溢返回寄存痕迹6.D.垂挂安营扎寨磅礴川流不息7.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各拉丹冬是个神奇的地方,你看,它西北坡尽是,东南坡有着高峻的大山。
此处的气候也很奇特,多,总是,常常很难一见主峰尊容。
(2)在各拉丹冬,作者遇到了哪些困难?(3)你从哪里可以看出各拉丹冬是长江的源头?(请用原文回答)(4)作者花重力笔墨描绘的奇观是什么?关于此奇观,文中前后描绘了几次?从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二、课内阅读置身于冰窟,比想象的要温暖,穿着件腈纶棉衣,外罩一件皮夫克,居然感党不到冷。
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 )着,又纷纷扬扬地( )在河滩上、冰缝里。
渐渐地冰河已光滑难行。
从北京来的摄影师大吴,负责拍一本有关于藏北的大型画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照相器材就装在一个很考究的箱子里,唯恐摔坏了,便推着箱子在冰面上爬行。
他用奇怪的“鱼眼”为我拍了一张反转片,一部分精神和生命就寄存在这变了形的仙境中了。
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沽白。
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
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
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
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炼,光彩夺目。
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4.请在选文第一段中填上合适的词语。
5.选文第二段从哪个角度描写了冰塔林?并说说写出了冰塔林的什么特点。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巩固练习(含答案解析)
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黧.黑(lí)腈.纶(qīng) 气势磅.礴(páng)B.恭.顺(gōng) 懈怠.(tài) 鲜.有人迹(xiǎn)C.虔.诚(qiǎn) 演绎.(yì) 接踵.而至(zhǒng)D.豁.然(huò) 凄.凉(qī) 安营扎寨.(zhài)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棱角烁石蜿蜒漫不经心穿流不息改为改为3.选词填空。
(1)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严寒还将在此(防守驻防守护)三两个月。
(2)(他们)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走动移动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
(3)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显示显现)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说不见又出现了一个,老远喊我:“都到这地方了,不到处转一转,多亏呀”!B.“我要死了。
”我少气无力地说,声音空空荡荡,随即散失在冰原上。
C.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
D.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5.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的确,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
()(2)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
()(3)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的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空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1987年3月上旬,我随电影摄制组走向各拉丹冬,就近安营扎寨。
寒冷季节里汽车可以驶过冰河,直接进到山脚冰塔林中。
熟悉地貌的向导布擦达讲,各拉丹冬有阴阳二坡,西北阴坡尽是冰雪,景色单调,东南阳坡才好看。
的确,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近些年来,骤然掀起一股长江考察热,一拨又一拨中外勇士在此迈开了认识长江的第一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练习题(含答案)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分层练习◆基础题1.根据拼音写汉字。
安营扎zhài() yì yì()烁烁懈dài() qián()诚接zhǒng()而至lì lì()在目rú()动zhòu()然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B.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
C.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
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
D.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3.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
①电信诈骗的泛滥和滋生使许多人成为受害者。
②电信诈骗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而且扰乱了社会秩序。
③开展防电信诈骗进校园,是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
(1)第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面对各种污蔑和诽谤,他进行了坚决地还击,并振振有词....地说:“身正不怕影子歪。
”B.每到隆冬,各地游人络绎不绝....,兴致勃勃地云集于“巨伞”之下。
C.朱总理的话高屋建瓴....,对中美谈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D.市场上各种营养品良莠不齐....,一些含有激素的产品,会引起人体不适,危害健康。
5.填入下面括号中最恰当的语句是( )。
小河上的薄冰融化已尽,小草从暖湿的泥土中苏醒,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化的神功又一次使人们惊异了。
八年级语文下册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后解析)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后解析)一、提示:文章的主要脉络是: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的脚下安营扎寨→进入冰塔林一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一慢慢地接近冰山一→置身于冰窟一第二天再进冰塔林一聆听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
按照这一思路复述所见所感即可。
二、参考答案:作者按照立足点的变化,从第5段开始写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
由远到近,先以砾石堆为观察点,远望冰塔林,冰峰晶莹连绵、冰河平坦辽阔。
第6段作者沿冰河接近冰山,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赚细刻着各种图案;进入后,整座冰塔林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
第11段写作者置身于冰窟中观察到的冰塔林奇观:“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蜓而立的。
”“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烟烁烁,光彩夺目。
”作者笔下的冰塔林,如梦如幻,似琼瑶仙境,有一种静穆的晶莹和洁白的神圣感。
解析:抓住文中相关的段落,找出描写冰塔林的句子体会即可。
三、参考答案;这些写出了作者面对死亡时的淡然。
在这种情况下,作者还能欣赏璀璨的冰山仙境,体现了她的乐观精神。
这样写,使我们也能和作者一样,感悟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各拉丹冬那份独特的美。
解析;联系具体语句,结合语境体会。
四、参考答案;1.“眩晕”指感觉到本身或周围的东西旋转,多由内耳、小脑等功能障碍引起。
“卖弄”指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作者被大自然的无穷威力震撼。
2.加点的字,说明了此地的恶劣环境由来已久,并且亘古如此;副去加点的部分,逻辑不严密,人们就认识不到此地环境恶劣的程度。
3.用年轮比喻冰山的裂纹和褶皱,使人感受到,在时间的长河里,唯有大自然是永恒的。
共同点:这些句子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冰山的奇观,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解析: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或修辞手法进行品析,并体会它们在语言表达方面的共同点。
五、提示:应做到切实观看纪录片,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找资料。
注意分清自然景象和人文景观,从而多角度了解长江。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严寒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
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míng mèi,这一个风云变幻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接踵而至又匆匆离开,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嶂中一现尊容。
冰山是琼瑶仙境,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
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lièwén,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míng mèi(明媚)磅礴..(páng bó)熠.熠(yì)liè wén(裂纹)皱褶.(zhě)(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雾嶂”,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雾障”。
(3)选段中“接踵而至”的意思是: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踵”的意思是:脚后跟。
(4)选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隆冬将尽时各拉丹冬主峰的美。
2.关于下面这幅书法作品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C)A.这幅书法作品题的是“颂江长”。
B.图中书法的字体是隶书,稳重大气。
C.该作品落笔轻重有序,整体美观协调。
D.作品中“颂”字的写法错误。
3.下面语段中画线句子都有语病,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为使游客文明赏花不伤花,景区要提高管理,通过人为引导和设置提示等方式营造出文明氛围。
同时,对恶意攀折花木、践踏花草的行为要予以劝导。
对拒不接受劝导的游客,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②因为景区花木属于公共资源,攀折花木不仅损害了公共利益,更影响他人观赏,理应受到相应处罚。
(1)第①句修改意见:搭配不当,应把“提高”改为“加强”(强化)。
(2)第②句修改意见:语序不当,应把“损害了公共利益”与“影响他人观赏”调换顺序。
4.(2017·牡丹江)请根据语境,再仿写一句话。
每一朵鲜花,都有结出果实的梦想;每一滴雨露,都有滋润大地的梦想;每一座高山,都有仰望星空的梦想。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同步习题解析版)
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同步习题)(解析版)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语的拼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棱.角(léng)骨骼.(gé)黧.黑(lí)秋高气爽.(shāng)B.隆.冬(lóng)驻.防(zhù)明媚.(méi)风云变幻.(huàn)C.倒霉.(méi)砾.石(shuò)冻疮.(chuāng)云散.天晴(sàn)D.尊.容(zūn)虔.诚(qián)诅咒.(zhòu)气喘吁.吁(xū)【答案】D【解析】A.秋高气爽(shuǎng);B.明媚(mèi);C.砾石(lì);故选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恭顺帐篷草坝子接踵而至B.豁然蔚蓝大冰凌穿流不息C.演译凄凉黧黑色熠熠烁烁D.敦实蜿蜓羊皮袍云遮雾障【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
B川流不息。
C演绎。
D蜿蜒。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
B.在教育系统新春茶话会上,市局领导与教师代表们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C.随着最后一个隧洞竣工剪彩,这条南北交通大动脉豁然贯通....。
D.城乡医疗制度改革需要循序渐进....地推进,操之过急只会适得其反。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C项使用有误,“豁然贯通”形容开阔或通达。
语境要表达的意思是“全线贯通”。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
B.能否落实农村中小学营养餐,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大举措。
部编版八年级下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同步练习附答案
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同步练习附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D)A.棱.角(líng) 骨骼.(gé) 蠕.动(rú) 安营扎寨.(zhài)B.隆.冬(lóng) 驻.防(zhù) 酝.酿(yùn) 鲜.有人迹(xiān)C.衰竭.(jié) 砾.石(shuò) 冻疮.(chuāng) 接踵.而至(zhǒng)D.懈.怠(xiè) 虔.诚(qián) 诅咒.(zhòu) 气喘吁.吁(xū)(解析:A.“棱”应读作“lénɡ”;B.“鲜”应读作“xiǎn”;C.“砾”应读作“lì”。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A.恭顺帐篷草坝子风云变幻B.骤然蔚蓝大冰凌穿流不息C.演译凄凉黧黑色熠熠烁烁D.敦实蜿蜒羊皮袍云遮雾嶂(解析:B.“穿”应写作“川”;C.“译”应写作“绎”;D.“嶂”应写作“障”。
)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红军曾在我们村安营扎寨....。
B.人们正在散步时,突然天降大雨,真是大煞风景....,使我回味无穷。
C.儿童时代的事至今仍历历在目....。
D.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而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解析:D.“漫不经心”意思是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一般指对事。
句中可用“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不关心。
)4.(2018·攀枝花)在以下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B)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晋朝人读诗,是兰亭集会、曲水流觞。
唐朝人读诗,是高朋满座、冠盖京华。
革命者读诗,是狱中绝笔、肝胆相照。
而我们的方式,就是《中国诗词大会》。
①世易时移,诗心不改②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③天才诗人青史留名,但他的身后却并不寂寞,因为诗意是属于每个人的④每一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纪念、传承A.③②①④B.②③①④C.①④②③D.②①④③5.每年的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某校八年级(1)班以“美丽中国文明出游”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部编八下语文第18课《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解析版)
第18课《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一、填空1.根据拼音写汉字。
lí( )黑rú( )动qián( )诚dūn( )实wān( )蜒演yì( )安营zhā( )寨接zhǒng( )而至léng( )角帐péng( )霹lì( )大shā( )风景jīng( )纶mú( )样2.文学常识填空《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一文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3.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
________①肃敬而有诚意。
________①松懈懒惰。
________①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________二、选择题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
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
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的。
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A.切割停歇蜿蜒而立垂挂B.冲刷懈怠傲然挺立坠落C.切割懈怠傲然挺立坠落D.切割停歇蜿蜒而立垂挂5.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它还不喜欢人们过于恭顺,在等待云散天晴的日子里,面对大家的恳求它不为所动。
B.等到导演用粗话诅咒的那一天,它可就在蔚蓝的天幕下十分情愿地露了面。
C.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D.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
6.下列对《在长江源头格拉丹冬》这篇课文内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写各拉丹冬常年严寒,气候变化多端,从侧面突出了登山的困难。
B.文中按照由内到外的顺序写冰塔林,先写了冰洞内部景色;然后写冰山山壁上的图案。
C.文中“我”对雪峰行“跪拜大礼”,是因为“我”感受到了冰雪世界的神秘气氛和大自然的深不可测,心中虔诚之意油然而生。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练习(含答案解析)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1.【读准字音】 给下列加点字和多音字注音。
棱.角( ) 虔.诚( ) 恭.顺( ) 蠕.动( ) 懈怠.( ) 敦.实( ) 吁⎩⎪⎨⎪⎧ (气喘吁吁) (吁求) 煞⎩⎪⎨⎪⎧ (煞风景) (煞费苦心) 2.【辨清字形】 根据拼音写汉字。
huò( )然 蜿yán( )qu án( )卧 端xiánɡ( )⎩⎪⎨⎪⎧帐pen ɡ( )pénɡ( )勃 ⎩⎪⎨⎪⎧瓦lì( )闪shuò( ) 3.【识记词义】 请把下列词义或词语补充完整。
(1)安营扎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风云变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接踵而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形容景象或事物的面貌清清楚楚地出现在眼前。
(5)________: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6)马路上,________的车辆像一条长龙。
(7)庙门外都是从洛阳城附近来的百姓,熙熙攘攘,________。
,4.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本文选自《藏北游历》,是一篇游记散文,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
B .本文以作者的所见所感为线索,表达细腻,情感丰富,极富感染力。
C .本文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了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
D .本文语言诙谐,具有讽刺性。
5.文中为什么多次提到“我”的身体状况?6.各拉丹冬的冰塔林有什么特点?7.“我”在整个行程中都遭遇了哪些困难?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①第二天,仍随大部队进入冰塔林。
在滑极了的冰河上一点点挪动,时而也需爬行——人们越发有经验了,在有坡度的地方,就翻身滚将起来——终于过了冰河,我便半卧在砾石滩上仔细寻找起来,看有没有贝壳、植物之类化石,或者古人类生活过的痕迹,可是很遗憾,没有。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第18课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重点练习课后习题课件
图2:春风和煦,柳枝飘拂,燕子飞图1 风雨过后 图2 微风燕子斜 舞。春带来希望,同学们斗志昂扬,挥洒 青春的汗水,用知识书写辉煌的人生。
(3)小萌同学因为腿部受伤,不能参加4月9日的班会活动,她不得 不在班会活动前一天向班主任张老师写一张请假条。假如你是 小萌,请写一下。
D.④⑤①③②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本文是一篇写实性的游记散文,以作者在各拉丹冬的游览经 历为线索,讲述了作者在各拉丹冬的所见所感。 B.文章用细腻的语言描写了长江源头不同寻常的景色,表现了 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壮美。 C.作者记叙自己痛苦的高原反应和摔倒后的伤痛是为了表现各 拉丹冬环境的恶劣和见到长江源头的不易。 D.本文描绘了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神奇魅 力的赞美。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各拉丹冬雪山棱角多、层次分明、富有雕塑感的特 点。
一、精段品析
阅读课文“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 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回答问题。 11.各拉丹冬的冰塔林有什么特点?请用四字短语概括回答。
凄美绝伦、浑然天成、晶莹洁白、形态各异。
1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蠕动
一、语文要素训练
8.【训练点:移步换景】从文中找出一个能体现“移步换景”写作 手法的句子写在下面。
示例: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 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
9.【训练点:善用铺垫】说说下面的句子在文中起到了 哪些作用。 熟悉地貌的向导布擦达讲,各拉丹冬有阴阳二坡, 西北阴坡尽是冰雪,景色单调,东南阳坡才好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1.【读准字音】 给下列加点字和多音字注音。
棱.角( ) 虔.诚( ) 恭.顺( ) 蠕.动( ) 懈怠.( ) 敦.实( ) 吁⎩⎪⎨⎪⎧ (气喘吁吁) (吁求) 煞⎩⎪⎨⎪⎧ (煞风景) (煞费苦心) 2.【辨清字形】 根据拼音写汉字。
huò( )然 蜿yán( )qu án( )卧 端xiánɡ( )⎩⎪⎨⎪⎧帐pen ɡ( )pénɡ( )勃 ⎩⎪⎨⎪⎧瓦lì( )闪shuò( ) 3.【识记词义】 请把下列词义或词语补充完整。
(1)安营扎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风云变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接踵而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形容景象或事物的面貌清清楚楚地出现在眼前。
(5)________: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6)马路上,________的车辆像一条长龙。
(7)庙门外都是从洛阳城附近来的百姓,熙熙攘攘,________。
,4.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本文选自《藏北游历》,是一篇游记散文,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
B .本文以作者的所见所感为线索,表达细腻,情感丰富,极富感染力。
C .本文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了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
D .本文语言诙谐,具有讽刺性。
5.文中为什么多次提到“我”的身体状况?6.各拉丹冬的冰塔林有什么特点?7.“我”在整个行程中都遭遇了哪些困难?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①第二天,仍随大部队进入冰塔林。
在滑极了的冰河上一点点挪动,时而也需爬行——人们越发有经验了,在有坡度的地方,就翻身滚将起来——终于过了冰河,我便半卧在砾石滩上仔细寻找起来,看有没有贝壳、植物之类化石,或者古人类生活过的痕迹,可是很遗憾,没有。
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
②见我再也没力气返回了,杰巴他们开着车过来,接我过这一段冰河。
③拍电影的那一伙不知又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久久不回来。
不甘心在车里闷坐,又挣扎着去那座冰河中间的砾石堆。
过午的太阳强烈,冰面疏松多了,有流水漫溢出来。
此刻除了风声,还有一种声音轻易便可辨别出来。
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8.选文第①段中第一个破折号有什么作用?9.选文中作者写到“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这样写是不是显得作者很悲观?为什么?10.理解选文第③段画线句的含义。
课时作业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棱.角(lénɡ) 虔.诚(qián)蜿蜒.(yán)锐不可当.(dānɡ)B.卖弄.(nònɡ) 恭.顺(ɡōnɡ)演绎.(yì)大煞.风景(shà)C.帐篷.(penɡ) 懈怠.(dài)蠕.动(rú)气喘吁.吁(xū)D.蜷.卧(quán)确凿.(záo)敦.实(dūn)参.差不齐(cē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屏风草坝接踵而至风云变幻B.骨骼裸露安营扎寨气势磅礴C.豁然酝酿精雕细刻穿流不息D.缓慢琼瑶光彩夺目漫不经心3.2017·南充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唱着毕业的骊歌,回眸初中生活的阴晴雨雪,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B.中国不仅有发展“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也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
C.据业内专家估计,仅在我国,未来5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就将超过130万人以上。
D.由于电影《摔跤吧,爸爸》以真情动人,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赞誉。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
B.老远喊我:“都到这地方了,不到处转一转,多亏呀!”C.时而也需爬行——人们越发有经验了,在有坡度的地方,就翻身滚将起来——终于过了冰河,我便半卧在砾石滩上仔细寻找起来,看有没有贝壳、植物之类化石,或者古人类生活过的痕迹,可是很遗憾,没有。
D.本文选自《藏北游历》。
(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版)5.2016·衢州综合性学习。
夏令营开展“用地图说家乡”活动,请根据下图拟写一段150字左右的发言稿,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营员介绍衢州。
要求:①用一个比喻,让人记住地图的形状;②用一个主题词,凸显家乡的特点。
[2017·常州]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观秦兵马俑①车驶过秦始皇陵,骊山巍峨,扑人眉宇。
一个高高的土丘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石榴树,田地里长满了青青的蔬菜,间或能看到青翠茁壮、逗人喜爱的麦苗。
②西安是一个最容易让人发思古之幽情的地方。
看到半坡,我自然就想到了蒙昧远古的祖先,想到汉族公认的始祖轩辕黄帝。
骊山当然让我想到周幽王和骊姬。
始皇陵里埋着妇孺皆知的秦始皇,而茂陵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的陵墓。
至于唐代,那遗迹更是到处可见。
抬头一看,低头一想,无一不让你想到唐诗辉煌的黄金时代,想到那些显赫的诗人与脍炙人口的诗句。
走过灞桥,我怎会不想到当年折柳赠别的名句和真挚不舍的友情呢?一看到终南山,那“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的吟咏之声,就在我耳边响起。
一走过渭水,那“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的诗句马上把我带到了长安的深秋中,凉意袭人。
而“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把春雨中千树万树枝头滴着红雨的杏花带到我眼前,湿意阵阵。
大明宫“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①”,我仿佛亲眼看见当年世界首都长安的情景,大街上熙熙攘攘,在黄皮肤的人群中夹杂着不少皮肤或白或黑、衣着怪异、语言奇特的外国学者、商人、僧侣、外交官……③总之,在我乘车驶向秦俑馆的路上,我眼前幻影迷离,心头忆念零乱,耳旁响着、嘴里吟着美妙的诗句,纵横八百里,上下数千年,浮想联翩,心潮腾涌。
我既愉快,又怅惘;既兴奋,又冷静,中间还夹杂一点似乎是骄傲的意味。
④就这样,转眼之间,我们到了秦兵马俑馆。
⑤我们先参观了大厅旁边的一间小厅。
中间陈列着一辆铜车、四匹铜马。
四匹铜马神采奕奕,仿佛正在努力拉着铜车奔驰。
一个铜军官坐在车上,驾着这四匹马。
看到这样精致绝伦的艺术国宝,人们都不禁啧啧称叹,我心中那一点骄傲的意味不由得浓烈起来了。
⑥走进大厅,那真是硕大无比,目测至少有几个足球场大。
站在栏杆旁边向下面的大坑里望去,那兵俑和马俑都成排成行地站在那里。
将军俑、铠甲武士俑、骑马俑等等,好像都聚精会神地站在那里,静候命令,一个个秩序井然,纪律严明,身体笔直,纹丝不动。
兵俑中间间杂一些马俑,也都严肃整齐,伫立待命。
我原以为,这些兵俑都是一个模子里塑制出来的,千篇一律。
但是仔细一看才发现,他们的面部表情几乎都不相同:有的像是在微笑,有的像是在说话,有的光着下颌,有的留着胡子,个个栩栩如生,神态各异,没有发现一个愁眉苦脸的。
我简直难以想象,当年的艺术家是怎样塑制这些兵马俑的。
这不叫它是宇宙间一大奇迹又叫它什么呢?⑦我的思潮又腾涌起来,眼前幻象浮动,心头波浪翻滚。
我仿佛看到前排坑道里的兵俑和马俑一齐跳动起来。
兵俑跑在前面,马俑紧紧地跟在后面,有的兵俑骑上马俑,他们都在将军俑的率领下,奋勇前进。
后排坑道里那些还没被完全挖出来的兵俑和马俑,有的只露出了头,有的露出了半身,有的直着身子,有的歪着身子,也都在那里活动起来。
那高低不平的地面在我眼中忽然变成了海浪,汹涌澎湃。
兵俑和马俑正从海浪中挣扎出来,奋勇地向前。
他们一飞出大厅,看到山河大地花团锦簇,人民意气风发,都大为惊诧与兴奋。
他们边说边飞,浩浩荡荡,飞向骊山,飞向天空。
⑧这八百里秦川可真是一块宝地啊!几千年来,我们多少代人在这里胼手胝足②,辛勤耕耘,才收拾出如今这样的锦绣河山。
现在在秦俑馆内,外国朋友,男女老幼,穿着五光十色的衣服,说着稀奇古怪的语言,其数目远远超过国人。
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我,那油然而生的骄傲感与幸福感,现在更加浓烈起来了。
⑨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秦俑馆。
此时天色已晚,骊山山顶隐入薄薄的暮霭中,周围一片宁静。
那浩浩荡荡的兵马俑队伍大概已经飞越了骊山,伴随着我的心飞掠过八百里秦川。
(摘自《季羡林散文选》,有删改) [注] ①冕旒:这里代指古代帝王。
②胼手胝足:手脚上因劳作而结满了老茧。
6.通读全文,依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3分)8.联系上下文,赏析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色与表达作用。
(4分)9.文章标题为“观秦兵马俑”,但作者为何一开始详写了车行途中的所见所想所感,而并没有直接写“观秦兵马俑”?请结合文章主旨作简要阐释。
(4分)10.下列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第①段的景物描写为全文定下了充满活力、兴奋昂扬的情感基调。
B.第②段末尾的省略号隐含的意思是:在西安,引发思古幽情的历史遗迹与脍炙人口的诗歌还有很多。
C.第⑥段末尾画线句强调的意思是“不知道到底要怎么称呼、评价那些兵马俑才恰当”。
D.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与第②段画线诗句的意境是不同的。
11.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充满情趣。
请运用一种或几种修辞手法,为三峡写一段生动形象的导游词。
答案详解1.lénɡqiánɡōnɡrúdài dūn xūyù shāshà2.豁蜒蜷详篷蓬砾烁3.(1)原指军队搭起帐篷、修起栅栏住下,现泛指军队或其他团体建立临时驻地。
(2)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
比喻事物的变化或局势多变、复杂。
(3)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
(4)历历在目(5)漫不经心(6)川流不息(7)络绎不绝4.[解析] D 本文语言的特点是风趣、幽默,但并没有讽刺性。
5.文中多次提到“我”的身体状况,一是为了突出各拉丹冬的环境恶劣,二是为了表现工作人员的顽强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
6.“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
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7.①在海拔六千米的草坝子上呼吸困难,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②在冰塔林摔了一跤,折断了尾椎骨;③在海拔六千米以上的高原,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