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笔记整理

合集下载

(完整版)药理学重点汇总笔记全

(完整版)药理学重点汇总笔记全

药理学一、名词解释:1不良反应:对机体带来不适,痛苦或损害的反应。

2血浆半衰期:是指体内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是表示药物消除速度的一种参数。

3选择性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多数药物吸收后,只对某一.两种器官或组织产生明显的药理作用,而对其它组织作用很小甚至无作用,药物的这种特性称为选择性。

4激动剂:药物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也有较强的内在活性。

它兴奋受体产生明显效应。

5拮抗剂:药物与受体亲和力较强,但无内在活性,故不产生效应,但能阻断激动药与受体结合,因而对抗或取消激动药的作用。

6部分激动剂:本类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较强,但只有弱的内在活性,能引起较弱的生理效应,较大剂量时,如与激动药同时存在,能拮抗激动药的部分效应。

7半数致死量(LD50):如以死亡为指标,则称为半数惊厥量或半数致死量。

8安全范围:有人用1%致死量与99%有效量的比值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5%致死量与95%有效量之间的距离称为药物的安全范围。

9生物利用度:指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生物利用度高,说明药物吸收良好,反之,则药物吸收差。

10首关消除:口服某些药物时,在胃肠道吸收后,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进入体循环前被肠粘膜及肝脏酶代谢灭活或结合贮存,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

称首关消除。

12.首过效应:口服经门静脉进人肝脏的药物,在进人体循环前被代谢灭活或结合储存,使进人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

11肝肠循环:药物自胆汁排泄到十二指肠后,在肠道被再吸收又回到肝脏的过程12量效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药物的效应与靶部位的浓度成正相关,而后者决定于用药剂量或血中药物浓度,定量地分析与阐明两者间的变化规律称为量效关系。

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性变化为量效关系。

13有效量:出现疗效的剂量。

14肝药酶诱导剂:是指有些药物长期使用后能加速肝药酶的合成并增强其活性,这类药物就称为肝药酶诱导剂。

15最小有效量: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剂量的增加药物效应逐渐增强,出现疗效的最小剂量称为最小有效量。

药理学重点汇总笔记材料全

药理学重点汇总笔记材料全

药理学一、名词解释:1不良反应:对机体带来不适,痛苦或损害的反应。

2血浆半衰期:是指体内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是表示药物消除速度的一种参数。

3选择性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多数药物吸收后,只对某一.两种器官或组织产生明显的药理作用,而对其它组织作用很小甚至无作用,药物的这种特性称为选择性。

4激动剂:药物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也有较强的内在活性。

它兴奋受体产生明显效应。

5拮抗剂:药物与受体亲和力较强,但无内在活性,故不产生效应,但能阻断激动药与受体结合,因而对抗或取消激动药的作用。

6部分激动剂:本类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较强,但只有弱的内在活性,能引起较弱的生理效应,较大剂量时,如与激动药同时存在,能拮抗激动药的部分效应。

7半数致死量(LD50):如以死亡为指标,则称为半数惊厥量或半数致死量。

8安全范围:有人用1%致死量与99%有效量的比值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5%致死量与95%有效量之间的距离称为药物的安全范围。

9生物利用度:指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生物利用度高,说明药物吸收良好,反之,则药物吸收差。

10首关消除:口服某些药物时,在胃肠道吸收后,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进入体循环前被肠粘膜及肝脏酶代谢灭活或结合贮存,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

称首关消除。

12.首过效应:口服经门静脉进人肝脏的药物,在进人体循环前被代谢灭活或结合储存,使进人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

11肝肠循环:药物自胆汁排泄到十二指肠后,在肠道被再吸收又回到肝脏的过程12量效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药物的效应与靶部位的浓度成正相关,而后者决定于用药剂量或血中药物浓度,定量地分析与阐明两者间的变化规律称为量效关系。

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性变化为量效关系。

13有效量:出现疗效的剂量。

14肝药酶诱导剂:是指有些药物长期使用后能加速肝药酶的合成并增强其活性,这类药物就称为肝药酶诱导剂。

15最小有效量: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剂量的增加药物效应逐渐增强,出现疗效的最小剂量称为最小有效量。

药理学章节重点知识归纳

药理学章节重点知识归纳

药理学章节重点知识归纳第一章绪论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机制的学科。

2.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3.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

包括药物在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1、不良反应:(1)副作用:药物在治疗量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称为副作用。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时,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引起的危害性反应称为毒性反应。

(3)变态反应:药物作为抗原或半抗原,经接触致敏后所引发的病理性免疫反应称为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常见于过敏体质患者。

如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4)停药反应:长期应用某些药物,突然停药使原有疾病症状重新出现或加剧的现象称停药反应,或称反跳现象。

(5)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留的药理效应称后遗效应。

后遗效应长短不一。

短的如服用催眠药后,次晨出现的乏力、困倦现象;长的如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出现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症状。

(6)续发反应:续发反应是药物的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

如广谱抗生素。

(7)依赖性:长期应用某些药物后,患者对药物产生主观和客观上连续用药的现象,称为依赖性。

如镇静催眠药和镇痛药。

(8)特异质反应:少数特异体质患者对某些药物产生的反应与常人不同,这种现象称为特异质反应。

如蚕豆病。

2、效能: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称为该药物的效能。

效能反映了药物内在活性的大小,效能大活性大。

3、效价强度:指能引起等效反应所需要的药物剂量,简称效价。

药物剂量越小,药价的效价越大。

4、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治疗指数(TI)可用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是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与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

这仅用于治疗效应和致死效应的量效曲线平行的药物。

治疗指数越大,药物安全性越高。

两条曲线不平行:LD1/ED99或LD5和ED95之间的距离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

中国药科大学 药理学 重要知识点

中国药科大学 药理学 重要知识点

外周神经系统药物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分类:(1)直接与受体结合(2)影响递质合成(3)影响递质贮存(4)影响递质释放(5)影响递质失活全(M、N)胆碱受体激动药:乙酰胆碱(ACH)作用:(1)M样作用:心率减慢、血管扩张、心肌收缩力减弱,扩张几乎所有血管,血压下降,胃肠道、泌尿道及支气管等平滑肌兴奋,腺体分泌增加,眼瞳孔括约肌和睫状收缩。

(2)N样作用:激动N1胆碱受体,表现为消化道、膀胱等处的平滑肌收缩加强,腺体分泌增加,心肌收缩力加强和小血管收缩,血压上升。

过大剂量由兴奋转入抑制。

激动N2胆碱受体,使骨骼肌收缩。

M胆碱受体激动药:毛果芸香碱作用:(1)眼: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2)腺体:分泌增加尤以汗腺和唾液腺。

应用:(1)青光眼(2)虹膜炎M胆碱受体阻断药(平滑肌解痉药):阿托品作用(应用):(1)抑制腺体分泌(全身麻醉前给药)(2)眼:扩瞳(虹膜睫状体炎)、眼内压升高、扩瞳(检查眼底)、调节麻痹(验光配眼镜)(3)松弛内脏平滑肌(适用于各种内脏绞痛)(4)心血管系统:低剂量心率减慢(抗体克、抗心率失常)(5)兴奋中枢神经系统(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者禁用阿托品.东莨菪碱:小剂量镇静,大剂量催眠。

山莨菪碱N1胆碱受体阻断药:又称神经节阻断药,主用降血压,有六甲双铵、美加明N2胆碱受体阻断药:骨骼肌松驰药,用于麻醉辅助剂。

非去极化型肌松药:筒箭毒碱:全麻辅药使肌肉松驰,中毒用新斯的明解救。

大剂量血压下降,支气管痉挛。

泮库溴铵:作用是筒的5倍,不引起血压下降支气管痉挛。

去极化型肌松药:琥珀胆碱:口服不吸收,起效快,维持短。

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新斯的明作用:抑制AChE活性。

应用:(1)重症肌无力(2)手术后腹气胀及尿潴留(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肌松药的解毒。

毒扁豆碱和地美溴铵(治疗青光眼)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有机磷酸酯类。

中毒症状:(1)M样作用症状(轻)(2)N样作用症状(中)(3)中枢抑制系统症状(重)胆碱酯酶复活药:碘解磷定(PAM-I)临用配制,静注给药。

药理学复习重点笔记

药理学复习重点笔记

药理学复习重点笔记《药理学》重点复1、药物——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

2、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学科。

3、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病原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科学。

4、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以及药物效应与血药浓度随时间消长规律的科学。

5、副作用——用治疗量药物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

6、半数中毒量(TD50或TC50)——引起50%的动物产生毒性反应剂量。

7、半数致死量(LD50或LC50)——引起50%动物死亡的剂量。

8、半数有效量(EC50或ED50)——引起50%阳性反应50%最大效应的量。

9、药物的跨膜转运:被动转运:简单扩散、滤过、易化扩散、离子通道蛋白主动转运(逆流转运、上山转运)膜动转运:胞饮或胞吞、胞吐(胞裂外排)10、首关效应——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首先进入肝门静脉系统,在通过肠及肝脏时,可被代谢灭活,而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

11、肝肠循环——许多药物经肝脏排入胆汁,由胆汁流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出。

有些药物在肠腔内又被重吸收,可形成肝肠循环。

13、抗菌药——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预防和医治细菌性感染的药物。

14、抗生素——某些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质,对另外一些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

15、最低抑菌浓度(MIC)——能够抑制造就基内细菌发展的最低浓度。

16、最低杀菌浓度(MBC)——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17、抗菌后效应(PAE)——指停用抗菌药物后,仍然持续存在的抗微生物效应。

18、耐药性(抗药性)——指细菌与抗菌药物反复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

19、交叉耐药性——细菌对某一药物产生耐药性后,对其他药物也产生耐药性。

多出现在化构或机制相似的抗菌药物之间。

20、二重感染——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后,使敏锐细菌遭到抑制,不敏锐细菌乘机在体内大量繁殖,造成二重感染,又称菌群瓜代症。

【完美奉献】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考试重点名词解释

【完美奉献】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考试重点名词解释

药理名解来源:徐翔的日志1、分布:药物吸收后从血循环到达机体各个部位的组织的过程为分布。

2、生物利用度: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称为生物利用度。

3、吸收、首过效应: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首过消除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全身血循环前必须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大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过效应。

4、副反应: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

量反应:效应的强弱呈连续增减的变化,可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者称为量反应。

质反应:如果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者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则称为质反应。

5、消除半衰期: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其长短可反应体内药物消除速度。

6、内在拟交感活性:有些β受体阻断药与β受体结合后除能阻断受体外,对受体具有部分激动作用,称内在拟交感活性。

7、零级消除动力学: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

8、一级消除动力学: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浓度成正比。

9、肝肠循环:被分泌到胆汁内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泄出去,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为肠肝循环。

10、不良反应: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

11、ED50, LD50:ED50为半数有效量,即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物剂量;如效应为死亡,则称为半数致死量,即LD50。

12、稳态血药浓度:按照一级动力学规律消除的药物,其体内药物总量随着不断给药而逐步增多,直至从体内消除的药物量和进入体内的药物量相等,体内药物总量不再增加而达到稳定状态,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称为稳态浓度。

《药理学》重点总结(表格版)

《药理学》重点总结(表格版)

《药理学》重点总结(表格版)第一章绪论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也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滤过(水溶性扩散)、简单扩散(脂溶性扩散)和载体转运(包括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

绝大多数药物是通过简单扩散的方式通过生物膜。

药物通过细胞膜的速度与可利用的膜面积大小有关。

膜表面大的器官,如肺、小肠,药物通过其细胞膜脂层的速度远比膜表面小的器官(如胃)快。

药[url]:-|^|-::-|^|-:[/url]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统称为ADME系统。

吸收: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药物只有经吸收后才能发挥全身作用。

(一)口服大多数药物在胃肠道内是以简单扩散方式被吸收的。

首过消除: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过消除。

(二)吸入(三)局部用药(四)舌下给药(五)注射给药分布:药物一旦被吸收进入血循环内,便可能分布到机体的各个部位和组织。

药物吸收后从血循环到达机体各个部位和组织的过程称为分布。

大多数药物在血浆中均可与血浆蛋白不同程度地结合而形成结合型药物,它与未结合的游离型药物同时存在于血液中,并以一定百分数的结合率而达到平衡。

代谢:体内各种组织对药物的消除,肝是最主要的药物代谢器官排泄:肾是最重要的排泄器官一级消除动力学: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血浆药物浓度高,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多,血浆药物浓度降低时,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也相应降低。

零级消除动力学: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

大一药理学知识点笔记整理

大一药理学知识点笔记整理

大一药理学知识点笔记整理一、药理学概述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包括药物的起源、性质、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

二、药物分类1.化学药物: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有机化合物药物和无机化合物药物。

2.生物制品:生物制品包括基因工程药物和生物制造药物。

三、药物的作用机制1.激动剂:通过刺激受体或增加特定细胞内信号的产生,起到刺激作用。

2.阻断剂:通过阻断受体或特定的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抑制生理功能的发挥。

四、药物的吸收与分布1.吸收:药物通过口服、皮肤吸收、注射、吸入等途径进入体内。

2.分布: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受到血液供应、脂溶性等因素的影响。

五、药物代谢与排泄1.代谢:药物在体内经过化学反应,转化为代谢产物,大部分在肝脏或其他组织中代谢。

2.排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通过肾脏、肠道、肺等途径排出体外。

六、药物的剂量与给药途径1.剂量:药物的剂量通常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以及药物的相对治疗指数来确定。

2.给药途径:药物的给药途径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治疗需要选择,如口服、注射、贴皮等。

七、常用药物的作用与应用1.抗生素:用于抗菌感染的药物。

2.镇痛药:用于缓解疼痛的药物。

3.抗焦虑药:用于缓解焦虑情绪的药物。

4.抗抑郁药:用于治疗抑郁症状的药物。

八、药物的副作用与禁忌症1.副作用: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2.禁忌症:某些特定情况下禁止使用某些药物。

九、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一种药物对另一种药物的药效、代谢和排泄产生影响。

十、个体差异与遗传药理学个体差异是指不同人群对药物的吸收、代谢、药效和耐受性等方面的差异。

遗传药理学研究了个体差异与遗传因素之间的关系。

总结:药理学作为药学专业的基础科学,对于我们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合理用药等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药理学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我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药物。

《药理学》笔记

《药理学》笔记

一、名词解释:1.药理学(pharmacology):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

2.药效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和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药效动力学是研究药物的基本作用、量效关系和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的学科;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并运用数学原理或方法阐释药物在机体内的动态规律。

3. 首过消除: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关消除。

4.半衰期: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5.生物利用度:任意途径给药后到达全身血循环的药物的百分含量称为生物利用度。

6.不良反应和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给病人带来痛苦和不适的反应统称为不良反应;药物在治疗剂量下使机体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称为副反应。

7.安慰剂(placebo):本身无特殊药理活性的中性物质制成的形似药品的制剂。

8.继发性反应:由于治疗作用而引起的不良后果。

9.后遗效应:有效血药浓度下残留的生物效应。

10.耐药性和耐受性: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应用的化疗药物敏感性降低的特性称为耐药性;连续多次应用药物后会使机体的反应性下降,需要增大剂量才可恢复反应的特性称为耐受性。

11.效能(efficacy)和效价(potency):药理效应的极限叫做效能;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药物浓度或剂量叫效价。

12.激动剂和拮抗剂: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称为激动剂;只有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称为拮抗剂;13.治疗指数(CI):药物的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是评价其安全性的指标,化疗药物的治疗指数也称为化疗指数。

14.特异质反应:某些特异体质的病人会对某些药物产生特别敏感的反应。

15.内在拟交感活性:某些β受体阻断剂对其仍有一定程度的激动作用称为内在拟交感活性,当体内儿茶酚胺耗竭时,应用β受体阻断剂可出现此类效应。

大一药理学知识点笔记总结

大一药理学知识点笔记总结

大一药理学知识点笔记总结药理学是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以及其用途和安全性的学科,是医学和药学专业的基础科学之一。

下面是我在大一学习药理学课程中总结的知识要点。

一、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1. 药物的分类药物可分为化学药物和生物药物两大类。

化学药物是指通过人工合成得到的化合物,如抗生素和抗癌药物等;生物药物是以生物材料为基础制成的药物,如蛋白质药物和基因治疗药物等。

2. 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通过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改变其结构和功能,从而发挥药理效果。

常见的药物作用机制包括受体结合、酶抑制、细胞膜功能调节等。

二、药物代谢与排泄1. 药物代谢药物在体内经过代谢转化,转化为能够被排泄的化合物。

主要代谢方式包括肝脏代谢和肾脏代谢。

肝脏代谢包括相位Ⅰ反应(氧化、还原、水解等)和相位Ⅱ反应(硫酸化、葡糖醛酸化等)。

2. 药物排泄药物的排泄主要通过肾脏、肝脏、肺、乳腺和胆汁等途径完成。

其中,肾脏是最主要的排泄途径,药物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重吸收等过程从尿液中排除。

三、药物刺激与毒性反应1. 药物刺激反应一些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会引起局部或全身的刺激反应。

局部刺激反应包括皮肤红肿、瘙痒等;全身刺激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发热等。

药物刺激反应与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个体差异等因素相关。

2. 药物毒性反应药物在高剂量或长期使用时,可能导致毒性反应。

常见的药物毒性反应包括肝毒性、肾毒性、心脏毒性等。

合理用药和监测患者的生化指标等是预防药物毒性反应的重要手段。

四、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个或多个药物在体内同时使用时,相互影响药物的药效、药代动力学或药物毒性的过程。

药物相互作用可发生在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各个环节。

临床上,应特别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的不良效应。

五、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1. 药物的治疗药物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通过了解不同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以及不良反应等,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药理学重点归纳笔记(前三单元)

药理学重点归纳笔记(前三单元)

药理学一、序言1、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熟练掌握)(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药学与医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科学。

(2)、内容主要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

药动学:指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以及药物效应与血药浓度随时间消长规律的科学。

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科学。

(3)、药理学科的任务:◆阐明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提供新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药理学证据,是新药和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阐明机体的生理生化过程及其本质,提供重要的科学资料。

(4)药物:◆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有目的地调整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

◆药物和毒物并无严格的界限,任何药物都可能对机体产生包括毒性作用在内的不良作用。

◆毒理学研究化学物质(包括药物)对机体的不良反应。

药物毒理学是新药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5)、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以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阐述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毒副反应的性质和机制及药物相互作用规律等;以促进医药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推动医学与药理学发展的目的。

它区别于基础药理研究的主要特征是,临床药理学的研究系在人体内进行的。

临床药理研究是评价新药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2、新药药理学二、药效学1、药物的作用(熟练掌握)(1)、药物作用选择性:机体不同器官、组织对药物的敏感性表现明显的差异,对某一器官、组织作用特别强,而对其他组织的作用很弱,甚至对相邻的细胞也不产生影响,这种现象称为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产生原因:①药物对不同组织亲和力不同,能选择性地分布于靶组织②药物在不同组织的代谢速率不同③受体分布的不均一性,不同组织受体分布的多少和类型存在差异。

药理学教材重点笔记

药理学教材重点笔记

药理学教材重点笔记药理学是一个涉及广泛的学科,它涵盖了医学、生物化学、生物学和化学等多个领域。

对于药理学的学习和理解,有一些重要的主题和概念需要掌握和理解。

本文将介绍药理学教材的重点笔记,以帮助医学生和药师理解和掌握这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概念。

1. 药物吸收、分布和代谢: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在体内的吸收效率和代谢效率。

药物的吸收通常发生在肠道和胃部,可以通过口服、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等多种方式进行。

分布指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涉及到血液、组织和器官等多种因素。

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消化,包括肝脏、肾脏和消化系统等器官的作用。

2. 药物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指药物与目标分子结合并发挥特定效应的过程。

包括拟交感神经药物、儿茶酚胺药物、膜通道药物等多种不同类型。

药物的作用机制对于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非常重要,这可以帮助药师和医生更好地评估药物的效果和副作用。

3. 药物毒性和不良反应:药物的毒性和不良反应是指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效应。

包括药物过敏反应、肝脏和肾脏损伤、血液和神经系统损伤等多种不同形式。

了解药物的毒性和不良反应可以帮助医生和药师评估药物的风险,并制定最佳用药计划。

4. 药代动力学模型:药代动力学模型是指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多种因素。

了解药代动力学可以帮助医生和药师评估药物的效果和风险,制定最佳用药计划。

5. 药物治疗学:药物治疗学是指药物的临床应用和治疗效果的研究。

包括药物剂量、剂型、给药途径等因素的考虑。

药物治疗学是医生和药师在药物治疗方面进行选择和使用的重要依据。

6.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指药物与其他药物或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包括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和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需要医生和药师注意。

7. 药物滥用和依赖:药物滥用和依赖是指使用药物的过程中出现的药物上瘾症状。

药物滥用和依赖可能会对身体健康和社会化造成极大的影响。

药理学重点汇总笔记全

药理学重点汇总笔记全

药理学一、名词解释:1不良反应:对机体带来不适,痛苦或损害的反应。

2血浆半衰期:是指体内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是表示药物消除速度的一种参数。

3选择性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多数药物吸收后,只对某一.两种器官或组织产生明显的药理作用,而对其它组织作用很小甚至无作用,药物的这种特性称为选择性。

4激动剂:药物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也有较强的内在活性。

它兴奋受体产生明显效应。

5拮抗剂:药物与受体亲和力较强,但无内在活性,故不产生效应,但能阻断激动药与受体结合,因而对抗或取消激动药的作用。

6部分激动剂:本类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较强,但只有弱的内在活性,能引起较弱的生理效应,较大剂量时,如与激动药同时存在,能拮抗激动药的部分效应。

7半数致死量(LD50):如以死亡为指标,则称为半数惊厥量或半数致死量。

8安全范围:有人用1%致死量与99%有效量的比值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5%致死量与95%有效量之间的距离称为药物的安全范围。

9生物利用度:指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生物利用度高,说明药物吸收良好,反之,则药物吸收差。

10首关消除:口服某些药物时,在胃肠道吸收后,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进入体循环前被肠粘膜及肝脏酶代谢灭活或结合贮存,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

称首关消除。

12.首过效应:口服经门静脉进人肝脏的药物,在进人体循环前被代谢灭活或结合储存,使进人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

11肝肠循环:药物自胆汁排泄到十二指肠后,在肠道被再吸收又回到肝脏的过程12量效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药物的效应与靶部位的浓度成正相关,而后者决定于用药剂量或血中药物浓度,定量地分析与阐明两者间的变化规律称为量效关系。

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性变化为量效关系。

13有效量:出现疗效的剂量。

14肝药酶诱导剂:是指有些药物长期使用后能加速肝药酶的合成并增强其活性,这类药物就称为肝药酶诱导剂。

15最小有效量: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剂量的增加药物效应逐渐增强,出现疗效的最小剂量称为最小有效量。

药理学各章节重点总结

药理学各章节重点总结

药理学各章节重点总结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作用机制和药效学的科学,它是医学、药学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药理学的内容涉及药物的各种作用、药物的代谢、药物的毒理学等方面,对于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药理学各章节的重点进行总结,以便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

首先,药理学的基本概念是本课程的开篇,它包括了药物、毒物、药理学的定义、分类、作用机制等内容。

在学习这一部分时,同学们需要重点掌握各种药物的分类、药物的命名规则、药物的作用靶点等知识点,这对于后续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次,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是药理学中的重要内容。

在这一部分中,同学们需要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途径、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药物的分布规律、药物的代谢途径以及药物的排泄途径等知识。

这些内容对于理解药物在体内的动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药物的作用机制是药理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同学们需要重点学习各种药物的作用机制,包括药物与受体的结合、药物对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药物对基因表达的调控等内容。

对于一些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同学们需要进行重点记忆和理解。

此外,药物的毒理学也是药理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同学们需要了解药物的毒性表现、毒性机制、毒物的种类以及预防和处理药物中毒的方法等知识。

这对于合理用药和预防药物中毒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药理学还涉及了药物的临床应用、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内容。

同学们需要重点学习一些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和预防等知识。

总之,药理学是一门内容丰富、知识广泛的学科,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进行思维拓展和知识应用。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本文的总结,更好地掌握药理学的重点内容,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药效学药理学(pharmacology):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

药效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原理,不良反应的作用及机制。

药代动力学/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即机体对药物处置的动态变化。

包括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演变过程和血液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药物(drug):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或计划生育,能影响机体(包括病原体)的生理机能和生化过程以及细胞生物学过程的化学物质。

药物作用(drug action):药物与机体细胞相互分子之间的初始作用。

[动因]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 effect):在药物作用下,引起机体原有生理生化功能或形态的变化。

[结果] 按基本类型分:兴奋:原有功能的增强;抑制:原有功能的减弱选择性: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只对少数组织器官发生比较明显的药理效应, 而对其它器官或组织的作用较小或不发生药理效应。

选择性强——范围窄,针对性强;选择性差——范围广,针对性差,副作用多。

治疗作用:药物产生的符合临床用药目的的作用。

按效果分:对因治疗:治疗病因,治本;对症治疗:改善症状,治标。

补充疗法/替代疗法: 补充体内营养或代谢物质不足。

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药物引起的不符合药物治疗目的,并给病人带来痛苦或危害的反应。

引起的疾病称药源性疾病。

副作用(side reaction)药物在治疗剂量引起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药物在体内积蓄过多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

特殊毒性:致癌、致畸胎、致突变。

后遗效应(after reaction)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下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留的药理效应。

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药物引起的免疫反应,反应性质与药物原有性质无关。

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原有疾病加剧(回跃反应)。

继发反应(secondary reaction):药物的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

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造成的二重感染。

K D的概念:表示D与R的亲和力,即引起最大效应一半时(50%受体被占领时)所需药物的剂量(浓度)。

K D 与D和R的亲和力成反比;若将K D取负对数(-log K D)= PD2,则:pD2与药物和受体的亲和力成正比——pD2越大,亲和力越大。

剂量—效应关系/量效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药理效应的强弱与其剂量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呈一定关系。

最小有效量/最小有效浓度(minimal effective dose/concentration):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即阈剂量或阈浓度。

治疗量(常用量,therapeutic dose)比最小有效量大比最小中毒量小得多的量;极量(最大治疗量 maximal dose)疗效最大的剂量;最小中毒量:出现中毒症状的最小剂量。

量反应:效应强弱随剂量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形成足直型曲线。

质反应:效应强弱随剂量增减呈连续性质变。

用阳性率或阴性率表示效应。

形成S型曲线。

半数有效量(ED50):量反应中能引起50%最大效应强度的药量;质反应中引起50%实验对象出现阳性反应的药量。

(尽可能小则好)半数致死量(LD50):引起50%实验对象死亡的药量。

(尽可能大则好)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以药物LD50与ED50的比值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一般TI值大于3称药物安全。

最大效应(E max)/效能(efficacy):药理效应达到的不再随剂量或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的极限效应。

效价强度(potency):引起等效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

剂量越小,效价强度越大。

亲和力: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

内在活性:药物与受体结合时发生效应的能力。

激动药(agonist):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

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产生效应。

吗啡,Adr,ACh 完全激动药: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强的内在活性;特点:结合的Ra>> R i,足量使完全转为Ra ,产生Emax;α=1;部分激动药:较强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不强(α<1)。

特点:只引起较弱的激动效应,增加浓度也达不到Emax;拮抗药(antagonist):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α=0)的药物,与受体结合不激动受体,反因占据受体而拮抗激动药效应。

竞争性拮抗药:可逆性地与激动药竞争相同的受体;增加激动药的浓度可与拮抗药竞争结合部位,可使激动药量效曲线平行右移,但斜率和最大效应不变。

非竞争性拮抗药:与受体结合是相对不可逆的;通过增加激动药剂量也不能恢复到无拮抗药时的最大效应( Emax ),随着此类拮抗药剂量的增加,激动药量效曲线逐渐下移,斜率、最大效应降低。

第三章药动学转运速率(R)主要决定于:药物的溶解性(脂溶性或水溶性);膜两侧药物浓度,膜面积,膜厚度;药物的解离性(度)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又称被动扩散、单纯扩散和脂溶性扩散。

药物转运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形式,速度决定于膜两侧的药物浓度梯度、药物脂溶性和药物解离度。

pKa 药物在溶液中解离50%时,该溶液的pH值;当pH值与pKa值的差值以数学值增减时,药物的解离型与非解离型的浓度比值,却以指数值变化酸性环境中,弱碱性药物解离多而不易扩散;碱性环境中,弱酸性药物解离多而不易扩散。

吸收(absorption):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循环的过程。

速度比较:静注>吸入>舌下>直肠>肌注>皮下注射>口服>皮肤、粘膜首关效应/首关消除(first-pass effect/elimination ):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致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

分布(distribution ):吸收入血的药物随血流转运到组织器官的过程。

血液中: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能限制药物经生物膜的转运,是药物体内的一种暂时贮存形式。

在血浆蛋白结合部位上,药物间或药物与内源性物质间能相互竞争。

组织中:肾毛细血管内皮膜孔大,肝静脉窦缺乏完整的内皮—药物从肾、肝消除—药物中毒时肝肾器官首先受累;是药物对某些细胞成分具有特殊亲和力的结果,例如脂肪;多是一种贮存现象。

生物转化:代谢或药物转化。

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的改变。

最终目的是使药物排除体外。

I 相反应(phase I reactions ):氧化、还原、水解(多数丢失活性或产生活性、毒性) Ⅱ相反应(p haseⅡreactions):结合反应,与体内水溶性大的物质结合,利排泄。

主要部位:肝脏。

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 450酶系(与一氧化碳结合后其吸收光谱主峰在450nm 处)及非微粒体酶系(胆碱脂酶、单胺氧化酶)催化。

酶诱导药:提高药酶的活性,增加自身或他药代谢速率。

苯巴比妥、利福平 酶抑制药:抑制药酶的活性,减慢他药的代谢速率。

西米替丁、环丙沙星 排泄(excretion ):体内药物或其他代谢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肾脏排泄:肾小管细胞的有机酸转运载体和有机碱转运载体。

分泌机制相同的两药合用,可发生竞争性抑制,使药效增强延长。

肝肠循环(hepatoenteral circulation ):随胆汁分泌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小肠上皮吸收,再由肝门静脉重新进入全身循环。

时量关系(time-concentration relationship ):血浆药物浓度随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规律。

时量曲线下面积(AUC ):反映进入体循环药物的相对量。

峰浓度(Cmax ) 一次给药后血浆的最高浓度。

吸收和消除达平衡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F ):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物相对量及速度。

(反应吸收速率和程度) D 为用药剂量,A 为体循环中药物总量绝对生物利用度(absolute bioavailability ):静脉注射(iv )与血管外给药(ev)时AUC 比值。

用于评价同一种药物的不同给药途径吸收情况。

相对生物利用度(relative bioavailability ):某药“标准制剂”与同种药物的不同或相同制剂,在相同给 药途径下的AUC 相除,所得值;评价: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品种的不同批号;同一品种的不同剂型不同药厂生产的相同剂型之间的吸收情况是否相近或等同;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 ,V d ):体内药物总量达到平衡后,按此时测得的血浆药物浓度计算该药应占有的体液总容积(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

(单位为L 或L/kg )。

不是真正的容积空间,是假设药物在体内所有部位都是按血浆药物浓度均匀分布的一个理论容积。

意义:推算药物的分布范围; 推算药物%100⨯=D AF排泄速度;V d越小,,排泄越快,体内存留时间短。

计算体内药物总量或欲到达某一有效血浆药物浓度时应该用的剂量。

一级消除动力学特点:(1)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量与血药浓度正相关(恒比消除——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量与血药浓度有关。

(2)半衰期恒定(t=0.693/Ke 是恒定值,不随药物浓度高低改变,与血药浓度无关)。

零级动力学特点:(1)单位时间内消除药量不变(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量与血药浓度无关)——恒量消除。

(2)半衰期不恒定(t1/2=0.5C0/k0)。

随药物浓度的变化而改变,剂量大半衰期长;反应机体消除药物的能力已饱和乙醇、苯妥英钠、阿司匹林等;半衰期(half-life,t1/2):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平衡状态后血浆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

半衰期的意义:⑴反应药物消除快慢的程度,以及机体消除药物的能力。

⑵了解t1/2有助于设计最佳给药间隔、预计停药后药物从体内消除的时间以及预计连续给药后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

①按每隔1个半衰期用药一次,则经过4-5个半衰期后体内药量可达稳态水平。

② 1次用药后经过4-5个半衰期,药物可从体内基本消除。

房室模型:分析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系统内部按动力学特点分为若干房室,划分主要取决于药物体内转运速率。

血药浓度衰减速率与时间的关系(C-t曲线)始终成一直线的为一室模型;曲线由几个不同斜率的线段组成则为二室或多室模型。

二室模型:由两房室(中央室、周边室)组成,时量曲线初段血药浓度迅速下降为α相(分布相),分布平衡后较慢衰落进入β相(消除相)。

稳态浓度(Css,坪浓度):按一级动力学规律消除的药物,其体内药物总量随着不断给药而逐步增多,直至从体内消除的药物量和进入体内的药物量相等时,体内药物总量不再增加而达到稳定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