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统计调查
第2章:统计调查

(3)按填报单位,分为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
3、统计报表的内容
(1)报表 目录
包括报表的表号、报表名称、报表日 期、填报单位、调查对象、报送程序等。
(2)报表 表式
表式指报表的的具体格式。不同的调 查任务有不同的格式,但基本都有三部 分组成:表头、表体、表脚。
2、抽样调查的特点
经济性 时效性 灵活性
准确性
3、抽样调查的应用范围
(1)用于调查那些不可能或没有必要进行全面调查的社会 经济现象。例如,对具有破坏性结果的现象的调查,像显 像管耐用时数的检验、玻璃强度的检验等,只能采用抽样 调查。再如,对居民个人收入情况的调查,没有必要对所 有居民逐一观察、经常登记,通常只需按随机原则选定若 干居民进行调查,就能满足分析的需要。
0 5801.08 427.89 283.14
225 225
2.1.2 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
◆准确性:由统计工作所收集的统计资料必须真实可靠, 如实地反映所研究对象的客观实际,不虚报、瞒报、错报 数字。
◆及时性:在统计调查规定的时间内,按时调查、及时上 报规定的各种统计资料。
◆完整性:将应该调查的单位及其调查项目的数据毫无遗 漏地进行搜集,做到完整全面,不重复、不遗漏。
表头 表体 表脚
2.3.2 普查
1、普查的含义
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主 要用于调查一定时点上(瞬间)社会经济现象的总量,搜集 那些不能够或者不适宜用定期全面报表搜集的统计资料。
普查的 主要作 用
为国家制定政策、采取重大措施和编制长 远计划提供某一方面的全面资料,并作为深 入分析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情况的重 要参考。
统计学原理——统计调查

二、专门调查(Special Survey)
• 专门调查专门针对某个问题进行的调查。 • 专门调查的方式一般有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
查和抽样调查。 • 普查、重点调查主要在官方统计中使用,典型调
查、抽样调查官方统计和民间统计均使用较为频繁。 抽样调查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调查方式。
➢ 重点调查(Major Survey)
举例:人口普查中上述总体中的每个人。
• 官方调查中不要混淆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
填报单位(报告单位):是指负责向上级汇 报调查内容、提交统计资料的单位。
填报单位一般在行政上、经济上具有一定 独立性的单位,而调查单位可以是人、单 位、也可以是物。
两者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如:工业企 业普查,每个工业企业既是调查单位又是 填报单位。
人口普查登记工作的期限从2000年11月1日开始,11月 10日前结束。
20
➢4.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调查时间:调查资料所属的时点或时期;
调查期限:调查工作进行的起迄时间。
1. 调查时间: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时期或时点)。 如是时期现象,就要明确规定资料所反映的调查对象从
何年月日至何年月日止的资料。 如调查的是时点现象,就要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例如
• 2. 特点: 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调查目的有意识地选 择代表性的典型单位进行现场调查;机动灵活,省时省力; 是一种深入、细致的调查。
总体要求:以准确为前提,准中求快,力争 以较少的投入取得完整、系统的数据资料。
四、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
(一)确定调查的目的和任务(为什么调查)
这是设计方案的首要问题。
(二)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向谁调查)
1.调查对象:需要进行调查的某一社会经济 现象的总体。对应于统计总体。
2 统计调查 (第二章)含作业

统计报表(全面、非全面)
普查(全面) 重点调查(非全面) 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
抽样调查(非全面)
典型调查(非全面)
第二章
一、统计报表 ㈠概念
定义:教材
意义:
⑴ 统计报表是我国对国民经济实施宏观调 控和业务指导的重要工具,是全面、及 时、准确的获得统计资料的有效方法。
⑵ 统计报表便于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监 督
每组样本都是
200人,实验分别在芝加哥、 洛杉矾和纽约的大商场进行。她们调查采用 拦截式面访,被调查者是配额样本,即按妇 女不同的年龄比例分配样本单位。 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消费者无法区分两 种包的不同来源,她们购买包时的依据主要 是包的款式,而A公司生产的包是名牌商品, 这种包的款式是人们所熟悉的。达个结象支 持了A公司的立场。调查数据帮助A公司在法 庭上胜诉,B公司同意停止销售自己公司所生 产的包。
现场观察法
查阅资料法
实验案例法
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称为实验数据,实验数据可以作为研究者 判断假设的依据。下面的这个案例或许可以帮助读者对实验数 据的作用有更多的体会。 案例——现场实验帮助A公司胜诉 美国的A公司生产著名的运动包,该公司发现B公司(一个 大型的中心商业集团)引进一条生产线,生产的运动包与A公 司生产的运动包形状几乎完全一样,消费者很难区分。A公司 指控B公司,说B公司误导消费者,让消费者觉得自己买的是A 公司的产品,而实际买的却是B公司的产品。为了证实这一点, A公司进行了一次现场实验。实验中选择了两组妇女,给第一 组妇女看的是A公司生产的包,包面上的所有标签都去掉,所 有的标识、说明都印在包的内层。给第二组妇女看的是B公司 生产的包,包上的商标明显可见,所有的标签和悬挂物都按出 售现场的样子保留。A公司希望通过这种实验了解妇女们购买 包时的选择标准。例如,她们能否区分出包的不同来源或品牌, 她们依据什么进行识别或辨认.如果靠某些东西来辨认的 话.那么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练习试题

第二章统计调查一、名词解释1、统计调查2、统计调查误差3、统计整理4、统计分组5、分布数列二、填空1、统计调查按照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和;按照调查组织方式不同可分为和。
2、统计调查必须达到两个基本要求:和,以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
3、目前,我国常用的几种调查组织方式有:、、重点调查、和行政管理记录等。
4、是为开展统计调查工作而制定的计划,是调查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
5、直接搜集统计资料的方法有、、和、、、、和。
对间接资料的收集一般称作。
6、做好企、事业单位统计资料的收集,关键是抓好和两项基础工作。
7、是根据编制统计报表、满足经营管理需要而设置,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登记、汇总或积累资料的账册。
8、统计调查误差分为和。
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个环节上的工作不准确而产生的误差。
产生登记误差的主要原因有、记录、计算、、汇总、编码等错误,以及因被调查者虚报、瞒报及统计调查方案规定不明确而导致的误差等。
在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中都会产生登记误差。
是指用部分总体单位的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时,估计结果同总体实际指标之间的差别。
这种误差只有在用部分单位资料推算总体指标时才会产生,如。
9、统计分组是根据研究的任务和对象的特点,按照某种分组标志将统计总体分为若干组成部分。
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与划分。
10、统计分组的对象是;统计分组应有;统计分组对总总体而言是“”,对个体而言是“。
”11、分布数列包含有两个组成要素,即和。
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分布数列可分为 (属性)数列和数列。
12、统计整理有三个步骤,一是,二是,三是编制和。
13、用数量标志进行分组所得到的分布数列,叫做分布数列。
若每一组别都是由单个的组值(整数或小数)表示,称为变量分布数列;若每一组别都是由数域(区间)表示,则称为变量分布数列。
14、组距式变量分布数列又分为变量分布数列、组距变量分布数列和变量分布数列。
15、统计资料整理的结果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是应用最广泛的形式,它以纵横交叉的线条所绘制的表格来表现统计资料。
第二章统计调查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统计调查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统计调查:统计调查也称统计数据的搜集,是按照统计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目的、有组织地向客观实际搜集各种原始资料的过程。
普查:普查是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是对统计总体的全部单位进行调查以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
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指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推断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是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调查方式。
重点调查: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非全面调查。
典型调查: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是一种非全面的专门调查。
统计报表:统计报表是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按统一规定的表格样式、统一的指标项目、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上而下统一布置,自下而上逐级汇总提供数据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
统计调查误差:在统计调查工作中,总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使得调查结果的统计数据与调查总体实际数值之间存在差距,这种差距我们称为统计调查误差。
登记性误差:登记性误差是由于调查者或被调查者的人为原因错误登记事实而发生的误差。
不管是全面调查还是非全面调查都会产生登记性误差。
从理论上讲,登记性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代表性误差:代表性误差,是指以部分单位代表总体所形成的总体推断值与总体实际值的差异。
这种误差只有非全面调查才有,全面调查不存在。
二、单项选择1~5: B D A D A 6~10: C B D A B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4:×××√ 5~8:××√×四、简答题1、重点调查、典型调查与抽样调查这三种非全面调查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答:重点调查的特点有:1)投入少、调查速度快。
2)结果比较准确。
第二章统计调查

第二章统计调查一、本章学习要点(一)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调查对象搜集原始资料(这些资料就是各个体的标志表现)的活动过程,也包括搜集次级资料。
统计调查是对总体认识的起点,是统计整理与分析的前提。
统计调查必须达到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三个基本要求。
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总体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通常就是普查。
非全面调查则是对研究对象总体的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主要是指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等几种调查方法。
统计调查按调查方法不同,可以分为统计报表、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科学推算。
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通讯法和网上调查等几种。
(二)统计调查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制定调查方案。
统计调查方案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项目、调查时间和地点、调查方式方法、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等内容。
(三)问卷是依统计研究目的和要求,按照一定的理论假设设计出来的,由一系列问题、项目、备选答案及说明所组成的、向被调查者搜集资料的一种工具,在市场调查、社会调查和民意测验中被广泛采用。
问卷按是否由被调查者自填可分为自填式问卷与代填式问卷两种,前者由被调查者自己填答,后者由调查者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来填写。
问卷一般由引言和注释、被调查者基本情况、问题和答案、结语四个部分组成。
问题设计是问卷设计的关键。
根据所搜集资料的内容不同,问题可分为事实性问题、意见性问题和解释性问题;根据回答的方式不同,问题可以分为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
问题设计的原则有: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不能太多;必须是被调查者有能力回答的;避免直接提禁忌的或敏感性的问题;不能有诱导性或倾向性;内容要具体单一;用语要标准规范易懂;排列要讲究逻辑性等等。
统计基础-第二章 统计调查

第三节 统计调查的方式☆ ☆ ☆
系统抽样- 领会
定义:又称为机械随机抽样或等距随机抽样。它是先将 总体中各单位按一定的标志排队,然后每隔一定的距离 抽取一个单位构成样本。
某小区居住着4000户居民,为调查居民食盐摄入量,需抽取40户 居民进行调查,平均每100户抽取1户,操作: 根据户籍资料将居民户从1~4000编号号码,先在1~100中抽取一个 号码,每隔100抽取一名居民户,如第一组中抽取了5号,则5、105、 205、……3805、3905共40户被抽取出来作为样本
原始资料- 识记
次级资料- 识记
第一节 统计调查的相关概念☆ ☆ ☆ 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 识记
基本要求:
准确性:提供的统计调查资料符合客观实际,真实可靠。
及时性:填报单位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统计调查工作并提 供调查资料。 全面性:按照调查任务的要求,做到统计资料全面、系统、 毫无遗漏。 统计调查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是衡量统计工作质量重 要指标,它们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准确性是统计调查的基础, 及时性是统计调查的关键,全面性是统计调查的保障。
第二节 统计调查的方案 ☆ ☆ 调查表—识记
定义:将调查项目按一定结构和顺序排列列成的表格。
调查表的构成—识记
调查表的构成:表头、表体、表脚 表头:调查表的名称 表体:调查的具体内容,它是调查表的主要部分 表脚:调查者或填报人的签名和调查日期等。
第二节 统计调查的方案 ☆ ☆
调查表的构成
表头:调查表的名称
优点:操作简单,对总体的推断误差较小。
第三节 统计调查的方式☆ ☆ ☆
分层抽样- 领会
定义:又称为类型随机抽样、分类随机抽样。它是按照某一 标志,先将总体分成若干组(类),每一组(类)称为一 层,再在层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样。 优点 可以保证样本中包含不同特征的个体,是样本结构与总体 结构比较接近,进而降低对总体推断的误差; 便于调查的组织实施; 可以同时对总体和各组(类)进行推断; 分层抽样对总体推断的误差是四种基本抽样方法中最小的。
第2章统计调查

• 2.3.5 .问卷的结构 • 调查问卷一般可以看成是由三大部分组成 • 1. 卷首语 • (1)称呼、问候。如“××先生、女士:您好”。 • (2)调查人员自我说明调查的主办单位和个人的身份。 • (3)简要地说明调查的内容、目的、填写方法。 • (4)说明作答的意义或重要性。 • (5)说明所需时间。 • (6)保证作答对被调查者无负面作用,并替他保守秘密。 • (7)表示真诚的感谢,或说明将赠送小礼品。 • 2. 正文 • 第一部分包括向被调查者了解最一般的问题 • 第二部分是主要的内容,涉及调查的主题的实质和细节的大量的题目 • 第三部分,一是敏感性或复杂的问题、二是人口基本状况、经济状况 • 3. 结尾 • 问卷的结尾一般可以加上1~2道开放式题目,给被调查者一个自由发表意见的机会。
• 6.试指出下列的变量属于哪个测量层次:
• (1)性别;(2)籍贯;(3)高校教师的职称;(4)民族;(5)温度;(6)宗教信仰;(7) 托福成绩;(8)人的体重;(9)产品等级;(10)每月上课天数。
• 5.某些不能够或不宜用定期统计表搜集的全面统计资料,一般应采取的方法是( )
• ①普查 ②重点调查 ③典型调查 ④抽样调查
•
6.统计数据中,最基本的计量尺度是( )
• ①定类尺度 ②定序尺度 ③定距尺度 ④定比尺度
• 7.工厂对生产的一批零件进行检查,通常采用( )
• ①普查 ②抽样调查 ③重点调查 ④典型调查
• 企业内部报表
原始数据的搜集
• 1. 普查 • (1)普查的概念
• 普查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 查
• (2)普查的方式
• 一种是建立专门的普查机构,配备大量的普查人员,对调 查单位进行直接的登记,如人口普查等;另一种是利用调 查单位的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颁发调查表,由登记单位 填报,如物资库存普查等
统计学第二章统计调查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二)专门调查-重点调查 专门调查-
1、概念:是选择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非全面调查。 、概念:是选择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非全面调查。 重点单位进行的非全面调查
• 重点单位:是指在总体标志总量中所占比重 重点单位: 很大的单位。 很大的单位。 注意:选择重点单位是重点调查的关键。 注意:选择重点单位是重点调查的关键。 2、特点 、
2 - 13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三、统计调查方案
(4)发展和稳定相结合 随着统计调查对象的变化和发展, 随着统计调查对象的变化和发展,在不同时间进行的 同类调查中,对调查项目应该进行适当的调整、 同类调查中,对调查项目应该进行适当的调整、补 充和完善;同时, 充和完善;同时,出于对统计资料可比性以及研究 现象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的考虑, 现象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的考虑,调查项目也应尽 可能保持稳定。 可能保持稳定。
• 调查单位少; 调查单位少; • 调查对象的标志值比较集中于某些单位的场合。 调查对象的标志值比较集中于某些单位的场合。
注意:重点单位的选择是客观的。 注意:重点单位的选择是客观的。
2-9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二)专门调查-典型调查 专门调查-
1、概念:是对总体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有意识地 、概念:是对总体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
表
基 层 报 表
综 合 报 表
2-6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二)专门调查
是为了特定目的专门组织的统计调查方法。 是为了特定目的专门组织的统计调查方法。 专门调查包括四种方法: 专门调查包括四种方法: 普查 重点调查 典型调查 抽样调查
2-7
第二章:统计调查

(二) 抽样调查
1.抽样调查的概念和特点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 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调查单位进行观 察用以推算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 式 。 抽样调查就是一种代表性调查,它是通过 样本的调查来推断总体的方法。随机原则 取样是抽样调查的另一个特点。
2.抽样调查的优越性 (1)经济性。 (2)时效性。 (3)准确性。 (4)灵活性。
(三)重点调查 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对所要调查 的现象总体的全部单位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 进行调查。 所谓重点单位,是着眼于现象量的方面,尽管 这些单位在全部单位中只是一部分,但是它们 的某一主要标志的标志总量在总体标志总量中 占有绝大比重。 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重点调查可以定期进行, 也可以是一次性的。
(三)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可分为直接观察
法、采访法、报告法、问卷调查法Fra bibliotek卫星遥感 法。
§2.2
统计调查方案
一、确定调查目的和任务
二、确定调查对象 三、拟定调查项目 四、设计调查表
五、确定调查时间和时限
六、调查的组织工作
§2.3 统计调查方法
一、统计报表
(一)概念 统计报表是按国家统一规定的表式,统一 的指标项目,统一的报送时间,自下而上 逐级定期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 法。统计报表也是一张调查表,报表中的 指标项目就是调查项目。我国大多数统计 报表要求调查对象全部单位填报,属于全 面调查范畴,所以又称全面统计报表。
第二章 统计调查
导入案例
每年9月份都是新生入学的时候,大家来 自四面八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征,不 同的爱好,不同的家庭情况。辅导员老师 要想了解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以便有针对 性地进行学生管理工作,就需要开展“新 生基本情况”问卷调查活动。 那么,如何根据调查目的,采用适当的方 法,设计出合理的调查问卷呢?这就是本 章要学习的内容。
《统计学》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

分组的形式如下:
1、单项式分组:
一个变量值代表一组。一般适用于离散变量
且变异范围较小。
例:工人按日产量分组: 日产量(件) 20
人数 8
21
10
22
25
23
30
24
7
25
2
2、组距式分组:用一段距离代表一组。一般适用于连续变量
或变异范围较大的离散变量。
例: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
按成绩分组 60分以下 60—70
单一表: 是每个调查单位填写一张表。 (调查项目较多时,采用该类表式。
其特点是可容纳较多的标志,便于整理 分类)
统计调查时间包括二种涵义:
• 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即:标准时间)
• 调查期限:是指进行调查工作的时限。 (包括搜集资料和报送资料 的工作所需的时间)
调查方法包括:
• 直接观察法(其特点是所收集的资料准确,但需花费
占总数比重(%)
(
f
f
)
39.6
2000-2500
187
35.3
2500 以上
133
25.1
合
计
530
100.0
组别(变量)
次数(频数)
频率(比率)
分配数列的概念和种类
种类 以分组标志特征不同分为:
品质数列
变量数列
⑴ 品质数列
例
某班学生的性别构成情况
按性别分组 绝对数人数 比重(%)
男
30
75
调查单位和调查对象
• 调查对象:是指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该总 体是由许多性质相同的调查单位组成。
• 调查单位:是指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它是进行调 查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
第二章统计调查

练习
§3、统计调查方法
学习知识点:
一、普查 1、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 点上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全面调查。(一次性 调查) 2、普查的作用:普查能掌握全面、系统的国情国 力统计资料,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 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
3、普查的特点:普查是一种不连续调查(范 围广、工作量大、耗费人力物力多、组织工 作复杂)
•报告单位也叫填报单位,也是调查对象的 组成要素,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 般是基层企事业组织。
• 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3、正确地确定调查单位的意义
三、调查项目 1、调查项目又称调查纲要,就是依附于调查 单位的基本标志,包括品质标志和数量标 志所构成的标志体系。 2、拟定调查项目要注意的问题:
练习
五、调查资料的检查
1、调查资料的检查包括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和 及时性的检查。 2、调查误差是调查结果与调查现象的真实数量之 间的离差。 3、调查误差的分类: • 登记性误差:由于错误判断事实或者错误登记 事实而发生的误差(全面或非全面调查都可能 有) • 代表性误差:由于只调查现象总体的一部分单 位,这部分单位不能完全反映总体的性质而发 生的误差。(只有非全面调查可能发生)
第二章 统计调查
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掌握各种调查方法
的特点、应用条件,调查方案的制定,并能根 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调查方法搜集资料。
§1、统计调查的意义和种类 §2、统计调查方案 §3、统计调查方法 ★ 思考与练习
§1、统计调查的意义和种类
学习知识点: 一、统计调查的意义和要求: 1、统计调查是按照预定的统计任务,运用科学 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客观实际 搜集资料的全过程。 2、统计调查区别于一般社会调查的主要特征是: (搜集大量的以数字资料为主体的信息) 3、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准确性、及时性、全 面性 (“准中求快,准中求全”)
第二章 统计调查(图片版)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3.确定调查项目和设计调查表
调查经费 调查人员 其他准备
调查什么 何时调查
4.确定调查时间和期限
5.确定其他问题
1.确定调查目的和任务 根本性问题 为什么调查?要解决什么问题? 调查具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意义和作用?
例如:我国人口普查的目的是“为准 确地查清我国在人口数量、地区分布、 构成和素质方面的变化,为科学地制 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 统一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检 查人口政策执行情况,提供可靠的资 料”。
调查时间: 是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即规定所调查的是哪个 时期或时点的资料。 调查期限:
是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 即从调查工作开始到结 束的时间长度。
例如:第六次人口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 11月1日0时”,并要求在“2010年11月1日至10日 完成普查的登记工作”。 2010年11月1日0时就是调查时间, 2010年11月1日至10日就是调查时限。 5.制定调
大学学生花名册 工商企业名录
街道派出所里居民 户籍册
4、抽样比 抽样比是指在抽选样本时,所抽取的样本单位数与总体单位 数之比。 对于抽样调查来说,样本的代表性如何,抽样调查最终推算 的估计值真实性如何,首先取决于抽样框的质量。 5、置信度 置信度也称为可靠度,或置信水平、置信系数,即在抽样对 总体参数作出估计时,由于样本的随机性,其结论总是不确 定的。因此,采用一种概率的陈述方法,也就是数理统计中 的区间估计法,即估计值与总体参数在一定允许的误差范围 以内,其相应的概率有多大,这个相应的概率称作置信度。
(四)典型调查 从调查对象中选择一个或几个具有代 表性的单位进行全面深入调查的调查 方法。
思考
统计学原理-第二章 统计调查

统计设计
客观
统统
现象
计计
数量
调整
表现
查理
推
断
分 析
统计 总体
描
数量
述
特征
分
析
统计研究的程序
第二章 统计调查
重点: 统计调查的意义和种类; 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 统计调查方法及其应用; 问卷设计的原则 难点: 各种统计调查方法
第一节 统计调查的意义和种类
一、统计调查的意义和要求 1、概念:按照统计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 调查方法,有组织、有计划地向调查对象搜 集各项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的过程。
当面访问 电话调查
口头访问 书面形式
个别访问 小组访问
当面访问
调查者与被调查者通过面对 面地交谈而获得资料
有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 口头形式:根据被调查者 的回答取得资料 书面形式:调查人员把调 查表交给被调查者,说明 填表的要求和方法,并解 释有关注意事项,由被调 查者按实际情况填写后, 交调查人员审核收回。
3. 缺点:调查者与被调查者没有直接的语言交流, 调查过程不容易控制,回收率低,回答的质量 可能不高
4. 问卷或表格的发放方式有邮寄、宣传媒介传送、 专门场所分发三种
报告法:由统计工作机构将调查表格分
发给被调查单位,被调查单位根据本单 位统计、会计和业务核算的原始资料和 填报的要求填报,并将填好的调查表格 送回。我国现行的统计报表制度采用的 就是这种方法。
调查表是用来表现调查项目的表格,其目的是保证 统计资料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调查表有单一表和一览 表两种形式。
4.规定调查时间和时限 调查时间指调查资料所属时间。如果调查的是时期
现象,调查时间是资料所反映的起讫时间;如果调查的 是时点现象,调查时间是统一规定的标准时点。
第二讲 统计调查

4、调研人员选择与培训
调查人员的选择 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
调查人员的培训 思想道德教育
掌握多学科的知识
具有调查资料搜集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分析研究能力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性格修养教育
市场调查知识培训 调查业务培训 规章制度教育
三、调查方案设计
明确调查目的 确定调查对象 确定调查项目 设计调查问卷
对生产经营前景或未来发展进行预测: 投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
2、调查策划的内容
调查组织 策划
调查方案 设计
调查表和 问卷设计 调查误差 控制
抽样技术 方案设计
3、调查组织的策划 调查组织是实施调查研究活动的机构
政府统计部门 科研机构 调研咨询公司 企业调研部
调查人员
策划人员、组织人员、监督人员 访问员
第二节 调查的准备
一、调查的一般过程
调 查 目 的
调 查 策 划
正 式 调 查
数 据 整 理
分 析 研 究
撰 写 报 告
二、调查的策划
1、调查内容的分类 识别研究
通过调查认识某项事物:人口分布、 市场环境、供需状况、生活形态; 销售潜力、消费者、顾客满意度
策略研究
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发展问题、政 策实施、产业结构; 企业市场、品牌、价格、促销、销售 渠道、广告
初步设计
拟定备选答案
修改定稿
第三节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全面调查 非全面调查
统计报表
普查
典型调查
重点调查
抽样调查
非专门调查
专门调查
一、统计报表
1、统计报表制度 我国的统计报表制度是一种以全面调查为 主的调查方式,它是由政府主管部门根据统计 法规,以统计表格形式和行政手段自上而下布 置,由企事业单位自下而上层层汇总上报的统 计报告制度。 任务是:经常地、定期地搜集反映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的资料,为各级政府和 有关部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检查计 划执行情况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大学本科生教学记录表(一览表)
课号课序号:072000091 课程名:统计学 学分:3 页码:1
序号 学号 姓名 期末成绩 总成绩 1 2 3 4 5 6 7 … … 18 备注
统计调查的质量要求
• 一、准确性 • 允许存在统计误差,不要求完全正确。 • 二、全面性 • 残缺的资料将无法进行分析,不得遗漏被调查单位 • 三、及时性 • 过时的资料将失去作用,类似药物和食品的有效期 • 四、有效性 • 效果,满足上述三个要求的数据才是有效果的! • 效率,不能收集无关的数据!
▪12
练习:
判断:1.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 果所得到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 2.所谓全面调查就是对总体单位的全部标志都 要进行调查的方法。( )
单选:1.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A、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
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C、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
D、调查资料的来源不同 2.划分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标志是( )
第二章 统计调查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教学总结
工程
第二章 统计调查
管理
★ 第一节 统计数据的来源和质量要求
第二节 统计调查的种类
第三节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第四节 统计方案 第五节 统计资料收…集. 方法计量 第六节 调查误差
▪数据来源
▪ 数据来源
▪原始资料
▪次级资料
▪实验法 ▪调查
▪观察
▪出版物
▪(一)原始资料——直接来源 ▪来自直接的调查和科学实验,统计调查采集 的主要是原始资料。 ▪1.调查数据
填报单位(报告单位):负责上报统计调查 资料的单位。
【例】指出调查对象,调查单位,报告单位 A、工业企业普查 B、工业企业设备普查 C、人口普查 D、农村耕畜调查 E、职工出勤调率调查
注意:1.人口普查的报告单位是每一户。 2.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有时一致 有时不一致
调查对象
调查单位
练习:
单选:调查工业企业职工工资情况时,每个 工业企业是( ) A、调查单位 B、报告单位 C、调查对象 D、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练习:
判断1.专门调查均属于非全面调查( ) 2.采用重点调查搜集资料时,选择的调查单 位是标志值较大的单位。( ) 3.重点调查与抽样调查的目的是一致的,即 都是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来达到对总体 数量特征的认识。( )
第二章 统计调查
第一节 统计数据的来源和质量要求 第二节 统计调查的种类 第三节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统计报表 制度
指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
规定的指标内容,统一规定的报送程序 和报送时间,自上而下的布置和自下而 上的由调查单位逐级提供统计资料的一 种定期取得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
特点
1、统一性 2、时效性 3、准确性
1.精心周密设计、高度统一、规范。 优点 2.回收率高,内容相对稳定,便于资料
多选: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10年 11月1日零时,下列情况应统计人口数的有( )。 A.2010年11月2日出生的婴儿 B.2010年10月31日出生的婴儿 C.2010年10月31日死亡的人 D.2010年11月1日1时死亡的人 E.2010年10月31日出生、11月1日6时死亡的 人
★ 第三节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第四节 统计方案 第五节 统计资料收集方法 第六节 调查误差
普查
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可以 了解总体全面情况
特点 局限 原则
1、政府组织的; 2、周期性; 3、某一时点或一定时期内的重要国情
由于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宜 经常进行
1、规定统一的标准时点 2、规定统一的普查期限 3、 规定调查的项目和指标
(三) 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工具(What) 1、调查项目:调查内容
被调查单位的各个标志的名称 2、调查工具 (1)调查表
(表头、表体、表脚) 单一表:一个调查单位用一张表; 一览表:多个调查单位共一张表。
2005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
准 考 证(单一表)
考试日期
考试
报考
姓名 张海霞
▪
22查表午0000255:单。时 --0000间99---位如单511:340下上0的果一多调表审税科目个查:计法调项一查目张科× ×目项较调目多查码姓名区位的,表张 海 霞统可里计以只243表分登620379413称列记为几一贴免单张个一冠寸照一表调正片面
▪通过调查方法获得的,通常是对社会现象而言,通 常取自有限的总体,例如普查,抽样调查
▪2.实验数据
▪常用于自然科学,目前也被逐渐运用到社会科学中。
▪(二)次级资料——间接来源
▪ 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是指对次级资料的搜集, 即第二手资料的搜集。
▪1.各类专业期刊、报纸、书籍所提供的资料
▪2.统计部门和政府部门公布的有关资料,如各类统 计年鉴
A、资料是否齐全
B、调查单位是否全部
C、调查时间是否连续 D、调查项目的多少
练习:
多选:下列情况的统计调查,哪些属于经常性调查
( 连续性调查 )的是(
)
A、商店的商品库存量
B、原材料的投入
C、全国耕地面积
D、生产设备拥有量
E、产品的销售
第二章 统计调查
第一节 统计数据的来源和质量要求 第二节 统计调查的种类
午9:00-11:30
格填列。 2005-09-14下 会 计
×
准考证号 140501643 顺序号 050100372
如学籍登记卡、固定资产卡片、注册 午2:00-5:30
2005-096641119154 考 点 烟台文化路小学
会计师报名登记表等。 午9:00-11:30
2、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
调查对象:需要进行研究的总体范围, 即调查总体,研究总体
调查单位:是组成调查对象的个体单位,是调查项目 或标志的承担者。
思考:1.研究某市自行车的普查,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2.调查对象和总体、调查单位和总体单位?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是总体和总体单位在统计调查阶段 的具体表现。
★ 第四节 统计方案
第五节 统计资料收集方法 第六节 调查误差
一、确定统计调查的目的(Why) 二、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Who) 三、确定调查项目(what) 四、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When) 五、确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四、 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
(一)确定调查目的
为什么要调查,通过调查要解 决什么样的问题。应该搜集什 么样的资料以及怎么样去搜集 所需的资料。
练习:
单选1.了解全国人口数量应采用哪一种调查方式 ()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2、对居民消费心理的调查宜采用( )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练习:
多选: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共同点是( ) A、两者都是非全面调查 B、两者选取单位都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C、两者都按随机原则选取单位 D、两者都按非随机原则选取单位 E、两者都可以用来推断总体指标
量比重较大的单位)
抽样调查 按照 随机原则 从调查对象中抽取
一部分样本单位进行调查,再用样 本资料推断把握总体的数量特征的 一种非全面调查组织方式
特 点
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单位 目的是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 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控制
优
能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达到 全面调查的目的
点 调查资料的准确性较高、受人为干
练习:
多选:在工业设备普查中( ) 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C、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 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 E、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
练习:
多选:调查单位是( ) A、需要调查的总体 B、需要调查的总体单位负责人 C、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D、负责报告调查结果的单位 E、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
考点地址 烟台市芝罘区文化路53号
2005-09-15下 财务成本 ×
午2:00-5:00 管理
考场号
37 座位号
10
▪注意:1. 考生凭准考证、身份证入场参考;
▪
2. 务必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按
要求填涂准考证号、姓名区位码及答案,错误
填涂,责任自负。
▪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 ▪办公室
▪签发日期:2005年08月19日 ▪47
作 述总体结果
和代表性的总
用 可以补充全面调查的不足
可以用来研究新生事物
体单位,中等 典型、先进典 型、落后典型
方 解剖麻雀;划类选典;抓两头 法
典型调查
总体单位
调查单位
对典型单位进行调 查,典型单位的选 择并不一定按规模
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的目标 模式是:
建立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 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以必要 的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和科学的 推断为辅助手段的调查方法体系 模式
中只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 进行调查
的一种非全面调查组织方式
作用
能以较少的投入和较快 的速度取得总体基本情
况及变动趋势的资料
局限 只适用于客观存在着 重点单位的情况
这些单位数目 不多,但其标 志值在总体标 志总量中占有 较大比重,能 反映总体的基
本情况
重点调查-非全面、报告法
总体单位
调查单位
只调查重点单位(单位数 不多但其标志量占标志总
▪11
(二)按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
统计报表: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表式和要求,自
上而下的统一布置,自下而上的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 定期的调查方法。
专门调查:为研究某些专门问题而由调查单位组
织的多属一次性调查。
▪(三)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