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复垦编制规程2011 4金属矿
金属矿山土地复垦
⑵ 临时性占地 临时性占地包括尾矿输送管线铺设占地、
表土堆存场、临时排渣场等占地。
⑶挖损压占破坏土地 包括露天采场、尾矿库、排土场等,矿山
最大、最严重,土地复垦重点。
⑷诱发破坏土地 地下采空区诱发的塌陷地是间接破坏土地,
为永久性破坏。塌陷地具有明显的时间滞后效 应,往往在采空区形成后若干年才能稳定。
深部开采 中西部开发(驱龙、玉龙) 复杂难选矿开发(袁家村) 低品位矿石开采(安徽霍邱)
开采规模与强度加大,破坏土地面积增 加,生态环境影响加剧,土地复垦任务 越来越重。
2
2
DBMaker Introduction
2013/4/1
1.2金属矿开采土地破坏现状
露天开采境界 上口 :
2340×2080 m 终了境界 下口:
400×250m
爆破警戒范围 :200m
⑵露天采场分类
山坡型露天采场:开采台阶不形成封闭圈,一 部分是边坡,一部分是地形线。矿山生产时一 般矿石是下坡运输,自然排水。
凹陷露天采场:开采台阶形成封闭圈,全部由 边坡组成。矿山生产时一般矿石是上坡运输, 机械排水。
上层水回用堆浸喷淋
底部水用于提铜
祝家废石堆浸厂堆浸集液库 (堆浸液含铜为800mg/l,底部浓度高,上层浓度低,
下部溶液泵提升用于萃取-电积提取铜,上部溶液泵打 回祝家废石堆用于循环堆浸)
酸性水污染
污染河流水系:鱼虾绝迹、 如灌溉,则粮食减产, 有的伴随重金属污染、 造成土壤污染
地形坡度:陡坡一般60~70° 、岩质坡 表层物质:表面为岩石,未风化;无表土覆盖;
土壤肥力:有机质、N、P、土壤微生物极低 潜在污染物:在雨水淋溶作用下有的产生污染物(酸性岩)。
基本农田 开发 复垦
基本农田开发复垦基本农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划定为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为国家保护的基本农田,请查询当地县或乡镇一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或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图,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程,比耕地的黄色稍微深一点黄色标明的地块为基本农田。
开发:乡镇一级可以通过向上级政府规划以及国土部门进行申请,通过县一级以上人民政府通过当地国土部门向上级国土部门申请,在完成先补后占原则(即补充相应耕地)和完成土地征用(向集体进行土地补偿)工作后可以对耕地进行使用权转换,即集体用地转为国有用地,再通过招拍挂的形式出让土地给企业、工业园,也可以以划拨的形式划拨给工业园,时间是50年。
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如果要对耕地进行开发利用,将耕地变为新增建设用地,则必须满足先补后占,占一补一的原则,也就是事先要补充新的耕地形成耕地储备指标,才能进行耕地征用。
一般来说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都可以用于新增耕地面积。
什么人或单位能做土地复垦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2012年12月11日国土资源部第4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第一条为保证土地复垦的有效实施,根据《土地复垦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土地复垦应当综合考虑复垦后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生产建设活动造成耕地损毁的,能够复垦为耕地的,应当优先复垦为耕地。
第三条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明确专门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土地复垦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城乡规划、铁路、交通、水利、环保、农业、林业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和行业指导监督。
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土地复垦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第四条除条例第六条规定外,开展土地复垦调查评价、编制土地复垦规划设计、确定土地复垦工程建设和造价、实施土地复垦工程质量控制、进行土地复垦评价等活动,也应当遵守有关国家标准和土地管理行业标准。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
样品检测
分析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土壤质地、土壤 有机质、pH值等)以及与生产建设项目相关 的特征污染物。
公众调查
调查公众对土地复垦利用方向的意愿、复 垦标准与措施等。 调查对象应包括土地复垦义务人、土地使 用权人、土地所有权人、政府相关部门(国 土、城建、林业、水利、农业、环保等)、 土地复垦专家及相关权益人等。 调查宜采用座谈会、问卷调查及走访等形 式。
复垦目标
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是整个复垦方案最核心部分,准确、科学与否,直接影
响到整个复垦方案的编制质量。拟破坏土地预测和适宜性评价是重中之重。
土地损毁分析与预测
已损毁土地现状
明确项目区已损毁土地的损毁类型、范 围、面积及损毁程度等。分析已损毁土地被 重复损毁的可能性。说明已损毁土地已复垦 情况,包括复垦面积、范围、复垦方向及复 垦效果等。附损毁土地及复垦情况图片。
土地损毁环节与时序
说明生产建设过程中可能导致土地损毁 的生产(建设)工艺及流程。
拟损毁土地的预测 依据项目或工程类型、生产建设方式、 地形地貌特征等,确定预测方法。 分时段和区段预测土地损毁的方式、面 积、程度等。 结合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进行土地损毁程 度分级,分级应参考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规 定的划分标准,也可结合类比确定。 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围确定 依据土地损毁分析与预测结果,合理确 定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围,应提供西安80系 拐点坐标。
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
明确评价依据及过程,列表说明各评价单元
复垦后的利用方向、面积、限制性因素等。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根据原
土地利用类型、土地损毁情况等,在经济可 行、技术合理的条件下,确定拟复垦土地的 最佳利用方向,划分土地复垦单元。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及整体要求
(一)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
1、组成
第1部分:通则
TD/T 1031.1-2011
第2部分:露天煤矿 TD/T 1031.2-2011
第3部分:井工煤矿 TD/T 1031.3-2011
第4部分:金属矿
TD/T 1031.4-2011
第5部分:石油天然气(含煤层气)项目 TD/T 1031.5-2011
据有关资料介绍,发达国家土地复垦率一般为70%-80%,而在我国 的土地复垦率只达到25%。因此,对于中国这个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 家,开展土地复垦工作,已经十分紧迫,对于有效缓解人地矛盾,改善 被破坏区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土地复垦的概念和形势
(四)我省土地复垦面临的现状
二、土地复垦政策发展历程
(一)国家土地复垦政策汇总 (二)河北省土地复垦政策汇总 (三)有关土地复垦方案的法规 (四)具体规定
二、土地复垦政策发展历程
(一)国家土地复垦政策汇总
经过对自1982年至2014年国家有关土地复垦政策 进行梳理,共计19项。
国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地复垦政策汇总表
土地复垦条例及实施办法确定的各级国土部门主要职责
现状分析与评价
土
土地损毁预测
地
复
土地复垦 适宜性评价
垦
方
确定复垦目标
案
编
选定复垦标准
制 工
工程设计及工程量 测算
作
程
实施计划安排
序
投资估算
方案实施保障措施
方案编制前期工作 拟定初步方案 方案协调论证
资料收集 野外调研 样品检测
公众调查参与
编制复垦方案
四、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
2011版土地复垦编制规程
《2011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第17号文件
开本:16开7册
原价:179元优惠价:170元(货到付款包邮)
下列推荐性行业标准已通过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
术委员会审查,现予批准、发布,于2011年4月30日起实施。
编号如下:
TD/T1031.1-2011《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1部分:通则》;定价:53.00
TD/T1031.2-2011《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2部分:露天煤矿》;定价:20.00
TD/T1031.3-2011《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3部分:井工煤矿》;定价:20.00
TD/T1031.4-2011《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4部分:金属矿》;定价:18.00
TD/T1031.5-2011《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5部分:石油天然气(含煤层气)项目》;定价:24.00
TD/T1031.6-2011《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6部分:建设项目》;定价:20.00
TD/T1031.7-2011《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7部分:铀矿》。
定价:24.00。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方案 编制指南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中华人民**国国土资源部2016年12月前言根据《土地复垦条例》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矿山企业必须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为了切实减少管理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矿山企业负担,将现由矿山企业分别编制的《土地复垦方案》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合并编制.为指导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特制订《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本指南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方案信息表,第二部分编写提纲,第三部分编写技术要求,第四部分方案格式.第一部分方案信息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信息表第二部分编写提纲前言一、任务的由来二、编制目的三、编制依据四、方案适用年限五、编制工作概况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一、矿山简介二、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第二章矿区基础信息一、矿区自然地理<一>气象<二>水文<三>地形地貌<四>植被<五>土壤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一>地层岩性<二>地质构造<三>水文地质<四>工程地质<五>矿体地质特征三、矿区社会经济概况四、矿区土地利用现状五、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六、矿山及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一、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一>评估范围和评估级别<二>矿山地质灾害现状分析与预测<三>矿区含水层破坏现状分析与预测<四>矿区地形地貌景观<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破坏现状分析与预测<五>矿区水土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与预测三、矿山土地损毁预测与评估<一>土地损毁环节与时序<二>已损毁各类土地现状<三>拟损毁土地预测与评估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二>土地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围<三>土地类型与权属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一>技术可行性分析<二>经济可行性分析<三>生态环境协调性分析二、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一)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三)水土资源平衡分析(四)土地复垦质量要求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预防<一>目标任务<二>主要技术措施<三>主要工程量二、矿山地质灾害治理<一>目标任务<二>工程设计<三>技术措施<四>主要工程量三、矿区土地复垦<一>目标任务<二>工程设计<三>技术措施<四>主要工程量四、含水层破坏修复<一>目标任务<二>工程设计<三>技术措施<四>主要工程量五、水土环境污染修复<一>目标任务<二>工程设计<三>技术措施<四>主要工程量六、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一>目标任务<二>监测设计<三>技术措施<四>主要工程量七、矿区土地复垦监测和管护<一>目标任务<二>措施和内容<三>主要工程量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一、总体工作部署二、阶段实施计划三、近期年度工作安排第七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一、经费估算依据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经费估算<一>总工程量与投资估算<二>单项工程量与投资估算三、土地复垦工程经费估算<一>总工程量与投资估算<二>单项工程量与投资估算四、总费用汇总与年度安排<一>总费用构成与汇总<二>近期年度经费安排第八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一、组织保障二、技术保障三、资金保障四、监管保障五、效益分析六、公众参与第九章结论与建议附件:一、附图<一>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图<二>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图<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测图<四>矿区土地损毁预测图<五>矿区土地复垦规划图<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二、附表三、其他附件第三部分编写技术要求1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与矿山生产建设有关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2 方案服务年限与基准期的确定新建矿山的方案适用年限根据开发利用方案确定,生产矿山的方案适用年限原则上根据采矿许可证的有效期确定.方案基准期按以下原则确定:新建矿山以矿山正式投产之日算起;生产矿山以相关部门批准该方案之日算起.3 规范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958-2015 区域地质图图例GB/T 12328-1990 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 12719-1991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T 14538-1993 综合水文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 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30-2013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3100-3102-1993 量和单位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11607-1989 渔业水质标准GB 15618-200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6453-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8337.2-2001 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 19231-2003 土地基本术语DZ/T 0157-1995 1:5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 0179-1997 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DZ/T 0218-2006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 0219-2006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 0220-2006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 0221-2006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SL/T183-2005 地下水监测规范TD/T 1012-2000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HJ/T 192-2015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LY/T 1607-2003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NY/T 1120-2006 耕地质量验收技术规范NY/T 1634-2008 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NY/T 1342-2007 人工草地建设技术规程TD/T1007-2003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TD/T1014-200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36-2013 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 1044-2014 生产项目土地复垦验收规程DZ/T0223-201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TD/T1031-2011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4 术语与定义4.1 矿山地质环境采矿活动所影响到的岩石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客观地质体.4.2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受采矿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地质环境破坏的现象.主要包括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水土环境污染等.4.3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按照一定的指标要求和技术方法,定性或定量地评价和估算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4.4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对主要矿山地质环境要素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的时空动态变化的观测.4.5 含水层破坏含水层结构改变、地下水位下降、水量减少或疏干、水质恶化等现象. 4.6 地形地貌景观<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破坏因矿山建设与采矿活动而改变原有的地形条件与地貌特征,造成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等破坏现象.4.7 土地复垦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4.8 土地复垦率复垦的土地面积占复垦责任范围土地面积的百分比.4.9 生产项目具有相应审批权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批准采矿权的开采矿产资源、挖沙采石、烧制砖瓦等项目.4.10 土地损毁人类生产建设活动造成土地原有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的过程,包括土地挖损、塌陷、压占和污染等损毁类型.4.11 水土环境污染因矿山建设、生产过程中排放污染物,造成水体、土壤原有理化性状恶化,使其部分或全部丧失原有功能的过程.4.12 永久性建设用地依法征收并用于建设工业场地、公路和铁路等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及相关用途的土地.4.13 复垦区生产建设项目损毁土地和永久性建设用地构成的区域.4.14 土地复垦责任范围复垦区中损毁土地及不再留续使用的永久性建设用地构成的区域.5 总则5.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是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和监测及土地复垦的技术依据之一.本方案不代替相关工程勘查、治理设计.5.2 矿山建设项目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纳入本方案中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参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有关要求和技术规范执行.5.3 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经济可行、合理利用"的原则.5.4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应在矿山地质环境和矿区土地复垦调查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或矿山开采设计等基础上编制,并符合相关规划.5.5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区域范围包括开采区及采矿活动的影响区.5.6 矿山企业扩大开采规模、扩大矿区范围或变更用地位置、改变开采方式的,应当重新编制或修订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5.7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义务人和方案编制单位应对方案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负责.5.8 建筑用砂石粘土、油气、水气类的矿山,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可依据相关规范简化编制.6 工作程序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按图1程序进行.图1 工作程序框图7 矿山基础信息调查7.1 矿山地理位置矿山与附近城镇的位置关系,矿山所在的县<区>、乡镇村组,矿区拐点坐标<图形文件采用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投影方式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分带采用3度或6度分带>,交通状况<交通位置图>.7.2 矿山自然概况主要包括气候、水文、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等.具体要求参照TD/T1031.1-2011中的6.3.2条款.7.3矿区社会经济概况主要包括人口、农业、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等.具体要求参照TD/T1031.1-2011中的6.3.3条款.7.4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收集矿山开采设计或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重点了解以下内容:采矿用地组成、矿山生产规模、矿山开拓布局、开拓工程参数、剥采比或采掘比、开采段高、采矿方法、掘进施工工艺、采矿生产工艺、采场生产能力、采场技术参数和接续方式,矿山批准的开采层位、开采范围、开采深度、矿山资源及储量、矿山设计生产服务年限、年生产能力,采区布置、矿山阶段划分、开采接替顺序、开采方式、顶板管理方法,矿山防水方法、表土堆放方案、规模、面积,矿山固体废弃物和废水的排放量、处置情况等.还应收集以下图件:总工程平面布置图、地下开采矿山开拓系统平面图与剖面图、露天开采矿山地表开采境界和底部境界图等.7.5矿山开采历史与现状7.5.1 矿山开采历史情况,包括矿权的延续和变更、矿权人情况、采矿许可证取得情况,历史时期矿山开采范围、层位、开采方式、深度、生产规模、开采量、开采年限等.7.5.2 矿山现状情况,包括划定矿区范围批复及矿山采矿许可证情况,矿山生产状态、开采范围、层位、开采方式、深度、开采规模、矿山剩余生产服务年限等.7.6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损毁现状7.6.1 根据最新土地年度变更调查成果,重点了解以下内容:矿区土地利用类型、数量、耕地质量、是否涉及基本农田、土地权属等,是否办理了用地手续.具体要求参照TD/T1031.1-2011中的6.4.2条款.矿区土地利用现状表与土地利用权属表参照TD/T 1031.1-2011附录F中表F.1和表F.2.7.6.2 矿山开采以来矿区各类土地的损毁与土地复垦情况,参照TD/T1031.1-2011中的6.4.1.2条款.7.7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破坏、水土环境污染等,具体要求参照DZ/T0223-2011中的6.3.4、6.3.5和6.3.6条款.7.8 矿山及周边土地复垦与地质环境治理案例收集矿区及周边土地复垦与地质环境治理案例,并进行类比分析.8 矿区土地损毁评估与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8.1 矿区土地损毁现状分析评估8.1.1 矿区土地损毁现状分析评估应对照损毁前地形地貌景观、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土地生产力及生物多样性等进行评估.8.1.2 评估时应结合土地损毁的环节与时序,说明矿山生产建设过程中可能导致土地损毁的生产建设工艺及流程.明确项目区已损毁土地的类型、范围、面积及损毁程度.分析已损毁土地被重复损毁的可能性.说明已损毁土地已复垦情况,包括复垦面积、范围、复垦方向及复垦效果.8.2 矿区土地损毁动态预测评估8.2.1 矿区土地损毁动态预测评估应依据项目或工程类型、生产建设方式、地形地貌特征等,确定拟损毁土地的预测方法,预测拟损毁土地的方式、类型、面积、程度.生产服务年限较长的矿山需分时段和区段预测土地损毁的方式、类型、面积、程度,并结合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进行土地损毁程度分级.分级应参考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规定的划分标准,也可结合类比确定,尤其是山区、丘陵区的井工开采的矿山.8.2.2 矿区土地损毁现状分析评估与动态预测评估以及应附图件,参照TD/T 1031-2011<通则、露天煤矿、井工煤矿、金属矿、石油天然气>中的6.4.1、6.4.2、6.4.3条款,以及DZ/T0223-2011中的7.2.2和7.2.3条款规定的执行.8.3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评估在资料收集和调查的基础上,详细阐述已产生的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破坏和水土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分布、规模、特征和危害等,分析评价上述问题的影响.具体要求参照DZ/T0223-2011中的7.2.2、7.3和7.4条款.8.4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测评估在分析已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基础上,依据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和开采计划,结合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分析阐述未来矿产资源开发可能引发的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破坏和水土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分布、规模、特征和危害等,预测评估上述问题的影响.具体要求参照DZ/T0223-2011中的7.2.3、7.3和7.4条款.8.5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具体要求参照DZ/T0223-2011中的8.1和8.2条款.9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9.1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根据采矿活动已产生的和预测将来可能产生的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破坏和水土环境污染等问题的规模、特征、分布、危害等,按照问题类型分别阐述实施预防和治理的可行性和难易程度. 9.2 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9.2.1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按TD/T 1031.1-2011中的6.4.2条款执行.9.2.1.1土地利用类型a〔列表说明复垦区及复垦责任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数量、质量、损毁类型与程度,说明基本农田所占比例、农田水利和田间道路等配套设施情况、主要农作物生产水平.b〔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应采用GB/T 21010-2007,明确至二级地类.土地利用现状的统计数据应与所附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上的信息一致.c〔土地利用现状表参见TD/T 1031.1-2011中的附录F.9.2.1.2土地权属状况a〔说明复垦区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状况.集体所有土地权属应具体到行政村或村民小组.需要征<租>收土地的项目应说明征<租>收前权属状况.b〔土地利用权属表参见TD/T 1031.1-2011中的附录F.9.2.2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一般按TD/T 1031.1-2011中的6.4.4条款执行.a〔露天煤矿还应按TD/T 1031.2 的6.4.4条款执行.b〔井工煤矿还应按TD/T 1031.3 的6.4.3条款执行.c〔金属矿还应按TD/T 1031.4 的6.4.4条款执行.d〔石油天然气项目还应按TD/T 1031.5 的6.5.1条款执行.e〔铀矿还应按TD/T 1031.7 的6.4.4条款执行.9.2.2.1根据对损毁土地的分析和预测结果,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 9.2.2.2明确评价依据及过程,列表说明各评价单元复垦后的利用方向、面积、限制性因素.9.2.2.3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充分尊重土地权益人意愿的前提下,根据原土地利用类型、土地损毁情况、公众参与意见等,在经济可行、技术合理的条件下,确定拟复垦土地的最佳利用方向<应明确至二级地类>,划分土地复垦单元.9.2.2.4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与步骤参见TD/T 1031.1-2011中的附录C. 9.2.3水土资源平衡分析一般按TD/T 1031.1-2011中的6.4.5条款执行,铀矿还应按TD/T 1031.7-2011中的6.4.5条款执行.9.2.3.1应结合复垦区表土情况、复垦方向、标准和措施,进行表土量供求平衡分析.9.2.3.2 需外购土源的,应说明外购土源的数量、来源、土源位置、可采量,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无土源情况下,可综合采取物理、化学与生物改良措施.9.2.3.3 复垦工程中涉及灌溉工程的,应进行用水资源分析,明确用水水源地和水量供需及水质情况.9.2.3.4 铀矿还应结合铀废石场、尾矿库及其他场所防氡析出标准要求,设计所需覆盖层厚度,并测算所需土方量.9.2.4 土地复垦质量要求一般按TD/T1031.1-2011中的6.5.1条款和TD/T 1036-2013相关条款执行.金属矿还应按TD/T1031.4-2011中的6.5.1条款执行;石油天然气矿还应按TD/T 1031.5-2011中的6.6.1条款执行;铀矿还应按TD/T 1031.7-2011中的6.5.1条款执行.9.2.4.1依据土地复垦相关技术标准,结合复垦区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复垦方向提出不同土地复垦单元的土地复垦质量要求.9.2.4.2 土地复垦质量制定不宜低于原<或周边>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质量与生产力水平.复垦为耕地的应符合当地省级土地开发整治工程建设标准的要求;复垦为其他方向的建设标准应符合相关行业的执行标准.10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设计依据矿山所涉及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类型,做出工程设计.10.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预防工程阐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预防工程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预防措施.a>矿山地质灾害预防措施,参照DZ/T0223-2011中的9.1.1条款.b>含水层保护措施,参照DZ/T0223-2011中的9.1.2条款.c>地形地貌景观<地质遗迹、人文景观>保护措施,参照DZ/T0223-2011中的9.1.3条款.d>水土环境污染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提高矿山废水综合利用率,减少有毒有害废水排放,防止水土环境污染;采取污染源阻断隔离工程,防止固体废物淋滤液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采取堵漏、隔水、止水等措施防止地下水串层污染.e>土地复垦预防控制措施,参照《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一部分通则>TD/T1031.1-2011中的6.5.2条款.10.2 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阐明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目标任务、主要工程措施和工程量.具体工程措施参照DZ/T0223-2011中的9.1.1、9.2.2、9.2.3、9.2.4条款.10.3 矿区土地复垦工程依据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结果,阐明土地复垦的目标任务、主要工程措施和工程量.一般按TD/T1031.1-2011中的6.6.1条款执行.露天煤矿还应按TD/T1031.2-2011中的6.6.1条款执行;井工煤矿还应按TD/T1031.3 -2011中的6.6.1条款执行;金属矿还应按TD/T1031.4-2011中的6.6.1条款执行;石油天然气矿还应按TD/T1031.5-2011中的6.7.1条款执行;铀矿还应按TD/T1031.7 -2011中的6.6.1条款执行.10.3.1根据确定的土地复垦方向和质量要求,针对不同土地复垦单元不同措施进行复垦工程设计.土地复垦质量要求参照TD/T1036-2013执行.10.3.2工程措施的设计内容包括:确定各种措施的主要工程形式及其主要技术参数.工程措施的设计可根据项目类型、生产建设方式、地形地貌、区域特点等有所侧重,主要工程设计应附平面布置图、剖面图、典型工程设计图.10.3.3生物措施的设计内容包括:植物种类筛选、苗木<种籽>规格、配置模式、密度<播种量>、土壤生物与土壤种子库的利用、整地规格等.10.3.4化学措施的设计内容包括:复垦土地改良以及污染土地修复等.10.3.5监测措施的设计内容包括:监测点的数量、位置及监测内容<土地损毁情况与土地复垦效果>.10.3.6管护措施的设计内容包括:管护对象、管护年限、管护次数及管护方法.10.4 含水层修复工程根据含水层结构及地下水赋存条件,结合采矿工程,在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分析和预测分析的基础上,详细说明含水层修复工程的目标、任务、具体措施、主要内容、工程量等.具体要求参照DZ/T0223-2011中的9.2.5条款.10.5 水土环境污染修复工程阐明水土环境污染修复工程的目标任务、主要工程措施和工程量.水土环境污染修复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处置方法和化学处置方法.污染土地的治理修复可参照TD/T1036-2013中的6.1.4.1条款.10.6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在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分析和预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和开采设计,详细说明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的目标、任务、监测对象、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要求等.具体要求参照DZ/T0223-2011中的9.3.1和9.3.2条款.10.7 矿区土地复垦监测和管护工程10.7.1矿山土地复垦监测矿山土地复垦监测包括土地损毁监测和复垦效果监测两方面.其中,复垦效果监测部分包括:土壤质量监测、植被恢复情况监测、农田配套设施运行情况监测等.阐明土地复垦监测的目标任务、监测点的布设、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频率及技术要求、监测时限等.10.7.2 矿山土地复垦管护管护工程主要包括复垦土地植被管护和农田配套设施工程管护等.主要内容是对林地、果园地、草地等的补种,病虫害防治,排灌与施肥,以及对农田排灌设施的管护等.植被管护时间应根据区域自然条件及植被类型确定,一般地区3-5年,生态脆弱区6-10年.11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11.1根据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设计,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总体目标任务,说明总工程量构成,做出矿山服务期限内的总体工作部署和实施计划.11.2按照矿山所涉及的各类工程,分别部署落实工程实施期限,重点细化方案适用期限内的工程实施计划,按年度阐明工作安排.11.3生产建设服务年限超过5年的,原则上以5年为一个阶段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安排,应明确每阶段的目标、任务、位置、单项工程量及费用安排.生产建设服务年限小于5年的,应分年度细化工作任务及工作部署,并制定第一个年度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实施计划.12 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按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两个方面分别估算经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包括: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预防工程、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含水层修复工程、水土环境污染修复工程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土地复垦工程包括矿区土地复垦工程和矿区土地复垦监测和管护工程.。
2011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解读
确定复垦目标 选定复垦标准
工程设计及工程量测 算 实施计划安排 投资估算 方案实施保障措施
拟定初步方案
公众调查参与 方案协调论证
编制复垦方案编制
二、《规程》要点剖析——内容
方案中必须 回答的问题
1 2 即将损毁的土地 目前是什么样? 生产建设后土地 会损毁成什么样?
咨询论证要点
项目概况和项目区土地利用状 况是否明确、真实 损毁土地分析预测的方法及结 果是否正确
二、《规程》要点剖析——结构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与定义
4、总则 5、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程序 6、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内容 7、方案编制的成果
附录A 报告编排格式 附录B 报告表 附录C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 与步骤 附录D 土地复垦工程项目划分 附录E 土地复垦投资估算表 附录F 文本中的表格 附录G 土地复垦费用监管协议 (双方) 附录H 土地复垦费用监管协议 (三方) 附录I 本规程用词说明
土地复垦的可行性评价是否科学, 确定的土地复垦的目标任务是否 完整,复垦方向是否合理 土地复垦标准是否符合当地实 际,复垦措施是否具体可行
3 打算复垦成什么?
4 打算复垦成什么样? 怎样复垦?
二、《规程》要点剖析——内容
土地复垦工程设计是否全 面合理,投资估算 是否充 足 土地复垦费用及工作计划安 排是否合理
项目区的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三)项目概况
生物 项目区所在地的植被,天然植被包括地带性植物群落 类型、组成、结构、分布、覆盖度(郁闭度)和高度。人 工植被包括当地栽植的乔木林、灌木林、人工草地及农作 物类型。附不同植被类型图片。 水文 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系及地下水(特别是潜水埋深) 赋存情况;附地表水系图。 地质 项目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附地层综合柱状图。
国务院令(2011)第592号 土地复垦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11)第592号《土地复垦条例》已经2011年2月22日国务院第14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二○一一年三月五日土地复垦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规范土地复垦活动,加强土地复垦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第三条生产建设活动损毁的土地,按照“谁损毁,谁复垦”的原则,由生产建设单位或者个人(以下称土地复垦义务人)负责复垦。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无法确定土地复垦义务人的生产建设活动损毁的土地(以下称历史遗留损毁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复垦。
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复垦。
第四条生产建设活动应当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不占或者少占耕地;对依法占用的土地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土地损毁面积,降低土地损毁程度。
土地复垦应当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经济可行、合理利用的原则。
复垦的土地应当优先用于农业。
第五条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土地复垦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土地复垦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和各自的职责做好土地复垦有关工作。
第六条编制土地复垦方案、实施土地复垦工程、进行土地复垦验收等活动,应当遵守土地复垦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应当遵守土地复垦行业标准。
制定土地复垦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应当根据土地损毁的类型、程度、自然地理条件和复垦的可行性等因素,分类确定不同类型损毁土地的复垦方式、目标和要求等。
第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土地复垦监测制度,及时掌握本行政区域土地资源损毁和土地复垦效果等情况。
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土地复垦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汇总和发布土地复垦数据信息。
矿山土地复垦的编制
采矿1102 20111948 杨蕾
Logo
主要内容
1 2 3 4 5 6
前言 矿区及其所在地区概括 土地破坏状况 土地复垦的可行性评价 预防控制与复垦措施 复垦工程设计与工程量计算
7 复垦计划安排、投资概算、效益分析、保障措施
前言
• 编制任务来源 • 编制依据 • 复垦范围与项目的服务年限 • 矿山项目区土地权属 • 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 依据要充分(依据工程量、估算定额标准、当
地经济和物价水平);
• 对影响土地复垦投资额的因素进行合理预期; • 费用构成要合理(费用包括工程施工费、设备
费、其他费用、不可预见费等部分);
• 应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考虑动态投资。
土地复垦效益分析
• 经济效益:依据复垦方向,结合当地的物价水
平,合理地确定每公顷的经济效益。
土地复垦的可行性评价
•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分析预测因土地的破坏对地表、地下水、土壤、 生物等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属开发性评价,为确 定其最佳开发利用方向,需作多宜性评价,提出 多个评价结果的复垦方案。综合考虑政策、生 态、公众意愿和自然经济状况,对这些方案进 行类比分析,推荐确定优化的复垦规划 (制图 复垦后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空间分布)
服务年限应当与项目许可证批准年限保持一致。 复垦的滞后,复垦的服务年限可适当长于项目服务年限, 但原则上不能少。 对于开采年限超过30年的项目的土地复垦方案,应当以30 年为标准,考虑采区(盘区)或工作面的完整性,可以略 高于或低于30年。
矿区及其所在地区概况
• 自然环境状况 • 社会经济概况
最新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
通则部分规定了生产建设活动损毁土地复垦方 案编制的一般原则、内容、方法和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下列损毁土地的土地复垦方案编 制:
露天采矿、烧制砖瓦等地表挖掘造成损毁的 土地;
地下采矿等造成地表塌陷的土地;
堆放采矿剥离物、废石、矿渣、粉煤灰、冶 炼渣等固体废弃物压占的土地;
能源、交通、水利等建设活动造成损毁的土 地;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
提纲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主要内容: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露天煤矿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井工煤矿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金属矿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石油天然 气(含煤层气)项目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案例分析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
生产建设项目性质、规模、地点或所采用的 生产工艺等发生重大变化的,复垦义务人应 重新组织编制土地复垦方案。
土地复垦方案包括“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和“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
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应当由具备与土地复垦 规划、设计相关资质或业绩的单位承担。土 地复垦义务人和方案编制单位应对方案的真 实性和科学性负责。
法律规定的其他生产建设活动造成损毁的土 地。
2、总则
凡已经或可能因挖损、塌陷、压占、污染等 原因对土地造成损毁的生产建设项目,土地 复垦义务人均应编制土地复垦方案。
对已投产、已建成或正在建设尚未完工的生 产建设项目,应针对尚未履行的复垦义务按 照本规程补充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新建、改 扩建生产建设项目应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或初 步设计阶段完成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工作。
(3)土地损毁情况,含已损毁和拟损毁土地 的面积、地类、损毁类型和程度等;
(4)说明土地复垦目标,含拟复垦土地的地 类、面积和复垦率等;
金属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规范-最新国标
目次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定义 (3)4 总则 (5)5 技术路径 (6)6 基础调查与问题识别诊断 (8)7 可行性分析 (9)8 复垦修复方案编制要求 (10)9 工程技术要求 (11)10 工程管护、跟踪监测及适应性管理 (15)附录A(规范性)金属矿山生态问题严重程度分级表 (17)金属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生产金属矿山复垦修复的总则、技术路径、基础调查与问题识别诊断、可行性分析、复垦修复方案编制、工程技术、工程管护、跟踪监测与适应性管理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金属矿(放射性矿除外)开采过程中的矿山复垦修复工作,闭矿后的复垦修复工作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GB 18598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T 2101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38360 裸露坡面植被恢复技术规范GB/T 38509 滑坡防治设计规范GB/T 4011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GB/T 50434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DZ/T 0287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程NY/T 1342 人工草地建设技术规程TD/T 1031.4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4部分:金属矿TD/T 1036 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 1048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规范TD/T 1049 矿山土地复垦基础信息调查规程TD/T 1068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编制规程TD/T 1070.1 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第1部分通则3 术语和定义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 mine land reclamat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对矿产资源开采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土地损毁和植被破坏等问题,依靠人工支持引导和自然恢复力,采取预防和复垦修复措施,使矿山地质环境达到安全稳定、潜在污染风险得到控制、损毁土地得到复垦利用、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恢复或改善的活动,简称“复垦修复”。
最新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2010-4-19
1.1.1.1.1.2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2010-4-19)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ICS××.××TD P××备案号: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行业标准TD/T1031.1.1-2011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Regulation on Compiling Land Reclamation Plan-General Rules(征求意见稿)××××-××-××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目次前言 (III)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 (1)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基本术语和定义 (2)4 总则 (4)5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程序 (4)5.1 前期工作 (5)5.2 拟定初步方案 (6)5.3 方案协调论证 (6)5.4 编制复垦方案 (6)6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内容 (6)6.1 前言 (6)6.2 编制总则 (7)6.3 项目概况 (7)6.4 土地复垦方向可行性分析 (8)6.5 土地复垦标准与措施 (9)6.6 土地复垦工程设计及工程量测算 (10)6.7 土地复垦服务年限与复垦工作计划安排 (11)6.8 土地复垦投资估(概)算 (11)6.9 土地复垦效益分析 (12)6.10 保障措施 (12)7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成果 (13)7.1 报告 (13)7.2 附图 (13)7.3 附件 (13)附录 A (规范性附录)报告编排格式 (14)A.1 报告构成 (14)A.2 报告编写要求 (14)A.3 报告格式 (14)A.3.1 层次划分与编号 (14)A.3.2 字体与字号 (15)A.3.3 表格的规定 (15)A.3.4 图的规定 (16)A.3.5 公式的规定 (16)附录 B (规范性附录)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 (19)附录 C (资料性附录)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与步骤 (24)C.1 评价原则和依据 (24)C.1.1 评价原则 (24)C.1.2 评价依据 (24)C.2 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 (24)C.2.1 评价体系 (24)C.2.2 评价方法 (24)C.3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步骤 (25)C.3.1 评价范围和初步复垦方向的确定 (25)C.3.2 评价单元的划分 (25)C.3.3 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的选择 (25)C.3.4 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的建立 (25)C.3.5 适宜性等级的评定 (26)C.3.6 确定最终复垦方向和划分复垦单元 (26)附录 D (规范性附录)土地复垦工程费用构成 (27)D.1 工程施工费 (27)D.1.1 直接费 (27)D.1.2 间接费 (28)D.1.3 利润 (28)D.1.4 税金 (28)D.2 设备费 (28)D.3 其他费用 (28)D.3.1 前期工作费 (28)D.3.2 工程监理费 (28)D.3.3 竣工验收费 (28)D.3.4 业主管理费 (28)D.3.5 复垦监测费 (29)D.3.6 管护费 (29)D.4 基本预备费 (29)D.5 风险金 (29)D.6 价差预备费 (29)附录 E (规范性附录)土地复垦投资估(概)算表 (29)附录 F (规范性附录)文本中表格 (35)表F.1 土地利用现状表 (35)表F.2 土地利用权属表 (35)表F.3 复垦前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35)表F.4 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表 (36)附录G (规范性附录)本规程的用词说明 (37)前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土地复垦条例》(2010)、国土资源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号)和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81号)的精神,进一步规范和指导土地复垦方案编制,促进土地复垦工作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程。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井工煤矿2010)
多煤层重复采动矿井开采间隔较长区域应按照复垦标准考虑今后开采影响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GB/T15663.3-2008煤矿科技术语地下开采
GB/T15663.7-2008煤矿科技术语开采沉陷与特殊采煤
GB 50215-2005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2000年5月)
3.
除TD/T××××.1-2010《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部分涉及的术语外,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参照TD/T××××.1-2010《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6.5.3内容执行。
应分别说明设计阶段、建设阶段、运行阶段以及关闭阶段(含后续抚育期)采取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技改项目说明矿井以往预防控制措施。
26.5.4
6.5.4.1
参照TD/T××××.1-2010《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6.5.4.1内容执行。
26.10
参照TD/T××××.1-2010《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6.10内容执行。
7.
参照TD/T××××.1-2010《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7.1-7.3内容执行。
应进行土地损毁程度分析,主要包括损毁方式、损毁程度、影响因素、现状地类、对生产力的影响、不同损毁类型和程度的面积等。
6.4.1.4
参考TD/T××××.1-2010《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6.4.1.4内容执行。
26.4.2
参照TD/T××××.1-2010《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6.4.2内容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D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4部分:金属矿Regulation on Compiling Land Reclamation Plan-Part4:Metal Mine2011-05-04发布2011-05-3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TD/T 1031.4-2011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基本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2)5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程序 (2)6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内容 (2)6.1 前言 (3)6.2 编制总则 (3)6.3 项目概况 (3)6.4土地复垦方向可行性分析 (3)6.5土地复垦标准与措施 (5)6.6土地复垦工程设计及工程量测算 (6)6.7土地复垦服务年限与工作计划安排 (7)6.8土地复垦投资估(概)算 (7)6.9土地复垦效益分析 (7)6.10保障措施 (7)7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成果 (7)附 录 A(资料性附录)排土场(废石场)排弃计划表 (9)前 言为加强对生产建设活动损毁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工作的指导,提高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推进土地复垦管理的制度化、规范性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复垦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制定《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
TD/T 1031《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共分为七个部分:——第1部分:通则(TD/T 1031.1-2011)——第2部分:露天煤矿(TD/T 1031.2-2011)——第3部分:井工煤矿(TD/T 1031.3-2011)——第4部分:金属矿(TD/T 1031.4-2011)——第5部分:石油天然气(含煤层气)项目(TD/T 1031.5-2011)——第6部分:建设项目(TD/T 1031.6-2011)——第7部分:铀矿(TD/T 1031.7-2011)本部分为TD/T 1031-2011的第4部分。
本部分由国土资源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部分由国土资源部归口管理。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研究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国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矿冶部。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仁芙、罗明、卢丽华、刘喜韬、白中科、李树志、周连碧、黄元仿、梁成华、潘英杰、张清春、王金满、王亚东、王敬、代宏文、周妍、周际、周伟。
本部分主要参加人员(按姓氏笔画排序):王军、王果、王琼、方军、刘飞、刘立忠、任君杰、李娥、李超、李丽平、张继栋、陈昊、金家明、洪磊、赵中秋、贺振伟、祝怡斌、高晴、高均海、崔艳、蒋一军、温晓倩、薄传华、鞠正山。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4部分:金属矿1 范围TD/T 1031的本部分规定了金属矿开采损毁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总则、程序、方法、内容和成果要求。
非金属矿山开采损毁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可参照本部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15-2005 粮食卫生标准G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8598-2001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50421-2007 有色金属矿山排土场设计规范AQ2006-2005 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YSJ019-1992 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试行)ZBJ1-90 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TD/T 1031.1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1部分:通则3 基本术语和定义TD/T 1031.1中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金属矿山 metal mine系指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稀有、稀散金属、贵金属等矿山。
3.2露天采场 open-pit将矿藏的上覆岩土剥离后,开采金属矿物的采矿场地。
3.3塌陷地 subsided land地下开采引起围岩的位移和变形,引起地表下沉、变形和塌陷的场地。
3.4排土场(废石场)waste dump矿山采矿剥离、排弃物的集中堆放的场地,又称废石场。
排土场可分为内排土场和外排土场。
3.5尾矿库 tailings reservoir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贮存金属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的场所。
3.6污染场地 contaminated site矿山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造成土壤理化性状恶化,致使土地生产力降低、生态系统退化的场地。
3.7溶浸场 leaching site采用堆置浸矿、就地破碎浸矿、地浸、地下钻孔原地浸矿和联合溶浸等采矿后的场地。
3.8堆浸场 heap leaching site采用溶液滴淋、喷淋筑堆矿物的堆浸工艺来提取低品位金属的场地。
3.9赤泥堆场 red mud disposal site铝土矿提取氧化铝后排出赤泥的堆放场地。
3.10地表错动范围 displacement range of ground surface地下开采引起采空区上方地表变形的区域。
3.11无覆土复垦 non-soil-covering land reclamation以不覆盖客土实现场地复垦、恢复生态的土地复垦方式。
4 总则按TD/T 1031.1规定执行。
5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程序按TD/T 1031.1规定执行。
6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内容6.1 前言按TD/T 1031.1规定执行。
6.2 编制总则按TD/T 1031.1规定执行。
6.3 项目概况按TD/T 1031.1规定执行。
应说明如下项目工程概况:—资源储量及设计利用资源量、采和选工艺及设计指标、矿区总体布局、主要技术经济设计指标、进度计划及投资;—露天采场应说明露天开采工艺,开拓运输方案,详细说明露天采场的设计参数、露天采场的采剥工程量与进度计划;—地下开采应说明地下开拓运输方案,采用充填采矿法的应说明充填料、充填体强度、充填率等设计参数;—排土场(废石场)、尾矿库(含赤泥堆场)、堆浸场、表土场等堆场应说明堆存工艺与方式,堆场的设计参数,堆存进度和计划;—管线工程应给出管线的敷设方式、长度,道路工程应给出道路宽度、长度等与占地有关参数;—应说明矿物主要成分(含伴生成分)的分析结果,以及废弃物的毒性鉴别结果及主要处置措施;—主要图件包括总平面图;排土场(废石场)、尾矿库(含赤泥堆场)、堆浸场、表土场等场地平面及断面图;露天采场境界图;塌陷区地表错动范围图等。
6.4土地复垦方向可行性分析6.4.1土地损毁分析与预测6.4.1.1土地损毁环节与时序按TD/T 1031.1规定执行。
应分别说明各类场地土地损毁环节与时序。
排土场(废石场)排弃计划表参见附录A。
6.4.1.2已损毁土地现状按TD/T 1031.1规定执行。
应分别针对露天采场、塌陷地、排土场(废石场)、尾矿库(含赤泥堆场)、溶浸场、表土堆场、地表错动范围、污染场地、管线区等(简称各类场地)说明土地损毁状况。
6.4.1.3拟损毁土地的预测依据露天采场总平面图及采矿工艺等,预测采场开采形成的边坡、台阶和底部平台的面积和形成时序。
依据排土场(废石场)、尾矿库(含赤泥堆场)、表土堆放场等堆排工艺及设计参数,预测堆场边坡、台阶、顶面的表面积和形成时序。
依据溶浸场的溶浸工艺及设计参数,预测溶浸区土地损毁的表面积和形成时序。
应分析露天采场、排土场(废石场)、尾矿库(含赤泥堆场)、溶浸场、表土堆场等场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和潜在污染特性,对具有潜在土地污染风险的场地,应预测风险影响范围、程度。
地下开采可采用塌落角法或类比分析法,采用类比分析法应说明地质条件相似、矿带连续、矿体特征等的可比性,预测说明矿体开采后可能影响的地表错动范围和程度。
预测尾矿输送管线、道路等临时损毁土地的表面积。
6.4.1.4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围确定按TD/T 1031.1规定执行。
6.4.2复垦区土地利用状况按TD/T 1031.1规定执行。
6.4.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按TD/T 1031.1规定执行。
废石场、尾矿库等存在潜在污染的场地,应说明潜在污染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6.4.4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按TD/T 1031.1规定执行。
应对各类场地划分土地复垦评价单元。
评价单元划分依据包括地形坡度、地表物质组成、有效覆土厚度、潜在污染物等指标。
采用类比分析法应说明类比区的复垦土地利用方向、复垦时间、复垦工艺、污染防治措施,土壤重构,复垦植被类型、配置模式、监测和管护措施等。
无客土覆盖的尾矿库等废弃场地的复垦,应进行无覆土复垦的可行性论证分析。
依据适宜性评价结果,应列表说明各复垦单元土地利用方向的适应性。
6.4.5水土资源平衡分析按TD/T 1031.1规定执行。
6.4.6 复垦的目标任务按TD/T 1031.1规定执行。
6.5土地复垦质量要求与复垦措施6.5.1复垦质量要求按TD/T 1031.1规定执行。
复垦土地用于农业种植时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1995,粮食作物中有害成份含量应符合GB2715-2005。
土源不足的地区,自然沉实后的覆土厚度<0.3m或进行无覆土复垦的,仅限种植灌草类物种。
6.5.2预防控制措施按TD/T 1031.1规定执行。
应分别说明设计阶段、建设阶段、运行阶段以及关闭阶段(含后续抚育期)采取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包括各类场地的稳定技术,废石、尾矿等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表土堆放及保护,污染防治措施。
各类场地存在潜在二次污染问题时,应明确说明预防控制措施。
采取防渗措施的,应明确防渗材料、防渗层的构筑方式,满足各类场地防渗要求。
采取隔离措施的,应明确隔离材料、隔离层的构筑方式,满足各类场地隔离要求。
6.5.3复垦措施6.5.3.1工程技术措施按TD/T 1031.1规定执行。
依据表土剥离、覆土、堆存的调配计划,因地制宜的确定各类场地的剥离厚度和表土堆场的占地面积。
废弃物堆场边坡坡度较陡时,须采取降坡措施。
井下采用充填工艺应明确充填处理方法、充填料来源、充填体数量;地面损毁类别、程度、地面保护要求、处置方式等。
塌陷地的处理应结合地形地貌采取人工复垦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的措施。
6.5.3.2生物和化学措施按TD/T 1031.1规定执行。
无覆土复垦的尾矿库等废弃场地,可采取适宜的乡土品种种植。
污染场地依据污染物性质采取针对性的化学或生物措施,营造植物适生的立地条件。
6.5.4监测措施按TD/T 1031.1规定执行。
监测措施应包括复垦土地质量、植被长势、污染防治效果、地表变形程度等。
6.5.5管护措施按TD/T 1031.1规定执行。
管护措施应包括植被抚育和场地管理。
6.6土地复垦工程设计及工程量测算6.6.1工程设计按TD/T 1031.1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