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第一篇: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苏州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电子1412姓名:孙玮苏州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专业班级:电子1412 学号:14200106214姓名:孙玮指导教师:潘欣裕2016年07月03日苏州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电子1412姓名:孙玮一、基础部分(共55分,利用下列芯片,构建出具有验证其逻辑或时序功能的系统,实现仿真电路,并附详细参数计算及说明)1.1、基于74138、74148编码、解码系统。
(10分)图1图2 苏州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电子1412姓名:孙玮图1为编码器电路,图2为解码器电路。
他们的逻辑转换表如下所示。
图3图4 74HC148在S=0电路正常的工作状态下,允许I0~ I7当中同时有几个输入端为低电’’平,即有编码输入信号。
I7的优先级最高,I0的优先级最低。
当有多个输入时,编码器只’’’会对优先级最高的进行编码,优先级较低的不会进行编码。
当出现Y2、Y1、Y0都为0时,’’’可以用Ys和Yex的不同状态来区分。
只有当S为0时。
编码器才会工作,不为0 时,编码’’器不工作,输出均为1。
有输入时Ys为1,Yex为0,当使用两片接成16-4编码器时,第一’’片的Ys连到第二片的S。
’’ 74HC138只有当S1=1,且S2=S3=0时才会工作。
数据由S1段输入,由A2A1A0来确定输出口,所以S1成为数据输入端,A2A1A0为地址输入端,以反码输出。
将73HC148的输出作为74HC138的地址输入可以实现完整的编码解码电路。
’’’1.2、基于74161或74160的计数电路。
(10分)苏州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电子1412姓名:孙玮图5 图5所示为基于74HC161的计数电路。
该电路是由两片74HC161级联实现的256进制计数器。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设计报告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设计报告系别:机械与电子工程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号:20xxxxx姓名:XXX指导老师:XXX一、 设计要求彩灯控制器 (一)利用控制电路可使彩灯(例如霓虹灯)按一定的规律不断的改变状态。
设计任务与要求:1.以 10 个指示灯作为显示器件,能自动的从左到右、然后从右到左自动的依次被点亮,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
2.打开电源时控制器可自动清零,每个指示灯被点亮的时间相同约为 0.5S 。
二、 设计作用及目的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和美化,在许多场合可以看到彩色霓灯。
由于 其丰富的灯光色彩,低廉的造价以及控制简单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彩 灯来装饰街道和城市建筑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本次设计的彩灯控制器就是为了把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去,锻炼我的动手能力,同样也是增强各方面的能力。
三、设计的具体实现1.系统概述彩灯控制电路由三个模块构成,脉冲电路和4017控制电路和彩灯组。
脉冲电路全程为电路提供脉冲信号送入4017芯片的脉冲输入端,从而使4017芯片的输出端(01,02,03,04,05,06,07,08,09)依次为高电平,这样就能控制彩灯不断的跑动,并且不断重复。
2.单元电路设计、分析与仿真(1)555脉冲电路本电路秒脉冲电路由一个集成的 555 芯片构成,当电源接通后,VCC 通过对 R1=10k 向电容器充电。
输出电压 V 为零,电容器放电。
输出电平为高电平时,电容器放电结束,周而复始形成了振荡。
脉冲发生器由 NE555 与 R1,100k 电位器,C1=0.1u ,C2=10u 组成的多形成振荡脉冲,输出给4017芯片NE555 定时器输出控制彩灯流动4017脉冲分配器9组彩灯依次点亮LED谐振荡器组成,它是为彩灯流动控制器提供流动控制脉冲的,多谐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可根据所需要的彩灯流动速度,通过电位器进行调节。
证明该555多谐振荡器是可以产生脉冲信号的,其仿真图所示:(2)4017输入控制电路用一个4017芯片,4017芯片有十个输出端口,而每3个一组的等都接一个017的输出端口,这样可以控制任务中的9组灯。
数电课程设计自我总结_跨境电商课程总结报告

数电课程设计自我总结_跨境电商课程总结报告
在本次数电课程设计中,我扮演着一个团队的一员,负责设计和完成特定的任务。
在
与团队成员的合作中,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并且提高了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通过这次经历,我对课程中所学到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在实践中掌握了一些关键
的技巧。
以下是我对这次数电课程设计的自我总结:
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数字电路和逻辑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我学会了
如何设计和实现简单的数字电路,并且熟练掌握了使用EDA软件进行电路仿真和验证的方法。
在实践中,我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小型的计数器电路,加深了对数字电路运行原理的
理解,并且运用逻辑门和触发器来实现真正的计数器功能。
这个过程让我对数字电路的设
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提高了我解决电路设计问题的能力。
在团队合作中,我学到了很多与他人合作和沟通的技巧。
在与团队成员的协作中,我
发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且了解到了团队合作的艰辛和挑战。
我们必须互相协调和沟通,共同解决问题并取得共同的目标。
有时候会遇到分歧和冲突,但是只有通过有效的沟
通和合作,才能解决问题并取得成功。
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并且
在团队中扮演积极的角色,为团队的成功做出贡献。
这次数电课程设计让我更加自信和对自己有了更高的期望。
通过完成课程设计的任务,我发现自己能够面对和解决复杂的问题,并且能够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我相信自己的能
力和潜力,并且对未来的发展有了更大的期待。
这次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并激励我继续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
2024年数电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

2024年数电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数电课程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在我大学学习生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024年的数电课程设计是我在该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次设计,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体会。
首先,这次数电课程设计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数字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分析,我对数字电路的工作原理有了更加具体和清晰的认识。
在设计过程中,我需要考虑到各个组件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联系,使它们能够协调工作,实现所要求的功能。
这要求我对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和逻辑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并能够熟练地应用到实际的设计中。
其次,这次设计让我学会了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自己的时间。
在设计过程中,我需要根据任务的要求制定合理的计划,并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
我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并要能够及时调整计划,应对突发情况和问题。
通过这次设计,我养成了良好的时间管理的习惯,能够高效地利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这次设计还锻炼了我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我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思考和解决。
我要学会利用已有知识和信息,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解决办法。
同时,我也要与同学们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协同工作。
通过团队合作,在设计过程中可以互相帮助和借鉴,共同克服困难,取得好的设计结果。
此外,这次设计还让我意识到了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
在设计过程中,我需要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通过实际操作与实验分析,加深对数字系统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这次设计,我深刻认识到了实践对于提高专业能力的重要性,也明白了以后在工作中要注重实践的必要性。
最后,这次设计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通过这次设计,我对数电这门课程更加感兴趣,也对数字系统的设计和应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对数字电路设计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并且也更清楚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数电课程设计自我总结

【数电课程设计自我总结1】数电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回顾起此次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的确,从选题到定稿,从理论到实践,在短短的两个星期的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
通过这次数电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数电课程设计,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
这次数电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王老师的辛勤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
同时,在王老师的身上我学得到很多实用的知识。
总体来说,这次实习我受益匪浅.在摸索该如何设计程序使之实现所需功能的过程中,特别有趣,培养了我的设计思维,增加了实际操作能力.在让我体会到了设计的艰辛的同时,更让我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这次数电课程设计,虽然短暂但是让我得到多方面的提高:1、提高了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使我们在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加深了我们对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逻辑电路的认识,进一步增进了对一些常见逻辑器件的了解。
另外,我们还更加充分的认识到,数字电路这门课程在科学发展中的至关重要性。
2,查阅参考书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培养非常重要,我们在设计电路时,遇到很多不理解的东西,有的我们通过查阅参考书弄明白,有的通过网络查到,但由于时间和资料有限我们更多的还是独立思考。
3,相互讨论共同研究也是很重要的,经常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电路设计中的分频器的设计,开始并不理解分频器的原理,但是和其他的专业同学讨论后,理解了分频器的基本原理后,很快的设计了电路原理图。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目的和任务:本设计项目旨在设计一个数字钟,能够显示当前时间,并具备时间设置功能。
主要任务包括:设计数字时钟的电路原理图、PCB布局,选取合适的数码管和时钟芯片,完成数字时钟的硬件组装和软件编程。
二、设计原理和方案:1.数码管原理:数码管是一种显示设备,由8段共阳极(或共阴极)、7段共阴极(或共阳极)的LED组成。
每个LED可以独立控制亮灭,通过对应的引脚控制可以达到显示不同数字的效果。
2.时钟芯片原理:时钟芯片是一种集成电路,能够提供精确的时间信号。
通过和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的连接,可以实现对时间的读取和设置功能。
本设计方案采用四位共阴极的数码管显示当前时间,以及四个按键实现时间设置功能。
时钟芯片选用DS1302,它具备低功耗、抗干扰和精准计时等特点,通过SPI接口连接到单片机。
三、硬件设计:1.数码管显示电路:将四位共阴极数码管的8个段接口分别连接到单片机的GPIO口,通过控制GPIO口的电平变化,实现数码管显示0-9的数字。
2.时钟芯片连接电路:将DS1302的SCK、RST和DAT引脚分别接到单片机的SPI接口的对应引脚,以实现单片机和时钟芯片之间的信息交换。
3.按键电路:设计四个按键实现时间设置功能,通过连接到单片机的GPIO口,通过检测按键的状态变化来触发相应的时间设置操作。
四、软件设计:1.时钟初始化:在程序启动时,先进行时钟芯片的初始化,设置年月日时分秒的初始值。
2.读取时间:通过SPI接口读取时钟芯片的时间信息,包括年月日时分秒。
3.显示时间:将读取到的时间信息转换成相应的数字,通过控制数码管的GPIO口实现数字的显示。
4.时间设置:通过检测按键的状态变化,触发相应的时间设置操作,将设置的年月日时分秒信息写入到时钟芯片中。
五、结果和分析:经过硬件组装和软件编程,实现了数字时钟的设计。
通过按键可以设置时钟的年月日时分秒信息,数码管能够准确地显示当前时间。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合集5篇)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合集5篇)第一篇: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总结报告《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总结报告课程设计的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班级:08电气(1),(2),含08电子专业。
共127人。
时间:08电气(1)班在第16周,第17周。
08电气(2)班(含电子专业)在第18周,第19周。
地点:1号教学楼102教室,实训楼电子实训教室。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运用已基本掌握的具有不同功能的单元电路的设计、安装和调试方法,在单元电路设计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一定用途和一定工程意义的电子装置。
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培养综合运用能力,增强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训练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为以后从事电子电气方面的工作打下初步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题目与内容1.《模拟电子》设计的题目有:《集成稳压直流电源》《功率放大器》《负反馈放大电路》《电压/频率转换器》,以及相关的模拟电子设计题目。
实际焊接的为《集成稳压直流电源》,在实验室完成。
2.《数字电子》设计的题目有:《数字秒发生器》,《数字电容测试仪》《数字频率计》《数字温度计》《数字电子称》以及相关的数字电子设计题目。
实际焊接的为《数字秒发生器》,在实验室完成。
3.在机房进行EWB的培训,将自己的设计先在计算机上仿真,并出计算机仿真报告。
三:一周课程设计的具体安排1.课程设计一周计划书周一:上午1,2节课程设计动员以及任务书的下达上午3,4节课程设计报告讲解下午5,6节方案分析,集成稳压电路的分析,计算。
周二:上午图书馆查找资料,酝酿设计报告。
下午5,6节开始EWB培训。
周三:上午画出本次课程的电路并分析,打印。
进行实际计算与仿真的结果作比较分析,最终形成一个EWB培训报告。
周四:上午1,2节焊接培训上午3,4节发元器件,讲解,学生开始焊接。
下午5,6,7,8 做稳压电源的焊接与调试,让学生学会使用示波器调试。
最终交出自己的实物,教师评分。
周五:上午未完成调试的继续调试。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时钟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实现)学院:信息学院班级:学号:姓名:刘柳指导教师:楚岩课设时间:2009年6月21日—2009年6月26日一摘要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诸如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启闭路灯,定时开关烘箱,通断动力设备,甚至各种定时电气的的自动启用等。
这些都是以数字时钟作为时钟源的。
数字钟从原理上讲是一种典型的数字电路,其中包括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
目前,数字钟的功能越来越强,并且有多种专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可供选择。
经过了数字电路设计这门课程的系统学习,特别经过了关于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逻辑电路部分的学习,我们已经具备了设计小规模集成电路的能力,借由本次设计的机会,充分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二主要技术指标1.设计一个有时、分、秒(23小时59分59秒)显示的电子钟2.该电子钟具有手动校时功能三方案论证与选择要想构成数字钟,首先应选择一个脉冲源——能自动地产生稳定的标准时间脉冲信号。
而脉冲源产生的脉冲信号的频率较高,因此,需要进行分频,使高频脉冲信号变成适合于计时的低频脉冲信号,即“秒脉冲信号”(频率为1HZ)。
经过分频器输出的秒脉冲信号到计数器中进行计数。
将标准秒信号送入“秒计数器”,“秒计数器”采用60进制计数器,每累计60秒发一个“分脉冲”信号,该信号将作为“分计数器”的时钟脉冲。
“分计数器”也采用60进制计数器,每累计60分钟,发出一个“时脉冲”信号,该信号将被送到“时计数器”。
“时计数器”采用24进制计时器,可实现对一天24小时的累计。
此时需要分别设计60进制,24进制计数器,各计数器输出信号经译码器到数字显示器,使“时”、“分”、“秒”得以数字显示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计时装置都有误差,因此应考虑校准时间电路。
2024年电子技术课设总结范本

2024年电子技术课设总结范本____年电子技术课设总结引言:电子技术作为一门学科,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在此次的电子技术课设中,我以信号处理技术为主题,设计了一款可应用于音频处理的数字滤波器。
本文将对课设过程中的设计思路、实验方法、设计结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设计思路:本次课设的设计目标是设计一款数字滤波器,用于音频处理。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首先对数字滤波器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学习和了解。
在选择滤波器的类型时,我根据音频处理的需求选择了低通滤波器,因为低通滤波器可以有效地滤除高频噪声。
其次,我对滤波器的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和确定。
根据音频信号的频率范围,我选取了适当的通带和阻带范围,并使用了巴特沃斯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在设计时,我特别关注了滤波器的阶数和通带衰减率,以保证滤波器的性能和输出信号的质量。
最后,我使用Verilog HDL语言对滤波器进行了建模和仿真。
通过仿真实验,我验证了滤波器的设计参数的正确性,并对滤波器的性能进行了评估。
结果表明,设计的滤波器在滤除高频噪声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二、实验方法:在设计过程中,我使用了以下的实验方法:1. 学习和了解数字滤波器的基本原理,包括滤波器的类型、设计参数和性能指标。
2. 确定滤波器的设计参数,包括通带和阻带范围、阶数和通带衰减率。
3. 使用Verilog HDL语言对滤波器进行建模和仿真。
4. 对滤波器的性能进行评估和分析,包括通带增益、阻带衰减和相位响应等指标。
三、设计结果:通过实验,我成功地设计并实现了一款用于音频处理的数字滤波器。
该滤波器具有以下的设计结果:1. 通带增益:在通带范围内,滤波器的增益基本保持不变,能够有效地传递音频信号。
2. 阻带衰减:滤波器能够将高频噪声滤除,阻带衰减达到了设计要求。
3. 相位响应:滤波器的相位响应基本保持线性,不会引入明显的相位延迟。
数电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参考

电子实习总结报告题目:数字钟设计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 2010.12.282010 年 12 月 29 日目录一、设计任务二、设计框图及整机概述三、各单元电路的设计方案及原理说明1.振荡器的设计2.分频器的设计3.时分秒的计数器的设计4.译码显示电路设计5.校时电路设计四、调试过程及结果分析五、设计、安装及调试中的体会六、对本次实习的意见及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参考文献八、附录一.设计任务1.1.设计题目多功能数字钟电路设计。
1.2 功能要求基本功能计时准确,以LED数字形式显示时、分的时间。
为节省器件,其中秒位采用发光二极管指示;分和秒的计时要求为60进位;具有校时功能,可以在任意时刻校准时间,要求可靠方便。
扩展功能增加小时显示功能,计数为“12(或24)翻1”;定时闹钟功能,其时间自定;仿广播电台正点报时,能以音响自动正点报时,12(24)小时循环一次。
要求第一响为正点,以后每隔一秒或半秒钟响一下,几点钟就响几声;二.设计框图及整机概述如图2.1所示,数字钟电路系统由主体电路和扩展电路两大部分所组成。
其中,主体电路完成数字钟的基本功能,扩展电路完成数字钟的扩展功能。
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是:1.振荡器产生高稳定的高频脉冲信号,作为数字钟的时间基准(系统时钟),再经分频器输出标准秒脉冲信号。
2.计数器计满60后向分计数器进位,分计数器计满60后向小时计数器进位,小时计数器按照“24翻1”规律计数。
计数器的输出经译码器送显示器。
3.出现误差时可以用校时电路进行校时、校分、校秒。
扩展电路必须在主体电路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功能扩展。
图2.1 多功能数字钟系统组成框图三.各单元电路的设计方案及原理说明3.1 主体电路主体电路是由功能部件或单元电路组成的。
在设计这些电路中所有功能部件都采用CMOS集成电路3.2 振荡器振荡器是数字钟的核心。
振荡器的稳定度及频率的精确度决定了数字钟计时的准确程度,通常选用石英晶体构成振荡器电路。
数电期末总结报告

数电期末总结报告一、引言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研究数字电路设计和数字系统原理的基础课程,作为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的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实践,深入了解了数字电路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为我们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理论知识回顾与应用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原理,掌握了数字信号的表示、逻辑代数、逻辑门电路、计数器与时序电路等内容。
我们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和课后的作业练习,深入理解了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区别与联系,掌握了数字信号的离散性、二进制表示等特点。
同时,我们学习了逻辑代数和逻辑门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掌握了逻辑门电路的常用类型和逻辑运算的基本规则。
我们还学习了计数器与时序电路的设计原理和方法,了解了时序电路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验实践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掌握。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数字电路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中。
通过实验的模拟和设计实践,我们掌握了数字电路的设计流程和方法,学会了使用EDA工具进行电路图设计和仿真。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设计和实现各种逻辑门电路、计数器和时序电路,检验和验证了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数字电子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三、实验与项目应用在本学期的实验课程中,我们完成了一系列的实验项目,通过实验掌握了数字电路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学的理论知识。
以下是几个我们完成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实验和项目。
3.1 逻辑门电路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通过电实验箱和逻辑芯片,设计和实现了与、或、非、与非等逻辑门电路,并在示波器上观察并分析了电路的工作波形。
这个实验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了逻辑门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加深了对输入输出关系的认识,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2 计数器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设计了一个二进制正计数器,通过多个触发器和逻辑门电路的组合,实现输入信号的计数和输出显示。
2024年电子技术课设总结(三篇)

2024年电子技术课设总结____年电子技术课设总结____年,作为电子技术领域的学生,我参与了一项电子技术课设项目。
这个项目涵盖了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包括电子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信号处理等。
通过这个课设项目,我对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掌握了实践应用的能力。
这个课设项目的主题是开发一款智能家居系统。
智能家居系统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领域,通过将各种传感器和控制设备集成到家居环境中,实现智能化的家居管理和控制,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一系列的任务。
首先,我们进行了市场调研,了解了当前市场上智能家居系统的主要特点和功能需求。
我们也研究了一些相关的技术和标准,如Wi-Fi、蓝牙、无线传感器网络等。
通过市场调研和技术研究,我们明确了系统的需求和设计目标。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电子电路设计。
我们设计了一套包括传感器、微控制器、无线通信设备等的电路系统。
我们使用Altium Designer 软件进行原理图设计和电路板布局,并通过仿真和测试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
我们还进行了电源设计和EMC测试,确保系统的供电稳定和电磁兼容性。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方面,我们选择了一款高性能的嵌入式微控制器作为主控芯片。
我们使用C语言编程,开发了系统的控制逻辑和用户界面,实现了智能家居系统的各项功能。
我们还进行了调试和优化,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为了实现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我们还进行了信号处理的研究和开发。
我们使用MATLAB软件进行信号处理算法的开发和优化,包括人体检测、语音识别和图像处理等。
通过这些技术,我们实现了智能家居系统的自动控制和人机交互功能。
在整个课设项目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挑战和问题。
特别是在电路设计和嵌入式系统开发方面,我们经常会遇到性能不稳定、接口冲突和软硬件兼容等问题。
但是通过团队的合作努力和专业的指导,我们成功地克服了这些问题,并最终完成了一个稳定可靠的智能家居系统。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总结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总结指导教师:王新旺课程设计地点:电子创新技术实验室课程设计时间:8天课程设计班级:电子信息工程1001班课程设计时间安排:第一天:讲解课程设计内容及需求,并说明设计要求。
第二天:讲解电路的绘制要点,并绘制电路图,完成设计仿真。
第三天:讲解焊接工艺过程,并清点套件元件,开始根据电路图进行焊接。
第四天:学生练习,学习焊接操作。
第五天:焊接、并调试。
第六天:讲解焊接时普遍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
第七天:学生练习第八天:测试,总结,登记课程设计的成绩。
设计题目:本次课程设计是针对“远红外报警器”的设计组装与焊接的练习,要有严谨的思路和熟练的动手能力,此次设计后,让学生明白了总的设计方法及思路,增强学生对数字电路的知识认识,提高实际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实习目标1、学习基本理论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的初步经验,掌握数字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步骤,培养综合设计与调试能力。
2、学会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的使用。
3、学习电子焊接技术。
4、培养实践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总体设计思路1 概述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自己所处环境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家居安全方面,不得不时刻留意那些不速之客。现在很多小区都安装了智能报警系统,因而大大提高了小区的安全程度,有效保证了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由于红外线是不可见光,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此在防盗、警戒等安保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在电子防盗、人体探测等领域中,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测器也以其价格低廉、技术性能稳定等特点而受到广大用户和专业人士的欢迎。目前国内使用的各类防盗、保安报警器基本都是以超声波、主动式红外发射/接收以及微波等技术为基础。而这里所设计的被动式红外报警器则采用了美国的传感元件——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这种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能以非接触形式检测出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并将其转变为电压信号,同时,它还能鉴别出运动的生物与其它非生物。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既可用于防盗报警装置,也可以用于自动控制、接近开关、遥测等领域。用它制作的防盗报警器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许多防盗报警器材相比,具有如下特点:●不需要用红外线或电磁波等发射源。●灵敏度高、控制范围大。●隐蔽性好,可流动安装。2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原理特性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热电偶都是基于热电效应原理的热电型红外传感器。不同的是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热电系数远远高于热电偶,其内部的热电元由高热电系数的铁钛酸铅汞陶瓷以及钽酸锂、硫酸三甘铁等配合滤光镜片窗口组成,其极化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抑制因自身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干扰 该传感器在工艺上将两个特征一致的热电元反向串联或接成差动平衡电路方式,因而能以非接触式检测出物体放出的红外线能量变化 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在结构上引入场效应管的目的在于完成阻抗变换。由于热电元输出的是电荷信号,并不能直接使用 因而需要用电阻将其转换为电压形式 该电阻阻抗高达104MΩ,故引入的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应接成共漏形式 即源极跟随器来完成阻抗变换。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由传感探测元、干涉滤光片和场效应管匹配器三部分组成。设计时应将高热电材料制成一定厚度的薄片,并在它的两面镀上金属电极,然后加电对其进行极化,这样便制成了热释电探测元。由于加电极化的电压是有极性的,因此极化后的探测元也是有正、负极性的。图1是一个双探测元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使用时D端接电源正极,G端接电源负极,S端为信号输出。该传感器将两个极性相反、特性一致的探测元串接在一起,目的是消除因环境和自身变化引起的干扰。它利用两个极性相反、大小相等的干扰信号在内部相互抵消的原理来使传感器得到补偿。对于辐射至传感器的红外辐射,热释电传感器通过安装在传感器前面的菲涅尔透镜将其聚焦后加至两个探测元上,从而使传感器输出电压信号。制造热释电红外探测元的高热电材料是一种广谱材料,它的探测波长范围为0.2~20μm。为了对某一波长范围的红外辐射有较高的敏感度,该传感器在窗口上加装了一块干涉滤波片。这种滤波片除了允许某些波长范围的红外辐射通过外,还能将灯光、阳光和其它红外辐射拒之门外。3 被动式红外报警器的结构原理3.1 结构被动式红外报警器主要由光学系统、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信号滤波和放大、信号处理和报警电路等几部分组成。其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图中,菲涅尔透镜可以将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聚焦到热释电红外探测元上,同时也产生交替变化的红外辐射高灵敏区和盲区,以适应热释电探测元要求信号不断变化的特性;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是报警器设计中的核心器件,它可以把人体的红外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以供信号处理部分使用;信号处理主要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延迟、比较,为报警功能的实现打下基础。图3所示的是将待测目标、菲涅尔透镜、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相结合使用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3.2 工作原理在该探测技术中,所谓“被动”是指探测器本身不发出任何形式的能量,只是靠接收自然界能量或能量变化来完成探测目的。被动红外报警器的特点是能够响应入侵者在所防范区域内移动时所引起的红外辐射变化,并能使监控报警器产生报警信号,从而完成报警功能。图4所示是该报警器的工作电路原理图。当人体辐射的红外线通过菲涅尔透镜被聚焦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探测元上时,电路中的传感器将输出电压信号,然后使该信号先通过一个由C1、C2、R1、R2组成的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的上限截止频率为16Hz,下限截止频率为0.16Hz。由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输出的探测信号电压十分微弱(通常仅有1mV左右),而且是一个变化的信号,同时菲涅尔透镜的作用又使输出信号电压呈脉冲形式(脉冲电压的频率由被测物体的移动速度决定,通常为0.1~10Hz左右),所以应对热释红外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放大。本设计运用集成运算放大器LM324来进行两级放大,以使其获得足够的增益。当传感器探测到人体辐射的红外线信号并经放大后送给窗口比较器时,若信号幅度超过窗口比较器的上下限,系统将输出高电平信号;无异常情况时则输出低电平信号。在该比较器中,R9、R10、R 11用做参考电压,两个运算放大器用做比较,两个二极管的主要作用是使输出更稳定。窗口比较器的上下限电压 即参考电压分别为3.8V和1.2V。将这个高低电平变化的信号 上升沿信号作为单稳电路HEF4538B的触发信号,并让其输出一个脉宽大约为10s的高电平信号。再用这一脉宽信号作为报警电路KD9561的输入控制信号,来使电路产生10s的报警信号,最后用三极管VT1和VT2再一次对电信号进行放大,以便有足够大的电流来驱动喇叭使其连续发出10s的报警声。抗干扰性能①防小动物干扰:探测器安装在推荐的使用高度,对探测范围内地面上的小动物,一般不产生报警。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该书深入探讨了数字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为课程设计的实现提 供了有益的参考。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本书系统介绍了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为课程设计的顺利进行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致谢词
感谢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耐 心解答,在课程设计中给予了 我们无私的帮助和支持。
感谢同学们的团结协作和共同 努力,在课程设计中相互学习 、共同进步,取得了优异的成 绩。
03
可靠性设计
在数字电路设计中,提高电路的可靠性至关重要。通过选用高可靠性器
件、采取冗余设计和容错技术等措施,增强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
。
04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数据记录
01
实验过程中,我们详细记录了各 个模块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包括 电压、电流、频率等关键参数。
02
通过示波器和逻辑分析仪等测试 设备,我们捕获了电路的时序图 和状态转换图,为后续分析提供 了有力依据。
针对电路振荡问题,我们增加了阻尼电阻和电容,有效抑制了振荡现象。同时,优 化了电源管理模块,降低了功耗。
在后续的实验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并解决潜在的问题,以提高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
05
课程设计收获与体会
知识技能提升
理论与实践结合
通过课程设计,将所学的 数字电路理论知识应用于 实际电路中,加深了对理 论知识的理解。
感谢学校提供的优良学习环境 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为课程设 计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
THANKS
采用先进的数字电路设计技术,如逻 辑门电路、触发器、计数器等,实现 复杂的数字逻辑功能。
硬件描述语言
EDA工具应用
运用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进 行电路原理图设计、PCB布局布线、 电路仿真与验证等,确保设计的可行 性和可靠性。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总结报告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入门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专业实用性。
面向大学低年级没有工程经验的学生,其课程设计是一个公认的难点问题。
为了加强学生工程技能的培养,在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中坚持了课程设计计划。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希望对你有帮助。
金属探测器的设计1.进一步了解什么是自激振荡、产生正弦波自激振荡的条件、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和判断电路能否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方法和步骤;2.了解正弦波电路所产生的自激振荡和负反馈放大电路中产生的自激振荡的区别;3.掌握正弦波振荡电路中为什么必须要有选频网络;4.重点掌握电感反馈式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5.掌握进行模拟电子电路功能原理设计的技术;6.掌握实用工程电子电路的完整设计过程;7.认识相关电子元件,器件,掌握电子元件,器件的电气性能;8.初步掌握现代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软件protel99原理图绘制和PCB 板绘制;9.了解所用器件特性及性能的运用,掌握经典焊接技术,基本元器件制作技术及电子线路板的综合调试技术。
1.根据相关的教材内容及教师推荐的有关参考资料,设计出金属探测器的原理图,要求能测出某区域是否有金属,如有给出相应的声光提示;2.用protel99绘制直流电机驱动器电路原理图;3.用protel99绘制印刷电路板;4.用PCB 组装焊接实体电路;5.调试电路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
在此电路中,LC 正弦波振荡电路工作在临界状态,产生一定频率正弦波,当无金属靠近电感时,LC 正弦波振荡电路正常工作,T3管截止,无声光提示;当有金属靠近电感时,破坏LC 正弦波振荡电路振荡条件,无正弦波输出,T3管导通,发出声光提示。
分析以下问题:1.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是什么?2.电路中T2管的作用是什么?3.为什么无金属靠近电感时,T3管截止,无声光提示;4.为什么有金属靠近电感时,T3管截止,无声光提示。
数电实验课程总结报告(最终版)

数电实验课程总结报告(最终版)第一篇:数电实验课程总结报告(最终版)数电实验课程总结报告不知不觉,一个学期已经过去,数电实验这门课也即将结束。
回顾这个学期以来在数电实验课程中的学习,我发现自己既收获了很多,也付出了很多。
数电实验是一门结合理论并有所创新的课程。
实验一——数字集成电路功能与特性测试让我熟悉了几个常用芯片74LS247、74LS163与74LS00。
一方面数电理论课正好进行到这部分的内容,这次实验的学习让我更好的理解理论课的知识。
另一方面,在接下来的实验三中,我需要用到其中的芯片与显示电路,这为接下来的实验做好了铺垫。
实验二开始我们就与FPGA接触了。
作为一个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今后的研究与学习肯定会需要使用到FPGA,所以实验二与实验三的实际应用意义是很大的。
经过简单的熟悉QuartusII软件后,我们开始了最为重要的实验三——多功能数字钟的设计。
可以说,实验三是本课程的核心所在。
实验三耗时一个多月,我们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开发周期。
从数字钟功能设想到方案论证,再到软件编写与硬件焊接,再到最后的整机测试。
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最后做出了集闹钟、报时、校时、秒表、倒计时、日期显示、12——24小时制转换等功能的多功能数字钟。
在数字钟设计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的问题。
一开始我是用的是纯VHDL语言编写的方案开发数字钟,可是随着功能逐渐增多,我发现语言编写并不能很容易的加减功能。
而且一旦在仿真中发现问题,我很难从源文件中查找出问题所在。
于是在离验收日期只有一个星期的时候,我毅然选择了推到重来,放弃已有的程序,重新使用顶层原理图加底层VHDL语言的方案开发。
后来的结果证明,这种方案不仅思路清晰,易于增减功能、检查错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内部资源。
最后,我花了4个晚上重新编写好软件程序,花了一个晚上焊接硬件并组装调试。
这次成功的经验大大提升了我的信心,也让我懂得了敢于放弃,不怕重来的道理。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一、设计任务及规定通过对《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旳学习, 让同学掌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旳基本理论以及措施, 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旳理解, 同步积极有效旳提高了学生旳动手能力, 独立思索和处理问题旳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协调能力, 以及团结合作、互帮互助旳优良老式。
为了充足体现这些精神和能力, 因此让同学独立自主旳制造一种数字时钟, 故, 对同学设计旳数字时钟进行如下规定:二、时钟显示功能, 可以以十进制显示“时”, “分”, “秒”。
三、设计旳作用、目旳(1). 在同学掌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旳基本理论以及措施旳基础上, 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旳理解, 同步积极有效旳提高了学生旳动手能力, 独立思索和处理问题旳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协调能力, 以及团结合作、互帮互助旳优良老式。
(2).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及数字逻辑电路系统旳设计、安装、测试措施;深入巩固所学旳理论知识, 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旳能力。
四、(3).熟悉集成电路旳引脚安排,掌握各芯片旳逻辑功能及使用措施理解面包板构造及其接线措施,理解数字钟旳构成及工作原理,熟悉数字钟旳设计与制作。
五、(4).掌握数字钟旳设计、调试措施。
六、设计过程1.方案设计与论证数字钟旳逻辑构造重要包括有六十进制计数器、二十四进制计数器(其中包括六十进制计数器和二十四进制计数器均由十进制计数器74LS160接成)、动态显示译码器、LED数码管显示环节、555定期器(可以提供一种比较精确旳1Hz旳时钟脉冲), 时间设置环节可以提供时间旳初始设置, 动态显示译码器提供将BCD代码(即8421码)译成数码显示管所需要旳驱动信号, 使LED数码管用十进制数字显示出BCD代码所示旳数值。
数字钟电路系统旳构成框图:(1). 555定期器旳设计555定期器是一种多用途旳数字—模拟混合集成电路, 运用它能极以便地构成施密斯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
由于使用灵活、以便, 因此555定期器在波形旳产生与变换、测量与控制、家用电器、电子玩具等许多领域中都得到了应用。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杜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杜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本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团队选题为“数字高压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本文主要介绍该课程设计的背景、研究内容、设计方案、实验结果及存在问题等方面。
一、背景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电路逐渐取代了模拟电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而数字电子技术的应用正不断地向高速、高精度、高可靠的方向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字高压发生器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字电路应用,被广泛应用于高压电气设备的测试与试验、粒子加速器、核医学以及金属材料脆性松弛等领域。
数字高压发生器通常采用数字脉冲宽度调制技术,将脉冲宽度按一定比例进行调节,输出高电平达到所需要的电压;为提高输出电压的精度与灵敏度,还需要考虑时钟噪声的影响、温度漂移、电源纹波和仿真模型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设计一台能够进行高精度输出的数字高压发生器。
二、研究内容本次数字高压发生器的设计涉及到的主要内容包括:数字高压发生器的基本原理、数字脉冲宽度调制技术、数字滤波技术、时钟噪声的影响、温度漂移、电源纹波、电阻电容积分配合的仿真模型等方面。
在以上基础上,本课程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 数字高压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和原理图设计2. 数字脉冲宽度调制技术的原理及代码实现3. 仿真分析数字滤波电路的选择和设计4. 分析和仿真时钟噪声的影响和解决办法5. 温度漂移的原因分析和恒压实验的电路设计6. 电源纹波的影响分析和电源滤波电路设计7. 电阻电容积分的原理及仿真模型设计三、设计方案1. 设计原理图本次数字高压发生器的原理图如下:2. 脉冲调制电路设计本次课程采用数字脉冲宽度调制技术,将脉冲宽度按一定比例进行调节,输出高电平达到所需要的电压,其调制电路如下:3. 数字滤波电路的选择和设计数字滤波电路设计是关键的一部分,其目的是对信号进行滤波,以去除高频噪声和频率干扰。
本次课程设计选用巴特沃斯滤波器(Butterworth Filter),其衰减特别快,可以更好的实现数字高压发生器的高压输出。
2024年电子技术课设总结范文

2024年电子技术课设总结范文引言:本次电子技术课设主题是设计一套智能家居系统,通过使用各种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对家居设备的智能控制和监测。
本文将对本次课设的整体设计思路、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与评估,并提出展望。
一、课设背景和目标本次课设的背景是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设旨在通过学习和应用电子技术,设计并实现一套基于智能家居的控制系统,提高家居的舒适性、便利性和安全性。
二、总体设计思路在课设开始之初,我们对智能家居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明确了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和性能指标。
然后,我们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
具体来说,我们采用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设计和实施:1. 系统结构设计:我们将整个智能家居系统划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家居设备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和用户界面模块。
通过这样的划分,我们能够更好地组织和管理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
2. 选用合适的电子元器件:根据系统的功能需求,我们对各种电子元器件进行了筛选和选择,确保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并具有较高的性能。
同时,我们还注重选择具有较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元器件,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安全性。
3. 软件开发和调试:在硬件设计完成后,我们编写了相应的软件程序,并进行了调试和优化。
通过合理的软件设计和调试,我们能够更好地控制和管理系统的各个功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实施过程和结果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但我们通过团队合作和不断尝试,最终成功地实现了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和功能。
具体来说,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硬件设计和搭建:我们根据系统的需求,选择了合适的电子元器件进行硬件设计和搭建。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注意了元器件之间的适配性和稳定性,以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通过不断的调试和优化,我们解决了一些硬件上的问题,并最终得到了满足要求的硬件系统。
2. 软件程序编写和调试:在硬件搭建完成后,我们编写了相应的软件程序,并进行了调试和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总结报告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入门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专业实用性。
面向大学低年级没有工程经验的学生,其课程设计是一个公认的难点问题。
为了加强学生工程技能的培养,在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中坚持了课程设计计划。
接下来XX为你带来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希望对你有帮助。
金属探测器的设计
1.进一步了解什么是自激振荡、产生正弦波自激振荡的条件、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和判断电路能否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方法和步骤;
2.了解正弦波电路所产生的自激振荡和负反馈放大电路中产生的自激振荡的区别;
3.掌握正弦波振荡电路中为什么必须要有选频网络;
4.重点掌握电感反馈式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
5.掌握进行模拟电子电路功能原理设计的技术;
6.掌握实用工程电子电路的完整设计过程;
7.认识相关电子元件,器件,掌握电子元件,器件的电气性能;
8.初步掌握现代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软件protel99原理图绘制和PCB 板绘制;
9.了解所用器件特性及性能的运用,掌握经典焊接技术,基本元器件制作技术及电子线路板的综合调试技术。
1.根据相关的教材内容及教师推荐的有关参考资料,设计出金属探测器的原理图,要求能测出某区域是否有金属,如有给出相应的声光提示;
2.用protel99绘制直流电机驱动器电路原理图;
3.用protel99绘制印刷电路板;
4.用PCB 组装焊接实体电路;
5.调试电路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
在此电路中,LC 正弦波振荡电路工作在临界状态,产生一定频率正弦波,当无金属靠近电感时,LC 正弦波振荡电路正常工作,T3管截止,无声光提示;当有金属靠近电感时,破坏LC 正弦波振荡电路振荡条件,无正弦波输出,T3管导通,发出声光提示。
分析以下问题:
1.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是什么?
2.电路中T2管的作用是什么?
3.为什么无金属靠近电感时,T3管截止,无声光提示;
4.为什么有金属靠近电感时,T3管截止,无声光提示。
1. 查阅和学习相关科技文献,熟悉电感反馈式振荡电路工作原理及其应用场合;
2. 运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学习的波形的发生的知识,
并且依据产品的设计思想,设计出可靠性高,性价比高的金属探测器;
3. 查元器件手册,设计金属探测器电路原理图;
4.用protel99原理图绘制原理图和PCB 板图;
5. 焊接电路板,进行电路调试。
6.课程设计总结,完成课程设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