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

合集下载

地方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探索与思考

地方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探索与思考

地方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探索与思考摘要:随着高教改革的深入开展,地方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我们从地方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的现状、存在问题和改革策略等三个方面展论述,论证了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关键词:地方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传统课程,因其时间跨度大、内容庞杂,教学上存在很大难度。

而地方高校,特别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因为本科办学时间短,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在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更是存在着诸多困惑与问题。

因此,地方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是刻不容缓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地方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基本现状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目的,是要利用同学们以往已经获得的文学史知识,引导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一些古代的重要文学现象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从而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现状却值得我们思考。

(一)知识覆盖面广。

中国古代文学囊括了从先秦到近代大约三千年的时间,期间产生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作家和数不清的优秀作品,出现了多姿多彩的体裁、题材、风格、流派,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文学潮流和文学理论,内容极庞杂,教学上确实存在一定难度。

(二)、学科具有综合性。

中国古代文学不仅包括了对文学史的诠释,还涉及到了文献学、文化学、哲学、美学、史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

这必然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学能力以及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提出了很高要求。

(三)、教学时间紧张。

由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课时一再缩减,而内容还是那么多,况且这些内容是千百年前就存在的文本资料,其中的人和事以及作者所使用的语言距离现在的我们又那么地遥远,学生学习时难免有一定的难度。

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最大量地接受知识,完成教学任务,是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教师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二、地方院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作为传统课程的中国古代文学,因学科本身固有的内容,确实与现代生活存在着一定距离等特点,致使地方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研究论文目前我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面临的现状很严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开展,各种现代学科应运而生,适应社会开展需要的现代学科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而偏重理论教学的中国古代文学那么不再受到学生的热捧。

为此,学校对于该学科的投入力度也变得越来越小,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不了充足的支持。

对目前我国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进展改革,是许多高校面临的严峻任务。

高校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投入力度较小,给予不了充足的资金,技术,人才支持。

师资力量较小,资金运行困难,使得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有许多实践不能进展。

另外,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贯穿古今的学科,需要大量查阅文献以及资料,由于学校的资金,技术支持有限,使得学校的图书馆建立,数据库建立处于一个为难的境地,学生无法获得更多的资料,不能扩展视野,使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陷入困境。

部分教师未能明确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目的,不能合理的制定教学方案,丰富教学内容。

课堂缺乏生动性,缺乏新颖的题材,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不活泼,也是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障碍。

2.1完善数字图书馆建立书籍的贮存场所图书馆在高校的地位至关重要。

大力加强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立,提高图书馆效劳水平,提高读者阅读舒适度,增强数据库建立,为读者提供更加全面的书籍种类,对读者,对高校,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不断开展,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普通图书馆已不能满足学生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学生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

在电子信息时代,数字图书馆的建立迫在眉睫。

另外,图书馆的效劳水平也是影响读者阅读质量的重要因素,信息资源丰富,效劳水平较高的数字图书馆是每一个读者所向往的。

为此要大力加强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立,提高图书馆效劳水平。

2.2增强情景模拟教学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上的运用力度情景模拟教学法是近些年来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具有实践性,经济性,有效性以及多种特性。

它能创造一个仿真的环境,使人们能够在接近真实状况的情况下进展学习与演练,激发人们的思维能力,使人们自觉的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注重理论性的缺点。

高校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构想

高校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构想

高校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构想古代文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在教育理论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具有重要的哲学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

因此,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在当前高校中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首先,重新审视古代文学教学方法和内容。

现在,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更加注重文学分析以及语言训练,但是,缺乏对古代文学及其历史背景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因此,应当在古代文学教学中重新满足知识视角的分析和不同文学流派的阐释,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研究工具,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究文学背景,加强对作品的理解,同时也能够从中体会到作品的文化意义。

其次,积极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代文学对学生来说有一套复杂的语言和理论,并不好操作,传统上靠学生整本书的吐字较真才能掌握,而此种方法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丧失对古代文学学习过程的兴趣。

因此,我们用多种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如演讲、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网络教学等,让学生可以有选择性地参与到学习当中,使整个学习过程更加有趣。

再次,保证古代文学教学的更新。

在现代化文化语境中,教师要重视给学生以当代文学新视野,把研究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化做有机联系,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文化层面中深入思考,借助现代文化了解古代文学,从而形成对古代文学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能够增强对现代文化的认识。

最后,强化古代文学教学研究,完善评价体系。

古代文学是一门多维度的学科,因此考核与评价涉及多重内容,学习创新、阅读理解和文学分析等方面,需要有完整的评价体系,以便对学生学习情况做出准确的评价。

通过完善评价体系,即可以更好地量化学习效果,也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古代文学研究当中去。

总之,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改革构想既要重视文学背景研究,又要积极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不断更新知识内容,完善知识评价,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更加深入、全面地掌握古代文学知识,以满足贯彻文化传承的需要。

地方院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反思与改革

地方院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反思与改革

地方院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反思与改革中国古代文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学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地方院校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亟需我们进行反思和改革。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以期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与理解。

一、目前地方院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1.单一的教学模式目前地方院校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模式,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主体性不足。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对古代文学作品的主动思考和独立研究能力的培养。

2.教材选择不合理一些地方院校在选择中国古代文学教材时,重视量而不重视质,只追求历史上知名的经典作品,忽略了其他地方文学和民间文学的重要性。

这导致教材内容单一,学生对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不足。

3.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地方院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普遍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如教学实习、实地考察和文学创作实践等。

缺乏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很难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限制了他们全面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机会。

二、改革建议1.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和研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精心挑选教材教材选择应更加注重多样性和全面性,不仅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作品,还应涵盖地方文学和民间文学等多样性的文学形式。

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视野,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增强他们对古代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应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实习,让他们亲身体验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组织实地考察,让学生深入了解古代文学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组织文学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和文学才能。

大学古代文学教改构思

大学古代文学教改构思

大学古代文学教改构思大学古代文学教改构思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大学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古代文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科学,是人们了解和掌握古代文化、思想、历史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当前的大学教学中,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材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滞后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古代文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本文将从教材更新、教学方法创新、课程设置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大学古代文学教改的构思,以期提高古代文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教材更新古代文学教材是古代文学教育的重要基础,而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教材的单一和滞后。

在过去的教学中,许多大学教师使用相同或类似的教材,这种教学方式往往会导致了教学的单一、缺乏更新和进步。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更新教材来提高古代文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最新的古代文学教材,针对学生不同的需求、层次和背景来选择教材。

其次,我们应该将教材的选择与课程教学的目标和情景相匹配。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和学生的需求,设置不同的教材和案例来满足学生的需求。

为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我们应该引入各种来源的教材,如文学评论、概论等,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材。

此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多媒体资源的不断整合和丰富,我们也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提高古代文学教学的效果。

通过使用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在保证教学准确性的同时,还可以扩大教学的范围和深度,使教学更加生动和实用。

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是古代文学教学的重要环节,而创新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代文学知识。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绝大多数是以讲授为主,而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产生枯燥、无趣、难以理解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首先,我们应该采用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切入点进行教学,讲解古代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时代背景和历史背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的内涵和意义。

浅谈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

浅谈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

进 入新 世纪 以来 , 由于知 识经 济 的不 断深入 发展 和社 会对 人 才 的综合 素质 要求 不 断提高 , 以及市 场经 济带 来 的功利 主义 思潮和 经济 效益 至上 等 负面 的影 响,高 校 的教学 改 革成 了不可 阻挡 的趋势 , 而古代 文学 作为 传统 人文 基础 学科 之一 , 其也 不 能例外 ,并 且其 学科 地位 正在 日益被 “ 边缘 化” 。笔 者以 为,为 了切 实提高 古代 文学 的教 学水 平, 加强 人 文学科 的 影响 力度 , 应 加大 古代 文学 的教 学改 革 。本文 针对 当前 古代 文学 教学 中存 在的 问题, 提 出了一 些改 革的 浅见 ,具体 如 下:

三、设计合理的古代文学教学考核制度
笔者 以为 , 目前, 大 多数高 校 的古代 文学 教学 考核 制度缺 陷是 比较 明显 的, 这主 要体 现在 考核 目标 过于 单一 ,只 注重 日 常 的论文 作业 和期 末考 试, 而忽 视 了学生 的实 际能 力测 试 。这 不能 切实 、有 效 、全面 地考 核学 生 的实际 水平 ,而 且这 种单一 的考核 制 度既 在一 定程 度上 助长 了学 生 的惰性 ,又 阻碍 了学 生 主动 学 习和研 究能 力 的提升 。针 对这 种教 学情 况, 高校 的教育 管理 者和 教师 群体 应根 据 实际情 况, 可 以参照 西方 、 日本 、台 湾 、香港 和东 南亚 等地 区古 代文 学 的成功 教学 模式 ,制 定 出一 套 行 之有 效 的考核 制度 。如 加大 对古 代文 学作 品的 考察 力度和 范 围而不 单单 拘泥 侧重 于 “ 文学 史” 的考 察; 改革 考试 制度 , 改变 单一 的 书面考 试制 度, 设法 以 多样化 的形 式加 强综合 素 质 的测 试; 完善 选修 课 的考 查方式 ,改 变 以往 的浮泛风 气 等。 只 有在 合理 的教 学考 核制 度 的保障 下, 我们 才能 确保 古代 文学教 学 的顺利 开展 ,提 高古 代文 学 的教学 水平 。

高校古代文学的教学现状与改革策略探讨

高校古代文学的教学现状与改革策略探讨
何 ?课 堂 教 学 时 , 主 要 由学 生 讨论 解 决 这些 问题 , 师 只 在 学 就 教 生讨 论 基 础 上 有 针 对性 地 点拨 、 纳 、 升 。这 样 , 生 就 会 很 归 提 学 有 兴 趣 , 纷 参 与讨 论 , 跃课 堂气 氛 。也 可 以提 出一 些 学 术 界 纷 活
也 让 古 代 文 学 的教 学 承 担 了相 当的 负 面 因素 。 二、 高校 古 代 文 学 课 程教 学 改革 的 几 点 对 策 ( ) 一 以选修助必修 , 将文学课 与文化课 、 语言课结合起来 。
积极性 , 以取得 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 中要搞好课 堂教学 , 就 应 充分信任学 生 , 不仅 在课堂上给 学生 以一定 自由思考 、 动手 的 空 间 , 且 还 可 有 针 对 性 地 提 出 一 些 问 题 , 学 生 查 阅 资 料 而 让 自行 解决 。例 如 , 在讲《 诗经》 , 时 课前 先给学生提 几个问题 : 《 诗经》 品按题材可分为几大类?每类之下有那些作 品?这些 作 题材反映了《 诗经 》 时代什么样 的社会文化背景?对后世影响如
年 级共 四个 学期 ,以汉 语 言 文学 师 范 教 育 一 般 本 科 学 校 为 例 , 19 之前 ,古 代 文 学 课 程 开 设 周 期 为 三 年 共 4 8 学 时 , 9 8年 0个 而 19 之 后 呈逐 渐 递 减 的 趋 势 。 9 8年 其他 高校 的情 况 也 与此 大 同小 异 。就 课 程 的 分 配 隋况 而 言 , 代 文 学 课 程 分 为两 个 环 节 , 古 即古
主流 认 识 。
般 地 说 , 生 是 课 堂 教 学 的 主 体 , 当 充 分 调 动 学 生 的 学 应
学 习兴趣 , 发他们主动学 习的积极性 , 激 培养 他们发现并解 决 问题 的 能 力 。而 传统 课 堂 教 学 是 以 教 师讲 解 为主 、 至 满 堂灌 , 甚

我国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浅析

我国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浅析

我国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浅析我国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浅析【摘要】本文主要对当前高校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改革策略,以期稳步推进课程的现代化改革,提高高校人才的文化修养。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问题;改革策略引言素质教育背景下,现代高校一直致力于进行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以逐渐适应当前社会教育改革形势以及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的基础课程,在课程改革时依旧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诸如教学观念僵化、教学内容陈旧、评价体系单一等。

因此,为了提高汉语言专业学生的文学修养,应针对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相应的策略,以深化教学改革。

一、当前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学时间受限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主要包含两大内容:文学史的学习,名家作品的具体介绍。

但从文学史这一块,从内容的涵盖与教学资源上来看,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资源,其中沉淀下来的名家著作以及历史时间数不胜数,就内容的学习而言,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绝非几篇诗歌、文言文或者散文,还包含了传统中国文化、哲学、历史等知识[1]。

要让学生能够对中国古代文学有一定的了解并形成独到的观念,就应要争充足的课时,但是随着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汉语言课程的调节出现错误的作法,中文专业课程的课时一直在压缩,从1994年的400~500课时逐渐缩减为200~250课时。

如此丰富的教学资源,仅仅用这么短的课时,显然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很多内容在课程中不能展开,教师往往只是讲解基础,使学生只能知道事件或者文学作品的大概,对文学作品的思想不能进行深入的分析,这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较大的影响。

(2)学生学习目标缺失,兴趣降低中国古代文学涵盖了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积淀先人的思想,各种文学思想至今都能影响个人的行为与思想品质。

但是由于一些历史文献具有比较深刻的内涵,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很多学生再学完后就会产生“在现代社会,学习这些古代的诗文还有用吗?”的疑问。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讨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讨
归 、持节不渝 的忠诚可 以激 发他 们献 身国家 的浩 然正气 ;哲 人学 者 己饥 己溺 、民胞物与 的博 大胸
改革需要 。从 时间跨度上 看 ,古
程 ,对于掌握 中国古代文学史 以
及各种 文体的基本 知识 、学 习和 借 鉴优 秀文学 作 品 的写作 方法 、
代 文学 教 学 的 内容 从 先 秦 到 近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讨
圈 陈卫 星 张伶 俐
内容摘 要 :中国古代文 学是 高校 汉语 言文学专业 主干课程之 一,该 课程教 学时 间长 ,教 学 内容多 ,教 学任 务重 ,在 汉语 言文 学专 业 中的地位 非常突 出。但 是 ,因为近年 来 的各种 因素的冲击 , 中国古代 文学教
在 “ 有用 无用” 的顾 虑 ,而是 去
感情意象 可以使学 生在怡悦精神
和情感满 足的艺术享受 中增益 自 身 的心灵 美和情操美 。如劳 动人
想方设法 完成 好学习任务 。 2优 化教 学 内容 ,适 应课 程 .
民对 美好 生活 的追求 和对光 明幸
豳 日 目
课 则强调研 究性 与前瞻性 。两者 相互补充 ,不仅 可以使学 生建立 起系统 的知识结 构 ,而且 也有利 于思维训 练 ,能力 培养 ,并 使知 识结构趋 于优化 。 “ 堂灌 ”为 主 ,师 生之 间 沟通 满 不够 ,相互启 发 、促进不 够 。然 而 ,作 为教师 如果想更好 地完成 教学 任务 的话 ,就应该从 科学研
代 ,纵贯三 千年 ,涉及 的作家作 品浩如 烟海 ;从涉 及学 科 上看 ,
它 是 文 献 学 、文 化 学 、哲 学 、美
பைடு நூலகம்
掌握 古代文学各种 文体 的鉴 赏技

高校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

高校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

高校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高校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古代汉语课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语言能力以及文学修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古代汉语课程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

对高校古代汉语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文化素养。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分析高校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高校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与时俱进,注重与当代文化的结合。

传统的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内容往往只停留在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的讲解上,对于古代文化、古代文学等方面的内容了解甚少。

教学内容的改革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拓展教学内容,不仅包括古代汉语的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还应当涉及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讲解古代诗词、文言文等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和价值;通过讲解古代礼仪、风俗等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2.结合当代文化,注重古代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当代价值、古代文化的当代意义等方式,引导学生对古代文化的重视和珍惜。

3.引入跨学科知识,拓宽教学内容的范围。

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与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知识相结合,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诠释和理解古代汉语的魅力。

高校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传统的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以讲述为主,学生以接受为主,课堂氛围单一,学生缺乏参与性。

教学方法的改革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实践等。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注重学生参与,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和表达。

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探析

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探析

122教 苑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探析于向辉1 张玉红2中国古代文学具有特殊性,内涵丰富,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将其作为专业必修课。

相对于其他专业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具有比较稳定的特性,所以其教学目标、内容以及方法一直以来并没有多大改变,教师所构造的课堂模式基本相同。

中国古代文学其本质是对古代文化的一种传承,但这种传承与教授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

本文探讨了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主要策略,以新的视角重新看待古代文学对当下学生的意义,从而实现对学生现代化能力的培养。

信息时代,高校教育正在进行整体改革,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也势在必行。

古代文学与现代生活较大的差距性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对于该门课程的改革,教师必须具有明确的教学改革方向,通过简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改革学生最终成绩测评方式,利用成绩测评结果来真实地反映学生学习的效果。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中国古代文学是经过长期历史发展沉淀而形成的文明产物,应将其纳入高校学生学习的必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时间跨度大、内容复杂、教学任务繁重。

学生通过四个学期的课程完成整个古代文学的学习,课时较少,学生的学习效率、接受效率与教学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此外,信息时代与新课程改革冲击了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所以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依然存在问题。

在教学方法上,方式比较单一,教师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课堂内容教学枯燥乏味,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古代文学晦涩难懂,与当今的语言形式有较大差异,学生理解困难。

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不少教师仅仅传授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知识,无法将古代文化与现代生产生活相联系,学生理解、吸收古代文化的效果较差,注重作品的文本学习,强化国学经典的诵读,但是实施效果不佳。

123教 苑在考核方面,考核方式单一、传统,很难真正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存在问题刍议

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存在问题刍议

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存在问题刍议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的导向,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专业教学发展要求。

在此基础上,教师加强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问题探究,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围绕以学生为中心主体的教育发展目标,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设计,提升专业教学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培养。

关键词: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改革问题;应用策略引言: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需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实现对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建设。

高校围绕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转变单一的教学讲解。

整合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文化视域。

优化教学方法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提升专业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一)有助于优化高校文学教育实效在早期,高校对古代文学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

然而,在实际改革过程中,各大高校往往只注重教学方法的变革,缺乏对课程理念和课程内容的深入研究,对课程设置的目的不明确,因此,其做法对古代文学教育的改革并无实质性的促进作用。

在新时代,推动大学文学教育的改革,对于推动课程教学和课程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对于我国古代文学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有助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因此,我国未来的综合国力之争,也将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提出新的要求。

中国古代文学教育的改革,从课程设计、课程设置、设立课程目标、课程教学方法等层面出发,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这样的改革方式将有利于提升学校的竞争能力,提升教育的有效性。

(三)有助于传承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学蕴涵着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哲学智慧,它是中华优秀的古代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载体,具有启迪民众智慧、提高社会文明水平的功能,对学生具有着天然的启蒙作用。

通过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是提高整个社会道德素质和国家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谈高师本科中国古代文学课教学内容改革

谈高师本科中国古代文学课教学内容改革

谈高师本科中国古代文学课教学内容改革摘要:结合自身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改革的意见和设想。

文章认为高师本科中国古代文学课教学内容的改革,应结合中学语文新课改的实际,调整、修订或重新制定教学大纲,加大作品讲析、研究及相关训练与考查的力度,注重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信息的传授,注重学习研究方法的传授。

关键词:高师本科;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我们陕西师范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高师本科院校之一,和兄弟院校大体一样,中国古代文学课以前数十年使用的教材,是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俗称“游史朱选”。

进入新世纪后,我校逐步更换为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和郁贤皓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可简称“袁史郁选”。

其他院校文学史大都改用“袁史”,只是作品选不尽相同。

以前普遍使用的“游史朱选”虽不无优点,但随着社会思潮的变化和学术研究的深入,该教材的思想观念、体系和许多学术观点已经陈旧,越来越不适应教学的需要,这自不必说,就目前我校使用“袁史郁选”这样的新教材所进行的教学而言,其与高师本科学生的知识基础、就业需求、专业发展有相适应的一面,也有不相适应的一面。

新教材本身存在的如“袁史”对一些作家作品的评述仍“半新半旧”,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且条理性较差,“郁选”的解题对一些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概括提示亦不够精要,有的注释还不尽妥当等不足尚属其次。

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教学内容上仍然沿用着以前的教学大纲,“我行我素”,不大关注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快速发展、不断深化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际,与其需求严重疏离甚至脱节。

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如中学语文新教材中古诗文篇目大量增加,同时一些原来常选的老篇目又有所删减,另外还增加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先秦诸子选读等选修课教材,而且还要求开发地方教材、校本教材等。

我们不少高校老师都不大清楚,甚至浑然不知,依然“我行我素”,以前讲什么现在照样讲什么。

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相关问题探讨

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相关问题探讨

2017.09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发展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即使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变化,无论是对我国古代文化的传承,还是对古代文学的研究和发展,中国古代文学始终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当然,面对时代发展,古代文学教学需要不断与时俱进,以新的手段、注入新的思想等实现教学的时代化和现代化,而教学的内容和精华始终不变。

总之,古代文学教学实施改革创新也是必然和必要的,而就其改革,以下则从教学改革的现状入手,结合笔者教学经验提出几点改革建议。

1.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分析在时代发展之下,古代文学教学既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因此,古代文学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创新,抓住机遇面对挑战。

针对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许多高校都在积极采取行动。

但是,纵观当下一些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其中存在着以下几点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若不加以重视,将会直接影响到古代文学教学的效果,影响到该教学作用的发挥。

就其问题而言,以下是具体的分析。

1.1古代文学教学课时缩减的问题当前许多高校针对汉语言专业课程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其中古代文学课程部分也发生了改变。

从其课时来看,相对过去古代文学的课时缩减相对较多,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许多学校认为古代文学课程属于基础性的课程,与汉语言其他专业课程相比,其排位相对靠后。

但是,依据笔者教学经验,古代文学教学课时的缩短,实际上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由于古代文学涉及到的教学内容从先秦至近代几千年的优秀作品,包含的内容极为广泛,这也意味着其包含的知识点也非常多。

而该课程的课时缩减,则对教师对学生均是一个挑战。

对教师而言,在时间范围内要讲授所有古代文学知识,教学质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以上古文学教学内容为例,这部分内容涉主要与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有关,其中代表文学作品包括《诗经》、诸子百家的作品、《战国策》、屈原的《楚辞》、宋玉的作品等,仅仅是《诗经》就占有上古文学教学的一定比例,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对其中内容的讲解和深入分析必然会相应减少。

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分析.docx

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分析.docx

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分析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这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将结合全人教育的基本理念探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提高课堂的教学有效性也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调整教学方式,明确培养目标目前很多高校的课程设置中,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不仅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其他相关的新闻专业、广告学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都开设,而不同专业培养人才的方向和要求又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教师应根据专业特征和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教学方式。

此外,不同专业的学生也有不同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发挥学生的长处。

同时,教师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意识,要根据专业的不同特征确定教学目标,同时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方式。

二、“教学相长”(一)教师如何“教”首先,作为一名古代文学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除了给学生传授知识外,作为教师还应该“育人”,在思想方面教化学生,让学生康的心理发展和良好的价值取向。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该及时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目以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向。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双向交流的讨论式教学,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再者,以培养能力作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

第四,加强课堂实践,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这种做法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二)学生如何“学”首先,做好课堂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要学好本门课程,表现多读多记,积累一定的知识量。

其次,要注重发散思维。

在掌握本门课程内容的同时,把所学内容和其他课程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学习,这样可以使知识体系的构架更加清晰。

再者,增强问题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带着问题学习,即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
本研究对于推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现代化进程,提高中国文化的 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02
教学内容改革
精选经典作品
总结词
精选经典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有助于学生了解古代文学的 精髓和传承优秀文化。
详细描述
在教学内容上,应从古代文学史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如《诗经》、 《离骚》、《唐诗三百首》等,让学生深入学习和体会古代文学的韵味与文化内 涵。同时,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解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和鉴赏能力。
重视过程性评价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能 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需求,为个性 化教学提供依据。
及时反馈与调整
过程性评价能够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调整 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过程性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他们的未来 发展奠定基础。
校内名师资源
邀请校内从事古代文学研究的名师进行讲座、授课,将他们的研究成 果和教学经验引入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校外资源的引进与共享
1 2 3
合作办学
与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引 进优秀的古代文学课程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学术交流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古代文学学术会议和研讨会 ,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增强对古代文学的理解 和认识。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考试评价
在传统的考试评价基础上,增加项目报告、论文等多元化的考试形式,以更全面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平时表现评价
将学生的平时表现,如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纳入评价系统,以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
自我评价与互评

关于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四个注重论文

关于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四个注重论文

关于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四个注重论文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课程,其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包含的内容比拟广泛,传承的知识非常深远。

当前,我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正在深化改革,在改革中必须注意不同专业课程间的联系、注重培养授课能力、协调处理史和作品之间的讲授关系,并加强应用情境教学法,只有注重这四个方面问题,才能推动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注重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能够对我国传统文学进展深入验证,并从中思考历史问题,更好地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人的精神思想,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从而树立坚决的民族自信心,对民族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感情,协调处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使二者更好地接轨,有利于促进文化传承中进展创新。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现状不容乐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开展,西方实用主义以及功利思想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冲击,逐渐导致中国古代传统文学开展面临着困境,一些学生完全为了考试、求职去学习相关知识,但是中国古代文化和现实需求之间存在较远的间隔和差异。

因此,许多中文专业学生单纯地为了修满课程学分来进展学习,没有深入研究和探索这门课程的精华。

目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面临着非常为难的境地,无法到达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加快推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才能改变当前现状。

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开设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包含的课程种类比拟多,在所有的课程类型中,主要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分别分为先秦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等各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分别对应大学生入学之后的四个学期,然后在每个学期中分别设置了54-72个学时的课程时间,教师对这些时期的文学史进展讲授,能够让学时清晰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开展历程。

学生对不同历史时期下的文学作品展开深入学习,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价这一时期的文学现象,对作家的思想观念有着更加深入的认知,从而更好地掌握我国古代文学特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高职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高职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高职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摘要:作为通识教育课程之一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它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过程中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

若将该课程界定为服务于专业的通识课程,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之下,发掘中国古代文学与新媒体专业的关联,明确课程定位、设置课程蓝图,进行教学的改革,这既是中国古代文学在高职新生的机会,也是专业的幸事。

关键词:成果导向;高职;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一、成果导向教育与高职教育理念的契合性对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来说,要实现“促进就业”的目标,就要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提高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让学生主动适应就业岗位,达到行业、岗位要求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在就业市场上具备较高的职业竞争力。

归根结底,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就是要与就业市场、学校教育理念、学生个人理想等内外部需求相契合,就是要学生的能力与水平与岗位能力相契合。

这一点,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是高度一致的。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简称OBE)是1981年美国学者斯派蒂(Spady)提出的,是90年代初美国重要的教育教学改革思潮与方案。

此理念由重视教育资源的投入转为重视学生学习成果的产出,由重视学科课程内容的学习转为重视学生行为能力的增长。

认为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

OBE的实施两个重要条件,其中之一就是“描绘成果蓝图,建立一个清晰的学习成果蓝图,并勾勒出哪些是必备的能力与内容,即确定学生在毕业时应该达到的能力结构”,[1]这种能力结构,主要的依据是外部需求和内部需求,“外部需求包括国家、社会及教育发展需要,行业、产业发展及职场需求,学生家长及校友的期望等;内部需求包括学校定位及发展目标,学生发展及教职员工期望等”。

[2]这里所依据外部需求和内部需求,与我国高职教育所提倡的“就业导向”是完全契合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
发表时间:2010-08-05T13:52:38.500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5月第1期作者:孙德春
[导读] 当前,高校古代文学的学科地位正日益被“边缘化”,大力推进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河南新乡学院,河南新乡 453000)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5-012-01
摘要:当前,高校古代文学的学科地位正日益被“边缘化”,大力推进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本文就这一课题,主要从学术成果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应与社会实际相结合、设计合理的古代文学教学考核制度、注重各种教学资源的挖掘利用四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论述,提供一己之见。

关键词: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知识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以及市场经济带来的功利主义思潮和经济效益至上等负面的影响,高校的教学改革成了不可阻挡的趋势,而古代文学作为传统人文基础学科之一,其也不能例外,并且其学科地位正在日益被“边缘化”。

笔者以为,为了切实提高古代文学的教学水平,加强人文学科的影响力度,应加大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

本文针对当前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浅见,具体如下:
一、注重学术成果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其它课程相比,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相对稳定,但也不能一成不变。

想要这门古老的学科充满生机,充满现代感,在教学实践中就应不断吸收学界及相关学科最新学术研究成果。

学术成果凝聚着学者和教学者深入的学术思考和研究探索,它的引用和介入无疑会大大提高古代文学教学的“含金量”,与此同时,它的实际运用亦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研究的兴趣和动力,从而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 调动学生从事科研的积极性。

但很多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学者教学视野狭窄,只拘泥于教材的讲解,很少涉及学术界的实际研究状况,其结果必然是老生常谈,毫无新意,甚至出现错误,更不用说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1977 年考古学者在秦始皇陵附近出土了一只钟柄上刻有“乐府”二字的秦代错金甬钟后,这说明秦代就已经有了“乐府”,自然推翻了以前一直为学者大都承认的汉武帝设置乐府之说,而现在有些文学史教材还沿用“乐府始于西汉武帝时期”的观点, 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再比如,对齐梁和初唐的宫体诗讲解,只注重讲解柔媚绮靡文风的不良影响,很少涉及到学术界的实际研究现状,如宫体诗对文学体制和形式的促进作用。

这种照本宣科式的讲解必然适应不了学生的要求。

因而,若要改变这种机械、呆板的教学形式,高校古代文学教师不仅要密切关注该学科领域学术研究的动向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还要因地制宜地介绍古代文学的学术研究成果,要想方设法地将学术成果转化到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中。

二、注重课堂教学应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普遍感到学生对古代文学兴味索然,厌学、旷课等不良习气层出不穷。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其主要原因在于古代文学教学与社会现实的“距离”太大,即古代文学教学的社会实践空间太小,而目前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却集中在走向社会后表现的实际能力上。

笔者以为,要改变眼下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不良的现象,教学一线的教师并不是无计可施,因为古代文学在历史长河中一直是文人群体安身立命、仕宦金曲的“资本”。

如八股文和策论是文人登上仕途的“终南捷径”,诗歌和文章是文人结交好友、自我举荐的“交流工具”,词曲更是文人群体和社会大众的“娱乐资源”。

虽然它们的具体社会环境和条件已经全部消失了,但在现代社会中,古代文学的实际应用机会和空间还是不少的。

因此,如果古代文学教学者能够立足于课堂教学实际环境,更新教育理念,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失时机地拓展该学科的社会实际应用范围,完全可以使这门学科成为当代的“显学”。

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古代诗歌音韵美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利用文学鉴赏和古代实用文体,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利用古代文学的丰富文化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识水平。

只要我们的高校能够面向社会实际办学,只要我们古代文学课的教师能够不遗余力地拓展古代文学的社会实践空间,在当前社会大众学习
传统文化的热潮中,我们一定能够为传统学科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三、设计合理的古代文学教学考核制度
笔者以为,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学考核制度缺陷是比较明显的,这主要体现在考核目标过于单一,只注重日常的论文作业和期末考试,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测试。

这不能切实、有效、全面地考核学生的实际水平,而且这种单一的考核制度既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的惰性,又阻碍了学生主动学习和研究能力的提升。

针对这种教学情况,高校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群体应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参照西方、日本、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等地区古代文学的成功教学模式,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

如加大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考察力度和范围而不单单拘泥侧重于“文学史”的考察;改革考试制度,改变单一的书面考试制度,设法以多样化的形式加强综合素质的测试;完善选修课的考查方式,改变以往的浮泛风气等。

只有在合理的教学考核制度的保障下,我们才能确保古代文学教学的顺利开展,提高古代文学的教学水平。

四、注重各种教学资源的挖掘利用
从目前的古代文学教学现状来看,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师对于各种教学资源利用相对不足,这使得古代文学教学内容显得呆板有余,生动不足。

因而,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条条框框,应在教学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开发上多下功夫。

首先,在硬件资源方面,我们应在现有的办学基础条件上,一方面,在教学中要利用好高校现有的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和图书馆等硬件设备,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如课件制作、多媒体软件和画图软件等,尽可能地提高古代文学教学的技术含量,完善和提高教学方式和教学水平。

这个方面,有一点是要注意的:尽管多媒体以及课件、软件的使用可以使课堂焕发出生机,但应注意适度原则,不能将多媒体的“白板”变成扩大的“黑板”,也不能将古代文学课变成影视赏析课,切不可将手段当成目的。

其次,在软件资源方面,历代遗留下来的有关古代文学的教学资源相当丰富,比如杜甫草堂、西安碑林、帝王陵寝、七大古都、各地文庙等人文遗址和景观,都是古代文学可以利用的人文资源。

如果我们能把教学课堂设置在这些具体的人文环境中,不仅可以极大地拓展古代文学教学的课堂内容,还可以开拓师生的学术视野。

虽然由于地域的差异,可能会使一些地方高校可以利用的人文资源较少(如东
北、内蒙、西藏、青海等地区),但我们仍然可以利用百家讲坛、名师和学者的讲学等多种文化资源,使课堂内容丰富起来。

总之,我们要尽可能地利用各种人文资源,使古代文学教学展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

除了上述措施之外,笔者还以为,我们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吸取国外办学的成功经验和教育理论,改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切实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推进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进程,才有可能提高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学水平。

当然,以上仅是笔者个人的浅薄见解,期望能有助于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弘扬我们民族的学术传统,把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学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上。

参考文献:
[1].李海霞.高师院校古代文学课教学的困境与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8,(15)
[2].梁晓云.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与构想[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03)
[3].李新宇.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反思[J],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4].刘运好.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改革探索 [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06)
[5].党月异.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德州学院学报,2007,(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