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书笔记范文3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4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b2ad4f1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60.png)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4篇)《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篇1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人人皆知。
其中,《三国演义》是把《三国志》通俗化之后所作的书。
由只有高级知识分子才读得懂的史书,变成几乎连半文盲式的一般人都可以勉强看下去。
它的作者罗贯中,名本,别号湖海散人。
据说他还是施耐庵的学生,曾经一起从事小说著述。
罗贯中的作品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三遂平妖传》等长篇小说。
他的这些历史演义,歌颂的主要是圣君贤相,英雄豪杰,表现了作者对历史上强盛时期的向往。
《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史小说,是罗贯中在民间讲史平话的基础上,取材史籍、民间传说和戏曲,把零散的三国故事、传奇,写成可一部七十五万字的名著。
《三国演义》主要一五条线:汉朝灭亡是引线,晋国统一天下是终局,中间是三个国家的兴衰的主线。
这几条线交互联络、交叉,成为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三国演义》是以蜀国为正统写东汉末年到晋统一全国之间的.史事。
尤其以魏蜀两大国之间的矛盾斗争为主干;写魏、蜀两方时,又以蜀国的故事为重点。
写蜀汉时,则以诸葛亮为中心;在写诸葛亮时,又以隆重决策为关键,这说明了作者维护汉家正统的思想。
《三国演义》中有姓名和行动的人物约四百多个,其中写的出色的便是三绝。
曹操的形象,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个是“奸”,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则是残暴和狡诈。
他一方面消灭异己,另一方面又开脱自己的罪名。
同时,他又不是头脑简单的暴君。
虽然要一心杀死异己,他十分明确的把握着“当杀则杀,不当杀则不杀”的原则,从不一意孤行。
另一个字便是“雄”,他志向高,心怀天下,富有政治谋略,能以本国利益为出发点,不计较一时得失。
所以称曹操为乱世奸雄。
关羽是有名的英雄,他文武双,智勇兼备,在他复杂的个性中有民间色彩,又有封建色彩。
因此,他在劳动人民和统治阶级中,有同样的地位和威望。
诸葛亮是罗贯中着重刻画的人物。
作者在他出山前和死后69年只用了五十回,而他出山时的短短二十七年就永乐一般以上的篇幅来写他的活动。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30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3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1c79e2302768e9950e7381e.png)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30篇)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第1篇:说到三国,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曹操、刘备、孙权等人。
很多人认为这三个,离统一天下最近的人便是曹操了,因为统一天下的人是他手下的司马氏,许多人都因为这点,而觉得曹操十分成功,我却有不一样的看法。
首先,我不否认曹操是个成功的人,他手下大将如云,每一个都肯为他付出生命;他手下的谋士也是大排长龙,并且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再说说他本人,更是聪敏绝顶,对他看的人,能够说是开诚布公,什么好东西都给他;可是,对所有人,他似乎都不会完全信任,有时甚至会因为一点小动作引起了他的疑心就大开杀戒……我想,曹操是一个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人了,他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狡猾,有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很多,又心胸狭隘;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这些极其矛盾的性格,同时在他的身上体现,就造就了一代奸雄。
我认为这也是他的可悲之处,无论他是和性格,都离不开“猜疑”二字,而就算他猜疑了一辈子,他一手建立的曹氏王朝,也被他最得力的手下司马一族夺去,猜疑了一辈子,也没出掉一个真正的“祸害”。
无论对谁,他都做不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对待降将蔡瑁张允,只因一点疑心就杀了他们;对待关羽,宁可自我战败也不然他又见到刘备的机会,是为了想留住关羽;对待刘备,即使他有了皇亲国戚的身份,也不将兵权交给他,连荆州都还要派一个车胄去镇守、监视……曹操每次做起决定来都是闪烁不定,都把人派出去了,还要找两个人跟着,还不放心,偏要自我也一齐去。
我觉得这就是曹操的杯具之处,是他失败的原因。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第2篇:今日,我最终把四大名著的《三国演义》读完了,我读了《三国演义》明白了在这本书的每一个人物都有自我的风采。
《三国演义》的人物我最佩服的是诸葛亮。
因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会揣摩别人的心里。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蜀汉帝国的丞相。
从228年开始,6次出兵曹魏234年,病死五丈原,蜀汉从此走上衰亡的道路。
《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通用23篇)
![《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通用2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5b5b911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9a.png)
《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通用23篇)《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通用23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书笔记如何写了哦。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篇1读完厚厚的一本三国演义,真是让我受益匪浅,我不禁感叹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真的为读者生动活现地演义了一个历史故事,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
它讲述了从东汉未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这本书人物描写的栩栩如生,故事叙述的有声有色。
有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周瑜,有阴险狡诈的董卓、曹操,还有英勇善战的关羽、刘备、张飞、赵云等。
关羽、刘备、张飞是在桃园结义的生死兄弟。
他们在讨伐黄巾起义军胜利后,却只得了一个小小的芝麻官,真是老天无眼哪!后来,靠公孙瓒大人他们才任平原县的县令。
他们三个人都是英雄豪杰。
刘备是皇室后代,父亲是中山靖王,他有心去投军,为天下百姓着想;平时关羽也是英雄,他因为愤愤不平而杀了家乡的解良恶霸,所以也来投军;张飞虽然说是个急性子,但是他从不向无能的人投靠,对自己的结义大哥二哥听命是从,也为百姓着想。
所以,他们三人就像现代中人们的公仆,为人民服务。
平时,我不太喜欢帮助别人,如果别人遇到了难题,我就不太喜欢帮助他,但是我看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之后,心里就不这么想了,好像自己变得开朗大方起来。
我觉得我们应该像英雄人物一样,全心全意的去帮助别人,保家卫国,无私奉献,具有大无畏的精神,做一个喜欢去帮助别人的好孩子。
《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篇2暑假,我读了《三国演义》。
这本书主要是说: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朝廷恐惧。
桃园结义,杀败黄巾。
吕布杀董,大快人心。
曹操掌权,献帝受欺。
三分天下,汉室将亡。
刘备进位汉王,诸葛六出祁山。
庞统惨死落凤坡,孔明坛上祭东风。
孔明死后魏延反,马岱勇敢杀魏延。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共15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共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067e3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d.png)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共15篇)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今天,我又一次读完了《三国演义》。
这已经是我第九次合上这部书了。
但我无论看多少遍,都百读不厌,每读完一次都有新的感受。
尤其对诸葛亮——这位大智大贤的化身,更是敬佩有加。
他精通三韬六略,胸中藏战将,腹中隐雄兵,神机妙算。
只可惜他没有统一中华,复兴蜀汉,这当是他一生最大的憾事!《三国演义》这部书不是像有的人说的那样,教人老谋深算。
有人说,小说着重描写了蜀汉,而最后,蜀汉却打出了白旗,这么没劲的故事情节,有什么艺术可言?我们本想看到的的确没有看到,但这是一种“撕碎的艺术”,它的悲剧结尾比大团圆的结局不是更耐人寻味吗?《三国演义》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能因小失大”。
“一失足成千古恨”嘛!书中刘备因东吴杀了自己的二弟关羽和三弟张飞,就一赌气率领七十五万蜀军进攻东吴,结果被陆逊火烧连营,且烧得片甲不留。
那一仗,就关系到了蜀国的命运。
七十五万大军。
为了一口没争到的起而命丧黄泉。
可惜啊!本来,蜀国粮食充足,兵多将广,武有五虎,文有卧龙凤雏,但自那一仗之后,就开始走了下坡路。
做人就应该能屈能伸,刘备就是为了二弟、三弟的死而赔上了更多的.兄弟,这实在是不值得。
能屈能伸还得谨慎,否则,就会失去很多很多!三国英雄们的一生是不平凡的。
如果他们没有把握好机会那他们只能埋没自己的才能。
现在也不是一样吗?有的人失败因为他的胆怯而与成功擦肩而过,有的人成功因为他把握住机会。
也许成功与成功失败只在一念之差。
请不要再犹豫了,不要让成功与你擦肩而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2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主要的文学名著。
《三国演义》刻划了近100个英雄形象。
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国中,我最佩服的人是关羽,他不但武工好,而且人也好。
在跟曹操打仗时,他因带着二嫂,所以才降汉。
其实他还是一心想找到刘备,呵护好二嫂的。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通用8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61e8ee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8e.png)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三国演义》读书笔记(通用8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书笔记如何写了哦。
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读书笔记范文(通用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深受人们的喜爱。
这个寒假,我再次捧起这本书,重温古典名著的魅力。
在这本书中,我最欣赏最崇拜的便是五虎上将之首“关羽”了。
他的英雄事迹有很多,无一不让人佩服或赞叹。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关羽“水淹七军”和“刮骨疗伤”这两件事了。
关羽“水淹七军”一文中,他深思熟虑,诱敌深入,利用有利地形,大败曹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勇有谋、卓尔不群的武圣。
在生活中,“勇气”固然重要,但是有勇无谋,那是蛮干。
只有像关羽这样有勇有谋方能成大事。
关羽“水淹七军”体现出了他的智勇双全,而“刮骨疗伤”则体现出关羽惊人的毅力,这种毅力源于他那不可小觑的精神力量。
关羽中了毒箭后,华佗要用刀刮他右臂骨上的箭毒,而在当时还没有麻药,尽管如此,在刮骨过程中,关羽还一边和张良下着棋,一边喝酒吃肉,谈笑风生。
鲜血整整流了一盆,一旁的将士看了,无一不心惊胆战,连华佗也佩服起关羽的勇气来。
这需要怎样的精神力量才能使关羽对这刻骨铭心的巨大疼痛视若等闲啊?看到这,我对自己前几天那次小手术也不禁有些小得意。
我的眼睑上长了一个小囊肿,需要动个小手术。
刚一放寒假,妈妈便带我来到了浙一医院的眼科。
手术开始前,医生一看要动眼部手术的我那么小,似乎也有些不放心。
医生很郑重地让我坐在她对面,严肃地对我说:“待会手术呢肯定会有点疼的,但是你这个手术呢肯定是要做的,所以待会在手术过程中你可以哭,可以叫,但头绝对不能动,如果头动了,我的刀片一不小心划到你的眼球那就糟了。
记住了吗?”我也很严肃地点了点头,便躺到手术台上闭上了眼睛。
医生先往我眼里滴了几滴眼药水消毒,接着用手指揪起我的眼皮,然后把一个金属圆环从我的眼皮下塞进了我的眼睑,又用螺丝在我的眼皮上固定住金属圆环。
三国演义中的读书笔记(共4篇)
![三国演义中的读书笔记(共4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54d8d09ec3d5bbfd0a7462.png)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三国演义》内容丰富,成语众多,虽然看起来比较麻烦,但是能让我们真正领会作者的艺术才华.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讲张角,张梁,张宝黄巾起义,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之后,三兄弟开始打天下,以及当中发生的事.我读了这本书真是受益非浅,看,诸葛亮的出现使三国变得更有意义,真是进入白热化阶段.火烧新野,草船借箭,智取汉中,七擒孟获,智取三城等都是诸葛亮的“杰作“,就连他死了的时候也机关算尽.我总想着,若无诸葛亮,刘备根本就不可能建立起蜀国,诸葛亮的才华可谓是深不可测.他考虑周到,而且不讲私情.他最喜欢用火攻,想当初,诸葛亮的隆中对,巧借东风,写出师表,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智退司马懿无不体现了诸葛亮的机智才华.正是因为如此,我深深的敬佩这一位先生.在《三国演义》里还可以看到,各政治集团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今天势不两立,明天却又杯酒言欢.而且这种斗争渗透到生活的许多方面,连家庭,朋友等,都毫无例外地被卷入了斗争的漩涡,甚至成为斗争的工具.他们为了满足自己权利,财产的欲望,为了使自己在激烈的争夺战中不被消灭,总是玩弄各种手段,演出了一幕幕勾心斗角.总之,《三国演义》除了给人以阅读的愉悦与历史的启迪以外,它更是给有志王天下者听的英雄史诗.正因为如此,《三国演义》在雄浑悲壮的格调中弥漫与渗透着的是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悟和富有力度的反思.《三国演义》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义胆忠肝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忠厚老实的刘备、勇谋兼备的赵云、狡诈多疑的曹操、忌贤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祢衡等等.而作者正是用对细节的刻画,来体现人物鲜明的特点.如,写张飞,第七十回中,作者对张飞使了一个小心眼智败张郃的战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与描写,与此同时又加入了一段诸葛亮与刘备的对话,更显出了诸葛亮的智谋高超.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通用3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185faaf705cc175427091b.png)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通用3篇)三国演义读书笔记(通用3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笔记了!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国演义读书笔记(通用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 寒假里,我用了三天的时间读完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
这本书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写的。
这本书里面的人物各有不同的特点,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有:刘备、孔明、关羽、张飞、曹操、刘备之子刘禅。
刘备爱民如子,他是个有理想有野心的枭雄,最终成为蜀国的皇帝。
孔明是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
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然后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如:空城计、草船借箭、火烧赤壁、水淹七军、收姜维……他还发明了木牛、流马等山地运输工具。
关羽这个人傲上而不凌下,性情内向少言,刚正不厄,重情义重承诺,不为名利所动;这样的人今古不常有,可谓是真英雄,令人钦佩。
曾过五关斩六将,无人可挡。
但最终因轻敌中了孙权的埋伏。
张飞作战勇猛,性格耿直,脾气暴躁,容易冲动。
曾在虎牢关一声吼,吓退曹军20万。
他对士兵十分严厉,最终死于部下之手。
曹操文武双全,有勇有谋,擅长政治,但是他过于自私缺德,疑心重,胡乱杀人,最终失去天下。
在这本书里,我最看不起的人物是刘备之子――刘禅,他胸无大志,只明白吃喝玩乐,“乐不思蜀”这个成语就是他“打造”出来的,最终投降于魏国。
到了最后,司马炎统一了天下,将魏改为晋,三国时代就结束了。
我佩服关羽的英明神勇,佩服刘备的爱民如子,我更佩服孔明的神机妙算。
然后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有勇无谋的人永远受制于人,而智勇双全的人才会统治天下。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2 最近,我在广州买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然后因为一时兴起,再加上此书资料丰富多彩、翔实可信,所以经过两天“奋斗”,我就把这本书给看完了。
在一代小说大师——罗贯中的笔下,《三国演义》可谓是妙笔生花呀。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精选10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7ba5b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7.png)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精选10篇〕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精选10篇〕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篇1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
读了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互相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
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
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绘的几个英雄人物。
国家的统治需要忠臣,需要一个可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慎重,鞠躬尽瘁。
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雄。
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
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
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
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
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
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再说关羽。
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
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
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
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让我知道了,人必有所长,有所短,不应以善小而不为,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篇2怀着快乐的心情第2次翻开古典文学著名《三国演义》。
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慎重,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
从天下大乱到。
从三国鼎立到重归统一;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历史;这是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假如说魏国在三国里智力最强,一点也不对。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020129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12.png)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三国演义》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书笔记吧。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暑假里,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三国演义》。
故事里波澜壮阔的情节,回味无穷的典故和两查多个鲜活生动的人物深深地打动了我。
一时间,我的思想穿梭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硝烟弥漫的古战场。
赤壁之战、三英战吕布、虎牢关之战、官渡之战、长坂坡之战……每一个故事都让我细细品味良久。
关羽忠肝义胆千里走单骑、张飞长板桥怒喝退曹军、赵子龙单骑救少主、马超勇猛追孟德、黄忠定军山大败夏侯渊……一个个叱咤风云的人物,都是如此的狭肝义胆,智勇双全。
最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是神机妙算、料事如神的诸葛亮。
他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他足智多谋、谦虚谨慎。
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巧借东风、智料华容道、稳摆八阵图、七擒孟获……一个连一个的故事中诸葛亮表现出的非凡智慧看得我热血沸腾,对这位完美的蜀相是崇拜之至。
读《三国演义》除了故事情节的巨大吸引力外,也让我学会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刘备都会我遇事冷静,礼贤下士,曹操都会我做事要雷厉风行,要大智大勇。
《三国演义》中每位英雄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每个英雄都振憾人心。
他们在历史长河上演绎了永不磨灭的英雄事迹。
正是这些原本平平凡凡的人物:卖草鞋的刘备、懦夫出身的张飞、推车卖绿豆的关羽,还有隆中种地的诸葛亮等等,他们本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却成就了一段辉煌的丰功伟绩。
不由得,我想起一句话:英雄不论出身,是金子总会发光。
要拥有美好的明天,我必须从眼下的努力开始。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2《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小说描写了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争斗。
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矛盾冲突。
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精品6篇)
![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精品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bb2f18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4.png)
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精品6篇)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篇1吕布辕门射戟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三国演义不仅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又拍摄出了各种各样的影视作品,诸如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等,题材众多,因此吕布这个人一定是被大家熟知的,今天我想讲述的就是关于吕布辕门射戟的故事。
吕布辕门射戟故事起因:袁术想灭了刘备这股势力,然后再趁机攻打徐州,但是又害怕吕布加以阻扰,为了达成目的,袁术让手下的将军纪灵带上粮草二十万斛大米向吕布示好,希望攻打刘备的时候,吕布作壁上观。
但是吕布也看出来了,袁术没有安好心,因此决定像个两全之策,最好是得了好处,又能保住刘备,同时也能让纪灵无话可说乖乖的退兵,于是就有了辕门射戟的典故发生了!辕门射戟的过程:吕布把刘备和纪灵叫到一起,说“这事儿很为难,为了公正起见,我在营门中竖起自己的方天画戟,距离百步开外,如果我能一箭射中戟上的小枝则双方各自罢兵休战,如果射不中,那么你们打仗我不管。
”实际上吕布是胸有成竹,以他自己的武艺是一定能射中的,结果也是这样。
由于这个仲裁方式是刘备和纪灵都同意的,大家都无话可说,纪灵只得退兵回去见袁术。
辕门射戟的典故引发的思考:其实在这之前,吕布因为发动兵变占领了本来属于刘备的徐州,已经和刘备结下了梁子,刘备因为没有地方容身,因此才暂居下邳,因此不论辕门射戟的结果如何,吕布和刘备已经是毛核心不合了。
另一方面呢,吕布得到了粮草又用计谋逼得袁术方面退兵,读后感.虽然暂时解除了自身危机,但也埋下了隐患,因为这样一来连袁术也一并得罪了,以后要是有什么事情需要人家帮忙,也是不可能了。
结果不出意料,后来吕布和刘备刀兵相见,而曹操围困吕布时,袁术也没有来帮忙,因为袁术已经被吕布得罪了。
辕门射戟的故事读后感:吕布看似大智大勇轻松化解了难题,但实际上为自己的将来埋下了隐患,他从一开始就不应该抢夺刘备的徐州地盘,而且之后又不能与刘备结成真正的同盟,最终势单力孤,遭遇了灭顶之灾,这需要我们读者用心体会了,也是要谨记的!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篇2我用了近一个星期读了《三国演义》一书,真是收益非浅啊!《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著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三国演义优秀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4篇)
![三国演义优秀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5e11f2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c8.png)
三国演义优秀读书笔记三国演义优秀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4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国演义优秀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演义优秀读书笔记1寒假期间,我全文阅读了《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名著,读后确实令我受益匪浅,收获多多。
《三国演义》全文共有一百二十回,每一回都演绎了一个经典的历史典故,如:桃园三结义、挥泪斩马谡、草船借箭、空城计等。
其中,我最喜欢的历史典故当然要数“草船借箭”和“空城计”了。
“草船借箭”主要描述了周瑜为陷害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
诸葛亮算定了大雾之日,便借二十只草船驶往曹操的兵营,曹操因怀疑雾中有埋伏,便令以乱箭射之。
待至日高雾散,诸葛亮令收船急回,船轻水急,曹操追不上他,使诸葛亮既安全借得箭,又挫败了周瑜的暗算。
“草船借箭”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空城计”主要描述了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
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由于没有士兵迎敌,便想出了空城计。
当司马懿兵临城下时,他却沉着冷静,泰若自然,将城门全部打开,自己在城楼上悠然自得的弹琴唱曲。
司马懿看罢心想:我方大军兵临城下,他居然还能稳坐城楼、悠然自得的弹琴唱曲,估计有诈。
于是司马懿引兵退去。
“空城计”表现了诸葛亮足智多谋、临危不惧。
另外,说起“刮骨疗毒”的故事大家一定也很熟悉吧?有一次关羽右臂中毒箭,神医华佗用刀刮骨给他疗毒,在刮骨的时候,关羽面不改色,仍旧喝酒吃肉,谈笑下棋,没有发出一声疼痛的叫声,真是一个铁骨铮铮的铁汉子。
如果有兴趣,《三国演义》这本书大家也不防阅读一下,真的很好哟!三国演义优秀读书笔记2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
它是明朝的罗贯中写的。
书中大约有400多个人物,例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英勇善战的关羽、张飞,心地仁慈的刘备,还有曹操、赵子龙、周瑜等人。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5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abd84d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d3.png)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5篇)《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今年暑假,我有幸读了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
我初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字数太多,也没有意思。
可是,读了一段时间后,发现里面好词好句数不胜数,而且语句精美,意思简单易懂。
花了几周时间,我将这本书看完。
那里面耳熟能详的故事,如桃园结义,过五关斩六将,七擒孟获,借东风,火烧赤壁,三顾茅庐,就这样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的面前,让我沉醉其中,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让人难以忘怀,那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让人敬佩不已……而我觉得里面的“三顾茅庐”和“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更加深入我心。
三顾茅庐的故事是刘备得知诸葛亮博学多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于是想去请诸葛亮做军师,一起建功立业。
于是一大早他就起身拿起礼物,带着关羽,张飞骑马向卧龙岗奔去。
到了孔明先生的家门口,才得知孔明先生一大早就出门了,去了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回来都不知道,于是他们败兴而归。
第二天,刘备派一人去打听看孔明先生回来了没有,一听到孔明先生回来了,便连忙骑马去拜见,果然见到一个少年在读书,为怕打扰他读书,便站在门外静静地等待,直到里面读书的声音停了,他才恭恭敬敬地走进草堂拜见,说明来意。
不料他并不是孔明先生,而是孔明先生的弟弟,刘备十分惆怅,只好留下一份信,告辞离去。
刘备时刻惦记着诸葛亮,新年刚过,就挑了个好日子准备再次去请诸葛亮。
这次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没有答应,刘备急的泪流满面,苦苦哀求。
诸葛亮见刘备诚心诚意三顾茅庐,心里十分感动,觉得天下战乱,百姓苦难深重,想让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只有刘备可以办到,于是答应了刘备的请求。
诸葛亮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和才能呢?而诸葛亮七擒孟获便是很好的证明。
孟获一直等到第七次被擒的时候,终于心悦诚服。
七擒孟获将诸葛亮的谋略胆识,以及对汉室的忠诚表露的淋漓尽致……虽然时间流逝,硝烟散去,英雄不在,千年故事具已化成尘土。
但是刘备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孔明先生的博学多通,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优秀10篇)
![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a43af59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f0.png)
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优秀10篇)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篇1《三国演义》是我百读不厌的一本书,不一样的时期读它,有着不一样的感受。
在小学高年级,再读原着《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饱含人生哲理,有着非凡好处的鸿篇巨作。
对里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如我最崇拜的诸葛亮,从火烧新野,骂死王朗、空城计、妙锦斩魏延中显示出他的非凡才智。
可他也并非神仙,如他让马谡去守街亭,导致丢失了街亭、柳列城两个军事重镇,一出祁山失败,自我也被降职。
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凡夫俗子。
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苛求别人和自我不犯错误,不就应因为别人的一点过失而横加指责,也不就应因为自我的一次考试的失利而灰心气馁,更不就应为自我取得的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人无完人,我们身上也必须存在着需要充实改善的地方。
而我喜爱的三国猛将张飞,长坡桥单骑救主,智夺瓦口,义释严颜,可谓功不可没,只可惜关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务正业,无故鞭打士兵,导致自我被手下两名小将刺杀,还陪上了黄忠、刘备和蜀国七十五万大军的性命,使蜀国状况一落千丈。
相反,魏国名将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辱骂置之不理,态度乐观,使一代奇才诸葛亮无计可使,以病死五丈原为告终。
可见当遇见悲伤、痛苦、气愤的事情时,就应理智地控制情绪,用乐观的态度去战胜它,如果意气用事,后果将不堪设想。
随着我的成长,每次研读《三国演义》都有不一样感受,《三国演义》真是伴我成长的一本好书。
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篇2起小儿,总听哥哥姐姐们说起中出行名著作《三国演义》,于是便缠着家人为我讲《三国演义》。
怎奈当初年龄尚小,歪着个脑袋瓜子傻呆呆地听家人费劲地跟我诠释每—句话的意思。
当到达小学2膢昙秥时,终于把这本我怀念已久的书勉牵强凑合强读完。
可是—个刚进入学习的殿堂的小学生,怎能深刻地了解到书中的涵义呢?到达如今,我才逐渐读懂魏国、蜀国、吴国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魏蜀吴时期,战火纷飞,英雄辈出,但——谁是英雄?刘备是英雄吗?有人会说,他当然是英雄!刘备晓得没有—个足智多谋的上下团结自个儿—起拼搏江山,自个儿是没可能做出—番事件业的。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大全3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大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67265e7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f1.png)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大全3篇《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大全3篇《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大全1在夏至的尾巴与即将迎来成熟的秋季的交接之际,我们通过了一本不厚不薄的书,穿越了时空缝隙,在一个个古朴的文字间结识了一群饱受争议的英雄豪杰,他们或许被人高声歌颂,也或许被人以刻薄的语言所嘲讽,但是或悲或喜的结局也为他们各自或短或长的人生点上了或轻或重的最后一笔。
同一本书,同一个故事,同一个人,不同的时刻,不同的人看到的截然不同的世界。
在我看完一本《三国演义》后,我特意上网搜索了关于关羽的各种评论,有人说他居高自傲,有人说义气凌云,也有人说他椎鲁。
其实这都是他。
然而最令我刻苦铭心的还是那个豪放自傲的他。
在袁绍率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虎牢关守将华雄一连斩杀联军多员大将,而袁绍对此毫无对策时,关于主动请缨。
却因身份卑微而被人轻视嘲笑时,他毅然潇洒的以他自己的方式回应他们恼人的轻藐。
不轻不重的一掷,地上人头,桌上温酒,立者,高傲,自信,不可一世。
关羽温酒斩华雄,这段历来被人所称赞的精彩片段,无需过多的描写却能让人不禁浮想到他打斗时刚强有力的风姿。
在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时,关羽手上皮肉绽开,白森森的骨头,哗哗直流的血,观者都寒心,而他却可与兄弟喝酒吃肉,谈笑下棋,从容豪放的笑声掩盖住黑血滴落的声音。
那种对痛楚无下限的极度忍耐,是需要多么坚定的意志才能做到的?他的这种豪豁与淡定是我最想摘取的星辰。
屋外细雨飘飘,屋内喧哗不断,桌上一滩血,石地斑斑红,坐者,谈笑自若,置身事外。
在曹操惨败赤壁之后,狼狈逃经华容道之时,无路可逃的曹操只能请求埋伏在此的关羽念及往日情分放他一马。
书上写的皆是重情重义的他“心一软”,便放了曹操。
而为什么不是“经过了强烈的思想挣扎”,他放了曹操。
或许在我们这些早就熟知结局的人看来,这是一个多么愚蠢的决定,等于为自己生命的终结下订单,但在我看来去不尽然。
正是这份重情重义造就了他光辉璀璨的一生,这份纯粹的性情也许把他引进了一条注定悲剧的路,但是却为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启迪——独属于英雄的情义与坚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范文3篇
《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著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大家有没有读过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欢迎参考借鉴。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读完《三国演义》我仍然觉得意犹未尽,我觉得应该写一篇读书笔记来记录一下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以便后面可以翻阅回味。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这本小说采用的是章回体的写作的,其故事围绕历史,采用七分实三分虚的巧妙构思,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写得十分精彩。
主要内容:三国演义讲述了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开始一直到魏蜀吴三个国家合并至西晋的这一段历史,故事开头讲述的是刘备、关羽、张飞的桃园三结义参与讨伐黄巾起义,经过多年经营,刘备集团与东吴联合抗击曹操并占据荆州、夺取了西川,最后与东吴魏国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由于刘备急于攻打东吴,造成了夷陵兵败(夷陵,即今天的宜昌市),病死在白帝城,从此蜀国由诸葛亮执掌大权,数年后开始了北伐曹魏的战争,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其继承人姜维再次领兵北伐,最终由于蜀国内部不团结,也走向了失败。
蜀国被灭后,东吴孙氏由于独木难支,最终投降司马氏,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最终继承大统统一天下,建立了西晋王朝。
主要人物:刘备、曹操、孙权、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司马懿、姜维、周瑜、鲁肃、貂蝉、吕布、张辽、曹丕、曹植、袁绍、袁术、庞统、郭嘉等人,小说描写了100多个栩栩如生的主要人物。
小说回目:《三国演义》小说共120回,从第一回桃园三结义到最后一回三分归晋结束。
成语典故:桃园结义、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火烧连营、火烧博望坡、三气周瑜、三顾茅庐、千里走单骑、温酒斩华雄、煮酒论英雄、三英战吕布等等,了解更多请参考(三国历史故事)栏目。
最喜欢的三国人物:郭嘉,为人豪爽不羁,智谋超群,成为三国谋士里的顶级人物之一!
最经典的语句: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
必决其机,须臾可定也(贾诩传)。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我读的是动漫大世界版的《三国演义》。
它对故事情节浓缩了,保留了所有经典情节,内涵丰富,情节动人,这本书非常好看,主要介绍了以下几个人物的故事经典。
刘备、张飞、和关羽,偶然的一次机会,在一个酒馆里相遇了。
他们交谈的非常投机,就结成了不可分离的好兄弟。
他们投奔楚国的袁绍,一次意外,关羽被孙权谋杀了,刘备、张飞听说关羽被谋杀之后,非常伤心,张飞,刘备,决定用三天时间,抓紧训练士兵,帮关羽报仇,张飞的士兵要求多加一些训练时间,张飞大怒,把士兵绑在树上,狠狠抽打,说:“明天再准备不好,就要你们的脑袋。
”到了
晚上,张飞因喝酒过多,睁着眼睛睡觉,外边的士兵听见张飞的鼾声如打雷,以为他睡着了,便蹑手蹑脚走进去,要拔刀杀张飞,可是,看到张飞双目怒睁,吓得后退几步,过了一会儿,听见张飞仍然鼾声如雷,两人就拔刀刺向张飞,他们将张飞的首级砍下来,藏在衣服里,带着几十个人,投奔孙权去了。
刘备让诸葛亮使用妙计,毒死了孙权,就这样,刘备霸占了吴国。
以后发生的大战,几乎都是诸葛亮与曹操对战,司马家族也不甘落后,楚国的一代又一代应付着司马家族。
姜维也继承诸葛亮的遗言,把诸葛亮这种料事如神的经验传下去,最后,司马家族败退,就这样,楚、魏、吴,这三个国家被蜀军决定合成一个国家,从此,结束了三国分立的局面,中国历史进入了又一个大统一时代。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感觉不应该争夺自己的利益而互相残杀,友谊是最重要的,团结的力量是强大的,不要搞独立,只要团结一致,就会成为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祖国会永远繁荣昌盛。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在东汉末年,汉灵帝十分昏庸,很多人都被逼得没有办法,纷纷投靠大盘黄巾军中,黄巾军队强大起来,刘备等人打败了黄巾军后,曹操和孙权的实力也强大起来,整个天下逐渐分裂为三个国家:魏国、蜀国、吴国,于是三国正式鼎立了。
《三国演义》这本书是根据史书《三国志》改编的,作者是小说作家罗贯中,所以书中的人物在历史上都是真实存在的,但因为是小说,故事经过了作者的再工。
书里把许多人物描写得活灵活现,如:勇猛善战的张飞和赵云,义薄云天、宁死不降的关羽,爱民如子的刘备,神机妙算的卧龙先生诸葛亮和凤雏先生庞统等等。
整本书围绕了三国的君主曹操、刘备、孙权的斗争来写的。
他们都自立为帝,想平定天下,斗了个你死我活,结果却被晋王司马炎统一了。
看完这本书,里面的英雄人物好像就浮现在我眼前,我从书里学到了很多很多,从这些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身上也学到了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