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定岗定员标准
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劳动定员核定标准.docx

附件1: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劳动定员核定标准(试行)为强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从严控制煤矿井下采掘作业面劳动定员人数,结合我省实际,编制本标准。
一、主要依据根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及国家安监总局等7 部委《关于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调〔2007 〕95 号)、省安监局等8 部门《关于印发福建省加强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闽安监矿山〔2007 〕183 号)有关规定和要求,按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严格限制煤矿矿井当班最大下井人数,加大监管力度,确保矿井劳动定员标准的贯彻落实。
二、技术参数(一)严格控制煤矿采掘工作面个数,采掘比按1:2。
采用正规壁式采煤方法的,年产6 万吨及以下的小煤矿,一个采区内只准布置1 个采煤工作面和 2 个掘进工作面同时生产;因开采极薄煤层、三角煤、残留煤柱而无法采用正规壁式采煤方法的,经县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批同意后,采用其他采煤方法的,一个采区原则上不能超过 2 个残采工作面和4 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
(二)矿井年工作日以330 日计算,按“三班八小时”工作制,有条件的推行“四班六小时”工作制;井下工人按每月22天工作、每年按11.5个月的工作制,30%轮休率,95%出勤率。
(三)根据我省矿井实际,回采面月平均单产:省属矿不低于1800吨/个/月,县乡镇煤矿不低于1500吨/个/月;掘进面月平均单进:水平岩巷不低于60米/个/月,下山岩巷不低于45米/个/月,水平半煤岩巷不低于105米/个/月;采掘面比按1 : 2。
各类井型按下表不同的万吨掘进率、回采工效、掘进工效技术参数为计算依据。
三、当班井下采掘作业面最大下井人数根据上述技术参数,全省各类井型煤矿当班采掘面最大下井人数按下表执行以上述标准井型(3、6、9、15、21、30、45万吨)为计算基础,井型每增加1万吨产能,当班井下采掘面增加人数最大不超过4—5人;原则上每个采区当班同时作业采掘人数不得超过100人,对超过100人的,煤矿企业应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报设区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省属煤矿报省煤炭集团公司)批准,并抄送省经贸委、福建煤监局备案。
煤矿定岗定员方案

煤矿定岗定员方案煤矿定岗定员方案是指在煤矿企业内部设定工作岗位以及配备相应的专业化人员,从而确保公司的生产运营和管理得以顺利开展。
定岗定员方案一般是由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和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制定的,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包括岗位设置、职责要求、工作评估、薪酬福利等方面。
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煤矿定岗定员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定岗方案煤矿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岗位设置方案,建立适合企业的职业分类体系,包括生产岗位、管理岗位、技术岗位和职能岗位。
对于每一个岗位,都应该有明确的职责描述和职业标准,同时根据不同的岗位设置不同的工作规章制度,以确保员工在岗位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定员方案在确定岗位之后,煤矿企业要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和内部管理制度对每个岗位设定合理的定员标准。
定员方案应该明确每个岗位需要的工作职责,并按照不同的工作流程和加工环节设置不同的人力配备方案。
定员方案还需要考虑员工教育和培训的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确保员工具备必备的安全和生产技能。
三、工作评估体系煤矿企业需要建立完整的工作评估体系,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标准,及时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
同时,煤矿企业要及时调整工作评估体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水平。
四、薪酬福利方案薪酬福利是吸引员工和员工留职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煤矿企业的定岗定员方案中需要考虑到薪酬福利方案的合理性和切实可行性。
煤矿企业要根据不同的岗位设置工资水平,制定相应的年终奖和绩效奖励等制度,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干劲。
同时,要关心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建立合理的健康保险和生命保险制度,确保员工的各项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总之,煤矿定岗定员方案是煤矿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于确保企业长期健康发展和员工的安全生产是极为重要的。
企业应该加强制度建设和运行管理,不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生产效益和社会贡献。
煤矿定员标准

弥勒市宏庆煤矿劳动定员标准为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我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严格控制井下作业人数,防止超强度、超能力、超定员生产,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现依据《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若干意见》(安监总煤矿【2006】216号)、《关于加强煤矿劳动定员管理严格控制井下作业人数的通知》(安监总煤行【2007】218号)、《云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关于切实加强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通知》(云煤安全【2015】103号)等相关要求,特制定宏庆煤矿劳动定员管理制度。
一、劳动定员管理原则1、坚持保证安全生产的原则。
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和《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符合煤矿客观实际,反映出合理和相对稳定的生产劳动组织结构及其变化,减人提效,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必须立足于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优化劳动力配置,挖掘各工种内部潜力、提高工时利用率,合理减少工人作业时间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必须根据煤矿企业自身实际,在国家和省确定的框架内科学合理的确定,不搞“一刀切”。
4、坚持严格按定额定员管理的原则。
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对凡有定额标准的作业项目都要按劳动定额标准定员,凡是能够计算和考核工作量的岗位都要有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实行定额定员管理,合理节约劳动生产力。
5、坚持限定人员数量的原则。
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必须对工作人员进行限定,既要满足减人提效的要求,又要满足基本生产岗位的要求;既要对采、掘工作面的人员界定,又要对井上、下辅助生产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界定,确保安全高效的组织生产。
二、劳动定员管理制度1、明确专人负责劳动定员管理工作。
矿劳资部门负责人负责劳动定额管理,专职做好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及组织实施等工作。
煤矿定员标准

弥勒市宏庆煤矿劳动定员标准为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我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严格控制井下作业人数,防止超强度、超能力、超定员生产,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现依据《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若干意见》(安监总煤矿【2006】216号)、《关于加强煤矿劳动定员管理严格控制井下作业人数的通知》(安监总煤行【2007】218号)、《云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关于切实加强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通知》(云煤安全【2015】103号)等相关要求,特制定宏庆煤矿劳动定员管理制度。
一、劳动定员管理原则1、坚持保证安全生产的原则。
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和《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符合煤矿客观实际,反映出合理和相对稳定的生产劳动组织结构及其变化,减人提效,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必须立足于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优化劳动力配置,挖掘各工种内部潜力、提高工时利用率,合理减少工人作业时间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必须根据煤矿企业自身实际,在国家和省确定的框架内科学合理的确定,不搞“一刀切”。
4、坚持严格按定额定员管理的原则。
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对凡有定额标准的作业项目都要按劳动定额标准定员,凡是能够计算和考核工作量的岗位都要有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实行定额定员管理,合理节约劳动生产力。
5、坚持限定人员数量的原则。
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必须对工作人员进行限定,既要满足减人提效的要求,又要满足基本生产岗位的要求;既要对采、掘工作面的人员界定,又要对井上、下辅助生产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界定,确保安全高效的组织生产。
二、劳动定员管理制度1、明确专人负责劳动定员管理工作。
矿劳资部门负责人负责劳动定额管理,专职做好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及组织实施等工作。
煤矿企业定岗定员标准

第二节人力资源配置(开采设计方案)1、生产作业班次矿井设计年工作日为330天,日工作制度:井下“四·六”工作制;每天四班作业,每班工作六小时;地面“三·八”工作制;每天三班作业,每班工作八小时。
2、劳动定员与技能素质要求(1)劳动定员根据《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和其他有关文件规定,按照矿井设计井型,年工作制度、全员效率,结合本矿的管理制度进行估算。
原则上按照煤炭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要求,根据《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有关规定,劳动定员在籍系数为:井下工人在籍系数1.40、地面工人在籍系数1.30、其他人员在籍系数1.00。
估算结果,矿井在籍总人数217人,出勤人数161人,其中:井下工人出勤人数124人;地面工人出勤人数12人;管理人员12人;服务人员6人;其他人员7人。
详见劳动定员汇总表12-1-1。
(2)技能素质要求根据矿井机械化设备配置程度,其管理人员及工人要适应现代化管理和生产要求必须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和技能。
○1矿级领导应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并从事煤矿生产管理一定的年限,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②矿机关和队级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是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具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③工长、各种主要设备司机及机电、机械维修人员必须具备高中以上学历,并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不但精通本工种技术,而且亦能承担相近工种的一般工作。
④技术工种的工人必须经过岗前培训,达到技校毕业水平,考核合格的方能上岗。
劳动定员汇总表表12-1-1(3)全员效率根据矿井劳动定员配备估算结果,按照矿井年设计生产能力9万t/年,计算全员效率的矿井计效原煤生产人员出勤人数148人,年工作日330天。
按此计算矿井原煤生产人员效率(全员效率)为:矿井全员效率=设计日产量/原煤生产人员=273/148=1.85t/工从以上劳动定员配备估算结果来看,全矿井职工在籍总人数217人,按照矿井设计机械化设备配备程度,与类似矿井劳动定员相比,该矿井劳动定员配备是合适的。
班组定岗标准

班组定岗标准
综采队:
跟班队长定岗1人;采煤班组长定岗1人;安全员定岗1人;端头支护工定岗5人;拉架工定岗3人;采煤机司机定岗2人;电钳工定岗2人;皮带司机定岗1人;转载机破碎机司机定岗1人;瓦斯检查员定岗1人:泵站司机定岗1人;清煤工定岗2人;质量验收员定岗1人;井下材料管理员定岗1人;共计23人。
综掘队:
队长定岗1人;跟班队长定岗1人;班组长定岗1人;安全员定岗1人;瓦斯员定岗1人;支护工定岗3人;综掘机司机定岗1人;刮板机司机1人;电钳工定岗1人;井下材料管理员定岗1人;一个掘进工作面12人,两个掘进工作面共计24人。
煤矿定岗定员方案

4煤矿定岗定员方案咱们得明确一下,定岗定员这事儿,不是拍脑袋就能决定的。
它涉及到生产效率、安全系数、人员成本等多个方面。
我会从实际出发,结合4煤矿的具体情况,给出一个操作性强的定岗定员方案。
一、岗位设置1.矿井生产岗位矿井生产岗位是煤矿的核心,包括采煤工、掘进工、支护工、运输工等。
采煤工:主要负责煤炭的开采,根据矿井的生产能力,设置10个采煤班组,每组10人,共计100人。
掘进工:负责矿井巷道的开拓,设置8个掘进班组,每组12人,共计96人。
支护工:负责矿井巷道的支护工作,设置6个支护班组,每组8人,共计48人。
运输工:负责煤炭和物料的运输,设置4个运输班组,每组10人,共计40人。
2.辅助生产岗位辅助生产岗位包括维修工、电工、通风工等。
维修工:负责矿井设备的维修和保养,设置2个维修班组,每组6人,共计12人。
电工:负责矿井的供电系统,设置2个电工班组,每组6人,共计12人。
通风工:负责矿井的通风工作,设置2个通风班组,每组6人,共计12人。
3.管理岗位管理岗位包括矿长、副矿长、生产科长、安全科长等。
矿长:全面负责矿井的生产和安全管理工作,1人。
副矿长:协助矿长管理矿井的生产和安全工作,2人。
生产科长:负责矿井的生产计划、组织、协调和统计工作,1人。
安全科长:负责矿井的安全管理工作,1人。
二、人员配置1.采煤工采煤工是矿井生产的主力军,要求具备一定的技能和体力。
在人员配置上,可以选择有一定煤矿工作经验的熟练工,同时,也可以招聘一部分新手,进行培训后上岗。
2.掘进工掘进工需要掌握一定的地质知识和巷道开拓技能。
在人员配置上,可以招聘一部分有经验的掘进工,同时,也可以从其他岗位选拔一部分有潜力的员工进行培训。
3.支护工支护工负责矿井巷道的支护工作,要求具备一定的技术和体力。
在人员配置上,可以招聘一部分有经验的支护工,同时,也可以选拔一部分新手进行培训。
4.运输工运输工负责煤炭和物料的运输,要求具备一定的体力。
煤矿企业定岗定员标准

第二节人力资源配置(开采设计方案)1、生产作业班次矿井设计年工作日为330天,日工作制度:井下“四·六”工作制;每天四班作业,每班工作六小时;地面“三·八”工作制;每天三班作业,每班工作八小时。
2、劳动定员与技能素质要求(1)劳动定员根据《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和其他有关文件规定,按照矿井设计井型,年工作制度、全员效率,结合本矿的管理制度进行估算。
原则上按照煤炭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要求,根据《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有关规定,劳动定员在籍系数为:井下工人在籍系数1.40、地面工人在籍系数1.30、其他人员在籍系数1.00。
估算结果,矿井在籍总人数217人,出勤人数161人,其中:井下工人出勤人数124人;地面工人出勤人数12人;管理人员12人;服务人员6人;其他人员7人。
详见劳动定员汇总表12-1-1。
(2)技能素质要求根据矿井机械化设备配置程度,其管理人员及工人要适应现代化管理和生产要求必须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和技能。
矿级领导应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并从事煤矿生产管理一定的年限,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②矿机关和队级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是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具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③工长、各种主要设备司机及机电、机械维修人员必须具备高中以上学历,并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不但精通本工种技术,而且亦能承担相近工种的一般工作。
④技术工种的工人必须经过岗前培训,达到技校毕业水平,考核合格的方能上岗。
劳动定员汇总表表12-1-1(3)全员效率根据矿井劳动定员配备估算结果,按照矿井年设计生产能力9万t/年,计算全员效率的矿井计效原煤生产人员出勤人数148人,年工作日330天。
按此计算矿井原煤生产人员效率(全员效率)为:矿井全员效率=设计日产量/原煤生产人员=273/148=1.85t/工从以上劳动定员配备估算结果来看,全矿井职工在籍总人数217人,按照矿井设计机械化设备配备程度,与类似矿井劳动定员相比,该矿井劳动定员配备是合适的。
煤矿劳动定员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煤矿劳动定员管理制度范文为加强煤矿劳动力资源的管理,提高矿井的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水平,制定了煤矿劳动定员管理制度。
该制度旨在合理规定煤矿的劳动定员数,并加强对矿工的录用、培训、考核和调度等各个环节的管理。
以下是该制度的具体内容:一、煤矿劳动定员数的确定1. 煤矿劳动定员数的确定应综合考虑矿井的矿产储量、矿井井筒的规模和装备设施的现状等因素。
2. 煤矿劳动定员数应根据矿井的生产能力和安全生产要求来确定,并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批准后执行。
3. 煤矿劳动定员数一般以矿井的设计产能为基础,但也要考虑到其他因素如矿井的下井规程、配备人员的能力等。
二、矿工的录用管理1. 对矿工的录用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录用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 矿工应持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且须接受煤矿安全培训并通过考核后方可上岗。
3. 矿工的录用应公开、公正、公平,不得有任何歧视性,确保录用人员的能力和品质。
三、矿工的培训管理1. 煤矿应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定期对矿工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矿工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
2. 矿工的培训应根据其所从事的工种和岗位的特点来制定培训内容和计划。
3. 矿工的培训应记录在案,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和培训效果等,以备日后参考和复核。
四、矿工的考核管理1. 煤矿应对矿工进行定期的综合考核,包括技术能力、作业质量、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考核。
2. 矿工的考核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考核结果应公示,矿工有权申诉。
3. 矿工的考核结果应作为奖惩的依据,对考核不合格的矿工应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包括培训、调岗、降薪等。
五、矿工的调配管理1. 煤矿应合理调配矿工资源,确保矿井的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
2. 煤矿劳动定员管理制度下,矿工的调配应与其专业和能力相匹配,并经矿井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调配。
3. 矿工的调配应向其提前告知,并与其面谈,充分了解和解决其工作和生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六、矿工的离岗管理1. 煤矿应建立健全的离岗管理制度,包括矿工离岗的原因、手续和福利待遇等方面的规定。
XX矿业定岗定员管理制度

XX矿业定岗定员管理制度XX矿业定岗定员管理制度第一条为了加强劳动力计划管理,充分提高岗位劳动效率,规范员工的调配行为,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最为定岗定员是一项最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工作,它是指在民企组织结构结构中确定的情况下,采用科学方法确定企业岗位设置和各岗位数目的过程。
定岗就是按照专业化将部门职责或流程分解为若干部分,然后将相同或类似的一系列数项任务合并为一个职位;定员就是为每个岗位匹配相应的工作人员,以能保持各个岗位之间的工作协调。
定岗的本质是分工,而定员则是在分工的基础上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第三条定岗定员原则。
定岗定员必须依据指明企业实际确定,要体现既有分工,又有协作。
要充分考虑业务、工艺流程、技术水平、员工素质等因素综合确定。
岗位设置和定员配置一定要科学、合理、先进、可行,严防因人设岗,人浮于事,以求降低人工成本。
1. 因事设岗。
岗位和人应是新设和配置的外观设计关系,岗位设置必须按照各部门职责范围设定,而不能颠倒。
2. 协作原则。
岗位设立强调专业化分工,但各岗位间有效地协调也尤为重要,因此,在分工基础上有效地综合,使各岗位职责明确又能上下左右之间同步协调,以发挥最大的中小企业效能。
3. 最少岗位原则。
既考虑到最大限度地节约人力成本,又要尽可能地缩短岗位之间重要信息、业务传递时间,减少传递中的衰减效用,组织机构不断提高组织的战斗力和工作效力。
4. 监控原则。
在企业中,有些工作两者之间存在监控关系,如财务中的会计和出纳,必须分别设立。
5. 一般性原则。
岗位设置应基于正常情况的考虑,不能基于例外情况。
第四条岗位定员标准岗位定员要充分考虑岗位教育工作性质、工作量、员工素质等因素综合评价确定,一定要对照国际标准、标准化和企业历史标准,并结合生产、组织工作实际需要制定。
1. 凡是有定额标准的岗位,如井下采掘作业、样品取制样、化验分析等岗位,一律按照生产任务和定额标准配置定员。
2. 选矿厂等工艺流程大幅提升社会性岗位和井下提升、变电站、水泵等操作、看守设备岗位,必需按照流程需要和设备数量以及操作规程配置定员。
2024年从业人员准入制度(三篇)

2024年从业人员准入制度根据煤矿安全生产发展需要,从业人员准入实行高标准、严管理,经矿委研究决定,由矿综合办公室联合安全培训科制定郑州登电阳城煤业有限公司从业人员准入制度。
1、定编、定岗、定员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因事设岗的原则,实现“人、岗、事”三者之间的合理匹配,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优化工作流程的原则;三是规模和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2、定编、定岗、定员的主要内容有:定编,即明确本单位的组织结构和人员编制。
定编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对矿井经济效益和规模的分析,确定矿井人员编制总量,从而达到对人员编制实行科学的动态管理,为矿井优化劳动力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定岗,即明确本单位需要设立什么样的岗位。
定岗的基本目标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位体系,实现职责覆盖无交叉、无空白,工作饱满,互相协作;定员,即明确保持岗位正常运转需要的人数。
定员的基本目标是根据岗位职责要求和人员编制计划来确定适合该岗位的人员任职要求及数量。
3、在编制设置具体岗位需求计划时,必须明确具体岗位的能力标准,重点考虑岗位的能力要求、重要性、风险程度等要素,具体人员准入岗位能力标准规定如下:(1)文化程度及工作经历条件:①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有煤矿安全生产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和从事煤矿井下工作____年以上的经历,经正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担任。
②从事技术管理的技术人员必须具有井下工作一年以上的经历。
其中,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有从事井下工作____年以上的经历。
③新毕业的大中专学生,至少应在生产一线锻炼____年以上,才能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
④科室各岗位须具有中专或以上学历。
⑤新招收人员必须具有初中或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2)身体条件:①井下生产、辅助单位各工种:身体健康,无下列病症之一:a、活动性肺结核病及肺外结核病。
b、严重的上呼吸道或支气管疾病。
c、显著影响肺功能的肺脏或胸膜病变。
d、心、血管器质性疾病。
煤矿企业劳动定员标准

煤矿企业劳动定员标准煤矿企业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产业之一,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劳动定员标准是一个关乎生产效率、劳动力利用率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指标。
因此,科学合理地确定煤矿企业的劳动定员标准,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劳动者权益、确保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煤矿企业的劳动定员标准需要充分考虑生产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
煤矿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直接影响着劳动力的需求量。
生产规模越大、技术装备水平越高,通常意味着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力相对较少。
因此,在确定劳动定员标准时,需要根据煤矿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应的劳动力需求量。
其次,煤矿企业的劳动定员标准还需要考虑安全生产和劳动保障的要求。
煤矿企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安全生产一直是煤矿企业的重要工作之一。
因此,在确定劳动定员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安全生产的要求,确保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有足够的劳动力来保障安全生产。
同时,劳动定员标准还需要考虑到劳动者的劳动保障需求,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其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得到应有的保障和待遇。
最后,煤矿企业的劳动定员标准还需要考虑到劳动力的培训和技能水平。
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和操作能力,因此在确定劳动定员标准时,需要考虑到劳动力的培训和技能水平。
通过对劳动力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从而减少劳动力的需求量,提高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煤矿企业的劳动定员标准是一个涉及生产效率、安全生产和劳动者权益的重要问题。
科学合理地确定煤矿企业的劳动定员标准,需要充分考虑生产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障的要求,以及劳动力的培训和技能水平。
只有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劳动定员标准,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安全生产,保障劳动者权益。
煤矿定岗定员方案

煤矿定岗定员方案安检部门定岗定员方案山西中阳张子山煤业有限公司目录一、说明 (2)二、组织机构及责任划分 (3)三、安检科长岗位职责及考核制度 (4)四、安全员岗位职责及管理考核办法 (6)五、检身员岗位职责及管理考核办法 (10)六、信号把钩工岗位职责及管理考核办法 (12)七、炸药库保管员、看库员岗位职责及管理考核办法 (14)八、质标办主任岗位职责及考核办法 (17)九、质标办各分管专业人员岗位职责及管理考核办法 (18)定岗定员方案一、说明1、安全员:我矿目前施工工作面为3个,每班每个工作面安排1个安全员,现有安全员9人。
2、检身员:检身员负责我矿主斜井、副立井的检身工作,每班每个井口1检身员,现有检身员6人。
3、信号把钩工:负责副立井井上下打点工作,每班安排1井上信号工,1井下把钩工,现有信号把钩工6人。
4、炸药库人员:炸药库人员的工作时间为每班12个小时,每班需保管员1,看库员1。
新炸药库现有4人,旧炸药库4人,共8人。
5、质标办:根据我矿实际情况,目前开展6个专业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掘进、一通三防、机电运输、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应急救援),根据所负责专业,质标办现有4人。
需再增加1人。
附加说明:我矿现施工3个工作面,共有9个安全员。
由于副立井井筒改造、回风立井井筒装备工程与井下工作面施工同时进行,每班需增加1个安全员,共需增加安全员3人。
二、组织机构及责任划分1、安检科组织机构科长:李书兴安全员:任乃生雷生才胡平平刘兴义张忠廷弓强则王挨平刘有旺刘荣鑫检身员:任栓清任贵旺孙春来张马大冯锄则任羊生信号把钩工:王命有申如大刘长发张牛才郭荣辉曹兔生炸药库人员:刘殿举李青海闫明则张俊才弓前平王计年景巨奎王俊平2、质标办组织机构主任:李配安全质量标准化分管专业人员::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李林:机电运输全质量标准化王文军:“一通三防”全质量标准化王自强:地测防治水全质量标准化王自强:应急救援全质量标准化李配:安全管理全质量标准化附:安检科、质标办人员责任区域划分表三、安检科长岗位职责及考核办法(一)安检科长职责:1、主持科内的各项工作,传达、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安全指示精神。
煤矿定岗定员方案

煤矿定岗定员方案在煤炭行业的生产经营中,定岗定员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
定岗定员工作是指根据煤矿生产安全生产的要求,将矿工按照其职责和技能水平分配到相应的工作岗位上,确保生产作业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进行。
因此,加强煤矿定岗定员工作的管理,是保障煤矿生产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定岗定员工作已经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即《煤矿分级分区分级工作岗位划分标准》。
该标准根据煤矿生产的安全要求,将煤矿工种分为矿井通风工、电气工、机电工、采掘工、配电工、运输工、巷道支护维修工、矿山安全管理人员、矿井井下救援人员等不同类别的工作岗位。
在实际操作中,煤矿应该按照煤矿分级分区分级工作岗位划分标准,根据矿工的职责、技能和工作经验,进行科学合理的定岗定员安排。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一、岗位规划首先,煤矿管理方应制定岗位规划,根据生产需要和工作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岗位划分标准,并将其在煤矿内部做到公开透明,让所有矿工都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
二、人员选拔其次,在确定每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后,煤矿应进行人员选拔。
在考虑人员素质、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等方面进行评估,选出具有相应素质的人员。
三、定岗定员在确定了各个工作岗位人员的素质和工作经验后,按照他们的职责和专业技能水平,将他们定岗定员,并进行全面培训和实践操作,确保他们熟悉相关技能和掌握所有必要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方法。
四、管理监控在定岗定员后,煤矿应加强岗位管理监控,一方面加强定期岗前安全培训,确保矿工掌握工作流程,另一方面通过定期日常监控工作岗位,加强巡查检查,确保矿工依照相关的工作流程和安全操作要求进行生产作业。
总之,对于煤矿来说,定岗定员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管理措施。
通过科学的规划、选人定岗、全面培训和严格监控,确保矿工做好各项工作,使煤矿安全、稳定、高效地进行生产,为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稳定和高效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煤矿井下作业定员实施方案

煤矿井下作业定员实施方案煤矿井下作业是一项极其危险的工作,需要严格的定员实施方案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本文档将针对煤矿井下作业的定员实施方案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规定,以期提高作业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一、定员范围煤矿井下作业定员范围包括所有进入井下进行作业的人员,包括矿工、技术人员、监测人员等。
在任何情况下,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井下作业区域。
二、定员标准1. 根据作业区域的特点和工作任务的要求,确定合理的定员标准,不得超员作业。
2. 严格按照定员标准进行人员分配,确保每个作业区域都有足够的人员进行监测和应急处理。
三、定员管理1. 井下作业定员由矿长或者安全主管负责管理,对每个作业区域的定员情况进行严格监控和核实。
2. 对于临时性作业,需要提前向管理部门报备,明确作业人员和作业时间,严禁擅自进入井下作业。
四、定员培训1. 所有进入井下作业的人员都需要接受相关的定员培训,包括作业区域的特点、安全规定、应急处理等内容。
2. 定期进行定员培训考核,确保每位作业人员都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五、定员监测1. 通过安全监测设备对作业区域的定员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确保不超员作业。
2. 对于定员情况出现异常的作业区域,立即进行应急处理,确保所有人员安全撤离。
六、定员责任1. 矿长或者安全主管对井下作业的定员负有直接责任,任何超员作业的情况都将被严肃处理。
2. 作业人员也要对自己的定员情况负责,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作业,不得擅自离开或者进入其他作业区域。
七、定员奖惩1. 对于严格按照定员规定进行作业的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
2. 对于违反定员规定的人员,将按照公司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和教育。
总结:煤矿井下作业定员实施方案是确保煤矿作业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只有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定员管理,才能有效避免人员伤亡和事故发生。
希望全体作业人员都能严格遵守定员规定,共同营造安全的作业环境。
煤矿井下劳动定员管理规定守则

晋煤集团天安公司润宏煤业井下劳动定员管理制度为了加强我矿井下劳动定员及入井人数的控制、管理,防止超定员生产,根据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和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试行)等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本矿的区队编制、作业场所设置、生产工艺及作业形式等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一、劳动定员管理原则1、坚持保证安全生产的原则.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编制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和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符合煤矿客观实际,反映出合理和相对稳定的生产劳动组织结构及其变化,减人提效,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编制必须立足于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优化劳动力配置,挖掘各工种内部潜力、提高工时利用率,合理减少工人作业时间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编制必须根据煤矿企业自身实际,在国家和省确定的框架内科学合理的确定.4、坚持安全高效的原则.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编制必须坚持既要满足安全的要求,又要满足减人提效的要求,确保安全高效的组织生产.二、井下劳动定员标准1、严格按照规定控制入井人数.我矿核定生产能力为45万吨,按照省政府规定每班入井人数不得超过70人.综采队不超15人,掘进队不超15人,机运队不超18人,抽放队不超4人,探水队不超3人,安检4人,瓦检4人,带班矿领导1人.跟班科长1人,部室临时下井工作人员不超5人.2、严格控制采掘工作面人数.按照“一井一面”要求,井下最多同时布置1个采煤工作面和2个掘进工作面.3、严格按核准能力均衡组织生产,严禁两班交叉作业,除带班矿领导、跟班科长、区队长、班组长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在现场交接班以外,其余人员严禁现场交接班.三、劳动定员管理制度1、劳动定员一般不予变动,在生产地质条件发生较大变化、生产设备和机械化程度发生重大改变、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重大改进,以及发现劳动定员存在较大问题时,应重新核定.2、严格按照劳动定员标准配备作业人员,严格按定员组织生产.3、各相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井下劳动定员管理全面负责,副科、队长要协助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做好该项工作,并对当班的井下劳动定员管理负责.4、生产技术管理部门在编制作业规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时,必须严格按照井下作业场所的生产条件、工程量、生产工艺及作业方式等实际情况,编制合理可行的劳动组织和出勤内容,明确作业场所每班的实际作业人数.5、各区队的当班班组长必须在班前点名统计清当班的实际下井人数.6、所有人员下井时,必须到充灯房领取矿灯和自救器,并随身携带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定位卡.7、充灯房、检身房要严格按照煤矿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及时、准确地统计好每班的出入井人员数量,并及时将本班的上下井人员统计情况报至矿生产调度部.8、监控中心要每班对人员定位系统出入井人数进行不定时浏览,并将每班出入井人数及时汇报生产调度部.9、安全管理部要对各单位的井下劳动定员情况开展日常检查.10、其它未尽事宜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二〇一八年一月。
矿业定岗定员管理制度

矿业定岗定员管理制度矿业定岗定员管理制度一、目的为规范企业内部的岗位职责及人员流动,提高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增强员工工作稳定性,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部门员工,其中包括全职员工、兼职员工、劳务派工人员等。
三、制度制定程序本制度由企业管理层制定,首先进行内部评审,最终由企业领导批准,经过相应的程序后,正式颁布施行。
四、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制定本制度需要充分考虑到符合中国法律法规的要求,如《劳动合同法》、《劳动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行政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的政策规定。
五、制度内容1. 定岗制度:企业按照各岗位的职责进行职工岗位的分配与调配,平衡各岗位的工作负荷,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实现岗位的基本职责。
2. 定员制度:企业按照产能、生产周期、市场需求、员工技能等情况,制定合理的正式员工和临时工数量,合理确定各部门的编制人数,保证生产运营的需要。
3. 岗位职责:企业按照各职位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制定详细的岗位职责,明确各类人员岗位职责的权责义务。
4. 员工编号:企业根据工商局要求,对每一位员工进行编号,记录员工的入司时间、职务、学历等个人信息。
5. 岗位竞争:企业在员工岗位分配和调动时,应当公开、透明、公正,实行公平竞争,以员工能力和业绩为主要考核条件,实现员工共同发展。
6. 岗位变动:企业在员工工作能力发生变化、企业业务发展变化等情形下,有权对员工岗位进行变更,但应保障员工在工作品质和经济收益方面不受损失。
七、责任主体企业管理层应当负责本制度的制定、宣传和落实,各部门应当认真执行本制度,员工应当配合和执行企业的各项规定和制度。
八、执行程序1. 任何员工都有权了解自己工作岗位及职责,定期与主管领导进行沟通交流。
2. 岗位调动应当通过人力资源部门进行申请,经部门领导审批,最终经企业管理层批准实施。
3. 岗位变动可能会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企业应当对相关部门及员工进行必要培训和指导。
煤矿定岗定员方案

煤矿定岗定员方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煤炭仍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资源。
但是,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煤矿行业近年来发生了数起严重事故,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确保煤矿生产的科学、合理、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煤矿定岗定员方案应运而生。
煤矿定岗定员方案是指一种以岗位为基础、以职工为主体、以职责为依据的人员管理机制。
具体来说,煤矿将工作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工作岗位,并按照作业内容和执行职责的要求划定员工的人员类别,明确各级员工在岗位上的具体职责,建立一套管理体系,通过对煤矿员工的严格分类管理,降低工作风险,确保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煤矿定岗定员方案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点:一、以岗位为基础岗位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煤矿定岗定员方案中,岗位作为管理的基础,实行岗位职责明确、权限分明、责任到人的管理模式。
岗位是通过工作流程、职责和工作特点等方面来界定的,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来制定员工岗位任务书和责任清单,使员工掌握岗位要求和工作操作规范。
二、以职工为主体在煤矿生产中,职工是岗位执行的主体,是保证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
在煤矿定岗定员的方案中,职工因其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特定工作能力而被视为最重要的生产因素。
通过建立岗位规范、工作量、职能描述和职责制度等手段,让职工正确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增强其责任感、使命感和归属感。
同时,规范职工的考核评价制度,根据实际工作表现,将职工分类评价,对职工进行激励和约束,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三、以职责为依据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职责和注意事项,职工在不同的岗位上也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和任务。
为了保证煤矿生产安全和工作效率,煤矿企业应制定有针对性、科学合理的职责制度,并确保职责到人。
此外,还应明确定岗位责任与权力的关系,确切落实岗位责任的内容和岗位职责。
矿业定岗定员管理制度

矿业定岗定员管理制度1. 前言针对矿业企业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为规范矿业企业人员定岗定员管理行为,提高矿业企业人员管理水平,特制定该管理制度。
2. 定义2.1 定岗指根据矿业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确定员工所从事的岗位,包括工种、职务、职位等。
2.2 定员指根据矿业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确定岗位所需人员的数量。
3. 确定定岗定员的原则3.1 生产和安全第一原则任何时候都要把安全生产和生产经营放在首位,人员定岗定员必须符合生产和安全需要。
3.2 工作能力和素质原则人员定岗定员要坚持德才兼备、能者上岗原则,确保定岗人员具备从事工作的基本条件和能力。
3.3 公平公正原则人员定岗定员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不能有任何歧视,要公开、公正、公开招聘,保证每个人都有机会。
3.4 经济效益原则人员定岗定员考虑到员工的效益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确保僵死制度科学、合理、经济、有效。
4. 定岗定员管理流程4.1 定岗(1)矿业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定岗位安全标准,明确岗位的职责和任务。
(2)矿业企业根据岗位安全标准和生产经营需要制定人员定岗计划。
(3)根据定岗计划,人事部门进行招聘和考核,选拔合适的人员定岗。
4.2 定员(1)矿业企业根据生产经营计划,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计算出每个岗位所需人员数量。
(2)矿业企业根据人员定岗计划,计算出每个部门的员工总数和部门人员分布情况。
(3)矿业企业根据部门员工总数、部门人员分布情况、生产经营计划等因素制定人员定员计划。
(4)根据人员定员计划,矿业企业组织实施考核,确定定员人数。
5. 管理要点5.1 岗位管理(1)严格执行岗位安全标准,确保人员定岗科学合理。
(2)加强对员工岗位职责的明确和宣传,确保员工理解和遵守岗位职责。
(3)加强对员工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自我保护能力。
5.2 人员定员管理(1)确保定员人数达到生产经营所需,不能发生工作繁忙或闲置人员的情况。
煤矿劳动定员工作制度(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煤矿劳动定员管理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煤矿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矿所有生产、辅助、服务等部门及基层单位的劳动定员管理工作。
第三条劳动定员管理应遵循科学合理、精简高效、安全生产、按需定员的原则。
第四条煤矿劳动定员管理工作由矿劳动人事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各部门、各单位应予以积极配合。
第二章劳动定员编制第五条劳动定员编制应根据矿井规模、生产能力、生产组织形式、生产工艺流程、设备状况、作业环境等因素,按照国家规定的劳动定员标准进行编制。
第六条劳动定员编制应遵循以下程序:1. 各部门、各单位根据生产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素质,提出劳动定员编制意见;2. 矿劳动人事部门对各部门、各单位提出的劳动定员编制意见进行审核;3. 矿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劳动定员编制;4. 劳动定员编制经矿长批准后,下达各部门、各单位执行。
第七条劳动定员编制一经批准,不得随意变更。
如遇特殊情况需变更的,应按原审批程序重新申报。
第三章劳动定员执行第八条各部门、各单位应严格按照劳动定员编制执行,确保生产、辅助、服务等部门及基层单位的劳动定员符合规定。
第九条劳动定员执行应遵循以下要求:1. 严格执行劳动定员编制,不得超编、缺编;2. 优化劳动组织,提高劳动效率;3. 加强劳动纪律,提高职工素质;4. 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维护安全生产。
第十条各部门、各单位应定期对劳动定员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四章劳动定员调整第十一条劳动定员调整应根据以下因素进行:1. 矿井生产规模、生产能力、生产组织形式、生产工艺流程、设备状况、作业环境等发生变化;2. 职工队伍结构、素质发生变化;3.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调整。
第十二条劳动定员调整应遵循以下程序:1. 各部门、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劳动定员调整意见;2. 矿劳动人事部门对各部门、各单位提出的劳动定员调整意见进行审核;3. 矿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劳动定员调整;4. 劳动定员调整经矿长批准后,下达各部门、各单位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人力资源配置(开采设计方案)
1、生产作业班次
矿井设计年工作日为330天,日工作制度:井下“四·六”工作制;每天四班作业,每班工作六小时;地面“三·八”工作制;每天三班作业,每班工作八小时。
2、劳动定员与技能素质要求
(1)劳动定员
根据《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和其他有关文件规定,按照矿井设计井型,年工作制度、全员效率,结合本矿的管理制度进行估算。
原则上按照煤炭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要求,根据《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有关规定,劳动定员在籍系数为:井下工人在籍系数1.40、地面工人在籍系数1.30、其他人员在籍系数1.00。
估算结果,矿井在籍总人数217人,出勤人数161人,其中:井下工人出勤人数124人;地面工人出勤人数12人;管理人员12人;服务人员6人;其他人员7人。
详见劳动定员汇总表12-1-1。
(2)技能素质要求
根据矿井机械化设备配置程度,其管理人员及工人要适应现代化管理和生产要求必须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和技能。
○1矿级领导应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并从事煤矿生产管理一定的年限,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②矿机关和队级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是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具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③工长、各种主要设备司机及机电、机械维修人员必须具备高中以上学历,并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不但精通本工种技术,而且亦能承担相近工种的一般工作。
④技术工种的工人必须经过岗前培训,达到技校毕业水平,考核合格的方能上岗。
劳动定员汇总表表12-1-1
(3)全员效率
根据矿井劳动定员配备估算结果,按照矿井年设计生产能力9万t/年,计算全员效率的矿井计效原煤生产人员出勤人数148人,年工作日330天。
按此计算矿井原煤生产人员效率(全员效率)为:
矿井全员效率=设计日产量/原煤生产人员=273/148=1.85t/工
从以上劳动定员配备估算结果来看,全矿井职工在籍总人数217人,按照矿井设计机械化设备配备程度,与类似矿井劳动定员相比,该矿井劳动定员配备是合适的。
第三节安全定员
一、矿井劳动定员
井下采用“四·六”作业制,地面采用“三·八”作业制。
矿井在籍总人数217人,出勤人数161人,其中:井下工人出勤人数124人;地面工人出勤人数12人;管理人员12人;服务人员6人;其他人员7人。
详见劳动定员汇总表12-3-1。
表12-3-1 劳动定员汇总表
说明:本矿井每个采区同时作业的采、掘人员每小班不得超过100人。
二、矿井安全专用工程设施劳动定员
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井工、露天)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导则》的规定,来编制安全专篇劳动定员。
矿井安全劳动定员主要包括安全管理、安全检查、安全监测、安全救护等专职人员,根据矿井全员效率及定岗定员,该矿井安全专用工程劳动定员161人(详见表12-3-1) 。
说明:本矿井每个采区同时作业的采、掘人员每小班不得超过100人。
生产中可根据实际的安全人员需求作相应的调整,本煤矿安全专用工程设施劳动定员包括:
1、矿井通风、气体、粉尘检测专职人员;
2、矿井防尘、防爆、隔爆工程设施操作、维护专职人员;
3、矿井安全装备和仪器仪表专职保管、维护、收发人员;
4、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维护专职人员;
5、井上、下消防材料库(硐室)材料、器材发放、保管专职人员;
6、矿井瓦斯抽采工程专职人员;
7、矿井防灾工程专职人员;
8、矿井防灭火工程专职人员;
9、急救站专职医护人员;
10、矿井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1、皮带机司机;
12、安全员;
13、爆破员
14、特种电工;
15、绞车工;
证安全检查岗位、安全机构以及安全监测监控等系统人员的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