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类8(古代地理)

合集下载

古代文化常识(地理与职官)

古代文化常识(地理与职官)

古代文化常识(地理与职官)一、地理1、州:(1)尧时——分天下为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2)舜时——(从冀州分出并州、幽州,从青州分出营州。

)分为十二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并州、幽州、营州。

(3)汉代——(中国疆土更大了,增加了交州、朔方。

朔方并入并州,改雍州为凉州,梁州为益州。

)分为十三个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益州、凉州、并州、幽州、营州、交州。

(4)东汉——共有十三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益州、凉州、并州、幽州、交州、司隶(直辖州)。

(没有营州多了司隶)(5)晋初——分为十九州:(和东汉比增加六州,把梁州分为雍、凉、秦三州;把益州分为梁、益、宁三州;把幽州分为幽、平两州;把交州分为交、广两州。

)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并州、司隶(直辖州)、雍州、凉州、秦州、梁洲、益州、宁州、幽州、平州、交州、广州。

(6)从汉到南北朝末,州基本上是监察区,有时也是行政区。

州的范围渐渐缩小了。

(7)唐代——全国共有三百多个州,是行政区。

(8)宋元——与唐代基本一致。

(9)明清——改州为府,所以有“兖州府”“扬州府”等名称,只留少数直隶州直辖于省,散州隶属于府。

2、郡:是行政区域。

(1)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中著名的有陇西、颖川、南阳、邯郸、钜鹿、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河东、上党、太原、代郡、雁门、云中、琅琊、汉中、巴郡、蜀郡、长沙、黔中。

后来又增加了桂林、象郡、南海、闽中,共为四十郡。

(2)此后历代都有郡,但是区域变小了。

(3)隋代——取消了郡。

(4)唐代——州郡交替改变,都是行政区域。

(5)宋——废郡。

3、国:是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

国的区域略等于郡,所以“郡国”连称。

4、道:唐代的道是监察区,略相当于汉代的州。

贞观年间,分全国为十道:(1)关内道,即古雍州;(2)河南道,即古豫、兖、青、徐四州;(3)河东道,即古冀州;(4)河北道,即古幽、冀二州;(冀州出现两次,表示是冀州的一部分)(5)山南道,即古荆、梁二州;(6)陇右道,即古雍、梁二州;(7)淮南道,即古扬州;(8)江南道,即古扬州的南部(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9)剑南道,即古梁州(剑阁以南);(10)岭南道,即古扬州的南部;开元年间,分为十五道:从关内道分出一个京畿道(治长安),从河南道分出一个都畿(治洛阳)。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总2020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总2020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总2020历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要想学好历史,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都是很重要的。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总,希望大家喜欢!一、文化常识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

高考必背文化常识(精华版)一、名字号出生取名,成年定字。

自称称名,称人称字。

【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 20岁、女 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号】号又叫别号、表号。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二、古代表年龄称谓的词汇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2、孩提:指2——3岁的儿童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4、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5、及笄:指女子十五岁6、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7、而立之年:指三十岁8、不惑之年:指四十岁9、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10、花甲之年:指六十岁11、古稀之年:指七十岁12、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13、期颐之年:一百岁三、谥号、庙号、年号【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庙号】庙号是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用于后人祭奠的牌位上的名号。

【年号】年号是古代皇帝在位时的纪年方式。

区分:庙号:祖宗四、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明清科举制度臣)二甲:若干三甲:若干五、三省六部【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高考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高考版

御使大夫 监察
奉常
宗庙 礼仪
郎中令 卫尉 太仆 廷尉
宫殿
宫门 马政 司法
警卫
警卫
审判
典客
外交 和民 族事 务
宗正 治粟内 皇族、 史
宗室 租税钱 事务 谷财政
收支
少府
皇室需 用的山 海池泽 之税及 官府手 工业
二、官职制度
1、政府机构 三省六部 隋朝建立
皇帝
中书省 起草政令
尚书省 执行政令
门下省 审核政令
5.庙号是君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唯名号,如高 祖、明宗、太宗.
6.古人有名有字.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字是男 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时所取,以便和人交往时用来自称.
大家
授官常见词 1察举: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
2征: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
类型
考场
考官
考中学生
第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童生试
县试 府试
院试
县 府
府、州
明:提学 官 清:各省 学政
童生 生员秀才
案首
乡试 秋闱
桂榜
省会三年次, 皇帝派遣 举人
农历八月
主考官
解元
会试春 闱
殿试
杏榜 金榜
京城乡试次 年三月
皇宫会试同 年四月
礼部主持 贡士
皇帝
进士及第甲,3 人
会元
状元鼎 榜眼 元
进士出身二甲, 若干 同进士出身三 甲,若干
他人敬称:上对下,下对上,平辈间
高考链接
2015新课标2卷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 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才起的.

古代地理考试知识点总结

古代地理考试知识点总结

古代地理考试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古代地理概况1. 中国古代地理环境中国古代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包括山地、平原、草原、沙漠、湖泊、河流等。

华北平原、江南水乡、川西高原、西北草原、西南高山等地形地貌多样。

2. 中国古代自然资源中国古代自然资源丰富,包括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等。

黄河、长江等大河流域是中国古代的主要农业区,四川盆地、大盆地、大广平原等地也是中国古代的主要农业区。

3. 中国古代气候中国古代气候主要包括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寒温带气候等。

中国季风气候明显,南方多雨,北方多干。

二、世界古代地理1. 世界古代主要地理特征世界古代地理主要特征包括河流文明、地中海文明、中东地区沙漠草原、非洲的内陆盆地、东南亚的热带雨林等。

2. 世界古代主要自然资源世界古代主要自然资源包括黄金、铁矿、石油、原始森林、水资源等。

古代的埃及、巴比伦、古希腊和罗马等文明都是河流文明,依赖于河流的水源。

3. 世界古代气候世界古代气候主要包括冰川气候、草原气候、沙漠气候、季风气候等。

北极圈和南极圈是世界古代的冰川区,气候寒冷干燥。

三、中国古代地理学1. 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古代、中古代、近世代。

古代地理学主要是对地理环境的描述和认识,中古代地理学主要是对地图、天文地理的研究,近世代地理学主要是对地球综合性地理研究的发展。

2. 中国古代地理学的主要成就中国古代地理学主要成就包括《山海经》、《大唐西域记》、《元代丹阳归经》等著作,对地球的分布情况、地球的形状等都有一定认识。

3. 中国古代地理学的主要学者中国古代地理学的主要学者有章孝慈、郑和、郭守敬、徐霞客等,他们对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世界古代地理学1. 世界古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世界古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古代、中古代、近世代。

古代地理学主要是对地理环境的描述和认识,中古代地理学主要是对地图、天文地理的研究,近世代地理学主要是对地球综合性地理研究的发展。

2020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练习题含答案 (1)A

2020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练习题含答案 (1)A

2020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练习题含答案1.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望,农历每月十五。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晦,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朔,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B.青衫,多为低阶的官服或卑贱者的衣服。

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哀痛的情感。

C.望帝,战国时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

后用“望帝”代指杜鹃鸟,也用以指悲哀凄惨的啼哭。

D.干支纪年法,是我国历法上自古以来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

“干支”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总称。

2.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泛指部队。

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D.“伯”在古代是爵位称呼,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3.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古代官职变动中,“出”是由京城到地方做官,“入”是由地方进京城做官。

B.“季秋”是指秋天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古代一个季度的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来表示。

C.“改元”一般是指新皇帝即位后改变纪年的年号,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

D.“再拜”是指再次拜谢,这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用于表达敬意。

4.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擢”指迁官,即升职。

与“擢”相同的还有“察”与“举”等词。

B.“昆弟”指兄和弟,比喻亲密友好。

C.“甫冠”指刚刚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

D.“追赠”指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一种官职或称号。

5.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黜陟”中的“黜”指降职或罢免,“陟”指晋升、进用,该词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

B.“射礼”,古代重武习射,常举行射礼。

射礼有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四种。

C.“箕踞”,古代礼节的一种,两股着地伸直两腿,形似畚箕。

D.“留守”,古时皇帝出巡或亲征,命大臣督守京城,便宜行事,担当这种职责的就称为“留守”。

2020最新高考文化常识训练 (五至八)

2020最新高考文化常识训练 (五至八)

五、天文地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观测和研究,并不是出于繁荣科学、促进发展的目的,而是为了从天象中得知上天对帝王的警示,得出吉凶的变化,从而趋吉避凶。

地理,主要是我国古代历代的行政区划。

(一)天文历法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古人以天为干,以地为支。

天干常用来表示次序,地支可用来表示时间。

把天干地支依次组合,配成六十对,称为“六十甲子”。

(√)点拨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天干地支组成了古代纪年历法。

2.阴历每月十五日称“望”。

“既望”是每月望日之后的几天,这时候,月亮看起来很圆。

(×)点拨 “既望”指阴历十六日。

苏轼《赤壁赋》有“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七月既望”即农历七月十六。

3.阴历每月初一称“朔”,每月最后一天称为“晦”。

(√)点拨 庄子《逍遥游》中的“朝菌不知晦朔”句,就是说生命极短的朝菌不知道阴历三十到初一的时间变化。

4.古人以夜半为中心,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

也就是以夜半(子时)为三更,前后各有两更。

现在常说的“半夜三更”本是指夜半子时,即11点至1点。

(√)点拨 古代计算时辰、时刻主要是依据木表和滴漏。

木表又叫“圭表”,即在一个有刻度的圆盘中心竖一个标杆,根据太阳的投影确定时刻。

滴漏适用于夜间计时,用壶盛水,壶底有孔,壶中有一标杆,上有刻度,随着漏壶滴水,水位下降,即可以水位刻度计时。

5.古人认为恒星相互的位置是恒久不变的,所以就以恒星为背景,来观测日月以及金木水火土五星的位置。

经过长期的观测,选择了黄道和赤道,即地球上的“赤道”作为标志。

(×)点拨 这里的“赤道”不是指地球上的赤道,而是指天赤道。

(二)地理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6.古代文章中的“江河”多专指长江、黄河。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地理常识与天文历法+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地理常识与天文历法+

六、历法(纪月法)
序数纪月法:用数字来记载月份,将月份分为十二份,分别是一 月、二月、三月等。
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 上特定的“建”字。如“建亥”为农历十月,“建子”为 农历十一月。
六、历法(纪月法)
时节纪月法:用四季或节气物候的特点来记载月份。如《古 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懦。”“孟冬”指农 历十月。
县:地方行政区划名。春秋以前,县大于郡;战国以后,郡大于县。 两京历史上
二、政区名(其他)
“两京”:历史上有多种所指:东汉至隋唐时期,两京为东京洛阳 和西京长安;宋代两京为开封府和河南府;明代两京为顺天府和应 天府。
古代:指国家的都城,现代泛指首都。“京”单用时,可指国都。 “师”京师 单用时,不可指国都。
西域:西域之称始于汉。汉时指现在玉门关以西的新疆和中亚等地区。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地区。“朔”,泛指北方。
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统 称“百越”,也叫“百粤”。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 链接教材: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选择性必修中册《过秦论》)
一、地区名
四夷:古代统治者对四方少数民族的蔑称。即指东夷、西戎、南 蛮、北狄。
五、天文(星宿传说)
东曦:指日神东君。古代传说,日神乘着六龙驾驭的车。 链接教材: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必修下册《促织》)
天狼星:星名。古人认为此星主侵掠。
牵牛织女:“牵牛”即牵牛星,又叫牛郎星,在银河东。“织女”即织 女牵牛织女星,在银河西,与牵牛星相对。
五、天文(星宿传说)
银河:又名“银汉、天汉、天河”,是晴夜所见环绕天空呈灰白色的银 河 光带,由大量的恒星构成。
帝王年号纪年法: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从汉武帝起有年号, 后多用年号纪年。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之古代地理(共23张PPT)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之古代地理(共23张PPT)

。大致范围是:
黄河以南,长江以北,淮河以西,嘉峪关以东的地区。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莅中国而
抚四夷也。”司马光《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驱
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中华】
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
。如
《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
政区名
【九州、神州】 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
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后来又有十二州说,即从冀州分出并州,从青州分出营州,从雍 州分出梁州。一般地说,“ 例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已亥杂诗》)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赤县】
【江左】
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江南】
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王安石诗云:“春风又
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江表】
即江南,古代以中原为中心,长江以南为外,外即表,故又称江表。《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
《五人墓碑记》:“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政区名
【六合】 如《过秦论》“旷履至尊而制六合”,“然后以六合为家,骰函
为宫”。李白《古风》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八荒】
。《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区名
【郡】 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过秦论》“北

PPT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详解:古代文化常识天文地理纪年纪时

PPT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详解:古代文化常识天文地理纪年纪时

泛指中原之地,即黄河流域一带。
泛指长江以南。
即长江以东。 长江以外,指江南。
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 中岳嵩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洞庭湖,鄱(pó)阳湖,太湖, 巢湖,洪泽湖。
(也有指彭蠡、洞庭湖、巢湖、太湖、鉴
湖。)
大都 东京、汴京 京口 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石头城 临安 姑苏 会稽 长安 奉天 直沽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韦庄《送秀才归荆溪》: “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
重阳
九月初九。又称重九。 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称为重阳。古人认为此 日带茱萸囊登山饮菊花酒可以免祸,于是便有了这一天登高饮酒 的习惯。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指天地四方 (即上、下、东、南、西、北)
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 青州(在今山东的东部一带) 兖(yǎn)州(山东省济宁市) 徐州(今山东省东南部和江苏省的北部) 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东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 荆州(两湖,两广部分,河南,贵州一带) 扬州(兼有浙江、江西两省的土地) 梁州(包括今陕西南部和四川省) 雍州(今陕西中部北部,甘肃东南部除外,青海东南部,宁夏一带)
唐以后端午成为大节日,朝廷有赏赐。
七夕
七月七日。民间传说此日夜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妇女们 结彩缕,穿七孔针,陈酒脯瓜果于庭中,向织女星祈求智巧, 称为“乞巧”。
和凝《宫词》: “阑珊星斗缀朱光,七夕宫嫔乞巧忙。”
中秋
八月十五日。八月十五在秋季的正中,所以叫中秋。此时 秋高气爽,月光最美,为赏月佳节。
腊日
腊是祭祀名,岁末祭众神叫腊(所以十二月叫腊月)。古 代十二月初八是腊日,村人击细腰鼓,作金刚力士来驱逐瘟 疫。

专题03 地理知识(精练)-2020年高考语文文化常识分类精讲精练

专题03  地理知识(精练)-2020年高考语文文化常识分类精讲精练

专题3地理知识1.下列古代文化常识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左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

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左即江东。

B.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C.陛下是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D.嗣位是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2.对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

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委婉说法。

B.古代常用阴阳来表示地理方位,阴是指山之南、水之北,阳是指山之北、水之南。

C.《张衡传》中“遂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指《诗》《书》《礼》《乐》《易》和《春秋》六部经书。

D.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家是指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其中契诃夫的代表作是小说《羊脂球》。

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谨庠序之教”中的“庠序”都是学校,其中,商代叫序,周代叫库,“观太学”中的“太学”是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B.沛公居山东时——山东,指崤山以东。

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名称,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秦人称崤、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为“山东”,为一个地域性的泛称。

C.庐冢,也作“庐墓”。

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六艺也指礼、乐、射、御、书、术六种技能。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

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

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以“六艺”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B.在古代官职任免升降术语中,“谪”是指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除”是指降职并外放,与“谪”相近。

人教版高中语文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之地理知识》课件30张

人教版高中语文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之地理知识》课件30张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语文高考《 古代文 化常识 之地理 知识》 课件( 共30张 ppt)( 获奖课 件推荐 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语文高考《 古代文 化常识 之地理 知识》 课件( 共30张 ppt)( 获奖课 件推荐 下载)
江” 专指长江
“河” 专指黄河。
“关” 特指函谷关
“山” 特指崤山,后来有时指太 行山。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语文高考《 古代文 化常识 之地理 知识》 课件( 共30张 ppt)( 获奖课 件推荐 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语文高考《 古代文 化常识 之地理 知识》 课件( 共30张 ppt)( 获奖课 件推荐 下载)
二、政区名
中国别称9个 行政区名6个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语文高考《 古代文 化常识 之地理 知识》 课件( 共30张 ppt)( 获奖课 件推荐 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语文高考《 古代文 化常识 之地理 知识》 课件( 共30张 ppt)( 获奖课 件推荐 下载)
(一)中国别称9个
1、中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但在古代文献中它 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 中原地区。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莅中国而抚四夷 也。”司马光《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 衡,不如早与之绝。” 2、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 “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三国志》:“其地 东接中华,西通西域。”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 3、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 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粱、雍。后成为中国 的别称。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 九州。《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 哀。”也作神州,辛弃疾词《南乡子》:“何处望神州,满 眼风光北固楼”

高考常考的文化常识

高考常考的文化常识

高考常考的文化常识
高考常考的文化常识概述:
1. 中国历史:高考中常考的中国历史知识包括:夏、商、周三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秦始皇统一六国、修建长城,汉朝的文化发展和丝绸之路等。

2. 中国传统文化:高考中经常涉及的中国传统文化有:孔子及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道教和佛教的基本信仰和传播,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和代表作品等。

3. 中国地理:在高考中常考的中国地理知识有:中国的主要山脉和河流,包括长江、黄河、珠江等,中国的主要自然地理区域,如北方平原、西南高原等,以及中国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环保问题。

4. 世界古代文明:高考中常考的世界古代文明有: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和主要成就,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承,古印度和古巴比伦的宗教信仰等。

5. 世界现代历史:高考中常考的世界现代历史包括: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结果,冷战时期的东西方对抗,以及美国和苏联的对峙和解决方法等。

6. 文学名著:高考中常考的文学名著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经典作品,以及近现代文学名著如《活着》、《围城》、《边城》等。

7. 艺术和音乐:高考中经常考察的艺术和音乐知识有:中国传统绘画和雕塑的特点,西方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和作曲家,以及中国传统音乐和舞蹈的特色等。

8. 科学和技术:高考中常考的科学和技术知识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人类社会的科技发展和影响等。

9. 世界地理和国际问题:高考中常考的世界地理和国际问题有:世界各大洲的位置和特征,国际组织和国际冲突,以及全球环境问题等。

综上所述,高考常考的文化常识涵盖了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地理、世界古代文明、世界现代历史、文学名著、艺术和音乐、科学和技术、世界地理和国际问题等领域。

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地理(共15张PPT)

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地理(共15张PPT)
古代地理
第1页,共15页。
一、古老的“九州”
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 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 成为中国的别称。
第2页,共15页。
二、春秋战国诸国。
❖ 齐 齐的疆域在泰山、沂蒙、鲁山山脉以北的濒海平原区,都临 淄。
❖ 鲁 泰山以南至江淮之间的江苏北部、安徽北,都曲阜。 ❖ 宋 河南、安徽、江苏、山东交汇地带,都商丘。 ❖ 卫 懿公时期迁都楚丘(今河南滑县),再迁帝丘。 ❖ 晋 都绛(山西翼城)后迁新田(曲沃)控制山西中南。 ❖ 郑 初封陕西华县,后迁新郑(今河南郑州西南)。。 ❖ 秦 初都雍(今陕西凤翔).
❖ 商——商王盘庚迁都殷、西周——镐京、东周——洛邑、秦 ——成阳、西汉——长安、东汉——洛阳、西晋——洛阳、 东晋——建康、隋——大兴、唐——长安、北宋——东京、 南宋——临安、元——大都、明——顺天府、清——顺天府
第10页,共15页。
四、古代首都
❖ 东南西北中国京都 东京(今开封, 上又称“汴梁”)、东都(洛阳,古又称“ 洛邑”) 南京(今南京, 上又称“金陵”、“江宁”) 西京(今西安, 上又称为“长安”,另有附近同一地区的古 都咸阳) 北京(今北京, 上称为“燕京”、“北平”)
第14页,共15页。
古诗文中的地理名称
❖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 《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 ❖ 《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 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京师(北直隶)、南京(南直隶)、山东、山西、陕 西、河南、四川、江西、湖广(今湖北、湖南)、浙江 、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 康熙18个省: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目录:
一、人的称谓
二、古代职官
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
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如:陶潜号五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
;清
联:),
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称官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

《梅花岭记》有“经略从北来”、“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句,“经略”是洪承畴的官职,“太师”是颜真卿官职“太子太师”的省
称,“少保”则是文天祥的官职。

《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

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如称贾谊为贾太傅;“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嵇康曾拜中散大
夫,。

古代文化常识之地理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之地理知识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文言文阅读古代文化常识之地理知识教学目标:考察对古代地理知识的识记。

教学容:考纲解读"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修订版〕对文化知识考点的考察要: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中国历史悠久,古代文化常识繁多,我们主要是了解与课文相关的根本的古代文化常识。

重点是知道九个方面的古代文化常识:称谓;历法;地理;节气;职官;科举;宗法;礼俗;音律。

一、古代地理知识的分类1、地区名2、政区名3、城市名4、山川关隘名二、分类讲解〔一〕地区名1、江东或江左:江〞指长江,即今之江南,指长江下游南部一带。

例如: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咏项羽"〕或江右指长江下游现在省中部地区。

这是由于长江流到今后折向东北,因此以这段江为界,来区分东西或左右。

即今湖广之地,泛指除今以外的江南地区。

2、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例如: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赤壁之战")3、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

唐朝贞观元年〔627年〕,设立江南道,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长江以南局部。

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宋朝改道为路,江南路包括全境与皖南局部地区,分江南东路与西路。

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

例如: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帝王万世之业也。

("过论")“关〞指古代的函谷关,以东为关东,以西为关西。

关中则与函谷关的变迁有关。

春秋战国及汉初,函谷关在今灵宝县,汉武帝时改在今新安县,东汉末年又改在现在的潼关县。

现代,人们习惯上认为陇以东至黄河西岸、岭以北的泾渭流域作为关中地区。

5、:指崤(*iáo)山以东的地区。

例如:沛公居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鸿门宴")6、:指黄河以北和黄河以南的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类8(古代地理)八、古代地理(一)地区名1.江表。

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例如: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赤壁之战》2.江东。

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例如:亮兄瑾也,避乱江东。

《赤壁之战》3.关中。

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

例如: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过秦论》4.山东。

指崤山以东的地区。

例如: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腻。

《鸿门宴》有时“山东”也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

例如: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

《货殖列传》5.河北、河南。

指黄河以北和黄河以南的地区。

例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鸿门宴》6.中国。

指中原地区。

例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赤壁之战》(二)政区名1.九州。

古代天下分九州。

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后来又有十二州说,即从冀州分出并州,从青州分出营州,从雍州分出梁州。

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

例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己亥杂诗》2.八荒、八州。

泛指中国。

例如:序八州而朝同列。

《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3.郡。

行政区域。

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例如: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过秦论》4.国。

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

国的区域略大于郡,所以“郡国”连称。

例如: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张衡传》)5.道。

唐代的道是监察区,相当于汉代的州。

唐代先分天下为十道,后又分为十五道。

例如:陈明选下骑搏战,至兵备道前被杀。

(《阎典史传》)6.路。

宋代的路最初是征收赋税转运漕粮的,后来带有行政区和军区的性质。

例如: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省。

本是官署名称。

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路之上分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后来行省成为正式的行政名称,简称省。

8.县。

地方基层行政区域,例如:欲开道置县,以靖乡士。

(《海瑞传》)(三)山川关隘名1.江。

指长江。

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2.河。

指黄河。

例如: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过秦论》)3.崤。

指崤山。

例如:崤有二陵焉。

《崤之战》4.函。

指函谷关。

如: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过秦论》5.岱。

指泰山。

如: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望岳》6.五岳。

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如: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梦游天姥吟留别》7.四岳。

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8.四渎。

指长江、黄河、淮水、济水。

9.大泽。

指云梦(在今湖北省长江南北,本为两泽,江北为云,江南为梦。

后来淤为陆地,今洪湖等是其遗迹。

)洞庭、彭蠡(今鄱阳湖)、具区(又名震泽,今太湖)。

10.五湖。

指具区、兆滆(即太湖附近的洮湖和湖)、彭蠡、青草(在洞庭湖东南)、洞庭湖。

11.有古称、别称的地名。

(1)南京又称建康、建业、金陵、江宁、白下、石头城等。

例如:金陵降,君臣出走。

《阎典史传》吴中孙公兆圭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

《梅花岭记》(2)杭州又称临安、钱塘、武林等。

例如: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

《柳敬亭传》(3)福州又称三山。

例如: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

《〈指南录〉后序》(4)镇江又称京口。

例如:去京口,挟旨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

《〈指南录〉后序》(5)开封又称东京。

例如: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

《柳敬亭传》12.三都、两都、三辅。

(1)三都。

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

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都晋阳、京都长安。

(2)两都。

汉代指长安、洛阳。

又叫两京。

(3)三辅。

汉太初元年,置京兆尹、左冯翊(píng yì)和右扶风三个相当于郡的政区,因为是管辖京都及其附近地区,故合称"三辅"。

13.畿。

古代王都所在地的千里地面。

后多指京城管辖的地区。

如: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左忠毅公逸事》14.其他常见地理名词释义。

(1)中华。

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如《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

”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

(2)赤县。

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如毛泽东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辛弃疾词《南乡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3)中原。

又称中土、中州。

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如《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指整个黄河流域。

(4)海内。

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司马光《赤壁之战》:“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

”(5)四海。

参见“海内”条。

指天下、全国。

如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赤壁之战》:“遂破荆州,威震四海。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6)六合。

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如《过秦论》:“履至尊而制六合”,“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7)八荒。

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

如《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8)西河。

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会于西河外渑池。

”《过秦论》:“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9)江东。

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

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

如《史记·项羽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0)江左。

即江东。

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如《三国演义》中《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11)江南。

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

如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2)淮左。

淮水东面。

如《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扬州在淮水东面。

(13)关东。

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

如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指潼关以东地区。

(14)关西。

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如《赤壁之战》:“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15)关中。

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如《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16)西域。

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17)岭峤。

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

如《采草药》:“岭峤微草,凌冬不雕。

”(这里特指两广一带)(18)朔漠。

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

如《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朔气指北方的风。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仍旧迎着朔风回来”,指北风。

(19)百越。

又作百粤、诸越。

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

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

如《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

”(20)三秦。

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