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第一册物理《5 共点力的平衡》获奖说课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3.5共点力的平衡(教学设计)高一物理

3.5共点力的平衡(教学设计)高一物理

第5节共点力的平衡教学设计思考与讨论:图甲、乙、丙、丁分别画出了重力为G 的木棒在力F1和F2的共同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的情况,这些力都位于同一平面内。

根据每幅图中各个力作用线的几何关系,可以把上述四种情况的受力分成两类,你认为哪些情况属于同一类?你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一、共点力平衡的条件观察与思考:(1)观察三幅图中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2)观察下面两幅图汽车和动车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匀速行驶的汽车匀速行驶的动车(一)平衡状态1.定义: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静止”和“v=0”的区别和联系当v=0时:(1)a=0时,静止,处于平衡状态(2)a≠0时,不静止,处于非平衡状态,如自由落体初始时刻思考与讨论:(1)根据初中所学过的二力平衡的知识,你认为受共点力作用的物体,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保持平衡呢?(2)如果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你认为受共点力作用的物体,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保持平衡呢?(3)如果物体受到三个以上的力作用,你认为受共点力作用的物体,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保持平衡呢?(二)共点力平衡的条件1.条件: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条件是合力为0。

2.公式:F合=0,或F x合=0和F y合=0。

3.由平衡条件得出的三个结论:(1)二力平衡:二力等大、反向,是一对平衡力;(2)三力平衡:任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3)多力平衡:任一力与其他所有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例题1】某幼儿园要在空地上做一个滑梯,根据空地的大小,滑梯的水平跨度确定为6m。

设计时,滑板和儿童裤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取0.4,为使儿童在滑梯游戏时能在滑板上滑下,滑梯至少要多高?【小结】应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解题的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物体、质点或绳的结点等)。

(2)分析研究对象所处的运动状态,判定其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3)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示意图。

(4)建立合适的坐标系,应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选择恰当的方法列出平衡方程。

共点力的平衡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1)

共点力的平衡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1)

人教版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5节教学设计第3章相互作用——力第5节共点力的平衡目录一、学习任务二、新知探究(一)梳理要点(二)启发思考(三)深化提升三、课堂小结第3章相互作用——力第5节共点力的平衡一、学习任务1.知道什么是共点力及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状态的概念。

2.掌握共点力平衡的条件。

3.会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二、新知探究知识点一:共点力平衡的条件(一)梳理要点1.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这两个力平衡。

3.在共点力的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条件是合力为0。

(二)启发思考如图甲中悬挂风景画框的结点O受三个力,乙中的店牌受三个力,丙中的扁担也受三个力。

问题1 观察三幅图中的作用力,哪些是共点力?提示:甲、乙图中都是共点力,丙图中不是共点力。

问题2 如何计算图乙中的合力?提示:乙图中的力是共点力,可以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

问题3 图甲中的风景画框处于什么状态?所受合力是多少?提示:平衡状态;合力为零。

(三)深化提升1.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合外力等于0,即F合=0―→正交分解法{Fx合=0Fy合=0,其中F x合和F y合分别表示物体在x 轴和y轴上所受的合力。

2.由平衡条件得出的三个结论知识点二:解答共点力平衡问题的三种常用方法(一)启发思考在科学研究中,可以用风力仪直接测量风力的大小,其原理如图所示。

仪器中一根轻质金属丝悬挂着一个金属球。

无风时,金属丝竖直下垂;当受到沿水平方向吹来的风时,金属丝偏离竖直方向一个角度。

风力越大,偏角越大。

通过传感器,就可以根据偏角的大小指示出风力。

问题1 有风时金属球受哪几个力的作用?提示:有风时,它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mg、水平方向的风力F和金属丝的拉力F T。

问题2 小球受到的风力F和拉力F T的合力与重力是什么关系?提示:是平衡力,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共线。

高一物理上册《共点力的平衡》优秀教学案例

高一物理上册《共点力的平衡》优秀教学案例
5. 反思与评价环节,促进学生的自我提升
本案例设置了反思与评价环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自我审视,了解自己的掌握程度,查找不足。通过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给予学生及时反馈,帮助他们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这一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 观察生活中的共点力平衡现象,拍摄照片或视频,并进行分析,下节课分享。
五、案例亮点
1. 生活实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案例以生活中的共点力平衡现象为切入点,通过实验和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状态,主动探索物理规律。
(四)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进行以下反思与评价:
1. 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掌握程度,查找不足,制定针对性的学习计划。
2. 通过小组互评,让学生从同伴身上学习优点,发现自身不足,促进共同进步。
3.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给予及时的反馈,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采用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共点力平衡的兴趣。首先,向学生展示一个简单的实验:在桌子上放置一个物体,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沿不同方向拉动物体,使其保持静止。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能够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接着,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共点力平衡现象,如杂技演员的平衡表演、桥梁的受力分析等。让学生意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让学生掌握共点力的定义,理解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2. 学会运用力的分解和合成方法,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

3.5共点力平衡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5共点力平衡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共点力平衡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共点力平衡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共点力平衡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点力平衡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针对以上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 对于力的合成与分解这一难点,我将增加一些直观的教学演示和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知识。
2. 在课堂组织方面,我将更加注意时间分配,确保学生的讨论环节既充分又高效,同时加强对学生讨论过程的指导,提高讨论质量。
3.5共点力平衡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3.5共点力平衡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 理解共点力平衡的概念,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共点力平衡状态的方法。
2. 学习二力合成与分解,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2)向量运算:利用向量表示力,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运算。
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
-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积极回答问题、提出疑问、认真听讲等。
- 关注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的操作正确性、观察细致性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 评价各小组在讨论共点力平衡问题时的深入程度、创新性和实用性。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3.5《共点力的平衡》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3.5《共点力的平衡》教学设计

共点力的平衡教学设计【教材版本】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五节。

【设计理念】1.激发兴趣:在高中阶段,不少学生感觉物理是一门理论性很强且枯燥的学科,因此要创设一定的物理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播放杂技演员走钢丝视频,让学生置身于物理情景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本节课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得出共点力平衡的应用。

采取如下步骤:提出方案——实验探究——理论验证——解决问题。

在此过程中,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动手、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其形成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此过程中注重物理学科本质的体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3.联系生活:本节课选取阿迪力走钢丝、小虫爬出半球形碗两道例题,目的在于加强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场景的联系,并使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密切相关,提高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4.注重归纳:在中学物理课程的学习中,物理规律的应用是一大难点,也是学生们比较头疼的地方。

在讲解两道例题的过程中,注重引导物理模型的构建;讲解完毕之后,对例题的解题思路进行归纳总结,并将解口诀,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材分析】《共点力平衡条件应用》一节的内容主要为共点力平衡条件以及应用,涉及共点力的概念、平衡状态、力的合成及分解及数学运算知识等综合知识的应用,是高中阶段动力学的基础,是连接运动和力的重要环节,并且是之后运动和力、机械能守恒、电磁学的学习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017年新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为“能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分析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故应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为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教材中通过“问题”,引入物体受共点力平衡情况。

再通过之前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得到共点力平衡条件。

之后,教材分别列举了两道例题,其中例题1对应新课标的要求,选取了生活中小孩坐滑梯的场景,以匀速下滑的小孩为研究对象;例题2研究了静止的被细绳悬挂的重物。

2024-2025版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三章第5节共点力的平衡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4-2025版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三章第5节共点力的平衡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D. 物体必须受到三个以上的力
(2)解答题:
某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其中一个力为10N,方向向东,另一个力为15N,方向向北。求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和方向。
(3)案例分析题:
一位杂技演员在平衡木上表演,其体重为600N,平衡木对演员的支持力为垂直向上的500N。请分析演员在平衡木上的受力情况,并解释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2024-2025版新教材高中物理 第三章 第5节 共点力的平衡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2024-2025版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三章第5节共点力的平衡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以力的平衡原理为核心,深入阐述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条件与特点。本节内容紧承上一节,通过静态平衡的探讨,使学生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进一步理解力的平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课程设计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符合高中物理教学大纲要求,具有较强实用性。
2. 当堂检测:
(1)选择题:
a. 以下哪个条件不是共点力平衡的必要条件?
A. 物体所受Hale Waihona Puke 合力为零B.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C. 物体所受的力不在同一直线上
D. 物体所受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 在平衡状态下,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 所有作用力必须相互抵消
B. 作用力可以有任何方向
C. 物体必须处于匀速直线运动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 硬件资源:力学实验器材(包括弹簧测力计、平衡木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 软件资源:物理教学软件(模拟共点力平衡实验)、PPT教学课件。

【教案】共点力的平衡+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教案】共点力的平衡+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共点力的平衡》教学设计1.课标解析“共点力的平衡”是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是高中物理培养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的里程碑。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的内容标准写道:“通过实验,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矢量和标量。

能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分析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实验,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是指了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以及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学生能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把两个已知力合成为一个合力或者把一个已知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就可以了,不要求用它来求解现实情境中复杂的受力问题。

现实情境中的受力计算,应该是学习共点力平衡时解决的问题。

把矢量的含义放在这里提出,旨在突出矢量加减的法则,让学生认识到物理量的加减是否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是判别矢量的重要标志。

2.教材分析共点力平衡是在初中二力平衡基础上得出的,是二力平衡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它是特殊条件(合力为0)下的特殊运动(加速度为0)。

一般物体的平衡问题相对复杂,高中阶段只限于讨论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并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且要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规范的探究能力、认真严谨的思维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促进学生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的形成,为后续学习“物体所受合力不为0时,运动状态如何变化”奠定基础。

3.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平衡状态和二力平衡的条件,平衡状态为“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二力平衡的条件表述为“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但初中不涉及共点力的概念,也不知道共点力平衡的条件,更不会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而运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解决物体受力问题的思路是一个在高中物理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思路,普遍适用于力、电和热等问题的分析。

4.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共点力。

(2)在二力平衡的基础上,经过实验探究和科学推理,得出共点力平衡的条件为: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第三章5共点力的平衡》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5共点力的平衡》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共点力的平衡》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能正确应用该条件解决相关问题。

2. 培养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并运用该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弹簧秤、砝码、木板、细绳、钩码等实验器材,以及习题集和黑板。

2. 制作PPT课件,包括实验步骤、数据处理、例题和习题等内容。

3. 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每组配备实验器材和指导教师。

4. 确定实验室使用时间,方便学生预约和安排课程。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展示生活中的物体,例如吊灯、飞机的平衡翼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是如何实现平衡的。

2. 提出本课时的主题——共点力的平衡,并解释概念。

(二)新课教学1. 讲解共点力的概念,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 讲解平衡状态的概念,以及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3. 介绍二力平衡的实例,并引导学生自行推导二力平衡方程。

4. 讲解三个或更多力之间的平衡问题,介绍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5. 介绍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和步骤,并引导学生自行推导平行四边形法则。

6. 讲解如何利用共点力的平衡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7. 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并鼓励学生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三)实验环节1. 设计实验,验证物体处于二力平衡时,这两个力必须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

2. 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结果,并记录数据。

3.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课时的主要内容。

2. 强调共点力的平衡在生活和工程中的应用。

3. 鼓励学生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其他平衡现象。

(五)布置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思考如何利用共点力的平衡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物理 第三章 第5节 共点力的平衡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新人教版高一第一册物理教案

高中物理 第三章 第5节 共点力的平衡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新人教版高一第一册物理教案

第5节共点力的平衡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1.物体的平衡状态及二力平衡条件。

2.理解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

能应用“力的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等方法解决实际的平衡问题。

能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知识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1.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平衡条件: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条件是合力为0,即F合=0。

[思考判断](1)共点力一定作用于物体上的同一点。

(×)(2)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所有力都是共点力。

(×)(3)物体的加速度a=0,则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4)物体的速度很大,则F合很大。

(×)(5)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6)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物体瞬时速度为零时,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例如,竖直上抛的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时,这一瞬时速度为零,但这一状态不可能保持,因而不能称为静止。

核心要点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的理解[观察探究]如图所示,著名景点——某某飞来石独自静止于悬崖之上,它受哪些力作用?这些力大小、方向有何关系?它们的合力有何特点?答案受重力和支持力。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二力等大、反向,合力为零。

[探究归纳]1.两种平衡情形(1)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2)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平衡条件的表达式F合=03.由平衡条件得出的三个结论[试题案例][例1]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于斜面上,逐渐增大斜面的倾角θ,直到θ等于特定值φ时,物块达到“欲动未动”的临界状态,此时的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解析物块m受力平衡,则有F N-mg cos φ=0,F max-mg sin φ=0。

3.5+共点力的平衡+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5+共点力的平衡+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共点力的平衡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学生能够理解共点力的概念,即多个力的作用线交于一点或力的作用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的力系。

掌握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即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或不受外力作用),能够运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

学会利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分析共点力平衡问题,包括正交分解法、平行四边形定则等。

2.科学思维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探索自然规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以及面对困难不轻言放弃的毅力。

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认识到物理学在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中的广泛应用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应用正交分解法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分析共点力的平衡是力学中的基础且重要内容,它不仅是理解物体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基础,也是后续学习动力学、弹性力学等课程的基石。

本节课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和判断方法,难点在于如何灵活运用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涉及到多个力、多个未知量时的分析和求解。

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基本性质、力的合成与分解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力学分析能力。

但面对复杂的共点力平衡问题,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难以准确判断各力之间的关系和求解未知量。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建立清晰的物理模型,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步骤。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 1. 引入新课生活实例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物体保持平衡状态的实例(如静止在桌面上的书本、匀速行驶的汽车等),引导学生思考物体保持平衡的条件。

提问导入:提问学生“什么是共点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运动学特征是什么?”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共点力的平衡。

3.5共点力的平衡+说课稿-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5共点力的平衡+说课稿-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共点力的平衡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共点力的平衡》。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效果这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共点力的平衡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5节的内容,主要包含共点力平衡的条件这一相关知识。

共点力的平衡进一步揭示了力与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相互作用观念的表现。

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关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水平的要求,本部分“内容要求”为:1.2.2能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分析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本节主要探究共点力的平衡,教材首先介绍共点力的概念,然后依据二力平衡和力的合成,将多力的平衡转化为二力的平衡,推理得出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并用此知识分析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入手,通过典型例题提升运用共点力平衡条件来解决相关知识的能力。

教材以图片和问题作为导向,以实际生活情境为背景,加深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作为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的最后一节,共点力的平衡承载着实现全章教学目标的任务,充分展现了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

根据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程目标上,要渗透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养成与发展。

为此,本节的课程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物理观念:知道什么是共点力2.科学思维:在二力平衡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得出共点力平衡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3.科学探究:对悬挂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说明共点力和重力、拉力二力之间的关系。

4.科学态度与责任:学会利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体会物理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及课程目标的确立,本节的重点有:教学重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教学难点:应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二、说教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

3.5共点力的平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5共点力的平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本节课涉及的实验器材包括弹簧测力计、细绳、滑轮等。在实验前,检查所有器材是否完好无损,确保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安全。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将教室分为两个区域:一是讲解区和讨论区,用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小组讨论;二是实验操作区,用于学生的实验操作。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想法,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6.课堂练习(5分钟)
-教师:提供一些与共点力平衡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7.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和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提出疑问,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
教学难点与重点
一、教学重点
1.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即合力为零。通过例题和习题的讲ຫໍສະໝຸດ ,使学生能够运用这一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2.力的合成与分解:学生需要学习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实验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力的合成与分解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关于共点力的平衡,我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尝试和思考。首先,我在课堂导入环节提出了一个实际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共点力平衡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我通过讲解和例题,让学生理解了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即合力为零。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理解有些困难,因此在讲解过程中我多次强调,并给出了具体的例子,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
7.学习小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以便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在实验环节,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共点力的平衡说课稿

共点力的平衡说课稿

(一)共点力的平衡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高中物理组x号考生。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共点力的平衡,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首先,谈一下我对教材的理解。

《共点力的平衡》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五节,进一步揭示了力与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形成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的重要载体。

既综合了前面重力、弹力、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又是后续牛顿第二定律学习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

新课程方案要求教师育人为本,分析学生是备课的重要环节。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对三大性质力、力的合成与分解有了初步的认识。

此外,学生初中时也已接触过二力平衡,这都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基于以上的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 知道什么是共点力。

2. 在二力平衡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得出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合力为0。

3. 会用共点力平衡条件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物理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基于以上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重点是共点力平衡的条件,难点是应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将采用讲授、演示、引导的教学方法。

同时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法和合作探究法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下面我将围绕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为重点说一说教学过程的设计。

首先,我将通过多媒体播放远古巨石屹立多年,杂技运动员顶缸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为何巨石,缸能保持平衡。

新课讲授的第一部分是共点力。

首先,我将让学生分组操作,将桌子上的木棒用绳子使其在竖直面保持静止,并画出受力分析图,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共点力,体会平行力与共点力的不同。

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平衡状态指的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条件下可以保持平衡?新课讲授的第二部分是共点力平衡的条件。

我将引导学生回忆二力平衡的知识,从合力的角度认识二力平衡,知道当合力为0时物体保持平衡。

必修一3.5共点力的平衡(+教案)

必修一3.5共点力的平衡(+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学设计课题共点力的平衡单元 3 学科物理年级高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概念.2.掌握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3.知道如何用实验验证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4.应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方法1.正确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培养学生的观察和鉴别能力.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物体受力的能力.3.应用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通过对周围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的观察和实验,总结出力的平衡条件,再用这个理论来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观.通过对物体受力分析图的绘画,使学生了解到物理学中的对称美.重点 1.共点力的平衡条件.2.熟练运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决平衡状态下有关力的计算.3.进一步熟练受力分析的方法.难点 1.物体的受力分析.2.物体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认为是受到共点力作用?3.物体受到三个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三个力一定共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提问:什么是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

学生回忆共点力定义,并说出四幅图中哪几幅图是共点学生回忆共点力定义从而引出共点力平衡。

甲乙丙丁甲、丁中所受的力就是共点力,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物体受共点力平衡的情况。

力讲授新课一、共点力平衡的条件1、定义: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称为平衡状态。

出示图片:桌上的书、苹果能保持静止,处于平衡状态;随传送带匀速运送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注意:缓慢的直线移动可认为是匀速直线运动思考讨论:v=0时物体一定能保持静止吗?举例说明。

教师总结:v=0时物体不一定能保持静止。

例如:单摆摆动时,当摆球摆动到最高点时v=0,但物体不能保持静止状态还会继续摆动。

2、共点力平衡的条件思考讨论1:在两个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保持平衡的条件是什么?出示图片:水平方向两个受平衡力图片教师总结: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平衡。

3.5共点力的平衡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

3.5共点力的平衡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

《共点力的平衡》教学设计课程标准分析:能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分析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教材分析:《共点力的平衡》是位于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五节的内容。

本节是对力与力之间的作用联系的进一步深化和巩固,是对前几节内容以及初中所学二力平衡的一个总结和延伸,同时也是为后续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打下基础,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内容编排上,教材以四根木棒的受力情况分析作为引入,首先对于共点力这一概念做出一个分析和说明,并和平行力进行了一个区分。

然后从平衡状态来分析,依据二力平衡和力的合成与分解来推理得到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接着从共点力的平衡入手,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体现了物理的实用性。

学情分析:知识和能力基础点:1.此前对于力和运动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够分析简单的运动和受力情况。

2.在生活中对于共点力的平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知识和能力欠缺点:1.对于平行力和共点力的区分不够明确。

2.对于较复杂的物理情境难以正确受力分析。

3.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思路过于单一。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物理观念:1.知道什么是共点力,区分共点力和平行力。

2.理解平衡状态的含义。

3.掌握共点力平衡的条件。

4.理解是如何从二力平衡得到共点力的平衡的条件的。

科学思维:1.运用二力平衡和力的合成推理出共点力平衡的条件。

2.基于实际问题,运用共点力的平衡建构相应的物理情境。

3.基于受力分析,论证共点力和平行力的区别。

4.能用证据推理对一些观点提出质疑和批判。

科学探究:1.基于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提出科学问题。

2.依据感知体验提出猜想,运用弹簧测力计获取证据。

3.运用二力平衡和力的合成对共点力平衡条件进行理论解释。

4.根据对实例的分析,互相交流心得。

科学态度与责任:1.学会利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分析解决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体会物理的实用性。

2.通过对于例题的严密分析,感受物理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认识共点力和平行力的区别,理解平衡状态。

高一物理上册《共点力的平衡》教案、教学设计

高一物理上册《共点力的平衡》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共点力平衡的条件。
2.采用分组讨论、实验演示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共点力平衡问题的解决方法。
3.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培养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问题的能力。
4.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思考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方法总结:引导学生总结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的方法与技巧,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培养:强调物理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4.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空间。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共点力平衡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此布置以下作业:
(四)课堂练习
1.练习题设计: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涵盖共点力平衡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让学生巩固所学。
2.练习过程: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期间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正确解题。
3.反馈与评价: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反馈,指出共性问题,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五)总结归纳
1.知识梳理: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梳理,强调共点力平衡的条件、矢量合成法的运用以及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共点力平衡条件:通过实验演示和图示,讲解共点力平衡的三个条件,即力的作用线共点、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矢量合成法:以直观的图示和动画形式,讲解矢量合成法在共点力平衡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
4.牛顿第一定律:结合共点力平衡,讲解牛顿第一定律,让学生理解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共点力平衡条件、矢量合成法及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等问题展开讨论。

高中必修第一册物理《5 共点力的平衡》获奖说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必修第一册物理《5 共点力的平衡》获奖说课教案教学设计

5.共点力的合成教学目标1.理解平衡状态,掌握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推论。

2.进一步熟练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进一步熟练掌握正交分解法。

3.能依据平衡条件利用合成或分解方法计算平衡问题。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平衡概念的理解、正交分解法的应用、共点力平衡条件及推论应用。

教学难点:平衡概念的理解、正交分解法的应用。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分析图甲、乙、丙、丁分别画出了重力为G的木棒在力F1和F2的共同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的情况,这些力都位于同一平面内。

根据每幅图中各个力作用线的关系,可以把上述四种情况的受力分成两类,你认为哪些情况属于同一类?你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逐个图进行分析,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甲图中,三个力的作用线交于同一点;丁图中,三个力作用在同一点。

二、讲授新课(一)共点力几个力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要强调共点力的交点不一定在物体上)(二)共点力平衡的条件1.平衡状态: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思考与判断】 判断下列问题的是否正确?⑴汽车以大小不变的速率转弯,是处于平衡状态。

( × )⑵物体的速度为零时,一定是处于平衡状态。

( ×)⑶ 保持静止的物体一定是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的物体不一定是静止。

( √ ) ⑷ 处于相对静止的物体,一定是平衡状态。

( × )2.平衡条件由二力平衡和多力合成方法分析得出: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0F 合 (正交分解表示法)或者根据平衡概念得出: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思考回答】⑴ 物体在两个以上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它所受的某一个力与其余力的合力什么关系。

(等大反向、共线或互为平衡力)⑵ 物体在三个及以上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其中两个力的合力应该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

(平移力的作用线,使之首尾相接,构成一个封闭的多边形)(三)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解题方法讲解教材例题1、例题2,补充例题3。

共点力的平衡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共点力的平衡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共点力的平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运动观、相互作用观的形成;通过介绍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中学物理与前沿科技的联系,促进学生物理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2.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安装空调”和“滑滑梯”分析生产生活和中学物理之间的联系,促进科学思维的发展;在两个开放式的情景中让学生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经历模型构建的过程,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科学态度与责任将学习和生活实际结合,体会共点力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结合时政热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2.难点:运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实验1】用两根细线缓慢提起装满水的塑料瓶,在逐渐将细线分开的过程中细线被拉断。

二、新课教学(一)共点力的平衡思考一:若要把下列四种情况进行分类,应该如何进行,依据是什么?1.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这几个力叫作共点力。

思考二:何为平衡状态?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平衡状态速度v保持不变;平衡状态加速度a =0。

【学生活动】举一些物体处于二力平衡状态的例子,并进行受力分析。

注意:速度v =0时,加速度a不一定为零。

【学生活动】举例说明“速度v =0时,加速度a不一定为零。

”3.共点力的平衡3.1二力平衡:两力等大、反向、共线3.2三力平衡实验探究:用滑轮、钩码、细线探究共点力平衡的条件。

通过数钩码个数将抽象的、不易直接观察的力的大小变得形象具体可视化。

结论:三力平衡时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共线。

(二)三力平衡解决实际问题【例1】如图所示,悬吊重物的细绳O点被一水平绳BO牵引,使悬绳AO 段和竖直方向成θ角。

若悬吊物所受的重力为mg,则悬绳AO和水平绳BO所受的拉力各等于多少?【学生活动】方法一:用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平衡的方法求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共点力的合成
教学目标
1.理解平衡状态,掌握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推论。

2.进一步熟练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进一步熟练掌握正交分解法。

3.能依据平衡条件利用合成或分解方法计算平衡问题。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平衡概念的理解、正交分解法的应用、共点力平衡条件及推论应用。

教学难点:平衡概念的理解、正交分解法的应用。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分析图甲、乙、丙、丁分别画出了重力为G的木棒在力F1和F2的共同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的情况,这些力都位于同一平面内。

根据每幅图中各个力作用线的关系,可以把上述四种情况的受力分成两类,你认为哪些情况属于同一类?你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
逐个图进行分析,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甲图中,三个力的作用线交于同一点;丁图中,三个力作用在同一点。

二、讲授新课
(一)共点力
几个力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要强调共点力的交点不一定在物体上)
(二)共点力平衡的条件
1.平衡状态: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思考与判断】 判断下列问题的是否正确?
⑴汽车以大小不变的速率转弯,是处于平衡状态。

( × )
⑵物体的速度为零时,一定是处于平衡状态。

( ×)
⑶ 保持静止的物体一定是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的物体不一定是静止。

( √ ) ⑷ 处于相对静止的物体,一定是平衡状态。

( × )
2.平衡条件
由二力平衡和多力合成方法分析得出: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0F 合 (正交分解表示法)
或者根据平衡概念得出: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思考回答】
⑴ 物体在两个以上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它所受的某一个力与其余力的合力什么关系。

(等大反向、共线或互为平衡力)
⑵ 物体在三个及以上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其中两个力的合力应该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

(平移力的作用线,使之首尾相接,构成一个封闭的多边形)
(三)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解题方法
讲解教材例题1、例题2,补充例题3。

例3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一重力为G 的光滑小球,球被竖直挡板挡住不下滑,求:斜面和挡板对球的弹力大小。

解:对球进行受力分析,建立直角坐标系
F 1x =F 1 sin θ , F 1y =F 1cosθ
F 1y =F 1cosθ=G
F 1 =G/cosθ
F 2 = F 1x =F 1sinθ=Gsinθ /cosθ =Gtanθ 三、课堂小结
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合力为0。

三个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解法很多,常用的有两种:
1.利用合成方法求解。

2.利用正交分解的方法求解。

五、板书设计
5.共点力的合成一、共点力
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作用线相交于一点
二、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F

三、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解题方法
多力合成
正交分解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